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之研究 政 治. 大 立 A Study on the 2014 Crimea Referendum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n. 指導教授:林永芳博士 a iv. l C hengchi Un 研究生:呂姿亭撰. 中華民國一○九年六月.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 摘要 蘇聯解體之後,民族之間的衝突在許多地區隨之爆發。在這波民族自決浪 潮中,克里米亞半島雖然免於爆發流血衝突,但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始終不穩 定。最終,以親歐盟示威運動為導火線,克里米亞半島於 2014 年透過舉行公投 來脫離烏克蘭並且加入俄羅斯。俄羅斯對此事件的干預被視為是破壞國際秩序 的行為,也惡化了近年以來其與西方之間的關係。. 政 治 大 半島由俄羅斯接管已成事實,而關於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研究可以從許多不 立 儘管如此,該公投結束至今(2020 年)已過了超過 6 年的時間,克里米亞. ‧ 國. 學. 同層面切入,本研究主要以克里米亞半島以及當地的居民為主要研究對象,並 試圖在不涉及法律層面的條件下,除了透過探討公投發生的緣由、發展的過程. ‧. 以及其後續對半島所造成的影響之外,還會藉由了解半島過去的歷史背景與政. er. io. sit. y. Nat. 治發展,來對該公投有更全面的了解。. al. iv n C hengchi U 來自研究機構的民意調查與實地訪查的資料發現,目前半島的居民對於俄羅斯 n. 此外,克里米亞半島現今的發展狀況同樣為本研究探討的重點之一。藉由. 政府的接管大多持有正面的評價。然而在承受國際制裁與孤立的局勢下,當地 居民的生活能否繼續且穩定地提升,還必須持續追蹤。同時,當地居民的國族 認同也被迫重新思考與形塑。. 關鍵詞: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親歐盟示威運動、民族自決、國族認同. I.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 Abstract Afte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ethnic conflicts erupted in many regions. In this wave of self-determination, although Crimea avoided bloody conflict, its relation with Ukraine had always been unstable. Eventually, the Euromaidan pulled the trigger for the secession of Crimea from Ukraine and integration with Russia by holding a referendum in 2014. Russia’s intervention in this incident is seen as an act that disrupts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has worsen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st in recent years..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Nevertheless, more than 6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referendum was held. The takeover of Crimea by Russia has been a fact, and references for this referendum in. ‧. 2014 can be discussed from many different aspects. This study takes Crimea and its. sit. y. Nat. local residents as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s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er. io. referendu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s subsequent impact on the peninsula. al. iv n C U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hreferendum the historical e n g c by h iexplaining n. without involving the legal aspect.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discusses a more. background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eninsula..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rimea is also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public opinion surveys and field research from institutions, most residents of the peninsula currently hold positive comments on the Russian government’s takeover. However,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sanctions and isolation, the lives of the local residents must be continuously tracked to monitor whether they have improved steadily or no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forced to II. DOI:10.6814/NCCU202000630.

(4) rethink and shape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Keywords: 2014 Crimea referendum, Euromaidan, self-determination, national identity.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III. DOI:10.6814/NCCU202000630.

(5) 目次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述評.................................................. 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6. 第貳章 第一節 第二節.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緣由 ................................... 17. 政 治 大 蘇聯遺緒................................................. 24 立 帝俄時期與蘇聯初期的歷史淵源............................. 17. 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 33. 第四節. 小結..................................................... 41. ‧ 國. ‧. 第參章. 學. 第三節.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過程 ................................... 43. Nat. 第二節. 俄羅斯的介入與應援 ...................................... 50. 第三節. 國際社會的反應 .......................................... 58. 第四節. 小結 .................................................... 63. sit. er. al. n. 第肆章. y. 克里米亞公投的發起與結果................................. 43. io. 第一節. Ch. engchi. i Un. v. 公投對克里米亞半島的影響 ................................. 65. 第一節. 政治層面的影響 .......................................... 65. 第二節. 經濟層面的影響 .......................................... 73. 第三節. 社會層面的影響 .......................................... 81. 第四節. 小結 .................................................... 92. 第五章. 結論 ..................................................... 95. 參考文獻 ........................................................ 100. IV. DOI:10.6814/NCCU202000630.

(6) 圖次. 【圖 2-1】、克里米亞半島人口組成變化………………………………………………………………..24 【圖 2-2】、1991 年 1 月 20 日全克里米亞公投之選票…………………………………………30 【圖 3-1】、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之選票……………………………………………………………….44 【圖 4-1】、2010 年至 2019 年克里米亞半島遊客數量的變化…………………………….76 【圖 4-2】、2014 年與 2019 年至克里米亞半島的交通方式比例…………………………80. 政 治 大 【圖 4-3】、2011 年與 2013 年國際共和協會關於克里米亞地位所做的民調結果 立. ‧ 國. 學. ……………………………………………………………………………………………………………………………………..85. ‧. 【圖 4-4】、2014 年俄羅斯社會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的基金會針對克里米亞居. n. al. er. io. sit. y. Nat. 民所作之調查 ……………………………………………………………………………………….90. Ch. engchi. i Un. v. V. DOI:10.6814/NCCU202000630.

(7) 表次. 【表 2-1】、截至蘇聯前期克里米亞半島民族構成比例……………………….………………21 【表 2-2】、1954 年之後半島上的人口數及人口組成……………………………..……………26 【表 2-3】、克里米亞半島 1989 年、2001 年與 2014 年的語言使用比例…………..27 【表 2-4】、2001 年克里米亞半島居民視為母語的語言比例………………………………28 【表 2-5】、歷年烏克蘭總統候選人的得票比例……………………………………………………34. 政 治 大 【表 2-6】、歷年烏克蘭國會選舉得票比例……………………………………………………………35 立. ‧ 國. 學. 【表 3-1】、克里米亞公投在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以及賽凡斯托波爾市的投票結. ‧. 果 …………………………………………………………………………………………..………………48. io. sit. y. Nat. 【表 3-2】、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一覽表……………………………………………………………….56. er. 【表 4-1】、1994 年與 1998 年克里米亞議會選舉結果…………………………………………67. al. n. iv n C 【表 4-2】、2002 年、2006 年與 2010 ………….……………68 h e年克里米亞議會選舉結果 ngchi U. 【表 4-3】、2014 年與 2019 年克里米亞議會選舉結果…………………………………………73 【表 4-4】、1991 年至 2013 年關於克里米亞地位所做的民調結果……….……………84 【表 4-5】、2014 年至 2019 年列瓦達中心針對克里米亞居民所作之調查………89 【表 4-6】、2015 年、2016 年、2019 年、2020 年俄羅斯民意調查中心針對克里 米亞居民所作之調查……………………………………………………………………………91. VI. DOI:10.6814/NCCU202000630.

(8)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獨立公投」是能夠實踐民族自決原則的主要方式,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的 認可。但是依據各個地區的情況不同,在國際法上難以有具體且詳細的規範,. 政 治 大 (Общекрымский референдум 16 марта 2014 года)則是一個顯著的例子。2014 立 導致有些獨立公投存在著許多爭議以及模糊地帶,對此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 ‧ 國. 學. 年 3 月 16 日,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聯合賽瓦斯托波爾市(Sevastopol)在半島 上舉行獨立公投,並以高達 96.6%的贊成票通過,宣布獨立並且加入俄羅斯聯. Nat. sit. y. ‧. 邦,1但是其主權歸屬及民族問題直至今日仍然備受爭議。. io. al. er. 從國際上獨立公投的案例來看,可以大致歸納出使獨立公投成立的主要三. iv n C hengchi U 自身意願,沒有受到外力的干涉或是影響;第三,公投的行為受到國際組織的 n. 個要素:第一,獨立公投具有合法的正當理由;第二,當地民眾能自由地表達. 監督。2就上述三個要素來看,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都存有疑慮,使得此獨立公 投的脈絡及其背後的意涵值得深入探究。. 此外,有著「黑海門戶」之稱的克里米亞半島,從希臘時期到近代歷史經 歷過多個帝國的統治,使其擁有著豐富且獨特的歷史;也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優 異,對於烏克蘭及俄羅斯來說,是極重要的戰略位置。一直以來俄羅斯、烏克. Газета. Ru, « Крым выбрал Россию, » available at: https://www.gazeta.ru/politics/2014/03/15_a_5951217.shtml (2014), accessed: Non. 16, 2019. 2 何穎、李澤先,「克里米亞全民公決合法性判斷」 ,法治博覽,第 17 期(2015) ,頁 27。 1 1. DOI:10.6814/NCCU202000630.

(9) 蘭和克里米亞半島三者之間的關係受到歷史、民族、國際政局變動……等等因 素的影響,變得密不可分;隨著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關係的變化,克里米亞 半島的戰略地位有了更深一層的重要性。. 目前克里米亞半島實質上已被俄羅斯所掌控,其除了經歷政權的轉變之 外,西方各方面的制裁也隨之而來。克里米亞半島現今的發展不僅考驗著俄羅 斯當局政策的成效,也反映出國際間的政治博弈,同時使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 的重要性變得不可忽視。是故選擇此題材作為研究內容,了解 2014 年克里米亞 公投對克里米亞半島造成的影響及其轉變。. 立. 研究目的. 學. ‧ 國. 二、. 政 治 大. 本文欲探討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部分:. ‧. (一)導致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生的因素為何? 1. 克里米亞的歷史背景為何?. y. Nat. 3. 後蘇聯時期的國際情勢及政局為何?. n. al. Ch. i Un. (二)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發展始末為何?. engchi. er. io. sit. 2. 蘇聯時期的民族政策為何?. v. 1. 該公投的發起與結果為何? 2. 俄羅斯外力如何介入? 3. 外界的反應為何?. (三)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對克里米亞半島的影響為何? 1. 政治層面的影響 2. 經濟層面的影響 3. 社會層面的影響. 2.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0) 本文旨在檢視導致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生的因果關係,以及其後對克里 米亞半島所造成之影響。首先從歷史足跡了解俄羅斯和克里米亞半島之間的淵 源,並探討造成克里米亞半島居民親俄的因素以及促成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 生的背景。再來詳述該公投整個發展的始末,藉以了解克里米亞半島回歸俄羅 斯的過程以及俄羅斯、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半島在此獨立公投中所扮演的角色。 最後則是探討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結束之後,對克里米亞半島造成了哪些影 響。. 第二節 文獻述評.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結束至今(2020 年)已過了約六年的時間,克里米亞 半島在國際上的地位仍存有許多爭議,其中也涉及了不同層面的議題。無論是俄. ‧. 羅斯學者或是西方學者都對此提出了評論並且研究了該公投後續所帶來的影響。. Nat. n. al. 一、. 親俄的克里米亞. Ch. engchi. er. io. 投的發展、不同面向的評論,以及後續的影響。. sit. y. 本文統整現有的文獻,並歸類為以下面向:親俄的克里米亞、俄羅斯的介入與公. i Un. v. 從 1980 年代後期以來,種族的衝突已成為東歐和前蘇聯國家發展的一大障 礙,有許多學者也致力於研究這些種族衝突的背後因素,例如發生在喬治亞、車 臣、波士尼亞……等等的種族衝突,但是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種族衝突卻鮮少著 墨。早在 1997 年珍.道森(Jane Dawson)就指出造成克里米亞半島未出現暴力衝 突的原因是因為其政治菁英未能成功地就種族、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這三個層面 進行動員,進而造成危險的分裂,使得人們對於克里米亞的政治危機抱持著樂觀 的態度。3 3. Jane Dawson, “ Ethnicity, Ideology and Geopolitics in Crimea, ”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3.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1) 加里.威爾遜(Gary Wilson)認為造成克里米亞內部有分離主義的威脅,最 關鍵的因素就是半島上存在著相當大量的俄裔人口。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內 部政局就一直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擺盪,並分為親歐的西部地區以及親俄的東部 地區,如此東西分裂的狀況可以視為是克里米亞事件發生的背景。4. 施正鋒也認為俄羅斯此次能順利兼併克里米亞,過去的移民政策是一大助力。 驅逐島上的克里米亞韃靼人,再大量地移入俄羅斯人,使人口組成比例的改變。 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再以民族自決、保護當地俄羅斯裔人民等動機為由,使 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5. 立. 政 治 大. 米萊娜.英格列維奇–錫塔克(Milena Ingelevič-Citak)則是認為 2013 年底. ‧ 國. 學. 至 2014 年初在烏克蘭的政治危機是造成日後克里米亞事件發生的主要因素。因. ‧. 為當時的烏克蘭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暫停簽署與歐盟 間的協議,引發親歐派的示威和抗議。除此之外,她還認為 2014 年克里米亞公. y. Nat. er. io. sit. 投是特殊的案例,在當代的國際關係中是無法比擬的。在國際社會上已觀察到許 多次有關分離過程、行使民族自決權等的議題,但是此獨立公投事件不能歸納到. n. al. Ch. i Un. v. 上述之中,因為這並非是內部主動行使的行為,而是由國外的外力做出決定性的. engchi. 行動。儘管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社會、經濟、民族和人口層面等造成的影響都是無 可爭議的且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但是未經母國同意的分離行動與民族自決是不 被國際承認的。6. Studies, Vol. 30, No. 4, 1997, p. 428. 4 Gary Wilson, “ Secession and Intervention in the Former Soviet Space: The Crimean Incident and Russian Interference in its Near Abroad, ” Liverpool Law Review, Vol. 37, Issue 3, (2016), p. 157. 5 施正鋒,「烏克蘭的克里米亞課題」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1 卷,第 2 期(2015), 頁 21-50。 6 Milena Ingelevič-Citak, “ Crimean conflict –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ussia, Ukraine, and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Vol. 15, No. 2, (2015), p. 44. 4.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2) 安妮·彼得(Anne Peters)認為考量到半島的歷史背景,即使在沒有俄軍或 是武裝部隊出現的情況下,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中大多數的選民仍會贊同加入 俄羅斯,只是其票數會少一些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在外力脅迫下舉行的 公投,阻止了人民表達自身真實的意願,且不中立的公投對於當地居民來說是一 種犯罪。7. 二、. 俄羅斯的介入與公投的發展 安東.比伯勒(Anton Bebler)就俄羅斯外力的介入以及獨立公投的設計提. 出對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質疑。他提出此公投能夠輕易成功歸因於三個因素,. 政 治 大. 第一,俄羅斯擁有早已合法駐紮在賽瓦斯托波爾的海軍,可以事先勘查該區域並. 立. 且抵禦烏克蘭的軍隊;第二,俄羅斯與克里米亞半島位置相近。半島上最主要的. ‧ 國. 學. 戰略地點包含了賽瓦斯托波爾機場,俄軍能夠快速的安插空軍;第三,烏克蘭軍. ‧. 隊投降。基輔向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烏克蘭軍隊下達了不抵抗並且交出軍事設備 和武器的命令。接著他認為該公投不僅發生太過倉促,在公投的選票上,也省略. y. Nat. er. io. sit. 了另外兩個可能的選項:一、在當前的憲法體制下,維持現狀(成為烏克蘭的一 部份);二、克里米亞半島獨立成為一個國家。上述都顯示了 2014 年克里米亞公. n. al. Ch. i Un. v. 投的不正當性。同時他也指出此獨立公投事出有因,儘管含有許多缺陷且在國際. engchi. 上也不予承認,但以親俄為大多數居民的克里米亞半島來說,公投的結果確實反 映出了他們對於基輔當局的腐敗及烏克蘭政治、經濟上發展的失望。8. 克里斯汀·馬克思森(Christian Marxsen)則是提出了公投題目的設計必須要 是清楚且不會誤導選民的。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中列出的兩個選項之間的回答 並非是兩極的(是或否),而是提供兩個各別的選項,並從中選擇一個:一、您. Anne Peters, “ The Crimean Vote of March 2014 as an Abuse of the Institution of the Territorial Referendum, ” Baden-Baden: Nomos Verlag, (2015), p. 274. 8 Anton Bebler, “ Crimea and the Russian-Ukrainian Conflict, ” Romanian journal of european affairs, Vol. 15, No. 1, (2015), p. 41. 5 7.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3) 贊成克里米亞作為俄羅斯聯邦的主體與俄羅斯統一嗎?二、你贊成恢復 1992 年 克里米亞共和國的憲法以及贊成作為烏克蘭的一部份嗎??因此他認為 2014 年 克里米亞公投並不符合國際規範。9. 除了上述提到的要點,托馬斯.懷特(Thomas White)認為 2014 年克里米 亞公投並非是傳統的獨立公投,因為在投票決定脫離烏克蘭後,立刻就加入了 俄羅斯聯邦。他列出了四項指標來檢視該公投的發展過程,分別是媒體的自由 與當局的中立性、和平、自由平等且秘密的投票、國際上的公投觀察。得出的 結論為該公投缺乏上述所需的要素,再加上選民可能受到時間上的緊迫、危機. 政 治 大 10. 的氛圍……等因素影響,投票的結果也令人存疑。. 立. ‧ 國. 學. 三、. 不同面向的評論. ‧. 國風從價值累加理論的視角,去分析使克里米亞事件發生的民族政治要 素,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克里米亞事件符合了價值累加理論的六大要. y. Nat. er. io. sit. 素(結構性誘因、結構性緊張因素、信念一致因素、導火線、菁英動員因素、 控制失位因素),並認為一個國家的某地區要謀求獨立,並非僅透過當地區公投. n. al. Ch. i Un. v. 就能決定。此外他還提出俄羅斯和歐美國家在此事件上的態度,並非代表著. engchi. 「民主」與「主權」,而是「國家利益」,因為國家利益始終是決定國家立場和 觀點的唯一依據。11. 高英茂則是從現實派國際政治理論來探討克里米亞獨立公投反映出的國際 戰略角力。在國際政治上,行動國的決心、堅持和實力是最關鍵的因素;若缺 Christian Marxsen, “ The Crimea Crisis from an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 ” Heidelber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74, Issue 2, (2014), pp. 381-382. 10 Thomas White, “ Referendum in Crimea: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Law on “ Territorial Realignment ” referendums, ” Houst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38, No. 3, (2016), pp. 861864. 11 國風, 「烏克蘭事件中的民族政治要素評析—以價值累加理論的視角」 ,才智,第 20 期 (2014) ,頁 224。 6 9.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4) 乏這些因素,是不會產生實質效果的。他認為俄國兼併克里米亞半島的得逞反 映出歐美國家缺乏決心以及未明確的展現其執行的意志力。12. 管俊兵從民族自決權的理論來探討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合法性,他指出 此公投隱含了歷史和政治的因素,加上其結果也反映出了人民的意願,一定程 度上賦予了此公投合法性。再加上俄羅斯對於西方國家提出的合法性質疑,最 有利的回擊就是 2008 年西方主導的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的獨立公投。但是另一 方面,在舉行該獨立公投前,克里米亞半島並未遭受到被廣泛承認的歧視、壓 迫等非人道主義的危機,因此並不符合民族自決權的行使條件。因此他認為克. 政 治 大. 里米亞的「民族自決」缺乏充分的正當性和合法性。. 立. 13. ‧ 國. 學. 周建宏以地緣政治的視角來檢視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並整理出了五點俄. ‧. 羅斯要將克里米亞半島收回的原因。第一,1954 年將克里米亞半島劃入烏克蘭 是違反蘇聯法律且不尊重當地居民的;第二,半島上大多為俄裔人口,與之合. y. Nat. er. io. sit. 併為一個國家是很自然的事;第三,克里米亞居民遭到來自烏克蘭的歧視,並 被強迫與之同化;第四,藉由公投結果,可以得知克里米亞居民的意願;第. n. al. Ch. i Un. v. 五,出於地緣政治的角逐和利益因素。其中第五點為最主要的動機。14. 四、. engchi. 後續的影響 斯坦尼斯拉夫·伊萬諾夫(Stanislav Ivanov)、卡特琳娜·伊兹洛娃. (Kateryna Idzhylova)和克雷格·韋伯斯特(Craig Webster)針對克里米亞當地 的酒店和旅遊機構進行調查。從管理層面來看,發現 2014 年酒店和旅遊機構的. 12. 高英茂,「俄國兼併克里米亞的國際政治及意涵」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 11 卷,第 2 期 (2015) ,頁 182。 13 管俊兵,「民族自決權理論發展的擴與限—基於克里米亞公投爭議引發的思考」 ,宜春學院學 報,第 37 卷,第 11 期(2015) ,頁 16-19。 14 周建宏,2016。「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地緣政治的視角」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 文,頁 64-65。 7.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5) 表現和 2013 年相比有所退化,雖然來自俄羅斯聯邦的遊客有所增加,能夠填補 遊客數的下降,不過長期來看,國際間對克里米亞的制裁和對克里米亞地位的 不承認將會衝擊到其觀光產業。而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除了取決於業者自身的 應變能力之外,也受到俄羅斯當局政策和經濟的影響。此外,俄羅斯遊客到訪 的動機和理由是出於愛國主義亦或是其他因素,也值得探究。15. 克里米亞半島是一個需要國家高度補貼的地區,根據俄羅斯聯邦在 2014 年 8 月 11 日所批准的「至 2020 年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的社會經濟發 展計畫」(Программа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Республики Крым и г.. 政 治 大. Севастополя до 2020 года») ,其主要的策略集中於消除基礎設施上的限制,並透. 立. 過發展交通綜合體來展現半島的經濟潛力,此外對該地區的預算總支出將達到約. ‧ 國. 學. 6812 億盧布。16不過,此一狀況並非出自經濟利益上的原則,而是關乎俄羅斯政. ‧. 府的聲望。同時,西方的制裁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像是歐盟國家對克里米亞 和賽瓦斯托波爾的投資被視為是非法的,不得向克里米亞企業提供資金或任何相. y. Nat. er. io. sit. 關服務,也不得在克里米亞半島上購買房產;此外歐盟國家的旅行社可能不再提 供到克里米亞旅遊的服務。面對這些困境,俄羅斯政府在克里米亞半島上設立了. n. al. Ch. i Un. v. 自由經濟區、加強交通建設和基礎設備的更新、降低前往半島旅遊的航空成 本……等等。. 17. engchi. 在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將近一年後,俄羅斯社會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的 基金會(Фонд института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и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針對克里米亞居民做了問卷調查,關於經濟方面的問題包 Stanislav Ivanov, Kateryna Idzhylova, Craig Webster, “ Impacts of the entry of the Autonomous Republic of Crimea into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n its tourism industry: An exploratory study, ” Tourism Management, Vol. 54, (2016), pp. 162-169. 16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available at: http://government.ru/docs/, accessed: Dec. 8, 2019. 17 Sergei Markedonov, “ The Challenge of Crimea for Russia’s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y, ” Arnold A. Saltzman Institute of War and Peace Studies, May 2015, pp. 13-15. 8 15.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6) 含:什麼社經問題是最近最擔憂的、您認為加入俄羅斯過了一年後經濟狀 況變好或是不好、未來一年經濟狀況會好轉或是變差……等等。大部分民 眾最擔憂的問題是通貨膨脹及高價位的民生用品;同時大多數民眾也認為 經濟狀況有變好且對於未來的一年也抱持著樂觀的想法;當問及有關是否 信任俄羅斯當局政府及對未來展望的想法時,超過一半的民調都為正面和 抱持著希望的。 18. 而在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五年後(2019 年 3 月 14 日),俄羅斯民意調 查中心(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центр изучения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мнения,簡稱 ВЦИОМ). 政 治 大. 發佈了一則民調,調查結果顯示 93﹪的受訪者對於與俄羅斯聯邦的統一表. 立. 示正面的評價。有 72%的受訪者認為與俄羅斯的統一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 ‧ 國. 學. 正面的影響,其中包含財務狀況的改善以及保障了克里米亞半島境內的安. ‧. 全。相反的,有 8%的受訪者表示與俄羅斯聯邦統一後帶來了負面影響,其 中包含與親戚失去聯繫、低薪和官僚制度。另外有 15%的受訪者表示沒有. y. Nat. n. er. io. al. 五、. 綜合述評. sit. 影響,以及 6%的受訪者認為難以回答。 19. Ch. engchi. i Un. v. 從過去的文獻中可以歸納出幾項要點:(一)克里米亞半島的民族問題以及 烏克蘭內部長久的政治分歧是導致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生的潛在因素。 (二)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不僅顯示出俄羅斯欲兼併克里米亞半島積極且強硬 的態度,其設計及投票過程也有許多令人質疑的地方。(三)關於此一公投的研 究可以從許多不同的面向去作探討。(四)加入俄羅斯聯邦後,對克里米亞半島 造成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該獨立公投的結束代表著另一個開始,俄羅 « Воссоединение крыма с россией: Общественные настроения в Республике Крым и г.Севастополь год спустя, » Фонд института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и полит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March 2015, pp. 5-14. 19 ВЦИОМ, « 5 лет с момента воссоединения Крыма с Россией: мнение крымчан, » available at: https://wciom.ru/index.php?id=236&uid=9595 (2019), accessed: Dec. 23, 2019. 9 18.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7) 斯聯邦的政策及態度很大程度地主導著克里米亞半島未來的發展。.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結束後,克里米亞半島的發展持續受到國際制裁、國 家政策及國家經濟……等的影響而有所變化,但是過去的文獻大多止於 2015 年,且較少有文獻分析半島的發展現況,因此本文將著重在探討克里米亞半島 現今的發展,進而了解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前後的變化。另外,過去的文 獻大多著重在描述該獨立公投的爭議點、合法性以及俄羅斯外力的介入,較少 完整地詳述其發生的遠因及近因,為使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之研究更具完整 性,本文將歷史背景和現實經濟考量納入主導此公投的重要因素之一。. 立.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 ‧ 國. 學. 一、. 研究途徑. Nat. n. al. (一)民族自決理論. Ch. engchi. er. io. 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作為研究途徑。. sit. y. 本研究採用「民族自決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與「理性抉擇理. i Un. v. 「民族自決」首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由威爾遜所提出,不過當時主 要用於戰爭未能解決的民族和領土問題上,並未發展出定義其正當性與權利的 理論。其後有許多學者就民族自決提出不同的論點和看法,大致可以分成支持 和反對兩派。而現在無論是西方學者或是俄羅斯學者,在研究 2014 年克里米亞 公投時,大多都會提及此一理論作為研究奠基。. 許多有關此理論的重要辯護觀點,大多來自哈利・貝南(Harry Beran);他 的主張主要建立在以下三個論點:(一)人民擁有建立國家的自由權利,唯有在 10.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8) 人民同意的時候,政府才是合法的;(二)政治主權隸屬於人民,這表示在缺乏 被統治者的同意下,政治主權無法存在;(三)人民可以遵循由多數人決定的政 治選擇。貝南認為民族自決與分離符合自由民主的規則,也就是族群有自決的 權利,且其權利並非是基於分離主義份子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對待的條件下,而 是基於政治上的自由結合。依照這個理論,自決權的行使是實踐自由結合的權 利,因此並不需要證明分離的正當性。20. 大衛・米勒(David Miller)亦為民族自決提出兩點辯護:(一)民族自決強 化了司法分權,人民只須對屬於自己民族的人履行義務,在多民族的國家中,. 政 治 大. 人民則很難履行其義務;(二)人民因民族關聯而統一時,有助於國家的治理、. 立. 解決公共事務的問題、克服集體行動……等等。21. ‧ 國. 學 ‧. 不同於米勒和貝南的觀點,安東尼・伯區(Anthony H. Birch)和艾倫・布坎 南(Allen Buchanan)認為要求脫離的族群拿走了國家部分的土地,這需要一個. y. Nat. er. io. sit. 非常強大的正當性來支持。他們支持維護現有國家的完整性,而所謂分離權利 則是在當該族群遭受到不易的征服、剝削、種族滅絕或文化消失……等等的情. al. n. 況下才得以行使。22. Ch. engchi. i Un. v. 過去的文獻顯示出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存在著許多面向的爭議,根據學者 的立場與切入觀點的不同,對於該公投也有正反兩極的評價。然而,根據上述 學者的觀點,民族自決可以視為是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生的主要依據之一。 以民族自決理論來檢視此獨立公投,有助於本文釐清克里米亞半島加入俄羅斯 的因素以及公投的走向,並且了解克里米亞居民與烏克蘭之間在文化、語言與. Harry, Beran, “ A liberal theroy of secession, ” Political Studies, Vol. 32, 1984, pp. 21-31. David, Miller, “ The ethical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ity, ” Ethics, Vol. 98, 1988, pp. 647-662. 22 Percy, Lehning 著,許雲翔、江佩娟、葉錦娟,劉中文譯, 《分離主義的理論》(Theories of Secession)(台北:韋伯文化,2002 年) ,頁 1-6。 11 20 21. DOI:10.6814/NCCU202000630.

(19) 國族認同……等等方面上存在的差異。. (二)理性抉擇理論 理性抉擇理論是社會科學家用來理解人類行為的方法之一,已被廣泛地應 用在國際關係、集體行為及投票行為等領域之中。此理論主張人們的行動在本 質上都是理性的,在決定要採取何種行動之前,會先考量利害得失。23在共通假 設下,學者一般都同意當一個決策者在其所擁有的資訊下,去選擇能夠達到其 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為「理性」行為的定義。24. 政 治 大.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結果顯示出壓倒性的勝利,其主因雖然是因為半島. 立. 上俄裔居民占了絕大多數,但是當地的少數民族亦為此結果有所貢獻,影響少. ‧ 國. 學. 數民族選民贊同此公投的因素為何?此外,半島上的居民除了國族認同的因素. ‧. 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或是預期利益影響了選民的抉擇?學者盛治仁在以投 票率為例,探討理性抉擇理論的文章中提到,從預期效應來看,必須同時考慮. y. Nat. io. sit. 兩方面的因素:第一,投票所帶來的利益;第二,個人的一票會影響投票結果. n. al. er. 的機率。25本文試圖透過理性抉擇理論在投票行為上的應用,來解釋克里米亞居. Ch. i Un. v. 民在此獨立公投上所作出的抉擇。同時也以此理論為奠基,來分析俄羅斯介入. engchi. 該公投背後的考量與動機,並就整個獨立公投事件的發展作進一步的探討。.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除了要了解克里米亞半島的歷史背景和其 2014 年公投的發展過程,. 同時也要探討該公投結束後對克里米亞的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所造成的影響, 故採用「歷史研究法」、「個案研究法」和「文獻分析法」作為研究方法。茲分. Gary Browning, Abigail Halcli, Frank Webster, 2000.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ories of the Presen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p. 126. 24 Mancur Olson, 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p. 1. 25 盛治仁,「理性抉擇理論在政治學運用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 17 期(2003) ,頁 25。 12 23.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0) 述如下:. (一)歷史研究法 歷史研究法是以蒐集客觀事實的資料,作出系統地探討,以提出準確的描 述,進而解釋現況以及預測未來的一種歷程。26本文針對克里米亞半島不同時期 的經歷與發展來了解當地居民民族意識的形成以及導致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 生的因素。. (二)個案研究法. 政 治 大. 個案研究法不僅包含了設計的邏輯以及特定的資料蒐集與分析,還是一種. 立. 周延且完整的研究策略,透過對個案的探討能夠達到深入的解釋與描述。27本文. ‧ 國. 學. 將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視為一個個案來做研究,以便詳細且全面地探討整個事. ‧. 件的發展過程與釐清事件的因果關係。最後依據當地的發展情況來分析公投事 件帶來的影響為何。. n. al. er. io. sit. y. Nat (三)文獻分析法. Ch. i Un. v. 文獻分析法是透過文獻的蒐集、分析、歸納、研究來提取所需的資料,並. engchi. 對文獻做客觀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可以幫助研究者釐清研究的背景事實、理 論的發展狀況、研究的具體方向、適當的研究設計方式及研究工具的使用方 式。28筆者將爬梳中、英、俄文專書、學術期刊、研究報告、學位論文及報章雜 誌等,經過歸納統整,來分析事件的背景、過程以及影響。. 26. 周甘逢,「歷史研究法」 ,教育研究,第 4 期(1995) ,頁 79-94。 Robert, Yin 著,李昌雄、尚榮安譯, 《個案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athods)(台北:弘智文化,2001 年),頁 37-41。 28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1999 年) ,頁 138-156。 13 27.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研究範圍. (一)名詞界定 本文所指的公投為「公民投票」的簡稱,亦稱為「複決」和「全民公決」。 法國法學教授弗朗西斯·哈蒙(Francis Hamon)將公民投票定義為:「依照既定 的法規,對於具有實質內容的問題,透過公民的獨立判斷而做出決定的程序。 簡而言之,將公共事務的最終決定權交由人民的法定制度,謂之公民投票。」29. 政 治 大. 若依照投票內容來區分,則有以下不同的種類:30. 立. 1. 法層次:憲法、一般法律的修正等涉及修改法律相關的議題。. ‧. ‧ 國. 化。. 學. 2. 道德層次:涉及價值觀或傳統認知的改變,例如同性戀婚姻、墮胎合法. 3. 國家走向或主權相關:如加入或脫離歐盟、加入聯合國。. Nat. n. al. er. io. sit. y. 4. 其他改革議題:國有企業民營化、對於外來移民採取的限制。. i Un. v. 斯蒂芬.蒂爾尼(Stephen Tierney)則依照過去四十幾年在全球所實踐的公. Ch. engchi. 投案例中,彙整出以下主要四個領域:31. 1. 新國家的成立:從蘇聯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共和國中出現的新國家(19901992 年);東帝汶(1999 年)、南蘇丹(2011 年)……等等。 2. 建立及修改憲法:從蘇聯及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共和國中獨立出來的國家; 伊拉克批准憲法(2005 年)、埃及的憲法改革(2011 年)。 3. 其他政治主體或州的自治:西班牙的巴斯克自治區(Basque)(1979)、英國. 29. 王思為,公民投票制度與國際間公投案例(臺北:獨立作家,2016 年) ,頁 16。 同上,頁 19-20。 31 Stephen Tierney, Sovereignty and Crimea: How Referendum Democracy Complicates Constituent Power in Multinational Societies, German Law Journal, Vol. 16, No. 3, (2015), pp. 525-526. 14 30.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2) 的蘇格蘭(1997 年)與愛爾蘭(1998 年)。 4. 有關歐盟的程序制定與加入:拉脫維亞(2004 年)、克羅埃西亞(2012 年)。. (二)研究對象與時間 2001 年的烏克蘭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克里米亞半島的人口組成為俄羅斯人 58.5﹪,烏克蘭人 24.4﹪,克里米亞韃靼人 12.1﹪,以及其他民族(韃靼人、 亞美尼亞人、白羅斯人……等),32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以半島上的俄羅斯人、 烏克蘭人及克里米亞韃靼人為主。本文探究的主題為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及 其對克里米亞半島造成的影響,因此研究時間主要側重在 2013 年至今,除了比. 政 治 大. 較在經濟、社會層面上的轉變,還會探討現今的發展狀況。. 立. ‧ 國. 學. 雖然許多研究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文獻都會涉及到合法性、國際法、國. ‧. 內法等法規層面,但此領域並非筆者有所涉略的,將不多加著墨。再加上由於 學者的立場與切入觀點的不同,就此公投的正當性及合法性的判斷都難以有一. y. Nat. n. al. er. io. sit. 定的結論與對錯,因此本文將不探討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法律爭議點。. 二、. 研究限制. Ch. engchi. i Un. v. 本文將會採用烏克蘭及俄羅斯聯邦所公布的各類官方數據來作為探討克里 米亞半島經濟及社會層面上出現何種變化的依據與指標,但有鑒於克里米亞半 島在烏克蘭以及俄羅斯聯邦的管理下,其政治區劃與聯邦主體有所不同(烏克 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塞凡斯托波爾市;俄羅斯聯邦:克里米亞共和國、 塞凡斯托波爾直轄市),導致統計的內容、範圍與結果也不一致。此一部分將會 對本文數據的蒐集造成些許影響,但筆者會試圖就可得的資訊,梳理出可採用. State Statistics Committee of Ukraine, available at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204020421/http://www.ukrcensus.gov.ua/eng/results/general/nationa lity/Crimea/ (2001), accessed: Dec. 10, 2019. 15 32.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3) 的數據來為本文提供可信的研究結果。. 第五節 章節安排.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壹章為緒論。包含了研究動機和目的、文獻述評、研究 途徑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以及章節安排。. 第貳章分析導致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生的遠因與近因。依序從歷史背景、. 政 治 大. 過去的政策到近代政局的變動來做探討,從中了解克里米亞半島親俄的因素以及. 立. 與分離母國烏克蘭在政治立場、語言、國族認同……等方面的差異。. ‧ 國. 學. 第參章敘述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發展過程。其中包含 2014 年克里米亞公. ‧. 投的發起與結果、俄羅斯的介入與應援和外界的看法。同時為了深入了解此公投. Nat. n. al. er. io. sit. y. 的獨特性,其公投的命題、內容及制度設計亦為本章欲探討之內容。. i Un. v. 第肆章探討公投事件結束後對克里米亞半島造成的影響。本研究欲透過各類. Ch. engchi. 數據來探討在該公投前後,半島在政治、經濟與社會層面上有哪些變化,以及變 化的幅度為何。此外亦探究相關文獻對此正、反兩面的論述與當地居民的想法來 了解半島現今的發展狀況。. 第伍章為結論。總結本研究的發現,並提出後續的研究建議。. 16.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4) 第貳章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緣由. 本章旨在闡述克里米亞半島的歷史背景,以探討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發生 的遠因及近因。其中包括了半島被納入帝俄時期的版圖、經歷蘇聯時期,地位 遭到數次的變更、1954 年被劃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解體後與 烏克蘭間發生的衝突、到 2014 年克里米亞公投的出現。藉由不同年代所發生的 重要歷史事件與政府當局的政策,來解析島上居民親俄的因素、國族意識的形 成、區域認同的建構,以及克里米亞半島對俄羅斯的意義及重要性。同時,比. 政 治 大. 較不同時期半島上的人口數、民族組成的比例及語言使用的狀況,可以更清楚. 立. 地了解其俄化的過程。. ‧ 國. 學. 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早在蘇聯解體以前就已出現,並且持續. ‧. 至今,此公投的出現與現今實質上被俄羅斯聯邦掌控的局面皆和過去的歷史事. Nat. sit. y. 件息息相關。此外,半島在政治立場上的轉變與其政治菁英的理念也是不可忽. n. al. er. io. 視的。透過了解俄羅斯、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半島過去之間的互動,不僅可以知. i Un. v. 道三者間衝突的緣由,也有助於掌握其關係未來的發展。. Ch. engchi. 第一節 帝俄時期與蘇聯初期的歷史淵源. 綜觀克里米亞半島的歷史,18 世紀時正式被納入俄羅斯帝國版圖之後,成 為了其被俄化的開始,而這也是影響當地居民國族認同的關鍵因素。同時克里 米亞半島對俄羅斯的重要性也逐漸加深,兩者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而到了 20 世紀之後,歷經了十月革命、俄國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 戰……等事件,克里米亞半島的地位有了多次轉變,這些政治進程深深地影響 17.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5) 著克里米亞半島的發展。以下將以納入帝俄時期版圖以及 20 世紀後地位的改變 來探討克里米亞半島的歷史淵源。. 一、. 克里米亞半島納入帝俄時期版圖 有「黑海門戶」之稱的克里米亞半島,因為地理位置上的優異,千年以. 來,從紀元前的西徐亞(Scythia)、希臘城邦、博斯普魯斯王國、羅馬帝國…… 到 18 世紀的克里米亞汗國,經歷了許多國家和帝國的統治。也有許多民族居住 在其間,包括西徐亞人(Scythians)、希臘人、威尼斯人、鄂圖曼土耳其人、克 里米亞韃靼人與俄羅斯人……等等。使其成為希臘、羅馬及拜占庭等古老文明. 政 治 大. 的交會地,孕育出豐富的文化與歷史。. 立. ‧ 國. 學. 而在帝俄時期前,克里米亞半島上獨立的政治實體可以追溯到 1428 年從金. ‧. 帳汗國(Golden Horde)分裂出來且以克里米亞韃靼人為主的王國—克里米亞 汗國(Крымское ханство)。此時克里米亞汗國的版圖不僅有克里米亞半島,還. y. Nat. er. io. sit. 包括了黑海沿岸、亞速海沿岸及庫班(Кубань)。33由韃靼人所建立的克里米亞 汗國於 1443 年擺脫了金帳汗國的統治,但因不敵鄂土曼土耳其帝國的勢力,從. n. al. Ch. 1478 年至 1700 年成為其附庸國。. engchi. i Un. v. 18 世紀時,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與克里米亞汗國逐漸衰弱,同時沙俄的勢力 則不斷增強,在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1774 年)之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被 迫簽定《庫楚克—開納吉和約》(Кючук-Кайнарджийский мир),承認克里米亞 汗國的獨立地位。到了 1783 年,俄羅斯帝國沙皇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II)宣 布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將其納入俄羅斯的版圖。同年,亞速號艦隊的戰艦被遷 移至阿赫第亞爾(Ахтиар)(為現今的塞凡斯托波爾,又簡稱賽凡堡)處的海. 33. 陽和剛,2000。「克里米亞半島歸屬問題之探討」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 頁 75-77。 18.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6) 灣,從此為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奠定了基礎,塞凡斯托波爾也可以說是黑海艦隊 的發源地。34. 此外,海軍少將麥肯齊(Thomas Mackenzie )也在此建立了有英雄城市之 稱的海軍榮譽石碑。隔年,凱薩琳大帝更下令建造「塞凡斯托波爾大型要塞」 以加強黑海沿岸的堡壘。之後黑海艦隊在一次次的俄土戰爭中擊敗土耳其艦 隊,除了進一步鞏固了塞凡斯托波爾的地位,也深深地影響了這個城市的發 展。上述皆可看出賽凡斯托波爾對俄羅斯的意義以及無可取代的地位。. 政 治 大. 1787-1792 年為第六次俄土戰爭,俄羅斯在此戰爭的勝利不僅迫使土耳其. 立. 人徹底放棄對克里米亞半島的主權,承認其歸屬於俄羅斯的版圖,還獲得了南. ‧ 國. 學. 布格河(Южный Буг)及聶斯特河(Днестр)流域間的廣大土地,連同之前收. ‧. 編的土地,將其命名為新俄羅斯(Новороссия),並帶動了當地經濟與人口的發 展。35到了 1797 年,克里米亞半島加入了新俄羅斯省(Новороссийская. y. Nat. n. al. er. io. 主體。. sit. губерния),1802 年在半島上設立了塔夫利省(Таврическая губерния)的行政. Ch. engchi. i Un. v. 1853 年俄羅斯帝國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又 稱「第九次俄土戰爭」,1854 年底法蘭西帝國、大英帝國也對俄宣戰,隔年薩 丁尼亞王國決定加入此一同盟。克里米亞半島成為了此次戰役最主要的戰場, 36. 同時也是俄羅斯對抗歐洲的重要精神象徵。 其中長達將近一年的塞凡斯托波爾 圍城戰最為著名,雖然最後此要塞仍然被攻克,但在此防禦中俄軍表現非凡,. К. А. Кочегаров, 2014. Крым в истории России. Москва: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с. 12-13. К. А. Кочегаров, 2014. Крым в истории России. Москва: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с. 14-15. 36 沈正男,「克里米亞、烏克蘭與俄羅斯」,時事想想,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806(2014 年 3 月 8 日) ,檢索日期:2020 年 2 月 10 日。 19 34 35.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7) 37. 為俄羅斯贏得榮譽,並在陸海軍戰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戰爭的最後簽訂了 《巴黎條約》,俄羅斯帝國雖保住了克里米亞半島的控制權,但不得繼續在黑海 駐紮艦隊,直至 1870 年在俄羅斯外交官亞歷山大·戈爾恰科夫(Alexander Gorchakov)的努力下,才終止了黑海非軍事化的限制。. 民族組成方面,根據 1795 年的人口普查,在沙俄版圖下克里米亞半島上約 有 156,400 人,其中將近 90%為克里米亞韃靼人,4.3%為俄羅斯人以及 8%為 其他民族。不過到了 1897 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半島上約有 546,700 人,其中 克里米亞韃靼人的比率已下降至約 35.6%,俄羅斯人的比率則增加為 33.1%,. 政 治 大. 38. 另外還有 11.8%的烏克蘭人以及 17.6%的其他民族。 此數據的結果大致可以. 立. 歸因於以下三點:第一,帝俄時期試圖俄化克里米亞半島,在 19 世紀時開始鼓. ‧ 國. 學. 勵俄羅斯人移入此地;第二,凱薩琳大帝及其後繼者對克里米亞韃靼人採取高. ‧. 壓政策。克里米亞韃靼人面臨土地被徵收、政治迫害等,而被迫遷離半島;第 三,克里米亞居民經歷了多次俄土戰爭的蹂躪,集體流亡。. er. io. sit. y. Nat. 藉由表 2-1 可以看出,在帝俄時期結束之前,俄羅斯人在半島上的比例已. n. al. Ch. i Un. v. 與克里米亞韃靼人不相上下,除了克里米亞半島上的人口在這一世紀中大幅增. engchi. 加之外,俄羅斯人大量移入半島的現象以及對克里米亞韃靼人的迫害,也導致 其人口組成比例大幅改變。. 37. 周建宏,2016。「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地緣政治的視角」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 文,頁 28。 38 Статистика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и, « Население Крыма и Севастополя: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остав, » available at : http://www.statdata.ru/naselenie-krima-i-sevastopolya (2019), accessed: Feb. 10, 2020. 20.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8) 表 2-1. 截至蘇聯前期克里米亞半島民族構成比例. 1795 年. 1897 年. 1917 年. 1939 年. 1944(截至夏天止). 總人口. 156,400. 546,700. 749,800. 1123,800. 379,000. 俄羅斯人. 4.3%. 33.1%. 41.2%. 49.6%. 75%. 烏克蘭人. 1.3%. 11.8%. 8.6%. 13.7%. 21%. 克里米亞韃靼人. 87.6%. 35.6%. 28.7%. 19.4%. -. 其他民族. 6.7%. 17.6%. 18.7%. 15.1%. -. 立.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 Статистика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и, «Население Крыма и. ‧ 國. 學. Севастополя: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остав, ». ‧. http://www.statdata.ru/naselenie-krima-i-sevastopolya. y. Nat. 20 世紀後克里米亞半島地位的改變. io. sit. 二、. n. al. er. 十月革命結束之後,布爾什維克黨在克里米亞半島上取得政權,於 1918 年. Ch. i Un. v. 建立了塔夫里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engchi. Республика Тавриды)。然而這個政權維持一個多月後,即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時,克里米亞半島遭到德軍佔領而結束,直到 1919 年才重新被俄羅斯掌控,並 建立了克里米亞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Крым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39. 到了蘇聯時期,克里米亞半島的地位更是數次遭到變更。1921 年俄國內戰 結束之後,由布爾什維克黨再次取得半島上的控制權,克里米亞自治社會主義. В. Н. Пащеня, « Этно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вопрос в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Крыма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ХХ в. (1900-1945 гг.), » Культура народов Причерноморья, Vol. 90, (2006), с. 28-30. 21 39. DOI:10.6814/NCCU202000630.

(29) 蘇維埃共和國(Крымская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於 1921 年 10 月 18 日成立,以自治區的身分加入俄羅斯蘇維埃社 會主義共和國。隔月,通過了第一部克里米亞憲法( Конституция автономной КССР),宣佈了島上的官方語言為克里米亞韃靼語及俄語,並且廢除了先前的 民族特權與宗教的限制,主張其領土上的所有民族皆擁有平等且自由發展的權 利。40. 1937 年根據蘇聯的憲法,克里米亞社會主義蘇維埃自治共和國頒布了半島 上的第二部憲法,更名為克里米亞自治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Крымская. 政 治 大.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在自治的基礎下得以. 立. 行使國家的權力,並將半島區劃成 26 個區以及 6 個特別隸屬的城市(Город. ‧ 國. 學. особого подчинения):辛菲羅波爾(Симферополь)、賽凡斯托波爾、刻赤. ‧. (Керчь)、雅爾達(Ялта)……等等。41. y. Nat. er. io. sit. 1920 年代,蘇聯政府採行了本土化政策(Коренизация),試圖降低不同民 族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促進非俄裔族群在蘇聯境內的民族發展,提升克里米亞. n. al. Ch. i Un. v. 韃靼人的自治權;但另一方面因為政策內容缺乏思想上的改革,實際上並未使 42. engchi. 半島上的族群關係變得平順。 到了 1930 年代末期,史達林(Joseph Stalin)終 止了本土化政策,並對克里米亞韃靼人採取高壓政策,處決了大部份的克里米 亞韃靼知識分子。1938 年時,克里米亞韃靼人僅占半島總人口的 19.4%。43. М. Ю. Крапивенцев, 2014. « История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политико-правового статуса крыма в 1917 - 1921 годах, » Диссертац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а Филиал МГУ в городе Севастополе, с. 165-167. 41 В. Н. Пащеня, « Этно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вопрос в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Крыма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ХХ в. (1900-1945 гг.), » Культура народов Причерноморья, № 90, 2006, с. 26. 42 В. Н. Пащеня, « Этно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вопрос в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е Крыма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ХХ в. (1900-1945 гг.), » Культура народов Причерноморья, № 90, 2006, с. 12-14. 43 Статистика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и, « Население Крыма и Севастополя: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остав, » available at : http://www.statdata.ru/naselenie-krima-i-sevastopolya (2019), accessed: Feb. 15, 2020. 22 40.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0)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史達林更以「與德國占領軍合作」為名,於 1944 年 將克里米亞韃靼人逐出半島,其大多被迫遷至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 國,直至 1980 年代後期,因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的加 速改革才得以重返克里米亞半島。44之後史達林又以同樣的罪名將三萬多名的 保加利亞人、希臘人、亞美尼亞人、羅馬人及德國人遷移至西伯利亞。451944 年截自夏天的人口調查顯示,半島上的人口組成為俄羅斯人 75%與烏克蘭人 21 %。46此外,於 1945 年撤銷了克里米亞自治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地位,降 低其自治的權限,並且降格為克里米亞州(Крымская область)。. 政 治 大. 如前述克里米亞半島民族構成比例所示(表 2-1),俄羅斯人的勢力在半島. 立. 上的擴張及深耕,在帝俄前期就已表露無遺。到了蘇聯前期,整個克里米亞半. ‧ 國. 學. 島一度可以說是僅剩俄羅斯人及烏克蘭人。1944 年因為其他民族的人口被驅逐. ‧. 出境,導致半島上的俄羅斯人及烏克蘭的比例增加許多,同時,民族多樣性也 大幅降低。藉著圖 2-1 可以直接看到半島上人口組成大幅變動的過程。無論是. y. Nat. er. io. sit. 帝俄時期或是蘇聯時期,國家所實行的民族政策及人口遷移政策深深地影響了 克里米亞半島的發展,其中又以迫害克里米亞韃靼人為主要手段。半島上的人. n. al. Ch. i Un. v. 口數據及人口組成長期以來皆反映了濃厚的政治意味,而俄羅斯人口的優勢則. engchi. 從帝俄時期一直延續至今,對於半島上的身分認同產生了最根本性的影響。. 44 雖然 1967 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了一項法令,取消了對於克里米亞韃靼人與德軍合 作之指控,並承認他們為蘇聯的公民,也在 1989 年承認驅逐行為是非法的,但對於克里米亞韃 靼人重新返回家園的問題一直沒有完善的解決措施,導致一直到蘇聯解體時其家園的重建都尚 未完全恢復。 45 封帥, 「悲劇的誕生:身分認同困境與克里米亞的命運」,俄羅斯研究,第 3 期(2014), 頁 6-8。 46 Статистика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и, « Население Крыма и Севастополя: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остав, » available at : http://www.statdata.ru/naselenie-krima-i-sevastopolya (2019), accessed: Feb. 15, 2020. 23.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1) 俄羅斯人 烏克蘭人 克里米亞韃靼人 其他 未表明. 圖 2-1. 立. 政 治 大. 克里米亞半島人口組成變化. ‧ 國. 學. 資料來源:Сайт Uainfo, « Историко-этнографическая динамика населения. ‧. Крыма, » https://uainfo.org/blognews/1467529830-istoriko-etnograficheskayadinamika-naseleniya-kryma-infografika.html. n. Ch. engchi. er. io. al. sit. y. Nat. 第二節 蘇聯遺緒. i Un. v. 1953 年尼基塔·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成為蘇聯的領導人,在慶祝 俄羅斯與烏克蘭簽訂的《佩列亞斯拉夫協定》(Переяславская рада)47滿 300 週 年之際,於 1954 年 2 月 19 日通過將克里米亞州連同塞凡斯托波爾一起劃入烏 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管轄下之法令。48然而這項決定並未舉行公民投票,. 47. 領導赫梅利尼茨基起義(或稱波蘭哥薩克戰爭、赫梅利尼茨基之亂)的博格丹·赫梅利尼茨 基(Bohdan Khmelnitsky)明白要在與波蘭立陶宛的鬥爭中勝出必須要有強大且可靠的盟友,因 此在1648年時,首次向俄國沙皇阿列克謝一世(Alexei Mikhailovich)發出聲明,尋求與莫斯科 的合作,並強調必須共同捍衛東正教的信仰。最後於1653年哥薩克的代表宣誓效忠俄國沙皇, 根據此一協議,烏克蘭左岸及基輔成為了俄羅斯管轄的一部分。雖然此一協議缺少法律上的效 力,但已成為往後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緊密連結的基礎。參見:Н. Н. Олейник, « Переяславская рада 1654 года: современное политико-правов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 Серия История, Политология, Экономика, Информатика, Выпуск 28, № 22 (2013), с. 1-4. 48 1948 年 10 月 29 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佈法令,將塞凡斯托波爾從克里米亞州分離出 24.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2) 得到克里米亞居民的同意,而且並未完全符合蘇聯的憲法,此外蘇聯最高蘇維 埃主席團也未被賦予變更領土完整性的權利;換句話說,蘇聯時期並不存在有 關加盟國之間領土轉劃的專法。49. 對此,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聲稱,此一決定為考量到克里米亞半島與烏 克蘭之間緊密的經濟、文化連結以及領土的接近性。50此一具爭議性且未具有法 律效力的決定,不僅連帶影響了往後克里米亞半島法律地位的問題、造成蘇聯 憲法與其他共和國憲法之間的混亂與衝突,也埋下了日後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 蘭之間的種種衝突。. 立. 政 治 大. 劃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克里米亞半島,由於兩者當時都同樣. ‧ 國. 學. 隸屬於蘇聯的一部分,所以實際上對克里米亞居民來說,並沒有帶來巨大的改. ‧. 變,雖然烏克蘭人的數量有逐漸增加,但是俄羅斯人的比例還是遠多過於烏克. n. er. io. al. sit. Nat. 人有被「俄羅斯化」的現象,其身份認同為俄羅斯人。51. y. 蘭人,且有攀升的現象(如表 2-2 所示)。這部分可以歸因於半島上的烏克蘭. Ch. engchi. i Un. v. 來,賦予其共和國從屬城市(Город 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ого подчинения)之地位,作為黑海艦隊的 主要基地。但是當時的蘇聯憲法並未將塞凡斯托波爾歸類為共和國從屬城市,對於共和國從屬 城市也未有明確的定義。到了 1978 年,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憲法將塞凡斯托波爾列 為共和國從屬城市,作為烏克蘭的一部分。 49 牟沫英,О. В. Волобуев, В. Н. Захаров,「1954 年克里米亞歸屬重劃與蘇聯俄烏兩加盟共和 國邊界變化的影響因素」,邊界與海洋研究,第 3 卷(2018),頁 98-99。 50 К. А. Кочегаров, 2014. Крым в истории России. Москва: Русское слово, с. 27. 51 周建宏,2016。「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地緣政治的視角」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 文,頁 43。 25.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3) 表 2-2. 1954 年之後半島上的人口數及人口組成. (單位:人) 1959 年. 1979 年. 1989 年. 2001 年. 2014 年. 總人口. 1,201,500. 2,135,916. 2,430,500. 2,401,209. 2,284,769. 俄羅斯人. 858,273 (71.4%). 1,460,980 (68.4%). 1,629,542 (67.1%). 1,450,394 (60.7%). 1,492,078 (67.9%). 烏克蘭人. 267,659 (22.3%). 547,336 (25.6%). 625,919 (25.8%). 576,647 (24.1%). 344,515 (15.7%). -. 5422 (0.25%). 38,365 (1.6%). 245,291 (10.3%). 232,340 (10.6%). 克里米亞 韃靼人.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 Новости Демоскопа Weekly, « Всесоюзная перепись. ‧. населения 1979 года, » http://www.demoscope.ru/weekly/ssp/resp_nac_79.php?reg=12 及 Статистика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и, « Население Крыма и Севастополя: численность,. Nat. n. al. er. io. sit. y.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остав, » http://www.statdata.ru/naselenie-krima-i-sevastopolya. Ch. engchi. i Un. v. 烏克蘭政府於 1989 年頒布了《語言法》(Закон о языках),此法將烏克 蘭語作為官方語言,也確保了俄語和烏克蘭語的地位相等,且在社會各個領 域,包含教育、醫療、科學……等,皆能均衡地被使用。蘇聯解體之後,烏克 蘭實行激進的「去俄羅斯化」(Деруссификация)語言政策,藉由其《憲法》 與《語言法》不斷抬高烏克蘭語的地位,在 1996 年《憲法》頒布之際,確立了 烏克蘭語為烏克蘭的唯一國語。52但是克里米亞半島在 1989 年、2001 年與 2014 年的語言使用比例(如表 2-3 所示)顯示,這些政策在克里米亞半島展現的成. 52. 侯昌麗,「試析烏克蘭語言政策的去俄羅斯化」,西伯利亞研究,第 3 期,2012 年 6 月, 頁 46-47。 26.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4) 果並不大。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人口在半島上有所增加,但是烏克蘭語的使 用比例卻下降,2014 年時甚至低於克里米亞韃靼語的使用比例。從克里米亞半 島居民視為母語的語言比例表(如表 2-4 所示)顯示出,即使是身為烏克蘭 人,他們仍視俄語為自己的母語,由此也再次反映出半島上烏克蘭人被俄化的 現象。. 表 2-3. 克里米亞半島 1989 年、2001 年與 2014 年的語言使用比例. 立. 烏克蘭語. 13.7%. 9.5%. 克里米亞韃靼語. 1.8%. 9.5%. 84.1% 3.3% 7.8%. ‧. 78.8%. 2014 年. 學. 82.6%. ‧ 國. 俄語. 政 治2001 年大. 1989 年. y. Nat. er. io. sit. 資料來源:筆者整理自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в Крымском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округе 2014, https://www.gks.ru/storage/mediabank/prez_surinov(1).pdf 及 Всеукраїнський. n. al. перепис населення,. Ch. engchi. i Un. v. http://database.ukrcensus.gov.ua/MULT/Database/Census/databasetree_uk.asp. 27.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5) 表 2-4. 2001 年克里米亞半島居民視為母語的語言比例. 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 視為母語的比例(%) 烏克蘭語. 俄語. 其他語言. 俄羅斯人. 99.7. 0.2. ╳. 0.1. 烏克蘭人. 40.4. ╳. 59.5. 0.1. 克里米亞韃靼人. 93.0. 0.5. 5.9. 0.6. 亞美尼亞人. 52.9. 0.3. 46.1. 0.7. 保加利亞人. 18.4. 3.1. 77.6. 0.9. 摩爾多瓦人. 31.0. 66.0. 1.1. 希臘人. 23.8 立. 71.8. 3.3. ⋮. ⋮. ⋮. ⋮. 俄語. 其他語言. ╳. 0.2. 70.1. 0.3. –. 8.4. 43.0. 政 治 1.9大 1.1 ⋮. Nat. 烏克蘭語. 99.7. 0.1. n. al. Ch. 29.6. engchi. i Un. ╳. sit. y. 視為母語的比例(%). er. io. 烏克蘭人. ‧. 塞凡斯托波爾市. 視自己民族的語言為母語 俄羅斯人. 學. ‧ 國. 視自己民族的語言為母語. v. 克里米亞韃靼人. 48.6. 亞美尼亞人. 29.6. 0.1. 69.7. 0.6. 保加利亞人. 13.3. 1.0. 85.4. 0.3. 摩爾多瓦人. 18.3. –. 80.9. 0.8. 希臘人. 4.1. 1.7. 94.2. 0.0. ⋮. ⋮. ⋮. ⋮. ⋮. 資料來源: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статистики Украины, http://2001.ukrcensus.gov.ua/rus/results/general/language/crimea/ 28.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6) 上述的情況同時說明了儘管烏克蘭接管了克里米亞半島,但是因為身分認 同的因素,兩者間始終保持著距離,也加劇了半島上一直以來都存在的族群問 題。1991 年 1 月 20 日全克里米亞舉行了公投,以爭取更多的自治權力,選票 (如圖 2-2 所示)內容為:「您是否贊成恢復為蘇聯加盟國中的克里米亞自治蘇 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身份?」,此公投的投票率有 81.37%,獲得了 93.26% 的贊同票。53隨後烏克蘭最高蘇維埃雖然承認了克里米亞自治蘇維埃社會主義共 和國的身份,但卻是將其納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底下的一個部分, 而非蘇聯之下,此結果並未使克里米亞半島感到滿意,並且又籌畫了下一個以 問卷調查為名的公投。.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В. К. Мордашов, « Общекрымский референдум 20 января 1991 года не был реализован, а выраженная на нём воля народа Крыма попрана Украиной, » Народный фронт «СевастопольКрым-Россия », available at : http://sevkrimrus.narod.ru/ZAKON/1991.htm(2007), accessed: Feb. 20, 2020. 29 53.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7) 立. 1991 年 1 月 20 日全克里米亞公投之選票. 學. ‧ 國. 圖 2-2. 政 治 大. ‧. 資料來源:Крым в истории России, « Бюллетень для голосования по референдуму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м и правовом статусе Крыма, ». y. Nat. o-gosudarstvennom-i-pravovom-statuse-kryma. n. al. Ch. engchi. er. io. sit. http://krym.rusarchives.ru/dokumenty/byulleten-dlya-golosovaniya-po-referendumu-. i Un. v. 在蘇聯瓦解之前,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於 1991 年 12 月 1 日舉行 了是否要脫離蘇聯成為獨立國家的全民公投(Всеукраинскии референдум 1991 года),有 90.12%的選民贊成獨立,其中令人意外的是,克里米亞自治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及賽凡斯托波爾的投票結果也皆為贊同居多(克—投票 率:67.50%,贊同票:54.19%;塞—投票率:63.74%,贊同票:57.07%)。 54. 儘管如此,贊成率與烏克蘭境內其他地區相比還是低許多,而在當時獨立聲浪. Крым.Реалии, « Украина, которая развалила СССР: главный референдум 1991 года, » available at : https://ru.krymr.com/a/ukraina-kotoraya-razbalila-sssr-glavny-referendum-199130 54. DOI:10.6814/NCCU202000630.

(38) 強烈且蘇聯面臨解體的環境中,克里米亞半島作為烏克蘭的一部分獨立,已成 為必然的結果。. 不過克里米亞半島想恢復自治的地位及親俄的立場並沒有消失,再加上烏 克蘭獨立之後,其主權的確立及國內民族主義的增長,使克里米亞半島更加積 極地擴增自身的權力。1992 年 2 月克里米亞最高蘇維埃又根據《主權宣言》 (Декларация о суверенитете),將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克里 米亞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 Крым);同年 5 月逕自宣布獨立,並頒布了《1992 年 克里米亞共和國憲法》(Конституция Республики Крым 1992 года),根據該憲. 政 治 大. 法,克里米亞共和國為一個合法的民主國家,克里米亞共和國總統擁有最高的. 立. 行政權力,塞凡斯托波爾市則作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以多項的協議來. ‧ 國. 學. 維持與烏克蘭的關係。55隨後烏克蘭中央政府提出克里米亞的行為已違反烏克蘭. ‧. 憲法,並且密切追蹤任何有關獨立的行動,也廢除了克里米亞政府的宣言,使 兩者之間的關係一度陷入僵局。. er. io. sit. y. Nat. 隨後基輔同意增強克里米亞半島的自治權力來作為協商的條件,透過增加. n. al. Ch. i Un. v. 的法律特權,克里米亞議會於 1993 年 10 月 14 日設立了克里米亞總統職位。儘. engchi. 管基輔已表態將不會承認此類的投票,半島上還是於 1994 年 3 月 27 日舉行了 民意調查(Опрос граждан Республики Крым),問卷中提出了三個問題: 1. 您是否贊成恢復《1992 年克里米亞共和國憲法》的地位,並根據條約確 立克里米亞共和國與烏克蘭的相互關係? 2. 您是否贊成恢復《1992 年克里米亞共和國憲法》的地位,並宣佈克里米 亞共和國的公民能擁有雙重國籍?. goda/30301421.html(2019), accessed: Feb. 22, 2020. 55 РИА Новости, « Конституция Крыма 1992 года, » available at : https://ria.ru/20140307/998648819.html (2014), accessed: Feb. 22, 2020. 31. DOI:10.6814/NCCU2020006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事實上,彙整金融海嘯前後之成長表現,2003 年至 2007 年全球平均 經濟成長率為 5%左右,但是在金融海嘯之後的 2008 年至 2014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協助他們反思和計劃未來升學和就業目標。政府在 2014

於民國 99 年 12 月 28 日訂定「能源政策」 ,因應 ISO 50001 能源管 理系統外部查核委員意見,於民國 101 年 1 月 10 日 100 學年度第

「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計劃)是 2014

公布一系列加強職業教育的措施 (詳情請參閱第 2.20 至 2.39 段),包括在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 2014 年 7 月批准撥款後,由 2014/15 學年開始在職

擴大商品及服務、民族、文化及信息交流。為支援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帶頭成立 1,000 億美元 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 57 個國家作為創始成員國參與其中。中國亦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