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中地區學齡前氣喘兒的社會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中地區學齡前氣喘兒的社會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Copied!
2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駱明潔 博士

台中地區學齡前氣喘兒的社會行為

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研究生:張馨云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2)

謝辭

記得陳之藩一句「要感謝的人太多,那就謝天吧」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年輕氣盛的 我不以為然,只笑他誠心不足,拿老天爺來當擋箭牌,而今回首來時路,驚覺陳之藩的 形容是如此貼切,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但我不願以「謝天」帶過,我要一一表達最 真誠的謝意。 明潔老師,你是支持我的最大力量,不論任何困難,都是您帶領我跨越過去!姿儀 老師、美惠老師以及淑惠老師,你們是最佳心靈導師,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更給我心理 上的鼓勵;淑琴老師、瑩慧老師、彩萍老師、淑宜老師、桂蘭老師,因為你們的堅持及 砥礪,幫助我奠定撰寫論文的基礎;宜賢老師,感謝你讓我的論文更加嚴謹;萬能的瑞 雯姐與琪美影印店劉大哥,如果沒有你們,我一定辦不成離校手續。 除了老師們的協助,我的論文能夠完成,更是因為這一群最佳「研究伴侶」:總是 一起往前的意鈴,幸運有你這個伙伴,陪我解決任何問題;地下統計老師怡慧,感謝你 容忍我不定時的騷擾電話;尤姿與芳綾,只要看著努力的你們,我就有力量撐下去!嘉 惠、郁珮、凱祥,感謝你們再忙碌都會抽空幫我解決任何困難,是我最沉穩的後盾;菀 粧、淑媛,希望你們繼續大笑,因為那是我的能量;筱如、雅儀、菽苹,沒有你們的餵 食,我就沒有體力看日出;姿妤、唯雅、瑋娟,你們讓我在研究室絕不孤單;翌蒨學姐、 怡嘉學姐、純如學姐、雅楓學姐,你們的照顧及經驗傳授,讓我避免了許多錯誤!中教 大幼研所,我們就是一個最棒的 team! 家人的支持,讓我能無後顧之憂撰寫論文,你們是我最佳靠山!隨傳隨到的張老 爺,貼心溫柔的張女士,聰明絕頂的張姊姊,感謝你幫我找到這麼多外文文獻的全文! 謝謝表姊翠妙提供許多資料、表哥百佑擔綱免費電腦工程師,以及表嫂淑慧這位最佳翻 譯機,還有小謙謙,你可愛的笑容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最後,最愛的阿嬤你看到了嗎? 我已經完成我們的約定囉! 雖然我已一一說出謝意,但我還是要謝天,感謝老天讓我有這麼棒的家庭、這麼棒 的系所、這麼棒的班級,以及這麼棒的兩年研究生活!

張馨云

2009.6.25

(3)

台中地區學齡前氣喘兒的社會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張馨云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台中地區在生活型態與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並探究影響 幼兒的社會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者透過幼稚園以及醫院小兒科門診發放問卷,取得 505 份有效問卷(包含 114 位氣喘兒),並參考張鳳吟(2006)、陳若琳(2002)、游淑芬(1993) 所編定的「幼兒社會行為量表」,以及自編的「幼兒生活型態量表」兩份問卷實施調查 研究,問卷調查所得之資料,分別採用描述性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多元 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其主要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台中地區幼兒的生活型態及社會行為普遍偏向正向。 二、性別、年齡、手足數、BMI 值、缺課率不同之幼兒,其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一)女生生活型態顯著優於男生。 (二)6 足歲幼兒比起 3 足歲、4 足歲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生活型態。 (三)手足數 1 人的幼兒比起手足數 0 人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生活型態。 (四)肥胖幼兒比體重在正常範圍的幼兒有較規律的生活作息與社會性活動。 (五)每月請假1次的幼兒,其生活型態比每月請假2次與3次以上的幼兒佳;而不曾請 假的幼兒,比起每月請假1次、2次與3次以上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生活型態。 三、性別、年齡、出生序、手足數、缺課率不同之幼兒,其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 (一)女生比男生展現較為正向的社會行為。 (二)6 足歲幼兒比起 3 足歲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社會行為。 (三)老大比起獨生子女展現較正向的社會行為。 (四)手足數 1 人的幼兒比起手足數 0 人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社會行為。

(4)

(五)每月請假1次的幼兒,比每月請假2次、3次以上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社會行為; 而過去一個月不曾請假的幼兒,則是比每月請假1次、2次與3次以上的幼兒展現 較正向的社會行為。 四、氣喘程度、初次診斷為氣喘至今時間、氣喘發作的時間、氣喘發作原因、氣喘治療 效果不同之氣喘兒,其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一)氣喘控制良好與沒有氣喘的幼兒,比起氣喘部分控制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生 活型態。 (二)初次診斷氣喘至今 2~3 年的幼兒生活作息,較診斷氣喘至今已 3 年以上的幼兒 不規律,且照顧者情緒比診斷出氣喘至今 1 年以下的幼兒還不穩定。 (三)氣喘並非隨時發作的幼兒,比起氣喘隨時發作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生活型態。 (四)氣喘發作原因為外因性的幼兒,比起混合性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生活型態。 (五)氣喘治療效果非常好的幼兒,比氣喘治療有改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生活型態。 五、氣喘程度、氣喘發作的時間、氣喘發作原因不同之氣喘兒,其社會行為有顯著差異。 (一)沒有氣喘的幼兒,比氣喘部分控制、控制良好的幼兒,展現較正向的社會行為。 (二)氣喘於夜間發作的幼兒,比非夜間發作的幼兒還要獨立,而氣喘非早晨發作的 幼兒,其分心行為較早晨發作的幼兒少。 (三)氣喘發作原因為外因性的幼兒,比混合性的幼兒還要獨立。 六、幼兒的「生活型態總量表」、「照顧者情緒穩定度」、「不曾請假/月」、「請假 1 次/月」 與「手足數 1 人」可預測社會行為總量表。 七、幼兒的「氣喘原因為外因性」、「氣喘非夜間發作」可預測獨立行為。 關鍵字:幼兒、氣喘、社會行為、生活型態、手足數、出生序、母乳

(5)

Social Behaviors and Related Factors to Preschoolers

with Asthma in Taichung Area

Xin yun, Cha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ormal background and inherited asthma backgrounds, and the background effects on social behaviors. Researchers issue questionnaires in kindergartens and pediatrics departments in hospitals, and retrieve 505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hich included 114 asthmatic preschoolers. The two questionnaires are designed by borrowing the structure of Preschoolers Social Behavior Scale(Chang, 2006, Chen, 2002, & You, 1993)and Self-Designed Preschooler Lifestyle Scale. Data a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lifestyles and social behaviors of preschoolers are generally partial to positive results. 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lifestyles among preschoolers whose genders, ages,

siblings, BMI, absenteeism rates are varied.

(1) Female’s lifestyles are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male.

(2) Six-year-old children maintain a more positive lifestyle than those who are three or four years old.

(3) Children who have one sibling maintain a more positive lifestyles than those who have none.

(4) Obese children have more disciplined lifestyles and social lifes than those whose BMI are in the normal range.

(5) Lifestyles of those preschoolers who ask for leave once a month are better than those who ask for leave twice or three times a month. Life style of the preschoolers who never ask for leave are better than those who ask for leave 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month. 3.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ocial behaviors among preschoolers with the variables

of genders, ages, birth orders, sibling numbers, and miss class rates.

(1) Female preschoolers show more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s than male preschoolers.

(2) Six-year-old children maintain more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s than those who are three or four years old.

(3) Being the eldest among siblings has more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s than singletons. (4) Children who have one sibling maintain more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s than those who

have none.

(6)

than those who have twice or three times a month. And children who never ask for leave have more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 than those who ask for leave 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month.

4.There are obvious variables to qualities of life among asthmatic preschoolers whose rank of severity, causes, and the first time it acts up, the personal asthmatic history after first diagnosed(medical visit record), and the efficacy of their treatment are varied.

(1) Well-controlled asthmatic preschoolers and non-asthma preschoolers have positive lifestyles than those who partly controlled their asthmatic condition.

(2) Lifestyles of asthmatic preschoolers who are diagnosed between two to three years are more irregular than those who have asthma for over three years. The child minders are emotionally unstable than the asthmatic preschoolers who are diagnosed under one year.

(3) The preschoolers who are not attacked by asthma randomly maintain positive lifestyle than those are attacked anytime.

(4) The cause of asthma which is an external has positive lifestyles than the mixture type. (5) Those who are successful in asthma treatment have positive lifestyles than those who are

improved in treatments.

5.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ocial behaviors among asthmatic preschoolers who maintain rank of severity, causes, time it attacks, the personal asthmatic history since first diagnosed, and the different results of their treatments.

(1) Preschoolers without asthma exhibit positive social behaviors than those partly or well-controlled asthmatic preschoolers.

(2) Preschoolers with asthma attacks at night are more independent than those with

asthmatic attacks in daytime. And Preschoolers with asthmatic attack in the non-morning have less distracting behavior than those with asthmatic attack in the morning.

(3) Preschoolers that the causes of asthma are external factors are more independent than those who are mixed factors

6.The lifestyle scale, the caretaker’s mental stabilities, full attendance, numbers of times to ask for leave and numbers of siblings can predict results of social behavior scales.

7.The cause of asthma are external type, and time for the act-up of asthma can predict the independent degrees of the preschoolers.

Keywords: preschooler, asthma, social behavior, lifestyle, sibling number, birth order, human milk.

(7)

目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Ⅴ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 1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1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齡前氣喘兒 ……… 11 第二節 幼兒社會行為 ……… 30 第三節 氣喘兒的生活型態與社會行為 ………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6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69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 9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94

(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幼兒個人基本資料與現況分析 ……… 97 第二節 幼兒一般變項不同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比較分析 ……… 108 第三節 幼兒一般變項不同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比較分析 ……… 118 第四節 幼兒氣喘變項不同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比較分析 ……… 130 第五節 幼兒氣喘變項不同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比較分析 ……… 141 第六節 幼兒一般變項與生活型態對社會行為之預測性分析 ……… 152 第七節 幼兒氣喘變項對社會行為之預測性分析 ……… 16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163 第二節 建議 ……… 17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 177 外文部份 ……… 184 附錄 附錄一:問卷初稿 ……… 190 附錄二:專家意見調查問卷 ……… 195 附錄三:預試問卷 ……… 201 附錄四:正式問卷-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 207 附錄五:正式問卷-幼兒社會行為量表 ……… 210 附錄六:氣喘發作時間不同在生活型態上的差異情形……… 212 附錄七:氣喘發作時間不同在生活型態上的差異情形……… 215

(9)

表目錄

表 2-1-1 氣喘的定義……… 12 表 2-1-2 台北市國中、小學童氣喘盛行率逐年上升……… 16 表 2-1-3 台中地區幼童氣喘盛行率逐年上升……… 16 表 2-1-4 氣喘盛行率都市高於鄉鎮……… 18 表 2-1-5 氣喘盛行率幼童比成人高……… 19 表 2-1-6 引發氣喘的外因性要素……… 21 表 2-1-7 氣喘控制程度……… 23 表 2-2-1 社會行為的定義……… 31 表 2-2-2 社會行為的類型……… 34 表 2-2-3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41 表 2-2-4 社會行為的理論基礎……… 46 表 2-2-5 我國 3~6 歲幼兒肥胖篩選標準 ……… 50 表 2-3-1 氣喘兒的社會行為相關研究……… 56 表 3-2-1 預試問卷回收狀況……… 67 表 3-2-2 正式施測問卷回收狀況……… 68 表 3-3-1 專家學者名單……… 72 表 3-3-2 專家建議-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73 表 3-3-3 專家建議-幼兒社會行為量表……… 75 表 3-3-4 題目修正摘要表……… 78 表 3-3-5 預試之分量表及總量表之信度-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79 表 3-3-6 預試之項目分析-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80 表 3-3-7 預試之因素負荷量-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81

(10)

表 3-3-8 正式問卷之內容明細-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83 表 3-3-9 預試之分量表及總量表之信度-幼兒社會行為量表……… 84 表 3-3-10 預試之項目分析-幼兒社會行為量表 ……… 85 表 3-3-11 預試之因素負荷量-幼兒社會行為量表 ……… 86 表 3-3-12 正式問卷之內容明細-幼兒社會行為量表 ……… 88 表 3-3-13 正式施測之分量表及總量表之信度-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 90 表 3-3-14 正式施測之分量表及總量表之信度-幼兒生活型態量表 ……… 90 表 4-1-1 幼兒一般變項之次數分配表 ……… 98 表 4-1-2 幼兒氣喘變項之次數分配表 ……… 100 表 4-1-3 氣喘發作原因之次數分配表 ……… 102 表 4-1-4 因氣喘而產生外觀變化之次數分配表 ……… 103 表 4-1-5 氣喘發作的時間之次數分配表 ……… 104 表 4-1-6 母乳哺餵狀況之次數分配表 ……… 105 表 4-1-7 生活型態量表之現況分析 ……… 106 表 4-1-8 社會行為量表之現況分析 ……… 107 表 4-2-1 性別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08 表 4-2-2 年齡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10 表 4-2-3 出生序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11 表 4-2-4 手足數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13 表 4-2-5 BMI 值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14 表 4-2-6 缺課率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16 表 4-3-1 性別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19 表 4-3-2 年齡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20 表 4-3-3 出生序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22 表 4-3-4 手足數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24

(11)

表 4-3-5 BMI 值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26 表 4-3-6 缺課率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28 表 4-4-1 照顧者對氣喘瞭解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31 表 4-4-2 氣喘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32 表 4-4-3 初次診斷為氣喘至今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34 表 4-4-4 氣喘發作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摘要表 ……… 135 表 4-4-5 氣喘發作原因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37 表 4-4-6 氣喘治療效果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39 表 4-4-7 外觀變化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 140 表 4-5-1 照顧者對氣喘瞭解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42 表 4-5-2 氣喘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43 表 4-5-3 初次診斷為氣喘至今的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45 表 4-5-4 氣喘發作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摘要表 ……… 146 表 4-5-5 氣喘發作原因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47 表 4-5-6 氣喘治療效果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49 表 4-5-7 外觀變化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 150 表 4-6-1 幼兒的一般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對情緒化行為之預測分析 ……… 152 表 4-6-2 幼兒的一般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對退縮行為之預測分析 ……… 153 表 4-6-3 幼兒的一般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對分心行為之預測分析 ……… 154 表 4-6-4 幼兒的一般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對互動行為之預測分析 ……… 156 表 4-6-5 幼兒的一般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對親和行為之預測分析 ……… 157 表 4-6-6 幼兒的一般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對獨立行為之預測分析 ……… 158 表 4-6-7 幼兒的一般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對社會行為總量表之預測分析 ……… 159 表 4-7-1 幼兒的氣喘背景變項對獨立行為之預測分析 ……… 161

(12)

圖目錄

圖 2-1-1 台北市、台中地區 15 歲以下學童氣喘盛行率連年上升 ……… 17 圖 2-1-2 根據氣喘控制狀況的治療方針……… 24 圖 2-2-1 相互決定論例子……… 45 圖 3-3-1 研究架構……… 66 圖 3-4-1 研究程序圖……… 93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中地區,學齡前氣喘兒的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本章共分為研 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名詞釋義與研究限制等四節,以下便分別從此四方面加 以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氣喘蟲住進了我的肺, 晚上我咳一聲,他就會喘一下,跟我說晚安。 我想睡媽媽的床,我咳咳兩聲,他就喘喘兩下, 讓我不停地喘,媽媽就會讓我睡她的床。 我不想吃飯的時候,就咳咳咳三聲,他又喘喘喘三下, 讓我不停地喘,就不必吃飯了。 我有一點想跟他住,又有一點不想跟他住, 我有一點想跟他做朋友,又有一點不想跟他做朋友, 我們配合得很好,但沒有事先說好, 因此,偶爾他會出一點小意外。 有一次我不想睡覺,就咳咳咳咳咳五聲,他就喘喘喘喘喘五下, 媽媽帶我到醫院吸藥, 他, 氣喘蟲, 就離家出走了。 (引自高允頎,2005:3-4)

(14)

一個機緣,一個巧合,研究者看到了這篇童詩,一個國小三年級學童,以略帶稚氣 的筆觸,寫出對於氣喘最真實而深切的感受,氣喘蟲左右著他的生活,在毫無預警的狀 況下,就這樣入侵了。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氣喘蟲住進了我的肺」,可能早在他幼年時,氣喘便已開始 發作,小兒氣喘最常發生的年齡在 3~5 歲,大約 80%的氣喘患者在 5 歲前就有第一次 的發作,甚至有人在 2 歲前就出現嬰幼兒氣喘(嚴大欽、林思偕,2005)。最近一次的 幼兒氣喘調查,發現基隆市疑似氣喘的幼兒高達 20.4%(卞金峰,2008),可見氣喘疾 病在學齡前的階段,在北部已成為相當普遍的慢性疾病,且這樣的狀況,在台中地區亦 是如此,衛生署在 2005 年進行全國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就醫資料統計,結果顯示 台中地區 0~9 歲的幼童,11.43%有氣喘的徵狀,且從 1987 年到 2005 年間,氣喘幼童

人數增加了 20 倍之多(衛生署,2005;呂克桓、王文卿,1998;Wang, Lue & Shue, 1998), 台中地區氣喘兒,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族群。 「我想睡媽媽的床,我咳咳兩聲,他就喘喘兩下,讓我不停地喘,媽媽就會讓我睡 她的床。我不想吃飯的時候,就咳咳咳三聲,他又喘喘喘三下,讓我不停地喘,就不必 吃飯了」,氣喘除了影響幼兒本身之外,亦會影響照顧者的教養態度。氣喘兒在氣喘發 作時是非常嚇人的,因此很容易得到照顧者過度的重視(陳順發譯,2000),而且當幼 兒學習了利用疾病作為藉口,加上家長也因為心疼、擔心等情緒的作用之下,習慣幫氣 喘兒處理所有事情,甚至已變成溺愛,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使得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 佳,會妨礙孩子獨立自主行為的發展(游淑芬、李德芬、陳姣伶、龔如菲,2004)。 「有一次我不想睡覺,就咳咳咳咳咳五聲,他就喘喘喘喘喘五下」,鼻腔內的冷空 氣以及氣溫變化是氣喘發作的一大主因(Millqvist et al., 2000),因此氣喘常在夜裡或是 晝夜交替之時發作(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2008),氣喘兒在睡眠時發生的最

輕微的症狀就是乾咳,雖然大多數氣喘兒會繼續睡覺,但由於乾咳阻撓睡眠,因此較無 法熟睡,所以在白天幼兒可能會疲累或吵鬧不休(陳順發譯,2000),甚至延誤上學的

(15)

容易出現退縮的行為,而精神不佳可能使得氣喘兒注意力不集中,被擾亂的生活作息亦 影響著氣喘兒社會行為之發展。 氣喘有時是突如其來的發作,「我們配合得很好,但沒有事先說好,因此,偶爾他 會出一點小意外」,而為了避免意外的發生,許多父母或老師選擇限制氣喘兒的活動, 研究發現 30%的氣喘幼童有活動上的限制,包括從事一般遊戲的能力(Taylo & Newacheck, 1992),失去參與社會性活動的機會,氣喘兒便失去學習社會互動的機會。 除了對幼兒的影響之外,面對隨時會發作的氣喘,成人亦背負著極大的壓力,病童的父 母如果處於高度焦慮的狀態下,將使他們接收疾病訊息的能力受限,影響其採用積極、 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治療,間接也影響了幼兒對待疾病的態度(郭美滿,2002),導致氣 喘兒對待病情的態度是不耐、焦躁與情緒化的。 從上述可知,氣喘兒因疾病不適感,導致睡眠、飲食品質不佳,進而影響了生活的 規律性,甚至使得身體質量指數(BMI 值)未能在標準範圍,且若受到照顧者過度的保 護,便難以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或者是缺乏社會性的活動,而氣喘兒帶給家人的壓 力,也會連帶影響照顧者與氣喘兒本身對待疾病的態度,以上種種生活型態都將影響著 氣喘兒的社會行為。 「媽媽帶我到醫院吸藥,他,氣喘蟲,就離家出走了」,氣喘並非全然無法控制的 慢性疾病,雖然截至目前為止,氣喘尚無法保證能夠治癒,但是正確的診斷加上良好的 處理可以減少發作次數(曾麗芬,2005),但在致力於治療身體不適之餘,氣喘兒的行 為發展呢?氣喘治療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預防失能及減少「身體」以及「心理」上的罹病 率,使氣喘兒盡可能過著正常且快樂的生活,包括促進病童在家庭、學校和社區方面之 社會調適,以及正常的參與各項娛樂活動及運動(陳月枝等,2005),因此當醫藥界在 全力研發醫療技術之際,也應當重視氣喘兒的行為問題,若只重視身體上的不適而忽略 其他行為問題,那就不是真正的「治療」了。 氣喘兒就像多數慢性病童一樣,常會經歷永無止境的治療、住院的恐懼、身體內在 及外在形象的改變,和正常生活隔絕、受他人的排斥,雖然氣喘兒努力去克服周遭的阻

(16)

礙,但難免會因力不從心,而產生負向的行為和態度,例如負向的情緒(冷漠、焦慮)、 自我中心、防衛行為(過份否定及退化)、扭曲的觀念等,相當缺乏與他人互動的技巧 (吳淑美,1989),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無法避免與其他人有所互動,大部分的 人認為這種互動是有意義而且重要的經驗,就如同人際關係一樣,是構成滿足、喜悅、 友誼和快樂的主要來源,Parker 與 Asher(1987)便指出,在幼兒早期,若無法達到最 基本的社會能力,那麼就可能發展出各種社會不適應的危機,而這些不適應將影響其終 生(引自江麗莉譯,2003),氣喘兒的社會行為發展已成為值得正視的議題! 目前氣喘研究所著重的領域多為醫學、治療方面,從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之中, 搜尋到與氣喘相關的研究論文共有 294 筆,其中「醫藥疾病」的相關研究有 220 筆,而 和「生活環境」相關研究有 31 筆,「疾病照護知識」相關研究有 25 筆,「生活適應」的 相關研究有 17 筆,研究主題和「社會互動」相關的只有 1 筆,且研究對象為國小兒童, 足可見國內目前針對學齡前氣喘兒之社會行為的研究仍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便以台中 地區的學齡前幼兒為對象,從幼兒的一般變項(性別、年齡、出生序、手足數、BMI 值、缺課率)、幼兒的氣喘變項(父母對氣喘的瞭解程度、氣喘程度、初次診斷氣喘至 今的時間、氣喘發作的時間、氣喘發作的原因、氣喘的治療效果、外觀的變化),以及 幼兒的生活型態等三方面來探討影響氣喘兒社會行為的相關因素,以期本研究結果讓大 眾對於氣喘兒之社會行為有進一步的瞭解,並能提供幼兒主要照顧者、幼托園所工作者 參考,及引起相關單位的重視。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在綜覽文獻以及對現況的分析之後,本研究提出之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之研究動機,擬定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於下: (一)瞭解台中地區幼兒的生活型態及社會行為現況。 (二)探討幼兒的一般變項不同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幼兒的一般變項不同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四)探討幼兒的氣喘變項不同在生活型態上之差異情形。 (五)探討幼兒的氣喘變項不同在社會行為上之差異情形。 (六)探討幼兒的一般變項與生活型態對社會行為之預測性。 (七)探討幼兒之氣喘變項對社會行為之預測性。

二、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探討台中地區幼兒的生活型態及社會行為現況為何? (二)探討幼兒的一般變項不同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2-1:「性別」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2-2:「年齡」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2-3:「出生序」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2-4:「手足數」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2-5:「BMI 值」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2-6:「缺課率(每月)」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18)

(三)探討幼兒的一般變項不同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3-1:「性別」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3-2:「年齡」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3-3:「出生序」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3-4:「手足數」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3-5:「BMI 值」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3-6:「缺課率(每月)」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四)探討幼兒的氣喘變項不同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4-1:「照顧者對氣喘的瞭解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4-2:「氣喘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4-3:「初次診斷為氣喘至今的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4-4:「氣喘發作的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4-5:「.氣喘發作的原因」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4-6:「氣喘的治療效果」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4-7:「外觀變化」不同的幼兒在「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五)探討幼兒的氣喘變項不同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5-1:「照顧者對氣喘的瞭解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5-2:「氣喘程度」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5-3:「初次診斷為氣喘至今的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5-4:「氣喘發作的時間」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5-5:「.氣喘發作的原因」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5-6:「氣喘的治療效果」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5-7:「外觀變化」不同的幼兒在「社會行為」上是否有差異? (六)探討幼兒之一般變項與生活型態是否能有效預測社會行為? (七)探討幼兒之氣喘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社會行為?

(1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之中涉及一些重要名詞,為使其更清晰明確,以方便文章的閱讀及分析,以 下茲將本研究之相關名詞賦予一般性及操作性定義。

一、台中地區(Taichung area)

本研究所指的台中地區,是包含「台中縣」以及「台中市」。

二、一般幼兒(normal preschoolers)

幼兒是指 6 歲以下,尚未就讀國小之幼兒,而本研究所指的一般幼兒,是指 3~6 歲(出生日期為 2002 年 9 月至 2005 年 8 月間),並就讀於台中地區的公、私立立案幼 稚園及托兒所,且未有氣喘或是任何慢性疾病的幼兒。

三、氣喘兒(preschoolers with asthma)

本研究的氣喘兒是指 3~6 歲(出生日期為 2002 年 9 月至 2005 年 8 月間),並就讀 於台中地區的公、私立立案幼稚園及托兒所,且經醫生診斷為氣喘之幼兒。

四、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

所謂的社會行為,是指幼兒在與他人接觸、交互作用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鄭雅婷, 2006),而本研究中所指的社會行為,是以幼兒在「社會行為量表」中的得分為指標, 得分越高代表幼兒越偏向正向的社會行為。劉奕樺(1996)認為社會行為可分為正向社 會行為及負向社會行為,因此本研究將幼兒的社會行為分為情緒化、退縮、分心、互動、 親和、獨立等六個層面加以探討,其內涵分別說明如下:

(20)

(一)情緒化:心情轉變很快,容易顯得激動或發脾氣。 (二)退縮: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害怕嘗試,較為膽怯。 (三)分心:無法專注於某一事物上,易受到其他事情影響,注意力較不集中。 (四)互動:願意和同儕或老師相處,並能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五)親和:表現出友善的態度,容易和教師以及幼兒建立良好的關係。 (六)獨立:不需要別人太多的協助,也能自己完成分內的事情。

五、生活型態(life style)

生活型態是指人在所處的環境之中,受到環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進而影響日常生 活中的習慣及作息(曾端真,2002),而本研究中所指的生活型態是以幼兒在「生活型 態量表」中的得分為指標,得分越高代表幼兒越偏向正向的生活型態。本研究將生活型 態分為「幼兒生活作息的規律性」、「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幼兒社會性活動多寡」 以及「照顧者的情緒穩定度」等四個層面,茲將其內涵說明如下: (一)幼兒生活作息的規律性 生活作息是指幼兒一整天的作息習慣,包括睡眠、飲食、上學等作息。 (二)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對於自己分內的事務,能夠處理與否的能力,包含收拾、用餐、更衣、梳洗以 及安排活動等能力。 (三)幼兒社會性活動的多寡 只要需要與他人產生互動的活動,便稱為社會性活動,像是非單獨性遊戲、家族 聚會、學校團體活動等。 (四)照顧者的情緒穩定度 照顧者面對生活壓力,所展現出的情緒強度。

(21)

六、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

衛生署於 2002 年 5 月正式公佈我國成人與兒童青少年的肥胖篩選標準,計算方式 是採用身體質量指數(BMI 值),公式為「體重 ÷ 身高²=BMI」,體重以公斤(kg) 為單位,身高以公尺(m)為單位,計算出來的 BMI 值便可用來作為肥胖篩選標準。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研究樣本的限制

本研究的場域為台中地區,因此所做的研究結果僅供推論與台中地區相似的區域, 例如氣候狀況、地理位置、地方經濟結構或是人口組成等等。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受試者可能在填答時因環境或個人因素,而影響作答結 果,或者個人對問卷的解讀、填答態度也有可能造成施測上的誤差。

(22)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是探討學齡前氣喘兒的社會行為之相關理論,總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學 齡前氣喘兒,第二節為幼兒社會行為,第三節是氣喘兒的社會行為,從此三節加以分析 討論「幼兒氣喘」及「社會行為」之間的相關因素。

第一節 學齡前氣喘兒

在過去很多人並不瞭解氣喘(asthma)是什麼,甚至會誤解為小孩只是感冒、咳嗽, 但現今醫界對於氣喘已有進一步的研究成果,讓大家對氣喘更加認識(陳順發譯, 2000)。氣喘到底是什麼?學齡前氣喘兒會有怎麼樣的生活難題?以下便就「氣喘的定 義」、「氣喘的典型症狀」、「氣喘的盛行率及引發氣喘的要素」、「氣喘控制程度的評估」、 「氣喘的治療」、「氣喘兒的外觀變化」等六方面加以論述。

一、氣喘的定義

氣喘是已開發世界中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它至少影響著 10%~15%的幼童(林慶 雄、李建德譯,2005),小兒氣喘最常發生的年齡在 3~5 歲,大約 80%的氣喘患者在 5 歲前就有第一次的發作,也有在 2 歲前就出現的嬰幼兒氣喘(嚴大欽、林思偕,2005)。 氣喘的定義有多人提出,但是目前並沒有一種臨床的症狀或是實驗室的檢查,可以 用來確認氣喘(楊矅旭,2005),通常是需要就其病理特徵並配合長期的觀察,才能斷 定是否為氣喘。 那麼氣喘有怎麼樣的特性?研究者茲將其定義整理成表 2-2-1:

(24)

表 2-1-1 氣喘的定義

研究者/單位 年代 氣喘的定義

國際心肺及血液學會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HLBI) 2008 氣 喘 是 一 種 慢 性 的 肺 部 疾 病 ( chronic lung disease),呼吸道產生「發炎」及「狹窄」現象。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08 氣喘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點是一再發作的「喘 不過氣(breathlessness)」,每個人發作的嚴重程 度和發作的頻率都不相同。對氣喘患者而言,症狀 可能一天或一星期之內發作好幾次,而有些人在運 動後或夜裡會更加惡化。 鄭睿哲 2006 氣 喘 是 因 為 支 氣 管 的 黏 膜 產 生 了 過 敏 反 應 (hypersensitivity),因而充血發炎、分泌出痰,使 得支氣管頓時變窄,所以造成呼吸困難。 趙瑞波 2005 氣喘是指由於各種內、外因素作用,引發呼吸道過 敏反應,而導致支氣管慢性發炎性疾病。 Selby (林慶雄、李建德譯) 2005 氣喘是慢性嗜伊紅球(eosinophil)浸潤於支氣管的 發炎反應。 王家弘、何紹彰 2001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的呼吸道接觸到 引發物(inducer)後,產生特異性的發炎,使得支 氣管黏膜腫脹,許多發炎細胞浸潤於呼吸道黏膜或 黏膜下的組織,並破壞呼吸道的上皮細胞,而且呼 吸道的黏液細胞增生,會使得呼吸道充滿痰,以及 平滑肌收縮,因而產生呼吸困難。 周怡宏 2000 氣喘是一種與遺傳有關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使 得支氣管過度敏感及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現象。 Bachman (陳順發譯) 1992 呼吸道阻塞、發炎、對空氣污染反應增強,及過敏 的綜合病況稱為氣喘,其中發炎佔有重要的因素。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25)

根據表 2-1-1 之定義,可歸納出喘具有以下之特性: (一)慢性呼吸道疾病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呼吸道疾病(NHLBI, 2008;WHO, 2008;王家弘、何紹彰,2001; 周怡宏,2000),有氣喘的幼兒,大約 90%到了小學仍會發作,但和成人氣喘比較起來, 小兒氣喘的治癒率高很多,甚至有些幼兒到了國中之後,因具備較充足的體力及免疫 力,就不容易再發作了(鄭瑞哲,2006)。 (二)支氣管發炎 「過敏反應」出現在不同的器官,會引起發炎而導致不一樣的症狀(陳明豐,2005), 例如出現在結膜則是過敏性結膜炎,出現在鼻黏膜則是過敏性鼻炎,出現在支氣管,則 引發支氣管發炎,產生氣喘(NHLBI, 2008;趙瑞波,2005;王家弘、何紹彰,2001; 周怡宏,2000;陳順發譯,2000)。 (三)呼吸道狹窄 氣喘發作會一再出現「喘不過氣」的情形(WHO, 2008),其主要原因便是呼吸道 變得狹窄(NHLBI, 2008;鄭睿哲,2006),使得空氣通過時會受到壓迫,而呼吸道會 變成狹窄的三大主因便是: 1.支氣管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 支氣管的黏膜產生了過敏反應,因而充血發炎、分泌出痰(鄭睿哲,2006),氣管 內分泌物增加便會造成阻塞(王家弘、何紹彰,2001)。 2.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氣喘病人的呼吸道黏膜,會有許多嗜伊紅球的浸潤(林慶雄、李建德譯,2005), 病人接觸引發物之後,巨噬細胞(macrophage)以及肥胖細胞(mast cell)分泌介質, 使得血管內的嗜伊紅球與血管壁連結,並穿過血管進到呼吸道黏膜下的組織(王家宏、 何紹章,2001),嗜伊紅球可分泌一些物質,引發平滑肌的收縮,讓呼吸道變得狹窄。 3.支氣管壁腫脹,壓迫呼吸道 呼吸道在接觸了過敏原(allergens)之後,會刺激肥胖細胞,釋放組織胺(histamine),

(26)

造成微血管通透性變大,組織液滲漏而造成支氣管黏膜腫脹(林慶雄、李建德譯,2005; 王家弘、何紹彰,2001)。 (四)每個人的反應都不盡相同 每個人發作的嚴重程度和發作的頻率都不相同,對某些氣喘患者而言,症狀可能一 天或一星期之內發作好幾次,而有些人是在運動後或夜裡會更加惡化(WHO, 2008), 有些人只要一點點的刺激物(irritant)便會引起氣喘,而有的則是需要大量的刺激才會 引起氣喘的發作。

二、氣喘的典型症狀(common asthma symptoms)

氣喘兒表現出來的形式或症狀常常因人而異,甚至許多氣喘兒在發病之初都被當作 感冒治療,氣喘之初的症狀通常是間歇性的(intermittent),如延誤治療或是治療不足, 可能變成持續性(persistent)(林慶雄、李建德譯,2005),國際心肺及血液學會(NHLBI) (2008)指出氣喘的典型症狀包含以下四項: (一)咳嗽(coughing) 通常是乾咳,有時會有黃膿痰,反應出發炎的狀態,而咳嗽常發生在夜間或是大清 早的時候(NHLBI, 2008),或是在運動時,可能會因為吸入乾冷空氣而出現嚴重的咳 嗽現象(顏大欽、林思偕,2005)。 (二)呼吸急促(shortness of breath) 因為支氣管管壁腫脹、平滑肌收縮以及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使得每次呼吸到 的氣體減少,導致患者必需快速換氣,出現呼吸急促的情況。 (三)喘鳴(wheezing) 由於呼吸道變狹窄、不暢通,因此當空氣通過時,會受到壓迫而發出類似汽笛「咻 咻」的喘鳴聲音(NHLBI, 2008;黃焜璋,1991),出現較大的呼吸聲。

(27)

(四)胸悶、胸部不適和胸痛(chest tightness/pain)

這是一種相當主觀的感覺,因此對於幼童比較少用此項的敘述方式(Silverman,

2002),但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協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 Asthma & Immunology, AAAAI, 2003)指出,小兒氣喘會有胸部填塞的狀況,並感到胸部疼痛與 緊縮(引自曾麗芬,2005),因此對於幼兒的症狀判別,最好能從不同面向加以觀察。 另外,氣喘兒還會有焦躁不安、臉色蒼白、冒冷汗、腹痛等症狀(洪濬、謝文彬, 1998),也常常伴隨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嚴重時出現嘴唇和指甲發紺、肋間肌凹陷 的情形,也容易出現結膜炎、鼻炎、鼻竇炎、咽炎、漿液性中耳炎、反覆性氣管炎和肺 炎等合併症(顏大欽、林思偕,2005;周正成,1997)。

三、氣喘的盛行率及引發氣喘的要素

(一)氣喘的盛行率 在已開發的國家,氣喘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在美國和歐洲,有 32%的學齡前

幼兒有復發性的類氣喘症狀(asthma-like symptoms)(Bisgaard & Szefler, 2007),且在

1969 到 1995 年間,氣喘兒童成長了 232%(Newacheck & Halfon, 2000),其增加的數

量相當驚人,而台灣的氣喘盛行率就像多數已開發國家一樣,呈現「逐年上升」、「都市 較鄉鎮高」以及「幼童比成人高」等三種趨勢,詳細說明如下: 1.氣喘盛行率逐年上升 謝貴雄教授針對台北市國中、國小(7~15 歲)的學童進行調查,發現在 1974 年的 時候,氣喘的盛行率是 1.3%,而在 1994 年已經上升到 10.79%(顏大欽、林思偕,2005), 1996 年環保署調查台北市國中生氣喘盛行率為 10.2%(引自黃群峰,2006),到了 2002 年台北市小學一年級的學童,罹患氣喘的比率已經高達 19.8%(楊矅旭,2005),資料 詳見表 2-1-2:

(28)

表 2-1-2 台北市國中、小學童氣喘盛行率逐年上升 研究者/單位 年代 對象 氣喘盛行率(%) 1974 國中、小學童 1.3 謝貴雄 1994 國中、小學童 10.79 環保署 1996 國中生 10.2 2002 國小一年級 19.8 長庚兒童醫院 2002 國中二年級 14.3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而在台中地區,研究顯示台中市 1987 年國小學童氣喘盛行率為 2.21%,到了 1994 年上升到 3.52%(呂克桓、王文卿,1998),在 Wang、Lue 與 Shue(1998)的研究發 現,學齡前幼兒的氣喘盛行率為 6.7%,衛生署在 2005 年進行全國支氣管炎、肺氣腫及 氣喘就醫資料統計,結果發現台中地區 0~9 歲的幼童,11.43%有氣喘的徵狀,資料詳 見表 2-1-3: 表 2-1-3 台中地區幼童氣喘盛行率逐年上升 研究者/單位 年代 對象 氣喘盛行率(%) 呂克桓 1987 台中市國小學童 2.21 1994 台中市國小學童 3.52

Wang, Lue & Shue 1998 台中市學齡前幼兒 6.7

衛生署 2005 台中地區 0~9 歲幼童 11.43

(29)

近年來台灣經歷了迅速的經濟成長以及都市化,過敏性疾病的盛行率,包含氣喘已 有顯著的提升(Wang, Lue & Shue, 1998),像台北市在 20 多年間,國中、小氣喘患者增

加了 15 倍之多(表 2-1-2),而台中地區亦是在 18 年間,氣喘幼童增加了 5 倍(表 2-1-3), 可見在 15 歲以下罹患氣喘人數不僅連年增加,而且漸趨普遍,其趨勢圖詳見圖 2-1-1: 1974 1987 1994 1996 1998 2002 2005 時間 0.00 5.00 10.00 15.00 氣 喘 盛 行 率 地點 台北市 台中縣市台北市 台中地區 圖 2-1-1 台北市、台中地區 15 歲以下學童氣喘盛行率連年上升 年代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繪製。 2.氣喘盛行率都市高於鄉鎮 長庚醫院在 2007 到 2008 年間,對基隆市學前幼兒進行氣喘盛行率之調查研究,發 現有 9.9%的幼兒被醫生診斷出氣喘,但若再加上有曾出現喘鳴、胸悶等症狀的疑似氣 喘幼兒,則比率高達 20.4%(卞金峰,2008),而廖美芬(2003)在 2002 年針對彰化縣

(30)

國小學童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氣喘盛行率為 7.3%,但有出現過喘鳴症狀的比率為 10.8 %,另一個針對花蓮縣玉里鎮的研究(黃群峰,2006),其國小學童氣喘盛行率為 8.87 %。相較之下,台北市比彰化縣以及玉里鎮的氣喘盛行率都來的高,詳細資料見表 2-1-4, 可見台灣地區都市的氣喘盛行率是較高的。 表 2-1-4 氣喘盛行率都市高於鄉鎮 研究者/單位 年代 對象 氣喘盛行率(%)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免 疫風濕科、基隆長庚 小兒科 2008 基隆市學齡前幼兒 9.9 (疑似氣喘為 20.4%) 長庚兒童醫院 2002 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 19.8 黃群峰 2006 花蓮玉里鎮國小學童 8.87 廖美芬 2002 彰化縣 6~7 歲學童 7.3 (疑似氣喘為 10.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的台灣,社會環境經歷巨變,工業化影響空氣品質,這樣的改 變在都市尤其明顯(許清祥,2001),黃群峰(2006)的研究便發現,都市中的空氣品 質惡化,比起農村地區較為嚴重。自 1991 年開始,醫界便相繼提出許多相關報告,發

現空氣中的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 SO2)以及微塵物質(partculate matter)都會引發 氣喘的發作(蕭偉傑,1999),這樣的趨勢與世界上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狀況一致(Maziak

et al., 2003;Kao, See, Yan, Ou & Huang, 2001),再加上都市戶外活動空間減少、公寓式 建築光線及通風不佳,更易引發氣喘,可見氣喘盛行率與都市化的程度有相當的關連性。

(31)

3.氣喘盛行率幼童比成人高 氣喘病人約有2/3是18歲以下的幼年族(彭萬誠,2000),Appleby(1996)研究發 現氣喘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而NHLBI的統計資料顯示,美國有將近74 %的氣喘是發生於5~14歲幼童(引自曾麗芬,2005)。在國內外的研究報告中,發現至 少有1/2~2/3的氣喘兒,在青春期之後症狀會明顯的改善,甚至消失(顏大欽、林思偕, 2005),這可能是因為免疫系統隨著年齡增長而越健全,且現今醫療進步,只要依照醫 生指示治療,都有很不錯的預後狀況(陳順發譯,2000)。 中華民國胸腔協會在 1990 到 1992 年間,對苗栗縣頭份鎮 40 歲以上的成人進行氣 喘盛行率的調查,其盛行率為 6.9%(引自王家宏、何紹彰,2001),而黃群峰(2006) 以及廖美芬(2003)調查國小學童,盛行率分別為 8.87%及 7.3%,林口長庚醫院兒童 過敏免疫風濕科、基隆長庚小兒科在調查基隆區學齡前幼兒,發現氣喘盛行率更高了, 達到 9.9%,疑似氣喘的幼兒更高達 20.4%,從這趨勢可發現在台灣氣喘盛行率小孩是 比成人高,其資料詳見表 2-1-5: 表 2-1-5 氣喘盛行率幼童比成人高 研究者/單位 年代 對象 氣喘盛行率(%) 中華民國胸腔病學會 1990~1992 頭份鎮 40 歲以上成人 6.9 黃群峰 2006 花蓮縣玉里鎮國小學童 8.87 廖美芬 2002 彰化縣 6~7 歲學童 7.3 (疑似氣喘為 10.8%) 林口、基隆長庚醫院 2008 基隆市學齡前幼兒 9.9 (疑似氣喘為 20.4%)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二)引起氣喘的要素 氣喘依其引起氣喘的要素,可分為「內因性」、「外因性」及「混合性」三種(洪

(32)

濬、謝文彬,1998),將其分述如下: 1.內因性 運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因素,許多氣喘兒在運動過後,便開始出現喘鳴、體力不支的 情形,這是因為肺部已經無法承受運動所帶來的負擔,因此喘鳴變本加厲,呼吸更形困 難(李靈芝譯,2001),而且持續性(sustained)的運動,比起靜態性(static)的運動, 更容易引起氣喘(Wolf, 2004),另外情緒也是引起氣喘的一大主因,在氣喘的範圍內, 有一項是「過度換氣性支氣管收縮」(hyperpnea-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也就是 突然增加呼吸量所引起的氣喘,例如當幼兒在玩樂時,可能因太過興奮而狂笑不已,便 會提高呼吸量,這就是一種過度換氣的動作,另外,大哭也是過度換氣的動作(蕭偉傑, 1999),因此當幼兒情緒起伏較大,害怕、生氣、大哭或大笑都可能引發氣喘的發作(陳 月枝等,2005)。 2.外因性 來自外在的過敏原或刺激物所引起,Wolf(2004)指出氣喘的引發媒介(triggering agent)包含:感染(infections),例如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s)、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過敏原,例如塵蟎(mites)、霉菌(mold)、花粉(pollens)、 動物皮屑(animal dander);污染(pollutants),例如灰塵(particulate)、廢氣(gaseous); 刺激物,例如香水(scents)、薰香(perfumes);寒冷(cold),例如冷空氣(cold air), 鼻腔內的冷空氣,是氣喘發作的一大主因(Millqvist, Johansson, Bende, & Bake, 2000),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是嬰兒和幼童重要的氣喘誘發因子(Gern, Rosenthal, Sorkness &

Lemanske, 2005)。

而在國內部分,Lue(1998)在 1995 年針對台中市 3~15 歲的幼童,進行氣喘病童 過敏原的分析,發現過敏原最多為屋塵蟎(house dust mite),佔 80.66%,其次為家中

灰塵(house dust),佔 64.70%,還有德國蟑螂(Blatella Germanica cockroach)、狗毛、 貓毛、羽毛、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豬草(common ragweed)等,都是引發

(33)

病患進行氣喘的引發要素的檢測,結果顯示屋塵蟎最多,佔 77.9%,其次是佔 40.4%的 德國蟑螂,另外還有蝦子、牛奶、蛋白、花生等食物,不過 Lue 和 Hsieh(1988)的研 究發現,較少小兒氣喘病例和食物是有關係的。綜合以上研究可發現,氣喘幼兒最主要 的過敏原是家塵與塵蟎,其他像是蟑螂、黴菌、舊棉絮、草席也都是致過敏因素。 另外,藥物也有可能引發氣喘的發作,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乙型交感神經阻 斷劑(beta blockers)可能會促使氣喘發作(曾麗芬,2005)。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引起幼兒氣喘的外因性要素,有感染、過敏原、污染、 刺激物、氣溫、藥物以及食物,其內容詳見表2-1-6: 表2-1-6 引發氣喘的外因性要素 項目 實例 感染 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 過敏原 塵蟎、德國蟑螂、霉菌、花粉、動物毛屑、羽毛 污染 灰塵、廢氣 刺激物 香水、薰香、香菸 氣溫 冷空氣、氣溫變化 藥物 阿斯匹靈、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 食物 蝦子、牛奶、蛋白、花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3.混合性 內因性和外因性兩者皆會引起氣喘,則稱之為「混合性氣喘」。在臨床上小兒氣喘 則以「混合性」與「外因性」為主(洪濬、謝文彬,1998;黃焜璋,1991)。

(34)

四、氣喘控制程度的評估

以往對於氣喘的分類,常是以「嚴重程度」為依據,例如輕度、中度、重度,或是 以「級數」分類,例如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顏大欽、林思偕,2005),

但Lenfant與Hurd認為,氣喘不應該只看「嚴重程度」,而應該要關注其「控制程度」, 瞭解控制情形比起嚴重程度分類來的重要,因此最新版本的氣喘診療指引(兒童版)

(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ren)當中,將氣喘嚴重程 度修正為「控制程度」(台灣氣喘諮詢委員會,2008)。

全球氣喘創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2006)依據日間症狀(daytime

symptoms)、日常活動限制(limitations of activities)、夜間症狀或醒來(nocturnal

symptoms/awakening)、需要使用緩解性藥物(need for reliever/rescue treatment)、肺功 能-尖峰呼吸流速或第1秒呼吸量(lung function-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or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惡化(exacerbations)等六個指標,將氣喘分為 控制良好(controlled)、部分控制(partly controlled)以及尚未控制(uncontrolled)3 種控制程度(詳見表2-1-7),分類標準簡介如下: 1.控制良好 氣喘兒兒在這6項指標之中,除了偶爾會有日間症狀以及需要使用緩解性藥物之 外,幾乎不會出現症狀; 2.部分控制 氣喘兒日間症狀以及緩解性藥物的使用每週約2次以上,其肺功能部份會小於80% 的預測值或個人最佳值,但在肺功能的測量,考量到5歲以下的幼兒未能正確的使用人 工肺量計,無法配合憋氣,因此並不適用,此外每年會有1次或1次以上的惡化情形。 3.尚未控制 氣喘兒在這6項指標中,每週可能會出現3項或3項以上的徵狀,並且在任一週出現1 次或1次以上的惡化。

(35)

表2-1-7 氣喘控制程度 指標 控制良好 (下列項目需全數達到) 部分控制 (任一週有任何一項出現) 尚未控制 日間症狀 沒有 (每週2次或以下) 每週2次以上 日常活動限制 沒有 有 夜間症狀或醒來 沒有 有 需要使用緩解性藥物 沒有 (每週2次或以下) 每週2次以上 肺功能註1 (尖峰呼氣流速或第1秒呼 吸量) 正常 <80%預測值或個 人最佳值 在任何一週中 出現3項或3項 以上。 惡化 沒有 每年1次或以上註2 在任何一週中 出現1次或以 上。註3 註 1:肺功能檢查在 5 歲以下的幼兒並不可行。 註 2:任何急性發作時,必需即時回顧平時固定使用的治療是否足夠。 註 3: 定義上,在任一週有急性發作的狀況,那麼此週便是「氣喘未控制週」(unconrrolled asthma week)。

資料來源: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06). 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ren. Retrieved November 9,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ginasthma.org. p8.

五、氣喘的治療

(一)小兒氣喘的治療

雖然截至目前為止,氣喘並無法保證能夠治癒,但是正確的診斷加上良好的處理可

(36)

瑞原、古世基,2008): 1.維持症狀的控制。 2.維持正常的活動和運動。 3.維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肺功能。 4.避免急性惡化。 5.預防氣喘死亡。 為達到上述的目標,氣喘的處置需依照不同的氣喘程度,決定治療方針,並且降低 或增加療程,其內容詳見圖2-1-2。 氣喘控制程度 治療方針 控制良好 維持並降至最低可繼續控制良好之治療步驟 部分控制 考慮升階治療以達到氣喘完全控制 控制不佳 升階治療直到氣喘完全控制 惡化 以治療氣喘惡化之方法治療 降低 增加 圖2-1-2 根據氣喘控制狀況的治療方針

資料來源: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2006). 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ren. Retrieved November 9,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ginasthma.org. p14.

若氣喘已達到控制良好的程度,那麼便可降低治療的頻率、用藥以及活動限制,反 之倘若尚未達到控制良好的階段,便需要再依病情,增加治療次數或是改變治療方式,

(37)

臨床上,氣喘的治療包括「環境控制」、「藥物治療」及「減敏治療」三大方面 (Rachelefsky, Fitzgerald, Page & Santamaria, 1993),在這些照護中,藥物治療以及減敏

治療是屬於醫療行為,而環境控制則是任何人皆可進行的治療照護,以下便就此3種治 療加以詳述: 1.環境控制 環境的控制包含戶外的空氣品質,以及室內生活環境,研究發現,過敏原或刺激物 環繞在我們生活環境,若長期曝露其中會造成氣喘的惡化(顏大欽、林思偕,2005), 對幼兒來說,家庭是最密切的活動場所,從引發幼兒氣喘的過敏原中可發現其來源多出 自於家中,研究報告顯示,若居家環境實施過敏原的管控,的確可以改善氣喘的症狀 (Gardner, Crapo, Jackson & Jensen, 1992),可見居家的環境控制相當重要,家長必需

隔絕家中任何引發物(triggers),像是塵蟎、灰塵、菸害、蟑螂等,因為這些過敏原會 讓幼兒的氣喘更嚴重(AAAAI, 2008)。

2.藥物治療

研究報告指出只要能遵從醫師之藥物處置,就能明顯降低氣喘急性發作的次數

(Scherer & Bruce, 2001),但是對於幼兒來說,很難記住治療藥物的劑量,以及應該使 用的時間,因此對氣喘幼兒來說,要有良好的用藥習慣就必需靠父母協助(Gibson, Henry,

Vimpani, & Halliday, 1995 ) 。 氣 喘 的 治 療 藥 物 可 分 為 兩 大 類 : 支 氣 管 舒 張 劑 (bronchodilator)以及抗發炎藥物(antiinflammatory drug)。

支氣管舒張劑就是俗稱的「支氣管擴張劑」,其功能就是使平滑肌放鬆,恢復原來 的管徑大小,迅速緩解支氣管收縮引起呼吸困難的現象,而非「擴張」功能(楊曜旭,

2005;吳克恭,2002),像是短效乙二型(short-action β2-agonist)、吸入式抗膽鹼製 劑(anticholinergic)、短效性茶鹼(aminophylline),這類的藥物對於控制夜咳的發生

及運動誘發的氣喘相當有效(Sorkness, Lemanske & Mauger, 2007;楊曜旭,2005)。 抗發炎藥物可以改善氣喘患者呼吸道的發炎現象,以預防腫脹發生,有穩定細胞的

(38)

症狀的控制以及減少支氣管的過敏反應非常有效(陳月枝等譯,2005)。

3.減敏治療

多數的氣喘治療藥物皆集中在發炎的消除以及症狀的緩解,但是為了改善病人的體 質,唯有想辦法調解體內的免疫機轉,而減敏治療便是這樣的原理(Rachelefsky,

Fitzgerald, Page & Santamaria, 1993),其方法是將過敏原純化後直接施以皮下注射,以 遞增的方式加量,注射時間由1星期1次逐漸拉開到2星期1次,再到1個月1次、1個月1次, 完整的療程約需2、3年(楊曜旭,2005)。 但是減敏治療在氣喘的幼童身上效果尚不清楚,許多氣喘幼兒具有多種過敏原,難 以完整檢測出所有的過敏原,且注射費用昂貴,治療流程需要數年,幼兒容易半途而廢, 且如果症狀又出現,便又得從頭開始治療(陳月枝等譯,2005),因此許多氣喘幼兒並 不選擇這樣的治療方式。 (二)氣喘與母乳 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是大家公認最理想的嬰兒營養取得方式,因為母乳具高 營養價值,且其中一些營養成分被認為可以避免過敏的發生。Berner 與 Bornehag(2004) 針對瑞典 Varmland 的 14077 位 1~6 歲的幼兒進行調查研究,發現至少出現過一種過敏 或氣喘徵狀的幼兒佔 48.8%(約 6870 人),且哺餵母乳不足 3 個月的幼兒,發生非典型

感冒(non-typical common cold)引起的夜咳、氣喘、鼻炎以及過敏性鼻炎的機率顯著大 於哺餵母乳 3 個月以上的幼兒,Horak、Morass 與 Ulmer(2007)的研究亦指出,哺餵 母乳 4 個月以上的幼兒,發生氣喘疾病的情形較少,而 Oddy 等人(2004)以 6 歲幼兒 為樣本的研究亦發現,沒有持續哺餵母乳與氣喘以及過敏的增加有關,可見哺餵母乳與 否,以及哺餵母乳的時間會影響幼兒氣喘發生的機率。 除了哺餵母乳持續的時間之外,哺餵母乳的時間點亦是影響幼兒氣喘的因素, Wright、Holberg、Taussig 與 Martinze(2001)的研究便發現在頭 2 年哺餵母乳的幼兒, 不論母親是否有氣喘,其幼兒復發性喘鳴(recurrent wheeze)的發生率較低,但氣喘的 母親若哺餵母乳,則幼兒很有可能也會有氣喘,而這樣的結果有可能是因為「遺傳」。

(39)

從上述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氣喘可能受到遺傳或是先天體質的影響,但是母乳 對於呼吸道疾病的預防確是有幫助,不過哺餵母乳必需要從早期開始,並且持續至少 3

~4 個月以上,才會有較為顯著的效果。

多年以來的研究尚無法證實母乳的哺育是否可以避免過敏原的致敏,或是預防氣喘

的發生,這可能是因為每個研究方法不同,因此難以比較,不過毫無疑問的母乳是嬰兒 最佳的營養來源,所以母乳仍舊是美國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歐洲過敏免疫學會(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cinal Immunology,

EAACI)所建議避免過敏的基本原則之一(吳如芳,2005)。目前哺餵母乳的人口雖有

上升的趨勢,但仍然不夠普遍,在一個針對新加坡 2,098 位母親所做的研究便指出大約 有 94.5%曾經試圖要哺餵母乳,其中有 71.6%的母親於第 1 個月進行哺乳,49.6%持續

到第 2 個月,只有 29.8%堅持到 4 個月(Foo, Quek, Ng, Lim & Deurenberg-Yao, 2005), 可見母乳哺餵的倡導工作仍是目前急需推廣的要務之一。

六、氣喘兒的外觀變化

氣喘兒的病情控制程度也會影響氣喘疾患的預後情形,一般來說,症狀越嚴重、控 制程度不佳,則治療的預後越差,甚至可能會轉變成慢性失能疾病(陳月枝等,2005; Aas, 1981),雖然許多氣喘兒在青春期時,症狀即可消失,不過是否脫離氣喘,目前尚 無可預測之因素(陳月枝等,2005)。氣喘症狀有改善的機會,但並不代表不需要治療, 因為氣喘症狀經常發作的幼兒,有很高的比例會持續到成人時期(顏大欽、林思偕, 2005),可見早期且適當的使用藥物、養成正確生活習慣,以達良好的控制氣喘是很重 要的。氣喘的幼兒除了呼吸急促、喘鳴、咳嗽、胸悶,胸部不適和胸痛等典型症狀之外, 也會因為藥物的副作用或是呼吸的習慣,使得氣喘幼兒在外觀上會有很大的差異(陳月 枝等,2005),茲將說明如下:

(40)

(一)鼻端皺紋 幼兒氣喘大多與過敏原有關(楊曜旭,2005),接觸過敏原時,身體便會出現敏感 反應,最直接便是鼻子癢的不適感,幼兒會出現挖鼻孔或是「擠眉弄眼」的臉部動作, 不斷把鼻子往上推擠之下,便會產生鼻端皺紋(陳順發譯,2000)。 (二)黑眼圈 當氣喘幼兒的呼吸道接觸到引發物後,會產生特異性的發炎,使得支氣管黏膜腫脹 (王家弘、何紹彰,2001),同時鼻黏膜也會發炎腫脹,黑眼圈便是因為鼻黏膜腫脹所 造成的,無論何種膚色的幼兒,都會形成暗色的眼袋,即使是 1 歲大的嬰兒,其眼睛下 方也會出現黑眼圈(陳順發譯,2000)。 (三)上齒突出 由於氣喘兒呼吸道變得狹窄(NHLBI, 2008;鄭睿哲,2006;黃焜璋,1991),因 此常會用口呼吸(陳順發譯,2000),長期使用口部呼吸會改變口腔的外型,可能會導 致顴骨扁平、鼻子變狹窄(陳月枝等,2005),當口腔結構變狹窄之後上顎可能會比下 顎突出、上下齒咬合過度,這種張口呼吸的方式,便註定將來必需進行齒列矯正(陳順 發譯,2000),但幼兒階段恆齒尚未長齊,因此可待之後再觀察是否需要牙齒矯正。 (四)月亮臉、水牛肩、肥胖 Oddy等人(2004)的研究發現幼兒BMI值的增加和氣喘有關。藥物的使用,可能會 有副作用的產生,尤其是類固醇類的藥物最讓人擔心,因為長期的使用,可能會產生滿 月臉、水牛肩、胃口大增等副作用,讓幼兒外表看起來顯得肥胖(楊曜旭,2005;吳克 恭,2002),但這些副作用通常是長期大劑量的使用下才會產生,只要依照醫生指示來 用藥、停藥,就不容易有上述副作用的出現(楊曜旭,2005)。 (五)發育不良 在嬰兒時期出現氣喘控制不良,或是治療氣喘的藥物都會影響到幼兒的發育,即使 氣喘控制良好,也常會導致青春期的延遲到來。有喘鳴的嬰兒就像是囊性纖維病變 (cystic fibrosis, CF)病童,發育不良不僅僅是因為胸部的疾患,也可能是因為吸收不

(41)

良或是餵食不順有關,因此當氣喘兒發育不良的時候,是需要考慮其他因素的(Silverman,

2002)。

從上述氣喘兒的預後可發現,氣喘幼兒除了健康情形外,因為治療或是習慣動作而 引發外觀上的改變,亦是需要注意的預後狀況。

(42)

第二節 幼兒社會行為

對於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r)的探討,從 1960 年代以後已廣為心理學領域所注 意(羅瑞玉,1997),雖然學者們定義角度不同,關注的層面各殊,但是視社會行為為 幼兒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毫無疑義的,到底幼兒的社會行為有何重要意涵?以下便就其 「社會行為的內涵」、「形成社會行為的要素」、「幼兒社會行為的理論基礎」以及「影 響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加以論述。

一、幼兒社會行為的內涵

(一)社會行為的定義 人類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學習由一個自然人轉變成為社會人,這段歷程叫做社會化 (socialization),而人為了要社會化所表現的行為便是「社會行為」,而這樣的行為模 式又有什麼特色? 溫世頌(2006)認為一個人在社會影響或控制下所產生的行為,便是社會行為,鄭 淑俐(2001)則強調社會行為會與他人產生心理或生理的交互作用,劉奕樺(1996)明 確的將社會行為分成正向社會行為及負向社會行為,指出這個在社會影響或控制下,與 他人產生的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不一定是正向,亦會有負向的行為產生。 事實上專家學者因探討的社會行為內涵各異,也會衍生出不同的定義,因此研究 者將各學者對於社會行為的定義依據年代整理成表 2-2-1 加以說明,並加以歸納出本研 究的「社會行為」之定義。

(43)

表2-2-1 社會行為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社會行為的定義 溫世頌 2006 在社會影響或控制下的行為。 陳雅芬 2006 當幼兒與他人互動時,能有效知覺人際間的關係與個人社會 角色,並以適當的行為表達自己的意志,善於處理情緒、及 運用語言的能力,以有效的行為結交朋友。 鄭雅婷 2006 人與人互動而表現出來的行為。 戴禹心 2005 幼兒在幼兒園中與他人接觸交互作用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李宜賢等 2002 受社會刺激或互動影響的行為便稱為社會行為。 鄭淑俐 2001 個體與外在環境接觸的過程中,與他人互相影響,產生心理 或生理的交互作用。 陳幗眉、洪福財 2001 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調適所產生的行為模式。 吳承珊 2000 社會行為是社會化經驗的結果。 洪儷瑜 1997 社會適應行為有尊重、互惠、合群、衝突處理、溝通技巧等, 而不適應行為有攻擊、過動、衝突、人際問題等。 陳聖謨 1996 在工作能力、主動性、瞭解人己關係、禮貌、陌生及公共場 合所反應出來的行為。 劉奕樺 1996 社會行為分成正向社會行為及負向社會行為。 涂妙如 1994 幼兒在幼兒園中與他人互動的行為。 張春興 1994 人與人之間交感互動時所表現的外顯行動或內在感覺與思 想,因此社會行為雖可由個體表現出來,但所表現的行為, 總是與他人有關。

(44)

表 2-2-1 社會行為的定義(續)

研究者 年代 社會行為的定義

詹棟樑 1994 社會行為是各種因素複合而成,並非單一因素的作用,且社

會行為是互動的,必須與他人交往而發生交互作用的行為。

Newcomb,

Bukowski & Pattee

1993 社會行為大致可歸納出四要素-攻擊(aggression)、退縮 (withdrawal)、社交能力(sociability)、認知(cognitive)。 游淑芬 1993 個體與別人接觸或相處時所表現的行為。 吳武典 1992 良好的社會行為應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有較明確的自我 概念、有滿意的心理效能、健康的身體、智能成熟、情緒成 熟、社會行為成熟、能夠接受現實,通常具有以上特質的人 也較能適應社會。 黃淑苓 1991 人的行為就是社會行為。

Asher & Coie 1990 社會行為分為利社會行為以及反社會行為,前者有利於社會 適應,後者容易造成社會適應不良現象。

張春興 1989 經由與他人交往而受到別人行為的影響,使個人逐漸學到符

合社會要求的行為,此種在社會因素下改變的行為歷程。

Bellack & Hersen 1979 人際情境中,所用以引起別人反應的語言(verbal)或非語 言(nonverbal)的行為模式(behavioral repertoire)。 Hurlock 1978 個體社會化後與他人相處接觸時所表現出的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根據表2-2-1,可歸納出社會行為定義如下: 1.社會行為從一出生便開始 人的行為就是社會行為(黃淑苓,1991),嬰兒肚子餓發出的哭聲,面對照顧者展

數據

表 2-1-1  氣喘的定義
表 2-1-2  台北市國中、小學童氣喘盛行率逐年上升  研究者/單位  年代  對象  氣喘盛行率(%)  1974  國中、小學童  1.3 謝貴雄  1994  國中、小學童  10.79  環保署  1996  國中生  10.2  2002  國小一年級  19.8 長庚兒童醫院  2002  國中二年級  14.3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而在台中地區,研究顯示台中市 1987 年國小學童氣喘盛行率為 2.21%,到了 1994 年上升到 3.52%(呂克桓、王文卿,1998),在
表 2-2-1  社會行為的定義(續)
表 2-2-4  社會行為的理論基礎  理論  代表學者  主要概念  對社會行為的啟示  生物論  Bowlby  人類行為有一部份是屬 於本能,也就是人類的 本性。人類為了生存會 發展出許多需共同遵守 的社會規範。  為了生存,人類不得不發展出符合社會價值觀的社會行為,而人類最初 3 年的「敏感期」將影響日後建立社會行為的類型。  心理分析論  Freud  Erikson  人受到本我、自我、超我的生物驅力所驅使, 並從中得到滿足,而每 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發 展任務,要能突破危機 才能往下一階段發展。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nalysed by type of courses being taken and school sector of the graduates, among the 2013/14 S6 graduates who were pursuing full-time study, graduates of government schools

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of historical accounts regarding the exact time of his arrival, Bodhidharma was no doubt a historical figure, who, arriving in

Analysed by type of courses being taken and school sector of the graduates, among the 2015/16 S6 graduates who were pursuing full-time study, graduates of schools under the

Analysed by type of courses being taken and school sector of the graduates, among the 2014/15 S6 graduates who were pursuing full-time study, graduates of government schools

Ir Ms Becky L S LUI Geotechnical Engine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Civil Engineering & Development Department HK SAR Government... • In old days, there was very

社會保障 社會福利 系統性因素 議題及關注 緊急救. 濟為主 的移民 社會

But the network security, the perceive risk of online insures behaviors, the cognitive of e-life insurance products, allow them to maintain reservation about the online

There is no bundled means for those who are licensed as motivation for strict execution, which leads to the hesitative attitudes toward HACCP among proprietor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