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盧那察爾斯基之藝術思想探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盧那察爾斯基之藝術思想探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政 治 大 學 俄 羅 斯 研 究 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永芳 博士. 政 治 大 立 盧那察爾斯基之藝術思想探源. ‧ 國. 學. On the Origins of Anatoly Lunacharsky’s Thoughts about Art.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吳岱融 撰. 時間:中華民國 104 年 7 月.

(2) 摘要. 盧那察爾斯基(Anatoly Lunacharsky, 1875-1933)於 1917-1929 年間擔任蘇聯 教育人民委員部(Narkompros)首任委員,在任期間發表了大量關於藝術的文章及 報告,其在蘇聯藝術發展史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以藝術達到社會主義 理想的主張與正統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決定論十分不同,他相信群眾意識才是推動 革命的必要條件。而他從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前就抱持這種想法,因此曾一度主張 將宗教與社會主義結合,使革命意識成為一種宗教情感而深植人心,而這種想法. 政 治 大. 受到被極度反對宗教的列寧的嚴厲批評,隨後這種想法才轉向以藝術來實現。. 立. 在 盧 那 察 爾 斯 基 思 想 中 可 見 到 實 證 主 義 (Positivism) 、 費 爾 巴 哈 (Ludwig. ‧ 國. 學. Feuerbach)宗教哲學、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哲學與華格納(Richard Wagner)的 色彩,這使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理論在眾多馬克思主義美學家中顯得獨樹一格,. ‧. 本論文主要透過盧那察爾斯基的著作,並加上中西學者對於盧那察爾斯基的研究,. y. Nat. sit. 不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心來理解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思想,探討盧那察爾斯基對於. n. al. er. io. 藝術與革命的認知與實踐。.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蘇聯藝術、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寫實主義、藝術理論.

(3) Summary. Anatoly Lunacharsky(1875-1933) was the first Commissar of The People's Commissariat for Education(Narkompros) from 1917-1929. During his tenure, he published many articles and reports about the arts and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artistic development in the Soviet Union. However, his proposal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Socialism through the arts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orthodox economic determinism of Marxism. He believed that mass consciousness was a must. 政 治 大 Revolution in Russia. Thus, he once advocated combining religion and Socialism, 立. to promote the revolution. He already held this idea long before the October. making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into a religion deeply rooted in everyone’s mind.. ‧ 國. 學. Nevertheless, this idea was severely criticized by Lenin, who was very opposed to. y. Nat. through art.. ‧. religion. Afterward, Lunacharsky’s thoughts changed, turning instead to realize ideals. er. io. sit. The influences of Positivism, Feuerbach’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ietzsche’s philosophy and Wagner’s concept of art can be seen in Lunacharsky’s thought,. al. n. v i n making his views on art uniqueC among Marxist aestheticians. h e n g c h i U In this paper, instead of. understanding Lunacharsky’s theory of art in the context of Marxism, discussion will. focus on Lunacharsky’s works and Chinese/Western scholars’ studies on Lunacharsky in order to learn more about Lunacharsky’s thoughts and practice of art and revolution.. Keywords: Soviet art, Marxism, Socialist Realism, Art theory.

(4) 謝辭 看到所上多為政治、經濟類的論文,再加上自己哲學系畢業的背景,讓我在 一開始就打算寫一點有別於俄羅斯研究所傳統的題目,當然這樣的寫作動機其實 說來有點魯莽,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寫完它了,而且在寫作過程中我也獲得了許多 樂趣,也寫出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更期望我的拙作能夠對未來相關的研究中有些 許貢獻。 在這長達九個月多的寫作過程中,得先感謝父母給我的經濟支援,讓我得以 安心於學業,再來謝謝指導教授林永芳老師的指導,讓我的論文內容不至於太過. 政 治 大 支持,沒有你們我無法這麼順利走出困境,也無法專心完成論文。 立. 天馬行空,最後是謝謝我身邊的朋友們,在開始寫作之初恰巧碰上低潮的我給予. ‧ 國. 學. 論文寫完的那一刻代表我的政大生涯結束了,六年很長,在這裡有過太多回 憶,如今轉眼回顧,只覺一切稍縱即逝,而今即將離開校園,望此論文能夠成為. ‧. 是我在政大所留下的那麼點足跡。.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於. 台北永和. 2015.8.14.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文獻回顧................................................................................................ 8.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盧那察爾斯基繼承的哲學傳統.................................................................. 14. 第一節. 實證主義的傳統.................................................................................. 16. 第二節. 尼采式的道德觀.................................................................................. 20. 第三節. 宗教與社會主義.................................................................................. 24. 第四節. 列寧於《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的批評.............................. 28. 第五節. 小結...................................................................................................... 32. ‧ 國. 學. 第三章. 立. 政 治 大. 盧那察爾斯基論美學與藝術...................................................................... 33. ‧. 美學主張.............................................................................................. 34.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美學方法的再建立.......................................................... 38. 第三節. 無產階級藝術的精神.......................................................................... 42. 第四節. 對俄國前衛藝術的批評...................................................................... 46. 第五節. 小結...................................................................................................... 50. y. sit. n. al. er. io. 第四章. Nat.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盧那察爾斯基版本的總體藝術.................................................................. 52. 第一節. 論社會主義寫實主義.......................................................................... 54. 第二節. 對華格納的讚揚.................................................................................. 57. 第三節. 政治與藝術的綜合體.......................................................................... 61. 第四節. 小結...................................................................................................... 64. 第五章. 結論.............................................................................................................. 66. 參考資料...................................................................................................................... 69 附錄一. 盧那察爾斯基生年表.................................................................................. 72. I.

(6) 如果說革命能賦予藝術靈魂,那麼藝術則是能賦予革命說話的能力。 1. 立. 政 治 大 - 盧那察爾斯基,〈藝術與革命〉(1920). ‧. ‧ 國. 學. Если революция может дать искусству душу, то искусство. y. Nat. - Луначарский, 〈Искусство и Революция〉(1920). n. al. er. io. sit. может дать революции ее уста.. Ch. engchi. i n U. v. Луначарский, Революция и искусство,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е просвещение, 1920, № 1 http://lunacharsky.newgod.su/lib/ss-tom-7/revolucia-i-iskusstvo 2015 年 7 月 9 號檢索 II 1.

(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阿納托利·盧那察爾斯基(1875-1933) 圖片來源:塔斯社(Фото ИТАР-ТАСС). 2. 2. http://vm.ru/news/2013/12/25/kultura-dolzhna-prinadlezhat-massam-7-interesnih-faktov-iz-biografii-a natoliya-lunacharskogo-228924.html 2015 年 7 月 14 號檢索。 II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談到蘇聯藝術,一般人聯想到的是史達林時代的社會主義寫實主義(Socialist realism),或那座落於莫斯科的「工人和集體農莊女社員」(Worker and Kolkhoz Woman)雕像、各種將史達林神化或把現實理想化的平面繪畫。然而這些都是在 1933 年蘇聯政府整合所有藝術團體為藝術家聯盟(Creative unions),並將社會主 義寫實主義作為在蘇聯境內唯一許可的藝術創作方法後才出現的走向。事實上,. 政 治 大 著政治與經濟的革命情勢而躍上舞台,試圖創造出屬於無產階級、劃時代的革命 立. 在 1917 年十月革命後到 1930 年代間的蘇聯藝術是蓬勃發展的,各種前衛藝術隨. ‧ 國. 學. 性藝術,然而蘇維埃政權與一向支持革命的前衛藝術家們,卻逐漸從革命初期維 持表面上合作的關係,到 30 年代後逐漸採取敵視態度而結束。. ‧. 在馬龍閃的《蘇聯文化體制沿革史》中,他對於蘇聯的文化政策大致劃分了. sit. y. Nat. 幾個階段,革命初期(1917-1920)、新經濟時期(1921-1927)、大轉變期(1928-1932)、. al. er. io. 體制確立期(1933-1940)、後史達林期(1941-1952)、赫魯雪夫的變革(1953-1964). v. n. 及 布 里 茲 涅 夫 的 僵 化 期 (1965-1982) , 而 本 文 的 研 究 對 象 教 育 人 民 委 員 部. Ch. engchi. i n U. (Narkompros)3首任委員 - 盧那察爾斯基(Anatoly Lunacharsky, 1875-1933)的藝術 理論,即是在大轉變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也正是在這個階段,蘇聯的文化 體制從「良性」發展4轉為史達林(Stalin, 1878-1953)的教條主義,因此,談到蘇 聯藝術的轉變,盧那察爾斯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 盧那察爾斯基於 1875 年出生於今日烏克蘭境內波爾塔瓦市(Poltava)的一個 在盧那察爾斯基主導之下的人民教育委員會有三面政策方針:(一)推行進步的教育理論,像是 培養孩童的個性、創造力與社會能力、確立師生的關係、提倡積極的教育方法等等。(二)在文化 與科學領域上,保障其自主性而不受外力干擾,在美術上更是堅持給予前衛藝術自由活動空間, 相信對學術的尊重是啟蒙的第一步。(三)建立起平等的受教機會,使工人的小孩除了在長大之後 除了繼續成為工人外,還有機會擔任管理職,甚至是進行學術工作。詳見 Sheila Fitzpatrick, The Commissariat of Enlightenment – Soviet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e Arts under Lunacharsky (New York: Cambridge, 2002), pp.xv-xvi. 4 馬龍閃,蘇聯文化體制沿革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 314。 1 3.

(9) 官吏家庭,他在 17 歲那年投身革命運動,更於 1898 年參加莫斯科的社會民主工 人黨(RSDRP)的地下革命工作,期間認識了列寧(Vladimir Lenin, 1870-1924),並 應列寧的要求前往日內瓦參與黨機關報《前進報》(Vperyod)與《無產階級報》 (Proletary)的工作,但他卻在 1908 年後開始向在政治立場上與列寧對立的波格丹 諾夫(Alexander Bogdanov, 1873-1923)靠攏,這使列寧在著作中多次攻擊他的政治 與哲學立場,最後,他在 1912 年重新加入列寧的陣營,並在十月革命後受列寧 指派擔任教育人民委員一職,直到列寧去世、史達林逐漸掌握權力之後,他於 1929 年被迫辭去教育人民委員,轉任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Central Executive. 政 治 大 後於 1933 年被指派為蘇聯駐西班牙大使,但也於該年去世,享年 58 歲。 立. Committee of the Soviet Union)學術委員會主席,並在隔年成為蘇聯科學院院士,. 不論從蘇聯的藝術發展史或是政權史的角度來看,盧那察爾斯基皆佔有重要. ‧ 國. 學. 地位,除在擔任教育人民委員期間推行的文藝政策外,他前前後後發表了大量關. ‧. 於文學批評、音樂、劇場等藝術領域的著作文章。關於蘇聯藝術的價值與目標這. y. sit. io. al. er. 寫道:. Nat. 個問題,盧那察爾斯基提供了許多解釋,對他而言藝術就是一種革命事業,他曾. n. v i n Ch 應該繪製企盼中的未來之畫、勾勒出站起來的子孫後代們 engchi U 的肖像,塑造出明智的生活樂趣、新的焦慮與破滅的愛情的形 象...主要是刻畫無產階級通過社會主義道路,把世界引向廣闊、 隱蔽、無所不包的博愛精神的幸福樂園,這就是社會主義藝術 的部分任務。5. 而作為社會主義的革命份子,盧那察爾斯基藝術理論的建立必然以馬克思主 義美學(Marxist aesthetics)6為出發點。儘管馬克思本人並沒有專門關於美學或文 藝批評的著作,而只是在各斷簡殘篇中提到相關議題,然而馬克思主義美學仍具 盧那察爾斯基,郭家申譯,藝術及其最新形式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頁 161。 馬克思主義美學是ㄧ種審美方法,將唯物主義應用在文化領域中,相信一切美學都有背後的 社會階級意涵。 2. 5 6.

(10) 有一定程度的基本架構,與傳統西方形而上學的純粹美學研究途徑不同,馬克思 主義美學在社會歷史的框架下分析美的問題,也強調藝術與階級社會的關聯性。 因此,盧那察爾斯基採取同樣的方法來分析藝術與美學問題,並指出藝術作為一 種意識形態而帶著現實社會的特徵,不相信「純粹」藝術作品的存在,也反對為 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的創作口號,對他而言藝術總是反映著階級的利害 關係,亦以此來進行藝術作品的評價。 然而與俄羅斯傳統的馬克思美學研究者如普列漢諾夫(Georgi Plekhanov, 1856-1918)7比起來,盧那察爾斯基具有許多馬克思主義外的哲學色彩,這方面極. 政 治 大 表現出列寧斥為唯心的馬赫主義(Machism) 傾向,或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立 可能受到他長年於西歐學習與工作經驗的影響,其在十月革命前的哲學主張常常 8. 1844-1900)式的超人(Übermensch)9崇拜,盧那察爾斯基對尼采的欣賞,可在他於. ‧ 國. 學. 1928 年為《尼采與金融資本》(Ницше и Финансовый капитал)一書所寫的引言中. ‧. 見到,他宣稱:. sit. y. Nat. n. al. er. io. 尼采與我們之間有著相似之處,而這正解釋了為什麼我們 馬克思共產主義者要在革命的黎明之際向尼采致敬...我個人 對他的哲學走向有所保留,但向他對抗基督教與庸俗道德的悲 觀與虛偽上予以致敬。10. Ch. engchi. i n U. v. 這個時期盧那察爾斯基的代表作為《宗教與社會主義》(Религия и социализм),. 俄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開創者之一,其美學思想可大致分為 藝術本質問題與文藝批評兩部分。 8 馬赫主義意即奧地利物理學和哲學家恩斯特·馬赫(Ernst Mach, 1838-1916)的哲學觀為核心的一 種思想,馬赫認為感觀內容構築了整個外在世界,因此可認知到的世界只能說是感觀的複合體, 而科學的任務只在於研究這些「感觀」,而非假定一個存在著一個感官之外的世界,而後這種思 想在列寧的著作《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Материализм и эмпириокритицизм)中遭到嚴厲批 評,並稱之為主觀唯心論。 9 尼采的超人,屬對於人類理想型態的歌頌,強調超人與現存之人不同,超人是超越性存在,是 新世界的人。 10 Moris G. Leiteisen, Nitsshe I finansovvi capital (Moscow, 1928), pp.17,20, quoted in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Nietzsche and Soviet Culture: Ally and Adversa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56-257. 3 7.

(11) 裡面的主張後來被稱為造神說(God-Building),以說特別重視於建造社會過程中的 群眾心理、群眾意志的意義,其旨在為群眾創造一個符合社會主義世界觀的新宗 教,同時這套理論的提出也是因為盧那察爾斯基當時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全面的物 質決定論忽視了心理意志等感性層面,很難激起群眾行動,而社會主義的宗教將 應具有促使群眾行動的社會性功能,就此他談到:. 為了使群眾為目的奮鬥,需要為個人創造集體意識,使其 融入其中,但不是用機械或化學的方式...而是心理學的、情感 意識的連結為一個集體...而在事實上這就是宗教情感。11. 政 治 大 而儘管盧那察爾斯基最後重回列寧的政治立場,但這些過往並沒有完全地消 立. ‧ 國. 學. 失於他在十月革命後的藝術思想,面對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問題,除傳統政治、 經濟上的全面革新外,筆者認為他仍同樣主張群眾意識的重要性,但卻因列寧對. ‧. 於宗教的敵視態度,他的論述對象從宗教轉向了藝術,夢想以藝術創造出屬於社. sit. y. Nat. 會主義的群眾,而筆者相信這種精神實踐的最終結果正是社會主義寫實主義,這. al. n. 其欲滲入大眾生活,並形塑大眾生活的藝術。. Ch. engchi. er. io. 從他關於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的論述中可以觀察出他追求的是一種全面化的藝術,. i n U. v. 因此本論文旨在了解盧那察爾斯基如何論述藝術的本質、如何讓藝術與革命 意識合而為一,但在談及他的藝術理論之前,同時也必須先了解他那複雜的哲學 來源,除了前面提到的馬赫主義與尼采外,在藝術議題上他十分欣賞德國作曲家 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12並在多處地方提到華格納的藝術理念。而 正是由於盧那察爾斯基思想的複雜性,筆者相信應跳脫出馬克思主義的框架來看 待盧那察爾斯基的哲學與藝術理論,將可以勾勒出其更完整的思想圖像,並依此 來揭露其藝術理論的價值與背後的政治意涵。 11. Dimitry Pospielovsky, A History of Marxist-Leninist Atheism and Soviet Anti-Religious Polici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p.95. 12 德國作曲家,以其歌劇聞名,參與過 1849 年的德國德勒斯頓五月起義(May Uprising in Dresden)。 在其著作《未來的藝術作品》(The Artwork of the Future)中主張以美學達成革命的政治目標。 4.

(1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論文主要為思想的質性研究,透過盧那察爾斯基,以藝術思想為研究起點, 思考藝術的本質與功能,從藝術與社會、政治之間的關係中找尋藝術的新地位。 雖然主題關於藝術,但並非強調藝術作品評價與論述的藝術鑑賞,而是採取歷史 社會學(Historical sociology)與藝術社會學(Sociology of Art)的研究途徑來進行本 研究。 歷史社會學與一般社會學不同的是,社會學通常對現代社會進行研究或調查 來建立普遍原則,這類研究可以用量化的技術如問卷、訪問或觀察來收集資料,. 政 治 大 史分析時,多注重有意義之社會行動和社會結構脈絡的相互作用,將許多看起來 立 但歷史社會學的對象是歷史,唯一可運用的資料唯有現有文獻,研究者在進行歷. ‧ 國. 學. 不相干的史實或資料安排整理,以獲得一些新的解釋或建構模式。 藝術社會學的所探討的藝術,為的是了解藝術發展背後的社會脈絡,考察藝. ‧. 術與社會的對立或互動關係,而不是將藝術創作完全視為藝術家個人創造的結果,. sit. y. Nat. 後者這種探討藝術的方式即豪澤爾(Arnold Hauser)反對的藝術理論方法,他認為. al. er. io. 藝術家始終都是社會中的人,因此把人看作是可以脫離社會關係和影響的思想是. v. n. 異化的,13他認知到的藝術可視為社會文化的行為與實踐。而法國社會學家布迪. Ch. engchi. i n U. 厄(Pierre Bourdieu)更提出藝術創作「場域」的重要性,主張藝術家個人並非藝術 活動唯一的生產者,其所處的社會場域其實影響整體藝術活動更多,而在這之中 各種力量相互鬥爭,其結果便是藝術作品的價值並非來自藝術家,藝術成了信念 的生產空間,其價值即是具體呈現其創作場域背後的力量。14 而站在馬克思主義來談藝術,也是一種藝術社會學的方法,而也是盧那察爾 斯基最主要運用的方法,其對於藝術的態度正如同馬克思社會藝術史學家安塔爾 (Frederick Antal)所言:. 13 14. 豪澤爾,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 (台北市:雅典,1990),頁 18。 布迪厄,劉暉譯,藝術的法則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頁 276。 5.

(13) 我認為,當代藝術史家投入太多的關注在藝術內容與形式。 很多時候,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這些藝術無論形式與內容都 是某些社會團體的創造,這種觀點並不抽象的,這些創造都是 由非常具體的社會與政治因素所決定。15. 尤其本論文研究的藝術正處於某些特別的歷史時刻,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十分密切,在那個時代,藝術正是懷著大量意識形態去改造社會,扮演著積極的 角色來影響社會發展。因此透過歷史社會學及藝術社會的研究途徑,本論文將分 析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理論、當時蘇聯社會時空背景的互動關係,以及其理論如 何影響往後蘇聯藝術歷史的發展,藉此得以從盧那察爾斯基身上解讀出更多訊 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15. Ch. engchi. i n U. v. W. Eugene Kleinbauer, Modern Perspectives in Western Art History: An Anthology of Twentieth-century Writings on the Visual Art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71), p.341. 6.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盧那察爾斯基的知識之豐富 ,讓他在無論是政治、文化、藝術還是教育上 都有著大量的論述與著作,而他擔任教育人民委員期間除主管文藝活動之外,也 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推行教育政策與掃盲運動上,因此在對盧那察爾斯基的研究上 有各種方向可以進行,而僅以作者一人之力不足以研究盧那察爾斯基所留下的所 有思想遺產,因此才將本論文的主題限定為藝術理論等思想領域,並追溯其影響 的哲學源頭,尤其是他在十月革命前宗教社會主義之說,故本論文題為盧那察爾 斯基之「藝術思想探源」,研究範圍除他的藝術、美學論述外還有影響其思想的. 政 治 大 研究限制主要在研究盧那察爾斯基資料的採用上,由於筆者俄文能力極為有 立. 哲學觀,而盧那察爾斯基其它領域的論述將不在此論文的論述範圍。. ‧ 國. 學. 限,無法大量閱讀俄文文獻,故盧那察爾斯基所寫的文章多引用簡體中文翻譯的 版本,不過這裡也必須指出中文是翻譯盧那察爾斯基著作的最大宗語言,這點可. ‧. 能與中國大陸在政治上與前蘇聯的親近性有關,而英文的翻譯版本反而少見,故. sit. y. Nat. 在西方學者研究盧那察爾斯基的文獻中可發現,其若引用他的一手文獻則多以俄. al. er. io. 文為主,故這個巧合成為中文使用者言就盧那察爾斯基提升了不少便利性,但也. v. n. 必須指出這構成了本論文第二層面的研究限制,即在中文譯者翻譯的過程中可能. Ch. engchi. i n U. 多少帶有其主觀意識,這是翻譯作品的可能缺失,故未來在研究這個主題時若能 以俄文直接閱讀其資料將會獲得更精確的結論。. 7.

(15) 第四節 文獻回顧 一、盧那察爾斯基的哲學觀 關於盧那察爾斯基哲學觀,若從馬克思主義為出發點,大多只會強調盧 那察爾斯基在馬克思主義上的實踐,對於其他的思想表現,則較少著墨,或以馬 克思主義為本位,稱其為一時的思想錯誤,並相信那些錯誤與後來盧那察爾斯基 關於美學與藝術的論述不具有延續性,在這方面可見於梁一儒等人所著的《20 世紀上中葉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16這本書是在馬克思主義美學史的脈絡下 談到盧那察爾斯基,在當中針對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理論進行整理概述,同時也. 政 治 大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理論批評的現代闡釋》 , 這本書對於盧那察爾斯基有著非 立. 稱其為社會主義寫實主義最重要的提倡者。此外還有程正民等人共同撰寫的專書 17. ‧ 國. 學. 常詳細的研究,同時此書將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思想劃分的兩個領域:文藝思想 與文藝批評,其上篇以十月革命前後作為分期來研究盧那察爾斯基美學思想的演. ‧. 進,提出其美學思想的三大特徵:(一)堅持審美,不為政治而犧牲美的意義;(二). sit. y. Nat. 堅持開放,在現實主義的原則下,廣納各種創作方法;(三)堅持創新,並不只礙. al. er. io. 於傳統馬克思美學的社會學式分析,他同時也以生物學觀點來進行分析,強調美. v. n. 感的生理基礎。中、下篇則是盧那察爾斯基的文藝批評理論、18 世紀以來的俄. Ch. engchi. i n U. 國文學以及後來蘇俄、歐洲文學的批評。然而筆者認為這兩本書皆不太重視盧那 察爾斯基於馬克思主義之外的思想表現。 西方學界對於盧那察爾斯基的研究就顯得相對全面,如歷史學者羅森塔爾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所主編或撰寫的三本書籍:《新神話與新世界 – 從尼 采到史達林主義》(New Myth, New World – from Nietzsche to Stalism)、《尼采在俄 國》(Nietzsche in Russia)和《尼采與蘇聯的文化同盟與對抗》(Nietzsche and Soviet Culture Ally and Adversary)中以尼采哲學為出發點來研究俄羅斯或蘇聯的文化現. 梁一儒等,20 世紀上中葉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 (北京:中央編譯社,1999),頁 350-372。 程正民等,盧那察爾斯基文藝理論批評的現代性闡釋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頁 1-268。 8. 16 17.

(16) 象 , 這三 本 書 中 都 有提 到 盧那 察 爾斯 基 ,並 將 他與 高 爾基 (Maksim Gorky, 1868-1936)與波格丹諾夫等人並列為尼采馬克思主義者(Nietzschean Marxists),而 在《尼采在俄國》中收錄了一篇由泰德(A. L. Tait)所撰寫的文章〈盧那察爾斯基: 一位尼采馬克思主義者?〉(Lunacharsky: A “Nietzschean Marxist”?)對於本論文的 特別有幫助,與前面提到兩本以馬克思主義為本位對盧那察爾斯基進行研究的書 籍非常不同,這位學者站在尼采哲學的角度來對盧那察爾斯基進行研究。不過最 早稱呼盧那察爾斯基為尼采馬克思主義者的其實是專門研究俄羅斯與蘇聯哲學 的美國學者克萊恩(George L. Kline),正是在他的文章〈於俄羅斯的尼采馬克思. 政 治 大 思主義與尼采的交會點在於同樣對於中產階級價值體系的攻擊。而關於盧那察爾 立. 主義者〉(Nietzschean Marxism In Russia)中提出尼采馬克思主義一詞,主張馬克. 斯 基 的 造 神 論 傾 向 則 有 專 門 研 究 俄 國 宗 教 史 的 帕 夫 別 拉 夫 斯 基 (Dimitry. ‧ 國. 學. Pospielovsky)關於蘇聯宗教政策的專書《馬列主義無神論與蘇聯反宗教政策的歷. ‧. 史》(A History of Marxist-Leninist Atheism and Soviet Anti-Religious Policies ),在這. y. Nat. 本書中對於盧那察爾斯基這方面的表現有著清楚的論述,也是在這本書裡面他主. er. io. sit. 張盧那察爾斯基受到實證主義(Positivism)、費爾巴哈(Feuerbach, 1804-1872)18與 尼采的影響大於馬克思。19這些資料都對於研究盧那察爾斯基的哲學提供了更多. n. al. 元化的觀點。. Ch. engchi. i n U. v. 二、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及美學理論 盧那察爾斯基在一般美術史研究中通常只是被動地提到,在葛瑞(Camilla Gray)的《俄國的藝術實驗》(The Russian Experiment In Art)中,於俄國十月革命 後的初期發展中,提到未來主義(Futurism)20勢力的壯大,對這些本來就抱持著革 德國哲學家,生於 1804 年,其哲學最大特色在於對宗教進行人類學的考察,主張上帝不過是 人的內在本性的向外投射,開啟了以人為本的哲學,將人與自然意義的人當作哲學最高的對象。 19 Dimitry Pospielovsky, A History of Marxist-Leninist Atheism and Soviet Anti-Religious Policies, p.93. 20 未來主義藝術家們的創作興趣涵蓋了所有的藝術樣式,包括繪畫、雕塑、詩歌、戲劇、音樂。 未來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包括對陳舊思想的憎惡,尤其是對陳舊的政治與藝術傳統的憎惡。其 藝術通常表達對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熱喜愛。汽車、飛機、工業化的城鎮等等在未來主 9 18.

(17) 命性藝術主張的激進藝術家而言,政治與經濟上的革命與藝術革命同源,故可以 充分理解並支持革命,像是前衛藝術家馬勒維奇(Kazimir Malevich, 1879-1935)21 即宣稱立體主義(Cubism)22與未來主義作為藝術的革命形式,預言了 1917 年政治 與經濟生活的革命。23而就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提及盧那察爾斯基數次,但其 中最重要的陳述是他在列寧的命令之下整頓藝術的無產階級組織,使其納入教育 人民委員的管轄。24這樣的研究層面是突顯了盧那察爾斯基的官員身份及以此身 分對蘇聯美術史造成的影響,但這些屬於被動性的描述,忽視了盧那察爾斯基對 於蘇聯美術史的主動影響力。. 政 治 大 那察爾斯基所寫的專著、講稿或文章的中譯選集,前者像是他於 1904 年所寫的 立. 而針對盧那察斯基的藝術理念,除上述的資料,本論文最大的引用來源是盧. 美學專著《實證主義美學原理》(Основы позитивной эстетики)便收錄於郭家申. ‧ 國. 學. 所翻譯的盧那察爾斯基著作選集《藝術及其最新形式》中,此外類似的中文資料. ‧. 尚有民國初年魯迅先生自行翻譯過來的盧那察爾斯基文集《藝術論》與《文藝與. y. Nat. 批評》 ,以及雪峰翻譯的《藝術之社會的基礎》 ,但這些很早期翻譯都是從日譯版. er. io. sit. 本再翻譯成中文,其收錄文章零散,在翻譯品質上也不太好,因此本論文在關於 盧那察爾斯基本人的著作上主要引用除《藝術及其最新形式》外,還有蔣路翻譯. al. n. v i n 的《論文學》、吳谷鷹翻譯的《關於藝術的對話》和井勤蓀翻譯的《在音樂世界 Ch engchi U. 中》 ,這些翻譯作品都是近年直接由俄文翻譯而成,其品質較佳。透過這些第一 手文獻的翻譯,將可以直接的看到盧那察爾斯基對於藝術理念的闡釋,像是在《論 文學》中收錄的一篇講稿〈社會主義寫實主義〉(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й реализм)中, 便可以明白地看到盧那察爾斯基對於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的解釋,他說:. 義者的眼中更是充滿魅力,因為這些象徵著人類依靠技術的進步征服了自然。 21 俄羅斯及蘇聯藝術家,為至上主義倡導者及構成主義、幾何抽象派畫家。 22 立體主義的藝術家以許多的角度來描寫對象物,將其置於同一個畫面之中,以此來表達對象 物最為完整的形象,最早嘗試如此創作的即畢卡索(1906)。 23 Camilla Gray,曾長生譯,俄國的藝術實驗 (台北市:遠流出版,1995),頁 241-242。 24 但要到 1932 年政府宣稱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為官方許可的美術風格並成立中央機構「藝術家聯 盟」才真的正式地收編所有藝術組織 10.

(18)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者把現實理解為一種發展,一種在對立 物中不斷鬥爭中進行的運動,他們不但不是靜止論者,也不是 宿命論者...確立了自身有能力謀求如此進展的一份積極力量, 一方面確定自己是歷史過程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能夠決定這 個過程的積極力量。25. 他還用了個生動的比喻來解釋這個概念,說明社會主義寫實主義不是一種靜 態的現實描寫,而是動態的、指向未來的:. 只有了解正在興建甚麼樣房屋的人以及如何建造的人才會 了解這房子是一定會有屋頂的人...不瞭解的人永遠看不到真 實,因為真實並不像它本身,它不是停在原地不動的,真實在 飛越,真實就是發展、衝突、鬥爭,真實就是明天。2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總而言之,這些中文翻譯囊括了大部分盧那察爾斯基重要的文章,從早年到. ‧. 十月革命後的創作皆有之,是本研究重要的資料來源。最後在網路上有一個關於. y. sit. io. 裡面幾乎收錄了盧那察爾斯基的全部著作,也包括俄國學者對於盧那察爾斯基. al. er. 27. Nat. 盧那察爾斯基的學術網站「盧那察爾斯基的遺產」(Наследие А.В. Луначарского),. v. n. 的研究,然由於筆者本身語文能力限制,在本論文僅採用其中小部分的資料,大. Ch. engchi. 部分一手文獻仍以中譯版本為主。. 25 26 27. i n U. 盧那察爾斯基,蔣路譯,論文學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頁 54。 同上註,55-56。 http://lunacharsky.newgod.su/home 2015 年 7 月 13 日檢索。 11.

(19) 第五節 章節安排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文獻回 顧,提出研究盧那察爾斯基的重要及特殊性,並回顧了過去關於盧那察爾斯基的 研究資料及收錄他個人著作與文章的中譯文集。 第二章為「盧那察爾斯斯基繼承的哲學傳統」,在這章中將針對盧那察爾斯 基在十月革命之前的各種哲學思想特色進行整理,在第一節先挑出實證主義與盧 納察爾斯基哲學的相似之處,在這方面首先提出他在瑞士師事的老師阿芬那留斯 (Richard Avenarius, 1843-1896)及其經驗批判學派(Empirio-criticism)28的哲學內容,. 政 治 大 知。第二節討論尼采對於盧那察爾斯基的影響,這方面資料主要以羅森塔爾、克 立. 並追溯其傳統至法國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對於社會的哲學認. ‧ 國. 學. 萊恩對於盧那察爾斯基見解來指出他哲學這方面的親尼采性。第三節則整理出盧 那察爾斯基在《宗教與社會主義》一書中的核心主張,並透過呈現其與孔德一手. ‧. 創立的人類教(Religion of Humanity)、29費爾巴哈人性宗教的相似性來證明此一. sit. y. Nat. 時期盧那察爾斯基哲學的非馬克思性,第四節則以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 al. er. io. 主義》為主,整理出列寧針對盧那察爾斯基的社會主義宗教之說所給予的批評內. v. n. 容,最後在第五節的小結中提出關於盧那察爾斯基並非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的結 論。. Ch. engchi. i n U. 第三章為「盧察爾斯基論美學與藝術」,在這章中將主要針對盧那察爾斯基 在十月革命後論美學與藝術的相關著作進行分析整理,但也有引用幾篇在他早期 所寫的相關著述加以補充說明他在這個領域態度的一致性,而當中比較例外的僅 有在此章第一節談到的《實證主義美學原理》,在這部著作裡面將可以看到盧那 察爾斯基明顯受到哲學實證主義的影響,此節即是分析出其受影響之處,然在第 此學派追求純粹的自然經驗,對任何不能透過自然經驗而成的哲學概念予以否定。 孔德的人類教是創立用來對抗天主教的,其教義主張世界最高的存在並非上帝或靈魂之類, 而是人類這一生物種族,其人類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孔德希望透過人類教讓個人為團體人而生存, 如此造就更為進步的社會。這方面詳見孫本文,社會心理學 (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46), 頁 356。 28 29. 12.

(20) 二、三節中則將回盧那察爾斯基的馬克思主義美學,包括他的馬克思主義美學方 法的論述及所謂無產階級美學的介紹,在了解到他這些論述的本質,即集體主義 的追求後,就可以理解盧那察爾斯基對於當時俄國前衛藝術敵視態度的由來,而 這將在第四節中集中討論,以盧那察爾斯基個人的觀點,在其言論中可以發現除 集體與個人主義的問題外,前衛藝術家們與他對於革命前藝術遺產的態度也是造 成兩者對立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最後在第五節的小結中以當代的美學家布爾格 (Peter Burger)對於前衛藝術本質的認識來更進一步的總結出盧那察爾斯基藝術 理念背後的深層意涵。. 政 治 大 為華格納在他的小冊子〈藝術與革命〉(Art and Revolution)中提到的概念,其主 立. 第四章則為「盧那察爾斯基版本的總體藝術」,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 張打破一切藝術領域的界限以建立全面性的藝術體驗,而他對於資本主義文化的. ‧ 國. 學. 批判及藝術領導革命的主張皆與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理論十分相近,因此盧那察. ‧. 爾斯基對於這位作曲家表示讚賞。而筆者認為從整體的角度來看,盧那察爾斯基. y. Nat. 的藝術理論其實就是總體藝術的全方面實踐,尤其在他於 1933 年進行的報告〈社. er. io. sit. 會主義寫實主義〉中更可以看到其與總體藝術的相似之處,而這也可以視為他在 十月革命後藝術理論的總結之作。因此本章先在第一節中梳理出其〈論社會主義. al. n. v i n 寫實主義〉的重點,而第二節則整理盧那察爾斯基過去對於華格納一致的正面態 Ch engchi U 度,認為其藝術理論正是適合實踐於社會主義的社會。第三節則是以藝術社會學. 的角度全面地評價盧那察爾斯基關於藝術與美學的論述,而當中便以當代哲學與 美學家羅尼克(Gerald Raunig)之言指出盧那察爾斯基與華格納的最大共同性,即 追求藝術與生活的整合,在這方面幾乎可視為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的先驅。 最後在第四節的小結中,以整體歷史脈絡的角度來評價盧那察爾斯基的理論在其 去世死後的蘇聯藝術發展上獲得一定程度的實踐。 第五章為結論,本章以列舉比較的方式,將其他論述文化與革命的社會學家、 哲學家的說法,用以歸結出盧那察爾斯基藝術理論的意義與獨特之處。. 13.

(21) 第二章 盧那察爾斯基繼承的哲學傳統 翻閱研究盧那察爾斯基的文獻,在介紹他的時候一定會補上他早年被視為馬 赫主義的過往,而這與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Материализм и эмпириокритицизм)有著直接的關係,在這本書中列寧嚴厲批評盧那察爾斯基的 唯心哲學傾向,並視之為從貝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到馬赫哲學的延 續,從此之後關於盧那察爾斯基早年的哲學傾向就此定論。而中國延續著列寧的 這種立場,對於盧那察爾斯基的過往多採取否定或忽視的態度,將其歸類為革命 低潮時期的思想迷誤30或是一種修正主義表現。31不可否認的是盧那察爾斯基在. 政 治 大. 西歐學習與流亡經驗中受到不少來自西方思潮的影響,在很多層面上他與實證主. 立. 義(Positivism)哲學一樣相信科學的世界觀,也同馬赫(Ernst Mach, 1838-1916)、阿. ‧ 國. 學. 芬那留斯一樣將感性經驗置於極重要的地位,並否定形上學的觀念世界,而他也 同時具有著尼采的哲學色彩,因此被一些西方學者歸類為尼采馬克思主義者. ‧. (Nietzschean Marxism)。. y. Nat. sit. 而本章旨在重新檢視盧那察爾斯基的哲學立場與他的社會主義宗教之說,不. n. al. er. io. 從列寧的脈絡將其簡單的歸類為一種「信仰主義」32或者是「形左實右」的反動. i n U. v. 思想,33而是找出盧那察爾斯基哲學中的脈絡與社會主義宗教之間的關係,畢竟. Ch. engchi. 我們可以在盧那察爾斯基身上發現不少實證主義的色彩,他就同孔德一樣視社會 為生物學自然發展的結果,相信人類心理與行為都是可操控的;也如同尼采般攻 擊現有的道德體系並企圖打造社會主義版本的超人。總而言之,無論盧那察爾斯 基的哲學是反動或修正主義的,本章的主要目標是呈現出盧那察爾斯基哲學中的 多元性與複雜性,而非輕易附和列寧將他歸類為唯心主義哲學。. 程正民等,盧那察爾斯基文藝理論批評的現代性闡釋,頁 6-7。 盧那察爾斯基,郭家申譯,藝術及其最新形式,頁 3-4。 32 列寧解釋信仰主義為一種以信仰代替知識,或一般地賦予信仰一定意義的學說,詳見列寧, 〈唯 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 ,列寧選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頁 13。 33 此為蔣路在其翻譯盧那察爾斯基作品的文集《論文學》中,於譯後記中對盧那察爾斯基的造 神論傾向給予的評語,出自盧那察爾斯基,蔣路譯,論文學,頁 612。 14 30 31.

(22) 本章分成五個小節,第一節為討論盧那察爾斯基受到馬赫、阿芬那留斯等 經驗批判學派以及其學派源頭,孔德實證主義的影響。並從孔德的社會學哲學, 到馬赫的實證主義,找出盧那察爾斯基是如何的繼承了這些實證主義傳統並運用 在他自己的哲學中。第二節為討論盧那察爾斯基與尼采哲學之間的關係,儘管在 這方面的影響由於在當時蘇聯現實的政治因素而顯得較為隱晦,但仍有西方學者 指出尼采哲學與盧那察爾斯基的淵源,如泰德甚至指出其哲學受到尼采的影響多 於實證主義,34因此這層面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第三節則聚焦於盧那察爾斯基 在 1908-1911 年間發表的社會主義宗教之說,這是他在革命之前提出的一套將社. 政 治 大 子,可視為他在十月革命之前哲學思想的具體成品,但這也正是列寧在《唯物主 立. 會主義視為宗教的理論學說,裡面表現出不少來自實證主義與尼采哲學影響的影. 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猛烈批評盧那察爾斯基的原因,因此第四節主要列出列寧. ‧ 國. 學. 在這本書中對盧那察爾斯基的批評,討論其何以被歸類為列寧口中的唯心主義者. ‧. 的理由,畢竟由於列寧現實的政治地位,其批評對盧那察爾斯基往後的政治生命. y. Nat. 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最後在第五節中對盧那察爾斯基所繼承. n. er. io. al. sit. 的哲學傳統進行概括的統整。. Ch. engchi. i n U. v. A.L. Tait, “Lunacharsky: A Nietzschean Marxist?”, Nittzsche in Russia (edited by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275-292. 15 34.

(23) 第一節 實證主義的傳統. 在哲學領域中,我堅持經驗批判主義是通向馬克思建立起 的據點的最佳階梯。35 - 盧那察爾斯基,《革命往事的回憶》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из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го прошлого). 在盧那察爾斯基的美學可觀察到一些來自實證主義的影響,這點尤其在他於 1904 年出版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美學專著 ─ 《實證主義美學原理》,從書. 政 治 大. 名就可以看出這些影響。他與實證主義的淵源主要來自於他在蘇黎世大學師事經. 立. 驗批判學派創始人之一的阿芬那留斯而來,盧那察爾斯基透過他的講授與著作中. ‧ 國. 學. 學習哲學和生物心理學,而這些教育深深地影響了盧那察爾斯基後來的馬克思哲. ‧. 學思想。. 經驗批判主義作為實證主義知識論的一個重要學派,主張純粹的感覺經驗是. y. Nat. io. sit. 知識的基礎、也是知識的界限,經驗批判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了盧那察爾斯基. n. al. er. 師事的老師阿芬那留斯外,還有奧地利物理學家馬赫,而馬赫是其學派主要內容. Ch. i n U. v. 的奠基者。該學派認為無論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是把自我與非我、主體與. engchi. 客體置於相互對立的地位,而這種對立是歪曲了自然世界的真實面目,因此他們 否定這種哲學二元論之說,力圖恢復統一的世界觀。他們主張自然界中並不存在 物理或心理實體,只存在認識媒介,即「純粹經驗」,這是感覺經驗的一元論 (sensualistic monism)。在這樣的前提下人類所認識到的世界,不管是心靈或物質 世界,都是現象所構成,而這些現象都是透過單純或複合的感覺形式而成為人類 經驗的對象。就此馬赫提出了「中立」的經驗要素說,在心理與物理學並沒有質. Луначарский,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и впечатления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оветская Россия», 1968), с.20, http://lunacharsky.newgod.su/lib/vospominaniya-i-vpechatleniya/vospominania-iz-revolucionnogo-pro slogo 2015 年 3 月 17 日檢索。 16 35.

(24) 上的差別的情況下,他主張一切現象就是由這些要素所構成,例如物理的顏色、 聲音要素和心理上的意向、印象要素等等,而世界的一切現象由這些要素所構成, 人類的經驗內容僅為這些要素的組成,無法驗證的形而上學如主體與客體、真實 與虛假的對立都是假的議題,就此馬赫解釋所謂的「實在」與「假象」是不存在 的對立命題:. 在通俗的思想和語言方式中,人們習慣於把「實在」與「假 象」對立起來。一支鉛筆,放在空氣中,我們看它是直的,斜 放在水中,我們看它是曲折的。在後一場合,人們說鉛筆像是. 政 治 大 是實在,而把彼一事實降為假象呢?在兩個場合,我們都是面 立. 曲折的,但實在是直的。可是,我們有什麼理由宣稱此一事實. ‧ 國. 學. 對這樣一些事實,這些事實由於條件不同而呈現出要素的不同 結合。36. ‧. 因此無論是馬赫還是阿芬留那斯皆拒絕給予世界的本質性的命題,站在經驗. y. Nat. n. al. er. io. 和知識。. sit. 主義的立場堅持科學命題應侷限於現象的觀察,離開感覺經驗就沒有所謂的世界. i n U. v. 可以說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經驗批判主義是在十九世紀末隨著科學的發展,. Ch. engchi. 尤其是物理學的發展使得實證主義進一步變形的產物,37與傳統的實證主義相比, 經驗批判主義更積極地以科學回答哲學問題,像是馬赫本人的主要職業正是物理 學家,但他們與實證主義創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的反對形而上學 與超越唯心唯物主義二分歸類的立場是一脈相承的,他們同樣強調現象的經驗觀 察,對於本體論等形上學的存有問題則是持不可知論或否定的態度,只是馬赫與 阿芬那留斯的野心沒有孔德來的那麼大,他們的實證主義僅是一種知識論。 孔德的實證主義起初是企圖應用在建立人類社會的一種構想,是一種社會學. 36 37. 恩斯特·馬赫,洪謙譯,感覺的分析 (北京:商務影印出版,1986),頁 10-11。 歐力同,孔德及其實證主義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87),頁 163。 17.

(25) 哲學。在其著作《論實證精神》(A Discourse on the Positive Spirit)中孔德宣稱實 證主義時代將至,他將人類精神劃分為三大階段:神學性思辨、形而上學思辨與 做為最高階段的實證主義思辨。在神學階段中人類嘗試去解釋生活中能夠解釋一 切現象的第一因,但這在欠缺科學基礎的前提下,為解釋一切現象,必然地訴諸 超自然力量;而形上學階段則是神學階段的變形,是「受瓦解性簡化而變的軟弱 無力的一種神學。」38;而最終理性實證階段中,人類終於放棄追求絕對真理, 而把力量放在真實的觀察領域,不浪費時間追求形而上學那種不具任何證據的觀 念世界。實證主義的基本規則是:「凡是不能嚴格縮減為某個事實(特殊事實或. 政 治 大 知識必須構築在觀察可得的經驗之上,一切的研究的範圍應該限於世界的現象, 立. 普遍事實)簡單陳述的任何命題都不可能具有實在的清晰涵意。」39,因此一切的. 從現象中找尋規律。而孔德運用這種哲學態度的範圍極廣,不僅是一種知識途徑. ‧ 國. 學. 或研究方法論,更是一種改革社會的方法。. ‧. 孔德之所以有著改革社會的理想,是因為他的生命經歷了法國大革命、羅伯. y. Nat. 斯比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 1758-1794)主導的雅各賓專政(Reign of Terror)與. er. io. sit. 路易十八的波旁王朝復辟等等的時代動盪,群眾分裂為保王派與革命派而相互爭 鬥,而孔德相信這種社會動盪起因於這些分裂思想所造成的知識混亂,而這些混. al. n. v i n 亂更帶來了政治與道德上的危機 C ,因此孔德採取了不是保王也不是革命的第三種 hengchi U 態度:視封建主義為反動的力量,然而也將革命份子提倡的人民反抗運動視為無 政府主義,他希望能夠從這兩個極端之中打造新社會。 與馬克思從社會經濟、階級去談社會改革的途徑完全不同,孔德重建社會秩 序的方法是透過精神的啟蒙,他表示「在重新組織社會的偉大作業中,從人的精 神的本性出發,採用明確規定的計策,是緊急的、不可避免的。」40,孔德相信 社會中也應該如同自然科學如在數學、物理、化學領域等等一樣,具有普遍的規 律與真理,這個真理將可以立足於人類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一種人類社會總體決 38 39 40. 孔德,黃建華譯,論實證精神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頁 9。 同上註,頁 11。 孔德,社會再組織之科學基礎,轉引自歐力同,孔德及其實證主義,頁 33-34。 18.

(26) 定論的科學。這就是孔德的實證主義在社會領域的運用,其主旨在於重組社會的 精神基礎,建造出合乎一致的、理性的社會。 總而言之,實證主義對於盧那察爾斯基的影響是廣泛的,他的美學同馬赫一 樣,以科學觀點來審視過去傳統上被視為哲學領域的美學,他反對形而上的美學, 因此與康德論美學的方法相反,他以生理學基礎來解釋人的美感現象,強調美感 與天生的生存機制有關,美感的起因正是一種對於生命生存有利與否的判定,有 利於生存的決定往往與美感有關,以有利於人類簡單認識外在的形式出現。而這 種論述與馬赫提出的經濟思維原理(Principle Of Economy Of Thought)如出一轍,. 政 治 大 類以最快速與省力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盧那察爾斯基僅是將這套科學邏輯運用在 立 經濟思維原則主張越有價值的科學,應越能從現象中建立起簡單的規律來協助人. 美學上,而他的社會主義宗教之說則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繼承了孔德的「人類教」. ‧ 國. 學. 學說,而關於這點將在本章的第四節來進行討論。.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9. i n U. v.

(27) 第二節 尼采式的道德觀. 儘管在許多根本上我們反對尼采的主張,但我們認為他 是個偉大的、快樂的解放者。 41 – 盧那察爾斯基, 〈俄羅斯浮士德〉(Русский Фауст). 19 世紀後半期俄羅斯興起的民粹運動(Populism)42逐漸走入衰退期,在這個 時期俄國社會走入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速度加快,民粹運動的理論基礎開始不符合. 政 治 大. 於時代需求,而同時企圖號召農民推翻政權的社會運動「到民間去」(go to the. 立. people),在農民的不合作與沙皇政府的打壓下以失敗告終,最後在 1881 年沙皇. ‧ 國. 學. 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 1855-1881)遇害後,沙皇政府開始採取極端的手段壓. ‧. 制革命勢力,許多革命份子被逮捕下獄,革命報刊被勒令停刊,一時之間革命勢 力遭受極大打擊。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知識份子正值思想的空窗期,也欠缺新. y. Nat. io. sit. 的理論來支持社會革新運動,此時尼采的哲學的傳入恰巧符合俄羅斯織知識份子. n. al. er. 的需求,尼采「重估一切價值」(The revaluation of all values)的宣言正是他們向社. Ch. i n U. v. 會舊價值挑戰所需要的精神動力,就此尼采哲學成了新的改革思想基礎。43. engchi. 尼采的哲學最初是透過各種期刊文章的引薦介紹進入俄羅斯,到了 1889 年 時俄羅斯出版了首部尼采著作的俄譯本《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Thus Spoke Zarathustra),此後各種俄文譯本陸續出版,到了 1911 年幾乎所有尼采的著作都. Луначарский, ''Русский Фауст'', http://lunacharsky.newgod.su/lib/raznoe/russkij-faust. 2015 年 3 月 17 日檢索。 42 俄國民粹主義此一思想,是以赫爾岑(Herzen, 1812-1870)的「俄國社會主義」理論作為理論奠 基,再加上不同時期各主要派別的思想家所充實而建立起來的理論。其主要思想特徵有以下幾個 方面:(1) 崇尚和信仰人民,並把人民理想化。(2) 把農村公社理想化,企圖通過保存農村公社, 發展農民固有的社會主義精神。(3) 對一般文化抱著鄙薄態度,傾向於以虛無主義的態度評價文 化。 43 這方面的資料詳見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Nittzsche in Russia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6), p.8-25. 20 41.

(28) 已有俄文版本。44尼采哲學在俄羅斯的出現隨即在各種領域如美學、心理學、社 會與政治議題等造成了廣泛的影響,在 1900 年尼采逝世的那一年,當時最具影 響力的期刊《藝術世界》(Мир искусства)即肯定尼采哲學的重要性,並讚揚尼 采特別接近俄羅斯人。45 就在此時出現了一批企圖結合馬克思主義與尼采哲學的知識份子,克萊恩稱 呼為尼采馬克思主義者,46這群人當中,盧那察爾斯基、波格丹諾夫與高爾基更 是這批知識份子的代表,對這些人來說尼采哲學中對於基督教道德的攻擊,同樣 適用於用來對付中產階級的價值體系,就此尼采與馬克思哲學就在此產生了交點。. 政 治 大 Marxist?)一文中也特別舉出盧那察爾斯基受到尼采的影響,主張尼采對盧那察爾 立 泰德在〈盧那察爾斯基:一位尼采馬克思主義者?〉(Lunacharsky: A Nietzschean. 斯基的影響更勝實證主義,47並認為盧那察爾斯基被視為馬赫主義者的普遍看法. ‧ 國. 學. 其實只是受列寧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的觀點所左右,48這種觀點只是. ‧. 在盧那察爾斯基對宗教議題有興趣後所產生的結果。. y. Nat. 盧那察爾斯基本人直到 1900 年才在基輔的一場關於社會道德的演講中首次. er. io. sit. 提到尼采,然而在此之後開始熱烈地提倡尼采的非道德論(Amoralism),49相對於 中產階級的道德觀念,盧那察爾斯主張新的道德體系應是建立在美學、道德與革. al. v i n 在 1902 年他的文章C 〈俄羅斯浮士德〉中即讚揚尼采的權力意志(Will to hengchi U n. 50. 命之上。. Power)為創造新秩序的力量,並嘲笑利他主義與所謂的道德義務,康德的道德義 務被盧那察爾斯基斥為資產階級的文化,他不使用「道德」一詞,而是使用美學、. 實踐美學或生命美學來形容自己的倫理學,51對他而言道德是奴隸才需要被灌輸 44.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Nittzsche in Russia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6), p.11. Ann M. Lane, '' Nietzsche Comes to Russia: Popularization and Protest in the 1890s'', Nittzsche in Russia (edited by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pp.67-68. 46 George L. Kline, “Nietzschean Marxism In Russia”, Demythologizing Marxism, pp.166-183. 47 A.L. Tait, “Lunacharsky: A Nietzschean Marxist?”, Nittzsche in Russia (edited by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pp.275-292. 48 Ibid, p.276. 49 A.L. Tait, “Lunacharsky: A Nietzschean Marxist?” , Nittzsche in Russia (edited by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p.278. 50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New Myth New World – From Nietzsche to Stalinism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73. 51 George L. Kline, Nietzschean Marxism In Russia , Demythologizing Marxism, p.175. 21 45.

(29) 的東西,他如此解釋這種美學化的道德情感:「個人生命美學並不是一種新的服 從對象,而是出自更高的需求」、 52「這種需求來自於內在之聲,一種對於勝利 的渴望,為美感的力量所推動」。53 而美的具體內容為何?盧那察爾斯基相信是個人的集體意識,54而這點克萊 恩承認尼采哲學存在著許多與馬克思主義衝突與矛盾之處,而這具現在關於集體 還是個人的問題上:在馬克思主義中集體主義被置於個人自由之前,是社會主義 社會的必要條件,因此馬克思才會說「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 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在過去的種種冒充的. 政 治 大 說是存在的,他們之所以有個人自由,只是因為他們是這一階級的個人。」 立. 集體中,如在國家等等中,個人自由只是對那些在統治階級範圍內發展的個人來 55. ;. 然而尼采哲學之中群眾卻只是做為超人的過渡,是次要的,尼采說過「人是連結. ‧ 國. 學. 在動物與超人之間的一根繩索─懸在深淵上的繩索...人之所以偉大,乃在於人作. ‧. 為橋梁而非目的:人之所以可愛,乃是他是過渡和沒落。」56。. y. Nat. 然而這種矛盾在盧那察爾斯基眼中卻是兩種哲學奇異的交會點,在依循馬克. er. io. sit. 思主義中社會群體優先利益的前提下,個人成為可以犧牲的對象,而為了鼓吹群 眾這種自我犧牲的情懷,他將尼采的超人概念運用在社會主義上,營造出社會主. al. n. v i n 義與集體主義版本的超人,盧那察爾斯基的這種結合被泰德稱為「超個人主義」 Ch engchi U (Ultra-individudist)。對盧那察爾斯基來說個人的價值唯有在利於整體人類歷史的. 層面才具有,反之只是自私自利的虛無個人主義,57對他而言社會主義的建造者 如同藝術家,他們打造新社會過程就像在進行雕刻,他們所關心的應是作品的美. Lunacharsky, “problemy idealizma” s tochki zreniya kriticheskovo realizma, Obrazovaniye, No.2 (1903), p.136, quoted in F.J. Adelmann, Demythologizing Marxism, p.176. 53 Lunacharsky, Etyudy(Moscow, 1922), p.250, quoted in F.J. Adelmann, Demythologizing Marxism, p.176. 54 這點可見於盧那察爾斯基的《實證主義美學原理》 ,詳見本論文第三章第一節。 55 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識形態〉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頁 84。 56 尼采,錢春綺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07),頁 9-10。 57 A.L. Tait, “Lunacharsky: A Nietzschean Marxist?”, Nittzsche in Russia (edited by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p.281. 22 52.

(30) 而非個人,58而美正是集體主義的情感,盧那察爾斯基這樣形容個人是如何的擁 有集體主義的美:. 一種對力量的崇敬與同情之感被抬升到了最高;一種對於未 來人類之美的狂喜,我的兄弟們,繼續我們的事業吧,一同建 造永恆、巨大的文化大廈,因為透過創造偉大事業帶來的滿足 將是其他小事的無數倍。59. 為了使群眾具有個人的集體意識,盧那察爾斯基主張透過社會環境的改造,. 政 治 大. 創造出一套社會化過程來達到這點,將「我們」置於「我」之上。而具體的方法,. 立. 對盧那察爾斯基來說答案是宗教的建立,就此他提出了一套社會主義宗教的理論。. ‧ 國. 學. 然而這種對宗教的認知與鼓吹使列寧無法忍受,最後在後來的《唯物主義與經驗 批判主義》針對盧那察爾斯基進行猛烈的攻擊。而在下節中即針對盧那察爾斯基. ‧. 這方面的哲學論述進行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New Myth New World – From Nietzsche to Stalinism, p.76. Lunacharsky, Meshchanstvo i individualism (Moscow and Petrogtad, 1923), pp.5-136, quoted in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Nittzsche in Russia, p.281. 23. 58 59.

(31) 第三節 宗教與社會主義. 在一個宗教社會中,如果不連同著群眾與上帝的關係去進 行革命,那麼革命或廣泛的改革終將不可能。60 - 盧那察爾斯基, 《宗教與社會主義》. 1905 年俄國革命攻勢在政府強力鎮壓下被迫中止,社會中瀰漫著頹喪之氣, 新制度的前景顯得遙遙無期,而此時盧那察爾斯基也在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 政 治 大. 1862-1911)政府的通緝下被迫開始長達十年的流亡生活。在這個時期到 1917 年. 立. 十月革命之間,開始興起以宗教談論社會改革的討論,其討論方向大概可分為尋. ‧ 國. 學. 神派(Godseeking)與造神派,61前者承諾基督徒要找尋到符合新社會的上帝,改. ‧. 良現有的宗教體系;後者則在主張上更進一步,致力於打造符合社會主義的全新 宗教體系,在高爾基的小說《懺悔》(Confession)62中提到造神派思潮的精隨:人. y. Nat. io. sit. 將成為創造奇蹟與超越道德的上帝,在美麗的未來人將成為一切的主宰。63. n. al. er. 盧那察爾斯基此時在思想上逐漸遠離列寧,宗教成了他感興趣的主題,在立. Ch. i n U. v. 場上同於造神派,他於 1908-1911 年之間撰寫了兩冊的著作《宗教與社會主義》. engchi. 來宣揚這種造神說,他相信要維持群眾的革命信念必須從群眾心理去著手,因此 主張透過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宗教,以信仰來作為革命的精神動力,盧那察爾斯基 便如此解釋了宗教情感的作用:. 60. Lunacharsky, Religiia i sotsializm: Tom 1, p.70, quoted in Roland Boer,“Religion and Socialism: A. V. Lunacharsky and the God-Builders”, Political theology, Vol. 15, No. 2 (2014), p.199. 61 這種分類是建立於俄羅斯在 1905-1917 年間興起的宗教討論,尋神派旨在尋找出一種更為開明 的基督上帝。造神派是後來受到尋神派的啟發,但更為激進的主張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宗教系統, 而不是在基督教的框架下尋求進步的可能,詳見 Richard Stites, Revolutionary Dream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102-103. 62 高爾基於 1908 年創作出這部中篇小說,在這篇小說中他試圖將基督教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 而這隨後遭來列寧的嚴厲批評。 63 Richard Stites, Revolutionary Dreams, p.103. 24.

(32) 為了使群眾為目的奮鬥,需要為個人創造集體意識,使其 融入其中,但不是用機械或化學的方式...而是心理學的、情感 意識的連結為一個集體...而在事實上這就是宗教情感。64. 盧那察爾斯基主張新的宗教將與過去奠基在剝削階級利益的舊有宗教不同, 他將宗教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由一開始的泛靈論(Animism)、65柏拉圖主義、猶 太教、基督教,到最後是勞動階級的宗教,也就是社會主義,66而社會主義將是 一種最高也是最終形式的宗教,足以彰顯人類最真正的生命本質。盧那察爾斯基 相信透過具有社會主義價值與道德觀的新宗教,就可以建立起新社會的群眾,而. 政 治 大 然而從整個哲學史來看,盧那察爾斯基的宗教功能論並非首例,將宗教視為 立. 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必要條件。. ‧ 國. 學. 社會化、過渡往集體主義的構想十分類似於孔德在晚年提出的人類教之說,此一 構思是由孔德的實證道德轉化而來,在實證道德中孔德分析人性分別具有使人擁. ‧. 有知識的知性與使人類具有共同生活的本能感情能力的社會性,與傳統西方哲學. sit. y. Nat. 或中國哲學中如孔孟荀所言的那種形而上的人性善惡論不同,孔德相信他的人性. io. al. er. 是實證與科學的,在他眼中人性僅是一種生理功能,而不是什麼抽象的概念,因. v i n Ch 因此在這些前提之下,透過對人性的掌握,孔德冀望 engchi U. n. 此更不是使人異於禽獸的差異,人就是動物之間只有程度上的差異,人類社會也 不過是生物進化的產物。67. 透過人類教,以信仰的力量把個體與群體結合起來,建立起完善的社會,即最符 合群體生物科學規律的狀態,為此他在 1849 年於巴黎成立第一個人類教教會。68 總而言之,孔德的人類教是具有政治目的和社會功能的宗教,是一種經分析人類 感性能力後所提出的一套社會組織方法,目的是使人的精神達到統一,這種邏輯 同樣可見於盧那察爾斯基的社會主義宗教之說。 64. Dimitry Pospielovsky, A History of Marxist-Leninist Atheism and Soviet Anti-Religious Policies, p.93. 65 又稱萬有靈論,泛靈論認為天下萬物皆有靈魂或自然精神,並在控制間影響其他自然現象, 原始宗教多為此種形式。 66 Bernice Glatzer Rosenthal, New Myth New World – From Nietzsche to Stalinism, p.81. 67 同上註,頁 114-115。 68 歐力同,孔德及其實證主義,頁 156。 25.

(33) 另一方面,學者帕夫別拉夫斯基曾說過盧那察爾斯基等等造神派知識份子 「受到來自奧地利的馬赫與其經驗批判學派、費爾巴哈與尼采的影響勝過馬克思」 69. ,可以視盧那察爾斯基在社會主義宗教之說非常像是一種烏托邦版本的費爾巴. 哈,二者同樣將「人」化做為一種抽象概念來作為宗教情感的對象,使人本身成 為宗教的目的。 在《從史賓諾沙到馬克思》(От Спинозы до Маркса)中盧那察爾斯基正面地 肯定費爾巴哈為無神唯物主義的先驅,然而也指出其缺乏進一步地以唯物角度對 整個社會結構進行具體的批評,他引用馬克思的話語「費爾巴哈沒有意識到『宗. 政 治 大 費爾巴哈以人類學來研究宗教,主張所謂的宗教只是「人類本質在自身 立. 教情感』也是社會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實際上是被屬一定的社會形 70. 式。」. 中的反應」或是「人本質的對象化」,即置「人」於宗教之前,沒有人的存在就. ‧ 國. 學. 不會有宗教,因此宗教的內容不可能超出人的感知。所以談論到宗教的對象,無. ‧. 論是古代的拜物教還是到了一神信仰,那些皆經因人的感性內容所產生,宗教對. y. Nat. 象的客體化只能說是一種不自覺的自我意識,是錯覺。因此基督教不斷的把上帝. er. io. sit. 變成人之外的、非人的、超人的實體,塑造出人的異己對立力量來作為主宰力量, 費爾巴哈認為這方面的努力完全是一種陰謀的考量,71他相信宗教的世界觀是一. al. n. v i n 種顛倒的世界觀,錯誤地以為上帝先於人,然而真實應該是人的生存基礎才是第 Ch engchi U 一性,神作為人本質的對象化實體只不過是第二性的。人創造宗教只是因為有需 求,費爾巴哈指出這個需求是因為依賴感,人的心理根源就是宗教誕生的根源,. 72. 無論是對死亡的畏懼等消極情感還是喜悅、感恩等正面情感都構成了人對宗教. 的依賴感。 如果說費爾巴哈的宗教哲學是神話的破除,因為他強調宗教因人情感的需要 69. Dimitry Pospielovsky, A History of Marxist-Leninist Atheism and Soviet Anti-Religious Policies, p.93. 70 Луначарский, От Спинозы до Маркса (Москва:Новая Москва, 1925), http://lunacharsky.newgod.su/lib/ot-spinozy-do-marksa/materialisty#TOC-1/2015 年 3 月 11 日檢索。 這段話出自馬克思的「關於費爾巴哈的題綱」 。 71 李毓章,人:宗教的太陽 – 費爾巴哈的宗教哲學研究 (臺北市:遠流,1995),頁 208-209。 72 同上註,頁 176。 26.

(34) 而生,宗教的對象化是一種錯覺;那麼盧那察爾斯基就是在逆向操作,反過來在 認知到人類情感的需要下,打造一個新神話。這就如同孔德的人類教一樣,希望 以宗教信仰來改變人類,指示這次要將人類形塑成社會主義版本的超人,建造集 體主義的「我們」。.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7. i n U. v.

(35) 第四節 列寧於《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的批評. 盧那察爾斯基說出的可恥言論,並不是甚麼例外,而是俄 國和德國的經驗批判主義的產物。73 - 列寧,《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 如前文所示,盧那察爾斯基的社會主義總覺是馬克思主義中的異端之作,裡 面摻雜了實證主義社會觀、尼采的倫理學、超人和費爾巴哈的宗教哲學的產物,. 政 治 大 那察爾斯基是如何的遭受黨內同志的嚴厲批評,如巴拉赫夫(Ber Borochov, 立 是作為在 1905 年革命失敗後持續社會主義革命的另一條道路。因此不難想像盧. ‧ 國. 學. 1881-1917)74便批評盧那察斯基的宗教傾向為一種反動思想,無論是所謂的社會 主義宗教還是歷史上的舊宗教其本質皆相同,都是充滿消極性的精神,巴拉赫夫. ‧. 主張人對於觀念的理解是主動認知多於被動的刺激反應,這種主動認知是建立在. sit. y. Nat. 自身潛在的鬥爭意志之上,而相較之下,宗教情感是一種消極性情緒與智能的提. io. er. 倡,使人自我否定了自由意識能夠創造的可能。75巴拉赫夫認為盧那察爾斯基對 於宗教的認識與費爾巴哈一樣,而此等宗教的社會性功能的樂觀見解乃是一種中. al. n. v i n Ch 產階級的理想主義,太過依賴人性與感性,他相信社會主義應是理性的新社會, engchi U 不會有那些虛無飄渺的形而上概念生存空間。76. 然而對盧那察爾斯基來說,最致命的批評還是來自於列寧。列寧在 1908 年 寫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猛烈批評盧那察爾斯基,批判其為信仰主義 的代表,77這本書使盧那察爾斯基早期的思想被定調為反馬思主義的反動哲學,. 列寧, 〈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 ,列寧選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頁 352。 巴拉赫夫生於俄羅斯境內,也曾加入過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但由於其濃厚的猶太復國色彩, 最後被開除出黨。其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獨特見解在於,他主張革命的成功與否,其民族主義因素 重要於經濟、階級因素。 75 Avraham Yassour, “Philosophy-Religion-Politics: Borochov, Bogdanov and Lunacharsky”,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 Vol. 31, No.3 (1986), p.214. 76 Ibid,. p.217. 77 列寧, 〈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 ,列寧選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頁 352。 28 73 74.

(36) 而在成為蘇聯的教育人民委員之後這段過往更成為盧那察爾斯基的包袱,迫使他 與過往劃清界限,在 1927 年與東正教改革派領導維丹斯基(Alexander Vvedensky, 1889-1946)的公開談話中,他就公開承認過去將社會主義視作為一種新的基督教, 是年輕時所犯下的錯誤,78也在 1930 年的報告中他也回過頭去批評實證主義「是 個狹隘、多疑、不可知的主義,是具體事實的奴隸。這個理論體系可以作為技術 發展的基礎,但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它卻是保守的。」79 列寧這本書的基本論述架構在於抨擊整個唯心主義哲學,並企圖將其與馬赫 主義連結起來。他引用狄德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80對貝克萊81的批評來凸. 政 治 大 新的』馬赫主義者提出來反對唯物主義者的論據,沒有一個,的確沒有一個是貝 立. 顯馬赫主義的唯心論成分,並指責馬赫主義正是貝克萊哲學的重複,82他說「『最. 克萊主教沒有提出過的。」83. ‧ 國. 學. 貝克萊主張一切知識都只可能透過經驗或知覺所得來,並否定所謂自在的感. ‧. 性客體的絕對存在,視那些概念為在習慣的力量下,於人類的心中成型的錯覺。. y. Nat. 因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列寧會也會將馬赫的思想與貝克萊哲學連結起來,84馬赫將. er. io. sit. 一切現象分解為要素,並強調這些要素才是感知唯一對象的種種論述很容易讓人 聯想到貝克萊的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畢竟無可否. al. n. v i n 認的在馬赫的科學哲學中感知經驗被提到了第一性的地位,對兩者來說,經驗世 Ch engchi U 界就是人感覺的總和。. 而在《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中》中盧那察爾斯基的罪名便是馬赫主義者, 列寧說「盧那察爾斯基在反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那部集體著作中談到了『人類最 高潛在力的神化』 、 『宗教的無神論』等等,你們以為這是偶然的嗎?如果你們以 78. Richard Stites, Revolutionary Dreams, p.230. 盧那察爾斯基,郭家申譯, 〈西歐藝術理論中的新潮流和馬克思主義〉 ,藝術及其最新形式, 頁 439。 80 百科全書的編輯者,也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和作家,主張沒有超 物質或離開肉體的精神和心理。 81 愛爾蘭哲學家,與約翰·洛克和大衛·休謨被認為是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家的三位代表人物。 82 列寧, 〈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 ,列寧選集,頁 30。 83 同上註,頁 33。 84 同上註,頁 36。 29 7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72, Zhongzheng Rd., Luzhou Dist., New Taipei City (5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oom, Teaching Building,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172, Zhongzheng Rd., Luzhou Dist., New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Bell’s theorem demonstrates a quantitativ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local realist world view (à la Einstein) –which is constrained by Bell’s inequalities, and

Quantum Hall Effect in Black Phosphorus 2DEG.. Likai Li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NCU) welcomes students with a range of qualificatio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  vary  according  to 

• No vector potential needed for gauge symmetry Vector potential is useful for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