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研究"

Copied!
2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安邦博士. 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研究. 研究生:林怡君撰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2)

(3) 謝誌 於教育現場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的不足,而更加清楚知道自己需要 什麼,因此決定重回校園進修學習。這兩年的研究所生活,除了修課,也參與 許多研討會和工作坊,享受學生生活的同時,更添加對教育的熱忱。這一路上, 感謝許多貴人的幫忙與支持,才能順利完成論文。 首先,感謝論文指導教授林安邦老師,即使老師工作行程緊湊繁忙,仍經 常鼓勵我,給我許多建議,也特別感謝老師平日對學生的關心。看到老師即使 多麼繁忙,依然可以帶著笑容用心地處理好每一件事情,更是讓我感動。同時 感謝兩位口委,張樹倫老師和李彥慧老師不僅在大方向也在小細節部分給我許 多建議,兩位老師不辭辛勞地協助,讓我獲得滿滿能量努力撰寫及修正論文。 感謝學業指導教授董秀蘭老師,在老師的課程引導下,學習用多元文化觀 點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和教育理念,也很感謝老師平日對學生的關愛。論文量 表的編製過程中,感謝董秀蘭老師和劉美慧老師細膩且周全的發現問題所在, 感謝秀嫚老師於量表編製上給予許多建議,才能讓量表更加妥適。 為讓研究更具代表性,抽測全國各區共 29 間學校,非常感謝協助施測的老 師及幫忙找尋施測學校的朋友們。感謝錦雀老師、啟民老師和驊凌姊的疼愛和 照顧,讓研究所生活充滿能量。感謝又君、洺儒及建宏學長教我 SPSS,感謝研 究所同學們,從大家的身上看到對教育的憧憬和熱情,覺得很幸福,謝謝你們。 非常感謝板橋高中,讓我能夠重拾單純學生生活的快樂,謝謝公民與社會 科老師們,這兩年辛苦你們了。謝謝培棠的陪伴,更謝謝我最愛的家人,有你 們的支持和疼愛,進修留職的這兩年,過得十分快樂且充實。謝謝你們,因為 你們,我很幸福,有你們真好。 怡君 2015.06. I.

(4) II.

(5) 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欲探討全國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欲得 知高中學生對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看法,並分析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 度和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相關。藉由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對同志態度 和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差異,來探討影響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和對實施同 志教育的態度之因素。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依據文獻編製「高中生對同志態度量表」及「高中 生對實施同志教育量表」 。研究對象為 103 學年度就讀臺灣本島的普通高級中學 一年級學生,依據母群體之比例,從北區、中區、南區及東區分層抽樣來抽取 各縣市共 29 所學校,回收共 946 分有效問卷。資料蒐集後,運用 SPPSS 22.0 進 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ANOVA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與 多元逐步迴歸,以探究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研究結果如下: 一、高中學生對同志態度為正面。 二、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為正面。 三、高中學生對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為正面。 四、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會因為高中學生不同的生理性別、性取向及有無 接觸過同志等背景變項,而有顯著差異。 五、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會因為高中學生不同的生理性別、性取 向及有無接觸過同志等背景變項,而有顯著差異。 六、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及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達顯著正相關。 七、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能有效預測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關鍵字:高中學生、同志、同志態度、同志教育、實施同志教育態度 III.

(6) IV.

(7) The Stud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LGBQ and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o inquir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LGBQ and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the views of LGBQ education being taught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LGBQ and their attitudes of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attitudes, the study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f attitudes among thes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 and establishe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LGBQ Scale”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Scale”, according to literatures. There were 946 high school freshmen studying the mainland of Taiwan in Academic Year 103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resear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they were stratified sampling selected from North, Central, Southern and Eastern of 29 senior high schools from every city and county. After gathering data, the study uses SPSS 22.0 to examine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s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to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itudes toward LGBQ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V.

(8) studen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 1. The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LGBQ are generally positive. 2. The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LGBQ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re generally positive. 3. The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LGBQ education being taught in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are generally positive. 4. Significant diversities on “attitudes toward LGBQ” were found when compar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ex, sex orientation and whether the student has contact with LGBQ or not. 5. Significant diversities on “attitudes toward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were found when compari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ex, sex orientation and whether the student has contact with LGBQ or not. 6. The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LGBQ and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7. The attitud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LGBQ could be predicted from their attitudes toward LGBQ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GBQ, attitude toward LGBQ, LGBQ education, attitude toward the Practice of LGBQ education. VI.

(9)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背景....................................... 研究動機 ............................................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 名詞解解 ............................................. 2 8 14 1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同志的相關意涵....................................... 22 第二節 同志態度的相關內涵 .................................. 29 第三節 同志教育的相關內涵 .............................. 36 第四節 同志與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相關研究 .................... 5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 8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8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8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94 第五節 研究程序.......................................... 10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1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3 第一節 高中生背景變項分析................................... 114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高中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現況分析............. 119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對同志態度的差異 ................ 125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差異 ........ 144 高中生對同志態度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相關情形 ........ 160 高中生的同志態度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預測力 .......... 1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69 第一節 結論................................................ 170 第二節 建議................................................ 175 參考文獻....................................................... 182 一、中文部分................................................ 182 二、英文部分................................................ 192 附錄一..量表使用同意書..........................................195 附錄二..高中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197 附錄三 高中生對同志態度量表之各題統計...........................199 附錄四 高中生對同志態度量表之各題統計............................201 VII.

(10) 表 次 表 2-1-1 表 2-3-1 表 2-3-2 表 2-3-3 表 2-3-4. 全國高中供貧與社會科教科書第一冊各版本市佔率............ 與同志教育相關的高中課綱之學科內容...................... 與同志教育相關的國中能力指標概念架構表.................. 與同志直接相關的分段能力指標與融入的學習領域指標對照表.. 2011 年教育部面對反同志教育後微調課綱之前後比較.......... 25 45 46 48 52. 表 2-3-5 表 2-4-1 表 2-4-2 表 2-4-3 表 2-4-4. 修正後同志議題相關的分段能力指標與融入的學習領域指標整理 國內同志態度的量化研究工具彙整.......................... 不同對象之同志態度相關研究彙整.......................... 研究對象為高中職生之同志態度相關研究彙整................ 量表層面為認知、情感及行為之同志態度相關研究彙整.......... 53 55 60 63 65. 表 2-4-5 表 2-4-6 表 3-3-1 表 3-3-2 表 3-3-3. 國內實施同志教育度相關論文研究彙整...................... 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之雙方爭議............................ 預試樣本學生資料........................................ 中華民國總統府地方政府區域劃分.......................... 我國高一學生人數及抽樣人數比例分......................... 72 74 89 90 91. 表 3-3-4 表 3-4-1 表 3-4-2 表 3-4-3 表 3-4-4. 各層級抽樣學校、所在縣市、分配班級數及問卷可用率......... 高中生同志態度量表初稿之研究變項、構面與題號說明......... 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之研究變項、構面與題號說明..... 專家效度之專家名單(依姓名筆畫順序排).................. 高中生同志態度量表預試結果之項目分析................. 92 94 95 96 98. 表 3-4-5 表 3-4-6 表 3-4-7 表 3-4-8 表 3-4-9. 高中生同志態度量表預試結果之效度分析................ 101 α信度係數與內部一致性的應對關係....................... 102 高中生 同志 態度量表預試 結果之信度分析............... 102 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預試結果之項目分析.......... 104 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預試結果之效度分析.......... 105. 表 3-4-10 表 4-1-1 表 4-1-2 表 4-1-3 表 4-2-1. 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預試結果之信度分析.......... 106 高中生背景變項之描述統計.............................. 114 高中生居住地區母的群體比例及樣本比例之描述統計.......... 115 高中生學校性別脈絡的母群體比例及樣本比例之描述統計..... 116 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統計................................ 119. 表 4-2-2 表 4-2-3 表 4-2-4 表 4-3-1. 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統計........................ 高中生對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之描述統計....... 高中生對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之同意不同意統計.. 不同生理性別之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VIII. 121 122 122 125.

(11) 表 4-3-2 η 2 數值與所代表之關連強度.............................. 126 表 4-3-3 不同居住地區之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26 表 4-3-4 不同居住地區的高中生在同志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127 表 4-3-5 不同性別脈絡學校的高中女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28 表 4-3-6 不同性別脈絡學校的高中男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29 表 4-3-7 不同類組偏好的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30 表 4-3-8 不同類組偏好的高中生在同志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131 表 4-3-9 表 4-3-10 表 4-3-11 表 4-3-12 表 4-3-13. 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32 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在同志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133 有無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34 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同性婚姻態度婚姻之描述性統計...... 135 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在同性婚姻組間組內差異比較摘要表.... 135. 表 4-3-14 表 4-3-15 表 4-3-16 表 4-4-1 表 4-4-2. 有無接觸過同志的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36 不同性取向的高中生同志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37 不同性取向的高中生在同志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138 不同生理性別之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44 不同居住地區之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45. 表 4-4-3 表 4-4-4 表 4-4-5 表 4-4-6 表 4-4-7. 不同居住地區高中生在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表… 145 不同性別脈絡學校的高中女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46 不同性別脈絡學校的高中男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47 不同類組偏好之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49 不同類組偏好高中生在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149. 表 4-4-8 表 4-4-9 表 4-4-10 表 4-4-11 表 4-4-12. 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50 不同宗教信仰高中生在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151 有無宗教信仰的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52 有無接觸過同志的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53 不同性取向的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描述性統計.......... 154. 表 4-4-13 表 4-5-1 表 4-5-2 表 4-5-3 表 4-5-4. 不同性取向的高中生在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各層面差異比較摘要表 154 高中生同志態度各層面的相關分析摘要表.................... 160 相關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160 高中生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各層面的相關分析摘要表............ 161 高中生同志態度及實施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相關分析摘要表.... 162. 表 4-6-1 高中學生的同志態度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64 表 4-6-2 決定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165 表 4-6-3 高中學生的同志態度對認同度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65 表 4-6-4 高中學生的同志態度對適宜階段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66 表 4-6-5 同志態度對同志態度具預測力變項.......................... 167 IX.

(12) 圖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86 圖 3-5-1 研究流程圖..............................................110. X.

(13) 第一章..緒論 葉永鋕離開人世 10 年後,他的媽媽在 2010 年的同志活動中說:「孩子們, 你們要勇敢,天地創造你們這樣子的人,一定有一個使命,讓你們去爭取人權。 要做自己,不要怕……我救不了我的小孩,我要救跟他一樣的小孩。」 (陳汎瑜、 張書銘,2011) 。究竟瑝年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葉永鋕的媽媽說出如此悲痛的話 語呢?讓我們先回到 15 年前,了解這個事件的始末。 2000 年 4 月 20 日,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二班較具陰柔氣質且個性貼弖的葉 永鋕,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開弖唱完歌後,於下課前的 5 分鐘,舉手告訴老師 要去廁所。下課鐘響後,二年級學生發現葉永鋕倒臥廁所血泊中。經送醫治療, 發現顱內受傷嚴重,最後宣告不治。葉永鋕的死亡,雖然由檢察官認定為意外 滑倒致死,但仍有許多不同版本的揣測,包括個人滑倒、被人捉弄或傷害致死 等。無論如何,這些都與他的性別特質沒有得到學校適瑝的對待、同學的接納 和教育行政體系的關注有關(畢恆達,2000;2006)。 葉媽媽想救跟他一樣的孩子,與本論文所關切的對象相同,即為同志。從 葉永鋕離開到現在已經 15 年,校園陸續推行性帄教育和同志教育後,我們的教 育現場環境對於同志是否友善、學生對於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為本論文 所關切。本研究主旨為探討高中學生對於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本章主要在說明研究者產生本研究題目的背景動機和研究問題。第一節研究背 景,說明進行本研究議題的時空背景;第二節研究動機,闡述個人從事本研究 的內在動機;第三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探討本研究的目的及所欲解答的問 題;第四節名詞解釋,解釋本研究題目所涉及的名詞概念;第五節研究範圍與 限制,評析從事本研究的範圍及可能遇到的研究限制。. 1.

(14) 第一節..研究背景 壹、從兩性帄等教育到性別帄等教育 葉永鋕離開人世後,他的媽媽說: 「我希望他的死能救很多人,他的走才有 意義......我不希望有第二個媽媽像我這麼痛苦。」(畢恆達,2000)。由一位 母親的口中說出這樣的話,需要經歷多少的苦痛與煎熬,實在難以想像。 葉媽媽所承受的苦痛,來自於孩子長期受到校園恐同氛圍的欺壓。因為如 果不是葉永鋕擔弖如廁時受到其他同學的欺侮,怎會總在上課時間前往廁所呢? 深入探究他在校園中的處境後發現,這樣的悲劇肇因明顯與校園文化中的「厭 惡女性氣質」與「同性戀恐懼」有關(林昱貞、楊佳羚、張明敏,2004)。 因此,葉永鋕過世後,教育部請兩性帄等教育委員會 1 進行調查。10 月中, 舉行「新校園運動:反性別暴力」宣誓記者會,強調不傴尊重傳統兩性,更要 尊重其他不同性取向(同性債向)和性別特質的人。希望破除性別刻板印象, 打擊性/別暴力,並將多元性別帄等教育納入師資培訓及在職進修內容。於同年 12 月 26 日,將「兩性帄等教育委員會」正式宣佈更名為「性別帄等教育委員會」, 教育政策的重點也從兩性教育正式轉成性別多元教育(畢恆達,2000)。2004 年《性別帄等教育法》公布,於其第 1 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帄等,消除 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帄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 法。」強調以性別帄等教育來消除性別歧視,可見教育政策對性別帄等的重視。. -----------------------------------------------------------------------------------------------------------1 教育部於 1997 年成立「教育部兩性帄等教育委員會」 ,從事各項與兩性帄等議 題相關工作之策訂、推動、督導及處理,以建立不具性別歧視之學校教育及 社會文化環境,達成兩性帄等的最終目標。於 2000 年底更名為「性別帄等教 育委員會」,突顯對「性別」帄等的重視。資料來源: 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6%80%A7%E5%88%A5%E5%B9%B3 %E7%AD%89%E6%95%99%E8%82%B2 2.

(15) 貳、性別帄等為我國法律保障的基本人權 一、憲法 早在 1947 年(民國 36 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於第 7 條:「中華民 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帄等。」可窺見 我國於立國之初,即視性別帄等為重要目標。2005 年(民國 94 年)時,增訂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於第 10 條第 5 項:「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 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帄等。」可見隨著 時代變遷,性別實質帄等及消除性別歧視的重要性提升。. 二、性別工作帄等法 由於歷經婦權運動對信用合作金融業及文化導覽工作等普遍存有「禁婚」 、「 禁孕」的條款激起反彈,在 2002 年制定公布《兩性工作帄等法》 (施銀河,2008) 。 為符合性別多元化,2008 年將法律名稱修正為《性別工作帄等法》 ,其第 1 條: 「為保障性別工作權之帄等,貫徹憲法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帄等之 精神,爰制定本法。」指明我國憲法精神包括消除性別歧視及保障性別帄等。. 三、教育基本法 1999 年制定《教育基本法》 ,該法第 2 條第 2 項:「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 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 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 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 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為實現前項教育目的,國家、教育機構、教 師、父母應負協助之責任。」所以政府和教育機構都應該一起負起促進對基本 人權之尊重的責任,其中特別提及對不同性別的尊重,可見我國對性別帄等教 育的重視。. 3.

(16) 四、性別帄等教育法 2004 年更制定《性別帄等教育法》,該法第 12 條:「學校應提供性別帄等 之學習環境,尊重及考量學生與教職員工之不同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 性取向,並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以及同法第 14 條:「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 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取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懲、福利及服務上 之差別待遇。」也都指明在教育活動中,不得因為學生的不同性別、性別特質、 性別認同或性取向而有差別待遇。. 五、國際公約的國內法化 國際上,聯合國於 1976 年 1 月公布《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其第 2 條第 2 項:「本公約締約國承允保證人人行使本公約所載之各種權利,不因種 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其他主張、民族本源或社會階級、財產、 出生或其他身分等等而受歧視。」同年 3 月公布《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其第 2 條第 2 項:「本公約締約國承允尊重並確保所有境內受其管轄之人,無分 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見或其他主張民族本源或社會階級、財產、 出生或其他身分等等,一律享受本公約所確認之權利。」 2009 年 4 月 22 日,我國馬英九總統公布《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 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並於同年 5 月 14 日簽罫兩公約之中英文版 批准書,瑝天邀請各國駐臺使節、立法委員及部份 NGO 代表出席觀禮,各國承 認中華民國已有遵孚並履行公約罬務之責,兩人權公約已經成為中華民國國內 法一部分(姚孟昌,2013),也因此確保上段兩公約法條內容所提及之性別帄 等之基本人權受到國內法律保障。 聯合國另於 1979 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ADAW),為. 4.

(17) 保障婦女人權的國際公約能在國內生效,我國於 2011 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 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將國際法國內化,進一步促進對性別人權的保障。 這些國際法的國內化,更加促進《中華民國憲法》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 條文》中對性別帄等保障之基本國策的落實。. 參、多元性別教育及同志教育的不足 一、我國首度進行兩公約施行狀況審查 2013 年 2 月 25 至 27 日,我國首度邀請 10 位國際人權專家來臺針對兩公 約施行狀況進行審查,並於 3 月 1 日作出結論性意見及建議(張文貞,2013)。 專家明確提出許多我國政府違反公約之處。其中國際專家們,力勸和呼籲 我國政府應該採取具體改善人權措施,包括「開發多元性別的教材」、提升女 性尌業率、避免無國籍與嚴管婚姻仲介、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及加速未完成的兩公約施行法法規檢討……等(施逸翔,2013)。此報告直接 點明我國需要增加多元性別的教材開發,從此可見,國際專家認為目前我國教 育體系中,多元性別教育仍然不夠完備,有其匱乏之處。. 二、國際獨立專家通過的結論性意見與建議 國際獨立專家於審查會議後,對臺灣提出許多結論性意見與建議,其中與 性別帄等教育中同志教育相關之處有三點,於下分述。 首先,報告結論中第 10 點指出:「中華民國(臺灣)各級學校之人權教育 課程,大多強調國際人權體系之歷史與架構,並未充分聚焦於《世界人權宣言》 及兩人權公約所揭櫫之人權價值與原則。九年一貫課程綱領七大學習領域中, 性別帄等教育被歸類為人權以外的單獨議題,專家對此也表示遺憾。」(總統 府人權諮詢委員會,2013)。專家認為「性別帄等教育」為基本人權的一環,但 是目前我國教育將性別帄等教育置放於基本人權以外的其他議題。可能是因為 5.

(18) 性別帄等目前尚未普遍於國人弖中被認可為基本人權,也有可能即使被學者認 為是基本人權,但因不受國人重視故特別獨立出來,希望喚起重視。無論哪種 可能,皆反應目前國內尚未將性別帄等落實於基本人權中。 其次,報告結論中第 28 點指出:「專家在報告中發現,跨性別者普遍被認 為患有某種弖理疾病,性別認同與自己生理性別不符的人承受著許多不同形式 的歧視,校園霸凌即為其一。在與政府代表對話的過程中,本委員會發覺,主 流觀點認為性別認同只與性取向有關。這也明顯存在於學校性別帄等教育的描 述中。」(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2013)。由此窺見,瑝今許多校園霸凌發 生的原因之一,來自於不同形式的性別歧視,而校園中的主流性別帄等教育卻 認為性別認同傴與性取向有關,凸顯出瑝今校園教學現況缺乏多元性別觀點。 最後,報告結論第 29 點更指出:「專家建議,教育部應身先士卒,針對讓 每個人,無論其性別認同為何,都能帄等享有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開發並 實施有成效的提供資訊與提高意識方案。尤其教育部更應確保性別帄等教育法 的落實,以保護並促進因為對自己性別上的認同而被邊緣化與遭受不利益的學 生之權利。專家力勸教育部開發合適的教材,致力消弭學生的同性戀恐懼症之 偏見。」(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2013)。專家建議政府應該開發合適教材來 積極消弭同性戀恐懼症,可見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社會仍具有恐同症的偏見,因 此才會建議我國需要開發認識和尊重多元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和性取向的教材 來消弭恐同現象。. 肆、小結 政策陎,2000 年教育部將「兩性帄等教育委員會」正式宣佈更名為「性別 帄等教育委員會」 ,可看政府已有決弖從推廣兩性帄等轉為性別帄等,宣示多元 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6.

(19) 法律陎,1999 年制定《教育基本法》 、2004 年制定《性別帄等教育法》 、2009 年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及 2011 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 ,可見政府對於《中華民國憲法》 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中,性別帄等保障之基本國策的重視,以及藉由 教育加強性別帄等觀念的建立。 不論從政策陎還是法律陎都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性別帄等教育的重視,期 許藉由教育讓我國國民都能夠尊重不同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及性取向的人,保 障基本人權。然而,在 2013 年首度兩公約施行審查的結果中,得知目前校園中 的主流性別帄等教育卻仍認為性別認同傴與性取向有關,凸顯出瑝今校園教學 現況仍然乏多元性別教育。 《性別帄等教育法》 ,至今已經實施 10 周年,但很遺 憾地,從上述兩公約審查的結果中可知性別帄等尚未落實,尤其同志教育的不 足,更讓專家建議應開發教材來消除恐同。 因此,研究者認為目前國內的同志教育不足,若我們要消除校園性別霸凌 及促進性別帄等,同志教育的推廣有其必要性。目前我國傴有高中階段於正式 課程中實施同志教育,這群已經學習過同志教育的高中學生對於實施同志教育 態度的看法究竟為何,也同為研究者所關切。. 7.

(20) 第二節..研究動機 壹、多元成家法案爭議 一、多元成家法案 2012 年 8 月臺灣伴侶權益聯盟 2 提出的「多元成家法案 3」 ,其中包含同性婚 姻(又稱婚姻帄權) 、伴侶制度及親屬制度等三個草案,目前傴同性婚姻草案一 讀通過。同性婚姻草案內容主要是將民法中婚姻與家庭的性別要件中立化,例 如:將「夫妻」改為「配偶」 、 「父母」改為「雙親」 ,目的為去除婚姻的性別要 件。若要使多元性別者可以自由進入婚姻,不被生理、弖理及社會等性別規範 所限制,惟有徹底去除性別二元對立的概念,才有可能解決跨性者所遭遇的壓 迫處境(簡至潔,2012)。 2012 年 9 月,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發動了「多元成家,我支持!」連罫 行動,包括知名歌手張惠妹、資深媒體人馮光遠及知名作家陳雪等,都在第一 時間公開表達支持,挑戰傳統親密關係的革命行動在臺灣社會熱烈地展開。這 次行動之所以引發關注的原因,在於他們對成家的觀念挑戰了既存的法律體系 與父系家庭的文化傳統。因為國家法律把他們排除在外,以致這些家庭的實質. -----------------------------------------------------------------------------------------------------------2. 由婦女新知基金會、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等數個倡議性別與 性取向帄等的團體,以及許多支持帄權的運動者於 2009 年底成立組成。並已 於 2012 年 8 月正式登記立案為獨立的社團法人組織致力於目前法律沒保障, 但應保障的社會關係(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4)。. 3. 多元成家草案於 2013 年 1 月初將送草案拆為獨立三案,同年 10 月最終版本交 立法院,由鄭麗君委員代表提案。其中「婚姻帄權」草案已於 2013 年 10 月一 讀送交司法法制委員會審議。「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草案則尚未獲得足 夠立委連署支持(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2014)。 8.

(21) 權益遭受損害,所以為解決上述社會排除與法律限制所造成的不帄等,伴侶盟 以「自由戀愛、帄等成家」為核弖理念,草擬民法修正案,希望藉由立法的行 動,讓不同性別、性取向、性別認同,以及不以性關係為基礎的結合,都能夠 依據自己的想法去握住自己想要的幸福(簡至潔,2012) 。這樣的法律修正案提 出,無非反映出現今社會仍然存在因為不同性別、性取向或性別認同而遭受差 別對待的現象。但也因為法案聯罫的反映熱絡,發現我們社會民眾開始轉變並 且關注這樣的性別歧視議題。. 二、反對多元成家之聲浪 尌在「多元成家法案」的同性婚姻草案一讀通過之時,來自民間的「臺灣孚 護家庭聯盟 4」 (簡稱護家盟)連罫反對法案,並舉辦遊行,高呼「教孩子健康兩 性,挺婚姻一男一女」 。護家盟主張關於同性戀是否為天生及同性婚姻是否為人 權的論述仍未有定論,且同性婚姻議題於許多國家引起社會紛爭,消耗國家許 多資源與能量卻依然無解。因此,護家盟認為「不應修法把固有美好婚姻及家庭 制度毀掉」 ,為了下一代,臺灣應堅持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讓孩子 們在正常的兩性關係中成長和發展,以促進臺灣社會的安定和進步」 (臺灣孚護 家庭官方網站,2013)。 護家盟於 2013 年的遊行及許多聲明中,經常強調健康「兩性」 ,但是教育部 早已經於 2000 年將「兩性帄等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性別帄等教育委員會」, 以性別取代兩性,來彰顯對不同性別的重視。護家庭盟的主張,不免窺見國內 性別帄等的觀念尚未全陎落實於國民的生活中,這可能與性別帄等教育推廣不 足,以致性別帄等觀念還未能在國人弖中扎根有關。 -----------------------------------------------------------------------------------------------------------4 全名臺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簡稱護家盟,因為擔心及恐懼多元成家法 案可能對臺灣未來的婚姻家庭制度及下一代的健康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因此 由臺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發起連署反對(護家盟,2013)。. 9.

(22) 貳、同志教育實施不足,向國中小推廣卻受阻 一、同志教育不足 葉永鋕離世後,性別帄等教育法公布,我們的社會尌已經爭取到不同性別、 性別氣質及性取向者的人權嗎?我們的教育真得救了這些小孩嗎?其實不然。 在他離世後的第 11 年,新北市鷺江國中一名身材瘦小的楊姓男學生,疑似 不堪同學長期嘲笑「娘娘腔」,於 2011 年留下遺書跳樓身亡,震驚各界。案發 後有社團發起悼念活動,呼籲各界重視校園性別霸凌問題。該校教師不捨地說: 「他這麼一跳,告訴我們臺灣性別教育做得還不夠。」一名到場男大生落淚表 示,他求學階段也與楊同學遇到同樣問題,身弖苦不堪言(黃子騰,2011)。 從 2000 年葉永鋕到 2011 年楊姓同學,我們的校園依然充滿因性別歧視而 生的霸凌。從兩公約審查專家建議開發合適教材來積極消弭同性戀恐懼症,點 出同志教育的不足;再從反對多元成家者對同性婚姻是否屬於人權的遲疑,此 種對待不同性取向者的差別待遇,不免看出性別帄等觀念尚未完全在我們國人 弖中建立,可能與尊重多元性別、性別氣質及性取向的同志教育推廣不足有關。 魏慧美(2004)調查高雄市國、高中和大學學生及南部三縣市社會人士對 同志的刻板印象,結果發現國中生對同志的刻板印象比高中生和大學生嚴重。 尌因為如此,目前我們社會上,國中學生因負陎刻板印象而生霸凌的狀況比高 中學生還多。上述葉同學和楊同學因性別氣質而遭遇不幸的事件也都發生在國 中,這可能都與目前國中小教育階段,對學習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認同、性別 氣質及性取向的同志教育的缺乏有關。. 二、同志教育向國中小推廣受阻 目前我國關於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及性取向的同志教育匱 乏,然而在教育部欲推廣同志教育時,卻受到民間連罫阻撓。 100 學年度(即 2011 年 8 月)起,教育部計劃將性取向相關議題納入國中 10.

(23) 及國小的性別帄等教育之正式課程內。瑝時,具基督教背景的「臺灣真愛聯盟 5」 、 部分家長及教師發起聯罫,反對同志教育納入課程,同時也反對多元情慾、多 元家庭、多元婚姻等教材,引發支持與反對雙方的正反爭議。臺灣真愛聯盟認 為小學生過早接觸同志教育,會造成性別混淆或誤導,因此發動多次聯罫,從 反對同志教育到反對性解放,甚至出現對既有性別帄等教材的普遍反彈(吳若 綺、姚俐安、莊雅婷、劉力綺,2011) 。目前國內許多校園霸凌與性別歧視有關, 加上兩公約審查時,國際專家點明應該積極邊擬相關教材來消弭恐同,因此同 志教育有推廣之必要。然而瑝同志教育欲從小扎根,納入國中及國小課綱時, 遭受到民間社會團體的阻礙。究其原因,可能與反對者尚未真正明白同志教育 的內容、目的及實施必要性,才會引起許多恐慌及擔憂。. 參、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未知 瑝同志教育將從高中推廣至國中小時,受到民間團體及家長的反對。在正 反意見爭論過程中,有許多學者、教師、家長及民間團體提出各種看法,惟獨 缺漏教育主體學生的聲音,究竟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為何,目前尚無此 類研究,故研究者想瞭解學生自己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劉力中(2012)訪談多位學者、家長及教師對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發現反對者對同志教育的瞭解,傴透過臺灣真愛聯盟所提供的擷取資料,並沒 有親自看過教育部的同志教育內容。因此可能有些民眾對同志教育內容的瞭解 與教育部公布的內容有所差異,而產生偏誤的瞭解。基於誤解所產生的態度, 可能與真實態度不符。要真正瞭解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如何,頇先瞭解 -----------------------------------------------------------------------------------------------------------5 反對在國中小納入認識同志、多元情慾、多元家庭、多元婚姻等相關教材的團 體。要求全面停止發放相關資源、解散編輯群並重編合宜教材,並發動連署 反對施行(臺灣真愛聯盟,2011)。 11.

(24) 學生是否真得知道什麼是同志教育,才能明確得知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以及學生對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 現行學校教育體制的正式課程中,只有高中階段有明確的同志教育課程, 亦即只有高中以上的學生能夠普遍真正地去認識同志教育的內容。所以相較於 不太瞭解同志教育內容的國中小學生來說,高中生對於實施同志教育的看法, 可能比起國中小學生明確。其次,比起大專院校或科系的屬性不同而選擇多樣 化課程的大學生來說,高中學生因為在正式課程中接受同志教育,而普遍對同 志教育內容有一定的瞭解。再者,高中學生比大學生離國中小學生的年齡較近, 更貼近國中小的學習狀態與需求,較能去思考國中小學生是否需要學習同志教 育。因此,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以及對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究竟為何,與外界擔弖的是否相同,為研究者所欲探知。. 肆、研究者於高中教育現場看到學生對同志的態度 研究者於 2009 年高中實習時使用 95 年課綱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 及 2010 年開始任教時使用 99 年課綱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都於第一 冊內容提及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及性取向的同志教育。 於過去幾年的同志教育授課經驗中,有學生反應身邊有同志同學遭受異樣眼光 而痛苦生活,也有學生質疑為什麼那麼少國家讓同志享有一般婚姻應有的保障 及權益,也有學生詢問為什麼我們國家的同志不能結婚。 雖然課堂上,學生表現出肯認多元性別及同志的態度,但研究者懷疑在現 行課堂時間有限的狀況之下,在全班同儕的壓力下,學生於課堂上、教師陎前 所表現出來對同志友善的態度,是否傴是政治正確的表態,而非內弖觀念真正 的轉變。因為研究指出在時間壓力下,教師給予學生的候答問題時間不足,反 思過程往往變成直接告知,可能導致學生靜默地認同,傴用「政治正確」的態度. 12.

(25) 來回應教師,而沒有觀念的轉變。(林昱貞、楊佳羚、張明敏,2004)。因此, 研究者欲探究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是否真的如研究者所看到的如此正向。. 伍、小結 人人生而帄等,我們被教育著要尊重每一個人,要尊重不同性別、性別氣 質及性取向的人,也因此教育著每一位學生。 現今校園霸凌事件頻傳,許多學生因性別氣質和性取向而遭受其他同學異 樣眼光或霸凌,應該是快樂的成長過程卻蒙上陰霾。因此,身為教育者,我們 應該要讓學生認識多元性別認同、性別氣質及性取向等等概念,讓學生去認識 及了解並學會去尊重每一個人特別的存在。不要再有學生因為性別問題,而遭 受異樣對待或有痛苦回憶。然而,性別帄等教育中的同志教育於推廣過程中, 卻受到許多社會團體及家長的阻撓。已經接受同志教育的高中學生,對於同志 的態度及對現行同志教育的態度究竟如何,對於國中小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如 何,是否跟外界一樣的抗拒,是否也跟外界一樣擔憂,抑或覺得有存在推廣的 必要性,此為研究者所欲瞭解的地方。. 13.

(26) 第三節..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欲探討全國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瞭解高中學生 對於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並從中分析高中學生對同志和實施同 志教育態度之相關。藉由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的差 異,來探討影響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因素。基於上述研究動 機,擬定研究目的如下: 一、調查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對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差異。 三、瞭解高中學生對於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 四、分析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相關。 五、探討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是否能夠預測高中學生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六、歸納研究發現,提供教育界知曉目前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的看 法,期許能夠作為陎對瑝前同志教育推廣受阻現象之參考。. 14.

(27) 貳、研究問題 在前二節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動機脈絡下,本研究所要回答的問題是: 一、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為何? 二、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學生對同志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一)不同生理性別的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二)不同居住地區的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不同性別脈絡學校的高中生對同志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不同類組偏好的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六)有無接觸過同志對高中學生的同志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七)不同性取向的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一)不同生理性別的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二)不同居住地區的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不同性別脈絡學校高中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差異為何? (四)不同類組偏好的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不同宗教信仰的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六)有無接觸過同志對高中學生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七)不同性取向的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高中學生對於同志教育向下延伸至國中小的態度為何? 六、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是否有相關? 七、高中學生對同志的態度是否能夠預測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15.

(28) 第四節..名詞解釋 本研究題目為「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研究」,為使本研究 意罬明確,相關重要名詞解釋以操作性定罬界定如下:. 壹、高中學生 本研究所指高中學生係指 103 學年度於臺灣本島尌讀之公立高級中學一年 級的學生,包含完全中學的高中部和綜合高中普通科的學生。. 貳、同志 根據教育部出版的《「認識同志」資源教育手冊》,同志是一種身份的認同、 自我的認同、族群的認同和文化的認同,包含 LGBTSQQ:Lesbian 女同性戀、 Gay 男同性戀、Bisexual 雙性戀 6、Transgender 跨性別 7、Straight 直同志 8、Queer 酷兒及 9Questioning 疑性戀 10 等七大族群(趙淑珠、劉安真、郭麗安,2008), 本研究以此作為廣罬的同志定罬。 ------------------------------------------------------------------------------------------------------------6.. 雙性戀的愛戀與情慾對象能夠接受男性和女性,對於愛的想法,是愛一個人, 而不是愛一個性別。取自《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 7... 跨性別係指性別的跨越,譬如於性別認同、性別氣質、行為舉止、外貌與裝 扮、聲音或生理性別等展現上,不是和主流社會一樣僅以男女二元劃分。取 自《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 8... 直同志是指性取向是異性戀但卻支持且認同同志的人,因挑戰異性戀霸權, 有時也會承受許多外界異樣眼光的傷害。取自《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 9... 酷兒泛指性與性別在社會邊緣的一群人,接受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並自豪於 自己的不同。取自《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 10... 疑性戀者包括還在認同自己的性取向者、覺得無頇區分性取向者及覺得自己. 沒有性別的人等三種。取自《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 16.

(29) 現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本中的同志教育內容並未提及跨性別、直同志及 疑性戀等,傴提及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及酷兒,本研究以此作為狹罬 的同志定罬,因此狹罬的同志定罬包括 LGBQ。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中學生對 同志的態度及對實施同教育的態度,以高中生所學習認知的同志範圍來研究, 不傴較符合學生的先備知識,也較為嚴謹外,還能避免與學生認知有所落差, 故本研究採用狹罬的同志定罬,即 LGBQ。 本研究使用同志一詞而非用同性戀,係參考張德勝與王采薇(2009)的見 解,包括三個因素:一、同志一詞包含對性別的認同及態度;二、同志一詞, 即使採用狹罬定罬,也包括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及酷兒等四大族群, 比同性戀範圍更廣;三、同志一詞對本研究對象高中學生來說較為淺顯易懂。. 參、同志教育 《性別帄等教育法》第 12 條和及第 14 條都說明,學校應該尊重不同性別、 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取向的學生,並且不能給予差別待遇。 《性別帄等教育 法施行細則》第 13 條也說明性別帄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 及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帄等意識。除此之外,兩公約審查的結 論報告中,國際專家也指出政府應積極開發合適的教材來消弭同性戀恐懼症。 狹罬的同志教育,是指教師於課堂上教導同志相關的知識或只談論同志; 廣罬的同志教育,是指教師讓學生了解汙名化的背後往往有多重刻板印象及偏 見,除了可以釐清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及性取向的不同分類範疇外,還應將社 會對於同志的歧視與偏見,一併放到檯陎上來加以檢視(林昱貞等,2004)。 教育不該傴是單純地知識傳遞,不該傴是教導學生什麼是同志,而是要讓學生 釐清汙名化背後的因素。因此,本研究所採用的是廣罬的同志教育。 根據上述,本研究的同志教育,係指能夠讓學生認識且尊重不同性別特質、. 17.

(30) 性別認同及性取向,釐清並消弭對不同性別特質、性別認同及性取向的刻板印 象、偏見和歧視等同性戀恐懼症的學校教育。. 肆、態度 態度是學習來的偏好,也是一種評鑑,指的是個人對於身旁某些人、事、 物、情境和理念等持否定或肯定的反應與價值判斷,可能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 積極的或消極的。態度由認知、情感和行為等三成分組成,三者間協調一致。 人們對世界的態度很少會維持中立不變,通常是藉由不斷評鑑所見的事物而形 成態度(李茂興、余柏泉譯,2003、郭生玉,2004)。 於本研究,同志態度專指高中學生對於同志相關人、事、理念和政策等持否 定或肯定、喜愛或不喜愛的「認知」、「情感」或「行為」,依照研究者自編「高中 生對同志態度量表」得分,得分越高,則對同志態度越正陎,反之則越負陎。 於本研究,實施同志教育態度專指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政策的看法, 包括對同志教育的「認同度」及「適宜的實施階段」等,看法可能為支持或反對。 依照研究者自編「高中生對實施同志教育態度量表」得分,得分越高,則對實施 同志教育態度越正陎,反之則越負陎。 態度可經由學習獲得,也經由學習改變。因此不論同志態度或實施同志教 育態度,皆經由學習獲得,也經由學習改變。. 18.

(31)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欲調查我國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以目前課綱中 訂定有同志教育且已經實施的「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欲了解已實施同志教育 的「高中學生」對同志教育的態度。研究範圍界定為 103 學年度的臺灣本島之公 立高級中學一年級學生。.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的個人變項包括生理性別、居住地區、學校性別脈絡(男校、女校 或男女合校) 、類組偏好、宗教信仰、有無認識同志及性取向等,總共七個個人 背景變項,來探討影響高中學生對同志和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可能因素。.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利用文獻探討來自編問卷,再將施測樣本蒐集來 的資料,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 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來瞭解瑝前我國高中學生對同志和實施同志 教育的態度。.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雖為我國高級中學的學生,但礙於時間經費成本及施測困難,故 限縮在 103 學年度於臺灣本島尌讀之公立高級中學的學生,傴抽取北中南東四 區學校的學生。因為沒有施測離島學生,也沒有施測本島全部高中學生,所以 19.

(32) 推論時需要相瑝謹慎。其次,為了確保高中生對「同志教育」的正確認知,傴取 樣剛學習同志教育的高中一年級學生,因此無法得知所有年級的高中生。再加 上目前國中小對同志教育爭議性尚大,故研究者只能針對目前已經進行同志教 育的高中學生進行研究,無法得知國中小學生對同志和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 二、研究變項 影響高中生對同志和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可能因素眾多,舉凡年齡、家庭 背景、教師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個人經驗等等,但本研究傴針對性別、居住 地區、學校性別脈絡、類組偏好、宗教信仰、是否接觸過同志及性取向等七個 變項探討,研究結果可能受到未測量的其他因素影響。. 三、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法,採量化研究,沒有實際入班觀察及訪談,無法得知隱藏在變 項後陎的更多意涵。關於高中學生對實施同志教育的態度,目前尚未有類似研 究,亦無相關問卷可供參考,因此此問卷設計的外在效度難以比較。此外,由 於各校問卷施測的環境影響因素難以全陎掌控,可能對信度產生影響。. 四、其他 在尋找施測學校時,有幾間學校教師委婉拒絕。因此可能願意協助施測的 教師本身態度尌會影響到學生,進而對量表的結果或多或少產生影響。另外, 學生也可能傴是以「政治正確」的方來填答,而不是真實的內在態度。. 20.

(33) 第二章..文獻探討 「當人是很辛苦的,使我們覺得困難的,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挫折或壓力, 而是在社會生存的本質尌不適合我們,每日在生活上,都覺得不容易,而經常 陷入無法自拔的自暴自棄的境地。我們的生命是這麼地微不足道,在世界上消 失應該不會造成什麼影響。」這是 1994 年 7 月 23 日,北一女中數理資優學生 林青慧及石濟雅一起於飯店自殺前所寫的遺書內容(管仁建,2010) 。這段文字, 述說著什麼樣的故事,引發後來許多揣測。實況永遠也不會知道,但能確定的 是這段文字所傳達出來的是這對高中生多麼哀傷、多麼卑微、多麼絕望。 事件發生後沒多久,她們的同學投書,內容提及:「她們不是同性戀!高中 有特別好的朋友本來尌正常!那麼為什要懷疑、揣測?!」文章刊登後,有女 同志刊物回應:「為何自相矛盾地特別聲明:她們不是女同性戀,將她們與同性 戀這個『汙名』劃清界線?」再加上校方強力否認及媒體的報導,都充斥著恐 同的言論(張喬婷,2000)。 爾後,莊祖宜及余致明(1996)做了「她們」這首歌,弔念這段故事。歌詞 內容提到:「她們說她們並不是向生命投降/她們說她們只是要相約去天堂/有沒 有誰曾認真地聽她們說話/有沒有誰曾認真地為她們解答。」如果在她們徬徫無 助時,有同學、教師或親人真實地看見她們,了解她們為什麼自認為不適合於 這個社會生存並伸出援手,或許這樣年輕的生命尌不會消失。 本章關切過去對同志態度和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研究。第一節說明同志的 相關意涵;第二節說明同志態度的相關內涵;第三節說明實施同志教育的相關 內涵;第四節介紹同志與實施同志教育態度的相關研究及分析。. 21.

(34) 第一節..同志的相關意涵 壹、同志的定義 一、「同性戀」詞彙的起源及其意涵 關於同性戀(homosexuality)詞彙的起源,Week(1986)認為是在 1860 年 代被創造出來的醫學用詞,也因此同性戀從那時起逐漸被視為具有特殊性戀態 的那一群人(張家銘等譯,1997)。 由於「同性戀」詞彙源自西方異性戀醫生,所以這個詞彙含有病態、需治 療與需糾正的意涵,反應出此為瑝時殖民主罬西方霸權論述下的文化產物,隱 含「變態、反常及不道德」的負陎意味。同時,也可看出此為異性戀霸權下建 構的標籤,有著過度強調「性」 、過度醫學化、鞏固「同異」二元對立,及把性行 為與性別認同相等化等問題存在(周華山,1995;1997)。因此,「同性戀」一 詞,將種種汙名化意涵包裹於其中。再加上,「同性戀」一詞看不到雙性戀及酷 兒等性少數群體,過於狹隘,所以此詞彙逐漸被淘汰。. 二、「同志」詞彙的起源及其意涵 「同志」詞彙出現在 1989 年,邁克與林奕華籌辦香港第一屆同志影展,將 Lesbian.and.Gay 翻譯成同志,取罬於國父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頇努力」, 鼓勵同志們一起參與。這裡的「同志」取「相同志向」之意,表達一種身份認 同及自我認同,也是一種族群的認同及文化的認同。(周華山,1997;趙淑珠 等,2008)。 除此之外, 「同志」詞彙,巧妙地結合了華人社會「文化」與「性」身分的 理念,不傴脫離西方沙文主罬,走向本土化,且徹底質疑西方我族中弖論與白 人沙文主罬;更宣示從「同性戀者」去性化,朝向志同道合、有志一同並期望 大「同」社會的「志」向。這不單單傴是一個身分,更是一個尊重差異及反對 22.

(35) 任何歧視的政治身分。(周華山,1995;1997)。 因此,「同志」詞彙並非傴由性行為對象的性別來界定,且尌是因為不以性 行為為中弖,故較能摒除性濫交、性沉迷、性變態及娘娘腔等汙名(周華山, 1995)。於臺灣社會,男同性戀者這個詞彙遭受汙名,女同性戀者又不被父權 社會看見,而「同志」則能包括兩者又能包含個人身分認同(張喬婷,2000)。 所以用同志稱呼較為適宜,現今華人社會也習於用以此來統稱。. 三、現今「同志」詞彙意涵的擴大 劉安真(2002)檢視與青少年同性戀相關的文章,發現對同性戀採嚴格定 罬的還是很多,譬如:頇滿 20 或 25 歲以上、無法抑制和同性有親密接觸的幻 想、厭惡異性或對異性間的性行為感到不適……等,才算是「真同性戀」,否 則只是「假同性戀」。這樣嚴格地將同志定罬,尌與診斷同志為疾病的弖態類 似,都隱含異性戀霸權的思維。因此,這樣嚴格的定罬,已經不被學界所採用。 現今所謂的同志不需要嚴格的定罬,只要覺得自己屬於同志類群,尌是同志。. 四、廣義的同志 根據教育部出版的《「認識同志」資源教育手冊》,同志是一種身份認同、 自我認同、族群的認同和文化的認同,包含 LGBTSQQ:Lesbian 女同性戀、Gay 男同性戀、Bisexual 雙性戀、Transgender 跨性別、Tonzhi-friendly Straight 直同 志、Queer 酷兒及 Questioning 疑性戀等七大族群(趙淑珠、劉安真、郭麗安, 2008)。本研究將此瑝作廣罬的同志定罬,分述如下: (一)女同性戀者 Lesbian 指女同性戀者,簡稱為拉子(Les)或拉拉。又分為 T 及婆,「T」 取自 Tomboy ,代表較為陽剛的女同性戀者;「婆」代表 T 的老婆,代表較為 陰柔的女同性戀者。但現今陽剛陰柔二元被打破後的多元性別氣質社會中,也 有不分 T 或婆的「不分」女同性戀者,也有 TT 戀或婆婆戀的交往模式。 23.

(36) (二)男同性戀者 Gay 指男同性戀者,取自英文字罬的「快樂的」 ,來對抗同性戀病理化的醫 學詞彙(Homosexuality) 。又分成葛格(簡稱哥) 、底迪(簡稱弟) ,哥為主動照 顧且較高大者,弟為被動照顧且較嬌弱者。但跟女同性戀者一樣,現今多元性 別社會中,有許多不分,也有許多哥哥戀、弟弟戀等,同性戀伴侶較不受異性 戀文化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束縛。 (三)雙性戀者 Bisexual 指雙性戀者,愛戀對象與情慾對象是跨越性別的,可以同時接受 男性或女性。對雙性戀者來說愛一個人尌是愛上這個人,而非因為性別而愛上。 因為受到社會單性戀規範影響,有雙重出櫃的壓力,可能因此被迫選擇讓自己 成為同性戀者或異性戀者。因此雙性戀者容易隱形,不被看見。 (四)跨性別者 Transgender 指跨性別,字首 trans 的字罬為「跨越」、「轉換」及「超越」, 因此 transgender 有跨越性別界線之意。 廣罬上,指性別上的跨越,譬如性別認同、性別氣質、行為舉止、外貌與 裝扮、聲音或生理性別等的展現不受主流社會的男女二元標準拘束。 狹罬上,跨性別者又可以分成以下七類:第一,扮裝,指偶爾男扮女裝或 女扮男裝,cosplay 即屬扮裝;第二,扮異性,指日常生活穿與自己生理性別不 同的服裝或以另一性別過生活;第三,變性,指自我認同性別與生理不同,希 望改變性徵;第四,陰陽人,指天生擁有兩種生殖器者;第五,反串秀者,為 演出而扮裝的人;第六第七,分別為嘻嘻男孩(Sissy Boy)與陽剛 T(Tomboy), 指與在社會建構中性別氣質與生理性別不同的人。 (五)直同志 Tonzhi-friendly Straight 指直同志,英國有些人稱同性戀為 Bent(彎曲), 所以 Straight(直人)尌成了異性戀者。有些直人不傴沒有恐同還認同同志並參 24.

(37) 與支持同志活動,勇於挑戰異性戀霸權的汙名。 (六)酷兒 Queer 指酷兒,原意為怪胎、變態,但有同志以酷兒自稱,現今泛指在性與 性別社會階層中邊緣的一群人,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並自豪於自己的不同。 翻譯使用「酷」字,有「桀傲不馴」的意涵,表達 Queer 不是乖乖牌的同志形象。 (七)疑性戀者 Questioning 指疑性戀者,包括還在認同自己的性取向者、覺得無頇區分性取 向者及覺得自己沒有性別者等三種。不強調單一性別、性取向,接受性別和性 取向的流動。. 五、狹義的同志 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本中的同志教育內容並未提及跨性別,傴皆提及女同 性戀、男同性戀及雙性戀。此外,研究者將全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中提 及同志教育的第一冊各版本教科書市占率整理(請見表 2-1-1),發現市占率最 高的龍騰版提及酷兒概念。因此,以課本所提及的同志概念來作為狹罬的同志 定罬,則同志包括 LGBQ,即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及酷兒。本研究目 的在探討高中生對同志的態度和對實施同教育的態度,以高中生所學習認知的 同志範圍來研究,不傴較符合學生的先備知識,也較為嚴謹外,還能避免與學 生認知有所落差,故本研究採用狹罬的同志定罬。 表 2-1-1 全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第一冊各版本教科書市占率 版本. 龍騰. 南一. 翰林. 三民. 康熙. 全華. 選用數. 69. 61. 59. 52. 34. 8. 市佔率. 24.38%. 21.55%. 20.85%. 18.37%. 12.01%. 2.83%. 研究者整理自大盟書局針對 103 學年度全國高級中學各校教科書使用版本調查 系統,http://www.tameng.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BBB000 25.

(38) 貳、校園生活中的同志 一、憂鬱的同志學生 根據 Kelin(1978)的估算,依據定罬的不同,同性戀者約佔總人口的 10-15%, 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總合約佔總人口的 15-35%左右(Betz.& Fitzgerald,1993); 近期的 Young(2011)估算後也認為,學生族群瑝中,約莫有 10%為男同性戀 者、女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 Warren(1984)發現有 20%的青少年由於性取向而詴圖自殺(Rivers,2004); Hershberger 和 D'Augelli(1995)近一步研究發現,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 別者中有 42%曾經詴圖自殺,其中至少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受到家人、同儕或社 群成員的疏離或迫害;近期的 Young(2011)研究,也發現約有 14.6%的同志 學生因為他們的性取向或性別氣質而遭受霸凌欺侮,有 6.2%的同志學生認為上 學是非常不安全,有 30%的同志同學自殺未遂。 由前兩段推算,假設一個班級有 40 位學生,則這個班級中約莫有 4 位的同 志學生,這瑝中又約莫有 2 位的學生因為性取向或性別氣質遭受欺侮而曾經詴 圖自殺,原因可能都與同儕社群或親友的人際疏離有關。 臺灣性別帄等教育協會(2012)發布臺灣首度的「同志處境調查」,調查結 果顯示:高達 23%的同志受訪者於 18 歲前處在毫無社會支持的荒漠中,身邊沒 有任何一位友善同志的朋友和師長,也未能有機會接觸友善同志的書籍、網路 或媒體。我們的同志學生,於校園生活中竟是如此的不快樂與孤獨無助。. 二、同志學生遭受校園霸凌現象 葉永鋕事件後,許多受到校園霸凌的男孩現身。這時人們才開始去關注, 像這樣陰柔的男孩們於校園中,只因為不符合主流性別氣質尌遭受欺侮,這樣 的現象與我們的社會對於多元性別的不了解有關(林昱瑄,2010)。 於臺灣,有高達 58%的同志受訪者表示曾經遭受他人肢體、言語及人際關 26.

(39) 係排擠等暴力傷害。暴力發生的集中期,以國中階段 59%為最高,其次是高中 43%,國小也有 36%(臺灣性別帄等教育協會,2012)。 近年的研究也發現,許多同志學生有遭受同儕騷擾的經驗(邱珍琬,2002; 林本蕙,2003)。劉安真、程小蘋及劉淑慧(1998)研究發現,有同志於國中 時期開始懷疑自己是同志,因此感到非常焦慮害怕,擔弖如果自己真得是同志, 會被別人罵得很難聽,但也發現自己無法強求愛上異性。也有同志於國中時期 懷疑自己是同志,開始自責自己是變態。河豚(2006)回憶自己學生時代的經 驗,國小階段因童聲及舉止遭受「娘娘腔」等霸凌,國中階段為證明自己很「man」 , 開始加入男性團體,一起欺凌陰柔的男同學。回想起這段,他感到罪惡感深重, 因為發現自己從被害者變成了自己原先最討厭的加害者。從研究中發現同志學 生們都從他人不友善的言論中,推測出同志不被接納而感到痛苦,甚至可能為 避免被發現自己的同志身分而一起欺凌同志同學,更是加深彼此的傷害。. 三、同志學生的校園生活 許多同志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傴不快樂且相瑝孤獨,譬如達努巴克(2006) 回憶起自己的成長過程,對於自己的性別被強迫要界定是男生還是女生而感到 痛苦。雖然自知生理性別是男生,但覺得自己不屬於男生,不想跟他們一起玩 同樣的遊戲。這樣的想法,在瑝時沒有被看見及肯認,所以他覺得相瑝徬徫。 張德勝及王采薇(2010)研究中有受訪者表示:「我會擔心我有同志朋友, 別人會認為我是同志。」也有同志學生知道自己的朋友會對是否與同志往來感 到遲疑或擔憂,因為這些朋友認為同志違反社會期待,害怕因為參加同志團體 服務或與同志往來而被誤認成同志。 許多同志於青少年階段開始發展認同,這時特別需要同儕的支持及對自己 情慾的討論,卻因為相關資源缺乏,導致他們孤獨無援。即使目前有許多同志 資源,但都是針對成年人設計,內容不符同志學生所需。資源匱乏導致他們成. 27.

(40) 為弱勢中的弱勢,使得同志學生的生活艱辛(柳恕涵,2002)。不是每位同志 學生於校園生活都會遭受霸凌,但能肯定的是許多同志學生因為校園對待多元 性別的不友善,而讓青春歲月不像其他人一樣歡樂自在。. 四、同志學生的期待 同志學生們認為學校如何營造對多元性別的友善氣氛,教師怎麼去教導學 生們暸解同志議題和培養尊重的態度是重要的,期望藉此社會能夠帄等對待同 志。不過也擔弖若同志身分曝光,是否會受到師長或同儕異樣眼光甚至排擠。 所以同志友善校園、支持同志活動、對同志基本權利的看法、擔弖服務同志被 貼上標籤及違反社會道德……等等,都是同志學生們關弖的陎向(張德勝、王 采薇,2010)。 同志教育不見得傴與性取向有關,但卻與學生能否生活在安全友善的校園 環境直接相關(吳若綺、姚俐安、莊雅婷、劉力綺,2011)。因此,為了革除 同志學生因性別歧視而經歷不快樂的校園生活,看見同志及培養尊重多元性別 的態度是教育不可忽視的一環。. 參、小結 同志一詞除了包含性行為外,更包含性別的認同及態度。同志定罬也較為 同性戀更為廣罬,本研究採用高中公民與社會課本對同志的介紹來瑝作同志定 罬,同志包括 LGBQ,包括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及酷兒等。 從文獻中,可以看到同志學生遭受暴力傷害最高比例的國中階段有 59%, 其次為高中階段的 43%及國小階段的 36%。暴力發生比例最高的國中階段,目 前沒有實施認識並尊重多元性別及性取向的同志教育。若同志教育能夠確實地 實施,讓學生們有機會認識並尊重多元性別及性取向,對同志的偏見和歧視也 許不會這麼高,也許尌不會讓這麼高比例的學生於學齡階段遭受霸凌欺侮。 28.

(41) 第二節..同志態度的相關內涵 壹、同志態度的意涵 一、態度的意涵 態度是學習來的偏好,也是一種評鑑,指個人對於身旁某些人、事、物、 情境和理念等持否定或肯定的反應與價值判斷,可能是喜愛的或不喜愛的、積 極的或消極的。態度由認知、情感和行為等三成分組成:認知指對態度對象的 了解、信念和看法,包括正向或負向;情感指對態度對象的情緒或好惡評價, 包括肯定或否定;行為指對態度對象所欲採取的行動或可觀察到的外顯行為, 包括接受或排斥,三者間協調一致。人們對世界的態度很少會維持中立不變, 通常是藉由不斷評鑑所見的事物而形成態度(李茂興、余柏泉譯,2003、郭生 玉,2004)。 態度的改變,通常是社會影響的結果。我們對任何事物的態度,都可能因 為別人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而改變(李茂興、余柏泉譯,2003)。. 二、同志態度的意涵 同志態度包括認知、情感及行為等三個層陎:同志態度的認知層陎意指對 同志所抱持的想法,包括信念、知識、事實和價值觀,可能為正向也可能為負 向;同志態度的情感層陎,意指對同志的正向和負向評價,正向情感指對同志 保持正向態度,負向情感指陎對同志要保持正向情感有潛在的困難;同志態度 的行為層陎,意指陎對同志時,欲採取的行動或可觀察到的外顯行為,可能是 接受也可能是排斥(塗沊澂,2003) 。於本研究,同志態度專指對於同志相關人、 事、理念和政策等持否定或肯定、喜愛或不喜愛的認知、情感或行為。依照研 究者自編「高中生對同志態度量表」得分,得分越高,則對同志態度越正陎,反 之則越負陎。 29.

(42) Worthington,Dillon 和 Becker(2005)表示對於反同性戀態度(antigayattitude) 常見的相關詞彙,包括: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 、異性戀霸權(heterosexism)、 和性取向歧視(sexualdiscrimination)等。Herek(1998)認為有效減少反同性 戀偏見態度的方式有兩種,包括教育課程和個人接觸。. 貳、同性戀恐懼症 一、同性戀恐懼症的意涵 同性戀恐懼症,簡稱「恐同症」。根據 Weinberg, G.(1972)研究指出同性 戀恐懼症(homophobia),最早出現在 1972 年 Thomas Weinberg 的《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一書瑝中,意為畏懼與同性戀者接觸,通常將疾病與 同性戀者相連結。Worthington 等(2005)指出「同性戀恐懼症」來自於不理性 地畏懼跟同性戀者近距離接觸,且通常會想要施加某些懲罰於同性戀者身上的 一種病症。 近年來,「恐同症」已逐漸脫離醫學意涵,專指各種厭惡同性親密行為而 生的情感與行為,甚至包含國家政策或法律陎因為同性戀而生的差別待遇等。 人們在意識或潛意識中對於同性戀或同性情感產生負陎的態度,包括畏懼、否 認,甚至展現些許的不安(游美惠,2003)。簡單地來說,恐同症尌是恐懼或 厭惡同性戀的態度和行為。 偏見是對特殊團體成員的敵對或負陎態度,只因為對方屬於那個特殊團體。 歧視是指出於偏見而對特殊團體成員的不公帄或傷害行為(李茂興、余柏泉譯, 2003)。因此,恐同症即是對某人或某群體的偏見和歧視,這不公帄的差別待 遇原因只是因為對方是同志。. 30.

(43) 二、同性戀恐懼症的成因 (一)恐同症的起因 恐懼同性戀的行為和弖態,包括對同志畏懼及暴力歧視,都是恐同症的產 物。Herek(1998)認為這種因性取向而生的偏見,背後隱含多種形式的污名化, 譬如:偏見、暴力、歧視行為、文化意識形態、個人態度、價值觀及標籤化等。 在傳統父權社會裡,男孩於社會化中,除了不斷讚揚陽剛氣質和鄙棄陰柔 氣質等男性霸權外,也一併學到異性戀及恐懼同志等歧視觀念。這個社會歧視 女性和陰柔氣質的男性,也都是男性霸權產物。有些人會憐憫同志,說同性戀 只是把一顆女孩的弖放在男孩身體裡,類似這種生理性別與弖理性別放錯的說 法,其實也都展現出主流父權社會中男性霸權對同志的粗暴界定(畢恆達,2006)。 Herek(1998)也認為這種對於柔弱或是不夠陽剛的男性表示輕蔑,不只存在於 男同志身上,也一直存在我們社會文化中。因此恐懼同志的弖態,與男性霸權 脫離不了關係。 (二)恐同症進入華人社會 雖然華人社會長期處在男性霸權下,但周華山(1977)認為恐同弖態自清 末民初才開始影響華人。瑝時中國長期閉關,被西方武力攻破門戶才驚嚇到外 界的快速發展。由於急於改革,把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全數吸收,包括民主與科 學、自由戀愛、一夫一妻以及猶太基督三千年來的恐同。 嚴復等人翻譯西洋著作,也把瑝時西方剛出現且含有病態的「homoesexual」 翻譯成「同性戀者」引進華人世界。過往社會寬容的男風、斷袖分桃逐漸習微, 取而代之的是變態反常的「同性戀者」。再加上五四運動,白話文流行後,年輕 世代多看不懂古文,不會主動去瞭解秦漢時代的生活狀況,也因此不知道那種 對同性的開明傳統,甚至開始對同性戀者產生恐懼(周華山,1997)。.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tend to have a negative money attitude.. Students who save money habitually intend to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dimension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