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相關新聞批判論述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相關新聞批判論述分析"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東泰 博士. 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相關新聞批判論述分析. 研究生:張晟豪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

(2)

(3) 本書獻給敬愛的施致平老師.

(4)

(5) 中文摘要 2013 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在臺灣掀起熱潮,媒體報導將相關事件結合特定意 識形態(如國族意識、反韓情緒等) ,更為其推波助瀾。本研究針對此再現特徵, 透過批判論述分析找尋各式論述的基礎與目的,希望將臺灣棒球自複雜的情緒脫 離,反思媒體如何帶領我們理解棒球。 本研究分析對象為國內報紙: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以 及緯來體育台(收視率最佳之轉播單位)。分析主題有四:(1)陳偉殷拒絕加入 中華隊(2)旅外球員的徵召(3)抑韓揚日情結(4)球員與球迷的文本,係根 據媒體聚焦重點整理而成。後循社會事件、社會實踐、社會結構之架構,理析蘊 含其中的脈絡。 研究發現,旅外球員歸國效力與否,顯示論述間的權力關係並不平等,導致 球員的主體性在愛國意識下蕩然無存;而國族主義則因為失去依存的時空背景, 而以敘事要素存在。對於美、日職棒的迷戀,則顯示棒球場域的殖民宰制關係。 臺灣在棒球上對日本因長久淵源而生的孺慕、崇敬、挑戰、證明情感至今存在, 一面倒的反韓論述則呈現碎裂特徵,建立於不願讓南韓得逞、囂張的心態,被譏 笑的惡人形象則襯托出中華隊的英雄特質。. 關鍵字:經典賽、中華隊、批判論述分析、新聞敘事. I.

(6)

(7) 目錄 壹、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個案................................................................................................ 10 貳、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臺灣棒球的起源.................................................................................... 13 第二節 國家代表隊與國手的出現.................................................................... 16 第三節 臺灣棒球景觀的基礎............................................................................ 18 一、從少棒隊對抗日本的新聞論述談起.................................................. 18 二、對棒球勝利景觀的塑造與描繪.......................................................... 22 第四節 80 年代後的臺灣棒球變局................................................................... 28 第五節 棒球場中的景觀.................................................................................... 33 一、競技運動觀看的分析起源.................................................................. 33 二、敘事意圖與滿足.................................................................................. 37 三、對日韓的愛與恨.................................................................................. 41 參、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理論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2 一、社會事件層次...................................................................................... 52 二、社會實踐層次...................................................................................... 52 三、社會結構層次...................................................................................... 53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對象.................................................................................... 54 一、研究期間.............................................................................................. 54 二、研究對象.............................................................................................. 54 第四節 研究策略與流程.................................................................................... 55 肆、研究分析.............................................................................................................. 61 第一節 社會事件層次........................................................................................ 61 一、陳偉殷拒絕加入中華隊...................................................................... 61 二、徵召旅外(美、日)球員 ....................................................................... 66 三、抑韓揚日情結...................................................................................... 70 四、球迷與球員的文本.............................................................................. 77 五、緯來體育台電視轉播.......................................................................... 82 六、後續新聞.............................................................................................. 83 第二節 社會實踐分析........................................................................................ 85 一、陳偉殷拒絕加入中華隊...................................................................... 85 二、徵召旅外(美、日)球員 ....................................................................... 88 III.

(8) 三、抑韓揚日情結...................................................................................... 91 第三節 社會文化實踐分析................................................................................ 99 一、消逝的旅外球員自主性...................................................................... 99 二、我們到底滿足了心中的什麼?........................................................ 104 三、在棒球上我們有多愛日本................................................................ 110 四、太不完美的敘事結局........................................................................ 112 伍、結論.................................................................................................................... 11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5 一、陳偉殷拒絕加入中華隊一事的論述權力關係................................ 117 二、對旅外球員的歸國迷思.................................................................... 118 三、棒球國際賽場中的日、韓論述........................................................ 11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附錄一 緯來體育台經典賽中韓戰現場轉播的反韓話語.................................... 143 附錄二 緯來體育台經典賽中日戰現場轉播的崇日話語.................................... 145. IV.

(9) 表目錄 表 1-1. 2013 第三屆棒球經典賽中華隊重要事件 .................................................. 12. 圖目錄 圖 1-1 各媒體均以特別報導處理經典賽新聞 ......................................................... 2 圖 1-2 各媒體頭版報導經典賽賽事 ......................................................................... 2 圖 2-1、圖 2-2 葉君璋在本壘觸殺加拿大隊跑者 ................................................. 34 圖 2-3 日本漫畫《烏龍派出所》戲謔的畫出棒球比賽專屬於男人 ................... 36 圖 2-4 David Ortiz 目送全壘打球飛出牆外 ........................................................... 37 圖 2-5 The narrative-communicative situation ......................................................... 38 圖 2-6 2001 年世界盃棒球賽日本中華之戰,高舉蔣公像的球迷 ...................... 41 圖 2-7 圖 2-8. 2013 年世界盃棒球賽中華南韓之戰,舉著金正恩像的球迷 .................. 41 中日賽後,球迷高舉寫著「恭喜日本」的中華民國國旗 ....................... 42. 圖 3-1 研究流程 ....................................................................................................... 55 圖 4-1、4-2、4-3 媒體對於日、韓的差別待遇..................................................... 71 圖 4-4、4-5 媒體中日戰前的大篇幅鋪陳 .............................................................. 72 圖 4-6 經典賽中澳戰中的球迷文本 ....................................................................... 78 圖 4-7、4-8 媒體再現的臺日友好球迷文本 .......................................................... 80 圖 4-9 王建民向日本媒體示範伸卡球 ..................................................................... 97 圖 4-10 電影《KANO》中吳明捷在日本記者前示範投球 .................................... 97 圖 4-11、4-12 中日戰中兩次飛撲一壘場景 .......................................................... 98 圖 4-13. 球迷無視規則,自認為中華隊輸得冤枉 ............................................... 107. V.

(10)

(11) 壹、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013 年 3 月,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 WBC)B 組 預賽在臺灣舉行。臺灣身為世界棒球強國,十分重視本次比賽,從選訓到資格賽 無不以爭取最高榮譽為指導原則,企圖爭取最佳成績。 棒球在臺灣非常受到歡迎,國際比賽總是全國矚目,賽事於臺灣舉行時更是 如此。本次經典賽,媒體對相關事件的大幅報導為戰況加溫,營造出風雨欲來、 大戰將臨之態勢,球迷觀眾懷抱「軍民同心,共同殺敵」強大信念,將棒球昇華 至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正是看棒球的熱情所在。 此意識形態凝聚起全國球迷的心,媒體扮演中介角色,將共同信念擴散出去, 乃形成臺灣獨特的棒球國際賽事文化。在這樣的氛圍裡,棒球不再只是單純的運 動競技,而是一個被寄託豐富感情的對象:我們總是因為「中華隊」三個字而喚 醒某些深處的記憶,這些記憶在比賽時影響、指導著我們,我們就在這之中如夢 似醒,瘋狂的看著棒球。 中華隊因為在第二屆經典賽表現不佳1,本屆需要從資格賽開始打起。如外 界預期,中華隊輕鬆擊敗實力較差的泰國、紐西蘭以及菲律賓,順利挺進預賽。 媒體與球迷心知肚明預賽才是見真章的時刻,對中華隊的期望於是排山倒海而來, 針對同組對手澳洲、南韓與荷蘭,相關報導充斥當時各大報體育 版面,在比賽 日與隔日甚至以特刊(圖 1-1)或頭版刊出(圖 1-2,中國時報,2013 年 3 月 3 日:第 A1 版;聯合報,2013 年 3 月 4 日:第 A1 版;自由時報,2013 年 3 月 6 日:第 A1 版;蘋果日報,2013 年 3 月 9 日:第 S1 版)。 此現象說明這幾場比賽是多麼重要的新聞事件,而我們的心又是多麼容易為. 1. 中華隊分別以零比九、一比四的比數,敗給南韓與中國,一勝未得遭到淘汰。 1.

(12) 之起伏,如對澳洲一戰,被視為中華隊最強投手的「臺灣之光」王建民先發掛帥, 媒體的焦點不僅僅是在於他的球技,更多篇幅是其與大聯盟的連結,彷彿救世主 似的從美國返臺,加入並帶領中華隊勇闖經典賽。. 圖 1-1. 各媒體均以特別報導處理經典賽新聞。上至下依序為 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與中國時報. 圖 1-2. 各媒體頭版報導經典賽賽事. 預賽中華隊連過澳洲、荷蘭兩強,宿命般在最後一場遭遇世仇南韓,像是早 已寫好的劇本,情緒在最後階段累積至高潮,故事的主角在故事的最後,還是需 要解決主要的問題「晉級與否」。中華隊前兩戰全勝,晉級機會頗高;南韓隊雖 然一勝一敗,但仍存一線生機。新仇加上舊恨,這一場對決是雙方恩怨的生死惡 戰。七局結束中華隊一分領先,旅美強投郭泓志上場把關,讓球迷觀眾暗自為即 將到手的勝利而欣喜,但比賽終究現實,郭泓志在第八局遭全壘打逆轉,全場登 時一片死寂,就算最終靠著得失分差淘汰南韓晉級複賽,輸球卻讓人怎麼樣也開 心不起來。哀傷情緒瀰漫在整個球場,特別是緯來體育台主播徐展元一句「我真. 2.

(13) 的好想贏韓國!」(緯來體育台,中韓戰現場轉播)略帶著哭腔的聲音道盡中華 隊與南韓間的長年情仇。賽後媒體則對敗戰投手郭泓志在遊覽車上看著手機的落 寞神情多加著墨,企圖稍稍緩解臺灣球迷們的悲憤之情。 隔日報紙幾乎不提中華落敗,取而代之的新聞是中華隊晉級,以及抗韓英雄 的辛苦努力。這並不讓人意外,在我們的心裡怎樣也無法接受輸給南韓,而媒體 也不擅長處理這樣的新聞事件,與既定意識形態相左之事實,要記者何以下筆? 所幸中華隊的晉級勉以慰藉,比起令人難堪的敗戰,倒不如聚焦在奮戰的中華國 手,以及即將到來的中日大戰。 臺灣棒球師承日本,日治時期日本人教導臺灣人如何打棒球,直至光復之後, 日式球風依然主宰著臺灣棒球的基礎。我們對日本棒球始終有著一份欽佩之情, 縱然兩軍對壘,還是以挑戰者自居,希望有一朝撼動日本的棒球地位。這場中日 大戰,媒體賽前鋪陳堪稱本屆經典賽之最,相較南韓隊相關新聞文本中的嘲諷, 日本隊於臺灣媒體備受尊重,如此寫作筆法,背後的民族情感至為明顯,無論媒 體、球迷觀眾、球評,從賽前直至延長賽十局中華隊一分負日,都謹持敬重態度 不出惡言,甚至在驚訝日本隊兩出局以盜壘戰術追平戰局之餘,也不忘以學習的 角度看比賽。賽後眾人為之動容,譽為近年最接近戰勝日本的一場比賽,對比輸 給南韓的悵然若失,此刻的情緒反倒是雖敗猶榮。以上兩場世仇對決,是本屆經 典賽最受臺灣各界關注的比賽。 但在曲終人散,球場水銀燈熄滅之際,我們到底算不算是看懂了棒球,又或 是看懂了棒球的什麼? 臺灣棒球發展深受日本影響,自日治時期接觸棒球始,棒球即在臺灣生根茁 壯,並且與近代歷史有著緊密牽連。臺灣人看棒球的情緒是五味雜陳的,受日本 殖民五十餘年,當年嘉義農林棒球隊代表臺灣,一路晉級至日本甲子園決賽,最 終獲得亞軍,象徵的是臺灣人用棒球發揚民族或是國族主義的開始;至今我們也 仍津津樂道於回憶那段看著小國手們在風雨飄搖之際,靠著球技在國際上揚威的. 3.

(14) 時光有多麼美好。這是我們觀看棒球時最深層的情感,也是每逢國際賽所必然被 召喚。 縱觀亞洲棒球,中華隊與日本、南韓向來就是宿敵,亞洲棒球錦標賽做為奧 運棒球項目亞洲區代表權的資格賽,是臺、日、韓三強兵家必爭之地。自棒球不 再是奧運項目後2,亞錦賽失去其重要性,取而代之的一級賽事就是世界棒球經 典賽3,世界列強精銳盡出,企圖在這個新興舞台證明自身的棒球實力。 亞洲區能擠進世界棒球排名領先榜的,就是臺灣、日本、南韓三國4,從過 去為了爭奪兩席奧運代表的亞錦賽時代,三強間的角力就不曾罷休。近十餘年, 從彼此在一級資格賽的鬥智鬥力可以看出一個趨勢:「捉韓放日」的戰略思維已 是中心指導方針,連帶影響國人對於中華隊與日本、南韓隊對抗時的情緒。 以 2001 棒球世界盃、2003 亞錦賽為例,前者雖然僅是半業餘賽事,但中華 隊在預賽擊敗南韓,季軍戰擊敗日本,讓國人重拾對臺灣棒球的信心,甚至帶起 一波棒球熱潮。不過在一片興奮之餘,我們仍不得不承認,中華隊擊敗的僅是「業 餘」日本隊,並未顛覆根深蒂固的亞洲棒球排名。兩年後的亞錦賽,為了晉級奧 運,中華隊壓上旅美好手王建民對南韓先發,最終在延長賽一分取勝;而幾近放 棄的中日戰,也一如預料般慘敗日本,但在假設日本實力優於南韓的前提下,中 華隊「全力捉南韓、對日本放棄」的戰略大獲全勝。自此這個長期被奉為圭臬的 抓放策略被證明在新時代依然適用,也還是我們在理解中日韓三國棒球賽事時, 主要的指導原則。 現代棒球與媒體的依附關係日漸深厚,產製的文本形式十分多元,比賽轉播、 體育新聞等,都塑造了一個特殊的棒球印象在我們心中。從國族主義走到全球化 脈絡,媒體的腳步似乎追不上時代,甚至緩慢沉重的讓人心寒。2006 年經典賽 2. 2008 北京奧運是棒球項目的最後一屆,2012 倫敦奧運已無棒球項目,2016 巴西奧運也確定不 會重返奧運。日前(2013 年 9 月)國際奧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決定 2020 東京奧運最後 1 項運動項目為角力,棒球亦未能重返奧運。 3 世界棒壘球聯盟(World Baseball Softball Confederation, WBSC)將經典賽列為主世界級,亞錦 賽與亞運僅為洲級。 4 2013 年 12 月 12 日世界棒球排名,日本、中華與南韓分屬第二,第四與第八名。 資料來源:http://www.ibaf.org/en/world-ranking.aspx?type=1 4.

(15) 前,日本球星鈴木一朗發表言論,要日本隊贏到對手有接下來三十年都打不贏日 本的感覺5,而臺灣媒體錯誤解讀為「鈴木一朗認為中華與南韓差距日本 30 年」 (中國時報,2006 年 2 月 25 日:第 A23 版;民生報,2006 年 3 月 17 日:第 B2 版) ,不難看出臺灣媒體在理解亞洲棒球時,國族主義仍如影隨形。對比南韓 媒體的大肆撻伐,臺灣媒體幾乎「默認」的報導立場,似乎將戰場侷限於日韓之 間,而臺灣早已失去競爭力,再次讓我們體會到心中那不可動搖的優劣排名。 歷屆棒球國際賽事,中華隊新聞事件有很大部分是旅外選手徵召,所謂「徵 召」被賦予戰爭色彩的軍國主義,於情與理是「沒有國哪有家」之不可逆命題。 近年中華好手在美國大聯盟大放異彩,是以往所不曾有過的經驗,這些旅美選手 登上連日本優秀選手如野茂英雄、松坂大輔等人都想挑戰的棒球最高殿堂,成為 球迷眼中棒球菁英的象徵,陳金鋒、王建民、郭泓志等選手,每次重要賽事的返 國與否,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本屆經典賽,旅美左投陳偉殷 2012 年球季在金 鶯隊(Orioles)表現亮眼,早在資格賽前就已經被選訓委員鎖定是中華隊主要的 徵召對象,但最終婉拒歸國效力,理由是希望好好準備來年的賽事與多點時間陪 伴家人,此言一出引起各方譁然。在過去能披上中華隊戰袍是何等的光榮,陳偉 殷竟因為個人因素,置國家榮譽於身外,這是媒體與球迷所不能理解的。在難以 平息的批評聲浪下,最終陳偉殷以膝傷未癒為由,才使這場爭議落幕。 此篇研究,最重要的契機在於本次經典賽中華隊輸給日本隊的那一刻,緯來 球評鍾重彩所說的一句:「中華隊輸的冤枉。」(緯來體育台,中日戰現場轉播) 這是多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是從球評口中說出,讓人不禁思考我們到底是依 據什麼在看棒球?的確你我都希望中華隊可以演出「奇蹟」,扳倒「巨人」日本 隊,但一廂情願地以一句冤枉抹煞中華隊的熱血拼鬥與日本隊的精湛技術是否適 當,更何況還是專業權威人士所說?十局上結束時的攻守交換,方才擊出超前高 飛犧牲打的日本選手中田翔在內野中央振臂吶喊,發洩日本隊整場苦苦追趕中華 5. 原文為:「戦った相手が『向こう30年は日本に手は出せないな』という感じで勝ちたいと 思う。」 5.

(16) 隊的緊張情緒,看不出在如此高強度的棒球競賽,一個理當理性分析的角色,為 何用「冤枉」二字陳述這驚心動魄的中日大戰,將兩邊球員的努力花化為無形。 冤枉的言下之意不就是中華隊輸的莫名,而不論對手的技術、戰術執行,又或是 中華隊本身的不足。似乎對於媒體,就事論事永遠敵不過國族主義。 企圖將問題直指電視轉播實屬不易,因為棒球轉播是即時性的再現,激情、 興奮、雖敗猶榮、悵然若失等,都是一個對棒球有著熱情的人所會有的情緒展演, 難以輕易進行批判。其餘大眾媒體(新聞媒體)多屬於 Montgomery(2007)提 出的次要新聞,在「核心事件」棒球比賽之外,提供資訊的告知、情緒的鋪陳以 及烘托氣氛等功能,是深思熟慮之後所產製的文本,更可以看見意識形態操作的 痕跡,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更為深遠。 在本屆經典賽,重要的社會事件(social event)還有一環是球迷的社會實踐, 根據 Fairclough(2006:30)所提出文本分析的三個層次,社會實踐將文本與社會 結構構連起來,觀察球迷、球員等人物在球場所產製的文本,像是高舉的標語、 球員與女性啦啦隊是透過何種論述秩序(order of discourse)被再現,可以一窺 背後的意識形態。 本研究藉由對新聞報導的檢視,使用 Fairclough 的批判論述分析取徑,了解 在 2013 經典賽的一系列事件中,媒體是如何建構出中華隊與日、韓代表隊互動 樣貌;並嘗試論述出新聞媒體是如何在脈絡下,複製出一個又一個充滿意識形態 的文本,進而產生與社會結構間的辯證關係。臺灣棒球走過日本統治時期,在民 國 70、80 年代成為全國人民的精神寄託,當年的美好記憶太過強烈,以致於難 以從深層印象中將那樣的情緒去除,臺灣媒體深知這樣的產製、分配、消費邏輯, 對此操作駕輕就熟,一再複製同樣的立場,無形之中教導球迷觀眾那些早已與時 空脫節,卻仍然糾纏不散的意識形態。. 6.

(17)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013 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的舉行,揮去了臺灣棒球界自 2009 年假球事件後的 陰霾,數以萬計的球迷湧入臺中洲際棒球場,讓大家再度重溫棒球的熱情。做為 商業化的一環,備受矚目等同於閱聽率,各家媒體紛紛加入報導行列,霎時全臺 灣陷入了棒球的瘋狂,大篇幅、長時間的持續報導凝聚起臺灣人的心,堅定的為 中華隊加油。 媒體建立起固定的信念,在各式各樣的文本中呈現,因為我們的習以為常而 被默認著。或許可以說是媒體感受到了意見氣候(opinion climate) ,進而以特定 的立場處理相關事件,但更多時候球迷觀眾是被媒體所教導的,跟著媒體去認識、 學習如何觀看棒球。前文已提到,球評身為專業權威人士,所思所言透過球賽轉 播無不影響球迷觀眾,從基本的技術層面,到更為深層廣泛的意識型態,球迷據 此評斷球員,理解新聞事件。 觀察本屆經典賽在臺灣所引起的熱潮,眾多的相關新聞事件經由媒體被傳播 至社會,有著大量的文本產製;而意識形態介入媒體產製,使球迷觀眾看到的「棒 球」始終蒙上一層色彩。可能有資深球迷會認為自己具有獨立的自主思考性,看 棒球不會受媒體所左右,但試想在學習看懂棒球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時間不也是 跟著媒體學習,所謂的影響早已潛移默化成了思想的底蘊,這對於新球迷更是如 此,要跟上社會的主流思潮唯有倚靠媒體,媒體所傳達的群眾熱情是中華隊相關 新聞的精髓,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將意識形態培養傳承下去。 問題的關鍵在於文本化的過程,媒體再現將事件符碼化(semiotic) ,藉由論 述秩序給予事件意義。媒體處理中華隊棒球國際賽事時,新聞有著固定的模式, 這是因為相關新聞事件的特性使然,媒體根據賽事固定時程編製新聞,在適當的 時間點突顯該時候最重要的事件,固定的新聞議題加上固定的報導框架,使這些 工作看起來像是例行公事。 根據《新聞採訪寫作》 (周慶祥、方怡文,2008:318) ,體育新聞可以分為兩 7.

(18) 類,一是報導賽事,一是報導體育界的人與事。以上定義界定出明確的體育新聞 報導對象,在本次經典賽中,可以發現相關新聞聚焦在這兩者並於其中呈現出論 述實踐的痕跡:在賽事前數個月關注選手的徵召、中華隊的組成;而賽事進行時 理所當然地以比賽作為主要報導對象,在隔日報導相關的事件。 以上事件之新聞文本中,論述秩序的影響顯而易見,被召喚的意識形態充斥 在文本內,左右閱聽人的情緒。我身為球迷,深深感受到觀眾正透過媒體框架去 觀看、理解棒球,這是幸也是不幸,少有國家有著如此熱情激動的球迷,但也使 得棒球在臺灣從來就不是一項技術理性的運動比賽,它與臺灣社會的歷史淵源太 過沉重,讓我們難以擺脫那些埋在記憶深處,並在一次又一次社會實踐中被複習 的意識形態。 這是眾人習以為常,也是媒體根深柢固的理解基模,不僅有著可供依循的時 間軸:根據 Boostin 的定義,假事件(pseudo-event)指:「經過設計而刻意製造 出來的新聞;如果不經過設計,則可能不會發生的事件。」(轉引自周慶祥、方 怡文,2008:306),經典賽相關新聞事件就有著這樣的特性,它們永遠不是突發 的,而是媒體在適當的時間點所「應該」去聚焦的報導;內容也依循過往,以習 慣的立場陳述著新聞事件,雖然成功激起閱聽人的熱情,卻也扭曲了棒球比賽的 本質,為了迎合閱聽人的話語消費,強加過多的意識型態成了不可承受之重,球 迷觀眾看得固然爽快,卻始終在原地打轉,從來也沒真正地看懂棒球。 對棒球國際賽事套用習慣的報導框架帶來許多好處,可遵循的規則意味著良 好的閱聽率,但產製的話語卻在無形中影響閱聽眾對於棒球的理解,特別是重要 國際賽事進行時,眾家媒體蜂擁而至,找到可供報導之處就大書特書,這些大眾 媒體平時鮮有機會處理體育新聞,對於當代的運動發展脈絡不甚熟悉,也缺乏對 棒球運動的觀賞素養,片斷式地切入無法提供觀眾全盤性的理解,同時以召喚意 識形態的方式偽裝本身嘉年華式、如蜻蜓點水般的貧乏插花報導。 大眾媒體就像是觀眾的導師,告訴我們所理應具備的意識形態,以去面對棒. 8.

(19) 球比賽中,大多數人並非那樣明白,卻又關心的種種事件。Eco(1986:159)指 出,國際賽事中運動員的表現,承載了國家人民心靈深處的集體情感。這樣的論 點將運動技術自觀賽經驗中切割,認為情感意識主導了觀眾的心理,運動場高聳 的圍牆並未成為純粹競技的最後防線,反而在現實中失去的種種,球迷不斷地投 射情緒至球員身上,要求他們在運動場上討回來。這或許是一種無知的幸福,對 於媒體或是觀眾而言,報導及觀看棒球國際賽事的門檻永遠不若例行職業賽事般 高不可攀,所要的不過是敢愛敢恨罷了。 本文的撰寫時間是 2013 年中至 2014 年七月,研究的對象是 2012 年末至 2013 三月上旬的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相關媒體文本,發現媒體文本中所體現的社會 實踐與結構,仍是數十年前的國族主義與崇洋媚日,裹足不前的媒體餵養出口味 單一的閱聽人。批判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做為揭露社會習以 為常之事的工具,可以直指問題的核心,顯示媒體在話語實踐中所鑲嵌的意識形 態,讓世人檢是裹足不前的臺灣媒體在處理棒球國際賽時,立場是如何堅定不移, 就算或多或少反映社會結構,卻深深影響喜愛棒球的閱聽人。 媒體是話語實踐場域,Fairclough(2003:23)認為話語實踐串連起社會事件 與社會結構。本屆世界棒球經典賽舉辦期間,發生的一系列社會事件可以做為研 究標的。本研究希望藉由分析新聞文本,發現媒體操弄意識形態的痕跡,透過批 判話論述分析取徑,找尋文本產製的依據基礎。媒體話語之所以能廣為人們接受, 必當有其存在價值,並非無依無靠之漂泊浮萍,這篇文章想要做的,是找到這些 文本的根源,世間所有論述只要不是無稽之談,又怎會沒有脈絡?媒體不過扮演 了說話者的角色,在說出與不說出之間,表現了我們生活於其中,卻未細細思考 的社會結構。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參考第 55 頁圖 3-1 可更為理解。. 9.

(20) 第三節. 研究個案. 本研究以 2013 年第三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為研究對象,分析臺灣媒體相關報 導所蘊含的意識形態,進而體現並影響社會結構。雖然經典賽是一項短期的賽事, 但由於國人對於中華隊的關注甚高,造成國內媒體早在賽事的數個月前,就已展 開報導,所以蒐集素材的起始點,應從 2012 年下半年開始。 體育新聞以性質區分,可以分為比賽活動的「動態體育」與非比賽活動的「靜 態體育」 (周慶祥、方怡文,2008:318) 。本次經典賽就是由一系列的動態體育與 靜態體育事件疊加而成,甚至後者反客為主,所獲得的報導篇幅與關注程度,遠 勝於賽事本身。 Chatman(1978)認為,敘事中的事件之間,不僅存在著關聯性邏輯(logic of connection),同時也有等級邏輯(logic of hierarchy),並據此提出核心事件與 衛星事件(kernels and satellites)的概念:衛星事件是核心事件的輔助,可以補 充主要事件的細節。新聞做為敘事的一種,經典賽相關事件文本化的過程並未突 顯比賽本身作為核心事件的特質,而許多人與事的次要新聞也較像是獨立的事件, 雖然與賽事有著時間軸的相依關係,符合 Bal(1997:37-38)所提出敘事中的事 件過程必須以時間順序(chronology)為先決條件之說法,但沒有呈現出補充核 心事件細節的特性;而 Montgomery(2007)提出次要新聞具有呈現背景與氣氛 的功能,較能解釋經典賽中各新聞事件間的關係:在正式比賽之外提供背景氣氛 並延續情緒。 承襲 Bal 提出的敘事時間序列,經典賽在比賽前數個月,最令人關注的必然 是中華隊的籌組。在多次棒球國際賽事的經驗下,媒體對此早已駕輕就熟,甚至 報導的不像是次要新聞,其中所包含的議題、衝突,都已脫離正式比賽脈絡,將 其視為獨立新聞事件都不為過。不過追根究柢,這些新聞還是因經典賽而生,如 6 同敘事古典模式(classical paradigm)中的衝突與不和諧,為之後的事件做鋪陳。. 6. 古典模式(classical paradigm)自 1910 年起支配了劇情片的敘事結構,至今仍是最流行的形式 10.

(21) 根據上述論點,本研究認為新聞文本取樣應始於 2012 年下半年中華隊的籌組, 而其中最受關注莫過於旅外球員歸國與否。 中華隊的徵召一直到了 2013 年二月底才塵埃落定,隨之而來的就是三月初 的正式比賽。本屆經典賽雖然打破了依地域分組7的模式,但中華隊在預賽最後 一場與複賽第一場,仍遭遇宿敵南韓及日本,給予本研究分析的良機,可以一探 中華隊與此兩強敵之間的情結,在 2013 年究竟是以何種樣貌呈現。 一般媒體對比賽本身著墨不深,原因如下:首先,據媒體報導,中韓與中日 戰,緯來體育台的平均收視率分別為 12.17%、15.47%(聯合報,2013 年 3 月 7 日:第 B3 版;蘋果日報,2013 年 3 月 10 日:第 A10 版),說明電視現場轉播 是球迷觀眾了解賽事本身的主要管道,並非倚賴報紙或電視新聞,故新聞媒體毋 須鉅細靡遺地描寫比賽內容,取而代之的是從特刊、頭版到體育版,五花八門的 次要新聞,才是新聞媒體的兵家必爭之地;其次,一般媒體對於比賽本身的報導 與分析能力有限,不若體育電視轉播配有專業球評播報員,難在賽事本身找到新 聞切入點以吸引閱聽人。 統整以上分析,本屆經典賽重要新聞事件如下(次頁):. (Giannetti, 2005/2010:370) ,此模式在敘事初期即呈現出主要的衝突,隨時間軸線累積至高潮, 最終到達結局。 7 2006 年與 2009 年,中國、中華、日本以及南韓皆為同組(Pool A) ;2013 年則是中國與日本 同組(Pool A) ,中華與南韓同組(Pool B) 。 11.

(22) 表 1-1 日期. 2013 第三屆棒球經典賽中華隊重要事件 事件. 2012 年 9/4. 第一次選訓會議,謝長亨點名希望王建民、陳偉殷加入中 華隊. 9/11. 王建民、陳偉殷確定不參加資格賽. 10/4. 媒體揭露陳偉殷不參加經典賽. 10/19. 謝長亨不放棄爭取陳偉殷加入. 11/15-11/18. 資格賽8. 12/16. 陳偉殷因膝傷確定不加入中華隊. 2013 年 1/14. 公布 28 人名單. 2/4. 中華隊首次集訓報到. 2/12. 郭泓志報到. 2/17. 王建民加入中華隊. 3/2. 預賽 B 組賽事(地點:臺灣臺中). 3/2. 澳洲對中華(1:4). 3/3. 荷蘭對中華(3:8). 3/5. 中華對南韓(2:3),中華隊確定晉級複賽。. 3/8. 複賽 1 組賽事(地點:日本東京). 3/8. 日本對中華(4:3). 3/9. 中華對古巴(0:14) 中華隊所有賽程結束.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8. 2009 年經典賽中華隊零勝兩敗,本屆須參加資格賽,與菲律賓、泰國、紐西蘭同組競爭唯一 的晉級名額。由於實力相差懸殊,中華隊被預計可輕騎過關,未若隔年三月賽事獲高度關注。 12.

(23) 貳、文獻探討 本研究採 Fairclough 的 CDA 模式分析架構,為利於後文分析,此章節的論 述方式為「以文獻建立社會結構(歷史脈絡)之樣貌」,主題聚焦於臺灣的棒球 運動,根據論述所依循之脈絡找尋影響社會結構形成的種種因素。. 第一節. 臺灣棒球的起源. 臺灣人接觸棒球始於日治時期,在 1897、98 年左右,經由來臺日人所引入 (謝仕淵、謝佳芬,2003)。當時日本銀行行員傳接棒球,讓從未看過這種運動 的臺灣人驚異不已(邨松一造,1916:13-14)。於此可以確定,臺灣人透過日本 人認識了棒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脈絡,研究臺灣棒球發展絕對難以忽略 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影響,因為這是臺灣人對棒球的第一印象:「一個由外來強 權統治者所帶來的新奇運動。」 臺灣人不會打棒球在日人眼中是落後的象徵:沒有棒球場地是非常「可悲」 的,「無知識」的臺灣人只能「觀賞」日本人打棒球(邨松一造,1916:13-14)。 可以看出棒球運動在當時所呈現出來的社會條件差異,充滿著國家與身分地位的 優劣評斷。 1919年日本對臺灣施行「內地延長主義」,不再視臺灣為殖民地,讓臺灣人 有了更多機會接觸棒球(曾文誠、孟峻瑋,2004:25-26)。這樣的說法所言不盡 正確,因為同化政策具有強烈意識形態,日本企圖藉由同化來掩蓋對臺灣的差異 統治,「國語」就具有這樣的工具性,賦予臺灣人「同化於文明」,但同時也不 願見到臺灣人發現文明進步後卻無法享有同等待遇的事實(陳培豐,2001:42-43), 故日本仍對臺灣實施差異統治,殖民之待遇依舊存在。 承襲前文所言,棒球運動也具有與國語同樣的性質,呈現出身分差異並象徵 著文明開化。直至1919年,才首次有臺灣人打棒球的正式紀錄(曾文誠、孟峻瑋, 2004:29),此時間點與同化政策的時間點相符,故後來日本人之所以教導臺灣 13.

(24) 人打棒球,應與政治不脫關係,企圖利用棒球的工具性達成統治手段。 日本人教導臺灣人棒球運動的目的是培養自由競爭與守規則的概念(謝仕淵、 謝佳芬,2003:19-20),此論點也同意日本人傳授臺灣人打棒球的政治性,守規 則的政治意涵非常明確,但自由競爭何解?這應是意指臺灣人可以在棒球場上與 日本人競爭的運動本質,重點在於日本人開始以較平等的「態度」對待臺灣人, 開放臺灣人與其在同一場合競爭(曾文誠、盂峻瑋,2004:32)。 〈野球界の今昔〉 如此寫道,若多成立棒球隊伍讓日本人與台灣人一起活動,豈不是一件有趣也有 益的事嗎(本西溪風,1917:2-4)? 不過此點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未獲發展,因為臺灣人擔心因為與日本人打棒 球而被視為對抗日本人(高嘉南,1984:21),使棒球在當時並未成為對抗日本 的途徑。透過棒球進行對日本的對抗,則要等到日後嘉義農林棒球隊揚威甲子園 才真正展現。 政策決策過程中會產生非直接與非預設的結果,稱為政策決策的外部性 (externalities)(Napoli, 2001/2005:15)。同化政策下,棒球運動做為政治手段, 無形中拉近了日本人與臺灣人的關係,奠定日後臺日棒球情感的基礎。 此時日本人在棒球技術與概念上,都遠遠勝過如同白紙的臺灣人,他們以指 導者的角色自居,是直至1906年才有第一支正式棒球隊的臺灣學習的模範,因為 著這樣的指導關係,臺灣棒球發展之初是跟著日本腳步前進的事實無庸置疑。 1917年早稻田大學來臺,增進了臺灣一般民眾對棒球的認識與喜好,也提升了臺 灣球隊的技術與觀念(謝仕淵、謝佳芬,2003:31) 。可以看出在國家身分、文明 開化之外,差異的第三個成分:技術。. 到今天一壘有人、犧牲短打的戰術仍為台灣9棒球場上必見的橋段,這 種對棒球戰術的一致理解,固然反映出穩扎穩打先吃分來固本的進攻策略,. 9. 為尊重資料原文,文獻中使用「台灣」處皆不改為「臺灣」。 14.

(25) 但從棒球史與文化史的角度理解,這球場上的不二選擇,還蘊含著對日本棒 球與技術的高度認同。 (謝仕淵、謝佳芬,2003:93). 這是臺灣棒球的特殊情結,那一段日本人用棒球讓臺灣人看見差異,而後「開 化」臺灣的歷史永難抹去,臺灣人跟著日本人學習棒球,在國家身分、文明開化 與運動技術上體會到深深的差異。1945年臺灣光復,回歸國民政府,在往後的日 子裡逐漸成為進步的國家,擁有與日本平起平坐的國家主權;而承辦多次重要國 際賽事也證明臺灣棒球場地已經可以達到國際的水準,但當年日本人在臺灣人面 前展現的高度棒球技術,卻是刻骨銘心始終難以抹滅。這些日治時代的歷史淵源, 奠定日本與臺灣在棒球上的師生基礎,成為臺灣人對棒球的一層記憶。 轉變的契機在 1931 年來臨,嘉義農林棒球隊代表臺灣到日本參加甲子園大 賽並奪得亞軍,證明非純粹由在臺日人所組成的棒球隊,也具有與日本名校一決 高下的實力。此舉帶動了棒球運動發展,使棒球成為臺灣文化與生活的一部分(謝 仕淵、謝佳芬,2003:46) ,並且改變了臺灣人對於棒球的情感:臺灣人是可以在 棒球上贏得日人尊敬的,這也造就師承於日本的我們總像個孩子般,企圖在棒球 場證明自我。這是殖民統治下的情結,臺灣自日本人身上習得了棒球的一切,所 希望的不是表面的勝利,而是日人內心深處真正的尊敬。 棒球帶給臺灣人抵抗的可能,但臺灣對日本的「崇敬之情」始終難拋。在這 個時期,國族主義並沒有帶領臺灣人在棒球上對日本進行全面的抵抗,一是社會 氛圍不鼓勵對日本的反抗思想,這是日本殖民統治手段使然;二是臺灣人要的不 是擊潰日本,因為當孺慕之情的對象不再具有被敬重的條件,心中的情緒將何以 為繼?所謂的國族,在棒球場上就是「日本人做得到的,臺灣人也可以」 。自始, 日本棒球在臺灣人心中,既是恩師又是嚴父,同時也是永遠的對手。. 15.

(26) 第二節. 國家代表隊與國手的出現. 臺灣棒球在經過日本的啟蒙後逐漸成長,隨後因為日本二戰戰敗而進入中華 民國時期,這段時期最重要的發展在於臺灣棒球脫離殖民者統治,而開始有著自 己的面貌。 特色之一就是國家代表隊的出現,以及國手的價值被重視。1954年臺灣第一 支國家棒球代表隊參加亞洲盃,在這之前臺灣對於球員的評價有二,一是出身, 二是口耳相傳。臺灣聯隊與中華民國代表隊則是透過選拔機制評定優秀選手,也 使「國手」二字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因此被確立,有著特殊的身分與榮譽感(謝仕 淵、謝佳芬,2003:67-68)。 棒球運動首次在臺灣出現的當下(moment)是日據時期,被殖民的臺灣社 會難以藉由棒球得到全面的情感發洩,所謂嘉農在甲子園的奇蹟,無疑僅是一段 殖民結構的微小碎裂,並未帶來整體變動。臺灣光復後人民擁有主權,可以在棒 球上走出自己的路,此時出現的國家代表隊,真實地代表臺灣,人們情感表露地 更為奔放自然,國手一詞更是將這種感情撥動地淋漓盡致,詮釋著棒球打得好與 為國爭光之間的交互關係,以及脫離殖民時期後的主體性表現:自己的國家的球 員為自己國家打球,這是前所未有的深刻體驗,進而賦予棒球異於其他運動的更 深層意義。 「國手」對於棒球觀眾是很具有意義的,它象徵了球員的技術價值,以及為 國爭光的榮譽心。身為棒球員能入選國手,不僅是對個人的肯定,同時也賦予代 表國家的責任。直至今日,棒球國手們的社會地位依然崇高,社會大眾希望他們 代表中華民國在國際賽場上揚眉吐氣,所以「國手」在臺灣棒球史裡,是重要的 論述。 但對於國家隊以及國手的想像有時太過一廂情願,人們總是強加了過多過於 美好的想像與期望在他們身上。這是時代的必然,無論從前段所論之棒球在臺灣 的起源導致其社會文化特殊性,或是後文將討論的紅葉、金龍少棒所肩負的政治 16.

(27) 使命分析,都指向共同的答案:因為臺灣是依循著這樣的脈絡認識棒球,使得我 們無法好好地、單純地欣賞一場中華隊的比賽,總是在意識形態中載浮載沉,只 有輸球後才會驀然回首,想起方才經歷的是一場高技術水平的棒球饗宴,這就是 想像與現實的落差。本屆經典賽中華日本之戰,九局上日本隊選手鳥谷敬兩出局 後盜上二壘,蘋果日報所引用的日本媒體指出,日本隊憑藉的是「可信的數據與 可靠的戰術」才在最後關頭逆轉戰局(蘋果日報,2013年3月14日) ,讓臺灣觀眾 自「再一個出局」的美夢裡驚醒,猛地想起中華隊球員要面對的是球場內的球技 競爭,而非我們殷殷期盼的勝利敘事。 這種想像是對國手的不公平,身分特殊性來自於他們的優異球技,但「榮譽 感」是否被無限上綱,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徐展元主播在本屆經典賽中韓戰的哭 泣,何嘗不是忽略棒球比賽的本質而將焦點導向民族仇恨,企圖找尋比賽內容之 外的情緒出口?所謂的榮譽感應是對勝利、對為國爭光的渴求,而非用以處理球 場外過多的、在單純棒球上附加的意識形態。. 17.

(28) 第三節. 臺灣棒球景觀的基礎. 一、從少棒隊對抗日本的新聞論述談起 1968 年台東紅葉少棒隊的故事,開啟了臺灣棒球新的一頁。嶄露頭角的紅 葉少棒在該年八月迎戰日本少棒明星隊取得勝利。在考證中發現,這一段歷史各 方說法有著些許出入,如溫勝智(2004:67)提到日本明星隊出賽三場,最終只 有紅葉少棒獲勝;而倪仲俊(2009:203)則寫道日本明星隊共出賽五場,敗給紅 葉少棒隊兩場、中華聯隊一場。無論如何,紅葉少棒的勝利是確定的事實,當時 的報紙如此描寫:. 我國紅葉少年棒球隊,二十五日奮戰七局,終以七比○,力克強敵日本 少年棒球明星隊。紅葉隊以強勁的實力,擊敗世界少年棒球的一流勁旅日本 代表隊,是我國少年棒球隊擒服外國隊的首次。名震遐邇的紅葉隊,以七比 ○懸殊的比數迫使日本代表隊俯首稱臣,證實了紅葉隊的技術與實力達到國 際水準。 (聯合報,1968 年 8 月 26 日:第 3 版). 新聞媒體以「振奮人心」角度敘述並評論,是此時期重要特徵之一。當時主 辦單位臺灣省體育會係透過此邀請賽測試國內棒球實力,考慮未來是否參與國際 賽事(倪仲俊,2009:205),所以報導中的立場其來有因,必須透過對勝利的強 化,建立國人的自信心。 該報導寫道:「紅葉隊以強勁的實力,擊敗世界少年棒球的一流勁旅日本代 表隊」,延續前文所論臺灣對於日本的特殊棒球情感,此時媒體透過重要的社會 事件,再次複述並強化了該立場,即日本之於臺灣亦師亦敵之關係:基於日本實 力堅強的事實,臺灣代表隊被期待著能「挑戰」成功,同文小標題寫道:「胡勇 18.

(29) 輝王志仁 連兩支全壘打 日隊震驚腳步亂啦」,言明日本隊是以被挑戰的姿態迎 戰,才會有出乎意料的震驚。依循日本教導臺灣棒球的歷史淵源,以及勝利是由 日本的偉大而間接被賦予讚賞的論述邏輯,勝利係以肯定日本是「一流勁旅」為 主要的價值論證。. 我們可以想見以第一流勁旅的日本少年棒球明星隊,昨日所遇若非紅葉 小將,他們是不會失手的。 (民族晚報,1968 年 8 月 26 日:第 2 版). 臺灣難以脫離崇拜日本之情愫,就算取勝也不出惡言貶低日本,如以下報導 所言:. 日本球員對於軟式棒球不習慣也不能適應,……,軟式棒球的球棒,他 們也難於習慣使用,這種不屬於技術問題,但卻限制技術的發揮,影響實力。 (聯合報,1968 年 8 月 26 日:第 3 版). 回應永遠承認中日間的棒球技術鴻溝之論點,紅葉隊七比零的大勝同樣不能 撼動這樣的事實。為日本隊做的檢討在其他報紙亦可發現:《徵信新聞報》認為 關鍵在於日隊不適應軟式球,以及因為日隊投手擅長縱向直球,使得他們的打者 無法掌握紅葉的變化球(徵信新聞報,1968 年 8 月 26 日:第 3 版);《聯合報》 甚至撰寫專文回應,標題為「球有軟硬之分‧棒有輕重之別 中日少棒基本差異 我 隊欲參加國際賽應採世界規則與硬式棒球10」 (聯合報,1968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轉移勝利焦點。相同的媒體報導立場延續至今,以 2013 年天津東亞運中華 隊七局提前完封日本之相關新聞為證。. 10. 粗體字為原文所使用,強調該句文字。 19.

(30) 中華成棒隊竟然在預賽提前 7 局扣倒日本,回溯上次,已是 25 年前的 事情。 …… 日本雖然也是業餘社會人成軍,也非最強國家隊,只是陣容戰力不可小 覷,這批日本隊是社會人明星隊。 …… 中華隊即使扣倒日本,總教練呂明賜也深知日本隊的戰力水準,仍然是 不可小覷。呂明賜賽後說,「(扣倒日本)是有點意外...其實我們運氣也 蠻好的,幾球落點很有利。」他並告誡選手要步步為營,「驕傲的心態不能 上來,這是兵家大忌。」 (中央通訊社,2013 年 10 月 8 日). 呂總說:「日本投手都在水準以上,賽前情蒐也很完整,這場比賽雖然 領先但絲毫不敢大意,只是沒想到可以贏那麼多分。」 (蘋果日報,2013 年 10 月 9 日). 四十五年後的今日,對日本「大勝」的報導依然寫的含蓄,文中使用「不可 以小覷」 、 「意外」等字眼描述此事件,並肯定日本隊的實力不因為輸球而有所減 損,足以證明本文所論之特殊情感未因時間而變化,反倒透過大眾媒體的覆誦而 存活著。 統整此事件相關新聞,當時紅葉少棒與日本隊進行比賽,所揭示的意義在於: (1)以日本隊作為標準,如同考核者般檢驗中華少棒的實力是否達到世界水準, 蘊含著對於日本棒球的尊敬,以及缺乏自信; (2)不願意對抗日本棒球技術精湛. 20.

(31) 的論述結構,反以不適應、未練習為由替日本隊找尋開脫藉口; (3)在勝利狂喜 之餘不忘反思技術細節,除前述關於日本隊的檢討外,亦有針對紅葉隊弱點之論, 將勝利定義於得利於軟式棒球,甚至論及此次勝利不代表可以挑戰世界,還需改 採硬式棒球(徵信新聞報,1968 年 8 月 26 日:第 3 版)。 令人訝異的是,該時期的報紙除了報導勝利之喜悅,還提出相當多技術層次 的討論,這是現今報紙媒體所缺乏的,卻在當時充斥於報導中。 臺灣棒球景觀的發展亦在此刻奠定基礎,美好時光所培養的美好情緒,是我 們一直企圖重溫的。球評曾文誠(2005)在《另一頁紅葉》11一文寫道:. 以石當球的苦練精神,曾感動多少台灣人民,那大敗日本「世界冠軍」 的過程,又鼓舞多少台灣人民的自尊心,那萬人空巷的比賽盛況又是激勵多 少台灣少年參與棒球運動的熱情,更別提因為紅葉的勝利,才讓我們有信心 地踏出台灣向外挑戰的一步,也才有爾後三級棒球的狂熱。. 我們總是企圖想要複製這些場景,在事隔多年後的今日,那些畫面依然是觀 看棒球的經典,是模仿的對象,1968 年的夏天,紅葉少棒的勝利與媒體的句句 話語,成為我們看棒球的原初印象,是屬於臺灣的記憶。很多時候要的不是打得 對手落花流水,因為那只不過是動人過程後的完美或不完美結局,能夠抓住的, 就是如何去觀看一場棒球,特別是一場國際賽棒球。所謂的向外挑戰,要跨越的 是那段與日本的歷史糾葛,後殖民時代的臺灣極度期望走出日本的給予的壓迫, 球場內的抵抗是我們所以為的途徑,但社會的論述實踐卻總是阻止前行,所缺乏 的是自信也是勇氣。. 11. 該文章曾經發表於《蕃薯藤》 (http://n.yam.com/sports/) ,但現已移除,經 Facebook(臉書) 訊息詢問原作者曾文誠先生後取得原文。 21.

(32) 二、對棒球勝利景觀的塑造與描繪 1969年臺中金龍少棒隊揚威威廉波特(Williamsport, PA),取得世界少棒聯 盟第廿三屆世界少棒賽冠軍,是臺灣首座棒球國際賽事冠軍,深深影響日後臺灣 棒球景觀的養成。此時期相關文獻主要論述棒球與政治力量的關聯性,認為此時 國族主義正式進入棒球場域,金龍少棒的勝利讓政府營造棒球奇蹟之景象,藉由 國族意識凝聚人民,穩定統治地位以面對嚴峻的國際情勢(溫勝智,2004:76; 吳世政,2005:86-87),棒球運動在不安的時局中,振奮起臺灣人心(謝仕淵、 謝佳芬,2003:102)。在特殊政治局勢下,國族主義對臺灣棒球產生影響,從媒 體報導及相關文獻中,可以一窺臺灣棒球是如何發展為今日樣貌。 媒體在此時確立如何敘述棒球新聞,根據倪仲俊(2009:208)所論,各報逐 漸發展出一套共有的模式來處理新聞,即依照選訓、戰情蒐集、比賽具體經過、 球場花絮、現場觀眾與國內觀眾球迷的反應之流程,報導棒球國際賽事。與本研 究蒐集的經典賽新聞文本相互對照,可發現此模式並未有多少改變。而在倪仲俊 (208)所提到的報導內容中,較為特殊的是當時需要報導球員歸來後的歡迎儀 式、官方接見,以及記者和主筆們對於比賽意義的詮釋,不難看出政治力量的介 入。根據當時的報紙,1969 年金龍少棒隊凱旋歸國後的盛況是這樣的:. 為讓國人發自內心的歡欣,及對這十四名小國手勞苦功高,為國家在國 外爭取了無上光榮的一番敬意得以表達,歡迎國人到機場迎接小國手,並且 參加遊行行列,及沿途夾道熱烈歡呼,十四名小國手及領隊、副領隊、教練、 管理等十八名,將各乘一部裝飾美觀且在車前寫上名字的無蓬汽車,以便國 人能一睹小國手的丰采。 (聯合報,1969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22.

(33) 球員們搭乘吉普車遊行,沿途受到民眾夾道歡迎(謝仕淵、謝佳芬,2003:105), 是當年風光的棒球景觀。社會關注如何迎接小國手們回國,自立晚報在「省市社 會版」撰文標題「怎樣歡迎棒球英雄回國?」,小標「各界明會商,並思藉以促 進全民體育」 (自立晚報,1969 年 8 月 25 日:第 2 版) ,該報導於省市社會版刊 登,以及強調「促進全民體育」,不難看出金龍少棒勝利的政治工具性;數日後 聯合報社論「熱淚贏得小將歸」,將金龍隊的成功定義為成功做好中美國民外交 (聯合報,1969 年 9 月 7 日:第 2 版),這亦是充滿時代背景的一段政治論述。 早在紅葉少棒勝利之時,「接見」就已存在,而金龍少棒時期廣為強化,使 其成為臺灣棒球景觀的特色:.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蔣經國,曾接見紅葉棒球隊全體隊員,對這些 球藝高超,英勇善戰的小朋友,備加慰勉。 (聯合報,1968 年 8 月 27 日:第 3 版). 嘉義市長許世賢,昨(十二)日贈送廿二支派克金筆,給金龍少棒隊領 隊、副領隊、管理、教練及全體小國手。 (聯合報,1969 年 9 月 13 日:第 3 版). 70 年代所建立起的臺灣棒球景觀不僅是國族主義,亦值得一談的是對於棒 球的共同記憶,的確這些現象是因為國族主義而生的形式化產物,但在時空早已 不復當年的今日,這些形式卻倒果為因的召喚意識形態,勾起使我們沉醉的情感 回憶。 當年三級棒球冠軍選手的共同經驗就是坐著吉普車穿過群眾,並且接受歡呼 (謝仕淵、謝佳芬,2003:122)。為什麼要特別寫到「吉普車」?回歸敘事分析 所關注的:敘事者會在敘事中強調他所認為的重點,在此聚焦的,就是那一輛輛 23.

(34) 從機場魚貫而出,穿越臺北市夾道群眾的吉普車。在論述的同時,物體概念被形 塑著(Parker, 1992, as cited in Phillips& Hardy, 2002:3),吉普車因為當年的美好 印象而成了勝利景象的重要角色,雖然是因為國族主義的操作,才有了接下來被 賦予意義的種種,但今日我們懷念的是政治氛圍下的國族意識,還是那些深刻到 只要一到棒球國際賽就能輕易想起的記憶? 媒體報導 2010 年中華隊奪得世界青棒賽冠軍:. 剛拿下世界青棒賽冠軍的中華隊球員,現身台中街頭,搭上吉普車, 在市區遊行,沿街熱情球迷英雄式的歡迎,還有民眾熱情為他們打氣。 …… 由 3 部吉普車帶隊,球員站在車上和市民揮手,接受祝賀,8 名穿著白 色上衣的就是青棒成員,藍色衣服的青少棒國手,最近才剛從日本參賽回國, 同樣也抱回「世界軟式青少棒」金牌。 …… 睽違 27 年,中華青棒隊終於拿回冠軍寶座,讓棒球迷感動不已,但說 到棒球熱,民國 60 年代,巨人少棒隊勇奪世界少棒冠軍,舉國歡騰,民眾 包圍巨人少棒的遊行車輛,萬人空巷。 …… 從遊行的盛況來看,台灣的棒球熱遠遠不及當年,但光榮拿下青棒冠軍 的西苑高中,在台中市,大家長胡志強與有榮焉,開心辦遊行慶賀,還親自 切鮪魚,宴請國手,希望勾起國人對棒球的榮耀感。 (TVBS 新聞,2010 年 8 月 7 日). 穿越了時空,不同的小朋友有著相同的境遇,因為他們都是世界冠軍,都是 臺灣子弟。此時已是 2010 年,距離金龍少棒奪冠 40 餘年,慶祝場面與新聞報導. 24.

(35) 中已無國族主義的痕跡,唯一留下的就是那一輛輛的吉普車、夾道歡迎的群眾, 以及那一位接見的市長。與其說國族主義長相伴隨,倒不如說是放不下這些美麗 到讓時空凝結甚至倒流的形式,使我們沉溺在不想改變的習以為常。 數天後,臺灣青少棒奪下亞洲盃世界青少棒錦標賽冠軍,相關報導更可看出 端倪:. 而在 8 月 22 號,獲得世界青少棒冠軍的重慶國中棒球隊,也在今天舉 辦車隊遊街的慶祝活動,不過在遊街的過程當中,街上的民眾反應冷淡,讓 辛苦拿到冠軍的小球員覺得有點無奈。 …… 開始遊行之後,選手很熱情的不斷跟民眾揮手,但是收到的回應並不熱 烈,只有幾個人向他們揮揮手,加油打氣,經過遊行隊伍的機車騎士,也是 停下來看了幾眼,就快速通過,對比台灣二十年前,全民瘋棒球,慶祝遊行 的盛況,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民國 65 年,台灣拿下棒球三冠王的優異表現,讓回國的選手,受到熱 情的歡迎,民眾全部都擠在馬路旁邊,拼命的跟車上的選手揮手,風光的畫 面,讓人印象深刻。 (華視新聞,2010 年 8 月 27 日). 形式依舊,民眾的情緒卻早已改變,文中無法看出國族主義之思,卻可輕易 發現懷念之情。直至今日,我們還是停留在那樣的情緒,此情此景彷彿還身處在 70 年代: (小)國手們坐著吉普車大街小巷遊行,群眾萬頭鑽動、簇擁歡呼,最 後由政府首長親自嘉勉鼓勵,卻忽略了國族主義的強勢性早已不復。藉由形式可 以召喚出國族意識,媒體與民眾仍然習慣以此立場去觀看、理解棒球國際賽事, 畢竟這是那些年棒球所教會臺灣的事,雖然時代已經變遷,但如此生活實踐仍然. 25.

(36) 企圖再現某種社會價值;我們不得不承認,當年的勝利景觀早已根深柢固地成為 臺灣社會文化脈絡中,對棒球最深層的期待。 此時的觀賽經驗,也確定了日後國際賽事的球場景觀,簡永昌在《棒球與我》 中如此寫道:. 在國旗飄揚,國歌盪漾的氣氛中,會場的每個角落肅立著各地聚集在此 的中國觀眾,臉上那種感動、喜極而泣的表情,至今仍歷歷如繪地呈現在我 眼前。 (簡永昌,1977:16). 這就是棒球國際賽的基調,有著那樣的場域才有著那樣的氛圍,在那個風雨 飄搖的年代,國旗、國歌所觸發的情緒,著實讓人不得不有國仇家恨之思;而今 日這些球場符號,則像是例行公事般「喚醒」沉睡的國族意識,我們早已脫離政 治影響,卻因為「棒球」 、 「國際賽」而想起應該要如何去看一場比賽。Burke(1968) 論道,形式是欣賞者為了滿足心中欲望所創造出來的,而棒球國際賽之美,正是 在於國族主義之介入,如倪仲俊(2009:214)所認為,在運動場中的國族符號, 像是國旗、國歌、球員制服,以及加油標語等,可以讓群眾去依附。這也就是當 年政治操作下所遺留下的痕跡,在特殊時空環境下成長的臺灣棒球,理所當然格 外地重視國族情感。. 精采的球賽、滿場的旗海飄揚,果真鼓動了前往加油觀眾的愛國情緒, 望著升國旗與唱國歌的場面,「鮮不熱淚滿襟,情難自禁,實為我愛國家、 愛民族之最高表現。」 (謝仕淵、謝佳芬,2003:114). 26.

(37) 此段文獻可以說明,愛國情緒是藉由棒球比賽而被激發,所謂的形式像是一 種讓觀眾進入敘事的手段,同書提到當時的棒球熱背後有著政府的操作,將戰場 擴及觀眾席與國家外交(謝仕淵、謝佳芬,2003:113),此處所言之外交,可以 從前文所引用文獻發現小球員們被託付的對美外交功能。 棒球國際賽在當年像是工具,被寄託國族之思,自這樣的經驗中,臺灣逐漸 了解到這是一個最容易看棒球的路徑。Chatman(1978:151)提出 “The narrativecommunicative situation”,將隱含讀者(implied reader)置於文本之中,認為隱含 讀者是文本所投射出來的理想型讀者,無論是媒體的文本或是刻意營造出來的棒 球場域,都有其理想型讀者(觀眾) 。在主動性上觀眾因為接受了隱含讀者角色, 才願意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敘事之中,而國族主義就是最好的觸發點,也才有時至 今日媒體仍擁其不放之現象。 以上從日據時期開始之文獻探討,勾勒出臺灣棒球景觀之大致面貌,在日治 時代的影響後,臺灣棒球的成長與政治局勢有著密切關係,這兩段歷史奠定了台 灣棒球的基礎,在挫折中努力成長的臺灣,棒球證明了我們的存在。著迷於那些 美好,特別是在如何觀看之上,棒球賦予我們的種種回憶,也深留在心中,直到 今日依舊存在。. 27.

(38) 第四節. 80 年代後的臺灣棒球變局. 這個時期的臺灣棒球,不再如 60、70 年代有著強烈的工具性,人民關注的 焦點也轉移至真正能代表棒球水準的國際成棒賽事(梁淑玲,1993:76-77;吳世 政,2005:98)。回應焦點轉移,從前文引用之 2010 年媒體報導青棒、青少棒獲 得冠軍的景像,可以看出這樣的變化延續至今;轉移至成棒的說法也切合本研究 的主題,經典賽做為取代棒球奧運比賽的世界級賽事,對臺灣民眾的重要性由此 可證,媒體加諸於相關報導之上的意識形態,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1989 年,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正式成立, 《職業棒球》發行人兼社長洪騰勝在 創刊號以這段話,描述這個轉折的時局:. 在我國各項運動項目中,棒球一直深受國人的喜愛及鼓勵,可是近年來, 發展的情形和全體的實力,卻出現停滯的現象。 回憶二十多年前,全國少棒隊多達三百隊以上,可是距今三年前卻只剩 下十分之一左右,負成長的紅燈信號告訴我們,棒球的根已衰竭,基礎也日 漸差了下去,相對的,成人運動的實力也受到影響。 特別是近五年來,成棒國手中,老面孔周而復始的出現,在在提醒我國 棒壇的新陳代謝已趨僵化。 就算有技術過人者產生,也都在客觀因素下紛紛投效他國,種種令人扼 腕的情形,棒運如何振興?不禁令人憂心。 …… 如要徹底解決日漸低迷的棒運,此時此刻成立職業棒球正是最適當的時 機。而我國棒運前途也唯有走上職業棒球這條路,才能讓我們的棒球選手有 個新目標,青少年也因此有了正確的努力方向。 (洪騰勝,1990:6). 28.

(39) 走過三級棒球的狂熱,臺灣社會冷靜了下來,也才真正思考如何長期發展棒 球運動。文章中提到,職業棒球將是下一個重點,但也同時需要解決球員出走的 問題。 此時的臺灣棒球場域開始球員外流,可視為現今臺灣棒球員旅日、旅美兩大 潮流之濫觴。1974 年譚信民加盟日職開創首例,爾後直至 1999 年後陳金鋒等人 遠赴美國拼戰,讓旅外成為普遍的現象(曾文誠、孟峻瑋,2004:288)。 1984 年洛杉磯奧運後短短兩三年內,優秀選手如黃平洋、謝長亨、陽介仁、 康明杉、涂鴻欽、呂明賜、陳義信等人,都陸續投效日本球隊,使得體育界有運 動職業化發展之思(陳芸英,1990:58) 。而職棒開打後,就吸引了謝長亨、陳明 德、陽介仁、吳復連、蔡生豐、林文城六位旅日球員返國加盟(曾文誠,1997:25), 不過此刻的時空背景複雜,使得球員的旅外滲染了意識形態的色彩。 臺灣經濟日漸發達,優秀球員為了有更好的舞台而出國,已具有正當性(謝 仕淵、謝佳芬,2003:35)。在客觀條件上,日本早在 1936 年就已成立職業棒球 聯盟,而此時的臺灣卻尚未擁有自己的職棒,兩者在成棒發展的成熟度高下立分; 同時承續前文文獻考證的結論,日本在棒球技術上領先臺灣,故臺灣優秀球員「良 禽擇木而棲」也是理所當然。此現象再度確立晚近日本棒球優於臺灣,以及旅外 球員皆是「優秀球員」之論述結構:在外國棒球體系的背書下,這些球員獲得國 人高度的關注以及對其實力的肯定。 棒球在 1992 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首次被列為正式項目,當時國際比賽還未開 放職業選手參加,所以臺灣球員的抉擇在於若是旅外加入外國職棒聯盟,就意味 著主動放棄為國效力之機會。中華棒協還曾因此與主力選手郭李建夫等人簽約, 確定他們不會在 1992 年以前加入職棒(曾文誠、孟峻瑋,2004:288) ,以確保爭 取奧運名次的最佳陣容。 此時正好是臺灣成棒發展開花結果之際,卻也適逢棒球成為奧運正式項目; 社會結構的改變促成了優秀球員的旅外,但國人亦殷殷期盼中華隊能在成棒層級. 29.

(40) 賽事獲得佳績,旅外與否的個人問題,也就被構連成與中華隊命運相關的重大抉 擇。球員涂鴻欽的自傳寫道:. 國內某些棒球界人士,也帶給涂鴻欽不小壓力—留下來打 1988 年奧運, 為國爭光;去打職棒,不能為國效力,那就是不愛國。 …… 哪還想到,個人的出路選擇,竟和愛不愛國有關。 (涂鴻欽,羅吉甫,1992:49). 由此可見兩相衝突之點是生涯發展與愛國之思,孰輕孰重頗費考量,自此開 啟旅外球員為己為國之辨證。特別是在開放職業球員參加的國際賽事,球員的選 擇就被貼上標籤。這樣的論爭,愛國心總是較具優勢,茲以華人作家金庸先生之 作《神鵰俠侶》為註解,其第二十二回〈危城女嬰〉寫道:. 郭靖臉色微變,順手一拉黃蓉,想將她藏於自己身後。黃蓉低聲道: 「靖 哥哥,襄陽城要緊,還是你我的情愛要緊?是你身子要緊,還是我的身子要 緊?」 郭靖放開了黃蓉的手,說道:「對,國事為重!」……。 …… 郭靖夫婦適才短短對答的兩句話,聽在楊過耳中,卻宛如轟天霹靂般驚 心動魄。他決意相助郭靖,也只是為他大仁大義所感,還是一死以報知己的 想法,此時突聽到「國事為重」四字,又記起郭靖日前在襄陽城外所說「為 國為民,俠之大者」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幾句話,心胸間斗然開朗, 眼見他夫妻倆相互情義深重,然而臨到危難之際,處處以國為先,自己卻念 念不忘父仇私怨、念念不忘與小龍女兩人的情愛,幾時有一分想到國家大事?. 30.

(41) 有一分想到天下百姓的疾苦?相形之下,真是卑鄙極了。 (金庸,1996:886). 此處以夫妻情愛對比襄陽城受蒙古圍攻之國難,黃蓉一句話點醒讓原本陷入 兒女私情的郭靖;而原本不顧襄陽安危,只想殺害郭靖以報父仇的楊過也在聽聞 後自嘆卑鄙。這樣的敘事透露出明確的社會價值觀,正是為國為民應是大於個人 情愛,對照旅外球員所受之輿論,不難見其難言之隱,以及背後那一以貫之的邏 輯。謝仕淵、謝佳芬(2003:137)以「不是爹娘喚不回」形容球員的理想心態、 以「高貴的夢」描述回饋國家之思,說明要能為國付出才是好球員,也論述出社 會給予其他決定的莫大壓力。 臺灣一流球員輸出至美國與日本,日本一流球員輸出至美國,建立起美、日 職棒優於臺灣的結構,在 1990 年中華職棒聯盟成立後更是如此。在這樣的結構 下,旅外球員是特殊的,他們是臺灣棒球環境所留不下的人才,如同「國手」般 有著獨特的身分;而在技術層次,由來只有臺灣球員挑戰美、日職棒,從來未見 美、日球員挑戰中華職棒。循著三者之間球員的流動方向,旅美球員優於旅日球 員、旅日球員優於臺灣球員的概念也就深植人心。 因此,臺灣社會對旅外球員存著複雜感情,一方面期待他們拯救由臺灣球員 為基礎,實力不如世界強權的中華隊;一方面又認為他們理所當然要回國效力。 旅外球員就這樣背負著輿論壓力,每每國際賽都成為廣被討論之焦點。臺灣人民 的觀賽情緒始終處在一個後殖民下的曖昧不明,我們總希望中華隊可以在國際賽 場上擊敗強敵,又不得不承認臺灣雖然有自己的職棒,卻始終沒有辦法擺脫美、 日職棒脈絡下「球員輸出國」的地位,半強迫地期待優秀球員可以回國效力中華 隊,正是因為唯有被美、日職棒認可的球員,才有帶領中華隊與列強一搏的可能。 所謂的自信心是由他者所建構的,不僅旅外球員想要更上一層樓,連球迷也希望 看見他們在更高一級的美、日職棒大放異彩,而歸國加入中華職棒則等同於被美、. 31.

(42) 日職棒淘汰,少有衣錦榮歸之感。總而言之,縱然臺灣人民在棒球上灌注了強大 的國族意識,卻矛盾地在全球化脈絡下迷失自信,徒留後殖民時代下羨妒並存的 情緒。 《職業棒球》第 167/168 期(合刊),曾做了一篇職棒七年回顧專輯,開頭 是這樣寫的:. 誰能想像,在這短短幾年,台灣也發展出一項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職業 運動。熱鬧的街巷、奔放的煙火、爆滿的觀眾,這些熟悉的景象您還記得吧! (曾文誠,1997:20). 如同文章所說的,在有了職棒後,球迷的目光全轉移到這些球員身上,對他 們的喜愛,反映在一場場鑼鼓喧天、振聲吶喊的比賽。走過 24 個年頭,從最初 的四支球隊,到曾經有過七支球隊,但現在又剩四支球隊;從一個聯盟,到兩個 聯盟,又回到一個聯盟。起起伏伏的過程中,唯一不變的是臺灣人對棒球的執著, 無論職棒如何風風雨雨,國際賽一到,大家依然齊心希望,這帶給我們無限希望 的運動,可以再帶我們圓夢一次。. 32.

(43) 第五節. 棒球場中的景觀. 社會實踐與媒體框架形塑了一個被崇拜的日本隊,他的身分是父親,在殖民 時期教育臺灣人怎麼打棒球;同時也是導師,示範給臺灣人看要如何才能贏得比 賽。在脫離殖民統治後,臺灣依然未能走出對日本的欽羨,棒球場上的中日之戰 始終是和平的,我們不見媒體捕捉到球迷高舉「打倒日本鬼子」之類的海報,就 連在 2001 年世界盃棒球賽,曾經被帶入場中的蔣中正像今日也不復存在;相較 之下,直至 2013 年經典賽還有球迷舉著「活捉少女時代」的標語或是金正恩像 出現在中韓之戰。這些球場文本所構成的符碼景觀,透過大眾媒體不斷地被傳頌 著,其出現的理由為何,究竟是發自內心,還是受制於棒球場的氛圍而理所當然 地產製?. 一、競技運動觀看的分析起源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必須先從觀看運動競技談起。Bathes(1957/1997:1-11) 在《神話學》(Mythologies)中提到摔角競技的觀察,認為的要點如下:. •. 是生命中用肢體動作展現誇張真理的重大時刻。. •. 誇張場面源自古競技場時代。. •. 摔角代表一種善惡兩方神話學般的打鬥。. •. 懲罰的樂趣受到數學性的承認時,達到最高潮。. •. 奇觀場景加上宗教崇拜的力量展現。. 根據這樣的啟發,棒球所帶給觀眾的觀賞經驗可以依循同樣的脈絡解釋:同 是顯現真理的善惡決鬥,以棒球國際賽為例,中華隊就是真理,其對手都是相襯 之惡人,而場上的肢體動作與接觸,正是展現真理的重大時刻。2008 奧運資格 33.

(44) 賽,中華隊與加拿大隊之戰是最好的說明。. 圖 2-1(左)、圖 2-2(右) 2008 年奧運棒球最終資格排名賽,葉君璋在本壘 觸殺加拿大隊跑者(緯來體育台,2008 年 3 月 10 日轉播畫面)。 八局上半,加拿大隊跑者搶攻本壘,猛力衝撞捕手葉君璋,搶分未果遭到觸 殺,轉播畫面中清晰可見護具被撞離,而葉君璋展現勝利姿態。當時轉播的逐字 稿如下:. 主播蔡明里:沒有問題,撞,還是澳斗12(out)!澳斗! 球評鍾重彩:漂亮啊! 蔡明里:捕手葉君璋,無敵鐵金剛,果然是正義的一方。 (緯來體育台,2008 年 3 月 10 日現場轉播). 主播蔡明里激動的陳述事件經過,讚揚中華隊乃是正義的化身,透過捕手葉 君璋奮不顧身,就算被撞到護具齊飛,也還是要守護本壘,證明硬來的加拿大隊 跑者是錯誤的、不道德的。當時蔡明里補述道:「這個衝撞已經是今天加拿大隊 野蠻的第二次。」再次證明中華隊與其對手間的善惡二元對立,以及對真理的再 次論證。 所謂的勝利需要經過數學性認證,如比數或是中華隊投手賞給對手幾次三振 等數字,在比賽的最終既懲罰了對手,也帶給觀眾莫大的欣喜。本屆棒球經典賽 12. 「澳斗」並非蔡明里英文發音有誤,而是日式英文發音,類似用音常見於臺灣棒球場,反而 美式發音較不普遍,此點亦可可以看出臺灣與日本在棒球上的淵源。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競賽使用白色乒乓球 10 個、黃色 乒乓球 10 個、及網球一個,作為 拾取物。場地上並設置三個集球

四、有關球員資格,須於賽前 20 分鐘提出,比賽結束後不得異議。如比賽中球員冒名違 規之申訴,得先以口頭提出申訴, 「拍照存證」

然而,由於美中貿易衝突未完全化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 走緩,加上英國脫歐前景未明,影響全球投資信心,仍不利全 球經濟成長,多數經濟預測機構預估 2019

下手傳球是接發球, 後排防守, 保護的主要技術. 正面下手傳球是最 基本的傳球方法, 是各種傳球技術的基礎, 適合於接各種發球, 扣球 等.. ──

四、有關球員資格,頇於賽前 20 分鐘提出,比賽結束後不得異議。如比賽中球員冒名違規 之申訴,得先以口頭提出申訴, 「拍照存證」

1994 年發生的這場罷工事件,最後嚴重到把當年的世界大賽都取消,隔年季賽也被迫縮

他們會回到中間,這是打羽毛 球很重要的一環。目標是為了 準備下一球。試想想如果你在

之後將相機以及球作上面的相機行 走 在和線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