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教體適能 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教體適能 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研究"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教體適能 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研究. 研 究 生:魯筠珍 指導教授:程瑞福. 中華民國一○二年六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教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研究 2013 年 6 月 研究生:魯筠珍 指導教授:程瑞福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體適能成績列入十二年國教各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之現況,並調查 與分析全臺灣民眾之認知及看法。以自編之「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 認知意見調查表」作為研究調查工具,於民國 102 年 4 月 15 日至 5 月 10 日進行問卷收 集,使用 Google Docs 做為網路傳送平台,張貼連結於 BBS 問卷版、教育版和 FACEBOOK 社群供民眾上網填答,一共回收 1313 份有效問卷,再根據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考驗分析(t-test)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等統計方法分析處理,將 研究結果綜整討論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11 個有將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的免試就學區在採計標準、特殊身體狀況採計方式與 成績檢測單位不盡相同,體適能成績比重佔總成績 6%-20%之間。 二、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在居住地、年齡、學歷、職業、婚姻狀況 及族群別有顯著差異;性別則未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在居住地、年齡、性別、 學歷、職業、婚姻狀況及族群別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在居住地、年齡、學歷、 職業、婚姻狀況及族群別有顯著差異;性別則未達顯著差異。. 關鍵詞:十二年國教、體適能、超額比序、免試就學區 iii.

(3)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for Physical Fitness Included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aiwan June, 2013 Lu,Yun-Chen Advisor:Chen,Jui-Fu.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status quo for physical fitness included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each exemption attendance area. Also,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cognition and perception about this issue from people in Taiwan.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of “survey of cogni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included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tool in this study.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by Google Docs Internet platform and were collected from users of Facebook and “questionnaire board” and “education board” on BBS, during April 15 to May 10, 2013. The number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is 1,313.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this study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riteria taken into account, specific physical conditio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unit are varied in 11 exemption attendance areas, which included physical fitness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The propor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score ranges from 6% to 20%. 2.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residence,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ethni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cognition of status quo of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gender. 3.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residence, age,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ethni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cognition of including physical fitness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4.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of residence,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ccup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ethnicity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opinions about included physical fitness in comparing the ranking while over quotas in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gender.. Key words: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physical fitness, comparing the ranking, exemption attendance area iv.

(4) 謝誌 經過三年進修,在論文即將正式完成的尾聲,筠珍心中對於周遭親朋好友有著滿滿 的感動與謝意。 感謝父母親,從小到大在我教育學習的路上有所堅持,讓我的升學過程愉快紮實、 收穫豐富;當我缺乏方向時,適時提點並給予打氣鼓勵,是這次進修能夠不斷向前的重 要動力與精神支柱。 感謝程瑞福教授,大學時期就深深為老師上課的幽默風趣與充實內容所吸引,研究 所能加入福門真的非常有福氣,您不但給予我很自由的發揮空間,論文撰寫過程中精闢 的建議和聊天言談中時事現況的分析都給我在研究路程上莫大的啟發。感謝曾瑞成教授 與卓俊辰博士,從研究計畫到論文口試從多方面向細心地給予筠珍指導與肯定,使論文 內容更加充實完整。 感謝熊組長、乃升學長、宇玲學姐、俊城學長、國禎學長、正達學長、佳美學姐、 小柯學長、欣玲學姐及陳富,你們的加油打氣與歡樂氛圍讓我在低潮時有重新振作的勇 氣,身為師大附中體育組的一份子真的很幸福。也感謝永山、怡萱和球隊的孩子在我忙 碌時都主動自發地練球,讓 HSNUVBT 依舊有亮眼的成績。 感謝師大 99 體育教學班的同學們,何其有幸能遇到這麼棒的伙伴,一起努力、一 起成長、一起玩樂了三年,感情這麼好的研究所同學應該絕無僅有。感謝小苑,沒有你 的督促,我恐怕考不上研究所;感謝鴨子、青蘭學姐、又萱與道天給予我的協助,讓我 最不擅長的部分都能順利完成;感謝小揚在低落無助時的鼓勵及陪伴,讓我安心前進。 寫謝誌時,回憶不斷地在腦中流轉,心中充滿著無限感激與踏實感。人生學習的道 路永無止盡,但這三年絕對是生命中重要的里程之一,生命中還有更多不同的領域等著 我去探索,期待未來仍然能有機會與師大這個美好的學術殿堂再次相遇。 魯筠珍 於. 謹誌. 臺北師大附中 2013 年 7 月. v.

(5)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五節 研究限制……………………………………………………………………….5 第六節 名詞解釋……………………………………………………………………….6. 第貳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之發展歷程……………………………………………………….8 第二節 體適能推動情形……………………………………………………………...11 第三節 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積分採計現況………………………………………...15 第四節 本章總結……………………………………………………………………...28. vi.

(6) 第參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29 第二節 研究流程……………………………………………………………………...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3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4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7. 第一節 填答民眾背景變項分布情形……………………………………………...…47 第二節 民眾對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情形之分析………………………………...…5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之差異情形…………………55. 第四節 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情形之分析…………….......67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之差異情形...72 第六節 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之分析……………………...87 第七節 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之差異情形...9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10. 第一節 結論………………………………………………………………………….110 第二節 建議………………………………………………………………………….113. 參考文獻……………………………………………………………………...115. 附 錄………………………………………………………………………...119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認知調查問卷(專家效度用)……….…119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認知調查問卷(預試問卷)……….……126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認知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32. vii.

(7) 表 次. 表 1-1. 免試就學區規劃表………………………………………………………………….6. 表 2-1 15 個免試入學區採計之超額比序項目整彙表……………………………….......16 表 2-2 15 個免試入學區超額比序體育相關成績比重情形整彙表………………….......17 表 2-3 15 個免試入學區超額比序「教育會考」成績比重情形整彙表…………….......18 表 2-4 15 個免試入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計分標準整彙表……………….......21 表 2-5 15 個免試入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檢測單位整彙表………………….......22 表 2-6. 全國目前體適能檢測站...........................................................................................23. 表 2-7 15 個免試入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特殊身體狀況採計方式標註整彙表.24 表 3-1. 專家效度審視名單………………………………………………………………35. 表 3-2.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認知意見調查表」專家效度統整 表…………………………………………………………………………………36. 表 3-3.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認知意見調查表」項目分析摘要 表…………………………………………………………………………………39. 表 3-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現況認知」構面及因素負荷量摘要表.......………41. 表 3-5.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之認知」構面及因素負荷量摘要 表…………………………………………………………………………………42. 表 3-6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之意見」構面及因素負荷量摘要表 ……………………………………………………………………………………...43 表 3-7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現況認知」信度分析摘要表…………………………44 表 3-8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之認知」信度分析摘要表………44 表 3-9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之意見」信度分析摘要表………44 表 4-1-1 填答民眾背景變項統計資料分析表……………………………………………50 表 4-1-2 併組後填答民眾背景變項統計資料分析表……………………………………52 表 4-2-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現況認知」各構面摘要表………………………………53 表 4-2-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現況認知」各題項分析摘要表………………………54 表 4-3-1 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居住地」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6 表 4-3-2 「居住地」變項在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構面差異表……………………………57 viii.

(8) 表 4-3-3. 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年齡」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8. 表 4-3-4. 年齡與族群別交叉分析表………………………………………………………59. 表 4-3-5. 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性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0. 表 4-3-6. 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學歷」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1. 表 4-3-7. 學歷與族群別交叉分析表………………………………………………………62. 表 4-3-8. 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職業」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3. 表 4-3-9. 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婚姻狀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 4-3-10 婚姻狀況和族群別交叉分析表……………………..…………………………..64 表 4-3-11 十二年國教現況認知「族群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5 表 4-3-12 族群別和年齡交叉分析表……………………………..………………………..66 表 4-4-1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之認知」各構面摘要表…………67 表 4-4-2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之認知」各題項分析摘要表……69 表 4-5-1.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居住地」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3. 表 4-5-2.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年齡」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6. 表 4-5-3.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性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7. 表 4-5-4. 性別和職業交叉分析表…………………………………………………………78. 表 4-5-5.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學歷」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9. 表 4-5-6.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職業」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2. 表 4-5-7.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婚姻狀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3. 表 4-5-8. 婚姻狀況和年齡交叉統計………………………………………………………84. 表 4-5-9.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族群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 4-5-10 族群別和職業交叉分析表………………………………………………………86 表 4-6-1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意見」各構面摘要表……………87 表 4-6-2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之認知」各題項分析摘要表……89 表 4-7-1.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表「居住地」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3. 表 4-7-2.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表「年齡」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7. 表 4-7-3.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表「性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9. 表 4-7-4.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表「學歷」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1. 表 4-7-5.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表「職業」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3. 表 4-7-6.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表「婚姻狀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4 ix.

(9) 表 4-7-7.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意見表「族群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 4-7-8. 體適能檢測成績占超額比序總成績之百分比意見狀況摘要表……………..109. 表 4-7-9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比重情形整彙表……………………..109. x.

(10) 圖 次 圖 1 15 個免試入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比重情形……………………………...20 圖 2 研究架構圖…………………………………………………………………………...29 圖 3 研究流程圖…………………………………………………………………………...31. xi.

(11) 1. 第壹章 緒論 本章旨在探討本研究問題背景及目的,主要分為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研 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範圍、第五節研究限制,以及第六節本研究相關 的名詞釋義。.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動機 臺灣從民國 57 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國人知識水準全面提升、社會經濟發展迅 速。70 年代初期,許多家長與教育團體開始呼籲將國民教育年限延長,但因後期中等教 育制度複雜,又為政府財力所限,在缺乏完善的規劃與相關配套措施之下,使得政策的 制訂始終停留在研議與局部試辦的階段(莊玉鈴、秦夢群,2010)。直至民國 100 年馬 英九總統在元旦文告宣示中明確指出:民國 103 年高中職學生將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 試入學,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正式啟動。政府規劃將近 30 年的重大政策將為臺灣教育 制度寫下新頁。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的精神在於期望能用「有教無類」 、 「因 材施教」 、 「適性揚才」 、 「多元進路」 、 「優質銜接」五大理念達到「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 「成就每一個孩子」、「厚植國家競爭力」三大願景。十二年國教本著多元入學的精神, 現行入學方式將整合成免試入學和特色招生二大部分。其中免試入學是指學生免參加入 學測驗,即可升入高中、高職或五專,當參加免試入學學生之登記人數,未超過主管機 關核定學校之招生名額,全額錄取。當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各學校依該免試就學區 作業要點訂定比序條件,且比序條件應符合「公平性」 、 「教育性」及「可操作性」原則, 並應於前一年公告(教育部,2011b) 。為協助各免試就學區進行規劃,並落實國中教學 正常化、適性輔導與品質提升,教育部在民國 101 年 4 月公告之「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 業要點訂定及備查原則」中提供「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參考一覽表」做為各個免試就 學區訂定入學辦法之參考,比序項目一共包含 8 大項,分別是:學生志願序、就近入學、.

(12) 2. 扶助弱勢、學生畢(結)業資格、均衡學習、適性輔導、多元學習表現、國中教育會考 表現。對此,許多家長與教育團體從比序的方法、項目內容到順序都有許多的疑慮甚至 感到憂心,導致產生了眾多爭議。首先被提出來的就是:既然稱為免試入學,為什麼還 要有教育會考?教育會考是否應該列入比序內容?若要列入,該如何去做評定又不會造 成學生額外的負擔?在超額比序就近入學部分,彰化區家長團體提出彰化區雖有將就近 入學列入比序項目但是學生志願序則沒有列入,這將無法真正達到鼓勵學生就近入學的 目的(吳為恭,2012)。而多元學習表現包含日常生活行為表現評量、體適能、服務學 習、幹部、競賽、社團、技職證照或資格檢定七大類別,其中產生的爭議最多也最複雜。 高雄區將檢定、競賽、證照均列入比序項目,分數最高可達 40 分,這些項目往往需要 補習,考試也需繳交報名費,家長認為對於弱勢家庭並不公平(徐如宜,2012)。中投 區則未將競賽成績納入比序項目,有家長和教練認為這樣會降低學生參加各類語文、體 育、球類、藝文競賽的誘因,未來這些團隊恐怕招收不到學生,長期而言不利學生多元 學習,其中不少參加游泳隊、田徑隊、合唱團的學生反而經濟條件較差,少了加分對他 們升學更為不利(陳建志,2012),從這二則關於高雄區和中投區對於競賽成績的報導 即可看出,對於相同的比序項目家長有著不同的意見及看法。在幹部計分方面,為讓了 學生都有擔任幹部的機會,已經有學校出現上課專管手機的「手機長」、管牛奶的「牛 奶長」 ,還有管板擦的「板擦長」的特殊現象(聯合新聞網,2012) 。而桃竹苗等學區將 獎懲納入超額比序中,讓教育工作者擔心,造成父母對孩子的懲處錙銖必較,甚至為了 爭取更多獎勵而強迫孩子參加一大堆校外競賽,徒增學習壓力(羅智華,2012)。 在超額比序項目中和體育課程最有相關的部分有二,分別是:(一)均衡學習:健 康與體育領域成績;(二)多元學習表現:體適能測驗。均衡學習中健康與體育領域的 成績是以及格為門檻,有到達即可拿到分數,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並不會造成額外的心 理負擔與課業壓力。在教育部民國 101 年 4 月公布的「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 及報備查原則」中有提到體適能測驗列入比序項目的理念及注意事項為:1.促使學校及 學生重視身體健康的培養,提升學生體能,以利五育均衡發展;2. 依不同的情形給與 評分或達到某個水準即給與得分,藉此提升國中生的體能;3. 注意肢體障礙或身體病.

(13) 3. 弱學生之權益保障;4. 應確保各項目檢測時公正正確等四大原則。但是全臺灣 15 個免 試就學區公布所訂定的積分標準並不一致,導致學生及家長的恐慌不安並產生體適能是 否需要補習的疑慮。因此,教育部在民國 101 年 7 月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 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裡發布「101 年新版體適能常模」 ,並對於身心障 礙學生、重大傷病及體弱學生的計分原則加以說明。教育部長蔣偉寧也期許各個免試就 學區在訂定超額比序內容時能有「從優從寬、簡化、基本門檻」三大原則,若以體適能 當成超額比序的條件,四項中達成任兩項,就能取得所有分數(嚴文廷,2012)。 十二年國教實施是臺灣教育制度上的重大變革,無論對於學生的學、老師的教都有 直接且重要的影響,目前根據民國 102 年 4 月公布最新版本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中 顯示,15 個免試就學區中基北區、竹苗區、中投區和臺東區等 4 個免試就學區已經確定 不採計體適能測驗成績,其餘 11 個免試就學區對於體適能成績的採計方式也看似較民 國 101 年 4 月第一次公布的方案簡化, 但是否真能就此獲得民眾的支持並解除學生及 家長的疑慮有待近一步地分析探究。而一般民眾目前對於體適能測驗成績列入超額比序 的瞭解程度與看法如何亦值得調查分析,期經過本研究之綜合整理與討論後可作為未來 修正之參考。.

(14)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體適能成績列入十二年國教各免試就 學區超額比序之現況,並調查與分析全臺灣民眾之認知及看法,透過研究的發現與建議, 期能瞭解十二年國教施行時產生之疑慮及面臨之阻礙,並提供有關單位作為政策規劃與 執行之參考。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目的包括: 一、瞭解目前各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項目及體適能成績所佔比重及現況。 二、瞭解臺灣民眾對於十二年國教內涵之認知情形。 三、瞭解臺灣民眾對於體適能成績納入超額比序之認知情形。 四、探討臺灣民眾對於體適能成績納入超額比序之看法。.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本研究探討之問題包括: 一、目前各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項目其體適能成績所佔比重及現況為何? 二、臺灣民眾對於十二年國教內涵的認知情形現況為何? 三、臺灣民眾對於體適能成績列入超額比序的認知情形現況為何? 四、現階段臺灣民眾對於體適能成績列入超額比序之意見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全臺灣可上網填答之民眾。 二、研究時間:自民國 102 年 4 月 15 日起開放網路填答,直至民國 102 年 5 月 10 日關 閉網站為止。.

(15)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因臺灣地區(含離島)幅員廣大,受限於時間與人力等因素,僅能以可上網 填答之民眾為研究對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與探討,調查過程與結果恐因城鄉差距受 到電腦網路使用的限制。. 二、本研究使用網路問卷調查進行,無法確認填答者之身份和其是否認真填答,僅能以 相信填答者之角度認定所有人均只有認真填答一次。. 三、本研究結果僅針對目前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成績列入超額比序現況與反應,無法對 其他比序項目進行推論。.

(16) 6. 第六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除在文獻探討部分,針對各項專有名詞進行細部分析外,對重要名詞的意義, 界定如下: 一、免試就學區 十二年國教裡,國中小學生就學是以戶籍所在鄰里劃分學區,高中職階段的規 劃是以直轄市、縣(市)行政區為原則,稱為「免試就學區」。位於免試就學區交 界處的學校,得規劃以「共同就學區」方式辦理,並由教育部召集直轄市、縣市政 府協調規劃(教育部,2011a)。 本研究所指之免試就學區乃教育部目前規劃之 15 個學區,分別如下: 表 1-1: 免試就學區規劃表 免試就學區. 縣市別(跨縣市). 基北區 桃園區 竹苗區 中投區 嘉義區 彰化區 雲林區 臺南區 高雄區. 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 桃園縣、連江縣 新竹縣市、苗栗縣 臺中市、南投縣 嘉義縣、嘉義市 彰化縣 雲林縣 臺南市 高雄市. 屏東區 臺東區 花蓮區 宜蘭區 澎湖區 金門區. 屏東縣 臺東縣 花蓮縣 宜蘭縣 澎湖縣 金門縣. 資料來源: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

(17) 7. 二、超額比序 報名學生選填志願,如各高中高職校(科)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名額時,全額錄 取(教育部,2011b) ;若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各個免試就學區則依教育部發 布之「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中「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參考 項目」訂定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自行規劃進行比序(教育部,2011a) ,本研究所指 之超額比序即以此為基準。. 三、體適能 體適能是所有活動基礎,包括工作,學習與生活中的必要活動,每個人在人生 不同階段都必須擁有合理的體能(方進隆,1997)。擁有良好體適能的人,人體各 器官之功能相對的會較發達,較有餘力從事運動與日常活動且不容易疲憊,老年時 也較能夠自由獨立活動(方進隆等人,2007)。體適能分為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 能。健康體適能包含:心肺耐力、肌力與肌耐力、爆發力、柔軟度和身體組成;競 技體適能還包含了敏捷性、協調能力、速度、反應時間、瞬發力。本研究所指之體 適能為健康體適能,其中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積分採計之體適能測驗項目為:心肺 耐力、肌力與肌耐力、爆發力及柔軟度四項。.

(18)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是在探討與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體適能成績列入超額比序相關之文 獻,加以分析整理,共分為四節,包括:第一節、十二年國教之發展歷程;第二節、體 適能推動情形;第三節、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積分採計現況;以及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之發展歷程. 民國 96 年,國際教科文組織(UNESCO)統計 195 個有具備完整義務教育資料的會 員國中,一共有 85 個國家實施 10 年以上義務教育佔全部國家 43.59%。其中實施 13 年 的有 5 個、12 年的有 6 個、11 年的有 21 個、10 年的有 23 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平均年 限由民國 88 年的 8.94 年變成民國 96 年的 9.03 年,延長國民教育已成為各個國家教育 的發展趨勢(陳盛賢,2007)。 民國 33 年政府公布「國民學校法」第二條即明訂國民教育為六歲至十二歲之學齡 兒童應受之基本教育,確定國民教育的實施期程為 6 年。民國 57 年,政府為提高國民 教育水準、適應國家建設需要,公布「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條例」,國民教育的年限自此 延長至 9 年。由於義務教育實乃國民教育、基本教育、免費教育、權利教育及強迫教育 之總稱(張慶勳,2002),在此其間國中教育階段雖免學費、學區內免試升學,但因僅 有分發並未強迫學生入學,故不在義務教育範圍之內。直到民國 68 年公布「國民教育 法」,第二條明訂 6 歲至 15 歲國民需強迫入學才確立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但民國 71 年 修正公布「強迫入學條例」後,6 至 15 歲學童才全面真正強迫入學。 民國 60 年代十大建設逐步完成,在臺灣經濟大躍進、整體結構轉換的時刻,九年 國民教育的施行使得全民文化素質提升,奠定社會發展的穩固基礎。民國 70 年代起, 臺灣國民中學學生畢業後繼續升學的比率逐年提升,民國 100 年更已達到 97.67%(行政 院主計處,2012)。近二十年來,國際資訊互通快速,人民教育素質提升,加上少子化 的影響,使得家長希望孩子獲得更完善的教育機會與資源,長期以來社會不時出現延長.

(19) 9. 國民教育年限的聲浪,也是政府及各界持續關心的議題,推動十二年國教具有全面提高 國民之素質以提升國家競爭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均衡各地後期中等教育之品質、舒 緩升學壓力、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並適性發展、達成學生就近就學之目標等目的(韓繼成, 2006) 。教育部自民國 72 年提出「試辦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開始,即著手 規劃延長國民教育至十二年,至今經歷 12 任教育部長,每一位皆有進行政策上的推動。 民國 78 年教育部毛高文部長積極研議延長國民教育為十二年的可行性,行政院於 民國 79 年頒布「延長國民教育初期計畫—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高級中等學校方案」 , 其特點有三:(一)以國中在校三年成績替代聯考,直接以在校成績轉換成標準分數後, 依相對成績排序,由學生志願選校。(二)將延長國民教育年限規劃為三階段:免試→免 費→義務。而本方案為初期計畫。(三)試辦階段鼓勵學生(家長認定)自願參加為原則, 亦鼓勵地方政府全縣試辦(鄭崇趁,2001) 。民國 82 年教育部提出「發展與改進國中技 藝教育方案—邁向十年國教目標」,針對未具學術傾向之未升學、未就業國中畢(結) 業學生,在高職設立「延教班」,招收國中畢業生未再升學打算者,透過技術職業教育 學習機會之提供,以另類技能學習協助其能具一技之長而順利就業(吳清基,1998), 為當時教育部長郭為藩的重要政策。教育部接著自 83 學年度起部分地區開始試辦完全 中學、85 學年度起試辦綜合高中、87 學年度起陸續實施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期能達 到增加學校特色、學生多元學習、減輕課業壓力等目標。民國 90 年訂定高中職社區化 推動方案,用以充實公私立高中職教學設備、鼓勵優秀國中生就近升學及高中職課程教 學區域合作。 民國 88 年 6 月公布施行「教育基本法」 ,其所揭櫫之教育目的(培養具有國家意識 及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教育實施原則(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原則、教育機會平等 原則、中立原則、國民教育小班小校原則),教育經費以法律保障,鼓勵私人興學,劃 分中央及縣市教育權責等,均與國民教育發展攸關(鄭崇趁,2001) 。其中第 11 條明確 規定:「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提供未 來延長國民教育年限重要的法源依據。 民國 92 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將規劃十二年國教列入討論議題,達成階段性推.

(20) 10. 動十二年國教之結論與共識。民國 93 年教育部長黃榮村組織成立「推動十二年國民教 育工作圈」 ,進行十二年國教的規劃工作,民國 96 年教育部成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工作小組」 ,推動十二項前置準備措施及完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規劃方案》,同年 2 月,蘇貞昌院長宣布十二年國教開始推展,期能在民國 98 年全面實施,但是礙於經費 與實務的限制,此一理想並未實現。而教育部在民國 97 年 12 月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計畫」名稱修正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持續推動、修正及研擬各項方 案,在「補助私立高中職學生其一方案」 、 「高中職優質化輔導方案」 、 「高中職社區化方 案」、「調整高中職入學方案」等頗具成效。民國 99 年 8 月召開的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 將「升學制度與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放入中心議題討論」,行政院長吳敦義提示:「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作而言的時代已經結束,應該要進入起而行的階段。」馬英九總統更於 民國 100 年元旦文告中揭示「百年樹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百年和平」四大方向, 並宣布啟動十二年國教,分階段逐步實施,先從高職做起,預定民國 103 年高中職學生 全面免學費、大部分免試入學。緊接著教育部訂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並於民國 101 年行政院會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草案,為實施十二年國教賦予法源依 據。民國 100 年 1 月至 103 年 7 月,為啟動階段,民國 103 年 8 月 1 日起將全面實施「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 由上述整理可看出,十二年國教的推動過程走了二十多年,在經歷 12 位教育部長 並克服種種財政、社會各層面需求的困難終走到啟動階段,民國 103 年正式施行已然確 定,但社會局勢瞬息萬變,政策內容如何能不斷改革更貼近國家及人民的需求,仍需要 長時間的觀察檢討,才能得出更為適切的具體方案。.

(21) 11. 第二節 體適能推動情形 現今高科技的生活產品進入一般社會大眾的家庭,以非新鮮事兒;走在街頭,人 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或輕薄短小的平板電腦也不再稀奇,坐式生活的型態已由早期的沙發 馬鈴薯變成低頭族,連帶造成的影響不只是身材變形、體力下降,各種影響身體健康的 疾病也都紛紛報到。研究發現經常運動,保有良好體適能對健康有舉足輕重功效,例如 降低高血壓發生率和心血管疾病發生(Bouchard, Shephard & Stephens, 1994; Reaven, Barrett & Edelstein, 1991);降低體重及體脂肪比率(King et. al, 1992; Orzano & Scott, 2004) ;減少糖尿病之發生率(Brooks, Butte, Rand, Flatt & Caballero, 2004; Ten & Maclaren, 2004) ;並有助理想體重和骨密度保持以及下背脊徵候群預防(卓俊辰,1992;LawHaskell, 1988)。因此,如何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威脅、提高生活品質與減少國家財政負擔,在 開發國家已蔚為風潮與關注之重要議題(許振明,2008)。近年來臺灣的升學方式雖日 趨多元化,但仍然無法避免偏重學科考試,補習成為學生下課後主要的活動,導致一整 天下來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坐式且在室內的靜態生活。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2)提到,體適能的定義,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運動與環 境 (例如;溫度、氣候變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綜合能力。良好體適能對學生重要性可 歸納為以下五點:1. 有充足的體力來適應日常工作、生活或讀書;2. 促進健康和發育 體適能較好的人,健康狀況較佳,比較不會生病;3. 有助於各方面的均衡發展;4. 提 供歡樂活潑的生活方式;5.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 為提升國民的體適能與健康健康,世界上許多先進國家均有制定體適能相關政策, 期能養成國民規律運動習慣,提升國民身體健康,如民國 87 年時紐西蘭推動 KiwiSport 政策,培養國民運動參與之興趣與能力,以增進國人規律運動習慣並提升其體適能;民 國 89 年,美國將「健康國民」方案列為疾病預防之全國性目標,並推動「2010 年身體 活動推廣與體適能促進」 ;英國也在國家健康白皮書中提出國民重視運動與體適能政策; 鄰近我國,也同處於亞洲地區的日本亦由民國 89 年開始於「第三次健康營造對策」推 動「健康 21」,以提升人民規律身體活動之參與比例,並達成促進國民健康之目標(吳.

(22) 12. 玉妹,2005;施致平、李俞麟、羅晨溦、謝靜瑜,2012;陳全壽、劉宗翰、張振崗,2004)。 由此可看出,推行運動及體適能相關政策,改變國民健康概念是國際性的潮流趨勢。 教育部自民國 83 年即著手制定國民體能政策,民國 84 年公布「中小學健康體適能 調查報告書」 ,民國 85 年辦理「提升國民體能計畫專案」,希望能透過國民體能常模的 建立,提升國民對體能活動的參與(教育部,2005) 。但在民國 87 年公布之「臺閩地區 中小學學生體適能檢測資料處理-常模研究」發現:我國 7-18 歲之中小學學生各項體適 能大都不如美國、日本、中國大陸等國家,而體重卻較重(洪嘉文,2000)。因此,教 育部自民國 88 年 2 月公布推動「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 計畫)」 ,期能藉此提升 學生的體適能知能,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此計畫推行的重點為:(一)強化學生體 適能教育; (二)拓展學生參與運動機會; (三)活絡學校與社區體適能教育活動; (四) 改善學校運動設施環境; (五)建立學生體適能獎章制度; (六)加強學生體適能研究與 發展,希望 5 年內可以達到,學生規律運動人口比率得以提升 10%、學生體適能提升 10%和學生的體適能認知則提升 30%三大目標。教育部自是年起,將提升學生體適能視 為重要的政策之一至今,目前在學的學生每學年都需接受體適能檢測,測驗項目包含: 坐姿體前彎、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800/1600 公尺跑走和立定跳遠,亦於民國 89 年起 全面辦理實施中小學生體適能護照,希望透過體適能護照為介入方法,讓學生養成終身 運動習慣(教育部,2004)。根據教育部「臺閩地區中小學學生九十二年體適能狀況調 查研究」中顯示,大多數的中小學學生對運動認知的概念相當瞭解,但規律運動人數的 比率不及五成,而身體質量指數,不論男生或女生,在各年齡層大都呈現增加的現象, 其他測驗結果也略微呈現退步趨勢。因此,教育部民國 93 年至 96 年間接續執行「推動 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以營造健康體位優質環境,提升正確體型意識,藉動態 生活、均衡飲食,提昇學生體適能,逐年降低學生過輕及過重(肥胖)之比率,促進學 生身心健康為目標。期望能帶動讓學生擁有健康與活力,能夠快樂地學習與成長,並使 學校和社區的互動熱絡,打造優質運動環境(教育部,2004) ,並達成: (一)自辦午餐 學校,依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供餐比例增加;(二)學生每天規律活動時間至 少 30 分鐘以上,逐年提升 10 分鐘;(三)學生規律運動人口每年增加 2%;以及(四).

(23) 13. 降低學生假日從事靜態活動時間超過 6 小時比率降為 30%以下等績效(施致平等,2012)。 然而根據教育部體育司公布「94 學年度學生體適能檢測與護照實施績效之調查研究」 指出:無論在身體質量指數(BMI 值)或心肺耐力檢測等項目的表現,我國學生均落後鄰 近地區的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等地學生。因此,增進學生健康並強化學生體能,是刻 不容緩的重要議題(教育部,2008) 。自民國 96 年起,教育部將「快樂生活,活出健康」 作為主軸,提出為期 5 年的「快活計畫」,以培育學生運動知能,激發學生運動動機與 興趣,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奠定終身參與身體活動的能力與態度為目標,並落實(一) 各級學校學生每天至少累積 30 分鐘的身體活動時間,且每週累積 210 分鐘的比率,高 中及大專校院學生每年提升 10%至 15%,國中小學生於民國 97 年達到 80%; (二)各級 學校學生參加體適能檢測的比率每年提昇 20%,學生通過體適能標準的比率每年提升; (三)各級學校學生參與運動社團的比率每年提升 4%至 6%;(四)以班際為核心舉辦 班際及參加校際運動競賽的學校比率每年提升 20%等四大指標(教育部,2007)。為達 上述目標,教育部也於民國 96 年起推動「體適能納入升學計分推廣計畫」 ,研議、試辦 及推廣高中職及大學入學將學生參與運動成就及體適能納入錄取條件之ㄧ。就高中職入 學部分,第一年僅有 8 所學校參與,98 學年度增加至 132 所學校,至 100 學年度全國公 私立高中職將體適能納入申請入學採記加分的學校共計有 260 所(不重複計數為 215 所)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2012)。目前體適能測驗成績可由下列三種方式取得,且取得之 證明文件皆需經由原學校認可蓋章,分別是: (一)體適能檢測站成績證明影印本; (二) 體適能金質、銀質、銅質獎章影印本;(三)健康體適網路護照成績證明。全國原有體 適能檢測站 25 座,為因應民國 103 年全面實施之十二年國教中「體適能」檢測成績列 入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提供民眾具公信力之檢測成績,教育部在民國 101 年 8 月通 過「配合十二年國教-體適能檢測站擴增計畫」 ,規劃於民國 101 至 103 年間於各個免試 就學區廣設「體適能檢測站」,至民國 102 年 4 月已設置 51 座檢測站。 經以上整理可知,教育部推行體適能已有 10 多年時程,整體規劃與推動都具有一 定的規模,現今配合十二年國教將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之積分計算,期能藉此達到促使 學校及學生重視身體健康的培養,提升學生體能,以利五育均衡發展之效果。但在民國.

(24) 14. 103 年十二年國教推行後是否真能呈現具體且良好的效果與意義,抑或單純流於形式, 還需一段時間的分析觀察。.

(25) 15. 第三節 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積分採計現況 教育部 102 年度施政方針,配合中程施政計畫及核定預算額度,並針對當前社會狀 況及教育願景,提出十項施政重點中即包含「穩健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育部 全球資訊網,2012)。為利 15 個免試就學區免試入學部分順利推動,教育部於民國 101 年 3 月訂定「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其中提供免試入學超額 比序參考項目,提供各個免試就學區加以規劃。其中「多元學習表現」分為日常生活行 為表現評量、體適能、服務學習、幹部、競賽、社團、技職證照或資格檢定七大內涵, 但對於計分說明並不詳細,造成民眾的多重疑慮。教育部於民國 101 年 7 月特別針對多 元學習表現項目公布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 原則」,將多元學習表現中各項目的採計原則加以詳述,以期各個免試就學區在訂定標 準時能有所依據。 本節將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採計原則中和體適能成績計分相關的部分加以整 理分析探討: 一、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項目整彙 根據教育部公布「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建議之超額 比序項目一共分為 8 大項 14 小項,至 2013 年 5 月為止,15 個免試就學區採計之超 額比序項目整理如下表 2-1:.

(26) 16. 表 2-1 15 個免試就學區採計之超額比序項目整彙表 比序項目. 分項. 學生志願序. 基 桃 竹 中 彰 雲 嘉 臺 高 屏 臺 花 宜 金 澎 北 園 苗 投 化 林 義 南 雄 東 東 蓮 蘭 門 湖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區 ●. 就近入學. ●. ●. ●. ●. ●. ●. ●. ●. ●. ●. ●. ●. 扶助弱勢 學生畢(結) 業資格. ●. ●. ●. ●. 適性輔導 建議. ●. ●. 健康體適能. ●. 服務學習. ●. 幹部. ●. ●. ●. ●. ●. ●. ●. ●. ●. ●. ●. 比序項目統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技職證照或資 格檢定 國中教育 會考表現. ●. ●. 社團 競賽成績. ●. ●. ●. 日常生活表現. ●. ●. ●. 均衡學習. 多元學習 表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1 7. 8. 9. 8. 9 12 9 11 5 10 10 9 10.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由表 2-1 整理可看出,目前 15 個免試就學區均有採計的比序項目是均衡學習 和國中教育會考。而比序項目中和體育科目有直接相關是「均衡學習」和「健康體 適能」二部分,15 個免試就學區全部採計的「均衡學習」是指國中健康與體育領域 七年級至九年級上學期一共 5 個學期成績平均達到及格即可獲得此項分數。「健康 體適能」測驗項目則有基北區、竹苗區、中投區及臺東區等 4 個免試就學區並未採.

(27) 17. 計。就比序項目的數目統計來看以臺南區 12 項最多,桃園區及屏東區採計 11 項次 之,而基北區 4 項為最少。臺南區比序的項目多樣,代表學生需要顧及到各個項目 做多元化的準備,未來比序項目如有變更影響也會降低。基北區採計比序項目少雖 然可以避免成績計算時的爭議但也容易造成同分的人數眾多,導致最後需要進行電 腦抽籤決定入學順序。.

(28) 18. 二、各免試就學區體育相關成績比重情形 由前面整理得知,所有的免試就學區都有採計健康與體育領域的在校成績,但 體適能成績則有基北區、竹苗區、中投區及臺東區並未採計,下表 2-2 為各個免試 就學區與體育科目有關的分數整理:. 表 2-2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育相關成績比重情形整彙表 免試就學區 比序內容 百分比 1.基北區 2.桃園區 3.竹苗區 4.中投區 5.嘉義區 6.彰化區 7.雲林區 8.台南區. 健體領域 6.67% 體適能. 0.00%. 健體領域 3.00% 體適能. 6.00%. 健體領域 5.00% 體適能. 0.00%. 健體領域 4.00% 體適能. 0.00%. 健體領域 3.45% 體適能. 9.20%. 健體領域 7.78% 體適能. 6.67%. 健體領域 3.33% 體適能. 7.78%. 健體領域 2.04% 體適能. 8.16%. 占總成績 占總成績 免試就學區 比序內容 百分比 百分比 百分比 6.00%. 9.高雄區. 9.00%. 10.屏東區. 5.00%. 11.宜蘭區. 4.00%. 12.花蓮區. 12.64%. 13.台東區. 14.44%. 14.澎湖區. 11.11%. 15.金門區. 健體領域. 3.00%. 體適能. 20.00%. 健體領域. 3.80%. 體適能. 7.59%. 健體領域. 4.00%. 體適能. 6.00%. 健體領域. 5.00%. 體適能. 9.00%. 健體領域. 5.00%. 體適能. 0.00%. 健體領域. 1.28%. 體適能. 10.26%. 健體領域. 4.35%. 體適能. 6.52%. 23.00% 11.39% 10.00% 14.00% 5.00% 11.54% 10.87%. 10.20%.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由表 2-2 整理中可看出,若是以全部體育相關成績均拿到的情況下,以高雄區 的分數佔總分數的 23%為最多,其次是彰化區 14.44%,花蓮區 14%則在第三位; 所佔比重最少的前四區分別是:中投區、竹苗區、臺東區及基北區等四個並未將體 適能成績列入之免試就學區。從表 2-3 可知,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均有列入的.

(29) 19. 「教育會考」項目的分數比重均達三成,教育會考內容是在測驗學生在國文、數學、 英文、社會、自然五個領域的精熟程度。經此比較,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及綜 合活動等領域在成績採計只需要及格的情況下,未來學生學習、老師教學是否會有 因成績比重不同而有所偏廢有待觀察。. 表 2-3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教育會考」成績比重情形整彙表 免試就學區. 教育會考佔分. 超額比序總分. 所佔百分比. 1.基北區 2.桃園區 3.竹苗區 4.中投區 5.嘉義區 6.彰化區 7.雲林區. 30 30 30 30 25 30 30. 90 100 100 100 87 90 90. 33.33% 30.00% 30.00% 30.00% 28.74% 33.33% 33.33%. 8.台南區 9.高雄區 10.屏東區 11.宜蘭區 12.花蓮區 13.台東區 14.澎湖區 15.金門區. 25 30 25 15 30 30 25 15. 98 100 79 50 100 100 78 46. 25.51% 30.00% 31.65% 30.00% 30.00% 30.00% 32.05% 32.61%.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30) 20. 三、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成績在超額比序中所佔比重情形 藉由圖 1 的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比重情形可以看出:單 就體適能成績來說以高雄區(占 20.00%)比重為最高,澎湖區(占 10.26%)次之, 接著為嘉義區(占 9.20%)、花蓮區(占 9.00%)、臺南區(占 8.16%)、雲林區 (占 7.78%)、屏東區(占 7.59%)、彰化區(占 6.67%)、金門區(占 6.52%)、 宜蘭區(占 6.00%)和桃園區(占 6.00%),除了高雄區和澎湖區成績比重在 10% 以上之外,另外 9 個學區的成績比重均在 6%-10%之間,這樣的比重顯示體適能檢 測成績對於學生未來免試入學時在總成績部分會有不小的影響,也將是學生及家長 注重的項目之一。.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基 北 區. 桃 園 區. 竹 苗 區. 中 投 區. 嘉 義 區. 彰 化 區. 雲 林 區. 台 南 區. 高 雄 區. 屏 東 區. 宜 蘭 區. 花 蓮 區. 圖 1 15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比重情形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台 東 區. 澎 湖 區. 金 門 區.

(31) 21. 四、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成績計分標準 在民國 101 年 3 月第一次公布之超額比序內容中,15 個免試就學區對於體適能 成績的規劃說明不盡相同,給予分數的標準也多所落差,造成許多家長與學生的反 彈,為求各個免試就學區給分能有一致的依據,教育部於民國 101 年 7 月公布之「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中詳細說明各免 試就學區中「體適能」項目的採計原則,並在 8 月公布「101 年新體適能常模」做 為門檻,希望能夠化解家長與學生的疑慮,但各免試就學區規劃小組在召開多次會 議後對於檢測採計的方式與分數採計比例仍有所不同。 由表 2-4 之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計分標準整彙表所示, 除中投區、竹苗區、臺東區及基北區等四區並未將體適能成績列入計分外,臺南區 是測驗項目四項選二項採計,再依照依照體適能總成績金質、銀質、銅質和門檻分 別計分;彰化區是測驗項目四項選三項採計,各單項分別計分;高雄區、嘉義區、 雲林區、屏東區、金門區和宜蘭區是各單項達門檻標準給分,總成績有達標再加分; 花蓮區和澎湖區是各單項達門檻標準給分,單項達標再加分;桃園區則是單項達門 檻即取得全部分數。由上述整理可知,臺南區是依據體適能總成績的結果給分,雖 然看似比較嚴格,但是在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項目中較有鑑別程度,桃園區相較之 下取得全部分數機會較高,容易造成分數一致而程度無鑑別的差異。各免試就學區 體適能檢測分數採計除了比重不同之外,採用項目到計分標準也多所差異,這不但 造成學生及家長不知如何配合政策,也讓未來需要跨區就讀的學生感到困擾。.

(32) 22. 表 2-4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計分標準整彙表。 體適能成績計分標準 1 未採計體適能 基北區、竹苗區、中投區、臺東區 2 四項採計二項,依照體適能總成績金質、銀質、銅質和門檻計分 臺南區(最多 8 分) → 金質 8 分、銀質:7 分、銅質:6 分、門檻:4 分 3 四項採計三項,各單項分別計分 彰化區(最多 6 分) → 銅質以上:2 分、中等或待加強:1 分 4 各單項達門檻標準(PR 值≧25),總成績達標再加分 高雄區(最多 20 分) → 各得 3 分(可每學年累計) 嘉義區(最多 8 分) → 各得 1.5 分 (另外加分 → 總成績達銅質以上:2 分) 雲林區(最多 7 分) → 各得 1 分 (另外加分 屏東區(最多 6 分) → 各得 1 分 (另外加分 金門區(最多 3 分) → 各得 0.5 分 (另外加分 宜蘭區(最多 3 分) → 各得 0.5 分 (另外加分. → 總成績達金質 3 分、銀質:2 分、銅質:1 分) → 總成績達金質 2 分、銀質:1 分、銅質:0.5 分) → 總成績達金質 1 分、銀質:0.5 分、銅質:0.2 分) → 總成績達金質 1 分、銀質:0.5 分). 5 各單項達門檻標準(PR 值≧25),單項達標再加分 花蓮區(最多 9 分) → 各得 2 分 (另外加分 → 單項達銅質:1 分) 澎湖區(最多 8 分) → 各得 2 分 (另外加分 → 單項達銅質:1 分) 6 單項達門檻 桃園區(最多 6 分) → 得 6 分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33) 23. 五、各免試就學區體適能成績檢測單位標註 根據表 2-5 的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檢測單位整彙表中發 現:15 個免試就學區裡面的彰化區、臺南區、和屏東區限定採用學校測驗所得之成 績,桃園區、雲林區、嘉義區、高雄區、宜蘭區、花蓮區、澎湖區、金門區則是學 校定期測驗和檢測站成績均可採計。再從表 2-6 全國目前體適能檢測站整彙表中可 看出目前有將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卻尚未設置檢測站的縣市有:桃園區、雲林區跟 澎湖區,使得這三個免試就學區將來會多以學校檢測成績為主要依據,而學校自行 測驗是否會因檢測設備不同或施測人員的專業性不足,導致未來計算分數時造成公 平性的爭議還需再觀察。反之,限定只能採用檢測站所測驗所得成績之免試就學區 是否形成家長需要多一筆金錢花費的壓力跟時間的消耗?也是否會讓學校的定期 測驗流於形式?還是學生會藉由學校定期測驗了解自己的體適能狀況後進行加強 鍛鍊以利檢測站的成績檢測?也是將來各免試就學區規劃小組和學校教師應多加 宣導注意的方向。. 表 2-5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檢測單位整彙表。 體適能成績採計方式標註 1 採計體適能檢測站成績 彰化區、臺南區、屏東區 2 採計學校測驗和體適能檢測站成績 桃園區、雲林區、嘉義區、高雄區、宜蘭區、花蓮區、澎湖區、金門區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34) 24. 表 2-6 全國目前體適能檢測站 免試就學區. 縣市. 檢測站學校名稱. 基北區. 基隆市. 無. 臺北市. 市立中崙高中 市立石牌國中 市立金華國中 市立三重高中. 新北市. 市立丹鳳高中 市立江翠國中 桃園區 竹苗區. 桃園縣. 無. 連江縣. 無. 新竹縣. 明新科技大學 縣立竹東國中. 新竹市. 市立成德高中. 苗栗縣. 縣立苑裡高中 縣立苗栗國中. 中投區. 臺中市. 無. 南投縣. 縣立南投國中 縣立埔里國中 縣立水里國中. 彰化區. 彰化縣. 縣立大竹國小. 雲林區. 雲林縣. 無. 嘉義區. 嘉義縣. 縣立竹崎高中 縣立東石國中 縣立新港國中. 嘉義市. 市立嘉義國中 市立民生國中. 高雄區. 高雄市.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高苑科技大學 輔英科技大學 市立小港高中 市立仁武高中 市立旗山國中 (續下頁).

(35) 25. 表 2-6 全國目前體適能檢測站(續) 免試就學區. 縣市. 檢測站學校名稱. 臺南區. 臺南市. 市立永仁高中 市立大灣高中 市立土城高中 市立復興國中 市立南新國中 市立大成國中 市立麻豆國中 市立新化國中 市立佳里國中 市立北區民德國中 市立玉井國中 市立金城國中. 屏東區. 屏東縣.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縣立東港高中 縣立里港國中 縣立恆春國中. 臺東區. 臺東縣. 縣立東海國中. 花蓮區. 花蓮縣.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花蓮高農 縣立玉里國中. 宜蘭區. 宜蘭縣. 縣立羅東國中 縣立冬山國中 縣立復興國中. 金門區. 金門縣. 國立金門大學. 澎湖區. 澎湖縣. 無.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適網站(2013).

(36) 26. 六、特殊身體狀況標註 對於特殊身體狀況標註方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 學習表現』採計原則」有說明以下三點計分原則: (一)檢測成績以門檻方式計分:以個人同意完成四項檢測為原則,經醫院、學校 或體適能檢測站認定無法完成四項檢測者得擇項檢測,任二項成績達門檻標 準者,予以計分。 (二)身心障礙學生、重大傷病及體弱學生之計分:持有各級主管機關特殊教育學 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定為身心障礙學生之證明,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 明)者,或持有公立醫院證明為重大傷病、體弱學生,考量學生身心發展差 異及就學權益,比照門檻標準,予以計分。 (三)其他:由學生說明原因,經學校組成專責小組認定確屬不宜檢測之學生,比 照門檻標準,予以計分。 在各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採計原則中,大部分都有清楚列出特殊因素無法進 行體適能測驗學生的計分方式,但是在經由表 2-7 的整理可發現:彰化區只要無體 適能測驗成績者比照待加強,這會不會造成即使身體沒有病痛也可以取得分數,也 就是人人都有分的情況?而其他有列出說明的免試就學區均依照「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多元學習表現』採計原則」的內容計算,但桃園區、澎湖 區和高雄區可以拿到全部的分數,除了宜蘭區以外的其他的區域也都得到五成以上 的分數,這對於大部分的學生是否會認真進行檢測,抑或會抱持投機取巧的心態取 得醫院證明則有待後續觀察。.

(37) 27. 表 2-7 15 個免試就學區超額比序「體適能」成績特殊身體狀況採計方式標註整彙表 身體狀況標註 1 比照「中等」(門檻)給分 桃園區 → 得 6 分(總分 6 分,得到 100%分數)。 澎湖區 → 得 8 分(總分 8 分,得到 100%分數) 花蓮區 → 得 8 分(總分 9 分,得到 89%分數)。 嘉義區 → 得 6 分(總分 8 分,得到 75%分數)。 屏東區 → 得 4 分(總分 6 分,得到 67%分數)。 雲林區 → 得 4 分(總分 7 分,得到 57%分數)。 臺南區 → 得 4 分(總分 8 分,得到 50%分數)。 高雄區 → 無詳細說明給分學年數(總分 20 分,最多得到 100%分數)。 2 比照「待加強」給分 彰化區 → 得 3 分(總分 6 分,得到 50%分數)。 3 考量入學權益給分 宜蘭區 → 得 1 分(總分 3 分,得到 33%分數)。 4 無說明 金門區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從上述的整理可以發現,各個免試就學區在制訂超額比序中「體適能」成績計 分方法上花費許多時間並經過多次的修正,以期達到最公平、有效又不會造成學生、 家長及老師額外負擔的方式,第一次施行新政策,意見必定多所分歧,如何能在不 同的意見中不斷地修正和進步則是教育決策單位未來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38) 28. 第四節 本章總結 政府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加上民間教育團體及家長的殷切期盼下,雖制度層面並 未建構完全,但十二年國教終於將在民國 103 年正式啟動;教育部對於國人健康的注重 和體適能政策的推動也經歷十多年的執行,為了達到促使學校及學生重視身體健康的培 養,提升學生體適能,以利五育均衡發展之效果,十二年國教將體適能列入免試入學超 額比序之積分計算,以期帶給家長與學生正確且持續的運動觀念。但在各免試入區對於 體適能積分辦法的訂定上從成績比重、計分標準、乃至特殊身體狀況採計方式都有所不 同,導致許多家長與學生感到不理解與憂心,深怕計分方法的公平性與正確性會影響到 孩子未來的升學。現今國家二個重要政策即將有所交集,臺灣民眾對於十二年國教的認 知程度如何?對於體適能成績列入超額比序積分計算又有何看法及疑慮?對於臺灣未 來的教育環境將會造成如何重大的影響?值得持續觀察與研究。.

(39)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前述研究目的和文獻探討,並採用網路問卷調查進行研究。本章旨在說 明研究的方法,共分為五節,包括: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流程;第三節、 研究對象;第四節、研究工具,以及第五節、資料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將用現有文獻資料分析十二年國教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並開放網路 問卷填答,調查一般民眾對於此項政策之看法和應對方式,期能藉此綜合整理現行政策 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出具體施行與改革的建議。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施行之研究架構如圖 2 所示。本研究架構採取文獻分析法、網路 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並以單因子變異數與 T 考驗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民眾對體適能列 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之認知與意見。. 填答者變項.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現況認知. 居住地 年齡 性別 學歷 職業 婚姻狀況 族群別. T-test.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超額比序認知. one-way ANOVA 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超額比序意見. 圖 2. 研究架構圖.

(40) 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進行步驟如圖 3 所示,分別說明如下: 一、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確定研究方向與目的。 閱讀十二年國教相關報導及文獻,觀察媒體傳達之現況問題,擬定研究範圍並 和指導教授討論訂定研究方向與目的。 二、蒐集文獻資料並彙整分析。 根據本研究之目的,藉由中華民國論文期刊系統、政府機關公告文本和報章雜 誌報導,找出與研究主題相關之文獻,加以閱讀整理並分析,一共分為(一)十二 年國教之發展歷程; (二)體適能推動情形; (三)各學區免試入學體適能積分採計 現況等主題進行整彙,作為本研究設計之參考依據。。 三、確立研究架構。 根據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結果確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 2 所示。 四、網路問卷編製。 網路問卷調查具有調查成本低廉;網路傳遞快速;掌控傳遞狀況;任何時間、 地點都可回答;回答具彈性;大量節省紙張(余兆鴻,2005)等優點。因此本研究 確定研究之主題、範圍和研究對象後,依據整理之相關文獻配合與一般民眾簡單訪 談的結果,進行「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超額比序認知調查問卷」之編製。 內容包含個人基本資料和體適能列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認知二大部分。使用 Google Docs 做為網路傳送平台,張貼問卷連結於 BBS 問卷版、教育版和 FACEBOOK 社群。 五、專家學者檢視。 問卷編製完成後請專家學者檢視,根據審視的結果修正後實施網路問卷預試。 六、問卷預試與修正。 本研究於民國 102 年 3 月 15 日起至 3 月 28 日進行網路問卷預試,透過填答者 的回覆結果進行問卷內容之再修訂,並將修訂結果請專家學者再次審視。.

(41) 31. 七、實施正式網路問卷。 本研究之問卷採網路填答方式,全臺灣可使用網路之一般民眾均可填答,屬於 隨機抽樣調查。填答時間為民國 102 年 4 月 15 日起至 5 月 10 日止。 八、資料整理與分析。 回收之問卷將進行編碼,以 SPSS 20.0 之電腦套裝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再針對 統計結果分析與討論。 九、提出結果與建議。 根據統計分析後的資料進行本研究結果之撰寫,並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確定研究方向與目的 1. 十二年國民教育之發展歷程。 2. 體適能推動情形。 3. 各學區免試入學體適能積分採計現況。. 蒐集文獻資料並彙整分析. 確立研究架構. 網路問卷編製. 專家學者檢視 項目分析 信、效度考驗. 問卷預試與修正. 實施正式網路問卷. 資料整理與分析. 提出結果與建議 圖 3. 研究流程圖.

(42)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有網路使用習慣之全臺灣一般民眾,屬於自願性參與,因此並非 隨機抽樣。截至民國 102 年 3 月底止臺灣 13-55 歲的人口數為 15,247,434 人,在信心水 準 95%,抽樣誤差正負 5%情況下進行推估,計算公式如下:. n. N   2d N  z  2. 2.     1 . 人口數,N= 15,247,434 抽樣誤差 5%,d=0.05 信心水準 95%, z 0.025 =1.96. n  384.15 ≅ 385 由以上公式計算可知道至少需要收集 385 份有效樣本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

The outcome of the research has that users’ “user background variable” and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sers’ “ actual feeling for servic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Among them, service quality and sex, age, level of education, marital status, average month income and class Present notable difference... Job Pressure and service quality of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out of school traffic guidance staff with different gender, job title, guidance counselors seniority and age in the

Our major findings are: (1)The sex of consume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everse product design but the remaining factors.(2)The mar- riage status of consume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haviors of a low-carbon diet among with different mother’s occupations.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gained among knowledge attitu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