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代位制度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代位制度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學位論文.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代位制度研究. 政 治 大 Insurers' Right of Subrogation 立. A Study of. ‧. ‧ 國. 學. Residential Earthquake Insurance.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 hi. i Un. v. 指導教授:張g c冠 群 博士 研究生:陳 素 惠 撰 中 華 民 國 一○五 年 七 月. in.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謝. 辭. 有機會回到母校就讀在職專班,是人生意料之外的驚喜旅程, 這三年兼顧工作和學業的時光,過程點滴心頭。能夠順利完成學 業,我心中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張冠群教授,謝謝老師在保險法課 堂上的諄諄教誨,並且總是願意在課後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生問題, 更感謝老師在評議中心繁重公務之中,仍然不辭辛勞撥冗審閱學 生論文,細心給予指正。. 立. 政 治 大. ‧ 國. 點,提供寶貴的修正意見。. 學. 感謝口試委員汪信君教授與沈宗倫教授,指出學生論述的盲. ‧. 感謝在我就學期間,工作單位的襄理及副理對我的支持與照. y. Nat. sit. 顧。感謝文萱賢伉儷、依琪以及姿縈總是如此慷慨與我分享過來. al. er. io. 人的經驗與建議,你們的陪伴是我能持續往前的動力。. n. iv n C hengchi U 最後,謹以此篇論文獻給我的父母親,謝謝你們如此包容執 意選擇較少人行走那條岔路的女兒。.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5) 摘. 要.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承保之住宅建築物於地震中全損,若致該 建築物全損之原因,除地震震動外,尚有第三人可歸責之事由如 設計不良或施工不當明顯亦為原因之一時,即發生住宅地震基本 保險之保險人為保險給付後,是否得為保險代位之問題;而因住 宅地震基本保險具濃厚之政策性保險之色彩,其保險金額以新臺 幣 150 萬元為限以重置成本定之,保險標的損壞達理賠標準者, 即一次給付固定金額之臨時住宿費用新臺幣 20 萬元,其保險給付. 政 治 大. 之內容與一般商業保險有相當之不同。惟現行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立. 條款就保險代位未見相關約定,是否適用保險代位及如何適用即. ‧ 國. 學. 有討論之空間。. ‧. 另依住宅地震保險實施辦法之規定,保險人承保之住宅地震. sit. y. Nat. 基本保險應全數向地震保險基金為再保險,地震保險基金再依危. io. er. 險分散機制自留或分散予共保組織,國內外保險市場或由政府承. n. 擔,因此釐清再保險人是否適用保險法第 53 v條之規定,於住宅地 a. l. Ch 震基本保險即有其必要性。 e. n U i h ngc. i. 本文嘗試探討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給付以及危險分散機制與各 層承擔者之性質,參考日本保險代位與其住宅地震保險代位之規 範,提出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保單條款關於保險代位約定之具 體建議。.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7) 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本文用語體例 ................. 6 第一項 研究範圍 ............................. 6 第二項. 政 治 大 本文用語及體例 ....................... 立. 6. ‧ 國. 學. 第一款 本文用語 ................................. 6. ‧. 第二款 本文體例 ................................. 7. sit. y. Nat. 第二章 我國保險法之保險代位 ..................... 8. n. al. er. io. 第一節 保險代位之法理基礎與內涵 ............... 8. iv. 第一項 使最終應負責者承擔 ................... 9 Ch Un. engchi. 第二項 貫徹損失填補原則 ..................... 9 第三項 使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有法律依據 .... 10 第二節 保險代位之本質 ........................ 11 第一項 保險代位之本質為法定債之移轉 ........ 11 第二項 保險人代位所取得請求權之時效 ........ 12 第三節 保險代位適用之險種 .................... 13. I.

(8) 第四節 保險代位之要件 ........................ 14 第一項 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 15 第一款 損害賠償請求權 .......................... 15 第二款 第三人 .................................. 16 第一目 家屬 .......................................... 16 第二目 受僱人 ........................................ 17 第三目 本文見解 ...................................... 18. 第二項 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已為保險給付 ........ 18 治. 立. 政. 大. 第一款 保險人為保險給付 ........................ 18. ‧ 國. 學. 第二款 損失證明及估計費用 ...................... 19. ‧. 第一目 否定說 ........................................ 20 第二目 肯定說 ........................................ 20 第三目 本文見解 ...................................... 21. sit. y. Nat. er. io. 第三款 依據契約約定為之,是否屬保險給付之要件 ... 22. a. n. v l C .......................... 第三項 標的一致性 24 ni hengchi U. 第一款 代位標的同一 ............................ 24 第二款 標的一致是否限於原因事實相同............. 25. 第四項 代位之數額以賠償金額為限 ............ 27 第五節 被保險人優先原則 ...................... 28 第一項 被保險人優先與權利移轉範圍 .......... 28 第二項 被保險人優先與權利之實現 ............ 29. II.

(9)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30 第六節 國家賠償責任與保險代位 ................ 31 第一項 否定說 .............................. 32 第一款 國家賠償屬公法請求權,不因私法關係移轉 ... 32 第二款 國家賠償法所適用之民法不含保險法 ......... 32 第三款 被保險人經保險填補後無損害 .............. 32. 政 治 大. 第四款 保險人非國家賠償法保護之對象............. 33. 立. ‧ 國. 學. 第五款 不應由全體納稅義務負擔保險人之損失 ....... 33. 第二項 肯定說 .............................. 33. ‧. 第一款 國家賠償請求權非不得讓與 ................ 33. sit. y. Nat. a. er. io. 第二款 我國立法制度為民商合一 .................. 34. n. v l 第三款 國家賠償責任不應因保險存在與否而有異 ..... 35 ni Ch. engchi U. 第四款 兼顧國家賠償與保險代位之制度目的 ......... 35.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37 第七節 抵押權之物上代位與保險代位 ............ 39 第一項 保險給付是否為抵押權物上代位之標的 .. 39 第一款 肯定說 .................................. 40 第一目 法律對抵押權物上代位之標的未有限制 ............ 40 第二目 維護抵押權之經濟機能 .......................... 41 第三目 實務見解 ...................................... 42 III.

(10) 第二款 否定說 .................................. 42 第一目 保險金非抵押物之代位物 ........................ 42 第二目 保險金非抵押物自然轉換之財產 .................. 43 第三目 抵押人投保係為保障自己之利益 .................. 43.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43 第一目 避免增加被保險人心理或道德危險 ................ 44 第二目 於被保險人並無損失 ............................ 45 第三目 債務人之保費成本較低且可連帶獲得保障 .......... 46. 第二項 抵押物之保險代位 .................... 47. 政 治 大. 第一款 抵押權之擔保由抵押物轉為權利質權 ......... 48. 立. ‧ 國. 學. 第二款 抵押權人之抵押權因債權清償而消滅 ......... 48 第三款 保險人代位取得對第三人之債權............. 49. ‧. sit. y. Nat. 第八節 小結 .................................. 49. er. io. 第三章 再保險與保險代位 ........................ 53. a. n. v l C 第一節 再保險 ................................ 53 ni hengchi U. 第一項 再保險概述 .......................... 53 第二項 再保險契約之基本原則 ................ 54 第一款 保險利益 ................................ 54. 第二款 最大誠信原則 ............................ 55 第三款 損失填補原則 ............................ 55. 第三項 再保險與原保險契約之關係 ............ 55. IV.

(11) 第一款 再保險之獨立性 .......................... 56 第一目 原保險人與原被保險人之關係 .................... 56 第二目 再保險人與原被保險人之關係 .................... 56. 第二款 再保險之從屬性 .......................... 57. 第四項 再保險之種類 ........................ 58 第一款 臨時再保險 .............................. 58 第二款 合約再保險 .............................. 58. 政 治 大. 第三款 比例性再保險 ............................ 59. 立. ‧ 國. 學. 第一目 比率合約再保險 ................................ 60 第二目 溢額合約再保險 ................................ 60. 第四款 非比例性再保險 .......................... 60. ‧. sit. y. Nat. 第一目 非比例性再保險之基本型態 ...................... 61 第二目 非比例性再保險常見之合約型態 .................. 62. er. io. 第二節 再保險與保險代位 ...................... 63. a. n. iv l C 第一項 再保險人得否為保險代位 64 n............... hengchi U. 第一款 肯定說 .................................. 64 第一目 再保險屬損害保險,應有保險代位之適用 .......... 64 第二目 法定權利移轉架構下,再保險人當然有其權利 ...... 64 第三目 依「法理」加以適用 ............................ 65. 第二款 否定說 .................................. 65 第一目 第二目 第三目 第四目. 原保險契約與再保險契約為個別獨立存在之契約 .... 權利移轉之範圍難以計算 ........................ 實務上難以執行 ................................ 再保險並非保險法規範之對象 ..................... 65 66 67 67.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68 V.

(12) 第二項 保險人代位須否扣除再保險給付 ........ 69 第一款 實務見解 ................................ 70 第一目 肯定說 ........................................ 70 第二目 否定說 ........................................ 71. 第二款 學說看法 ................................ 72 第一目 依據商業慣例 .................................. 72 第二目 依據合約約定 .................................. 73.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73. 治. 政 第三節 小結 .................................. 75 大. 立. ‧ 國. 學. 第四章 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與保險代位 ...... 77 第一節 成立背景與制度介紹 .................... 77. ‧. sit. y. Nat. 第一項 成立背景 ............................ 77. er. io. 第二項 管理單位 ............................ 79. a. n. v l C............................ 第三項 業務現況 80 ni hengchi U. 第四項 制度介紹 ............................ 80 第一款 相關規範架構 ............................ 80 第二款 承保範圍 ................................ 81. 第三款 保險標的 ................................ 81 第四款 承保方式 ................................ 82 第五款 保險金額與保險期間 ...................... 82. VI.

(13) 第六款 保險費 .................................. 83 第七款 理賠標準 ................................ 83. 第五項 危險分散安排 ........................ 84 第一款 以危險分散機制為分散 .................... 84 第二款 危險分散機制架構設計之原則 .............. 85 第三款 危險分散機制之定義 ...................... 85. 政 治 大. 第四款 危險分散機制之性質 ...................... 87. 立. ‧ 國. 學. 第二節 危險分散機制沿革 ...................... 89 第一項 中央再保險公司為危險承擔機制管理者 .. 89. ‧. 第一款 財產保險業與中央再保險公司組成共保組織. sit. y. Nat. al. v ni. 危險分散方法 .................................. 危險承擔機制總限額 ............................ 危險分散次數 .................................. 危險分散架構圖 ................................ 實質管理單位、中樞組織與信用風險承擔者 ......... n. 第一目 第二目 第三目 第四目 第五目. er. io. (2001 年) .................................... 90. Ch. engchi U. 90 91 91 92 93. 第二款 財產保險業承保之住宅地震危險全數向中央再保 險公司為再保險(2005 年) ....................... 93 第一目 第二目 第三目 第四目 第五目. 危險分散方法 .................................. 危險承擔機制總限額 ............................ 危險分散次數 .................................. 危險分散架構圖 ................................ 實質管理單位、中樞組織與信用風險承擔者 ......... VII. 93 94 94 95 95.

(14) 第三款 財產保險業承保之住宅地震危險全數向專業再保 險公司為再保險(2006 年) ....................... 96 第一目 第二目 第三目 第四目 第五目. 危險分散方法 .................................. 危險承擔機制總限額 ............................ 危險分散次數 .................................. 危險分散架構圖 ................................ 實質管理單位、中樞組織與信用風險承擔者 ......... 96 97 97 98 98. 第二項 地震保險基金為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中樞 組織 ....................................... 99 治. 立. 政. 大. 第一款 地震保險基金為實質中樞組織(2007 年) .... 99. ‧ 國. 學. 第一目 危險分散方法 ................................. 100. ‧. 危險分散機制總限額 ........................... 危險分散次數 ................................. 危險分散架構圖 ............................... 實質管理單位、中樞組織與信用風險承擔者 ........ 101 101 102 102. sit. y. Nat. 第二目 第三目 第四目 第五目. al. er. io. 第二款 現行危險分散機制架構(2008 年~) ........ 103. v. n. 第一目 危險分散機制總限額提高至 700 億元(2008 年) .. 103 第二目 共保組織承擔限額修正為 30 億元(2011 年) ..... 104 第三目 地震保險基金承擔及分散部分為彈性規範 (2014 年~) .................................................... 105. Ch. engchi. i Un. 第三節 危險分散機制各層承擔者之性質 ......... 106 第一項 地震保險基金之性質 ................. 107 第二項 共保組織之性質 ..................... 108 第一款 共同保險與保險聯營組織 ................. 108 第一目 共同保險 ..................................... 109 第二目 保險聯營組織 ................................. 110. VIII.

(15) 第二款 共保組織之性質探究 ..................... 113. 第三項 國內外再保險人 ..................... 116 第四項 政府 ............................... 116 第四節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給付之性質 ........... 118 第一項 損失填補保險之分類 ................. 118 第一款 積極保險與消極保險 ..................... 118. 政 治 大. 第一目 積極保險 ..................................... 119 第二目 消極保險 ..................................... 119. 立. ‧ 國. 學. 第二款 不定值保險與定值保險 ................... 120. ‧. 第一目 不定值保險 ................................... 120 第二目 定值保險 ..................................... 120. 第三款 直接保險與間接保險 ..................... 121. sit. y. Nat. a. er. io. 第二項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相關規定 ......... 121. n. v l 第一款 保險金額之約定方式 ..................... 122 ni Ch. engchi U. 第二款 理賠 ................................... 122 第三款 複數保險處理 ........................... 123 第四款 保險競合 ............................... 123. 第五款 住宅火災保險與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相關規定之比 較 ............................................ 124 第一目 有關重置成本給付規定之比較 ................... 124 第二目 有關臨時住宿費用規定之比較 ................... 126. IX.

(16) 第三項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給付之性質 ......... 128 第一款 重置成本保險之性質 ..................... 128 第一目 重置成本之意涵 ............................... 128 第二目 重置成本保險之性質 ........................... 129. 第二款 臨時住宿費用保險之性質 ................. 131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132 第四款 臨時住宿費用給付對象與標準之妥適性檢視 .. 135. 政 治 大. 第一目 給付對象之妥適性 ............................. 135 第二目 給付標準之妥適性 ............................. 137 第三目 本文見解 ..................................... 141. 立. ‧ 國. 學. 第五節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是否有保險代位之適用 . 141. ‧. 第一項 天災保險代位之可能性 ............... 142. Nat. er. io. sit. y. 第一款 主力近因原則 ........................... 142 第二款 天災保險仍有保險代位之可能 ............. 144. n. al. i Un. Ch. v. 第二項 政策性保險與保險代位 e n g c h i ............... 145 第一款 政策性保險之定義 ....................... 145 第一目 商業保險 ..................................... 146 第二目 社會保險 ..................................... 146 第三目 政策性保險 ................................... 147. 第二款 保險代位是否得事先以約定排除............ 148 第一目 肯定說 ....................................... 148 第二目 否定說 ....................................... 148 第三目 本文見解 ..................................... 150. 第三款 政策性保險仍有保險代位之適用............ 150 X.

(17) 第六節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代位 ........... 152 第一項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代位之要件 ......... 152 第一款 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 ........ 152 第二款 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已為保險給付............ 157 第三款 標的一致性 ............................. 157 第四款 代位之數額以賠償金額為限 ............... 158. 政 治 大. 第一目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賠償 ................... 158 第二目 第三人之損害賠償金額 ......................... 160 第三目 保險賠償與損害賠償金額相較取其低者 ........... 161. 立. ‧ 國. 學. 第二項 被保險人優先原則 ................... 161. ‧. 第三項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與責任保險之競合 ... 165. Nat. io. sit. y. 第七節 以危險分散機制承擔者為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代. n. al. er. 位主體 ............................... 165. i Un. Ch. v. 第一項 以危險分散機制承擔者為保險代位之主體 165 engchi 第一款 以第一次分散承擔者為保險代位之主體 ...... 166 第二款 以第二次分散承擔者為保險代位之主體 ...... 167 第一目 共保組織 ..................................... 167 第二目 國內外再保險人 ............................... 167 第三目 政府 ......................................... 168. 第二項 以地震保險基金為保險代位主體之實益 . 168 第一款 地震保險基金為最終危險承擔最多者 ........ 168. XI.

(18) 第二款 增加代位案件之規模經濟 ................. 169 第三款 避免同一住宅建築物原保險人代位之決定不一 169 第四款 避免原保險人怠於行使保險代位............ 170 第五款 降低削額給付之可能 ..................... 171. 第三項 本文見解 ........................... 171 第八節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代位與抵押權物上代位 . 173. 治. 政 第一項 抵押權附加條款內容概述 大............. 174. 立. ‧ 國. 學. 第二項 抵押權附加條款之性質 ............... 175 第一款 抵押權物上代位及於保險給付 ............. 175. ‧. 第二款 抵押權物上代位不及於保險給付............ 177. sit. y. Nat. er. io. 第三項 設定抵押權案件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代位 179. a. n. v l C 第九節 小結 ................................. 180 ni hengchi U. 第五章 日本住宅地震保險與保險代位制度 ......... 186 第一節 日本保險代位制度 ..................... 186 第一項 殘餘物代位 ......................... 187 第一款 殘餘物代位之要件 ....................... 188 第一目 保險標的發生全損 ............................. 188 第二目 保險人為保險給付 ............................. 188. 第二款 殘餘物代位之效果 ....................... 189. XII.

(19) 第三款 殘餘物代位之權利取得範圍 ............... 189. 第二項 請求權代位 ......................... 190 第一款 請求權代位之要件 ....................... 191 第一目 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有請求權 ..................... 191 第二目 保險人為保險給付 ............................. 192. 第二款 請求權代位效果 ......................... 192 第一目 法律上之當然權利移轉 ......................... 192 第二目 保全權利之協力義務 ........................... 193. 政 治 大. 第三款 請求權代位之範圍 ....................... 193. 立. ‧ 國. 學. 第一目 對應原則 ..................................... 193 第二目 保險人代位權利之金額 ......................... 194 第三目 被保險人之權利優先受償 ....................... 196. ‧. 第二節 日本住宅地震保險制度 ................. 197. Nat. er. io. sit. y. 第一項 成立背景及業務現況 ................. 197 第一款 成立背景 ............................... 197. n. al. i Un. Ch. v. 第二款 業務現況 ............................... 198 engchi. 第二項 制度介紹 ........................... 198 第一款 法規架構 ............................... 198 第二款 承保範圍 ............................... 199 第三款 保險標的 ............................... 199 第四款 承保方式 ............................... 200 第五款 保險金額與保險期間 ..................... 200 XIII.

(20) 第六款 保險費 ................................. 201 第七款 理賠標準 ............................... 203. 第三項 風險移轉安排 ....................... 205 第一款 保險金額總支付限額 ..................... 205 第二款 再保險之安排 ........................... 206. 第四項 再保險與保險代位 ................... 207. 治. 政 第三節 日本住宅地震保險之保險代位 大 ........... 209. 立. ‧ 國. 學. 第一項 日本住宅地震保險之殘餘物代位 ....... 210 第二項 日本住宅地震保險之請求權代位 ....... 211. ‧. sit. y. Nat. 第四節 小結 ................................. 212. er. io. 第六章 我國與日本住宅地震保險代位制度比較與建議215. a. n. v l C 第一節 我國與日本保險代位制度比較 n i ........... 215 hengchi U. 第二節 我國與日本住宅地震保險之保險代位制度比較 .................................... 216 第三節 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應否約定殘餘物代位 217 第一項 我國學說 ........................... 217 第二項 我國學說殘餘物代位之要件 ........... 219 第一款 須保險標的發生全部損失 ................. 219. XIV.

(21) 第二款 須保險人給付全部賠償金額 ............... 219 第三款 保險人取得殘餘物之利益 ................. 219. 第三項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尚無需約定殘餘物代位 220 第四項 小結 ............................... 222 第四節 建議增訂住宅地震基本保險請求權代位之約定 .................................... 223. 治. 政....................... 第一項 現行保單條款 223 大. 立. ‧ 國. 學. 第二項 建議明定請求權代位之約定 ........... 224 第五節 小結 ................................. 225. ‧. sit. y. Nat. 第七章 結論 .................................. 227. n. al. er. io. 參考資料 ...................................... 230. Ch. engchi. XV. i Un. v.

(2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VI. i Un. v.

(23)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999 年 9 月 21 日位於台灣中部之南投集集發生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以下稱 921 地震),地震規模達芮式規模 7.3,最大震 度 7 級 1,造成全台房屋全倒者有 51,267 戶,房屋半倒者有 47,243 戶 2,其中臺中縣、南投縣全縣受創甚深,臺北市、臺北縣、苗栗. 政 治 大 民眾生命、身體及財產蒙受重大損失,影響民生至鉅 。當時台北 立. 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及其他縣市亦有重大之災區及災戶, 3. ‧ 國. 學. 縣市最大震度 4 級,此一震度對該區絕大部分建築物並未造成嚴. 重破壞,然台北市「東星大樓」、台北縣新莊「博士的家」二棟建. ‧. 築物,卻因建商之施工疏失,耐震力不足,致「東星大樓」在地. y. Nat. 震後瞬間扭曲變形塌陷,整棟大樓向東傾斜,一至八樓坍塌崩陷,. io. sit. 結構嚴重解體變形; 「博士的家」則是在地震中整棟大樓倒塌, 「東. er. 星大樓」及「博士的家」兩棟大樓的倒塌造成了其住戶嚴重的人. n. a. iv. l C 身傷亡及財物損失 4。 「東星大樓」及「博士的家」二大樓之住戶, n. hengchi U. 於災後向建商提告,均獲勝訴 5。 「東星大樓」住戶並向台北市政府. 1 2. 3 4 5.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網站,http://www.cwb.gov.tw/V7/earthquake/rtd_eq.htm。 林金田等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救災紀實—附一○二二嘉義大 地震,頁 1388,2000 年五月初版。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總統令。 林金田等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同註 2,頁 290-293、880-881。 「東星大樓」民事賠償相關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90 年度重訴字第 2312 號、臺灣 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97 年度重上字第 131 號、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1282 號民事判決。「博 士的家」民事賠償相關判決: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89 年度重訴字第 65 號。另參考財團 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網站,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newpdf/ST025.html。. 1.

(24) 提出國家賠償訴訟 6,嗣後雙方同意達成和解 7。 921 地震中「東星大樓」 、 「博士的家」整棟建築物因人謀不臧 致建築物因耐震不足而倒塌,造成之生命身體傷亡及重大財產損 失,尚仍歷歷在目,2016 年 2 月 6 日凌晨 3 點 57 分不幸又發生芮 氏規模 6.6,震央於高雄市美濃區,最大震度 7 級在臺南市新化區 之地震(以下稱為 0206 地震)。0206 地震對臺南市造成了重大災 損,計有 116 人死亡、551 人受傷 8,建築物有損害經政府張貼紅 色危險標誌(紅單) 、黃色危險標誌(黃單)者,約近 600 件 9。其. 政 治 大. 中位於臺南市永康區國光五街及永大路二段交叉口之「維冠金龍. 立. 大樓」倒塌,即造成了 114 人死亡的慘劇,而該大樓倒塌之原因. ‧ 國. 學. 即直指施工過程偷工減料。. ‧. 如「東星大樓」、「博士的家」及「維冠金龍大樓」等因住宅. sit. y. Nat. 建築物係因第三人可歸責之事由而在地震中毀損滅失之類似案例, 即產生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人於賠付被保險人後,是否能代. er. io. 位向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之問題。 a. n. iv l C n hengchi U 惟觀諸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條款 中,住宅火災保險及住 10. 6. 「東星大樓」國家賠償訴訟相關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0 年度重國字第 12 號民事判決、臺 灣高等法院 91 年度重上國字第 10 號民事判決、最高法院 95 年度台上字第 2049 號民事判決。 7 臺北市政府法務局 101 年 09 月施政報告, http://www.legalaffairs.gov.taipei/ct.asp?xitem=36082195&CtNode=55487&mp=120034。 8 資料來源:應變管理資訊雲端服務災害情報站,網址: http://www.emic.gov.tw/List.aspx?ID=21&MenuID=497&ListID=1136。 9 臺南市政府公布之危險建築物緊急評估紅黃單清冊(截至 2016 年 3 月 11 日) 。資料來源:臺南 市政府 0206 震災專區,網址: http://disaster.tainan.gov.tw/disaster/default.asp?topage=2&disasterid=&projectdate=&projectname= 。 10 以下有關「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保單條款」之內容均參照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網站保險商品查詢資料庫,http://insprod.tii.org.tw/database/insurance/index.asp。. 2.

(25) 宅第三人責任基本保險有關保險代位之規定,約定於保單條款第 42 條及第 54 條,而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則未見相關約定,是否為有 意排除保險代位之適用,又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為天災保險,亦屬 政策性保險,是否仍可能有保險代位之適用,均有討論之空間。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雖與住宅火災保險同為損失填補保險,然 因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政策性目的,在保單設計上有其獨特之處, 而可能與一般實務較常見之住宅火災保險保險代位有所不同。目 前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金額係以住宅建築物之重置成本為基. 政 治 大. 礎,最高保險金額僅新臺幣(為行文簡便,以下未加註幣別者,. 立. 其幣別均為新臺幣)150 萬元,與住宅建築物之重置成本相較,通. ‧ 國. 學. 常為不足額保險;如復考慮民法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填補範圍,可 能僅涵括實際現金價值(即重置成本須扣除折舊) ,則保險人可代. ‧. 位向第三人請求之金額,可能遠低於保險給付之金額。另依住宅. Nat. sit. y. 地震基本保險於理賠時,於保險標的之損失達理賠標準時,即直. er. io. 接給付被保險人 20 萬元之臨時住宿費用,該費用之性質為何,應. n. al 如何適用保險代位之規定,亦有探討之需要。 iv Ch. n engchi U. 依住宅地震保險危險分散機制之運作,保險公司所承保之住 宅地震基本保險,係全數向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以下簡 稱地震保險基金)為再保險,再由地震保險基金依相關規定為危 險承擔與分散。而正因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人係全數再保險 分出予地震保險基金,故釐清再保險人是否有保險法第 53 條規定 之適用,於保險代位訴訟時,何者方為適格之當事人,即對實務 有實質上之助益。 在外國法制之參輔部分。目前世界各國由國家建立之住宅地. 3.

(26) 震保險機制,而其中較具規模與歷史者為,主要有:澳洲、美國 (加州) 、法國、冰島、日本、紐西蘭、挪威、羅馬尼亞、西班牙、 土耳其等國 11。其中與我國同樣位於環太平洋地區,且成立時間較 久、較具經驗之日本、紐西蘭及美國加州等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 度,均應有值得借鏡之處。惟細究紐西蘭及美國加州之住宅地震 基本保險制度之架構,紐西蘭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係由其管 理單位「紐西蘭地震委員會」(Earthquake Commission, 以下簡 稱 EQC)依據地震委員會法之規定提供保障,並於保險公司所銷售. 政 治 大 ;而美國加州住宅保險制度,其管理單位「加州地震 立. 之住宅火險保險單中強制加入 EQC 住宅地震基本保障,而並未實 際簽發保單. 12. 保險局」(California Earthquake Authority, 以下簡稱 CEA)則. ‧ 國. 學. 為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人,保險公司可參加 CEA,銷售 CEA. ‧. 提供之地震保險商品 13。上述西蘭及美國加州之住宅地震保險之制 度架構及其管理單位之角色,均與我國以保險公司為實際簽發保. y. Nat. sit. 單者之方式大相逕庭,本文爰選擇與我國地理位置較為接近,住. er. io. 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運作方式較為相似,且同屬大陸法系之日本,. n. a. l C 做為比較法之參照對象。. hengchi. i Un. v. 本文希冀能透過對於我國保險代位制度及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制度之分析,與日本保險代位制度及住宅地震保險制度之比較, 而能對於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理賠案件,倘遇有第三人可歸. 11. 12 13. World Forum of Catastrophe Programmes, http://www.wfcatprogrammes.com/presentation。葉高陞、 張士傑、蔡政憲、彭金隆、許永明,利用區域合作平台,倡議建立天然災害-再保險機制之研 究,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102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13 年 10 月,頁 9 註 11。 EQC, EQC insurance, http://www.eqc.govt.nz/what-we-do/eqc-insurance。 California Earthquake Authority, Our History, http://www.earthquakeauthority.com/whoweare/Pages/history.aspx。. 4.

(27) 責行為致保險事故發生之情形,該類案件是否保險法第 53 條保險 代位規定之適用,以及代位範圍及代位主體等問題之釐清,略有 棉薄助益,並提出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條款之具體修正建議。.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文將採用文獻探討法與歸納比較法進行研究: 一、文獻探討法. 治 政 大 蒐集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及保險代位制度相關之各種文獻, 立 作為本文參考資。國內文獻部分,包括學者專書、學術論文、期 ‧ 國. 學. 刊、學位論文、實務判決與決議及法規命令與相關立法文件等,. ‧. 於歸納整理後進行研究分析。. sit. y. Nat. 國外文獻部分,則主要以日本有關於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及保. n. a 制度之學說與制度設計進行研究分析。 二、歸納比較法. er. io. 險代位制度之文獻為主,以對國外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及保險代位. iv l C n hengchi U. 本文之研究重心在於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於實務上如何適用保 險代位之規定,將藉由我國及日本之學說對保險代位相關問題之 學說見解與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設計之整理,相互分析比較, 以為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相關規定及保單條款修正之參考。. 5.

(2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本文用語體例 第一項 研究範圍 本文之研究重心在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依保險法第 53 條規 定之適用,因我國保險法第 53 條規定之保險代位係指請求權代位 14. ,而不及於「殘餘物代位」,本文將以主要以請求權代位為討論. 之重點,殘餘物代位之部分,則僅做比較法參輔及實務作法之比 較。. 政 治 大 在外文文獻方面,由於本文乃以日本學說及實務作為比較法 立. ‧ 國. 學. 之參輔,爰本文文獻以中文及日文為主。. ‧. 在實證方面,因目前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尚無保險代位之實例, 尚無資料可作實證分析,爰僅以法理面探討保險代位之問題。.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二項 本文用語及體例. C h 本文用語 U n 第一款 engchi. iv. 政策性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在其相關法規中均稱「住宅地 震保險」,惟於保單條款中則稱「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以與產物 保險險公司開發之其他商業性住宅地震保險(如擴大地震險)有 所區別。本文內容提及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均係指政策性住 宅地震基本保險,不包括商業性之住宅地震保險。為行文方便, 本文除提及相關法規,依其名稱使用「住宅地震保險」外,其他. 14. 汪信君、廖世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頁 156 以下,2015 年 10 月三版。. 6.

(29) 均以「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稱之,以臻明確,合先敘明。 因我國保險法第 53 條規定之保險代位僅指「請求權代位」, 而不及於「殘餘物代位」,爰本文論及我國學說及實務之「保險代 位」時,均僅指請求權代位;如有涉及殘餘物代位之討論,均明 文以「殘餘物代位」稱之。. 第二款 本文體例. 政 治 大 方法、範圍與架構。第二章~第三章整理歸納我國保險代位、再 立. 本文在章節上共分為七章,首先第一章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 ‧ 國. 學. 保險與再保險代位之基本理論與重要論點。第四章分析我國之住 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及保險代位,首先第一節及第二節介紹我國. ‧. 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與危險分散機制之沿革及其性質,接著. y. Nat. 第三節分析危險分散機制各層承擔者之性質,第四節分析住宅地. io. sit. 震基本保險給付之性質,第五節探討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因具天災. er. 保險及政策性保險之特性,是否適用保險代位之規定,第六節則. n. a. iv. l C 檢視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應如何適用保險法第 n 53 條保險代位之規定,. hengchi U. 第七節檢視以危險分散機制承擔者為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代位主體 之可行性及其實益,第八節分析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代位與抵押權 物上代位之適用。第五章整理日本有關保險代位之規定,其住宅 地震保險制度及住宅地震保險條款中關於保險代位之約定。第六 章則比較我國與日本保險代位制度與住宅地震保險條款中有關保 險代位約定之異同,並分析應否於我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條款增 加有關殘餘物代位或請求權代位之約定。最後,於第七章結論提 出修正住宅地震基本保險條款有關保險代位約定之具體修正建 議。. 7.

(30) 第二章 我國保險法之保險代位 第一節 保險代位之法理基礎與內涵 當因第三人之行為致保險事故發生而使被保險人受有損失時, 被保險人基於民法上侵權行為之規定或契約關係對第三人有請求 權;而另一方面,被保險人繳交保險費,購買保險保障,而於保 險事故發生時,得依保險契約向保險人請求保險給付。此二權利, 均為被保險人合法之權利,被保險人皆有權行使。惟保險制度以. 政 治 大. 損失填補及禁止不當利得為重要之原則,為避免保險淪為賭博,. 立. 被保險人不應因其投保保險而獲得超過實際損失金額之利益,故. ‧ 國. 學. 我國保險法第 53 條規定保險人於賠付被保險人後,於給付範圍內, 代位取得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權利,此即保險代位制度 15。. ‧. y. Nat. 透過保險代位制度之設計,於被保險人同時取得對第三人之. io. sit. 損害賠償請求權以及對保險人之保險給付請求權時,有衡平或調. er. 整第三人、被保險人及保險人三方權利之功能 16,一方面防止第三. n. a. iv. l C 人因被保險人有保險保障而得免除其責任;一方面則不使被保險 n. hengchi U. 人獲得額外之利益,而在制度設計上,由保險人取得被保險人對 第三人之權利。針對保險代位之法理基礎,我國學說見解主要可 歸納為以下三點:其一,使最終應負責者承擔,防止第三人得脫 免責任;其二,貫徹損失填補原則,避免被保險人獲致逾其損失 之補償;其三,使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有法律依據,確定保險. 15 16. 汪信君、廖世昌,同前註,頁 156。 林勳發,商事法精論-保險法,頁 719,2009 年 3 月六版。林輝榮,論保險代位,國立臺灣大 學法學論叢,3 卷 2 期,頁 377,1974 年 6 月。. 8.

(31) 人之保險責任。. 第一項 使最終應負責者承擔 「矯正正義」(corrective justice)為私法關係二大基礎理 論之一,損害他人者須負責矯正及補償其所造成之不正義 (injustice)現象 17,故損害賠償應由可歸責之第三人為最終負 責之人,當無疑問。. 政 治 大 輕造成損害事故發生第三人之責任,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損害賠 立. 實務見解亦肯認,保險制度之目的在保護被保險人,而非減. ‧ 國. 學. 償請求權,不因被保險人受領保險給付而喪失,第三人不得主張 被保險人受領保險給付係損益相抵,而免除其損害賠償責任 18。故. ‧. 透過保險代位制度之設,於被保險人因保險給付而填補其損失,. y. 是否購買保險,第三人均不得脫免其責任 19。. er. io. sit. Nat. 使保險人代位取得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權利,從而無論被保險人. n. a l 貫徹損失填補原則 v 第二項 ni Ch. engchi U. 損失填補原則(Principle of Indemnity),又稱利得禁止原 則,其內涵在防止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發生而從受領之保險給付 中額外獲利 20。損失填補原則之功能,積極面在補償被保險人已「實 現之損失」(loss sustained),使被保險人回復至如同損失未發. 17. 18 19 20. 張冠群,台灣保險法關於惡意複保險法律效果之檢討與修正建議,月旦民商法,31 期,頁 110, 2011 年 8 月。 最高法院 68 年台上字第 42 號民事判例參照。 林勳發,同註 16,頁 719。 陳彩稚,保險學,2015 年 1 月增訂三版,頁 63。. 9.

(32) 生時之狀態,消極面則為保險人依保險契約約定填補被保險之損 失,應以被保險人之實際損失為上限,避免使被保險人取得逾其 損失金額之得利(net gain) 21。 倘被保險人因投保保險而得於危險事故發生後能獲致超過實 際損失之補償,可能導致被保險人心理危險(morale hazard)之 增加,對於保險事故之發生在心理上疏於防範;甚或引發道德危 險(moral hazard),被保險人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發生,致使保險 制度遭到濫用 22。. 政 治 大. 第三項 使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有法律依據 立. ‧ 國. 學. 保險契約係以保險費為保險保障之對價,故被保險人依保險. ‧. 契約得於保險事故發生時,請求保險人給付。而保險事故之發生. y. Nat. 係可歸責於第三人時,被保險人基於法律之規定或契約約定而對. io. sit. 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此時,被保險人對保險人之保險給付. er. 請求權以及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係不相斥而併. n. a. iv. l C 存之獨立債權。基於債權相對性原則,保險人於為保險給付後, n. hengchi U. 被保險人亦仍有權行使其對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故保險代 位制度之設,即係使保險人代位取得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權 有法律上之依據 23。另一方面亦明定保險人之賠償責任,由法律規 定保險人理賠被保險人後再向第三人代位,促使保險人迅速理賠. 21 22. 23. 張冠群,同註 17,頁 109。 施文森,論損害填補與代位求償,收錄於:保險法論文(第三集) ,頁 115,2013 年 4 月初版。 林勳發,同註 16,頁 720。 劉宗榮,新保險法:保險契約法的理論與實務,頁 312,2011 年 9 月二版。. 10.

(33) 24. 。 保險代位制度之設計,使被保險人僅可獲得填補其損失之補. 償,確保第三人不致因被保險人投保保險而脫免責任,並使保險 人於收取保險費,尚可於理賠後向第三人代位求償。其主要理由 為,使保險人為保險給付後代位向第三人求償,可降低保險人理 賠之實際金額,以避免因賠款增加而使保險費率提高,甚或可能 降低保險費率 25。. 治 第二節 政 保險代位之本質 大. 立. ‧ 國. 學. 第一項 保險代位之本質為法定債之移轉. ‧. 我國保險法第 53 條雖有「代位請求權」之用語,惟由條文內 容觀之,保險法第 53 條所規定之保險代位並非請求權之一種,而. y. Nat. sit. 係法定債權移轉,保險人為保險給付後,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 a. er. io. 損害賠償請求權,即當然移轉於保險人,保險人無需向被保險人. n. iv 請求債權讓與 26。保險法第 l 53 條規定既係法定債之移轉,本質上. n U i e h ngc 保險人仍係繼受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權利,並非保險人原始取得. Ch. 權利或固有之權利,故保險代位並不具有權利之性質 27。而因保險 代位為保險人代位取得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權,故學者亦稱 為「代位權」 28。. 24 25 26 27 28. 林勳發,同註 16,頁 719-720。 劉宗榮,同註 23,頁 313。林勳發,同註 16,頁 720。 葉啟洲,保險法實例研習,頁 236,2015 年 9 月四版。 林勳發,同註 16,頁 733。 如:施文森,保險法總論,頁 203 以下,1986 年增訂七版。林群弼,保險法論,頁 268 以下,. 11.

(34) 學者間有關於「代位權」於開始何時存在之討論。所謂「代 位權」存在時點,亦即保險人為保險給付,係為代位權之行使要 件或取得要件之問題。學說上有二說:主張「行使要件說」者認 為,為使保險人「代位權」之保障更為周全,應認為保險人為保 險給付係為「代位權」之行使要件,於財產保險契約成立時,保 險人之「代位權」即已存在,於可歸責之第三人造成保險事故發 生時,保險人取得「代位權」,惟此際所取得之「代位權」僅屬待 期權,而保險人為保險給付後,始得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 政 治 大 「代位權」之取得要件,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為給付後,保險人始 立. 求權 29。而採取「取得要件說」者則認為,保險人為保險給付係屬. 取得「代位權」 30。惟我國保險法第 53 條之保險代位既係法定債. ‧ 國. 學. 權移轉,應無權利存在時點之問題。. ‧. 第二項 保險人代位所取得請求權之時效. sit. y. Nat. 保險人於賠付被保險人後,代位取得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 er. io. n. 求權,則此時保險人因代位而取得之請求權,其時效之起算點為 a v. i. l. n Ch 何?目前學說上通說為應以「被保險人請求權發生原因之一切時 i U e 效」為準。. ngch. 蓋保險代位既為保險人於為保險給付後,繼受被保險人之請 求權,其效力在民法上與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權,並無不同, 自應與被保險人行使權利受相同之限制。保險人代位取得被保險. 29 30. 2008 年 9 月修訂三版。江朝國,保險法逐條釋義(第二卷保險契約),頁 230-261,2015 年 11 月二版。 施文森,同註 22,頁 114-124。 林群弼,同註 28,頁 268-270。. 12.

(35) 人對於第三人行使權利受同一限制,亦即應依被保險人對於第三 人之請求權時效期間及起算點認定保險人代位取得對第三人請求 權之時效 31。亦即保險人因保險代位而取得之對第三人之請求權, 與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權,兩者之請求權基礎相同,其一切 時效進行與抗辯事由等均應相同 32。 實務上亦同此見解,認為保險法第 53 條第一項所規定之保險 代位,雖為法定債權移轉,被保險人無需為移轉行為將其對第三 人之債權移轉予保險人,然究其「債之移轉」之性質並無不同,. 政 治 大. 第三人得適用民法第 299 條第一項規定,援引得對抗被保險人之. 立. 事由,對抗保險人 33。. ‧ 國. 學. 第三節 保險代位適用之險種. ‧. y. Nat. 有關保險代位之適用,是否及於所有險種,亦即是否財產保. io. sit. 險及人身保險均為保險代位?通說認為由保險代位制度之法理基. er. 礎觀之,保險代位僅適用於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中具有損害填補. n. a. iv. l C 性質之險種,而不及於人身保險之定額保險。 n. hengchi U. 我國保險法上雖將保險代位之規定訂於第二章通則,復於保 險法第 103 條、第 130 條、第 135 條及第 135 條之 4 排除人壽保 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及年金保險之保險代位適用,似乎認為 僅財產保險有保險代位之適用,而人身保險則無。但如由細究財. 31. 32 33. 梁宇賢,保險人之代位權及時效,載:陳繼堯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二十一世紀保險的前瞻, 1997 年 10 月初版,頁 997。林勳發,同註 16,頁 733。 劉宗榮,同註 23,頁 313-314。江朝國,同註 28,頁 238。 參照最高法院 89 年度台上字第 1853 號民事判決。. 13.

(36) 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中各險種之填補內容,則保險代位適用之險種 是否區分為財產保險及人身保險,則仍有討論之空間。 損失填補原則既為損害保險之主要特性之一,故基於損失填 補原則而衍生之代位、複保險及保險競合等制度,對於損害保險 有其適用 34。火災保險及責任保險等財產保險均屬損失填補保險, 故均可適用保險代位;而人身保險雖因人之生命、身體之完整性, 無法以金錢價值加以衡量,故多屬定額保險;但人身保險中如實 支實付型或提供醫療型之醫療費用保險,該險種所填補之損失可. 政 治 大. 以金錢客觀估算,在性質上應屬損失填補保險,應仍有保險代位. 立. 之適用 35。目前學者通說咸認保險代位之適用範圍應以險種性質為. ‧ 國. 學. 依據,損害保險均有保險代位之適用,而定額保險則不適用 36。本. ‧. io. sit. Nat. 第四節 保險代位之要件. y. 文從之。. er. 保險法第 53 條規定:「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 n. a. iv. l C 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 n. hengchi U. 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但其所請求 之數額,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 前項第三人為被保險人之家屬或受僱人時,保險人無代位請 求權。但損失係由其故意所致者,不在此限。」. 34 35 36. 林勳發,保險法亟待修正之要點,載:保險法立法原則之研討,1990 年,頁 165。 林勳發,同註 16,頁 721。 林勳發,同註 16,頁 721。汪信君、廖世昌,同註 14,頁 163。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頁 472-473,2009 年 4 月五版。葉啟洲,同註 26,頁 237-238。林群弼,同註 28,頁 270-272。. 14.

(37) 綜整上述保險法第 53 條之規定及學說見解,保險代位之要件 可歸納為下列四項:一、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二、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已為保險給付,三、標的一致性,以及 四、保險代位以實際保險賠償為範圍。. 第一項 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一款 損害賠償請求權. 政 治 大 除保險法第 53 條外,民法之規定中並無「損失賠償請求權」一詞, 立 保險法第 53 條第一項之用語為「損失賠償請求權」,惟經查. ‧. ‧ 國. 合先敘明。. 學. 且學說上論述亦普遍使用「損害賠償請求權」之用語,本文從之,. 依保險法第 53 條第一項規定,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 y. Nat. sit. 任之損失發生,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 a. er. io. 給付賠償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此處. n. iv 保險人可代位被保險人行使之權利,依我國學界通說,不限於侵 l. n U i e h ngc 權行為所生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尚包括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 Ch. 權、損害賠償義務人間之求償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等,皆屬 保險人賠付被保險人後得代位行使其對第三人之請求權 37。實務上 見解亦同 38。. 37. 38. 林勳發,同註 16,頁 722-725。汪信君、廖世昌,同註 14,頁 160。江朝國,同前註,頁 474-475。 葉啟洲,同註 26,頁 244。林群弼,同註 28,頁 263。 參最高法院 76 年台上字第 1493 號民事判例、最高法院 77 年度台上字第 2269 號民事判決。資 料來源: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15.

(38) 另,公法上的請求權可否由保險人代位,例如因道路疏於養 護而路面下陷,導致車輛翻覆毀損,此時,被保險人依國家賠償 法對應負國家賠償責任之主管機關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然保險人 得否於為保險給付之後,代位向負國家賠償責任之機關請求賠償, 亦即國家賠償責任是否為保險人可代位之標的,詳後論述。. 第二款 第三人 本條所稱之第三人指被保險人以外一切之自然人或法人,保. 政 治 大. 險人均得對之進行代位求償,包括未兼被保險人之要保人 39,但對. 立. 自然人則有例外,倘第三人為被保險人之家屬或受僱人時,於損. ‧ 國. 學. 失之發生非由其故意所致者,無保險代位之適用。保險法第 53 條 第二項前述規定之訂定,係因被保險人之家屬或受僱人與被保險. ‧. 人間具有共同生活之關係,在經濟上利害一致,若其因過失而致. sit. y. Nat. 保險事故發生,而使保險人於理賠被保險人後,尚可代位被保險 人向其家屬或受僱人行使賠償請求權,無異「向左手給與,向右. er. io. n. 手索還」 ,實際上等同於被保險人自己賠償,反而有悖於保險之目 a v 的 40。. i l C n U hengchi. 第一目. 家屬. 所謂之「家屬」,依我國民法第 1122 條、1123 條之規定,係 指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人(包括親屬及非親屬) 41。而 關於民法第 1114 條規定互負法定扶養義務之親屬,有學者認為如. 39 40 41. 林群弼,同註 28,頁 279-280。 林群弼,同註 28,頁 278。 劉宗榮,同註 23,頁 310-311。. 16.

(39) 其非民法第 1123 條之家屬,且被保險人未實際扶養,則不屬保險 法第 53 條第二項之家屬 42。惟本文以為基於保險法第 53 條第二項 特別著重於經濟上利害關係之一致性,因此對「家屬」宜採較廣 義之解釋,除我國民法第 1122 條、1123 條所規定之家屬外,倘被 保險人對其負有民法第 1114 條之法定扶養義務,雖非同居共財之 人,亦應包括在本條所稱「家屬」範圍內 43。. 第二目. 受僱人. 政 治 大. 有關保險法第 53 條第二項之「受僱人」,實務上係採廣義之. 立. 定義,本條所稱之「受僱人」應與民法第 188 條作相同解釋,不. ‧ 國. 學. 以有僱傭契約為限,凡客觀上被他人使用為之服勞務而受其監督 者,不問報酬之有無、勞務之種類、期間之長短、有無參加勞保,. ‧. 均係受僱人 44。惟有學者主張,本條所稱之「受僱人」,宜作狹義. sit. y. Nat. 之解釋,應指與被保險人之間具有僱傭契約關係者為限,不宜與. io. al. n. 擴張解釋 45。. er. 民法第 188 條之受僱人之認定係採事實上選任監督關係作相同之. Ch. engchi. i Un. v. 本文贊同保險法第 53 條第二項之「受僱人」宜作廣義之解釋, 蓋僱用人既已向保險公司投保並繳交保費以轉嫁其責任風險,嗣 後受僱人之過失,而導致保險事故發生,雖目前社會現況,僱用 人與受僱人較無經濟上利害之一致性,然與其他毫無關係之陌生. 42 43 44. 45. 江朝國,同註 36,頁 476。 葉啟洲,同註 26,頁 245。林群弼,同註 28,頁 278。 參最高法院 57 年台上字第 1663 號判例、最高法院 85 年度台上字第 708 號民事判決。資料來源: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施文森,同註 28,頁 204。葉啟洲,同註 26,頁 246。. 17.

(40) 人相較,有僱傭關係或事實上選任監督關係之雙方在經濟上仍具 有一定基礎之信任與合作關係,且受僱人通常較無資力承擔損害, 大多為未另行投保保險,保險公司於賠付僱用人後,代位行使僱 用人之請求權向受僱人求償不無影響勞僱關係和諧之可能。故於 受僱人非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發生之情形,無保險代位之適用。. 第三目. 本文見解. 目前我國學界關於保險法第 53 條第二項保險代位第三人之限. 政 治 大. 制對象:「家屬」或「受僱人」之定義,多以是否於「經濟上利害. 立. 一致」為基礎,惟慮及如該第三人雖非與被保險人有經濟上利害. ‧ 國. 學. 一致,然其與被保險人有密切之社會關係,則保險人對第三人過 失行為之代位,亦可能影響被保險人與第三人之社會關係。故學. ‧. 者指出,有關保險法第 53 條第二項第三人對象之限制,應得在保. io. sit. y. Nat. 險費對價衡平之基礎上,由要保人選擇 46。. n. al. er. 第二項 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已為保險給付. i Un. Ch. v. engchi 第一款 保險人為保險給付 保險法第 53 條明確規定,保險人須先給付保險金後,始能代 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賠償請求權。故保險事故發生時,被 保險人對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者,於保險人為給付前,其對 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仍未移轉於保險人,被保險人之賠償請 求權在其受領保險給付之前,不受任何影響。此規定係為確保被. 46. 汪信君,歐洲保險契約法之統合與原則之發展以損失填補原則為中心,載:保險法學之前瞻林 勳發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 41,2011 年 8 月初版。. 18.

(41) 保險人至少能實現保險給付請求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其中之一, 避免發生被保險人因損害賠償請求權已移轉而無法向第三人求償, 卻又因故未獲保險賠償,反而兩頭落空之處境 47。 保險人可否以特約條款約定,被保險人先移轉其對第三人賠 償請求權予保險人,保險人再為保險給付?例如於車體保險單中 增訂特約條款,約定被保險人須將被保險車輛之一切權益移轉於 保險人後,保險人始給付賠償金額。該約定是否有效?本文以為 保險法第 53 條第一項規定保險人於給付賠償金額後,始得代位行. 政 治 大. 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該規定之目的係為防止保險人. 立. 脫免其責任,避免被保險人落入同時失去對保險人及第三人之請. ‧ 國. 學. 求權之窘境,已如前所述,故約定被保險人須先移轉一切權益, 包括其對第三人之賠償請求權後,保險人始為賠付之約定,應為. ‧. 無效。實務上亦採相同看法 48。. sit. y. Nat. er. io. 第二款 損失證明及估計費用. n. a. iv. l C 保險人依據保險契約關於保險標的本身損失,而對被保險人 n. hengchi U. 所為之賠付,得依保險法第 53 條得代位向第三人求償,當無疑問, 惟保險事故發生後,保險人或被保險人為查勘、鑑定保險標的之 損失與理算賠償金額而支出之必要費用,即保險法第 79 條規定之 損失證明及估計費用,保險人對之得否代位向第三人求償?. 47 48. 江朝國,同註 36,頁 476。葉啟洲,同註 26,頁 248-249。 參最高法院 81 年度台上字第 1879 號民事判決. 19.

(42) 第一目. 否定說. 實務上早期曾採否定說,認為檢驗貨損情形而委請公證公司 檢驗所支出之公證費用,既不因貨物之有無損害而有所不同,況 係因提供證據而支出,與運送人之未完全履行運送契約或侵權行 為,並無相當因果關係,保險公司於給付被保險人此項賠償金額 後,自不得代位請求運送人(第三人)賠償此項費用 49。. 第二目. 肯定說. 政 治 大 肯定說學者認為保險人可就損失證明及估計費用向第三人求 立. ‧ 國. 學. 償,其理由如下:. ‧. 保險人基於保險契約對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而保險事故既 因可歸責於第三人之事由而發生,而委請公證公司所支出之公證. y. Nat. sit. 費係為查勘、鑑定及估算保險標的之損害情形,對公證人支付之. al. n. 向第三人求償 50。. er. io. 酬勞,則公證費用之支出與第三人之侵權行為有因果關係,自得. Ch. engchi. i Un. v. 再者,保險實務上為確認保險標的毀損滅失情事之有無,常 委託委請公證公司製作公證報告為依據,是以公證費用屬必要支 出,被保險人得向保險公司一併索賠,如由保險公司支付,亦係 支付賠償金額之性質,包括於保險法第 53 條保險人得代位被保險. 49. 50. 民國 66 年 8 月 16 日最高法院 66 年度第 6 次民庭庭推總會議決議(二) ,資料來源:司法院法 學資料檢索系統/判解函釋 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施文森,同註 22,頁 149。. 20.

(43) 人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內 51。 若保險事故發生係因可歸責於第三人之事由而造成,若保險 人於填補被保險人之損失後,不能向第三人代位求償,此等費用 可能使損失金額增加,影響被保險人之保險費率,無異減輕第三 人之賠償責任,而加重被保險人之保費負擔 52。 目前實務上,於最高法院 91 年度第 3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後, 亦已採取肯定說之見解 53。. 政 治 大 第三目 本文見解 立. ‧ 國. 學. 於因可歸責於第三人之事由致生損害發生時,依民法侵權行. ‧. 為之規定,財產上之減損如物品毀損、費用支出等,均屬第三人 損害賠償之範圍,而為確認物品毀損滅失之金額以向第三人求償,. y. Nat. sit. 縱被保險人未投保保險亦可能有此費用之支出,係屬必要費用,. er. io. 當然得向第三人請求賠償。. al. n. iv n C h e「保險人或被保險人為證明及估計 依保險法第 79 條第一項, ngchi U 損失所支出之必要費用,除契約另有訂定外,由保險人負擔之。」 若被保險人投保保險,證明及估計損失所支出之必要費用通常由 保險人負擔,惟上開規定應屬保險契約雙方間就該費用分攤之約 定,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責任不應因是否有保險存在而有異。若認. 51 52 53. 台灣高等法院 64 年度上字第 324 號判決,轉引自:施文森,同註 22,頁 144。 施文森,同註 22,頁 148-149。 91 年 5 月 7 日最高法院 91 年度第 3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資料來源: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判解函釋 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21.

(44) 為確認保險標的毀損滅失金額之公證費用,保險人不能向第三人 代位求償,即會造成減輕第三人之賠償責任之不合理情形。本文 以為應採肯定說較為妥當。. 第三款 依據契約約定為之,是否屬保險給付之要件 保險人對被保險人之給付須依據保險契約約定而為之,若保 險人明知保險標的之損失經保單明文除外或不在保險契約承保範 圍內,或依保險契約不負賠償責任,然保險人依損失發生當時之. 政 治 大. 情況,為業務形象之考量或被保險人之利益而仍對被保險人為給. 立. 付者,即構成「優惠賠款」或「自願賠付」 54。則保險人對被保險. ‧ 國. 學. 人為「優惠賠款」給付之金額是否可代位向第三人請求,亦即保 險法第 53 條保險人之「保險給付」是否及於「優惠賠款」或「自. ‧. 願賠付」 ,或者僅限於保險人基於保險契約約定有保險責任而為理. io. y. sit. Nat. 賠者,學說上有肯定及否定二說。. er. 肯定說學者認為保險給付應僅限於保險人基於保險契約給付. n. a. iv. l C 有理賠之義務而為理賠者。詳言之,若保險人基於優惠賠款而給 n. hengchi U. 付予被保險人,然依據保險契約並無理賠義務者,其代位之標的 將無所附麗,保險人當然無法代位 55。實務上亦有相同見解,認為 保險人之保險給付,係指保險人依保險契約之約定,實際所「應」 給付被保險人之賠償額而言,倘保險人基於其他原因為給付,而 為被保險人原無權請求或非保險契約約定之金額,不得計入其所. 54. 55. 施文森,代位權之研究,載:陳繼堯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二十一世紀保險的前瞻,頁 936, 1997 年 10 月。 林勳發,同註 16,頁 732。. 22.

(45) 「應」給付之賠償金額,據以向第三人代位求償 56。 否定說學者則認為,倘保險人係基於贈與之意思故明知無保 險給付義務而為給付,則其給付原因顯與保險法第 53 條規定不符, 此時無該條之適用,當無疑義;惟保險人單純出於贈與之意思而 為給付之情形,實屬罕見。保險標的之損失或賠償責任發生後, 保險人對於被保險人之賠償請求應被容許保有處理上之彈性,若 保險人非出於贈與之意思而為之保險給付,則不論保險人係基於 保單規定或保險制度所特有之道義責任而對被保險人為賠付,應. 政 治 大. 認為該給付符合保險法第 53 條「應負保險責任」之規定,至於保. 立. 險人之賠付動機為何,應非第三人所得過問 57。. ‧ 國. 學. 本文以為若採肯定說,認為所謂保險給付,係指保險人基於. ‧. 保險契約約定給付應給付之金額,保險人之保險責任為填補被保. sit. y. Nat. 險人之實際損害即已足矣,就超過保險契約約定之部分並無保險 責任,且亦不應因保險人基於業務形象或客戶關係等非純粹基於. er. io. n. 保險責任,超出保險契約條款之考量,為優惠賠款理賠等額外給 a v. i. l. n Ch 付,而增加保險人可依保險法第 i U e 53 條代位之金額,形式上似較符 ngch. 合保險之基本原則。但由實際上可能之情形觀察,被保險人得向 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之金額,並不會因保險人是否給付優惠賠款 而有所增減,差別之處僅在於第三人之債權人究係被保險人或保 險人,然倘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大於依保險契約 應賠付之金額(即無優惠賠款之金額)時,如認為保險人之優惠 賠款非保險給付,而無保險法第 53 條之適用,則可能形成被保險. 56 57. 參最高法院 86 年度台上字第 2014 號民事判決。 施文森,同註 54,頁 937。. 23.

(46) 人除可獲得優惠賠款外,尚保有優惠賠款部分其對第三人之損害 賠償請求權,如此反使被保險人有獲得不當利得之可能。故如由 貫徹禁止被保險人不當利得之角度考量,保險法第 53 條保險人所 為保險給付,應不限於依據保險契約約定而為之給付,只要保險 人對被保險人之賠付均可認係屬「保險給付」。. 第三項 標的一致性 第一款 代位標的同一. 政 治 大 所謂「保險損害」,係指保險人依據保險契約所承擔之危險, 立. ‧ 國. 學. 其損害及範圍須已特定,如此該危險之對價保費方可經保險精算 而得,以符合保險契約上對價平衡之要求;然民法上之損害,則. ‧. 包括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其範圍較保險法上為廣 58。故保險人得. y. sit. io. a. er. 同。. Nat. 代位之請求權,與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所得行使之請求權,不盡相. n. iv 保險人所填補之損害,與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請求權之賠償客體 l. n U i e h ngc 須具有一致性,保險人始能代位行使該權利,保險法第 53 條雖無. Ch. 明定,惟保險代位以標的之一致性為要件,為學者通說。保險代 位之法理在於防止被保險人某一標的受損害時,對該標的損害同 時獲有雙重賠償,若第三人應賠償之損害,與保險人所填補者並 非同一,則無重複補償之問題,當即無代位規定之適用 59。. 58 59. 江朝國,保險代位之標的一致性,月旦法學教室,第 18 期,頁 29,2004 年 4 月。 林勳發,同註 16,頁 725。江朝國,同註 36,頁 477-478。葉啟洲,同註 26,頁 248。汪信君、 廖世昌,同註 14,頁 158。. 24.

(47) 而所謂標的一致性,並非指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所有之請求 權均須屬保險範圍,而係指賠償請求權所涉及之損害與保險承保 危險之損害完全一致,才有保險代位之適用。以住宅因第三人縱 火發生火災為例。屋主(被保險人)之住宅房屋因發生火災而毀 損、損失租金收入與預定轉售利益,屋主亦因火災而受傷,則住 宅火災保險之保險人僅可代位被保險人對房屋毀損之直接損害部 分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而不及於被保險人對第三人關於其他租金 與預定轉售利益損失及其身體健康權受侵害等損害賠償請求權. 政 治 大. 60. 。. 立 第二款 標的一致是否限於原因事實相同. ‧ 國. 學. 有學者認為保險代位除「標的同一」外尚須以「原因事實相. ‧. 同」 (即損害事故相同)為要件,即造成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 sit. y. Nat. 害事故,與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有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原因事實,兩 者必須相同。舉例而言,如被保險人之住宅已投保住宅火災保險,. er. io. n. 後其住宅因第三人不慎致發生火災而焚毀 ,針對住宅損毀之部分, a v. i. l. n Ch 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原因事實為「第三人行為引發火災」 ,被保 i U e ngch. 險人得對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之原因事實亦為「第三人行為引發 火災」 ,二者原因事實相同,保險人方可於給付保險給付予被保險 人後,代位向第三人請求 61。實務上亦有「保險人代位權之成立, 以保險人就其應負保險責任之原因事實與第三人對被保險人發生. 60 61. 江朝國,同註 58,頁 29。 劉宗榮,同註 23,頁 306。林群弼,同註 28,頁 270。陳猷龍,保險法論,頁 210,2010 年初 版。. 25.

(48) 損害賠償責任之原因事實相同為要件」之見解 62。 本文則以為保險代位應無須以「原因事實相同」為限。倘探 究保險代位制度設計之目的,係為於保險事故係因第三人應負責 之行為所導致時,避免被保險人可同時獲得第三人之賠償及保險 人之補償,而有不當利得之情形,並維持第三人之賠償責任,倘 認保險代位須以「原因事實相同」為限,可能於保險事故之主力 近因為兩個以上同時發生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為承保危險,而 因第三人應負責任之原因非為除外危險時,發生被保險人對保險. 政 治 大. 人及第三人同時有請求權,然保險人因應負保險責任之原因事實,. 立. 與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之原因事實不相同,而無法適用保險代位,. ‧ 國. 學. 被保險人可獲得雙重補償之不合理情形,有違保險代位制度係為 避免被保險人於損失之外有不當利得之目的。. ‧ sit. y. Nat. 以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為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補償標的為 住宅建築物之損失,住宅建築物因建商設計或施工不良而在地震. er. io. n. 中發生損壞,與被保險人就住宅建築物之損壞對建商之損害賠償 a v. i. l. n Ch 請求權,就「住宅建築物之損壞」部分,符合標的一致性。不因 i U e ngch.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契約理賠之保險事故,與被保險人獲得對第三 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原因不同,而即謂住宅地震基本保險無保 險代位之適用。否則將產生同樣是住宅建築物於地震中發生損壞, 純粹因地震天災而導致住宅建築物生損壞之被保險人,僅可獲得 保險給付;然住宅建築物因建商設計或施工不良而在地震中發生 損壞之被保險人,就「住宅建築物之損壞」部分,可獲得保險給. 62. 參照最高法院 87 年度台上字第 1561 號判決。. 26.

(49) 付與第三人之損害賠償之不合理情形。 故於就同一標的,保險人對被保險人已為保險給付,以不妨 礙被保險人對第三人之請求權為前提,於其實際保險賠償之範圍 內,取得被保險人對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應無須再增加「原 因事實相同」此一要件。. 第四項 代位之數額以賠償金額為限. 政 治 大 後,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而保險人理賠予被保險人之金額,又 立. 依保險法第 53 條第一項但書規定,保險人於理賠予被保險人. ‧ 國. 學. 不盡然等於被保險人對第三人可請求之金額。於保險人給付之數 額與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請求權之數額不一致者,保險代位之債. Nat. y. ‧. 權移轉範圍,我國實務上係以較低額者為準 63。. sit. 析言之,於保險理賠金額大於或等於被保險人對第三人可請. a. er. io. 求之金額時,則保險人所得代位請求金額,應只以該第三人所應. n. 64 iv 負責之損失賠償義務範圍為限 ;而於保險理賠金額小於被保險人 l. n U i e h ngc 對第三人可請求之金額時,此種情形常見於不足額保險,依保險. Ch. 法第 53 條第一項但書,此時保險人僅得於其保險賠償範圍內向第 三人代位求償,而被保險人未獲保險補償之損害,此部分其對第 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仍歸於被保險人所有。亦即被保險人對 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只於保險人實際賠償範圍內移轉於保. 63 64. 葉啟洲,同註 26,頁 251。 參最高法院 65 年台上字第 2908 號民事判例。. 27.

(50) 險人,其他剩餘部分,仍得由被保險人向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 65。. 第五節 被保險人優先原則 保險代位最主要之法理基礎在於防止被保險人獲得超過其損 失之補償,故即使被保險人同時可向第三人及保險人請求賠償及 補償,在被保險人之損失獲得完全填補之前,不會發生不當利得 之問題。如保險人為保險給付後,第三人對被保險人依法應負之 損害賠償責任低於被保險人未受保險填補之金額,或第三人之資. 政 治 大. 力不足以同時賠償被保險人與保險人,此時,基於保險制度之目. 立. 的本即為填補被保險人之損失而存在,在不牴觸損失填補原則之. ‧ 國. 學. 前提下,被保險人對保險人所得主張之保險請求權,不應因有第 三人存在而減損 66;保險人為保險給付後,於保險給付範圍內,代. ‧. 位被保險人之權利向第三人求償,亦不應與被保險人競爭,質言. y. sit. io. er. 優先原則」。. Nat. 之,被保險人之權利應優先獲得填補。學說上稱之為「被保險人. n. a. iv. l C 我國保險法並未如日本保險法就被保險人優先原則訂有明文 n. hengchi U. 規定(詳第五章),故對於被保險人優先原則應如何適用,學者間 仍有不同見解。. 第一項 被保險人優先與權利移轉範圍 肯定說學者主張,被保險人優先原則應屬保險代位之要件, 亦即於被保險人之損失獲得完全填補之前,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 65 66. 林勳發,同註 16,頁 728。 汪信君,保險法請求權代位與權利移轉之範圍,月旦法學教室,55 期,頁 27,2007 年 5 月。.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七) 本賽事投保公共意外險,參賽單位及選手依個人需求,可自行投保旅遊平安

二十六、 押標金有效期(無押標金者免填):廠商以銀行開發或保兌之不可撤銷 擔保信用狀、銀行之書

八、 雇主自申請本計畫之日起至繼續僱用補助期間期滿之日止,不得

提名單位為機關、團體、公司行號及廠商時,需加附農民保險卡影印本或由

1.有採購法第 50 條第 1 項第 3 款至第 5 款、第 7 款情形之一,依同條 第 2 項前段得追償損失者,與追償金額相等之保證金。. 2.違反採購法第

(四)於結訓後一百二十日 TIMS

※概略說明與被保險人開始縮減工資工時之實施日期,及其所採取

就業保險法施行前 及施行後之身分適 用認定,依就業保 險法第 6 條第 1、2 項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