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相關研究"

Copied!
18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秀蓉 博士.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 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鄭乃連 撰. i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

(2) 誌謝詞 一晃眼心輔所四年的時間,對我而言彷彿闖關過程般,關關難過關關過,一關還有 一關高,總算衝刺到最後論文階段,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陳秀蓉老師,一路以來的 用心指導,使我學習到如何嚴謹作研究,讓論文朝向具有學術貢獻之目標,謝謝口 委林家興老師、曾文志老師,口試時給予我許多肯定和寶貴意見,也讓我看到自己 努力的價值。 要謝謝在這段得來不易結果中,多少歡笑淚水焦躁惶恐之中,所有幫助過我的 人,往往是一盞盞明燈指引著我,在黑暗中能夠繼續走下去,謝謝師大心輔系所、 竹大心諮系、耕莘專校、各地的學長姐弟妹、同學、師長們,協助進行問卷的轉發 與填寫,讓我發現自己有機會完成這項挑戰;謝謝口試前來幫忙的璧君、益欣、思 嘉、煜智,情義相挺讓我安心準備,減輕一點現場焦慮但真的好窩心;謝謝亦新、 鈺茜、宇喬、琇雅,這一年幾乎周周見面,彼此支持賦能真的好重要,讓我再度重 拾活力;謝謝禎芸、怡婷、元傑,在我各種壓力之下幫我思考解決方法;謝謝學姊 昱潔,在一起衝刺之中,聆聽我所有壓力和願意幫忙;謝謝香伶,真誠鼓勵關心又 督促,總是能由你那得到好多情緒支持;謝謝室友阿沂,包容我宣洩好多冗長的焦 慮;謝謝床腳阿包,一起渡過了冬天又夏天,分享生活點滴和焦慮再一起前進;謝 謝謝謝學姊嘉鈴,在我最無助崩潰時義不容辭和我一起面對解決,沒有你我無法完 成不可能的任務;謝謝摯友若耘,越洋視訊不定期關心是我充電來源;謝謝貼心的 威銍,可靠的幫我清除障礙並不斷鼓勵和督促我,論文若有潛意識,應該是你付出 了很大部分;謝謝我的家人、爹地與媽咪,世界上最無條件的支持關懷信任,女兒 我終於做到了喔!或許還有好多的感謝無法一一說出口,以及曾經給我一句加油打 氣的人,都是支持我能走到現在的力量。 最後,其實最感謝的人是我自己,我永遠會記得,在這段過程中我是多麼不相 信自己,十分感謝所有的匯聚力量,讓我沒有輕易放棄自己,努力堅持地走到最後, 就算不夠完美,但卻是自我實現之作。2013 年夏天,我終於能夠擺脫開口閉口論 文焦慮症,邁向嶄新笑嗨嗨人生。未來無論遇到任何困難挫折,我想我會記得這一 年的歷練與成長,然後再勇敢的笑出來,相信自己我真的可以。 謝天謝地,我總算畢業了!!!. 乃連 2013.8.19. i.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和正負向情感性 之間的關聯性、預測力與中介效果。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並以便利性抽樣, 向台灣西部的大專院校學生進行施測,總計回收 589 份有效問卷。根據問卷調查 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分析方法為描述統計、驗證性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正向情感性」未有顯著相關,與「負向情感性」 有顯著正相關。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情緒調節」有顯著負相關。大學生 的「共依附特質」與「人際效能」有顯著負相關。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與「正 向情感性」有顯著正相關,與「負向情感性」有顯著負相關。大學生的「人際效 能」與「正向情感性」有顯著正相關,與「負向情感性」有顯著負相關。大學生 的「情緒調節」與「人際效能」有顯著正相關。. 二、「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和「人際效能」可以解釋大學生「正向情感性」 36%變異量,且「情緒調節」 、 「人際效能」具有正向預測力, 「共依附特質」具有 負向預測力。在各個變項的分量表預測「正向情感性」方面,大學生的「認同照 顧者角色」、「調整策略」、「情緒反省」、「情緒效能」、「社交效能預期」、「社交結 果預期」具有正向預測力。其中以「情緒反省」的預測力最高,「社交效能預期」 的預測力次之。. 三、「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和「人際效能」可以解釋大學生「負向情感性」 42.3%變異量,且「共依附特質」具有正向預測力, 「情緒調節」 、 「人際效能」具 有負向預測力。各個變項的分量表預測「負向情感性」方面,大學生的「以他人 ii.

(4) 為焦點」 、 「認同照顧者角色」 、 「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 、 「情緒表達」 、 「情緒效能」 具有正向預測力,其中「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的預測力最高, 「情緒效能」的預 測力次之。. 四、 「情緒調節」在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正向情感性」之間的完全中介效 果不成立; 「情緒調節」在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負向情感性」之間的部份 中介效果成立,其中「情緒表達」、「情緒效能」作為大學生的「以他人為焦點」 和「負向情感性」之間的部份中介效果成立;而「情緒表達」、「情緒效能」作為 大學生的「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和「負向情感性」之間的部份中介效果成立。. 五、 「人際效能」在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正向情感性」之間的完全中介效 果不成立; 「人際效能」在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負向情感性」之間的部份 中介效果成立;其中「社交效能預期」在大學生的「以他人為焦點」與「負向情 感性」之間的部分中介效果成立;另外「社交效能預期」在大學生的「透過關係 獲得意義感」與「負向情感性」之間的部份中介效果成立。. 本研究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大專院校諮商與學校輔導工作,提出具 體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正負向情感性. iii.

(5)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dependency,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personal Efficacy,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for College Students Nai-Lien Cheng.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dependency,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personal efficacy,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a collection of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to a sample of 589 college students from western universities in Taiwan. A method of accidental sampling is adopted. All the collected data a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b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Codependency were not related to positive affect. Codependency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negative affect. Codependency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Positive affect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Negaitive affect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Emotion regulation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interpersonal efficacy. 2.College students’s codependency,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that could predict positive affect and account for 36% variance. College students’s identified caretaking activities, regulation strategy, emotion reflection, emotion efficacy, social efficacy expectation, and social outcome expectation that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positive affect. Moever, emotion reflection was the most dominant factor in predicting positive affect. 3. College students’s codependency,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that iv.

(6) could predict negative affect and account for 36% variance. College students’ extreme focus outside of self, identified caretaking activities, attempts to derive a sense of purpose through relationships,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 efficacy  that 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positive affect.  Moever, captering a sense of purpose through relationships was the most dominant factor in predicting negative affect.  4. Emotion regulation has no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codependency and positive affect. Emotion regulation has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codependency and negative affect.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 efficacy have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extreme focus outside of self and negative affect.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motion efficacy have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attempts to derive a sense of purpose through relationships and negative affect. 5. Interpersonal efficacy has no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codependency and positive affect. Interpersonal efficacy has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codependency and negative affect. Social efficacy expectation has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extreme focus outside of self and negative affect. Social efficacy expectation has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attempts to derive a sense of purpose through relationships and negative affect.. Based on the results,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odependency,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personal efficacy,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v.

(7) 目錄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i 表目錄 ........................................................................................................................... vi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共依附理論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情緒調節理論與相關研究 .....................................................................27. 第三節. 人際效能與相關研究 .............................................................................39. 第四節. 正負向情感性與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2. 第五節. 研究程序與資料處理 .............................................................................8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89.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 負向情感性之差異 .................................................................................89 vi.

(8) 第二節. 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相關 ...........101. 第三節. 中介效果之檢驗 ...................................................................................115.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討論 .......................................................................................................127. 第二節. 實務建議 ...............................................................................................140. 第三節. 研究貢獻、限制與建議 .......................................................................144. 參考文獻 .......................................................................................................................146 中文部份 ...............................................................................................................146 英文部份 ...............................................................................................................149 附錄 ...............................................................................................................................156 附錄一「預試施測使用量表」 ...........................................................................156 附錄二「正式施測使用量表」 ...........................................................................163 附錄三「未達顯著的中介效果檢驗摘要表」 ...................................................170 附錄四「研究工具同意書」 ...............................................................................174. vii.

(9) 表目錄 表 2-1-1 常用的共依附測量工具整理 .......................................................................16 表 2-1-2 共依附的國內相關研究主題 ...........................................................................23 表 3-3-1 正式樣本平均年齡 .......................................................................................59 表 3-3-2 正式樣本基本資料摘要表 ...........................................................................59 表 3-3-3 正式樣本背景特性摘要表 ...........................................................................60 表 3-4-1 「共依附量表」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63 表 3-4-2 共依附模式的整體適配度考驗結果 ...........................................................68 表 3-4-3 共依附模式的個別指標信度和潛在變項組成信度、平均變異抽取量 ...68 表 3-4-4 「情緒調節量表」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71 表 3-4-5 情緒調節模式的整體適配度考驗結果 .......................................................77 表 3-4-6 情緒調節模式的個別指標信度和潛在變項組成信度、平均變異抽取 量 ...................................................................................................................77 表 3-4-7 「情緒調節量表」總分及各分量表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75 表 3-4-8 「人際效能量表」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79 表 3-4-9 「正負向情感性量表」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82 表 4-1-1 性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0 表 4-1-2 年級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0 表 4-1-3 「感情狀況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2 表 4-1-4 家中居住地變異數之分析摘要表 ...............................................................93 表 4-1-5 家中排行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4 表 4-1-6 父母婚姻狀況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 4-1-7 父親教育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 4-1-8 母親教育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7 表 4-1-9 父親職業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8 viii.

(10) 表 4-1-10 母親職業之變異數之分析摘要表 ...............................................................99 表 4-2-1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負 向情感性」之相關矩陣 .............................................................................105 表 4-2-2 各研究變項對「正向情感性」的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107 表 4-2-3 各研究變項對「負向情感性」的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109 表 4-2-4 各研究變項分量表對「正向情感性」的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111 表 4-2-5 各研究變項分量表對「負向情感性」的階層迴歸分析摘要表 .............113 表 4-3-1 情緒調節在共依附特質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介效果 .............................116 表 4-3-2 「情緒表達」在「以他人為焦點」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介效果 .........119 表 4-3-3 「情緒效能」在「以他人為焦點」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介效果 .........119 表 4-3-4 「情緒表達」在「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介效 果 .................................................................................................................120 表 4-3-5 「情緒效能」在「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介效 果 .................................................................................................................120 表 4-3-6 人際效能在共依附特質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介效果 .............................122 表 4-3-7 「社交效能預期」在「以他人為焦點」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介效果 .124 表 4-3-8 「社交效能預期」在「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與負向情感性間的中 介效果 .........................................................................................................125 表 5-1-1 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和正 負向情感之差異檢定結果摘要表 .............................................................127 表 5-1-2 大學生的情緒調節、人際效能在共依附特質與正負向情感之間的中 介檢驗結果摘要表 .....................................................................................137. ix.

(11) 圖目錄 圖 2-2-1 情緒調整的雙向歷程模式 ...........................................................................28 圖 2-2-2 情緒調節歷程模式 .......................................................................................29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53 圖 3-4-1 共依附模式架構與標準化參數估計值(*p < .05)...................................67 圖 3-4-2 情緒調節模式架構與標準化參數估計值(*p < .05)...............................76 圖 4-3-1 情緒調節在共依附特質與負向情感性之間的中介結果 .........................126 圖 4-3-2 人際效能在共依附特質與負向情感性之間的中介結果 .........................126                                        . 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與情緒調節、人際效能和正負向情感 性之相關研究,本章共分為三節,分別說明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再針對本研究 之相關名詞給予明確界定。.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共依附與人際互動關係 Beattie(1995)將共依附傾向定義為:「個體易受到某些特定人物的掌控,而 左右自己的行為,因而產生無法不控制他人的強迫性觀念」 (引自廣梅芳譯,2003) 。 共依附(codependency)概念源自 1940 早期酒癮問題家庭之中,在家庭治療中發 現,酒癮者與其家屬之間存有一種共生的病症,即家屬的行為滿足了酒癮者想要被 照顧的需要,而酒癮者的行為也反過來滿足家屬想控制、照顧對方的需要,即兩者 相互滿足彼此的需要,無形中也維持了此種功能性的失調行為和關係模式(引自楊 雪龍、童輝杰,2010)。因此由酒癮者身上與周遭他人的人際關係來看,此種一再 重覆上演的模式,顯示其身邊有繼續這種生活的他人存在,並維持相互依存的關係 模式,這種關係模式不僅存在於酒癮患者本身的上癮行為,更包涵其與照顧家屬之 間的行為模式,也形成了一種令人「上癮」的共依附關係。而直到 1970 年代後期 「共依附」一詞,才首度出現在醫學臨床用語中,對於此定義眾說紛紜,而除了對 酒精、藥物等上癮行為之外,近來研究將共依附延伸至個體對於「關係」的上癮, 共依附者會與其伴侶維持強烈的連結,即便處在充滿壓力、遭受虐待和缺乏補償報 酬的關係之下,也體認到應該放棄此一不健康的關係,卻仍會藉由否認問題和自我 欺騙的方式,相信能藉由改變對方而得到快樂,因而是種沉溺於失調關係的特徵描 述,表現出的行為例如:需要感到自己被需要、想當救贖者、無法棄之他人於不顧、 常將自己的問題擺至最後、無法認清事實等(楊雪龍、童輝杰,2010;廣梅芳譯, 2003;Wright & Wright, 1991;Noriega, Ramos, & Villa, 2008)。 1.

(13) 共依附者似乎有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困難,源自於失功能家庭的共依附者, 可能因未能發展自我認同感、信任感,而影響了人際親密能力,且當個體越把重心 放在對方身上,過度依附在關係中時,越無法獲得親密感受(陳秀菁、吳麗娟、林 世華,2004)。近年來對與共依附特質的描述,不再以病態症狀觀點來看,而將其 視為是個人在相互關係中顯現的一種特定的特質傾向,且存在於各種人際互動中, 意即新的共依附建構係將共依附者視為不僅出現在酒癮或虐待家庭裡,也不僅限於 臨床症候群的名詞,而是顯現於各種人際互動和親密中的特殊關係(蘇子堯、許妍 飛譯,2011;Cullen & Carr, 1999)。過去,Springer、Britt 與 Schlenker(1998)曾 以一般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共依附傾向者具有較低的自尊和人際控制感,以及 較高的社交焦慮和失能的依附型態。此外,一些研究也同樣指出,大學生進入新的 成長階段與生活方式,不同人際氛圍的改變、外務繁忙可能造成人際疏離、自我認 知偏差、期待過高並害怕被拒絕……等人際困擾問題,進而影響生活適應(江文慈, 2004)。目前國內、外針對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現狀的實徵研究為數不多,鑑於大 學生的人際關係是校園生活適應的重要一環,藉由人際互動滿足內在的人際心理需 求,也學習融入社會環境的人際技巧。是以,了解大學生在校園人際互動中的共依 附特質傾向程度為何,實有進一步探究之重要性。. 二、共依附、情緒與正負向情感性之關係 在共依附傾向與個體健康因素方面,過去研究多關注於身體疾病、其他人格 疾患的共病性、心臟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的受損,以及與憂鬱的相關等(Collins, 1993),例如 Hughes-Hammer、Martsolf 與 Zeller(1998)指出共依附特質與憂鬱 之間具有極高相關性,在後續研究也得到類似之結果,並試圖納入了共依附與生 活品質、察覺自我健康程度、身體的機能、疾病預防行為等健康因素之關聯 (Martsolf, Sedlak, & Doheny, 2000) 。程玲玲(2008)研究發現,個體長期處在壓 力家庭下更易發展出共依附特質,生理症狀、心理症狀、自我概念、恥感等能預 2.

(14) 測其共依附情形。吳麗娟(1995)也提到共依附是個體獨立自主性發展不良的結 果,影響身心適應甚鉅。此外,Cullen 與 Carr(1999)比較不同程度的共依附組 別,發現高共依附組,其與酗酒或虐待之原生家庭因素不明顯,反而與人際失功 能和心理健康適應的相關更大,包括溝通和情感表達與情緒涉入的困難,與他人 維持關係的困難,以及較高的心理適應問題,這些心理適應問題涵括憂鬱、焦慮、 抱怨精神官能症狀、較低的自尊。即便高共依附者的原生家庭因素,與其他低共 依附者並無明顯差異,但其卻較無法向他人尋求協助,顯示與他人互動關係的失 能型態。另 Mellody 描述共依附者由於長期在乎周遭人的喜怒哀樂,將自己的成 就建築在別人的喜悅之上,以致情緒無法自主,破壞自身生活及人際關係的和諧 (邱紫穎譯,1996)如此,共依附特質者在關係中會產生許多負向情緒的聯結, 較少正向回饋帶來的負向情緒連結,其自我情緒應該長期偏向過高的負向情緒及 過低的正向情緒。 根據 Watson、Clark 與 Tellegen(1988)的論點,個體生活經歷每日大小的事 物,同時也具備了不同程度的正向情感性和負向情感性,他們認為正、負向情感 性可視為呈現個體在不同情緒方面的感受程度,但若個體經常處於某種情感特 性,就可視作是一種人格特徵,許多研究證實正負、向情感性與憂鬱、焦慮、樂 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社會支持、社交畏懼等皆有關,而易演變成各種心理 適應問題(鄧閔鴻、張素凰,2006;Watson, 2002;Beck, et al., 2003;Sellbom, Ben-Porath & Bagby, 2008;Greenglass & Fiksenbaum, 2009) 。另一方面,正向情感 性的呈現以及負向情感性的缺乏,被視為是一種情緒幸福感的反映,主觀幸福感 是一種個人對於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之認知性評價,其對快樂生活的建構,由生 活滿意,以及正、負向情感性的平衡所構成(Diener, 1984;Keyes & Magyar-More, 2003) 。本研究欲假設個體之共依附特質與其正負向情緒之狀態有緊密關係,然而 因為現今尚無研究完整探究共依附者的情緒狀態,以及所呈現的正負向情感性之 向度和程度為何,亦是研究者關切的另一項問題。 3.

(15) 三、共依附、情緒調節與正負向情感性之關係 共依附者在情緒表現性上是衝突的,一方面似乎易隱藏自我情緒,以滿足和 照顧他人需求為主,但又因需與重要他人之間有好的關係,情緒常過度涉入的, 易受對方影響而被控制情緒,而忽略自身需求,也無法表達自我真實情緒(新苗 編譯小組譯,2000) 。情緒調節是個體調節正負向情感性的歷程,可界定為「個體 監控、評估與修正情緒之運作,以達成個人內在情緒平衡和社會互動目標的歷程」 (江文慈,2004) ,也反映在人際關係中的互動,Gross 與 John( 2003)指出個體 常藉由調節情緒,與他們的重要他人維持良好關係,壓抑者可能較少向他人分享 情緒經驗,包括正向或負向的情緒,因而失去較親近的互動,影響其獲得人際支 持與社會網絡。因此,情緒調節包含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在人際互動中 越能適當表達自己情緒感受的人,越能信任及依賴好友,並感受到友誼的親密感, 而越能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態及引發情緒的原因,管理和掌握自身情緒反應的勝任 感越高;而越少使用不當的情緒表達方式者,與好友發生衝突和爭論的行為也越 少(林慧姿、程景琳,2006) ,顯示情緒調節的作用,能有效增進人際相處上的親 密感和信任感。共依附者在情緒上容易依賴重要他人或過度涉入,人際上亦有強 烈的需求,甚至因為無法信任他人與自身的低自尊,而認為無法再擁有一段深刻 的人際互動,但過多的依賴和不穩固的人際關係,卻易失去更多自我,內在真正 的需求永遠無法獲得滿足。 Côté、Gyurak 與 Levenson( 2010)研究表示調整情緒表現的能力,有助於人 們彈性地因應情境要求,成為幸福感與成功的有關指標。情緒調節從功能性來看, 習慣運用再評價策略的人,展現出較少的憂鬱症狀,與正向功能之間具正相關, 對生活的滿意度更高,更樂觀,並擁有較高的自尊;習慣運用壓抑策略的人,則 與幸福感間呈負相關,個人也出現較多憂鬱症狀,對生活滿意度較低,具有較低 的自尊,也較悲觀(Gross & John, 2003) 。因此,情緒調節在適應中扮演重要角色, 而適當的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會隨著個體的成熟而改變(Thompson & Meyer, 4.

(16) 2007) ,運用調整策略以掌控生氣、焦慮、罪惡感等負面情緒,同時也會調整自己 情緒的內在需求,與外在環境、人際互動的情緒需求達成一致,以建構符合個體 想要的生活狀態(江文慈,1999) 。共依附者若能擁有適當情緒調節能力應該相當 重要,王春展(2006)提示情緒調節的作用在於節制負面情緒,積極維持正面情 緒,對於個體的生活適應、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相當重要(王春展,2006) ,因此 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共依附傾向者,如何可能透過情緒調節能力,可有效幫助其 因應在人際和自身情緒需求之間的平衡,以增進其情緒的健康。. 四、共依附、人際效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關係 社交自我效能被視為社交自我概念和測量社會適應的指標之一,情緒困擾青 少年的社會自我效能,比其他社會適應良好的同儕來得低(Connolly, 1989),故 被證實為社交能力的內涵和心理健康之要素,影響個體正負向情感性。李靜如、 林邦傑和修慧蘭(2011)以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成人依附類型 中,逃避依附與焦慮依附者會透過社交自我效能,間接影響寂寞和憂鬱;且 Mallinckrodt 和 Wei(2005)研究大學生的社交能力與心理壓力之關係,顯示社交 自我效能與情緒覺察能力,在焦慮依附和逃避依附關係與心理壓力之間皆具有中 介作用。故可歸結出社交自我效能在大學生的人際網絡中,與心理感受之間的影 響扮有重要角色,而由於共依附特質容易在緊密關係中,彰顯其各種情緒和不適 應的心理功能,而共依附者可能傾向缺乏人際互動的自我效能感,故本研究納入 人際效能作為社會認知變項,以及藉由情緒調節的觀點,了解對情緒的覺察、表 達等,使共依附者擁有較適應的情感,因此情緒調節能力和人際效能感,對於共 依附者而言,將是展現自我控制、看重自我需求之表現。 具有共依附特質傾向的大學生,源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複製其人際與 情緒經驗模式,延伸至大學生在校園內外的人際互動經驗,由於處在青少年橫跨 至成人的發展階段,仍具有人際經驗的可塑性,故本研究欲探討共依附特質在大 5.

(17) 學生的關係互動中,與內在情緒感受之間的關係,由於過度黏著性的情感,可能 對大學生的人際、情緒等均有不利的影響,因此藉由人際效能和情緒調節兩種個 體內在能力,提升其正負向情感性的影響,並了解在共依附特質與正負向情感性 之間的中介作用效果。.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現況 二、探討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間的相關性。 三、探討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對正負向情感性的預測力。 四、探討情緒調節在共依附特質與正負向情感性之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五、探討人際效能在共依附特質與正負向情感性之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共依附特質 共依附特質是指一種自原生家庭中所發展出的與他人連結之模式,而形成在關 係中所表現出的人際特質,屬於一種連續向度的特質傾向,其特徵包含:以他人為 焦點、認同照顧者角色、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以及無法表達情感。本研究根據 Spann 與 Fischer(1990)編制的共依附量表之定義,分數越高表示共依附特質傾向越高, 四個共依附特質的內涵說明如下: (一)以他人為焦點:將生活重心放在他人身上。 (二)認同照顧者角色:被他人的問題所縈繞,而忽略照顧自己。 (三)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渴求愛與讚許,依附在關係中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四)無法表達情感:難以誠實、開放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6.

(18) 二、情緒調節 情緒調節是指個體面對被喚起情緒的某一情境刺激,去監控、評估與修正情 緒之運作,以達成個人內在情緒平衡和社會互動目標的歷程,本研究參考江文慈 (1999)統整情緒調節五個面向之定義,其內涵說明如下: (一)情緒覺察(emotional awareness):意指當情緒產生時,個體能夠知覺到情 緒訊息,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變化、感覺和思想,察覺該情緒存在的事實, 以及引發情緒的原因。 (二)情緒表達(emotional expression) :意指個體能夠適當的表達自己情緒的感 受,並能控制該情緒所引發的衝動行為。 (三)調整策略(regulation strategy):意指個體能夠運用可行的策略調整,並改 善情緒狀態的強度和持續度,以節制負向情緒或維持正向情緒。 (四)情緒反省(emotion reflection):意指個體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反應和 表現,並能主動省思、評估情緒調節的適當性及效益,適時加以修正和改善。 (五)情緒效能(emotion efficacy) :意指個體對自己調節情緒能力的信念與判斷, 亦即個體對自己能夠管理和掌握情緒所反應出來的勝任感。. 三、人際效能 本研究根據李靜如等人(2011)對人際效能的定義,是指個體在社交情境中, 認為自己有無能力與人交往,並獲致何種結果的信念,人際效能的兩個向度內涵 說明如下: 一、社交效能預期:指個體對自我社交行為的表現評估。 二、社交結果預期:指個體預期若採取社交技巧或行為後,將導致成功或失敗的 可能性。 四、正負向情感性 正負向情感性是指構成情緒經驗的兩個基本向度,包括正向情感性(positive 7.

(19) affect, PA)和負向情感性(negative affect, NA) ,彼此互為獨立的兩種情緒性傾向, 可作為一種短期的情緒狀態,或是長期的性格特徵之一(Watson et al., 1988) ,而 本研究著重在個體情緒適應方面,故將其視為一種情緒性的傾向。根據 Watson 等人(1988)所編製的正負向情感性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可檢驗個體在一般性狀況所經驗到的情感,其正向與負向情感性於兩 個月後的再測信度分別為.68 和.71,顯示具有穩定一致性,本研究定義的兩個情 感模式向度說明如下: (一)正向情感性:感興趣、興奮、強壯有力、熱忱、自豪、敏捷、激勵、堅決、 體貼、積極活力等十個正向情緒向度。 (二)負向情感性:痛苦悲傷、煩亂、罪惡感、受驚嚇、敵意、易怒、羞愧、緊 張、神經兮兮、害怕等十個負向情緒向度。.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了解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與人際效能對正負向情感性的 影響程度為何,而大學生具備情緒調節與人際效能之能力,能否在共依附特質和 正負向情感性之間具有中介作用,增進其情緒適應的心理健康,本章一共分為四 節,第一節主要探討共依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情緒調節的理論與相關研 究,第三節為人際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正負向情感性的理論與相關 研究,再分別就各節進行討論。. 第一節. 共依附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共依附的起源 「共依附」一詞出現在 1979 年,共依附者則是指因為與酗酒者的親密關係, 而導致生活失控的人們,其他化學性依賴如暴食、厭食、賭博、異常的性行為等, 也會發展出與酒癮者家屬相似的反應形態(新苗編譯小組譯,2000) ,Beattie(1987) 提到「共依附者是指讓另一個人影響他(她)的人,而此人強迫自己去控制對方的行 為」,另一個人可能是孩童、成人、配偶、愛人、家人或朋友,亦可能是酗酒者、 藥癮者、心智或生理缺陷者,或偶有悲傷情緒的正常人(引自吳幸宜譯,1995), 根據 Mellody(1989)對於共依附者的困擾症狀描述,其包括自尊心過強或不足、 無法設定正常界限、無法面對現實、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無法適當表達自己的情 況(邱紫穎譯,1996)。共依附者似乎存在於一個與對方緊密聯結的關係之中,亦 有研究發現共依附可獨立存在於化學性依賴關係,即其生活中不一定存在著一個化 學性依賴的對象,亦可能出現在其他功能不良的關係裡,顯示共依附的概念不僅限 於藥、酒癮的家庭,或是孩童時期曾遭到身體或性虐待的經驗,而可能廣泛地出現 在多方面的家庭系統問題(Cullen & Carr, 1999;O’Brien & Carorit, 1992)。 Spann 和 Fischer(1990)認為共依附是一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連續向度,每個 9.

(21) 人身上都具有程度不一的共依附特質,包括,容易以他人為焦點、認同照顧者角 色、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以及無法表達情感。近年來對共依附的描述,視為在關 係上癮中顯現出的人格症狀,近似於一種「上癮的愛」 (addictive love) ,儘管處在 壓力和缺乏酬賞的關係中,共依附者仍與對方維繫著強烈奉獻的關係,因此不應 只聚焦在共依附者的人格症狀,而須進一步去看共依附關係的特性(Wright & Wright, 1990, 1991)。現今新的共依附樣貌,似乎已從臨床的化學性依賴問題、藥 酒癮和虐待家庭等特定族群,逐漸將共依附傾向視為是特定的功能不良關係互動 之中,個人傾向不斷與他人存在於各種失衡的自我與人際關係面向。程玲玲(2008) 歸納不同學者對共依附的可能的特性: (1)共依附與個人長期處在壓力有關; (2) 發生在親密關係中; (3)有特定對象; (4)共依附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有鉅大影響。 Subby(1984)將共依附闡述為「個體長期沉溺於抑鬱性的習慣中—這些習慣使人 無法公開表達情感,無法直接討論個人問題與人際問題—而導致的情緒、心理以 及行為狀態」;Larsen(1985)則定義共依附為「習得的自我打擊之行為或性格缺 陷,導致日益無能去開創或參與愛的關係」(引自吳幸宜譯,1995)。 綜合以上不同學者對共依附的描述,可發現其無法脫離人際互動之脈絡,是一 存在於與他人關係之中會以他人為聚焦、需要以關係獲取自我意義、無法表達自我 等的特質,且會影響日後的關係並一再重現,而造成個體的各種人際和心理適應問 題。. 二、共依附的發展 對於共依附的定義,隨著近年累積的共依附研究和關注,也出現一些批評和 爭議性觀點,其也從病理物質濫用共依附家屬的人格疾患定義,漸漸擴展至與他 人關係上所呈現的非適應性互動表徵,以下為本研究者整理文獻後,將不同觀點 對共依附做一大致的分類和描述:. 10.

(22) (一)失功能家庭的病理性特徵 根據共依附的家庭系統模式,可能發生於酒癮家庭的成人小孩身上,甚至在 虐待家庭中也會出現,亦即酒癮者與身邊照顧者的相互依賴情形,彼此依附著對 方,而即便是一痛苦的不適應關係,照顧者卻也在酒癮者身上獲得「感到被需要」 的需要,因此是一互相影響的系統觀(Prest et al., 1998) 。Potter-Efron 和 Potter-Efron (1989)表示共依附是個體長期處在藥、酒癮等高壓家庭環境之下,所形成的失 功能家庭成員特質,包括害怕、羞恥、罪惡感、長期的絕望、生氣、否認、僵化、 混亂及損害性的自我認同。共依附者的特徵亦包括照顧他人、自我價值感低落、 壓抑自己、無法改變的頑念、控制任何人事物、否認真相、依賴所有人事物、不 良的溝通、脆弱的界限、陷入憤怒的情境等(新苗編譯小組譯,2000)。 (二)病理疾病特徵 Cermak(1986)認為若長期發展來看,共依附可視為一混合型的人格障礙,並 將其納入 DSM-III 的臨床診斷,其診斷準則如下(Morgan, 1991): A.儘管結果令他感到痛苦,仍不斷地以犧牲自尊換取對他人情感和行為 的控制。 B.認為有責任去滿足他人的需要,而忽略自己的需求。 C.在分離或親密關係中皆具有焦慮和界限的模糊。 D.容易捲入與其他人格疾患、化學性或其他依賴,和其他衝動性疾患的 情感糾結關係。 E.包含至少以下三種情形: 1.過度否認現實 2.情緒的壓抑(有或無戲劇性的爆發) 3.憂鬱 4.過度警覺 11.

(23) 5.強迫行為 6.焦慮 7.物質濫用 8.曾經或目前遭受反覆的身體或性虐待 9.與壓力有關的疾病 10.曾與激烈的物質濫用者維持至少兩年的主要關係,且無尋求外界幫 助。 雖然後來的 DSM 系統未放入此人格疾患之診斷,但是仍提醒共依附特質是 源自於關係的扭曲一種性格問題,共依附者相信他們能藉由極端的意志強迫,控 制與改變他人的感覺和行為可以改善關係,例如如果與他們共依附的伴侶不快 樂,共依附者便認為有責任要使他們快樂;如果伴侶陷入了自我挫敗的行為,共 依附者便感到更有責任須使他們停止,伴侶的行為越糟糕,共依附者便會越努力 想控制,但往往更顯徒然,且使他們越感到無價值(Kitchens, 1991)。共依附特 質者一旦過於長期在乎週遭人的喜怒哀樂,將自己的成就套築在別人的喜怒哀樂 上,情緒無法自主,惡性循環終於演變成難以控制的心理疾病。 從以上可知,共依附特質高者會因其表現出來的情緒和行為模式造成個人適 應上的困難,使其易捲入功能失調的關係,或將關係帶入病態之傾向,而使個人 身處其中感到痛苦(楊雪龍、童輝杰,2010)。 (三)共依附的人際特徵 共依附傾向高者最明顯的症狀之一為人際關係不良,以及維繫親密關係的能力 受損,在關係中自尊心過強或不足、界限受損、無法掌握現實、無法滿足需要和欲 求、無法認清現實並適度表達(新苗編譯小組譯,2000)。共依附特質高者會藉由 兩人的不良關係互動,以失能的方式去滿足對方需求,其特徵包括照顧他人、過度 關注他人、缺乏情緒表達、為他人感受負責、控制他人、不敢承擔關係中的風險、 12.

(24) 印象整飾、負面自我形象(Cowan & Warren, 1994;O’Brien & Gaborit, 1992) 。Spann 和 Fischer(1990)將共依附傾向者的人際關係統整後提出四種特徵型態:以他人 為焦點、認同照顧者角色、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無法表達情感。 共依附是個體以犧牲自己的個人和心理需求,沉淪至不健康的奉獻關係之中 (Springer et al., 1998) ,Wright 和 Wright(1990)則提出八個共依附傾向高者的人 際關係特徵包括: (1)控制:希望能維持對另一半的關係影響力,但會因過大或過 小的影響力而感到痛苦; (2)依賴性價值:自我價值感會受到對方的褒貶而宰制; (3)過度的責任感:自認能對另一半的行為、決定、全部的幸福快樂等,具有支 配性的影響作用; (4)過度的關係永久感:儘管彼此間有嚴重問題和感到不快樂, 卻認為一旦關係結束將產生可怕後果; (5)依賴性活動:自覺自己的興趣和活動皆 與對方一致; (6)拯救的傾向:自覺與對方的關係能助其遠離自我挫敗、個人破壞 性,和社交上無效的態度、價值、行為; (7)改變的傾向:自覺能夠持續地影響和 改變對方的行為、態度和價值,使其成為更適切並適應良好的人; (8)大致上對關 係感到愉快:皆以正向觀點來看待自己與對方的關係,認為彼此關係並沒有問題, 即便有也是環境因素而非個人因素造成的。 Kitchens(1991)認為共依附在臨床上有十種特徵:(1)認同違常; (2)不能 照顧自己的情緒需要,並缺乏價值感; (3)認知失調: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分不 清楚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4)和他人關係界限不清楚; (5)缺乏人際關係的技巧且 難以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6)具有強迫性、僵化、固著的行為; (7)不當的憤怒; (8)不適當的性行為或逃避性行為; (9)深陷根深蒂固和長期的問題中; (10)抗 拒改變。 綜合以上各學者對共依附的看法,從過去酒癮家庭中顯現的病理性特徵,逐漸 演變成一般人際互動中顯現之特徵,且由於習於照顧他人而自我價值感較低,影響 其情緒適應方面,傾向忽略和壓抑自我情緒,而未能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大學生 的生活適應反映在各種人際情境之中,故本研究將共依附視為一般關係互動中,所 13.

(25) 展現之人際特質和情緒適應功能,因此 Spann 和 Fischer(1990)對共依附的定義, 包括以他人為焦點、認同照顧者角色、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無法表達情感,符合 本研對共依附的人際特質,是為在關係中呈現的失功能型態。. 三、共依附的人際互動特質成因 共依附特質傾向高者,源自於家庭系統產生的非適應性人際型態,以及孩童為 了能在心理和社會上,從失功能家庭中得以生存下來,接收了初時為減緩痛苦的思 考、行為、感受等習得模式,最終卻對自己開始自我否定,內化後形塑成個體的部 份人格,和如何看待外在世界的觀點,孩童會在成人後繼續實踐此自我挫敗模式, 用以不斷複製原生家庭的挫敗模式(Kitchens, 1991)。所以目前對共依附者的理論 觀,主要是 Prest 和 Protinsky(1993)以 Bowen 的代間家庭系統理論為基礎,認為 共依附是源自於功能不良的關係型態,此關係型態是出自於代間傳遞的家庭情緒系 統,配偶間彼此被相似的共依附特質吸引,並不斷延續此糾結的關係模式,其運作 模式包括三角關係衍生出來的焦慮雙綁現象、融合黏著、強迫性的成癮行為、聚焦 於外在的人事物、缺乏自我感受的覺察、無法自主、難以發展兩代間的個體化、難 以與他人建立親密感。 而在共依附特質的緊密關係中,源自於早年於原生家庭習得之關係形態,由於 個體缺乏健全的照顧、或是被忽略的親職型態,而共依附者自原生家庭中常必須照 顧問題成員,在關係中以他人需求為導向,自孩童時期即習得親職化的角色,犧牲 自己的「真我(true self)」以滿足父母的需求(Wells, Glickauf-Hughes & Jones, 1999) 。尤其是源自酒癮家庭中的「成人小孩」 ,現今則泛指因家庭機能不健全,受 到雙親影響使這些心理產生問題的孩子,日後於成年時產生的行為(廣梅芳譯, 2003;Frank & Golden, 1992;Harter, 2000) ,皆會影響個體日後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特別是在與伴侶、重要他人之間展現一不平等的關係(Harter, 2000;Noriega, Ramos, 14.

(26) & Villa, 2008;Prest, Benson, & Protinsky, 1998) 。 Noriega、Ramos 以及 Villa(2008)研究發現墨西哥文化中,早期尋求健康照 護之年輕女性形成共依附的可能風險因素,包括順從的文化腳本、有酒精依賴的伴 侶、酒癮問題的父親、遭受伴侶的身體或性虐待,和遭受情緒虐待的家族史等,其 中女性身上若帶著順從的文化腳本,最容易發展成共依附特質,顯示除了原生家庭 的形塑之外,社會文化的因素,個體會不斷地傳遞共依附至下一代,並重覆此腳本 模式。而中國文化亦重視關係取向,研究者亦想瞭解我國大學生共依附的現況,是 否大學生是共依附者時,其在獨立自主性的個體化發展中易產生問題,其失去了真 實的自我,表現出過度依賴他人,和他人易有「共生」,不易分離、獨立出來之傾 向(吳麗娟,1995)。上述除了家庭中具有酒癮問題的家人、或是文化中過度要求 以他人需求為主的議題之外,Fuller 與 Warner(2000)檢驗家庭環境壓力因素中, 個體的家庭中若具有心理、或身體疾患的家庭成員,也會成為預測共依附特質的因 素之一,根據 TA 溝通腳本分析的觀點,個體生命腳本來自對原生家庭的學習行為, 且此腳本會在日後生命中不斷重複地與重要他人上演,因此在共依附者身上,也會 同樣在日後與他人繼續維持共生的關係(廣梅芳譯,2003;Noriega et al., 2008) 。 而 Prest 等人(1998)以 Bowen 的家庭系統理論用以檢視共依附,認為失功能的原 生家庭所形成之家庭投射歷程,容易產生較低分化程度的孩童,而難以從原生家庭 關係建立自我分化,並與個體日後的關係、婚姻等問題皆有關。. 四、共依附的測量工具 國外已發展出許多測量共依附的量表工具,惟有些自臨床病理症狀所發展出 來,有些為測量人際關係特徵,由於共依附測量工具發展至今充斥各種版本,以下 就較新、具完整信效度、和使用程度較高之量表內涵,整理成表 2-1-1 作一介紹。. 15.

(27) 表 2-1-1. 常用的共依附測量工具整理. 量表名稱. 研究主題. 研究對象. CODAT. 共 依 附 與 105 位女性憂 1. 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1.憂鬱症患者中 36%是中. (Hammer,. 憂 鬱 的 相 鬱患者. 為 .91 , 再 測 信 度 度到重度的共依附者。. Martsolf&. 關. 為.90。. Zeller, 1998). 信效度和題型. 研究結果. 2.憂鬱與共依附具有高相. 2.建構效度的五個因 關。 素可解釋 62.5%變異 3. 分 量 表 中 的 低 自 我 價 量。. 值、隱藏自我與憂鬱正相關. 2.為 25 題的五點量表 最大。 HCL (Dear & 驗 證 共 依 具有酒精或其 1.量表信度可橫跨三 1.檢驗自我監控與共依附 Roberts, 2005) 附 量 表 的 他藥物依賴家 個樣本群體,再測信 中的關注外在、自我犧牲、 信 效 度 , 人 的 諮 商 個 度為.76~.82,內部一 反應性。 以 及 與 自 案、社區女性 致性為.70~.86。 我 監 控 高 民眾、大學生. 2.建構效度的證據較. 低分組的. 不足,自我監控與三. 相關. 個構念的相關不大。 3.為 13 題的五點量 表。. ADF (Wright 共 依 附 的 接受諮商的 41 1. 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1.共依附的女性在控制、誇 & Wright,. 關 係 特 徵 位 女 性 和 19 為.62~.88,再測信度 大責任感、價值依賴、拯救. 1991). 變項. 位男性,控制 為.89~.98。. 傾向和改變傾向高於控制. 組為 39 位女 2.為 85 題的七點量 組的女性。 性和 30 位男 表。. 2.共依附的男性在控制及. 性. 誇大責任感高於控制組的 男性。 16.

(28) 表 2-1-1. (續). ICOD. 女 性 共 依 845 名尋求早 1. 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1.女性共依附具有 25%盛. (Noriega&. 附 的 盛 行 期健康照護的 為.92,四個分量表信 行率。. Ramos, 2002) 率 , 和 導 墨西哥年輕女 度 則 介 於 .71~.87 之 2.夥伴因素方面:夥伴具有 致共依附 性. 間。. 的可能危. 2.因素分析中的四個 性虐待,有較高風險發展成. 險因子,. 因素可解釋 50.8 的變 共依附特質。. 包 括 伴. 異量。. 侶、童年. 3.為 30 題的四點量 有酒精問題、家族史具有情. 時期、文. 表。. 酒精依賴、遭受夥伴身體和. 3.童年期因素方面:父親具. 緒虐待、童年情感失落的女. 化 等 因. 性,有較高風險發展成共依. 素。. 附特質。 4.文化因素方面:具有負面 文化順從腳本、未能完成中 學教育程度的女性,有較高 風險發展成共依附特質。. SFCDS(Spann 發展 &. Fischer,. 1990). 3 個大學生團. 1. 內部一致性信度. 1.共依附為一種透過與他. SFCDS 量. 體和共依附匿. 為.62~.92,再測信度. 人功能不良的互動型態,形. 表和信效. 名團體. 亦有.80 以上。. 成的心理社會狀態。. 2. 為 16 題的六點量. 2.人際的觀點界定共依附. 表。. 特徵為一連續向度,顯示個. 度研究. 體與共依附特質的符合程 度。. (一)Codependency Assessment Tool(CODAT) 17.

(29) 由 Hammer、Martsolf 與 Zeller(1998)所編制,為 25 題的五點量表,其內涵 有五項為:他人焦點/自我忽視、低自我價值、內科問題、隱藏自我、原生家庭問 題。 (二)The Holyoake Codependency Index(HCL) 由 Dear 與 Roberts(2005)最新修訂和驗證其效度,為 13 題的五點量表,其 內涵包括三項為:關注外在、自我犧牲、反應性。 (三)The Acquaintance description Form(ADF) 由 Wright 與 Wright(1991)最新修訂,為 85 題的七點量表,其包括五項內涵: 控制、誇大責任感、價值依賴、拯救傾向、改變傾向。 (四)Codependence Instrument(ICOD) 由 Noriega 與 Ramos(2002)所編制,為 30 題的四點量表,用以發現墨西哥 女性的共依附特質,其內涵包括四項為:否認機制、自我認同發展不全、情緒壓抑、 拯救者傾向。 (五)The Spann-Fischer Codependency Scale(SFCDS) 由 Spann 與 Fischer(1990)所編制,為 16 題的六點量表,其四個內涵包括: 以他人為焦點、認同照顧者角色、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無法表達情感。 其中 SFCDS 量表的內涵符合本研究對於共依附之定義,並將其視為在關係互 動中所呈現之特質傾向,為一連續特質向度,而非全有或全無的構念,顯示出共依 附為一種特質傾向,為有當四個向度分數皆極高時,才越偏向於病理性的症狀。原 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62~.92,再測信度亦有.80 以上,顯示具有不錯的穩定性, 量表經由比較不同群體的共依附匿名成員在性別、自尊、內外控、憂鬱、焦慮、父 母養育類型、親職化程度、原生家庭成癮行為、關係中的無望感……等變項的關係, 顯示具有良好的區辨和聚歛效度(Spann & Fischer, 1990) 。量表簡短能方便作答, 經後續研究驗證亦展現良好的信效度,並被廣泛使用於相關研究。而國內亦有林淑 芳、陳秀菁、許儀貞、蔡淑鈴(2001)根據其架構編修而成共依附量表,亦包含此 18.

(30) 四項內涵概念,為 15 題的五點量表,經驗證後亦具有良好穩定的信效度,並多次 使用於大學生和成人對象,研究共依附特質傾向與人際親密能力、同儕信任感、愛 情關係、諮商師與個案的同盟關係……等人際方面主題(何瑞美,2012;林淑芳、 吳麗娟、林世華,2004;林筱婷,2005;陳秀菁等人,2004),顯示均能反映人際 互動的特性,故決定採用此量表作為本研究測量共依附特質傾向的研究工具。. 五、共依附的相關研究 (一)共依附與原生家庭 過去眾多研究均支持,較安全的依附形態較具有舒適的親密關係;不安全的依 附型態如焦慮依附、逃避依附等,則當他期待與他人建立較親密的關係時,容易經 驗到威脅、或害怕被拒絕的情緒感受(Ancel & Kabakci, 2009) 。從家庭系統觀來看, 成人的依附形態源自於與家庭中重要他人的互動模式(Simpson et al., 2007) ,父母 的教養型態也和安全或不安全的依附形態有關,且 Crothers 與 Warren(1996)研究 家庭中父母的失功能性和父母類型,與共依附之間的關聯,發現成人的共依附程度 和父母的高壓統馭、控制、未養育照顧有關,Springer 等人(1998)發現共依附與 幼年時與父母的依附型態有關,共依附特質與焦慮/矛盾依附、逃避依附呈正相關, 與安全依附呈負相關,顯示共依附特質存在於與家庭的互動之中,而這份與家人的 關係模式,亦會影響日後與他人的親密關係。程玲玲(2008)亦發現生長在長期壓 力家庭的人,有明顯較高的共依附情形,伴隨著較多的生理和心理症狀,較差的自 我概念、較高的恥感,並與父母的關係也較差,且家中問題行為者越多者,其影響 程度更鉅。 (二)共依附與性別 另外,在社會中男性和女性總被期待成為能「符合」其性別角色的樣子,女性 受到社會文化的價值脈絡影響,在關係中多被期待成為順從、照顧者、人際情感表 19.

(31) 達有關的角色,此點似乎與共依附特質不謀而合,研究共依附的性別角色特質差異 中,Dear 與 Roberts(2002)將性別角色認同分為男性特質、女性特質、正面負面, 並加以配對後,發現共依附特質中「關注外在」程度越高(藉由依賴他人以獲得贊 同和自我感受之傾向),則女性負面特質越高,男性正面特質越低(視他人需求比 自我需求更重要之傾向) ; 「自我犧牲」程度越高,則女性正面特質越高,男性負面 特質越低,顯示共依附特質與性別角色認同之間具有關聯。且比較性別的差異,一 些研究顯示女性表現的共依附特質高於男性(陳秀菁等人,2004;Dear & Roberts, 2002),然而將共依附特質與女性畫上等號的論點,則受到女性主義的抨擊,因為 女性特質往往是受到社會文化所形塑,而非個人與生俱來所具備的個人特質,將共 依附特質放在女性的形象上,容易有汙名化女性為個人病態特質之象徵,因此應將 共依附特質放置在社會情境脈絡之下,以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來看待之(Dear & Roberts, 2002;Frank & Golden, 1992;Loring & Cowan, 1997),但也有其他研究發 現男性的共依附特質高於女性(陳詩潔、吳麗娟,2008;Martsolf et al., 1999),甚 至並無性別上的顯著差異(Cullen & Carr, 1999;Springer et al., 1998) 。故共依附於 性別方面之國內外研究,目前尚未有一致之看法,實有繼續探討之必要,本研究者 除了欲了解性別是否在共依附中有具有差異,也將進一步探討男女在共依附特質中 不同面向的表現, 才不致過於推論性別在共依附特質中所呈現的意義。 (三)共依附與人際關係 研究發現共依附特質高的人,具有人際關係的困難,以及社交方面的無法勝 任,包括害羞、不知如何與人建立關係、人際疏離(Carson & Baker, 1994),較低 的人際掌控感,和較高的社交焦慮(Springer et al., 1998) ,以及社交障礙(Cullen & Carr, 1999) ,造成人際上的不適應,甚至內攝了憂鬱。因為共依附者與他人界限不 明,以他人為焦點而忽視自我,且無法表達自我真正需求,低自我價值和隱藏情緒 等特徵,使其缺乏某些人際互動之能力,也面臨獨特的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的難 題,使維繫親密關係的能力受損(邱紫穎譯,1996;陳秀菁等人,2004;陳詩潔、 20.

(32) 吳麗娟,2008)。陳秀菁等人(2004)研究大學生發現,當共依附特質越高,且人 際親密能力越低時,則情感、認知、社交、休閒、身體和精神的親密都越低。而陳 詩潔與吳麗娟(2008)同樣發現共依附特質越高,在愛情關係中的親密程度和關係 滿意度也越低,這些研究均顯示共依附特質,的確在關係中扮演一重要角色,並反 映在一般人際的信任感議題,當其在關係中越以他人為焦點、透過關係獲得意義 感、無法表達情感時,對同儕的信任感也越低(林淑芳等人,2004)。 林筱婷(2005)比較不同程度共依附特質的組別,在愛情關係中所展現的人際 行為,結果發現高共依附特質組,在主動對待的層次傾向有較多的操縱控制、攻擊、 忽視等人際行為;在被動回應的層次則有較多的彆扭不安、畏縮、隔絕等人際行為, 顯示出共依附特質傾向越高的人,在人際互動中一方面欲藉由操控他人,而獲得對 另一半具影響性的感受(Wright & Wright, 1990),另一方面卻也害怕與人親密互 動,形成內在的矛盾心理需求。共依附特質也和愛情態度有關,吳昭儀與吳麗娟 (2005)研究大學生發現,大學生的共依附程度越高,則越傾向「瘋狂愛」和「奉 獻愛」 ,此兩種愛情觀包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控制欲和易妒、凡事為對方著想、 犧牲自己而不求回報等內涵,皆和共依附特質中的關注對方需求而忽略自身、低自 我價值、隱藏自我情緒等向度相符合。甚至面對關係結束時,共依附也易產生親密 或分離的界限之困難,包括在愛情分手調適的因應態度,林淑惠、黃韞臻、林佳筠 (2010)發現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越高,分手事件產生的分手後痛苦、自我懷疑與 否定、報復的衝動、自責等負面影響也越高。 Springer 等人(1998)表示共依附易經驗到人際關係裡的失控感,因此建議提 升其人際效能感,對人際有更多內在導向的控制感,使其感到自身有更多能力和力 量來因應面對社交情境,故本研究欲就關係中的人際效能感,是以對自身在人際關 係裡的控制感,而非以控制他人的失功能關係型態,作為影響共依附在人際適應中 的著力點,先看重自己的需求,提升其在人際情境中的自信與勝任感。 (四)共依附與情緒、自我概念 21.

(33) 不少研究探討大學生的共依附情形與各種個人變項之間的相關,Cullen 與 Carr(1999)發現高共依附組的人,在溝通、情感表達和情緒涉入具有較大的困 難,以及較高的心理適應問題;Springer 等人(1998)研究發現共依附與情緒分 享呈現正相關,但與主動分享呈負相關,且有強烈在公眾和隱私方面的自我意識, 對於覺知社交情境中的他人反應極度敏感,並同時隱藏自己的情緒、價值、信念 等內在自我狀態。顯示共依附傾向者一方面渴望與關係中的另一半,彼此情感能 夠緊密連結,另一方面卻也容易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而經驗到較低的自我 價值感和無法自我接納。 Wells 等人(1999)發現大學生的共依附特性與羞愧感傾向、低自尊、和親職 化有關,並且與罪惡感取向為負相關,顯示出共依附傾向高的人,易感到自己是 一不適當、有缺陷的人,並常經驗到無價值感,皆反映其負向的自我概念。Lindly、 Giordano 和 Hammer(1999)亦發現共依附與自信呈負相關,且具有最明顯的預 測力,而與援助呈正相關,然而,並未與自主性達顯著負相關,可能解釋為此研 究偏重於測量行為上的自主,指個體能夠獨立去管理他們生活中的事情,但共依 附概念應屬於缺乏情緒方面的自主,須由情緒上的依賴來獲得他人的贊同和接 納,此解釋也較與共依附的內在動力一致。以上研究也可歸納出共依附的自我概 念無法去關注自我需求,往往伴隨著低自尊、自信心不足、情緒無法自主,以他 人導向的方式來評價自我的價值。 綜上所述,研究均發現共依附具有在情緒、情感表達、溝通、控制方面的不 適應(Cullen & Carr, 1999) ;和建立和維繫關係上的困難(Carson & Baker, 1994) , 並易感受到低自尊、低自我價值感(Cullen & Carr, 1999;Springer et al., 1998; Wells et al., 1999)和羞愧感(Wells et al., 1999),Wells 等人(1999)表示可藉由 提升個人價值和效能感,助其辨識情境中被喚起的羞愧感,以及與罪惡感的區別, 或許能對共依附傾向者的心理適應有所改善。由於羞愧感、罪惡感皆屬於個體在 負面情感的部分,因此本研究試圖以認知、情緒、人際的統整性觀點,去探討共 22.

(34) 依附容易經驗到的情緒感受為何,並了解與情緒和人際能力的關連性,幫助共依 附傾向者增加對情緒的辨識、管理、表達、效能等自主性能力,以及提升個人的 價值和效能感,亦使本研究欲進一步探討情緒調節能力與共依附傾向之間的關係。 (五)共依附與心理健康 在關係中共依附特質所展現的特徵,與個體的心理健康關聯為何,在過去國 內外文獻中探討的很少,僅強調共依附與病理症狀之關聯,如焦慮和憂鬱程度等 (Cullen & Carr, 1999) ,Hughes-Hammer、Martsolf 以及 Zeller(1998)檢驗共依 附特質中的哪些面向,最能預測個體所感受的憂鬱程度,發現在 CODAT 量表中 的低自我價值和隱藏自我程度越高,憂鬱的程度也越高。而 Martsolf、Sedlak 以 及 Doheny(2000)針對至臨床診所治療感冒的年長女性為研究對象,同樣發現共 依附特質中的面向裡,低自我價值、隱藏自我、內科問題與憂鬱具有顯著正相關, 且共依附特質與覺察自我健康狀況、身體機能等具有顯著負相關;但與生活品質、 疾病預防行為卻未達顯著相關。綜合過去研究來看,探討共依附特質與心理健康 之間關聯的研究極少,即便臨床上指出共依附對於健康因素具有某種程度之影 響,然而卻未從個體內在情感的角度來看,是否真與個體的憂鬱為相反之兩端, 而有待進一步之驗證。表 2-1-2 為國內近年對於共依附研究的相關主題和結果, 本研究作一整理如下:. 表 2-1-2 作者. 研究對象. 共依附的國內相關研究主題. 研究主題. 重要結果. 吳秋月、吳麗娟 高中職學生 子女知覺父母婚 1.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 (1999). 姻暴力經驗、社 可有效預測共依附特質,預測力依序為 會支持與共依附. 情緒支持、父親口語攻擊、母親口語攻 擊。. 23.

(35) 表 2-1-2. (續 1). 林 淑 芳 等 人 國高中學生 共依附特質與信 1.無論是否傾向認同照顧者角色,當其以 (2004). 任感. 他人為焦點、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無 法表達情感等共依附特質越高時,對同 儕的信任感也較低。. 許儀貞、吳麗娟 成年女性. 性別角色特質、 1.台灣女性越兩性化時,近似共依附特質. (2004). 共依附與自尊. 的傾向會越低;若非兩性化時,則會越 高。 2.台灣女性越兩性化時,認同照顧者角色 和透過關係獲得意義感的傾向會越高。. 陳 秀 菁 等 人 大學生. 共依附特質、人 1.共依附特質越高,且主動、負向決斷、. (2004). 際親密能力與親 自我坦露、情緒支持與衝突能力越低 密感. 時,則情感、認知、社交、休閒、身體 及精神的親密都越低。. 林筱婷(2005) 有戀愛經驗 共依附與愛情關 1.「高共依附特質總分組」與「非共依附 的大學生. 係中的人際行為. -平均組」或「非共依附-低分組」相較, 傾向有較多操縱控制、攻擊、忽視、彆 扭不安、畏縮、隔絕等人際行為展現。. 陳姿宇(2006) 青少年. 共依附、認知與 1.共依附傾向愈高,則負向自動化思考程 人際特性及惡質 度愈強、對人際問題解決態度愈消極, 生活事件與青少 個人感受到惡質的生活事件的衝擊愈 年憂鬱. 大,導致青少年憂鬱症狀增加。 2.共依附傾向可透過自動化思考、人際問 題解決特性及惡質生活事件的部分中介 間接影響青少年憂鬱。 24.

(36) 表 2-1-2. (續 2). 程玲玲(2008) 高中職生和 長期家庭壓力與 1.家中有兩種以上問題行為者,相較於一 大專生. 共依賴和身心健 種或沒有問題行為者,有顯著較高的共 康. 依賴情形。 2.生理和心理症狀、自我概念、恥感,可 預測長期家庭壓力之下的共依賴情形。. 陳詩潔、吳麗娟 大學生. 共依附特質、自 1.越具共依附傾向,羞恥、罪惡感越強,. (2008). 我感受與愛情關 自豪感越弱;越具共依附傾向,愛情關 係品質. 係中面臨的衝突與矛盾越多,親密程度 越低,對關係也越不滿意。 2.知覺愛情關係品質較正向且衝突矛盾 較少,顯現較能順應他人、自覺原生家 庭問題較少。. 林 淑 惠 等 人 大學生. 分手調適行為與 1.共依附特質越高,分手後的痛苦、自我. (2010). 共依附特質、愛 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自責等負面 情關係. 影響也越高。. 黃 韞 臻 等 人 大學生. 性別角色特質與 1.工具性特質越高,越易以他人為焦點、. (2011). 共依附、愛情態 忽略自我;表達性特質越高,越易以他 度. 人為焦點、忽略自我、看輕自我價值。. 何瑞美(2012) 諮商心理師 諮商師的依附風 1.安全依附風格、非共依附特質傾向的諮 格、共依附特質 商師,自覺其工作同盟關係較好。 與其自覺諮商初 2.成人依附風格與共依附特質兩者在工 期工作同盟關係. 作同盟上並未發現交互作用。. 綜上所述,發現國內外對於共依附的研究,多著重於探討影響共依附的成因, 25.

(37) 包括早年經驗和父母養育型態、家庭問題等因素,近來研究也同意將共依附納入 關係互動裡來看待,共依附者的人際界限易混淆,形成控制他人的方式滿足自身 被需要的需求,除了影響人際互動之外,亦造成自身的各種罪惡感、憤怒、被拒 絕感……等負面情緒,然而卻少有研究探討共依附與情緒之間的關係,共依附者 似乎未能覺察並正視自己的感覺,易有壓抑負面情緒、無法適切表達自己的情緒 之傾向(邱紫穎譯,1996;蘇子堯、許妍飛譯,2011) 。由於本研究界定共依附特 質,是存在於關係中的廣泛性人際特質,其反映的人際互動是黏著、混淆的關係, 使個體容易經驗到各種負向情感性,由於每個人身上同時存在正向與負向情感性 兩種向度,而共依附特質傾向高的人,是否其情緒性較偏向負向情感性,並且同 時感受到較低的正向情感性,亦是本研究欲關切的議題之一。 因此,本研究也期盼藉由了解共依附特質與正向和負向情感性之間的關係, 並試圖納入情緒調節和人際效能的自我和社會認知變項,協助其處理自身情緒感 覺,以及面對人際關係的因應方式,有效提升在心理健康的適應,以作為大學生 在人際互動和情緒調適等輔導實務工作之參考。以下分別就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文 獻整理,逐一探討情緒調節與人際效能的內涵。. 26.

(38) 第二節. 情緒調節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情緒調節的定義 Thompson(1991)將情緒調節(emtional regulation)定義為監控、評估與修 正情緒反應的內外在歷程,協調個體的內在情緒和所處外在環境,包括生理、認 知和行為的調節歷程,使其在引發情緒的情境中作適當因應,以維持良好心理健 康適應。Gross(1998)則認為情緒調節是一歷程,藉由個體調整並改變自己的情 緒,透過情緒產生前後的不同調節策略之介入,影響個體在主觀感受、表現行為 和生理反應的不同改變。Gross 和 Thompson(2007)進而擴大情緒調節的歷程, 認為其涉及了個人內在與協調外在環境和他人的情緒調整過程,個體會改變情緒 反應的程度,使其與情緒的表露能夠一致,即便在缺乏表面行為的狀況下,也能 藉由情緒經驗和生理反應來因應情緒的改變。江文慈(1999)綜合相關觀點認為 情緒調整既是一種歷程,也是一種能力,透過情緒的覺察、表達、改變、維持、 反省,以及策略的運用,以達成個人內在情緒平衡和適當的社會互動目標,因此 將情緒調整視為一動態的發展系統,涉及個人內在的歷程,也與外在環境的支持 或干擾因素有關。 由以上學者對情緒調整的定義來看,其從歷程和能力等不同觀點加以解釋, 就整體而言,可歸納出情緒調節是一動態的、須仰賴與環境互動的關係,無法脫 離在人際脈絡之下的互相影響,並且會隨著個體的不同發展階段而漸趨成熟,也 形成本研究對情緒調整面向所重視的部分。. 二、情緒調節的內涵 (一)情緒調節的歷程取向 Gross 和 Thompson(2007)從歷程的觀點來解釋情緒調節,認為情緒調節會 依照個體的目標,而決定是否要增加、減少或維持原有情緒,因此調節策略須視 不同情境而有所改變。Gross(1998)提出情緒調節歷程模式(圖 2-2-1) ,以輸入—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 在「心房」進行課堂或體驗 式學習活動後,學生能以表 情符號表達自己的情緒,令 學生能以多元化的途徑表達 情緒,以便老師深入了解學

[7] C-K Lin, and L-S Lee, “Improved spontaneous Mandarin speech recognition by disfluency interruption point (IP) detection using prosodic features,” in Proc. “ Speech

10月 認識獨特的我 Character Strengths 性格強項 11月 提升正面情緒 Positive Emotions 正向情緒 12、1月 全情投入 樂在其中 Positive Engagement 全情投入.

•更多獨立於父母的表現,能自己與其他人 溝通..

人際 社交 情緒 感受 生活 常規 學習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