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Mosston互惠式教學形式應用在高中生蛙式游泳之學習成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Mosston互惠式教學形式應用在高中生蛙式游泳之學習成效"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Mosston 互惠式教學形式應用在 高中生蛙式游泳之學習成效. 研 究 生:郭竹梅 指導教授:闕月清.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Mosston 互惠式教學形式應用在高中生蛙式游泳之學習成效 2013 年 6 月 研 究 生:郭竹梅 指導教授:闕月清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互惠式教學對情意、技能、認知在教學前後的差異情形。具 體的目為探討一、高中學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活動情意方面的學習成效。二、高中 學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活動技能方面的學習效成。三、高中學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 活動認知方面的學習成效。研究方法: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以臺北市立某完全中 學高中部三年級學生共 34 名(女生 11 名、男生 23 名)為研究對象。教學設計共 5 週,每週 2 節課,共 10 節課,並在教學前、後實施測驗。本研究透過學習態度量 表與游泳技能、認知測驗所蒐集所得之量化資料,採相依樣本 t 考驗分析加以處理; 以開放性學習後問卷蒐集質性資料,並以內容分析法加以整理。研究結果:(一)、 高中學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惠式教學後,對情意方面的表現有顯著差異(t. = -4.70,p <.05)。二、高中學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惠式教學後,對技能方 面的表現有顯著差異(t=-8.49,p <.05)。三、高中學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 惠式教學後,對認知方面的表現有顯著差異(t= -12.25,p <.05)。結論為高中學 生蛙式游泳學習成效,在互惠式教學後,對情意、技能、認知方面的表現均有明顯 進步。建議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可選取多種教學形式,選組的原則可採自由方式,亦 可輪轉配組。未來研究方面可從增加班級數著手,或以不同年級、性別做比較,並 增長研究教學的時間。. 關鍵詞:互惠式教學、蛙式游泳、學習成效、行動研究. i.

(3)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Mosston Reciprocal Teaching Style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wimming June, 2013 Kuo, Chu-Mei Advisor: Keh Nyit Chin, Ph.D.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reciprocal teaching style on the aspects of affective, skill and cognitive.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were to examine (1)the affective learning effect of reciprocal breaststroke teaching style on high school students;(2)the skill learning effect of reciprocal breaststroke teaching style on high school students;(3)the cognitive learning effect of reciprocal breaststroke teaching style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adopted the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he participants were thirty-four 12th grade students from a public high school, including 11 females and 23 males. The swimming teaching lasted for 5 weeks, 2 sessions per week and a total 10 sessions. Preand posttests were conducted. Learning Attitudes Scale, swimming skill and cognitive tests were used to collect quantitative data.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by paired-samples t-test. The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after the 8th lesson and analyzed by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aspect of affective learning effects after Mosston Reciprocal Teaching Style (t=-4.70,p <.05).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aspect of skill learning effects after Mosston Reciprocal Teaching Style (t=-8.49,p <.05).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aspect of affective learning effects after Mosston Reciprocal Teaching Style (t= -12.25,p <.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eaststroke swimming program designed using Mosston Reciprocal Teaching Style,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howed improvement on the aspects of affective, skill and cognitive. Suggestions: (1) Teachers may choose more than one teaching style for teaching design, and students can choose group on will or rotate. (2) Future research may conside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lass, the length of teaching time or comparing different grade and gender.. Key words: Reciprocal Teaching Style, Breaststroke, Learning Effect, Action research ii.

(4) 謝誌 三年前決定再次投入校園吸收新知,到目前已是碩士班畢業在即,三 年來無數個風雨進修的日子,回首來時路,心中滿是感懷。在師大研讀時, 教授們除在學術上專業的講授外,也不吝獻上溫暖的關心,其中尤為感謝 指導教授闕月清老師;老師為人處事豁達開朗,為學則謹慎仔細,反覆提 醒,彌縫不足,不僅指導我論文也影響我的待人處事,若我在學術新知上 有些許長進的話,都要感謝老師的提攜。 復次,感謝口試老師的辛勞與細心;國立體育大學周宏室校長,他的 提醒讓我的論文更加完善,師大施登堯老師,提出建議讓我的論文更具邏 輯並且更周延。再者,感謝在師大修業期間的老師們給予學術及觀念上的 指導與修正。 此外,也感謝闕門弟子相助相惜的情誼;貴安、保昇、柏蓉、秀珠、 雯玲、娟娟,感謝你們的陪伴與無私的相助、加油打氣讓我有繼續向前的 勇氣。大理的同事淑慧、孟佳、天佑、志明、國勝、元豐,在進修期間的 幫忙,體恤難處並給予種種的協助,也感謝所有研究參與的學生沒有你們 的協助,老師的論文便無法順利完成,特別感謝班長智華。 最後要感謝的是家人無盡的體諒與容忍,我的爸爸、媽媽在我修業期 間而無法隨侍在側,也感謝我的手足代替我照顧父母。我的公公、婆婆對 我的諒解。還有外子、兒子是我能夠堅持到最後的靠山,無論是學業或是 待人,感謝他們體恤我在進修期間必須經常往來研究室而無法兼顧所有。 這一路走來感謝大家的提攜扶持與陪伴而成就了今天的我,謝謝大 家,有你們真好。. 郭竹梅謹誌 2013 年 6 月. i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法的理論 ................................................................. 8 第二節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法的應用 ............................................................... 10 第三節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法的相關研究 ....................................................... 17 第四節 蛙式游泳教學的相關研究 .............................................................................. 1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25 第三節 教學設計 .......................................................................................................... 25 iv.

(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26 第五節 研究流程 .......................................................................................................... 29 第六節 資料分析 .......................................................................................................... 3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32 第一節 在互惠式教學前、後情意方面表現的差異 .................................................. 32 第二節 在互惠式教學前、後對技能方面表現的差異 .............................................. 36 第三節 在互惠式教學後對認知方面表現的差異 ......................................................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44 第一節 結論 .................................................................................................................. 44 第二節 建議 .................................................................................................................. 4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46 英文部分 .......................................................................................................................... 49. 附 錄 附錄一 研究參與學生同意書 ...................................................................................... 52 附錄二 蛙式游泳教學教案設計 .................................................................................. 53 附錄三 互惠式教學節課教案 ...................................................................................... 55 附錄四 互惠式教學標準卡. ......................................................................................... 63 附錄五 蛙式互惠式時敘教案. ..................................................................................... 71 附錄六 教師教學行為檢核表 ...................................................................................... 79 附錄七 游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表 .......................................................................... 80 附錄八 蛙式游泳測驗成績登錄表 .............................................................................. 82 附錄九 游泳蛙式教學認知評量試卷 .......................................................................... 83 v.

(7) 附錄十 情意發展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 84 附錄十一 互惠式游泳蛙式教學學習問卷 .................................................................. 85 附錄十二 專家學者名單 .............................................................................................. 86 附錄十三 教案、標準卡意見修正表 .......................................................................... 87 附錄十四 課後學生自主練習游泳統計表 .................................................................. 90 附錄十五 實驗教學日期的節次表 .............................................................................. 91. vi.

(8) 表. 次. 表1. 教師教學行為檢核信度表........ ........................................................................... 27. 表2. 研究參與協助教師簡介表...... ............................................................................. 28. 表3. 學生在教學前後情意測驗的 t 考驗摘要表.......... .............................................. 32. 表4. 游泳技能評量前後測成績比較表.......... ............................................................. 37. 表5. 學生在教學前後技能測驗的 t 考驗摘要表............ ............................................ 37. 表6. 學生在教學前後認知測驗的 t 考驗摘要表......... ............................................... 41. vii.

(9) 圖. 次. 圖1. 研究架構...... ......................................................................................................... 24. 圖2. 攝影機架設位置...... ............................................................................................. 28. 圖3. 研究流程…........ ................................................................................................... 30. viii.

(10) 1.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高中生進行 Mosston 互惠式教學形式蛙式游泳教學後,學 習的差異情形。本章共分為五節,茲分述如下: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第 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問題」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五節「名 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在我國的體育教學的歷程中,游泳教學遲至 1962 年始出現在教育部頒訂的 小學體育課程標準(葉憲清,1999) 。而中小學相關游泳的教學於 1999 年以前, 均是列為選修課程。游泳教學的授課與否端賴各級學校視場域許可或經費多寡自 行調整,無強制必修之教學訂定。亦由於早期體育專業師資與硬體設施的不足, 故導致國人在游泳知能、技能的缺乏,這也是造成歷年因水中安全意外頻傳的主 因之一(巫思賢,2011)。其後政府希望以提升學生游泳能力達到減少學生因溺 水死亡的比率,因而推動數種與游泳相關的政策;教育部體育司於 2000 年方正 式推動為期四年的「推動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 、 「推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 、 「提 升學生游泳能力 121 計畫」 、 「泳起來專案」等相關專案計畫,而相關研究也認為 其成效確實是存在的(王士豪,2009)。 教育部揭示將進行游泳能力檢測,目標是讓學生人人能游泳,並以具備基本 水上安全常識及自救能力為目標(陳和睦,2004)。因此,在教育部頒訂的我國 100 學年實施的中小學體育新課綱中,已納入學會游泳基本技能及具備安全自救 技能等能力的具體目標,但是卻對游泳教學的方法與成效未有太多的著墨。 游泳訓練是游泳教學延伸,游泳教學的目的在於學習游泳技術及促進游泳運 動的普及(翁志成,2006)。現今的游泳教學內涵,即是要求學會游泳的基礎四 式(蝶式、仰式、蛙式、自由式),與通過以距離為檢測基準的檢定。但游泳課 程目前並未有一套可遵循的標準教學步驟與方法。僅有基本原則可遵守。游泳教 學的基本原則有:一、精鍊多講。二;由繁而簡。三、啟發誘導。四、集體教學、.

(11) 2. 個別指導。 (府佩琯,1998) 。水性學習則分成四個階段:一、是水中行進,二、 水中韻律呼吸,三、水中水母漂與水中站立,四、「仰漂」(胡天玫,2004)。因 此,學校體育課的游泳教學課程就顯得格外重要,除了循序漸進的將學生的游泳 技能由基礎慢慢提昇到進階,還希望能有更多樣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引導遇到各種 不同學習問題的學生。 然而,傳統的體育教學,受限於以運動技術為主軸的課程教材影響,往往過 分注重運動技能的直接傳授,偏重在「示範—說明」與「模仿—練習」的固定模 式中(王雅萱,1997) ,而此一模式在 1966 年 Muska Mosston 博士提出的體育 教學光譜(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後,得以為體育教學的方法拓展出更 多可能性,而傳統方法的體育教學在 Mosston 教學光譜上與 Mosston 定名的命令 式與練習式教學法相似,偏重「教師的決定」。然而,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個 人認知能力的增長,個人社會能力的培養日益重要,而 Mosston 教學光譜的互惠 式教學法,即試圖將體育教學上更多的學習決定權移轉至學習者本身,不僅可增 進人際的溝通,更有助於學生學習力的拓展,故本研究即以互惠式教學做為研究 主體,帶入蛙式游泳教學,嘗試探究兩者結合後的教學成效是否有助於教師開拓 新的教學方法。而蛙泳是一種古老的泳姿之一(武育勇,1998)。即便有各種形 式的蛙泳為人們所採用,但它們皆有一個共通點—即輕鬆自然。蛙泳有以下數點 特徵:一、換氣容易。二、踢腿是最主要的推進力。三、由於臉部朝向正面,因 此很容易掌握目標。四、與捷泳、仰泳、蝶泳相比,速度雖然較慢,但較為輕鬆, 適合於長泳(田口信教,2002)。而研究者本身也是游泳項目的蛙泳專長,因而 選定蛙式游泳作為互惠式教學的核心。 由於本校的學生均須配合教育政策,皆須於高中三年內接受游泳課程的學 習,即便是本校學生對於學習游泳的意願差異甚大。然而,本校學生自高一起即 須開始學習各式的游泳課程,進入本校後開始以捷泳為基礎的學習,依能力分 組,將會游泳並有能力換氣的學生分為第一組,會游泳但不會換氣為第二組,以 及不會游泳的學生為第三組,給予不同的學習目標。第二年以仰式為學習目標,.

(12) 3. 第三年則學習蛙式為目標。蛙式項目是因為在實施動作時,翻掌動作不同於其他 三種姿勢,若有旁人指導或是協助觀察,就技能目標而言,較能發現錯誤動作, 並能立即做改善,而達到技能的學習成效。再者,口語表達的過程中,除了不斷 提醒同儕外,亦同時加深自我的認知的能力,而達到認知的學習成效。另外,與 同儕討論互動的過程中以及指正動作時的肢體協助,皆符合情意的目標,達到其 情意的學習成效,而且,蛙式游泳的泳法不急、不忙、慢慢地輕鬆游水的泳法, 是游水時,或長時間的遠泳,或習慣於水、軟身運動時經常使用的,所以可從這 泳法中,享受到身體浮水的樂趣(許隆雄,2002)。而此正符合本校的體育教學 目標,也符合教育部的九十九學年度起高中生在畢業前至少要能游五十公尺,並 達到高中體育課程綱要的核心能力指標:發展水域運動能力指標內涵:1.具備游 泳能力,能以正確姿勢換氣游完 50 公尺(捷、蛙、仰、蝶項目四選一項)。2. 具備水域活動安全的概念。3.具備水域活動之求生及急救技能。4.能主動參與各 項水域活動(教育部,2010)。因此,蛙式是互惠式游泳教學中最適合的項目。 但是,依研究者實際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學生往往在體育課程上的學習較無法主 動練習或配合。致使在體育課的教學活動上,其學習的成效是有待加強的,再者, 學生對於同儕也漠不關心。同儕間的學習更是無法發揮相互正向的協助影響,同 儕間沒有關懷、提醒或打氣,除學習成效大打折扣外,班上相處團結的凝聚力亦 顯不足,尤其以本研究參與的班級情況最為嚴重.。為提昇本校學生游泳的意願, 本校體育委員會決議於每周一、三、四下午五點起開放游泳池的練習使用,讓學 生可以自行選擇,以增加練習的機會,如此除可提昇游泳的技能,亦可達到同學 間的合作學習機會。 選定此班高三學生作為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的研究參與者,是因為除上述原 因外,現階段高三學生忙於學測與指考,研究者欲藉由體育課實施互惠式蛙式游 泳教學,希望趁著高三學生難得在游泳池場域內互動的時間,期望藉由此機會增 進彼此同儕間的情誼,達成學習遷移,故因而激發研究者希望運用 Mosston 體 育教學光譜中,互惠式教學法來進行蛙式游泳教學的研究,藉以驗證書本上的論.

(13) 4. 述是否能套用在高中體育教學之中,並冀望在實際驗證的過程中,促進研究參與 的學生彼此之間人際關係的互動,最終達成因體育教學的進行而激發出同儕之間 向上提昇的學習力,以及班級的向心力。.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以上的研究背景,本研究的目的是,以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改善高中三 年級學生技能表現之學習成效,情意表之現學習成效,及認知表現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以下三點: 一、探討高中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情意方面的學習成效。 二、探討高中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技能方面的學習成效。 三、探討高中生在互惠式游泳教學認知方面的學習成效。.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第二節研究目的之內涵,本研究所擬探討的問題為: 一、互惠式游泳教學前、後,高中生的情意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互惠式游泳教學前、後,高中生的技能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互惠式游泳教學前、後,高中生的認知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互惠式教學法實施教學設計,以情意表現、技能表現與認知 表現等項目,作為研究評量之依據。 (二)教學項目 本研究教學項目,以高中三年級蛙式之游泳教學單元實施,並進行評量; 評量方式:認知是以正式試卷填答,計算所得分數。情意則以態度量表測得後計 算分數,技能部份是以距離測量為評量方式。 (三)研究參與者.

(14) 5. 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為臺北市立某完全中學高中部三年級學生一班,共 34 人。參與研究的教師為研究者本身。 (四)研究操作時間 本研究於中華民國 102 年三月及四月實施,共 10 節課,2 節作前後測,另 8 節為實施教學。 二、研究限制 (一)針對國內高中、職的 Mosston 體育教學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對於文獻 的資料蒐集有困難之處。 (二)本研究為游泳教學,所以須顧及到學生更換泳衣、褲的限制,因此,教案 設計的時間安排應須注意。 (三)由於參與研究的學生人數有限,因此,本研究的結果於推論上受到限制, 若要將研究的結果推論到其他學校或班級,應須十分謹慎。.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互惠式(Reciprocal) 互惠式教學是為改善今日體育教學現場,在以班級教學的組織型態下,不易 給予每位學習者直接且正確、適當的回饋,亦不易讓每位學習者瞭解且修正自身 動作而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互惠式教學的內涵主要是將部分的決定轉移給 學習者,使學習者有責任學習使用回饋的決定,讓學習者瞭解自身的動作,並有 更多機會修正自身的動作(Mosston & Ashworth, 2002)。本研究將互惠式應用 於蛙式游泳的教學課程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到相互回饋,以及達 到溝通的能力,使班級的學習更有向心力。 二、標準卡(Criteria Card) 標準卡為互惠式體育教學進行前,一項至為重要的課前準備。為教師在課前 先將下次上課的內容預先予以文字化與流程化,以字卡或圖卡的方式,提醒學習 者課程的重點。標準卡在本研究的教學課程中是設計四週八節課程(不含前、後.

(15) 6. 測)的蛙式游泳教學活動的參考依據,由於本研究以游泳為探討主題,因此在標 準卡使用時,教學實施前先將標準卡發給學生,以護貝方式,及用油性簽字筆勾 選其內容項目,再列印一張大海報,張貼於牆上,字體放大做全開篇幅,學生可 於水中觀看到的字體大小,並在上岸時再勾選其內容項目,由未下水的學生負責 收齊。本研究所指的標準卡是「互惠式教學標準卡(如附錄四)」。 三、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主要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成果的指標,也是教學品質評估中最主要 的項目之一,藉由成效評量能夠刺激並引導學生的學習,而評量的結果能使學生 與教師瞭解學習及教學的成果,以作為解釋或改進的依據(李麗香,2004)。 本研究的學習成效是研究參與者在經由互惠式游泳教學後的學習成效,以下 分為三個。1.情意表現:本研究所指的情意表現是在「游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 表(如附錄七)」中所測得的分數。2.技能表現:本研究的技能表現是以游泳距 離為依據,換言之,游泳距離越長,其所得的分數越高。3.認知表現:本研究的 認知表現是採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教育部,2009)中,蛙式游泳教學的動 作要領及蛙式規則等。研究參與學生所填答的「蛙式游泳教學認知評量正式試卷 (如附錄九)」即為認知評量所得的分數。 四、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反省的探究,是一種由從業人員在社會的情境中,為改 進他們的教學實際及對這些實際的瞭解,以及解釋實際發生情境的合理性和公平 性,而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種形式(Carr,1986) 。行動研究也是一種反省的過程, 一種對已知問題的探討,去解決問題或增進個人對問題的理解。此一探究是由從 業者所執行。步驟包括清楚地界定問題;詳加敘述行動計畫;評鑑行動策略的有 效性;及參與者反省、解釋和其他社群溝通研究的結果。亦即,是從業者為改進 實務而從事系統的、自我反省的探究。探究的最終目的在於瞭解,而瞭解是行動 研究的基礎(Mckernan,1991) 。易言之,即教師透過研究,以求立即解決或改進 教育場域中所發生的問題,而此一結合研究者與從業者角色合一的探究,且針對.

(16) 7. 場域中所發生問題所從事的研究,即為「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行動 研究法的研究過程包括下列八個步驟(Cohen,Manion,1989;Mckerman,1991b): 一、確定、評鑑並形成問題。二、參與團體-教師、研究者、諮商者和支持者間 的初步討論和磋商。三、文獻探討。四、修正或再定義問題,形成可驗證的假設, 或形成一組引導的目標,使存在於方案中的假定更為明顯。五、確定研究程序。 六、選擇評量程序,使評量能繼續實施。七、進行研究。八、資料的解釋、推論 和整體的評量。.

(17)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法的理論架構 互惠式體育教學法源自於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The spectrum of teaching style),體育教學光譜是由 Muska Mosston 於 1966 年首先於《體育教學》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一書中發表,該體育教學光譜理論自 1966、 1981 年所揭櫫的八種教學形式、到 1986、1990 年已擴充至十一種教學法(周 宏室,2001)。這十一種教學法分別是: 1、命令式(The Command Style)—A 式 2、練習式(The Practice Style)—B 式 3、互惠式(The Reciprocal Style)—C 式 4、自測式(The Self-Check Style)—D 式 5、包含式(The Inclusion Style)—E 式 6、導引式(The Guilded Discovery Style)—F 式 7、集中式(The Convergent Discovery Style)—G 式 8、擴散式(The Divergent Discovery Style)—H 式 9、設計式(The Learner-Designed Individual Program)—I 式 10、創造式(The Learner-Initiated Style)—J 式 11、自教式(The Self-Teaching Style)—K 式 Mosston 的體育教學光譜的架構可概分六大層次,分別為:原理、教學形式 剖析、決定者、教學形式、群集、發展的功效,其內容茲分述如下: 一、教學光譜的原理—教學行為是一連串的決定 教學光譜的原理簡單的說即: 「教學行為是一連串的決定」 。Mosston(1992) 認為:「教」是被單一的過程「決定」所管理的,即每一「教」的動作是先前所 決定的結果。決定是中心或是主要行為,它管理所有的行為,教師與學習者之間.

(18) 9. 的每一選擇,有一決定的特別結構,而此一結構它是由教師與學生兩者所做的。 故 Franks(1992)認為,光譜起源於一個簡單前提:「教與學」的過程,也就是師 生所做的一連串決定。 二、任何教學形式的剖析 Mosston 教學光譜中的任何一種形式教學,均存在三組決定的機制,分別為: (1)課前(Pre-impact):所有的決定必須先於教與學的執行。 (2)課中(Impact): 在實際教與學中,執行有關的決定。 (3)課後(Post-impact): 驗證先前的決定,它關係到教師與學習者執行結果的 評鑑。 三、決定者 教師與學習者的決定是互動的,有「最大極限」的決定與「最小極限」的決 定,從體育教學光譜中,可清楚發現,自命令式的決定者由完全的教師決定,到 自教式的決定者完全在學習者本身,這是一個漸進式的教學演進歷程,故除教師 與學習者在決定主導權是互動外,以教師為主的各式決定主導權亦隨著各式的順 序排列成反比。 四、教學光譜 Mosston(1992)認為該教學光譜的教與學是一種可替換的典範,自其於 1966、1981 年提出的八種教學形式後,到 1990 年,其間又增加了三種教學形式, 共計十一種,自集中式以後,順序或英文名稱有些許更動,但各式之間均有不同 的決定範疇,內容亦各異,此一變更象徵教學光譜具有容納更多教學形式的機制 與開放的空間。 五、群集(cluser) 教學光譜可分為兩大群集: 「再製」 (reproduction)與「生產」 (production)。 亦即再製已知的知識、複製模式以及技巧的練習,還有冒險進入新的未知。前者 是以教師為主的群集(A—E 式),後者是以學習者為主的群集(F—K 式)(周 宏室,2001),而前者屬認知群集,後者屬發現群集,前者為直接教學,因教師.

(19) 10. 直接參與而稱之,後者為間接教學,因教師僅為從旁協助,而從學習者的人數上 來看,前者人數多,後者人數減少且有個別的現象。 六、發展的功效 Mosston 與 Ashworth(1994)指出:「決定」影響人們,即影響學習者的認 知、道德(精神) 、情緒、社會的、生理的領域。故於每個教學形式在進行當中, 對於五種領域的發展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命令式在各領域的發展均很 低;練習式在身體、社會、情意的發展上比命令式高;互惠式的社會與情意發展 較練習式高,但身體發展則低於練習式等等,由於各式均有所偏重,故教師可主 動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學,而非被動式的在傳統 Bloom 倡導的認知、 情意、技能三大目標上,填寫學生學習成果,這對教師在教學時,若有特殊需求 的選擇有莫大助益,亦可與一般傳統教學目標發展有區別之效。. 第二節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法的應用 一、互惠式教學的意義與目的 互惠式教學希望能將教師許多直接且立即的決定,慎重地轉移到學習者身 上,使學習者有責任使用回饋的決定,讓學習者瞭解其所做的動作,並更有機會 修正其動作(Mosston & Ashworth,2002) 。換句話說,互惠式教學是將部分決 定轉移給學習者,並由學習者提供回饋給學習者,如此一來可能有助於提昇教學 效果。Mosston 並表示,互惠式的學習是以兩人為一組,一人操作,一人負責觀 察並給予回饋,此回饋乃根據教師所準備之標準卡來實施,當動作完成後,二人 角色互換,再進行前述動作。互惠式的本質有四點: (一)與同伴一起活動的關係。 (二)接受立即的回饋。 (三)遵循教師所設計的動作標準來活動。 (四)發展回饋與社會化的技巧。 因此,互惠式教學是一種以教師(Teacher) 、觀察者(Observer) 、動作者(Doer).

(20) 11. 三元素組成的教學型態,教師事先設計好活動的動作內容與標準,在時敘中監 督、觀察、回饋觀察者的行為表現,直接與觀察者溝通意見,不糾正動作者的動 作,抑制與動作者於活動時的關係。學習者(即觀察者與動作者)在分組後與同 伴一起活動,協助同伴學習,並代替教師提供有效回饋。動作者須依照教師所設 計的活動來動作,以及接受觀察者的回饋來修正動作;觀察者須依教師所設計的 標準給予動作者回饋,並與教師溝通意見。當動作者完成動作後便與觀察者互換 角色。當二者皆完成動作時即開始另一個時敘。 互惠式的主要目的有四: (一)要求學習者依據教師所準備的動作和標準卡內容,與同伴共同參與活動。 (二)回饋決定的轉移,讓學習者經營動作的瞭解,提供適當、直接、立即的回 饋給同伴。 (三)提供學習者重複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習能力。 (四)透過與同伴一起的活動,發展同儕間的社會關係。 所以,互惠式是與同伴一起活動並協助同伴學習,互惠式的假設是能有效的 影響社會化的發展,尤其是互惠式的學習者能提供較多的回饋、能表達較多的情 感、能提供較多的讚美與鼓勵他人,以及要求他人較多的回饋。 二、互惠式教學的特質 互惠式教學的學習者藉由依據教師設計的標準活動,一方面觀察同伴活動, 並提供回饋,二方面接納意見,適時修正動作,此一互動關係,可以有效改進動 作技巧,因此具有以下列出的七項特質(周宏室,2001): (一)強調教師、觀察者、動作者三元素組成的教學型態,以學習者為主角,教 師僅為配角的教學形式。 (二)強調同伴不只是協助,而是共同參與活動。 (三)教師將回饋的決定轉移,讓教師有充裕時間彈性運用,可與觀察者相互溝 通意見,並能應付突發狀況。 (四)訓練觀察者如何給予動作者有效、適切的回饋,以及養成動作者能接納別.

(21) 12. 人意見的雅量。 (五)強調經由同伴間共同參與活動,彼此溝通意見,能適當的發展社會技巧, 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 (六)給學習者較多的機會來獨力完成工作,增進個人創造力,並激發學習興趣。 (七)讓學習者學習與個人溝通的技巧,拓展領導的才能。 三、對「時敘」(episode)的解釋 Mosston 為「時敘」的解釋下了一個定義:「一個時敘是當一個形式被使用 時的一段時間。」 (Mosston,1992) ,而亦有人認為: 「時敘是教師與學習者在同 一教學安排的工作上,從事一特定教材內容之目標的一段時間。當教材內容設計 或教學的結構改變時,就是一個時敘的結束與另一個時敘的開始。」 (Mueller & Mueller,1992)。周宏室則總結的認為,時敘是教學過程中,某段時間內,對教 師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乃至於達成同一目標情形之敘述,這也是教學的最小單 元。而一節課可以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時敘」,每一個時敘都有它自己的目 標與形式。因此,一節課可當成一連續的時敘與一連串的時敘。 (周宏室,2001) 對於時敘的組成要素,有學者認為身為教育學者的最終問題不應是找尋或決 定一個最好的方法,而是如何在何種教學形式( teaching style)、教學策略 (Pedagogical strategy)、教學技巧(teaching skills)、及學習活動內容(learning tasks)中的組合,如何選擇與使用某些組合在教學場域中,以確保其相容性與一 致性,最終達成時敘、單元或一連串決定前即定好的目標(Mueller & Mueller, 1992)。歸納來說,即是要促成時敘的成立,須具備教學形式、教學策略、教學 技巧與學習活動內容等條件,其內容簡述如下: (一)教學形式:介於教師與學習者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習者特別形式的角色, 由教學光譜來描述。 (二)教學策略:是指描述人、器材、資料、材料的設計,時機或事件順序之組 織,它能與一連串的教學形式來使用,因為這些策略一些人際 決定或教師與學習者之間角色關係之限制描述。.

(22) 13. (三)教學技巧:指行為的主人,教師用來計畫、執行與評鑑的教學行動。它包 含設計學習的材料,結構,學習的環境,溝通任務的訊息、示 範、給回饋,澄清、聆聽、問問題、督導學習者的表現。雖然 有許多教學技巧是用在真正的教學中,但這些使用必須相容於 目標、形式與策略。 (四)學習活動內容:指的是教材內容或學習者學習的材料。 時敘的設計乃是用來促進達成該節課的全部或部分教學目標,因此在施行互 惠式教學時,因教師將回饋的決定轉移給學習者,所以在時敘的進行中,三個時 段的決定者,在課前仍由教師決定,課中、課後則為學習者,亦即動作者與觀察 者所決定,其各時段敘述如下: (一)課前:教師必須設計標準卡,以提供給觀察者使用,並且用來做為教師與 觀察者之間溝通的橋樑和作為動作者所依據的標準。 (二)課中: 1.告訴學習者此式之目的與一同伴合作,同時學習提供回饋給同伴。 2.說明學習者所扮演的特定角色。 3.解釋動作者的角色,如同練習式中學習者於課中所做的九種決定。 4.觀察者的角色,是依教師所準備好的標準給予回饋。回饋的發生是在動作者動 作時或動作完成之後。 (三)課後: 1.接受從教師所準備和設計的標準。 2.觀察動作者的表現。 3.以標準卡之內容來比較與比照動作者之動作。 4.評論動作者動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標準)。 5.將結果與動作者溝通。 6.如有創新動作時,可與教師商量。 7.當決定轉移給學習者時,開始做決定。.

(23) 14. 8.教師觀察時敘的活動同時與學習者個別接觸。 9.提供回饋給所有學習者。 a.儘快證實學習者是否在動作的表現或決定過程有錯誤。 b.提供修正(動作正確)的回饋給個別的學習者。 c.停下來與學習者來證實修正的行為。 d.移至下一個學習者。 e.訪問、觀察以及提供回饋給那些正確的表現與適當地做了九個決定的學習者。 f.有些活動,他可以用二或三個時敘來觀察班上每一學習者。 g.知道修正、價值、中立、模擬兩可之回饋形式,隨時可應用上。 h.一對一接觸與個別私下回饋的價值,常被教育學者和研究者提出說明—練習式 提供此行為,有時此式在團體回饋時是有需要的,如:當老師知道有一些學習 者有共同的錯誤,便停下全班或部分同學,再示範該活動,特別地再解釋,然 後繼續該時敘。 10.上課結束後集合學習者,很快地複習上課內容,再給予回饋,並提示下次上 課內容等等。 四、標準卡的設計 在互惠式中,教師於課前要依據教材的內容設計標準卡。標準卡是教師與學 習者之間溝通的橋樑。標準卡應儘量提供給所有學習者,讓學習者能於活動時有 所參考或遵循。教師在開始準備標準卡時會花費許多時間,但在持續設計不斷的 收集和組織資料時,教師會發現這些資料的彙整將有助於對教材內容更深切的瞭 解,而且能重複使用,如同建立試題的題庫一樣,可以隨時視情況的需求來參考 或引用。 在標準卡的內容包含五個部分(Mosston & Ashworth,2002): (一)活動內容的描述,也就是分析整個活動程序。 (二)找出學習者於活動時可能發生困擾的部分。 (三)使用圖片或程序舉例說明活動的內容。.

(24) 15. (四)提供觀察者給予口語行為(verbal behavior)回饋的範例。 (五)提示觀察者的角色。 五、互惠式教學法的適用範疇 互惠式是提供學習者同儕學習的機會,讓學習者依據教師所設計的標準,並 透過與同儕共同參與活動,其不但可學習技巧,提昇學習效果,還可以有社會互 動的作用。學者提出互惠式在體育教學可適用的方向有(周宏室,2001): (一)活動內容的安排應是進階的,學習者即使是學習新的動作,也需要具備基 礎的學習能力。 (二)適合於同質性較高或認知程度較高的團體實施,並能給予適時回饋的最好。 (三)適合個人動作技巧的學習,這些活動需要有精準的基本動作技巧,如體操、 羽球、網球、射箭、雙人芭蕾…等運動項目。 (四)具有發揮團隊合作的活動,如籃球、排球、棒球、壘球…等。 (五)適合學習者個別適應學習的形式,並可用來協助動作學習較為遲緩者。 六、互惠式教學法實施的限制與技巧 互惠式教學的限制乃因強調與同伴一起活動,一方面協助同伴學習,另一方 面經由觀察自我學習。因此在實施時,若學習者的認知程度或動作能力差異過大 時,可能造成學習者之間互動上產生摩擦(周宏室,2001)。 而在實施互惠式教學時,應注意語言的溝通與分組的技巧。 (一)在語言溝通上的技巧分述如下: 1.教師可在一旁以觀察者的身分,與實際的觀察者溝通其所觀察到的動作差異。 2.觀察者一時未看清楚的動作,可請動作者再重複操作一次。 3.當觀察者有錯誤回饋時,教師應與觀察者討論其觀察的經過與步驟是否正確。 4.動作者有不會的動作時,觀察者應給予適時回饋。 5.當觀察者使用不當語言時,教師應適時的告知觀察者回饋時應該有的態度。 6.動作者完整流暢的操作後,觀察者應給予讚賞的回饋。如「很好」 、 「不錯」或 擊掌等回應。.

(25) 16. 7.當觀察者與動作者操作整個時敘結束後,教師應給予兩位肯定與鼓勵,以作為 互惠式施行的心理建設。 (二)在分組技巧方面: 1.開始實施互惠式教學時,最好的分組方式是讓學習者自由的選擇,原因如下: a.因學習者剛開始並不熟悉互惠式的回饋技巧,故讓兩位較熟悉且感情較好的學 習者相互回饋,可較快達到相互回饋的目標,並可減少衝突的發生。 b.學習者的程度若有差距時,往往較不願在同一組,因為容易發生衝突,即便教 師從旁協助也是徒勞無功。 c.學習者在參與互惠式教學活動時,如遭遇不良經驗發生,往往很難再引起學習 者的興趣,更可能造成其對互惠式教學的厭惡,如:觀察者使用不當言語刺激 或學習上受到嚴重挫折。 2.若學習者雙方均已熟悉互惠式教學,教師便可在下個時敘進行時更換同伴,因 為此時學習者已較為熟悉其扮演的角色,及應有的態度,故此時更換學習同伴 便有助增進彼此的社會關係,強化人際互動,營造學習社會關係的建立。 3.如果學習者人數為奇數時,教師可依情境需要因時制宜來做選擇與調整: a.三人為一組(其中兩人為觀察者,一人為動作者,或兩人為動作者,一人為觀 察者。) b.觀察者與動作者的角色要互換,使兩者皆可學習互惠式的技巧。 由於學習者剛開始並不熟悉互惠式的回饋方式,因此教師必須給予較多口頭 溝通與鼓勵,使學習者能漸漸熟悉此技巧。當學習者熟悉之後,將比從未訓練過 時更能分析和評量他們的同伴,也更能有效的促進社會交互作用的發展 (Goldberger,1992)。.

(26) 17. 第三節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法的相關研究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問世迄今已接近半世紀,若自 1994 年引入臺灣也趨 近二十年,很明顯的可以從相關資料中顯示,對於體育教學光譜的研究與應用日 漸增加,因此特別採用互惠式教學的探討來進行瞭解。 劉兆達、周宏室(2007) ,總結了臺灣在 2005 年之前,研究體育教學光譜的 相關論著,或許是出於引入臺灣的頭一個十年,該文等於是回顧了十年來關於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的研究概況,該文在結論中觀察到,國外關於此一教學研 究在 2000 年後開始慢慢走下坡,而國內則呈現慢慢成長的趨勢。而在內容上, 國外的研究對象以小學學生最多,研究的期程最短為 30 分鐘,最長則為八週的 教學研究。 而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的研究大部分採取的是實驗性研究。在研究結果 上,練習式、互惠式、包含式在動作技能的學習上都是有效的教學策略;練習式 在技能技能學習及保留效果上,優於互惠式,但國小學生在棒球的精準投擲研究 上,練習式與互惠式結果並無明顯差異,惟互惠式可以有效增加社會互動,在知 覺運動技能的發展及情意發展上同樣優於練習式,亦可增進低技能學習者的技能 學習,顯示出互惠式對學習者的回饋有正面的效果(劉兆達、周宏室,2007)。 國內的相關研究則始於 1994 年,亦以實驗性研究法為主流,再製群集仍佔 多數,教學形式以練習式為主,佔十三篇、互惠式九篇居次,研究對象則針對小 學生為主(周宏室,1994),研究期程由五天五節課到十五週(林家正,2005; 鄧正忠,1999),但大部分研究都採用六節課為研究期間(王宗進,1995;石昌 益,1998;周冠玲,2004;房瑞文,1997;高志強,2003;陳文榮,2002;陳美 卿,2005;陳垣翰,2006;楊進益,2001)。在研究結果方面,互惠式在認知發 展上優於命令式(石昌易,1998),在動作技能上優於包含式(高志強,2003; 鄧正忠,1999) ,但低於命令式與練習式(楊進益,2001;陳文榮,2002) ,特別 的是在認知評量及情意態度上,則與其他教學形式相同(張春秀、吳淑靜,2005;.

(27) 18. 陳垣翰,2006)。此外,另有人提出體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尚有學習動機、 班級氣氛與學習責任等因素所導致,故應針對學生班級的差異,選擇適當的教學 形式,藉以提昇教學效果(邱奕銓,2004)。 李雪華(2010)對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的研究概況做了一次整合性的統整 分析,探討自 1995 年至 2009 年 4 月底,臺灣與 Mosston 教學法相關學位論文十 八冊,以及學術期刊論文與論述五十三篇,共計七十一冊(篇)為整合分析對象, 統計發現,在博碩士論文方面:教學形式的研究,互惠式有九次居第三位。在相 關的期刊論文及論述方面:則以互惠式的二十六次為最多。就研究對象而言:學 位論文與學術期刊均以國小學生為主流,共計二十三篇之多,佔總數百分比的 42%。與高中職相關的研究在學位論文上有一篇,佔總數百分比的 6%,在學術 期刊則有三篇,佔總數百分比的 5%。在教學項目主題上:以游泳為主題的在學 位論文僅有一篇,佔總數百分比的 6%,在期刊論文則有七篇,佔總數百分比的 14%。以統計數字來看,國內關於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的研究仍呈現成長趨 勢,但亦可從中發現,尚有太多環節的不足,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成果仍有 待充實。 以研究項目分析,關於游泳的研究仍屬不足。而幾乎所有關於互惠式的研究 均多少指出,互惠式教學具有增強人際溝通的能力及立即回饋的優點,更可增進 學習者對動作的認知,且有助於技能的學習(邱秀霞,2002)。互惠式著重社會 及情緒的發展功效,可使學生在互賴中,縮短距離,增加感情,使其學習互相合 作、成長、尊重,此為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的目的(曾秋美,2002)。陳垣翰則 認為互惠式教學讓學生有適度的決定權去學習運動技能及相互回饋,相較於傳統 式教學法,呈現出不一樣的感覺(陳垣翰,2005),吳佳玲則認為互惠式教學藉 由同儕的相互觀摩學習,可補教師無法一一指導的不足,是值得推廣的教學方式 (吳佳玲,2006),但她同樣發現,互惠式教學在小六學生中,給予動作者回饋 時仍無法很正確,需教師在一旁隨時指導,因此認為互惠式教學不適合中、低年 級的小學生(吳佳玲,2007)。.

(28) 19. 第四節 蛙式游泳教學的相關研究 游泳是一種藉由四肢的動作,促使身體移動。並依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作 用與反作用力,及伯努利定律的昇力理論,來提升游泳時的速度(古畢碩容, 2005)。而游泳四式中,蛙泳是一種模仿自青蛙的游泳姿勢,也是最古老及最早 的一種泳姿,蛙泳的姿勢亦幾經演變,現今為國際泳壇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游泳 聯會於 1986 年 12 月修改規則後所規定的姿勢稱為「波浪式蛙泳」(茆瀅欣, 2006),而與游泳相關的研究多是聚焦在如何提昇游泳的速度,和如何進行教學 有關。至於教學方法的運用與創新,顯然仍有極大突破的空間。 傳統的蛙泳教學法,著重在分析個別動作姿勢的正確性,學生的學習多是競 爭的或是個別的(賴紫霖,2009)。其學習過程不外乎下列四種:一為漂浮、二 為蹬夾腳,三是手臂划水與腳配合,四是抬頭換氣呼吸(駱木金,1991)。教學 方法通常採用分段教學法或全部教學法,前者以動作複雜者,如:捷、仰、蛙、 蝶四式運用為宜,後者則以動作簡單者如漂浮、踩水、跳水等適用(陳和睦, 1987)。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習目標是按照授課大綱安排教學,由教師制訂教學計 畫,然後指導學生去達到目標,重視運動技術掌握,注重技術的構造,教師處於 主動的地位,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此種學習氣氛不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 性。傳統教學過程模式如下: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模擬練習→教師指導糾正→學 生再練習→提高學生運動技能(趙冀、徐志超,2011)。傳統游泳教學的問題是 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傳統、單一、定式,課堂練習時間短,學生之間很少有機會相互交流、學習,團 隊協做意識得不到培養。第三,教師的傳授缺少直觀性、可行性、不容易馬上被 接受(張騰,2012)。而目前我國各級學校體育教學多以班級教學為主,學生技 能程度相差較大時,常採用分組方法,以便於教學、領導與管理,提高學習興趣, 增進學習效果,逐漸縮短組間技能差距,落實教學成果,達成教學目標(武育勇, 1994)。而傳統只重視自己學習成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突破現有的成果,如何.

(29) 20. 與他人共同合作與培養團隊精神,實乃潮流所趨的精神。 陳和睦(2004)認為國內的游泳教學進步緩慢,他引用經濟學者高希均的話 說: 「進步慢就是落伍」 ,他認為我們要跳脫傳統的游泳教學模式,注入新的游泳 教學理念與方法,以追上二十一世紀游泳教學法的新趨勢。 謝伸裕(2004)認為教學法並無所謂的「唯一的方式」或「最好的方法」。 頂多只能說在某些情境之下,某一方法比較適合、有效。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知識 外,還要隨時運用想像力,依學校時空環境設計適當的教材與方法,來激發學生 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更有效的學習,他便提出十項提昇游泳教學效能的新思 維:一、讓學生體會在水中遊玩的樂趣,使學生喜歡玩水且在水中能活動自如, 二、讓學生在玩水中學習游泳技巧,三、使用與游泳活動相關的伸展熱身操,四、 教學(teaching)是要教導學生游泳,而不是在訓練(training)游泳選手,五、 注意肢體接觸的問題,六、多使用分解動作練習,七、瞭解學生是否準備好(ready) 學下一個動作,八、隨時給學生回饋,九、有效的傾聽,有效的表達,十、多看、 多問、多思考,好的教學方法就在身旁。 陳國正(2004)則以蛙泳教學進行行動研究,教學過程中導入四個教學策略: 一、陸上練習,二、攝影教學,三、課前增加自我練習時間,四、密集訓練。成 功使得學員學會與增進蛙泳技術,他並認為教學者自己很難跳出「自我中心」的 教學方法,鑑於以往的成功經驗,便以為自己的游泳教得很好,也就從沒思索要 如何將游泳教得更好,但透過行動研究發現教學盲點,可以改進教學方法,並經 由教學對象的不同,學習到從學生角度來思考問題的解決方式。 賴紫霖(2009)則以同儕學習對高中生游泳蛙式學習進行探討。所謂的「同 儕學習」指的是,在教師指導下,訓練能力較優秀的學生擔任能力較弱學生的同 儕協助學習者,以一對一的小組教學方式,提供學生更多反覆練習的機會,來協 助教師進行補充教學。他的實驗對象以六個班的高一學生為主體,隨機分成三組 不同同儕協助的蛙式教學組(全班性同儕教學組、一對一同儕教學組、傳統式教 學組) ,並以游泳蛙式單元連續四周的水上教學,每週依照蛙式工作練習檢核表,.

(30) 21. 記錄並蒐集游泳教學的工作練習檢核表練習與表現情形資料,作為探究其游泳蛙 式教學單元動作技能學習表現差異之依據。在三個不同教學組中,在基本能力培 養階段,三種教學組並無顯著差異,但進入更高階的青蛙換氣階段後,便出現顯 著差異,此時同儕協助的參與提供學生回饋,讓學生即使在大班級教學,因人數 過多而無法及時得到老師的指導之下,仍能藉由同儕的觀察協助,立即進行動作 修正,而有助學習的進步。 此方法的缺點在於高中體育課程時間有限,小組互助學習減少了學生練習次 數,不利於技能的掌握,為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需對各小組進行深入指導, 如指導不夠則不利於游泳技術教學,同時,高中學生彼此能力相近,在進行異質 分組時成效呈現不明顯,小組合作往往會出現失敗現象,教師在進行技術指導的 同時還需要對小組的關係進行協調,找出失敗的原因,工作量較大,加上需時時 注意游泳場館安全、以及上課班級人數眾多,諸如此類問題都對高中教師造成困 擾(谷金波,2007)。同儕學習教學法藉由工作練習檢核表,記錄並蒐集練習與 表現情形的資料,與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確有相似之處,但是 Mosston 互惠 式教學於事前便要擬定詳盡的標準卡,並於課程進行過程中的種種要求與程序與 同儕教學法仍有不同。而國內將研究焦點放在 Mosston 互惠式體育教學與蛙泳相 結合的例子則較不多見。 陳昭宇(2004)則是將 Mosston 教學光譜的練習式運用在蛙泳教學的應用 上。練習式是最接近「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適用於一般技能的學習,其主要 精神在於教師將部分學習的決定權,透過事前詳細的規劃,轉移至學習者身上, 因而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關係產生新轉變,其主要的教學方式便是能給予學習者 較多的時間來練習其所學習的動作技能,強調反覆練習運動技能,促進技能的熟 悉與體適能的提昇,過程中教師須隨時給予回饋,以修正錯誤動作或增強學習動 機。他並建議教師留心個別化的學習過程與學習全的轉移過程中,有可能發生上 課秩序失控或作業表進度無法確實掌握的情形發生,故教師教學過程中需培養學 生負責的態度,與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以因應不同的學習情境與班級特性。.

(31) 22. 互惠式教學法之所以會應用在蛙式游泳教學上的想法,是源自因研究者從事 高中體育教學多年,在此之前並曾長期擔任臺北市政府聘任為學校運動游泳專任 教練,雖然累積數年教學經驗,但教學方法卻仍以傳統式教學為主,雖曾經試圖 想改變教學方法卻因不得要領而作罷。在研究所進修時接觸到 Mosston 體育教學 光譜的理論後,便勾起以往試圖改變教學方法的意念,激發且嘗試將理論與實務 相結合的構想。於是便挑選互惠式教學法作為開端,希望可以將 Mosston 的十一 種教學形式逐步套用在體育教學之中,即便這是需要相當的時間與毅力方能完 成。游泳在體育領域中占了很重要的份量,在已有捷泳作為基礎的前提下,選定 蛙式。因為蛙式的動作模式較不易學。但在換氣的瓶頸上較捷泳容易突破,且戶 外水域的應用上,蛙式較為輕鬆,持續的時間也較久。因此選定蛙式為互惠式的 教學項目。蛙泳學習的全過程,也是動作的難度不斷變化的全過程,任何運動技 能的形成都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對蛙泳教學來說,此一過程則會更長一些,因 此在教學當中不能有急迫的心理。每個動作學習完成之後,必須給學生充分的時 間去練習並加以指導。在練習量的控制方面,應當做到勞逸結合,給學生一個對 動作消化和自我反思的空間。這對於學習較慢、心理調適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 具有較積極的作用(趙犇、宋浩,2013)。 在實施互惠式教學之前,首先需於課前先編寫教案,以便訂定明確的教學目 標、教材內容、教學資源、教學過程及時間分配。再依據教材內容設計標準卡, 以便將該時敘的標準動作做詳細說明,並要清楚指出動作者與觀察者的角色扮 演,上述的流程需要於課前花費許多時間準備,但也由於如此,方能在教學活動 中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使學習者與教師各有所得進而教學相長,最後達到促進學 習效果。在互惠式教學中,教師須充分調整學生自身的學習,探索能力,積極提 倡相互啟發、相互激勵、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同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增加 學生間的學習互動,並在增強學生間學習互動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社會互動能力。 而自主式教學更突出學生個人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著力培養學生自我學習 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透過學校和社會的各種途徑,實現學習並掌握.

(32) 23. 運動技能的目的。 互惠式體育教學模式的總體設計思路為: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 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其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體育能力。逐步養成自主學 習、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勇於發揮、主動探索的學習習慣。並藉由學生間對運 動技術的觀察、分析、探討、研習與互助,全方位促進教學對象的運動能力與社 會互動能力的提升(吳肖恩,2002)。 綜上所述,互惠式教學有其特殊成效,而學者亦認為互惠式教學適用於同質 性較高或是認知程度較高的團體實施(周宏室,2001),且在高中方面的研究仍 有待充實,以蛙式游泳教學為主題者亦可切入發揮,這也是研究者選定高中學生 做為研究對象,實施互惠式教學的原因。.

(33) 24.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主要分成下列六節: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對象」 ,第三 節 「教學設計」,第四節 「研究工具」,第五節 「實施程序」,第六節 「資料 分析」等。.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是經由 Mosston 體育教學光譜的互惠式教學理論,設計標準卡內容, 並探討在教學實驗前、後班上同學學習成效方面的差異情形是否有所改善。故擬 定本研究之架構圖如 1 所示:. 互惠式教學形式. 蛙式游泳教學. 教學課程設計. 參與學生(高中三年生). 情意表現(蛙式游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表) 技能表現(蛙式游泳測驗成績登錄表) 認知表現(蛙式游泳教學認知評量正式試卷) (質性: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學習問卷). 圖 1 研究架構.

(34)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臺北市立某完全中學高中三年級學生共 34 人,男生人數為 23 人,女生人數為 11 人。參與本研究的對象之前皆未接受過互惠式教學相關的體 育課程。於教學期間以該班全體學生實施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本研究進行之 前,會先請每位參與的學生填寫研究參與者同意書(如附錄一),在經過研究參與 者的同意後成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 教學設計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自由分組方式兩人一組,參與研究的女學生在遇到 特殊狀況無法參與下水上課時,其同伴可自行再次分組,每節課分組對象不需均 為同一人(班級參與人數為奇數時,其中一組為三人)進行教學,無法參與下水上 課的學生,則在岸上觀摩學習。 一、研究時間與地點 (一)研究時間: 自 102 年 3 月 4 日至 102 年 4 月 26 日止共有四週,總計 8 節課, (不含前、 後測)每節課的時間為五十分鐘。實驗教學日期的節次如附錄所示。 (二)研究地點: 學校活動中心游泳池。長為 25 公尺,寬為 15 公尺,共有 6 條水道,水深 120~160 公分。 二、參與研究的教師 研究者本身即為教學者,從事體育教學及訓練工作年資共二十二年,目前就 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研究所,術科專長項目為游泳。曾任訓 練校隊工作十年,行政工作八年,體育班導師三年。目前擔任該班的體育課老師。 三、游泳課程的編排與進度 本研究互惠式游泳教學的課程教案(如附錄三),是參考學校體育教材教法 與評量(教育部,2009),此教案安排四週,每週二節課,共八節課,每節課五十.

(35) 26. 分鐘,不含前、後測的教學進度,其教學的進度如下: 第一節:蛙式蹬夾腿的動作(一)。 第二節:蛙式蹬夾腿的動作(二)。 第三節:蛙式划臂的動作。 第四節:臂腿聯合動作(一)。 第五節:臂腿聯合動作(二)。 第六節:划臂換氣。 第七節:臂腿及換氣聯合(一)。 第八節:臂腿及換氣聯合(二)。 依據上述進度所編寫之蛙式游泳教學教案(附錄三) 、互惠式教學標準卡(附 錄四),經由兩位專家學者修改進度表及教案後,成為本研究之正式研究進度表 及教案。.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測量的工具為:一、教師教學行為檢核表(如附錄六)。二、蛙式游 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表(如附錄七)。三、蛙式游泳測驗成績登錄表(如附錄 八) 。四、蛙式游泳教學認知評量正式試卷(如附錄九) 。五、互惠式蛙式游泳教 學學習問卷(如附錄十一)。 一、教師教學行為檢核表 本研究的教學中須符合教學形式的內容,因此參考相關文獻資料與拖月娥 (2008)所提出之教師教學行為檢核表後,編制完成教師教學行為檢核表(如附 錄六) 。其檢核的要點共有 10 項,研究者於研究前先以一個非研究對象的班級進 行試教,試教全程皆須錄影,攝影工作由學校老師協助,並於課前實施攝影工作 練習。影片內容由兩位專家學者依教學行為進行檢核,以確認教師是否符合教學 形式之程度,以 Sidentop(1983)信度公式進行檢測,其信度水準訂為.80 以上。 信度:.

(36) 27. 一致性 一致性. ×. 100%. + 不一致性. 本研究教學活動的信度考驗,是由兩位觀察員檢核的教師教學行為,其平均 信度為 90%,檢核結果符合.80 以上為可接受的範圍。 表1 教師教學行為檢核信度表 信度. 觀察員(甲). 觀察員(乙). 平均. 預試(信度). 90%. 90%. 90%. 第一節、第二節 (信度). 90%. 90%. 90%. 第七節、第八節 (信度). 90%. 90%. 90%. 二、游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表 量表實施的方式採前、後測,對象為實際參與「互惠式游泳教學活動」研究 的同學,本研究的「蛙式游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表」(如附錄七)內容是參考 房瑞文(1997)所編制的「籃球情意發展態度量表」經指導教授指導後自行修改 編製完成,並經房瑞文先生同意後(如附錄十),採用為本研究之蛙式游泳教學 情意發展態度量表,並以三個班預試,檢驗是否達到信效度。 三、蛙式游泳技能測驗 本研究的蛙式游泳技能測驗是參考 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 (教育部, 2009),採前、後施測。 (一)蛙式游泳技能測驗以距離為施測目標。 (二)進行測驗時,從泳池的出發處到終點為 25 公尺,水中拉水道繩,毎 5 公 尺為不同顏色區隔出距離,岸上每三公尺用以三角錐固定標示,施測學生出發後 游至最終點(或最遠處)後站立原地,由研究者測量後以麥克風立即告知岸上協 助同學,由岸上未下水同學協助以白板標示其測驗同學的距離,標示的距離同時.

(37) 28. 攝影,此為每人測驗蛙式之技能成績,其最佳成績登錄於蛙式游泳測驗成績登錄 表,(如附錄八)進行分析比較。 (三)測驗的同時依序號進行攝影及資料整理,並委請兩位教師檢視影片,評定 測驗的凖確性。 表2 研究參與協助教師簡介表 協助教師. 觀察員 A. 觀察員 B. 職務. 體育組長. 體育班導師. 畢業系別. 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系. 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系碩士. 教學年資. 16 年. 18 年. 授課科目. 體育. 體育. 專長項目. 游泳. 排球. (四)在泳池旁左側架設攝影機一台 panasonic(HDC-HS9),另於泳池跳台前 側架攝影機一台 Sony(DCR-SR200) ,拍攝學生的技能測驗,攝影機架設位置如 圖 2 所示: 攝影機. 攝影機. 游泳池﹍﹍﹍﹍﹍﹍﹍﹍﹍﹍﹍﹍﹍﹍﹍ ﹍﹍﹍﹍﹍﹍﹍﹍﹍﹍﹍﹍﹍﹍﹍ ﹍﹍﹍﹍﹍﹍﹍﹍﹍﹍﹍﹍﹍﹍﹍﹍ ﹍﹍﹍﹍﹍﹍﹍﹍﹍﹍﹍﹍﹍﹍﹍﹍ ﹍﹍﹍﹍﹍﹍﹍﹍﹍﹍﹍﹍﹍﹍﹍﹍ ﹍﹍﹍﹍﹍﹍﹍﹍﹍﹍﹍﹍﹍﹍﹍﹍. 圖2. 攝影機架設位置圖. 在攝影方面,由於泳池的距離為 25 公尺,在較遠處的學生無法入鏡,因 ﹍﹍﹍﹍﹍﹍﹍﹍﹍﹍﹍﹍﹍﹍﹍﹍ 此,由在岸上未下水的學生協助操控掌鏡跟著在水中實驗的學生移動,以方便拍. ﹍﹍﹍﹍﹍﹍﹍﹍﹍﹍﹍﹍﹍﹍﹍﹍.

(38) 29. 攝的角度及內容。 四、蛙式游泳教學認知評量正式試卷 本研究的「蛙式游泳教學認知評量表」(如附錄九)是依照學校體育教材教 法與評量(教育部,2009)教學相關內容的知識為試題,本研究認知評量部份採 前、後測,先以三個非研究參與班共 102 位學生進行問卷做預試,回收後有效試 卷為 96 份,確認其信效度。 五、互惠式游泳蛙式教學學習問卷 本研究的「互惠式游泳蛙式教學學習問卷」(如附錄十一)是採體育教學目 標中情意、技能、認知三部分以及對互惠式教學形式的看法來做回饋。.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9) 30. 發現教學現況問題. 相關文獻蒐集與探討. 編擬研究計畫. 編寫教案與編制問卷. 進行前測. 問卷填寫. 實施教學. 問題修正. 觀察反省. 進行後測. 問卷填寫. 資料處理與分析. 論文撰寫 圖3. 研究流程圖.

(40) 3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一、量化資料 本研究是以量化研究為主,在前側與後測評量完成後,將資料進行登入,並 且應用 SPSS for Windows 12.0 版套裝軟體程式進行統計及分析。以作為各項問 題的統計方法: (一)比較蛙式游泳情意表現之前、後測差異,以相依樣本t檢定。 (二)比較蛙式游泳技能表現之前、後測差異,以相依樣本t檢定。 (三)比較蛙式游泳認知表現之前、後測差異,以相依樣本t檢定。 (四)本研究將所有統計考驗之顯著水準,均定為 α=.05,p <.05。 二、質性資料 (一)本研究的開放性問卷「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學習問卷」(如附錄十一)中 的題目共有五題,分別以三個體育教學目標做為問答題目。第一題為技能 部分,內容是對蛙式動作技能的能力。第二題、第三題是認知部分,內容 分別是對蛙式游泳動作的了解程度,以及對蛙式游泳的比賽規則熟悉的程 度。第四題、第五題是情意部分,內容則是對蛙式游泳學習後的態度,以 及對互惠式教學的接受程度。 (二)依據研究參與的學生問卷內容資料加以分類,以利資料整理與分析。在本 研究的資料編碼方式,以 S 代表為學生,SB 則代表男生,SG 是代表女生, 數字代表是學生的號碼,O 是代表開放性問卷(Open and Question),Q 是回答的問題(Question)。.

(41) 3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主要是對研究教學期間所得的資料做比較分析,主要內容共分成三節, 第一節「互惠式游泳教學前、後,高中生的情意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第二節 「高互惠式游泳教學前、後,高中生的技能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第三節「互 惠式游泳教學前、後,高中生的認知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 第一節 在互惠式教學前、後情意方面表現的差異 本節主旨是以量化資料瞭解互惠式教學形式,對於研究參與的學生在學習蛙 式前後的情意方面表現的差異情形,本節是以「蛙式游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表」 中所測得的分數,分析研究參與的學生在以教學形式的前後,對於學習的態度是 否有所差異。質性資料是以開放式問卷「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學習問卷」瞭解前 後測的結果及差異性的原因。以及研究參與的學生課後主動自我加強練習次數的 比較,在兩年內相同的三月、四月份自主練習的次數做統計比較「課後學生自主 練習游泳統計表」。 一、結果 (一)量化資料 本研究的蛙式游泳教學情意發展態度量表前後測驗所得到原始資料的 統計分析 t 考驗結果如下列表 3 所示。 表3 學生在教學前後情意測驗的 t 考驗摘要表 測驗項目 階段.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的. t值. 標準誤 情意測驗 前測. 34. 41.02. 8.05. 1.38. 後測. 34. 48.52. 6.99. 1.20. -4.70*.

(42) 33. *p <.05 在表 3 中研究參與的學生在教學前後情意測驗的 t 考驗摘要表中情意前測的平均 數為 41.02、情意後測的平均數為 48.52,顯示平均數中後測成績是優於前測成 績,所以,研究參與的學生在接受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後情意的表現是有明顯的 進步。 (二)質性資料 本研究的互惠式蛙式游泳教學在教學結束後,以開放式問卷做為質性的資 料,以了解研究的結果,並將所得到的訊息整理並歸納內容做以下的呈現: 1.學生對互惠式教學的接受程度 互惠式教學在體育的發展面向中情意、技能、認知三項的能力皆具備,在以 互惠式為教學形式的應用目的是提供學習者同儕學習的機會,透過同儕共同參與 活動,除了可提升教學效率,亦可以有社會互動的作用(李雪華,2010)。對於 學習游泳課程之前,有研究參與的學生反應是不喜歡上游泳課,甚至是不喜歡下 水,有些學生表示,由於在國中時期有些學校是沒有游泳池的,也有些是游泳池 過於老舊正在整修,因此國中三年並未上過游泳課,不太會游泳,所以產生了逃 避的心態。但是經過課程教學之後,研究參與的學生會開始主動參與或練習游泳 運動,因為對互惠式教學形式是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感到新鮮,以兩人一組 的學習方式,讓大多數研究參與的學生接受程度提高,進而不再排斥游泳。用不 一樣的教學方法,讓研究參與的學生更願意以此教學形式來增進同儕友誼而主動 參與學習,因此,在情意方面研究參與的學生全班 34 人有 31 人對教學形式的態 度表示是肯定的,喜歡的。另外有 2 人表示是可以接受的,其餘 1 人則沒有意見。 研究參與的學生同時也表示有主動參與的意願,會有與同儕交流意見增加經驗的 想法。 互惠式教學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情,和同學互動讓游泳變得更有 趣也學習得比較快速,更重要的是因為是同學的意見,可以使自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Q :依據討論出的檢核標 準,評核這些組的內容.. •小組討論 (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 學生能圍繞主題說話,能運用連接詞略述 事情的經過,高年級學生可以用較多形容

運用想像力、形式/技巧表現一個 的夢境 回憶 的一刻,以形式/技巧,表達 的情 景/情緒。. 從評賞

全方位學習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學習,以達至在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