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胡錦濤時期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胡錦濤時期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事務學院.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邱坤玄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胡錦濤時期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之研究. ‧. Research of the culture and society united Nat. io. sit. y. front strategy toward Taiwan during the er. n. reign of Hu Jintao.v a i l C n U hengchi. 研究生:鄭榕虎. 中華民國一百○二年七月.

(2) 謝. 詞. 服務於軍旅也已 14 個年頭,在服務的過程當中,深感自己對於國際情勢以及兩岸 間關係知識的不足,因此向多方詢問之後,選讀了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 職專班,在這兩年學習的過程中,我從中得到了不少,不但對個人未來的生涯規劃大有 幫助,對自己在工作上更是幫助良多;求學的歷程中,非常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邱坤. 政 治 大 老師、林正義老師、郭武平老師、黃智聰老師、邱稔穰主任、李登科老師、林永芳老師、 立 玄教授的指導,當然還要感謝鄧中堅院長、朱新民老師、李明老師、魏艾老師、劉復國. ‧ 國. 學. 姜家雄老師、邱奕宏老師、胡瑞舟老師、黃仁德老師、倪炎元老師以及欣儀助教的幫助, 對於班上學長、姐的支持也倍感謝意,沒有諸位老師的指導以及學長、姐的幫助,我想. ‧. 我也沒辦法那麼順利在百忙中完成這篇論文。. sit. y. Nat. 撰寫本篇論文前,積極的蒐集各方資料,發現鮮少有相關部門蒐整中共對臺文化與. io. er. 社會統戰策略相關整理資料,隨著兩岸的不斷開放,臺灣社會不斷遭受中共文化與社會. al. iv n C hengchi U 經由邱坤玄教授的指導,因此著手撰寫本篇論文;另外我最要感謝的就是我的老婆,在 n. 統戰攻擊,其本質就是「和平統一」 ,正因個人工作關係,因此對於相關資訊較常接觸,. 我忙碌於蒐集資料與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幫我打理家中的一切,且不斷的鼓勵、鞭策我, 使我不致於怠惰,也如期的完成本篇論文;未來希望本篇論文對後續相關研究能有所幫 助,當然這篇論文還有許多不足之處,爾後我將持續加強這方面研究,也為日後相關研 究充足自己應具備知識,以利更精進的深究作業。. i.

(3) 中 文 摘 要 中共對臺實施統戰從毛澤東時期就已開始,及至近日,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已成為 對臺統戰非常重要的一環,中共擅長的手法就是將文化與社會活動當作是他們的掩護, 透過這樣的手法,達到改變臺灣人民的社會結構及社會制度。本篇論文先就自毛澤東時 期到胡錦濤時期對臺政策發展作分析,接著針對影視與媒體操作、學術與藝文交流以及 宗教與民俗節慶交流等面向來探討,兩岸開放已是趨勢,馬總統自上臺以來,亦是以兩. 政 治 大. 岸開放作為主要兩岸策略;我們從中共各時期的領導人對臺政策中清楚看出,中共對臺. 立. 統戰策略是非常清晰的,而我們對於中國大陸的文化交流策略卻是非常模糊,中共是積. ‧ 國. 學. 極以統戰策略達到「和平統一」的進程,但臺灣對於中共的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是否了 解?是否有所因應?應該如何應對才不致落入中共統戰策略的陷阱?這都是我們所應. ‧. 該了解的重點。本文正是藉由以上各類兩岸經常交流選項,來探討中共對臺灣統戰作. Nat. n. al. er. io. sit. y. 為,以了解中共統戰本質,以及臺灣應有的應處作為。. Ch. engchi. i Un. v. 中文關鍵字:統戰、兩岸關係、文化交流、社會交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ii.

(4) Abstract China has been implemented united front strategy during Mao period until today. United front strategy against Taiwan's Culture and society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aking over Taiwan, China has been capable to use culture and social activities to undertake the purpose of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and system of Taiwan. This thesis first analyzed various China's strategies since Mao to Hu Jintao period, then discus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operating, academic,. 政 治 大. artistic, religion and culture exchange through both sides. It's a trend and main strategy to open. 立. door between two side since president Ma has elected.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leaders of China. ‧ 國. 學. have given firm united front strategy agaist Taiwan, we however responded equivocally in culture exchange strategy. China is aggressively working on peaceful united Taiwan, does Taiwan. ‧. understands China's culture and society united front strategy? How should we respond? How. Nat. sit. y. should we act to avoid the trap? These are critical issues to understand.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n. al. er. io. often exchanged affairs between both sides, to further discuss how should Taiwan re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hina.. Ch. engchi. i Un. v. Key words: United front, Cross-Strait relations, Cultural exchange, Social communication,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ii.

(5)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4. 政 治 大.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16. 立. 第二章 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之發展----------------------------------------------------------20 文化與社會統戰之意涵與策略-------------------------------------------------------21. 第二節. 從毛到胡對臺政策之發展-------------------------------------------------------------32. 第三節. 小結—對臺灣影響之分析-------------------------------------------------------------42. ‧. ‧ 國. 學. 第一節. Nat. sit. y. 第三章 影視與媒體操作統戰之研析----------------------------------------------------------------53. 第二節. 媒體控制促統-----------------------------------------------------------------------------59. 第三節. 對臺灣的影響-----------------------------------------------------------------------------68. 第四節. 小結------------------------------------------------------------------------------------------70. n. al. er. 影視開放合作-----------------------------------------------------------------------------55. io. 第一節. Ch. engchi. i Un. v. 第四章 學術與藝文交流統戰之研析----------------------------------------------------------------72 第一節. 學術教育交流-----------------------------------------------------------------------------73. 第二節. 藝文活動展演-----------------------------------------------------------------------------84. 第三節. 對臺灣的影響-----------------------------------------------------------------------------87. 第四節. 小結------------------------------------------------------------------------------------------91. 第五章 宗教與民俗節慶統戰之研析----------------------------------------------------------------93 第一節. 對臺宗教統戰-----------------------------------------------------------------------------95 iv.

(6) 第二節. 民俗節慶交流-----------------------------------------------------------------------------99. 第三節. 對臺灣的影響---------------------------------------------------------------------------104. 第四節. 小結----------------------------------------------------------------------------------------105. 第六章 結論----------------------------------------------------------------------------------------------107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9. 第二節. 未來展望與建議------------------------------------------------------------------------113. 參考資料----------------------------------------------------------------------------------------------------117. 政 治 大. 附錄一. 毛澤東與周恩萊和平解放臺灣的具體方針政策------------------------------------128. 附錄二.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談話提出「一綱四目」內容要點--------------------------129. 附錄三. 鄧小平有關「臺灣問題」的講話內容------------------------------------------------130. 附錄四. 葉劍英闡明關於臺灣回歸祖國之「葉九條」---------------------------------------131. 附錄五. 鄧小平闡述和平統一的「鄧六條」---------------------------------------------------132. 附錄六. 江澤民發表「江八點」談話-------------------------------------------------------------133. 附錄七. 江澤民在政治報告中論述對臺工作綱領性文件-----------------------------------134. 附錄八. 胡錦濤對臺工作四點意見---------------------------------------------------------------136. 附錄九. 胡錦濤提出的對臺三要務---------------------------------------------------------------137. 附錄十. 胡錦濤的「胡四點」或「四個決不」-----------------------------------------------139.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附錄十一. 《反分裂國家法》全文---------------------------------------------------------------140. 附錄十二. 胡錦濤發表「胡六點」---------------------------------------------------------------143. 附錄十三. 李炎教授對兩岸表演藝術交流方式說明----------------------------------------145. 附錄十四. 藏傳佛教簡介---------------------------------------------------------------------------148. 附錄十五. 法輪功簡介------------------------------------------------------------------------------149. 附錄十六. 兩岸人民往來事務機構在臺灣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151. 附錄十七. 小三通------------------------------------------------------------------------------------153 v.

(7) 附錄十八. 連江縣「媽祖昇天際」活動-------------------------------------------------------154. 附錄十九. 連江縣「擺暝迎神鬧元宵」活動-------------------------------------------------155. 附錄二十. 金門縣政府「迓城隍活動」-------------------------------------------------------156. 附錄二一. 胡錦濤「三個有利於」談話-------------------------------------------------------15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8) 表. 次. 表 2-1:兩岸媒體常駐一覽表----------------------------------------------------------------------------27 表 2-2:中國大陸各時期對臺統戰策略整理---------------------------------------------------------44 表 3-1:2006 至 2013 年臺北市首輪戲院映演中國大陸影片票房統計-----------------------56 表 3-2:2011 至 2012 年臺灣在中國大陸映演影片票房統計------------------------------------58 表 3-3:1987 至 2013 年兩岸新聞交流大事記-------------------------------------------------------60. 政 治 大. 表 4-1:中國大陸地區 111 所高等學校教育部採認名冊—大學部分-------------------------74. 立. 表 4-2:2006 至 2012 年中國大陸來臺從事教育學術交流及藝文展演活動人數統計----89. ‧. ‧ 國. 學. 表 5-1:2004 至 2012 年中國大陸宗教人士入臺交流人數統計---------------------------------98.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Un. v.

(9) 圖. 次. 圖 1-1:資料蒐集與處理流程圖--------------------------------------------------------------------------13 圖 1-2:研究架構流程圖------------------------------------------------------------------------------------17 圖 2-1:中共第 17 屆中央政治局對臺工作小組名單------------------------------------------------51 圖 2-2:中共第 18 屆中央政治局對臺工作小組名單------------------------------------------------52 圖4-1:2006至2012年中國大陸來臺從事教育學術交流及藝文展演活動人數成長圖-----9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Un. v.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自從馬總統上臺之後,兩岸關係已漸漸趨向和緩,中國大陸與臺灣間的交流日趨頻. 政 治 大. 繁,無論是經濟、文化、社會,甚至是政治方面,都已有一定程度的進展,再加上中共. 立. 於 2012 年 11 月 8 日召開的「十八大會議」 ,前中國大陸領導人胡錦濤在報告中闡述兩岸. ‧ 國. 學. 關係的形勢與發展,其中明確的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 「江八點」以及和平發展. ‧. 等原則思想,這說明了兩岸政策應是持續的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以和平發展為方 向,除繼續加深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或許也能探觸到政治交流的議題;從胡的講話. y. Nat. er. io. sit. 中也可以看出,兩岸從 2008 年以來,兩岸關係在經貿關係、文化交流都已有了重大突 破,「十八大」之後,深化兩岸的政治互信將會置於兩岸交流的首要位置。. n. al. Ch. i Un. v. 兩岸經貿關係在確定以「ECFA」作為基礎架構後,交流的焦點研判將會指向再加. engchi. 深文化與社會交流面向,正因兩岸人民同根同源之故,文化與社會交流的統戰手段是最 沒有爭議,且最自然的方式,能夠在人民的生活中默默進行。2011 年大陸全國政協主席 賈慶林在出席開幕典禮時,即在工作報告中強調, 「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 積極推動對臺交流,深入實務發展,「進一步」擴大同臺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社會組 織、各界人士和基層民眾的交往,不斷夯實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意基 礎」;接著又指出今年對臺工作重點就是文化交流,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增進臺灣 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1. 1. 「2012 對臺工作將側重文化互動」,旺報,2012 年 3 月 4 日,版 4。. 1.

(11) 其實中共對臺實施統戰區分許多方式,對臺灣人民來說,文化與社會統戰的概念早 在毛澤東時期就已開始,及至江澤民及胡錦濤主政後,對臺文化及社會統戰越演越烈; 中共其擅長手法正是將文化與社會活動當作是他們的掩護,最終目的仍是透過這樣的手 段,達到改變臺灣人民的社會結構及社會制度。解析近期中共對臺日漸頻繁的交流活 動,諸如宗教組織、媒體操控、文化學術及藝文活動交流,不難看出中共對臺的文化與 社會統戰程度,已經是不言而喻;中共利用兩岸血緣及文化同源的關係,持續深化民間 交流,已成為最重要的統戰手段之一,國內已有不少學者漸漸感受到此等危機意識,南. 政 治 大. 華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董立文曾說,北京的出發點是要改造我們,我們的出發點沒有. 立. 要改造他們的文化認同,中共對臺政策文化統戰的目的很清楚,我們對中國大陸的文化. ‧ 國. 學. 交流,目的和策略都很模糊,人家是在作戰,我們是在做買賣。2面對中共如此全方位的 統戰,採取逐步蠶食方式達到目的,吾人應該如何應對才能自保?國人應有什麼樣的自. ‧. 覺才不會不知不覺中掉入中共統戰的陷阱?未能了解敵人的手段又如何能提出正確的. Nat. sit. n. al. er. io. 二、研究目的. y. 因應之道,此乃本論文研究動機。. Ch. engchi. i Un. v. 中共透過資金挹注籠絡港臺媒體已是行之有年,尤其是近期盛傳中共透過民間企業 大舉介入港臺媒體,意圖藉此引導輿論,並藉由媒體散布抹黑特定對象;不僅於此,控 制媒體也延伸進入到校園,發送疑似中資報刊,藉由文字方式,企圖影響校園師生,諸 如此類例子不勝枚舉。然而,就文化與社會統戰面向而言,大砥能知道中共統戰手法如 此,但其中的越演越烈又豈是國人所能了解? 因此,本篇論文的目的即在針對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先就總體策略分析其方 式與規劃,接著就主要交流面向,包括影視與媒體操作、學術與藝文交流及宗教與民俗 2. 「臺灣學者:兩岸交流聚焦文化 大陸統戰目標明確」 ,聯合早報網,2010 年 3 月 16 日,網址: http//:blog.udn.com/jzer6699/3863639#ixzz2DzSvS7xR。. 2.

(12) 節慶交流三大部分,就胡錦濤執政時期(2004 年至 2012 年)作分析研討,探討各種不 同統戰方式對臺灣之影響;藉由中共對臺各種統戰方式之敘述,據以了解應對之道,避 免落入中共統戰陷阱。. 第二節 文獻探討 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文獻探討(Literature Review)係針對目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加. 政 治 大 究過的作品,做一個摘要與整合,並提供未來研究的建議。 本文主要從「胡錦濤時期」 立 以探討。旨在整合某個特定領域中,已經被思考與研究過的資料。其目的乃在將已經研 3. ‧ 國. 學. 探究其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相關策略,為能充分瞭解問題核心與研究重點,擬將探討文 獻區分「綜合分析文獻」及「分類研析文獻(影視媒體、教育藝文交流、宗教民俗節慶)」. sit. n. al. er. io (一)國內專書. y. Nat. 一、綜合分析文獻. ‧. 等二部份實施分析整理。茲將各相關學術著作略述於后:. Ch. engchi. i Un. v. 2012 年 9 月,張五岳主編的「兩岸關係研究」 (第二版) ,邀請國內多所知名大學長 期研究兩岸國際發展、共 16 位學界精英及知名學者專家,分別撰著各自見解最為精闢 之領域,且是中共「十八大」之後,國內第一本探討兩岸關係的專書,文中對於胡錦濤 時期對臺政策、馬英九時期的中國大陸政策有詳細說明,另對於兩岸傳媒交流現況、教 育交流現況及社會交流現況均有詳盡闡述。4 2012 年 2 月,由吳建德、王海良、朱顯龍、王瑋琦、夏立平、張蜀誠等人所主編的 「兩岸關係新論」,當中對於兩岸文化與社會交流相關問題有許多精闢的探究,諸如兩. 3 4. 盧建旭,「文獻評論」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臺北:正中書局,1999 年) ,頁 95。 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9 月)。. 3.

(13) 岸文化交流協議相關問題、中共對臺文化統戰策略、中共對臺文化交流研究、中共對臺 文化交流協議、兩岸文化交流相關方案等相關議題均有清楚論述,吾人可從中了解目前 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方式概況。5 2008 年 5 月,由中國大陸著名流亡作家袁紅冰所著「臺灣大劫難—2012 不戰而勝 臺」,書中闡述臺灣馬英九當選總統,中國隨即於 6 月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中制定 三大謀臺方案:「解決臺灣問題的政治戰略」、「關於對臺軍事鬥爭準備預案」、「統一臺 灣的政治法律處置預案」。要求中國外交、內政、軍事、公安、國安、宣傳部門,都要. 政 治 大. 主動為對臺灣的統一戰線工作服務,務必於 2012 年,不戰而勝臺灣。作者袁紅冰以極. 立. 具吸引力的方式闡述中共統戰臺灣的計劃,認為中共對統一非常執著,在外交上為此出. ‧ 國. 學. 賣了很多中國利益。預言兩岸統一後,民進黨等臺獨勢力當然會被迫害,但國民黨也很 難過,會被兔死狗烹,而中共會扶植出另一個統派執政黨,臺灣社會民主黨。除了譴責. ‧. 統派迫害臺灣外,也指出臺灣人、民進黨及獨派過於天真、低估自保及臺獨需要的代價、. Nat. sit. y. 也沒有足夠的覺悟。書中於第「第五章」掌控傳媒、馴化學者、形塑政治和尚,就中共. al. n. 述。6. er. io. 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作為中,對於媒體控制、對知識界的滲透、對宗教的統戰有相關論. Ch. engchi. i Un. v. 1993 年 6 月,由法務部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所編著「中共對我統戰 活動輯要(1992)」,中共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第十四講中說:「在新的歷史時期,祖國 大陸和臺灣的和平統一,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統一戰線。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積極進行 對臺灣當局和人民的團結爭取工作,早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這是新時期統一戰線的一 項重大任務」 。是故,中共近年來的統戰策略,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在進行。自 1887 年 11 月 2 日我政府宣布開放探親政策後,中共對我統戰步調,明顯的進入積極階段,致使兩 岸情勢益形複雜;為使國人對中共統戰陰謀有系統性的認識,內容區分中共對我各類統 5. 張蜀誠、吳建德、王瑋琦, 「中共對臺文化統戰策略」 ,兩岸關係新論(臺北:麗文文化事業,2012 年 2 月)。 6 袁紅冰,臺灣大劫難—2012 不戰而勝臺灣(臺北:星島國際有限公司,2009 年) 。. 4.

(14) 戰活動,予以摘要編撰,將 1992 年間中共對我統戰活動,分成中共的統戰組織、中共 的政治統戰、中共的外交統戰、中共的經濟統戰、中共的文化統戰、中共的社會統戰等 六個部分,其內容中對於文化與社會統戰的界定有相當參考價值。7 2000 年 12 月,由法務部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所編著「現階段中共 對臺統戰策略與實務」,一般人在談到中共的「統戰」概念時,總是與「陰謀」聯想, 事實上,統戰工作是中共整體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當成一項專門學問來研究, 因此,統戰工作不是一種「陰謀」 ,而是光明正大、公開進行的「陽謀」 。前中共中央統. 政 治 大. 戰部部長閻明復就曾辯稱,統戰部就是「服務部」 ,是在爭取人民的便利、好感與向心,. 立. 統戰部的工作等於是從事公共服務;中共從不搞什麼陰謀,所做的都是「陽謀」,都是. ‧ 國. 學. 可以公開拿出來談的。中共長期主管統戰工作的周恩來也曾表示,統戰工作就是交朋友 的工作,要把對方的朋友,變成自己的朋友;把自己的敵人降低到最少。換言之,「統. ‧. 戰」雖是中共擴大同盟軍、瓦解敵人的一種策略,但它並非以猙獰的面目出現,反而是. Nat. sit. y. 一種親善的舉動。其次,中共的統戰工作不僅在政治、經層面進行,而且涵蓋社會、文. n. al. er. io. 化、宗教等個層面,尤其是在現階段兩岸交流交往的益密切的情況下,中共將對臺統戰. i Un. v. 工作寓於各項交流工作之中,它不僅對我政治人物統戰,也對社會各階層人士進行統. Ch. engchi. 戰,換言之,臺灣每一位民眾其實都是中共統戰的對象。因此本書探討當前中共對臺統 戰策略與實際,同時選輯部分中共臺辦部門的工作經驗談文章,透過中共對臺工作者的 表述,吾人可清楚驗證「中共將對臺統戰工作寓於各項交流交往工作之中」,此一說法 的正確性與無所不在的現實面,以便有助於提高國人對此的認識與警覺性。8 (二)期刊論文 臺灣工作年鑒:本年鑒介紹了 2003 至 2008 年間,胡錦濤第一任期對臺工作策略與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葉克冬在座談會上表示,臺灣工作年鑒彙編了黨. 7 8.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中共對我統戰活動輯要(1992) (臺北:法務部調查局,1993 年 6 月)。 郭瑞華,現階段中共對臺統戰策略與實務(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0 年 12 月)。. 5.

(15) 和國家領導人關於臺灣問題的重要講話以及中央部委、民主黨派、群眾團體負責人與發 言人關於臺灣問題的談話、聲明和文章,收錄了兩岸重要交流活動報導與大陸涉臺政策 法規、評論文章、統計資料等,臺灣工作年鑒至今已編撰出版了 1989—2002 年卷、 2003—2004 年卷、2005 年卷、2006 年卷、2008 年卷,共計 5 卷本。 國共論壇:「國共論壇」又稱作「兩岸經貿文化壇論」,自 2005 年 4 月成立以來, 至今舉辦過多屆兩岸重要對談,成功地為兩岸搭起溝通交流的平臺,也為兩岸經貿文化 發展描繪願景。未來隨著我政府對兩岸政策的鬆綁,兩岸交流勢必日益密切,所衍生出. 政 治 大. 需要兩岸協商處理之事務也逐漸增多。國共論壇的舉辦,著實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 立. 重大貢獻。當然也包括了建立兩岸文教交流:包含兩岸新聞、文化、教育產業的交流合. ‧ 國. 學. 作,相關論壇探討議題內容亦是本篇論文各項論點參考的重要依據;例如在 2009 年 7 月 11 日所舉辦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國共論壇),是兩岸各界人士交流互動. ‧. 的重要平台,包括黨派團體代表、業界精英、專家學者在這裏直接交流,論壇更是反映. Nat. n. al. er. io. 有利於我們去探究兩岸間經貿文化的發展趨勢。. sit. y. 民意、政策先導,論壇所達成的共識和提出的建議,很多已經化為兩岸雙方的政策,也. i Un. v.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大陸情勢雙週報:由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所出版的政策委. Ch. engchi. 員會大陸情勢雙週報,提供大陸最新政治、經濟、文化、社情等相關資訊最新消息,提 供本篇論文各類對臺統戰工作相關分析參考,對於吾人瞭解大陸各項最新情勢有相當之 助益。中國大陸在 2012 年底將召開「十八大」,2012 年 8 月 27 日最新一期國民黨「大 陸情勢雙週報」即指出,中國大陸對行之多年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感到不耐,有 意將兩岸關係做進一步的闡述,將兩岸的定位,改變為「兩岸一國」。國民黨雖主張維 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並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原則,但大陸對這 樣的論述已經有所反彈,在近期的兩岸論壇中,顯示出對岸對其定位的不耐。賈慶林在 論壇的談話,強調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這顯示出對岸有意 將兩岸關係定位,推向「兩岸一國」的新架構,這也很可能是大陸未來對兩岸關係定位 6.

(16) 所做的規劃與努力方向。9 海峽評論:由海峽資訊網定期發表,由海峽評論雜誌社所撰擬之兩岸各項發展及動 向之時事評析,每月定期針對兩岸所發生重大事件作一論述。當中的「兩岸關係與政治 對話」,皆會對於兩岸間近期重大事件,邀請專家學者撰寫評述文章;例如 2013 年 7 月 號這一期「海峽評論」 ,由資深政論家耿榮水,就出席第五屆「海峽論壇」 ,談到兩岸基 層民眾的嘉年華,論壇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其 中以「擴大民間交流」最值得重視,也體現了基層民眾深入廣泛交流的特色,可視為是. 政 治 大. 兩岸民間的嘉年華大聚會,交流的項目也呈現龐雜多元特色,琳瑯滿目,猶如萬花筒般,. 立. 包括兩岸姓氏宗親、同鄉社團、民間信仰和大陸配偶等四大重點;以及舉辦「中國夢與. ‧ 國. 學. 譜牒文化」研討會,兩岸 12 個交流甚久的宗親,還簽訂了一個長期交流合作的協議。 臺灣民間社會向來重視宗親活動,兩岸宗親的擴大交流,勢必對深化和鞏固兩岸關係形. ‧. 成重大影響。10. Nat. sit. y.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該會國家安全組研究議題涵蓋範圍:大陸政策、國防政策、. n. al. er. io. 外交政策、僑務政策及其他有關國家安全政策議題之研究等。除了對政府政策、計劃、. i Un. v. 法案、預算,進行深入評估研究,以提供執政黨、在野黨及選民選擇,同時針對國家的. Ch. engchi. 永續發展,提出具有前瞻、宏觀的善政良策。其學者對兩岸事務之評析,將可提供本篇 論文相關論述之依據。例如助理研究員褚瑞婷針對兩岸互設辦事處對於「影視產業」的 影響、劉新圓對於臺灣文創產業的缺失、陳星貝對於「開放陸生來臺就學」對於臺灣學 生的學習及競爭力及如何利用歌唱比賽帶動音樂產業等均有相關論述。11 2011 年,空軍備役中校唐仁俊所撰寫的「當前中共對臺統戰策略之分析」發表於空 軍軍官雙月刊第 158 期。2008 年臺灣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重新執政,有別於民進黨 9. 陳思豪, 「國民黨週報分析 大陸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已感不耐」 ,NOWnews 新聞網,2012 年 8 月 27 日,網址:http://www.nownews.com/2012/08/27/11490-2848623_1.htm。 10 耿榮水,「兩岸關係和政治對話」,海峽評論雜誌社,第 271 期,2013 年 7 月,網址: http://www.haixiainfo.com.tw/271-8841.html。 11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網址:http://www.npf.org.tw/categories/1。. 7.

(17) 政治後經濟的中國大陸政策,國民黨主張兩岸擱置政治爭議,優先就經濟、文化等方面 進行交流,以達穩定兩岸共享繁榮的目的。然而當兩岸交流日益頻繁深化的同時,也給 了中共對臺統戰的良好環境,期間中共對臺統戰也未見停歇,我方政府如對兩岸發展過 度樂觀,未能就中共統戰作為規劃因應策略,將對臺灣安全與主權造成直接的威脅。12. 二、分類研究文獻. (一)國內專書. 政 治 大. 2010 年 12 月,由中央研究雜誌社及展望與探索雜誌社合編的「續與變. 立. 2008-2010. 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其中分別針對兩岸交流臺灣民眾認同的分析、兩岸宗教. ‧ 國. 學. 交流現況、媽祖信仰交流現況以及兩岸電影業交流的現況有精闢的分析及評論;兩岸宗. ‧. 教信仰與電影文化交流皆屬文化與社會交流重要之一環,中共藉由兩岸民間媽祖信仰、 以及近期兩岸電影交流方式,進行對臺統戰手段,相關論文對於事實的陳述,有助於本. y. Nat. er. io. sit. 篇論文相關論點驗證。13. 2009 年 4 月,由陳建民所著「兩岸交流與社會發展—『小三通』與旅遊研究文集」,. n. al. Ch. i Un. v. 其中針對「小三通」之現況與發展問題深入探討。長久以來兩岸關係隨著政治的千變萬. engchi. 化而起伏不定,其間的交流與社會發展日新月異,2001 年 1 月 1 日開啟兩岸「小三通」 交流,不啻為兩岸關係的重大發展與突破;其後隨著兩岸交流互動的頻繁,直接開展大 三通直航的呼聲不絕於耳,在兩岸政府達成共識之下,兩岸「大三通」正式上路。本書 針對此方面相關議題,就觀光、文化與社會方面交流進行深一層研究,有助於國人了解 「大、小三通」後,中共對臺交流政策概況。14 2008 年 1 月,由陳峰、高敏所著「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從一大到十七大」 , 12. 唐仁俊,「當前中共對臺統戰策略之分析」 ,空軍軍官雙月刊,第 158 期,2011 年。 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續與變 2008-2010 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10 年 12 月)。 14 陳建民,兩岸交流與社會發展—『小三通』與旅遊研究文集(臺北:2009 年 4 月)。 13. 8.

(18) 本書包括了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內容,而且還包括了黨的歷 次重要會議、每次代表大會後的中央全會等內容。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大會史,是中國共 產黨歷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的重要環節和視角。中國共 產黨的歷史發展,歷次代表大會的內容和形成的方針政策,直接關係到中共的事業發 展,亦有利於本論文驗證中共各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及對臺統戰策略的制定。15 (二)期刊論文 2008年9月,由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邱坤玄教授主持,撰寫「中. 政 治 大. 共對我原住民統戰作為之研究」 ,2005 年3 月,胡錦濤提出對臺工作的四點意見,凸顯. 立. 了對臺的軟硬兩手策略成為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對臺政策的重要策略。如何正確理解第. ‧ 國. 學. 四代領導集體的對臺政策內容及具體作為,成為臺灣因應中共對臺工作時必須正視的課 題,同時也引發本研究對相關課題的重要思考。研究發現,中共對臺原住民統戰是有系. ‧. 統的工作,在組織上全面動員,在政策上目標明確,遂行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寄希望於. Nat. sit. y. 臺灣人民的政策訴求。中共對臺原住民統戰政策目標是要爭取臺灣原住民對中國的國族. n. al. er. io. 認同、支持中共的統一政策、支持中共的反臺獨政策、爭取對中國大陸的好感,透過團. i Un. v. 體定期交流、團體不定期交流、個人交流等模式,積極推動達成中共的統戰目標。16. Ch. engchi. 2010年9月,由中共研究雜誌社研究員林茵璇所發表的「2008年後中共對臺宗教統戰 作為之研究-以兩岸湄洲媽祖交流活動為例」 ,文中討論兩岸自分治以來,中共為達「促 統」目的,隨時視兩岸局勢變遷而調整其對臺政策。胡錦濤執政時期,對臺政策雖持續 以「一個中國」原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基調,但其策略方法軟硬兼施, 更顯 得靈活而彈性。2008年因應我政黨再次輪替,於同年底提出「胡六點」作為對臺工作指 導方針,據此,對臺統戰工作積極而廣泛融入兩岸民間交流中。17. 15. 陳峰、高敏,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從一大到十七大(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 年 1 月) 。 邱坤玄、許志嘉、陳郁芬,「中共對我原住民統戰作為之研究」 ,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委託研究,2008 年 9 月。 17 林茵璇,「中共對臺工作:以媽祖信眾赴湄州祖廟謁祖進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 16. 9.

(19) 2011年9月,由趙炳元「馬總統時期兩岸新聞交流與中共對臺新聞政策之研究」,兩 岸新聞交流發展歷程中,中國大陸在開放的步幅與相關管理法規的發布上,均較我國為 快速,可以合理推論大陸官方非常清楚其內部需求,以及兩岸傳媒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與 勢不可擋的趨勢。然而,大陸在對臺相關政策中的策略性內涵,幾乎完全脫離不開其「統 戰」思維。單純作為一個維繫國家政權控制力與擴張力的依據,「統戰」思維似乎並無 其特別謬誤或值得爭議處;然而面對國際事務或處理兩岸關係,惟私的「統戰」意圖即 有其明顯偏差。本論文闡述新聞交流在兩岸關係發展佔有重要地位,然而交流互動中所. 政 治 大. 潛藏的不利或危安因素,卻是吾人應深切體悟與善加防範者。18. 立. 2011年7月,由許清仁所發表的「胡錦濤執政時期中共對臺宗教交流政策研究」,本. ‧ 國. 學. 篇論文闡述2008年馬政府執政後,兩岸關係逐漸和緩,中共追求兩岸統一的意圖更為明 顯,在胡錦濤「對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外共建和諧世界」政策方針下,賦予宗教對臺統. ‧. 戰更大空間,兩岸宗教亦呈現交流活動趨增、境外教派參與增加、交流態樣多元且多為. Nat. sit. y. 大陸發起等特點,另外中共以兩岸最普遍之媽祖文化做為對臺宗教統戰主軸,逐漸提升. n. al. er. io. 交流層級與規模,冀擴大對臺民間統戰成效。綜析胡錦濤近年兩岸宗教交流政策作為,. i Un. v. 預判中共未來對臺宗教工作,將朝全面爭取臺灣宗教界統一共識;透過宗教交流吸引臺. Ch. engchi. 商、信徒赴陸;加強基督教徒等外來宗教交流;以多元管道強化宗教工作成效;聯合抵 制境外宗教勢力等面向發展。19 2005 年 9 月由王演慶所發表的「胡錦濤時期中共對臺政策的持續與變遷─以『反分 裂國家法』為例」,針對胡錦濤時期對對臺政策之變遷研析,並主要針對胡錦濤對臺制 定「反分裂國家法」後相關對臺影響。胡錦濤對臺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凸顯其「軟.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臺北:2010 年 12 月) 。 18 趙炳元,「馬總統時期兩岸新聞交流與中共對臺新聞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臺北:2011 年 9 月)。 19 許清仁,「胡錦濤執政時期中共對臺宗教交流政策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 專班論文(臺北:2011 年 7 月) 。. 10.

(20) 的更軟、硬的更硬」之和戰兩面手法。20.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研究途徑(Research Approach)係指選擇問題與相關資料的標準,一種常被用於同 一學科的方向標準,此方向標準因研究對象、課題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途徑。換句話說, 即研究者希望從那一個層次作為出發點、入手處或著眼點,去進行觀察、分類、歸納與. 政 治 大 鑑定與運用;而研究途徑則是在確立研究方向與標準後,才選擇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立. 分析之研究。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其差異性懸殊,研究方法是用於指導資料蒐集、處理、. 學. 本文擬採用「歷史研究途徑」 ,並藉由文獻分析法,針對關係之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檢索、. ‧ 國. 21. 閱讀、整理、歸納等方式,有系統的將文獻資料匯於論文中,茲說明如下:. ‧. 一、研究途徑. sit. y. Nat. n. al. er. io. 本論文所採取之研究途徑為歷史研究途徑(historical approach),亦即從歷史學的角. i Un. v. 度,來分析所蒐集的資料,並描述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其間的因果關係;歷史研究緣於. Ch. engchi. 歷史學,係透過系統性收集史料,回溯過去的某項議題或重要事件,透過深入瞭解和詮 釋,以對目前的現象與問題有更清楚的理解,藉由歷史研究,讓我們得以鑒往知來。22 歷史研究途徑,不在建立歷史演變的法則,而在了解時空背景對於研究主題產生背 景的因果關係探討,史學大師錢穆認為:研究制度,不該專從歷史制度本身看,而該透 過與制度相關之一切史實來研究,23易君博則指出:藉由對過去歷史事實的陳述與分析,. 20. 王演慶,「胡錦濤時期中共對臺政策的持續與變遷─以『反分裂國家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 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臺北:2005 年) 。 21 Fred N. Kerlinger、Howard B. Lee 著,黃營杉、汪志堅編譯,研究方法(臺北:新加坡商亞洲湯姆生國 際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 9 月) ,頁 53。 22 鈕文英,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2007 年 1 月),頁 117。 23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 (臺北:三民書局,1988 年) ,頁 27-28。. 11.

(21) 運用相關資料和方法,來探討人類社會生活,或描述政治活動變遷的因果關係,歷史研 究的目的,是在描述歷史事實,指出某一特定時空所發生歷史事實的相關前因與後果, 並從個別歷史事實的因果關連去「重建過去」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st) ,再透過社會 研 究 方 法 從不 同 的 時空 蒐 集 某一 類 相 同歷史 事 實 , 抽離 其 特 點 , 以 建 立其 通 則 (generalization)或定律(law)。24因此本論文將運用歷史研究途徑來描述與分析中共對 臺不同面向的文化與社會統戰方式,並針對不同時期之作為進行歸納、分析、比較,期 能瞭解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影響之深遠,以及如何有效因應,以及未來努力方向。. 二、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領域中,研究方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為質化研究法. ‧. (qualitative method) ;一為量化研究法(quantitative method) 。25若加以細分,又可分為實 驗研究法(experimental study method) 、統計研究法(statistical study method) 、個案研究法. y. Nat. er. io. sit. (case study method)及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study method)等 4 種。26個案研究及比 較研究屬於質化研究法;實驗研究及統計研究屬於量化研究法。就本文而言,擬採行「文. n. al. Ch. i Un. v. 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亦即分析與歸納所蒐集的相關文獻資料。一般而言,. engchi. 文獻資料的來源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發表於學術期刊或媒體的文章或論述;二是私人日 記、書信、傳記等;三是正式的官方文件,如政府機關的文件等。換言之,所謂文獻分 析法,乃是透過引用原始文件、官方資料及正式的學術論文等,來作為論文研究論述的 資料來源與分析基礎。其所採取之步驟包括:第一文獻選擇之標準乃著重於胡錦濤執政 時期對臺策略之資料官方及相關書籍,主要來源為圖書館(政大國關中心、政大綜圖、 國家圖書館)內所館藏之書籍,以及在相關期刊上(中國大陸研究、遠景季刊、東亞研 24 25. 26.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3 年 2 月,第 8 版),頁 164-165。 Frank P. Harvey, and Michael Brecher, Evaluating Methodology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Arend Lijphart,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5, No.3 (September 1971), pp. 682-693.. 12.

(22) 究、國政評論)所刊登之論文及研究報告。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網站,如行政院大陸委 員會網站、文化部網站、行政院網站、國防部網站、傳統基金會、國際戰略研究所、外 交關係委員會、中國官方網站(外交部、國家統計局) 、新聞媒體網站(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Los Angeles Times、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CNN、人民網、新華網、 中時網、聯合網、自由網)等。第二針對所蒐集資料進行安排,基本上分成中國大陸對 臺政策的及臺灣對中國大陸等雙邊關係文獻等二類。第三從上述二類中再細分成影視與 媒體操作、學術與藝文交流、宗教與民俗節慶交流等議題。第四根據資料蒐集、分析與. 政 治 大. 研討,以作為分析對臺統戰策略及對臺所造成影響的基礎(如圖 1-1)。. 立. ‧ 國. 學. 步驟一. 步驟二. 廣泛蒐集兩岸政策 與文化與社會交流 相關資料。. ‧. 針對所蒐集資料進行三種主要分類: 1.胡錦濤時期對臺策略。 2.臺灣對中國大陸相關交流策略。. n. er. io. sit. y. Nat. al. 再細分影視與媒體 操作、學術與藝文交 流、宗教與民俗節慶 交流等議題. Ch. i Un. v. e n g 根據資料蒐集、分析與研討,以作 chi 為分析對臺統戰策略及對臺所造 成影響的基礎。. 步驟三. 步驟四 圖 1-1 資料蒐集與處理流程圖. (一)資料蒐集方法 本篇論文資料蒐集來源分別為專書、期刊、國內官方資料、中共官方資料、博、碩 士論文、報紙報導、社論專文評析以及網路資料,其中為了要清楚、明白的說明中共對 13.

(23) 臺文化與社會統戰深化之程度,以及前、後之差異性,針對第三、四、五章將以各知名 報刊媒體資料庫中,蒐整相關類型新聞報導作為資料蒐集來源。 (二)資料分析方法 文獻分析法,是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地分析、評鑑這些資料的研究 方法,由於常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與文獻,因此亦稱歷史文獻法。當研究者對歷史資料 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後,便可以從了解、重建過去所獲致的結論中,解釋社會現象的 現況,甚至預測將來之發展,採取文獻分析法進行資料的分析時,必須先對文獻進行檢. 政 治 大. 閱,不論是第一手或是次級資料,均應確定其可靠性和可信度;當符合研究主旨與可供. 立. 解答的文獻蒐集、檢證完畢後,接下來便是重要的分析工作。文獻資料分析法的應用具. ‧ 國. 學. 有幾項特點,包括:其研究的事件與使用的資料是過去的紀錄與遺跡、是種間接而非直 接的觀察、分析的結果可用以解釋現況、預測未來等。27. ‧. 因此本論文採用文獻分析法,蒐整中共對臺媒體控制、文化學術交流及藉由宗教交. Nat. sit. y. 流等相關分析評論及報導,觀察彼此間關係影響,解釋暨分析當前中共對臺統戰現況,. n. al. er. io. 進而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i Un. Ch. v. 第四節e n 研究範圍與限制 gchi. 一、研究範圍. 本文研究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之研究,在國共鬥爭的時代,文化戰就是中國共 產黨的重要對臺工作,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對「五四運動」詮譯權的爭奪,中共對臺文化 戰與文化統戰,一直都是對臺政策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民進黨主政時代,臺灣的本土. 27.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0 年),頁 102。. 14.

(24) 化運動被中國認為是「文化臺獨」運動,因此在馬英九總統上臺主政後,「文化與社會 統一」成為中國對臺政策的重點。 胡錦濤執政時期長達 10 年,自 2002 年至 2012 年,其對臺工作路線,還是延續中共 對臺政策的歷史脈絡,並以「江八點」所建構的政策框架為依歸,胡錦濤執行期間,相 較於中共以往領導人來比較,自 2003 年胡錦濤掌權後,其對臺策略與前幾任的領導人, 有不同的見解與手段,雖然都在一個中國的原則打轉,但運用的手法卻不一樣,且一年 比一年更精進,在兩岸完成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署之後,其對於臺灣問. 政 治 大. 題的處理手法更加細膩與具彈性,且不戰奪臺之策略益加明顯;胡錦濤有計畫性、戰略. 立. 性的提出「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五一七聲明」及「反分裂國家法」,在對臺的政. ‧ 國. 學. 策戰略與高度上展現其開創性與務實彈性,對於臺灣統戰手段更重視「軟實力」的發揮, 尤其是在文化與社會統戰方面,積極運用民間社會交流關係,廣面向的向全體臺灣民眾. ‧. 實施統戰,以達「和平統一」的戰略目標。2008 年 12 月 31 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Nat. sit. y. 國家主席胡錦濤藉北京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的機會,發表了《攜手推動. n. al. er. io.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公開講話,提出了六點對臺政策方針,. i Un. v. 也就是俗稱的「胡六點」 ,被視為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時期後中共對臺政策的新綱領,. Ch. engchi. 其中特別針對文化與社會間交流已有明白敘述,我們從其中第三點「弘揚中華文化,加 強精神紐帶」及第四點「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可以明確的從內文看出,胡錦 濤特別強調了兩岸文化與社會間,各階層、各界人民相互間來往交流,正呼應胡錦濤「寄 希望於臺灣人民」的策略,並將兩岸文化交流明確定位;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的具 體作法就是充分運用媒體等現代文化產品,向臺灣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及學術界, 傳輸一個積極、親切的中國大陸形象,另外透過各種學術交流、藝文活動展演等方式, 以平易近人、輕鬆隨意的形式,引起群眾感情上的共鳴,另外藉由宗教組織的方式,拉 攏臺灣民間團體到中國訪問,近幾年更延伸到臺灣中南部,邀請鄰里長、縣市議員到中 國參訪,並且利用媽祖、佛教、道教等兩岸共同地方信仰方式,進行實質上的統戰。 15.

(25) 由於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就提及兩岸都屬中華民族的說法,而胡錦濤則是更進一步 響應,還聲稱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但鄉土意識不等於臺獨意識等明確的讚揚 與清楚的切割,再度給予兩岸文化的融合正式的定位,再繼以雙方的交流,來維護與發 揚,以便拉攏兩岸的距離。此外,胡錦濤此次還直接向民進黨喊話,乃前所未見。28胡 錦濤對臺政策時期是本篇論文各章節主要研究討論範圍及重點。. 二、研究限制. 政 治 大. 最主要的限制在於資料蒐整不易,中共對臺進行文化與社會統戰已是由來已久,中. 立. 共利用各種手段、各種管道對臺灣各個階層及對象,時時刻刻都在侵入,從原本的個人、. ‧ 國. 學. 民間組織,現在已是官方對官方、政府組織對政府組織,中共對於官方原始資料的公開. ‧. 均有其限制,對本篇研究而言,資料取得的困難度較高,僅能自胡錦濤執政期間,國內、 外各大新聞報導為主要蒐集資料;其次國內行政部門,雖然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文化. y. Nat. er. io. sit. 部及行政院新聞局有些許相關統計資料、數據,但並無專門部門實施整體性中國大陸對 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相關整體性蒐整及研究,僅能利用海基會、海協會、國臺辦、陸委會、. n. al. Ch. i Un. v. 文化部等相關機構公布之數據資料作一整理,以作為本論文研究統計及問題的分析。. engchi.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一、研究架構. 本論文的目的即是探討胡錦濤主政時期,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相關策略及手法,主 要區分影視媒體、學術藝文與宗教民俗等三個面向來分析討論。基於此,本文的研究架. 28. 湯紹成,「胡六點與兩岸關係」,海峽評論,第 218 期,2009 年 2 月,網址: 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218-7438.html. 16.

(26) 構如圖 1-2 所示。. 胡錦濤時期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之研究. 從毛澤東到胡錦濤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發展. 與 藝 文 交 流. ‧. ‧ 國. 立. 政 治 學 大 術. 學. 影 視 與 媒 體 操 作. n. 對臺影響研析. Ch. i. e. er. io. sit. y. Nat. al. i Un. ngch 研究發現與建議. 圖 1-2 研究架構流程圖. 17. v. 宗 教 與 民 俗 交 流.

(27) 二、章節安排. 本文的章節安排計區分章節,茲分述如下: 第壹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文獻回顧與探討、研究方法與研究途徑、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及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經由架構的鋪陳,讓本論文各章的主要探 討主題能清楚獲得研究心得。 第貳章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之發展:首先說明與界定文化與社會統戰之意涵與. 政 治 大. 策略,接著探討從毛澤東執政時期,一直到胡錦濤執政時期,各期間對臺文化與社會統 戰之發展,並小結對臺之影響。. 立. ‧ 國. 學. 第參章影視與媒體操作統戰之研析:分別區分兩岸影視開放合作交流,以及中共欲 收購臺灣媒體以達到控制促統等手段,分別作說明,並小結對臺之影響。中共對臺的統. ‧. 戰活動中,控制媒體和出版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胡錦濤更曾在 2003 年中共宣傳部和. sit. y. Nat. 統戰部共同擬定的對臺灣媒體統戰情況的報告上批示導:「不要滿足於已有的成績,要. io. er. 讓有關部門的同志們樹立一個信念,通過對臺灣社會思想輿論的引導,使兩岸統一的觀. al. iv n C h e n g c ,顯示出中共控制臺灣社會輿論和思想自 點,必須有效實現對臺灣媒體和出版的掌控」 hi U n. 念日益深入人心;要思想統一先行,用思想統一引導經濟統一和政治統一。要作到這一. 由的決心與自信。本章節將就胡錦濤時期,對臺所進行之影視及媒體操作方面,就實際 面向作一分析,另將蒐整各大報刊相關報導,以得出研究分析。 第肆章學術與藝文交流統戰之研析:分別區分兩岸學術交流及藝文活動交流與展 演,說明中共藉由此類活動對臺實施統戰策略,並小結對臺之影響。自古以來,文化對 生活及民族認同具有無比的影響力,由於兩岸同文同種的文化背景,紿予中共文化與社 會統戰有利的客觀條件,配合當前中共經濟發展的國家戰略,文化統戰所引發的後遺症 最小,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功效卻是無可限量。本章節將就胡錦濤時期,對臺所進行之教. 18.

(28) 育、學術、藝文活動交流,就實際面向作一分析,另將蒐整各大報刊相關報導,以得出 研究分析。 第伍章宗教與民俗交流統戰之研析:區分中國大陸與臺灣宗教交流活動以及兩岸民 俗節慶交流,分析中共對臺統戰方式,並小結對臺之影響。中共對臺宗教統戰攻勢一波 接一波,陸委會亦指出,臺灣民間對兩岸宗教交流是從宗教信仰角度出發,中共看待宗 教卻是從統戰角度出發,中共自從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後,隨即對臺展開一連串促統的工 作,其中深入基層的宗教及民俗節慶交流是重點項目。本章節將就胡錦濤時期,對臺所. 政 治 大. 進行之宗教組織交流及民俗節慶交流,就實際面向作一分析,另將蒐整各大報刊相關報. 立. 導,以得出研究分析。. ‧ 國. 學. 第陸章結論:最後一章為結論,針對前述各篇章節之研究與討論,我們可以得到相 關研究發現,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下,兩岸的文化與社會交流將會是接下來的重要領域,. ‧. 中共用文化作為與社會深化從經濟過度到政治互動的橋樑,通過軟實力爭取臺灣民心及. Nat. sit. y. 恢復臺灣「中國化」的動作和力度不斷加大,交流的層次和規模也不斷擴大;自馬政府. n. al. er. io. 執政後,希望藉由經濟、文化及社會交流,化解敵意,共創繁榮願景,然儘管兩岸氣氛. i Un. v. 良好,交流熱絡,但中共對臺統戰卻從未停息過,在馬政府自我肯定文化與社會交流所. Ch. engchi. 帶來的豐碩成果時,更應嚴謹省思,中共對臺更全面性的統戰將會帶來的影響,尤其是 習近平上臺後,相關對臺策略之意涵為何。 本篇論文主要目的就是藉由各專家、學者的研究評論作一整理及蒐整,並就國內報 刊報導蒐整分類,讓吾人了解當前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深化程度,並就國內目前政 治環境及社會制度提出相關建言,俾利爾後因應作為提供相關參考研究。. 19.

(29) 第貳章. 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之發展. 自從馬總統上臺後,大力修補與中共間關係,兩岸情勢趨於和緩,無論是在經濟上、 文化與社會交流上,都更加深化,尤其在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之後,透過經貿上的交流,對中國市場更加大 幅開放,兩岸關係在確定以 ECFA 作為基礎架構後,交流的焦點已指向文化與社會交流. 政 治 大 化的方式,當兩岸關係似乎已逐漸進入水乳交融的境界時,許多臺灣人民顯然逐漸忘了 立 面向,正因兩岸人民同根同緣,文化與社會層面的交流是最沒有爭議的,也是最淺移默. ‧ 國. 學. 中共數十年來最為精湛的「統戰」手法。. 當中共對臺統戰方式以經濟想要逐漸發展至政治,甚至是軍事層面,而遭到臺灣人. ‧. 民社會強烈反對時,文化與社會統戰已儼然成為過渡期間,矇混及掩飾和平假象的最佳. sit. y. Nat. 伎倆;中共在 2013 年 3 月 3 日所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開幕時,已由主席賈. io. er. 慶林在報告未來 5 年對臺工作方向時明白指出, 「今後五年應全面加強與臺灣各界交往、. al. iv n C h由其談話內容已可看出,文化與社會交流之重要性。 的政經、科技、文化、社會基礎」 , engchi U n. 對話、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增進民族認同,融洽同胞感情,鞏固和深化兩岸和平發展 1. 其實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早已開始,並且人民生活中的各個面向默默進行,尤 其在近年,已逐漸由中共當局重視,並不斷由各階層領導人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相 關談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 2013 年 2 月 25 日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 談話體現中國大陸對臺政策的傳承意義,強調兩岸民族文化認同,顯示出文化交流日後 會成為中共對臺政策中的重點工作;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曾經在. 1. 王銘義、李道成、藍孝威,「賈慶林:政協組團訪臺 20 次」,中國時報,2013 年 3 月 4 日,版 13。 翟思嘉,「中央通訊社:習近平談話 學者:重傳承」,中央社,2013 年 2 月 25 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e7%bf%92%e8%bf%91%e5%b9%b3%e8%ab%87%e8%a9%b1-%e5%ad%b8%e8 %80%85-%e9%87%8d%e5%82%b3%e6%89%bf-105447535.html。. 2. 20.

(30) 2012 年 9 月 4 日在全國政協禮堂會見了海峽兩岸民意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饒穎奇先生率領 的臺灣民意代表交流參訪團時說過,「過去 4 年兩岸關係取得了巨大發展,開創了嶄新 局面。兩岸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大交流局面,文化交流更是精彩紛呈,增強 了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 ;3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於 2012 年 4 月 15 日在美國休斯敦與當地臺胞代表座談並舉行招待會時,提出了推進兩岸關係談「六個 繼續」,其中第四點說明「大力開展兩岸各界交流,特別是擴大深化文化交流,增強兩 岸同胞的文化和民族認同」;4賈慶林在 2011 年對臺工作會議作重要講話,「強調各地各. 政 治 大. 部門要繼續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12‧31」重要講話,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切實加. 立. 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持續不斷地擴大兩岸各界尤其是基層民眾和青少年的交往」。5. ‧ 國. 學. 由以上種種跡象顯示,中共仍依循往例對我進行文化與社會統戰,積極推動兩岸間 非政治性文化與社會間交流活動,爭取人民的文化向心,俾利最終達到以「鄉村包圍城. ‧. 市」的態勢,完成臺海統一於「一國兩制」的政治目標;6因此本章計區分三個部份,首. Nat. sit. y. 先針對「文化與社會統戰意涵與策略」作一概述說明,其次再對「從毛澤東到胡錦濤時. n. al. er. io. 期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之發展過程」作一論述,第三則針對文化與社會統戰「對臺影響 之分析」,作一綜合性的敘述。. Ch. engchi. i Un. v. 第一節 文化與社會統戰之意涵與策略 文化屬於「軟實力」(Soft Power)的一種,一個國家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 第三方面的實力,主要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民意等方面的影響力;美國哈佛大 3. 「賈慶林晤臺民意交流團」,文匯報,2012 年 9 月 5 日。 香港文匯報,「兩岸下一步 王毅提六個繼續」,文匯網,2012 年 4 月 15 日,網址: http://paper.wenweipo.com/003TW/2012/20120415-0.html。 5 新華網, 「2011 年對台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賈慶林出席並作重要講話」 ,新華通訊社,2011 年 1 月 30 日,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 6 張蜀誠、吳建德、王瑋琦, 「中共對臺文化統戰策略」 ,兩岸關係新論(臺北:麗文文化事業,2012 年 2 月),頁 316。. 4. 21.

(31) 學甘迺迪學院教授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認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主要存在於三 種資源中:「文化、政治價值觀及外交政策」,美國學者尼古拉斯‧歐維納則認為:「軍 事以外的影響力都是軟實力,包括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的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等。」7奈 伊所強調,國家「軟實力」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可以說服對方改變原有的作法與 觀念,已逐漸成為國家權力構成的重要因素。8由此可知,文化對人民生活及民族認同有 著無比的影響力;正由於兩岸中國人同文同種的血緣關係以及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正 巧給予中共文化統戰有利的客觀條件;文化統戰是一種以文化展開統戰的運用方式,中. 政 治 大. 共的文化統戰是希望以文化認同促進統戰對象的政治認同、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9在社. 立. 會方面,因應兩岸逐漸開放,近年來,兩岸社會交流出現了許多新現象,不斷向雙向化、. ‧ 國. 學. 正常化邁進,也印證了兩岸社會交流交往過程中日益融合的必然趨勢,自 1987 年 11 月 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以來,兩岸交流日益熱絡,交流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 ‧. 乎遍及所有類別,交流的形式、管道和層次也不斷地擴增及提升;雖然近期國內抗議聲. Nat. sit. y. 浪不斷,要求緩簽「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簡. n. al. er. io. 稱 GATS)10,但 2013 年 6 月 21 日「兩岸兩會第 9 次高層會談」還是在中國上海市東郊 7. Ch. i Un. v. 花邊新聞,「有人看不慣了:新華社自我陶醉于第一夫人魅力」 ,澳華網,2013 年 3 月 24 日,網址: http://www2.chinese.net.au/navigator/huabian/2317437.shtml。 8 李允傑,「透視兩岸文化交流的政治」,旺報,2012 年 8 月 29 日,版 4。 9 沈明室, 「中共對臺文化文流策略之研究」 ,兩岸關係新論(臺北:麗文文化事業,2012 年 2 月) ,頁 332。 10. engchi. 服務貿易依服務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可分為四種供應模式。第一. 種供應模式為:在A國服務提供者,對在B國之消費者提供服務,服務提供者與消費者並不處於同一個 國境內,而是以跨越國界的方式提供服務。如美國銀行以網際網路提供金融服務(亦即 e-banking) 、美國 律師透過電話對位於日本客戶提供法律諮詢,或是英國學校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教育服務(亦即 e-learning) ,這種提供服務的方式被稱之為「跨境提供服務」 (cross-border supply) ,並簡稱模式一。第二種 供應模式為:服務提供者仍然在A國,而B國消費者到A國接受服務,亦即A國服務提供者在自己國內 提供服務,消費者與服務提供者處於同一「外國境內」 。如旅行、留學、至國外接受醫療服務等,這種方 式被稱為「國外消費」 (consumption abroad)或「境外消費」 ,並簡稱為模式二。第三種供應模式為:A國 的服務提供者到B國投資,以設立分公司、子公司或辦事處的方式,直接對B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A 國服務提供者在B國提供服務。如外國銀行在我國設立分行、外國電影院在我國開設電影院,或是外國 餐飲業者在我國設立分店等,這種方式被稱為「商業據點呈現」 (commercial presence)或「商業據點設立」 ,. 22.

(32) 賓館如期舉行,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也在下午 2 點簽署了兩岸 服貿協議,其中,我方開放金融、醫療、電信等 64 項服務業,中國則開放經營電子商 務、文創、運輸、金融、醫療、電信及觀光旅遊等 80 項服務業,11對兩岸關係的影響逐 漸從量變到質變,兩岸互惠互利與臺灣對中國大陸的依賴與日俱增,現階段人民生活已 與中國大陸市場密不可分,未來社會交流程度只會有增無減,因此中共對我文化與社會 統戰的侵略將會更多樣化,且更深入。. 一、文化與社會統戰意涵. 立. 政 治 大. 統戰係「統一戰線」的簡稱,又稱聯合陣線,就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 ‧ 國. 學. 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 ‧. 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12就文化層面而言,中共透 過學術、科技、電影、電視、藝術表演、出版、古蹟之旅、學術交流等面向,推動兩岸. y. Nat. er. io. sit. 文化交流,利用各類文教團體,以民間交流模式,逐步滲入我民間各機關、團體,並藉 由文化宣傳及教育功效,漸次影響、轉化我人民思想及觀念,以達到統戰之目的;就社. n. al. Ch. i Un. v. 會層面而言,中共利用臺商、臺胞、臺屬,利用探親、旅遊、參訪、宗教信仰等方面,. engchi. 以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開展對臺工作,並且利用親屬、鄉親、故舊等身份,不斷增. 並簡稱模式三。第四種供應模式為:A國自然人服務提供者(如教師、技師、律師等)到消費者所在的 B國去提供服務。這部分分為兩種情況,其一為A國自然人服務提供者自行前往B國尋找工作,以提供 服務;其二為A國自然人服務提供者暫時性受雇於B國的企業,因此於B國提供服務。如第一種情況為 美國教師自行來我國尋找教職,提供教學服務;第二種情況為美國教師暫時性受雇於我國的學校,因此 在我國提供服務。這種方式被稱為「自然人呈現」 (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或「自然人移動」 ,並簡稱 模式四。據此,各會員必須在承諾表中呈現其所要承諾之部門別與供應模式別。詳見「WTO 議題:服務 貿易」,中華經濟研究院,網址:http://taiwan.wtocenter.org.tw/issue/issueSERVICES_intro.asp?id=18。擷取時 間為 2013 年 6 月 26 日。 11. 謝莉慧,「NewTalk:服貿協議簽了!我放開放 64 項服務業」,YAHOO 奇摩新聞網,2013 年 6 月 21 日,網址:http://tw.news.yahoo.com/服貿協議簽了-我方開放 64 項服務業-065522098.html。 12 郭瑞華,現階段中共對臺統戰策略與實務(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0 年 12 月),頁 2。. 23.

(33) 加兩岸人民來往,以逐漸對臺灣人民生活習慣及社會模式產生影響,進而產生互賴關 係,以達社會統戰之目的。. 二、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 兩岸文化交流是拉近兩岸認知距離與隔閡的推手,是溝通兩岸子孫民族感情的紐帶 和橋樑,13臺灣自 1980 年代中期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旅遊以來,文化交流在兩岸 關係發展歷程中佔有獨特的地位,14特別是針對地區文化、學術、宗教、影視、媒體及. 政 治 大. 旅遊等相關方面作為,其交流成長幅度驚人,中共對臺文化與社會統戰策略大致上以下 列方式進行,茲分述如后. 立. ‧ 國. 學. (一)地區文化交流. ‧. 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而且「閩臺之間有著難以分割的親密關係和民族 情結」 、 「閩南文化在爭取臺灣民心、促進祖國統一中具有獨特優勢、特殊作用與重要價. y. Nat. er. io. sit. 值」,15除了較具代表性的閩南文化,在臺灣地區目前「同鄉會」可分為中國大陸各省、 縣、市及臺灣各縣、市同鄉會,其組成因素早期大都因為國共內戰隨國民黨退居臺灣之. n. al. Ch. i Un. v. 鄉親,因思鄉情懷乃集聚同鄉彼此聯絡鄉誼,閒敘鄉音,中共非常重視地區文化對臺文. engchi. 化策略的運用,其企圖正是透過這些地區文化的紐帶,將臺灣與中國大陸各省、縣、市 融合成為經濟文化的整體之中。 (二)藝文活動交流 兩岸藝文活動交流由來已久,中國中國大陸有著廣大市場,更因歷史悠久傳統,造 就出許多藝文大師,臺灣的優勢在於創作,因此兩岸許多知名藝術家均積極籌辦相關藝 13. 黃筱薌, 「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從文化交流角度思考兩岸之前瞻」 ,中國互聯網,2001 年 8 月 10 日, 網址: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TCC/haixia/50134.htm。 14 張蜀誠、吳建德、王瑋琦,「中共對臺文化統戰策略」 ,兩岸關係新論(臺北:麗文文化事業,2012 年 2 月),頁 315。 15 沈明室,「中共對臺文化文流策略之研究」 ,兩岸關係新論(臺北:麗文文化事業,2012 年 2 月),頁 333。. 24.

(34) 文方面交流活動,2010 年 3 月 27、28 日於臺中洲際棒球場舉辦的「杜蘭朵公主」大型 歌劇,臺中市長胡志強還特地為此扮成杜蘭朵的姊姊「杜花朵」 ,為這場 2010 年第一場 兩岸藝文盛會進行宣傳,可見其地方政府對其之重視。16 中國大陸「中國歌曲排行榜」於 2012 年 12 月 29 日在臺北小巨蛋舉辦「中歌榜群星 演唱會」亦是最佳例證,雖然聯審會有條件通過「中歌榜」來臺,主辦方必須修正計畫 書名稱及內容、不可有「第 20 屆」文字、場地、文宣、廣告活動標示須用「群星匯- 臺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年度盛會-中歌榜群星演唱會」活動全名為準等限制條件, 17. 政 治 大. 臺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指出,其目的就是透過電視廣播對全球播出,營造「臺灣是. 立. 中國一部分」、「臺北是中國城市」的形象,其統戰意味不言而喻。18. ‧ 國. 學. (三)學術教育交流. 整體而言,兩岸文教交流已由初步試探性、局部性的接觸,發展到現階段實質性、. ‧. 多元性的交流,不論深度或廣度都有相當的提升,回顧兩岸文教交流的大事,排行榜第. Nat. sit. y. 一名首推「開放陸生來臺就學」,19目前臺灣教育部已對中國大陸 41 所大學學歷採認,. n. al. er. io. 並將新增另 70 所大學,合計採認中國中國大陸「九八五工程」及「二一一工程」共計. i Un. v. 111 所大學學歷,20另針開放陸生來臺就學部分,採取「三限」及「六不」為原則,21規. Ch. engchi. 劃配套措施,雖然開放陸生對促進彼此信任、對高等教育發展有其幫助,但所衍生的國 16. 黃奕瀠,「臺版杜蘭朵 文化交流新里程 製作規模比鳥巢版更龐大 胡志強巧扮『杜花朵』推銷」, 旺報,2010 年 3 月 11 日,版 4。 17 「中歌榜演唱會今晚登場」 ,中央廣播電臺,2012 年 12 月 29 日,網址: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97740&id=3&id2=1。 18 「臺灣不設防:中歌來臺文化統戰」 ,臺灣團結聯盟全球資訊網,2012 年 12 月 11 日,網址: http://www.tsu.org.tw/?post_type=news&p=3169。 19 「評論—臺灣學習環境的優勢 吸引陸生就讀︰臺灣大學院校向陸生招手」 ,讀者文摘,2012 年 2 月號。 20 「我採認中國大陸 111 所大學學歷」 ,中國時報,2013 年 3 月 13 日,版 1。 21 行政院會通過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大專院校與中國大陸學歷採認。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由於社 會對兩岸教育交流仍有疑慮,因此將採取「三限六不」原則,審慎開放,會確保本國學生的權益。所謂 的「三限」 ,是指「限制採認的高等學校」、 「限制來台陸生總量」、 「限制醫事學歷採認」 。何卓飛說: 『限 制採認中國大陸高等學校的數目,仍以中國大陸辦學績優、聲譽卓著的學校做為優先對象,限制來台陸 生總量,這部分原則是以每年度在台招收學生的的 0.5%到 1%。』至於「六不」 ,是陸生「不加分優待」, 陸生名額採取外加「不會影響台灣學生就學權益」 、 「不編列獎助學金」給陸生、 「不允許校外打工或兼職」 、 「不會有就業問題」、「不得報考台灣的公職人員考試」。. 25.

(35) 家安全問題、社會問題更是不可忽視。 兩岸學者藉由研討會相互交流更是已成為經常性互動,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 義虎指出,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已在進行,兩岸學者交流時,中國大陸學者提出很多政治 議題及解決方案,臺灣學者也提出一些,這對將來兩岸政治對話有幫助;22現在甚至連 臺灣退役高階將領,也率團以研討會的名義赴陸交流,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率團登陸, 2013 年 5 月 13 日跟中國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見了面。新同盟 會會長許歷農指出,「我這次來,是就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交換意見,我是希望預防. 政 治 大. 兩岸間因為誤判誤導可能產生的非議增多。」許歷農這一趟,同行的有包括夏瀛洲、曹. 立. 文生等 14 位臺灣退役的高階將領,而張志軍一開口,還是不脫對岸的基本立場。中國. ‧ 國. 學. 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堅定地反對臺獨,堅持國家的統一,不懈地推進兩岸關係的 全面發展」23藉由學術交流的統戰方式已成常態,在透過各種管道、模式及對象的方式. ‧. 下,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Nat. sit. y. (四)影視文化交流. n. al. er. io. 中共近期已藉由製拍電視、拍攝電影等方式,高籌邀請臺灣藝人赴陸演出,出重金. i Un. v. 資助臺灣導演到中國大陸拍戲,中國湖南衛視日前舉辦「我是歌手」歌唱比賽,參加的. Ch. engchi. 歌手、演唱的歌曲多數來自臺灣,掀起收視長紅,而紅透半邊天的中國宮廷劇「後宮甄 嬛傳」也在臺灣的電視臺一再重播,連戲中臺詞「賤人就是矯情」也成了臺灣社會的流 行語,24近期臺灣許多名導演遠赴中國大陸取景拍攝電影,除了中國大陸的重金資助外, 另方面廣大的市場及廉價的人力亦是原因所在;中國流行文化的版圖快速深入臺灣社會 的各個角落、客廳、辦公室,佔據重要的媒體版面與頻道。 22. 中央社,「陸學者:兩岸應擺脫先經後政」 ,HiNet 新聞網,2013 年 5 月 21 日,網址: http://times.hinet.net/news/mainland/12798563。 23 TVBS,「許歷農率退役將領 赴陸會張志軍」 ,YAHOO 新聞奇摩網,2013 年 5 月 14 日,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E8%A8%B1%E6%AD%B7%E8%BE%B2%E7%8E%87%E9%80%80%E5%BD% B9%E5%B0%87%E9%A0%98-%E8%B5%B4%E9%99%B8%E6%9C%83%E5%BC%B5%E5%BF%97%E8% BB%8D-160349078.html。 24 「社論:中國流行文化入侵臺灣全民應有警惕」,自由時報,2013 年 4 月 15 日,版 2。.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It clarifies that Upāyakauśalya,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accepted in Confucian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wisdom in Mahāyāna Buddhism which

From 1912 to the enactment of martial law, the faith of the average person is often seen as just a superstitious culture, and only a few folklore historians and sociologists have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Although the research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BL and Zuvio IRS in Japanese pedagogy are trending, no related research has been found in Japanese

After 1995,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changed a lot in Taiwan, the cost of employee and land got higher and higher,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Taiwan faced to

Since the research scop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in Taiwan is broad and complicated, based on theories of service innovation and

Wilson (1996),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arket Structure, Firm Structure, Strategy, and Market Orientation Culture on Dimensions of Small-Firm Performanc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