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教師、家長與學生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觀點與閱讀狀況之調查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教師、家長與學生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觀點與閱讀狀況之調查研究"

Copied!
1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科學教育碩士學位暑期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黃鴻博 博士

國小教師、家長與學生對

科學類兒童讀物

的閱讀觀點與閱讀狀況之調查研究

研究生:蕭名均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

(2)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教師、學生與家長在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情形、選 擇行為概況與對該讀物內容觀點上的情形與異同。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係以三問卷實施調查,以南投縣內不同地區國 小教師與四、五、六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為對象,收回有效問卷合計共1183 份,針對問卷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發現如下:(一)61.9%的家長表示兒童會主動閱讀科學類兒童 讀物,72.8%的國小學生喜歡閱讀科學讀物;而教師、學生與其家長皆認 為讀物的選擇主要是學生本身選擇的,而讀物的來源則多為購買得來。 (二)學生喜歡的科學類讀物傾向豐富且正確的科學知識與生動有趣的內 容且偏好圖像形式的讀物。(三)家長與教師皆認為兒童偏好豐富而正確 的科學知識、滿足好奇與引發想像力內容表現形式的科學讀物,家長與教 師皆偏好圖像形式的讀物類型,並且希望能以兒童易懂的文字、實物照 片、詼諧的方式來呈現科學概念。而教師對於坊間的科學讀物,除教科書 與參考書外,多樂於推薦並推廣閱讀。(四)教師、學生與家長對於喜歡 的讀物內容表現形式、希望的讀物類型、以及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雖 有部份達到顯著差異,但在重要性排序上大同小異,可說觀點差異並無甚 大出入,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皆傾向正面。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學童家長、國小教師、出版界及教育研 究機關作為促進學童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之閱讀活動參考。 關鍵字:科學類兒童讀物、教師、學生與家長、閱讀教育

(3)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and differences of reading, selection, and perspective in children’s books on science (called CBS) among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In terms of this, the three kinds of CBS questionnaires were adapted. The subjects are fr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he 4th-6th graders, and their parents around Nantou. This study received 1183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ha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the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61.9% of the parents indicate children are active to read CBS and 72.8%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re fond of reading CBS.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suggest the selection of reading materials is made mainly by students themselves. As to the source, they are mainly purchased.

(2) Children prefer CBS in which abundant and accurate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interesting contents are contained. Children are fond of the reading materials with pictures.

(3) Parents and teachers suggest children have a preference of CBS which were edited with abundant proper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content satisfying children’s curiosity and arousing their imagination. Parents and teachers prefer the reading materials in the form of pictures or images and expect the scientific concepts can be presented by comprehensible wordings, pictures of objects, and humorous styles. Besides, teachers are willing to recommend and promote the reading materials on science except textbooks and reference books.

(4)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formats and types of children’s books which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appreciate and the viewpoints they hold. In terms of the ranking of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re is no obviou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ll of three kinds of subjects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CB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study provides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learners to read CBS to parents,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publishing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hildren’s books on science, teachers,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reading education

(4)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圖、表目錄---V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3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科學類兒童讀物---7 第二節 兒童閱讀---15 第三節 兒童閱讀與科學類兒童讀物相關實徵研究---2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29 第二節 研究架構---29 第三節 研究假設---31 第四節 研究對象---32 第五節 研究工具---34 第六節 研究流程---38 第七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0

(5)

第肆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學生在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狀況---44 第二節 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70 第三節 教師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90 第四節 三角色間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之觀點差異比較---11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9 第二節 建議---130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35 英文部份---140 附錄 附錄一 兒童版問卷---142 附錄二 家長版問卷---146 附錄三 教師版問卷---150

(6)

圖、表目錄

表 2-1-1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科學類評選標準---11 圖 3-2-1 研究架構圖---30 表 3-4-1 研究對象之人數說明表(學生&家長) ---33 表 3-4-2 研究對象之人數說明表(教師) ---34 表 3-5-1 教師版問卷問題題綱說明表---35 表 3-5-2 問卷審查者資料說明表---37 圖 3-6-1 研究流程圖---39 圖 3-7-1 問卷回收流程圖---40 表 3-7-1 未繳回問卷電訪調查表---41 表 4-1-1 學生主要休閒活動調查表---44 表 4-1-2 學生是否喜歡閱讀調查分析表---46 表 4-1-3 學生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頻率調查分析表---48 圖 4-1-1 學生閱讀環境調查分析圖---50 圖 4-1-2 學生共讀伙伴調查分析圖---51 圖 4-1-3 學生之科學類兒童讀物來源推薦來源分析圖---52 圖 4-1-4 學生取得科學類兒童讀物來源分析圖---53 表 4-1-4 學生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動機分析表---54 表 4-1-5 學生各變項對閱讀動機影響分析表---55 表 4-1-6 學生對科學類兒童讀物內容表現形式偏好分析表---57 表 4-1-7 學生性別差異對讀物內容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58 表 4-1-8 學生年級差異對讀物內容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58 表 4-1-9 學生就讀學校區域差異對讀物內容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59 表 4-1-10 學生對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形式偏好分析表---60

(7)

表 4-1-12 學生年級差異對讀物出版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61 表 4-1-13 學生就讀學校區域差異對讀物出版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62 表 4-1-14 學生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焦點分析表---62 表 4-1-15 學生性別差異對閱讀讀物時的焦點影響分析表---63 表 4-1-16 學生年級差異對閱讀讀物時的焦點影響分析表---64 表 4-1-17 學生就讀學校區域差異對閱讀讀物時的焦點影響分析表----65 表 4-1-18 學生對坊間科學類兒童讀物偏好分析表---65 表 4-1-19 學生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分析表---66 表 4-1-20 學生性別差異對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68 表 4-1-21 學生年級差異對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70 表 4-1-22 學生就讀學校區域差異對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70 表 4-2-1 問卷調查家長對象詳細分布表---71 圖 4-2-1 家中是否有科學類兒童讀物分析圖---72 圖 4-2-2 家中科學類兒童讀物獲得來源分析圖---73 圖 4-2-3「由誰選擇科學類兒童讀物」分析圖---74 圖 4-2-4 親子共讀概況分析圖---75 表 4-2-2 家長購買科學類兒童讀物考量因素分析表---76 表 4-2-3 家長性別差異對購買科學類兒童讀物考量因素影響分析表---77 表 4-2-4 家長年齡差異對購買科學類兒童讀物考量因素影響分析表---77 表 4-2-5 家長教育差異對購買科學類兒童讀物考量因素分析表---78 表 4-2-6 家長認為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功用分析表---78 表 4-2-7 家長教育程度差異對科學讀物的功用影響分析表---79 表 4-2-8 家長購買科學類兒童讀物遭遇到的問題分析表---79 表 4-2-9 家長性別差異對購買科學讀物遭遇問題影響分析表---80 表 4-2-10 家長年齡差異對購買科學讀物遭遇問題影響分析表---80

(8)

表 4-2-12 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內容形式偏好分析表---81 表 4-2-13 家長性別差異對科學讀物內容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82 表 4-2-14 家長年齡差異對科學讀物內容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82 表 4-2-15 家長教育程度差異對科學讀物內容形式偏好影響分析表---83 表 4-2-16 家長希望的科學類兒童讀物形式分析表---83 表 4-2-17 家長希望科學概念呈現的形式分析表---84 表 4-2-18 家長性別差異對科學概念呈現形式影響分析表---85 表 4-2-19 家長教育程度差異對科學概念呈現形式影響分析表---85 表 4-2-20 家長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分析表---87 表 4-2-21 家長性別差異對科學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88 表 4-2-22 家長年齡差異對科學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89 表 4-2-23 家長教育程度差異對科學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90 表 4-3-1 問卷調查教師對象詳細分佈表---91 表 4-3-2 教師進行閱讀教學頻率表---92 圖 4-3-1 教師平日閱讀讀物類型分布圖---92 圖 4-3-2 教師閱讀科學讀物頻率圖---93 圖 4-3-3 教師進行科學類兒童讀物閱讀指導方式分佈圖---94 表 4-3-3 教師對於學生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情形的瞭解分析表---95 表 4-3-4 教師進行閱讀教學考量之因素分析表---96 表 4-3-5 教師年資差異對閱讀教學考量因素影響分析表---97 表 4-3-6 教師教學職務差異對閱讀教學考量因素影響分析表---97 表 4-3-7 教師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功能之看法分析表---98 表 4-3-8 教師性別差異對科學讀物功能之選擇影響分析表---98 表 4-3-9 教師教學職務差異對科學讀物功能之選擇影響分析表---99

(9)

表 4-3-12 教師性別差異對學生喜歡之科學讀物選擇影響分析表---101 表 4-3-13 教師年資差異對學生喜歡之科學讀物選擇影響分析表---102 表 4-3-14 教師職務差異對學生喜歡之科學讀物選擇影響分析表---102 表 4-3-15 教師希望的科學類兒童讀物形式分析表---103 表 4-3-16 教師希望科學概念呈現的形式分析表---104 表 4-3-17 教師教學年資差異對科學概念呈現形式影響分析表---104 表 4-3-18 教師教學職務差異對科學概念呈現形式影響分析表---105 表 4-3-19 教師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分析表---106 表 4-3-20 教師性別差異對科學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107 表 4-3-21 教師任教區域差異對科學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107 表 4-3-22 教師教學年資差異對科學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108 表 4-3-23 教師教學職務差異對科學讀物觀點影響分析表---109 表 4-4-1 不同角色在選擇科學類兒童讀物依據來源認知差異分析表--111 表 4-4-2 家長、教師對於科學讀物之功能認知差異分析表---112 表 4-4-3 不同角色對於科學讀物內容偏好差異分析表---113 表 4-4-4 不同角色對於科學讀物中科學概念呈現方式認知差異表---114 表 4-4-5 不同角色對於科學讀物形式偏好差異分析表---116 表 4-4-6 不同角色對於科學讀物的觀點差異分析表---117

(10)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共分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及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及問題, 第三節說明名詞解釋,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及限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縱觀台灣發展過程,隨著時代進步與環境的變遷,整個社會由早先的「農業 社會」轉化成「工業社會」,但仍以付出勞力的方式以維生計,之後又轉變成為 「工商業社會」,直至 21 世紀後,始進入「知識經濟為主體」的社會。(涂芳瑜, 2006)人類之謀生方式與生活型態也與早期之農牧漁獵大有不同,此一知識爆炸 的時代,「知識」的掌握成為生活的關鍵。 而在此知識爆炸的時代,「閱讀」乃獲得知識的最佳途徑。然而,鄭全利(2000) 指出我國國民每人每年的閱讀書量是 0.7 本,鄰近的韓國是 7 本,日本則為近 40 本,以此看來,國人似乎沒有很好的閱讀習慣。 學童的閱讀活動與教學更成為當今教育重要的活動,自 2000 年起,前教育 部長曾志朗推動一項為期三年的「全國兒童閱讀實施計畫」,推廣對象為幼稚園、 國小學生與其家長,目的在使閱讀成為全民運動;民國 2002 年,教育部於施政 目標與重點中提到「全國兒童閱讀實施計畫」為重要施政計畫;在 2003 年度重 要施政計畫中,明確地條列出計劃內容,為一、推展校園閱讀活動, 營造閱讀 環境。二、辦理親子共學推廣活動。三、營造親子共讀環境。四、推展親子共讀 活動。五、利用網路進行閱讀推廣活動。將兒童閱讀計劃列為國民教育施政的重 點目標。而繼全國兒童閱讀實施計畫推動至 2003 年,則陸續推出為期 4 年 (2004-2007 年)的「焦點 300-國民小學兒童閱讀推動計畫」及 2006-2008 年的「偏

(11)

遠地區國民中小學閱讀推廣計畫」,且於 2008 年-2011 年繼續實施「悅讀 101 計 畫」以推廣閱讀運動,而研究者任教之南投縣內,「台灣閱讀推廣中心」更積極 與企業--美律實業、環隆電氣合作,結合教師的力量將自編教材及閱讀教學策略 架站進行分享。民國 2005 年 2 月,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資助設立台灣閱讀推 廣中心,並著手規劃「愛的書庫」模式,讓共讀好書循環運用,積極推廣南投學 區閱讀活動。2005 年 4 月,首座「愛的書庫」於南投縣草屯鎮虎山國小設立。一 年後,2006 年共讀的熱潮與閱讀推廣運動由中台灣向南北兩端迅速擴散,全台設 置了 27 座「愛的書庫」。2006 年 12 月,台灣閱讀推廣中心正式轉型為「財團法 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除了以「愛的書庫」共讀模式推動持續閱讀,更希望 擴大服務群,從原本的「校區」延伸到「社區」,期許透過閱讀來提昇國民的閱 讀素養水準。 此波閱讀運動如火如荼的推廣下來,愛看書的人愈來愈多,所閱讀的書也愈 來愈多,所受的文化活動益趨良善,而科學乃文化活動之一個環節,是人類生活 的重要元素。反言之,沒有科學,人類的生活將失去進步。科學既然是現代文化 重要的一個環節,認識科學並體現科學就成為掌握文化發展與社會進步不可獲缺 的要素,為達此目標,「科學教育」相形重要,也因此,科學教育是現今教育的 重點之一。而在國際間,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進行的 PISA 國際評量計 畫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於 1990 年代末期開始對 15 歲學生的數學、科學、及閱讀進行持續、定期的國際性比較研究中,2006 年, 台灣在科學與數學能力都名列前茅,可謂數一數二,但閱讀的能力卻只排在十六 名(天下雜誌,2007)。於此看來,雖說國內學生的科學學習成就頗為優異,但閱 讀能力卻不盡理想,且教育部(2003)之教育政策言明:科學教育之教育目標,乃 在育成科學素養。而素養係指「具備閱讀、書寫能力及具備知識、學習能力」。 如此看來,良好的科學素養不僅僅是科學知識上的豐富,閱讀能力亦佔很大的一

(12)

部份。而研究者在真實教職工作中,雖閱讀運動正熱烈推行,且行之有年,但仍 於實際的閱讀指導工作中發現學童的閱讀能力不足,因此,研究者嘗試從家庭教 育與學校教育兩大面向進行讀者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觀點與讀物內容研 究,試圖找出閱讀教育上的盲點,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結論,以供各界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

科學,乃文化的一部份,而文化的傳承自古至今,以各種方式如:結繩記事、 彩繪圖案、語言、文字、歌謠甚或建築圖騰…等傳承延續下來,其中又以語言的 口耳相傳和文字的記載方式最為常見。而近年來各項讀物繽紛多陳,在兒童閱讀 方面,科學類兒童讀物日受孩童的喜愛,因應而生地,各出版社也對於此區塊之 出版品頗感興趣。但相關於國小教師、學生與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之閱讀知 覺研究仍屬少數。再者,南投縣部分較偏遠地區屬於教育優先區,換句話說,教 育資源仍屬不足,然南投推行閱讀運動行之有年,不論在學校教育中閱讀教育的 推廣與民間機構團體合作的閱讀運動,研究者欲瞭解南投地區在這些年的閱讀活 動推廣下,教師、家長與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之閱讀情況,並進一步分析其 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各項觀點,諸如:選擇偏好、閱讀偏好、內容偏好等…,歸 納出異同情況,以此研究結果作為有志從事相關領域研究與發展之人士參考,或 作為日後選擇科學類兒童讀物之參考依據。本研究概括性來說希望能瞭解國小教 師、家長與學生三種不同角色所呈現之觀點,並互相比較三角色群體間觀點的差 異情形,故有以下幾點研究目的與問題:

(13)

一、研究目的 (一)瞭解台灣南投地區國小教師、家長與學生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狀況。 (二)瞭解教師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 (三)瞭解家長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 (四)瞭解學童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 (五)分析教師、家長與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觀點的差異情形。 二、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之研究目的,研究者將本研究之待答問題擬定如下: (一)台灣南投地區國小教師、家長與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實際閱讀情況為 何? (二)教師本身變項(如:性別、學區、任教職務、年資等…)是否影響教師對科學 類兒童讀物的閱讀觀點? (三)家長本身變項(如:性別、學歷、年齡等…)是否影響家長對科學類兒童讀物 的閱讀觀點? (四)學生本身變項(如:性別、年級、就讀學校區域等…)是否影響學生對科學類 兒童讀物的閱讀觀點? (五)教師、家長與學生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觀點有何異同與關係? (六)針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探討教師閱讀教學的推動、學校教育中的閱讀 教育、學生平日的閱讀狀況、學生閱讀偏好、家長個人閱讀習慣、家長對於兒童 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的態度、與親子之間的共讀與討論等之間的關係為何?

(1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科學類兒童讀物: 兒童讀物一般以「課外讀物」通稱之,兒童讀物為所有包含文學類和非文學 類的作品,並且也涵蓋了其他不同於紙本呈現方式的資訊,如光碟書、錄音帶等, 只要是適合兒童閱讀的都是在兒童讀物的範圍之內。科學類兒童讀物屬兒童讀物 的一個類別,本研究之科學類兒童讀物參考李換&江慧珠(1986)、王美芬(1986)、 陳美智(1995)及方麗芬(2000)之主張後,界定為:富含文學性、教育性、啟發性 與趣味性,能傳達科學知識、引起科學興趣、培養科學態度、提升科學素養且適 合兒童閱讀,用字淺顯易懂之各種書籍、報章、雜誌、光碟書與網路文章…等之 讀物。 二、閱讀: 本研究的閱讀乃指研究對象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習慣、實際閱讀行為 與閱讀的態度。 三、閱讀觀點: 本研究所指之閱讀觀點包含教師、學生與家長三群研究對象在選擇讀物時, 個體對於讀物的觀點,而帶有選擇上的偏好;在進行科學類兒童讀物閱讀活動 時,對於該讀物抱持的態度,而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既有的印象以及閱讀後的感 覺等亦屬於本研究所指之閱讀觀點。

(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因研究者任教南投縣,且受限於研究者個人的人力、物力及時間不足等主 客觀因素下,本研究僅以台灣南投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四、五、六年級學 生與其家長為調查對象,研究範圍僅限於南投縣公立國民小學,對於研究 結果不宜做過度推論。 二、 研究對象中之家長角色問卷調查,調查方式乃交由學生帶回家中給一位家 長填寫,加上南投部分地區,屬於文化較為不利區域,家長文化背景不一, 近年亦有新移民等文化,對於台灣文化所知較淺,更甚者對於問卷上所述 文字無法理解。回收實為不易,發出七百餘份問卷,回收五百餘份問卷, 僅能以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 464 份作分析,所提出之結論與建議,或許不 足以代表母群體之特性,有待後續研究者作進一步的研究。 三、 研究者在進行資料分析後,對所獲得之研究結果與過往相關研究對照,但 各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不同,無法全然概括對照,部分結果研究者嘗試以 本身擔任教職與研究者之經驗判斷做推論,或有不足,或有不甚客觀,但 僅供參考,對於研究結果之推論不宜做過度延伸。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日常生活中,兒童除了上課使用的課本外,接觸到兒童讀物的機會非常多, 家長於兒童讀物的選擇也有各自的準則,教師在推行閱讀教學時,亦必須對閱讀 材料進行瞭解甚而選擇教材與合適的教學方式。而在科學類兒童讀物中,大眾傳 播媒介對科學資訊報導的選材、呈現方式及科學閱聽人本身的閱聽習慣都會影響 讀者對科學訊息的接收(廖淑慧,2007),為瞭解讀者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知覺, 本章依序探討科學類兒童讀物與閱讀活動相關的研究,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說 明科學類兒童讀物;第二節說明兒童閱讀;第三節說明兒童閱讀與科學類兒童讀 物的相關實徵研究。

第一節 科學類兒童讀物

科學類兒童讀物按文生義,可概分為「科普讀物」與「兒童讀物」兩方面。 若以兒童讀物之角度看來,科學類兒童讀物包含於兒童讀物下,仍須具備兒童 性;若從科普讀物的角度看來,則為兒童讀物中必須介紹科學相關知識內容。因 此,為釐清科學類兒童讀物之相關概念與出版情形,本節將針對「科學類兒童讀 物」、「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情形」等二個面向進行深入探討。 一、科學類兒童讀物 談到科學類兒童讀物之前,先就兒童讀物作個概說,司琦(1972)認為,兒童 讀物不限於兒童可閱讀的書本,各種圖片,幻燈片和電影等,只要兒童可看的, 都屬於是兒童讀物。林武憲(1993)亦認為,兒童讀物包含文學或不完全具備文學 性質的讀物,除了書報雜誌外,有書讀物和電影皆在此範疇內。林守為(1992)則 主張:兒童讀物從廣義上來說,凡兒童應該讀的,可以讀的書刊,包含教科書、 工具書、參考書以及課外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作品及報章雜誌,都可包括在內;

(17)

狹義上來說,指僅供兒童課外閱讀的書報雜誌。 而兒童讀物的特質是什麼呢?根據張雪門(1965)看法,兒童讀物有以下幾點 特質: 1.內容:具有趣味性,符合兒童的生活經驗,以舊經驗連結新經驗,使能易於了 解。 2.文字:使用深入淺出的手法,闡述兒童較難理解的事物,避免艱深的詞彙用語。 3.字體:字體大小視年齡不同有所分別,依據兒童的發展輔以插圖、照片以幫助 兒童理解。兒童的心靈就好比一塊純白無暇的布料,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格 外的重要。 王美芬(1986)主張兒童讀物的特質有:兒童性、文學性、與教育性。郭麗玲 (1992)更提出四大面向:教育性部分;遊戲性部分;文學性部分;插圖和外觀部 分,共二十項特質(引自涂芳瑜,2006),林武憲(1993)則認為兒童讀物具有兒童 性、教育性、趣味性三大特質。而司琦(1993)於《兒童讀物研究》中詳細地寫到, 優秀的兒童讀物應具備以下特質: 1.內容要在兒童的舊經驗上生根,使能易於了解並有興趣。 2.文字要淺顯明白,避免艱深字詞;有時需以深入淺出的筆法敘述兒童難以了解 的事物。 3.事物要適於兒童閱讀,年級越低字體越大,並酌加標點符號。 4.有悅目的插圖、照片,並輔以文字說明。 5.紙張要潔白而無反光,印刷清楚,不傷目力。 6.裝訂要美觀牢固。 熊召弟(1996)則主張兒童讀物具有啟發性、文學性、教育性等特質。綜觀上 述,過往研究學者觀點大同小異,皆認為兒童讀物於兒童學習過程中伴演著極為 重要的角色。

(18)

科學類兒童讀物被歸類於兒童讀物內,陳美智(1995)提到:「雖文學類兒童讀 物仍為現今的出版重點,但無庸置疑的是,科學類兒童讀物正隨著時代演化而逐 年快速增加。」誠如第壹章之研究背景中描述,於此知識爆炸的年代,而孩童正 處於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年齡,也正是可以迅速吸收知識,並以此探索試圖 瞭解這個世界。科學類兒童讀物或可稍解孩童強烈的好奇心,並且從中獲取開啟 自然界知識寶庫的鑰匙。因此,為對科學類兒童讀物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本小節 將針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內涵」、「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狀況」兩方面作探討。 (一)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內涵 目前在歐美國家的兒童讀物分類方式,可依小說類(fiction)與非小說類 (nonfiction)分成兩大類別,科學類讀物(science books)是屬於非小說類中的知識性 讀物(information books 或informational books)中的一小類(陳美智,1995)。從此看 來,談到科學類兒童讀物,在讀物分類方面,便得朝知識性讀物方向前進。而 Lukens(1999)提到:什麼是知識類讀物?如果說有「知識類讀物」一詞,是否表 示相對有「非知識類讀物」一詞的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所有的書包含有資 訊,即使虛構的故事也一樣……當我們討論非虛構故事(nonfiction)時,較少有興 趣在他的情節如何懸疑,而有興趣在他如何呈現事實;較不關心角色安排,而較 有興趣在發現社會或自然的概念與應用。(引自林玲遠,1999)綜合上述,科普讀 物雖內含文學性與知識性,但因涉及科學部分,文學性雖屬必要但與知識的正確 相較,則以知識的正確性為首要。 在國內,陳美智(1995)則於其研究中清楚定義:科學類兒童讀物是以兒童讀 者為寫作對象,不居題材與形式、透過淺白文字,內容以介紹科學知識為主之作 品。王美芬、熊召弟(1995)亦認為:科學類兒童讀物是給兒童閱讀的,遵循兒童 文學兒童性、文學性及教育性的特質。更指出其目的乃在增進兒童的科學知識, 啟發兒童對自然環境的興趣與關懷,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與方法,進而鼓勵研究

(19)

創造的精神。綜合上述得知,科學類兒童讀物乃著重科學知識面的兒童讀物,不 拘形式,具有文學性、兒童性能吸引兒童閱讀的各式讀物。 那麼科學類兒童讀物究竟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呢?王美芬、熊召弟(1995)指 出:兒童科學讀物既然是給兒童閱讀,亦應遵循兒童文學讀物的特質:兒童性、 文學性、教育性,以兒童心智發展為基礎,以其生活為橫的範圍編寫。方麗芬(2000) 則認為:好的科學讀物是應該觸及心靈、情感與想像,它需要負起去除兒童害怕 科學的心理障礙,並能使閱讀科學讀物成為一種樂趣;而且好的科學讀物並不是 許多事實的堆砌,也不是以一堆知識來填滿兒童的腦袋,應該是表現科學方法、 闡明科學原理、傳達科學之美、啟發兒童思考科學、解決問題的興趣。由上所知, 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特質並不同於一般的兒童讀物,是以科學知識作為題材,以引 起兒童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它必須同樣具備兒童性、文學性、教育性,同時,亦 要有知識性,尤重知識的正確性。 那麼如何評斷科學類兒童讀物之良莠呢?以美國科學教師協會(NSTA)與兒 童圖書委員會(CBC)合作推選優良科學類兒童讀物的標準來看,其評斷的標準有: 1.充實的科學知識。 2.清晰且正確並且是跟得上時代的資訊。 3.具有重要的科學概念。 4.摒除性別、種族與社經地位的歧視偏見。(Gerry, 1997) 而 Ford(2002)亦從寫作方面強調好的科學類兒童讀物不應該有錯誤的資訊和 圖像。其具備的條件有: 1.正確的事實。 2.要介紹科學實務給孩子明瞭,包含科學家的描述。 3.科學類讀物必須可以補充書本上相關主題範圍的內容。 4.作者寫作技巧要使用兒童溝通的語言。

(20)

5.版面設計要優良,圖像精美可以增加吸引力。 6.適當的文化可以鼓勵孩童從生活中瞭解科學。 而以行政院新聞局自 1983 年起,一年兩次的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科 學類的審查標準來看,研究者針對 2006 年、2007 年共三次讀物推介作一簡單的 整理,如表 2-1-1: 表 2-1-1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科學類評選標準 從上中外學者看來,雖看法觀點稍有出入,但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內容正確 性皆十分要求。研究者綜合上述學者的文獻資料,對於一優良科學類兒童讀物具 備的要素作一概括性的整理如下: 1.科學內容正確性:傳達的科學知識應該正確且跟上潮流。 2.兒童性:內容編排及文字說明能深入淺出,讓兒童理解,使用兒童溝通的語言。 年份/次序 科學類 召集人 評選標準 2006 年/第 26 次 鄭清海 內容的正確性、可讀性、趣味性、啟發性、實 用性、創意、人地關懷、美工編排與適合閱讀 年齡等 2007 年/第 27 次 李苑芳 1.正確性:傳達的科學知識應該正確,有適當 的專業人員協助審定。 2. 本土化:鼓勵臺灣作家對於臺灣風土民情自 然的創作。 3. 趣味性:內容、編輯、插畫、圖片與照片能 引起讀者的興趣。 4. 可讀性:內容編排及文字說明能深入淺出, 讓讀者理解。 5. 啟發性:內容設計與活動安排,能擴展讀者 的視野,啟發讀者進一步探索的動機。 2007 年/第 28 次 鄭清海 內容的正確性、可讀性、趣味性、啟發性、實 用性、創意、人文關懷、美工編排與適合閱讀 年齡等

(21)

4.啟發性:能引發兒童進一步的探索動機。 (二)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情形 根據行政院新聞局(2007)出版之中華民國96年圖書出版及行銷通路業經營概 況調查顯示,2006年圖書出版業者出版宗教類刊物或書籍的比例最高,計有126 家出版,約占一成五(14.9%),其次為醫學家政類,占14.3%;另外,其中,宗教 (14.9%)、醫學家政(14.3%)、社會科學(12.6%)、語言(12.6%)及兒童讀物(11.7%) 等類別出版占市場上的多數。如單就兒童讀物來看,在有出版兒童讀物之圖書出 版業者中,以出版兒童繪本最多。若以家數來看,有出版兒童繪本的圖書出版業 者業者家數最多,約占六成三(63.4%),其次為兒童文學及兒童綜合類,分別約占 四成六(46.0%)與三成二(32.3%),最少比例者為出版兒童圖鑑百科者,占不到一 成(7.3%);若以出版新書種類計算,兒童繪本所占比例為41.1%仍最高,其次為 兒童文學,占約三成三(32.8%),兒童綜合類新書種數所占比例約達二成五 (24.7%)。而兒童讀物在兒童閱讀與出版事業方面,自1950年以來,早已受到普遍 性的重視;雖然文學類兒童讀物仍為現今的出版重點,但無庸置疑的是,科學類 兒童讀物正隨著時代演化而逐年快速增加(陳美智,1995)。林良(1993)指出,在 兒童讀物的諸多分類中,科學類兒童讀物所佔的比例逐年攀升,幾乎已經達到與 文學類兒童讀物平分天下的狀態。方麗芬(2000)亦認為:實地觀察現今兒童讀物 出版狀況可發現,科學類兒童讀物的數量已大到無法忽視的地步,儼然已成一大 類,幾乎是出版的主流之一。王振勳(1985)對三十年來(1949-1982)台灣地區兒童 讀物出版概況做文獻資料整理得知,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出版量為文學類外的大宗 (扣除期刊雜誌及幼兒讀物),科學類兒童讀物中又以生物類居多,大部分科學類 兒童讀物都有插圖、且以精裝方式出版有增多趨勢。而一份針對1993年出版之兒 童讀物所進行的分析研究中提到,知識性讀物佔整體出版市場的40.56%,其中科 學類兒童讀物就佔45.31%(林麗娟,1994)。

(22)

另一方面,兒童期刊屬於兒童讀物的一種,或可藉由兒童期刊的發展略窺科 學讀物的發展概況。林武憲(1993)指出,台灣兒童刊物的發展,大致分成四期, 第一期(1949~1961年)萌芽期,代表刊物:「小學生」、「學友」台灣第一種兒 童期刊「台灣兒童」月刊就是在此段時期內創刊的,而在本時期內有許多的漫畫 性刊物大受歡迎,如「漫畫大王」、「漫畫週刊」等等。第二期(1962~1971年) 生長期,代表刊物:「新生兒童」、「王子」在本期的兒童刊物已有轉型分類化 的取向,因此在此時期內開始有科學類的兒童雜誌創刊,如:「科學園地」、「學 生科學」、「中華兒童科學畫刊」等等。第三期(1972年~1981年)成熟期,代表 刊物:「兒童月刊」、「小讀者」本期的期刊進入革新時期,有許多的幼兒、少 年期刊創刊。第四期(1982年~1994年)繽紛期,約有120 種刊物。在本時期中, 創刊的兒童刊物激增,尤其在科學類的刊物增加很多,如「科學的貢獻」、「小 牛頓」、「哥白尼21」、「小小科學眼」、「小小牛頓幼兒月刊」、「親親自然」 等等。由上可見,兒童科普期刊始自民國六0年代,而至八0年代進入大盛期, 隨著時間運行,越來越多的出版社投入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出版。而若擴大閱讀年 齡層至普羅大眾,有關科普雜誌的出版,謝瀛春(1990)指出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 的的科學雜誌有《科學月刊》、《自然雜誌》、《少年科學》、《科學與技術》、 《大眾醫學》等,如果範圍更廣些,《健康世界》、《拾穗》等比較大眾化的雜 誌也都可算在內。林志成 (2002)指出在國內有創刊三十多年的《科學月刊》、約 二十多年的《牛頓》雜誌、近幾年發行的《科技時代》、由國科會發行,剛改版 為科普雜誌的《科學發展》,與上市的《科學人》。這些科普雜誌中,《科學月 刊》全由國人自製,對象定位為高中生以上。《牛頓》雜誌則是以翻譯日本原版 為主,加入一些本土內容,對象的範圍較廣。 以此看來,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出版狀況正蓬勃發展,然而,仍不免有問題產 生,王憶萍(2005)綜合各學者觀點,指出台灣科普出版的困境有三大面向,說明

(23)

如下: 1.科普寫作人才方面,翻譯作品或科普作品都不列入學術成就,在現實層面下, 學術界的人才投入科學寫作是有困難的。 2.科學傳播國內「科學傳播」、「科學寫作」、「技術寫作」相關課程是少之又 少,且國內的教育工作者並未意識到其重要性。 3.讀者購買科普讀物大部分是慕名而買,卻八成以上未完全讀完,有時是因為翻 譯書籍譯文艱澀難懂、辭不達意或是錯誤連篇等,終究無以展讀。 謝瀛春(1990)更提到一個存在已久的癥結點:最大問題仍在所謂的科學界和傳播 界各行其是,自然科學工作者想傳播科學知識,提高大眾的科學水準,因此紛紛 出版科學讀物,可惜都只在自說自話,根本不知讀者要什麼,該給讀者什麼,也 不知有什麼影響,有什麼反應,只求滿足少數人個人的奉獻心理就算了。結果卻 是看者恆看,不看者恆不看,無法推廣至更多原來不看科學讀物的人。陳美智 (1995)亦認為,科學類讀物的創作情形差,大都以翻譯為主而翻譯又以日本為大 宗,翻譯者多非為自然科學出身,因此本土性及實用性有待加強中,目前台灣的 科學類兒童讀物傾向成套出書的直銷方式、翻譯替代創作風氣盛行、著譯者以及 插圖作者、審定者常未交代清楚,而這些也與目前的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品質有很 大的關係。因此老師及家長的選擇也深受這些因素所影響。鄭清海(2007)亦於「第 28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科學類評選」中提到:在評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好 書的背後,有著無數用心與努力的身影,值得鼓勵與喝采!更發現有許多本土作 者及出版社,在這出版業的寒冬裡,依然堅守崗位,用心耕耘守護這片亟需關懷 的園地…當然我們也看到許多逐漸浮現的隱憂,為了市場競爭,大量模仿、抄襲 國外漫畫形式,或直接翻譯日、韓等外國書籍日漸增多,但卻了無新意。這對市 場不大,競爭卻日益激烈的出版業無疑是個沈重的打擊。如果再不正視,臺灣出 版業之前景堪慮。從上述,研究者認為,有關當下的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狀況正

(24)

值蓬勃發展期,但潛在著抄襲、直翻外書的隱憂,必須正視並解決問題,才可使 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出版事業健康發展。

第二節 兒童閱讀

自古以來,閱讀活動便伴隨著文字發明持續至今。即便時代苒轉,現已是數 位化的時代,閱讀仍是一把進入知識寶庫的重要鑰匙。而兒童的閱讀對於兒童學 習更是相形地重要,林文寶(2000)認為,對兒童而言,閱讀是本能,是遊戲,只 要可以舞動、品嚐、觸摸、傾聽、觀察,並且感覺周遭的各種訊息,孩子們幾乎 沒有任何學不會的事情。本節將針對兒童閱讀的行為與態度、兒童的閱讀興趣、 影響兒童閱讀的因素三方面作進一步的探討瞭解。 一、兒童閱讀的行為與態度 閱讀是讀者用自己的價值觀和經驗來理解文意,是一種讀者與讀物作者的相 互交易,就算是讀同一篇文章,不同讀者會建構出不完全相同的意義(Goodman, 1986)。以下將就兒童閱讀的行為與態度作深入的探討。 李素足(1999)對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兒童之調查結果,發現寒暑假期間 兒童每週平均閱讀三本課外讀物,高蓮雲(1992)的調查中,發現台北市國小中、 高年級兒童在學期不考試期間,三分之一兒童可閱讀完2至3冊;而於考試期間閱 讀量減少,有三分之一的兒童在考試期間暫停閱讀;寒暑假中閱讀量增加,有三 分之一的學童每週看二本,高達百分之四十五的學童每週閱讀三本以上之課外讀 物。另外,林美鐘(2002)也認為,學童在假日的閱讀量較平時多,但在考試期間 則會降低其閱讀量。而地區的不同,該地區的兒童閱讀行為頻率與數量亦有所差 異,根據李寶琳(2000)訪問台北市立圖書館工作人員結果,都市的兒童比郊區的

(25)

兒童喜愛看書。而高蓮雲(1992)發現,寒暑假中台北市市區學童閱讀書量較多, 但在考試時,台北市郊區學童閱讀量反而比市區學童多。吳茜茵(1990)的調查則 顯示,台灣北區學童課外閱讀量多於中區、南區和東區。由此可見,兒童閱讀行 為的多寡受到學習、考試、地區等因素的影響。而整體看來,兒童閱讀的量並不 多,根據Smith(1998)針對小學二、三以及六年級學生所作的調查中顯示,兒童少 作休閒閱讀的可能原因,受到電子娛樂媒體的影響極大,以及許多的課外活動環 境較少促進閱讀活動有關,此外仍有一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我們不了解兒童所需 要的閱讀材料形式,然而此點也是影響兒童閱讀之中很特別的差異因素所在。為 了促進兒童養成終生閱讀的習慣,因此在其學生時期,我們應注重提供學生安靜 的閱讀環境以及注重學生的選擇。針對學生的選擇方面,我們應了解介入兒童選 擇科學類兒童讀物材料的重要特徵、是否重視到以多元智慧觀點的活動呈現與其 多元的學習模式、還有應給予其在參與獎賞的活動中有自我決定選擇閱讀材料的 機會。(引自方麗芬,2000),另外,根據Phelan 與Starkey(1975)年所做的兒童閱 讀與電視活動所作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兒童不會為了閱讀而放棄電視節目,但 是他們對於「閱讀活動」的重要大多持著正向且肯定的態度。除了電視對於閱讀 活動的影響,亦有學者(Mellon,1992)的調查研究報告指出,閱讀與遊戲對兒童 來說,相較之下雖然閱讀並非重要,不過他們仍然喜歡閱讀。因此當兒童面臨電 視、遊戲活動與閱讀活動的抉擇時,雖然表面的選擇是電視、遊戲佔優勢,但是 對於「閱讀」活動,兒童仍是持著正向且喜歡的態度。由此,研究者從文獻中與 平常教學觀察中認為,閱讀對兒童來說屬於喜歡的課外活動,但閱讀的量並不 多,且喜愛的程度遠不及電視與遊戲,換言之,若要進行閱讀活動,或可從「使 兒童感覺有趣,就像看電視與玩遊戲一樣好玩」方面著手進行。 閱讀的行為是可見的,但內在的閱讀態度是屬於情緒反應的一部份,經常定 義不清、難以描述、不易評量。部份學者(Parker & Paradis, 1983;Chiu, 1984;

(26)

Whitney, 1992)採閱讀態度問卷進行調查研究,Parker 與Paradis(1983)發現,一到 三年級、四到六年級、五到六年級的閱讀態度沒有不同,但在四到五年級的閱讀 態度,出現不同的是「圖書館裡的閱讀」、「其他休閒閱讀」,性別與年齡的交 互作用對閱讀態度沒有影響。Chiu(1984)有關於閱讀態度與興趣的研究顯示,有 70%的兒童喜歡閱讀、其中以女生居多,喜歡閱讀的兒童比較喜歡去學校上學, 而「性別」、「年齡」會影響兒童閱讀興趣,兒童大致上偏好動物、有關信仰故 事、神祕事物、人物和運動等閱讀主題。Whitney(1992)的調查發現,閱讀態度分 數高的兒童不一定將較多的休閒時間花在閱讀上面。 二、兒童的閱讀興趣 依照Whitehead(1984)的研究指出,男女學童閱讀興趣的差別在九歲之前並不 明顯,要到九歲之後閱讀興趣與性別因素的關聯才會逐漸明顯。男學童比較喜愛 知識的讀物,而女學童則較喜愛虛構性讀物。平均來看,女學童閱讀數量較男學 童多。而Burgess(1985)在研究學童的閱讀主題方面發現,四年級的學童在閱讀主 題方面多具普遍性與一致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較大的學童對於閱讀主題就 出現了選擇的行為。七年級的學童在閱讀選擇時,男、女學童有明顯的喜好差異。 而在國內的研究,馮秋萍(1997)研究結果發現學童最常看的課外讀物是漫畫,然 而因性別的不同,喜好的漫畫種類有所差異。女學童多半喜歡看少女漫畫或趣味 漫畫,而男學童則偏好偵探漫畫、體育運動類的漫畫或是漫畫週刊。而林文寶 (2000)所主持的台灣地區兒童閱讀興趣調查研究中所獲得的研究結論顯示女學童 較喜歡閱讀童話、民間故事、生活故事、少男少女小說、寓言、童詩、兒歌、現 代詩、遊記、散文、劇本、繪本、古典詩等類的書,較不喜歡歷史故事、冒險故 事、科學故事、歷史小說、武俠小說、推理小說、科幻小說、漫畫、科學類知識

(27)

不同年級、都市化學童皆為如此現象並無差異。 以此看來,男性兒童對於科學類的兒童讀物有較大的興趣。陳明來(2001)的 研究中以台北市公立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其研究結果也顯示男學童所喜愛閱讀的 課外讀物主題類別中喜好「科學故事」「自然科學類」、「武俠小說」和「科幻 小說」四類的閱讀遠超過女學童,而「童話寓言故事」、「傳記文學」「詩歌散 文」、「電閱讀影連續劇原著」、「社會科學類」、「藝術類」、「文藝愛情小 說」等七類則女學童喜好程度高於男學童。 另外,陳明來(2001)及馮秋萍(1998)的研究中皆指出,即主題內容是兒童閱 讀的關鍵,甚至是吸引兒童持續閱讀的主要原因。而馮秋萍(1998)表示,插圖增 加了自然科學或科技類圖書圖畫書的可看性,也吸引了兒童的眼光。也就是說, 兒童讀物中的插圖吸引兒童去閱讀,也提高了兒童的閱讀興趣。 三、影響兒童閱讀的因素 關於兒童閱讀的內涵層面有許多,有關兒童閱讀的研究當中,多半會從兒童 本身的特質和讀物的特性兩者之間做探討,藉由瞭解兒童個體的心智發展,推知 他們在不同的階段會有如何的變化和喜好。經研究者從過往資料與文獻中得知, 影響兒童閱讀的因素可概約分成性別、年齡以及兒童生活週遭環境層面,茲分別 說明如下。 (一)性別 性別的因素是在討論兒童閱讀方面常被提及的因素之一,由於男女兒童先天 上與後天養育上的條件不同,譬如成長速率不一、受社會影響不盡相同等,而在 興趣、人格上的特徵等都會有不同的地方。 Whitehead(1984)的調查發現,男女學童的興趣在九歲之後閱讀興趣與性別的 關聯才會逐漸明顯,男生喜歡知識性的書籍,女生則喜歡虛構性的,不喜歡內容

(28)

中暴力的描述,雖然男生的閱讀興趣比女生廣泛,但女生的閱讀量多過於男生。 Chiu(1984)的研究報告發現,男生偏好科學、運動類的故事;女生則喜歡幻 想、幽默和詩集以及家庭、朋友等題材,不論男女生都喜歡閱讀推理的故事。此 外,Chiu 指出,多數的兒童喜歡閱讀,且由女生居多,普遍而言,女生的閱讀 態度比男生積極。 Burgess(1985)在研究學童的閱讀主題方面發現,四年級的學童在閱讀主題方 面多具普遍性與一致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較大的學童對於閱讀主題就出現 了選擇的行為。七年級的學童在閱讀選擇時,男、女學童有明顯的喜好差異。 馮秋萍(1997)研究結果發現學童最常看的課外讀物是漫畫,然而因性別的不 同,喜好的漫畫種類有所差異。女學童多半喜歡看少女漫畫或趣味漫畫,而男學 童則偏好偵探漫畫、體育運動類的漫畫或是漫畫週刊。 林文寶(2000) 研究結論顯示女學童較喜歡閱讀童話、民間故事、生活故事、 少男少女小說、寓言、童詩、兒歌、現代詩、遊記、散文、劇本、繪本、古典詩 等類的書,較不喜歡歷史故事、冒險故事、科學故事、歷史小說、武俠小說、推 理小說、科幻小說、漫畫、科學類知識讀物。在閱讀程度之比較方面則有女學童 比男學童喜歡閱讀的現象,此外亦發現不同年級、都市化學童皆為如此現象並無 差異。 陳明來(2001) 其研究結果男學童所喜愛閱讀的課外讀物主題類別中喜好「科 學故事」「自然科學類」、「武俠小說」和「科幻小說」四類的閱讀遠超過女學 童,而「童話寓言故事」、「傳記文學」「詩歌散文」、「電閱讀影連續劇原著」、 「社會科學類」、「藝術類」、「文藝愛情小說」等七類則女學童喜好程度高於 男學童。

由國內外各學者(Whitehead, 1984;Chiu, 1984;Burgees, 1985;馮秋萍,1997; 林文寶,2000;陳明來,2001)之研究中可知,性別會對閱讀興趣造成影響,且

(29)

男、女學童在主題喜好上有所不同。男學童喜愛閱讀的主題多半是知識性,或是 科學與科幻、推理故事、運動類的課外讀物。若讀物的內容是與其平常興趣有關 且主題具新鮮感也能吸引男學童。而女學童雖然也對冒險、推理的故事有興趣, 但似乎更偏愛虛構性、浪漫愛情故事或與家庭、朋友等有關人際關係的圖書。隨 著年齡的增長男、女學童在閱讀選擇上會有明顯的喜好差異,此外,性別也會影 響學童在閱讀動機和態度方面。 (二)年齡 年齡也是影響閱讀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幼兒時期一直到兒童時期,隨著年齡 的變化,不同的認知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選擇和喜好。學齡前的兒童對於各種圖 書都很喜歡,只要是形狀特別、封面精裝、製作美麗,兒童都感興趣,年幼的兒 童較無閱讀選擇上的差別、喜歡閱讀的主題亦較多元化(鄭雪玫,1987;Mellon, 1994;Edwards, 1994) ;十歲以下的兒童欣賞新奇、有想像力及動物的故事,十 歲以上則漸喜歡讀歷史故事及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Susan, 1985),年齡較長到達 青春期的兒童,男生喜歡科學及發明冒險、女生喜歡學校生活、家居生活的讀物, 在十二歲時開始選擇閱讀主題的發展,可能會對家人與老師所選的書有所批評 (Burgess, 1985)。而林蕙蓉(1984)的研究顯示,在國內高低年級的閱讀率有明顯的 差異,高年級較低年級多接觸課外讀物,但閱讀習慣普遍不高。兒童心理學家 Cather 根據兒童心理發展認為有幾個不同的階段,從三、四歲到十四、五歲,依 次經過下列幾個時期(杜淑貞,2001): 第一階段(3~6 歲):韻律愛好時期,對於生活經驗以及熟悉的事物特別有興趣, 並且喜歡富韻律的詩歌和簡短的故事。 第二階段(7~9 歲):想像馳騁期,此階段的兒童已經開始對幻想和假象的世界有 興趣,喜歡情節誇張的神仙鬼怪系列,也喜歡篇幅簡短的寓言故事。 第三階段(10~12 歲):勇力讚揚時期,在這個階段兒童喜歡冒險和刺激的故事,

(30)

並且由於智力的開展,兒童漸漸對機智和滑稽的內容以及探險類的小說。 第四階段(12~15 歲)傳奇趣味時期:兒童到達此階段,已經會注意外表容貌,對 異性也慢慢產生了好奇心及愛慕的情懷,所以他們喜歡閱讀抒情詩和散文,此 外,也對遊記、傳記感興趣。 縱上所知,不同年齡的學童會喜歡不一樣的書籍,隨著認知智能的成長,會 從幼兒時期的簡單圖畫書慢慢的轉移到有深層涵義且複雜的內容,從故事性到知 識性,由具體化到抽象化,年紀越長,兒童閱讀主題的範圍會顯的明確且狹窄, 最後趨近於成人的閱讀習慣;然而在許多研究中發現,年紀越大的學童,可能因 素為課業上的壓力,反而降低了閱讀課外讀物活動的喜好和頻率,與低年級的學 生比較,明顯的低落。 (三)生活周遭環境 許多的研究中提到,除了兒童本身的因素會影響兒童的閱讀外,兒童身處的 周遭環境對兒童閱讀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吳聲淼(2004)提到,社會因素對 閱讀的影響很大,兒童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閱讀活動的,所以社會環境 的差異會對兒童的閱讀活動產生不同的作用。他也提到,社會因素包括的內容非 常廣泛,在閱讀心理學中,研究的最多的是家庭和學校兩個部分。茲就兒童常接 觸的家庭與學校環境做探討。 以兒童自出生即開始接觸的家庭環境而言,林文寶(2000)指出當前台灣兒童 閱讀的課外書來源:以父母購買71.2%為主要來源、其次向圖書館借閱44.3%、自 己購買22.6%、向同學、朋友借閱者佔20.6%。得知書籍出版資訊的管道以書店 52.8%最多、其次是父母告知51.4%、再來是同學介紹25.5%、由電視知道者佔 24.7%、由老師推薦則佔24.4%,透過大眾媒體者如:雜誌佔13.6%、報紙11.7%、 廣播7.5%。根據1981 年林清江的看法,即便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如果 對於子女的教育多加注意關懷,子女仍然會在學業成就上有斐然的表現(引自李

(31)

宜真,2002)。根據Worthy(1999)等人調查發現,高收入家庭的兒童,課外書籍大 多是家庭購買;而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則反之,多半為外借得來。所以,家庭社經 地位高的兒童比較能夠可以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進而促成兒童培養閱讀的習 慣。馮秋萍(1998)的研究中也顯示,父母通常是家中的決策者,通常會主動替孩 子選書、買書,亦會鼓勵孩子多多閱讀、但也會阻止花過多時間在課外的閱讀上, 母親與孩子的互動頻繁因而對兒童的影響力亦較大。而在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 方面,林玲遠(1996)認為,成人對科學教育的重視,助長了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發 展;家長和老師敦促孩子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心中期待孩子在數理等科學課程 表現更為優異。由此可見,家長的教育與家庭的環境,對於兒童在閱讀上的影響 甚鉅,父母親若能以身作則,並且為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的閱讀環境,給予較多的 鼓勵和關懷,必定可以增進兒童對閱讀的興趣和喜愛。 除了家庭的環境因素影響之外,兒童在學校的學習、學校的教育經驗對兒童 的閱讀也會有極深遠的影響。Gambrell (1996)的研究指出,孩子們最喜歡閱讀的 書是來自於班級圖書,因此,班級圖書櫃若擁有豐富的藏書量,是激發孩子閱讀 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眾多研究(Burgees, 1985;林玲遠,1996;馮秋萍, 1998;林文寶,2000;吳聲淼,2004;涂芳瑜,2006)皆顯示,學校對於兒童閱 讀的影響頗大,諸如:教師在選擇兒童讀物與進行閱讀教學的方式、同儕之間的 互相推薦與介紹、校內圖書室或圖書館的藏書數目與種類、學校推行的閱讀活動 等,對於兒童在閱讀上,皆有一定程度且明顯的影響。

第三節 兒童閱讀與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相關實徵研究

有相關於閱讀方面的研究,若從內容以及目的看來,可概略分為三類:第一 種著重在瞭解讀者閱讀的歷程,大部分屬於認知與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第二 種為閱讀理解與學習成效方面的研究,研究者實施各種教學方案或閱讀策略,希

(32)

望能提高學習成效或增進理解程度等;第三種則與閱讀行為、圖書館利用與圖書 消費行為等相關的研究,著重在探討讀者的閱讀習慣、閱讀態度、閱讀興趣的影 響因素與圖書館利用、或是圖書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以期能給予圖書館經營方 面或是出版社有關圖書出版的建議,而本研究之研究方向偏向第三種之探討讀者 的閱讀行為、態度、觀點與選擇行為等方面,期能提供教師與出版社有關進行閱 讀教學與圖書出版的建議。 而提到兒童閱讀與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相關研究,實有許多層面和不同方向, 以下就先前的研究與本研究較有相關的部分加以整理、探討。 一、閱讀環境、閱讀偏好與閱讀態度方面的相關研究 林憲治(2004)在《國小學童的家庭環境與閱讀態度對於寫作表現之相關研究》 中,發現不同性別之國小學童其閱讀態度有顯著差異;女童的閱讀態度優於男 童。不同家中子女數的學童其閱讀態度同樣有顯著差異,家中子女數為1個、2個、 3個的學童表現皆優於4個的。 方子華(2004)在《國小學生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與閱讀動機之相關 研究》中,在瞭解國小六年級學生學生之家庭閱讀活動、學校閱讀環境及閱讀動 機的現況。研究發現:一、國小學生的家庭閱讀活動有待加強。二、國小學生具 有良好的學校閱讀環境及閱讀動機。三、不同背景之學生其家庭閱讀活動有顯著 差異。就性別而言,女生的家庭閱讀活動較男生為佳;就社經地位而言,高社經 地位的學生,家庭閱讀活動最佳,低社經地位的學生,家庭閱讀活動最差。四、 不同背景之學生其閱讀動機有顯著差異。就性別而言,女生的閱讀動機高於男 生;就社經地位而言,高社經地位與中社經地位的學生,閱讀動機皆高於低社經 地位的學生;另外,大型學校學生的閱讀動機高於小型學校學生。五、國小學生

(33)

Parker 與Paradis(1983)在一到六年級學生的閱讀態度(Attitude Development toward Reading in Grade One through Six)研究中,針對一到六年級的學生,做閱讀 態度發展的問卷調查研究,問卷中包含六大類的量表題目:下課的自由閱讀、課 堂中有計畫的閱讀、圖書館裡的閱讀、家庭的閱讀、其他休閒時間的閱讀、一般 日常性閱讀。研究發現:一到三年級、四到六年級、五到六年級的閱讀態度沒有 不同,但在四到五年級的閱讀態度,出現不同的是「圖書館裡的閱讀」、「其他 休閒閱讀」,性別與年齡的交互作用對閱讀態度沒有影響。

Chiu(1984)在兒童閱讀態度與興趣(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and Reading Interests)研究中針對小學一到六年級兒童,進行關於閱讀態度與興趣的 研究,有70%的兒童喜歡閱讀、其中以女生居多,喜歡閱讀的兒童比較喜歡去學 校上學,而「性別」、「年齡」會影響兒童閱讀興趣,兒童大致上偏好動物、有 關信仰故事、神祕事物、人物和運動等閱讀主題。Chiu 指出,多數的兒童喜歡 閱讀,且由女生居多,普遍而言,女生的閱讀態度比男生積極。

Whitney(1992)在兒童的課外活動(Children’s out-of-school activities)研究中, 針對五年級兒童調查發現,在閱讀態度部分的調查,其閱讀態度分數高的兒童不 一定將較多的休閒時間花在閱讀上面,仍進行其他項的課外休閒活動。 阮淑宜(1991)在《小學兒童閱讀態度之研究》中利用「小學閱讀態度問卷調 查表(ERAS)」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小學學生閱讀可分為同樣喜愛教科書與課外 書、同樣不喜愛教科書與課外書、偏愛教科書、偏愛課外書四種閱讀類型,其中 又以首類同樣喜愛教科書與課外書類型學生之閱讀態度最佳。 馮秋萍(1998)在《台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行為研究:以國立 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學校為例》的研究中發現兒童喜歡刺激、有趣的內容,偏好閱 讀的類型有:散文、文藝長篇小說、寓言故事、童話、文學名著、歷史類讀物、 推理故事、冒險故事以及自然科學類。

(34)

李宜貞(2002)在《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課外讀物之研究》碩士論文中發現, 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兒童讀物的選擇在小說類和漫畫類有顯著的性別差異。閱讀動 機會左右閱讀數量的多寡和閱讀時間的長短,男孩尤其明顯,女孩則較無。而閱 讀環境對兒童的閱讀選擇有密切相關。國小高年級男童喜好閱讀兒童文學之文本 中有傳記性成分的讀物;高年級女童則喜愛幽默逗趣、朦朧愛情的校園故事之文 本閱讀。另外,男童閱讀反應傾向行動論述,女童則是情感取向論述。 並針對 其發現對各層面提出建議:在學校教師閱讀教學方面,建議改善發問技巧,鼓勵 作同質性問題之間的比較分析。對一般通俗讀物的閱讀建議應對閱讀年齡作分級 制度。再者,對家庭共讀教育建議把握親子共讀的討論式原則。 林見瑩(2002)在《高雄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課外讀物閱讀情況之調查研究》 碩士論文中發現,部分的學童對閱讀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但是會利用課餘時間 閱讀課外讀物的學生並不多,最喜歡閱讀的課外書籍分別為鬼故事、漫畫書及笑 話。 涂芳瑜(2006)在《國小學童閱讀兒童讀物現況調查研究 -以台中市國小中年 級為例》碩士論文中發現,女生比男生具有較好的閱讀動機和態度,中年級學童 喜愛的課外書籍多為故事類或是具有休閒娛樂元素的課外讀物。另外也發現,班 級圖書對學童的閱讀有相當大的助益。 從上述各研究可以看出閱讀屬於兒童的課外活動之一,但仍有其他的休閒活 動,,且兒童大多喜歡閱讀,而兒童喜歡課外書籍的類型以漫畫類、故事類的為 多數,內容必須有趣、刺激才能吸引學童閱讀,漫畫類的書籍,是利用圖畫的方 式來呈現故事的整體,因此兒童滿足其幻想、推測的空間;此外,兒童可以藉由 故事中的情節將自己的經驗融入其中,並且擴大對事物的認知。

(35)

二、有關科學類兒童讀物閱讀方面的研究 陳美智(1995)在《1985-1994年台灣地區科學類兒童讀物調查研究》中,旨在 調查1985~1994年台灣地區科學類兒童讀物的出版量與出版形式、撰寫方式與自 其他國家翻譯得來之作品情形。研究結果顯示,1985~1994年間,台灣地區至少 出版了325種、2527冊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數量較前35年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 總數尚多出53%,顯示有數量上的增加,且發現出版形式走向精緻化。在撰寫方 式上,則多以「編」與「譯」居多,屬於國人自行創作的「著」部分僅佔總數的 9%;而翻譯作品之原作主要來自美、日、英三國。研究末,針對翻譯作品居多 的台灣科學類兒童讀物出版狀況提出鼓勵國人自行創作的建議。並提出可進一步 進行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喜好與市場調查相關方向的研究,以作為出版方向的 建議。而本研究之方向則與此研究建議方向不謀而合,期望能透過教師、學生與 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與閱讀情形的瞭解,供做未來出版相關讀物的方 向。 方麗芬(2000)在《國小學童與家長對科學類兒童讀物觀點之調查研究》中, 以自行開發之問卷對台北縣、市地區四、五、六年級學生及其家長進行科學類兒 童讀物觀點的調查,研究發現如下:(一)61.1%學童及58.6%家長表示兒童會主動 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71.2%國小兒童喜歡閱讀;兒童認為讀物的選擇主要是自 己(73.0%)與父母(40.5%)的決定,而家長則認為讀物選擇主要是父母(52.3%)與兒 童自己(52.3%)的決定,兩者均認為讀物多為父母購買(58.0%)。(二)兒童喜歡的科 學類讀物,偏好標準知識取向的內容表現形式、圖像形式的讀物類型、圖文兼併 形式的讀物內容、並且對於課外教練類型的坊間讀物喜歡程度較高。兒童較同意 「從讀者本身出發」的科學類兒童讀物觀點。(三)家長認為兒童偏好標準知識取 向的內容表現形式,而家長較偏好圖像形式的讀物類型,並且家長希望能以兒童 易懂的文字、實物照片、詼諧的方式來呈現科學概念。家長較同意「從讀者本身

(36)

出發」的科學類兒童讀物觀點。(四)家長與兒童對於喜歡的讀物內容表現形式、 希望的讀物類型、以及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觀點有顯著差異。該研究顯示台北地 區家長與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觀點的異同,但對於其他地區之閱讀情形、學 生與家長的觀點並不能完全涵蓋,且從文獻中(林玲遠,1996;馮秋萍,1998; 林文寶,2000;吳聲淼,2004;涂芳瑜,2006)皆表示教師的教學與推薦對於兒 童閱讀影響甚大,因此本研究將研究南投地區教師、學生與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 讀物之閱讀觀點與內容,一方面研究對象分佈地區的不同,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 的觀點或有不同,另方面則再加入調查教師角色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觀點 等。研究者在參考先進方麗芬(2000)之問卷設計,與該研究教師聯繫,經過方麗 芬教師之首肯後,採用其問卷並加上自行設計之教師版問卷,對於南投地區國小 之教師、學生與家長進行調查,期能廣度研究調查,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以供學童家長、國小教師、出版界及教育研究機關,做為促進學童閱讀科學類兒 童讀物之閱讀活動參考。

(37)
(3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之研究方法係依研究目的及參酌相關文獻而訂定。希望能深入瞭 解該研究內容並有效解答研究問題。本章共七節:第一節為研究方法;第二節為 研究架構;第三節為研究假設;第四節為研究對象;第五節為研究工具;第六節 為研究流程;第七節為資料蒐集與分析,茲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是把研究的事件充份的加以「概念化」、「具體化」及「操作化」, 使其有利於制定架構,而此架構就是引導研究者去探討真實世界的主要步驟,量 化資料搜集是用來在特定的、具操作定義的社會實體內,而產生客觀的、可觀察 的、可靠的及數量化的事實,質化研究則試圖發現在現象內社會行為有意義的關 係及其影響(簡春安、鄒平儀,1998)。 而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教師、家長與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閱讀之觀點, 屬於一量化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本研究以引用學者問卷與自編問卷為研究工 具,為使研究對象容易理解題意,填答順利,多數題目採封閉式題型,讓學童在 有限的選擇下作答,依題意的情況要求,將題目分為單選題以及複選題,為避免 有些選項無法滿足填答者的需求和選擇,所以部分題目選項加入「其他」,受試 者可以自行填寫答案,期望能蒐集到真實確切的資料。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的結果,擬具研究架構如圖 3-1-1。茲將科 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觀點調查分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與研究對象三方向構思。 研究方法將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則為國小教師、學生與其家長,依照不同角

(39)

色變項,諸如:學生性別、年級,家長學歷、年齡、教師年資、職務等進行探討; 而研究內容又細分為讀物本身、閱讀觀點與該讀物的教育價值三方面詳加探討。 其中,科學讀物本身部分,探討其讀物的來源、數量與佔所有兒童讀物的比例多 寡;閱讀觀點則區分為閱讀的偏好、購買或選擇的偏好以及對於讀物形式、內容、 科學概念呈現方式等偏好做探討;而教育價值部分則探討閱讀科學類兒童讀物在 家庭教育上的角色定位、在學校教育上的比重與實施概況等。

科學類兒童讀物

閱讀觀點調查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 閱讀觀點 選擇偏好 內容偏好 閱讀偏好 閱讀: 閱讀行為、 閱讀習慣、 閱讀態度 科學類兒童讀物 內容 教育價值 家庭閱讀教育 學校閱讀教育 數量 比率 來源 研究對象 國小教師 家長 學生 基本資料分別:性別、 年級、學區等… 基本資料分別:性別、 年齡、學歷、職業等…

(40)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欲瞭解教師、家長與學生對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與實際閱讀情形。 因此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一、不同地區的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閱讀與觀點有差異。 (一)台北地區的學生與南投地區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二、各變項不同的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一)不同性別的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二)不同年級的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三)不同區域的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三、各變項不同的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一)不同性別的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二)不同年齡的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三)不同學歷的家長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四、各變項不同的教師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一)不同性別的教師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二)不同區域學校的教師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三)不同任教年資的教師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四)不同教學職務的教師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五、不同角色之研究對象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一)教師、家長與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的看法有差異

(41)

第四節 研究對象

確定研究對象乃研究設計的首要工作(吳明清,1991),也就是說,在研究之 前,研究對象便必須清楚且明確。吳明清(1991)更提到,研究對象的選擇應該依 循:「界定研究的母群體;選取研究樣本;決定樣本大小、避免取樣誤差」等四 個程序,除考慮研究的預期效果外,還得衡量研究的可行性,否則任何不可行的 因素都可能造成研究無法確實進行。本研究旨在研究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中實際 的閱讀活動情況,從中瞭解國小教師、家長與學生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所存 在之選擇與內容觀點,並綜合分析他們對於科學類兒童讀物有什麼樣的異同情 形。而根據Mcmillan & Schumacher(2006)提到,樣本數的大小端視研究的形式、 研究假設、經費的限制、研究結果的重要性、研究變項的數目、蒐集資料的方法、 需要的準確度、母群體的大小而定(引自王文科、王智弘,2006),蓋依(Gay, 1992) 指出敍述性研究之樣本人數至少應有母群人數的10%,若母群較小(如少於500人) 應有20%(引自王文科,2001)。蘇德曼(Sudman, 1976)認為調查研究,若是地區性 研究則平均樣本人數約500 至1000人之間(引自吳明清,1992)。研究者擬定估計 最大誤差d=0.05,可信賴度至少95%條件下,樣本數應為 1 2 2 2            z d N N n ,詳細 抽樣方式分別說明如下: 一、學生與家長抽樣方式: 抽樣方式採分層隨機抽樣,分層隨機抽樣是比例取樣(proportional allocation) 原則,亦即各層所取樣本數與該層樣本大小成比例,除了顧到隨機原則也考量各 層在母群中的比例,具代表性且抽樣效率高(黃光雄、簡荗發,1997)。研究對象 係以台灣南投縣之公立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及其家長為母群體、另在校 有推動閱讀教育之教師亦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母群體。根據教育部統計處之縣市

數據

圖 3-6-1    研究流程圖 確認研究主題 選擇研究對象 擬定研究方向與架構 持續閱讀相關文獻設定研究工具 編製問卷 問卷效度分析 初步問題形成 實際問卷調查 回收整理問卷 分析資料 整理研究結果 撰寫研究報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父母對阿銀越來越不滿了。上星期,爸爸叫阿銀向小猴撒

教師可讓學生在閱 讀本文前,先試著 回答教材封面上的 提問,再請學生閱

  花兒為甚麼這樣紅?還需要用物理學原理來解釋。太陽光經過三稜鏡或

哈佛大學教授夏爾(Jeanne Chall)1983 年曾以六個階段描述兒童學習 閱讀的歷程,這六個階段又可分成兩大部份,分別是: 「學習如何讀」(learn to read ),「透過閱讀學習知識」(read to

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哪些因素?Marie Carbo 曾 總結 12 個設計閱讀教學活動的原則,詳見 Becoming a great teacher of reading: Achieving high rapid reading gains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學生做小測.. 中國語文科卷一 閱讀理解

[r]

 運用引領思維閱 讀,請學生先觀 察繪本封面及插 畫,再推測故事 的內容。. (見《童書教學的理念 與方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