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認證系統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認證系統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分析"

Copied!
2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勝分. 博士. 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 認證系統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分析 Social Enterprise and Fairtrade: The Effect of Fairtrade Certification System for Stakeholders. 研究生:郭宇文. 撰. 中華民國 107 年 6 月.

(2) 銘謝詞 本來以為畢業的機會渺茫,2015 年從巴黎交換回國,八個月的自由奔放,讓 我感受到再也不想讀書了,即使只剩下寫完論文,仍決定要聽從心裡的聲音,休 學!當時抱著也許不會復學的想法,開始工作,工作三年多的日子有疲憊也有很 多成長,感謝一路上不斷出現鼓勵我將論文完成的人們,一點一點累積這樣的想 法,讓我在最後一年終於鼓起勇氣,想著即使機會渺茫也試著把論文完成吧! 感謝一直以來讓我自由發展,也很相信我的指導教授勝分,從大四決定要報 考和大學本科系基本上無關的社教所開始,修了老師兩學期的非營利組織相關課 程,研究所時期老師也不斷地以對社會企業的熱情啟發了我很多!在指導論文時 期總是能解答我的各種困惑,在決定休學時充滿祝福,復學時也一如往常地接納 我,有勝分教授指教的這七年,我非常感激!也感謝口試委員陳定銘教授與方珍 玲教授,兩位的指導與鼓勵,讓我的論文可以更加提升,並且非常不吝於讚美, 口試的幸福感十足! 感謝論文中的所有受訪者,在數次訪談的過程中,在在讓我看到社會企業的 辛苦,以及這些辛苦可以帶來的意義與收穫,對於建構我對將來生涯的想像及規 劃有很大的幫助,也感謝臺灣社會有這一群人努力地在協助另一群人,想著讓這 個世界更美好! 感謝讓我留職停薪三個月的工作單位: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感謝主管們的 信任與包容,也感謝同事們不時的加油打氣及陪玩解悶! 感謝沒說什麼就同意我休學的爸媽,盡量地不給予我壓力讓我自由發揮,也 期待弟弟、弟妹的寶寶今年能夠平安順產,2018 年絕對是能豐收的一年! 感謝總是以不同形式陪在我身邊的朋友們,忍受我像個放羊的孩子,不遵守 對自己的諾言,在寫論文與其他的多重壓力下,沒有你們是絕對無法完成這篇論 文的! 感謝我自己,熬過了這一切,絕對還有下一關,下一關也繼續努力吧! 宇文謹誌 2018.06.25. i.

(3) 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 認證系統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分析 中文摘要 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近十年來在臺灣蓬勃發展,許多運用公平貿易模式之社 會企業應運而生,而申請國際性公平貿易認證是否為必要,也形成論戰。 本研究目的希望透過探索公平貿易運動及認證制度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公平 貿易導向社會企業在臺灣發展的歷史及現況,以及探索未申請認證的公平貿易模 式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探討公平貿易認證是否為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的必要 途徑。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及文件分析法進行,以光原社會企業、雨林咖啡、棉樂 悅事工坊為個案,瞭解未受認證之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之公平貿易模式及形成 原因,及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未受認證之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之正向影響多元,其中 對行銷有益、生產者有穩定且較高的收入、進行公共回饋及培力,與公平貿易認 證系統對於利害關係人之正向影響重疊;未受認證之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 之負向影響則歸咎於社會企業規模較小、影響力較低而帶來的種種限制,而無論 有無受認證的公平貿易模式,皆因不同緣故,對於生產者的回饋,在不同程度上 未帶來成效;其對公平貿易認證系統之看法,正向多於負向;最後本研究認為認 證並非公平貿易模式唯一途徑。 本研究提出兩部分建議,對於不欲申請公平貿易認證之社會企業:可定期公 布公平貿易模式之成效,且可開放驗證;積極加入網絡,爭取合作;授權給生產 者,讓生產者能漸漸自立;對於欲申請公平貿易認證之社會企業:建議親自走訪 產地,了解回饋狀況。望能透過此建議,解決其所遇到之困難與限制。 關鍵字:社會企業、公平貿易、利害關係人、認證系統. ii.

(4) Social Enterprise and Fairtrade: The Effect of Fairtrade Certification System for Stakeholders Social enterprise and fair trade have been developing for ten years in Taiwan, many social enterprises practice fair trade model. It becomes a conflict that if it’s necessary to apply international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focus on finding out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fair trade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system and the Taiwanese fair trade social enterprises, and finding out the effect of fair trade model with no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for stakeholders, then it concludes that if the international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fair trade social enterprises. This study adopts the Aurora Social Enterprise, Rain Forest coffee, and Dharti Marta as study case, and uses the depth interviews and documentary research to explore how the fair trade social enterprises practice fair trade model with no certification, what is the cause of the fair trade model, and the effect for stakeholder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positive effect for stakeholders are multiple, some are similar with the fair trade model with certification: good for promotion, offer stable and higher salary for producers, public construction and empowerment. The negative effect mainly caused by the social enterprises without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are small which leads to many restricts, and no matter they have certification or not, because of different reasons, some benefits for producers are not really effective. Towards the certification system, the opinions of those social enterprises are more positive than negative. Applying the international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is not necessary. Two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restricts are offered below: for the social enterprises who don’t want to apply the international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they. iii.

(5) could publish the results of their fair trade model which could be examinated by public; join the network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s; empower the producers to be selfsupporting. For the social enterprises who want to apply the international fair trade certification, they could visit the origin to know the benefits for producers. Keywords: Social enterprise, Fairtade, stakeholder, certification system. iv.

(6) 目錄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研究目的 .................................................................................................. 10 名詞界定 .................................................................................................. 11 研究流程 ..................................................................................................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公平貿易與認證制度 .............................................................................. 15 第二節 臺灣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發展 .......................................................... 24 第三節 公平貿易認證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 ......................................................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編碼 .............................................................................. 49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59.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6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未申請認證之公平貿易模式與選擇原因 .............................................. 61 未申請認證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之正向影響 ........................... 79 未申請認證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之負向影響 ......................... 131 對公平貿易認證系統之看法 ................................................................ 1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78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 181. 參考文獻................................................................................................ 183. v.

(7) 圖目錄 圖 1-1、公平貿易與自由貿易商品供應鏈 ................................................................. 3 圖 1-2、研究流程圖 ................................................................................................... 14 圖 2-1、公平貿易標籤 ............................................................................................... 19 圖 2-2、The WFTO Product Label ............................................................................. 22 圖 3-1、MAXQDA 譯碼結構圖 ................................................................................ 58 圖 4-1、對公平貿易認證系統之看法分析 ............................................................. 158 圖 4-2、對公平貿易認證系統之正向看法分析 ..................................................... 159 圖 4-3、對公平貿易認證系統之負向看法分析 ..................................................... 163. 表目錄 表 1-1、2007-2016 年公平貿易相關研究列表 ........................................................ 6 表 2-1、製造或增加供應公平貿易產品的原因 ....................................................... 32 表 3-1、訪談構面與大綱列表 ................................................................................... 46 表 3-2、研究對象列表 ............................................................................................... 50 表 3-3、受訪對象代表性及訪談列表 ....................................................................... 56 表 5-1、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之正向影響列表 ......................................... 171 表 5-2、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之負向影響列表 ......................................... 173. vi.

(8) 第一章 緒論 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與公平貿易(Fairtrade)皆是這十年來在臺灣 出現的新興名詞,本章節將以全球化國際貿易下的不平等貿易作為研究背景,揭 示公平貿易的出現原因,並整理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目的及待答問題,最後界 定本研究中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之意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隨著科技的進展,國與國的關係逐漸密切,人們越來越能從不同國家各取 所需,彰顯全球化的時代來臨。全球化看似是中立的名詞,但是背後卻隱藏著很 強的意識形態(金寶瑜,2005:4) ,它沒有一個被公認的定義,端看人們將他套 用在甚麼方面,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環境、科技等向度都有各自的全球化定 義,而其中 Bhagwati(周和君譯,2007:2)提出經濟全球化的定義為:透過貿 易直接外人投資(大企業和多國企業進行的投資)、短期資金流動、全球勞動力 流動和一般人口流動,以及科技普及等因素推動下,所形成的諸國家經濟體整合 為全球性經濟的現象。全球化經常與自由貿易一同被提起,提倡全球化好處的學 者認為,貿易自由化可以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環境,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進入世 界市場的機會(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有利於增加商品和勞務出口,進而帶 1 動經濟增長(郭連成,2001:169) ;贊成和擁護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 的新自由主義學者和政客們用「全球化」來推銷他們的一套論述,他們用李嘉圖 1. 華盛頓共識最早是由 John Williamson 在 1990 年時提出來的,當時此共識是以華盛頓為總部的 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對拉丁美洲國家所實行的政策。此後,華盛頓共識就被用來代表新自由 主義中對待落後國家政策的最低共同點。 1.

(9) (David Ricardo)的比較利益貿易理論(comparative advantage)來說明自由貿易 有利於所有國家,而落後國家只有在自由貿易中參與世界分工,才能取得經濟成 長(金寶瑜,2005:2) 。然而在這樣看似美好的全球化自由貿易下,隱藏的是發 展中國家被既得利益已開發國家剝削的血淚史。 全球化既是公司跨國界擴張的活動過程,也是一種意識型態,它的作用是通 過它使其看上去非常有益和不可阻擋來減少這個過程的阻力,在這個過程中建立 的跨國共識,例如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其實優先考 慮的是社團投資者和知識產權,讓已開發國家得到大部分的利益(李惠斌,薛曉 源,2003:3) 。除此之外,依賴理論也強調,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體系中所處於不 對稱的邊陲地位與依賴關係,除了是受到支配的關係外,也是受到了剝削的一方 (張亞中,2003) 。因為自由貿易並非完全的「自由」 ,例如富裕國的農業受到政 府的巨額補貼,讓其農民可以以低成本低售價大量販售,破壞市場價格,而發展 中國家的農民根本抵抗不了這樣的低價競爭(白 鎮 瑜 、 李 舟 生 , 2006)。 這樣的情勢下,世界各地同時冒現了許多反全球化或另類全球化運動,面對 「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的盲目擴張,公平貿易可說是最有力的回應之一 (Stiglitz & Charlton, 2005),公平貿易網絡是一套非政府組織建立的系統,透過 公平貿易的規則連結了南方的小農、工人及手工藝品生產者和北方的商業夥伴 (Fridell, 2007: 80) ,其建立了能夠在全球化市場機制下對抗剝削的實踐場域,給 予消費者除了傳統市場機制的另一種選擇,美國公平貿易組織(Fair Trade USA) 2 創辦人 Paul Rice 曾說: 「公平貿易讓自由貿易可以為消弭世界貧窮做出貢獻(Fair. Trade Campaigns, 2016)」 。公平貿易發展至今 60 年間在歐洲、北美、日本與紐澳 等區域蔚為風潮,認證體系也逐漸邁入充分分化與有效運作的狀態(盧政春, 2010)。. 2. 原文為:Fair Trade makes free trade work for the world’s poor. 2.

(10) 公平貿易與自由貿易過程相似,差別在於所涉及的中間人較少,兩種商品供 應鏈如圖 1-1 所示,在自由貿易中的生產鏈中,農民和消費者間有許多的貿易角 色,每經過一層就會多一層抽成,農民容易因為市場資訊不足,被中間人剝削; 也可能因為層層抽成,使得最後的購買價格較高,消費者將要花較成本高出極多 的價錢購買商品。除了商品供應鏈角色減少之外,公平貿易過程中的監察及認證 機制確保了其公平、透明度及可責性。. 圖 1-1、公平貿易與自由貿易商品供應鏈 資料來源:香港樂施會公平貿易資源手冊,2011 同樣作為富含社會目的的營運模式,在美國,社會企業的出現可以追溯至 1970 年代晚期與 1980 年代之後,當時美國聯邦政府縮減社會福利計畫的補助, 同時企業對非營利組織捐贈降低,加上社會環境的變遷,如經濟危機、失業率攀 升等,大部分非營利組織補助捐款不敷組織運作,多數面臨資源匱乏的困境。因 此,為了組織的永續發展與達成社會使命的目標,多數組織開始尋求自闢財源的 管道,導致越來越多的非營利組織,開始向營利事業看齊,以爭取額外收入(張 茂芸譯,2000)。. 3.

(11) 而在歐洲方面,根據 OECD(2003;陳定銘,2012:12)論述,社會企業的 起源可以推究至社會經濟(social economy)一詞,該詞源自 19 世紀的法國,除 指由非營利組織提供生產或源與服務外,若私人企業為了社會目的,而在股東同 意下,也可以提供類似的活動,故社會經濟被視為社會企業的起源。 Alter(2006;陳定銘,2012:27)從實務到理論的途徑(practice-to-theory approach)將全球的社會企業案例加以分類,歸納出四種社會企業運作模式:嵌 入式運作模式、綜合式運作模式、外部式運作模式、聯合與增強運作模式。其中, 他將公平貿易組織歸納到嵌入式運作模式中的市場中介模式,認為此類型社會企 業運作模式為提供產品開發、市場管道與信貸服務給標的人群,以及小型生產的 個人廠商或公司,其主要任務及藉由幫助客戶研發與銷售產品至高價市場,以加 強客戶財源的穩定,並透過公平價格購買客戶的產品出售以獲利。因此得知公平 貿易組織也是社會企業的運作方式之一。 透過最低收購價、社區發展金及標籤認證制度,希望以「貿易非援助」為第 三世界國家農民及生產者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然而,公平貿易真能解決全球化 與自由貿易帶來的剝削、幫助到第三世界的貧窮生產者嗎?公平貿易產品的銷售 量漸漸提高後,也招致許多批評與抨擊,除了主流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外,許多學 者也在有根據的研究之後,對公平貿易系統提出許多批判,例如認證門檻太高, 包括認證費用過高及小農必須加入生產者團體之限制(Craxton & Rathke, 2011) 、 消費國較生產國得到更多的利潤、生產者對社區發展金不熟悉、吸收跨國企業進 入公平貿易體系對小農及消費者的衝擊(Johannessen & Wilhite, 2010)等等。. 貳、研究動機 公平貿易在美、加及歐陸各國已行之多年,買一杯咖啡只須要多付一些錢就 可以幫助第三世界的生產者,這樣的「道德消費」概念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來自. 4.

(12) 第三世界手工藝品、服飾充滿異國民族風情,也獲得許多消費者喜愛,購買這些 商品也代表自己獨特的品味。公平貿易商品現在不只在大學校園或時髦的咖啡店 販售,在歐美,其市場也擴展到主流的連鎖商店(包含 Walmart、Target、Safeway、 Giant、Tesco、Sainsbury's 這些著名超市)。過去 10 年內,全球的公平貿易商品 銷售量呈現每年約三成的成長率(FLO, 2012)。 臺灣的公平貿易發展較晚,但在不到 10 年間也累積了許多消費者,有許多 社會企業以公平貿易架構為出發,開啟了以商業手段完成社會目的的途徑,除了 經過國際性公平貿易非營利組織認證的「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態 綠)及「繭裹設計公平貿易公司」(亦稱繭裹子,以下簡稱繭裹子)等社會企業 外,吳子鈺先生秉持公平貿易精神成立的「雨林咖啡」在印尼直接向咖啡小農購 買,背後也有一套回饋生產者的系統;臺灣品牌「棉樂悅事」在尼泊爾雇用婦女 生產布衛生棉,同樣是用發展中國家的原料,給予生產者較好的薪資及工作環境。 除此之外臺灣還有許多相關領域的社會企業正在邁開腳步,希冀以商業手段幫助 弱勢的農民及生產者。 在消費者意識抬頭的現代社會, 「公平貿易」成為了可以達成社會目的,又能 賺錢的途徑,臺灣越來越多人踏足到這個領域,但因為國際上有國際公平貿易組 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2011 年以前原名為 Fairtrade Labelling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官方網站及國際上皆在改名後仍簡稱 FLO,本研究以下簡稱 FLO) 建立了認證系統,開始有人質疑,未取得此公平貿易認證的社會企業如何能向消 費者證明它們的產品是經過公平地貿易而來?如同生態綠的創辦人徐文彥曾在 《破報》報導中的訪談提到:「真正做了公平貿易的認證,才是不欺騙消費者的 公平貿易,否則,就不應取公平貿易之名,搭公平貿易的便車。」 (陳韋臻,2011) 然而,是否經過認證的公平貿易真的能幫助生產者?雨林咖啡的創辦人吳子 鈺也曾說:「如果公平貿易失去動態實踐,容易淪為消費端以正義之名的空洞販. 5.

(13) 賣或商業操作。」當全球公平貿易從宣導倡議,逐漸轉為認證貼標籤、品牌化, 發展的方向和有機農業變成認證標籤化是很類似的(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 社,2014) 。究竟公平貿易該不該被認證侷限,又或者只要能本著良好社會目的, 在貿易過程中不剝削,並能對生產者增加利潤、改善生活的社會企業都能稱作公 平貿易呢? 另外,公平貿易在臺灣發展多年,研究相關議題的研究者也有許多,於臺灣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關鍵字「公平貿易」 ,共出現 41 筆碩士論文資料, 閱讀摘要後刪選出與本論文定義之公平貿易較無關係的論文後,發現在 2007 年 前無相關主題,而 2016 年後尚未有相關主題;而在國家圖書館之臺灣期刊論文 索引系統列表中鎖定「學術性期刊」查詢關鍵字「公平貿易」 ,則共出現 54 筆期 刊論文資料,閱讀摘要後刪選出與本論文定義之公平貿易較無關係的論文後,發 現在 2011 年前無相關主題,而 2015 年後尚未有相關主題,因此以下整理自 2007 年至 2016 年的 37 篇碩士論文,以及 2011 年至 2015 年的 4 篇期刊論文,統整如 下表: 表 1-1、2007-2016 年公平貿易相關研究列表 年份 論文名稱. 作者. 研究主題/屬性. 廣告訴求,消費者生態環境承諾程度在 2016 公平貿易知識以及購買意願上之影響 朱利侒 -以公平貿易咖啡豆為例. 消費者研究/碩論. 知覺公平貿易組織正義與社會規範對 陳昱甄 消費者購買公平貿易產品意圖之影響.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6. 周世宏 林怡文 公平貿易咖啡購買意願影響因素之探 張 容 蓉 消費者研究/期刊 2015 討 江育賢 王子欣 2015. 臺灣公平貿易之研究--公平貿易商店 楊 長 林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經營的困難與挑戰 陳 妍 伶 模式研究/期刊 6.

(14) 徐承道 簡毓儀 2015 公平貿易現煮咖啡在臺灣之推廣策略. 黃曉筠. 2015. 綠色品牌形象、知覺風險和綠色消費 莊庭懿 意願之關係 --公平貿易服飾為例.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5. 農業轉型結合社會企業與公平貿易之 呂葆光 商業模式探討-以卡維蘭為例. 無認證公平貿易社會企 業商業模式研究/碩論. 2015.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台北市、新北市 沈翠玫 消費者購買公平貿易商品的影響因素.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5 社會企業概念影響採購意願之研究. 陳貞君. 消費者研究/碩論. 資訊環境與道德消費影響公平貿易商 2015 品購買意願之研究-以新北市國小教 林欣儀 師為例.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4. 打造正當性--公平貿易新創事業的個 蔡依倫 案分析.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模式研究/期刊. 2014. 影響店家參與公平貿易之因素分析 秦偉翔 —臺北市咖啡業者之實證研究. 公平貿易咖啡業者研究 /碩論. 2014 咖啡危機與公平貿易之研究. 李順發. 公平貿易對於消費者咖啡購買意願、 2014 知覺風險及知覺價值之影響:以品牌 謝敏 權益為調節因子. 公平貿易制度研究/碩 論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4. 消費者利他主義與訊息來源可信度對 羅孟瑋 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公平貿易為例.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4. 社會企業家的創業動機和歷程–臺灣 朱維業 公平貿易咖啡企業的個案研究.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家創 業研究/碩論. 2014. 社會企業倫理消費經營模式分析─生 林芝聖 態綠個案研究.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模式研究/碩論. 陳瑋婷.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模式研究/碩論. 2014. 公平貿易商品如何在臺灣銷售-繭裹 黃珮蓉 子個案研究.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模式研究/碩論. 2013. 影響社會企業行銷因素之研究-以公 潘彥岑 平貿易手創商店為例. 公平貿易行銷研究/碩 論. 2013. 消費者購買公平貿易產品意願相關因 朱景裕 素之探討.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4 臺灣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發展之研究. 公平貿易行銷研究/碩 論. 7.

(15) 2014. 社會企業跨國經營模式之研究:以社 林晏萱 團法人臺灣微客公益行動協會為例. 無認證公平貿易社會企 業商業模式研究/碩論. 2013. 公平貿易商品的道德性與社會認可對 朱祐瑩 購買意願之影響.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3. 全球化的另類想像: 公平貿易運動之 張靜芸 論述分析. 公平貿易制度研究/碩 論. 2013. 公平貿易咖啡店經營理念與經營績效 陳奕安 之探討. 公平貿易咖啡業者研究 /碩論. 2012. 臺灣零售業者生態綠採用公平貿易之 許作如 個案研究.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模式研究/碩論. 2012. 消費者生活型態與認知對公平貿易咖 許嘉玲 啡產品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2. 臺灣消費者對公平貿易之態度:探索 謝廷萱 性研究.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2. 消費者對公平貿易商品的價格接受與 劉佳瑩 商品喜好:訊息源可信度之驗證.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2 社會企業與 CSR —生態綠的個案研究 黃依婷.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模式研究/碩論.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與銷售商之研究-林芳淳 生態綠與繭裹子的案例分析. 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 模式研究/碩論. 2012. 2011 永續咖啡之探討:問題與機會. 林希軒. 公平貿易制度研究/期 刊. 2011 影響大學生選喝公平貿易咖啡之因素. 賴譽.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1. 探討消費者之樂活程度與綠色消費之 褚慧茹 關係─以公平貿易咖啡為例.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10. 公平正義與商品消費─臺灣公平貿易 溫佳芸 咖啡的救贖與限制. 公平貿易制度研究/碩 論. 2009. 非政府組織架構下的公平貿易運動許哲豪 以公平貿易咖啡為例. 公平貿易制度研究/碩 論. 臺灣「公平貿易」商品購買意願架構之 2009 研究-探討消費者倫理、網路資訊、及 蕭君華 信任的角色. 消費者研究/碩論. 2008 公平貿易運動:制度演化的觀點. 姚春如. 公平貿易制度研究/碩 論. 探討公平貿易發展與實踐:以咖啡產 白湘銀 業為例. 公平貿易制度研究/碩 論. 2008. 8.

(16) 2008 消費者對公平貿易認知及態度之研究 2007. 向春玲. 消費者研究/碩論. 臺灣民眾對於公平貿易咖啡產品之購 力永強 買意願. 消費者研究/碩論. 來源:本研究整理 上表可見,2007 至 2016 年 41 篇碩士論文及期刊論文中,共有 19 篇消費 者研究、7 篇公平貿易制度研究、8 篇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研究、2 篇公 平貿易咖啡業者研究、2 篇無認證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商業模式研究、2 篇公平貿 易行銷研究、1 篇公平貿易社會企業家創業研究,可見從 2007 年至 2016 年的研 究中,並沒有與認證系統相關的研究題目;另外,在公平貿易模式中所觸及到的 眾多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中,研究消費者的主題佔大多數,對於公平貿易 模式對社會企業討論較少,對生產者的研究則幾乎沒有,但是本研究認為在公平 貿易模式的眾多利害關係人中,公平貿易模式是由社會企業所創立,而生產者是 最直接被此模式受到影響的利害關係人,兩者受到認證系統帶來的影響將會最大, 因此本研究將以社會企業及生產者為主,討論認證系統帶來的影響。 根據以上動機,本研究將透過文件分析及質性研究訪談法,以臺灣公平貿易 導向社會企業及其生產者作為訪談對象,瞭解未受認證之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 係人之影響。. 9.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透過上一節鋪陳研究背景及釐清研究動機後,可以看出公平貿易發展是為了 在全球化及自由貿易下,找到一個能讓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公平地貿易的方 式,此節整理歸納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有四: 壹、公平貿易認證是否為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唯一途徑? 貳、未受認證之公平貿易模式是否對利害關係人帶來正向影響? 參、未受認證之公平貿易模式是否對利害關係人帶來限制與困難? 肆、如何尋求解決之道? 根據研究問題,本研究有二研究目的: 壹、探索未申請認證的公平貿易模式對利害關係人(社會企業及生產者)之 影響。 貳、探討公平貿易認證是否為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的必要途徑。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尋找公平貿易認證系統及臺灣持有公平貿易認證之社 會企業之文獻,並訪問未受認證、但社會目的和商業手段與公平貿易相近之社會 企業及生產者,並據以探索比較兩方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異同,據研究結果提出 建議,供臺灣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之相關利害關係人,及未來有意願開展公平 貿易導向社會企業的大眾作參考。. 10.

(18) 第三節 名詞界定 壹、公平貿易 根據 FLO 在 2011 年的定義,公平貿易 Fair Trade(兩個英文單字) ,為一個 立基於對話、透明,及尊重的貿易夥伴關係,在國際貿易上尋求更好的公平性, 它為邊緣(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及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貿易環境、權利 保障來促進可持續發展(FLO, 2011a),不特別限定有無經過認證(有無標籤)。 而公平貿易 Fairtrade(一個英文單字)則代表 FLO、公平貿易認證組織(FLOCERT) 、公平貿易生產者網絡、各國公平貿易組織(national Fairtrade organizations) 、 及公平貿易行銷組織(Fairtrade marketing organizations, FMO),這個詞習慣用來 代表了 FLO 所運作的商品認證及標籤系統。事實上,在文獻檢閱中還是經常會 看到 Fair Trade 和 Fairtrade 互相通用的狀況。 本研究中,使用「有認證的公平貿易」一詞代表世界上受到FLO系統認證的 公平貿易行動、組織、貿易商(traders)及生產者;其他未受認證,但同樣與發 展中國家生產者進行「公平地貿易」的行為、組織、社會企業統稱為「未受認證 的公平貿易」。研究者抱持著中立的立場,不認為未受認證即比受FLO認證的公 平貿易低一等,也未預設受FLO認證的公平貿易較可信賴,望本研究能透過各方 文獻、訪談整理出兩方優缺,供相關利害關係人作參考。. 貳、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 至目前為止,社會企業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解釋,世界上許多社會企業都採 納了不同的定義,這也讓建立一個國際的解釋變得很困難。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 1999 年定義社會企業為:「任何可以產生公共利益的私人活動,具有企業精神策略,. 11.

(19) 以達成特定經濟或社會目標,而非以利潤極大化為主要追求,且有助於解決社會 排斥及失業問題的組織。」其中社會排斥不僅指勞動市場的排斥,而是多方面的 現象,包含健康不良、遷移、食安問題、貧窮、失學等等。社會企業必須滿足雙 重底線(double bottom line) ,同時兼具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由這兩種力量所驅 動。 由於公平貿易範圍廣大,根據 FLO 在 2011 年定義其利害關係人包含了生 產者、生產者合作社、FLO、各國公平貿易組織、公平貿易行銷組織、公平貿易 認證組織、貿易商、消費者等參與者(FLO, 2011) ,而其中公平貿易的「貿易商」 作為企業載體,其可能是社會企業或是企業行使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社會企業與企業社會責任有所不同,Archie B. Carroll (1979: 500)認為企 業 社 會 責 任 是 由 經 濟 責 任 ( 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 )、 法 律 責 任 ( legal responsibilities)、倫理責任(ethical responsibilities)、慈善責任(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ies)等四類責任組合而成,其中經濟責任乃根植於企業存在的本質、 社會功能及角色推定而來;慈善責任亦被稱為自由裁量責任(discretionary responsibilities)是社會期待企業可以在非被命令、非法律亦非倫理規範束縛下, 自願地提供資源予以社區,以促進社區生活品質、群體福利,進而成為一個對社 會有正面貢獻的優良企業公民。從兩者之定義可以看出,社會企業指擁有社會目 標,而非以利潤極大化為主要追求;企業社會責任則是以經濟目標為主要追求, 但希望能在有餘力時自由提供資源以回饋社會。 Fridell (2006: 17)年將一家加拿大 100%販售公平貿易咖啡豆的咖啡店 Planet Bean,與只有販售部分公平貿易咖啡的 Starbucks 做比較,他認為 Planet Bean 除 了販售 100%的公平貿易咖啡豆,這家店也致力於教育消費者何謂全球不公義, 並宣導社區經濟發展,他們運用公平貿易的準則到自身的營運內容上,然而. 12.

(20) Starbucks 一開始販售公平貿易產品是為了減輕壞名譽,對 Starbucks 來說,公平 貿易的社會目標並非他們營運的中心,而只是其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環而已。另外 Planet Bean 也嘗試為消費者和生產者建立連結,但 Starbucks 較聚焦於如何為自 己建立顧客的品牌忠誠度。以此例可以見到將公平貿易作為社會企業的社會目的, 以及將公平貿易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差異。 鄭勝分(2007:75)綜合歐美社會企業發展趨勢,認為社會企業可歸納出兩 個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其一為非營利組織企業化,其類型包含企業面/經濟面的 商業化,及基於社會指標的社會創新;另一為企業的非營利途徑,其類型包含力 求永續發展的企業社會責任,及透過互助合作方式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合作社。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企業有許多類型,而臺灣的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或許涵蓋了 其中幾種類型,但其最大宗旨皆為公平地與生產者進行貿易,且販賣的商品是以 公平貿易商品為主。 兩相比較之下,以社會目的為主要追求-作為社會企業的公平貿易貿易商, 較符合本研究欲研究對象條件,公平貿易的宗旨即是希望所有的生產者可以擁有 安全而永續的生活環境、可以滿足其潛力,並決定自己的未來,而「貿易」就是 用來實現這些願景的方式,同時有社會與經濟目標,與社會企業的定義不謀而合。 本研究將以社會企業模式經營之「公平貿易貿易商」定義為「公平貿易導向 社會企業」,並以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作為主要訪談個案及起始窗口,延伸至 上游的生產者,將本研究之利害關係人之範圍限定於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與其 生產者。. 13.

(21)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根據研究目的及問題,研究者將研究流程簡化成下圖,根據研究目的,找尋 相關的文獻進行檢閱回顧,再整理為訪談大綱及問題,以半結構式訪談及文件分 析訪談利害關係人,最後對照文獻資料與訪談內容得出本研究之結論,提供給臺 灣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之相關利害關係人作為參考。. 圖 1-2、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 14.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根據上一章節之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章將先後檢閱相關文獻,本研究認為 瞭解公平貿易體系及認證制度的發展歷史與運作方式,將有助於在完整的脈絡下 理解公平貿易認證存在的原因及必要性;而公平貿易在歐美國家發展多年,但此 概念進到臺灣只有短短 10 年,且為適應臺灣消費市場及文化,公平貿易的發展 樣態不一定與歐美相同,近幾年更興起許多未申請認證,但以類公平貿易模式營 運的社會企業,因此本研究將整理臺灣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的發展狀況;公平 貿易認證對於體系中各利害關係人皆有影響,本研究期待著重在公平貿易導向社 會企業及其生產者,希望瞭解在公平貿易模式下,兩者是否皆蒙受其利,或是有 限制或困難。. 第一節 公平貿易與認證制度. 壹、歐美公平貿易與認證制度發展歷史 公平貿易最早見於美國,1946 年門諾會互助促進社(Mennonite Central Committee, MCC)的義工 Edna Ruth Byler 在旅途中發現,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婦 女靠著販售手工藝品和編織品維生,由於她們缺乏銷售能力及對市場的瞭解, 很容易被中間商以不合理的低價收購產品,因此她創立萬村會(Ten Thousand Villages)幫助巴勒斯坦難民、波多黎各與海地人民,並於 1958 年成立第一家 公平貿易商店,用公平的價格向手工藝家購買產品,並建立「預先付款」制度 -在產品製作者實際出貨前就預付 50%的酬勞,讓他們能先用這筆酬勞當作投 入下批生產的資金,降低在外借貸的風險(社企流,2012)。1949 年門諾會再 成立了 SERRV International,販售戰後德國難民生產的咕咕鐘給信義會的美國. 15.

(23) 成員,為難民救濟工作籌備基金(WFTO, 2018a)。 公平貿易在歐洲的源頭最早可回溯到 1950 年代,英國樂施會(Oxfam UK) 開始在樂施會商店販賣中國難民的手工藝品,並在 1964 年創立了第一個公平 貿易組織,其他類似的組織相繼在荷蘭成立,到了 1967 年,今天的國際公平貿 易組織 FLO 的原型也成立了。同時,荷蘭的第三國家團體開始以幫助貧窮國家 人民之名販賣蔗糖,並販售南方的手工藝品;1969 年第一家「第三世界商店」 (Third World Shop)開張,這些第三世界商店或是公平貿易商店,在公平貿易運 動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只是作為商家,他們也活躍於社會運動及竭力 提升消費者對公平貿易的認知。 1960 到 1970 年代,許多非政府組織及社會運動的個人在亞、非、南美洲 國家建立了公平貿易行銷組織,這樣的組織可以對弱勢的生產者提供各項協助, 許多南方公平貿易組織也在這時成立,與他們建立連結的往往都是北方的新興 組織,目標是讓國際間的貿易可以更加平等。 除了公民運動之外,發展中國家也致力於參與國際政治論壇,例如 1968 年第二次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在印度德里舉行,傳達「貿易非援助」(Trade not Aid)的概念,強調與南方公平的貿易連結,而非北方取得所有的利益,只 把少數利益回饋到發展援助上。 如前所述,公平貿易組織始於與手工藝生產者進行貿易,主要因為他們透 過宗教傳道進行接觸,另一方面,對於工作機會很少的婦女來說,手工藝品更 是為家庭帶來附加收入的重要方式。多數的北方公平貿易組織聚焦於買下這些 手工藝品,轉賣到世界商店,手工藝市場經由這些世界商店逐漸擴展,許多公 平貿易組織的營運也節節高升(WFTO, 2018a)。. 16.

(24) 公平貿易市場上,除了手工藝產業外,另外一大部分為農業,其中最為重要 的即是咖啡產業,主要由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窮人、小農所生產。事實上, 世界上 70%的咖啡是生長在少於 25 英畝(1 英畝為 4046.8 平方公尺)的土地上 (Gresser & Tickell, 2002:7)。一位墨西哥的觀察家曾為咖啡及貧窮的關係下了 3 一個註解: 「咖啡的產地幾乎與貧窮的地圖重疊」(Aranda & Morales, 2002: 18) ,. 透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見生產咖啡的農人在自由貿易下,世代脫離不了貧窮的景 況。 1973 年,荷蘭的公平貿易原型組織向瓜地馬拉的小農合作社進口第一批公平 貿易咖啡,發展至今,許多咖啡農因此受惠,歐洲也越來越多消費者購買公平貿 易咖啡,現在咖啡約佔了北方的公平貿易組織營業額中的 25~50%。在咖啡之後, 公平貿易商品在農作商品逐漸擴展,現在包含了茶、可可、糖、紅酒、果汁、堅 果、香料、米等等,農作商品讓公平貿易組織開展了新的市場,例如大型採購市 場、超市、綠色商店,接著許多非食物商品如花卉與棉花也被加進公平貿易的範 疇中(WFTO, 2018a),公平貿易的市場擴張得越來越大。 然而公平貿易一開始並不是像現在有一個統合的組織系統,認證制度是透 過許多國家中對公平貿易懷有熱誠的人們透過不斷地努力而得來的。許多建立 公平貿易的組織,例如國際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 ,認為這套網絡可以藉 由強大的國家層級、或甚至國際的介入,來推展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並為南方 國家提供發展支持。1980 年代,公平貿易網絡的方針有了重大的改變,從想要 建立一個另類的貿易系統轉變為進入並改變傳統市場(Fridell, 2007: 80-81)。 現今,全球公平貿易體系內有兩大核心機構,它們分別為:國際公平貿易 組織 FLO,及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 WFTO)。. 3. 原文為“…the coffee producing zones coincide exactly with a map of extreme poverty…” 17.

(25) 一、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與認證標籤. 公平貿易標籤現在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社會及發展標章,公平貿易標籤 組織代表它的會員們擁有、發行並保護這個標籤。起初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公平 貿易標籤,1988 年,第一個公平貿易標籤由荷蘭 Max Havelaar 基金會開始推行, 用來標示來自墨西哥的公平貿易咖啡,貿易商發現公平貿易標籤能讓消費者易於 認識公平貿易產品,也增進了公平貿易的知名度,於是在 1980 年代晚期及 1990 年代早期,包括歐陸各國及美、加開始推出自己的認證標籤,然而多方進行的認 證制度容易造成消費者混淆,也使其對背後的透明度及公正性產生懷疑。 因此,在 1997 年,負責公平貿易產品認證的組織 FLO 於德國波昂(Bonn) 成立,開始整合公平貿易與建立獨立第三方組織的認證標準,並且在 2002 年發 起新的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標章(the International FAIRTRADE Certification Mark) 。 此統一的認證標章(如圖 2-1 所示)可以改善標章在通路上的能見度、協助跨境 貿易,對無論是生產者或出口商來說,也簡化了出口的程序(FLO,2018a) 。現 在這個標籤可以在超過 120 個國家中,超過 27,000 個商品上被看到,包含食物、 飲品、棉花、服飾,甚至以公平貿易黃金或其他礦物製作的珠寶飾品上(FLO, 2018b)。 當 FLO 越來越蓬勃發展,組織為了確定認證系統能夠持續地保持獨立、可 信,以及良好的品質,負責組織認證的部分應該要獨立於 FLO 之外,才能有效 地評估及查核生產者。於是在 2003 年,由 FLO 分出來、負責監督審計的公平貿 易認證組織成立了,辦公室與 FLO 一樣設在德國波昂,另外在美國、印度、哥 斯大黎加與南非也都有設立據點,方便各州之間的聯繫,目前有超過 100 位受過 訓練的審查者(auditor)在全球 120 個國家進行審查作業(FLOCERT, 2018a)。 2011 年,FLO 將名稱縮改為 Fairtrade International(仍簡稱 FLO),反應出 他們的公平貿易願景是希望能簡化系統,並為更多的利害關係人帶來好處,包含. 18.

(26) 了農民、工人、貿易商及消費者。在 2013 年,FLO 修改章程,希望能讓農民及 工人能更公平地參與公平貿易運動。從此年起,生產者網絡在組織召開的大會上 擁有一半的投票權(FLO, 2018a) 。可見其重視對於開發中國家生產者賦權,而非 如同以往較像是北方國家援助南方國家、已開發國家援助發展中國家,現在生產 者更能投入實際行動。. 圖 2-1、公平貿易標籤 資料來源:FLO(2018b) 貼有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標章的商品,都必須購自受認證的生產者,以及通 過 FLO-CERT 的檢查。農作物必須依照 FLO 所制定的公平貿易標準來種植及收 成,供應鍊也需受 FLO-CERT 的監督,以確保公平交易產品的一致性(生態綠, 2014a) 。透過商品上統一的公平貿易標籤,消費者便可以信任此商品通過 FLO 的 認證,根據 FLO 網站資料,標籤的圖案內容代表了一個舉起手臂的人,代表生 產者的樂觀,連結了在發展中國家每天擁有堅定決心的人們,和全世界各地有志 向的消費者。其中藍色象徵藍色的天空,也代表潛力,綠色象徵了成長,這個圖 案形成了公平貿易品牌標籤及認證標籤的基礎(FLO, 2018c)。 商品若是單一原料作物,例如一袋咖啡豆或一串香蕉貼有國際公平貿易認 證標章,則表示整個商品都符合公平貿易原則;商品若是合成物,例如餅乾、冰 淇淋、巧克力棒等貼有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標章,則表示此商品有至少 20%的原料 符合公平貿易原則,在包裝上需標明公平貿易原料的比例(FLO, 2018b)。. 19.

(27) FLO 年報指出,他們目前共與 73 個不同國家的 1,411 個受認證的生產者組 織合作(FLO, 2018d),生產者組織在不同洲別的比例如下:亞洲與太平洋地區 佔 16.13%、非洲與中東地區佔 30.24%、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佔 53.63%(FLO, 2016)。 二、世界公平貿易組織與認證標籤. WFTO(迄2008年底名稱為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lternative Trade, IFAT) 成立於1989年,為負責公平貿易組織的認證機構,總部位於荷蘭。作為一個全球 性的公平貿易者會員組織,WFTO的工作是促進會員申請、透過認證系統確認會 員組織能遵守公平貿易的十條守則,以及改善公平貿易規範。其也提供了生產者、 出口商、進口商、零售商及消費者一個場域,讓所有公平貿易鏈上的利害關係人 能互相連結、一起工作,使全球經濟更加永續公平(WFTO, 2018b)。根據WFTO 的2016年年報指出,截至2016年底,共有來自72個國家的385個公平貿易會員組 織、4個夥伴組織,及34個個人夥伴組成WFTO網絡。其中共有76%的會員來自於 非洲、拉丁美洲、亞洲及中東國家(WFTO, 2016)。 公平貿易的起源便是販賣發展中國家的工藝產品到已開發國家。工藝產業 指的是手工為主、機器為輔的功能性用品,產業鏈包括從工藝品的設計、製造、 批發到銷售,所含括的範圍較廣,產品品項也較多元化。在 2008 年聯合國貿易 暨發展會議(UNCTAD)之資料顯示,工藝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中被認為是唯一 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產業,1996 至 2005 年的 10 年之內,發展中國家的工藝產 業外銷額成長近乎 2 倍,從 77 億美元提升至 138 億美元(佘日新、管中閔、陳 建良、鄭健雄、林依磊,2010:52),由此可見手工藝產品對發展中國家經濟貢 獻的重要性,其在公平貿易商品中所佔比例也非常高,但不同於農產品的製成往 往只涉及一種植物的種植、加工、包裝,一件手工藝品的原料可能有許多種,每. 20.

(28) 項原料又有複雜的生產加工鏈,FLO 的公平貿易認證標籤無法將其一一進行認 證。 為補足此缺漏,IFAT 於 2004 年推出 FTO 標籤(FairTrade Organization Mark) 以茲識別公平貿易組織,此標籤保證該等組織遵從公平貿易的標準,強化這些機 構對政策訂定者、主流商業到消費者的可信度。此標籤可以核發給受到 IFAT 監 督系統認證的會員組織,讓這些組織成為被認證的公平貿易組織。 但在 2009 年,IFAT 的會員們認為 FTO 標籤因無法作為商品標籤,在這個 標籤意識越來越重的市場上,無法為他們帶來可見度,IFAT 在該年便改名為世 界公平貿易組織(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 WFTO),並於 2013 年開始了新 的認證系統(Guarantee System, GS),這個認證系統由五個要素組成:新式會員 申請程序(new membership admission procedure)、自我財產評估報告(self assessment report)、同儕訪視(monitoring audit,)、監督審計(peer visit,)、公平 貿易問責監控(the Fair Trade accountability watch) (WFTO, 2018a) 。這套系統並 非商品認證系統,而是對供應鏈及組織實踐的認證機制,會員組織只要通過此套 系統檢定符合十條規範,成為「受驗證的公平貿易組織」(Guaranteed Fair Trade Organisation),便可在商品上使用 WFTO 商品標籤(如圖 2-2 所示)(WFTO, 2018c) 。 WFTO 的十條規範要求公平貿易組織在每日的工作中都要謹守這些規定, 包括:為經濟弱勢的生產者製造機會;行事透明及負責;力行公平貿易;以公平 價格付款;禁止童工及強迫勞動;去除歧視、促進性別平等、提升女性經濟能力 及自由;確保良好的工作條件;幫助生產者建構能力;宣傳公平貿易;尊重自然 環境(WFTO, 2018d)。. 21.

(29) 圖 2-2、The WFTO Product Label 資料來源:WFTO(2018c) 除了兩個組織的發展之外,公平貿易城鎮(Fairtrade Town)運動於 2001 年 起在英國展開,自運動之始世界各地城鎮即熱烈回響;2013 年,全球更有兩百多 個首長聯署要求聯合國將「公平貿易城市」列入後千禧年方案裡,聯合國貿易暨 發展會議(UNCTAD)也公布「透過公平貿易將永續發展目標在地化」行動指南, 建議各國推動公平貿易落地發展,公平貿易城市逐漸在「生態城市」或「智慧城 市」之後,成為世界各城市爭相競取接軌國際潮流的目標之一。至 2017 年,全 球共計有超過 2,000 個城鎮分布於 30 個國家通過公平貿易城鎮認證(國際公平 貿易組織臺灣分會,2017)。. 貳、東北亞公平貿易發展 相較於臺灣,東北亞的其他國家與城市發展公平貿易的歷史較早。2010 年 代,公平貿易由歐美擴展至亞洲地區,亞洲開始有生產商取得公平貿易產品認證, 並有 104 間 WFTO 認可的公平貿易產品銷售商(香港公平貿易聯盟,2018)。 其中,日本在 1995 年即由英國人 Safia Minney 在東京成立了販售公平貿易 服飾的「People Tree」 ,開啟了日本對公平貿易的認識,多年的推動下,許多以公. 22.

(30) 平貿易為基底的社會企業蓬勃發展,而熊本市更在 2011 年取得亞洲第一個公平 貿易市的殊榮(生態綠,2013) 。 香港由於英國殖民的歷史,1977 年英國樂施會即開設商店販售公平貿易商 品,於 2002 年推動公平貿易咖啡,開始宣揚公平貿易理念,香港公平貿易聯盟 於 2008 年成立,於 2010 年註冊為非營利組織;其間,推動相同理念的社會企業 和團體相繼成立,包括公平棧與香港公平貿易動力(香港樂施會,2011)。2012 年 Fairtrade Hong Kong Foundation 正式成為 FLO 轄下的公平貿易推廣組織 (Fairtrade Marketing Organization, FMO),授權在香港、澳門及中國推廣及監察 公平貿易標籤認證的使用,開拓該地域的消費者潛力(香港公平貿易聯盟,2018) 。 2011 年韓國的公平貿易組織 Fairtrade Korea 正式成為公平貿易網絡一員, 韓國在 2012 年上任的首爾市長朴元淳,過去曾是韓國公平貿易協會的理事長, 上任後就積極推動公平貿易,宣佈將首爾打造成「公平交易城市」,制訂《公平 交易條例》並成立了「公平交易委員會」,由政府由上至下的推廣,在市政廳中 設立公平貿易商店(首爾市官方網站,2013),並讓連鎖便利商店提供公平商品 上架優惠,公平咖啡一年就有 30 億韓元的銷量,連韓國最大的寺廟,都宣布成 為「公平貿易寺廟」 ,所有寺廟的周邊商品都是公平商品(生態綠,2013) ,可見 公平貿易近年來在韓國成長飛快。而在 2017 年,韓國富川市(Bucheon)及仁川 市(Incheon)也相繼成為公平貿易城市(Fairtrade Towns International, 2017)。 而臺灣的公平貿易與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之發展,將在下一節詳述。. 23.

(31) 第二節 臺灣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發展 本章節以販售商品的商品或組織有無接受 FLO 公平貿易認證為分野,將臺 灣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分成下列兩種類型:. 壹、接受 FLO 認證的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 與歐美及亞洲其他國家相比,臺灣發展公平貿易的腳步較慢。臺灣公平貿 易發展約從 2006 年開始,販售 FLO 認證公平貿易商品的社會企業陸續創立,透 過優質商品與大力推廣,加上永續、環境、公益等議題日益受到關注,越來越多 消費大眾支持著這些社會企業。2010 年,臺灣的公平貿易商與支持者共同成立 臺灣公平貿易協會,推廣公平貿易產品、理念及 FLO 認證,目前有會員 35 名, 包含教授、學生以及臺灣的公平貿易商,包括有:生態綠、地球樹、馥聚、洋嘎、 繭裹子等,產品含括:咖啡、可可、巧克力、堅果、手工藝品、非洲花布、編織、 服飾、首飾等(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臺灣分會,2018)。 2015 年,臺灣公平貿易協會成為 FLO 轄下的「公平貿易推廣組織」(Fairtrade Marketing Organization,簡稱 FMO)臺灣分會,更名為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臺灣分 會,能授權、推廣及監察公平貿易認證標籤的使用,為全世界第八個,亞洲第四 個 FMO(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臺灣分會,2015) 。同年,台北市政府宣佈開始申請 成為「公平貿易城市」 ,並於 2017 年底成為華人地區第一個公平貿易城市(沈佩 瑤,2017) 。大約 10 年間,臺灣的公平貿易運動從零開始,從民間商家、團體, 到與政府一同合作,成為公平貿易城市的種種發展,快速蓬勃而令人驚訝。. 24.

(32) 一、農作物產業. 公平貿易產品品項多元,FLO 網站上記載的有香蕉、巧克力、咖啡、棉花、 鮮花、鮮果、黃金、蜂蜜、果汁、米、足球、糖、紅白酒、香料、藥草及複合商 品等 16 種以上。其中最受討論的公平貿易商品為咖啡,因為咖啡是南方國家除 了石油之外最有價值的出口商品,提供數百萬小農生計,卻也可從中看出殖民、 剝削及社會不公的長遠歷史,這些都突顯出咖啡在公平貿易網絡中最重要的位置 (Fridell, 2007: 80)。目前臺灣共有三家受 FLO 認證的貿易商,分別為商品為咖啡 的「生態綠」及「畢嘉士基金會」,以及商品為含油種籽與含油果的「M&I International Limited」 ,除生態綠是以企業為載體,進行公平貿易商品販售的社會 企業外,其他兩家不在本論文中討論。 生態綠的兩位創辦人徐文彥及余宛如,徐文彥大學念的是社會學,曾參與 各種社會運動,並曾任進入立法院擔任辦公室主任;余宛如擁有倫敦亞非大學飲 食人類學碩士學位,曾在立法院和外商公司上班,兩位創辦人借鏡國外經驗,反 思臺灣農業問題,他們認為引入國際公平貿易認證體系,向國人介紹好的認證系 統,建立一個生產者、消費者、通路商集結的良善市場,應能有效解決生產者貧 窮、消費者權益、生態保育等問題(胡哲生、梁瓊丹、卓秀足、吳宗昇,2013: 145-149)。 經過一連串努力,2007 年生態綠商業有限公司登記成立,並得到 FLO 的標 籤授權,成為華文地區第一批,也是臺灣第一家公平貿易認證與標籤授權商。成 立動機為實質推廣公平貿易產品與理念、推廣國際公平貿易組織 FLO 認證(林 至涵、余宛如,2013:286)。 其同時扮演貿易商、咖啡供應商及公平貿易倡議者等角色,徐文彥和余宛如 對於生態綠的經營策略是,先取得公平貿易商認證,同時強化消費者認知,最後 則發展在地區域性倫理消費的認證機制(胡哲生等,2013:152)。. 25.

(33) 生態綠的主要營收來自公平貿易咖啡豆批發(咖啡館餐廳) 、企業客戶(推 廣公平貿易茶水間) 、市場大通路販售,並接受「誠品」等自有品牌 ODM 代工。 目前除了在生態綠可以買到其供應之公平貿易認證咖啡豆外,其他通路有:聖德 科斯(86 間分店) 、誠品知味專櫃(20 間分店) 、HOLA(15 間分店) 、天和鮮物、 SOGO 敦化館 B2 超市、石尚自然探索屋、地球樹、臺灣文學館、Cheffresh Cafe、 穆勒咖啡館等全國各地咖啡館,以及線上通路 PChome 商店街、露天拍賣(胡哲 生等,2013:156、165)。2013 年底,專賣公平貿易產品的「公平超市」開張, 有 9 成商品來自國外,都經過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LO)、世界公平貿易組織 (WFTO)認可,而旗下擁有頂好及 JASONS 超市的惠康百貨也與生態綠合作, 成為全台第一個販售公平貿易商品的連鎖通路 (林慧貞,2013)。 在生態綠的積極推動下,公平貿易咖啡通路多元,從校園、咖啡店、餐廳、 旅館到連鎖的百貨,都可以見到公平貿易咖啡的蹤跡,讓臺灣消費者在全台各地 皆可購買,也致力在公司行號推廣公平貿易茶水間(生態綠,2018a) ,讓企業可 藉由公平貿易行使企業社會責任。 二、工藝產業. 除了咖啡產業之外,工藝產業也在臺灣蓬勃發展,其中最早販售公平貿易認 證商品的店家為「地球樹」 ,於 2006 年開始營業,主要進口日本兩大公平貿易團 體 People Tree 與 Nepal Bazaro 所開發設計的商品,專賣公平貿易衣飾及手工藝 品,目前有兩間實體店面,分別在臺北市大安區及中山區(社企流,2018)。 另外還有 2010 年成立的「繭裹子」 ,以公平貿易與環保設計的理念結合現代 設計與傳統工藝技術,同年加入臺灣公平貿易協會(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臺灣分會 前身) ,2013 年正式成為世界公平貿易組織 WFTO 的會員(繭裹子,2018a) 。繭 裹子的生產者來自於發展中國家,2017 年和 9 個國家、23 個組織合作,投入約 700 萬元的費用,90%的公平貿易組織都已通過保證公平貿易認證,遵守公平貿. 26.

(34) 易十項原則(繭裹子,2017)。目前在全臺灣有 9 家直營門市,也有在網路商店 販售商品(繭裹子,2018b)。 繭裹子的產品注重造型、手工、公平貿易和環境友善的概念,結合現代設計 與傳統技術,強調自然材質,環保回收的生產方式,並確保所有產品的原創性。 品牌強調現代設計和傳統工藝技術可以完美結合,並認為一個好的設計產品是尊 重環境與社會關懷。 除此之外臺灣還有許多代理商代理進口公平貿易的產品,但由於這些公司的 產品並非全面受到公平貿易認證,不符合「接受 FLO 認證的公平貿易導向社會 企業」之標準,因此不在此詳述。. 貳、未受 FLO 認證的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 除了接受 FLO 及 WFTO 認證的社會企業之外,臺灣還有一些希望以商業 模式幫助弱勢生產者的社會企業:咖啡產業有在印尼直接向小農採買咖啡豆、並 進行自然保育的的「雨林咖啡」;工藝產業有在發展中國家用當地原料,用適當 薪資及工作環境讓當地婦女生產的「奇姆娃手作坊」 、 「Motherhouse」 、 「棉樂悅事」 等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而除了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生產者之外,也有將目標 放在臺灣原住民農業發展的「光原社會企業」。這些社會企業雖沒有申請公平貿 易認證,但貿易過程中皆秉持不剝削的精神,給生產者好的工作環境、酬勞,望 能透過商品貿易改善生產者生活條件。 一、農作物產業. 因為臺灣並非第三世界國家,臺灣生產者生產的農作物無法申請 FLO 公平 貿易認證以銷售至國外市場,因此臺灣較少會將與農作物有關的社會企業和「公 平貿易」聯想在一起,無論是表明自己做的是公平貿易,或者被以公平貿易報導. 27.

(35) 的社會企業數量很少;而雇用國外生產者生產農作物的社會企業更是少之又少, 惟「雨林咖啡」與「光原社會企業」能做為臺灣農作物產業中未受認證公平貿易 導向社會企業代表。 「雨林咖啡」由吳子鈺先生於 2008 年一手創立,販售印尼蘇門答臘咖啡豆, 用高於 5~10%的收購價直接回饋給契作農民,並讓咖啡交易透明化,帳目、利潤 的使用完全公開。除了社會與經濟的幫助,雨林咖啡更與印尼 3 所大學合作,提 供獎學金進行熱帶雨林及熱帶殖民農業的基礎研究,50 多篇的論文成果未來可 望應用在保護雨林的計畫當中;近兩年,更擴大延伸至中小學及農民教育(朱永 光,2013b)。 「光原社會企業」於 2008 年成立,將目標放在協助臺灣原住民農業產銷, 創辦人整合現有資源,意在創造原住民在地就業機會,將土地、人力兩者結合, 推廣有機農業;同時發展自肥料製作、生產、銷售,形成產銷供應鏈,並撥出部 分盈餘,推動原住民部落教育及農業發展,成為一個以原住民為主體的社會企業 (光原社會企業,2014) 。其對於生產者的幫助方法與 FLO 相似,皆為給予「保 障收購價格」,讓生產者的經濟收入不受市場波動劇烈影響,可以穩定的拿到薪 資。光原目前已經慢慢退出阿里山,於 2015 年開始到菲律賓協助當地社區發展, 教導當地人用友善農法栽種咖啡、可可等作物,初期先由光原收購用自有品牌賣 到海外,之後還將協助他們建立合作社,將通路經營移轉給農民,讓他們從生產 到銷售都能自行掌握(顏和正,2017)。 二、工藝產業. 相較之下,未受認證的公平貿易導向工藝產業數量便較多,以下以創立年 份作為論述順序:. 28.

(36) 「奇姆娃」為 2004 年由林良恕成立的手織品牌,20 年前林良恕接觸罕為人 知的高山克倫部落及泰緬邊境難民營,從事人道援助工作,為了鼓勵當地婦女能 有一技之長,自立營生、改善生活, 「奇姆娃」就在這樣的概念下誕生。 「奇姆娃」 工作坊位於泰緬邊境上的美索(Mae Sot) ,鼓勵村民在沒有化學污染的土地上, 小規模友善種植棉花,手捻成粗細不太一致的棉線,再以天然染的方式,採集叢 林裡的樹木、花草、昆蟲等古法染色,織出具古樸手感的布,結合現代時尚簡約 設計風格,生產包包、手機套等多種極富質感的商品,並將販賣收益回饋當地。 「奇姆娃」漂洋過海返回臺灣,打造社會企業品牌,並積極探索在臺灣市場生根 發展的可能性,該品牌訴求的理念包含:公平貿易、國際人道救援、友善土地耕 作、弱勢族群自立(朱永光,2014)。 Motherhouse 是日本時尚服飾品牌,在 2006 年由年僅 24 歲的山口繪理子成 立,秉持「透過時尚來解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問題」的理念,希望透過時尚為發 展中國家孟加拉及尼泊爾建立平等、永續的經濟活動,讓他們並非只是接受援助, 也能自主地改變自己和社會,在日本捲起一波公益消費的熱潮。Motherhouse 產 品以各式包包為主,讓當地生產者用發展中國家素材(黃麻、牛皮等)及傳統技 術(植物染、手工刺繡等)製作,給予他們優良的工作環境、較平均薪資高出許 多的工資,也在發展中國家開啟了職業訓練計畫、捐助街童書包計畫等,謹守在 貿易過程中公平、不剝削的原則,也給予開發中國家生產者許多實質幫助。目前 在臺灣設有 1 家直營門市、在北部 5 家百貨公司設立專櫃,並於網路商店販售商 品(Motherhouse,2018)。 林念慈於 2013 年創立「棉樂悅事工坊」,在尼泊爾城市及鄉村推廣布衛生 棉的使用及環保正向月事運動。希望透過尼泊爾村落婦女的手作,提供女性就業 機會,發展女性微型經濟及技能培養。棉樂悅事工坊在尼泊爾的計畫還包括,開 發對環境、女性及家庭友善的生活用品,實踐永續生活方式;成立社區有機農產. 29.

(37) 品小舖及婦女手作工坊;以公平貿易及社會企業為基礎,成為尼泊爾社區永續發 展的一環 (戴雅真,2017)。 這些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雖然未申請國際性的 FLO 認證,但他們皆與發 展中國家生產者合作,公平對待生產者、友善對待環境,將社區發展納入他們的 商業模式之中。. 30.

(38) 第三節 公平貿易認證對利害關係人之影響. 公平貿易認證組織對於商品的認證不遺餘力,背後的涵義便是希望透過第 三方透明公開的認證,確保商品每一個環節的社會、經濟、環境三向度皆有透過 監督、符合明文規定的標準,可以帶給生產者、消費者、環境良善的改變。 由於臺灣為已發展國家,社會經濟狀況較第三世界國家穩定、進步,因此臺 灣的農民或生產者無法申請成為 FLO 公平貿易的生產者團體,加上臺灣公平貿 易導向社會企業僅發展 10 年左右,國內學者的文獻對公平貿易的關注較少,此 節將以較多篇幅回顧國外學者透過文件分析,或實地到發展中國家的田野調查, 整理出公平貿易認證帶給利害關係人的正負向影響,其中利害關係人包含「公平 貿易導向社會企業」及「生產者」,然而文獻中較難找到完全符合「公平貿易導 向社會企業」之資料,但其買賣行為與貿易商條件相似,皆為進口開發中國家之 產品(包含農作物,如咖啡、可可、香料等,或是各類手工藝品)進行販售,因 此部分資料統整自公平貿易產品之商業端(包含貿易商、零售商、製造商等)之 相關文獻,以便後續設計訪談大綱及與訪談內容做討論。. 壹、 對公平貿易導向社會企業的影響 一、正向影響. (一)可取信於消費者 自從 2002 年公平貿易標籤開始推廣以來,它就是世界上最廣泛被認識的社 會發展標籤,擁有此標籤的貿易商能以可信的方式證明,他對供應鏈中的人們有 正向的影響(FLO, 2018e)。 FLOCERT 能證明貿易商每日的商業實踐是公平的,保證其正直,並支持品 牌聲譽。消費者能夠對企業有足夠的信賴基礎。貿易商能對外界展示其對生產鏈. 31.

(39) 中的生產者所做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發展的努力(FLOCERT, 2018b)。 而 貿 易 商 選 擇 公 平 貿 易 的 原 因 , 根 據 德 國 公 平 貿 易 協 會 ( Fairtrade Deutschland)發表的一項從 2000 年到 2015 年之調查,德國的傳統零售業或製造 商接觸公平貿易後,從 2000 年開始慢慢增加公平貿易商品販售,到盡量完全執 行公平貿易的標準,從販賣的數量到商品的多元性都可以看出其非常明顯地擴張, 而擴張的原因如下表所示,可歸納為三個面向:消費者開始關注公平貿易或社會 永續議題、增加市場區隔、希望盡社會責任(Sandra Bäthge, M.A., 2016)。 表 2-1、製造或增加供應公平貿易產品的原因 百分比. 原因 顧客對公平貿易的要求提升. 48%. 希望能盡到社會責任. 46%. 讓自己與競爭者有所差異. 42%. 這些商品保證最低的社會標準,可減少因產品缺陷而產生爭議的可 32% 能 想讓關注社會永續的顧客來購買商品. 27%. 公平貿易是個被日漸關注的市場,本公司希望能一同參與. 14%. 本公司的目標就是那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的商品. 11%. 公平貿易商品的附加價值高於傳統商品. 2%. 無法回答. 2% 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Sandra Bäthge, M.A.(2016). (二)與生產者網絡建立穩定關係 貿易商將會與其生產鏈保持長久的連結,確定穩定地擁有有值得信賴的生 產鏈夥伴網絡,並且能進到公平貿易的平台連結許多組織,在公平貿易供應鏈中 保證公平,且建立透明及值得信賴的關係(FLOCERT, 2018b)。. 32.

(40) 而 Child(2012: 10)認為,公平貿易的獨特之處是能連結一個生產鏈中不 同位置的人,例如已開發國家的貿易商會親自到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社區,去簽 合約、監督生產設備及過程、作訓練等,這樣的關係是很值得注意的,因為商人 直接接觸到這些會因為他們的決定受到影響的人們。另外他的訪談結果也認為, 美國的貿易商認知自己的努力是很高尚的,營造出關懷的自我意象,他們也認為 這樣他人中心的行為將會創造出極有意義的不同。 (三)對行銷有益 Child(2012: 10)之研究訪談個案是一家有 40 年歷史的咖啡豆貿易商,其 從未使用公平貿易認證咖啡豆到目前販售兩種認證咖啡豆,其稱未全數使用認證 咖啡豆是因為經濟考量,因消費者無法全數接受價格上漲,另外受訪者也認為公 平貿易的確是一個有價值的行銷工具。 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公平貿易認證除了可以對生產者帶來正向影響之外, 也能夠帶給商業端保障,主要是能向外界(主要是消費者)證明該企業是公平正 直的,並在商業發展之外進行企業的社會、經濟、環境發展責任,成為有價值的 行銷工具,也能從公平貿易網絡中找到合適穩定的生產者夥伴。 二、負向影響. 在楊長林、陳妍伶、徐承道、簡毓儀(2015:86-87)的研究中,可瞭解到 臺灣販售受公平貿易認證的公平貿易商店,經營上遇到的困難有: (一)社會目標與商業目標無法平衡 文創小市集的興起,使得部分產品與公平貿易商品重疊,從而壓縮公平貿 易產品發展的空間。在競爭壓力下,使得商店一直往企業經營方向移動,造成公 平貿易理念的推動受到限制,也讓社會使命與社會貢獻漸漸不明確。. 33.

(41) (二)商品單價較高,難以行銷 由於公平貿易商品大多為手工製品,產品的生產周期較長且商品更新速度 慢,使得商品的持續回購動力不足。此外,公平貿易商品的單價往往較高,在面 對經濟衰退的環境中,易造成消費者購買意願不足。 在商品上僅標示著公平貿易商品,而未有其他說明,難以藉由商品的推廣 讓民眾對於公平貿易多加認識。目前商品為寄售於 HOLA 及一些有機商店,受 限於商家的空間與商品陳列規劃,難以有效宣揚公平貿易理念。由於公平貿易商 品的訂價往往高於市面上同類型產品,在沒有足夠的說明下,將難以吸引消費者 購買。 而在咖啡產業方面,De Pelsmacker 等人(2005;林希軒,2011:75)進行 比利時消費者對公平交易咖啡的願付意願調查,結果指出只有 10%的調查對象 願意付目前市面上公平交易咖啡豆的價錢(比一般咖啡高 27%),可見在公平貿 易咖啡產業也有因為訂價較高,消費者較不買單的情況。 (三)公平貿易組織封閉保守 創業初期遇到的困難,主要來自於公平貿易組織本身的系統太過封閉且態 度過於保守,對尚未經過認證的廠商較不信任,而造成與生產者合作較困難,且 創業初期因銷售量不多,向生產者訂購的數量很少,無法達到規模經濟。 (四)無法將公平貿易範圍擴展到臺灣小農 許多公平貿易社會企業也期待公平貿易能協助臺灣小農,但是因為下述原 因,無法順利進行: 對於臺灣的公平貿易在國際推廣部分,因臺灣非第三世界國家,使得臺灣 農產品無法通過國際公平貿易組織的認證,只能在國內市場銷售。此外,臺灣的. 34.

(42) 有機認證體制相當混亂,且認證標章及費用等進場門檻高,使得小型生產者認證 的推動相當困難。 另外,臺灣的咖啡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且不同地區咖啡的生產量及品質差 異頗大,無法與一般進口咖啡豆競爭。並由於農民沒有一個有效行銷體系的建立 及品質的把關,導致一些產區生產與銷售失衡;再加上有不肖商人摻入進口咖啡 豆的仿冒事件發生,讓消費者在面對價格頗高的臺灣在咖啡時產生疑慮(張謙俊、 陳惠芳、廖肇祥,2010)。. 貳、 對生產者的影響 一、正向影響. 根據 FLO 網站敘述,公平貿易提供生產者 4 項最重要的益處:提供生產者 穩定的價格、社區發展金、穩定的夥伴關係、對生產者的培力(FLO, 2018e),以. 及 WFTO 檢驗公平貿易組織的十大原則中,與生產者直接相關的:為經濟弱勢 的生產者製造機會;行事透明可責;力行公平貿易;以公平價格付款;禁止童工 及強迫勞動;去除歧視、促進性別平等、提升女性經濟能力及自由;確保良好的 工作條件;幫助生產者建構能力。. 文獻檢閱中可以看見許多公平貿易帶給生產者助益的實證,其中大多數學 者關注公平貿易扶貧的經驗,以及生產者經濟能力提升後,加以社區發展金,在 其他方面(如衛生條件、職業訓練、教育)投注資源,以利整體發展。 (一)提供生產者穩定而公平的價格 根據WFTO十大原則第一條:為經濟弱勢的生產者製造機會,透過貿易的形 式降低貧窮一直都是公平貿易組織最主要的目標,其需要使這些生產者能夠從收 入不穩定和貧窮的狀態,到經濟自立的狀態。.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chos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access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commodities, institute of emphasis from

For the next nitrogen delivery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high-tech industry, nitrogen suppl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efore, this study will be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gathered by literature review related to quality of service refers to the heading, through depth interviews, expect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cross-strait visitor’s tourist experience.With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otives stated as abov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