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俄羅斯與中國反恐之研究–以別斯蘭事件與新疆莎車事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俄羅斯與中國反恐之研究–以別斯蘭事件與新疆莎車事件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 碩士論文. 俄羅斯與中國反恐之研究–以別斯蘭事件與新 疆莎車事件為例. 指導教授:林永芳 博士. 研究生: 許德驊. 中華民國一零四年六月.

(2) 摘要 作為一種古老的政治鬥爭方式,恐怖主義不僅破壞了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 發展,同時也給予國家社會極大的損害,甚至讓國家與人民陷入互不信任的狀態, 最後則導致社會動盪和分裂。在美國 911 恐怖襲擊後,恐怖主義逐躍昇為一個重 大的國際問題。並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網路的普及等,形成所謂的國際恐怖主義, 國際恐怖主義依靠地緣政治擴張逐步擴大其影響及勢力範圍,並造成不同程度的 破壞。 但是,由於各種條件限制的差異情況,如國家制度的差異,政治精英的配置, 國家反恐戰略的不同,將導致反恐帶來不同的結果和影響。本文將深入研究國家 反恐制度、政策,並利用恐怖攻擊案例討論的形式,來對反恐政策造成的影響作 討論。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討論反恐政策影響到國家政治的反饋,並採用政治系統理 論為分析框架,討論反恐的影響和反恐政策對各不同體系帶來的變化。在個案討 論上,本文將使用俄羅斯和中國的恐怖活動為例證。採用恐怖攻擊案例作為輸入 項目;討論俄、中兩國的反恐政策等作為輸出項目;最後,則建立出反恐輸出帶 來的反饋影響及效果。以討論造成其回饋不同的政治環境之相關變數。. 關鍵詞:恐怖主義、反恐怖主義、政治系統、別斯蘭事件、新疆莎車事件。.

(3) 謝辭 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困境以挑戰,感謝神,一路帶領我平安且 順利的完成整篇的論文,並在其他事項也逐一完成當時念研究所所設定的目標。 不論在何時、何地面臨何事總有上帝的陪伴,是支持我最大的動力。並謝謝教會 弟兄姊妹的愛護,台北召會的貞誕阿姨一家,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台中幕溪教 會的林忠義牧師以及眾會友的扶持,有了上帝的幫助,才能有今日的我。 研究所,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形式、研究以及學術上與大學相比有著 相當大的差異。首先感謝我的家人們,在我念研究所時期對我的支持,我的爸爸: 許昭偉先生、媽媽游淑玲小姐以及弟弟 Josh、弟妹,謝謝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鼓 勵、扶持,真的非常的感謝;也謝謝我的小子阿姨一家對我的幫助、我的姑姑一 家對我的照顧,特別是我的小妹妹 Keely。 再來,則是謝謝所上老師們以及同學、學長姐及學弟妹的幫助。謝謝指導教授林 永芳老師的指導,不僅在我學業上,對我的人生也給予相當大的助益;謝謝鎖上 其他老師在各項學術上的指導,魏百谷老師、陳美芬老師、郭武平老師、趙竹成 老師、連弘宜老師,以及王定士老師,有了老師們的指點,才有今天的這篇論文; 也謝謝亦超、克軒學長的照顧、同學央貞、逢樂以及學妹昕蓓、薇如的互相砥礪。 感謝我的好朋友,軒宏、義如、立淵,謝謝他們的友情,讓我在寫作時仍得以適 時的放鬆、充電。 最後,要感謝一個人,在研究所求學過程以來的努力,僅只是對於自己實力的充 實,但一直以來所做的,僅只是在零的前面,再增添數個零。若沒有你的幫助, 現今的我,無論再怎麼發光、發熱,仍是零,謝謝你,讓我,成為了現在的我, 使我的邏輯表達更清楚、使我得以正視我的缺失、補足我的不足,並完善我的問 題,謝謝你,永遠的一:鍾伃婷小姐。.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途經…………………………………………………………………………………….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四節 文獻回顧……………………………………………………………………………………………..15 第五節 章節安排……………………………………………………………………………………………..29. 第二章 反恐之政治系統論……………………………………………………………………..31 第一節 恐怖主義與反恐………………………………………………………………………………….34 第二節 政治系統論…………………………………………………………………………………………46 第三節 反恐之政治系統架構…………………………………………………………………………...52 第四節 小結……………………………………………………………………………………………………63. 第三章 俄羅斯反恐案例………………………………………………………………………….65 第一節 別斯蘭事件始末…………………………………………………………………………………..67 第二節 俄羅斯反恐作為…………………………………………………………………………………..80 第三節 俄羅斯反恐政策之影響………………………………………………………………………..89 第四節 小結…………………………………………………………………………………………………..103. 第四章 中國反恐案例……………………………………………………………………………105 第一節 新疆莎車七.二八事件始末………………………………………………………………..108 第二節 中國反恐作為……………………………………………………………………………………121 第三節 中國反恐政策之影響…………………………………………………………………………131 第四節 小結…………………………………………………………………………………………………..143. 第五章 結論……………………………………………………………………………………………145 I.

(5) 表次 表 3-1 1999 年至 2004 年恐怖攻擊活動統計表…………………………………………………..76 表 3-2 俄羅斯軍事支出數據資料(2000-2004 年)………………………………………….102 表 3-2 俄羅斯自由度評析…………………………………………………………………………………103 表 4-1 中國近年來面對的東突恐怖攻擊(2008-2014)……………………………………116 表 4-2 中國面對恐怖主義威脅指數(2002-2013)………………………………………….117 表 5-1 俄、中反恐政治系統之異同………………………………………………………………….146. II.

(6) 圖次 圖 1-1 圖 1-2 圖 1-3 圖 2-1 圖 2-2 圖 2-3 圖 2-4 圖 3-1 圖 3-2 圖 3-3. 回饋圈的階段………………………………………………………………………………………7 俄羅斯的恐怖組織分布……………………………………………………………………………11 中國的恐怖組織分布……………………………………………………………………………….12 暴力行為、恐怖主義與戰爭之區別…………………………………………………………36 反饋的過程………………………………………………………………………………………………51 反恐政治系統…………………………………………………………………………………………..53 反恐政置系統的支持需要結構……………………………………………………………...…59 別斯蘭事件反恐之政治系統……………………………………………………………………67 車臣共和國地理位置圖……………………………………………………………………………68 別斯蘭事件地點平面圖……………………………………………………………………………77. 圖 4-1 新疆莎車七.二八事件反恐之政治系統………………………………………………..107 圖 4-2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地區位置圖……………………………………………….………………108 圖 4-3 莎車縣位置圖………………………………………………………………………………………..120. III.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恐怖主義活動作為政治鬥爭的一種古老的方式,不僅破壞了國家的政治穩定 和經濟發展,同時也導致了國家社會保障極大的損害,更會使人民對國家產生不 信任感,進而造成社會的動亂以及分裂。自從九.一一事件之後,恐怖主義便躍 昇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性問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網路的普及性也造成了國際恐 怖主義的蔓延,1恐怖主義主要依靠地緣擴張逐漸擴大其勢力範圍,2並對各地區 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國際恐怖主義的蔓延,間接促使研究恐怖主義以及制訂反恐怖主義的相關政 策成為一個急迫的問題:肇因於恐怖主義形成原因的不同、活動方式的不同,各 國除了面臨到在國家內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反恐體系,相關的反恐法案以及一套 標準的機制外,在國際間上也必須因應恐怖主義的問題而與其他國家展開合作、 協調,針對恐怖分子的活動範圍、訓練場地以及後勤區域做一個整合性的管理。 3. 1. Richard M. Medina and George F. Hepner,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An Introduction to Spaces and Places of Violent Non-State Groups(New York:CRC press, 2013), p.73 2 地緣關係的恐怖主義一般來說是以「國際恐怖主義」為主要討論對象,而其擴張的範圍主要由 核心地帶中東地區向外擴張:南向非洲地區擴散到北非一帶、北往歐洲地區特別是針對西歐的先 進國家、東則是成為亞洲、俄羅斯地區的恐怖主義分子的基地以及為其供應相關資源、訓練。 3 Medina and Hepner,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pp.109-10. 1.

(8) 然而,由於各種條件,如不同的國家制度,政治精英的配置,文化的差異, 各國家迥然的反恐戰略,造成了不同的結果和影響。本文將就國家的體制面向作 深入研究,並利用案例的形式,來對反恐政策在對於國家政治造成的影響進行探 討。 俄羅斯及中國自九.一一恐怖事件攻擊後,鑑於國際恐怖主義的擴散,各自 國家內部的分離主義分子主導的恐怖攻擊事件頻繁化,便開始加強打擊恐怖主義。 由於國際恐怖主義的活躍是近年的事,加上兩國本身的反恐經驗並不豐富,因此 在整體反恐政策的發展上,俄羅斯與中國都是用逐步漸進的方式,邊打擊恐怖主 義邊完善相關的機制。兩國相同的反恐政策要點主要是—對內創建地方反恐部隊、 增加反恐演習次數及訓練內容的改進、完善反恐法案以及加強反恐意識等;對外 則是利用區域合作的方式,藉此改善反恐經驗及加強應對恐怖攻擊的反應力,並 透過聯盟的國家合作達到情報的分享及軍事的合作,對恐怖主義根源以及後勤點、 中繼站等進行更有效率的反制。 俄羅斯和中國是多民族的威權國家,同樣地也面對猖獗的恐怖襲擊,他們的 反恐措施究竟會對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本文分別從俄羅斯和中國的恐怖攻 擊案例中,選擇對俄、中最具影響性的案例提出,針對其因該恐怖攻擊反應的反 恐政策作檢驗,利用政治系統理論討論反恐政策輸出造成的回饋影響,並從各種 不同的面向探討,討論反恐政策的發展。4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討論反恐政策對國家政治造成反饋的影響,並應用政 治系統理論作為分析架構。整體的主要方向是利用案例,將反恐政策的變化、造 成的影響作討論,文章案例將以恐怖攻擊事件及其成因為輸入項,以政策輸出之 反饋來確立反恐與政治的關係,針對俄羅斯與中國的恐怖活動、反恐政策、總體 政治情勢等作為因子進行輸入,藉以討論其輸出的結果造成的不同政治環境。. 4. 包括反恐的行動、反恐機構的組成以及反恐法案對中央集權等會造成注意的各種層面來進行討 論。 2.

(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途經. 壹、研究方法. 有鑑於「質化研究」所持有的「多元的真實存在」 (multiple reality)的特色, 以及關於質化研究中對於研究主體-研究者及非研究者的關係依從的客觀性。5 故本文以「質化研究」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並以質化研究中的「紮根理論」作 為基礎,6進行對質性資料的分析操作。最後再利用文獻分析法,來做為各種資 料整理、蒐集的研究方法。 根據 Naresh R. Pandit 在《理論的創建:紮根理論方法的最新應用》(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一文中 對紮根理論的整理看法,筆者將其程序整理為以下幾點:7 1. 研究設計(research design):在建設架構前先將研究問題以及研究的方向構 思、定義清楚,爾後透過特定取樣的資料分析以形成可資解釋的理論。 2. 蒐集資料(data collection) :建立個案研究的多元資料庫,透過觀察、晤談、 分析等蒐集相關資料,並界定出明確的角色定位,以利於較彈性的資料蒐集 方法。 3. 資料整理(data ordering):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使用筆記、紀錄以及電腦 建檔等加以管理。 5. 質化研究在知識論上反對傳統的科學理論建構「單一事實存在(single reality)」的看法,質化研 究認為對於事實來說,必須要經過後天的體驗才能把個人不同觀感的真實存在表達出來,也就是 並非在主觀上訂一個真實的存在,而是經由不同個體以及行為者的「協商」而得來。陳柏璋,教 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值得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圖書公司,1990) ,頁 4-9。 6 由 Barney Glaser 以及 Anselm Strauss 最早發展出來的,是思考和研究社會存在的一種方式。 「扎 根理論」使用歸納的方式,對觀察對象加以分析、發掘並進而發展、驗證源自於觀察對象的理論。 7 Naresh R. Pandit, “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2, Number 4(1996), pp.3-8. 3.

(10) 4. 資料分析(data analysis):以編輯模式為主,質性蒐集的資料大都是文字, 但也不排斥量化資料。分析是將文本作詮釋、辨析以及融合進入研究者概念 的過程。 5. 文獻比較(comparative literature):利用推導出的理論與文本的概念作比較, 進而討論不同的應對方向-若有衝突,則進一步做修正,以改善理論完整性; 相反的若理論與既存文本相似,則有助於研究發現普遍化之推論 文獻分析法:使用不同的文獻或官方資料等,來反映出對某一議題的看法。 8. 同時利用相關的研究資料來做印證,利用新的資料來研究一個新的領域或是主. 題,並發展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性以及後續研究的方法,屬於社會科學的探 索模式。9 本文以「不民主國家」作為研究對象,並探討其於全球民主化進程中,因為 反恐行動對國家政治造成的影響。以俄、中主要案例作為主要研究的範圍,利用 質性資料分析的研究方法來對兩國案例做深入討論,並藉由蒐集各種中、俄之反 恐為主題的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著作、報章雜誌以及法令規章等,來加深其 反恐機制的研究。. 8. 許禎元,政治學研究與網路應用,(台北:立威出版社 1998),頁 19。 Earl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California: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0), pp.131-32. 4 9.

(11) 貳、研究途徑. 政治科學的研究途徑是利用圖像、理論以及概念等將實際的模式簡化,10並 引用理論去降低事實的複雜性,使我們藉以深化對現實世界的認知。11筆者將採 用政治科學研究途徑中的政治系統分析途徑,來分析中央政府的反恐政策與其造 成之結果、影響。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試圖建立反恐政治系統的架構,由於政治系統理論所具有 的中立性及包容性等客觀之特質,12本文利用 David Easton 的政治系統論作為研 究架構,分析對反恐所造成的影響,主要將從政治系統的三個重要核心來分析: 輸入、輸出以及反饋,將恐怖主義、反恐政策的元素帶入進去進行分析研究。筆 者將內容大略整理為下,其餘詳細的反恐政治性統架構圖則將在第二章作完整描 述:. 一、輸入 意指政治系統在受到來自內在、外在環境的刺激後,交互作用形成了政治系 統所需要制定權威政策的來源。輸入可以說是集中及反映與政治系統有關的所有 環境的每一項因素的總和,以內容分析,輸入主要分為要求和支持,藉由要求及 支持,與政治系統相關的環境便可對系統做出影響,進一步使系統做出因應的決 策。 (一)要求輸入:可以定義作一種意向的表達,藉由改變所謂的角色的替換以滿 足本身的要求。13反恐的政治系統理論中,要求輸入項可以區別來自系統本身的. 10. Samuel P. Huntington 著,周琪等譯,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竹市:新華出版社, 2002) ,頁 11-7。 11 同前註,頁 9。 12 政治系統分析法是現代政治科學主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在當代政治分析中,往往以「政治系統」 的概念取代以往「國家」的概念,並藉由系統與環境之間,要素的互相聯繫以及依賴,來對於政 治行為體的反饋作深入研究。 13 David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pp. 40-41. 5.

(12) 「內輸入」 (with input) ,就是對於恐怖主義的相關壓力;以及來自系統周遭,也 就是因恐怖主義擴散造成的社會、文化結構的改變所形成的「願望」(wants)。 (二)支持輸入:支持(support)對於輸入項來說,有穩定政治系統輸出決策的 意義。用反恐的政治系統來說,就是民眾對政府的反恐決策表示贊同,或政府以 民眾的名義從事反恐相關活動,14可以依據支持的行為作區分,分為以實際行動 持的顯性支持(overt support)或以態度、情緒支持的隱性支持(covert support)。 15. 二、輸出 輸出,就是政治系統將輸入整合,利用政策等方式傳達出去的結果,就輸出 的移轉性質來說,可以分成兩方面,政治系統與環境交換的輸出以及政治系統內 部的標的輸出,以反恐政治系統的架構來審視,可將其整理如下。 (一)系統外部輸出:將反恐系統視為開放系統,並藉由相關反恐政策、法令以 及實際的反恐行動等以維持政治系統的延續,並藉以影響其他系統,是一種系統 與環境間「邊際移轉」的形式。16就是利用反恐輸出的反應機制調和系統間的衝 突。 (二)系統內部輸出:反恐政治系統內部的輸出可分成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直接 由體制面向進行改變的應付機制,包括法恐的相關法案、反恐機構的組織法、設 定等;第二種是以實現其他目的為主要標的。此種輸出的概念在於所謂「最終的 輸出」與「中間的輸出」之區別,也就是系統為了達到最後目的的實現,而在系 統內部進行的中間輸出的行為。. 14. Ibid, pp. 182-83. 顯性支持,代表的是個體透過外在活動以倡導或追求固定目標、思想、制度、權威等,是一種 看的見的行為支持。舉例來說,投票、參加活動、撰寫支持文章等都屬於此;隱性支持,可以說 是個體保持的一種支持特定目標的心態,也就是所謂的「內在行為模式」 (internal form of behavior),也就是形成某種態度、情或情感等心理層面的取向。 16 David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pp. 413-15. 6 15.

(13) 三、反饋 身為連結輸入及輸出的重要過程,回饋主要的概念,就是將信息導回權威, 形成所謂「反饋」的歷程。回饋,也就是根據過去的執行,來調整未來的方向的 一種屬性。17大抵上可以藉由「回饋圈」去解釋反恐政治系統的回饋效應,也就 是由息息相關的輸出及其後果組成的一系列進程,使系統能去調節及控制相關的 因應。關於「回饋圈」的概念,請參考下圖 1-1。. 圖 1-1 回饋圈的階段. 反恐輸出. 反作用. 刺激:政府施政. 反饋:影響. 恐怖主義 的影響 因應. 資料來源:David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New York:Wiley Press, 1965), p.455. 17. Norbert Wiener, The Human Use of Human Beings(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Press,1954), p.33. 7.

(14) 在討論反恐帶來的影響時,由反恐所建立出的政治系統論可得知,就權威輸 出的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藉由以下幾個面向來進行研究:. 一、反恐法規 就法規的部分來說,我們不僅從國家明確訂立的「反恐法案」進行討論,其 他關乎於反制恐怖主義的法條也必須一併討論,反恐的相關法案可以從憲法、刑 法、反恐法以及其他相關包含對恐怖組織經濟限制的法條,或是一些關於媒體的 限制規範等方面著手。反恐法案對於影響的體現,主要在於對公民人權方面的限 制,或是對政府實施強制性控制行為較有利的法規,本文的研究是藉由討論反恐 相關法案的規定,針對其對國家社會、政治及人權等方面的影響作探討。. 二、反恐機構 反恐機構的部分主要著重在兩個點-反恐相關機關的權力調度以及反恐執 行機關的權力。就反恐相關機關來說,可以從反恐體系下所做出的政府部門權力 調配方面著手,也就是國家因應恐怖主義攻擊所做出針對性的政府部門權力重分 配,檢驗國家的權力結構是否會改變;而至於反恐執行機關的部分,本文則是利 用其權力的變化以及反恐執行機關本身的屬性來進行研究-反恐執行機關的權 限是否隨國家反恐政策的進程有增強;反恐執行是由軍隊、一般的執法機關還是 由政府成立的特殊部門來進行,其指揮的機關為誰。這些項目都有助於釐清反恐 政策對國家帶來的影響。. 三、反恐社會面 國際或是國家內部的社會意識形態的分析也是本文了解反恐造成效果的一個 方向。首先就國際層次來說,區域合作反恐的深化會造成全球二元性的形成,並 由此造成個別國家內部的權力結構調整;而國家內部的反恐意識形態的升溫也會. 8.

(15) 對國家機制產生改變。. 反恐政治系統的輸入面造成的輸出影響,可以藉由反饋的作用加深國家政治 的變化。具體的反恐相關的項目以及圖表將於本文第二章做進一步的解釋。 本文以 Easton 所提出的政治系統分析理論作為整體研究架構,使用「系統」 的概念對研究的目標進行分析,試圖從社會中的政治互動、政治系統的系統獨立 性及系統化後的政治生活對於環境做出的鑑別之有用性以及必要性等三個面向 來來進行討論。18而在第二章會對政治系統的架構概念有更詳盡的解釋,並將利 用第二章的架構對接下來的案例作分析討論。. 18. David Easton,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New York:Wiley Press, 1965), pp. 23-24. 9.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文主要是對俄羅斯和中國為了防止恐怖主義攻擊所做的政策做解析,因此 就範圍上來說是以研究俄羅斯和中國的恐怖主義為主體,針對對於俄羅斯和中國 所定義的恐怖組織的反制政策做研究,試圖建立反恐政策與中央集權之關聯。. 一、俄羅斯 俄羅斯面臨到的恐怖攻擊主要是來自於車臣的恐怖份子,主要是源自於分離 主義所造成的,其結果是造成了俄羅斯的北高加索以及莫斯科的動盪。車臣的恐 怖份子因為宗教及地緣的關係與中亞地區的恐怖組織結合,藉由其所提供之援助 及訓練,進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以下是俄羅斯境內恐怖組織的分布地圖以及由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制定出恐怖組織及分子名單。19 俄羅斯公布之恐怖組織名單: 1. 基地組織(Al-Qaeda) 2. 塔利班運動(Taliban) 3. 穆斯林兄弟會(The Muslim Brotherhood) 4. 伊斯蘭組織(Al-Jamaahal-Islmiyyah, Egypt) 5. 安薩爾聯盟(Usbatal-Ansar) 6. 埃及伊斯蘭聖戰組織(Tanzimal-Jihad, Egypt) 7. 伊斯蘭解放黨(Hizbaal-Tahriral-Islami). 19.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網站, 〈http://www.fsb.ru/fsb/npd/terror.htm〉 ,2014/9/11。 10.

(17) 8. 拉什卡-塔伊巴組織(Lashkar-e Taiba, India) 9. 虔誠軍(Jamaat-sIslami, Pakistan) 10. 突厥伊斯蘭黨(Al-Hizbal-IslamifiTurkistan, Uzbekistan) 11. 社會改革協會(Jamiyyatal-Islahal-Ijtima·i, Kuwait) 12. 伊斯蘭復興協會(Jamiyyatal-Turathal-Islami, Kuwait) 13. 車臣和達吉斯坦國民大會(Majilisal Shuraal Harbial A·lali Quwwatal Mujahedinifi Shishan, Chechnya) 14. 大敘利亞組織(Jundal-Sham). 圖 1-2 俄羅斯的恐怖組織分布. 資料來源: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rs.html. 11.

(18) 二、中國 中國面對到的恐怖攻擊是來自於新疆、西藏的恐怖組織,也就是肇因於分離主義 的東突及藏獨。近年來在中亞、南亞以及東南亞的恐怖主義活動已有逐漸向中國 擴散、滲透並與中國本身的恐怖組織合作的趨勢。以下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 的中國面的恐怖組織分布及名單。20 中國公布之恐怖組織名單: 1.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East Turkestan Islamic Movement) 2. 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East Turkestan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3. 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Youth Congress) 4. 東突厥斯坦新聞信息中心(The East Turkistan Information Center). 圖 1-3 中國恐怖組織分布. 資料來源: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ch.html. 20.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eekend/2003-12/15/content_1232101.htm〉,2014/9/11 12.

(19) 貳、研究限制. 本文屬於偏向軍事安全之政治研究,所屬的領域也相對比較冷門,以台灣方 面來說,研究恐怖主義的學者或是出版商撰寫此領域的書籍也相當稀少,因此在 資料取得上相對會比較困難,除了特定的研究機構以及相關法令條文,關於恐怖 主義相關的特定數據資料較缺乏。 本文將以論述恐怖主義、反恐怖主義以及相關領域研究的資料,還有將現行 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反恐與反恐造成的國家影響之相關期刊、文獻之看法及研究 成果提出討論,但受限於筆者本身俄文程度的關係,在選擇參考資料過程中,無 法參考太多的俄文資料,因此以本文引用之文獻、網路資源或期刊等,主要是以 中、英文為主,俄文資料的部分則是儘量以英文方面的二手資料作替代,因此在 資料的真實性、精確性來說,本文所參考的資料,比起使用大量俄文一手資料表 達的文章會有所差異。因此筆者將盡量以深具相當背景的學者專家之專文、著作 作為參考資料,藉以補足此缺陷。 最後,雖然筆者研究的是俄羅斯、中國的反恐政策與中央集權的關聯,屬於 區域研究的領域,但筆者在撰寫論文的其間並未能親身到俄羅斯或是中國作研究 或是體會當地的真正狀況,這也是筆者認為寫作中面臨到最大的困難。因此在整 體資料之編輯上,筆者將利用國外各研究機構以及網站所提供的相關資訊,以達 到論文分析上畫龍點睛的功效,並補足筆者無法進行田野調查、研究之缺憾。. 國內相關機構網站: 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研究 http://terrorism.intlsecu.org/index.php/ 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 http://trc.cpu.edu.tw/bin/home.php 13.

(20) 國外相關機構網站: Agentura.ru(the secret services watchdog) http://agentura.ru/english/ Brooking institution project on Terrorism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http://www.brookings.edu/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https://www.cia.gov/index.html Counterterrorism Blog http://counterterrorismblog.org/ IREECAS(中國科學院俄羅斯東亞研究網站) http://euroasia.cass.cn/ RUSSIAN FEDERATION(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http://www.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_main/rosstat/en/figures/offences/ SCO(上海合作組織網站) http://www.sectsco.org/EN123/AntiTerrorism.asp UN(聯合國網站) http://www.un.org/zh/terrorism/ World Security Network http://www.worldsecuritynetwork.com/. 14.

(21) 第四節. 文獻回顧. 一、地緣關係與恐怖主義 對於恐怖主義研究來說,重要的因素之一即是了解恐怖主義的成因以及威脅 地區,及其勢力根源。以本文研究來說,恐怖主義的類型乃是分離恐怖主義為主 的恐怖組織,因此,研究恐怖主義的地緣關係更顯其重要性。 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主要的恐怖主義威脅,來自於車臣極端分離主義恐怖 份子的攻擊。故而在進行俄羅斯恐怖主義的相關研究時,就必須先對俄羅斯恐怖 主義的發源-車臣地區進行相關的整理。於車臣地區的相關性研究,筆者採用 James Hughes 所著的《車臣研究-從國家主義到蓋達組織》(Chechnya-From Nationalism to Jihad)一書,21本書主要對車臣地區的衝突、俄羅斯統治車臣的 歷程以及車臣地區恐怖主義的發展作分別討論: (一)車臣地區的衝突:本文針對車臣與俄羅斯歷史上衝突的原因作介紹,並詳 述了兩次車臣戰爭造成的問題遺緒,主要是以歷史方式劃分,從蘇聯時期開始, 依據不同統治時期所造成的問題做討論。 (二)俄羅斯統治車臣的歷史:此部分與上部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是由歷 史方式來進行剖析,但核心是著重在俄羅斯統治者對車臣的態度,以及俄羅斯政 府與車臣當地政府的互動進行討論。 (三)車臣地區恐怖主義的發展:此部分為本書中的重點精華,本書大部分的章 節安排都著重在對車臣地區恐怖主義進行研究。主要可以從車臣地區恐怖主義的 成因、車臣地區恐怖主義的意義、車臣地區恐怖主義造成的影響等方向來審視。. 21. James Hughes, Chechnya-From Nationalism to Jihad(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7), p.p. 1-7. 15.

(22) 本書對於俄羅斯地區的恐怖主義影響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除了可以了解 俄羅斯、車臣地區的衝突等問題,更可對車臣地區恐怖主義的發展、問題根源等 深層面向探討,可說是車臣恐怖主義的重要專書。但由於著書時間,本書內容著 重在俄羅斯、車臣的歷史衝突等進行論述,對現代車臣恐怖主義的發展略有缺憾, 尤其是國際恐怖主義的影響面向等都無法深入研究,必須以其他文獻進行補足。. 中國面對的恐怖主義威脅,主要是來自於新疆地區的東突厥斯坦獨立分子。 筆者認為在研究中國恐怖主義相關議題時,也應對新疆地區的問題作一深入研究, 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疆地區的衝突研究上,引用由劉學銚所著作的《正 視紛爭下的新疆問題-Issues of Xinjiang》,22本書主要依據歷史進程論述新疆問 題,並將其整理為內在問題以及外在問題等兩面向分析。 (一)內在問題:也就是所謂的主觀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對新疆動亂問題作研究。 本書的研究範圍從西漢前的新疆地區文明一直到近代新疆與中國之衝突,並從經 濟、社會、民族以及政治等各不同面向分析,進一步解釋,並試圖解決現今新疆 地區之問題。 (二)外在問題:指的是客觀性問題,針對新疆動亂,以及近期逐日增加的恐怖 主義事件作評析。此部分同樣也是利用歷史的角度,對新疆地區恐怖攻擊等事件 作論述,作者除了列舉近期新疆之恐怖攻擊,並引用中國、台灣以及國外學者、 美體之看法、評論,從多方角度對新疆恐怖攻擊討論。 本書對於新疆地區研究來說,非常具有學術價值,除了能提供歷史上新疆地 區的衝突根源,並能從不同方向對這些問題作延伸性討論。主要是作者除了提供 各樣的數據進行評估外,更引用多方的文獻資料,提供研究者更清楚、多元的方 向。但本書主要著重在新疆地區衝突的根源性討論,對於恐怖主義活動等相關章 節的論述略嫌不足,因此筆者於新疆地區恐怖主義活動的地緣性研究,還參照劉. 22. 劉學銚,正視紛爭下的新疆問題-Issues of Xinjiang, (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 ,頁 11-20。 16.

(23) 學銚著作的《新疆暴恐活動真相》一書,23作為補充性文獻。本書同為劉先生對 新疆地區研究的專書,主要研究方向在於新疆地區的恐怖組織活動、攻擊與新疆 地區地緣關係的相關討論,對研究新疆地區恐怖主義活動,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23. 劉學銚,新疆暴恐活動真相, (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 ,頁 7-15。 17.

(24) 二、俄羅斯反恐 俄羅斯反恐的研究,本文採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所 出版的《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理論探索》,24其中對於當代俄羅斯恐怖主義的 討論為主要研究方向。 文中主要將俄羅斯的反恐特點做討論,著重在恐怖主義活動增長的因素以及 恐怖攻擊的手段、目標等作描述;並對俄羅斯反恐政策做討論,筆者將其重點整 理如下: (一)俄羅斯恐怖主義增長因素: 1、外部因素:主要針對俄羅斯周邊國家的影響作分析,包括恐怖活動在周邊其 他國家的增長、周邊國家的國內情勢不穩定、周邊國家的武器輸出以及國家間的 領土爭議等,都是討論的對象。 2、內部因素:以國家的行政面向以及內部治理面相做研究方向,討論的點有俄 國對反恐的施政綱領不完整、行政監督制度脆弱、國內人民的民生問題以及國內 武器的非法交易、犯罪集團的增長等。 (二)俄羅斯恐怖攻擊: 1、手段:以爆炸、挾持人質及武裝襲擊等為主。 2、對象:明確目標的恐怖份子,攻擊對象包括國家官員、企業家、銀行業主等; 目標不明確的恐怖份子則是以隨機方式選擇攻擊對象。 (三)俄羅斯反恐政策: 1、反恐法案的實施以及相關法令之完備 2、國家的預防性政策執行,對武器的管制 3、行政與國際合作措施的建立。 4、建立特殊反恐預警系統:作戰、情報、技術等方面。. 24. Влади́мирИ́горевич 著,「如何面對反恐戰爭後的恐怖主義」 ,李偉等編,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 爭理論探索,(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 ,頁 383-88。 18.

(25) 但是因為本文屬於專題論文形式,其中僅只對俄羅斯近代之反恐做一個約略 性的描述,對於俄羅斯的恐怖主義及恐架構並沒有一個完整的介紹,因此就本文 的價值來說,僅可幫助建立一個俄羅斯反恐之概念,對於俄羅斯反恐造成效果來 說,並無非常大之幫助。. 本文並引用 Mark Galeotti 所著作的《現代俄羅斯的安全政治》 (The Politics of Security in Modern Russia)中對於俄羅斯的國防安全與政策的評估作為,25作為 研究俄羅斯反恐政策之重要依憑。本書主要是針對近代俄羅斯,尤其是普京執政 後的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政策做研究。除了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等制度做描述,還 對俄羅斯的安全政策,包括社會、經濟等未來發展趨勢等作相當完整的研究。 書中主要可將其章節約略分為以下幾部分,國家安全政策、軍事制度以及未 來安全政策展望等,筆者將本書內容整理為下: (一)國家安全政策:分成現行俄羅斯的安全觀、區域安全政策,包括車臣問題 的討論等。主要是介紹俄羅斯自普京執政後的安全政策發展,跟梅德維傑夫上台 後兩人安全政策以及安全觀的異同,並針對轉型後俄羅斯的國家環境做出討論。 此外,作者還對俄羅斯安全政策相關法令的實施進程做了一個完整的紀錄,包括 外交以及人口法案實施的目的、條目等;最後,還對於俄羅斯外交環境對其安全 政策的影響,俄羅斯及車臣問題的研究。 (二)軍事制度:此部分主要是對俄羅斯軍民關係以及國安設備的介紹、普京時 代的軍事改革、俄羅斯核子武器的發展及恐怖主義、反恐的武器評析等。首先是 先對俄羅斯的軍民關係做研究,政府的控制力的大小對軍民關係的不等比之關聯, 以及社會對國家安全、俄羅斯政治的相互關係。再來是對普京時代的軍事改革做 介紹,包括領導階層、兵力等制度面向的改革成因、效果;以及軍事設備的發展、 各兵種的不同改革演進。核子武器評析的部分則是針對「進攻性戰略武器削減條 25. Mark Galeotti, The Politics of Security in Modern Russia(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2010),pp.2-4. 19.

(26) 約」(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 Treaty,以下簡稱 SORT)做討論,除了對俄 羅斯簽訂條約後的毀滅性武器發展策略做研究外,也分析美、俄之間關係因為此 條約的影響。26最後的部分則是對俄羅斯反恐相關的軍事機構及安全武器進行討 論。 (三)未來安全政策展望:未來的安全政策主要針對俄羅斯的安全經濟支出做解 釋,除了對俄羅斯國家安全以及武器支出的花費做圖表分析,也進一步評估在世 界經濟體系中的俄羅斯,面臨到經濟危機對國家內部的影響。最後則是對於俄羅 斯的安全政策發展做延伸討論。 筆者利用本書對俄羅斯國家安全觀的完整分析,作為建構俄羅斯反恐政策的 重要指標,由於本文不僅是從軍事方面談論俄羅斯的安全政策,而是從各個不同 方向,社會、政治以及經濟,並對領導者普京以及梅德韋傑夫作分析。因此在對 於俄羅斯的反恐之研究,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資訊來源。. 在針對俄羅斯的反恐最重要的議題,也就是俄羅斯主要恐怖主義攻擊的來源 -車臣,相關俄羅斯的反恐策略等則是利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在 21 世紀 面對的國際恐怖主義及安全挑戰》(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 Confronting Global Terrorism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的內容, 27. 作者主要是對別斯蘭恐怖攻擊後的俄羅斯反恐政策做討論,28尤其是俄羅斯的. 反恐策略在車臣實施後的成效。 此篇文章內容可以分成三大部分,首先是針對俄羅斯在別斯蘭攻擊事件後的 反恐政策改革,再來從各部門來分析俄羅斯的現行反恐所面臨到的問題,最後則 是藉由車臣問題討論俄羅斯中央及地方反恐體系的政策及其成效。筆者將其內容 26. 進攻性戰略武器削減條約(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 Treaty,以下簡稱 SORT),又稱莫斯 科條約,於 2002 年 5 月 24 日簽訂,為了防止核子武器的擴散為目的,雙方同意限制其部屬的核 子武器數量,一直到 2012 年才被新的條約所取代。 27 Paul J. Bolt,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Confronting Global Terrorism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London:PSI Reports, 2008), pp.123-34. 28 別斯蘭人質危機事件,是指 2004 年車臣恐怖主義分子在北奧賽梯共和國 (Респу́бликаСе́ вернаяОсе́тия-Ала́ния)的別斯蘭市製造的一起恐怖攻擊事件。 20.

(27) 整理如以下: (一)俄羅斯反恐改革:別斯蘭危機後反映俄羅斯近代反恐政策的效率不彰問題, 針對普京總統於後成立的國家反恐會議(National Counter terrorism Committee, 以下簡稱 NCTC)做分析研究,並對配合國家反恐會議所作出的相關反恐改革做 討論。 (二)部門分析:對俄羅斯相關反恐部門間的合作以及在別斯蘭事件後的反恐政 策指標改革做評析。主要是對:內政部(The Interior Ministry) 、聯邦安全局(The Federal Security Service) 、檢察長(General Prosecutor)以及國防部(The Defense Ministry)等部門的發展做研究。 (三)俄羅斯地區反恐:主要是針對車臣做討論,針對俄羅斯推行的地區性政策 做探究,也就是利用車臣本地人所組成的志願軍用於反恐的策略。 本篇論文主要是針對車臣的問題做討論,利用恐怖主義生成的根源防治做核 心架構,搭配國家反恐相關各部門之協調研究做為整篇論文之組建。筆者認為在 研究俄羅斯反恐問題上十分有應用價值,使反恐研究的目標不僅限於軍事制度或 法令規章等老式思維。從社會、政治以及經濟等不同面向切入,並且利用部門間 的協調、衝突之研究,更能建立俄羅斯案例中,反恐政治系統論之完整性。. 21.

(28) 三、中國反恐 對中國反恐之評估,主要是以汪毓瑋的《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一書作為討 論的對象,29作者主要針對中國的反恐政策與作為、面臨的內、外情勢以及展望 來討論中國反恐情勢與未來。 (一)中國的反恐政策:中國在反恐政策中主要強調的是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 義、強國際合作,一切行動以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或其他公認的國際法準 則為主。而對於反恐的實質措施採用標、本兼治的作為,一方面加強對恐怖主義 的反制軍事打擊、另一方面則加強弭平造成恐怖主義之根源。 (二)中國的反恐作為:在概念面向上,除了建立專職的反恐機構、30新式的指 揮體系還有將反恐之任務重分配,31建立特殊的防恐專業部隊;32還有實質上的 定期反恐防暴演練、以及加強參與國際合作,都是中國目前的反恐措施。 (三)中國之內、外情勢:中國的內部情勢主要面臨到來自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 以及西藏獨立運動、新疆獨立運動的影響,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中國地區的地方 穩定及社會安全。外部情勢有來自能源通道的恐怖主義威脅、33以及中亞地區的 區域安全問題,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透過外交途徑來打擊中亞地區疆獨恐怖份子, 也就是利用「上海合作組織」的國家間協定,來對中亞地區新疆的分離以及極端 主義分子進行打擊,不僅可以穩定中國的地區安全,更可以確保中國的充足能源 保障。因此中國不僅強化與中亞地區國家發展共同反恐的措施,也與俄國積極的 建立反恐共同機制。34並與其他周邊國家反恐合作。. 29. 施子中,「中國反恐情勢與未來發展」 ,汪毓瑋編,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台北市:幼獅出版 社,2007),頁 75。 30 在中央成立「國家反恐辦」-「反恐協調領導小組」 ,由國家主席擔任組長,政委主席以及公 安部長等負責;實際行動指揮及負責則是由國家反恐辦副主任、公安部反恐局局長等執行。 31 在公安部建立「反恐怖局」,專門研究、規劃、指導以及協調全國的反恐怖工作,並依照職能 的不同分為「反恐情報組」以及「反恐行動組」兩部分;各省、市則建立「公安廳反恐局」 ,在 上級的指導下工作。 32 2002 年,首支以反恐為主要任務的武警反恐部隊正式在上海浦東成立。 33 麻六甲海峽的能源運輸管線,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受恐怖主義攻擊的高風險地帶,若遭受到 攻擊,中國家面臨能源安全的巨大影響。 34 2005 年中俄進行「和平使命-2005」的大規模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演習的範圍涵蓋兩國之陸、 海、空領域,並包含了兩國常規武裝的主要兵種參與;從戰略磋商、指導以及戰爭行動等方面的 22.

(29) (四)中國反恐展望:目前中國的反恐發展主要將著重在以下三個面向 1、加強自身的反恐能力:具體的建立相關的反恐怖主義立法工作、加強城市應 急的機制以及反恐意識的提升; 2、藉由國際合作深化反恐:在人員交流、反恐理論、技能以及裝備武力的與國 交流,提升本國反恐技術面的工作 3、反恐任務的重分配:避免使用解放軍來承擔反恐的任務,利用專業的反恐部 隊,建立出與其他部門相關的合作措施及技術支援等,以提升反恐的專業能力。. 對於反恐與人權保障之評估,是根據《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中的理論來對 中國進行個案研究,35文中分別對反恐帶來的副作用、反恐與人權的維護以及中 國反恐對人權保障的影響等作解釋,筆者將其整理如下: (一)反恐的副作用:在九.一一事件後,由於對恐怖主義的界定上的模糊,造 成許多國家將恐怖主義的定義放寬並模糊化,甚者將所有類型的抗爭活動都歸類 在恐怖主義當中,已提供給統治者一鎮壓政敵的藉口,基本上作者將反恐措施的 負影響歸類為以下幾項: 1、藉反恐立場將某些團體、意識形態從政治中排除 2、在國內濫貼恐怖主義標籤 3、以暴制暴造成惡性循環 4、政府安全部門權力過度膨脹 (二)反恐與人權: 「恐怖主義」與「人權」 ,再區分上面臨著極大的困境。對一 方來說是恐怖主義的行為;但對另一方來說卻可能是自由鬥士的精神體現,這裡 筆者引用 Paul Hoffman 的觀點,將反恐戰爭與人權維護作為相輔相成的因素,36. 共同合作,以及新式作戰模式的使用、測試,演習的成功標誌俄羅斯和中國朗國軍事安全層次的 合作拓展。 35 董立文, 「反恐行動與人權保障」 ,汪毓瑋編,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台北市:幼獅出版社,2007), 頁 183-88。 36 Paul Hoffman,“Human Rights and Terrorism”, Human Rights Quarterly,Vol.26. No.4(2004), pp.944-45. 23.

(30) 並整理為以下幾點: 1、安全的權力:人權建構的基礎,人權與國家安全並不能混淆,而要將其區分 開來做討論。 2、人權架構之建立:清楚公共秩序以及安全的界線,必須遵守國際的人權標準, 不能因國家安全的理由而破壞。 3、人身安全的建立:人權的不可分割性,不能因為反恐而忽視其他相關威脅人 類的問題。 (三)中國反恐行為之影響:威權體制的國家都藉由九.一一事件的影響,來強 調國家安全至上的政策必要性,對中國來說,在九.一一事件後便將其境內的獨 立運動與恐怖主義畫上等號,並極力爭取國際力量共同合作消弭所謂的「分離主 義」。其表現可在以下幾項中做體現: 1、增加軍事力量 2、擴大行政居留權 3、隱私權的侵害 4、歧視現象的增加 本文將利用汪毓瑋對中國現行反恐策略的研究,結合政治權力屬性的層次來 做分析,討論中國對於面臨恐怖主義威脅所產生之問題,中國反恐的歷程以及其 核心意識形態等。與對於中央加強集權之結果,以及人民權利之危害進行評析, 在程度上以及實質上兩種層面做研究。. 中國的恐怖主義最猖狂的地方就是新疆,如同車臣之於俄羅斯,中國反恐的 首要任務也是防治針對來自疆獨分子的恐怖攻擊,因此研究新疆對研究中國反恐 就必須加強對新疆地區的了解-社會、環境、歷史等因素去做考量。在對中國的 反恐政策中以新疆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首推 Martin I. Wayne 所著作《中國的反恐戰 爭-防暴動、政治及國內安全》 (China's War on Terrorism-Counter-insurgency,. 24.

(31) Politics, and Internal Security)作者將研究重心放在中國的反恐政策在新疆的應 用上,除了對中國的反恐政策目標、反恐維安部隊等有一個完整的描述,並針對 新疆恐怖主義生成的發展有一個詳細的評論。37. 在討論恐怖主義的問題時,必須要因應各類型恐怖主義,而有不同的研究方 法。肇因於各國面對的恐怖主義類型有所差別,反恐怖主義政策會因此而有不同 的模式,本書對於研究中國反恐怖主義是有相當的助益,主要原因有以下: (一)具有深度性質:作者憑藉其在新疆多年的田野調查,搭配對中國反恐政策 的研究,能夠呈現中國反恐政策在新疆當地實施後的真實影響,對於中國反恐的 研究具有相當大的價值。 (二)具有廣度性質:在研究新疆的恐怖主義發展,作者不僅從其歷史發展做描 述,並從新疆當地的社會模式、歷史發展等綜合面向做整體評估。在研究中國恐 怖主義的發展時更能建立具有邏輯性的架構,進一步能建立中國反恐政策評估上 的準確度。 因此本書關於新疆部分的描述,非常適用於本文在對中國案例討論時的應用 面向,故在針對中國恐怖主義之評析上,會沿著本文推導的方向,從歷史根源、 社會發展以及人民之觀感等做綜合性討論。. 37. Martin I. Wayne, China's War on Terrorism-Counter-insurgency, politics, and internal security (New York:Routledge Publish, 2008), pp.2-8. 25.

(32) 四、反恐回饋 由於關於反恐政策回饋的相關資訊非常稀少,但是一個國家的反恐政策通常 會對包括人民自由權利、公民權利的系統等造成影響,這方面的討論也可作為反 恐政策對社會方向的反饋之因素討論,因此在資料的取得上將利用反恐政策與人 權的危害等相關資訊為主。. 對於反恐以及人權問題的討論,引用 Louise Doswald-Beck 的觀點,在其出 版的,專書《人權在恐怖主義與衝突的時代》 (Human Rights in Times of Conflict and Terrorism)中,對人權、犯罪及反恐有相當精闢的解釋。38筆者將重點整理 為人權、反恐與人權限制、懲戒等部分如下: (一)人權:此部本書對現行聯合國的人權法案、個人自由及公民自由等人類權 力有一個邏輯性的描述。除了法案的討論、政策的研究,對於自由的範疇也做了 相當完整的評述。 (二)反恐與人權限制:討論政府因應恐怖主義危害時做的措施,與恐怖主義猖 獗的關聯性,為本書最重要的部分。作者的核心思想即為,肇因中央政府對反恐 怖主義的極權手段,導致恐怖主義活動的更加氾濫。此部分主要是對政府的極權 面相作描述,從聯合國的角度到區域組織-歐盟的法律,並從社會的角度進行研 究,對於反恐的防治手段是否會反而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作者做了一個非常完 整的描述。 (三)懲戒:對反恐政策來說,其與危害人權的最具關聯性的就是對待恐怖份子 的方式,這也是本書最主要的重點。利用國際上對執法、使用武器、以及對待罪 犯的手段等做相關延伸,討論懲戒的過度與否,並補充現行各類相關法條做說 明。. 38. Louise Doswald-Beck, Human Rights in Times of Conflict and Terrorism(New York:Oxford Press, 2011), pp.1-5. 26.

(33) 筆者引用本書作為建立人權討論的一個標準,憑藉的本書的對公民權利與反 恐等敘述性的資料,可以建立出反恐回饋的架構。由於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反恐政 策導致的公民權利危害,也可作為討論反恐回饋的一種途徑,因此本書的重要性 更能凸顯出來,不過因本書主要是對法案及政策做描述,評論的部分較為缺乏且 主要是以人權作討論主題,因此在引用時僅利用其對反恐所造成的影響之相關論 述這部分。. 在 Mahmood Monshipouri 做著作的《恐怖主義,安全及人權》(Terrorism,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一書中,提到關於反恐與人權妨害的相關議題研究, 十分值得借鏡。作者主要是將公民自由以及國家安全的問題加以討論,並依憑著 其建立的反恐怖主義三大模型作為主軸去做延伸研究:39 (一)國家安全模型:這部分主要是針對為了國家安全與人權維護所產生的衝突, 也就是為了維繫國家的安全而對人權做出的侵害,作者將重點放在軍事行動的考 量,試圖去解釋反恐的行為與國家軍事干預之間對人權所造成的傷害,並以美國 自九.一一後於伊拉克所做出的一連串軍事行動為案例進行問題研究。 (二)社會發展模型:社會發展作者承繼其對於國家安全的理念,認為國家安全 的完善必須從各不同領域面向作探討,作者認為人權所面臨的困境不僅是軍事干 預所造成,在經濟、社會環境以及政治等面向都有可能對人權造成危害,同樣也 是利用美國在反恐戰爭中的例子做說明。此外,作者並認為,利用經濟安全的發 展及協助等更可以在不傷害人權的範圍下抑制恐怖主義的擴散。 (三)法律外交模型:法律及外交模型的方向是在執法機關以及司法體系的層次 做討論,並試圖將其發展唯一國際研究,在國家間的合作、資訊的交換以及外交 政策上,執法機關以及司法體系對於恐怖主義擴散的克制作用。. 39. Mahmood Monshipouri, Terrorism,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12), pp.5-10. 27.

(34) 本書不僅提供一個反恐與國家社會面之關係的重要方向,也能讓讀者從各個 不同方向的政策對反恐成果進行評估,在建立反恐回饋時能夠有非常清晰的脈絡。 但是,由於本書著重在美國的反恐政策上,因此在與本文所討論的對象-俄羅斯 和中國,有顯著的不同,因此僅能使用本文作為一個方向上的參考。不過由於作 者在基礎理論上有著非常新穎的創見-反恐三大模型的架構,因此本書非常的具 有參考價值,尤其是本書的出版時間較晚,能包含較多的反恐政策的研究,故在 討論反恐回饋時將利用本書的概念。. 對於反恐回饋的討論,目前並沒有一個非常完整的理論或是邏輯概念,僅能 從法治、機構及人權的部分作切入,試圖從各層面的互相衝突中找出其影響。因 此在選擇上,將針對案例來進行討論,以方便理解,透過對個案進行討論研究, 可以針對反恐政策的改變,進而導出因為反恐政策反輸出造成的回饋效果。相對, 受限於國家體系的不同,在案例的引證上也僅能作為一參考方向,以聯合國、歐 盟或是歐美國家的反恐影響來套入俄羅斯及中國等國家在實質面上不合邏輯,不 過能夠藉由其切入面相來做俄羅斯及中國案例的一研究方向。在反恐部分,在後 續的發展必須朝-拓展以及推導兩大重點方向進行,除了關於俄羅斯和中國單一 個案的文獻或專書外,本文將配合其他相關的網站或研究機構之報告資料來進行 反恐相關研究。除了期望能建立出一套有邏輯的概念,也能使各國在反恐政策的 規劃上有一個可以鑽研的新方向。. 28.

(35) 第五節. 章節安排. 本文共分為五章節,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是研究架構,第三章和第四章為 正文,是利用第二章的研究所進行分析的案例,第五章則為結論。. 第一章緒論主要分為五小節。第一節說明了筆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 則是描述本文所使用的研究途徑及研究方法,第三節則建立了整體文章的研究範 圍以及說明研究之限制,第四節是對名詞之概念解釋以及文獻的回顧,第五節則 是勾畫了及章節之安排的內容。. 第二章是將政治系統應用於反恐之中,並討論其影響、效果用以編織整體文 章之結構。共分為四小節,首節對恐怖主義做討論,描述其定義、生成及分類和 相關反恐作為;第二節則對政治系統做解釋,也就是用政治系統理論的概念做文 章建構,第三節則是針對建立的反恐政治系統架構,用政治系統的概念研究反恐 怖主義之行為。從政策、法律以及行政組織等面相,討論反恐造成的效果。. 第三章則是利用第二章的架構來討論俄羅斯之案例,進行俄羅斯反恐政治系 統的建構。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討論俄羅斯所面對的恐怖主義形式及生成原因, 次節則建立俄羅斯國家之權力結構,並對俄羅斯反恐政策做評析,第三節則是將 俄羅斯反恐政策與權力架構之變化做連接,最後則是討論俄羅斯因反恐導致的反 饋效應。. 29.

(36) 第四章則是以中國為研究案例,本章的結構基本上是和第三章相同,同樣利 用第二章之理論架構對中國之反恐做研究。主要是利用其與俄羅斯之相似點,也 就是同樣具有身為不民主國家之代表性,以及其所面臨到恐怖主義之類型之相仿。 第三、四章乃本文之重心,為第二章的架構之實際應用。. 第五章是本文之結論,主要是針對本文所研究之案例做探究,比較兩案例的 不同,藉以建立不同反恐政治系統的發展邏輯,並試圖在國際恐怖主義肆虐的國 際形勢下建立出一套完善的反恐策略。. 30.

(37) 第二章 反恐之政治系統論. 恐怖主義(Terrorism)作為一種危害社會的現象,其發展與人類社會政治、 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可以說是人類發展歷史 上一個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40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逐漸成為現今國際性的一種犯 罪,也就是所謂的國際恐怖主義(International Terrorism) ,而國際恐怖主義的關 注,隨著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由美國所主導的對恐怖主義防治的全球性戰 41. 爭後更加活躍。 無論對於所謂的恐怖主義發動國,或是抑制恐怖主義蔓延的國 家來說,國際恐怖主義的議題也成為了冷戰後的一種新的二元體系的架構,也是 世界各國在面對國安問題時的首要目標之一。 隨著恐怖主義的歷程發展,我們可以從其中看出,當代恐怖主義是呈現出一 種波浪式的發展趨勢,對其關切度隨著各個恐怖攻擊事件後而上升,並且因攻擊 事件的多寡有著顯著的變化。但是總體來說,可以將恐怖主義的發展歸類為以下 幾個階段:萌芽期(從公元前七世紀亞述帝國的統治時期到公元一七九三年的法 國雅各賓黨專政時期) 、生成期(從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六 0 年代) 、成長期(二 十世紀的六 0 年代到九 0 年代) 、爆發期(二十世紀九 0 年代至今)。42. 40. 趙秉志, 「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的歷史與現狀考察」 ,趙秉志主編,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及其防治對 策討論,(北京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頁 1。 41 Seumas. Miller,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New Jerse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9)p.7 42 本文所研究的恐怖主義犯罪是一種犯罪型態,有別於一般所謂的刑事類恐怖犯罪,以及國際的 刑事犯罪行為。在後期的恐怖主義發展,具有爭議性質的犯罪屬性,對於區分所謂的「國際恐怖 主義」以及「國內恐怖主義」 ,也常常產生疑義。以聯合國恐怖主義特別設立委員會提出的《防 治及懲治國際恐怖主義公約草案》(Draft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errorism)為例,其中對於恐怖主義犯罪的目標國及受害人屬國、罪犯的國籍、犯罪發生地、犯 罪結果發生地的規定,若涉及不同國家即屬於國際恐怖主義的範疇。就有學者指出以上觀點混淆 跨國犯罪及國際犯罪的區別。黃澗秋, 《恐怖主義的內涵及期懲治原則》 ,社會科學家,第 17 卷 第 2 期(2002) ,頁 30-31。 31.

(38) 反恐怖主義,是一個特殊且多元的領域,除了本身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外,其 中又包含了軍事安全、外交、法律、科學技術、社會文化以及經濟等多層級的策 略推導。隨著國際恐怖主義的蔓延,恐怖主義的日益變化,包括形式、規模、範 圍、危害以及手段等有著更加深化、多樣化的特點,對於反恐怖主義來說,其研 究也逐漸多元。多年來,國際學者在恐怖主義的研究上也有著顯著的果效,43並 進一步非常積極的建立所謂的「反恐學」的概念,也就是利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系 統的討論,並進一步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論架構。44雖然在恐怖主義的概念上仍無 法達到一致,但對於恐怖主義的研究來說,已提供一個相當清楚的方向。 在反恐政策的進行,無可避面的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因為各國面對的恐怖主 義類型的差異,以及各國在採取反恐措施的手段不同,因此在反恐的副作用上也 會產生因國而異的差別。現代討論的方向主要有從反恐及人權的限縮面來進行研 究,並利用研究結果來討論反恐實際的成效。45而對於反恐來說,反恐政策的持 續擴張、深化對於政治權利面向的限制也隨之擴大,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著正向的 關聯性。 政治系統理論,做為科學研究的一種方式,除了可以利用圖像、理論以及概 念等將現實的複雜模式簡化外,更具有中立性及包容性的客觀特質,46其中主要 由三個重要核心構成:輸入、輸出以及反饋,是用來對社會及政治面向等問題的 一種研究架構,被應用到多個面向的研究。利用相關的輸出、輸入方向的討論以 及回饋的影響,對單一案例或者整體策略進行分析,對於質性研究的相關領域來 說,相當具有實用性。. 43. 恐怖主義的界定、從各層面導論恐怖主義的危害、反恐對策上的研究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研 究成果。 44 李慧智,反恐學, (北京:人民大出版社) ,頁 2-3。 45 Mahmood Monshipouri, Terrorism,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12), pp.18-20. 46 政治系統分析法是現代政治科學主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在當代政治分析中,往往以「政治系統」 的概念取代以往「國家」的概念,並藉由系統與環境之間,要素的互相聯繫以及依賴,來對於政 治行為體的反饋作深入研究。 32.

(39) 本章主要目的,是將反恐政策的元素帶入政治系統理論中進去進行分析研究。 利用政治系統理論的輸入、輸出以及反饋,來建立反恐政治系統論,進而找出反 恐政策帶來的效果。並在政府輸出的部分引用包括相關的法案、機構等,用以作 為影響因子,討論反恐政策的影響。. 33.

(40) 第一節. 恐怖主義與反恐. 壹、恐怖主義. 一、恐怖主義的界定 恐怖主義作為一種暴力模式,在定義上來說常常與其他類似的暴力犯罪行為 混淆,而其具有政治性目的的恐怖行為,也往往令人誤解。47以暴力行為的模式 來劃分,在區分恐怖主義、戰爭與一般性暴力行為的差異,也十分不易做明確分 別。以色列總理 Benjamin Netanyahu,在《對抗恐怖主義》 (Fighting Terrorism) 一書中對恐怖主義提出了一個鑑別標準,及是若恐怖組織的攻擊目標越與其不滿 程度關聯度越低,其行為就越具有恐怖主義性質。48 就現實面而言,恐怖主義至少需具有以下三個要素:第一,實際上使用或威 脅使用非常規的暴力;第二,恐怖主義的目的具有政治動機,也就是其要求須有 政治意涵存在;第三,恐怖主義攻擊的傷害對象具有隨意性的特徵,也就是與主 要目標沒有直接的關聯性。49第三點也構成了恐怖主義與戰爭的主要區別,也就 是攻擊目標的分別。以戰爭來說,攻擊目標大多以軍事設施、軍事人員為主;而 恐怖主義的目標具有隨意、有廣告意義的特性。. 47. 恐怖主義作為一種「主義」,代表是一個有系統、持續性且具有組織規模的行為,一般來說, 具有特定政治目的的個人、非組織的恐怖攻擊並不能稱之為恐怖主義,僅能稱其為反政府或具有 特殊,目的的恐怖行為。舉例來說,台灣於 2003 年到 2004 年間,由楊儒門為了要求政府提升 對稻米進口的重視所做的一連串放置爆裂物的恐怖威脅,也就是後來的「白米炸彈客」的恐怖行 為,由於其單獨以及非系統的特性,並不能算是恐怖主義行為。 48 Benjamin Netanyahu, Fighting Terrorism(New York:Farrar Straus Giroux Press, 1995), pp.7-8. 49 Frederic S. Pearson and J. Martin Rochest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The McGraw-Hill Press,1998), pp.448-50. 34.

(41) 再者,從客體面分析,本文採用 Seumas Miller 對恐怖主義的定義,在他的專 書《恐怖主義與反恐:倫理與自由民主》(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中將恐怖主義定義為以下,50恐怖主義一個政治 或軍事性質的策略透過: (一)特定針對非軍事人員所採取的人權侵犯。51 (二)暴力行為的犯罪。 (三)採取恐怖行為是為了使某些政治或社會團體達成其政治目的。 (四)透過暴力的行為達成行使暴力的團體之訴求,或者是透過暴力的行為獲取 大眾關注團體的訴求。 Miller 主要是針對恐怖主義的暴力行為主體做描述,暴力的使用、行為主體 以及對象等,52均做了完善的分別,並以暴力行為主體做區分,使我們能充分的 了解恐怖主義基本定義的條件,也就是:以暴力行為迫使他人或群體做出違反其 自由意志的行為,和帶有特殊目的的組織或團體。因此,以國家為行為主體去作 出迫使其他人的行為已達到其特殊的目的也算一種恐怖主義之行為。53作者並依 照暴力行為的關係對相做延伸討論,使明確劃分「國家恐怖主義」和「恐怖主義」 的分別,讓分析恐怖主義的學者能從行為體的角度出發,做一個全方位的研究。. 50. Seumas Miller,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New Jerse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9), pp.53-54. 51 這裡的非軍事人員所指的是:軍人、革命家等運用暴力手段達成目地的相關人員。 52 暴力是一種在違反他人自主意志下,故意做出一些行為使他人心理以及精神受到極大傷害,若 是為了實現特殊政治目的而使用的暴力,就是屬於恐怖主義行為的一種模式。但在幾個前提下, 暴力的使用是合法的,就是包含:1.使用暴力的立即性 2.使用暴力可以拯救無辜生命 3.背詩者本 身有犯罪,且其行為會導致傷亡 4.暴力的執行由執法單位負責。也就是在其使用暴力的目的上可 以對其進行區分,判別其是否為恐怖主義。Miller,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Ethics and Liberal Democracy, pp.163-65. 53 以個人為行為主體做出恐怖攻擊行動的案例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35.

(42) 最後,以暴力行為區分恐怖主義,可以將恐怖主義的特性歸類為下:帶有暴 力、恐嚇性的組織為了實現其政治特殊目的以及攻擊對象為不固定的目標,因為 本文案例中恐怖主義的特質,是較具有規模的恐怖活動,因此在反恐、恐怖主義 義攻擊方面,必須將其界定清楚,筆者將恐怖主義活動與戰爭、其他暴力犯罪區 分為下圖 2-1。. 圖 2-1 暴力行為、恐怖主義與戰爭之區別. 暴力行為. 恐怖 主義. 戰爭.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類型 教材內容 教學運用 圖片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本文將就俄羅斯養豬 產業高達 業、肉豬市場 概況進行探討 況進行探討 , 並就台灣豬肉 產業高達 品拓展俄羅斯市場之優劣勢與可行作法 提出建議,以作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Corpus-based information ― The grammar presentations are based on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billion-word Cambridge English Corpus, so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be

也是金帳汗國與立陶宛公國間的角力。然而,這個時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