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與人文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內容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藝術與人文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內容研究"

Copied!
2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音樂教育組 碩士論文. 藝術與人文教科書 歌唱與直笛曲目之內容研究 A Study on Singing and Recorder Repertoires of the Music Textbooks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研 究 生:江昀珊. 撰. 指導教授:莊惠君博士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2)

(3) 誌. 謝. 終於到了畢業的時刻,這條漫漫長路,一路走來的歡笑、淚水、掙扎、疲憊、苦楚 與煩悶,都在此刻化為滿滿的感謝、感恩、感激與感動。 謝謝所有師大的老師,在昀珊修課期間對我的照顧,不論是作曲組的老師、音樂學 組的老師,亦或是教育學程的老師等等,都讓我留下充實又美好的記憶。 最感謝的莫過於音樂教育組的師長,最敬愛的賴美鈴老師不僅學識豐富,更像母親 一般地關心我的生活;對教學充滿熱忱的潘宇文老師,更像是大姊姊,不斷地鼓勵我、 為我注入能量;幽默風趣的吳舜文老師,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擔任昀珊的口試委員, 並且在我寫作論文的過程中,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最勞苦功高的指導教授—莊惠君老 師,對您的感激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謝謝您包容我的任性,堅持帶領我走向終點,如 果沒有您的陪伴,我想我可能早就放棄了吧! 大學時期的恩師,因為您們,使我有了向前的勇氣。我的音樂教育啟蒙老師—張蕙 慧老師,謝謝您在我求學路程中給予一次又一次的支持與幫助,讓昀珊感到溫暖又感 動;看似嚴肅的高玉立主任,感謝您總是為學生設想周到,提出最合適的意見;個性爽 朗的鄭哲男老師,謝謝您對昀珊的信任,雖然我們相處時間不長,但是卻意外地投緣; 與我感情最深厚的莊世玉老師,每年收到您的問候,都讓我淚如湧泉,無法抑止。 研究所的同學們,我們一直是最「麻吉」的一班!謝謝家秀、穎謙,以及音樂學博 士婉淳學姊與竹教大的怡惠學姊為了幫我找齊教科書而四處奔走,最美麗的新娘哲伶毫 不猶豫地答應協助我做研究,依嫻、賴琦、悌妏、喬惠、惠萱總是幫我減輕負擔,尤其 是和我一起修很多課的惠萱,真的很有氣勢地關照我的作息呀! 親愛的家人,縱使您們沒有說出口、沒有顯現在臉上,但我知道,我的淚水有多少, 您們的不捨就有多少,謝謝您們的靜靜地守候、默默地守護。 路選對了,再遙遠都可以達到目標!感謝所有的天使,讓我看見這條路有多美! 昀珊 謹誌 101 年 6 月.

(4) 藝術與人文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內容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針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音樂內涵、音樂類 型,以及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附錄教材內容的關連性 進行內容分析,研究者選擇九十九學年度教育部通過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為研 究對象,國小包含南一、康軒、翰林三個版本,國中包含育成、南一、康軒、翰林四個 版本,編製「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內涵類目表」、「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類型 類目表」以及「教科書直笛與歌唱曲目之課程綱要附錄內容類目表」作為研究工具,獲 致結論如下: 一、歌唱曲目音樂內涵方面:國中小各版本歌唱曲目以單拍子最多;調性與調式以大調 最多;曲式以二段式最多;聲部以齊唱最多;語言以國語最多。 二、直笛曲目音樂內涵方面:國中小各版本直笛曲目以單拍子最多;調性與調式以大調 最多;聲部以齊奏最多;曲式部份國中各版本以二段式最多;音程部份國小各版本 音程皆依冊次逐漸增加。 三、歌唱曲目音樂類型方面:國中小各版本歌唱曲目在地區方面皆以臺灣佔所有地區之 冠;風格方面國小各版本以民謠為多數,國中亦以民謠或流行音樂為多數。 四、直笛曲目音樂類型方面:地區方面國小以臺灣曲目、美國曲目或日本曲目居冠,國 中則以歐洲曲目為多數;風格方面國小以民謠曲目最多,國中則以民謠及流行音樂 並列最多。 五、歌唱與直笛曲目與課程綱要教材內容關連方面:國民小學各版本教科書之歌唱與直 笛曲目與課程綱要教材內容,在第二階段的藝術生活方面各版本略有不同,第三階 段方面,各版本皆將著重於習唱與欣賞不同時期、地區、文化風格的音樂。國民中 學各版本教科書皆無顯著差異,均著重演奏、演唱、欣賞多種文化風格的樂曲。 關鍵字:教科書、音樂內涵、音樂類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5) A Study on Singing and Recorder Repertoires of the Music Textbooks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conduct a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singing and recorder repertoires of music textbooks for elementary and junior-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Four textbook versions (Nani, Kang Hsuan, Han Lin, and Uchen) were reviewed in this research. “Content Analysis Scales”, “Category Analysis Scales”, and “Curriculum Comparison Scales” were designed and appli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attempted to review the characters and differences of repertoires in each version of textbook. The findings, discussions, and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Duple meter, major modality, and binary form were most used in singing repertoire. Sing in unison and Chinese language were the most numerous. Singing range was increased with grades. 2. Duple meter, major modality, playing in unison, and binary form were appeared most frequently. The melodic range was increased with grades in the recorder repertoires. 3. Folk song and popular music were appeared most in the textbooks. 4. Taiwa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repertoires were found most in the elementary textbooks; European repertoire was the most common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Keywords:textbook, music content, music category, arts and humanities curriculum schema.

(6) 目 次 目. 次......................................................................................................................................... i. 表. 次.......................................................................................................................................ii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音樂內涵與音樂類型............................................................................................. 9 第二節 音樂課程改革....................................................................................................... 37 第三節 直笛歌唱與教科書之相關研究...........................................................................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8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8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步驟................................................................................................... 8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6 第四節 資料分析............................................................................................................... 89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9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95 第一節 各版本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直笛與歌唱曲目之音樂內涵........................... 95. i.

(7) 第二節 各版本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直笛與歌唱曲目之音樂類型......................... 147 第三節 各版本藝術與人文領域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47 第一節 結論..................................................................................................................... 247 第二節 建議..................................................................................................................... 251. 參考文獻 ............................................................................................................................. 255 附錄....................................................................................................................................... 267 附錄一. 專家效度意見整理表 ....................................................................................... 267. 附錄二. 修訂後類目表 ................................................................................................... 271. 附錄三. 評分者信度 ....................................................................................................... 274. ii.

(8) 表 次 表 2-2- 1 1949 年以來國中小歷次課程修訂過程 .............................................................. 47 表 2-2- 2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各年級每週學習節數分配 ......................................... 49 表 2-3- 1 直笛之相關學位論文 ........................................................................................... 59 表 2-3- 2 各階段研究對象統計 ........................................................................................... 63 表 2-3- 3 研究方法統計 ....................................................................................................... 63 表 2-3- 4 研究發表年代統計 ............................................................................................... 64 表 2-3- 5 歌唱之相關學位論文 ........................................................................................... 69 表 2-3- 6 各階段研究對象統計 ........................................................................................... 73 表 2-3- 7 研究方法統計 ....................................................................................................... 73 表 2-3- 8 研究發表年代統計 ............................................................................................... 74 表 2-3- 9 歌唱語言統計 ....................................................................................................... 75 表 2-3- 10 音樂教科書內容分析之相關論文 ....................................................................... 76 表 2-3- 11 各階段研究對象統計 ........................................................................................... 78 表 2-3- 12 研究方法統計 ....................................................................................................... 78 表 2-3- 13 研究工具統計 ....................................................................................................... 79 表 2-3- 14 研究發表年代統計 ............................................................................................... 79 表 3-1- 1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九十九學年度教科圖書一覽表 ....................................... 81 表 3-1- 2 研究對象列表 ....................................................................................................... 82 表 3-3- 1 直笛曲目音樂內涵類目表 ................................................................................... 86 表 3-3- 2 歌唱曲目音樂內涵類目表 ................................................................................... 86 表 3-3- 3 歌唱與直笛曲目音樂類型類目表 ....................................................................... 87 表 3-5- 1 專家效度名單 ....................................................................................................... 91. iii.

(9) 表 3-5- 2 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歌唱與直笛曲目音樂內涵與音樂類型信度統計一覽表93 表 3-5- 3 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歌唱與直笛曲目音樂內涵與音樂類型信度統計一覽表93 表 3-5- 4 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歌唱與直笛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信度統計一覽表 ... 93 表 3-5- 5 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歌唱與直笛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信度統計一覽表 ... 94 表 4-1-1- 1 南一國小直笛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96 表 4-1-1- 2 康軒國小直笛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98 表 4-1-1- 3 翰林國小直笛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00 表 4-1-1- 4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拍號之綜合分析結果...................................................... 102 表 4-1-1- 5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調性與調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02 表 4-1-1- 6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曲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03 表 4-1-1- 7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音域之綜合分析結果...................................................... 103 表 4-1-1- 8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聲部之綜合分析結果...................................................... 103 表 4-1-2- 1 育成國中直笛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06 表 4-1-2- 2 南一國中直笛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08 表 4-1-2- 3 康軒國中直笛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10 表 4-1-2- 4 翰林國中直笛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12 表 4-1-2- 5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拍號之綜合分析結果...................................................... 114 表 4-1-2- 6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調性與調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14 表 4-1-2- 7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曲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14 表 4-1-2- 8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音域之綜合分析結果...................................................... 115 表 4-1-2- 9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聲部之綜合分析結果...................................................... 115 表 4-1-3- 1 南一國小歌唱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18 表 4-1-3- 2 康軒國小歌唱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21 表 4-1-3- 3 翰林國小歌唱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24 iv.

(10) 表 4-1-3-4.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拍號之綜合分析結果..................................................... 126. 表 4-1-3-5.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調性與調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27. 表 4-1-3-6.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曲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27. 表 4-1-3-7.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音域之綜合分析結果..................................................... 127. 表 4-1-3-8.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聲部之綜合分析結果..................................................... 127. 表 4-1-3-9.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語言之綜合分析結果..................................................... 128. 表 4-1-4-1. 育成國中歌唱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31. 表 4-1-4-2. 南一國中歌唱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34. 表 4-1-4-3. 康軒國中歌唱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37. 表 4-1-4-4. 翰林國中歌唱曲目內涵次數分配表............................................................. 140. 表 4-1-4-5.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拍號之綜合分析結果..................................................... 142. 表 4-1-4-6.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調性與調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43. 表 4-1-4-7.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曲式之綜合分析結果..................................................... 143. 表 4-1-4-8.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音域之綜合分析結果..................................................... 143. 表 4-1-4-9.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聲部之綜合分析結果..................................................... 143. 表 4-1-4-10.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語言之綜合分析結果..................................................... 144. 表 4-2-1-1a. 南一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48. 表 4-2-1-1b. 南一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49. 表 4-2-1-1c. 南一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50. 表 4-2-1-2a. 康軒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52. 表 4-2-1-2b. 康軒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53. 表 4-2-1-2c. 康軒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54. 表 4-2-1-3a. 翰林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55. 表 4-2-1-3b. 翰林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56 v.

(11) 表 4-2-1-3c. 翰林國小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57. 表 4-2-1-4.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地區之綜合分析結果..................................................... 158. 表 4-2-1-5.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風格之綜合分析結果..................................................... 159. 表 4-2-1-6. 國民小學直笛曲目年代之綜合分析結果..................................................... 160. 表 4-2-2-1a. 育成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61. 表 4-2-2-1b. 育成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62. 表 4-2-2-1c. 育成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63. 表 4-2-2-2a. 南一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65. 表 4-2-2-2b. 南一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66. 表 4-2-2-2c. 南一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67. 表 4-2-2-3a. 康軒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68. 表 4-2-2-3b. 康軒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69. 表 4-2-2-3c. 康軒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71. 表 4-2-2-4a. 翰林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73. 表 4-2-2-4b. 翰林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74. 表 4-2-2-4c. 翰林國中直笛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75. 表 4-2-2-5.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地區之綜合分析結果..................................................... 176. 表 4-2-2-6.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風格之綜合分析結果..................................................... 177. 表 4-2-2-7. 國民中學直笛曲目年代之綜合分析結果..................................................... 178. 表 4-2-3-1a. 南一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80. 表 4-2-3-1b. 南一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81. 表 4-2-3-1c. 南一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82. 表 4-2-3-2a. 康軒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84. 表 4-2-3-2b. 康軒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85 vi.

(12) 表 4-2-3-2c. 康軒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86. 表 4-2-3-3a. 翰林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88. 表 4-2-3-3b. 翰林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89. 表 4-2-3-3c. 翰林國小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90. 表 4-2-3-4.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地區之綜合分析結果..................................................... 191. 表 4-2-3-5.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風格之綜合分析結果..................................................... 192. 表 4-2-3-6. 國民小學歌唱曲目年代之綜合分析結果..................................................... 193. 表 4-2-4-1a. 育成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94. 表 4-2-4-1b. 育成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95. 表 4-2-4-1c. 育成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96. 表 4-2-4-2a. 南一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197. 表 4-2-4-2b. 南一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198. 表 4-2-4-2c. 南一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199. 表 4-2-4-3a. 康軒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200. 表 4-2-4-3b. 康軒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201. 表 4-2-4-3c. 康軒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202. 表 4-2-4-4a. 翰林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地區)分配表 ............................................. 204. 表 4-2-4-4b. 翰林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風格)分配表............................................. 205. 表 4-2-4-4c. 翰林國中歌唱曲目類型次數(年代)分配表 ............................................. 206. 表 4-2-4-5.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地區之綜合分析結果..................................................... 207. 表 4-2-4-6.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風格之綜合分析結果..................................................... 208. 表 4-2-4-7. 國民中學歌唱曲目年代之綜合分析結果..................................................... 209. 表 4-3-1-1. 南一國小第二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12. 表 4-3-1-2. 南一國小第三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14 vii.

(13) 表 4-3-1-3 康軒國小第二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17 表 4-3-1-4 康軒國小第三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19 表 4-3-1-5 翰林國小第二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22 表 4-3-1-6 翰林國小第三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24 表 4-3-1-7 國民小學第二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綜合分析結果 ........................................................................................................................................ 227 表 4-3-1-8 國民小學第三階段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綜合分析結果 ........................................................................................................................................ 230 表 4-3-2-1 育成國中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33 表 4-3-2-2 南一國中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36 表 4-3-2-3 康軒國中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39 表 4-3-2-4 翰林國中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之項目........................... 242 表 4-3-2-5 國民中學直笛與歌唱曲目符合課程綱要附錄內容第四階段之綜合分析結果 ........................................................................................................................................ 244. viii.

(14) 圖 次 圖 2-3- 1 直笛之發表年代統計圖 ....................................................................................... 64 圖 2-3- 2 歌唱之發表年代統計圖 ....................................................................................... 74 圖 2-3- 3 音樂教科書之發表年代統計圖 ........................................................................... 80 圖 3-2- 1 研究架構圖 ........................................................................................................... 84 圖 3-2- 2 研究步驟圖 ........................................................................................................... 85. ix.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柯大宜主張兒童音樂活動的第一步,就是歌唱。以唱歌為出發點,將所有的音樂知 識與常識,以及音樂上的聽唱讀寫能力完全融入一般的教室活動,使學習者具備「敏銳 的音感」、「豐富的音樂知識」、「靈敏高尚的心」與「熟練的技巧」,四項平衡發展,達 到完備的音樂素養。陳學謙(1993)認為演唱在音樂教學中最為簡便,並且是最容易引 起興趣之有效學習工具;張蕙慧(1996)認為歌唱出自於人類的本能,是最原始的音樂 表現形式。美國國家藝術教育標準(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 1994)指出歌 唱是音樂教學的一部分,學生要學會獨唱、合唱與演唱多樣的曲目;而我國從 1902 年 的學堂樂歌直至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實施,其中的規定與教材編選原則皆明訂歌唱的項 目,由此可知歌唱在音樂教學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除歌唱之外,直笛輕巧易於攜帶, 吹奏不必費很大的力氣,也容易學會,奧福教學的曲調樂器,即是提倡以直笛為入門。 學習直笛是學生培養音樂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臺灣的國民中小學音樂課程也大多數採 用直笛作為演奏的主要入門樂器,值得深入探究本國教科書在直笛教學方面的編排與影 響。由此可知,歌唱與直笛在其他國家的音樂教學中皆為重要的一環,除此之外,就算 在設備缺乏的地區,人聲與直笛可以達到全面性和普及性,是學生進行藝術實踐,表現 音樂的重要形式。此為研究者選擇探究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首要動機。 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是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主要內容, 這些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語彙,它們都是以自己獨特的表現語彙來呈現豐富的內在與美 感。按《樂記》所述:「聲成文為之音」,說明音樂乃是經過組織安排的,成為有內容、 有章法的作品(黃瓊慧,2003)。音樂的構成要素,有音色、節奏、曲調、力度、速度、 和聲等,這些音樂元素的組合方式和發展的程序將影響樂曲的表現、時地風格與曲式(林 1.

(16) 小玉,2001)。這些音樂元素以特殊的符號系統與理論,形成音樂課程發展的基礎。這 些符號系統就如同我們日常所使用的語言,是學習時所運用的工具。由於音樂的獨特語 彙使得正式的音樂教育需要專業能力及妥善規劃的課程,基於此緣故,研究者認為深入 了解音樂這項藝術的基本特質是必要的。探究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之音樂內涵,乃為 動機二。 根據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Comenius 的容易原則,以及杜正勝(2000)提出的 同心圓史觀,從上述觀點可知學習的歷程,由近而遠,由具體而抽象,是比較有效的方 法。單文經(1997)在其有關美國鄉土教育的論述中,提及著名的教育學者 Patrick (1992)、Bigham(1991)and Graham(1991)的觀點指出,教導學生認識與欣賞美國 文化資產,並且激發其保存與發揚鄉土及美國文化特質的意願,原本即應是學校教育的 重要任務,而學生由鄉土史教育中所習得的歷史知識和技能,是進一步學習美國史和世 界史的基礎。從鄉土文化的單元開始入手,是進一步學習個人、地方、州和全國文化的 一個好的開始。鄉土藝術對多元音樂教育的施行具有指標性的作用,推展鄉土藝術可培 養欣賞、尊重、並包容不同於自己文化的價值。藉由欣賞優美的臺灣音樂,讓情感豐沛、 想像力豐富的青年學生,體驗祖先的生活經驗與情景,進而認同自己家鄉音樂文化,培 養發展多元之文化觀及世界觀,體認鄉土音樂的價值並增進文化素養(劉淑如,2006)。 Habermeyer(2004)認為,音樂會刺激人類大腦,使腦細胞連結產生緊密的網路進而提 升智商,且各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對腦皮層的發展影響也不相同。由此可知,多元音樂 對腦部的發展有所助益,並能提升音樂與空間智能,以及增強記憶與創造能力。教育部 公布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當中,其課程目標之一,即在讓學生多接 觸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綜上所述,音樂教學素材應由本土漸進至世界,單純逐增至多 元,各版本藝術與人文教科書在選材編排上是否符合「鄉土情,國際觀」的目標,為研 究者探究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音樂類型的主因,此為動機三。 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我國課程改革以來,變動幅度最大的. 2.

(17) 一次,由舊課程制式化、統一化的「課程標準」轉為學校自主、尊重專業的「課程綱要」 (李坤崇,2002)。教科書的全面開放,從原本的統編制改為百家爭鳴的審訂制,各版 本在編輯內容上不免會有差異。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不論是教師或學生使用教科書 的時間,均佔很高的比例。教科書是教材最重要組成部份,它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程序, 是教師主要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指引,教科書更是能達成國家教育目標、傳 遞文化精華、型塑社會價值等的重要工具(魏國泰,2006)。九十九學年通過的教科書, 對應的課程綱要為 92 課綱,正式實施 97 課綱為一百學年度之教科書,但是 97 課綱已 於 2008 年修訂完成,如果能先透過九十九學年度教科書與 97 課綱之對應比較,即能得 知九十九學年教科書不足或須改進的地方,不論是對教師或教科書編輯團隊而言,都能 有更具體的教學準備和修正方向,此為動機四。 基於上述的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乃針對九十九學年度通過審定的藝術與人文教科書 之歌唱與直笛曲目進行分析,內容分析包含教科書歌唱與直笛曲目的內涵、類型,以及 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附錄教材內容之關連性。完整分析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中歌唱與直笛 曲目的編排,可以發現教科書選用歌唱與直笛曲目的內涵與類型差異;透過以課程綱要 為基礎來分析歌唱與直笛曲目的編選,可以了解學生培養音樂能力與選材的關連性。研 究者認為版本比較的研究結果將可幫助教學者了解各版本歌唱與直笛曲目的差異,也能 對實際從事教學有所啟發,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學校行政單位或教科書編輯團隊 編輯與修正教學內容之參考。.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動機,列舉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並比較國民中小學各版本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歌唱與直笛曲目的音樂內涵。 二、分析並比較國民中小學各版本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歌唱與直笛曲目的音樂類型。 三、分析並比較各版本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歌唱與直笛曲目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附錄教材內容的關連性。.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擬定研究問題如下: 一、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歌唱與直笛曲目的內涵為河? (一)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直笛曲目的音樂內涵為何? (二)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直笛曲目的音樂內涵為何? (三)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歌唱曲目的音樂內涵為何? (四)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歌唱曲目的音樂內涵為何? 二、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歌唱與直笛曲目於各類型所佔的比例為何? (一)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直笛曲目於各音樂類型所佔的比例 為何? (二)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直笛曲目於各音樂類型所佔的比例 為何? (三)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歌唱曲目於各音樂類型所佔的比例 為何? (四)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歌唱曲目於各音樂類型所佔的比例 為何? 三、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之歌唱與直笛曲目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附. 4.

(19) 錄教材內容之關連性為何? (一)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直笛曲目是否符合國民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附錄之教材內容? (二)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直笛曲目是否符合國民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附錄之教材內容? (三)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歌唱曲目是否符合國民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附錄之教材內容? (四)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各版本教科書之歌唱曲目是否符合國民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附錄之教材內容?. 5.

(2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教科書 教科書是教材的權威,是教學方案的心臟,沒有教科書就沒有學校。應該教什麼? 要如何教?幾乎完全決定於教科書(歐用生,2003)。對許多老師而言,教科書是其組 織教材和實施教學的重要參考來源;對許多學生而言,是其學習的重要管道;對大部分 的家長而言,教科書是其了解子女學習內容,進而協助子女學習的主要憑藉(陳春美, 2008)。教科書為教學活動中的主要的角色之一,作為達成教學目的而編纂發行的教育 材料,用以輔助師生間的授課與學習(王立心,2009)。 本研究所指的「教科書」,為九十九學年度通過審定的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其 中國民小學包含南一、康軒與翰林三個版本三至六年級共二十四冊,國民中學包含育 成、南一、康軒與翰林四個版本一至三年級共二十四冊,國中小總計四十八冊。. 二、音樂內涵(musical contents) 音樂內涵具有兩項特性,其一為普遍性,意指有章法的聲音組合;其二為特殊性, 意指各地方言。當樂曲中的歌詞去除之後,即為音樂帶來的感受(黃日進,2003)。 本研究所指的「音樂內涵」,以汪怡琳(2007)「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 之音樂課程內容分析研究」的分析方式為參照,其中包含樂曲的拍號、調性、曲式、音 域與形式(演奏唱的形式,如齊唱、二部合奏等),其演唱曲目部分則多加一項演唱的 「語言」。. 三、音樂類型(music classifications) 音樂類型的概念是依據獨立的文化與特殊的音樂風格作為分類的方式,不僅是深入 瞭解音樂風格的根源,也是普遍瞭解人類文化與行為的方法(Wallin, Merker, and Brown,. 6.

(21) 2001)。 音樂類型的分類方式差異極大,康瓊文(2000)「演唱歌曲來源分布類目表」,將 來源分成國內、國外、與出處不詳三大類,國外歌曲以教科書中出現的國家為依據,分 別為歐洲、美洲、亞洲、非洲與澳洲地區的國家。張碧芳(2005)、鄭心怡(2006)、 洪慧禪(2008)、與李宛蓁(2009)等之教材類目表,分別以童謠、民歌、藝術歌曲、 流行歌曲、古典音樂、世界音樂、臺灣音樂等類別來區分。 本研究所指的「音樂類型」,以「六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 與大洋洲)作為主要的劃分方式,再分別依據「地區」、「風格」與「年代」,細分所 屬類別。. 四、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附錄—教材內容」 教材指根據一定學科之任務,編選和組織具有一定深度和範圍之知識技能體系,一 般以「教科書」的形式來具體表現之。其中包涵特定目標、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方式, 可供教師上課時之使用及學生課後對某特定領域之參考閱讀之用(教育部,2004)。 本研究所指的教材內容,是教育部(2008)公布的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 「附錄—教材內容」第二階段至第四階段,目的為提供不同學習階段訂定教材內容之參 考與建議。. 7.

(2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內容分析對象為九十九學年度通過教育部審定的藝術與人文領域教 科書,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包含南一、康軒與翰林(依筆劃順序排列) 共三個版本,每個版本三至六年級共八冊,計二十四冊,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 教科書包含育成、南一、康軒與翰林共四個版本,每個版本一至三年級共六冊,計 二十四冊。研究範圍僅限於學生所使用的課本,有關教師手冊、學生習作與輔助教 材等則不在本研究範圍之內。.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所指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附錄—教材內容」,於2008年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修訂而成,依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涵蓋內容及對應課 程目標之三大主軸,訂定出表現試探、基本概念、藝術與歷史文化、藝術與生活四 項,作為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三方面共同統整的教材範疇,配合中小學一貫 體系,藝術素養指標、落實美育的理念,依學習階段訂定四階段教材內容。 此項內容目的在協助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於設計或進行教學活動時能有 更具體的教材指引來提供參考與建議。.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從四個面向進行相關文獻探討,第一節為音樂內涵與音樂類型,包括音樂內涵 的定義、基本概念和展演特性,介紹九種音樂類型的定義、分類與特性。第二節為音樂 課程改革,重點在於討論我國教科書的編選制度、編審制度與音樂課程標準及其發展歷 程。第三節以直笛和歌唱為範疇,探討演奏唱與教科書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音樂內涵與音樂類型. 音樂是透過人聲演唱、樂器演奏或電腦科技合成(Brown, 2007;Meyer, 2009) ,經 過有組織的樂音表現,所呈現出來的音響旋律和節奏,透過人耳的聽覺能力,反應出各 種不同的美感情緒。由於音樂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音樂在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過程 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從人類有文明以來,就不斷地發展音樂(Backus, 1977;Cross, 2001),從最簡單的本能呼叫和歌唱,逐漸發展到現在的精緻音樂藝術。經過不同時代 的洗禮與蛻變,各民族都累積了豐富的音樂內涵和音樂類型,在文化發展過程中,形成 各具代表性的音樂藝術特色。因此,瞭解音樂的內涵和類型,可使人們更能理解作曲時 代的社會歷史背景,增進產生心靈的共鳴。. 壹、音樂內涵 音樂內涵就是包含在樂曲裡面的情感和所要表達的思想,用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 每一種音樂都有其固有的特徵,所以音樂的內涵可以從音樂元素著手來探討,作為音樂 欣賞和演奏唱的基礎。. 9.

(24) 一、音樂內涵的定義 整體而言,聲音是音樂的根源,並且是一種具體的物理現象(Ridgen, 1977;Backus, 1977;Eargle, 1990),而音樂是一種抽象的藝術。廣義地說,音樂的內涵是音樂藝術的 固有本質,是音樂諸元素的審美與和諧。音樂內涵主要是指音樂作品的內在含義,也就 是音樂的思想情感,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不僅是音樂欣賞的必備條件,更是演奏 唱的重要基礎。 內涵是甚麼呢?郭美女(2000)指出內涵是一個意義的系統,是情感組織要素的暗 示,聯想的喚起,並隱含著其他意義詮釋的方式。它必須先透過外延傳達的作用才可以 知道內涵,但它往往會超越符號外表形式的感知;並且和其他認知的、文化的、感性的 資訊相結合而產生意義。一般而言,外延傳達作用比較容易被理解,但內涵作用呢?我 們要如何判斷、瞭解內涵層面中的意義?事實上,要理解內涵的意義或其指涉,通常與 接收者的主觀能力、情境、經驗、文化背景,或某一特定的文化有關係,並且依個人的 文化情境,而有不同的意義(郭美女,2000;Cross, 2004;Hanslick, 1891, 1986;Zangwill, 2004)。也就是說,相同的內涵作用,通常會因接收者和所處情境的不同,產生不同的 解讀和意義。 就聲音而言,現實生活中的聲音是具體存在的物理現象,它本身就具備了外延作 用,例如,人聲、鳥鳴聲、風吹聲、流水聲、警鈴聲等,這些聲音各有其本身的特色, 常會使人引起其他的聯想而產生內涵作用(郭美女,2000;Cross, 2004) 。換句話說,每 種聲音不只是表現出客觀存在的真實聲音,它還隱含著內涵作用。就音樂而言,從古至 今,音樂在各個社會中都具有某種內涵意義,音樂的聲音可以藉由某些特定聲音的象徵 性去表現某種現象和對象,以象徵性的主題暗示發展的過程,或以特定含義的音調、情 緒性氣氛的渲染,來象徵特定的事物等等,因此,音樂內涵象徵是作曲家經常使用的一 種表現方式(郭美女,2000)。例如,一段活潑明朗的樂曲,其內涵可以象徵歡樂、節 慶或希望等;一段緩慢沉重的樂曲,其內涵可以象徵悲傷、死亡或失望等。顯然,音樂. 10.

(25) 內涵的意義和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文化歷史背景有密切的關係,而且音樂的內涵是比 較具有彈性的,只要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就會得到不同的內涵意義。 郭美女(2000)認為音樂的主要意義在於內涵性,因為音樂內涵是如此的多義、不 確定,音樂才能成為聲音的藝術。她也指出音樂內涵和地域文化性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例如,臺灣小調就能表現出臺灣特有的味道,佛朗明哥音樂代表著西班牙,巴里島的甘 美朗音樂,非洲的鼓樂、印度音樂、蘇格蘭人的五聲音階等等,這些音樂不但具有明顯 地域性的,也表現出其歷史、文化甚至宗教的特色。所以,當音樂和其他的語言如戲劇、 肢體、說唱結合在一起時,音樂的內涵就更顯示出其重要和創造性。 音樂與聲音都是溝通的一種媒介,音樂內涵的表現就如同人們敍述一件事情一樣, 以不同的口吻和語氣來表達,所得到的效果也會不同(郭美女,2000;Ross, 2010) 。演 唱(奏)者所要表現的並不只是音符而已,其實也是表達出表演者自己的心聲,能夠將 自己的心聲以及在生活中的體驗和感悟,用音符表達出來的樂曲,必定就是一首好聽的 音樂。也因為如此,同一首樂曲,有些人演唱(奏)出來很動聽、扣人心弦,而有些人 的演唱(奏)就沒有很強的吸引力。此外,要演唱(奏)出一首好聽的樂曲,必須對該 首樂曲的背景有深刻的瞭解,通過演唱(奏)者的想像,把該樂曲所描寫的情景以及人 們在當時環境中的感受表現出來,讓聽眾在欣賞演唱(奏)的同時也在腦海中產生類似 的想像,引起共鳴,這樣才算是有音樂內涵的樂曲。 從以上的說明可以瞭解音樂內涵的意義,簡單地說,音樂內涵就是包含在樂曲裡面 的情感和所要表達的思想,用音樂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從作曲者的觀點來看,音樂 內涵是作曲者試圖通過音樂形式表達出來的情感和思想;而從欣賞者的觀點來看,音樂 內涵是聽眾從音樂中用心感悟樂曲所包含的內在思想,達到與音樂情境產生共鳴的感 知。音樂是一種流動的語言,是要用聽覺去感知的,人唯有完全沉浸到音樂中去才能感 悟到音樂之美。由於音樂內涵的多元性和豐富性,音樂內涵的範圍很廣泛,也隨著各時 代變遷而有不同的解釋和認知。. 11.

(26) 根據聲音的物理現象來說,每一種聲源都有其特性(Backus, 1977;Brown, 2007; Eargle, 1990;Meyer, 2009;Ridgen, 1977) ,於是所形成的每一種音樂都有其固有的特徵, 例如,古典音樂具有繁複的和聲,佛朗明哥具有強烈的節奏等。因此,音樂內涵可以從 音色、節奏、旋律、和聲、曲式、調式、速度、力度、織體等音樂元素來探討,這是因 為音樂是利用這些聲音元素,透過不同的特殊方式組合而成,抒發出內心的情感,表達 出內在的思想。. 二、音樂內涵的基本概念 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於概念的意義,有著多元的解釋,在音樂領域中,也存 在各種概念,但不論說法為何種,概念對於學習者的學習行為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在 初學時建立了錯誤的概念,往後不但不容易修正,而且還會影響到下一個相關概念的認 知(熊千瑩,2006)。根據教育百科辭典(1994)的解釋,概念是人類思考的一種形式, 人們藉由這種形式認識客觀現實的各種事物現象的一般本質的特徵。由此可知,概念反 映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同時,人們透過它的本質屬性去認識具有這些屬性的事物,這表 示它有客觀的內容和反映的對象;這兩個面向構成了概念的外延和內涵。 音樂的聲音是一種經過組織的聲音,由於組合成音樂的各個聲音元素所佔有的比例 不同,使得所有的音樂都有其本身的內涵。實際上,音樂的聲音包括了三個系統(Cross, 2004;Rigden, 1977),一為聲源系統,例如樂器或聲帶;二為傳播介質系統,意即空 氣;三為聽覺系統,意即耳朵。由於聲源的振動產生了聲波,對純音(pure tone)而言, 可以用數學的正弦函數波形來描述,它包含時間和空間的觀念,因此,純音聲波的特性 可用四個參數來呈現:振幅、頻率、波長和相位角。實際的聲音是由許多不同頻率的純 音疊加起來的,因此它和聲源的材料性質有密切相關,尤其是頻譜特性。事實上,樂音 具有三個要素,其中音高(pitch)由頻率決定,響度(loudness)由振幅決定,而音色 (tone color/quality)則由頻譜決定(Backus, 1977;Rigden, 1977)。許多音樂學者從不. 12.

(27) 同的觀點,根據聲源材料的頻譜特性和時間因素,對音樂本身提出不同的定義,對於音 樂要素也得到不同的見解(熊千瑩,2006)。 從上述的討論可知,將音高、響度、音色和時間因素(音的長短)相互結合起來, 便形成許多的音樂元素概念(熊千瑩,2006),例如,旋律(曲調)、節奏、和聲、曲 式、調式、力度、速度、織體等。歸納起來,本研究認為音樂的最主要元素有旋律、節 奏、和聲、音色和曲式等五項,接著針對這五種主要的音樂元素來討論音樂內涵的基本 概念,分述如下。 (一)旋律(melody):旋律和曲調的英文名稱都是 melody(康謳,1993),一首樂 曲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就是旋律,它是一連串前後連續的樂音,每一個樂音都有兩個性 質,即音高和持續時間的長度(duration)。音高是指聲音的高低,旋律是由一系列音 符高低變化作組合而形成的,包含音高與方向、音調和音型,也就是說,旋律專指音高 的性質(高低),而不考慮時間的性質(長短)。如果同時考慮音高和時間的性質,則 常稱之為曲調,並且將只考慮時間的性質,稱為節奏,以便於區別。因此,較精確地說, 曲調包含了旋律和節奏。 旋律和人們的日常語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主要是表現在情感方面。例如,婉轉 曲折的旋律,有如親切的談話一般;短促有力的旋律,很像是命令或驚歎的口氣;而下 行的旋律往往用來表現哀傷的哭泣或沉重的歎息聲。由此可知,旋律具有情感色彩,它 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作曲家就利用這個特徵,來寫作表現出各種不同情緒的旋 律;反過來說,聆聽者應該能夠從音樂作品的旋律中聽出作曲家所想要表達的情感。 旋律線是由一組音的上下行、高低起伏、級進跳進,或是同音反覆等組成,並且因 演奏方式呈現出不同的效果,例如圓滑奏或斷奏等。一般採用起伏較大的旋律線來表現 激動的情感,而採用較平緩的旋律線來表達一種溫和平靜的情緒(陳綾君,2007)。 (二)節奏(rhythm) :節奏的主要意義在於樂曲中的全部感覺,帶有規則和變異兩種 強烈的暗示,因此,呼吸(吸入和呼出) 、脈搏(心臟縮收和舒張) 、潮汐(漲潮和退潮). 13.

(28) 等全都是節奏的實例。節奏和旋律的區別在於旋律指空間(音高)的運動,節奏指時間 的推移(康謳,1993)。節奏是音樂在時間裡的律動,它是由一連串長短不同的音值所 組成,節奏與音的長短或增減值的變化,以及拍子(beat)的概念有關,也就是說,節 奏包含拍、拍子、音值和節奏型等概念。 在音樂中節奏的表現形式是拍子,在現代的實際應用中,一拍的時間從每分鐘50拍 到每分鐘140拍不等。拍子通常用符號如 3/4 來表示,意思是每一拍為四分音符,每一 小節內有三拍。如果第一拍為強拍,後兩拍為弱拍,就構成了一個圓舞曲的節奏型式。 改變重音的位置會引起一些嶄新的變化,兩個以上不同的拍子組合在一起又會形成新的 復節奏,如此無窮無盡的節奏就形成了音樂的組成要素之一。 音樂的起源和節奏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節奏產生出來的韻律美感,讓原住民部落至 今仍在信奉遵行。不同組合的強弱快慢節奏以及多次重復,使節奏產生出非常巨大的內 涵和韻味,讓人瘋狂或癡迷,沒有人能夠拒絕節奏。 (三)和聲(harmony) :和聲和旋律的不同之處,在於旋律是指一串前後連續的樂音, 而和聲是一些同時響起的樂音,也就是說,旋律是音與音的橫向關係,而和聲是音與音 的縱向關係。和聲是一種音樂作品的和絃組織,直到十八世紀初期,音樂家們才開始認 為和聲是音樂中重要的材料。和聲分析是對於一首樂曲中單獨的和絃或和聲的研究,同 時並注意它們相互之間的連接關係,以致於形成樂句、樂段,甚至於整個音樂作品。通 常稱兩個音同時發聲為和聲音程,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音同時發聲為和絃(康謳,1993) 。 一般而言,和聲是指由兩個以上的音同時發出聲音,而且依性質不同而產生和諧與 不和諧的音響。此外,和聲是由多聲部同時發聲時產生的聲音融合,通常視音樂作品的 需要,擔任潤色、烘托、渲染的作用,使得旋律更加圓滿。 (四)音色(tone color) :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由於不同聲源的材料和結構不同,一 個相同的音由不同的樂器產生出來,它們的音色是不同的(康謳,1993)。也就是說, 由於聲源的頻譜特性曲線不同,使得人聲、樂器以及其他各種器樂的組合皆會產生不同. 14.

(29) 的音色效果。音色是由泛音來決定的,每一種樂器都有它的特殊音色,同一件樂器演奏 不同的樂曲,或是相同的旋律由不同的樂器演奏,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音色。因為音色有 如繪畫中呈現出來的絢麗顏色,它決定了豐富的音樂內涵。 音色具有模仿的作用,有其特別的表現力,例如,要模仿暴風雨,就考慮採用強烈 的音色,而要模仿溫煦微風,則會選擇使用柔和的音色。因此,作曲家對於音色的運用 都非常講究,各種不同的聲音特色對作曲家來說,就像是畫家手中的色彩一樣,會使音 樂作品的旋律、節奏、和聲、力度產生扣人心弦的效果。 (五)曲式(form of music) :曲式是一首曲子通盤結構的原則與格式。換句話說,曲 式就是作曲家在寫曲時心中設計的一種結構模式,好似建築師的平面圖一般,譬如說是 賦格曲或奏鳴曲。音樂的曲式繁多,可以簡單的分為單純曲式與混合曲式兩大類: 1. 單純曲式,包括反復曲式和連續曲式。 2. 混合曲式,包括器樂曲的奏鳴曲、協奏曲、組曲和觸技曲;以及聲樂曲的清唱劇、 彌撒曲、受難曲、神劇和歌劇。在西方音樂史中的每個時期,都有某種曲式變成為傳統, 作曲家以之為模型,在其中充實自己的創造力(康謳,1993)。 簡單地說,曲式就是樂曲的結構形式,曲調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各種段落,根據這些 段落形成的規律性,而找出具有共通性的格式就是音樂的曲式。一般而言,在古典音樂 的曲式中,以奏鳴曲式為最多,因此奏鳴曲式是首先最需要瞭解的曲式。基本上,奏鳴 曲式代表了大部分樂曲的基本形式,例如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等大都採用這種形式。 除了奏鳴曲式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的曲式,例如變奏曲,它是用一個主題進行各種演變; 又如輪旋曲,它的基本含意就是由一個主題做多次的重復,就像 A-B-A-C-D-A…等,其 中 A 代表主題,而 B、C、D 等則代表變化,每一次變化之後又輪回到主題。此外,還 有時常聽到的進行曲,通常它的曲調簡單、節奏鮮明有力,樂句整齊規則,以二拍子和 四拍子為主,因此進行曲在音樂教學上很適合用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 曲式結構分析的重點是對單位結構的認識和對樂句的正確劃分,正確的斷句是創作. 15.

(30) 和理解音樂的重要基礎,只有掌握常見的樂句形態,才能正確劃分出更高等級的曲式結 構。對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進行分析研究,有助於聆賞者在情感上和精神上對作品的欣 賞。 以上討論了音樂內涵的五個最主要的元素:旋律、節奏、和聲、音色和曲式。作曲 家在創作樂曲時,不可能用文字來明確表達感情,只能善用聲音的各種表現形式來喚起 人們的情感。所有的音樂都有它自己的內涵,對音樂的理解就是對這些音樂內涵的體會。 音樂的內涵當然不只是侷限在上述的這些概念,必須要考慮到作曲家的創作觀念和 環境背景以及演奏演唱家的風格等,再加上聆聽者的素質、閱歷、情感、性格等諸多因 素加在一起,才構成一個整體的音樂。如果只單獨分析其中的某個內涵,其實都很可能 會對樂曲產生誤解。因此,如果聆聽者能夠對音樂內涵,包括旋律、節奏、和聲、音色、 曲式等基本概念有所感覺和理解,則人人都可以培養成為優秀的音樂欣賞者。. 三、展演形式 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當作曲者完成音樂作品的創作之後,必須要經過表演的過 程,才能夠真正地將音樂作品傳達給欣賞者,實現音樂作品的審美價值(潘刻科,2011) 。 如果沒有音樂表演,音樂作品只能以樂譜的形式存在,不可能成為有審美價值的音樂。 無論作曲家把樂譜寫得多麼完善,都無法完整寫出音樂的內在律動和微妙變化,也無法 完美寫出隱含在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和思緒。也就是說,作曲家所創作出來的樂譜,和作 曲家的樂思之間,仍然存在著一段距離,顯然可知,要彌補這段距離,使得樂譜記錄無 法表達的部份得以展現,唯有依賴音樂表演者的再創造了(潘刻科,2011;周玉,2010) 。 音樂表演者的再創造,不僅僅只是忠實地反映原創作,也極有可能經過表演者的再 創作,對原作品加以補充,使得音樂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預期效果, 讓音樂作品呈現出更新鮮亮麗的光彩。音樂的表演形式繁多,簡單地可概分為器樂演 奏、聲樂演唱和兩者結合(周玉,2010)。本研究主要探討教科書的演奏演唱的曲目分. 16.

(31) 析,因此,本研究選擇以齊唱奏和二部合唱奏為例做說明,藉以瞭解不同的音樂表演形 式和風格特點,感受音樂的吸引力,增進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齊唱奏:兩個人以上的歌唱者(演奏者) ,依照同度或八度音程關係,同時演唱 (演奏)同一旋律的表演形式,被稱為齊唱(齊奏)。歌唱是演唱者對作曲家的創作作 品進行再創作的活動過程,它的目的是盡可能讓作品產出鮮明生動的音樂生命。歌唱藝 術是通過獨特的音樂元素,借助聲音技巧來塑造形象、抒發情感,並且激發出欣賞者的 情感共鳴(劉玉潔,2007)。 人的聲帶是最自然存在的樂器,只要有嗓音,有表達能力,有情感就可以歌唱, 這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原始本能。歌唱是音樂表演藝術中規模最小、篇幅最短、形 成最早和影響最大的音樂藝術表演形式之一。除了唱歌的技能外,隨著歌曲曲目的 拓展,各種不同風格樂曲的學習,可以拓展音樂內涵的表現。 歌唱是音樂的一種表現方式,表演的是歌曲,歌曲是指帶有歌詞,由人聲演唱的 一種音樂。歌唱可以由一個人獨唱,也可以多人齊唱,或多人多聲部合唱、輪唱、 對唱或聯唱等;歌唱可以沒有樂器伴奏,也可以有樂器伴奏(林培琦,2006)。 歌曲的音樂內涵首先要確立旋律和節奏的關係。歌曲和樂曲不同,一個缺少 旋律感的作曲家可以寫出傑出的器樂曲,但是歌曲就不行。器樂曲講究的是形式 和結構,是利用某種動機式的音樂主題在時間進行中精巧而有序的發展。然而歌 曲講究的是旋律的美感、先聲奪人的瞬間效應,是利用短短的幾分鐘來吸引聽眾 的注意力,因此,把握旋律的美感和能力是一個歌曲作曲家首要掌握的關鍵因素。 歌曲的音樂內涵還反映了作曲家對藝術的審美傾向,除了旋律和節奏的關係 之外,歌曲的音樂內涵也包括了音樂寫作其餘的各個方面,例如音樂寫作中呈示、 發展和再現的原則、結構性段落中 A-B-A 的經典形式、高潮佈局中黃金分割定律 的影響等。 (二)二部合唱奏:兩組以上的演唱者,各依照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的演. 17.

(32) 唱形式,稱為合唱。由多種樂器組成,依照樂器種類的不同而分為若干組,各組分別擔 任某些聲部,演奏同一樂曲的演奏形式,稱為合奏。二部合唱(奏)具有複音的效果, 例如卡農式練習,由兩組演奏或演唱者先後開始演奏或演唱一段相同的曲調,很能優美 地演奏或演唱出二部合奏或二部合唱,並且感受到和聲之美。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相同,音樂表現的能力也不同,齊唱奏或二部合唱奏都是音樂表 演中的群體形式,它們可以說是濃縮版的社會共處的形式。在二部合唱奏中要注意自己 聲部的音準、音量,同時也要聆聽另ㄧ聲部的音高、音色等,體會聲音的和諧、均衡感。 透過齊唱奏、合唱奏或二部合唱奏的表演活動,讓具有不同音樂長處和短處的人,通過 唱、吹、拉、彈等雙人或多人合作的音樂表演,讓每個人都能表現自我,非常有益於個 人和群體的交往互動,體會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使人際關係融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 和諧意識、相互尊重與群體互助的精神,提昇領悟音樂內涵的真諦。為加強二部合唱的 能力、強化音樂的情境感受及趣味化教學,可以將歌詞中或由歌詞引發的相關摹聲詞, 改變成為另一個聲部伴唱,有利於配合歌曲教唱。 歌唱是人類的天賦本能,與人一起合唱則是群居社會中,最常見也是最受喜愛的音 樂活動之一。對音樂教師而言,合唱教學活動是個充滿創意、挑戰與樂趣的工作。對於 許多歌唱的初學者,直接演練多聲部合唱曲是一項非常困難的挑戰,但經由選擇一些在 歌詞、音域、曲調、節奏、樂句、速度及力度等要項之難易度適當的齊唱曲,來導入合 唱的教學活動,如此將能以漸進的方式培養出良好的歌唱技巧與習慣,並建立團體合作 的默契與個人獨立歌唱的信心(潘宇文,1999)。. 四、歌唱與語言 簡單地說,語言是歌唱的基礎,沒有語言就沒有歌唱。歌唱是將語言和音樂兩者相 結合起來,用美好的聲音和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李春燕, 2007)。歌唱中的歌詞包括語音、音節、語義和詩化的語言,歌詞的創作內容、形式、. 18.

(33) 結構和韻律對於歌唱的表現十分重要。而歌唱是演唱者對歌曲進行再創作的過程,因此 演唱者要充分理解歌詞主題,感受音樂美感,在演唱過程中,咬字、吐字、強弱和情感 的處理,都是為了增強歌曲的魅力。歌唱的語言可以說是聲樂的靈魂,歌唱的語言是以 日常語言為基礎的,結合語言和人聲,並且轉化成為一種音樂的表現方式(宋淑紅, 2008)。 在臺灣地區,由於包含多個不同種族的文化,不同種族各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各地 民謠的基礎就是當地的方言,使得聲樂作品風格多元化。臺灣地區常聽到的演唱語言主 要有國語、臺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英語和日語等。歌唱作品的思想和情 感的表現,是透過演唱者的語言和旋律傳達出來的。如果一首種族風格鮮明的聲樂作品 不採用母語或方言來演唱,則將會無法完全表達原創作的音樂意境。 沒有語言,歌唱就沒有靈魂,語言是構成聲樂藝術的一個重要基礎,它是用來表達 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語言是聲樂作品創作和聲樂演唱的共同基礎(李春燕,2007;宋 淑紅,2008)。聲樂藝術是音樂和文學的結合形式,語言是聲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曲 的旋律都是在語言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的,語言直接傳遞著情感和思想感受,聲樂中 精確的文字語言是任何其他的音樂形式所不能與之相比的,因此無論我們訓練的聲音多 麼的響亮優美,無論我們的聲樂技巧多麼的完美,如果離開語言,那將會變成毫無意義 的,也就構不成歌唱藝術。語言是聲樂的精神部分,聲音則是表達語言的手段,而藝術 化的美麗聲音本身也包含了很高的文化意識。通過音樂和語言的結合,塑造各種各樣鮮 明的音樂形象,傳達心靈的情感,這就是聲樂藝術的魅力。因為有了語言,使得聲樂藝 術成為所有音樂形式中,最容易把相對抽象的樂音與比較確切的情感表達結合起來的形 式,因此無論是在聲樂演唱還是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重視語言的重要性(劉婷婷, 2010)。 整體而言,音樂表演就是一種藝術,它是音樂創作與音樂欣賞的中介,具有拓展社 教功能的作用。唯有透過音樂表演才能使音樂作品轉變成為令人感動的音樂,對於同一. 19.

(34) 首作品,不同音樂表演者所呈現給欣賞者的美感是不相同的。音樂表演者對作曲家在樂 譜上所寫的各種表演記號和表情術語,要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力求對原作品講求正 確的詮釋。也就是說,對於作曲家所寫下的速度、力度、重音以及情感術語等各種記號, 表演者要充分地給予重視,認真鑽研並且細心地加以領會,任何微小的忽略都可能造成 音樂表演的不完善,甚至可能產生錯誤。一般來說,音樂表演者是根據樂譜來進行音樂 分析的,通常是透過內心傾聽、或是透過視奏,或是結合內心傾聽和視奏,來體驗音樂 效果的,也就是說音樂表演者要對音樂作品進行理性的分析,並且要結合感性的體驗。. 貳、音樂類型 音樂類型是用來區分音樂風格的詞彙,隨著音樂的演進,現今已發展出多達百種以 上的音樂類型(Mitchell, 1999)。每一種音樂類型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而每一個人也都 有自己的人格特質,因此,每個人可能依自己的偏好來選擇喜歡的音樂類型,以提昇自 己的人格修養,強化個人的自我價值。本研究主要以地域性與含括性作為考量,討論九 種風格的音樂:古典、流行、傳統、民謠、童謠、宗教、創作、音樂劇和藝術歌曲。. 一、古典音樂 一般認為古典音樂具有結構均勻對稱、旋律優美、充滿抒情和溫暖感情等特徵,它 的高度美感,表現出深刻的生活題材和富於哲理的內容。以下分別討論古典音樂的定 義、分類和特色。 (一)古典音樂的定義 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是一個含義相當廣泛的術語,一般將其概分為狹義的古 典音樂和廣義的古典音樂(徐大衛,2005) 。狹義的古典音樂是指在1750-1830 年間以海 頓、莫札特、貝多芬為代表的歐洲主流音樂,也就是指「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廣 義的古典音樂泛指在歐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創作出來,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與完美藝術形. 20.

(35) 式相結合的典範性音樂,在時間上往前追溯到巴赫、韓德爾,乃至更早的天主教、基督 教的宗教音樂,往後延伸到浪漫主義、民族樂派的音樂。 另外,依據《牛津音樂辭典》,古典音樂的定義有四種(莊蓓汶,2009): 1. 專指德奧在 1750 - 1830 年間以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為代表的音樂。 2. 具有規則性本質的音樂,具有平衡、明晰的特點,注重形式的美感,而非著重情 感抒發的音樂。 3. 被認為具有持久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在一個特定時代流行的音樂。 4. 西方音樂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音樂風格,是相對於流行音樂而使用的詞彙。 古典藝術的精神主要是重視感官對事物的外表採取欣然享受的態度。真正的古典精 神是富有朝氣的、快樂的、天真的、活生生的,像行雲流水一般自由自在,像清冽的空 氣一般新鮮(傅雷,2003)。由此看來,古典音樂可以說是一種表達心靈層次較高的音 樂,人們需要花較多的時間來培養欣賞的能力。我們可以說古典音樂不是古板音樂,古 典音樂是古代的典範音樂。 (二)古典音樂的分類 古典音樂可以依照派別、時間和樂曲演奏形式來分類,分別敘述如下(賴麗琇, 2002;陳揚真,2008): 1. 依照派別區分 古典音樂依照派別來劃分,可分為古典派、浪漫派、民族派與印象派。 2. 依照時間順序區分 古典音樂依照時間的先後來劃分,可分為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 期、古典樂派時期、浪漫樂派時期與現代樂派時期。 3. 依照樂曲演奏形式區分 古典音樂依照樂曲演奏形式來劃分,可分為奏鳴曲(sonata) 、協奏曲(concerto) 、 交響曲(symphony)與室內樂(chamber music)等。. 21.

(36) (三)古典音樂的特色 古典音樂是歐洲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最大特色是對稱與精簡,對後世有深遠 的影響。研究者綜整傅雷(2003)和孫精誠(2010)資料,將古典音樂的特色分為五種: 對稱與精簡、精緻與卓越、曲式多樣、超越時空與提昇音樂與人格修養,分別敘述如下: 1. 對稱與精簡:樂句簡短、分句清晰、旋律優美典雅;曲式清晰、結構精緻、結構 和樂句都完美對稱。 2. 精緻與卓越:作曲家為了表達更多的音樂內涵,使用了許多的樂器來豐富作曲家 想要表現的音色,演奏技巧非常精緻,卓越的技藝表現方式,令人由衷讚嘆。 3. 曲式多樣:古典音樂發展出了許多作曲手法和樂曲形式,出現了多樂章的交響曲 、協奏曲、奏鳴曲、舞曲、組曲、弦樂四重奏等等樂曲形式;其中奏鳴曲式對後 代的音樂創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它是一切交響曲、四重奏等純粹音樂的核心(傅 雷,2003)。 4. 超越時空:作曲家多追求客觀的理智精神、感情表達含蓄,現今全世界大多數音 樂學院和音樂電臺,仍然持續大力推薦古典音樂,沒有受到時空的限制,這表示 古典音樂的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意義是歷久而彌新的,它能夠感動創作時代的聽 眾,也同樣能夠感動現代的人們。 5. 提昇音樂與人格修養:如果愛樂者能夠對古典音樂的作曲和曲式有概括的認識, 就更能夠懂得如何欣賞古典音樂,除了提昇自己對古典音樂的欣賞能力之外,也 會慢慢改變個人對音樂和生活的看法,提昇品格修養。. 二、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的內容通常取自於日常的感情、生活,它的結構簡短、易記易唱、娛樂性 很強。流行音樂的表演形式多樣,演唱富有很高的即興效果,很容易使欣賞者產生共鳴, 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Appen, 2007)。以下分別討論流行音樂的定義、分類和特性。. 22.

(37) (一)流行音樂的定義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美國的爵士音樂,泛指那些結構短小、 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和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 一時的甚至流傳後世的器樂曲和歌曲。流行音樂的樂曲和歌曲,植根於大眾生活之中, 因此,又有「大眾音樂」或「通俗音樂」之稱。流行音樂也可以狹義地稱那些用來迎合 群眾、為時短暫,並獲得商業性成功的音樂,這類的歌曲一般是由簡單的旋律、和聲和 歌詞組成,反覆的旋律讓聽眾容易記誦,題材大多取材自日常生活,以愛情居多,並透 過商業包裝的手法,風行一時(詹珮甄,2006)。 此外,根據大英線上百科全書的定義,所謂流行音樂就是指一種自古以來被群眾所 歡迎的各種非民間音樂形式(民謠)。流行音樂有別於古典音樂,是一種大眾化、通俗 化的音樂,泛指通俗易懂、輕鬆活潑、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結構形式較短小簡練,常 作反覆和簡單的變奏,旋律力求易記易唱,節奏強調強烈、清晰、富有變化,可視為經 過設計來取悅大眾的作品。 (二)流行音樂的分類 綜整胡妙德(1992)、詹佩甄(2006)與蘇郁惠(2005)的研究資料,將流行音樂 依照語言與性質來做分類,分別敘述如下: 1. 依照語言區分 流行音樂流行於世界各地,在臺灣地區依照不同的語言,可以分為國語流行歌 曲、臺語流行歌曲、客家語流行歌曲、原住民流行歌曲、外國(日語、西洋、韓 語)流行歌曲等。 2. 依照性質區分 流行音樂依照不同的音樂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搖滾音樂(鄉村搖滾、華麗搖滾、 前衛搖滾、酒館搖滾) 、重金屬音樂(極端金屬、軟金屬) 、鄉村音樂、龐克音樂、 嘻哈音樂(饒舌)、雷鬼音樂、爵士音樂、藍調音樂、新世紀音樂、當代舞曲、.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Hence this study uses a systematic method to develop safety evaluation indices and their weights to evaluate the walking environment of way to school for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