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之相關研究"

Copied!
1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之相關研究 學生:賴鍾璇                                                指導教授:陳政友  博士 . 摘要 本研究以橫斷性調查研究法,針對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探討菸品訊 息接觸對其菸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間的關係。本研究採問卷 調查法,以分層集束隨機抽樣方式,選取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台北 市高中職日間部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共計 18 個班級,發出問卷 906 份,回收有效問卷 840 份,有效回收率達 93%。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 菸品訊息接觸方面,男生接觸菸品訊息的頻率較女生高、拒絕 菸品訊息之態度也較女生負向;一年級學生拒絕菸品接觸之態 度較二、三年級學生正向;學業成績愈好,其拒絕菸品接觸之 態度也愈正向;而接觸菸品訊息的頻率愈高,菸害知識愈好, 拒菸態度愈負向;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愈正向其拒菸態度也愈 正向。 二、 研究對象菸害知識平均答對率為六成八,屬中上程度;而高中 學生對菸害的知識程度較高職學生佳。 三、 研究對象拒菸態度趨於正向;女生、學業成績居班級前三分之 一者,其拒菸態度較為正向;而二年級的拒菸態度較一年級、 三年級負向。 四、 研究對象吸菸率為 12.1%,男生、高職生、學業成績居班級後 三分之一者吸菸比率較高;將社會人口學變項控制之後,發現 「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 「菸害知識」及「拒菸態度」是吸菸 行為最主要的預測變項。研究對象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及拒菸 態度愈負向而菸害知識愈高者,愈傾向吸菸。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期望能使相關單位正視媒體對 青少年的影響,做為未來推廣相關媒體識讀上的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吸菸行為 i   .

(2)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bacco information, knowledge of smoking hazard, anti-smoke attitude and Their smoking behavior of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 Master Thesis By Chung-Hsuan La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in cross-sectional survey metho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from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This study is used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stratified-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Selecting 18 classes from first grade to third grade of second semester in academic year of ninety-seven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pei. There are 906 questionnaires. The effective return rate is 93%, a total sample size were 840 students. The important summary is as follows, 1. The aspect of getting the tobacco information, tobacco information frequency with male have higher chance than female and whose anti-tobacco information attitude are more negative.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and students who have better test result, whose anti-tobacco information attitude are more positive. The students, who have the higher chance with tobacco information frequency and have more knowledge of smoking hazard, are more negative for anti-smoke attitude. Students have more anti-tobacco information attitude are more positive for anti-smoke attitude. 2. The average of answering correct questions with knowledge of smoking hazard for students is 68%, which is ranged in the middle level, seni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have better knowledge of smoking hazard tha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students. 3. In this study, female and students who have better test results are more positive for anti-smoke attitude.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are more negative than first grade students or third grade students. 4. The smoking ratio for researched students is 12.1% and the students who have higher smoking ratio are male,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students, students whose test results are ranged at one third behind in the class. Under the control of social population variable , we discover the major forecasted elements are 「 anti-tobacco information attitude」 、 「knowledge of smoking hazard」 、 「anti-smoke attitude」. The researched students, who are more negative for getting the anti-tobacco information attitude and anti-smoke attitude and more knowledge for knowledge of smoking hazard, are tended to smoke. ii   .

(3) Based on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and expecting th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media’s influence and using this research as the reference to promote relevant media literacy to th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 Teenager, Tobacco Information, Knowledge of Smoking Hazard, Anti-smoke Attitude, Smoking Behavior. iii   .

(4)  .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6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青少年吸菸行為概述 ............................ 9 第二節 菸品訊息接觸與其相關因素探討 ................. 23 第三節 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相關因 素探討 .......................................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5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6     iv   .

(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61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分佈 .................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 為之分佈 ..................................... 63 第三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識、 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間之關係.................... 7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 為彼此間之關係................................ 80 第五節 研究對象吸菸行為之預測變項探討 ............... 83 第六節 討論 .........................................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3  第一節 結論 ......................................... 93 第二節 建議 ......................................... 94. 參考文獻 ........................................ 97  附. 錄 ....................................... 107  附錄一 問卷內容效度考驗專家名單 .................... 107 附錄二 問卷內容效度專家審查 ........................ 108 附錄三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 及吸菸行為調查預試問卷 ....................... 124 附錄四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 及吸菸行為調查正式問卷 ....................... 132 v .  .

(6) 圖. 目.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 ....................................... 44 圖 3-2-1 研究流程 ....................................... 55.  . vi   .

(7) 表. 目. 次. 表 2-1-1 國內高中職學生吸菸現況調查摘要表 ............... 14 表 3-2-1 施測學校及人數一覽表 ........................... 45 表 3-3-1 家庭社經地位分類表 ............................. 48 表 3-3-2 問卷內部一致性之信度分析 ....................... 54 表 3-4-1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及統計方法 ......... 59 表 4-1-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之分佈 ................... 63 表 4-2-1 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識與拒菸態度量表之得分 ................................................ 68 表 4-2-2 研究對象接觸菸品訊息之頻率之分佈情形 ........... 68 表 4-2-3 研究對象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之分佈情形 ........... 69 表 4-2-4 研究對象菸害知識量表各題答題之分佈情形 ......... 70 表 4-2-5 研究對象拒菸態度量表各題答題之分佈 ............. 71 表 4-2-6 研究對象吸菸行為之分佈 ......................... 72 表 4-2-7 研究對象吸菸行為相關資料之分佈 ................. 72 表 4-3-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品訊息接觸之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 ............................................ 76 表 4-3-2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害知識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7 表 4-3-3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拒菸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8 表 4-3-4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吸菸行為之卡方檢定 ..... 79 表 4-4-1 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之相關分析 ..... 82 表 4-4-2 菸品訊息接觸與吸菸行為之相關分析 ............... 82 表 4-4-3 菸害知識、拒菸態度之相關分析 ................... 83 表 4-4-4 菸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之相關分析 ......... 83 表 4-5-1 複羅吉斯迴歸分析中各預測變項之共線性分析 ....... 84 表 4-5-2 研究對象預測變項與吸菸行為之複羅吉斯迴歸分析 .... 85. vii   .

(8)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包含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 名詞操作型定義及研究限制等共六節,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吸菸的議題於現今的社會不斷的被提及,隨著吸菸率的不斷攀 升,耗費的國家資源,如醫療、教育、經濟等也隨之大幅成長。根據 行政院衛生署(2008)公布96年十大死因中,前三位的惡性腫瘤、心臟 疾病、腦血管疾病皆與吸菸有關。世界銀行指出,在開發中國家,每 10名成人死亡,就有1名因菸害死亡,在全球八大死亡原因中,就有 六項與吸菸有關;到2030年,預計每6人當中,便有1人因吸菸致死, 每年的死亡人數超過800萬人,其中80%發生在開發中國家(行政院衛 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Crofton & Simpson,2002; WHO,2003, 2008a) 。因此,全球當局對於菸害正積極研討對策。然而WHO(2008a) 調查發現,有24%的吸菸青少年自10歲開始吸菸。行政院衛生署調查 台灣地區2005年成人吸菸行為中也指出,有63.3%的曾吸菸者吸第一 支菸的年齡在18歲以前,且有51.8%的人在18歲即已養成吸菸習慣(行 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a) 。李景美(2003)調查青少年開始吸 菸平均年齡為13歲,且九成的吸菸者在18歲之前就開始吸菸。上述文 1   .

(9) 獻顯示,菸害防制為青少年階段重要的課題。 隨時代變遷,政治民主的開放以及大眾傳播媒體普及,台灣地區 自民國76年開放洋菸進口以來,洋菸進口商的促銷攻勢,也成為一項 影響因素,而青少年更成為代理商主要促銷對象(李景美,1998;Ling & Glantz,2002)。加上日劇、韓劇大舉入侵台灣社會,劇中常藉吸 菸行為呈現主角心境,吸菸鏡頭廣泛的在節目中出現。除此之外,許 多電影、偶像劇中主角利用吸菸代表沈穩、帥勁、財富權勢,一再呈 現負面形象皆會影響青少年。種種環境因素之加成作用,造成兒童及 青少年吸菸比率大幅提升,而開始接觸菸品的年齡有下滑的趨勢(李 雪芳,2006)。在女性市場中,針對女性的時尚雜誌,菸商也專為女 性推出較淡、低焦油且添加甜味劑的產品,請來歐美模特兒象徵時髦、 性感的風情(Klein & Clair,2000;Crofton & Simpson,2002)。 除此之外,偶像的仿效也是重要因子之一。因科技的進步與電腦、通 信與電子的整合發展,促使網際網路快速的成長,也由於網際網路使 用者的急速增加,使網際網路一躍成為最主要的大眾傳播媒體(廖梨 伶,2000)。也因為這樣開放、民主的空間,全國最大電子系統佈告 欄(BBS)-批踢踢實業坊也成立菸版(tobacco)供民眾自由討論與 菸相關文章。 2003年WHO的世界無菸日的主題為「無菸草電影,無菸草時尚:. 2   .

(10) 行動!(Tobacco-free film, tobacco-free fashion: action!)」, 主要強調促進無菸社會,禁止菸商將品牌置入媒體中播送,並且號召 時尚流行公司拒絕菸商的贊助,而在此會議中,也突顯出媒體影響吸 菸的問題。同年,「世界衛生組織菸草管制架構公約」更進一步明訂 締約生效五年內,根據其憲法或憲法原則全面禁止所有菸草廣告、促 銷及贊助,包括禁止所有廣播、電視、印刷品及其他媒體,如網路廣 告,國家及國際間的活動贊助皆不得出現菸品訊息(WHO,2003)。在台 灣,民國八十六年頒佈「菸害防制法」,當中規範,廣播、電視、電 影、錄影物、報紙、看板等都不得刊登菸品廣告,對於此規定,菸商 卻遊走法律邊緣,將廣告刊登於雜誌上、運用網際網路做為媒介宣傳 商品,達成訊息傳遞;另外,法條中也提到菸商不可以品牌名稱舉行 或贊助體育及藝術活動、品嚐會、演唱會及演講會等,但菸商仍可用 其公司名義贊助或舉辦各項活動,間接在活動中出現品牌色彩、商標, 變相塑造品牌形象。有鑑於此,菸害防制新法於96年7月11日修正, 其內容包含上述規定外,也將雜誌、電腦網路、電子通訊等含括在內, 並且於98年1月11日開始實施,目的就是為避免菸商將品牌利用置入 性行銷傳達給青少年。基於上述,本研究擬針對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探 討菸品訊息接觸對其菸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間的關係,期望 能使相關單位正視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做為未來推廣相關媒體識讀. 3   .

(11) 上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動機與重要性,歸納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識、 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分布現況。 二、 分析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識、拒 菸態度、吸菸行為之關係。 三、 分析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 之關係。 四、 分析研究對象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吸菸行為彼此間之關係。 五、 探討在控制社會人口學變項之後,研究對象之菸品訊息接觸、 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對其吸菸行為之預測力。.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為何? 二、 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的現況為何? 三、 研究對象菸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現況為何? 四、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品訊息接觸是否有關? 五、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害知識是否有關? 六、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拒菸態度是否有關?. 4   .

(12) 七、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吸菸行為是否有關? 八、 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是否有關? 九、 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與拒菸態度是否有關? 十、 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與吸菸行為是否有關? 十一、 研究對象菸害知識與拒菸態度是否有關? 十二、 研究對象菸害知識與吸菸行為是否有關? 十三、 研究對象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是否有關? 十四、 在控制社會人口學變項之後,研究對象之菸品訊息接觸、菸害 知識、拒菸態度是否可有效預測其吸菸行為?.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會因其社會人口學各變項之不同水準而 有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菸害知識會因其社會人口學各變項之不同水準而有顯 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拒菸態度會因其社會人口學各變項之不同水準而有顯 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吸菸行為會因其社會人口學各變項之不同水準而有顯. 5   .

(13) 著差異。 五、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間有顯著相關。 六、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與拒菸態度間有顯著相關。 七、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與吸菸行為間有顯著相關。 八、研究對象菸害知識與拒菸態度間有顯著相關。 九、研究對象菸害知識與吸菸行為間有顯著相關。 十、研究對象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間有顯著相關。 十一、 在控制社會人口學變項之後,研究對象菸品訊息接觸、菸害知 識、拒菸態度可有效預測其吸菸行為。.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本研究的重要名詞之操作型定義如下: 一、 高中職學生:本研究針對台北市各高級中等(職業)學校97學年 度在學之日間部一至三年級男、女學生。 二、 社會人口學變項:是指與學生相關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學制、 年級、學業成績、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社經地位。分別敘述如下: (一) 性別:分為男性與女性。 (二) 學制:分為高中及高職兩類。 (三) 年級:分為一、二、三年級。. 6   .

(14) (四) 學業成績:指在班級中學業成就表現,按成績排名分為前面三 分之ㄧ、中間三分之一及後面三分之一。 (五) 父母婚姻狀況:按研究對象家長的婚姻狀況分為父母共同生活、 父母分居、父母離婚及父或母親過世。 (六) 家庭社經地位:社經地位採用Hollingshead在1957年提出之兩 因素社經地位指數法。調查研究對象家長的教育程度及職業類 別,並將教育程度乘以4,加上職業類別乘以7,所得之總和為 其社經地位指數,再將社經地位指數為11-29分者歸為低社經 地位、30-40分者為中社經地位、41-55分為高社經地位。 三、 菸品訊息接觸:本研究綜合文獻後,採用自行編製問卷,以研究 對象主觀的評量近六個月內所接觸之大眾傳播媒體中所呈現之 菸品訊息,含「接觸菸品訊息之頻率」及「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 量表得分愈高,代表研究對象對接觸菸品訊息之頻率愈高、態度 愈正向;反之,則愈低、愈負向。 四、 菸害知識:係指自擬問卷中「菸害知識」分為「菸品中的成分」、 「吸菸對健康(疾病)的影響」與「菸害防制法」三部分。按研究 對象答題程度,答對給1分,答錯為0分。分數愈高,表示菸害知 識程度愈高。 五、 拒菸態度:研究者在參考李景美(1998)、張玉青(2005)、邱. 7   .

(15) 柔蒲(2008)之文獻後自擬之「拒菸態度」,分為「吸菸對身體心 像的影響」、「吸菸對健康的影響」及「吸菸對心理感受」三部 分正向或負向的主觀評價,以拒菸態度測驗總分來表示。得分愈 高,表示態度愈正向。 六、 吸菸行為:本研究將吸菸行為區分為每日吸菸、偶爾吸菸和完全 不吸菸。每日吸菸指研究對象每日吸菸;偶爾吸菸是指有吸菸習 慣但沒有每日吸菸,包括每週至少吸菸一次以上;完全不吸菸包 括從來沒有吸過菸或已戒菸,且一生中未吸超過100支菸。.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有幾點限制,茲說明如下: 一、本研究受限於人力、時間,僅以台北市之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 象,所以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到全國高中職學生。 二、 本研究中所探討之問題、各變項間的關係及發現僅限於研究工具 所涵蓋之範圍。 三、 本研究調查方式乃採取自填式問卷,無法完全避免研究對象之 回憶偏差,故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 四、 本研究實施乃採取橫斷式研究,只能探討各變項間的相關性, 無法提供明確的因果關係。. 8   .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包括青少年吸菸行為概述;菸品訊息接觸相關因 素探討;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相關因素探 討,詳述如下:. 第一節 青少年吸菸行為概述 本節共分為三部分,以下將說明吸菸之危害、青少年吸菸現況分 析及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吸菸行為之相關因素。 一、吸菸之危害 菸草所含的化學物質共有四類,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及 刺激物質;一氧化碳會取代血液中的氧氣,使身體細胞獲得的氧氣量 減少;尼古丁使血管收縮,心跳加速,並增加血液循環系統的負擔; 焦油及刺激物質則會破壞細胞,對身體的細胞造成影響(董氏基金會, 2008a)。 根據歐美國家統計,吸菸可以解釋30%以上所有癌症死因,除了 肺癌之外,菸害與至少十五種以上癌症有關,其部位包括鼻咽、肺、 食道、腎臟及膀胱等;除此之外,吸菸也可能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消化道潰瘍等,甚至影響生育;吸菸年齡愈 早越容易成癮,並且引發肺功能、脂蛋白異常,甚至與早發性動脈硬 9   .

(17) 化症的可能性越高(李景美,1998;陳富莉、李蘭,1999;楊美賞, 2002;施嫈瑜,2006;世界醫師會,2008;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CDC,2008a;Crofton & Simpson,200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02;Hsu & Pwu,2004)。 以我國青少年成癮物質使用情形而言,多由吸菸、飲酒及嚼檳榔 開始,再進而使用強力膠、搖頭丸、大麻等藥物,最後再進入其他烈 藥諸如海洛因、速賜康等使用;是故,「菸、酒、及檳榔」又被稱為 「入門藥」 (gateway drugs) (李景美,2008) 。而菸草中尼古丁是的 成癮物質,美國衛生署長於1988年報告結論指出:(1)菸品及其他 形式的菸草是具有成癮性的,(2)尼古丁是菸草中導致成癮的藥物, 及(3)菸草成癮的藥理與行為過程,與海洛因、古柯鹼等藥物的成 癮過程相近(引自李景美,2008)。 二手菸的暴露亦是菸害所應重視的問題,菸草點燃後所產生的煙 霧可分為兩部份,中間部分為主流煙(燃燒較完全)與旁邊部分為旁 流煙(燃燒較不完全),研究顯示旁流煙所產生的有害物質要比主流 煙為多,而所謂的二手菸乃是旁流煙加上吸菸者吸入體內再吐出的部 分主流煙,故二手菸的有害物質實際上比一手菸多,對人類傷害更大 (施嫈瑜,2006) 。 上述文獻歸納,吸菸所造成的的影響,一方面是對身體健康危害,.   10  .

(18) 就青少年而言並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健康受到威脅,但對尚未成熟的身 體,的確是有多方面的危害,其中包含動脈硬化、上皮及內皮細胞的 傷害、肺功能的改變,可能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癌症等;另一方面是 尼古丁成癮後,約有85%的青少年在克服剛開始吸菸的不舒服後,會 變成經常吸菸的人,一旦開始吸菸就容易帶進其他藥物濫用的成癮, 將造成社會更大的負擔(羅鈺婷,2004) 。 二、青少年吸菸現況分析 長久以來學生吸菸行為一直是校園中重要的議題,也是嚴重的學 校衛生問題,屬於十大濫用、成癮行為(addictive behavior)之一, 戕害人體健康甚巨(戈依莉、劉影梅,2000)。國內學者於1980年代 開始針對青少年進行吸菸調查,然而研究對象樣本大小及地區性的差 異,青少年吸菸的盛行率也有所變化。關於高中職學生吸菸的狀況, 詳述如下(見表2-1-1) 。 根據美國CDC調查2007年高中生吸菸率為20%,其中男生吸菸率為 21.3%;女生為18.7%,預估每天約有4000名12到17的青少年嘗試吸第 一根菸,並且估計有1140名青少年成為每日吸菸者(CDC,2008b)。 美國2006年調查青少年使用涼菸的比率,其中12到17歲的青少年中 43.8% 有 使 用 涼 菸 的 習 慣 , 而 18 到 24 歲 也 有 35.6% 的 人 使 用 涼 菸 (KreslaKe , Wayne, Alpert, Koh & Connolly,2008) 。.   11  .

(19) 在台灣,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2005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 查」中,係以高中職學生為對象進行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高中職 學生曾經吸菸率為41.86%;其中,男性吸菸率為50.67%,女性為33.71%; 若以不同學校屬性比較目前吸菸學生的比率,高職學生吸菸者比率為 15.71% 顯著高於一般高中學生6.02%。若以目前吸菸來看,吸菸之比 率為13.99%,其中男性佔20.73%、女性佔7.84%,就年級別來區分, 高中職一年級13.58%,高中職二年級生14.64%,高中職三年級為 13.68%(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a) 。另外,有24.69%的學生 表示第一次吸菸之年齡是在10歲以前(Katim & Zapata,1993;行政 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a)。 周思源等人(2005)以台灣地區在校國、高中(職)生為母群體, 調查其吸菸之盛行率,抽出12,327名學生發現,高職生吸菸比率佔最 高17.7%,國中生次之佔10.8,高中生最低為6.7%;有37.2%的學生在 12歲(含)以前已開始吸菸。 李景美、苗迺芳與黃惠玲(2000)調查台北市青少年吸菸行為發 現,高中生吸菸率為44.7%。楊雪華、陳端容、李蘭與柯姍如(2002) 針對台北市某綜合高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247名樣本中,吸 菸率為21.5%;男、女生的吸菸率分別為21.9%和20.9%;而職業班的 吸菸率為29.0%,明顯高於普通班的16.8%。.   12  .

(20) 劉美媛(2005)針對台北市九十三學年度某高職全體學生為母群, 探討其學生吸菸行為,結果發現高職學生吸菸率為20.6%,男生吸菸 盛行率為25.6%,女生吸菸盛行率為6.4%。蔡宛珊(2008)年以台北 市高中職學生為母群體,抽出1082份有效問卷發現,研究對象吸菸率 為11.7%;男、女生的吸菸率分別為15.4%和5.5%;而高職吸菸率為 16.2%,較高中的9.7%為多。 陳怡如(2001)針對台北縣某兩所高職學生為調查對象,收集823 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男生之吸菸率為29.81%,女生的吸菸 率為21.16%,且私立學校學生之吸菸率39.64%高於公立學校學生的吸 菸率21.78%。 李碧霞等人(2004)選取宜蘭縣市五所高中職學生和四所國中各 年級抽出兩班學生為調查母群體,探討其吸菸行為之影響因素;回收 1946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高中職學生吸菸比率為24.4%, 其中男生吸菸的比率為28.5%、女生為18.5%;而國中生吸菸比率是 17.6%,當中男生佔25.1%、女生佔10.1%,顯示隨著年級增加,吸菸 人口比率隨之增加;且女生吸菸人數有增加的趨勢。 彭若瑄、王琪珍、董旭英、王文玲(2007)以台南市所有高中職 學生為母群體,抽出1382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有吸菸行為者佔6.9%, 以學制來分,發現高職生吸菸率10.9%,顯著高於高中生4.6%;以性.   13  .

(21) 別來看,男生吸菸率為10.9%,女生吸菸率為 2.1%;若以年級探究發 現,高一學生吸菸率為4.6%,高二學生為8.2%,而高三學生為7.6% 。 從以上文獻顯示出,青少年吸菸的比率仍偏高,吸菸盛行率也無 明顯下降。有鑑於青少年吸菸往往成為成人吸菸的重要預測指標 (Chassin, Presson, Rose & Sherman, 1996)。故高中職青少年的 吸菸問題是值得加以深入探討。 表 2-1-1 國內高中職學生吸菸現況調查摘要表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人數 . 吸菸定義 . 李景美、苗迺 臺北市國中二年. 嘗試使用、偶爾使用和. 曾經吸菸:. 芳與黃惠玲. 級、高中二年級. 經常使用者 . 國中生:30.8%. (2000) . 及五專二、五年. 高中生:44.7%. 級學生共2656人 . 五專生:49.8%. 陳怡如. 台北縣某兩所高. (2001). 職學生共 823 人. — . 研究結果 . 男生吸菸率:29.81% 女生吸菸率:21.16% 私立學校學生吸菸率:39.64% 公立學校學生吸菸率:21.78%.   14  .

(22) 表 2-1-1 國內高中職學生吸菸現況調查摘要表 (續一)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人數 . 吸菸定義  偶而吸菸和固定吸菸. 研究結果 . 楊雪華、陳. 台北市一所私立. 端容、李蘭. 綜合高中一年級. 高職吸菸率:29.0%. 與柯姍如. 學生共 274 人. 高中(普通班)吸菸率:16.8%. (2002). 全體吸菸率:21.5%. 男生吸菸率:21.9% 女生吸菸率:20.9%. 李碧霞、吳德 宜蘭縣市五所高 分為有吸菸和沒有吸菸 敏、祝年豐、 中職學生和四所. 國中生:. 兩類. 吸菸率:17.6%. 賴香如、趙國 國中共1946人. 男生吸菸率:25.1%. 欣、李欣憶、. 女生吸菸率:10.1%. 鍾宜君、劉姿. 高中職學生:. 鈺(2004). 吸菸率:24.4% 男生吸菸率:28.5% 女生吸菸率:18.5%. 行政院衛生. 全國高中職學生 曾經吸菸:曾經嘗試吸. 目前吸菸率:13.99%,男性:. 署國民健康. 及專科一、二、. 菸,即使只吸一、兩口. 20.73%、女性:7.84% 。. 局(2005) . 三年級學生,共. 目前吸菸:過去 30 天內. 曾經吸菸率:41.86%;男性:. 25618人. 曾經使用菸品 . 50.67%,女性:33.71%。  .   15  .

(23) 表 2-1-1 國內高中職學生吸菸現況調查摘要表 (續二)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人數 . 吸菸定義 . 研究結果 . 周思源、李玟 台灣地區在校國. 一個月有吸一包菸以上. 全體吸菸率:11.4%;. 姿、梁文敏、 中、高中及高職. 者且近半年有持續吸菸. 高職吸菸率:17.7%. 郭憲華、張麗 學生共 12327 人. 者. 高中吸菸率:6.7%. 惠、賴璟賢、 朱日橋、郭憲 文(2005) 劉美媛. 九十三學年度台. 吸菸者為排除哈幾口菸. 全體吸菸率:20.6%. (2005). 北市某高職全體. 者外之吸菸者. 男生吸菸率:25.6%. 學生共 1,095 名. 女生吸菸率:6.4%. 彭若瑄、王琪 台南市高中職高. 以過去30天曾吸菸一次. 全體吸菸率:6.9%. 珍、董旭英、 一至高三學生共. 或一次以上者稱之為有. 高職生吸菸率:10.9%. 王文玲. 吸菸行為. 高中生吸菸率:4.6%.  . 男生吸菸率:10.9%. 1382 人 . (2007) . 女生吸菸率:2.1% 蔡宛珊. 台北市高中職學. (2008). 生共 1082 人. 每天吸菸與偶爾吸菸. 全體吸菸率:11.7% 男生吸菸率:15.4% 女生吸菸率:5.5% 高職吸菸率:16.2% 高中吸菸率:9.7%.   16  .

(24) 三、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吸菸行為之相關因素 (一)菸害知識 國內學者發現,青少年大部分能體認吸菸的害處,並具有反菸的 態度(黃松元,1991;姚博文,2005)。邱柔蒲(2008)調查高中職 學生吸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中發現,大多數人都知道菸害對身體健康 的危害,但仍有不少青少年存有僥倖心理,不認為疾病會發生在自己 身上。 Sun, Anderson, Shah & Julliard(1998)調查高中生吸菸行 為中發現,不論吸菸者或非吸菸者,大多明白吸菸的害處,幾乎90% 的吸菸者都知道吸菸對身體的影響及其壞處。李景美(1998)研究發 現學生對於菸害知識的瞭解程度與其級別成正比,高中(職)生優於 國中生,國中生又優於國小生,然就整體而言,學生的菸害知識仍有 待加強,特別是對於「戒菸之益處」及「吸菸對心肺功能之影響」兩 方面的知識較欠缺。黃淑貞(1982)針對國中男生研究指出,吸菸有 害健康的知識並不能阻止學生繼續吸菸。 陳淑貞、王淑珍、李淑桂、周明智(2004)調查國中生吸菸行為 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結果顯示,國中女生的吸菸知識平均程度大於國 中男生。另一研究顯示吸菸者其菸害知識得分普遍低於不吸菸者,尤 其是現仍吸菸者的得分普遍偏低,而進一步分析發現個人、同儕團體、 家庭與社會因素都會影響到菸害的知識、態度與行為;且「菸害知識」.   17  .

(25) 對「戒菸利益的認知」影響最大(黃璉華、左如梅、尹祚芊、楊瑞珍、 黃子庭,1996)。 邱柔蒲(2008)研究發現,對於菸害知識愈瞭解的學生,其吸菸 態度會愈正向,吸菸行為就愈減少。張玉青(2005)研究結果顯示, 菸害知識與吸菸行為意向呈現顯著的正相關。姚博文(2005)針對高 雄縣市青少年的研究指出,高中職學生之菸害認知、反菸態度、拒菸 行為間,皆呈現顯著正相關;進一步分析發現,「反菸態度總分」及 「拒菸行為總分」影響菸害認知最大。Meyhew et al., (2000)研究 指出,菸害相關知識愈正確,反菸態度愈強者,愈不容易吸菸。 (二)拒菸態度 青少年之所以會吸菸,與其「心理社會因素」有很大的關聯,包 括滿足好奇心、表現成熟、反抗權威、及鬆弛緊張情緒等;青少年可 能會以使用菸、酒或成癮藥物,作為他們對於個人或社交生活失敗的 一種回應(李景美,2008)。 青少年反菸態度愈正向則其吸菸行為愈少(溫宜芳,2004;張玉 青,2005;邱柔蒲,2008)。黃璉華等(1996)指出態度可測吸菸行 為,態度越正向,其吸菸行為的比例越低,拒菸態度越負向,較有可 能從事吸菸行為;另外,研究也發現,吸菸知識和拒菸態度得分呈正 相關及知識愈正確其態度愈正向。鄭佳玟、莊德豐、薛夙君(2008).   18  .

(26) 發現吸菸者或已戒菸者大部分認為吸菸不會影響其課業、人際、生活 等等各方面,反而會抒解壓力,而不吸菸者認為吸菸會來帶來許多的 影響。姚博文(2005)研究結果顯示,個人的認知因素,如:菸害的 認知、拒菸的態度、反菸的行為皆會影響個人的行為意向,進而影響 青少年的吸菸行為。 陳淑貞、王淑珍、李淑桂、周明智(2004)發現,不同年級的學 生其拒菸態度有明顯不同;國中一年級學生平均拒菸態度正向程度低 於二、三年級平均拒菸態度正向程度。菸害知識雖非導致吸菸行為的 唯一因素,但可影響拒菸的態度及意向,而拒菸的態度及意向則是造 成吸菸行為的主要因素(張玉青,2005)。李碧霞等人(2004)研究 發現,影響國高中學生吸菸相關因素中,態度的建立具有長遠的影響, 在實施菸害相關教育時,除了提供認知外,更應該重視態度的培養。 另外,有關青少年吸菸相關研究中也發現,父母親本身對拒菸的 態度也會影響青少年(Anderson, Leorux, Marek, Peterson, Kealey, Bricker & Sarason, 2002)。賴香如等人(2004)研究發現家長增 加親子互動的預防措施愈積極者,學生的拒菸態度愈正向;另外,研 究也發現青少年男性與年級愈高者對反菸的態度較差;學業成績為前 三分之一和中間三分之一者,對反菸的態度比學業成績為後三分之一 者正向。.   19  .

(27) (三)吸菸行為 許多研究皆指出影響青少年吸菸的原因有很多,從上述諸多研究 可發現性別是吸菸行為的一個顯著影響因素,即男生的吸菸行為顯著 的高於女生,且隨者年齡升高,吸菸率有增加趨勢(馬藹屏,2000; 楊雪華等,2002;廖信榮,2007)。但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最近一 項報告顯示,台灣女性吸菸率已逐漸攀升,96年上升至5.09%,較95 年4.12%,94年4.76%,93年4.54%都大為提高(林蜚鴻,2008)。行 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調查發現台灣13 歲至15歲的國中女 生的吸菸率約為5.74%,已超過成年女性的4.54%,女性吸菸年齡向下 發展趨勢驚人。 依據國民健康局2003研究報告顯示有吸菸經驗的青少年第一次 吸菸之平均年齡介於12-14歲,另外1999年中華民國健康促進暨衛生 教育學會進行的全國性調查顯示,青少年男生及女生的吸菸率分別為 11.3%和3.16%(張玉青、葉國樑,2006)。李蘭及潘怜燕(2000)的研 究也發現,每天吸菸者第一次吸菸之平均年齡為18.5 歲(該年齡層涵 蓋部分大專生),偶爾吸菸者中,有近半數的人在18歲以前第一次嘗 試吸菸,已戒菸者中,有半數的人在18 歲以前吸第一根菸,顯示高 中階段是養成吸菸習慣的關鍵時刻。 在學業成績方面,青少年低學業成績,發生吸菸行為的比率愈高.   20  .

(28) (姚博文,2005)。Hu, Lin, & Keeler(1998) 針對12-17歲加州 青少年進行研究調查發現學業成績愈高,吸菸率則愈低,成績愈低者 則反之。而楊雪華、陳端容、李蘭與柯姍如(2002)對高中一年級學 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高職學生出現吸菸的機率高於高中的學生。在 吸菸經驗方面,個人對吸菸的經驗會影響學生吸菸行為的發生(廖信 榮,2007)。 在針對高中生調查發現影響吸菸行為中,朋友同儕間的影響大於 父母(Bauman, Carver, & Gleiter,2001;Wang ,2001) 。Faucher(2003) 認為同儕是影響初學吸菸學生成為吸菸者的重要因素。 從社會學的觀點,父母親為子女的模仿對象,青少年和父母之間 溝通愈良好,情感愈認同,則將與父母建立強而有力的鍵,因此青少 年發生偏差行為的機會較少,究其原因為愈依附父母,愈會模仿和認 同父母的言行舉止,及其所持有的價值觀和社會規範,並致力於父母 所建構的家規,於是漸漸會發展出孩子的良心、超我和內在規範,便 不容入犯罪,因此,父母親若吸菸,很可能會使青少年開始吸菸的年 齡提前,且會增加子女的吸菸機會;父母親的吸菸態度與行為影響青 少年甚鉅,其中以父親的行為最具影響力。父母有吸菸習慣者,青少 年在此一階段變成吸菸者的可能性,大約是不吸菸父母的子女的兩倍 (葉淑杏等,2005;李筱惠,2006;廖信榮,2007)。.   21  .

(29) 李景美、苗迺芳與黃惠玲(2000)對高中生吸菸行為調查結果發 現,學生級別愈高、來自單親家庭、家人及同儕吸菸狀況欲頻繁、同 儕吸菸比率愈高、父母對學生吸菸持獎勵反應者,其愈可能吸菸。彭 若瑄、王琪珍、董旭英與王文玲(2007)就整體模式來看,高職學生、 男生、家人對吸菸態度同意者、有同儕吸菸者、菸品容易取得者、學 校表現差者、偏差行為多者較容易有吸菸行為。 綜合上述文獻,青少年吸菸的盛行率約一至兩成,但進一步發現, 高中職學生曾經吸菸的比率卻高達四成,顯示出青少年此期發展的階 段所面臨個人及社會層面的衝擊導致其嘗試各種行為以達成自我角 色的認同,或為了適應家庭、學校及同儕的環境而出現偏差行為,如 吸菸行為。影響學生吸菸的因素包括個人、家庭及社會因素;個人因 素有好奇、認同同儕、表現成熟、轉移挫敗、學業成就低落及菸害認 知不足;家庭因素以父親的吸菸行為最具影響力;社會環境的影響則 以同儕團體是影響學生吸菸的主要因素(黃璉華,1996)。而許多文 獻指出,菸害知識雖然不是導致吸菸行為的主要原因,但是卻可以藉 由影響拒菸態度而造成行為的產生;當中牽涉了社會人口學變項中性 別、年級、學制、學業成績及家庭社經地位對知識、態度與行為的影 響。本研究統整相關文獻後,將「菸品中的成分」、「吸菸對健康(疾 病)的影響」納入菸害知識變項中;並將拒菸態度歸納為「吸菸對身.   22  .

(30) 體心像的影響」、「吸菸對健康的影響」及「吸菸對心理感受」,本 研究欲針對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間的關 係做深入的探討。. 第二節 菸品訊息接觸與其相關因素探討 菸商針對青少年的行銷策略。包括:第一,在商店中擺在青少年 容易取得的位置。第二,在電影中,使菸大量的出現。第三,菸商成 為網站的贊助商,不只在網路上推出廣告,也販售折扣的菸品。第四, 在青少年接觸的雜誌中放入菸的廣告。第五,使菸變的美味,在菸中 添加糖精,讓菸成為對兒童而言更美味的東西。第六,菸商跟糖果公 司合作,推出菸包裝的糖果,目標是使兒童成為未來的吸菸者(Cancer Council New South Wales,2007;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 對於菸品廣告媒體,分為三部分說明,包括菸品廣告、促銷與贊助; 菸品訊息接觸相關法規以及菸品訊息傳播媒體: 一、菸品廣告、促銷與贊助 菸品廣告指以任何形式之商業宣傳、促銷、建議或行動,其直接 或間接之目的或效果在於對不特定之消費者推銷或促進菸品使用;菸 品贊助指對任何事件、活動或個人採取任何形式之捐助,其直接或間 接之目的或效果在於對不特定之消費者推銷或促進菸品使用(行政院.   23  .

(31)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b)。 WHO(2008a)於世界菸草報告中提出「MPOWER」的概念,當中”E” 代表實施禁令於菸品廣告、促銷及贊助(Enforce bans on tobacco advertising),文中指出菸商聲稱他們的廣告和促銷目的並非在於 增加銷售量及吸引新的使用者,但這並非事實;菸商的廣告及促銷增 加了菸品的銷售量,變相的鼓勵已吸菸者吸食更多的菸品,並且降低 他們戒菸的動機,除此之外,他們無形之中慫恿了青少年嘗試吸菸並 且期待他們成為長期吸菸的人。菸品的促銷活動,是造成美國青少年 吸菸率快速增加的因素之一(Redmond,1999)。 Crofton & Simpson(2006)與Klein & Clair(2000)指出,從 70年代開始,菸商於製菸過程中,將添加甜味劑加入菸草,如可可粉、 甘草根、糖漿、焦糖和乾果等以合乎青少年的喜好。透過媒體的廣泛 宣傳和報導,將吸菸與善於交際、自信、減壓、紓緩生活節奏以及控 制體重等概念聯繫在一起,旨在迎合年輕女性的喜好。菸草公司通過 贊助音樂活動、電視、電影和體育活動等以拓展更大的市場,當他們 推廣時裝活動時,現場或照片均展示吸菸的模特兒;菸草公司亦會邀 請體育女明星作品牌代言人,或者穿著帶有其品牌的運動服裝。菸品 廣告主要透過運動與休閒生活的描繪,訴諸於個人享樂的價值,這些 價值包括「享受生活」 、 「自尊」 、 「智慧」 、 「刺激的生活」與「富裕的.   24  .

(32) 生活」等。同時,菸品廣告中出現的人物以男性西方人為主,並且將 吸菸者描繪成陽剛、愛冒險、享受生活、朋友多與性感魅力,試圖淡 化香菸對於健康的負面影響(張卿卿,2005)。菸品廣告多為簡短的 文字,亦不直接鼓勵人們吸菸,而利用圖像將吸菸與積極的形象做連 結。菸品廣告常伴隨著獨立、健康、冒險、身體魅力的象徵圖像,並 暗示吸菸是改善自我形象的有利工具,研究顯示低自尊的青少年特別 容易因此被說服(羅鈺婷,2004)。而Alman, Levin, Coeytaux, Slade &Jaffe(1996)也發現12到17歲青少年對於菸品的促銷活動會提高青 少年對菸品及吸菸者持正向態度。 在美國,有10%的學生曾經獲得由菸商提供的免費菸品(CDC, 2008a) 。Dejong於1996年就美國菸商公司針對學生所發行的週刊進行 分析,發現在吸菸議題的相關報導中,提供相當偏頗的訊息。例如描 述吸菸人口眾多、吸菸是很平常的事,使青少年忽略吸菸對健康的危 害;塑造菸品是禁果的文化價值,來誘惑青少年偷吸一口;研究中推 論,青少年在接受這些扭曲的訊息後,可能改變對菸品的態度,進而 成為嘗試吸菸的危險族群(引自羅鈺婷,2004)。在台灣,行政院衛 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調查發現,屏東科技大學接受英美菸草公司 贊助,進行植樹活動;另外,在網路蒐尋過程中意外發現2006年四技 二專國文科共同試題以第四屆「JTI(傑太日菸)紅樹林生態之旅」.   25  .

(33) 對外文宣為閱讀測驗之考題。瑞士菸商菲利普莫里斯台灣分公司2003 年贊助國立藝術學院第十三屆畢業公演等十七項活動,獲得國立台北 藝術大學、台北越界舞團、光環舞集舞蹈團、古名伸舞蹈團等聯合推 薦,得到文建會文馨獎銀牌的表揚(台灣國際醫學聯盟,TIMA,2008)。 菸商每年花費數百億元於全球菸品的促銷活動藉以吸引新的、年輕的 以及長期使用菸品的消費者來取代已戒菸或因為吸菸相關疾病而死 亡的人(Crofton & Simpson,2006;WHO,2008;KreslaKe , Wayne, Alpert, Koh & Connolly,2008)。是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2008 年世界無菸日主題訂為「無菸青春(Tobacco-Free Youth)」,內容 主旨乃說明菸商利用廣告促銷菸草相關產品給青少年,並且造成半數 的使用者死亡;故此,應有完整的法令規範直接或間接的菸品廣告, 包括菸商的贊助活動,如此才能有效的避免青少年嘗試吸菸(WHO, 2008b)。 雖然新的菸害防制法已經明文規定不得以「淡菸」來誤導消費者, 但是菸商強力以毫克數來標明菸品,誤導手法變本加厲(行政院衛生 署國民健康局,2008) 。因此,需增加吸菸者對於菸品上標示的知識, 澄清消費者對於「淡菸」或「極淡菸」感到較少威脅性的誤解,可增 加他們戒菸的動機(KreslaKe, Wayne, Alpert, Koh & Connolly,2008)。 綜上所述,菸品廣告促銷會增加青少年接觸菸品與吸菸,菸商意.   26  .

(34) 圖吸引青少年吸菸,使他們成為終生的菸品消費者,在廣告中呈現吸 菸可以更有魅力或叛逆,廣告所包裝出來的效果,使青少年將吸菸行 為合理化解釋,進而忽略吸菸所帶來的負面效果,而產生吸菸行為(羅 鈺婷,2004)。 二、菸品訊息相關法規 我國開放洋菸進口以來,洋菸之廣告及促銷便無日無之,亦成為 國內少年及兒童吸菸行為日趨嚴重之主要原因,故菸害防制法立法之 主要目的之一,即為適度限制菸品促銷及廣告之空間(馬藹屏, 2000)。 「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第13條強調應採取行動禁止 菸草廣告、促銷和贊助;我國政府於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十九日公布「菸 害防制法」 ,並於同年九月十九日實行,該法第九條以負面表列方式, 明訂對於菸品促銷及廣告的規範與限制,且於第九條第二項明文規定 「販賣菸品者以雜誌促銷菸品或為菸品廣告,以每年刊登不超過一百 二十則為限,且不得刊登於以未滿十八歲之青少年為主要讀者之雜 誌」,惟菸商為擴大菸品消費市場,在現行法令下,仍透過各種方式 促銷菸品(李景美,1998;馬藹屏,2000;行政院衛生署,2008)。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為了解「菸害防制法」於各縣市落 實之現況及評價執法之成效,委託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進行25.   27  .

(35) 縣市測試結果顯示,在「禁止販售菸品予未滿18 歲者」部分,仍有 高達74%商店違反規定,其中違反率較高者依序為一般商店(90.5%)、 檳榔攤(72.0%)、及五大連鎖超商(67.4%)。 為維護公眾健康,避免民眾受菸品廣告與菸商各種行銷手法的誘 惑,我國於民國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公布菸害防制法修正案,並於九 十八年一月十一日施行;為了使菸害防制法向下紮根,達到防止青少 年接觸菸品,所列條文內含規定杜絕使用誤導文字「不得使用淡菸、 低焦油或其他可能致人誤認吸菸無害健康或危害輕微之文字及標示 (第六條)」。為使健康警告標示更有效地提醒民眾吸菸之危害,除 了警示文字外,增列六則圖像及戒菸相關資訊的標示,以促使消費者 注意吸菸對健康之危害。圖像傳達的概念包括,吸菸致身體特定器官 的疾病或功能衰退、二手菸對胎兒及家人之影響(行政院衛生署國民 健康局,2008)。 為擴大禁止促銷菸品或菸品廣告之類型,第九條文中列舉不得從 事各種直接及間接之菸品廣告或促銷態樣;除了原先列舉之電視、報 紙等刊物,更增列了雜誌、電腦網路等電子通訊產品,未來以精美贈 品達成促銷目的,或假借報章雜誌專訪、專欄報導等種置入性行銷方 式,將不復見;另假藉其他相同或近似名稱、商標之商品為菸品促銷 廣告之情形,例如××(與菸品品牌名稱相同)咖啡或手錶等行銷活動,.   28  .

(36) 均不被允許(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除此之外,對於菸 商利用促銷、贊助達到誘使青少年使用菸品的目的,於第十一條明文 規定「營業場所不得為促銷或營利目的免費供應菸品」以及第十四條 「任何人不得製造、輸入或販賣菸品形狀之糖果、點心、玩具或其他 任何物品」;為維護全體民眾之健康,以及防止二手菸危害,第十五 條規定「三人以上公眾(室內)場所全面禁止吸菸」。 除立法禁止外,在行政面之作為,則透過各縣市衛生局稽查處分 違規之菸品廣告或促銷行為,以落實菸害防制法(行政院衛生署國民 健康局,2008)。菸害防制法所增設條文思考周延、內容縝密猶如防 護網,針對高中(職)青少年層面,如加強對「菸害防制法」的知識, 並且落實遵從意願,可避免全民遭受菸害危害及維護國民健康之目的。 故本研究將於菸害知識當中加入「菸害防制法」部份,藉以瞭解青少 年知識層面的瞭解程度。 三、菸品訊息傳播媒體 菸商每年花20億元誘惑青少年購買菸品(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1999)。常使用媒體執行置入性行銷以達到宣傳手 法,媒體形式分為兩種,其一為平面媒體,指報紙、雜誌、海報、DM 印刷品、霓虹燈看板、高速公路T-bar、公車車身上的廣告;另一為 電子媒體,指廣播、電視、電影、戶外電視牆、網路等(行政院衛生.   29  .

(37) 署,2004)。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結 果發現電視(佔97.3%)及網路(佔90.2%)是青少年最常使用的媒體, 青少年一週使用網路時間最長(16.1小時),其次是看電視(15.36 小時) 、手機(4.94小時) ;青少年一週整體使用媒體時數為43.7小時, 超過上班族一週上班40小時的時數。溫宜芳(2004)研究菸品廣告媒 介資訊來源上,便利商店所佔比例最高達90.3%,其次依序為報紙佔 70.2%,電視中演員吸菸有69.2%,電視廣告佔60.3%;戶外看板52.6%, 網路49%,雜誌46.1%,電視節目出現菸品牌有44.4%,廣播暴露佔43.1%, 菸商贈送贈品有34.2%,電影(錄影帶、VCD、DVD等)有18.9%,體育、 音樂或社區活動佔16.2%,菸商提供菸品試抽有12%。張玉青、葉國樑 (2006)調查菸品廣告管道以雜誌最常見佔65.1%,其次菸盒62.6%, 便利商店58.6%,檳榔攤50.8%,超級市場30.3%,電影劇情內容佔20.2%, 電視劇情內容為26.7%。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發現,電 視與雜誌為吸菸者接觸菸品廣告主要通路;有75.2%表示自己不知道 任何菸商的促銷活動,參與菸商促銷活動比例僅0.6%;37.5%受訪者 拿過菸商免費贈品。 美國小兒科學會(AAP)統計,美國兒童及青少年每週花超過21 個小時在收看電視上,這項統計還不包括看電影、上網等休閒活動;.   30  .

(38) 廣告媒體包括電視節目及廣告將吸菸美化,並視為一種合理的行為 (AAP,1999) 。比較在日本、韓國、台灣製作之電視劇,出現吸菸鏡 頭以日劇最為嚴重;在審視47 種不同類型的雜誌後,發現有37種菸 品廣告,可歸類為次文化型、現代摩登(慾望城市)型、健康隱喻型、 功能意象隱喻型、傳統主角型、國族英雄主義型等六大類;次文化型、 現代摩登型,以及強調焦油含量的功能意向型,比起過去的廣告有增 加的情況(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除此之外,電視節目 菸品廣告化也是方法之一,在賽車運動節目中,鏡頭下的場地、賽車 和選手裝備,都滿佈菸品牌,從比賽、頒獎典禮,一直延伸到冠軍記 者會(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 。 2003年菸商購買雜誌作廣告花費近2億元,且前十大排名都是外 國菸商(詹定宇、龔昶元、金海濤,2008)。菸商多數喜好將全版廣 告刊登在雜誌的封面內頁或是封底,此兩種版面較易接觸到閱聽眾; 形式不外乎俊男美女、大自然自由清新的情境、休閒運動或是粗獷豪 邁等贏得閱聽眾認同;美國菸商更將46﹪的行銷預算至於雜誌,其中 婦女雜誌中平均20本就有8本,女性為主要閱聽眾的時尚雜誌中,有 Virginia Slim的新產品Duo,由韓系女性模特兒代言,並強調限量商 品、薄荷味、焦油含量低(3mg)等廣告內容;此外,由藝人手持紙 菸用以代表「活出自己」等,以吸菸形象出現在插頁(行政院衛生署.   31  .

(39) 國民健康局,2004,2007a) 。張卿卿(2005)調查發現,菸品廣告中 主要以俊男美女為主;當女性出現時,各種裸露形式的出現佔所有廣 告的56%,可見得菸商試圖營造出吸菸對女性而言,是能增添其性感 魅力的;另外,廣告中經常出現明顯的吸菸動作,主角拿著菸的比例 佔26.5%。台灣自1997年制定菸害防制法,雖然規定廣告中必須有百 分之十以上連續獨立的面積刊登菸品之健康警語,但菸商仍將雜誌視 為塑造或溝通企業或品牌形象的最佳媒體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 局,2004,2007a) 。 根據2000年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電影中出現菸與 吸菸的情況,有2/3在排名前50名的青少年電影中;好萊塢電影已經 成為菸商對美國與全球年輕人的主要宣傳管道(WHO,2003;吳翠珍, 2004;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菸品Marlboro在過去的10 年,出現在賣座的電影中出現至少28次,皆是由好萊塢知名演員所呈 現;研究也顯示,不吸菸的青少年所崇拜的明星經常在螢幕上吸菸, 未來成為吸菸者的機會為一般人的16倍(WHO,2003) 。Fielding指出 青少年容易受到電影慫恿去吸菸尤其對亞裔和西語裔的青少年影響 甚大,基於仿效的心理因素,認為電影裡都是他們的偶像,他們的英 雄,青少年幻想變成這些明星,因此得幫助他們,讓他們了解吸菸非 常容易上癮(董氏基金會,2008) 。比較亞洲發行的電影和美國電影,.   32  .

(40) 發現亞洲電影有較多吸菸鏡頭;出現可清楚辨識菸品品牌的情況,則 以日本電影為最多。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 。電影中型塑 的吸菸形象包括以反健康的訴求,強化吸菸是一種社會所欲求的行為。 也有研究發現電影中對菸品的描述,如吸菸代表叛逆、獨立、性感、 財富、權力、值得慶祝或讚揚;電影中的吸菸是全球性的問題,也往 往演變為在地的問題,因為它代表一種強而有力的促銷勢力,除了影 響青少年嘗試吸菸之外,也使更多人無法戒掉菸品(Cancer Council New South Wales,2007;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 。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結 果顯示 55.1%青少年有 6 年上網經驗,與 2004 年研究調查相比,成 長 36.2%,代表上網年齡層有越來越小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人口 變項與一週內是否使用過網路沒有明顯之關係,代表上網不受性別、 年齡、地區、父母學歷之影響,網路已成為青少年普遍使用的媒體之 一,僅在男女生上網時數有差別,男生一週上網時數(20.41 小時) 明顯高於女生(16.2 小時) 。網路監測部份,雖未發現有菸商廣告的 現象,但是有許多青少年在網站上記載他們嘗試吸菸、買菸、戒菸等 過程,以及他們如何受價格、贈品、藝人吸菸等情況影響(行政院衛 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 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當某國家政府在某種媒體(如電視)禁止菸.   33  .

(41) 品廣告時,菸草業會在其他媒體上運用他廣告替代,而且不會影響到 銷售開支總額(菸品消費量亦無下降);同時比較「部分禁止菸草廣 告」與「全面禁絕菸品廣告」全面禁止菸草廣告與促銷的國家,菸草 消費量下降百分至六(林承宇,2005)。 綜上所述,大眾傳播為青少年接受菸品相關訊息的一項重要媒介, 對於吸菸的的影響力更甚於家人與同儕(Biener & Siegel,2000)。 青少年暴露於越多的吸菸鏡頭下,將可能影響其吸菸行為,當青少年 看到自己認同的明星吸菸及在劇情的烘托下,對青少年的吸菸行為皆 有莫大的影響(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8)。故本研究統整相 關文獻後,擬針對青少年菸品訊息接觸做深入的探討及調查,當中含 括「接觸菸品訊息之頻率」以及「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 (注意程度、 影響程度),以瞭解青少年對於菸品訊息接觸的現況及認知。. 第三節 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 吸菸行為相關因素探討 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相關因素將分為 三部分加以探討分別為媒體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之相關因素、媒體訊 息接觸與拒菸態度之相關因素、媒體訊息接觸與吸菸行為之相關因素, 茲說明如下:.   34  .

(42) 一、 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識之相關因素 人們對於健康議題的知識雖可以導致改變行為,但由於青少年年 紀尚輕,身體一般來說較健康,少疾病困擾,故對從事高風險行為可 能帶來的潛藏危機後果感知甚低(溫宜芳,2004)。菸商為了吸引更 多消費者,推出標榜低焦油、低尼古丁、淡菸讓消費者相信吸菸是安 全的、較不危害健康的(Shiffman,. Pillitteri, Burton, Rohay. & Gitchell,2001)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的菸害媒體 識讀國民版中強調,廣告是在幫大家洗腦,告訴你菸的形象是這麼的 健康,要你把它跟肺癌,支氣管炎和心臟病的關係通通忘掉!陳富莉 (1997)表示,菸商會根據不同社經地位進行市場區隔,採用不同品 牌之菸品廣告傳達不同之訴求,使消費者雖然都知道吸菸對人體的危 害,但卻更著迷於品牌之吸引力。 李景美(1998)以國小、國中及高中三個階段之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瞭解學生對於菸品廣告的看法;調查學生菸害知識結果顯示,學生對 於菸害知識的了解程度與其級別成正比,高中(職)生優於國中生, 就整體而言學生菸害知識特別對於戒菸之益處及吸菸對心肺功能之 影響方面知識較欠缺。 電視媒體的重要功能之一為提供閱聽者知識,但這些電視所出現 的畫面,可能因為播映時限及戲劇化的效果,而出現誇張、歪曲、濃.   35  .

(43) 縮等不符合社會現實的情節,都會讓青少年產生錯覺,造成先入為主 的觀念,讓他們的社會化過程產生顯著的改變(引自李雪芳,2006)。 陳富莉、李蘭(2004)於青少年菸品消費認同與吸菸行為之研究中發 現,學生普遍知道吸菸對健康有害,有些學生甚至覺得菸吸多了痰比 較多,所以想要戒菸,由於不完全了解戒菸的方法,又認同來自菸品 廣告所宣稱的吸淡菸較不危害健康、有助於戒菸的消費信念而改吸淡 菸或涼菸。 林承宇(2005)表示科學證據已明確證實菸草的消費與人類暴露 於菸草煙霧所造成的死亡、疾病、殘疾有關;但是令人感到憂心的是, 這種暴露於菸草煙霧與使用其他菸草製品所產生的菸草相關疾病,會 隔一段時間才會顯示出來,以致於「菸品」往往不被認為等同於「毒 品」 ,因為菸品似乎沒有「立即性的危險」 ;而促成菸品消費的主要原 因之一正是「菸品廣告」的推波助瀾。 不論是菸商意圖/非意圖或是人際鼓勵吸菸的資訊,都影響著青 少年的拒菸態度及行為(溫宜芳,2004;李雪芳,2006)。而菸品廣 告刻意針對青少年,其針對青少年階段的發展特性,不是強調產品本 身,而將吸菸行為與創新、冒險的形象連結,並且暗示吸菸是無害的 行為,刻意讓青少年忽視吸菸的危險,因而對青少年的健康產生錯誤 的引導(引自溫宜芳,2004)。.   36  .

(44) 二、 菸品訊息接觸與拒菸態度之相關因素 青少年暴露於菸品廣告的頻率愈高,會讓青少年愈認同吸菸是普 遍、可被認同的行為,而降低對吸菸行為的危險感知,使青少年輕忽 菸害所可能帶來的危險(CDC,1994)。陳富莉(2000)研究結果發現臺 灣地區菸品消費文化,包含功能性價值觀(品質訴求、經濟訴求、產 品好處訴求)、社會性價值觀(階層、民族文化風格、美學消費、以 及展現身份的自我特質),而吸菸高職生菸品消費次文化含蓋正向或 抗拒的菸品消費信念,其中一部份元素是來自菸品消費文化中的社會 價值觀。 陳富莉、李蘭(2004)研究發現,多數青少年轉換吸菸品牌部分是 受到菸品流行文化,以及菸品市場行銷策略的影響;許多青少年受到 消費美感的吸引,增加自己購買菸品的數量,譬如,偏好大衛或維珍 妮品牌者,喜愛它的漂亮外觀及贈品;終於大衛者,認同大衛菸塑造 的成熟、高貴形象;喜好 Marlboro 者,則認同其叛逆、野性、勇敢 冒險的意向;而喜歡維珍妮、Salem 等涼菸者,因為菸品外型細長、 秀氣,象徵女性吸的菸;每一種品牌藉由廣告再製,由於品牌形象具 有表達個人品味和特殊自我指標作用,所以青少年會受該品牌形象而 成為忠實顧客。陳富莉(1997)研究結果發現,各種品牌之菸品廣告 中,利用各種人物及情景,塑造出成熟、自信、財富的個人風格,以.   37  .

(45) 及與眾不同、優雅高貴的生活品味,吸引民眾購買;讓民眾錯誤的認 為彷彿只要吸一口廣告中的菸品,便能如同廣告一般,達到理想的生 活境界。 陳怡如(2001)研究指出,菸品廣告之注意程度、印象程度及認 同情況,與高職學生之吸菸行為有顯著關係;歸納其原因為菸品訊息 大多訴求成熟、自信、財富等個人風格、與眾不同、優雅高貴的生活 品味,引起美觀、愉悅等情緒感受,以引發消費者對菸品之慾望或需 求,進而可能購買菸品,發生吸菸行為。菸品廣告成功的使青少年認 為使用菸品是一種正面的形象,使民眾難以分辨吸菸的危害,對於吸 菸產生支持的態度,進而影響青少年從事吸菸行為 (Signorielli,1990;WHO,2008a)。Distefan, Pierce & Gilpin(2004) 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愈喜愛演員在戲劇中呈現吸菸行為,則青少年將 來成為吸菸者危險性也相對提高;研究更指出,此因素更是造成青少 女將來成為吸菸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溫宜芳(2004)研究結果顯示,學生相信吸菸廣告刻意塑造吸菸 的正面形象,也因此認同吸菸能使自己像廣告形象中一樣苗條或是成 熟,僅兩成不同意吸菸會使我更有魅力(高達四成同意),所以吸菸的 魅力形象,仍受大部分的學生認同。菸品廣告的設計是以青少年為對 象,而青少年在菸品廣告暴露之下,會受廣告之影響而改變其對菸品.   38  .

(46) 的態度與行為,因青少年在發展階段對於事物之價值判斷亦受到外在 環境之影響,因此其所接受之菸品廣告訊息極易影響其對菸品或吸菸 行為本身之態度(陳怡如,2001)。 李景美(1998)研究發現,約一成的學生表示在心裡會接受所看 到的菸品廣告,近四成的高中(職)生認為菸品廣告會吸引他們去看, 原因則以色彩鮮豔、印刷精美、模特兒英俊漂亮或帥氣時髦為主;8.1% 高中職學生表示會想去購買所廣告品牌的菸,顯示菸品廣告對年級愈 高的學生影響力也愈大;而級別愈高的學生,自認為生活環境中所曝 露和接收的菸品廣告數也愈多,對於菸品廣告的瞭解程度、記憶程度 和喜好程度也較高,會想去嘗試和購買該廣告品牌者也較多。 余致力、黃東益與田玉玨(2004)表示勸誘吸菸訊息接觸頻率與 防制菸害信念呈現負相關,顯示勸誘吸菸訊息接觸頻率越多,防制菸 害信念越低;防制菸害訊息接觸頻率與防制菸害信念為正相關,顯示 防制菸害訊息接觸頻率越多,防制菸害信念越高。溫宜芳(2004)也 強調在台灣青少年對於菸商提供之試抽、贈品、電影(錄影帶、VCD、 DVD等)、廣播、戶外看板電視(節目出現香菸品牌)的接觸越多,對青 少年拒菸態度的影響越大。 三、 菸品訊息接觸與吸菸行為之相關因素 在國內相關研究中指出,台灣菸品市場中所運用的各種菸品行銷.   39  .

(47) 策略,以塑造出吸菸者所期待之生活情境、利用炫麗、具吸引力的廣 告內容,獲得民眾的認同,促使民眾購買菸品,進而影響吸菸行為(陳 怡如,2001)。當媒體傳遞大量反面的健康資訊,如廣告、電影戲劇 中抽菸與喝酒的劇情安排,包裝喝酒、抽菸等行為的合理性和正面價 值,會讓兒童與青少年不知不覺地接受吸菸與喝酒行為(吳翠珍, 2005) 。Aitken, Eadie, Hastings and Haywood 於 1991 的研究顯示, 愈欣賞菸品廣告的民眾,同時也對吸菸行為愈有好感(引自張卿卿, 2005)。Alexander 等人曾提出菸品廣告對學童的拒菸態度和吸菸行 為,間具有素質和強化效果的論點(引自李景美,1998) 。Sin(1997) 發現青少年對於菸品廣告的態度與其吸菸意圖有正向的關係。 陳怡如(2001)研究發現與吸菸行為有顯著相關的變項,包括性 別、校別、家中吸菸人數、同儕吸菸人數、菸品廣告的注意程度、印 象程度及認同集群;高職生藉由接觸菸品廣告所形成的價值觀對其吸 菸行為具影響力,包括個人內在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家庭因素與菸 品廣告因素等。李景美(1998)調查發現,青少年認為菸品廣告會刺 激購買慾,並會促使青少年模仿廣告中之模特兒而嘗試吸菸。  張婉甄(2005)研究發現華語電影較著重於吸菸行為的使用,也 較常呈現男主角吸菸的鏡頭,而女性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吸菸行為則較 為普遍;其次,東西方電影在吸菸角色的社會階層上也有明顯的不同,.   40  .

(48) 但是在呈現吸菸行為的情緒上,多數電影中的吸菸行為不具任何情緒, 顯示近半數的吸菸行為被突顯為一種生活常態。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 康局(2008)菸害防制年報表示,青少年暴露於越多的吸菸鏡頭下, 將可能影響其吸菸行為,當青少年看到自己認同的明星吸菸及在劇情 的烘托下,對青少年的吸菸行為皆有莫大的影響。 菸品廣告的往往不直接說明廣告目的是為了推銷菸品,而藉由推 銷美好的形象、積極價值或是令人羨慕的生活型態,並與其品牌做意 象的連結,使閱聽眾產生認同並說服其透過消費來獲得美好的形象; 菸品廣告運用這樣的行銷方式,所形塑吸菸的形象特別受到青少年的 認同,因此鼓勵了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溫宜芳,2004) 。除了呼籲媒 體使用者(讀者和閱聽眾)和家長共同關切外,也希望媒體能夠採取 自律和揭露菸商贊助的做法,以免誤導青少年(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 康局,2008) 。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傳播媒體播送菸品相關廣告對於大眾的影響 力一直都是菸害防制的重點之一;菸商行銷菸品廣告的手法成功的在 青少年團體間營造出其所認同的吸菸文化。而青少年接觸到菸品相關 訊息後可能對其知識、態度及行為(KAP : knowledge,attitude & practice)造成影響,故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菸品訊息接觸與菸害知 識、拒菸態度及吸菸行為之間的關係,並且分析菸品訊息接觸、菸害.   41  .

(49) 知識與拒菸態度對於吸菸行為之預測力,期藉由釐清各變項間之關係 達到將來推廣媒體識讀、青少年菸害防制上的參考。.   42  .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步驟及資料處理 與分析等共五節。.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及重要性,經文獻探討後,擬出研究架構, 欲探討台北市高中職學生菸品訊息接觸與其吸菸知識、拒菸態度及吸 菸行為間之相關。自變項為高中職青少年社會人口學變項以及對菸品 訊息接觸的種類、菸品訊息接觸頻率、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依變項 為高中職學生的菸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其中菸害知識、拒 菸態度也是吸菸行為之中介變項(圖 3-1-1) 。.   43  .

(51) 社會人口學變項 ‧性別 ‧年級 ‧學制 ‧學業成績 ‧父母婚姻狀況 ‧家庭社經地位. 菸害知識 ‧菸品中的成分 ‧吸菸對健康的影響 ‧菸害防制法 吸菸行為 拒菸態度. 菸品訊息接觸. ‧吸菸對身體心像的 影響 ‧吸菸對健康的影響 ‧吸菸對心理感受 . ‧接觸菸品訊息之頻率 ‧拒絕菸品訊息之態度. 圖 3-1-1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研究母群體 本研究以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之台北市公、私立高級中學 及高級職業學校日間部一到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依據九十七學年度 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九十七學年度台北市高中有50所,高職有17 所,共123,145名學生。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採用分層集束隨機抽樣,選取自九十七學年度台北市高中 職學生,抽取高中六所,高職二所,以「班級」為抽樣單位,抽得之   44  .

(52) 班級全部學生為施測對象。依據研究統計估算,抽樣之高中職,全校 高一至高三各選取一班,共計 18 個班級,發出問卷 906 份,回收有 效問卷 840 份,有效回收率達 92.7%(表 3-2-1)。 表 3-2-1 施測學校及人數一覽表 校名. 一年級施測人數. 二年級施測人數. 三年級施測人數. 市立中崙高中. 36. 35. 38. 市立西松高中. 33. 33. 35. 市立華江高中. 39. 38. 34. 私立滬江高中. 40. 40. 35. 私立大誠高中. 20. 35. 24. 市立明倫高中. 39. 39. 33. 私立喬治高工. 38. 38. 34. 私立開南商工. 38. 29. 37. 註:n=8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問卷之設計乃 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為主題擬訂結構式問卷。參考國、內外相關 研究後歸納統整,擬訂初稿。為確保問卷能達成研究目的,擬訂問卷 初稿後,函請國內衛生教育等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針對問卷內容的正 確性、適用性、需要性,進行內容效度檢定,整合專家提供之意見與 指導教授討論後,完成問卷初稿,並進行預試;待分析問卷信度、修   45  .

(53) 改問卷等過程,爾後完成正式問卷。茲將研究工具編製過程及內容敘 述如下: 一、調查問卷之初稿擬訂 問卷內容分為五大項,包括社會人口學變項、菸品訊息接觸、菸 害知識、拒菸態度與吸菸行為,茲說明如下: (一) 社會人口學變項 本研究所編擬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性別、就讀學校、學制、年 級、成績及家庭社經地位,分別詳述如下: 1、 性別:分男性與女性。 2、 年級: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 3、 學制:分為高中與高職。 4、 學業成績:研究對象成績在班上之排名約是前面三分之ㄧ、中間 三分之一或後面三分之一。 5、 父母婚姻狀況;按研究對象父母婚姻狀況分為父母共同生活、父 母分居、父母離婚及父或母親過世。 6、 家庭社經地位: c計分方式:本研究所指家庭社經地位,分為父母教育程度及父 母職業類別。社經地位指數計算採 Hollingshead 於 1957 年設 計之「兩因素社會地位指數」(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46  .

(54) Position)區分法,將職業等級與教育程度加權合併,職業等 級高低指數乘以「7」加教育程度乘以「4」 ,所得之總和作為 社會經濟地位指數(見表 3-3-1) (引自林生傳,2005) 。本研 究以父母親個別計得之社經地位指數中最高者代表家庭社經 地位指數,並將社經地位指數為 11-29 分者為低家庭社經地位、 30-40 分者為中家庭社經地位、41-55 分為高家庭社經地位。.   47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tend to have a negative money attitude.. Students who save money habitually intend to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dimension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回程順道到 Aloha Tower 一遊,塔邊臨港 的豪華郵輪在近距離接觸下更顯巨大,直覺那數 不清的樓層至少應該有十層吧!趕緊登上 Aloha Tower 的 最 高 層 樓 與 其 一 較 高 下, 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