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作為義務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作為義務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作為義務研究 政 治. 大. 學. ‧ 國. 立 to Act from Derivative Omission Research of Obligation Offences.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指導教授:李 聖 傑 研究生:魏 國 晉. v. 博士 撰. 中 華 民 國 106 年 05 月.

(2) 國立政治大學學位論文上網授權書(待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3)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實體文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4) 謝辭 本篇論文的主軸雖然在強調在刑法的討論中,以成本概念取代道德概念,但 真正的靈感,卻是來自於指導教授李聖傑老師對他的學生們毫不保留的熱情分享、 耐心聆聽與細心指導,這種不計回報的精神,使本人有幸在政治大學大學部、碩 士班期間受老師栽培,才能將精力引導至心之所向,完成撰寫本論文的工作。 在寫作過程中,本人自獲得靈感到檢驗到付諸實現的時間,相對於其他論文 寫作過程而言可說是迅如閃電。然而,真正花費長達二年時間的部分,在統整各 國學說見解的觀點,跟細緻化本文基礎立場的實際應對。在這個追求嚴謹結果的 繁複過程中,除指導教授李聖傑老師給予本人最大的支持與鼓勵外,作為本人楷 模的胞兄魏志霖臺大博士候選人,與同是刑事法研究中心的林道學長、楊駿賢學. 政 治 大. 長、羅浩瑋同學,以及學藝精進的林秉衡學弟都對本文學術基礎的建構提出深具. 立. 啟發性的觀點,最後並由本人吸納諸多寶貴意見,在此不勝感謝其無償付出努力。. ‧ 國. 學. 在政大研究所的最後一年,論文雖然已有相當雛形,但仍然有比想像中更多 更難的事情要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感謝指導教授李聖傑老師為了論文口試配 合本人的提議,並為本人未來發展給予許多寶貴的意見,也要感謝本校系辦的彭. ‧. 子欣、蘇妤庭、李純忻、楊嘉茵、陳竹君學姊在忙碌自己的工作之餘,還要長年. y. Nat. 應付行政業務白癡的本人騷擾,還要為特別感謝跟本人同甘共苦,一起玩樂、一. al. er. io. 們論文寫完的那一天,幫你們校稿作為回報!. sit. 起校稿的林俊儒、陳妏瑄、呂政諺、安真慧、林秉衡同學獻上感謝,我會等著你. n. v i n C h 110614071810,如果 貫注的靈魂,獻給在寫作過程中逝世的 1407 能以某種方式 engchi U. 於謝詞的最後,雖然不確定這值不值得作為禮物,但我將本篇論文與寫作時. 閱讀到這份謝詞,對我而言將是最好的 18150602100107。. 2707-2422160602010711-15161315-2120-02-13252405-2112-01212607022011-16-18200727-0616131505-12062119-051507-2405020605-20210515162013100220-05070206-2524-0222020605-2520051601-051507-110204-0421250906211807-1904-1507020605-022011-202127-1624-052121-011605050107052121-01020507-051521251315-16-0219-2405160101-012126162013-042125. 4.

(5) 中(英)文摘要及關鍵字 中文摘要: 不純正不作為犯與作為其核心架構的「保證人地位」與刑法作為義務,長久 以來是困擾德國與我國刑事法研究的深度議題,並是諸多學界重要見解發揮其精 微論理的場域。然而,直至本文撰寫的今日而言,對於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研究雖 已累積近百年的光陰,卻仍然難以跳脫循環論證、缺乏法理基礎的懷疑。 本文立基於我國與德國學說見解長久以來的偉大基礎,先行確認至今為止的 所有議題討論都無法達到成功解決問題的高度後,嘗試以最直接的方式給予不純 正不作為犯的刑法作為義務最為實際、具有共識的法理基礎,並借用於刑事法較 少受到討論的「法律經濟分析」 ,將刑法作為義務作為一種社會制度的經濟特徵. 政 治 大. 逐一抽出,並建構適合該種制度創造與存在的社會模型,最終就不純正不作為犯. 立. 的刑法作為義務為何存在、如何存在得出基本假設,並就該種制度給予特定人民. ‧ 國. 學. 積極保護法益的義務,提出具有實際意義、成本合理分配的假設。 為檢驗本文透過個人與社會實際需求所進行之假設是否符合現代社會之實 際需求,本文假設刑事法學界所承認之刑法作為義務與保證人地位,若多數吸納. ‧. 原屬於其他社會制度之人際關係,則多數刑法作為義務態樣之原型,應全部得透. sit. y. Nat. 過本文回溯社會群體、個人需求的最初假設,而得出符合本文觀察之解釋。最後, 於本文第四章之結論中,確實得出與本文理想圖像相契合之論證結論。申言之,. io. n. al. er. 當代諸多被刑法作為義務吸納之保證人地位,多數均存在本文所稱作為義務人得. i n U. v. 自履行救助義務直接得利之特徵,而使本文第三章所提之觀察與假設,有其實際. Ch. engchi. 論證基礎。至於無法透過本文假設所詮釋之保證人地位,如「危險前行為」 、 「自 願承擔義務」,本文亦指出其法理基礎乃源自於第二章已提及不可論證之先驗性 思考,而有斟酌其適當性之必要。. 中文關鍵字: 刑法作為義務、不純正不作為犯、保證人地位、法律經濟分析. 5.

(6) 英文摘要: Germany and Taiwan’s criminal law researching have long troubled derivative Omission Offences with its core “Criminal duty of care”. Until today, the study of derivative Omission Offences has been a hundred years, yet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ircular argument and lacking of basis. Based on the great found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German doctrine, this paper has confirmed that the all the discussion so far has fail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olving the problem successfully. This article tries to give the “Criminal duty of care” the most practical and consistent legal basis through the most direct way, by using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s Legal method. When we regard criminal law as an obligation as a. 治 政 questions. Finally, we have the assumption that why 大 Derivative Omission Offences 立this is a hypothesis tha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exists and how it works, and social system, there are several economic feat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answer our. ‧ 國. 學. takes into account cost allocation.. In order to test whether our hypothes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 article one by one to dismantle the existing “state of protection”, and confirm that all “state of protection” are in line with our assumptions. In other words, all the obligors. Nat. sit. y. who choose through “Criminal duty of care” are to allocate the cost of fulfilling the. io. er. obligation to protect. As for the “Criminal duty of care” does not meet the assumptions of this hypothesis, such as the creation of dangerous pre-behavior, voluntary. n. al. Ch. i n U. v. commitment, this article also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why they can not fit, and they are a lack of basic theory.. engchi. 英文關鍵字: Criminal duty of care; Derivative Omission Offences; state of protection;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6.

(7) 目. 次. 謝辭 ................................................................................................................................................... 4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1. 第二節. 名詞定義................................................................................................................... 12. 第一項. 不作為犯 .............................................................................................................. 13. 第二項. 「保證人地位」與「刑法作為義務」................................................................. 17. 第二章. 對現行「不作為犯理論」之檢驗 ................................................................................. 20. 第二項. 政 治 大 作為與不作為之辨別 ........................................................................................... 22 立 作為與不作為之體系關係 ................................................................................... 24. 第三項. 作為義務人之選定 ............................................................................................... 27. 第四項. 小結...................................................................................................................... 29. 第一節. 不作為犯理論應面對的三個議題............................................................................. 21. 學. 第二節. ‧ 國. 第一項. 「保證人地位」理論之開端與困境 ......................................................................... 30. ‧. 將「保證人地位」視為一貫理論 ........................................................................ 31. 第二項. 第一階段:「法律、契約、危險前行為」三分法 ............................................... 34. 第三項. 第二階段:「保護地位」與「監督地位」二分法 ............................................... 36. sit. er. 特殊保護地位............................................................................................................... 37. io. 第一款. y. Nat. 第一項. 第一目. 特殊信賴關係.......................................................................................................... 37. 第二目. 以「多元法理基礎」重新建構「特殊保護義務」 ................................................. 40. n. 第二款. al. Ch. engchi. i n U. v. 危險源監督地位........................................................................................................... 43. 第一目. 交易安全義務(Verkehrssicherungspflicht) ............................................................. 45. 第二目. 以多元法理基礎重新建構「危險源監督義務」 ..................................................... 47. 第四項. 其他延續理論 ...................................................................................................... 49. 第一款. 「開放關係」與「閉鎖關係」二分法 ......................................................................... 49. 第二款. 「因果關係論」與「義務違反論」............................................................................. 51. 第五項 第三節. 保證人地位「法理基礎」之困境 ........................................................................ 55 近期「不作為犯理論」之再出發............................................................................. 59. 第一項. Jakobs 與規範思想(Normativismus) .................................................................... 59. 第一款. 不作為犯之「規範本質」 ............................................................................................ 60. 第二款. 「組織性義務」與「體制性義務」............................................................................. 62. 第三款. 強調「個人自我負責原則」之理論............................................................................. 63. 第四款. 小結:組織、體制與個人自由之難題 ......................................................................... 65. 7.

(8) Schünemann 與支配理論(Herrschaftstheorie) .................................................... 70. 第二項 第一款. 「犯罪支配理論」與「作為可能性」 ......................................................................... 71. 第二款. 不作為之「犯罪支配」................................................................................................ 71. 第三款. 小結:以「社會體制」驗證支配之不良影響 .............................................................. 74. 第四節. 現行「不作為犯理論」之共通爭議 ......................................................................... 79. 第一項. 「社會高度共識」之瓶頸 ................................................................................... 80. 第二項. 與「罪刑法定原則」之衝突................................................................................ 81. 第三項. 混淆「法律」與「道德」之界限 ........................................................................ 83. 第四項. 過分侵害「個人自主權」 ................................................................................... 85. 第五節 第三章. 小結:主流見解與其不足 ........................................................................................ 86 重新建構「刑法作為義務」 ......................................................................................... 89. 第一節. 法學方法之選用 ....................................................................................................... 90. 第一款. 治 政 大 基本假設與「事前分析」 ................................................................................... 94 立. 第二款. 社會群體之特徵........................................................................................................... 99. 刑事法學之法學方法 ........................................................................................... 92. 第二項. 個人之「理性自利」 ................................................................................................... 95. 法律之本質 ................................................................................................................ 101. 第一目. 靜態面向:交易成本與「寇斯(Coase)定理」 ...................................................... 102. ‧. 第二目 第四款. 學. 第三款. ‧ 國. 第一項. 動態面向:正義與初民社會理論(Theory of Primitive Society) ........................... 104. 「其他法規範」與「制度性安排」........................................................................... 106. y. Nat. 法律適用結果選擇與「事後觀點」 .................................................................. 108. 第四項. 小結:法律經濟分析之優勢與侷限 .................................................................. 109. er. io. 第二節. sit. 第三項. 對「刑法作為義務」起源、功能之合理假設 ........................................................ 110. al. 第二款. 僅以「刑罰」督促履行,無獎勵機制 ....................................................................... 116. 第三款. 選定義務人機制......................................................................................................... 117. n. 第一款. v i n Ch 「刑法作為義務」實際運作之特徵 114 e n g c.................................................................. hi U 義務人單獨承擔全部履行成本 .................................................................................. 115. 第一項. 「社會自我保護機制」之定義 .......................................................................... 112. 第二項. 第三項 第三節. 小結:作為義務人,自同一原因獲得利益之必要性 ........................................ 118 刑法作為義務,作為「社會自我保護機制」之不可取代性 ................................. 119. 第一項. 現代社會與原初社會之相同之處 ...................................................................... 120. 第二項. 現代社會與原初社會之相異之處 ...................................................................... 121. 第四節. 實際操作可行性 ..................................................................................................... 125. 第一項. 「同一原因」之認定 ......................................................................................... 125. 第二項. 「利益」之定義................................................................................................. 127. 第五節. 對其他「刑法作為義務」之反思........................................................................... 132. 第六節. 小結:將利益用於建構「不作為犯理論」之優勢 ................................................ 134 8.

(9) 第四章. 對「作為義務事實」之重新檢驗 ............................................................................... 137. 第一節. 法律明定義務 ......................................................................................................... 137. 第一項. 可能存在之爭議................................................................................................. 138. 第一款. 規範品質爭議............................................................................................................. 138. 第二款. 循環論證爭議............................................................................................................. 140. 第二項. 下位義務種類 .................................................................................................... 141. 第一款. 父母對子女保護義務 ................................................................................................. 141. 第二款. 配偶互負保護義務 ..................................................................................................... 147. 第三款. 國家保護職務公務員,依法保護人民義務 ............................................................... 150. 第三項 第二節. 小結:體系一貫的重要性 ................................................................................. 154 契約所生義務 ......................................................................................................... 155. 第一項. 法理基礎 ............................................................................................................ 155. 第二項. 對「特殊信賴關係」的質疑.............................................................................. 159. 政 治 大. 第一款. 「正當信賴基礎」脫離其所依存之法理基礎 ............................................................ 160. 第二款. 概念操作上的矛盾 ..................................................................................................... 161. 學. 第三節. 小結:契約作為利益之連結.............................................................................. 163. ‧ 國. 第三項. 立. 特定共同體關係 ..................................................................................................... 164. 法理上的再建構................................................................................................. 164. 第二項. 本文見解:共同體彰顯的生存考量 .................................................................. 166. 第四節. ‧. 第一項. 危險源監督責任 ..................................................................................................... 170. 「危險源監督責任」與「危險前行為」........................................................... 170. 第二項. 危險源之存在本質 ............................................................................................. 171. 第三項. 風險控制人之選定 ............................................................................................. 173. er. io. sit. y. Nat. 第一項. al. n. v i n Ch 第五節 危險前行為............................................................................................................. 176 U i e h n gc 第一項 法理基礎 ............................................................................................................ 177 第四項. 本文見解:危險源與利益歸屬 .......................................................................... 174. 第一款. 第一階段:因果關係責難說 ...................................................................................... 178. 第二款. 第二階段:保證人地位說 .......................................................................................... 179. 第三款. 第三階段:個人自我負責原則說............................................................................... 180. 第二項. 要件上之爭議 .................................................................................................... 182. 第一款. 刑法第 15 條第 2 項,是否有其存在意義?.............................................................. 183. 第二款. 危險密接性,是否仍有存在必要?........................................................................... 185. 第三款. 義務違反性,與其他刑法概念之關係? ................................................................... 186. 第一目. 以「因果關係責難」思想,論證義務違反性 ....................................................... 188. 第二目. 以「中性風險分配」思想,否定義務違反性 ....................................................... 190. 第三目. 小結:危險前行為之內涵,是風險分配或責難? ............................................... 192. 第四款 第一目. 現行「義務違反性」檢驗體系的矛盾 ....................................................................... 194 故意前行為 ........................................................................................................... 195. 9.

(10) 第二目. 非故意前行為........................................................................................................ 202. 第三目. 小結:借用犯罪階層理論、客觀歸責理論之缺失 ............................................... 208. 第三項 第六節. 本文見解:回歸成本考量的風險分配............................................................... 210 自願承擔義務 ......................................................................................................... 213. 第一項. 法理基礎 ............................................................................................................ 214. 第二項. 要件與爭議 ........................................................................................................ 216. 第三項. 本文見解:「自願承擔義務」之空中樓閣 ......................................................... 218. 第四項. 對「自願承擔義務」之重構.............................................................................. 219. 第一款. 依自願性契約而負有保證人地位............................................................................... 220. 第二款. 單純無利益自願承擔責任 .......................................................................................... 221. 第七節 第五章. 小結:隱藏於所有「作為義務事實」之共通要件 ................................................ 224 結論............................................................................................................................. 227.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 ....................................................................................................................................... 231.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近代刑事法學總則與理論發展至吾人所處之今日,對於各種「犯罪論」與「刑 罰論」涉及不同層面之議題,已逐漸透過各國學者之密集討論而形成具有代表性 之見解,其中並以西元 18 世紀以來建構之「犯罪判斷階層理論」 ,更是刑事法學 超越傳統人文學科領域而作為一門「科學」,而是用於檢驗犯罪行為要素之核心 與淬煉而成之鑽石。凡此種種之努力,目的本應是在於有效節制國家對於人民施 以刑罰權時,可能產生之不可預測性與刑罰的惡害。然而,刑事法學總則之領域, 事實上仍有部分議題雖長久經學說討論、實務見解運用之長久爭執與演進,仍尚. 政 治 大. 無法得出具有代表性、足以說服多數適用法律、解釋法律之人之見解,本文所欲. 立. 撰寫探討之「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刑法作為義務」正屬此例,其於今日德國、. ‧ 國. 學. 我國之刑法中仍以絕大多數情況欠缺法明文之情形被大量援引至實際個案,並由. ‧. 法院就行為人之「不作為」課與刑事處罰。. 不論是德國或我國學說見解,將「不純正不作為犯」形成一個具有拘束力的. y. Nat. io. sit. 法理基礎並使個案行為人對於作為義務具有預測可能性之標準,一直是長久努力. n. al. er. 之方向。其努力方向並得呈現在兩個問題的討論:1.為何刑法需處罰放任法益受. i n U. v. 侵擾之不作為? 2.為何刑法僅選定特定人履行該種作為義務?。然而,傳統刑事. Ch. engchi. 法學領域於此議題所得之成就,於德國早期學說見解具有代表性的「保證人地位」 漸受新知新論質疑其欠缺理論基礎而揚棄時,刑事法學領域有關將「不純正不作 為犯」有效節制之新賽局已然成形,探詢其中奧秘並成為本文的問題意識所在。. 第一節. 問題意識. 本文對於「刑法作為義務」的論述脈絡與依序處理的問題,主要可細分為以 下階段:1. 確認不純正不作為犯與作為義務對於當代刑事法學、社會群體而言仍 具有討論的價值,而非單純法理與法史學之思考。2. 檢驗當代學說見解曾經與現. 11.

(12) 在對於不純正不作為犯提出之理論,是否已得契合社會對於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本 質理解與實際需要,探討此議題是否有本文進一步討論的空間。3. 若 2.之結論 指出「當代刑事法學界對於不純正不作為犯之處理尚欠周全」,本文是否得以其 他觀點提出更為妥適(在此將「妥適」定義為:法學操作上的可預測性、法理基礎 一貫性,與社會的實際需求)的理論?4. 本文提出嶄新的觀點與理論,對於既有 受實務學說見解承認的諸多保證人地位、刑法作為義務將產生何種互動,並得進 一步檢驗並反省本文理論於實際個案應用的影響程度。 用於呼應本文向此議題發展之初衷,得透過法國社會學者 Pierre Bourdieu 向. 政 治 大 期許:「促使平凡化為不平凡;以使得人們可以看得出平凡是以多麼不平凡的方 立. 知名文學家 Gustave Flaubert 話語之再詮釋,同時是對於法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之. 式來談論平凡」1。本文作者雖於學術能力上顯然不足以與曾就此議題提出見解. ‧ 國. 學. 之國內外學者並駕齊驅,然考量現行學界對於此議題既仍缺乏足以遵循之典範,. ‧. 並呈現於實務見解、個案應用上之未臻明確狀態,且極有可能因循對於「作為義. y. Nat. 務」 、 「保證人地位」之理所當然之「平凡」上,則任何有助指出「刑法作為義務」. er. io. sit. 之不平凡處,並得提供後續思考與反思之見解,均應有其存在之價值,並得使吾 人與本文讀者於未來獲得重新省思該種制度存在之平凡,與演變上之不平凡。. n. al. Ch. 第二節. i n U. v. e n名詞定義 gchi. 於進行本文主要議題「刑法作為義務」之討論時,考量刑事法學界對於部分 名詞之選用已產生特定化、細緻化之現象,故針對本文論述時所需使用之部分名 詞先進行適當之消歧異與初步之名詞解釋,並說明本文對特定議題所採取之立場 與見解,應有助於事前釐清可能得避免之相關爭議,且有助於集中突顯本文真正 所欲討論之主軸。包含本文為何不選用學說見解常用之「保證人地位」一詞探討. 1. Pierre Bourdieu 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頁 27,2016 年 3 月,3 版。 12.

(13) 刑法上作為義務之法理基礎,而選用「刑法作為義務」一詞取代之,亦有於進行 討論前先行說明之必要,茲分述如下:. 第一項. 不作為犯. 稱「不作為(Unterlassen)」者,於刑事法學之討論上乃相對於「作為(Tun)」 之概念,並依我國現行學界多數見解對其之公認定義,其大致遵循德國刑事法學 對本議題長久之發展,而將其視為與「作為型態」共同居於「犯罪行為」之下位 概念2,且屬與「作為犯」並立並存之犯罪態樣,進而得以「消極」一詞作為與作. 政 治 大 辨別「作為犯」或「不作為犯」,則可能根據不同之學說見解而存在不同之區別 立. 為犯「積極」犯罪概念之對照。惟須注意者,乃如何區別「消極」與「積極」以. ‧ 國. 學. 標準。. 該種區別標準應如何建構與討論,固然已受刑事法學界長久討論,惟於本項. ‧. 之名詞定義階段,其目的僅在於切割缺乏討論實益之部分,並釐清本文標題用語. sit. y. Nat. 選用之目的。並於劃定討論範圍之部分,借用學說見解長久以來將作為犯區隔為. io. al. n. 欠缺關聯之部分。茲分述如下:. C 第一款 純正不作為犯 h e n g c h i. er. 「純正不作為犯」與「不純正不作為犯」3,並檢驗其中是否存在與本文討論議題. i n U. v. 我國現行多數見解所稱「純正不作為犯(Echten Unterlassungsdelikten)」者, 有認為其指「行為人僅能以不作為的方式,實現刑法上所規定的犯罪行為4」 ,德 國刑事法上純正不作為犯概念存在之意義,則特別展示於德國刑法第 138 條第 1. Schlücht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in aller Kürze, 1994, S.185. ; Rengi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009, S.466. 3 王皇玉,刑法總則,頁 503-505,2014 年 12 月;林山田,刑法通論(下),頁 222-236,2008 年 10 月,10 版;林東茂,刑法縱覽,頁 1-162 – 1-163,2009 年 9 月,6 版;林鈺雄,新刑法 總則,頁 531-532,2014 年 9 月,4 版;許澤天,刑總要論,頁 297-298,2008 年 2 月,2 版; 陳子平,刑法總論,頁 142-143,2015 年 9 月,3 版。 4 王皇玉,同註 3,頁 504;林山田,刑法通論(下),頁 223,2008 年 10 月,10 版;劉秉鈞, 過失醫療行為與刑事責任關係之實務回顧,銘傳大學法學論叢,10 期,頁 87,2008 年 12 月。 13 2.

(14) 項與第 323 條 c 等條文中,特別強調行為人應以不作為方式進行犯罪之要件設計 5. 。並於我國法之情形,現行刑事法學界對於純正不作為犯之認定,亦多源自於學. 理上對於構成要件行為態樣之合理解釋,而未必存在規範給予純正不作為犯定性 之必然。 純正不作為犯,於結構上並由兩種概念組成: 「純正性」與「不作為」 。所稱 「純正性」者,得理解為「不法構成要件明定的構成要件行為,係以不作為方式 呈現6」 。申言之,不論採取「構成要件」 、 「規範種類」 、 「作為義務主體」之純正 性認定7, 「純正性」最終均應達到於其透過刑事法規範明文承認,而使其有別於. 政 治 大 「作為犯」 。至於「不作為」特性者,則是其與作為犯區隔,並列於「不作為犯」 立 「不純正不作為犯」,並較接近於一般透過法規明文規範行為類型與處罰範圍之. 之基礎前提。換言之,行為人之行為,係透過概念歸類上為「不作為」之方式實. ‧ 國. 學. 行犯罪,而非以傳統「作為」方式為之。因此,「純正不作為犯」乃由二種概念. y. Nat. 純正不作為犯」辨別之「純正性」。. ‧. 上之辨別所組成,其一用於與「作為犯」辨別之「不作為」 ,其二則係用於與「不. er. io. sit. 於進行本文主要討論前,對「純正不作為犯」先行定義之原因,在於組成純 正不作為犯,並使其與其他犯罪態樣區隔之「純正性」與「不作為」特性,於學. al. n. v i n Ch 理發展上已無運用之爭議,而缺乏本文將其一併討論之必要。首先,針對「純正 engchi U 不作為犯」之第一種特性「不作為」,本文遵循多數見解,認為較適合之比較對. 象,應係同樣具有「純正性」 ,即相同透過刑事法規範明文承認之「純正作為犯」 8. 。並就比較結果而言, 「純正性」之要素,使純正不作為犯得透過立法者呈現之. 「實定法」規範,使其處罰範圍如同一般作為犯獲得確定,則「純正作為犯」於. Wessels / Beulke / Satzger,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die Straftat und ihr Aufbau ; mit ebook: Lehrbuch, Entscheidungen, Gesetzestexte, 2016, Rn.981-983, S. 329-330. ; Ransiek Andreas, Das unechte Unterlassungsdelikt, 2010, JuS 8 ,S.490-491. ; Schmidt,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Grundlagen der Strafbarkeit; Methodik der Fallbearbeitung, 2009, Rn.763, S.283. 6 林山田,同註 3,頁 233;蔡聖偉,作為與不作為的區分(與談稿) ,載:不作為犯的現況與 難題,頁 106,2015 年 11 月。 7 林山田,同註 3,頁 234。 8 許玉秀,不純正不作為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頁 1-2,1970 年。 14 5.

(15) 操作上之困難,均得透過刑事法明文規範之操作加以處理,而欠缺與不純正不作 為犯共通之困難。至於「不作為」特性所展現之論述上困難,其則係純正不作為 犯與不純正不作為犯共通之前提,縱使不將純正不作為犯列入討論,仍得於不純 正不作為犯之討論中面對該議題。因此,本文用語所稱之「不作為犯」,原則亦 設定「不純正不作為犯」為主軸。. 第二款 不純正不作為犯 刑事法學界所稱「不純正不作為犯(unechten Unterlassungsdelikten)」 ,於我國 最受學界廣泛接受的定義,多認為其與刑法第 15 條第 1 項、第 2 項之規定息息. 政 治 大 態樣 」 ,至於「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概念範圍與其他犯罪類型之區隔,我國學說 立 相關,乃行為人「透過不作為之方式,實現刑法上通常以作為方式所明定之犯罪 9. ‧ 國. 學. 見解有透過「犯罪型態之特殊性」角度出發,並指出「規範種類區別」 、 「作為義 務主體區別」等思考途徑10,亦有見解主張「不純正不作為犯」相較於其他類型. ‧. 犯罪,具有特別的作為「罪刑法定原則」衡平專為作為犯所設構成要件之爭議11。. sit. y. Nat. 惟不論採取前述何種區隔與定義,刑事法學界對於「不純正不作為犯」之討論密. al. n. 而使其成為「不作為犯」之主要討論對象。. Ch. engchi. er. io. 度,於文獻篇幅與論理深度而言,顯然較前述「純正不作為犯」更為深入、重視,. i n U. v. 如同本文前段對於「純正不作為犯」定義之觀察,「不純正不作為犯」於論 理上亦得拆解為數個組成要素加以觀察,而得細分為 1. 不作為 2. 不純正性 二 部分。於概念界定上,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不作為」特性,乃是其與一般典型作 為犯區隔之特徵,而需透過學理歸類為「消極行為」之不作為態樣之理論,使其 得與其他犯罪行為作區隔。除於概念之區分外,「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不作為特 性,較為實際之區隔實益,並得見於部分國家之刑法規範,如德國刑法典等,其. 王皇玉,同註 3,頁 504;許澤天,同註 3,頁 298;林東茂,不純正不作為犯,載:甘添貴 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頁 12,2012 年 4 月;陳子平,同註 3,頁 145; Lackner/Kühl, 28. Aufl. 2014, StGB § 13 Rn. 6;Andreas, Ransiek, a.a.O. (Fn.5), S.491-492. 10 林山田,同註 3,頁 234-236。 11 許澤天,同註 3,頁 298。 15 9.

(16) 對於不作為犯設有減輕評價之規範,抑或是刑事法體系操作上容易給予不確定性 較高之「不作為」較高門檻之限制,而使行為人之舉止經評價為「作為」抑或是 「不作為」,將於結果上直接產生評價輕重之區別。惟於我國因缺乏類似規範, 該種「不作為」特性之討論,僅具有偏向概念辨別之意義。 參酌文獻整理結果,不純正不作為犯真正受刑事法學界高度關注之重點,乃 是其概念區隔之第二要素:不純正性,申言之,「不純正性」乃展現於欠缺獨立 不法內涵之刑事法明文規範,並依附在其他犯罪類型,如「作為犯」加以實現之 明文規範之中。該種現象同時導引出不純正不作為犯受高度關注之諸多議題。首. 政 治 大 犯共用部分處罰基礎之前提,則如何給予其適當定義,自須一併解釋其與作為犯 立. 先,不純正不作為犯相對於純正作為犯而言,於規範與處罰上既不能脫離與作為. 之關係。其次,不純正性使其有別於其他具有「純正性」,由立法者明文以刑法. ‧ 國. 學. 規範、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之犯罪類型,並使其所對應之「刑法作為義務」有. y. Nat. 主題擬集中討論之重點。. ‧. 賴學說見解密集討論以形成共識。前述特徵與既有學說見解之發展,亦將是本文. er. io. sit. 於名詞定義中另得處理者,乃部分學說見解於名詞定義中界定不純正不作為 犯概念之時,可能混雜預設立場之辨明,並可能影響本文第二章第一節之立場檢. al. n. v i n Ch 驗,而有說明必要。舉例而言,我國有部分學說見解將其定義為「行為人以不作 engchi U. 為之方式,達成與『作為犯』相同之犯罪結果」12,以期得為不純正不作為犯之 相關議題討論劃下基礎討論之共識。然縱使該定義外觀上已趨於保守,本文認為 仍有得討論之處,而不適宜作為基礎討論共識。蓋該種定義有關「相同結果」之 描述,事實上已隱含有對於「作為」與「不作為」兩者體系關係之既有見解,或 於學理討論稱為「等價理論(Entsprechungsklausel)」之肯認。惟本文認為「作為」 與「不作為」之關係雖確實屬於重要議題,但於確立「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定義. 林山田,同註 3,頁 234;林鈺雄,同註 3,頁 532;林東茂,同註 3,頁 1-162;黃榮堅,基 礎刑法學(下),頁 672-673,2012 年 3 月,4 版。 16 12.

(17) 時,考量後續學說論述與檢驗之空間,不宜立即透過定義之方式肯認部分見解, 否則對於後續理論之發展,實有相當程度之困難。 據此,對於「不純正不作為犯」較適合之定義,本文認為應避免現行關係已 趨複雜之不作為犯理論直接影響「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定義,並至少得供各個學 術見解論證之開放立場。故於探詢各個不作為犯理論所能產生之最大公約數後, 本文認為將「不純正不作為犯」至少得呈現為「行為人於特定條件下,透過消極 不作為方式,實現亦可能得透過積極方式完成之刑法明文規範。」並作為本文後 續討論之基礎前提與界限。. 第二項. 政 治 大. 「保證人地位」與「刑法作為義務」. 立. ‧ 國. 學. 受 德 國 學 者 Herzberg 與 Armin Kaufmann 提 倡 之 「 保 證 人 地 位 Garantenstellung)」理論與其對於刑法作為犯與不作為犯體系定性之影響,我國近. ‧. 年對於刑法不純正不作為犯之討論中,經常將「保證人地位(Garantenstellung)」. sit. y. Nat. 與「保證人義務(Garantenpflicht)」交互使用13,藉此併合討論個案中刑法作為義. io. al. er. 務之必要情狀,與規範上因應產生之刑法作為義務之適當性問題。並參酌國內文 獻整理結果,將「保證人地位(義務)」用於指稱刑法不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作為義. n. v i n Ch 務,已成為主流趨勢,並使其成為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同義詞。 engchi U. 惟有別於現行國內多數見解對於本議題之整理,本文於名詞定義階段擬與辨 明者,乃是嘗試將「保證人地位」一詞自「不純正不作為犯之作為義務」之代名 詞,回復至諸多理論之一的相對地位。簡言之,保證人地位名詞於此議題之地位, 陳子平,同註 3,頁 150。惟須注意者,乃於較早期的學理分析中, 「保證人地位」乃是描述 事實上具有保證人資格之現象,而「保證人義務」則是一種法律規範意義的義務與責任,兩者 並將於「(禁止)誡命錯誤」與「事實錯誤」中產生區隔。惟該種論述於近期學理發展上,已有 見解轉趨混用。參酌 Schmidt, a.a.O. (Fn.5), Rn.780-781, S.290. 或有認為既無法徹底切割「實然 現象」與「規範意義」必有連結,已逐漸喪失區隔實益。因此,本文使用之「保證人地位」一 詞時,並無意嚴格區隔二者用語。可參酌 Schlüchter, a.a.O. (Fn.2), S.188. ; Freund,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008, Rn.8, S.203. 許恒達,通訊隱私與刑法規制-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 刑事責任,東吳法律學報,21 卷 3 期,頁 148,2010 年 1 月;林書楷,不作為正犯與幫助犯之 區別,載:法學的實踐與創新-陳猷龍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下冊) ,頁 627,2013 年 7 月;許澤天,未申報的不作為逃漏稅捐,月旦刑事法評論,頁 141,2017 年 3 月。 17 13.

(18) 宜將其定性為諸多探討不作為犯理論中的一種觀點與名詞,蓋直接選用「保證人 地位」作為認定刑法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刑法作為義務」之代名詞時,某種程度 上恐具接受該說有關作為犯與不作為犯之體系關係之固定觀念,並將對本議題之 觀察過程上受有不必要之限制。 並參酌國外文獻見解整理結果,如近期德國學說見解就本議題之發展,於結 論上亦得發現已非所有對不作為犯所提之理論,均建立於透過「保證人地位」與 衍生之「保護義務(地位)」、「監督義務(地位)」將作為犯與不作為犯互相連結之 見解,而可能有透過其他方式論述作為犯與不作為犯之體系關係。據此,本文認. 政 治 大 將「使人負擔作為義務之依據」、「作為義務自身」稱為「保證人地位」,縱使於 立. 為於名詞選用上,更應嚴格避免名詞混用所產生之理論立場衝突。換言之,堅持. 多數個案情形並不至於產生過大之爭議,惟其可能於細緻區隔各說立場時,遭受. ‧ 國. 學. 理論背景部分衝突之質疑,並非學術討論上值得承受的風險。. ‧. 有鑑於此,於進行本文主要議題之討論時,相對於選用具有自身獨特見解之. y. Nat. 「保證人地位」 ,本文擬選用較不具有任何對個別議題具有象徵意義之中性符號。. er. io. sit. 並參酌現行德國、我國多數見解對本議題之觀察,至少得認為因社會規範共識所 形成之「規範」,其中應有一種型態乃是促使個別行為人負擔「刑法作為義務」. al. n. v i n Ch 而非「刑法不作為義務」 ,且「刑法作為義務」與「保證人地位」之用語相似間, engchi U. 仍將具有一種僅存在於不純正不作為犯之「規範性」特徵14,且強調「作為義務」 , 亦得彰顯不作為犯概念所得與其他概念區別之特徵,並與現行任何見解對於作為 與不作為區隔、作為與不作為關係、義務如何進行分配之概念均不致於產生重疊 或衝突,而屬於較為中性之符號,並相較於有其特殊意義之「保證人地位(義務)」 , 更適合得做為本議題發展之討論基礎前提。至於其是否可能與「純正不作為犯」 對應之刑法作為義務產生混淆,本文認為於「純正不作為犯」受有純正性之明文. Jakobs, Welzels Bedeutung für die heutig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 Lenbendiges und Totes in der Verbrechenslehre Hans Welzels: Philosophische Grundlagen, dogmatische Durchführung und Wirkungsgeschichte des strafrechtlichen Finalismus, 2015, S. 267. Freund, a.a.O. (Fn.13), Rn.25, S.211. 18 14.

(19) 擔保限定其義務範圍之前提下,自得透過扼要的重點提示與其區隔,並不至於產 生類似於「保證人地位」與「刑法作為義務」之理論基礎混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9. i n U. v.

(20) 第二章 對現行「不作為犯理論」之檢驗 本文於前言與名詞定義上已將本文討論重點著重於相關文獻重點討論之「不 純正不作為犯」與該種具有不純正性之「刑法作為義務」衍生之相關問題。其次 應處理者,即是本文主要議題之問題意識呈現:現行刑事法學界面對不純正不作 為犯與其刑法作為義務,是否已有妥適之論述結果? 就前述問題意識之形成過程,本文擬先行統整接近百年來德國、日本、我國 對於此議題之態度,並嘗試自歷時悠久且累積極大量優秀國內外學說見解之論述 中,尋得就「刑法作為義務」之內涵與可操作性可接受之結論,並僅有確認現行. 政 治 大. 學說見解仍無法給予此議題適當結論之時,方有本文得進一步提出假設並解決問. 立. 題之空間。. ‧ 國. 學. 惟於進行不作為犯理論之檢驗與討論前,首先應與確認者,乃作為本章最小. ‧. 討論單位的「不作為犯理論」,其至少應須處理的議題與得認為其具有獨立討論 之內涵究竟為何。本章節特別撰寫之原因,並可溯及至進行本章國內外文獻統整. y. Nat. io. sit. 之過程中,德國與我國學說見解對於「不作為犯理論」已有接近百年之發展歷史,. n. al. er. 諸多理論與其提倡者可能彼此存在法理基礎之一貫性,而使其喪失獨立討論之價. Ch. i n U. v. 值,抑或是主張相同理論名詞之學說見解,卻於不同議題或個案時呈現完全不同. engchi. 之觀念。因此,本章擬先行確認具有討論價值之不作為犯理論其必須面對之問題, 且必須針對該類議題作出具有其獨立法理基礎之觀點,否則單純將各家學說見解 拼湊而缺乏體系之理論,於本文篇幅有限之前提下,亦缺乏討論之價值。 若得不作為犯理論應具有之功能與檢驗順序後,本章擬就現行刑事法學界對 於不作為犯議題最具代表性之數種「不作為犯理論」進行分析與討論,並透過前 述問題之檢驗與回應,確認現行刑事法學理論對本文所提之三項命題採取態度之 異同,進而觀察其中是否存在較能妥適處理問題之理論。並考量我國現行刑事法 學界對於此議題之態度於法制比較上較接近德國刑事法學理,故相較於英美法系 或於體系上已漸趨獨樹一格之日本法系,本章將專門著重於德國、我國刑事法學 20.

(21) 界現行較具影響力之見解作逐一摘釋。其中並包含建立於「構成要件等價性」基 礎,並獲得現行學界見解廣泛承認之「保證人地位(Garantenstellung)」理論,與 德國近期學界見解中,由德國學者 Günther Jakobs 提出之立基於規範觀點之「規 範理論」 ,與德國學者 Schünemann 透過「犯罪支配理論」之概念所衍生出之「支 配理論」。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不作為犯理論應面對的三個議題. 政 治 大 點之討論評釋後,本文認為首先值得注意者,乃不同見解所呈現之脈絡,不僅僅 立 綜覽德國、我國刑事法學界對於「不作為犯」長久發展之理論脈絡與各個爭. ‧ 國. 學. 展現於判斷結果上之差別,而係一種立論出發點之本質上差異所導引出之體系差 距。簡言之,不同學界見解對於「不作為犯」所提出之理論基礎,絕大多數均與. ‧. 其他見解對於「不作為犯」之闡釋欠缺共通之論述基礎,多數理論並得被視為獨. io. al. er. 一語,能受我國刑事法學界贊同之其一原因16。. sit. y. Nat. 立之論理體系,此亦為「不作為犯是現行刑法學領域中最為隱晦不明之領域 15 」. 以當代觀點審視業經學說見解長久發展之重大爭議議題進行討論,固有其幸. n. v i n Ch 與不幸。其研究之優勢固然在於立基於巨人的肩上,而得觀察諸多極具思考價值 engchi U. 的體系所發展之理論與其時代意義,並嘗試取得議題之全貌。然而其困難之處, 亦是在於該議題之諸多要素大致均被優秀學界見解所解析、重構、再創造,而使 其就同一議題之討論欠缺同質性,甚至可能欠缺討論之基礎平台。因此,一篇足 稱完整之論文,必須確實分析、論述、評釋過去與現在具有重要性之學界見解, 並於抽象面上先行檢驗其對刑法作為義務之特定議題重要性之肯認,並觀察其對 具有指標性重要議題之結論上異同。. Roxi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Band II: Besondere Erscheinungsformen der Straftat, 2006, §32 Rn.33-217 , S.711. 16 林東茂,同註 3,頁 1-167。 21 15.

(22) 據此,相較於固有學說見解專門就「不純正不作為犯」構成要件之檢驗順序 進行排序與評價17,本節所欲嘗試者,乃是較為抽象層次之整理功夫。申言之, 本文擬於進行文獻分析以前,先行歸納各說見解均無法忽略的重要議題,並以該 種對於議題之重視程度作為核心,凝結對於刑法作為義務之基礎共識,並參酌各 說見解針對重要議題所呈現之不同態度,區隔立場相左、結論互斥之各個學說理 論。並於文獻蒐集成果之呈現中,本文認為檢驗一「不作為犯理論」是否具有處 理問題實益與體系一貫性時,得透過該理論對於三項議題之依序處理,即將下述 具討論重要性之三者作為理論之判斷標準:1. 作為與不作為之辨別。2. 作為與. 政 治 大. 不作為之體系關係。3. 作為義務人之選定。茲呈現如下:. 立. 作為與不作為之辨別. 學. ‧ 國. 第一項. 參酌當代具有影響力之不作為犯理論,其欲探討不作為犯之相關爭議,首先. ‧. 必定涉獵且須確定者,即係討論議題之具體範圍為何,而刑事法學界如何具體畫. sit. y. Nat. 出「不作為犯理論」得產生實際影響力之領域,則是透過「作為與不作為之辨別」. io. al. er. 議題予以呈現18。並須注意者,乃多數見解所使用之論述方式,雖係於行為人舉 止之本質上作二元判斷,而將舉止細分為「作為(Tun)」與「不作為(Unterlassen)」 ,. n. v i n Ch 其可見於早期 Mezger 之「非難重點說」 e n g、Kuhlen c h i U之「風險變更說」 19. 20. 、並延續. 至近期 Schünemann 對於「支配理論」21應用於不作為犯之解釋,本文並擬於第. 林東茂,同註 9,頁 12-24。 此亦為探討不作為之刑法評價邏輯上,應優先應討論之事項。 Rengier, a.a.O (Fn.2), S.467. 19 Schönke/Schröder/Schuster/Sternberg-Lieben, 29. Aufl. 2014, StGB § 15 Rn. 97. Rengier, a.a.O (Fn.2), S.469-470. Schmidt, a.a.O. (Fn.5), Rn.771, S.286. 類似非難重點說之觀點,亦可見於透過作 為與不作為本質、因果關係、事實連結之特徵,決定評價重點之觀點。詳參 林山田,同註 3, 頁 236-242;謝開平,過失之不純正不作為犯──簡評臺灣高等法院一○二年度醫上訴字第十 一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243 期,頁 249-251,2015 年 8 月;高金桂,未依約還書得否 成立侵占罪,月旦法學教室,101 期,頁 18-19,2011 年 3 月;高金桂,侵佔罪之構成要件分 析,月旦法學雜誌,163 期,頁 27,2008 年 12 月;Puppe,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Im Spiegel Der Rechtsprechung: Band 2 - Sonderformen Des Verbrechens, 2005, S.221. 20 Stratenwerth / Kuhlen,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011, § 13 Rn 2. ; Wessels / Beulke / Satzger, a.a.O. (Fn.5), Rn.988-990, S. 332-333. 21 相關解釋,本文擬於第二章第三節以專章呈現,此處茲不贅述。 22 17 18.

(23) 二章第二節細緻說明相關見解,惟不論德國刑事法學或受前者影響極深之我國、 日本刑事法學,均以評價行為人之「作為」作為犯罪判斷體系之原則,而傾向將 結果上將「作為犯」之典型體系無法處理之部分,切割為「不作為犯」並交由「不 作為犯理論」處理,此乃刑事法犯罪判斷階層體系發展上將何種犯罪設為典型, 因而產生之必然結果,亦是不作為犯討論中最優先處理之問題22。 於文獻整理過程中,本文認為值得注意者,乃相對於歐陸法系以「法益保護」 作為軸心而衍生而出之諸多「作為與不作為」區別理論23(較具代表性者,如前述 德國學者 Kuhlen 提出之法益風險保護理論),英美法系針對行為人究竟係透過作. 政 治 大 存在「進行特定義務之描述用語」,而作出傾向「規範性觀點」之直接判斷,並 立. 為或不作為(omission) 24之方式達成犯罪之問題,多數見解均透過形式上規範是否. 展現出與我國、德國刑事法體系完全不同之面向。舉例而言,針對行為人無權冒. ‧ 國. 學. 用他人個人資料之行為,不論採取我國獲德國學界見解提出之作為、不作為判斷. ‧. 標準,應得認為行為人乃直接創造法律所不許之風險,抑或是投入能量而主動產. y. Nat. 生法益侵擾狀態,而屬於典型之「作為犯」。惟參酌英美法系之意旨,用於判斷. er. io. sit. 「不作為」之標準,應在於行為人是否負有法律或普通法、判例所形成之作為義 務。舉例而言,於「State of Florida vs. Lisa ROBERTS」之判決中,法院明確宣示. al. n. v i n Ch 行為人所違反之義務,應是其未履行法律所要求之「先取得本人同意,再使用個 engchi U. 人資料」之作為義務,而非消極不得破壞個人資料安全之不作為義務,並得認為 該行為因存在「作為義務」而屬不作為犯25。對此,英美刑事法學說見解之回應,. 林東茂,同註 9,頁 12-13;陳子平,同註 3,頁 144。 Schlüchter, a.a.O. (Fn.2), S.185. 於實際應用上,亦展現於將法益保護與不作為做連結之論述。 參酌 許恒達,同註 13,頁 148;許恒達,從貪污的刑法制裁架構反思財產來源不明罪,臺北大 學法學論叢,82 期,頁 171,2012 年 6 月。 24 英文「Omission」與中文「不作為」與德文「unterlassen」之用語對照,得參酌 許澤天,不 純正不作為犯的正犯標準,東吳法律學報,26 卷 4 期,頁 123,2015 年 4 月;Krey / Esser, Deutsches 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2002, S.179. 25 STATE of Florida, Appellant, v. Lisa ROBERTS, Appellee. No. 2D13–1213.Decided: March 28, 2014. 23 22 23.

(24) 多認為作為與不作為之區隔實益僅能出現於「明文化刑法規範」之情況,並於多 數情況最終仍與適用普通法所衍生出之相關保護義務之精神無異26。 本文集中討論之處雖非英美法系刑事法學對於特殊議題處理方式之比較,惟 若單就「作為」與「不作為」之辨別採取高度偏向「實際規範存否」立場一事觀 之,宜認為英美法系與歐陸法系之所以對相同不法內涵之行為作出截然不同之判 斷結果,其原因之一係在於英美法系對於刑事犯罪之描述並不存在類似於歐陸法 系所稱「法益」之概念,而無法透過刑事法規範所欲保護之對象受有侵害之種類, 作為行為人之舉止是否屬於「不作為(Omission)」之判斷。進一步言之,英美法. 政 治 大 係透過行為人之「行為」自身作為判斷標準,而以行為人之主觀態樣、惡性、客 立. 系用於區別犯罪之論述,不論係針對罪名、加重程度、作為與不作為等區別,均. 觀手段、違反規範之本質區別不同犯罪。惟須注意者,即使英美法系將作為與不. ‧ 國. 學. 作為之認定作出相對簡潔明確之判斷,而可能得省略探討作為犯與不作為犯關係. ‧. 之爭議,惟其仍須面對個案中是否存在具體作為義務之難題,不因欠缺「法益保. y. Nat. 護」概念即得略去該部分之討論。因此,於檢驗不純正不作為犯之相關議題時,. 開啟後續討論之關鍵外,更是不可迴避之問題。. n. al. 第二項. Ch. engchi 作為與不作為之體系關係. er. io. sit. 先行定義並區隔存在於個案中行為人之行為究竟是「作為」或「不作為」,除是. i n U. v. 刑事法學用於檢驗不作為犯之理論,若能成功界定理論適用之範圍與適當之 客體,即區別何者僅需適用通常作為行為之判斷,而何者方屬不作為犯理論應著 重討論之對象後,下一階段應處理之爭議,即該理論究竟應如何適當定義「不作 為犯」與「作為犯」判斷體系間之關係,並透過該議題之處理,通常均可呈現各 個不作為犯理論對於「不作為犯」於刑事法上之確實意義。據此,刑事法學之「不 作為犯理論」除於實際個案上應得展現對於行為人特定舉止之正確評價(即本文. 26. MARKUS D. DUBBER, CRINIMAL LAW: MODEL PENAL CODE , 38 (2005). 24.

(25) 所稱「作為與不作為之辨別」)外,其真正所面臨之難題,乃在於價值判斷之層 面上,如何確立「不作為犯」之需罰性,與其相較於「作為犯」體系上之特殊性。 需先行說明者,乃本項所稱之「作為與不作為之體系關係」議題,於我國現 行學界見解最接近之討論,並可能得以「等價理論(Entsprechungsklausel)」稱之, 即是不作為犯是否必定,或於特定情形得與作為犯於同一犯罪構成要件上受相同 程度評價之問題27。進一步言之,該議題主要在處理前述作為犯與不作為犯於構 造上之根本差異,是否可能透過刑法法理之解釋後予以消弭之議題,故其目的均 在於界定兩者之體系關係。惟既有學界見解對於「等價理論」或稱「不作為等價. 政 治 大 持否定見解,並認為兩者存有觀點位階上之歧異。蓋吾人若對於既有「等價理論」 立 性」之論述是否足以完全取代此處所擬之「作為與不作為之體系關係」,本文擬. 之繁複論述作一扼要之整理,可知「等價理論」之主要操作重點在於犯罪判斷體. ‧ 國. 學. 系之實質運作,惟對於「作為」與「不作為」於刑事法體系之關係,亦可能自較. ‧. 高位之刑事法政策、法理選擇上之不同產生結果上之差異,而非僅是止於犯罪階. y. Nat. 層判斷理論之具體實現。退一步言之,即使於德國學說見解之發展過程中,亦出. er. io. sit. 現「等價理論」於不作為犯之檢驗是否必要之討論28,即可確知對於不作為犯與 作為犯體系關係之討論,並非全然得由等價理論取代之。. al. n. v i n Ch 若本議題並非全然泛指「等價理論」之實際應用,則就本議題所得結論與其 engchi U. 理論獨立性之關聯,本文認為最具代表性之討論,得見於德國學說見解就本議題 之長久論證。早期德國學說見解對此議題所呈現不同面向之討論,於結論上乃由. 德國學者 Herzberg 遵循 Armin Kaufmann 將「行為(Handlungsfähigkeit)」視為「作 為犯(Handlung)」與「不作為犯(Unterlassung)」上位共通概念之思考脈絡29,並提 出「保證人地位」理論將「作為」與「不作為」透過定性為客觀構成要件之保證. 許澤天,同註 3,頁 308;Schmidt, a.a.O. (Fn.5), Rn.807, S.302. Rengier, a.a.O (Fn.2), S.480. 陳志輝,身分犯之正犯的認定——以德國義務犯理論為中心,政 大法學評論,130 期,頁 378,2012 年 12 月。 29 Herzberg, Die Unterlassung im Strafrecht und das Garantenprinzip, 1972, S.162. 25 27 28.

(26) 人地位將其適當連結之理論,取得於學說見解之優勢地位30,並使其他不同學說 見解如重要德國刑法、法哲學學者 Radbruch 有關「不作為犯」與「作為犯」係 本質完全衝突之A與非A關係之觀點,被認定可能僅是重新創造不需存在概念之 解釋手法31,或被質疑其與刑事政策追求體系完整之目的有所衝突 32,甚至被認 為該種堅持「不作為」乃是導向全然虛無、欠缺因果關係之態度,並使其喪失任 何規範意義之責難基礎33,最終失去多數學說見解之支持。據此,Radbruch 之論 述並非陷於論述內涵上之不足,而是在於其主張作為與不作為之「對立性」,實 際應用上將難以處理德國刑法第 13 條明文承認「不作為」地位之釋義學爭議34。. 政 治 大 於同一上位概念之見解,已居於主導地位,並以此種體系關係作為前提,後續有 立 但不論如何,於近期學說見解就本議題之發展而言,假設作為犯與不作為犯從屬. 關如何認定行為人於個案負擔保護或監督義務之論述,方得於不受其他有關犯罪. ‧ 國. 學. 參與、因果關係判斷之質疑下繼續發展。而各個理論就本議題得延伸發展者,則. ‧. 是應透過何種論述與說理解釋刑法區隔作為與不作為之法理基礎,與其本質上之. y. Nat. 歧異與區別必要。. er. io. sit. 需附帶說明者,乃針對前述德國學說見解中 Radbruch 一派與 Herzberg 一派 就本議題之論證,固然得認為其乃理論立場全然相異的兩種見解,所導引出之必. al. n. v i n Ch 然結果。惟若將兩說見解所隱含之基礎立場稍微抽出,吾人似得發現其應是刑事 engchi U 法學與刑事政策長久以來存在著「個人」與「社會」的本位思考角度之爭的延伸。 申言之,不作為犯理論若貫徹以個人自由意志與自主權為核心之觀點,則對於刑 事法處罰不作為犯之規範態度,仍應將其視為一種對於個人自主權之干涉,僅係 干預界線無法預測界線且程度極強,而於一貫之體系下解決問題。該種思考並可. Ebd., S.158-161. Jakobs, Die strafrechtliche Zurechnung von Tun und Unterlassen,1996, S.22-23. Puppe, a.a.O (Fn.19), S.208-209. 許恒達,再訪行為理論,成大法學,26 期,頁 11,2013 年 12 月。 32 Herzberg, a.a.O. (Fn.29). S.160. 33 Puppe, a.a.O (Fn.19), S.209. 34 Puppe, a.a.O (Fn.19), S.210. 26 30 31.

(27) 能源自於 Immanuel Kant 與 Hegel 等強調人格自主權與抽象法精神之觀點35,進 而認為「不作為犯」與「作為犯」並非具有質之差異,而係侵害個人自主性之量 的差異,故僅需處理不作為犯難以於個案明確呈現作為義務,且針對欠缺物質媒 介之「消極行為」難以直接課與不作為犯處罰等問題,即得認為其妥適處理「作 為與不作為之體系關係」之議題。此外,若「不作為犯理論」得透過其他方式為 「不作為犯」與「作為犯」尋出共通之上位概念,如 Schünemann 透過「支配理 論」而將作為犯與不作為犯尋出共通要件與上位概念,亦得將兩者以一元體系處 理之。. 政 治 大 察方向,而往社會性義務與群體利益之角度尋求論證基礎,則將「不作為犯」視 立 惟若將不作為犯理論自另一角度觀之,如轉換個人自由意志與自主保障之觀. 為一種個人對社會所應盡之義務態樣,而與限制、妥協個人自由意志之「作為犯」. ‧ 國. 學. 分屬不同之體系,應屬較為妥適之想法。並於該種理論背景下,不作為犯與作為. ‧. 犯屬於「質之差異」而非僅是侵害程度之問題,兩者至多僅具有「需罰性」之上. y. Nat. 位基礎,而未必存在任何得互相影響、限制之要件。並須注意者,乃將難以處理. er. io. sit. 之爭議案例透過創設概念之二分法,使其具有獨立、不互相影響之體系與要件, 做為解決問題之方式,於法學論述上並非罕見,惟正如德國學者 Jakobs 於評論. al. n. v i n Ch 不作為犯理論時所指出者,嚴謹邏輯之區分方法方得妥適解決問題,若僅是為迴 engchi U. 避問題而將議題任意切割、獨立化,並不能達成論述之正確結果36。本文並擬將 相關內容討論留置於「現行不作為犯理論之評析」討論,故在此不另贅述。. 第三項. 作為義務人之選定. 有關德國哲學思想對於近代刑事法學之影響,得參考我國蘇俊雄教授所撰寫之相關文獻與論 文集。 蘇俊雄,新康德學派價值論哲學對於近代犯罪理論結構之影響,載:刑事法學的方法與 理論-如何從事法律思考?,頁 20-42,1974 年 4 月;蘇俊雄,論黑格爾法學關於刑罰機能之 理論及其時代意義,載:刑事法學的方法與理論-如何從事法律思考?,頁 58-72,1974 年 4 月。 36 Jakobs, a.a.O. (Fn.31). S.23. 27 35.

(28) 本文所稱「作為義務人之選定」,乃絕大多數刑事法學相關見解對於「不作 為犯」之主要討論之處,國內外學說見解於此議題之解釋上均傾向提出自身見解, 解釋為何於個案中僅有特定行為人應負擔作為義務,抑或是不需負擔任何作為義 務,而於理論獨立性之分辨中居於最重要之地位。本文所以將該種刑法規範於個 案課與特定人作為義務之議題,統稱為「作為義務人之選定」作為命題,而非判 斷行為人於個案是否存在「作為義務」,其一理由在於辨別「作為義務」與「作 為可能性」之差異,並提供進一步探討「作為義務順位」法理基礎之空間。申言 之,相較於傳統之作為犯將「不作為義務」課與社會全部個體,並要求其不得透. 政 治 大 定個體,而期待其透過履行義務以實現該誡命規範,兩者雖均屬刑法上義務,然 立 過自身行為觸犯該禁止規範,不作為犯之運作模式僅將「作為義務」課與社會特. 而適用範圍上顯然具有程度差異,以至於形成質變的本質上區隔,並使「作為義. ‧ 國. 學. 務人」之選定、範圍限制成為最核心之討論37。類似見解,亦得見於德國學說見. ‧. 解對於作為義務可能性存在於多數人時,為何僅有特定人應負擔刑法上作為義務. y. Nat. 之討論38,更有甚者,許多情形課與作為義務,事實上代表著全然不考慮個人全. er. io. sit. 程履行義務之可能性(例如要求不眠不休的注意、保護),使單純強調「作為義務 可能性」,或稱「變動因果關係之能力」乃是作為犯與不作為犯之共通條件者,. al. n. 39. 更有其論述上爭議 。. Ch. engchi. i n U. v. 本文將議題理解為「作為義務人之選定」更甚於個案「作為義務之存否」之 理由,已如前述。並於傳統理論發展下,特殊個案事實(保證人地位)與作為義務 存否(保證人義務)之討論,均已存在其肯認義務自始僅從屬一人之立場,而有其 預設視野。惟本文認為透過使用「作為義務人之選定」一詞進行概念上之釐清, 更有助於後續探討為何不作為犯理論須將「作為可能性」與「作為義務」作一概 念上辨別,且不與既存理論與檢驗體系產生衝突。此外,「選定作為義務人」之. 37 38 39. 林東茂,同註 9,頁 16。 Rengier, a.a.O (Fn.2), S.479. Andreas, Ransiek, a.a.O. (Fn.5), S.491-492. Schmidt, a.a.O. (Fn.5), Rn.772, S.288. Herzberg, a.a.O. (Fn.29). S.163. Rengier, a.a.O (Fn.2), S.475. 28.

(29) 概念,尚可能得用於處理後續學界見解較少探討之領域,即單一受侵擾法益存在 多數法規範承認之「作為義務人」時,是否可能存在優先順序之問題。惟於本處 概念之釐清上,僅需確知不作為犯理論如何認定作為義務之歸屬行為主體,或於 本文將其稱為「作為義務人之選定」,乃是立論基礎不同之不作為犯理論最後得 於個案展現其適用上實益之處,否則不作為犯理論之不同,至多僅屬學術理論、 刑法思想之思辨。 作為義務人選定之議題,雖係長久以來學說見解針對不純正不作為犯最富創 造力之議題,惟單就學說發展流程觀之,長久以來發展之理論仍有其脈絡可循,. 政 治 大 發展。蓋刑法作為義務人之選定,其最初立基於規範面向上義務存在之描述,並 立 並得使吾人理解當代居於重要地位之不作為犯理論,其立基之基礎與未來之可能. 得追溯至德國學者 Feuerbach 提出之「法律明定義務」 、 「契約明定義務」等概念,. ‧ 國. 學. 中間發展中則逐漸自規範面向之描述走向個案事實狀態之描述,如強調危險之存. ‧. 在、行為人之監督地位、保護地位等,逐漸擴張刑法作為義務人選定之特殊理由。. y. Nat. 該種解釋方式之選擇並持續影響當代主流學說見解之討論,並展現於不作為犯理. er. io. sit. 論究竟應透過「規範面向」描述足以使行為人被選定之特殊規範狀態(如本章第 二節 Roxin 之多元法理基礎),抑或是強調「事實面向」上存在值得由特定人履. al. n. v i n C h SchünemannU之事實支配關係),成為其理 行作為義務之特殊事實(如本章第三節 engchi 論之所以具有獨立性之重要依據。. 第四項. 小結. 前述三項議題,乃源自於本文於資料整理與歸納過程中,先行自討論密度檢 驗何種議題乃是具有說理必要且最為頻繁論述者,換言之,即受不作為犯理論最 高度重視者。並自該種論述密度之檢驗中,吾人亦得察覺既然該議題於多數學說 見解均有處理,勢必代表該議題得象徵論述提出者其對於不作為犯之特殊核心理 念,並得用於區隔諸多貌合神離,抑或是殊途同歸之理論。 29.

(30) 透過完備該種檢驗系統,本章方得自極為大量之文獻與主張中,嘗試理出值 得於有限篇幅內進行實質討論,並有其獨立體系之理論。又於結果之呈現上,近 百年來諸多有關不作為犯之理論,其得以自身體系一貫理論同時回應本文所提出 之三項最受關注之議題,又於學界取得相當地位者,本文認為 Schünemann 之「支 配理論」、Jakobs 之「規範理論」即屬適例。至於當代居於主流地位,並以類型 化保證人地位、功能區分理論為其核心思想之保證人地位理論,其主要將焦點著 重於本文第二命題、第三命題之呈現,卻傾向透過欠缺獨立性之其他理論處理本 文所設之第一命題「作為與不作為之辨別」,而成為更需謹慎處理其內部複雜立. 政 治 大 之學說理論依照時間發展排序,先行說明影響力最強、發展時間最為長遠,惟內 立 場之學說見解。本文並將於下一節將透過此檢驗模式得出具有獨立性、值得討論. 部論述立場最為複雜之 Armin Kaufmann 與 Herzberg 為代表性之「保證人地位理. ‧ 國. 學. 論」,其為何得被本文理解為一種具有統一概念之體系,並於後續介紹德國近期. y. sit. al. er. 「保證人地位」理論之開端與困境. io. 第二節. Nat. 將先行說明其被視為獨立理論之原因與依據。. ‧. 學說居於重要地位之 Schünemann 之「支配理論」 、Jakobs 之「規範理論」時,亦. n. v i n Ch 「保證人地位(Garantenstellung)」一詞於近代刑事法學對於不作為犯之討論 engchi U 中,已取得幾近於主流通說之見解,甚至成為「不純正不作為犯」與「刑法作為 義務」之代名詞40。惟該名詞並非自始即與「刑法作為義務」具有形影不離之關 係。若探詢德國學說見解就不純正不作為作為犯之發展脈絡,對於「保證人地位」 概念之闡釋,應可溯及至早期學者 Binding 與 Nagler 透過「保證人(Garant)」與 「保護(證)人地位(Garantenstellung)」一詞,以「狹義構成要件並非表彰行為與結 果之因果過程,不作為並屬一種活動的狀態」解釋不作為犯罪之應有構成要件41,. Lackner/Kühl, a.a.O. (Fn.9)., § 13, Rn.6. Roxin, a.a.O. (Fn.15). §32 Rn.33, S.711.;許玉秀,論西德刑法上保證人地位之實質化運動, 載:主觀與客觀之間,頁 334,1997 年 8 月;車浩,保證人地位的實質根據,載:不作為犯的 30 40 41.

(31) 其 並吸納 Feuerbach、 Stübel 與當代主流之「自然主義本體論(naturalistischontologisch)」思想補充該見解,進一步承認法律、契約、危險前行為等產生作為 義務之合理依據42,嘗試達到其有效限制經納粹德國時期過分擴張刑法作為義務 之目的43。因此,直至今日以來吾人於探討不作為犯議題所使用「保證人地位」 等概念,均得源自於前述理論之開端。本節將細緻處理保證人地位理論其發展脈 絡、對本議題之處理方式與思想上的貢獻。. 第一項. 將「保證人地位」視為一貫理論. 政 治 大 爾學派提倡之「實質法義務理論」,與新康德學派提倡之「形式法律義務理論」 立. 「保證人地位」之實質內涵並於西元 1930 年代由 Sauer、Kissin 與後續之基. ‧ 國. 學. 進行辯證,將德國實務見解以判例呈現之「危險共同體」 、 「特殊職業、公務關係」 等概念,補充其作為保證人地位之法理依據,而不僅限於法律、契約、具有血緣. ‧. 之親屬所生之保護義務等等44。至此階段,保證人地位之種類雖漸趨繁多,惟仍. sit. y. Nat. 缺乏體系一貫之解釋,並將討論焦點放置於不純正不作為犯於因果關係、作為犯. io. al. er. 的體系關係(或可能得理解為「等價理論(Entsprechungsklausel)」之討論),直至德 國學者 Armin Kaufmann 正式確立不純正不作為犯與純正不作為犯、作為犯之區. n. v i n Ch 隔與體系關係,並要求「保證人地位」需具有與作為犯規範程度相當之品質,再 engchi U 進一步將保證人地位區分為「保護型保證人地位」與「監督型保證人地位」,並 指出前者乃因「特別關係」而對法益產生「特殊保護義務45」 ,而不同於後者乃就 「危險源」負有義務監督、防止結果發生義務之情形,與延續其見解之 Herzberg. 現況與難題,頁 201-205,2015 年 11 月;葉文正,醫師不作為醫療的刑法問題,國立成功大學 法律研究所,頁 54-55,2005 年。 42 林東茂,同註 3,頁 1-168;蔡聖偉,刑法問題研究(一),頁 188-189,2008 年 7 月。 43 相關發展過程之整理,得參考 劉家丞,重新檢驗不真正不作為犯的可罰性基礎:以刑法中 的侵害原理為核心標準,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38-144,2015 年 7 月。 44 Kindhäuser/Neumann/Paeffgen, Strafgesetzbuch, 2013, § 13, Rn.30-31;許玉秀,同註 41,頁 346;陳子平,同註 3,頁 152。 45 該「特殊保護義務」亦成為我國學界對於該種類保證人地位之常見描述;李聖傑,靜靜都有 事?,月旦法學教室,104 期,頁 29,2011 年 6 月。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若先行善後行於惡則不名人。大王。寧為實語而作怨憎。不為諂言而作親厚。寧說正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Der älteste Bericht eines chinesischen buddhistischen Pilgermönchs über seine Reise nach Indien mit Ü bersetzung des Textes, Wiesbaden 2005b. Fludernik, Grenze und

“Doe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dur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Keywords: New religious mission, Vietnamese Immigrant, Religious life, Chih Der Buddhist Cultural Exchange Association, Shi

Comments on problems with complex equation of state Even for single phase flow case, standard method will fail to attain pressure equilibrium, say, for example, van der Waals gas..

最後特別提出說明,本研究用戶端作業系統為 Win 2000 Professional,伺服 器端作業系統為 Windows 2000 Server 並啟動 Active Dire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