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濟行政法競爭者訴訟之探討 -以訴訟權能及訴訟種類為探討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濟行政法競爭者訴訟之探討 -以訴訟權能及訴訟種類為探討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詹鎮榮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經濟行政法競爭者訴訟之探討 ‧. -以訴訟權能及訴訟種類為探討中心.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林弦璋 撰 中華民國一 0 二年七月. I.

(2) 謝. 辭. 終於到可以寫謝辭的時候,除了謝天謝地外,這本論文的完成,要感謝的人 太多。首先,由衷地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詹鎮榮老師,和老師相遇是在碩一時研習 老師的經濟行政法專論課程。在該堂課程中報告的主題,引起我對經濟行政法的 興趣,承蒙老師不棄,願意收我於門下。承蒙老師之指導,才讓這本論文能順利 產出,真的非常感謝老師的幫忙。此外,口試委員傅玲靜老師仔細審閱整本論文, 在口試本上寫下密密麻麻的眉批與意見,並在口試過程中提出論文資料之引用與 編排的缺失,在此由衷感謝。另一口試委員林明昕老師,也是我大學時期訴願與. 政 治 大 能稍解緊張的情緒,對於論文之內容,亦提供學生許多寶貴意見,在此感謝。最 立 行政訴訟法課程之老師,在口試時以幽默與直白的口吻,讓原本頗為緊張的我,. ‧ 國. 學. 後一位口試委員則是林佳和老師,佳和老師頗為親切,其對於論文內德文之翻譯 提供寶貴之意見,並在口試結束後叮嚀我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在此敬上由衷. ‧. 地謝意。. y. Nat. sit. 在政大法研求學過程中,蘇永欽老師的憲法專題研究課程讓我更了解憲法訴. n. al. er. io. 訟的相關學理。孫迺翊老師的行政法專題讓我對於社會法領域有初步的認識。林. i n U. v. 佳和老師教授之法德課程,讓我的破德文,開啟一道曙光。. Ch. engchi. 在大學求學過程中,感謝張錕盛老師開啟我在公法學習道路上的大門,與提 供我許多中文與德文資料。程明修老師在行政法綜合研習的課程中,將許多行政 法案例講解得頗為有趣,並提出個人觀點,讓我獲益良多。大二時林錫堯大法官 教授我行政法基礎課程、林三欽老師的案例研習課、已遠赴日本的蔡秀卿老師的 地方自治課程、高仁川老師的行政法綜合研習、黃銘輝老師的憲法課程等,這都 是我在學習公法的道路上,獲得的重要養分。此本論文的產生,感謝在求學道路 上各個老師的傾囊相授。 也感謝政大法研熱心的學長姊,榮華學長、南軍學長、允翔學長、瑋華學姊、 II.

(3) 玉玲學姊、怡雯學姊、德田學長在法研所的照顧;軍志、茗毅、壁瑜、宜諮、俐 君、以璇、之昱、光倫、昱宗、倖茹在我撰寫論文與口試時的幫忙;毓民與荃和 感謝你們的相挺。大學時的好友韋志、朝璋、雁翔、帝穎在求學路上的幫忙,在 此一併感謝。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遭遇許多挫折,情緒變得異常暴躁,感謝阿妹仔容慈 在這一段時間的包容與諒解,也以這本論文的完成實現我對你的承諾,感謝你這 十多年來的陪伴。最後,感謝我的爸爸與媽媽,從小到大的養育之恩,資助我一 路念到研究所,在金錢與生活上讓我無後顧之憂。. 政 治 大. 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我覺得我非常幸運,從小到大遇到許多的貴人好友,. 立. 有你們真好,感謝!. ‧. ‧ 國. 學 林弦璋 2013 年 7 月.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4) 摘. 要. 競爭者訴訟需具有競爭關係之存在與公行政介入此兩大要素,競爭者並據此 提起行政救濟以維護自身利益。關於競爭關係之概念與競爭狀態應有所區別。競 爭狀態是一種現象,是一動態過程,而競爭關係則是在個別法秩序規範下存有兩 個或兩個以上之自然人或法人,其中一人對於所欲追求的目標或利益,會對另一 方不利,彼此之間存在著此消彼長關係,而此種此消彼長關係是必然的。 其次,關於競爭者訴訟之類型,防禦型的競爭者訴訟可涵蓋競爭者防禦訴訟、. 治 政 大 仍然不排除未來在個別法規中設計出不同實體或程序權利,或因有不同競爭關係 立 國庫防禦訴訟、利益防禦訴訟。因為行政訴訟本來就是在保障實體與程序權利,. 型態、不同結構,而發展出新的競爭者訴訟類型。. ‧ 國. 學. 而在競爭者訴訟中,競爭者是否具備訴訟權能,而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以維護. ‧. 自身權利,是最富爭議性之問題。是否具備訴訟權能需視所提之訴訟種類而定,. sit. y. Nat. 撤銷訴訟與確認行政處分無效訴訟可援用相對人理論以取得訴訟權能。若非行政. al. er. io. 處分之相對人,且為利害關係相反之第三人,則是以保護規範理論予以判斷。在. v. n. 提起課予義務訴訟之案件,亦是以保護規範理論予以判斷。至於一般給付訴訟一. Ch. engchi. i n U. 般來說應和課予義務訴訟同樣是以保護規範理論予以判斷。惟基於基本權之防禦 功能,若具有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則提起一般給付訴訟亦符合訴訟權能之要 件。 此外,在涉及到多邊利益衝突之情況,傳統之保護規範理論的分析與探討, 無法明確說明問何須保護第三人與說明私人利益衝突之間之關係,而衝突調和公 式之建立則是有助於此些問題的解決。 關鍵字:競爭者訴訟、訴訟權能、主觀公權利、多邊利益衝突、衝突調和公式. IV.

(5)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之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4 第一項 研究方法.......................................................................................................................... 4 第二項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 .............................................................................................................................. 5. 第二章 競爭者訴訟之概念與類型 ................................................................................ 7 第一節 競爭者訴訟之概念 ............................................................................................................... 7. 政 治 大 第一款 經濟學之觀點 ............................................................................................................. 9 立. 第二節 競爭、競爭狀態與競爭關係之概念 .................................................................................... 9. 第一項 競爭之概念...................................................................................................................... 9 第二款 競爭於法學上之討論 ................................................................................................ 11. ‧ 國. 學. 第三款 小結........................................................................................................................... 12 第二項 競爭關係........................................................................................................................ 13. ‧. 第一款 法秩序採取開放態度,無規定特定人獨占經營 ...................................................... 13 第二款 因分配而形成之競爭關係 ........................................................................................ 16. sit. y. Nat. 第三款 因國家行為成立新的競爭關係 ................................................................................. 17. io. al. er. 第四款 小結........................................................................................................................... 18. n. 第三節 公行政之介入 .................................................................................................................... 19. Ch. i n U. v. 第一項 公行政之概念 ................................................................................................................ 19. engchi. 第二項 公行政介入與否之判斷與實益 ..................................................................................... 20 第三項 公行政介入之方式 ........................................................................................................ 21 第一款 介入方式包含作為與不作為..................................................................................... 21 第二款 公行政介入之行政行為形式..................................................................................... 22 第四項 小結 ............................................................................................................................... 24 第四節 競爭者訴訟之類型 ............................................................................................................. 25 第一項 學者之分類.................................................................................................................... 25 第一款 Rupert Scholz 之分類................................................................................................. 25 第二款 Joachim Scherer 之分類............................................................................................. 26 第三款 Winfried Brohm 之分類 ............................................................................................. 27 第四款 Peter-Michael Huber 之分類 ...................................................................................... 28 第二項 本文見解........................................................................................................................ 29 V.

(6) 第五節 競爭者訴訟與相關概念之比較 .......................................................................................... 31 第一項 私人與私人利益衝突型態 ............................................................................................. 31 第二項 鄰人訴訟之概念與結構特徵 ......................................................................................... 32 第一款 鄰人訴訟之概念........................................................................................................ 32 第二款 鄰人訴訟之結構特徵 ................................................................................................ 33 第三項 競爭者訴訟與鄰人訴訟概念之比較 .............................................................................. 33 第一款 競爭者訴訟與鄰人訴訟之利益衝突結構.................................................................. 34 第二款 競爭者訴訟與鄰人訴訟於訴訟法之區別實益 .......................................................... 34. 第三章 競爭者之訴訟權能之探討 .............................................................................. 36 第一節 行政訴訟之目的、類型與實體裁判要件........................................................................... 36 第一項 行政訴訟之目的 ............................................................................................................ 36. 治 政 大 第二款 權利保護說 ............................................................................................................... 37 立 ............................................................................................ 38 第三款 我國行政訴訟法之規定. 第一款 法規維持說 ............................................................................................................... 36. ‧ 國. 學. 第二項 行政訴訟之類型 ............................................................................................................ 41 第一款 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 ................................................................................................ 41 第二款 被害者訴訟、利害關係者訴訟與民眾訴訟 .............................................................. 41. ‧. 第三項 行政訴訟之實體裁判要件與相關概念比較 .................................................................. 43 第一款 一般實體裁判要件與特別實體裁判要件.................................................................. 43. y. Nat. sit. 第二款 訴訟權能、訴訟利益、訴訟實施權概念之區辨 ...................................................... 44 第一目 訴訟權能與訴訟利益(權利保護必要)之區別 ....................................................... 44. io. er. 第二目 訴訟權能與訴訟實施權(Prozeßführungsbefugnis) ................................................ 45. al. n. v i n Ch 第四項 訴訟權能之主張程度..................................................................................................... 48 engchi U 第一款 主張理論(Behauptungstheorie) ................................................................................. 48 第三目 小結 ...................................................................................................................... 47. 第二款 一貫性理論(Schlüssigkeitstheorie) ............................................................................. 49 第三款 可能性理論(Möglichkeitstheorie) .............................................................................. 50 第四款 小結........................................................................................................................... 51 第二節 保護規範理論與主觀公權利.............................................................................................. 52 第一項 主觀公權利之概念與保護規範理論 .............................................................................. 52 第一款 私法上權利的概念與對主觀公權利的影響 .............................................................. 52 第二款 Ottmar Bühler 對於主觀公權利之建立 ..................................................................... 53 第二項 舊保護規範理論之操作 ................................................................................................. 54 第一款 強行法規(zwingender Rechtssatz)之存在 .................................................................. 54 第一目 法規(Rechtssatz) ................................................................................................... 54 第二目 強行(zwingend) ..................................................................................................... 54 VI.

(7) 第二款 法規必須是一個保護規範(Schutznorm) .................................................................... 54 第三款 法之力(Rechtsmacht)................................................................................................. 55 第四款 小結........................................................................................................................... 56 第三項 新保護規範理論之操作 ................................................................................................. 56 第四項 新舊保護規範理論之比較 ............................................................................................. 57 第一款 相同之處 ................................................................................................................... 57 第二款 不同之處 ................................................................................................................... 57 第一目 基本權於解釋保護目的之功能 ............................................................................ 57 第二目 解釋之方法........................................................................................................... 58 第三目 事實上影響作為判斷保護目的之依據 ................................................................. 59 第四目 保護規範理論之功能與適用時機......................................................................... 59 第三款 小結........................................................................................................................... 59 第五項 司法實務與保護規範理論 ............................................................................................. 60. 政 治 大 第二款 最高行政法院實務 .................................................................................................... 61 立 第六項 權利與法律上利益之意義 ............................................................................................. 62 第一款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 60. ‧ 國. 學. 第一款 權利與法律上利益區分說 ........................................................................................ 62 第二款 權利與法律上利益同義說 ........................................................................................ 64. ‧.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65 第一目 法律上利益與反射利益之區別標準? ................................................................. 65. y. Nat. 第二目 擴大人民提起行政訴訟之可能性......................................................................... 66. io. sit. 第三目 小結 ...................................................................................................................... 67. er. 第三節 相對人理論與保護規範理論之運用 .................................................................................. 68. al. n. v i n Ch 第二項 保護規範理論作為相對人理論之補充機制 69 e n g c.................................................................. hi U 第一項 相對人理論之理論基礎 ................................................................................................. 68 第一款 撤銷訴訟 ................................................................................................................... 69. 第一目 行政處分相對人 ................................................................................................... 69 第二目 利害關係相反與利害關係相同之人..................................................................... 70 第二款 課予義務訴訟 ........................................................................................................... 72 第三款 確認訴訟 ................................................................................................................... 72 第四款 一般給付訴訟 ........................................................................................................... 73 第三項 小結 ............................................................................................................................... 74 第四節 基本權作為主觀公權利之補充 .......................................................................................... 75 第一項 經濟行政法中競爭者所涉及之基本權 .......................................................................... 75 第一款 工作權....................................................................................................................... 75 第一目 工作權之性質 ....................................................................................................... 75 第二目 工作權之保護範圍 ............................................................................................... 77 VII.

(8) 第二款 財產權....................................................................................................................... 78 第一目 財產權保障之性質 ............................................................................................... 78 第二目 財產權保護之範圍 ............................................................................................... 78 第三目 工作權與財產權之區分........................................................................................ 80 第三款 營業自由 ................................................................................................................... 81 第四款 競爭自由權 ............................................................................................................... 84 第五款 平等權與平等原則 .................................................................................................... 85 第一目 平等權與平等原則之關係 .................................................................................... 85 第二目 競爭者之衍生分享請求權 .................................................................................... 87 第二項 立法者於確定主觀公權利所扮演之角色 ...................................................................... 88 第一款 基本權之功能 ........................................................................................................... 88 第二款 立法者對於主觀公權利之確定 ................................................................................. 89 第三款 法律與基本權規範之關係 ........................................................................................ 90. 政 治 大 第三項 基本權規範外部效力..................................................................................................... 93 立 第一款 以基本權之防禦功能面向觀察 ................................................................................. 93 第四款 基本權利之消長與行政權限之行使 ......................................................................... 91. ‧ 國. 學. 第二款 以基本權之受益功能面向觀察 ................................................................................. 95 第三款 以基本權之保護義務功能觀察 ................................................................................. 95. ‧. 第四項 小結 ............................................................................................................................... 96 第五節 保護規範理論運用的再思考.............................................................................................. 97. y. Nat. sit. 第一項 保護規範理論適用之侷限 ............................................................................................. 97 第二項 衝突調和公式之建立..................................................................................................... 99. io. er. 第三項 衝突調和公式要件之說明 ........................................................................................... 100. al. n. v i n C h..................................................................................... 第二款 牽連性(Verflochtenheit) 100 engchi U 第三款 具妥協特徵之實體標準(Sachmaßstab) .............................................................. 101 第一款 對立性(Gegensätzlichkeit) .................................................................................. 100. 第四項 本文見解...................................................................................................................... 102 第六節 競爭者訴訟之訴訟權能於行政法院之判斷與分析.......................................................... 103 第一項 防禦型競爭者訴訟 ...................................................................................................... 103 第一款 公路法..................................................................................................................... 103 第二款 商業登記法 ............................................................................................................. 109 第三款 旅行業管理規則...................................................................................................... 111 第二項 攻擊型競爭者訴訟 ...................................................................................................... 114 第一款 公路法..................................................................................................................... 114 第二款 公平交易法 ............................................................................................................. 117 第一目 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 6 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 .............................................. 117 第二目 學說見解 ............................................................................................................ 118 VIII.

(9) 第三目 本文之見解......................................................................................................... 120. 第四章 競爭者訴訟之訴訟種類 ............................................................................... 123 第一節 防禦型競爭者訴訟 ........................................................................................................... 123 第一項 競爭者防禦訴訟 .......................................................................................................... 123 第一款 撤銷訴訟 ................................................................................................................. 123 第二款 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 .......................................................................................... 124 第一目 繼續依撤銷訴訟審理無庸轉為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 .................................... 125 第二目 曉諭轉換訴之聲明為確認行政處分無效之訴.................................................... 125 第三目 本文見解 ............................................................................................................ 126 第二項 競爭者利益防禦訴訟................................................................................................... 126 第一款 以行政契約方式授予利益 ...................................................................................... 127. 治 政 大 第三款 行政事實行為 ......................................................................................................... 130 立 第三項 競爭者國庫防禦訴訟................................................................................................... 131 第二款 雙階理論 ................................................................................................................. 128. ‧ 國. 學. 第一款 公營事業退出市場之不作為請求權 ....................................................................... 131 第二款 救濟管道 ................................................................................................................. 133. ‧. 第二節 攻擊型競爭者訴訟 ........................................................................................................... 135 第一項 競爭者平等地位訴訟................................................................................................... 135. sit. y. Nat. 第一款 積極除去不平等之情況 .......................................................................................... 135 第一目 請求對於第三人為一負擔之行政處分適用一般給付訴訟? ............................. 135. er. io. 第二目 請求對於第三人為一負擔之行政處分適用撤銷訴訟? .................................... 136. al. n. v i n Ch 第四目 請求對於第三人為一行政事實行為 ................................................................... 139 U i e h n c g 第二款 提供相同之優惠...................................................................................................... 140 第三目 請求對於第三人為一負擔之行政處分應適用課予義務訴訟 ............................. 138. 第一目 以行政處分方式給予優惠 .................................................................................. 140 第二目 以行政契約方式給予優惠 .................................................................................. 140 第二項 競爭者排擠訴訟 .......................................................................................................... 142 第一款 以行政處分方式給予 .............................................................................................. 143 第一目 撤銷訴訟與課予義務訴訟合併提起................................................................... 143 第二目 單獨提起撤銷訴訟 ............................................................................................. 144 第三目 單獨提起課予義務訴訟...................................................................................... 146 第二款 以行政契約方式分配 .............................................................................................. 147 第三節 預防性不作為訴訟 ........................................................................................................... 148 第一項 預防性不為行政處分以外行為之訴訟 ........................................................................ 148 第二項 預防性不為行政處分之訴訟 ....................................................................................... 150 IX.

(10) 第一款 反對預防性不為行政處分之訴訟 ........................................................................... 150 第二款 肯認預防性不為行政處分之訴訟 ........................................................................... 151 第三款 本文見解 ................................................................................................................. 152. 第五章 結論 ................................................................................................................ 155 參考書目....................................................................................................................... 15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之動機 在民國 94 年,交通部台灣區高速公路總局(以下簡稱高公局)依照促進民 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辦理「民間參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以下簡稱ETC)建置 與營運」一案,在過程中發生許多爭議,一開始宇通公司與遠東聯盟及健元電子. 政 治 大. 收費企業聯盟、交通任我行電子收費聯盟易利通電子收費公司、宏碁股份有限公. 立. 司、速通企業聯盟等 7 位申請人,參與高公局辦理ETC一案之甄選,經甄審委員. ‧ 國. 學. 會進行資格預審後,高工局以民國 92 年 12 月 25 日業字第 0920031444 號公告 宇通公司、遠東聯盟及宏碁股份有限公司為合格之入圍申請人。經協商及綜合評. ‧. 審後,高工局又以 93 年 2 月 27 日業字第 0930005550 號公告甄選決定遠東聯盟. y. Nat. sit. 為最優申請人,宇通公司為次優申請人。宇通公司對該公告不服,於 93 年 3 月. n. al. er. io. 25 日向高工局提出異議。嗣認高工局未於法定期間為適當處理,又於 93 年 4 月. i n U. v. 9 日向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以下稱工程會)提出申訴。工程會審議中,高工. Ch. engchi. 局於 93 年 4 月 26 日作成異議決定為「異議無理由」。工程會接續就雙方爭議疑 有違法之爭點予以審議後,認遠東聯盟於招商截止日 92 年 11 月 20 日前,僅提 出經外國認證機構TÜV認證之紅外線計次電子收費系統功能英文版,未將該英文 版再經公證、認證,且未一併提出經公證之中文原本,而高工局未依申請須知第 2.8.1 節及促參法第 43 條與第 44 條第 1 項規定,視遠東聯盟為不合格申請人, 僅此部分於法未合,於 94 年 1 月 7 日以促字第 093003 號作成「原異議處理結果 有關公證、認證部分撤銷;有關設立建置營運公司發起人、修改投資計畫及公平 協商部分不予受理;其餘申訴駁回」審議判斷。宇通公司於是對於上開審議判斷. 1.

(12) 中不利於宇通公司之部分,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1而該案件歷經 台北高等行政法 94 年度訴字第 752 號判決、最高行政法院 95 年度判字第 1239 號判決審理後做出決定,最後,遠通聯盟的最優申請人資格被行政法院撤銷,但 宇通公司也無法遞補遠通聯盟最優申請人之資格。在這案例中延伸出諸多值得探 討之處,特別是由於本案中涉及到遠通公司、宇通公司等多邊行政法律關係,而 宇通公司在此提起行政訴訟,學者認為此為典型的競爭者訴訟 (Konkurrentenklagen)之案例。 2 原告宇通公司曾於一審起訴時主張:「1.原告於本件訴請撤銷被告之違法公. 政 治 大 資格,符合撤銷訴訟之要件。 立 …. 遠東聯盟未在公告之招商截止日提出合格且經. 告處分及決定、撤銷工程會不利原告之審議判斷、及撤銷遠東聯盟最優申請人之. ‧ 國. 學. 公證認證之系統功能認證文件、欠缺招商文件所要求之「多車道自由車流」、未 依規定辦理招商階段該作之系統功能實測、未於投資計畫列明所有車內設備單元. ‧. 之成本費用、隱匿用路人負擔、修改不合格之規格數據、提出實績資料虛偽不實、. sit. y. Nat. 假藉 APPIAN 營運實績參與甄審,為不合格申請人,被告未視遠東聯盟為不合格. al. er. io. 申請人,違反公平協商,又未合法處理原告之異議,被告之決定及處分明顯違法。. v. n. 遠東聯盟不合格,原告是被告公告之次優申請人,依公告招商文件及促參法令,. Ch. engchi. i n U. 原告有權遞補,被告之違法處分及工程會審議判斷未撤銷被告違法處分、未撤銷 遠東聯盟最優申請人之資格並使原告遞補之決定,當然侵害原告之權利及法律上 利益,原告自得請求撤銷該等處分及決定。. 2.原告於本件請求被告應作成由原告遞補為最優申請人之處分,符合行政訴 訟法第 5 條所定課予義務訴訟之要件。…在「排他性競爭者訴訟」情形,同為競 爭者之原告要達到目的,單提起課予義務訴訟尚有所不足,因第三人之許可不撤. 1 本案例事實之整理參考至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94 年度訴字第 752 號判決。 2 參見程明修, 〈行政訴訟類型之適用-有關雙階理論、行政處分是否消滅的爭議〉 ,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 , 第 81 期,2006 年 4 月,頁 116-117。. 2.

(13) 銷,競爭者之原告即無取得許可之可能,故請求撤銷該授予第三人利益之處分之 撤銷訴訟仍應一併提起。原告與參加人間為排他之競爭關係,原告以次優申請人 遞補議約及實測之權利,非撤銷遠東聯盟最優申請人之資格及被告之違法處分, 並由被告作成由原告遞補之處分,無以實現,原告自得依行政訴訟法第 5 條規 定,請鈞院判命被告作成由原告遞補之處分。」 上述主張引發本文想要探討的問題是,何謂競爭者訴訟?競爭者訴訟之概念 為何?再者,對於競爭者訴訟有何值得特別提出討論之處,為何須單獨提出討 論?其和受不利益行政處分之相對人所提起之訴訟彼此之間又有何不同?. 政 治 大. 而於建築法上允許因為行政機關之作為或不作為受到不利影響之鄰人可以. 立. 提起行政訴訟,一般稱為鄰人訴訟(Nachbarklagen) ,3我國行政法院實務對此概. ‧ 國. 學. 念亦有承認。4此鄰人訴訟之概念和競爭者訴訟之概念,是否有加以區分之必要?. ‧. 此外,上述宇通公司主張提到基於「排他性競爭者訴訟」,何謂排他型競爭. sit. y. Nat. 者訴訟?而關於競爭者訴訟之類型,是以何觀點去做分類?是否有分類之必要?. al. er. io. 原告宇通公司另為主張「未撤銷遠東聯盟最優申請人之資格並使原告遞補之. v. n. 決定,當然侵害原告之權利及法律上利益」。促參法是否真的有賦予原告遞補的. Ch. engchi. i n U. 權利?應該以何標準來判斷法規是否賦予人民權利?除了促參法外,其他經濟行. 3 參見吳庚, 《行政爭訴訟法論》 ,5 版,2011 年 1 月,頁 62。 4 最高行政法院 75 年度判字第 379 號判決指出,建築主管機關核發建造執照予起造人,並允許起造人之建 築基地可以佔據巷道妨礙通行,相鄰人認為此舉對其權利產生影響,其得因而提起行政爭訟,請求撤銷 該建造執照;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判字第 504 號判決: 『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技術施工編第 23 條規定: 「住宅區建築物之高度不得超過 21 公尺及 7 層樓。但合於左列規定之一者,不在此限。其高度超過 36 公尺者,應依本編第 24 條規定:一、基地面前道路之寬度,在直轄市為 30 公尺以下,在其他地區為 20 公尺以上,且臨接該道路之長度各在 25 公尺以上者。二、基地臨接或面對永久性空地,其臨接或面對永 久性空地之長度在 25 公尺以上,且永久性空地之平均深度與寬度各在 25 公尺以上,面積在 5,000 平方 公尺以上者。依本條興建之建築物在冬至日所造成之日照陰影,應使鄰近基地有 1 小時以上之有效日照。」 足見「日照權」為前開建築技術規則所保障。則上訴人以參加人所申請興建之 22 層高樓建物,如將來興 建完成,勢必影響上訴人住宅之景觀、日照,而折損其價值,依保護規範理論,上訴人就核發系爭建造 執照之處分,即為法律上之利害關係人,應堪認定。』最告行政法院在此承認相鄰人有所謂之『日照權』 , 可據此提起撤銷訴訟,相同見解如最高行政法院 101 年度判字第 83 號判決。. 3.

(14) 政法領域中,提起競爭者訴訟之人應如何判斷其是否有權利,而使競爭者可以在 權利遭受到侵害時,提起行政訴訟以維護自身權利? 最後原告還主張:「1.原告於本件訴請撤銷被告之違法公告處分及決定、撤 銷工程會不利原告之審議判斷、及撤銷遠東聯盟最優申請人之資格,符合撤銷訴 訟之要件。... 2.原告於本件請求被告應作成由原告遞補為最優申請人之處分, 符合行政訴訟法第 5 條所定課予義務訴訟之要件。」其同時主張撤銷訴訟與課予 義務訴訟。在此引發本文疑問的是,提起競爭者訴訟是否皆要合併提起撤銷訴訟 與課予義務訴訟?是否有可能提起其他行政訴訟種類?若有可能提起其他訴訟. 政 治 大. 種類,影響提起不同訴訟種類的因素為何?上述之問題皆引發本文研究之動機。. 立.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國. 學. 第一項 研究方法. ‧. y. Nat. 關於研究之方法,本文將以相關中文文獻與德文文獻之蒐集整理為重心,此. er. io. sit. 文獻包含專書、期刊論文等資料。之所以採取文獻資料蒐集與整理的研究方法, 是因為藉由文獻之蒐集與整理可以了解學者已對本文欲研究之問題有何表示,而. al. n. v i n 藉由目前學者提出之概念,可整理分析相關問題的爭議點、問題的解決方式、提 Ch engchi U. 出的概念是否真足以解決相關之問題,此等都有助於本文所欲研究問題的釐清。 再者,由於引發本文探討動機為一實務上爭議案例,行政法院對於本文討論 之問題亦有表示見解,其累積之案例不少。本文欲藉由上述文獻分析整理出之思 考脈絡,嘗試與行政法院之實務判決作一比較,並藉此分析行政法院之判決對該 等問題的解決方式是否恰當。最後,提出本文對於該等案例的問題解決模式,希 冀對於實務案例之解決與思考有所助益。. 第二項 研究範圍 4.

(15) 關於競爭者訴訟需要討論的議題有很多,其除了包含了競爭者訴訟之概念、 競爭者訴訟之訴訟類型、競爭者訴訟之訴訟權能、競爭者所提之訴訟種類以外, 尚有競爭者訴訟之暫時權利保護機制、競爭者之訴訟參加、舉證責任等問題。本 文為避免討論失焦,將專注於競爭者訴訟之概念、競爭者訴訟之訴訟類型、競爭 者訴訟之訴訟權能與競爭者所提之訴訟種類等議題。再者,產生競爭者訴訟的領 域常見於公務員法、5經濟行政法等。6本文以下則是以經濟行政法領域為探討重 心,即因國家對於私經濟主體所為促進、引導、分配、管制、監督或是自己進入 市場從事經濟活動,私經濟主體應如何提起權利救濟。 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立. 政 治 大. 關於本論文之研究架構,第一章將討論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之主題範. ‧ 國. 學. 圍,並進一步介紹本論文之研究架構。. ‧. 第二章主要是討論競爭者訴訟之概念與類型。首先,於第一節討論競爭者訴. sit. y. Nat. 訟之概念,此概念應包含有競爭關係存在、公行政之介入等概念要素。在第二節. al. er. io. 則是介紹競爭與競爭關係之概念,進而區分此兩種概念,並於其中討論競爭關係. v. n. 之類型。第三節討論公行政介入之概念、公行政介入之方式與公行政介入之概念. Ch. engchi. i n U. 的實益。第四節介紹競爭者訴訟之類型,學者區分此些類型所採取之觀點,並提 出本文所採取之看法。第五節則是討論為何要單獨將競爭者訴訟提出予以研究, 且討論競爭者訴訟有何實益,競爭者訴訟和鄰人訴訟於利益衝突結構上有何相同 或不同之處。 第三章則是以競爭者之訴訟權能為探討重點。要討論訴訟權能之前,必須先. 5 參見劉建宏, 〈行政訴訟法講座系列(3)─公務員法上競爭訴訟與訴訟參加〉 , 《法學講座》 ,第 10 期, 2002 年 10 月,頁 55。 6 參見葉百修、吳綺雲, 《行政撤銷訴訟之 硏究》 ,司法院, 1990 年,頁 55 以下。 7 參見詹鎮榮, 〈公經濟法:第一講公經濟法之概念、體系與新趨勢〉 , 《月旦法學教室》 ,第 75 期,2009 年 1 月,頁 67。. 5.

(16) 討論我國行政訴訟制度目的,還有相關實體裁判要件,例如:權利保護必要性、 訴訟實施權等概念和訴訟權能之關係,故將此些該念於第一節先予以討論。第二 節主要是討論,因通說對於主觀公權利之探求常以保護規範理論予以判斷,則主 觀公權利之概念要素和保護規範理論之關係為何,即為重要。此外,本節亦將討 論新舊保護規範理論相同與不同之處,並藉由保護規範理論之發展,討論我國行 政訴訟法第四條第一項所稱之權利與法律上利益是否真的代表不同概念。最後, 說明我國行政訴訟救濟制度究竟是採取被害者訴訟還是利害關係者訴訟,並提出 本文之看法。第三節則是介紹訴訟權能之判斷。關於訴訟權能之判斷標準有相對. 治 政 大 可運用保護規範理論。第四節主要是介紹憲法上基本權對於確定主觀公權利之影 立. 人理論與保護規範理論之運用,於此節將分析說明何時應適用相對人理論,何時. 響。第一個部份是討論經濟行政法競爭者之經濟基本權,於此將介紹經濟基本權. ‧ 國. 學. 之權利性質與權利保護內涵,並討論此些基本權彼此之間如何區分,是否有基本. ‧. 權競合的情況。第二個部分則是討論立法者對於上述經濟基本權的型塑,與立法. y. Nat. 者在確定主觀公權利時所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則是討論,若立法者未予以明文. er. io. sit. 賦予競爭者主觀公權利,是否允許競爭者直接援引憲法上基本權作為訴訟權能之 依據。第五節則是主要介紹保護規範理論在私人與私人利益衝突之情況所產生之. al. n. v i n 適用困境,並介紹德國學者提出的衝突調和公式以解決上述保護規範理論之適用 Ch engchi U. 困境。第六節則是以行政法院曾作出有關競爭者訴訟之案例予以分析,並提出本 文對於競爭者之訴訟權能的判斷流程。 第四章是以競爭者訴訟之訴訟種類為討論重點。在此主要是以防禦型之競爭 者訴訟與攻擊型之競爭者訴訟兩類型為討論。最後,討論是否在競爭者訴訟中允 許提起預防性不作為訴訟。 第五章則是提出本文之結論。. 6.

(17) 第二章 競爭者訴訟之概念與類型 第一節 競爭者訴訟之概念 關於何謂競爭者訴訟,有認為競爭者訴訟是指:「附第三人效力行政處分之 第三人,與處分相對人並非在空間上近接密切,而是處於特定之競爭關係中時, 對相對人授益之處分,因為改變了既有的競爭情勢,使相對人之競爭者,即第三. 政 治 大. 人之競爭地位轉為不利,或根本喪失達到競爭目標之可能,第三人就其所受損害. 立. 提起之行政訴訟,即為競爭人訴訟。」 1. ‧ 國. 學. Ferdinand Otto Kopp / Wolf-Rüdiger Schenke則是認為,競爭者訴訟是指: 「多. sit. y. Nat. 的法律爭訟。」 2. ‧. 數人彼此之間,因為行政而產生競爭狀態(Konkurrenzsituation)受影響,所產生. al. er. io. Winfried Brohm指出競爭者訴訟(Konkurrentenklagen)的用語並沒有統一,. v. n. 競爭者(Konkurrent)曾經被稱為市場的競逐申請人(Mitbewerber am Market)。. Ch. engchi. i n U. 其認為競爭者訴訟是指,競爭者藉由提起訴訟,反對因國家的高權措施使其他競 逐申請人,對於競爭者競爭地位(Wettbewerbsstellung)之影響。競爭者本身同 時也可能是競逐申請人。 3 Peter-Michael Huber並沒有直接定義競爭者訴訟,但其分析競爭保護 (Konkurrenzschutz)而後允許提起競爭者訴訟時認為,必須在兩個自然人或法. 1 李庭熙, 〈第三人之法律救濟-行政訴訟上之非相對人訴訟(上)〉 , 《植根雜誌》 ,第 7 卷第 8 期,1991 年 8 月,頁 9。 2 Vgl. Ferdinand O. Kopp / Wolf-Rüdiger Schenke, VwGO, Kommentar 17. Aufl., 2011, §42 Rn. 45. 3 Vgl. Winfried Brohm, Die Konkurrentenklage, in: System des verwaltungsgerichtlichen Rechtsschutzes, Festschrift für Christian-Friedrich Menger, 1985, 235 (235).. 7.

(18) 人之間存在一個競爭關係(Konkurrenzverhältnis),且公行政必須有某種形式參 與,或至少可能有參與在此競爭關係中,而造成影響。 4 學者詹鎮榮指出,競爭者訴訟不像 行政訴訟法第四條撤銷訴訟與第五條課予 義務訴訟,是法定的訴訟類型,這只是學說上用語。目的是在作為描述原告本於 競爭者之身分而認為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遭受到國家公權力侵害時,向行政法院 提起訴訟之一種法律救濟機制。並進一步認為競爭者訴訟須具備三要素:(一) 競爭關係之存在(Konkurrenzverhältnis);(二)行政權之介入;(三)競爭者權 利救濟之手段。 5本文贊同以要素概念來討論競爭者訴訟之範圍。. 政 治 大. 綜上所述,學者間對於競爭者訴訟之概念並沒有一致性的定義,但從上述定. 立. 義中可歸納出,學者認為提起競爭者訴訟是針對有行政權介入之情況。而針對行. ‧ 國. 學. 政權影響的對象,學者認有競爭狀態(Konkurrenzsituation)、競爭地位 (Wettbewerbsstellung)或競爭關係(Konkurrenzverhältnis) ,這三者彼此之間究. ‧. 竟有何不同?故以下將討論其中之區別,特別是競爭狀態與競爭關係之區別,並. y. Nat. n. er. io. al. sit. 探討行政權介入之方式。. Ch. engchi. i n U. v. 4 Vgl. P.-M Huber, Konkurrenzschutz im Verwaltungsrecht:Schutzanspruch und Rechtsschutz bei Lenkungs-und Verteilungsentscheidungen der öffentlichen Verwaltung, 1991, S.30. 5 參見詹鎮榮, 〈論經濟行政法上之競爭者訴訟〉 , 《政大法學評論》 ,第 132 期,2013 年 4 月,頁 267-274。. 8.

(19) 第二節 競爭、競爭狀態與競爭關係之概念 第一項 競爭之概念 要討論競爭關係、競爭狀態、競爭地位前,必須先討論何謂競爭。此概念在 一般人生活領域中常聽到,例如:運動競爭、人才競爭等。在不同學科領域中, 對於競爭概念的探討,會以其所自身之學科觀點予以解釋,而有所不同。以下便 由經濟學與法學上討論之競爭作為探討中心。. 第一款 經濟學之觀點. 政 治 大 何謂競爭(Competition;Wettbewerb) ,經濟學家認為這個名詞是由通俗的 立. ‧ 國. 學. 談話演變而成的,早在十七世紀便有此概念的雛型。此後經濟學家亞當斯密 (Adam Smith)便試圖對於競爭的概念予以系統化。其認為競爭的概念有以下之. er. io. sit. Nat. (一)競爭是一種動態過程,是一種力量. y. ‧. 要素:. 在亞當斯密的理解中,競爭是指整個市場中的「供給者」與「需求者」,在. al. n. v i n 發現市場結構中的一些因素發生變化時,供給者與需求者便會「主動」調整產品 Ch engchi U. 的「價格」與「數量」這兩個重要指標。基本的供需理論與價格關係,即為「市 場供給數量減少,會導致產品價格上漲」與「市場供給數量過多,產品價格會下 跌」,會產生上述情況,則是因有許多的供給者與需求者於競爭後所產生的價格 升跌。所以從上面描述的概念中可以知道,競爭的概念其實是一個動態的生活事 實與過程,是一種狀態。 6 (二)必須要有充足的參與者 正因為供給者與需求者會影響價格,所以在競爭過程中,整個市場若是有大 6 參見莊春發, 〈競爭的內涵與公平交易法規範〉 , 《公平交易季刊》 ,第 10 卷第 3 期,2002 年 7 月,頁 6。. 9.

(20) 量的競爭者,那麼競爭者彼此之間對於價格控管程度、勾結串聯的機會與成功率 就會比較低,那麼前述競爭的效果就會產生。反之,競爭者之數量太少,競爭者 彼此之間對於價格控管程度、彼此之間聯合勾結的機會便會大增。有多數參與者 的好處就在於避免市場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產生壟斷之情況。市場競爭若更為激烈 時,那麼市場價格就會跟著降低與趨於自然水準,競爭的效果也會更明顯。 7此 種理念則是與完全競爭概念類似。 (三)擁有資源之人要具備相當的市場機會訊息 要讓競爭市場能夠完全實現,對於擁有資源的人而言,掌握相當的資訊,是. 政 治 大. 很重要的一個武器,因為在掌握相當的資訊後,其可以做出一定的理性選擇。與. 立. 此同時,此些相關資訊若是可自由應用,則可以把競爭的效果與效能發揮到極大. ‧ 國. 學. 值。 8. ‧. (四)需在長期方面才會有效果. sit. y. Nat. 若資源擁有者對於市場資訊能夠有長期的掌握,這樣才能達到各種資源的有. al. er. io. 效應用,與適才適所。 9而在長期的時間要素下,基於人想要獲得利益最大化,. v. n. 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則是常出於野心、渴望或自我保護的動機。競爭的效果也會較. Ch. engchi. i n U. 為顯著。但在一些特殊情況,當企業致力於明確的公益照顧目的時,無私的動機 也是有可能促成競爭之效果。不過一般來說,競爭者大多是自私自利的。 10 (五)交易必須是自由的 此外,整個市場必須是能夠自由的進出交易市場或退出交易市場,不能有妨 礙自由競爭之情況。例如:對經濟活動的主體與資源資格做限制,或對於勞動力、 資本等所做的限制,這些都是不當干預競爭,將會造成競爭障礙與競爭不完全。 7 參見莊春發,前揭(註 6)文,頁 7-8。 8 參見莊春發,前揭(註 6)文,頁 8。 9 參見莊春發,前揭(註 6)文,頁 8。 10 Vgl. Andreas Musil, Wettbewerb in der staatlichen Verwaltung, 2005, S. 14.. 10.

(21) 從此觀點來看,其實亞當斯密是站在「完全自由競爭」的觀點來看,完全由市場 自己進行調節,國家不要介入干預是最完美的。 11 亞當斯密是將其在現實生活中觀察的現象,綜合整理出上述五點,從其提出 之第一點可看出,其將競爭之概念理解為一種既有的現實狀態。依本文理解,亞 當斯密會把競爭當成是一種現象與一種過程,這都是因為其是從目前社會發展的 事實中觀察得知,所以把競爭理解為一種狀態便成為理所當然。. 第二款 競爭於法學上之討論. 政 治 大 念是否須予以定義,並明文於法規中,便成為爭執焦點。 立. 關於競爭在法學上的討論,德國學者對此曾有所激辯。首先,是對於競爭概. ‧ 國. 學. 德國之營業競爭限制防止法(Gesetz gegen Wettbewerbsbeschränkungen)、 不正競爭防止法(Gesetz gegen den unlauteren Wettbewerb)中關於競爭之定義. ‧. 並無明文規定。J.Pietzcker認為競爭不僅是一種行為指導(Verhaltensorientierte),. y. Nat. sit. 也是市場結構的構成部分,而競爭作為一種行為指導指的便是多數市場供給者或. al. n. 並無進一步表示。 12. er. io. 需求者彼此相互間競逐的一種動態過程。至於是否將競爭概念明文於法規中,其. Ch. engchi. i n U. v. 另有採取競爭是生活中的一種現象,並不需要立法者予以明文定義之看法。 若立法者將競爭概念予以定義,不論其採取何種定義方式,都有可能限制法律適 用之範圍。 13 在我國現行法規中,對於競爭有下一明確定義,當屬公平交易法第四條之規 定:「本法所稱競爭,謂二以上事業在市場上以較有利之價格、數量、品質、服. 11 參見莊春發,前揭(註 6)文,頁 8-9。 12 轉引至. P.-M Huber, a.a.O.(Fn.4), S. 31. 13 引至石世豪主筆, 《公平交易法之註釋研究系列(一)—第一條至第十七條》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頁 120。. 11.

(22) 務或其他條件,爭取交易機會之行為。」學者認為本條立法定義,著重行為層面 的動態觀點,同時也考慮到績效層面中消費者的利益與資源配置效率的觀點。而 立法者在此著重的是競爭因此所需發揮的功能,例如:效率、分配、創新、制衡 等。學者據此規定認為,我國公平交易法之競爭概念已經具備規範要素,已成為 一種保障之制度。 14 上述公平交易法定義的競爭概念,著重在市場交易方面,若是有交易行為之 事件,上述定義或可判斷出是否有競爭。但是針對一些並無交易行為產生的案 例,例如:多位公務員共同角逐同一公務員職位,學說稱此為公務員法上之競爭. 政 治 大 爭者訴訟將不被承認。再者,若將競爭概念予以明文化,的確會如同前揭學者所 立. 者訴訟。15若於定義競爭概念時採取如同公平交易法之處理模式,則公務員之競. ‧ 國. 學. 言,將造成法律適用範圍予以限縮,而無法涵蓋說明許多競爭狀態之情況。故本 文以為,在討論競爭者訴訟之概念時,不妨將競爭之概念用較廣義的角度予以探. ‧. 討。此時可借用亞當斯密歸納的競爭要素中的第一點「競爭當成一種動態過程」 ,. sit. y. Nat. 將競爭理解為一種現實狀態,是一種現象。而學者詹鎮榮所定義之競爭「多數人. al. n. 文贊同此觀點。. er. io. 針對非所有人皆可達成的同一目標加以追求之狀態」 ,16應是穩妥之定義方式,本. 第三款 小結. Ch. engchi. i n U. v. 綜上所述,若將競爭的概念理解為是一種現實狀態,那麼學者所描述的競爭 狀態(Konkurrenzsituation)與競爭應屬於相同的概念。此兩種概念都是在描述, 多數人針對非所有人皆可達成的同一目標加以追求之狀態,是一種現象的描述, 無須加以區分。 14 參見廖義男, 〈公平交易法之立法目的及保護之法益-第一條之詮釋〉 , 《公平交易季刊》 ,創刊號,1992 年 10 月,頁 3。 15 參見劉建宏, 〈行政訴訟法講座系列(3)─公務員法上競爭訴訟與訴訟參加〉 , 《法學講座》 ,第 10 期, 2002 年 10 月,頁 55-58。 16 參見詹鎮榮,前揭(註 5)文,頁 267。. 12.

(23) 第二項 競爭關係 競爭關係(Konkurrenzverhältnis)則是和競爭狀態(Konkurrenzsituation)之 概念有所不同。所謂競爭關係是指,在個別法秩序規範下存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之 自然人或法人,其中一人對於所欲追求的目標或利益,會對另一方不利,彼此之 間存在著此消彼長關係(Wechselbeziehung) ,而此種此消彼長關係是必然的。17 也就是說,競爭關係的概念必須置於特定的法秩序下予以觀察。據此,本文以下 將以經濟行政法領域為例,探討存有競爭關係之情況,並予以分類。. 政 治 大. 第一款 法秩序採取開放態度,無規定特定人獨占經營. 立. 首先,第一種競爭關係是指在個別法秩序中,法秩序採取開放態度,並無規. ‧ 國. 學. 定由特定人獨佔經營之情況,此際,便存有競爭關係。反之,若是法秩序中規定 允許特定人可以獨佔經營某事業,則無競爭關係存在。. ‧. y. Nat. 例如: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公用事業及其他有獨佔性之企. er. io. sit. 業,以公營為原則,其經法律許可者,得由國民經營之。」在個別事務領域中, 立法者有以法律明文將特定事業交由特定業者經營。例如:郵政法第六條第一項. al. n. v i n 規定:「除中華郵政公司及受其委託者外,無論何人,不得以遞送信函、明信片 Ch engchi U 或其他具有通信性質之文件為營業。」郵政法第六條第二項復規定:「運送機關. 或運送業者,除附送與貨物有關之通知外,不得為前項郵件之遞送。」從目前的 實際狀況以觀,關於遞送信函、明信片或其他具有通信性質之文件,只有中華郵 政公司一家參與者,其屬獨占經營。故在「遞送信函、明信片或其他具有通信性 質之文件」此一『特定業務市場』,便無競爭關係存在。此例即屬法律明文獨佔 之事業。 18. 17 Vgl. P.-M Huber, a.a.O.(Fn.4), S. 32 18 參見詹鎮榮,前揭(註 5)文,頁 268-269。. 13.

(24) 至於像是自來水事業之經營,自來水法第七條之規定:「自來水事業為公用 事業,以公營為原則,並得准許民營。」第十九條:「本法所稱自來水事業專營 權,係指經主管機關核准,於特定供水區域內,經營自來水事業之權。」法律雖 無明文規定由特定經營團體獨佔自來水事業之經營,可開放由民間經營。惟自來 水事業於特定供水區,法律規定僅由一間業者專門經營。故在此『特定供水區域 內』亦無競爭關係存在。 航業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經營船舶運送業,應具備營業計畫書,記載船 舶購建規範、資本總額、籌募計畫,連同其他有關文書,申請航政機關核轉主管. 政 治 大 從上述條文可知,若是以小船從事客貨運送,或者是以非小船從事客貨運送之業 立. 機關許可籌設。」第六條: 「小船從事客貨運送或其他業務,不適用本法之規定。」. ‧ 國. 學. 者,彼此之間並無競爭關係存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 94 年度訴字 1845 號判決對 航業法之規定曾指出: 『查航業法第 1 條規定: 「為健全航業制度,促進航業發展,. ‧. 繁榮國家經濟,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第 8 條規. sit. y. Nat. 定:「小船從事客貨運送或其他業務,依船舶法之規定」;第 9 條規定:「經營船. al. er. io. 舶運送業,應具備營業計畫書,記載船舶購建規範、資本總額、籌募計畫,連同. v. n. 其他有關文書,申請當地航政機關核轉交通部核准籌設。船舶運送業應在核定籌. Ch. engchi. i n U. 設期間內,依法辦理公司登記,置妥自有船舶,具備有關文書,申請當地航政機 關核轉交通部發給船舶運送業許可證後,始得依法營業」;另關於船舶運送業之 籌設申請、許可證之核發與換發、公司變更登記、船舶購建與拆售、營運、管理、 運價表申報、證照費收取及外國籍船舶運送業之管理等事項,依該法第 33-1 條 之規定授權交通部訂定船舶運送業及船舶出租業管理規則。又依船舶法第 1 條第 3 款規定,所謂「小船」,謂總噸位未滿 50 噸之非動力船舶,或總噸位未滿 20 噸之動力船舶;同法第 74 條規定: 「小船,除本章及第 1 條、第 2 條、第 75 條、 第 83 條至第 85 條之規定外,不適用本法之規定」;另關於小船之經營、管理、 檢查、丈量、設備、載客、註冊、小船執照之核換、補發、註銷或繳銷及規費等 14.

(25) 事項,依同法第 74-1 條規定授權由交通部定之「小船管理規則」 。由以上規定可. 知,關於船舶營運之規範,依航業法第 8 條規定,將總噸位未滿 50 噸之非動力 船舶,或總噸位未滿 20 噸之動力船舶之「小船」明文排除於航業法之外而無該 法之適用,而係依船舶法第 74、74-1 條規定適用部分船舶法及小船管理規則。 是縱認航業法及船舶運送業及船舶出租業管理規則為維持供需之平衡,兼有保障 分享航線利益之同業之規範意旨,然排除於航業法適用之外之小船,既與其他航 舶適用不同規範,其營運結構、客層需求、管理方法與其他船舶均有不同,尚難 認屬此種小船營運與依航業法許可之營運方式係屬同業,此一如使用公共道路之. 治 政 大 戶、提供之服務、收取之費用等層面,可以明顯區隔,而難認屬同業關係。 本件 立 公共汽車與計程車,分屬大眾運輸與小眾運輸之交通工具,由彼此所吸納之客. 原告甲、乙分別為新隆興號、雲騰一號小船之所有權人,領有小船執照,此有各. ‧ 國. 學. 該小船之「船名及所有人姓名住址變紀錄」附於訴願卷可稽,與系爭處分核發之. ‧. 運送業許可證,賦予營業許可之「總統一號」 、 「總統二號」乃各為 33.47 噸、32.09. y. Nat. 噸之大船,分屬不同之規範領域,尚難認彼等間屬於同業競爭關係,而得謂為系. er. io. sit. 爭處分之利害關係人。』本件判決認為總噸位未滿 20 噸之動力船舶之「小船」 與一般船隻於法秩序下之管制方法與營運結構不同。故未滿 20 噸之動力船舶之. al. n. v i n 「小船」與一般船隻經營船舶運送業是屬不同行業,並無同業競爭關係。本文認 Ch engchi U 為,此判決清楚分析出競爭狀態與競爭關係之不同處,小船與一般船隻都是以客. 貨運送之方法以獲得利益為目標,彼此之間有競爭狀態,惟因法規範將小船與一 般船隻分別規定於小船管理規則與船舶運送業及船舶出租業管理規則,其營運管 理方式有所不同,再加上航業法第六條又明文排除小船適用航業法,從此些規定 可知,於法規範秩序下兩者並無競爭關係存在。 相同的結構其實也可以在公路法得出,例如公路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 「公路汽車運輸,分自用與營業兩種。自用汽車,得通行全國道路,營業汽車應 依下列規定,分類營運:一、公路汽車客運業:在核定路線內,以公共汽車運輸 15.

(26) 旅客為營業者。二、巿區汽車客運業:在核定區域內,以公共汽車運輸旅客為營 業者。三、遊覽車客運業:在核定區域內,以遊覽車包租載客為營業者。四、計 程車客運業:在核定區域內,以小客車出租載客為營業者。五、小客車租賃業: 以小客車或小客貨兩用車租與他人自行使用為營業者。六、小貨車租賃業:以小 貨車或小客貨兩用車租與他人自行使用為營業者。七、汽車貨運業:以載貨汽車 運送貨物為營業者。八、汽車路線貨運業:在核定路線內,以載貨汽車運送貨物 為營業者。九、汽車貨櫃貨運業:在核定區域內,以聯結車運送貨櫃貨物為營業 者。」法秩序將行業別分成客運、貨運、租賃業三大類,彼此之間並無競爭關係。. 治 政 大 費用等)與管理方式則是有所不同。 立. 而在各行業類別下再細分不同車種,不同車種的營運結構(客戶、服務、所收之. ‧ 國. 學. 此外,法規並無規定獨佔之事業,且無明文禁止公行政進入該特定市場經營 者,則該市場參與者有可能是國家或地方自治團體時,此際,亦有成立競爭關係. ‧. 之可能。19例如:關於鐵路之經營,鐵路法第三條規定: 「鐵路以國營為原則。地. sit. y. Nat. 方營、民營及專用鐵路之興建、延長、移轉或經營,應經交通部核准。」目前有. al. er. io. 台灣鐵路管理局經營鐵路事業,而台灣鐵路管理局是代表國家經營鐵路事業。此. v. n. 一行業並無規定由國家獨佔,事實上關於鐵路經營,的確除了台灣鐵路管理局以. Ch. engchi. i n U. 外,還包含台灣高鐵股份有限公司,故關於鐵路經營確實存在競爭關係。相同的 情況亦可以在石油煉製、輸出入、汽柴油之銷售管理、分裝可知,經濟部所設立 的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和私人業者處於競爭關係。菸酒製造市場上,台 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與民間菸酒製造業者彼此之間,也是處於競爭關係之情況。. 第二款 因分配而形成之競爭關係 第二種是因國家於分配資源而形成之競爭關係。學者有認為,假使法規允許 具有獨佔經營權之國家或地方自治團體可以委託民間經營,或是規定在特定市場. 19 參見詹鎮榮,前揭(註 5)文,頁 268。. 16.

(27) 中只允許一間私人業者經營,對於上述對象的選擇是採取公開甄選方式時,則有 可能存在競爭關係。20也就是說,競爭關係是在國家為分配程序時所產生。例如: 自來水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興辦自來水事業者,應於取得水權後一年內,填具 申請書,連同工程計畫及經營計畫,申請縣(市)主管機關,轉報中央主管機關核 准其自來水事業專營權,發給自來水事業專營權證後,始得開工興建自來水工 程;其在直轄市者,向直轄市主管機關申請辦理之。」欲興辦自來水事業,須先 向主管機關申請自來水事業專營權之許可,若遇有多個申請人,針對專營權之許 可,申請人彼此之間便有競爭關係。. 政 治 大 及第二十二條辦理者外,應公開招標。」復依該法第四十八條第一項: 「機關依 立 政府採購法第十九條規定:「機關辦理公告金額以上之採購,除依第二十條. ‧ 國. 學. 本法規定辦理招標,除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開標決標外,有三家以上合格廠商投 標,即應依招標文件所定時間開標決標:…」第四十八條第二項: 「第一次開標,. ‧. 因未滿三家而流標者,第二次招標之等標期間得予縮短,並得不受前項三家廠商. sit. y. Nat. 之限制。」對於選取政府採購之對象,國家採取公開甄選之方式,而政府採購法. al. n. 競爭關係。. er. io. 規定招標決標之程序,可以很明顯看出,民間業者彼此爭取成為政府採購對象之. Ch. en. hi. i n U. v. gc 第三款 因國家行為成立新的競爭關係. 第三種是因國家行為成立新的競爭關係。此種情況是指,原本於特定市場中 僅有一家業者,之後國家允許第二家以上之業者進入該特定市場經營。或者是於 原本之特定市場已有既存之競爭關係,例如已有兩家業者,之後國家允許第三個 業者進入此特定市場經營。此些情況都會形成新的競爭關係。 以公路法為例,公路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公路之同一路線,以由公 路汽車客運業一家經營為原則。但其營業車輛、設備均不能適應大眾運輸需要, 20 參見詹鎮榮,前揭(註 5)文,頁 269。. 17.

(28) 或其他公路汽車客運業之車輛必須通行其中部分路段始能連貫其兩端之營運路 線時,公路主管機關得核准二家以上公路汽車客運業經營之。」在公路營運之同 一路線上,原本僅核准一家業者經營,若是主管機關於此時核准第二家業者、第 三家業者進入經營,此時則會產生新的競爭關係。. 第四款 小結 從上述討論競爭關係之概念與態樣以觀,可以發現競爭狀態與競爭關係有明 顯之不同。競爭狀態是一種事實上的現象,而競爭關係則是必須在法秩序規範下. 治 政 大 藉由競爭狀態與競爭關係兩者在觀念上之釐清,對於競爭者訴訟概念之掌握將有 立. 形成。在概念理解上,競爭狀態所包含的範圍將會比競爭關係還要廣。本文認為,. 所助益,蓋競爭狀態是一種現象,但是這種現象的改變是否都包含在競爭者訴訟. ‧ 國. 學. 所要處理的範圍之內,則有所疑問。競爭者訴訟應是指在有競爭關係之前提下,. ‧. 所提起之訴訟,而不是在有競爭狀態之存在,競爭者都可提起競爭者訴訟。.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8. i n U. v.

(29) 第三節 公行政之介入 競爭者訴訟之概念除了要有競爭關係存在外,學者有認為還必須是因為公行 政之介入,導致上述競爭關係之改變。因為純粹私人之間之競爭,並無國家公行 政之介入,此純粹屬於私法之間之競爭關係,並無涉競爭者訴訟。21故本節以下 將討論公行政介入之概念與公行政介入之方式,並一併討論於競爭者訴訟須有公 行政介入此一概念之實益。. 第一項 公行政之概念. 政 治 大. 關於何謂公行政,學說上習慣分成「組織意義的行政」 、 「形式意義的行政」、. 立. 「實質意義的行政」 。而實質意義的行政又可初略分為「消極說」與「積極說」。. ‧ 國. 學. 組織意義的行政的優點在於容易理解,但缺點則是因其並未涵蓋到行政作用. ‧. 的面向,觀察方式略顯不足。關於形式意義的行政的說法,優點和組織意義的行. y. Nat. 政相同,在於容易理解,但缺點則是仍無法完整涵蓋行政之行為。因為立法、司. er. io. sit. 法、監察等機關仍有可能為行政作用,例如上述各機關辦理政府採購之行為。而 消極說的缺點在於須先將立法、司法、監察予以清楚界定,惟立法、司法、監察. al. n. v i n 本身亦難以清楚界定。再者,關於統治行為傳統學說皆認為應排除在行政之外, Ch engchi U 但卻未被消極說所排除。積極說定義眾多,但或多或少有些許缺點,尚無一完美 無缺之定義可資援引。 22 上述說法各有優缺點,Harmut Maurer認為不妨先以消極說排除不屬於行政 之立法權、司法權與統治行為,再藉由行政之特徵予以正面積極定義。 23國內學 者李建良亦採取相類似作法。其將行政概念的思考層次分成兩層。第一層次,是. 21 Vgl. P.-M Huber, a.a.O.(Fn.4), S. 32. 22 參見陳敏, 《行政法總論》 ,7 版,2011 年 9 月,頁 1-6:李建良, 〈行政的概念與特徵〉 , 《月旦法學教室》 , 試刊號,2002 年 10 月,頁 42-44。 23 Vgl. Harmut Maurer, Allgemines Verwaltungs, 17. Aufl., 2009, §1 Rn 5-7.. 19.

(30) 以組織意義的行政之行為輔以消極說予以界定。所謂組織意義的行政是指總統、 行政院、考試院與其所屬機關、地方自治團體之地方行政機關、地方自治團體以 外公法人與其所屬機關。而其行為包含公法行為與私法行為。而行政機關之行為 中要排除行政部門直接依憲法所為的行為。經由第一層次篩選後,還剩有立法 院、監察院、司法院與其所屬機關、地方自治團體之立法機關之行為,而其行為 是否屬於行政,則取決於各權力的本質作用。 24. 第二項 公行政介入與否之判斷與實益. 治 政 大 變。至於如何認定公行政之介入會導致競爭者之競爭關係改變,則是以公行政介 立 除了須有公行政之介入,還必須加上公行政之介入導致競爭者間競爭關係改. 入之效力與競爭關係改變是否存有相當因果關係(äquivalente Kausalität) 。25關於. ‧ 國. 學. 相當因果關係之認定,則可以最高法院曾於刑法所表示之見解為準,即「依經驗. ‧. 法則,綜合行為當時所存在之一切事實,為客觀之事後審查,認為在一般情形下,. y. Nat. 有此環境、有此行為之同一條件,均可發生同一之結果者,則該條件即為發生結. er. io. sit. 果之相當條件,行為與結果即有相當之因果關係。反之,若在一般情形下,有此 同一條件存在,而依客觀之審查,認為不必皆發生此結果者,則該條件與結果不. al. n. v i n 相當,不過為偶然之事實而已,其行為與結果間即無相當因果關係。」 Ch engchi U. 26. 至於競爭者訴訟之內涵要求須有公行政之介入的實益在於,其可顯示出競爭 者訴訟概念的建立,目的不是在給予競爭者免於市場自由競爭下所受到不利益的. 24 參見李建良,前揭(註 22)文,頁 47-49。 25 Vgl. P.-M Huber, a.a.O.(Fn.4), S. 49. 26 最高法院 76 年台上 192 號判例: 「刑法上之過失,其過失行為與結果間,在客觀上有相當因果關係始得 成立。所謂相當因果關係,係指依經驗法則,綜合行為當時所存在之一切事實,為客觀之事後審查,認 為在一般情形下,有此環境、有此行為之同一條件,均可發生同一之結果者,則該條件即為發生結果之 相當條件,行為與結果即有相當之因果關係。反之,若在一般情形下,有此同一條件存在,而依客觀之 審查,認為不必皆發生此結果者,則該條件與結果不相當,不過為偶然之事實而已,其行為與結果間即 無相當因果關係。」.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聲請司法機關提供案件相關資訊,並通知其偵查、裁 判結果。但其妨害偵查不公開、足以妨害 另案之偵查、違反法定保密義務

本文將就俄羅斯養豬 產業高達 業、肉豬市場 概況進行探討 況進行探討 , 並就台灣豬肉 產業高達 品拓展俄羅斯市場之優劣勢與可行作法 提出建議,以作

 為協助廠商因應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及自由貿易協定 之衝擊,提升產品出口競爭力,經濟部已協調財政 部針對進口關稅 4.3 %以上之產品,恢復外銷品出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三性思想之探討.

Although the standpoint of The Techniques of Samatha and Vipaśyana in Mah yāna Buddh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i-shih, its stress on the vajra prajñā is considered

(五)性騷擾申評會應對申訴案件做出成立或不成立之決議;評議成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