• 沒有找到結果。

對外關係的國內根源:兩岸經貿交流中的利益、符號與威脅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對外關係的國內根源:兩岸經貿交流中的利益、符號與威脅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陸輝. 博士. 對外關係的國內根源: 政 治. 大. 立 兩岸經貿交流中的利益、符號與威脅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研究生:陳映男. i n U. v. 撰. 中華民國一0三年七月.

(2)  . 摘 要 兩岸關係既是臺灣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也是支配臺灣內部政黨競爭、統獨認 同與利益配置等政治議題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可喻,然而,臺灣民眾面對兩岸 相關議題,時常面臨理性與感性的抉擇,「理性自利」觀點認為利益極大化是選 擇時的衡量準則; 「感性認同」觀點則主張情感認同等符號才是決定態度的關鍵。 本研究使用 2008 年、2009 年、2012 年與 2013 年的民意調查資料,從「理性自 利」 、 「感性認同」與「威脅認知」三個面向切入,追蹤與探析臺灣民眾如何評估 兩岸經貿交流所帶來的利益,以及此經濟利益評估對於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 政 治 大 與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發現 立,臺灣民眾對於兩岸經貿的整體與個體利益評估不同, 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的影響,並進一步剖析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交流立場. ‧ 國. 學. 且利益評估確實影響了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 「統獨立場」與「經 貿立場」,認為利益變差者傾向認同臺灣人、臺灣獨立,認為利益變好者傾向認. ‧. 同中國人與都是、維持現狀與統一。此外,臺灣民眾具有以大我為優先的傾向,. sit. y. Nat. 整體利益的好壞是決定其經貿立場的關鍵,認為有利於整體即支持開放,若有害. al. er. io. 於整體則支持緊縮。然而,臺灣民眾與中國大陸日益疏離的趨勢並未出現改變,. v. n. 因為政黨認同、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等感性因素,以及威脅感受,對. Ch. engchi. i n U. 於臺灣民眾的兩岸議題立場抉擇仍具有顯著影響力。因此,本研究認為「理性自 利」雖然看似能引導臺灣的兩岸議題民意結構,但「感性認同」與「威脅認知」 或許才是左右臺灣民眾態度的真正關鍵,也是造成臺灣民意對中國大陸愈趨「疏 離」態勢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兩岸關係、兩岸經貿交流、認同、符號政治、威脅、理性抉擇. i   .

(3)  . 目次 表目次.......................................................................................................................... iii 圖目次........................................................................................................................... iv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1 第一節. 由對峙走向和解的兩岸關係................................................................ 1. 第二節. 兩岸關係與臺灣政治............................................................................ 3 理論基礎與文獻檢閱.......................................................................... 13. 第二章 第一節. 自由貿易與政治支持.......................................................................... 13. 第二節. 兩岸關係中的「理性」、「感性」與「威脅」.................................. 15. 第三節. 兩岸關係中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 23. 治 政 大 研究架構.............................................................................................. 25 立.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2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28. 學. ‧ 國. 第一節. 第四章 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利益評估.................................................................... 40 兩岸經貿「整體」與「個體」利益的評估...................................... 43. 第二節. 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利益評估」與「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46. 第三節. 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利益評估」與「統獨立場」...................... 52. sit. y. Nat. al. er. 臺灣民眾對於兩岸經貿交流的立場與糾結.............................................. 60. io. 第五章. ‧. 第一節. v. 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利益評估」與「兩岸經貿交流立場」...... 60. 第二節. 臺灣民眾大我小我之抉擇與經貿立場.............................................. 69. 第三節. 感性認同、理性利益、威脅認知與兩岸經貿立場.......................... 77. n.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第六章 結論.............................................................................................................. 85 附錄 變數測量與處理方式...................................................................................... 92 參考文獻...................................................................................................................... 95. ii   .

(4)  . 表目次. 表 1-1 馬政府 2008 年上任以來的大陸政策與成果 6  表 3-1 本研究電話訪問概況 28  表 3-2 「兩岸經貿交流立場」題組 30  表 4-1 臺灣民眾對兩岸經貿交流對臺灣整體經濟情況影響的評估 44  表 4-2 臺灣民眾對兩岸經貿交流對個人經濟情況影響的評估 45  表 4-3 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46  表 4-4 臺灣民眾對臺灣整體經濟利益評估與「臺灣人/中國人」認同之交叉表 47  表 4-5 臺灣民眾對個人家庭經濟利益評估與「臺灣人/中國人」認同之交叉表 48  表 4-6 影響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的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51  表 4-7 臺灣民眾的「統獨立場」 52  表 4-8 臺灣民眾對臺灣整體經濟利益評估與統獨立場之交叉表 54  表 4-9 臺灣民眾對個人家庭經濟利益評估與統獨立場之交叉表 55  表 4-10 影響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順序勝算對數模型 58  表 5-1 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政策立場 60  表 5-2 臺灣民眾對臺灣整體經濟利益評估與經貿交流立場之交叉表 62  表 5-3 臺灣民眾對個人家庭經濟利益評估與經貿交流立場之交叉表 63  表 5-4 影響臺灣民眾兩岸經貿交流立場的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67  表 5-5 臺灣民眾對整體/個人利害得失的判斷與其兩岸經貿立場之交叉表 71  表 5-6 整體經濟與個人經濟之交叉表 72  表 5-7 兩岸經貿利益評估及其兩岸經貿立場的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75  表 5-8 與大陸貿易,對臺灣經濟有無幫助(經濟誘因) 78  表 5-9 對大陸經濟依賴,將造成臺灣日後的政治讓步(以商圍政) 78  表 5-10 臺灣宣佈獨立,中共會否攻打臺灣(武力威脅) 79  表 5-11 臺灣民眾的兩岸經貿交流立場 80  表 5-12 威脅感、經貿利益與經貿立場的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82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 i n U. v.

(5)  . 圖目次. 圖 1-1 大陸人民來臺人數與兩岸貿易總額 ............................................................... 7  圖 1-2 臺灣民眾對於兩岸交流速度與中國大陸友善程度的看法 .......................... 11  圖 1-3 兩岸經貿與臺灣民眾的認同與統獨 ............................................................. 12  圖 3-1 本研究架構圖 ................................................................................................. 27  圖 4-1 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 ...................................................... 41  圖 4-2 臺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 ................................................................................. 42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 i n U. v.

(6)  .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海峽兩岸分治迄今已逾六十年,雙方從長期對立轉為謹慎合作的互動,使得 兩岸關係敏感而多變。2008 年以來,在兩岸領導者有志一同強調經貿交流對彼 此有利的情況下,兩岸經貿關係愈趨密切,使得兩岸「政經分離」的結構會否改 變開始受到矚目,尤其是中共近來一連串的「惠臺」措施,是否將有效助其拉攏 臺灣民心,進而達到「防獨促統」之效?實為吾人值得探討的議題。本研究認為 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統獨立場」 ,以及「兩岸經貿交流立場」的. 政 治 大 論文欲探究值得關注的三個焦點:首先,面對「充滿機會的威脅;充滿威脅的機 立. 變化,是觀察其對兩岸交流態度是「統合」或「疏離」的良好切入點。因此,本. ‧ 國. 2013, 209),臺灣民眾究竟是樂觀還是悲觀地看待兩. 學. 會」的中國大陸(任雪麗. 岸經貿交流所帶來的衝擊?民眾認為兩岸經貿交流對臺灣經濟及其家庭經濟有. ‧. 何影響?其次,當北京當局拉攏臺灣民心的「惠臺」策略,再加上國民黨政府積. sit. y. Nat. 極開拓兩岸互動的施政,兩股力量會不會對「認同」產生影響?進一步而言,存. al. er. io. 在於兩岸擴大交流之中的龐大經濟利益,是否可能產生整合理論強調的「外溢效. v. n. 果」(spillover effect),由經濟整合啟動政治整合,扭轉民眾的「臺灣人認同」,. Ch. engchi. i n U. 並且發揮「防獨促統」作用?最後,決定臺灣民眾支持或反對兩岸經貿走向更開 放的因素為何?潛藏於兩岸關係中的武力與經濟威脅,會否影響民眾的經貿態 度?. 第一節. 由對峙走向和解的兩岸關係. 兩岸自 1949 年以來,雙方的關係歷經數次「翻轉」 (蘇起. 2013, 3-7),在. 五0年代的臺海軍事衝突後,長期維持軍事對峙、互爭法統、劍拔弩張的「相互 否認」狀態,直至九0年代冷戰結束,雙方才小心謹慎地逐步開放,漸漸進入「互 不否認」的階段,呈現「政治疏離、經濟融合」的基本結構(吳玉山 1   . 1997, 159)。.

(7)  . 九0年代初期,兩岸政治出現和解的跡象,臺灣於 1991 年廢止「動員戡亂臨時 條款」、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並頒佈「國家統一綱領」;大陸早於 1979 年發 表「告臺灣同胞書」 ,並在 1991 年的「葉九條」提出關於和平統一的相關論述。 而 1993 年兩岸的海基會與海協會更於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辜汪會談。然而,九 0年代中期,兩岸關係再度陷入冰點,1994 年千島湖事件、1995 年李登輝訪問 美國,以及 1999 年李登輝「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觀點、2002 年陳水扁「臺 灣與對岸中國是一邊一國」論點與 2006 年宣佈廢止「國家統一委員會」、「國家 統一綱領」,以及 2007 提出的「四要一沒有」1;中共在 1996 年與 2000 年的臺. 治 政 大 分裂國家法,作為武力犯臺的法律基礎,而海基會與海協會也從 1999 年中斷協 立. 灣總統大選前,分別進行飛彈試射與發表警告臺獨的談話,並於 2005 年通過反. 商。而兩岸政治緊張對立的氛圍,使臺灣為了避免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將兩. ‧ 國. 學. 岸經貿政策的走向轉變為緊縮與管制,1996 年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主張,. ‧. 2000 年陳水扁則為因應經濟不景氣,而將「戒急用忍」改為「積極開放,有效. sit. y. Nat. 管理」,至 2006 年又轉變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並持續至 2008 年。. n. al. er. io. 中國大陸在胡錦濤主政後,雖然仍始終不放棄武力犯臺的主張,但已將對臺. i n U. v. 政策的大方向,由昔日的「文攻武嚇」轉變為「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確立對臺. Ch. engchi. 灣讓利,「以經促統」的策略,盼能完成兩岸統一(耿曙. 2009, 1-32)。中共當. 局不僅邀請臺灣在野黨領袖連戰、宋楚瑜訪問中國大陸,允諾多種經貿優惠,且 在十七大政治報告指出: 「為爭取和平統一,會盡最大努力做好對臺灣同胞有利、 對維護臺海和平有利、對促進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並且繼續實施與充實惠及廣 大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新華網. 2007)。十八大政治報告也提到:「要確保兩. 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實現和平統一……並且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 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 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 (財新網 2012) 。臺灣在 2008 年「五二0」                                                         1.   臺灣要獨立,臺灣要正名,臺灣要新憲,臺灣要發展;臺灣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問題。  2   .

(8)  . 馬英九執政後,也捨棄前兩任總統的大陸政策,主張在秉持「以臺灣為主,對人 民有利」 、 「不統、不獨、不武」與「維持現狀」等前提與原則之下,全面啟動兩 岸交流。. 第二節. 兩岸關係與臺灣政治. 兩岸關係涉及了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層面,對臺灣至關重要。兩岸對立 的最大癥結點在於雙方的主權衝突,臺灣國家安全的首要目標是保持主權獨立; 中國大陸的目標則是採用各種和平或非和平途徑,達成兩岸統一,於是臺灣始終. 治 政 大 中國大陸,兩岸交流往往被認為是臺灣與中國的不對稱遊戲,也使得臺灣的執政 立 將中國大陸視為最主要的外來威脅。而面對人口、領土、軍事實力都勝過臺灣的. 者往往面臨了既要藉由爭取國際承認以強化臺灣主權,又要改善兩岸關係的兩大. ‧ 國. 學. 挑戰(Lin and Lin 2005)。. ‧. 在自由民主國家中,輿論對於政策的影響力,遠超過政策對於輿論的影響力,. sit. y. Nat. 因為輿論意見不只影響了菁英建立聯盟的過程,還形塑了該國的對外政策(Page. al. er. io. and Shapiro 1983; Risse-Kappen 1991)。因此,對外政策往往由國內政治形勢所決. v. n. 定,選舉競爭乃是影響國內政治局勢的重要面向。學界對於國內選舉競爭,究竟. Ch. engchi. i n U. 會導致對外政策走向強化衝突或是友善合作的觀點仍不一致(Gaubatz 1991;1999; Lake 1992; Nincic 1990),但民主國家國內選舉競爭會影響該國對外政策走向已是 無庸置疑的共識,而瞭解主流民意走向正是贏得選舉競爭的關鍵。 壹、民意與大陸政策:藍綠對決 臺灣在政治民主化之後,由於兩岸議題具公開性,且日益成為臺灣民眾檢視 執政者表現、衡量投票抉擇的重要面向,使得民意在兩岸議題愈顯重要,政府在 大陸政策上必須時時關注民意的反應,以及其所產生的選舉效應。兩岸議題不只 形塑了臺灣的政黨競爭格局與立場選擇(吳玉山. 2000;張傳賢、黃紀. 也左右了臺灣民眾的投票抉擇(徐火炎 1996、2004;盛杏湲 3   . 2011),. 2002;陳陸輝、.

(9)  . 耿曙、王德育. 2009;鄭夙芬. 2009),而選舉競爭也使臺灣民眾對「統合」或. 「疏離」的選擇,成為政府決策考量的關鍵(吳玉山. 1999、2000;關弘昌. 2009,. 217-238;Lin 2004, 23)。. 長久以來族群認同與統獨立場為臺灣主要的社會分歧,藍綠兩大政黨的政治 競爭都圍繞在此議題,直至九0年代「臺灣優先」逐漸成為共識後,認同與統獨 不再是臺灣選舉政治中唯一的分歧點,但藍綠對決的情勢仍是臺灣政治空間的主 要面向(王甫昌 1996;張茂桂 1993;張傳賢、黃紀 2011; Lin and Chu 2008; Lin, Chu, and Hinich 1996; Hu, Lin, and Wong 2009) 。而藍綠兩大陣營近年的選舉. 政 治 大. 主軸已由 2004 年的「臺灣對抗中國」形式統獨認同意識型態之對抗,轉變為「臺. 立. 灣如何與中國交流」實質政策路線之選擇,2008 年總統大選,藍綠陣營對於「一. ‧ 國. 學. 中市場」vs.「兩岸共同市場」的爭辯,即顯示如何因應與面對兩岸經貿交流已 成為臺灣必須正視的議題,而 2008 年之後所開啟兩岸緊密的經濟交流,讓臺灣. ‧. 2009;胡克威、林宗弘. 民眾開始關注兩岸貿易與國內利益分配的議題(林宗弘. y. Nat. sit. 2011) 。2012 年總統選舉,泛藍與泛綠兩大陣營的共同主軸被視為是「凍結認同、. n. al. er. io. 經濟掛帥」 ,國民黨馬英九主打經濟議題,並強調延續過去四年的開放路線,持. i n U. v. 續改善兩岸關係,進而為臺灣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民進黨蔡英文則主張經濟發. Ch. engchi. 展應兼顧臺灣社會的分配正義。因此,泛藍泛綠雙方的最大爭執點已不再只是制 憲正名或臺灣獨立,而是經濟發展和公平正義、兩岸開放和貧富差距(吳玉山 2012;游盈隆. 2012)。主張兩岸應走向更開放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在. 2008 年以 58.4% 對 41.6%的得票率贏得選舉,正式開啟了臺灣的兩岸大開放時 代,並於 2012 年再度以 51.6%對 45.6%的得票率,連任總統,延續開放的兩岸 政策。而 2010 年 6 月 29 日簽訂、2011 年 1 月生效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 (ECFA),被視為是兩岸經貿的里程碑與合作基礎(朱敬一. 4   . 2009)。.

(10)  . 然而,近年來中共持續在國際孤立臺灣、不放棄軍事威嚇、增進雙方經濟整 合、積極邀訪臺灣重要人士等四大並行策略,使得臺灣內部對於中共可信任度的 意見出現分化,進而為北京提供了有效影響臺灣政治的機會,「中國因素」開始 介入臺灣(吳介民. 2012; Lin and Lin 2005)。2009 年馬英九與蔡英文兩位朝野. 政黨領袖,針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所進行的辯論,充分展現了 藍綠陣營對兩岸經貿交流截然不同的立場:國民黨陣營指責民進黨反對 ECFA 是 訴諸恐懼、鎖國與邊緣化,強調臺灣有簽訂 ECFA 的急迫性,因為其能讓臺灣走 向開放與國際化,ECFA 的減免關稅、投資保障、保護智慧財產權等主要內容,. 治 政 大 協助受衝擊的傳統弱勢產業。民進黨陣營則批評國民黨對中國大陸步步退讓,是 立. 將可使臺灣出口增加、外商加碼投資、失業率下降,且政府已編列 950 億元預算. 走向中國而非走向世界,貿然單獨與中國大陸簽訂 ECFA 會破壞外貿及戰略平衡,. ‧ 國. 學. 且只顧及少數財團的利益,忽略全面開放市場對臺灣產業與就業所造成的衝擊,. ‧. 臺灣與中國大陸貿易,應保持自主性、循序漸進,並依循 WTO 架構(公共電視. y. Nat. 2009)。由雙方的對話可清楚得知,藍綠兩陣營對於兩岸經貿交流所涉及的國家. al. n. 貳、2008 年以來的兩岸交流. er. io. sit. 認同、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國內資源配置等面向,各有不同見解。. Ch. engchi. i n U. v. 自 2008 年「五二0」後,臺灣的大陸政策及兩岸交流出現重要的變化,馬 英九就職後對兩岸關係秉持「對等、尊嚴、互惠」的理念,堅持「以臺灣為主, 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16 字箴言,並且在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之下,採取先易後難、先急後 緩、先經後政的「三先三後」原則(中華民國總統府. 2009;2010),積極改善. 兩岸關係。表 1-1 為臺灣目前的大陸政策與成果,2008 年馬政府執政後,放寬兩 岸資金往來與投資貿易規定、增加航空與海運班次、開放新聞媒體駐點、擴大人 員交流、簽訂多種協議、恢復雙方的定期常態性協商及不定期的官方會談等等成 果,皆充分顯示,經貿、社會與文化等各層面的擴大開放與交流,使兩岸關係互 5   .

(11)  . 動愈趨緊密與多元,且獲得前所未有的進展。 表 1-1. 馬政府 2008 年上任以來的大陸政策與成果. 可在臺灣兌換人民幣;兩岸證券投資;放寬大陸投資金額上限及審查便捷 化;海外企業來臺上市;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來臺投資證券與期貨市 經 貿. 場;陸資來臺投資;國內保險業投資大陸股、債與不動產;兩岸產業合作; 兩岸金融合作瞭解備忘錄(MOU);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漁船船員勞務、 標準計量檢驗認證之制度化合作;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兩岸投 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交 通 氣 象. 週末與平日包機;定期航班;放寬金馬小三通;小三通正常化;澎湖「小 三通」常態化;兩岸海運、空運協議與郵政合作;兩岸海空運補充協議; 海峽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 政 治 大. 恢復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來臺駐點,大陸東南衛視、福建日報廈門衛視、湖. 立. 點停留時間及採訪規定;大陸學生來臺研究修習時間延為一年;大陸人士 赴金馬澎湖就讀我國大學院校開辦的推廣教育學分班,國內大學赴大陸辦. ‧ 國. 學. 文 化 教 育. 南電視臺、深圳報業集團等大陸地方媒體來臺駐點,放寬大陸媒體來臺駐. 理推廣教育;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及承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地區大眾傳播 人士來臺參與攝製電視劇及電影片;兩岸故宮文化交流。. ‧. 開放陸客來臺觀光;香港貿發局來臺設立分公司;兩岸食品安全協議;修 改兩岸條例保障大陸配偶權益;簡化大陸專業及商務人士來臺申請程序與 時程;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農. y. Nat. io. 合作協議、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等。. al. sit. 產品檢疫檢驗、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兩岸漁船船員勞務、兩岸醫藥衛生等. er. 法 律 社 會. v i n 次「林陳會」,共簽署 21 C 項協議;放寬縣市長及公務員赴大陸地區交流; hengchi U 成立「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陸委會主委與國臺辦主任兩 n. 恢復海基會與海協會常態性協商,至 2014 年已完成八次「江陳會」與兩 政 治. 次「王張會」。 資料來源 : 行政院兩 岸 交流主題 網 (2014);陳牧民(2009);海基會 (2014)。. 誠如前述,馬英九由「對抗」轉為「和解」的基調、胡錦濤轉武力為隱性, 化惠臺與讓利為顯性的政策,使兩岸政府成功營造出「和解」的氛圍,兩岸關係 的和緩與熱絡皆明顯可見。. 6   .

(12)  . 圖 1-1 為兩岸貿易總額與人員往來的數據變化,可看到兩岸貿易總額除了 2009 年因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而驟降,以及 2012 年略為下降之外,其餘都呈 現穩定成長的狀態,兩岸貿易總額由 2008 年的 1054 億美元,增加為 2013 年的 1243 億美元;而大陸人民來臺人數則是在 2008 年開放陸客來臺觀光後,由 2008 年的二十八萬多人,迅速攀升為 2013 年的二百八十多萬人。由此可見 2008 年以 來兩岸的友善政策互動,確實促進雙方交流更為密切,並且為臺灣帶來利益。 3000. 2,848.6. 2500. 立. 2000. ‧ 國 al. Ch. y. 1216.4 1347.1. 1207.8. 1243.8. er. 616.4. 463.2. iv. 1,065.0. n U engchi 288.5. 173.0 139.9 130.2. 72.3. 0. sit. 881.2. n. 373.9. 1054 865.9. 763.7. io 263.7 278.5. 1,725.5 1,580.1. ‧. 1023. Nat. 1000. 500. 政 治 大. 學. 1500. 2,536.9. 243.2. 320.2. 134.0 154.8. 1997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大陸人民來台人數(千人) 兩岸貿易總額(億美元). 圖 1-1 大陸人民來臺人數與兩岸貿易總額 資料來源:陸委會兩岸經濟交流統計(1997-2013) 、兩岸社會交流統計(1997-2013)。. 7   .

(13)  . 參、兩岸經貿交流的糾結:與對手貿易,是救命解藥或糖衣毒藥?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兩岸之間比例懸殊的貿易依存度,如:2012 年臺灣 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為 39.4%,大陸對臺灣的貿易依存度則為 4.1%(王振寰 2013, 76-77),以及兩岸之間「權力不對等、衝突的主權要求」的特性(吳玉山 1997) 、 「政治疏離、經濟融合」的特殊格局,還有中共不放棄軍事威脅下的政治 經濟力量等兩岸關係糾結之所在,都增添了兩岸交流的複雜性,使得經貿往來被 視為是涉及國家認同、國家主權,以及社會分配正義的高度政治意涵議題(冷則 剛. 2009, 156),也因而造成藍綠兩陣營對於兩岸經貿交流的政策立場,始終未. 政 治 大. 有共識,開放或管制往往成為激辯的焦點。. 立. 此外,面對高經濟成長率、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是臺灣最主要的經. ‧ 國. 學. 貿伙伴、最大投資地、最大外銷市場與最大出超來源的中國大陸(王振寰 2012,. ‧. 77),臺灣內部民意對於兩岸數十年以來既合作又對立的互動模式,看法卻非常. y. Nat. 分歧。尤其近年來,臺灣昔日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以及亞洲四小龍光環早已不在。. er. io. sit. 臺灣經濟表現趨於疲軟、失業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年攀升、家庭可支配所得減 少、貧富差距擴大、薪資所得倒退。在經濟表現欠佳的情況下,臺灣民眾對於執. al. n. v i n 政團隊政的疑慮與不滿也屢屢直接呈現於執政者的低迷支持度,面對臺灣經濟發 Ch engchi U. 展停滯的難題,馬英九政府認為創造更開放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外資來臺,將 是緩解臺灣當前困境與沸騰民怨的一帖良藥,且與中國大陸邁向貿易正常化更是 臺灣貿易自由化所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持續大力推動兩岸貿易協定的簽訂,並 於 2012 年提出「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的訴求,準備大幅度修正兩岸關係 條例,鬆綁陸資來臺的限制。由於政府的經濟表現往往被認為與選舉習習相關 (Kinder and Kiewiet 1981; Alt and Chrystal 1983),因此,臺灣民眾對於「開放再 開放」的兩岸政策方向之反應,相當值得關注。. 8   .

(14)  . 而 2008 年迄今,最受臺灣民眾關注的兩岸經貿議題莫過於 2010 年 6 月簽訂 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與 2013 年 6 月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政府宣傳兩者對臺灣的整體效益為:前者能使國內生產毛額成長 1.65%至 1.72%、 產值成長 2.75%至 2.83%、就業成長 2.5%至 2.6%(經濟部國貿局. 2009) ;後者. 則使國內生產毛額增長 0.57%、投資增加 2.97%、服務業總產值成長 0.11%、就 業成長 0.16%(行政院 2014) 。然而,ECFA 執行的成效不如預期,並未帶來原 訂的經濟利益目標(童振源. 2011a;2011b;2014),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又牽. 涉了佔臺灣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七成的服務業,影響極為重大,引發各界疑義。面. 治 政 大 與政治選擇的兩難,其一,既歡迎有助於臺灣經濟發展所必需的中國經濟連結, 立 對經濟走下坡但政府仍加速推動兩岸經貿等措施,迫使臺灣民眾陷入了經濟整合. 但又擔心經濟連結將使臺灣在政治上也被中國大陸綁定,甚至走向由中國大陸所. ‧ 國. 學. 鋪設的政治同化之路。其二,不信任由主張積極與大陸互動,且具有中國民族主. ‧. 義意識型態的國民黨與中國大陸接洽,反而較信任主張臺灣認同但反對經濟整合. sit. y. Nat. 對臺灣有利的民進黨(Wu 2012, 187-202)。. n. al. er. io. 由於臺灣民眾對於與中國大陸貿易充滿不確定性,而有樂觀期待與擔心疑懼. i n U. v. 等不同的回應。樂觀期待者著重利益面向,視擴大兩岸經貿交流為解決臺灣經濟. Ch. engchi. 疲軟的解藥,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整合將有助臺灣融入東亞經濟圈而免於被邊緣化, 並促使臺灣出現產業轉型,且能增進兩岸和平。擔心疑懼者則偏重威脅面向,認 為中共對臺讓利以及擴大兩岸經貿交流是糖衣毒藥,因為不只對吸引國際投資的 幫助有限,也無法解決臺灣資金外流的問題,還會衝擊臺灣的產業及就業結構, 並惡化臺灣的所得分配。此外,還會造成臺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妨害臺灣的經 濟自主、危害臺灣的政治主權,尤其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大幅讓利乃具有目的性, 期望能以對臺灣經濟讓利換取對中國大陸政治讓利,促使臺灣逐步邁向統一(陳 博志等. 2002;童振源. 2000;2003)。臺灣社會對於中國大陸的此種矛盾與不. 安情緒,在 2014 年 3 月因為立法院審查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瑕疵而引爆,使得 9   .

(15)  . 堅持一定要儘早通過服務貿易協議審查的馬英九政府,不得不暫緩進程,設法尋 求社會共識。 肆、兩岸經貿交流的政治效果 2008 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大和解以及大開放,促成雙方經貿、社會、文化與 人員等多方面的大規模交流,會否可能為兩岸締造由經濟整合啟動政治整合的契 機?此可由臺灣民眾長久以來兩岸敵我意識是否已出現緩和跡象進行初步的觀 察。圖 1-2 為臺灣民眾對於兩岸交流速度與中國大陸對臺灣友善程度的看法,從 圖中可以看到,認為中國大陸對臺灣政府不友善者,雖然其比例在 2008 年 12. 政 治 大. 月就低於六成,但仍有 39.5%至 56.8%的民眾認為中共對臺灣政府並不友善。而. 立. 認為中國大陸對臺灣人民不友善者的比例,普遍略低於認為中國大陸對臺灣政府. ‧ 國. 學. 不友善者,2008 年 10 月之後的比例大約在 38.7%至 44.9%之間。此外,認為兩 岸交流速度太快者,在馬英九總統上任後急速增加,2008 年 3 月只有 18.9%,2008. ‧. 年 10 月劇增為 30.1%,此後便一直維持在二成五至三成七之間。由此可知,兩. y. Nat. sit. 岸近年來的緊密交流,確實已使臺灣民眾所感受到的中國大陸敵意,較以往降低,. n. al. er. io. 但仍有將近四成至五成六的民眾並未感受到大陸對臺灣政府的友善,四成至四成. i n U. v. 八的民眾未感受到大陸對臺灣人民的友善,且有二成五至三成七的民眾,認為兩 岸交流速度太快。. Ch. engchi. 10   .

(16)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圖 1-2 臺灣民眾對於兩岸交流速度與中國大陸友善程度的看法 資料來源:陸委會電訪民意調查, (2007-2013) 。. y. Nat. er. io. sit. 此外,日益緊密的兩岸經貿往來,是否已有效地拉攏了臺灣民眾朝向兩岸統 合之路前進?圖 1-3 為兩岸經貿與臺灣民眾的認同與統獨分佈,從圖中可看到兩. al. n. v i n 岸經貿佔臺灣對外貿易比例(不含香港)緩慢地成長,2008 年之後維持在 21.2% Ch engchi U. 至 23.0%之間,而企業赴大陸投資佔臺灣對外投資比例也是逐步成長,由 2006 年的五成四,持續增加至 2010 年的六成,2011 年至 2013 年則維持在六成二。 然而,在兩岸貿易互動頻繁的同時,臺灣人認同與不支持統一者的比例也一路攀 升,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比例,2008 年為 48.4%,2009 年突破五成一,並連年 增加至 2013 年的 57.1%;不支持統一(維持現狀、傾向獨立、無反應)的比例, 從 2002 年開始就維持在八成以上,也在 2008 年至 2013 年之間,更高達八成八 至九成。由此可知,兩岸經貿交流目前仍未達到中共所希望能爭取臺灣民眾認同 與支持統一的成效。 11   .

(17)  .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圖 1-3 兩岸經貿與臺灣民眾的認同與統獨.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2013)、. sit. y. Nat. 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 (1994-2013) 。. n. al. er. io. 中共期盼對臺灣讓利以攏絡情感,臺灣尋求從中國大陸獲利以振興經濟,使. i n U. v. 得經貿利益成為兩岸執政者的共同訴求,臺灣民意如何評估兩岸經貿交流與利益?. Ch. engchi. 經貿交流會否動搖臺灣民眾的政治態度?本研究將著重從「感性認同」 、 「理性自 利」與「威脅認知」三個面向,探析影響臺灣民眾自我認同、統獨立場及兩岸經 貿交流立場的之決定因素,本論文將利用以下的章節安排,鋪陳理論、文獻、研 究設計與資料分析,最後再進行綜合討論。因此,後續的章節安排為:第二章為 理論基礎與文獻檢閱,包括貿易開放與政治支持,以及理性、感性與威脅面向對 於民眾兩岸議題態度的影響。第三章為研究設計,包括研究對象與資料、研究架 構、變數測量與研究假設。第四章至第五章為實證分析,分別描述臺灣民眾的臺 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與經貿交流立場。最後,第六章則為本論文的結論、 貢獻與研究限制。 12   .

(18)  .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檢閱. 本章首先探究貿易自由化與政治支持的討論,進而剖析兩岸經貿交流議題之 特殊性質,並藉由整理與討論「理性自利」 、 「感性認同」與「威脅感受」三類因 素,瞭解造成臺灣民眾對兩岸議題態度糾結的原因,最後則針對兩岸既有之文獻 研究進行檢閱。. 第一節. 自由貿易與政治支持. 自由貿易普遍被肯定有助於經濟成長,但其既涉及國家之間貿易所得分配,. 治 政 也影響各國內部的所得分配,因而往往會使受害者與受惠者各自組織起來,試圖 大 立 改變該國貿易政策,使得自由貿易與國內政治支持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因為欲 ‧ 國. 學. 推動貿易開放,必然就牽涉政治動員,而政治動員除了政府機關、政黨、利益團. ‧. 體之間的互動,還包括了民眾對於自由貿易的態度。而關於自由貿易與政治支持 的討論大多聚焦於強調物質利益的模型-(一)要素稟賦(the factor endowments or. y. Nat. io. sit. Heckscher-Ohlin model):奠基於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假設國家內的所有. n. al. er. 生產要素是可以在國內跨部門自由流動,相對較豐沛的生產要素(土地、勞力、. Ch. i n U. v. 資本),將因為相對便宜而能從國際貿易獲利,擁有此生產要素者就會傾向自由. engchi. 貿易;相對較匱乏的生產要素,則因為相對昂貴而蒙受自由貿易之害,擁有此生 產要素者就傾向貿易保護。因此,擁有同一生產要素的持有者對於貿易政策有相 同的偏好,亦即政治聯盟是以生產要素為基礎,貿易政治將會出現土地、勞力與 資本持有者之間的階級衝突(Rogowski 1989)。(二)特定要素模型(the specific factors or Ricardo-Viner model):假設生產要素無法流動,因此生產要素收益與其 所處的行業緊密連結,同一生產要素持有者會依據其所處行業而對貿易有不同的 偏好,亦即貿易政治聯盟的劃分依據是行業(Frieden 1991),就職於出口商品產業 者,將比任職於進口商品產業者,更傾向支持開放貿易。貿易偏好視其工作產業 而定。而 Hiscox(2002)則認為前述二者關於生產要素完全流動與完全不流動的前 13   .

(19)  . 提皆過於極端,因而提出貿易政治聯盟性質是由生產要素不同程度流動性所決定, 生產要素流動程度高的環境,較易形成以階級為基礎的政治聯盟,且此時政黨與 社會組織對於貿易問題的態度會更團結;生產要素流動程度低的環境,則較易形 成以行業為基礎的政治聯盟,且此時政黨與社會組織對於貿易問題的態度較不一 致。亦即生產要素流動程度決定了社會分化的類型,而貿易態度是個人在貿易政 策受益或受害的函數。. 由於對貿易自由化的態度可能成為社會分歧點,且在民主國家中,民眾對於 貿易的意見,往往在影響政府官員的政策立場時扮演重要角色(Fordham and. 政 治 大. Mckeown 2003; Kono 2008),亦即公眾意見在貿易政策的角色增加,使得公眾意. 立. 見與貿易自由化的關係受到關注。而既有研究對於決定民眾對自由貿易態度的因. ‧ 國. 學. 素看法不一,有的主張經濟功利因素是形塑個人對貿易自由化態度的關鍵,有的 則認為民眾的貿易態度不受物質自我利益(self-interest)所影響,而是基於整體考. ‧. 量(sociotropic),受到其相信國家整體利益會受益或受害所引導,且此認知並非. y. Nat. sit. 個人利益的延伸,而保護主義的傾向往往與民族主義相關。大眾媒體對經濟的報. n. al. er. io. 導、個人透過人際接觸與閒談得知的經濟情況、個人經驗,都是形塑自由貿易整. i n U. v. 體考量的重要來源。另有研究認為個人的人力資源、社會地位、相對收入、任職. Ch. engchi. 部門、價值觀、情感依附與意識型態等因素都是左右民眾貿易偏好的要素 (Fordham 2008; Kaltenthaler, Gelleny, and Ceecoli 2004; Mansfield and Mutz 2009; Mayda and Rodrik 2005; O’Rourke and Sinnott 2001)。. 經由上述可知,貿易自由化與政治支持的既有研究發現,不管是辨別支持與 反對貿易開放雙方的得失或群體輸贏,都是基於「就貿易論貿易」 ,貿易利得本 身才是關鍵,因此,不論是以自我或利他為優先考量,利益都是左右民眾對貿易 自由化態度的最重要面向,並無複雜的政治糾葛。然而,與中國大陸有著「經濟 整合,政治對立」(Kastner 2009)微妙且特殊關係的臺灣,在面對兩岸貿易開放議 14   .

(20)  . 題時,是否也以利益為最主要的衡量依據,還是存在其他面向的考量?影響臺灣 民眾態度的關鍵因素又是為何?本文以為此值得進一步探究。. 第二節. 兩岸關係中的「理性」、「感性」與「威脅」. 不論是中共寄望以經濟讓利爭取臺灣民心,進而完成統一的目標(耿曙 2009; 陳德昇 1994,45-71;趙建民 1994;劉震濤等 2006),或是臺灣對於應贊成或反 對兩岸擴大經貿交流的爭辯(耿曙. 2009;張亞中. 2000;陳博志等. 2002;群. 策會 2004; Kastner 2009; McDonald 2009, 233-63),雙方皆有政治考量。因此,. 治 政 大 (陳陸輝等 得問題,多數臺灣民眾視兩岸經貿往來為「與對手貿易」 立. 兩岸經貿向來具有貿易難與政治切割的特殊性,兩岸經貿絕對不是單純的貿易利 2009;. Liberman 1996)。. ‧ 國. 學. 中共為了完成和平統一大業,對臺灣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維持軍事. ‧. 權力威嚇,一方面訴諸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則擴大經濟利益的誘因(施正鋒. Nat. y. 2004,. n. al. er. io. 向。. sit. 120-121),而臺灣的回應與抉擇也因此可區分為威脅、認同與經濟利益三大面. Ch. engchi. i n U. v. 理性與感性兩觀點的抗頡無所不在,而且臺灣民眾面對兩岸議題的立場選擇 時,不只面臨了理性與感性的抉擇,往往還受到中國威脅感受的羈絆。本節首先 整理與討論著重個人利害考量及強調趨利避害的「理性自利」與重視個人信念、 認同、情感的「感性認同」,以及存乎於內心的「威脅感受」三類因素,再就兩 岸既有之文獻進行檢閱。. 15   .

(21)  . 壹、兩岸關係的「理性」民意結構:利益追求 「理性選擇」觀點主要基於「自利」與「理性」的預設(assumption),理性 選擇學派假定:人是理性個體,會有意識地以最小成本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 (self-interest maximization),因此,人在政治活動中也會選擇最能極大化個人利 益的方案。這種基於理性選擇面向的政治行為即被稱為「理性自利」(Sears 2001, 14-40),而自利行為則被定義為具有目標導向,且利益的要件為中短期、關於物 質、且與個人切身相關(Sears and Funk 1991)。持「理性自利」觀點者亦主張對國 家族群等群體的認同與奉獻皆與利益密不可分,因為該作為是出自於個人對自我. 政 治 大 多好處。個人之所以產生認同或做出奉獻,肇因於人們發現認同感愈強烈者總能 立 利益得失的判斷,其誘因皆為自我預期可由所認同的團體彌補利益損失或得到更. ‧ 國. 學. 獲得好地位,抑或因為所認同的群體可提供相對安全舒適的環境,亦即個人對群 體的認同是因為感到認同是有利的(Hardin 1995, 16)。換言之,任何認同的選擇. ‧. 皆非原生的,且不可能超乎利害,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或是有目的的理性選擇行動。. sit er. io. 生。. y. Nat. 因此,認同是利益彙集的結果,而非於特定歷史情境經由共同的社會化過程所產. al. n. v i n 而被認為是重要且直接的理性因素莫過於經濟利益,既有的兩岸實證研究也 Ch engchi U. 檢證了經濟區塊(耿曙、陳陸輝. 2003)、兩岸經貿交流等現實經濟利益確實是. 左右臺灣民眾對兩岸議題政治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吳乃德. 2005;陳陸輝等. 2009;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 。近年來兩岸持續擴大交流,存在於兩岸關係 之中的經濟利益隨之劇增,因此,本研究認為確有必要持續關注「理性自利」對 臺灣民眾政治態度的影響力,尤其值得觀察其在臺灣民眾對兩岸交流議題面向所 扮演的角色。. 16   .

(22)  . 貳、兩岸關係的「感性」民意結構:符號政治 「感性認同」的看法與強調個別行為者利害計算的「理性選擇」觀點恰好相 對立,「感性認同」著重於情緒、認同等情感,並將由此所喚起的政治行為稱為 「符號政治」(symbolic politics)。此派學者主張民眾對於身處錯綜複雜且資訊紊 亂的環境感到憂慮與無力,因此轉而依附政治菁英提出的政治符號,藉以簡化複 雜的政治世界、減輕壓力及內在的焦慮與不安,而政治菁英亦藉由提供團體認同 或對領袖的依附等政治符號,吸引民眾注意、動員民眾,甚至讓民眾將精力轉而 投注到群眾暴力或政治順從(Edelman 1964; 1971)。「符號政治」認為個人的政治. 政 治 大 特定政治議題時,則會依接收資訊的符號而喚起記憶深處相應的符號節點,進而 立. 態度具有情感與信念的成份,是在其社會化過程所形成,經常隱而不顯,當遇到. ‧ 國. 學. 形成立場(Sears 2001, 14-40),亦即民眾對於議題的立場態度,主要決定於其在成 長過程形塑而成的既有政治定向(Sears 1993, 120),且符號政治的既有政治定向,. ‧. 對於民眾的政治態度具有最穩定、一致性約束力與最有影響力的特性(Sears 2001,. sit. y. Nat. 18)。因此,政治符號可以啟動民眾的政黨認同、政治意識型態(自由主義或保. al. er. io. 守主義) 、族群態度、種族偏見等「既有的政治定向」(predisposition),並使其產. v. n. 生習慣性反應(Sears 1993, 120)。亦即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情感面認同作用,對政 治行為具直接影響力。. Ch. engchi. i n U. 美國既有研究發現,民眾考量是否支持特定政策時,「符號政治」的情感認 同因素勝過理性計算的自利考量(Lau and Heldman 2009; Lau and Sears 1978; Sears 2001, 14-40; Sears, Hensler, and Speer 1979)。即使是關於通貨膨脹與失業 實質的經濟議題,民眾對於經濟的評估也不準確,因為經濟預測是由個人經濟情 況與政府表現的政黨評價所形塑,民眾對經濟情況的回溯性評價,並不影響其經 濟預測(Conover, Feldman, and Knight 1987, 559-583)。而既有的兩岸研究也指出 省籍、國族認同、統獨立場、政黨認同、使用語言(陳陸輝、鄭夙芬. 2003)等. 「感性認同」因素,是決定臺灣民眾看待兩岸議題的關鍵因素,且其影響力甚至 17   .

(23)  . 2005)。因此,本研究. 超越前述以經濟利益為主的「理性自利」因素(吳乃德. 認為在考量「理性自利」因素之外,還應著重「感性認同」因素對臺灣民眾兩岸 議題態度之形塑。. 總而言之,深入探析上述兩種解釋途徑,即可發現就「理性自利」而言,其 主要內涵在於重視現實與物質利益,考量短程或中程因素,透過理性計算自身條 件,且較具變動性。就「情感認同」而言,則側重政治文化、觀念、認同因素, 其主要內涵在於長期社會化後所塑造出的情感認同或態度等「政治傾向」。近年 來兩岸關係的相關討論也已與理性、感性相連結,如:Hsieh(1995)與吳玉山. 政 治 大. (1999)將臺灣的大陸政策,區分為「統一-獨立」的認同選項和「經濟-安全」. 立. 利益考量等兩個空間的面向(吳玉山. 1999, 153-210; Hsieh 1995, 137-52) 。吳乃. ‧ 國. 學. 德(2005)則以「麵包」與「愛情」比喻影響兩岸關係的「理性」與「感性」兩 種力量,並指出感性認同的吸力大於理性利益的拉力。Keng 等人(2006)則聚. ‧. 焦於「利害抉擇」的經貿議題,具體闡釋理性與感性兩種力量的交錯抗衡,發現. y. Nat. sit. 臺灣民眾對開放兩岸經貿的立場,深受感性認同因素所支配。陳陸輝等人(2009). n. al. er. io. 將其理論化為「符號政治」與「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 theory)兩個部分,強. i n U. v. 調「理性自利」看似左右了民眾對兩岸經貿的態度,但其乃深受認同的制約,民. Ch. engchi. 眾是否贊成兩岸經貿交流的關鍵,在於敵意而非獲利。Keng 等人(2006)亦指 出臺灣民眾的統獨抉擇其實揉合了「理念」與「務實」的選項。此外,臺灣民眾 觀感與政治立場的民意趨勢也顯示,中國大陸的「惠臺」政策只改善了臺灣人民 對中共的印象,並未扭轉臺灣民眾的統獨、臺灣人/中國人認同及政黨傾向等政 治立場(耿曙 2009, 1-32) 。綜合上述可知,理性的「利益層面」與感性的「認 同層面」兩者之間的相互競逐,確實左右了臺灣在兩岸議題的未來,而既有研究 發現臺灣民眾在面對「理性 vs. 感性」的糾葛與抉擇時,認同經常超越利益(吳 乃德 2005;耿曙. 2009;陳陸輝等. 2009;陳陸輝、陳映男、王信賢. 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18   . 2012),.

(24)  . 參、兩岸關係中的「感脅」 兩岸之間的複雜關係與爭辯核心,在於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威脅,尤其是其不 放棄軍事威脅下的政治經濟力量,因此,「中國崛起」帶來的威脅,常被視為是 兩岸關係糾結之所在。然而,許多事實例證卻指出一個國家政經實力的強化並不 必然會使其成為他國的威脅-例如:美國與加拿大、美國與墨西哥關係就不如臺 海兩岸來得對峙。軍事威脅的認知亦是如此,最佳的例證即是英法等軍事實力雄 厚的歐洲國家往往是美國結盟的對象,而北韓、伊拉克、古巴等相對規模較小的 國家之軍事發展反而使美國備感威脅。究竟何謂威脅?威脅感受又是如何形成?. 治 政 大 「威脅」被定義為一個代理人或團體有能力或意圖對另一個代理人或團體造 立. 成負面後果(Davis 2000, 10)。關於威脅感受的既有討論,大致也延續了前述理性. ‧ 國. 學. 與感性的兩大觀點。著重理性面向者,強調權力、軍事實力、資源等層面的不均. ‧. 衡(Levine and Campbell 1972; Waltz 1979),是造成威脅的根本,亦即威脅是權力. y. Nat. 不對稱的函數(Doyle 1997, 168)。而偏向感性面向者,則認為威脅與認同有關,. er. io. sit. 當個人自動地將群體分類為內群(in-group)與外群(out-group)的類別化過程後,會 以內團體的規範、信念、價值與態度為基模,並且偏私內群成員,對外團體則產. al. n. v i n 生偏見態度(prejudice)與歧視(discrimination),而此偏見態度常常與視外團體為有 Ch engchi U. 能力或意圖對內團體造成負面結果的恐懼有關(Tajfel 1978; Tajfel and Turner 1979; 1986 ;Wendt 1999)。因此,用以區分內團體與外團體差異的共有價值、信念、態 度、規範與角色等集體認同(Campbell 1998; Rousseau 2006, 12),才是威脅的根源, 亦即威脅是內團體與外團體之間界限的函數。而是否擁有共有的認同(shared identity),將是決定團體之間威脅認知高低的關鍵,共有的認同感能減少團體之 間的威脅感(Rousseau 2006; 2007)。因為「規範」與「身分」不只影響了國家利 益與政策,也決定了國家之間的關係, 「危險(威脅)是詮釋的結果」 ,而詮釋的 過程(威脅意識的來源)是基於自己情感的傾向與認知的需要,為凝聚自身的認 同,經過主動醞釀、選擇、判斷之後而決定,並非只是被動仰賴客觀因素或事件, 19   .

(25)  . 而人民的特質(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s)、國家的形態(national types)、國內秩 序的型態(form of domestic order)、生產的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等身份認同的特徵,都是深植人心的價值觀,任何挑戰這些價值觀的制度或理念 即可能被認定是威脅。如:人民自由權、民主政治體制及私有企業經濟制度是美 國身分認同的特徵,而蘇聯正是因為價值觀的差異而被視為是美國的國家安全威 脅 (Campbell 1992)。. 然而,這些立基於以前的價值觀與信念所形成的結構是可受到操縱的,政治 人物、媒體與國家的全球化程度,是重要的影響機制,政治行動者與媒體提供了. 政 治 大. 認同的概念,並使民眾以某些方式來思考國家,影響人們的威脅感,且愈開放的. 立. 國家,面臨愈多不同的想法與觀念(Rousseau 2006)。此外,威脅感受與個人行為. ‧ 國. 學. 之間存在因果連結,威脅或威脅認知會影響人們的政策選擇,當人們愈感受到安 全時,就愈傾向選擇合作的政策選擇;愈感受到威脅時,則愈傾向維持或強化衝. ‧. 突的政策(Gordon and Arian 2001; Schafer 1999)。. sit. y. Nat. al. er. io. 由上述理論觀點可清楚瞭解,「實力」本身並不必然構成威脅,而是必須加. v. n. 上「意圖」的感受等,才會造成威脅。兩岸分治六十多年,雙方除了權力、軍事. Ch. engchi. i n U. 實力、資源的不均衡,長久以來的軍事對立,以及臺灣在九0年代開始推動本土 化與落實民主化,使得臺灣社會的人權價值與自由民主體制,與中國大陸不透明 且不可預測的現行制度之間的落差更加擴大,再加上雙方因為不同歷史脈絡而擁 有不同情感結構、欠缺認同基礎與共用價值(徐斯儉 介民. 2012;汪宏倫. 2012;吳. 2012),此外,還有選舉過程中政治人物「愛臺、護臺與賣臺」的訴求與. 操作(徐火炎. 2004;張傳賢、黃紀. 2011),都讓臺灣民眾對兩岸產生內外有. 別的區分,並且受到中共對臺灣在國際持續打壓的強化,進而對中國大陸形成負 面認知與疏離態度。然而,關於臺灣民眾威脅感受的既有實證研究較為有限,且 大多關注臺灣宣佈獨立會否引起中共攻打臺灣的武力威脅認知,研究結果發現武 20   .

(26)  . 力威脅並未影響臺灣選民的總統選舉投票對象與統獨立場(陳陸輝、耿曙、王德 育. 2009; Wang 2005)。. 誠如前述,兩岸「經濟整合,政治對立」的特殊結構,使得臺灣民眾觸及兩 岸經貿交流議題時,既就貿易論貿易地評估利害得失,又擔心經貿整合可能帶來 削弱自主性與國家安全的政治後果,因而充滿複雜的情緒,而深究臺灣民眾對於 兩岸經貿「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理,可歸結為四種糾結。. 其一為經貿得失與利益配置的不確定性。就貿易政治的視角而言,貿易得失. 政 治 大 團隊所開啟的一連串增進兩岸經貿交流的措施,是否真的能為臺灣經濟注入活水? 立 是關注重點,但結果仍會因為評價面向的不同而有差異。2008 年由馬英九執政. ‧ 國. 學. 在兩岸經貿擴大交流所帶來的變化中,究竟是由誰獲利?誰受害?人們對於隨兩 岸經貿交流而產生的利益配置圖像仍充滿問號,也因而對此議題有了矛盾的態度。. ‧. 此外,兩岸密切的經濟交流,除了引發臺灣因產業結構而出現的南北區塊差異,. sit. y. Nat. 也促使臺灣民眾開始關注兩岸貿易與國內利益的分配,甚至出現階級政治復興的. al. 2009;胡克威、林宗弘. n. 政治抉擇(林宗弘. Ch. er. io. 現象,臺灣各階級選民對兩岸經貿利益分配等議題出現不同看法,並進而影響其. v ni. 2011;耿曙、陳陸輝. engchi U. 2003)。. 其二為國家安全/尊嚴與經貿利益難以兼顧。經濟與安全是國家生存的兩大 核心利益,經濟交流時常被認為當雙方實力不對稱時容易造成經濟依賴,且依賴 大國市場的小國,將比大國更容易受到經濟制裁,而往昔確也曾發生大國藉由經 貿策略進一步攫取干預鄰近小國內政的案例 (Hirschman 1969; Keohane and Nye 1989)。結合了「經貿融合」與「政治疏離」結構且規模懸殊的兩岸,其政治與 經濟的關係尤其受關注,中國威脅認知的存在使得兩岸難以擺脫安全困境與惡性 循環。兩岸交流議題因而時常讓臺灣民眾陷入經貿與安全的兩難,既期待能從中 獲利,又擔心可能不利臺灣安全、危及臺灣自主性(耿曙 2005;童振源. 2009;耿曙、林琮盛. 2003; Tanner 2007) 。「統一-獨立」和「安全-實質利益」被視 21   .

(27)  . 為是臺灣的大陸政策之條主軸(吳玉山. 1999, 153-210; Hsieh 1995, 137-52) ,而. 中國大陸近年來有計畫地對臺灣大規模釋放利多,此種不放棄軍事威脅下的政治 經濟力量,被視為具有以商圍政的企圖,放大了兩岸經貿與臺灣國家安全之間的 高度不確定性,也因而使得臺灣的兩岸關係決策,愈益深陷如何權衡安全與利益 的兩難困境(童振源. 2000)。而臺灣人民對於兩岸之間熱絡的經貿互動之所以. 存在疑懼感,正是因為不確定其究竟是帶來穩定可靠的和平關係,還是增加中國 大陸日後以經貿迫使臺灣在政治讓步的籌碼?. 第三為利益與認同的糾結。如同前述,政治態度的形成與民意結構,大致可. 政 治 大. 區 分 為 「 理 性 / 利 益 」 (rational/interest-based) 與 「 感 性 / 認 同 」. 立. (symbolic/identity-based)兩種力量(Lau, Brown, and Sears 1978; Sears et al. 1980;. ‧ 國. 學. Sears 1993; Sears 2001),客觀與主觀、理性與感性的爭辯與對峙,無時無刻地出 現於國家內部決策、人民政治態度的選擇等各個層面,而「理念認同」與「實質. ‧. 利益」更被視為是影響兩岸關係的國內因素之兩條主軸(吳玉山. Nat. y. 2009),臺灣. al. er. io. sit. 民眾面對兩岸關係政策議題時,時常陷入兩種力量的拉扯,. v. n. 第四則是對於兩岸試圖透過互利化敵為友的焦慮。兩岸雖然已由昔日劍拔弩. Ch. engchi. i n U. 張的軍事敵對,轉變為強調和平互利的多元交流,雙方和平關係的基礎也由現實 主義所強調的「均勢」與「制衡」 ,逐步轉向自由主義者主張的「互利」 (葉浩 2012), 但兩岸之間政治僵局究竟會因為經濟交流與整合的客觀利益而消失於無形?抑 或會因為雙方認同、身份、觀念、文化等主觀要素的差異而更為深化?臺灣民眾 對於兩岸擴大交流與整合的疑慮之一,即在於兩岸價值觀的差異,擔心經濟互利 會否影響臺灣的政治自主性與自由民主的存續,敵友之建構左右了對外政策 (Campbell 1998),而對外互動經驗也形塑了民眾的敵我認知(Wendt 1999)。. 22   .

(28)  . 第三節. 兩岸關係中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 兩岸關係影響重大,而臺灣學界對此議題也有諸多研究,近年來臺灣的兩岸 研究大致可以區分為三個不同重心。第一是由國家支配,著重於國共鬥爭,宣傳 成分大於學術意義。其次為結構制約,偏重國際現實,結合國際關係,剖析「美 -中-臺三角關係」 。最後則是社會主導,隨著民主轉型而聚焦於社會內政,與 臺灣政治相結合。. 臺灣民主化後,兩岸議題隨著選舉競爭而轉變為全社會的問題,民眾如何看. 政 治 大. 待兩岸議題成為政策制訂的參考重點,因此,以理論闡釋與民意調查資料相結合. 立. 2009;林宗弘、胡克威. 2005;陳陸輝等. 學. 擊(林宗弘. ‧ 國. 的實證研究成為主流。而認同影響(吳乃德. 2011;耿曙、陳陸輝. 2009)與政經衝. 2003)等重要的社. 會議題,構成了此類實證研究的主軸。. ‧ sit. y. Nat. 由於認同的意義涉及了可辨識性的「同一、等同」,基於客觀事實認定與主. al. 2003),因. er. io. 觀價值判斷的「確認、歸屬」,以及主觀的「贊同、同意」(江宜樺. v. n. 此認同被視為是情感的反應,而統獨則不只影響了選舉競爭,也牽涉國家的安全. Ch. engchi. i n U. 與兩岸未來。使得統獨、認同長期以來,一直是臺灣的重要政治議題,且誠如前 述,認同對於臺灣民眾面對兩岸議題的態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最常用以 觀察臺灣民眾情感認同的兩岸議題,莫過於「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 場」。 在「臺灣人/中國人」認同方面,1987 年解嚴後, 「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的概念化與測量,取代以往「省籍」身份,成為檢測民眾自我認同的主要變項, 九 0 年代的千島湖、中共試射飛彈危機等政治事件,造成「時期效果」 (period effect) (Glenn 1977),使臺灣民眾的認同,由「中國人認同」,轉為「雙重認同」,再進 而變為「臺灣人認同」,「臺灣人認同」從此成為臺灣社會的主流共識(吳乃德 23   .

(29)  . 2005; Ho and Liu 2002; Wu 2012) ,而情感認同對於臺灣民眾認同的影響力大於物 質利益,此外,語言、省籍、意識型態、性別、對於大陸政府友善程度的認知, 也是影響民眾認同的因素(徐永明、范雲. 2001;陳陸輝、鄭夙芬. 2013;黃囇莉 2007;楊婉瑩、李冠成. 輝、周應龍. 2003;陳陸. 2011)。. 在「統獨立場」方面,雖然臺灣民眾的統獨立場表面看似長期穩定,但民眾 對於統獨議題的態度其實取決於情感認同與理性計算,因為統獨議題既是個人認 同的理念反映,又關係國家前途的務實抉擇,兩者糾結複雜,不易釐清(吳乃德 2005;吳玉山. 1999, 153-173; Dittmer 2004; Keng, Chen, and Huang 2006; Sheng. 政 治 大. 2002) 。 「價值衝突」及「不確定性」也因此成為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重要特質,. 立. 時常使民眾陷入矛盾與兩難(耿曙等. 2009;俞振華、林啟耀. 2013)。由於統. ‧ 國. 學. 獨立場與利益的衡量有關,於是「維持現狀」始終是臺灣社會的多數民意,而世 代、省籍、教育程度、性別、身份認同、對於美國干預兩岸軍事衝突與北京對臺. ‧. n. al. Ch. 2004;陳陸輝、耿曙. 2009;. er. 2009; Wang 2005)。. io. 楊婉瑩、劉嘉薇. 2003;陳陸輝、周應龍. sit. Nat. 2009;陳義彥、陳陸輝. y. 不友善政策的威脅認知,是影響民眾統獨立場的因素(耿曙、劉嘉薇、陳陸輝. engchi. i n U. v. 雖然關注於認同與統獨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但關於利益與「臺灣人/中國 人」認同、 「統獨立場」之間的探討,目前仍較為有限,因此本論文除了持續關 注理性與感性面向,也將特別注意「兩岸經貿利益評估」對於認同、統獨的影響, 並且新增對於經貿立場的探討,期望能透過理性利益、感性認同與威脅感受三個 面向,更全面地瞭解臺灣民眾對於兩岸議題的態度以及其影響因素。. 24   .

(30)  .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根據前述理論與觀點,可以歸結出「理性」 、 「感性」與「威脅」因素是探討 臺灣民眾對兩岸議題態度與大陸政策立場的重要面向,本研究聚焦於兩岸經貿議 題,期望能解析當臺灣民眾面臨利益與情感交織的兩岸經貿交流立場選擇時, 「理 性」 、 「感性」與「威脅」因素將如何左右其思維?此外,隨著兩岸經貿交流而出 現的利益,會否影響其情感認同?因此,本研究欲討論個人背景、利益評估、中 國威脅、個人競爭能力對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與兩岸交 流政策立場的影響,以下三節分別說明研究架構、研究方法與使用資料。. 立. 政 治 大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國. 學. 誠如前述既有研究成果所指出,省籍、政黨認同、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 ‧. 獨立場等因素,是長期影響臺灣民眾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此外,兩岸近年來的 頻繁交流,使得中國因素對於臺灣的影響力也開始浮現,且範圍涵蓋了經濟與政. y. Nat. 2009;湯晏甄. io. sit. 治面向,其中又以經貿交流利益最受矚目(陳陸輝等. 2013)。. n. al. er. 然而,兩岸長久以來的政治對立,使得多數臺灣民眾不易純粹就貿易論貿易,而. Ch. i n U. v. 是將兩岸經貿交流視為與對手貿易,且對於自身的兩岸議題立場也因而陷入理性、 感性與威脅的糾結。. engchi. 本研究為完整描繪臺灣民眾對於兩岸經貿交流的態度,將依變數設定為瞭解 臺灣民眾兩岸議題政治態度最重要的三個項目:「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 立場」與「兩岸經貿交流政策立場」。本研究分析時,先討論臺灣民眾對兩岸經 貿交流對於臺灣整體經濟、個人家庭經濟影響的評估,並分析其對於民眾「臺灣 人/中國人」認同及「統獨立場」的影響,進一步再探討利益評估、個人認同、 個人競爭能力、中國威脅認知等因素,是否影響了民眾的兩岸交流政策立場。綜 合上述,本研究的架構如圖 3-1,自變項群為「感性認同」、「理性利益」與「威 25   .

(31)  . 脅感受」三大類別, 「感性認同」包括了「個人背景」 (省籍、政黨認同)與「認 同與統獨」 (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理性利益」則包含了「利益評 估」 (臺灣整體經濟評估、個人家庭經濟評估、與大陸貿易對臺灣經濟的幫助)、 「個人競爭能力」 (所處區域、職業類別、年齡、教育程度) 。而「威脅感受」則 是涵蓋「中國威脅認知」的武力與經濟面向(武力攻臺、以商圍政)。依變項群 則是:「認同與統獨」 (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與「政策立場」 (兩岸 經貿交流立場)。整體目的在深入探析「理性利益」面向當中的「利益評估」會 否影響臺灣民眾的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的政治態度,以及「理性利益. 政 治 大. 面向」、「感性認同面向」與「威脅感受面向」 ,對於臺灣民眾經貿交流政策立場 之影響。.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6   . i n U. v.

(32)  . 感性認同面向一  . 感性認同面向二 . 個人背景 . 認同與統獨.  . 省籍、政黨認同 . 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 理性利益面向一   利益評估  臺灣整體經濟評估、 . 統獨立場 . 個人家庭經濟評估、  與大陸貿易對臺灣的幫助 . 理性利益面向二 . 政策立場. ‧ 國. 個人競爭能力 .  . 所處區域、職業類別 . 學. . 立. 政 治 大 經貿交流立場 . ‧. 年齡、教育程度 . sit. y. Nat. 武力攻臺、以商圍政 . al. n. 中國威脅認知 . io. . er. 威脅面向 . Ch. engchi. 圖 3-1. i n U. 本研究架構圖. 27   . v.

(33)  .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本節介紹本研究的統計資料來源與概念操作,將細述使用資料,以及定義各 個變項,並且建構本文的研究架構。 壹、資料來源 本研究共使用訪問時間點橫跨了 2008 年 3 月至 2013 年 11 月的五筆資料, 其中三筆為陳陸輝教授主持之 2008 年「『臺灣認同的起源與政治效果』」、2009 年「臺灣民眾政治支持的研究:概念、測量與應用(2/3)」與 2012 年「臺灣民. 政 治 大 國家安全」民意調查。此五筆資料的執行單位皆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母體 立 意與兩岸關係」,另兩筆則為牛銘實教授主持的 2012 年與 2013 年「兩岸關係和. ‧ 國. 學. 以臺灣地區(不含金門、馬祖)年滿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電話訪問對象。抽樣 的方式係以最新年度「中華電信住宅部電話號碼簿」為母體清冊,以等距抽樣法. ‧. 抽出電話樣本後,再以電腦選取亂數的方法,隨機修正最後二碼或四碼以求接觸. sit. y. Nat. 到所有可能未登錄電話的住宅用戶。在進行電話訪問時,當電話接通後再由訪員. io. er. 按照(洪式)戶中抽樣的原則,抽出應受訪的對象。五次調查的概況如表 3-1。. al. n. v i n C h本研究電話訪問概況 表 3-1 engchi U. 調查日期. 計畫名稱. 計畫主持人. 2008 年 03 月 「臺灣認同的起源與政治效果」之研究 2009 年 10 月 臺灣民眾政治支持的研究:概念、測量與應用. 2013 年 11 月. 「兩岸關係和國家安全民意調查」. 樣本數. 1,470 陳陸輝. 2012 年 03 月 「臺灣民意與兩岸關係」 2012 年 10 月. 有效. 1,210 1,919. 牛銘實. 1,075 1,103. 本研究期望能藉由 2008 年至 2013 年的資料,完整追蹤與探析臺灣民意對於 兩岸經貿交流立場的變化。 28   .

(34)  . 接下來,本文將根據前一節的研究架構,將五筆資料依照依變數與自變數的 順序,說明變數的概念操作與測量方式,完整問卷題目與選項請參考附錄。 貳、概念操作 一、 依變數: (一) 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臺灣人/中國人認同是臺灣民眾對於中國大陸情感的反應,也是觀察臺灣民 眾對於兩岸議題態度的重要面向。本研究使用的問卷題目為:「我們社會上,有. 政 治 大 自己是『臺灣人』 、『中國人』 立 ,或者『都是』?」由於「中國人認同」的比例過 人說自己是『臺灣人』 ,也有人說自己是『中國人』 ,也有人說都是。請問您認為. ‧ 國. 學. 低,本研究將變項劃分為「臺灣人」、「都是與中國人」。 (二)統獨立場. ‧. 統獨立場是臺灣重要的政治分歧,不僅形塑了臺灣內部的政治格局,也影響. y. Nat. io. sit. 臺灣對外的兩岸政策走向。本研究用以探究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問卷題目為: 「關. n. al. er. 於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有下面幾種不同的看法:1.『儘快統一』 2.『儘快宣佈獨. Ch. i n U. v. 立』 3.『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 4.『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 5.『維持. engchi. 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 6.『永遠維持現狀』 。請問您比較偏向哪一種?」 本研究將變項劃分為「傾向統一」、「維持現狀」與「傾向獨立」。 (三)兩岸經貿交流立場 2008 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大力推動兩岸交流,其中尤以日趨密切的兩岸 經貿往來最受矚目,而臺灣民眾對於經貿交流的態度是為本研究欲瞭解的焦點。 為能觀察臺灣民意的動態,本研究選擇:2008 年開放之前的預期階段、2009 年 開放期間的醞釀階段,以及 2012 年、2013 年開放之後的發酵階段之五次民調。 由於調查母體相同,採用隨機抽樣,取得代表樣本,雖未達「定群追蹤研究」(panel 29   .

(35)  . study)的控制,由於問題基本類似,故為「複次橫斷面調查」(repeated cross-section studies),能進行前後比較,考察民意變化。本研究採用的「兩岸經貿交流立場」 相關題目如表 3-2: 表 3-2 年份. 「兩岸經貿交流立場」題組 題組. 主要選項. 2008.03. 請問您認為政府對兩岸經貿交流的政策,應 1. 更加開放; 該比現在更加開放還是加強管制? 2. 加強管制。. 2009.10. 1. 非常不同意; 有人說:「為了臺灣的經濟發展,我們應該 2. 不同意; 加強與大陸的經貿關係」,請問您同不同意 3. 同意; 這種說法? 4. 非常同意。. 2012.03. 請問您認為政府對兩岸經貿交流的政策,應 1. 更加開放; 該比現在更加開放還是加強管制? 2. 加強管制。. ‧. ‧ 國. 2013.11. 我們社會上有人主張應該加強與大陸的經 1.加強與大陸的經貿關係; 貿關係,有些人主張應該降低,請問您比較 2.降低與大陸的經貿關係。 同意那一種看法?. 學. 2012.10. 立. 政 治 大. 由於調查委託單位的要求,2009 年調查對此變項的用語略有不同,但作者. y. Nat. 本中分佈幾乎一致,因此無礙跨時比較分析。. n. al. 二、自變數. Ch. engchi. er. io. sit. 將依變項進一步歸併為「傾向開放」與「傾向管制」兩類後,此依變項在五次樣. i n U. v. 自變數分為三類-第一類為「感性認同」 ,包含「個人背景」 (省籍、政黨認 同)與「認同與統獨」 (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統獨立場) 。第二類為「理性利益」, 包括「利益評估」(臺灣整體經濟評估、個人家庭經濟評估、與大陸貿易對臺灣 經濟的幫助) 、 「個人競爭能力」 (所處區域、職業類別、年齡、教育程度) 。第三 類為「中國威脅認知」(武力攻臺、以商圍政)。以下分別說明: (一) 感性認同 本研究將感性認同變項區分為個人背景、認同與統獨兩類型: 30   .

(36)  . 1.個人背景 個人的省籍、族群、統獨立場、政黨認同,被公認是影響臺灣民眾決定投票 對象與政策偏好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的第一組變數即為「個人背景」,其中 包括「省籍」與「政黨認同」兩個變項。 (1)省籍 省籍意指受訪者的原生身份(primordial identity),血緣、語言或行之有年的 文化習慣將形成「原生聯繫」(primordial ties),並產生強烈且無法抹滅的「情感 連結」(affective bonds),因此「省籍」往往是政治糾結之所在,與族群和國家認. 政 治 大 2008)。本研究所使用的調查資料,是以受訪者的父親省籍為依據,變項劃 立. 同的爭議有所連結,是闡釋臺灣民主轉型與選舉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王甫 昌. ‧ 國. 學. 分為「本省客家」 、「本省閩南」、「大陸各省市」,其中本省閩南者,因為長久以 來的本省、外省之分,以及多項歷史傷痛,進而使其對中國的觀感較為負面。. ‧. (2)政黨認同. y. Nat. sit. 政黨傾向意指受訪者對政黨立場的認知、了解與認同,變項劃分為「泛藍」、. n. al. er. io. 「泛綠」、「中立無傾向」。其中「中立無傾向」包括了沒有政黨認同的「純獨立. i n U. v. 選民」(pure independents)與在實證調查中沒有表達政黨認同但又在訪員追問下而. Ch. engchi. 透露有政黨偏好的「有政黨偏向的獨立選民」(independent leaners),而臺灣的政 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在年齡、教育程度、省籍、地理區域、政治興趣、政黨理念、 族群認同、統獨立場、總統施政滿意評價,以及對於臺灣未來前途評估等方面, 均具有顯著差異(吳重禮、許文賓. 2003;王中天. 2010)。而臺灣的泛藍與泛. 綠兩大陣營,對於兩岸統獨與認同議題的立場鮮明,泛藍陣營對中國大陸較為親 近,泛綠陣營則對中國大陸抱持疏離的態度。. 31   .

(37)  . 2.認同與統獨 個人認同涉及其觀念利益,且「認同」一向是臺灣政治的重要議題,因為不 論是在兩岸關係或國內政治競爭,國家認同與身份認同2(Greenfeld 1992),一直 都是極為關鍵的議題。因此,第二組變數為「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 場」兩個變項。 (1)臺灣人/中國人認同 由於「中國人」認同的比例過低,本研究將臺灣人/中國人認同的變項劃分 為「臺灣人」、「都是與中國人」,其中自我認同為臺灣人者,是有意識地排除雙 重認同與中國認同(吳玉山. 立. 隔閡感。. ‧ 國. 學. (2)統獨立場. 政 治 大. 2001),與中國認同感的區辨度高,對中國也較有. 統獨立場意指受訪者對臺灣與大陸關係的看法,是臺灣最主要的政治分歧及. ‧. 兩岸間最難解的爭議,臺灣民眾對於統獨議題的表態,既考量戰爭風險與磨合成. y. Nat. sit. 本等現實條件,卻又深受情感或理念因素的影響,被視為反映了個人的政治認同,. n. al. er. io. 而「價值衝突」及「不確定性」也因此成為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重要特質,時常 使民眾陷入矛盾與兩難(耿曙等. Ch. i n U. v. 2009;俞振華、林啟耀. engchi. 2013)。 「統獨立場」. 變項劃分為「傾向統一」 、 「傾向獨立」 、 「維持現狀」 ,其中統獨立場傾向獨立者, 大多認同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視中國大陸為極大的威脅。.                                                         2. 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意指一群人在意識上有休戚與共的自覺,希望生活在同一個國度,以 確保彼此的共同福祉,其強調個體對政治共同體的歸屬,此歸屬包含血統、文化與政經制度等層 面。而身份認同則指一個人對於自己是誰,歸屬於哪個群體對象,而此群體可能是社區、團體、 族群、民族、國家等。 32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develop a culture of learning to learn through self-evalu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and to develop a research cultur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3.16 Career-oriented studies provide courses alongside other school subjects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senior secondary curriculum. They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9 The pre-S1 HKAT is conducted in all secondary schools in July every year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newly admitted to S1 in Chinese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The Hilbert space of an orbifold field theory [6] is decomposed into twisted sectors H g , that are labelled by the conjugacy classes [g] of the orbifold group, in our case

智利政府在十月初宣布地鐵漲價,大批學生因此發起抗議遊行,最終演變為反政府 流血示威,並造成 15 人死亡。流血示威經過一週後,在 10 月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

其次,將服裝可視為一種「符號」,在當代已是不爭的事 實。美國服裝社會心理學家 Susan Kaiser 在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中,進一步提出一「關於服裝符號系

The content of the set of `sutra` is limited to the topics of aggregates, sources, dependent arising and so forth, whereas the Vast Texts are not inclu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