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加坡產業創新的挑戰: 以裕廊集團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加坡產業創新的挑戰: 以裕廊集團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 國. 學. 政 治 大 新加坡產業創新的挑戰: 立 以裕廊集團為例 ‧. The Challenge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Singapore:. n. al. er. io. sit. y. Nat. A Case Study of JTC Corporation. Ch. engchi. 指導教授:楊. 昊. 研究生:王婉萱. i n U. v. 博士 撰. 中華民國 108 年 3 月. I.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加坡如何在全球化與經濟自由化浪潮的洪流中,持續扮演 產業升級的區域領銜者。早在冷戰時期,全球經濟成長與技術轉型浪潮仍在醞釀 之際,新加坡已採取各種創新舉措來力行產業轉型並推進經濟成長。過去星國政 府將園區作為產業創新與轉型的工具,打造新加坡持續作為亞太創新基地的目 標,並且進一步累積創新能量於全球繼續領先。. 政 治 大 「創新系統」(System of 立 Innovation, SI)中政策、制度、網絡與組織等各項元素. 為了進一步探討新加坡的產業創新發展動力,本論文應用 Charles Edquist 的. ‧ 國. 學. 來解釋新加坡政府如何以產業轉型推動國家經濟並追求競爭優勢,同時進一步分 析其政府的創新策略及其對於產業升級的助益,以及其可能面臨的產業轉型挑. ‧. 戰。在個案分析方面,本研究以裕廊集團(JTC Corporation)為例,除了檢視新. sit. y. Nat. 加坡政府藉由提供政策誘因(policy incentives)和創新的制度設計(institutional. al. er. io. setting)鼓勵產業園區的發展來吸引國際人才進駐、產業投資,並進而帶動經濟. v. n. 成長的成效外,更希望從中探討「創新」對於新加坡在亞太區域輸出其園區經驗 的策略意涵。. Ch. engchi. i n U. 關鍵字: 產業創新、產業轉型、創新系統、裕廊集團、新加坡. I.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Singapore continues to play a regional leader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torr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As early as the Cold War, when th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wave is still brewing, Singapore has taken various innovative measures to transform the industry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ast, the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accumulated innovative energy through utilizing industrial estates as a tool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oping to. 政 治 大 To further explore the 立dynamic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this. achieve the goal of Singapore continuing to be the innovation hub in Asia-Pacific.. ‧ 國. 學. paper applies the elements, including policy,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 and interactive network in Charles Edquist's System of Innovation (SI) to explain how the. ‧. Singapore government promotes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ursues competitive. sit. y. Nat. advantages through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t further analyzes the government's. n. al. er. io. innovation strategies and its benefits for industrial upgrading, as well as the. i n U. v. challenge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e government may face.. Ch. engchi. This paper takes JTC Corporation as the case study to examine how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parks by providing policy incentives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addition to 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nomic growth, it also hope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Singapore exporting its experiences of establishing industrial estat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Key words: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 JTC Corporation, Singapore. II.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4)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 10 第四節 分析架構與章節安排 ........................................................... 13. 學. ‧ 國. 第貳章. 政 治 大 創新與發展:理論與實踐............................. 17 立. 第一節 創新系統與產業創新的連結 ............................................... 17. ‧. 第二節 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力 ................................................... 21. y. Nat. er. io. sit. 第三節 國家創新系統與創新表現指標的連結 ................................ 24 第四節 區域創新系統觀點分析產業集群 ....................................... 27 a. n. iv l C n hengchi U 小結 ...................................................................................... 30. 第五節. 第參章 新加坡創新系統的歷史發展脈絡 ................. 31 第一節 工業追趕階段(1960 年代-1970 年代中期) ..................... 34 第二節 技術深化階段(1970 年代中期-1980 年代晚期) ............. 37 第三節 應用研究階段(1980 年代晚期-1990 年代晚期) ............. 40 第四節 科技創業與基礎研究階段(1990 年代晚期至今) ........... 43 III.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5) 第五節 小結 ...................................................................................... 45. 第肆章 新加坡的國家創新政策與實踐分析 ............. 47 第一節 制度與組織安排 ................................................................... 47 第二節 政策領銜產業轉型 ............................................................... 52 第三節 互動網絡與知識整合 ........................................................... 59 第四節 創新研發活動與社會文化因素 ........................................... 64. 政 治 大 第五節 小結 ...................................................................................... 68 立. ‧ 國. 學. 第伍章 創新系統對於裕廊集團的影響 ..................... 70. ‧. 第一節 制度與組織影響 ................................................................... 75. y. Nat. er. io. sit. 第二節 策略領銜產業升級 ............................................................... 79. n. 第三節 互動網絡與知識整合 ........................................................... 83 a v 第四節. i l C n hengchi U 創新系統作為區域化工具 ................................................... 87. 第五節 小節 ...................................................................................... 98. 第陸章 結論與後續分析 .......................................... 100 第一節 研究成果及發現 ................................................................. 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06 第三節 前瞻與展望 ........................................................................ 108 IV.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6) 附錄一 裕廊集團發展大事記 .................................. 113 附錄二 訪談資料 ...................................................... 120 參考文獻 .................................................................... 1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7) 圖目錄. 圖 1-4. 論文分析架構圖 ................................................... 15. 圖 2-2. 研究要素分析架構圖 ........................................... 23. 圖 4-1-1 新加坡歷年公共研發預算圖 ................................ 48 圖 4-1-2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組織結構圖 ............................ 50. 治. 政 圖 4-1-3 新加坡國家創新系統組織圖 ................................ 51 大. 立. 圖 4-2-1 新加坡創新創業政策圖 ........................................ 57. ‧ 國. 學. 新加坡跨國企業與本地公司互動網絡 ................ 60. 圖 4-5. 新加坡國家創新政策實踐 ................................... 68. 圖 5-0. 1970 年代 JTC 所轄工業城鎮分布範圍 .............. 74. ‧. 圖 4-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8) 表目錄. 表 1-2. 2018 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 8. 表 2-3-1 新加坡近六年的全球創新指數表現 .................... 26 表 2-3-2 2018 年全球創新指數前十五名的創新效率表現 26 表 3-1. 新加坡各主要產業占國內 GDP 總量 ................. 33. 表 3-5. 政 新加坡創新系統的發展歷程 ............................... 46 大. 表 4-3. 新加坡近十年 QS 全世界大學排名..................... 62. 表 5-0. 裕廊集團發展階段 ............................................... 74. 表 5-4. 創新系統要素與新加坡於各國的園區對照表 .... 96. 表 5-5. 1970-2011 年流入東南亞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 .. 99. 治.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9)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從 1980 年代開始,全球化因為受到科技發展與資本主義的影響而迅速擴 張,1此波浪潮也因跨國企業(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的技術轉移與 外國投資為後進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帶來正面效果。2在後進國家當中,東亞國家 的經濟表現較其他地區優異,於 1980 年代以後成為受惠於外資投入最多的區. 政 治 大. 域,而這主要與發展型國家中的政府介入市場經濟的特色有關。3然而東亞發展. 立. 型國家隨著現今各國邁向企業式的競爭力國家,過去由政府扮演積極介入經濟發. ‧. ‧ 國. 學. 展的主導角色亦勢必將隨之改變。. 而近年來隨著知識經濟的快速崛起,東亞發展型國家(特別是台灣與南韓). Nat. sit. y. 的產業發展也面臨轉型階段,面臨工業再次變革的時代其如何從過去由國家政策. n. al. er. io. 導引的技術追趕者轉變為自主創新者係其成功轉型的一大挑戰,而同屬發展型國. i n U. v. 家的新加坡亦是積極備戰,政府藉由動員與整合產、官、學界等不同領域的行動. Ch. engchi. 者,共同構思多元、全方位的政策選案與執行措施以因應如此大規模的產業變 革,並期望在此波浪潮中依然能夠保有全球經濟領銜者的地位。4 1. L. Benería, G. Berik, & M. Floro, Gender,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Economics as if All People Mattered. (London: Routledge, 2015), pp. 93-96. 2 王振寰,「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台灣社會學刊,第 31 期 (2003),頁 32-35。 3 發展型國家被認為是一個國家介入但採取市場經濟的模式,介於英美市場模式與社會主義計畫 經濟之間,學者 Johnson 認為發展型國家的主要特質即為「計畫-理性」(plan-rational),與英 美的「市場-理性」(market-rational)相對,其指出市場-理性的國家關注的是經濟競爭與形 式……其本身經常並不存在工業政策,相反的,發展主義或計畫-理性的國家則關切國內工業的 結構,政府會給予工業政策最大的優先,其即隱含對經濟有策略導向的作為。請詳見 C. Johnson,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4 關於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治理模式,請詳見 S. W. K. Chiu, City 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New York: Routledge, 2018), pp. 86-102; Peebles, G., & Wilson, P.,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2), pp.51-72. 1.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0) 藉由探究新坡過去產業的發展路徑較能夠理解其在未來的產業轉型過程中 可能會面對的優勢與挑戰,亦可從中觀察其主要的發展途徑與其他發展型國家的 異同,以下將簡述新加坡各階段的產業轉型歷程,也探究其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歷 史樣貌。. 1960 年代,新加坡當時人口約有 150 萬,失業人口卻高達 15%,5處於高度 政治動盪以及經濟發展困境,國家受限於狹小領土,缺乏可以發展的腹地。政經 困境使得當時不論是國際社會,或者是新加坡民眾對於國家發展都普遍抱持著懷. 政 治 大 他經濟部門。 新加坡的工業化進程同樣由進口替代和出口主導兩個階段組成。 立. 疑的態度。為了創造就業機會,新加坡首先注重國內的工業發展,以工業帶動其 6. 加速資本折舊、減免各項稅賦、降低關稅等等。7. 學. ‧ 國. 政府法令以減少進口為宗旨,鼓勵建立進口替代企業,並給予若干優惠待遇,如. ‧. y. Nat. 新加坡政府也透過控制工會組織、建立行政官僚體系以及成立前導性機構等. er. io. sit. 策略,培植了國家的自主性與能力,使國家得以擬定工業化政策以及產業政策, 以此來推動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8此外,政府擴建經濟前導性機構,特別是規. al. n. v i n 模龐大的法定機構(statutory C board)組織。1961 年,新加坡政府設立經濟發展 hengchi U 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負責國家總體經濟發展規劃,透過其. 負責積極籌借資金、貸款融資企業、培訓工業技術人才、興建工業與產業園區並 協助跨國企業在新加坡設立分公司等任務。9 L. B. Krause, A. T. Koh, and Y. L. Tsao, “The Singapore Economy Reconsidered,”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 73 (1990), pp.2-4 6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二)1965-2000(台北:世界書局出版,2000)。頁 54-55。 7 關於新加坡政府早期如何透過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等的產業政策帶動經濟增長與發展,請詳見 I. Islam, & C. Kirkpatrick, “Export-led Development, Labour-market Condi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the Case of Singapor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 No.2 (1986), pp.113-117. 8 關於新加坡如何藉由建立制度組織、培植國家能力並促進經濟成長,請詳見 L. Low,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Singapore’s Industrialization” in K. S. Jomo, Southeast Asia’s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Policy, Capabilities and Sustainabilit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1). pp. 113-128. 9 Singapore’s Legislation, Legislation Division of the Singapore Attorney-General's Chambers. Website: https://sso.agc.gov.sg/Act/EEIRITA1967(Access date: 2018/09/30) 5. 2.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1) 進口替代政策的工業發展戰略,使新加坡初步的改善了失業率的社會問題。 1965 年新加坡獨立之際,西方主要工業國家為保持其在國際分工上的優勢,逐 步放棄了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工業,新加坡政府便將工業化發展策略從發展替代進 口工業迅速轉為以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出口導向型工業。除了擴大社會建設與調 節勞資關係外,也提出了各種獎勵出口辦法,像是 1967 年通過「經濟擴展獎勵 (減免所得稅)法案」 (Economic Expansion Incentives Act)10、減稅優待等措施, 大量吸引外國企業的投資。11. 政 治 大 團 JTC Corporation)的成立,這是新加坡促進經濟與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手段與 立 1968 年「裕廊鎮管理局」(Jurong Town Corporation, JTC,現改名為裕廊集. 制度建設,其目標是策畫、發展、管理新加坡的工業園區,同時為在工業區工作. ‧ 國. 學. 與居住的人民提供服務,這為新加坡工業化計畫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其策劃裕廊. ‧. 工業區(Jurong Industrial Estate)的成功也為其他工業區作出了典範。1968 年,. y. Nat. 新加坡出資一半的新加坡發展銀行 (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2003 年改. er. io. sit. 名為星展銀行) 12成立,這是運用國家財政將部份政府累積注入企業的一種方 法,為經濟發展提供融資(建設基金),也推動了工業轉型與發展。這些穩固的. al. n. v i n 基礎讓國家得以有效地透過前導性機構積極整合不同部門與團體間的利益,並透 Ch engchi U 過具有主導權的官僚體系來落實。13. 經濟擴展獎勵法案首次於 1967 年通過,之後新加坡議會陸續推出修正案,其主要內容係透過 減免所得稅的方式來促進先鋒企業的建立與擴展經濟成長的獎勵措施。 11 J. S. Ang, & D. K. Ding, “Government Ownership and the Performance of 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 The Case of Singapore,” 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 16, No. 1, (2006), p. 67. 12 星展銀行有限公司原名為新加坡發展銀行,簡稱星展銀行,於 1968 年 7 月成立,前身為經濟 發展局工業金融活動部門,其現為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曾獲得《環球金融》雜誌評選為「亞 洲最安全銀行」的稱號,其最大的股東是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星展集團於 2008 年在台灣正式 接管寶華商業銀行以進行重整,寶華商業銀行在 2008 年 5 月改名為星展(台灣)銀行,成為外 資銀行。而星展集團於 2016 年另外收購澳盛銀行在台灣、香港等地的個人金融、財富管理與消 費金融業務。 13 S. Haggard, & L. Low, “State, Politics, and Business in Singapore,” in E. T. Gomez ed., Political Business in 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2), pp.308-312 10. 3.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2) 更重要的,新加坡政府建立了規模龐大的政府關聯企業(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 GLC,簡稱政聯企業14),由政府直接參與市場,也成為國家權力在 市場網絡中最直接的組織力量。其規模從 1970 年代以後不斷擴張;一方面政府 將許多提供財貨及服務的業務移轉到政聯企業;另一方面則是諸多政聯企業也透 過多角化的經營方式來擴張。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政府採行具控股公司 形態的組織,將政聯企業逐步納入淡馬錫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15旗下。 新加坡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 Singapore)則負責監督淡馬錫控股所管理的 投資活動。16對此,總理李顯龍也曾經明確支持政聯企業的擴張,其所持的理由. 政 治 大 受跨國企業的衝擊。顯然地,國家缺乏誘因從市場優勢的位置中退出。 立. 是,私人企業不會因為政聯企業退出市場而強化競爭力,因為這些企業同樣會遭. ‧ 國. 學. 然而 1980 至 1985 年新加坡對於興起的中國大陸、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 ‧. 國家共同開始角逐外資機會來帶動國內產業發展,讓新加坡意識到原本地理位置. y. Nat. 與勞動成本的優勢,不足以抵擋來自新興工業國家崛起的挑戰。17在面臨產業發. er. io. sit. 展上的瓶頸之下,新加坡必須提升生產的價值鏈、進行產業轉型,以及依據比較 利 益 原理 與調整後的國家發展政策 —區域化策略( Regionalization Strategy,. al. n. v i n 1990-2004) ,善用自身發展產業園區的經驗並嘗試輸出至區域之中以獲取經濟收 Ch engchi U. 益、調整其生產與貿易結構且積極融入區域與全球生產網絡(global production 政府關聯企業係指國家機器跨過了政策規範角色而成為在市場中具體的行動者,而新加坡政 府藉由淡馬錫控股與諸多政聯企業有效地主導國家產業政策與資本市場。政聯企業的源起係由於 新加坡本地企業規模的限制,促使政府轉而運用自身的力量推進工業化與經濟成長,並藉由提供 社會服務來獲得政治支持。 15 淡馬錫控股公司,簡稱淡馬錫控股或淡馬錫,於 1974 年成立,由新加坡政府財政部對其擁有 100%的股權,其即通過國家控制的私人企業來進行投資,主導以私營企業為主的資本市場。目 前新加坡的兩大國家主權基金即是淡馬錫控股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 GIC)。作為豁免私人企業,其不必像上市公司一樣公開每年的財務報表,然而 二者共掌控了包括新加坡電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銀行、新加坡地鐵、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新 加坡電力、吉寶集團和萊佛士酒店等多數新加坡公營企業,共掌握近 5000 億美元的資產。 16 內容提及新加坡政府負責制定淡馬錫的總體投資任務和目標,並確保其擁有合格的董事會來 監督管理層,且政府是淡馬錫控股的唯一股東。Ministry of Finance, Singapore. Website: https://www.mof.gov.sg/Policies/Our-Nations-Reserves/Section-I-What-comprises-the-reserves-and-w ho-manages-them(Access date: 2018/10/15) 17 A. Pereira, “Singapore’s Regionalization Strategy,”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Vol.10, No.3 (2005), pp.384-385. 14. 4.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3) networks)18中,才能保持其區域轉運中心的貿易地位,並支持與維繫其他產業 部門的發展。19. 因此,在政策上除了技術升級策略之外,新加坡亦決定擁抱經濟區域化、全 球化的趨勢,提升其在世界上的經濟產業競爭力,並在 1986 年以後開始發展服 務業的策略,使得星國的經濟結構出現重大的轉型,特別是推動跨國企業於新加 坡當地建立海外營運總部、全球貿易商業中心、區域營運總部等計畫20,帶領新 加坡進入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階段。而時至 21 世紀的今日,面臨全球產業再度變. 政 治 大 術、制度、組織、整體產業政策升級與改造,成立更多如緯壹科技城(One-North) 立 革,新加坡也試圖以原先發展的工業與不同產業園區作為發展基礎,進行包含技. 21. 、啟奧生技園區(Biopolis)22等生醫技術產業、資通訊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園區,. ‧ 國. 學. 透過創新策略、新興科技和知識經濟帶動新一波的產業轉型升級,向以知識基礎. Nat. y. ‧. (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產業邁進。. er. io. sit. 總的來說,雖然東亞發展型國家在 1970 年代至 1990 年代的發展路徑有相似 之處,例如其皆屬於出口導向(export-oriented)的經濟結構以及共同運用了先. al. n. v i n Ch 全球生產網絡係指企業將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分為數個獨立的製造模組,而各模組又可 engchi U 分別在全球各國家或地區進行,進而形成由多個國家參與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不同 18. 階段的國際分工體系。(全球價值鏈在發展研究中是指用來分析國際貿易的商業活動,包含生產 商品或服務所涉及的所有人員和活動及其全球供應、分銷和售後活動,亦稱為全球供應鏈。) 19 S. Haggard, & L. Low,“State, Politics, and Business in Singapore,” in Edmund T. Gomez ed., Political Business in 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2), pp.317-320 20 關於跨國企業在新加坡建立區域營運總部與海外營運總部等活動,學者 Pereira 認為跨國公司 選擇新加坡作為其建立海外營運總部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新加坡提供了適合企業的軟硬體設備與 其高效率性,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符合其在全球商業戰略中的工業生產鏈布局,關於此分析請詳見: A. Pereira, “State Collaboration with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Case of Singapore's Industrial Programmes (1965–1999),” Competition & Change, Vol.4, No.4 (2000), pp. 433-435. 21 關於緯壹科技城在後續篇章中亦會提及,其於 2001 年開始建設,為政府投注 150 億星幣所興 建的商業園區,集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商業中心、住宅、體育設施於一體。當中包括啟奧園區 (Biopolis)和啟匯城(Fusionopolis),涵蓋如生物醫學、資通訊傳播及媒體業等知識密集產業。 在 200 公頃的園區內部綜合開發建造了包含研發中心、住宿、休閒設施、創投相關的辦公室以及 智慧產權相關的法律事務所等,可說是星國政府截至目前規模最大的研發基礎設施計畫。 22 啟奧生技園區位於緯壹科技城內部,於 2003 年開始興建,是政府規劃讓生醫科技人才與研究 進駐的園區,其吸引了全球超過七十個國家與兩千五百位的科研人員在園區內進行研究工作。 園區透過興建完善的基本設施與實驗室設備,其至今已吸引包括輝瑞、諾華、威朗、葛蘭素史 克等全球大型生醫製藥公司至園區開設分公司、建立研發實驗室等。 5.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4) 進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產業的機會來進行初步工業化等等,然而就產 業轉型策略上各國則有所不同。學者曾研究韓國與台灣的產業轉型模式,發現韓 國主要是以扶植「財閥」(chaebol)的方式,將企業財團化並以其作為主要的行 動者來快速學習科技並邁向創新;而台灣則是選擇國營企業作為主要扶植對象, 因而造就「中小企業」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佔極高比例的 產業結構,也肇因於國內企業規模太小,故主要的產業創新模式則是透過產業網 絡、代工生產等來強化知識技術學習。23這兩國與新加坡的發展模式多有不同, 最大的差別即是負責主要帶動產業轉型的行動者的差異。. 政 治 大 而新加坡產業轉型的主要行動者即為「跨國企業」,過去在面對產業創新轉 立. 型的主要發展策略則為透過建立親商環境的制度法規及如經濟發展局等專門公. ‧ 國. 學. 部門機構負責招商引資,加上政府提供政策優惠與誘因來吸引跨國企業和外國投. ‧. 資者的資金、技術與人才轉移與投入,帶動國內工業化的產業創新轉型歷程與技. y. Nat. 術創新,也就是說跨國企業對於新加坡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促進產業轉型行動者。. er. io. sit. 此外,亦藉由裕廊鎮管理局這樣的法定組織建立工業園區,並透過這樣的區域創 新系統將跨國企業、人才、資源整合在一起,藉此來帶動國內的經濟成長與發展。. n. al. Ch. engchi. i n U. v. 23. 王振寰,「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68 期(2007),頁 177-226。 6.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5) 第二節 研究問題 「創新」 (innovation)一詞往往是政府或企業在產業發展陷入瓶頸時思索突 破困境的革新訴求與工具。隨著全球化的競爭與知識經濟的崛起,各國已將「創 新」列為經濟發展與永續成長的重要產業轉型政策方針。研究「創新」,其實相 當於研究產業升級與國家發展自我改造的能量與模式。24. 康乃爾大學、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組織所提出的「全. 政 治 大 其計算方式包括五項的「創新投入項目指數」及兩項的「創新產出項目指數」共 立. 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其作為界定各國創新表現的指標,. 七項指標予以綜合評分,其中創新投入項目包含制度環境、人力資本與研究、基. ‧ 國. 學. 礎建設、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而創新產出項目則包含知識與技術產出及創. ‧. 意產出。而 2018 年新加坡的創新能量在報告當中總排名雖然位居全球第五的位. er. io. sit. y. Nat. 置(參表 1-2),然而細究其創新產出項目的排名卻在中國、韓國之後。25. 故本研究想探索新加坡政府從過去到現在工業化所帶來的產業轉型與升級. al. n. v i n 過程中,其國家創新系統與由裕廊集團主導所建立的產業園區所形成的區域創新 Ch engchi U 系統如何影響產業經濟發展、新加坡政府對於工業進一步升級所面臨具體的產業 優勢和挑戰為何、以及造成評比中新加坡在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項目落差懸殊的 背後因素。. 24. B.A. Lundvall,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1992), pp.8-9. 25 關於創新產出的細部項目排名請詳見:全球創新指數官方網站: 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home(檢閱日期:2018/09/13) 7.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6) 表 1-2 2018 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名次. 經濟體. 名次. 經濟體. 1. 瑞士. 9. 德國. 2. 荷蘭. 10. 愛爾蘭. 3. 瑞典. 11. 以色列. 4. 英國. 12. 韓國. 5. 新加坡. 13. 日本. 6. 美國. 7. 立. 8. 治 14 政 芬蘭 15 大. 香港 盧森堡. 丹麥. ‧ 國. 學. 資料來源:由康乃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 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聯合發布. ‧ y. Nat. er. io. sit. 以往的文獻在探討創新系統對於國家的影響時,大多以創新理論的發揚地— 北歐國家如瑞典、芬蘭、丹麥等作為研究對象,26對於亞洲地區如新加坡等國作. al. n. v i n 為個案的期刊、論文則較為稀少,故本研究首先試圖探詢的是,新加坡的國家創 Ch engchi U. 新系統如何運作與發展、新加坡的創新發展路徑為何。此外,近年來新加坡在全 球創新評比中整體而言似乎持續表現出色,然而 2018 年的創新指數顯示新加坡 的創新表現雖然位居世界第五,但其創新效率卻在全球前十五的創新經濟體當中 墊底。27因此本文試圖藉由分析新加坡產業發展背景、國家創新系統表現、以及 其發展工業的重要園區—裕廊集團底下的產業園區等來尋找此現象背後的原因。. 26. F. Malerba, 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Concepts, Issues and Analyses of Six Major Sectors in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4. 27 創新效率係指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的比值。從新加坡的創新效率名次可以觀察到其對於創新 活動投入的資源,並沒有轉換出相應的產出。 8.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7) 針對上述的問題意識,本研究想要探討的問題是,為甚麼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位居亞洲之冠的新加坡實際的創新效率卻僅列在全球 63 名、而創新產出的表現 亦不如中、韓等亞洲國家?根據此研究問題,所必須探究的即是:新加坡的產業 創新模式為何?從過去到現在,其國家創新系統與創新活動如何運作與產生?裕 廊工業區透過哪些策略途徑從過去以重工業為主到現在逐漸進行產業轉型升 級?. 1.. 首先從整體而言,新加坡的產業創新路徑為何?其創新政策與政府產業治理. 政 治 大 再者要探討的是,新加坡由國家機器所控制的產業發展政策與法規制度在產 立 關係為何?新加坡如何將創新放在其產業與經濟政策中?. 2.. 業創新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新加坡的產業發展特色為其帶來甚麼樣的優. ‧ 國. 學. 勢與挑戰?. 就個案而言,裕廊工業區透過哪些策略途徑進行產業升級?創新政策與法規. ‧. 3.. io. y. sit. 此外,新加坡政府如何透過創新、新穎的途徑輸出園區經驗,使東協和亞太. er. 4.. Nat. 制度在不同階段的發展路徑中帶來甚麼樣的實質影響?. 區域整體的經濟發展更為提升?其如何運用創新園區、智慧城市等策略工具. al. n. v i n 在東南亞乃至於整個亞洲地區的發揮經濟上的影響力? Ch engchi U. 9.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資料來源將涵蓋 2018 年 9 月在新加坡、2018 年 12 月與 2019 年 3 月於國內對學者所進行的訪談內容,以此作為實證分析的基礎。受訪者包括新加 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 所(East Asian Institute, EAI)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LKYSPP)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 政 治 大 訪談約在 1-2 個小時左右。並同時輔以政府文件、研究文獻、研究報告、統計數 立 Campus)、澳洲臥龍岡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教研人員,每次深度. ‧ 國. 學. 據等次級資料,以第一、二手資料交織作為分析之論據,共同建構文章的分析。 故本論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包含層次分析法、文獻分析法與田野調查等方式進行. ‧. 研究,以下將依序討論。. sit. y. Nat. n. al. er. io. (一) 層次分析法.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將從層次分析法—亦即新加坡國家創新系統與次國家(區域)創新系 統兩個層次進行研究。第一,從過去到現在新加坡如何透過國家發展政策、公部 門組織以及公共科技研發創新活動推行其工業化進程?此研究問題將在本論文 第參章進行探討。再者,新加坡由國家政府所推動的產業創新與轉型模式為何, 其如何透過制度、組織與知識網絡實踐其國家的產業創新發展?此為本論文第肆 章所探究的研究問題。第三,由裕廊集團所建立的各式產業園區作為區域創新系 統如何透過制度法規、相關組織、建立知識互動網絡與區域化策略經營園區發 展、並將自身的園區經驗輸出海外?這項研究問題將在第伍章進行討論。. 10.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19) (二) 文獻分析法. 本論文將以文獻分析法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所涵蓋的文獻內容包含由新加 坡東南亞研究所、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等所出版的各式專書、 相關期刊論文、產業園區官方網站內容、政府文件報告書、新聞報導、領導人回 憶錄以及演說與談話等等來進行次級資料的研究與分析,期望藉由上述這些資料 描繪出新加坡產業創新系統的發展圖像,並從中分析新加坡未來的產業進一步轉 型所將面臨的情勢及其所具備的優勢與潛在挑戰。. 立. (三) 田野調查法.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總共五位學者訪談的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 LEE, Soo-Ann 教授對於新加. ‧. 坡產業、經濟發展與工業化進程的歷史發展等相關領域有諸多研究,對於筆者了. y. Nat. sit. 解新加坡過去國家創新系統的發展脈絡與路徑多有幫助;而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 n. al. er. io. 究所研究員 LYE, Liang Fook(黎良福)則對於中國—東協組織關係、中國—新. i n U. v. 加坡雙邊關係以及新加坡在中國協助建立的產業園區等領域有許多相關研究,因. Ch. engchi. 此對於筆者在理解新加坡的區域化戰略—即 1990 年代海外區域工業化計畫的國 家發展政策有甚多幫忙。. 此外,新加坡籍並於澳洲臥龍岡大學任教的 Jason Lim(林捷勝)教授在中 國政治經濟史、海外華人歷史、新加坡、馬來西亞殖民與後殖民時期的歷史與政 治等主題有相關研究,故對於筆者瞭解新加坡政治經濟發展史、中國過去的產業 園區等方面提供相當多協助。而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新加坡籍教授 KWAN, Chang Yee(關鎮儀)則亦是對於新加坡的經濟與政治發展有所研究,在訪談的 過程中讓筆者對於新加坡的政治經濟發展現況有更深入的了解。新加坡國立大學 11.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0) 東亞研究所的 CHIANG, Min Hua(江敏華)研究員對於經濟政策分析、經濟發展、 區域經濟整合等領域多有研究,因此筆者從訪談中獲得許多關於新加坡國家創新 發展政策方面的資訊。. 二、研究限制. 此論文的研究限制包含以下幾點:第一,田野調查的時間有限,由於時間和 經費上的關係,實際上前往新加坡當地進行田野調查的期間較為短暫,儘管與受. 政 治 大 等資料作為分析對象。第二,本論文係以創新系統的觀點來分析新加坡利用園區 立. 訪者保持後續連繫,大部分的論文內容仍以相關政府文件、研究文獻、研究報告. ‧ 國. 學. 作為創新工具和其內部產業升級的過程,由於目前較少有研究者把其當作整體進 行分析,因此要明確描繪出其策略和發展過程的整體架構意涵較具挑戰性,故筆. ‧. 者將從理論發展與實證經驗的對話中逐步概念化相關討論。第三,相關文獻資料. sit. y. Nat. 來源較為不足的問題,由於第五章關於「越南-新加坡工業園區」和「印度的班. al. er. io. 加羅爾科技園」的園區發展分析,資料包含越南文和印第語的文獻,但因並未習. v. n. 得相關語言,故僅得以就相關的中、英文資料作為參考。. Ch. engchi. i n U. 12.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1) 第四節 分析架構與章節安排 一、. 分析架構. 對於研究問題的回答將包含四個部分(參圖 1-4),第一部分是針對「創新」 和創新系統途徑的意涵和特色進行探討,梳理 Charles Edquist 及其他研究創新 的學者的創新系統理論觀點28,並分析其和新加坡產業升級轉型的關聯。研究焦 點在於從中歸納及運用創新系統相關理論的要素作為本研究的分析切入觀點。. 政 治 大 第二部分是探究國家創新系統理論在新加坡的產業發展歷程及運用,從制 立. 度、組織、政策、社會層面等不同創新系統元素面向來探討新加坡政府從過去到. ‧ 國. 學. 現在的經濟發展歷程,並更進一步分析新加坡未來踏入知識密集型產業創新及轉. ‧. 型所遇到的挑戰與極限。分析重點強調透過制度規劃、組織安排、政策推動以及. er. io. sit. y. Nat. 互動網絡研究新加坡工業化發展歷程與產業進一步創新與轉型的情況。. 第三部分則是分析創新系統在裕廊集團所建立的各式工業區與產業園區的. al. n. v i n 應用與實踐,包括探究研究機構、企業廠商與裕廊工業區等各行動者的互動以及 Ch engchi U. 它們之間的知識擴散和學習,並分析政府對其的政策和制度上的創新舉措。其研 究著重於如啟奧生技園區等做為區域創新系統在組織、制度、政府策略與知識網 絡層面上所面臨的優勢與挑戰,並探究造成新加坡在全球創新指數當中的創新產 出表現不如預期的制度、社會背景等因素。. 最後則是探究新加坡在 1980 年代所執行的區域化策略成效,亦即由裕廊集 團以其產業園區發展經驗作為創新工具輸出區域的經濟影響,其包含拓展新加坡. 創新系統是指涉由制度背景與組織間的互動關係構築成使創新活動發生的動態系統。關於 C. Edquist 的創新系統理論相關內涵請參閱本文第 17 至 20 頁。 28. 13.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2) 海外市場以及補充新加坡經濟收益來源等成效究竟為何,亦包含與他國產業園區 合作的互動過程。. 本文認為新加坡政府從 1960 年代推動工業化計畫以來,主要藉由建設完備 且友善商業與企業的相關制度、組織、硬體設備來吸引跨國企業和人才,帶動國 內工業技術持續深化與產業升級的經濟發展策略,並藉此創造與國內科技產業研 究人力互動的知識網絡。而裕廊集團所建立的各式產業園區則係星國政府作為近 年來發展產業創新升級的工具與平台,透過完善化園區內部的制度專利法規、組. 政 治 大 與基礎研究,並強化國內的工業技術水準。 立. 織結構及硬體設備吸引上述的跨國研究人才及大型跨國公司在此進行研發活動. ‧ 國. 學. 上述制度背景之下也反映在新加坡於全球創新指數的創新投入面向中,不論. ‧. 在制度環境、商業成熟度、基礎建設等評比項目皆表現相當傑出。然而透過全球. y. Nat. 創新指數的創新產出項目中亦可觀察到新加坡在知識、專利與創意產出表現較為. er. io. sit. 差強人意,本研究認為其背後可能因素與新加坡一直以來的產業升級發展策略、 過去英國殖民時期幾乎無建立工業基礎以及現今國內對於科學的社會風氣等因. n. al. 素相關。. Ch. engchi. i n U. v. 14.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3) 創新、創新系統途徑和經濟發展與. 理論與實踐:. 產業轉型升級的關聯. 意涵、概念化、特色、要素、途徑. ↓ 1.. 探究新加坡工業化歷程:從接受跨 國企業的技術轉移逐漸到自主研 發創新;. 新加坡國家創新系統的歷程與其 2.. 分析新加坡國家創新活動:制度規. 政 治 劃、組織安排、政策執行等面向以 大. 國家創新政策與實踐分析. 立. 學. ‧ 國. 及機構間的互動網絡促成創新活 動;. ↓. ‧. 1.. Nat. y. 園區內部產業升級的元素包含技. sit. 術、制度、組織、政策創新等面向;. 區域創新系統對於裕廊集團. al. 強調創新系統在園區的實踐:知識. er. io. 2.. n. 的應用與實踐. Ch. i n U. v. 擴散、制度安排、資源互依與互動. e n g c式學習; hi ↓. 結論與討論. 圖 1-4 論文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5.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4) 二、章節安排. 以下的章節安排是回應研究架構。第壹章「緒論」為本章,主要從新加坡的 經濟產業歷史過程探索潛在的問題意識,之後便聚焦於新加坡的產業園區經驗, 並運用創新系統的相關理論以及國家創新能力指標作為評估工具以檢視新加坡 在國內外的園區發展。. 第貳章為「創新與發展:理論與實踐」,首節探討創新與創新系統的定義,. 政 治 大 進經濟發展的創新驅力,第三節則探討新加坡國家創新系統的研發創新表現和全 立. 並分析產業發展與創新系統途徑之連結,緊接著以創新系統的概念與特色檢視促. ‧. ‧ 國. 學. 球創新指數之間的連結,最後則是以區域創新系統的觀點分析產業園區。. 第參、肆、伍章為本論文之主要內容,第參章係「新加坡創新系統的歷史發. sit. y. Nat. 展過程」 ,透過產業發展歷程觀察新加坡工業化轉型的進程。第肆章則是探討「新. al. er. io. 加坡的國家創新政策與實踐分析」,將以創新系統的概念和特色如制度、組織、. v. n. 政策創新等面向分析新加坡如何產業轉型和升級,並如何透過產、官、學界的互. Ch. engchi. 動式學習和資源互依促進研發創新活動的產生。. i n U. 第伍章則為「創新系統對於裕廊工業區的影響」,觀察創新系統在園區的實 踐,包括知識擴散、制度安排、資源互依與互動式學習,並藉由裕廊集團在印度、 越南和中國的園區建設經驗探討其如何輸出與運用園區建設發展經驗來達成多 層次的成效,包含擴大海外腹地、鍵結國際社會,驅動當地的經濟、永續發展, 以及推進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第陸章為「結論與後續分析」,將總結研究 成果與發現,並提供後續的研究建議。. 16.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5) 第貳章 創新與發展: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創新系統與產業創新的連結 在探討創新系統對於產業的影響之前,首先須界定「創新」的意涵。奧地利 經濟學家Schumpeter在1934年將這個詞開始廣泛應用於商業和產業界,他認為創 新必須與發明(invention)這個詞有所區分,相較於發明係為從無到有的創造過 程,創新的定義應該是「對既有事物或理念的重組」。29 Lundvall 對創新的看法. 政 治 大 也表示,「創新亦指涉新形態的組織和制度創新」 。 依循著以上的看法,本研究 立 也呼應這樣的觀點,他說, 「創新可以視為既有要素和可能性的新組合」 ,他另外 30. ‧ 國. 學. 亦將創新定義為對既有知識、理念或制度的重組或改良;或如瑞典研究創新的學 者—Charles Edquist所宣稱的「科技創新是生產新知識或將既有知識重新組合,. ‧. 以及將其轉換成經濟上有意義的產品和製程的事物而言」。31. sit. y. Nat. al. er. io. 然而,無論是企業抑或研究單位內部的創新活動,過程當中皆會受到外環境. v. n. 的影響,諸如科技與技術、政府政策、生產與需求等因子的互動關係等等,也因. Ch. engchi. i n U. 此 Edquist 認為,創新過程中必然涉及企業與其他各式機構間的互動和相互學 習,它們建立起關係網絡以彼此交換和共享許多資訊、知識與資源。此外,創新 活動也受到制度(institution)所提供的不同誘因抑或限制所形塑。故上述的制度 背景與組織間的互動關係即構築出使研發創新活動發生的動態系統,此種創新系統觀 點強調創新過程中各元素的多元學習,也整合了互動學習(interactive learning) 、網絡. J. Fagerberg, “Schumpeter and the Reviv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 Appraisal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Vol.13, No.2 (2003), pp.125-128. 30 B. A. Lundvall, “Why Study National Systems and National Style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10, No.4 (1998), pp.405-407. 31 C. Edquist, “Systems of Innovation Approaches - Their Emerg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 Edquist,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Printer, 1997), pp.3-6. 29. 17.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6) 和知識整合等多元觀點。32學者 Edquist 即指出創新系統是「所有會影響創新的產生、 擴散與發展的要素,其包含經濟、社會、政治、組織、制度以及其他重要因素」 。33而 學者 Cooke 亦認為創新系統即為一種社會運作體系,而創新成果則是經濟參與者之間 社會互動的產物。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並與環境相互作用影響,這意味著透過產生新 知識與新技術,創新系統不僅會對其環境產生影響,此外部環境亦會反饋而影響創新 活動的過程。34. 而就創新系統的範圍而言,其可能是超國家(supranational) 、國家或國家以. 政 治 大 認為創新系統的特色包含以下幾項: (一)以學習和創新為核心、 (二)非線性及 立 下(如區域、地方),同時它們可能是這些地理分界中的任何一個部門。Edquist. 互依性、 (三)制度和機構、 (四) 概念歧義性、 (五)概念架構而非理論、 (六). ‧ 國. 學. 歷史的觀點。35接下來將就上述創新系統的特徵解釋如下:. ‧. y. Nat. 第一,近年來關於「學習」在經濟上的作用迅速增長,其在知識經濟(和學. er. io. sit. 習型經濟(learning economy)中扮演重要角色。創新系統中的學習構面包含在 如正式的研發體系、教育和培訓系統以及常規經濟行為中所嵌入的知識學習活. al. n. v i n 動,知識則包括了所有的訊息及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 。再者,各項行動者 Ch engchi U. (如大學、企業、研究機構、政府等)在現有法律、規則和文化習慣的背景下進 行互動,而創新活動也取決於這些組織之間的關係。它們的互助性、反饋機制和 互惠性並非單方面或線性的偶然關係。 C. Edquist, & L. Hommen, “Systems of Innovation: Theory and Policy for the Demand Side,”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21, No.1(1999), pp.63-66. 33 C. Edquist, “Systems of Innovation Approaches - Their Emerg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 Edquist,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Printer, 1997), p.14. 34 P. Cooke, P. Boekholt, N. Schall, & G. Schienstock, (1996, Septembe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ncepts, Analysis and Typ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EU-RESTPOR Conference “Global Comparison of Regional RTD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and Cohesion.” Brussels (pp. 19-21). 35 C. Edquist, “Systems of Innovation Approaches - their Emerg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C. Edquist,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Printer, 1997), pp.17-29. 32. 18.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7) 第三,制度一詞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種是「規範行為」,如習慣、規範、 規則和法律,另一種是「擁有明確目標的正式結構」,即一般常稱的組織。制度 在創新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所有研發實驗室、專利系統和技術標準都被視為旨 在刺激技術創新,但它們也可能成為創新的障礙。學者 Johnson 也認為雖然制度 可以為技術革新提供穩定的制度環境,但實際上制度對於科技創新同時提供正面 與負面的影響。36例如,制度可能對於具有既定軌跡的經濟發展帶來優勢,然而 當新的技術經濟典範出現時其便可能造成發展停滯。. 政 治 大 然而,也正是因為創新系統的這種概念歧義性提供開放性和靈活性的優 立. 第四,主要研究創新的學者並沒有提供關於創新系統究竟必須包含哪些特定 內涵,. 37. 勢,從而為各項可能選案騰出研究以及分析空間,也因此諸如政府政策、公私部. ‧ 國. 學. 門的互動網絡、制度架構與組織安排等創新系統要素皆可切入分析特定國家或區. ‧. 域的創新系統。近年來學者們意識到創新系統概念上的差異,也試圖增加創新系 38. er. io. sit. y. Nat. 統概念框架的共同性(commonality),創造共同的分析框架。. 第五,創新系統並不是一個正式的理論。它雖然沒有建立變項之間明確的因. al. n. v i n 果關係,但學者們傾向將創新系統視為一個概念性框架,它歸納創新活動的過 Ch engchi U 程、決定因素及其結果(如就業和生產率增長)。最後,歷史在創新過程中很重. 要,因為創新經常具有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t)。如在北歐國家(如丹麥和瑞 典)的案例研究中會強調它過去經濟發展所倚靠的自然資源優勢,但在日本和韓 國,自然資源基礎的影響則不那麼顯著,反倒是技術政策一直是一項更重要的決. B. Johnson, “Institutional Learning” in B. A. Lundvall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1992), pp. 27-28. 37 王振寰,「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68 期(2007),頁 180。 38 例如 Small Country Innovation Systems: Globalization, Change and Policy in Asia and Europe 的編 者 Charles Edquist 以及 Leif Hommen 即設計一份分析框架提供給其共同作者撰寫各國創新系統的 發展脈絡,作者們針對該國的產業創新系統共同從制度設計、法規環境、創新政策、創新研發活 動等項目作為研究標的。 36. 19.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8) 定因素。. Lundvall 也進一步指出,創新系統的概念可以適用在分析產業發展與經濟 增長的工具,它和傳統經濟理論的共同之處在於創新系統理論的焦點亦在歸納分 析影響知識、技術進步的主要因素。然而他強調,創新系統不僅包括影響創新的 經濟因素,還包括體制、組織、社會和政治等其他綜合因素。39此外,創新系統 理論與傳統經濟理論不同的是,有別於傳統理論以個體為分析單元的研究對象, 創新系統理論則是以影響創新活動的所有社會、經濟、政策、制度等不同因素作. 政 治 大. 為分析與研究標的。. 立. 從上述創新系統的特色可知,產業創新與持續升級和創新系統皆強調制度安. ‧ 國. 學. 排與各個機構間的資源互依性、相互學習以及互動關係,產業的轉型升級除了政. ‧. 府的政策規劃以外,亦有賴於研究機構、大學和企業的研發的互相學習與合作才. y. Nat. 得以實際貫徹執行。另外,創新系統和產業發展也都重視歷史的過程,由於創新. er. io. sit. 活動如先前所述係就既有的事物與要素重新整合,故其需要建立在過往經驗的累 積之上,而產業轉型的過程更需要建築在先前已打下的工業、技術基礎才能透過. n. al. Ch. 產業升級持續帶動經濟成長。. engchi. i n U. v. 39. B.A. Lundvall,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1992), pp.25-26. 20.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29) 第二節 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力 學者認為科技創新活動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可以從制度、組織、網絡與政 策等四個觀點來探討,Edquist 表示制度和組織(organization)為構成創新系統重 要的構面。所謂制度係指「可以規範個人、團體和組織之間的關係和互動的一套 常見習慣、規範、慣例、規則或法律」。40在創新系統(System of Innovation, SI) 裡重要的制度包含專利法以及影響大學和公司之間互動的規範和準則。組織則 是創新系統中另外一項基本要素,根據 Edquist 的界定,組織係指「有意識地創. 政 治 大 投基金組織和負責制定創新、競爭力政策的政府部門。 立. 建並具有明確目標的正式結構」,在創新系統中重要的組織包含企業、大學、創. ‧ 國. 學. 在這其中,哪些制度與組織被納入創新系統的範圍之內是一個需要被探究. ‧. 的問題。Lundvall 區分了創新系統的狹義和廣義定義,狹義的創新系統界定僅指. sit. y. Nat. 科技研發活動中的制度與組織層面;廣義的 SI 則指涉「所有會影響知識學習與. io. er. 研發活動的經濟結構和制度設計面向」,41本研究在此採取後者的界定,也就是. al. 在國家經濟中會影響科技創新活動、新產品與製程的引入以及科學知識與工業技. n. v i n Ch 術傳播等進而影響該區域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制度環境與組織結構。 engchi U. 42. 而網絡(networking)則係指不同組織之間的互動學習來激發創新活動,這 過程將大學、企業、研發機構等不同領域的新知識透過動態網絡整合並產生共同. C. Edquist, & L. Hommen, “Comparing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in Asia and Europe: Theory and Comparative Framework,” in C. Edquist & L. Hommen, Small Country Innovation Systems: Globalization, Change and Policy in Asia and Europe (Cheltenham, England: Edward Elgar, 2009), pp.1-5. 41 B. A. Lundvall, “Why Study National Systems and National Style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Vol.10, No.4 (1998), pp.408-412. 42 C. Freeman, “Form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stitutions in 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B. A. Lundvall,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1992), p.169. 40. 21.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0) 合作的研發成果。43學者針對產業網絡(industrial network)認為以下兩個特點: 首先,相較於傳統僅著重企業之間的知識網絡,現今則認為也應包含所有公共研 發機構、政府組織等機構與私部門之間的動態網絡發展;44再者,學者認為網絡 本身不可能是靜止恆定的,也因此應著重各單位知識互動與交流過程中的動態性 以及變動性。45. 政府的創新政策(innovation policy)則是作為創新系統中另外一項不可或缺 的要素,創新政策是一種影響創新活動、過程之政府公共行動,它影響的標的. 政 治 大 防等領域中亦可扮演重要角色。 學者對於政府透過政策介入科技創新活動則表 立 通常是經濟成長、競爭力和就業增長等經濟面向,然而其在社會、環境甚至國 46. ‧ 國. 學. 示其功能應該著重在更良好的設計與形塑整個經濟生產結構與制度設置,以便企 業、研究單位與研發組織能夠更自主、無礙的從事創新研發活動與知識學習,進. ‧. 而減少政府需要時常介入並干預組織從事創新活動的可能性。47. sit. y. Nat. io. er. 而關於創新政策的制定過程方面,學者則認為其應該是社會次級系統中如. al. 產業界、學術界人士等行動者共同透過網絡、協商以建立共識. n. v i n Ch (consensus-building)的過程來形成創新政策。Kuhlmann and Shapira engchi U. 也提到政. 府當局在創新政策的多主角領域中雖扮演重要關鍵,但不是主導角色。在許多 情況下,他們履行協調員(mediator)的職能,促進利害關係者之間的整合,而. L. Gelsing,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Networks, ” in B. A. Lundvall,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2), p.118. 44 洪世章、林于婷,「國家創新系統:概念、成因與效果」,研考雙月刊,第 27 卷第 4 期 (2003),頁 26-27。 45 H. Håkansson,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Behaviour— Cooperation and Networks (London: Routledge, 1989), p.170. 46 J. Hage, & M. T. Meeus, Innovation, Scienc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A Research Handboo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42-143. 47 B. Dalum, B. Johnson, & B.A. Lundvall, “Public Policy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in B. A. Lundvall,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2), p.315. 43. 22.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1) 非由上而下的指揮各社會次級系統。48. 本研究即試圖運用上述提所分別列出的創新系統要素:制度安排、政策規 劃、組織架構以及各行動者之間的互動網絡等四個構面,(參圖 2-2),觀察新 加坡政府對於其國家創新系統在進行產業升級與創新轉型的變革過程中從事了 哪些行動與作為,以及探究裕廊集團底下的各式產業園區其作為區域創新系統, 從過去的工業園區轉型為高科技研發產業園區的發展歷程,一直到現今其在生醫 領域中的研發創新活動表現與產業升級途徑,並分析星國政府從過去到現在的工. 政 治 大. 業化進程中,國家政府、大專院校與私部門等如何發揮其職能以驅動新加坡的經 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立.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圖 2-2.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要素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8. S. Kuhlmann, & P. Shapira, How is Innovation Influenc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Governance? Transatlantic Comparisons. Innovation, Scienc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A Research Handboo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233-236. 23.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2) 第三節 國家創新系統與創新表現指標的連結 經濟學家 Solow 提出,勞動力成長與資本擴大投入等原因無法完全解釋經 濟成長所造就的國內生產毛額增長,這種無法解釋的剩餘成長(residual growth) 代表著科技的變化,亦即技術創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提高了勞工和資本 所達成的產出量。49換句話說,當我們研究一國的工業技術與科技創新活動時, 實際上亦是探討其對於該國的經濟發展以及產業創新、升級所產生的影響力。曾 有學者運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對於各國所做的量化與質化問卷調查,. 政 治 大. 藉以分析國家與區域的科學技術進展與創新政策概況。50. 立. ‧ 國. 學. 而本研究則是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美國康乃爾大學及歐洲工 商管理學院(INSEAD)每年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作為界定新加坡創新表現. ‧. 的指標,2018 年它評比全球 126 個經濟體,這些國家共佔全世界總人口的 90.8. sit. y. Nat. %和全球 GDP 的 96.3%。計算方式如包括五項的「創新投入項目指數」及兩項. io. al. er. 的「創新產出項目指數」共七項指標綜合評分,其中創新投入包含制度環境、人. n. 力資本與研究、基礎建設、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而創新產出則包含知識 與技術產出及創意產出。. Ch. engchi. i n U. v. 如果檢視 2018 年此項評比中前十五名的經濟體,會發現有半數以上皆位在 北歐和西歐,即是傳統上普遍被視為經濟、社會發展良好的國家,此結果顯現 出創新能力的各項內涵在這些國家中受到高度重視,而新加坡、南韓、日本、 香港等東亞經濟體於排名中也位居前列,顯示這些發展型國家對於創新能力的 追求並不亞於歐美等國。 R. M. So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pp.318-320. 50 黃羽慈,「區域創新系統發展-以韓國大德研究開發特區為例」,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 39 卷第 5 期(2016),頁 117。 49. 24.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3) 然而新加坡的創新表現在 2018 年的報告書中,其總體創新排名雖為全球第 五,在創新投入的面向上更位居全球之冠,但其創新產出方面則排到了全球第 15 名,在中國(第 10 名)與韓國(第 12 名)之後。51此外,新加坡的創新效率 (Innovation Efficiency ratio)52更是僅位於全球第 63 名。雖然近年來新加坡創新 投入與產出的差距有緩慢縮小,但仍在整體創新評比前十五名的經濟體當中墊 後,請參閱表 2-3-1、2-3-2。. 為了探討新加坡的創新產出為何無法如創新投入表現如此出色以及其創新. 政 治 大 評比內容相互比對與參照,發現兩者在創新投入方面皆檢視了商業制度與法規環 立 效率低落的原因,本研究將新加坡國家產業創新系統中的要素與全球創新指數的. ‧ 國. 學. 境、政策所導引的人力資本與基礎建設發展等;而在創新產出方面則都評估知識 與技術擴散和整合、創新研發活動的表現等面向。故本研究以上述創新系統研究. ‧. 架構及創新表現評估指標所共同匯集的特色元素作為主要探討的標的,試圖從分. n. al. er. io. sit. y. Nat. 析新加坡工業化與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的找尋前述研究問題的解答。. Ch. engchi. i n U. v. 關於創新產出的細部評比項目又可分為知識創造、知識影響、知識擴散、無形資產、創意產 品與服務、線上創造力等六個項目。例如專利申請數、智慧財產權與高科技製造業收入、資通訊 服務出口占貿易總額百分比、科學與工業技術相關期刊文章發表、文化或創意產品服務、國產電 影、娛樂與流行音樂比例、行動 app 建立、維基百科編輯等等。其他更多細部項目請詳見:全球 創新指數官方網站: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home(檢閱日期:2018/09/13) 52 創新效率即為衡量投入與產出之比率。 51. 25.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4) 表 2-3-1 新加坡近六年的全球創新指數表現. 創新投入. 創新產出. 創新效率. 全球創新. 排名. 指數總排名. 創新效率. 2018 年. 74.23. 45.43. 0.61. 63. 5. 2017 年. 72.25. 45.14. 0.62. 63. 7. 2016 年. 72.94. 45.38. 0.62. 78. 6. 2015 年. 72.12. 46.60. 0.65. 100. 7. 2014 年. 73.60. 44.88. 110. 7. 2013 年. 72.27. 121. 8. 立. 政 治 0.61大. 46.56. 0.64. ‧ 國. 學. 資料來源:全球創新指數官方網站(檢閱日期:2018/09/13) 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home. ‧. io. al. 經濟體 總名次. n. 總名次 1. 瑞士. 2. 荷蘭. 3. sit. 創新指數. 經濟體 創新效率. C h0.96 9 engchi. 創新效率. er. Nat. 創新指數. y. 表 2-3-2 2018 年全球創新指數前十五名的創新效率表現. v i德國 n U. 0.83. 0.91. 10. 愛爾蘭. 0.81. 瑞典. 0.82. 11. 以色列. 0.81. 4. 英國. 0.77. 12. 韓國. 0.79. 5. 新加坡. 0.61. 13. 日本. 0.68. 6. 美國. 0.76. 14. 香港. 0.64. 7. 芬蘭. 0.76. 15. 盧森堡. 0.94. 8. 丹麥. 0.73. 資料來源:2018 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檢閱日期:2018/09/13) https://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2018-report 26.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5) 第四節 區域創新系統觀點分析產業集群 在第一節中提到學者如何定義「創新」與描繪「系統」的功能,亦提及次國 家(區域)創新系統可作為研究範圍來探討產業園區的互動成效。而從經濟角度 去定義區域創新系統中的「區域」,學者 Porter 曾以產業集群(industrial cluster) 的概念來分析。53學者認為集群可以被描述為一個由經濟行為者所組成的密集網 絡,他們密切合作並且擁有頻繁的資訊交換與互動關係。所有直接為該區域主要 生產過程做出貢獻的經濟參與者都是該網絡的合作夥伴,包括製造、供給與行銷. 政 治 大 地區政府甚至非正式協會等等,且同一個區域可以擁有數個經濟集群。 立. 的相關企業、金融機構、研究機構和技術轉讓機構、經濟協會和工會、培訓機構、 54. ‧ 國. 學. 此外,學者Doloreux認為區域創新系統的構成要素應包含組織、制度、知識. ‧. 基礎設施和以政策為導向的區域創新,上述這些元素與本論文對於區域創新系統. sit. y. Nat. 研究的切入面向亦較為相近。55學者認為越來越多的實證證據表明,許多創新與. io. er. 知識轉移過程逐漸變得以區域為單位來進行,56而關於區域創新系統有幾項關鍵. al. 特徵。首先,創新活動發生在制度、政治與社會背景之下,這點與國家創新系統. n. v i n Ch 的概念相符。區域是經濟互動與創新所發生的場域, e n g c h i U 其表明了創新過程需要區 57. 域內部資源以及前面提及各組織互動所形成的知識網絡來激發企業創新能力與 研發創新能量。. 53. M.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Management Programs, 1993), pp.83-86. 54 P. Cooke, P. Boekholt, N. Schall, & G. Schienstock, (1996, Septembe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ncepts, Analysis and Typ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EU-RESTPOR Conference “Global Comparison of Regional RTD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and Cohesion”. Brussels (pp. 19-21). 55 李亭林,「區域創新系統下談社會網絡的學習與能力建構」 ,公共行政學報,第 26 期 (2008) , 頁 145-146。 56 P. Maskell, & A. Malmberg, “Localized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3 (1999), pp.167-185. 57 D. Doloreux, & S. Parto,“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urrent Discourse and Challenges for Future Research,”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27 (2005), pp.137-139. 27.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6) 舉例而言,Porter認為全球經濟中能夠具有持久的競爭優勢的企業往往是區 域性的,其源於高度專業化的技術能力、知識、正式組織、相關業務和特定地區 的客戶。早期對區域創新系統的研究支持了這一論點,並表明公司的創新活動在 很大程度上係基於本地的資源,這當中包含了如專業勞動力、分包商和供應商系 統、本地的知識學習過程和擴散效應、當地產學合作和創業態度以及支持機構與 組織等等。58. 再者,創新活動的產生係嵌入特定區域當中的社會關係。隨著時間的推移,. 政 治 大 規定行為角色和塑造期望的規則、慣例和規範。 這些規則源於經濟和社會文化 立. 這些社會關係塑造成特定文化因而決定了發展路徑。而此特定的區域脈絡主導了 59. ‧ 國. 學. 因素,例如慣例、共同價值觀、規範和信任,其可以協助促進訊息傳遞和知識交 流過程中的地區化互動和相互理解。. ‧ sit. y. Nat. 因此,在特定地理區域內由非正式社會關係的集合所形成的複雜網絡,其通. io. er. 常決定了該區域特定的形象和歸屬感,並增強了透過協同和集體學習過程的當地. al. 創新能力。60學者Landry等人認為區域創新系統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區域. n. v i n 一系列的無形資產(intangibleCassets),例如包含當地社會文化的內部動力與氛 hengchi U 圍;不同團體之間的默會知識流動所產生大量的地域外部性;以及該地區得以建 立和保持其獨特能力的機會等等。因此,這些無形資產的發展對於建立區域創新 能力和加強知識學習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61. 58. M. E. 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pp.77-80. 59 B. Johnson, “Institutional Learning” in B. A. Lundvall, e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1992), pp. 27-28. 60 D. Doloreux, & S. Parto,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urrent Discourse and Challenges for Future Research”,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27 (2005), pp.141-142. 61 R. Landry, N. Amara, & M. Lamari,“Does Social Capital Determine Innovation? To What Extent?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Vol. 69 No.7 (2002), pp. 681-701. 28.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7) 第三,當存在地理上的集中性與臨近性時,創新活動更容易發生,也因此區 域產業集群在這些創新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區域集群被定義為由多個在 相同或相近產業的公司,其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鄰近性與集中性的特色,即所謂的 「產業園區」(industrial districts)。62園區內部還包括政府組織、教育機構與其 他提供支持服務的單位,而園區的界線則由各機構和企業之間的互補性與連結程 度所大致劃分。63. 產業集群內部的各組織具有相近專業、地理臨近性與知識合作互動等特徵,. 政 治 大 企業與組織的密集互動與交流中產生,藉此促進各種形式的技術學習、創新和產 立 使區域創新系統得以發生綜效和知識整合、擴散反應。創新活動即從集群內相關. ‧ 國. 學. 業升級。64正如學者Malmberg和Maskell所指出,「在區域集群的環境中,個體企 業與那些已經掌握新技術的行為者所接觸的可能性更大。與其他相關的競爭企業. ‧. 相比,產業相關資訊和知識的流動在區域創新系統中通常更加豐富。」這些學者. sit. y. Nat. 認為這樣的區域產業結構,透過讓許多相關企業與機構在內部產生既合作又競爭. io. n. al. er. 的互動過程,往往不僅創造經濟產出,更產生知識學習和創新。65. Ch. engchi. i n U. v. M. J. Enright, (2001, November) “Regional Clusters: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Should Know,” Paper presented for the Kiel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63 M. E. 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pp.82-84. 64 A. Malmberg, “Industrial Geography: Location and Learning,”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 21, No.4 (1997), pp. 553-558. 65 A. Malmberg, & P. Maskell, “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Vol. 34 (2002), pp. 431 -434. 62. 29.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8) 第五節 小結 上述的文獻回顧總共分為四個部分:1. 產業創新與創新系統的連結;2. 創 新作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力;3. 創新系統與創新表現指標連結的回顧;4. 以區域 創新系統的觀點分析產業集群。第一部份的文獻檢視了創新和創新系統的定義, 以及創新系統研究的範圍和特色,並探討產業升級、轉型和創新、創新系統途徑 的連結,扣緊本文的主軸。筆者認為新加坡政府和裕廊集團底下的各式產業園區 即分別作為國家和區域創新系統的展現,反應出創新系統的概念及特徵。. 政 治 大 第二部分的文獻則從制度、組織、政策、互動網絡等構面來探究創新作為經 立. 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驅動能量,分析新加坡工業化過程中各行動者如何發揮其角. ‧ 國. 學. 色功能帶動經濟與產業持續向前推進。第三部分的文獻是透過全球經貿組織評比. ‧. 各國的創新指標作為新加坡創新發展與表現的評估工具,並藉由國家創新系統與. y. Nat. 全球創新指標這兩項研究框架共同交集的元素來作為正文要研究的標的。第四部. er. io. sit. 分文獻則是藉由回顧區域創新系統的定義、功能以及特徵,來分析本研究所要探 究裕廊集團底下各式的產業集群。.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藉由文獻檢閱的過程可發現,創新系統作為探究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之研究 途徑的文獻雖然頗為豐沛,然而卻較少見以產業園區作為創新系統與創新表現的 研究對象,本研究即是期望補充學界對於以創新系統元素分析園區的案例研究、 提供創新理論角度作為研究產業轉型的趨動力,並透過全球創新指數探究新加坡 未來產業持續升級的潛在困境與挑戰。. 30.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39) 第參章 新加坡創新系統的歷史發展脈絡 學者 Wong 認為,透過研究國家創新系統可以探究一國的科技政策所帶來的 影響,亦即民間企業、公共研究機構和政府機關如何在建立和運用科技資源方面 上進行系統性的互動。66國家創新系統涉及了所有的創新活動,而不僅只是部門 內部的研發行動。以下透過創新系統角度分析新加坡產業發展歷程。. 19 世紀到 1950 年代初期,新加坡作為大英帝國殖民地的期間,其轉口貿易. 政 治 大 動也主要由外國貿易公司控制,並主要由當地買辦維繫。直到 1960 年代,轉口 立 (entrepôt activity)經濟高度依賴於倫敦行政中心的發展政策。經濟上的各種活. ‧ 國. 學. 貿易仍然是新加坡經濟的主要支柱,雖然當時的執政高層已經逐漸意識到需要由 工業跨國公司所擁有的工業技術來帶動新的產業崛起。67而到了 1970 年代初期,. ‧. 領導者認知到必須發展工業化進程才能使人民擁有穩定的就業機會、經濟才得以. sit. y. Nat. 穩定並追趕先進國家的產業發展腳步。這時期資本的累積導致勞動密集型產業的. al. er. io. 擴張,並進一步降低傳統轉口貿易活動。起初新加坡仍大量依靠外國投資來追趕. v. n. 工業進程。然而當新加坡成為工業初級產品的出口者後,國內儲蓄總額提升而漸 漸減少依賴外國資金。. Ch. engchi. i n U. 為了回應全球趨勢,新加坡的產業增長模式 1970 年代中後期到 1980 年代又 再度經歷變革,朝向發展與建立更加資本密集的產業基礎來獲得比較優勢。從 1960 到 1980 年代,新加坡為了追趕工業國家的產業進程,採用了運用外資的模 式,並依賴跨國公司的技術轉移,這種透過外國投資引導技術轉讓模式的好處是. P. K. Wong, “From Using to Creating Technology: the Evolution of Singapore’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the Changing Role of Public Policy,” in S. Urata, & S. Lall eds., Competitiveness, FDI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y in East Asia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 2003), p.195. 67 K. B. Ooi, In Lieu of Ideology: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of Goh Keng Swee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0), pp. 102-103. 66. 31. DOI:10.6814/THE.NCCU.GIDS.004.2019.F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s Functional grammar (i.e. organising grammar item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t the discourse level2. “…a bridge between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被稱作東方最睿智的政治領袖,他帶領著新加坡走過二戰後的貧

Towards a model apprenticeship framework: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ystems. Globalization and new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 for

“A Flexible, Fast, and Optimal Modeling Approach Applied to Crew Rostering at London Underground,”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27, pp.259-281,2004. [17] Levine.D, “Application of

and Clark, K.,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In addition, the degree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has essential impact 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competitiveness includ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Model Us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Alternatives (MUGICA) for innov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which contains two models:

The New Knowledge-Infrastructure: The Role of Technology-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Services and the Knowledge-B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