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2 研究目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1.2 研究目的 "

Copied!
1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公共工程為國家現代化之指標,其工程品質直接反應國家經濟 及科技進步之程度,亦反應社會經濟繁榮及民眾福址之重要基石,公 共工程品質非靠承商一已之力即可達成,業主明確且合理的契約規 定;適切的監造管理,承商有信譽之技術及管理能力,才可達到既定 品質要求。現今對多數營造業而言,品質的觀念應從「品檢(Quality Inspection)」、「品管(Quality Control)」、「品保(Quality Assurance)」、

「全員品管(TQA,TQC,CWQC)」至「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品質」不再只是「品管」 與「工程」人員 的工作,行政、財務、人資等傳統被認為後勤資源的行政人員,在『品 質』成敗中,也擔負一定程度之責任。

中國工程師信條中:工程師對社會的責任有恪遵法令規章,保 障公共安全,倡進民家福址。工程師對專業的責任為發揮專業知能,

嚴守職業本份,做好工程實務,吸收科技新知,致力求精求進,提昇 產品品質。因此工程師應該具備專業的道德與良心,提供一已的專業 知識,供僱主作政策上的抉擇。

行政院工程會於 1999 年修正「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作業要點」,

明確規範公共工程主管與主辦機關及承商應負之品質責任與工作,現 今品質技術已由品質檢驗(QI)、品質管制(QC)、品質保證(QA)、

(2)

全員品管(TQC),以至今日品質管理(TQM)。這正是工程會在實 施要點中強調之「整體」與「分項」的精神。

有鑑於此,工程品質提昇受到多種因素之影響,除業主之專業 素養、監造顧問之專業智能及承攬業者之專業能力外,承攬業者尚需 依相關辦理品管作業,時間及金錢亦是另一項考量。因此,考慮藉由 多準則決策方法(Multi-Criteria Evaluation)中之模糊層級分析法,

建構一公共工程品質提昇評鑑模式,針對現今公共工程做全面性考量 及綜合性評判。提供業主作為參考之指標,以作為工程品質提升之有 利工具。

1.1 研究動機

公共工程的建設是國家基礎建設的一環,對國家競爭力之維持 及提昇有其重要的地位。工程品質管理效率及專業技術成熟度,將直 接衝撃公共工程建設之良窳以及影響國家基礎建設的紮實與民眾福 址,不可不慎重。而確保公共工程品質達成滿足國家建設及追求民眾 福址,政府主辦之公共工程應有完備之品質管理系統、效率及效果;

承攬廠商亦有專業技術承造能力,以維持公共工程品質均一性。

過去營建業的工作環境給人髒亂的印象,而髒亂不僅會遮蓋品 質且會製造危險,因此,提供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必要的,除 了可提高工作效率,亦可降低工地現場發生災害的風險外,對提昇施

(3)

工品質與施工技術人員之素質,有顯著的助益;再者,工程整體品質 之良窳,與營建業整體形象有莫大的關係,其營造品質直接影響到人 們生命財產之安全及保障,唯有堅持「安衛」及「品質」,才是營造 業基本之生存法則。

工程會為確保公共工程品質的管理,提昇工程建設之品質,先 後頒訂「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公共工程施工品質評鑑作業 要點」、「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政府採購法」等,其用 意在律定各工程主管、主辦機關及承商於品質管理作業之依循。

「三級品管」的概念始於 1988 年於台北捷運工程中提出,承商 應負責第一級品質管制工作,開始轉變工程品管之傳統關念;經濟部 於 1990 年將國際品質標準 ISO 9000 系列納入中國國家標準,製造/

生產者應對產品品質負責的內涵,品質保證與品質管理標準所揭櫫的

「自主品管」成為品質作業的主流。

佛窅思特 Jay Forrester 在其「系統動力」System dynamics 中指 出「許多嚴重的公共問題,從都市的日益惡化到全球生態的威脅,都 肇因於原先立意甚佳的政策。這些問題其實是處在一種複雜的系統 中;這類系統會誘使政策的制定者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時,誤將重點 放在治療問題的症狀,而非根本原因。這樣雖然能夠產生短期的效 益,但就長期而言,病因惡化,藥也不得愈下愈重,造成更嚴重的問

(4)

題」。

現階段「公共工程品質」也是屬於一個大系統中的一個環節,

這個系統中包括了公共工程的管理者-政府;規劃設計者-技術顧問業 者及政府之專業技術機構;公共工程的招標機制;公共工程-承包商;

公共工程的技術從業人員及整個公共工程所處的外部環境等。以上整 個系統都與公共工程的品質息息相關。

1.2 研究目的

公共工程之品質提昇,需要以系統的規劃來整體考量,其涵蓋 範圍除了公共工程的施工品質外,更需要政府機關之制度面及法令上 來總考量,以完善的制度來運作。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及分析,期能 達到下列之研究目的:

一、透過交通部暨所屬機關各工程單位問卷調查及相關文獻整理,建 立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以了解現階段公共工程品質提昇 之需求方向。

二、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求得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間之相對 權重值,建立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之權重體系。

三、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FAHP)建構一「模糊層級分析法之公共 工程品質提昇管理才能整體評價模式」,作為各機關決策者進行 相關公共工程品質提昇之參考。

(5)

1.3 研究步驟與流程

本研究分成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其整體流程如圖 1-1 所示:

第一部份:確定研究主題

確定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第二部份:文獻探討

透過文獻研讀及探討,整理出公共工程品質提昇所需具備 之影響因素。

第三部份:現況分析

主要以交通部刻正執行之工程落後所遭遇之問題及工程 查核缺失作一探討及分析。

第四部份:專家咨詢及問卷建立

透過專家咨詢來設計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問卷。

第五部份:提昇公共工程品質影響因素

分析彙整各調查問卷,精簡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

確立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結構。

第六部份:模糊層級分析法問卷

採第五部份確立之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結構,運用 層級分析法格式設計研究問卷,進行問卷調查。

(6)

利用模糊層級分析法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以獲得公共 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相對權重,建立其影響因素權重體 系。

第八部份:建立模糊層級分析法公共工程品質提昇模式

利用模糊綜合評判,建立模糊層級分析法公共工程品質提 昇管理才能整體評價模式,作為決策者輔助之工具。

1.4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調查之對象為交通部暨所屬機關工程單位,由於 行政院暨所屬部會每一機關施工性質及管理可能有所不 同,因此本研究之結果對於其它機關適用性需進一步調 整。

二、本研究僅對執行中公共工程如何工程品質提昇,做一整 體性的實證分析,尚未對各類別工程做一探討,此部份 可留作下一階段之研究。

三、本研究僅探討業主就其工作歷練對公共工程品質提升所 提見解,對專業監造顧問公司及營造廠商所需具備之專 業能力,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四、本研究由於問卷內容十分瑣碎,受訪者可能無耐心填答,

(7)

並且受到個人主觀意識影響之差異,可能影響到問卷之 可信度。

圖 1.1 整體研究概念 確定研究主題

相關文獻探討

公共工程品質提昇 模糊層級分析法

專家問卷調查

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因素

模糊層級分析法問卷調查

公共工程品質提昇影響 因素權重

建立模糊層級分析法公共工程品 質提昇管理才能整體評價模式

現況分析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於本章先說明品質、管理及風險,續回顧層級分析法及模糊理論 之相關文獻。

2.1 品質

2.1.1 品質定義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品質」一詞的概念相當模糊,於 1920 年 Stewart 發明管制圖,方開始科學式的探討品質相關問題[劉漢容,

1997]。依 ISO-8402 品質辭彙,「品質是一個實體的特性總和,此種 特性具有滿足明訂與潛在的需求能力」;CNS Z4004 將品質定義為「為 決定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使用目的,而成為評價對象之固有性質與性 質之全部」。此外,ISO-8402 品質辭彙定義品質之等級為,「將相同 功用而有不同品質要求的實體給以類別或級別」。等級是反映所規劃 或認定的品質要求差別,著重在功能用途與成本之關係。以工程為 例,高等級的工程規劃、計畫,可能有失誤設計或不良品質的工程實 體產生。

綜合觀點、背景之不同,Garvin(1984)歸納五種方法,以定義

「品質」ㄧ詞:

1.哲學法(transcendent or philosophic approach)

品質為天生的優越,無法明確定義,只有接觸該體時,才能感受得到。

2.產品導向法(production-based approach)

品質乃一不確實的,可衡量的變數,品質上的差異來自可衡量屬性的 差異。

3.使用者導向法(user-based approach)

品質為某一產品滿足某個消費者的程度,亦即品質優劣乃由使用者來

(9)

判斷,此即「合用性(fitness for use)」。

4.製品導向法(manufacturing-based approach)

品質為符合規格的程度

5.價值導向法(value-based approach)

品質代表在可接受的價格下提供的績效,或在可接受成本下符合規格 的產品。

2.1.2 公共工程品質之構面

根據研擬中「公共工程基本法」草案,公共工程係指供公眾或 機關使用目的,在地面上、下從事新建、增建、改建、修建、拆除 構造物,與其所附屬設備及改變自然環境的行為。上述的行為涵蓋 建築、土木、水利、環境、交通、機械、電氣與其他經中央主管機 關定之工程[詹明勇,1998]。現行政府採購法第七條第一項條文亦 有相同之定義。

表 2.1 為 ISO-9000-1 所述四個品質構面,此為一個實體的特性 總和,具有滿足明訂與濳在的需求之能力。

1.緣於工程計畫之策劃而來的品質

此第一構面的品質係指公共工程的策劃,考量滿足國家建設及民 眾之各類需求、預算(成本)支應、時程配合等因素,決定品質等 級策略的完整性與可行性。

2.緣於工程基本及細部設計而來的品質

此第二構面的品質係指工程設計可達到依據國家建設及民眾需 求策劃的等級與功能,準確的納入設計之特徵中,並考量不同的施 工法與使用狀況下,亦能達到工程穩定性之設計特徵。

3.緣於工程施工符合設計而來的品質

(10)

第三種構面的品質係指運用穩定與成熟的施工管理與技術,達成 符合工程設計一致性的公共工程。並於施工階段適時修正設計之缺 失,以符合國家建設與民眾的需求的等級與功能。

4.緣於工程維護而來的品質

第四種構面的品質係指在公共工程整體壽命週期內,給予適當與 必要之維護及修繕。

表 2-2 為 ISO-9000(2000/DIS)版品質管理系統,所建構或調 整公共工程主辦機關品質管理系統之參考規範[郭學成,2001]。公共工 程整體品質的表現,繫於四個構面品質的良窳;提昇或建構系統化 的品質管理觀念與做法,是達成公共更工程品質的步驟,亦是必要 的條件。

2.2 管理

2.2.1 管理之定義

美國 Katz(1955)認為一位優秀的管理人員,應具備三種不同的 管理才能,而這三種不同的才能因各階層管理人員的任務性質而有所 不同,所應具備的才能種類在程度上亦有所差異。此三種不同技能的 重要性,會因主管階層的任務與性質而異;如於中階主管,技術技能 之重要性逐漸減少而重概念技能,須注重管理決策及協調能力[黃英 忠,1998]。

1.專業技能(technical skill)

意指對於某項專業事務之瞭解程度與操作熟練能力,尤其指含有 方法、程序、以及技巧之專業事務處理的能力。

2.人際技能(human skill)

意指管理者於群體中工作,有效地建立人際關係與協調、合作之

(11)

團隊精神的技能。

3.觀念化技能(conceptual skill)

管理者應能夠以企業整體之觀點處理問題,認清組織中各種功能 之唇齒相依關係,認識各種影響因素,觀察組織與外界互動之關係。

O'NEAL(1985)認為管理人員應具備理念、人際、領導及專業,

四種管理才能;Moulton(1993)認為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管理才能為 對環境的認知、領導、一般管理、人際關係及完成工作的能力;黃英 忠(1991)則認為管理者需要用到技術、人際關係、觀念性及溝通等,

四種基本功能。美國顧問公司 PDI (Personnel Decision Inc.)發展一套 管理者使用手冊,認為管理者應具備九大構念性技能及 33 項組成這 九大構念性技能之細部技能,方能達到高的工作績效水準。九大構念 性技能包括領導、思考能力、一般管理能力、人際能力、溝通能力、

激勵能力、自我管理、組織知能、組織策略等。

2.2.2 公共工程品質之管理

工程施工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變異,這些變異的形成,都存有某 些原因。為使工程能順利完成,乃有必要發掘造成此等變異的主因,

從這些原因中著手進行品質的改善工作,使工程順利完成,工程的品 質得以維護。欲從錯綜複雜的眾多原因中,正確掌握因果關係,做成 客觀的判斷,則須著重品管的手法。品質管制係基於事實,因此需要 蒐集相關資料,運用品管手法解析,期能發現過去未曾留意的事實,

以改善工程之品質。

品管手法可廣泛應用於品質的開發、改善、管理等活動上,品管 常用的手法有七個,即特性要因圖、柏拉圖、圖表、檢核表、直方圖、

(12)

散佈圖及管制圖等七個道具或七項手法。此七項手法之特徵為製作簡 單容易、一目瞭然、易使用、應用範圍廣等。

2.3 風險

2.3.1 風險之定義

「風險」係指無法預估之因素、錯誤的判斷或預測,譬如於營 造業,往往為降低成本、追趕工期,而冒然採用新工法等措施,則可 能升高危險機率,而須施行風險管理。所謂風險管理即是針對可能發 生災害的人、事、物,預先加以處理、管制或控制,以防患未然[房 性中,1997]

2.3.2 公共工程之風險

風險常因工程性質不同而異,承攬工程涉及業主、施工廠商、監 造、細設公司、材料供應商等多方面,對其風險而言是共有的。工程 風險(Project Risks)係指一項工程在設計、施工及移交執行各個階 段可能遭受的風險。茲就業主、承包商及設計監造部份,所應付風險 列述於后。

ㄧ、業主之風險

1.人為風險(Artificial Risk)

係指因人的主觀因素導致的種種風險,這些風險雖然表現形式和 影響的範圍各不同,但都離不開人的思想和行為。這類風險有些起因 於工程業主的主管部門乃至政府,有些來自工程業主的合作者,還有 些則應歸咎於其內部人員。歸納起來,人為風險可起因於以下方面:

a. 政府或主管部門的專制行行為(Autocrstic Acts)

b. 體制法規不合理

(13)

c. 主管部門設置障礙 d. 資金籌措無門

e. 不可預見事件(Unforeseeable Event)

f. 契約條款不嚴謹

g. 道德風險(Moral Risk)

h. 群體行為(Group Action)越軌 i. 承包商缺乏合作誠意

j. 承包商(Contractor)履約不力或不履約

k. 工期拖延、材料供應商(Supplier)履約不力或違約 l. 指定分包商(Subcontractor)履約不力

m. 設計錯誤。

2.經濟風險(Economic Risk)

對於所有從事經濟活動的行業而言,經濟風險都在所難免,相對 於工程業主或投資商更是難以避免。其風險主要產生於下列原因:

a. 宏觀形勢不利 b. 投資環境惡劣

c. 市場物價不正常上漲

d. 通貨膨脹(Currency Inflation)幅度過大

e. 投資回收期(Investment Recovery Period)過長 f. 基礎設施落後

g. 資金籌措困難

3.自然風險(Physical Risk)

係指工程計畫受地區客觀存在的惡劣自然條件,工程施工期間可

(14)

成之威脅。自然風險通常可由下列人為或非人為原因所致:

a. 惡劣的自然條件 b. 惡劣氣候與環境 c. 惡劣的現場條件 d. 地理環境不利

4.特殊風險(Special Risk)

一般工程保險除外不保之風險,如有發生此類風險損失只能由工 程業主或投資商承擔,而且這類特殊風險給承包商造成之任何損失都 應由業主給予補償。

二、承包商之風險 1.決策錯誤風險

對包商而言,在進入某一計畫或工程時,需考量工作無不潛伏著 各項可能遭遇之風險,而做進一步之決策。此類風險可歸納以下原因:

a. 資訊取捨失誤或資訊失真風險 b. 仲介與代理風險

c. 保標與買標風險 d. 報價失誤風險

2.締約和履約風險

對承包商需言,許多的締約或履約過程之程序之風險認識不足,

致使本不該虧損之工程虧得一塌糊塗,其至破產倒閉。此類風險潛伏 之原因如下:

a. 契約條款(不平等條款、契約中定義不準確、條款遺漏)

b. 工程管理

(15)

c. 契約管理 d. 物資管理 e. 財務管理

3.責任風險

是承包商基於契約當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承包 商對其承攬工程設計和施工負有不可推諉的責任,也需承擔一定之風 險。承包商之責任風險主要如下;

a. 職業責任 b. 法律責任

c. 他人的歸咎責任—替代責任(Substitude Obligation)

d. 人事責任(關鍵人員損失、信用損失、企業清償)

三、設計監造之風險 1.來自業主之風險

a. 業主希望少花錢多辦事 b. 可行性研究缺乏嚴謹性

c. 宏觀管理不力,投資先天不足 d. 盲目干預

2.來自承包商之風險 a. 承包商投標不誠實 b. 承包商缺乏商業道德 c. 承包商素質太差

(16)

a. 設計不充分不完善 b. 設計錯誤和疏忽

c. 投資估算和設計概算不準 d. 自身的能力和水準不適應

就工程承包而言,常見的風險管理策略及相應的措施基本如表 2-3[雷勝強,民 88]

2.4 多準則決策與層級分析法

2.4.1 多準則決策

現實生活中,大多的事物具有多重屬性,同時也受各屬性的影 響,因此在評估事物時,對相關屬性有必要進行整體考量與綜合性評 估。Zimmermann(1987)認為決策理論(Decision Theory)發展至今 已有愈來愈明顯的趨勢,在下決策時所面對的不僅是單一之準則或目 標函數,而是多重的。這種數量評估方法稱為多重準則決策 MCDM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多重屬性決策之基本原則如下:

設 x=﹛xi﹜,i=1,2,….n,是一個可以判斷各選擇個體之有限集合;

G=﹛g

i﹜,i=1,2,….m,是可判斷各選擇個體之有限屬性(或準則)

之集合。而多重屬性決策即可進行綜合評判而決定最佳選擇 gi,也 就是考量所有準則之後挑選出最高評選之個體。欲依各屬性評估選擇 個體時,尚須考量屬性之重要性程度,依目的對各準則賦予相對重要 性權數,亦即建立判斷準則間之權重體系是有其必要。

多準則決策之方法中,層級分析法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具有將複雜問題系統化的特性,且容易操作,同時擷取大

(17)

多數決策者的意見,而廣為學術及實務界使用。透過 AHP 一致性檢 定,可顯示決策者對準則間的比較是否具有連貫性與邏輯性,建立權 體系,符合本研究之目的及需求。

AHP 由加州大學 Thomas L. Satty 教授於 1971 年所提出,主要適 用於不確定情況及具有多個評估準則之決策問題[Satty,1977,1980]。

AHP 係將複雜的決策問題,由較高層級的項目,予以分解成數個細 項的層級。AHP 所決定的權重,係由評估者或決策者調查所建構的 成對比較資料來計算,以展現出兩評估準則間的重要性。例如,如果 有 N 個評分項目,決策者須建立 Cn

2 =n(n-1)/2 項成對比較資料,

再進一步於某不一致性程度要求的條件下,由這些成對比較資料推導 出各評估項目的相對重要性。

AHP 發展之目的,是將複雜的問題系統加以簡化,利用層級結 構將不同的層面給予層級分解,量化判斷後加以綜合評合,提供適當 的方案供決策者更充份之資訊,減少錯誤的風險。

2.4.2 層級分析法機制 ㄧ、層級分析法之評估尺度

Saaty 氏利用尺度比例推導出成對比較矩陣的主要特徵向量,來 找出評比項目層級架構下各準則間的相對權重。其評估尺度的基本劃 分包括同等「重要」、「稍重要」、「頗重要」、「極重要」、「絕對重要」,

並被賦予 1、3、5、7、9 的衡量值;另有四項介於五個基本尺度之間,

並賦予 2、4、6、8 的衡量值;於表 2.4 列出各尺度所代表的意義。

Saaty 氏選擇 1~9 的評估尺度,理由在於:

1. 人類對尺寸的反應在尺度成一固定比例增加時,能注意到增加

(18)

2. 人類對間斷的算術序列,能夠注意當中不同的地方。

3. 人類無法同時對七種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或七加減二),為 避免混淆採用 9 為最高限。

4. 人類對於「值」的區別能力,以利用「等強」、「稍強」、「頗強」、

「極強」與「絕對強」,五個屬性值加以表示較好;為更精確 起見,宜在相鄰二個屬性間有一折衷值,以便得到更加之連續 性,因此共須 9 個屬性值。

二、AHP 之基本假設

AHP 的基本假設有下列九項:

1. 系統可被分解成許多種類(Classes)或成分(Components), 形成一有網狀層級結構。

2. 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需有互相及獨立性

(Independence)。

3. 每一層級內之要素,可用上一層級某些或所有要素進行評估。

4. 比較評估時,須使用比例尺度(Ratio Scale)。

5. 成對比較後,可使用正倒值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

處理。

6. 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Transitivity)。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 移性(A 優於 B,B 優於 C,則 A 優於 C),「強度關係」也滿 足遞移性(A 優於 B 二倍,B 優於 C 三倍,則 A 優於 C 六倍)。 7. 因完全具遞移性不易存在,故可容許不具遞移性的存在,但必

須測試其一致性(Consistency)的程度。

8. 要素的優勢程度可用加權法則(Weighting Principle)求得。

9. 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階層結構中,不論其優勢程度如何,均被

(19)

認為與整個評估結構有關。

2.4.3 AHP 之適用性

茲說明層級分析法之相關性質如下:

ㄧ、AHP 之應用範圍

AHP 的應用範圍廣泛,目前在國內外已應用於下列十三種決策 問題:

1.優先順序之決定(Setting Priorities)

2.可行方案之產生(Generating a Set of Alternatives)

3.最佳方案之選擇(Choosing the Best Policy Alternatives)

4.需要條件之決定(Determining Requirements)

5.依據成本效益分析制定決策(Making Decision Using Benefits and Coasts)

6.資源分配(Allocating Resources)

7.預測結果-風險評估(Predicting Outcomes-Risk Assessment)

8.衡量績效(Measuring Performance)

9.系統設計(Designing a System)

10.確保系統穩定性(Ensuring System Stability)

11.最適化(Optimizing)

12.規劃(Planning)

13.衝突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

二、AHP 之優點

建立層級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1.利用要素個體形成層級形式,易達成工作。

(20)

3.對整個系統的結構面與功能面,能詳細的描述。

4.自然系統都是以層級的方式組合而成,而且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5.層級具有穩定性與賦彈性,亦即微量的改變能形成微量的影響;同 時新層級的加入,對一結構良好的層級而言,並不會影響整個系統 的有效性。

三、AHP 之缺點 1.不精確問題

AHP 並未直接利用模糊(Fuzzy)的觀念或方法來解決這個不確 定性(模糊)的問題,僅以相對比較之比例來衡量專家於兩兩因素間 之重要性看法,使得評估結果常與現實問題有所差異[Belton &

Gear,1983;1985]。

2.平均數缺乏各權重之分佈資訊

層級分析法之評估結果乃為權重之平均數,然而平均數缺乏各權 重之分佈資訊,是一種不可靠的統計指標[徐村和,1993]。

3.層級數增加,導致效率降低

如採用層級分析法,當層級數增加時,則所需的因素間兩兩比較 次數將呈指數成長,容易使填答者因問題過多,而思緒混淆,降低模 式效率 [Millet & Harker,1990]。

4.群體決策問題

在整合群體意見時,其所使用之幾何平均數不適用於決策者認知 差異過大之情況,會使部份評估者觀點無法反應在評估結果之問題 上,造成無法接受評估之結果,導致計畫難以被執行[張有恆、徐村 和,1993]。

鑑於 AHP 無法克服決策模糊性之缺點,Laarhoven&Pedrycz

(21)

(1983)將 Satty 氏之 AHP 加以演化(見圖 2.1),發展出模糊層級分 析法(FAHP),將三角模糊數直接帶入成對比較矩陣中以解決問題(見 圖 2.2)[Buckley,1985;Belton&Gear,1985]。

2.4.4 國內層級分析法之相關研究

賴光真(1998)認為 AHP 尺度縮減會影響權重評估結果,不過 各項差異值大致上均在設定範圍內。與原九尺度之評估結果相較,尺 度縮減幅度愈大,其權重評估結果差異愈大;同樣的縮減幅度,對於 因素數目較少的題組而言,其權重評估結果差異較大。此外,在權重 值相近的評比項目間,尺度縮減較易產生權重排序變動的現象。鄭文 英(1998)透過隨機變數來處理成對比較所隱含的不確定性,找出具 不偏性及變異數最小的決策屬性相對權重估計式,使能更貼切的反應 決策者判斷,並結合統計檢定程序來檢測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性程 度。

藍筱蘋(1995)嘗試將“九尺度”之評點依據簡化為“五尺度”

之可行性,即比較這兩種尺度在一致性指標值的表現。結果顯示,在 同組隨機“比較矩陣”之下,兩種尺度產生的優先向量值差異不大;

且在一定的顯著水準,其對應的等級具有極高的相關性;使用“五尺 度”產生的比較矩陣均有較佳的一致性指標值。另ㄧ方面,張保隆

(1989)利用成對比較的方式,求出方案權重的相對重要性,作為方 案的選擇標準。雖然一致性比例的求算可以檢查所得結果是否具一致 性,但人類進行比較時,通常僅以一概略值陳述比較結果,因此當所 求得的方案權重差異微小時,常無足夠信心論斷最佳方案。

2.5 模糊理論(

Fuzzy

Theroy)

(22)

Bellman & Zadeh (1970)探討模糊環境下的決策方法,以期望解決 現實環境中之不確定性(uncertainty)與模糊性(fuzziness)資料。

在處理實際問題時,把普通集合的絕對隸屬關係「非此即彼」加以擴 充,使元素對集合的隸屬程度推廣至單區間【0,1】中的任意一數值,

進而實現定量刻畫不確定性問題之模糊性質,至今已有相當的理論基 礎。

2.5.1 模糊集合(Fuzzy Set)

設論域(Universe of Discourse)U 為被討論的全體對象,論域中 每個對象稱之為元素;U 上 的一個模糊子集 A,是指對任意 x

U,

都指定一個實數

µ

A(x)

[0,1],稱為 x 隸屬於 A 的程度,(所做的定義,

模糊數

A

係指一模糊集合(Fuzzy Set)而其隸屬函數

µ

A~(x):

R

[0,1] ),即

µ

A(•)為一映射(Mapping),亦即

µ

A(x):U

[0,1]叫 做 A 隸屬函數(Membership Function)。當 A 值域=﹛0,1﹜時,

µ

A(x) 蛻化成一個普通子集的特徵函數,A 便成一個普通子集。模糊集合的 高度(Height)是指最大的隸屬程度(Degree of Membership),以 hgt

A 表示。至少有一元素之隸屬程度為 1 的模糊集合,稱為標準化

(Normalization)的模糊集合。

2.5.2 模糊數(Fuzzy Number)

模糊數乃實數 (Real Numbers)的模糊子集(Fuzzy Subset),而且 它是代表信賴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觀念的一種擴充,結合可 能性分析之α水準(level α Presumption)與α水準信賴區間之性 質。模糊數為一不精確值(Imprecision Number),與機率論中之隨機 變數(Random Number)是不同的。數學上具正規化且為凸集合,以

(23)

具有區段性連續之隸屬函數之模糊集合,稱之為模糊數,亦即模糊數 須滿足下列條件:

1. 凸模糊子集(Convex Fuzzy Subset)

2. 正規化模糊子集(Normality of A Fuzzy Subest)

3. 區段連續

模糊數一般分為梯形模糊數(Flat or Trapezoidal Fuzzy Numbers)

與三角形模糊數(Triangular Fuzzy Numbers),其圖形如 2-3 及 2-4 所 示。

由於以圖形表示模糊數的特性相當不方便,因此須改以數學式子 表示,任何梯形模糊數 ,可用 表示, 定義為:

(1) ;(2)當 , ;當 , ;

(3)當 , 是連續且從 0 到 1 呈線性單調遞增;當

, 是連續且從 0 到 1 呈線性單調遞減。

而三角形模糊數 ,即當 時。當 時, 為 梯形模糊數,當 時,則 為明確值 ,此外, 的區 間值為 最有可能出現的數值,當決策者所擁有的資訊愈少,此區 間距離也愈大,亦即愈模糊。

2.5.3 語意變數(Linguistic Variable)

所謂語言變數,是以自然語言中的詞句或同組做為值的變數(而 不是以數字為值的變數),對於那些複雜或難以定義的情境,很難以 傳統的量化方式來做一合理的表達,因此有必要運用語意變數的觀點 來處理這類狀況。而語意變數係指,本質上或人類語言上就為一個字

(24)

或一句話所代表的變數,可將語意變數劃分為數個適當且有效的語意 尺度如「很好」、「好」、「中等」、「差」、「很差」等,讓評選者各自選 擇他們認為合適的語意,描述個人對此評選項目的感受(如圖 2-5)。

進而,透過事先設計好的各語意尺度所代表的模糊數,推算全體對各 評審項目的實際感受值[Zadeh,1975]。

2.5.4 模糊運算

L.A. Zadeh最早提出了擴展原理,以處理模糊數。主要是將 非模糊數的數學概念進行擴充,以運用到模糊數上。 利用 Laarhoven & Pedrycz於1983年所提出之近似公式,可進行包括 加、減、乘、除、負數及倒數等的運算;分述如下:

1. 加法(fuzzy addition)

設有兩個梯形模糊數分別為A1、A2,以符號⊕表示模糊數 的相加:

A

1 =

a

1

b

1

c

1

d

1

A

2

=a

2

b

2

c

2

d

2

A

1 ⊕A2

=a

1

a

2

b

1

b

2

c

1

c

2

d

1

d

2

2-1 兩個梯形模糊數相加亦為一梯形模糊數。

2. 負數(negation)

設梯形模糊數A1,以符號Θ表示模糊數的負數:

A

1 =

a

1

b

1

c

1

d

1

ΘA1 =

(- d

1

,- c

1

,- b

1

,- a

1

梯形模糊數的負數也是一梯形模糊數。

3. 減法(fuzzy subtraction)

設有兩個梯形模糊數分別為A1、A2,以符號Θ表示模糊數

(25)

的相減:

A

1 =

a

1

b

1

c

1

d

1

A

2

=a

2

b

2

c

2

d

2

A

1ΘA2

=a

1

d

2

b

1

c

2

c

1

b

2

d

1

a

2

2-2 4. 乘法(fuzzy multiplication)

設有兩個梯形模糊數分別為A1、A2,以符號⊗表示模糊數 的相乘:

A

1 =

a

1

b

1

c

1

d

1

A

2

=a

2

b

2

c

2

d

2

A

1 ⊗A2

=a

1

× a

2

b

1

× b

2

c

1

× c

2

d

1

× d

2

2-3

5. 倒數(inverse)

設梯形模糊數A2,以符號-1表示模糊數的倒數:

A

2 = (a2,b2,c2,d2)

A

2-1

= (a2-1

,b2-1

,c2 -1

,d2-1

) 2-4 6. 除法(division)

設有兩個梯形模糊數分別為A1、A2,以符號∅表示模糊數 的相除:

A

1 =

a

1

b

1

c

1

d

1

A

2

=a

2

b

2

c

2

d

2

A

1∅A2

=a

1

/ d

2

b

1

/ c

2

c

1

/b

2

d

1

/ a

2

2-5

兩個梯形模糊數相除可得近似梯形模糊數。

2.5.5 解模糊化之計算

由於以語意值評分,其對應值均為梯形模糊數,無法直接進 行各廠商間之優先順序比較,故需先以解模糊化(Defuzzification)

(26)

次之排序。常用的解模糊化方法包括

(一)重心法(Center of Gravity)

其理念就是求取模糊集合「中心值」來代表整個模糊集合。

(二)形心法(Center of Sum)

形心法與重心法類似,其目的為求出三角形面積的「形心值」。

(三)平均最大隸屬度法(Middle of Membership)

平均最大值法是以隸屬度函數中最高隸屬度值的元素,代表 解模糊化後的值;若符合此條件的值不只一個,則取所有符 合條件的值之平均值代表解模糊化的值。

(27)

表 2.1 ISO-9000-1 之品質構面 1994 版 ISO-9000-1 品質構面 公共工程的品質構面

緣於產品需求界定而來的品質 緣於工程計畫之策劃而來的品質 緣於產品設計而來的品質 緣於工程基本及細部設計而來的品質 緣於符合產品設計而來的品質 緣於工程施工符合設計而來的品質

緣於產品支援而來的品質 緣於工程維護而來的品質

表 2-2 公共工程主辦機關之品質管理系統參考規範 「ISO-9000(2000/DIS)版」

ISO-9000 管理原則 公共工程的品質管理原則

顧客為核心之組織 以民眾福祉為核心的組織結構及組織文化 領導統御 以品質策略含政策與目標為主的領導統御 全員參與 全員參與發揮組織結構整體及各層級功能 過程管理之系統架構模式 系統化與效率化建構過程管理的架構模式 以系統之方法進行管理 以系統之方法評估與分析管理系統的績效 持續改善之融入 持續改進的機制融入品質管理系統功能中 以事實為基礎之決策模式 工程專業技術為基礎之品質管理決策模式 互利式之供應商關係 品質需求納入採購合約利於廠商落實互動

(28)

表 2-3 常見工程承包的風險管理策略及相應措施「雷勝強,民 88」

風險目錄 風險管理策略 相應的措施

財務和經濟 通貨膨脹

匯率浮動

分包商或供應商違約

業主違約

計畫資金無保證 標價過低

設計

設計不充分 錯誤和忽略 不充分的細節 地下條件複雜 政治環境

法規變化 戰爭和內亂 沒收 禁運

汙染及安全規則約束 施工

惡劣的自然條件 勞務爭端或內部罷工

現場條件差劣

工作失誤

設備毀損 工傷事故 自然條件

對永久結構的損壞 對材料設備的損壞 造成人員傷亡 火災

洪水 地震 塌方 社會環境

宗教節日影響施工 工作效率低 社會風氣腐敗

風險自留

風險轉移 風險自留 風險利用 風險轉移 風險迴避 風險自留 風險轉移 風險迴避 風險分散 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 風險轉移

風險自留 風險轉移 風險自留 損失控制 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 損失控制 風險自留 風險轉移 風險控制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 風險控制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 風險控制

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

執行價格調整 投標中考慮應急費用 投保匯率險、套匯交易 契約中規定、匯率保值 市場調匯

履約保證函 進行資格預審 索賠

嚴格契約條款 放棄承包 分包

控制成本,加強管理,加強索賠工作,加班 加點以節省人工開支

索賠

契約中分清責任

索賠 保險

援引不可力條款索賠 降低損失

保護措施、制訂安全計畫

索賠、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 改善惡劣條件 投保第三者險 嚴格規章制度 投保工程保險 購買保險 購買保險

購買保險 加強保護措施 購買保險 購買保險 購買保險 購買保險 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合理安排進度,留出損失費 預留損失費

預留損失費

(29)

表 2.4 AHP 之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Saaty,1971)

評估尺度 定義 說明

2,4,6,8

同等重要(Equal Importance)

稍重要(Weak Importance)

頗重要(Essential Importance)

極重要(Very Strong Importance)

絕對重要(Absolute Importance)

相鄰尺寸之中間值(Intermediate values)

兩比較方案的頁獻程度具同等重要性 經驗與判斷稍微傾向喜好某一方案 經驗與判斷強烈傾向喜好某一方案 實際顯示非常強烈傾向喜好某一方案 有足夠證據肯定絕對喜好某一方案 需要折衷值時

33 32

31

23 22

21

13 12

11

a a

a

a a

a

a a

a

圖 2.1 傳統層級分析法成對比較矩陣圖(Saaty,1971)

 

 

) ( 33 ) ( 32 ) ( 31

) ( 23 ) ( 22 ) ( 21

) ( 13 ) ( 12 ) ( 11

R L R

L R

L

R L R

L R

L

R L R

L R

L

a a

a

a a

a

a a

a

圖 2.2 模糊層級分析法之成對比較矩陣圖

(Laarhoven&Pedrycz,1983)

1

0

a b c d

圖 2.3 梯形模糊數(Dubois&Pradc,1978)

(30)

µ

A~

(x)

1

0

a b d

圖 2.4 三角形模糊數(Dubois&Pradc,1978)

µ

A~

(x)

圖 2.5 五等級語意變數之隸屬函數圖(Zadeh,1975)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很差 中等 很好

x

(31)

第三章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之管理

3.1 法源

「政府採購法」於 1998 年 5 月 27 日實施,使公共工程品質之要 求,由契約層面提昇至法律位階,對落實品質要求提供強而有力的法 源基礎。

1. 依「政府採購法」第六十三條第二項之規定,委託規劃、設計、

監造或管理之契約,應訂明廠商規劃設計錯誤、監造不實或管理 不善,致機關遭受損害之責任。

2. 依「政府採購法」第七十條之規定:

(1) 機關辦理工程採購,應明訂廠商執行品質管理、環境保護、施 工安全衛生之責任,並對重點項目訂定檢查程序及檢驗標準

(第一項)。

(2) 機關於廠商履約過程,得辦理分段查驗,其結果並得供驗收作 用(第二項)。

(3) 中央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成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定期 查核所屬(轄)機關工程品質及進度等事宜(第三項)。

(4) 工程施工查核小組之組織準則,由主管機關擬訂,報請行政院 核定後發布之。其作業辦法,由主管機關定之(第四項)。

(32)

3.2 沿格

行政院從 1990 年起定期召開「公共建設督導會報」,以統籌工 程建設之共同性事務並加強審議、協調、督導工作。於 1991 年成立 公共建設督導會報(1995 年正式成立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略稱工程會),以辦理行政院交辦重大工程之規劃協調、工程技術及 計畫審議事項,掌握列管計畫之執行情形,並檢討當前公共建設之進 度與品質,推動營建業之健全發展。工程執行中,若遇有重大困難問 題,可提經會報逐案檢討,研擬協調或處理方案,以利工程之進行。

行政院復於 1993 年頒行「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推動 建立三級品質管理系統,其包括上級主管機關之「施工品質評鑑系 統」,工程主辦單位之「施工品質保證系統」及承包商之「施工品質 管制系統」等三個層次。籍以推動營建業之品質管理,使參與實際工 程施工任務之成員,能體認工程品質之重要性,在施工階段中,有系 統化之管理及步驟,進而注重施工品質。

工程會於 1994 年試辦第一次公共工程施工品質評鑑,自 84 年 即全面推廣,由各工程主管機關定期對所屬辦理之工程實施評鑑。復 餘 86 年公佈「公共工程施工品質評鑑作業要點」,以規範工程主管機 關執行公共工程品質評鑑之方式;其評鑑作業依工程契約、『公共工 程施工品質評鑑作業手冊』所列各項規定及標準辦理。

(33)

為彰顯公共工程施工品質之重要性及價值感,工程會自 2000 年 起,將優良公共工程品質頒獎名稱,定名為「公共工程金質獎」,代 表全國公共工程品質最高榮譽,籍以加強公共工程從業人員的榮譽感 與使命感。復於 2001 年訂「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其內容除規定

「整體」與「分項」品管計畫外,更進一步規定承包商品質計畫之內 容應包括管理責任、施工要領、品質管理標準、材料及施工檢驗程序、

自主檢查表、不合格之管制、矯正與預防措施、內部品質稽核及文件 紀錄管理等系統。

工程會於 2002 訂頒「工程施工查核小組組織準則」,改為主管 機關設立工程品質查核機制,並將「公共工程品質評鑑作業要點」公 告停止適用,賡續辦理「公共工程施工查核」,督促主辦工程機關及 承包商落實公共工程品質管理制度。

3.3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

工程會於 1996 年訂定之「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

對於公共工程三級品管制度的實施方式加以規範。(如圖 3-1)

ㄧ,第一級品管

第一級品管之廠商品質管制,對公共工程品質為主要關鍵,廠商 應建立施工品質管制系統,應依工程之特性與契約要求擬定施工計

(34)

畫,設立品管組織,以確保工程的施工成果能符合設計及規範。

二、第二級品管

第二級品管之品質保證,扮演著工程把關之角色,其保證工作系 屬工程主辦機關及監造單位應辦事項,為確保工程的施工成果能符合 設計及規範,主辦機關應建立施工品質保證系統,設立監造組織,訂 定監造計畫,並落實執行,以確保工程如期如質達成。主辦機關得視 工程需要設置工程督導小組,隨時進行施工品質查核工作,發現缺失 時,應即通知監造單位督促廠商限期矯正,並要求其採取預防措施。

三、第三級品管

第三級品管之品質查核,則各主管機關成立工程施工查核小組,

確認工程品質管理工作執行之成效。

3.4 監察院調查公共工程品質之概況

監察院交通及採購委員會針對行政院暨所屬機關歷年來辦理之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進行調查,羅列以下調查意見:

1.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推行迄今已近十年,卻遲未構健完 整資訊系統,隨時掌握全國公共工程進度實況,影響施工品質 考評時效;允宜加速建構完整之全國公共工程管理資訊系統,

以利隨時掌握工程執行實況,增進整體工程品質考核效能。

2. 公共工程主辦機關及廠商執行第一、二級品管作業未見落實,

礙因各主辦工機關於招標文件內編列品管費用之比率偏低,導 致承攬廠商在支出成本及工期考量下,對於施工品質管制度之

(35)

推行,多採敷衍虛應態度,相關作業程序自難落實。

3. 未達查核金額之小型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未臻健全,行 政院工程會應重新檢討修正現行未達查核金額之小型公共工 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設計,以求改進。

4. 各機關對於施工品質評鑑成績不佳之工程,多未依規定確實懲 處施工、監造廠商及主辦工程機關違失人員,督考成效難以彰 顯,導致廠商及主辦機關未能重視施工品質,工地人員有恃無 恐,自難彰顯督考成效。

5.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良窳影響公共安全至鉅,而營造廠商工地現 場所僱用之技術工素質,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現今工地現 場技術工人大多未經技能檢定合格,公共工程施工品質難以提 升,影響公共安全至鉅,應檢討改進。

6. 部分廠商不合理削價搶標公共工程,劣幣驅逐良幣,嚴重影響 工程施工品質,此一危及公共工程施工品質之陳痾,行政院工 程會應即針對問題癥結,積極突破解決。

7. 部分中央機關對於補助或委託辦理工程,顯未善盡施工品質督 導查核之責,應依「工程施工查核小組組織準則」,將各機關 補助或委託其他機關、法人或團體辦理之工程,納入各級查核 小組查核範圍內。

8. 現今國內公共工程三級品管制度之設計,未能涵蓋工程前段規 劃設計作業及後段使用管理維護之品管功能,允宜將前段規劃 設計作業及後段使用維護之品管功能納入公共工程品管制度。

9. 為撤底改善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之積弊陳痾,行政院允宜督 促所屬健全各級政府工程施工查核體制,持續落實公共工程施 工品質查核工作,以竟事功。

(36)

10. 為期發揮審計機關監督政府採購預算執行與考核財務之效 能,審計部應轉知所屬持續加強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稽察,並密 切追踨各機關後續改善處置情形,以督促政府健全公共工程管 理體制與管理,提昇公共工程施工品質。

11. 監察院履勘發現竣工圖說與現場完工情形明顯不符之工程,各 缺失機關應查究相關失職責任。

3.5 公共工程品質查核機制之檢討報告

行政院工程會彙整各主管機關,自 2002 年起辦理之工程查核,

共計查核「查核金額以上標案」360 件、「未達查核金額之標案」481 件,合計查核 841 件。其主要品質查核缺失如下:

ㄧ、主辦機關缺失

1.契約內未依「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規定,訂定相關品 管規定,並編列相關品管費用。

2.督導機制不健全,對重要檢查點,未進行查驗,現場督導亦未留督 導紀錄。

3.對缺失改善未有效追蹤。

4.未確實要求監造單位落實監造。

5.對隱蔽部分未要求監造單位製作查核紀錄。

二、監造單位缺失

1. 監造計畫未依契約規範及工程特性製作,且未落實執行監造。

2. 對承商之品質計畫書及施工計畫書,未確實審核。

3. 監工人員未依契約規定,長駐工地,落實監造作業。

4. 對各項試驗報告及證明文件未落實查證及判讀。

(37)

5. 對施工未落實查核,隱蔽部分缺乏完整查核紀錄。

6. 對查核缺失未辦理改善追蹤。

7. 監工日報表填寫不確實。

三、承攬廠商缺失

1. 品質計畫書未能符合工程需求,錯誤引用其他工程標準。

2. 專任工程人員未確實至工地執行工程督導,未發揮設置專任工程 人員之應有功能。

3. 自主檢查表不合工程需求,無法發揮自主檢查效果。

4. 承商未能落實執行施工自主檢查,自主檢查流於形式,完全違背 自主檢查之基本精神。

5. 缺乏矯正與預防措施,導致缺失一再重覆發生。

6. 無不合格品之管制措施。

7. 工地安衛管理不良。

8. 施工日報表填寫不確實。

(38)

圖 3.1 現行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制度架構圖

(行政院工程會,1996)

公共工程政策品質

施工品質查核系統

施工品質保證系統/施工品質管制系統

工程督導單位

(品保管理)

工程監造單位

(品保執行)

承包商

(製程品管)

公共工程施工品質

(39)

第四章 交通部之工程查核

交通部為整體公共工程品質提昇,遵照工程會頒訂之「工程施 工查核小組組織準則」及「工程施工查核小組作業辦法」,賡續辦理 交通部公共工程施工查核作業。其查核重點為工程之施工品質及施工 進度,主要項目如下:

1. 工程主辦機關之品質督導機制、施工品質查驗紀錄、缺失改善追 蹤之執行、施工進度管理措施及障礙之處理。

2. 監造單位之監造組織、監造計畫、施工計畫及品質計畫之審查紀 錄、材料設備抽驗及施工品質查核紀錄、品質不符之處置及施工 進度監督之執行情形。

3. 廠商之品管組織、品質計畫、材料及施工檢驗、施工自主檢查、

不合格品之管制、矯正與預防措施、施工進度管理、趕工計畫、

安全衛生及環境保護措施之執行情形等。

4. 品管制度執行之落實度、施工期限及重大事件之掌握度、施工障 礙之排除與對策之合宜性。

計畫工程查核優先順序選取標準:

1. 各主管機關推薦獎勵之優良工程(依金質獎相關規定辦理)。 2. 部次長相關指示。

(40)

3. 施工進度己落後之工程。

4. 部內各相關單位建議查核之工程。

5. 工程承包廠商之實績與財務狀況不佳之工程。

6. 人民陳情暨影響民生較鉅之案件。

7. 立法委員相關質詢案件。

8. 媒體有關工程缺失之相關報導。

9. 督導會報於督導過程中發現品質欠佳之工程等。

10. 工程得標價低於核定底價 65%之工程。

11. 擴大公共建設計畫所屬工程。

4.1 工程查核執行情形

於 1997~2000 年間,圖、表 4-1 為交通部、經濟部及教育部主管 工程評鑑成果;知曉,交通部及經濟部所屬工程評鑑成績為 80 分以 上,教育部則低於 80 分,究其原因為交通部所屬工程大都為工程專 責機關主辦,經濟部所屬工程則為國營事業機構主辦,一般設有工程 專責單位;而教育部為學校主辦之校舍工程,則多委由顧問公司辦理 設計暨監造事宜。顯示主管工程機關如為專責單位,有較嚴謹之工程 監督制度,承攬廠商必須依照契約規定施工,其品質較佳。

(41)

4.2 查核缺失之檢討

截至 2003 年 11 月止,交通部共計辦理 105 件查核標案(查核 金額(5,000 萬元)以上工程 98 件,查核金額以下工程 7 件)。見表 4.2),茲彙整各查核委員至現場查核工程所提送之缺失,計有品質管 理制度大項之缺失 48.71%(主辦機關、專業管理廠商項 1.91%、監 造單位項 15.60%、施工廠商項 31.20%)及施工品質大項之缺失 51.29%(混凝土施工品質項 14.01%、鋼筋施作項 4.14%、模板施工

項 2.86%、工地勞工安全衛生項 10.83%、環保生態保育項 5.09%、土 方工程項 1.92%、結構體項 3.51%、裝修雜項工程項 4.15%、工地管 理項 3.51%、材料檢驗紀錄項 1.27%)。

4.2.1 品質管理制度缺失之檢討

ㄧ、主辦機關即及專業管理廠商

本次於主辦機關辦理品質管制作業查核缺失,計 1.91%有,其中 工程查驗紀錄或內容不實佔 1.27%、缺查核缺失改善紀錄佔 0.64%等 兩項。其缺失主要原因係交通部所屬非工程專責機關管轄下之工程,

受限機關為行政單位,工程人員缺乏(尤以觀光局所屬之風景區管理 處,工程現址大多屬偏遠山區,人手不足致無法全程掌握全部工程之 狀況),對其所負責之工程礙於人力對相關檢驗資料未能充分督導、

(42)

覈檢及整理,造成工程品質瑕疵,解決之道除增加工程人員員額外,

並應加強專業能力訓練,以落實施工品質管理制度及強化品質管理體 系,使公共工程品質提昇。

二、監造單位

監造單位查核缺失佔本年施品質查核缺失之 15.60%,其中以未 落實執行監造計畫佔 5.73%;未落實執行施工品質查核佔 3.82%;缺 失改善未落實執行佔 2.55%;材料抽驗紀錄缺失未判讀原因佔 2.23%

及監工日報表未落實填寫佔 1.27%。

究其原委,承辦監造業務的技術顧問公司(非工程專責機關都委 由原設計單位辦理監造,礙於顧問公司規模,其監造人力大多不足,

除增加監造人力外,應加強其專業能力及訓練,以提昇整體監造品質)

或者是政府專業的監造機關,為了公共工程施工品質提昇,除依契約 相關規定辦理外,需針對當前的營造環境及營造廠商的素養,採取主 動積極作為,執行「施工品質保證系統」降低缺失之產生。

三、施工廠商:

本次施工品質查核針對施工廠商於品質制度之缺失約佔整體 31.2%,顯示國內之營造廠商仍存有傳統習慣,對工程會提倡之全員 品管有待進一步加強。其主要缺失為自主檢查表未落實執行約佔

(43)

7.96%;矯正預防措施未落實執行約佔 4.78%;文件紀錄管理未妥善 約佔 4.46%;缺施工查核紀錄或未落實執行約佔 3.82%;施工計畫未 符合且未落實約佔 3.18%;材料檢驗項目未落實執行佔 2.23%;專任 工程人員未落實執行佔 1.91%;不合格管制未依約處置佔 1.59%及其 他佔 1.27%。

充分顯示施工品質如欲績優者,有賴一級品管落實相關規範,對 其所承攬之工程應健全品質管制,培養施工人員的品質意識,再則提 昇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使整體工程品質提昇。

4.2.2 施工品質缺失之檢討

施工缺失係指工地現場施作工程時所發生之瑕疵,或不符合圖說 規範之缺點,本項屬工程技術面的問題。

交通建設之工程類別繁多,其機能亦為複雜,各種施工之缺失屢 屢於工地發生,以本年度查核之工程缺失為例,混凝土施工品質缺失

(混凝土有冷縫、蜂窩;養生不確實、有裂縫收縮;表面不潔等)約 佔整體 14.01%,次為工地勞工安全衛生缺失(防墜等安全措施不足、

高空作業未使用安全防護、現場警告措施不足及施工圍籬防護網不 足)約佔整體 10.83%,其餘為環保生態保育 5.09%;裝修雜項工程 4.15%;鋼筋施作缺失 4.14%;結構體及工地管理各為 3.51%;模板

(44)

施工 2.86%;土方工程 1.92%及材料檢驗紀錄 1.27%,僅施工品質乙 項約佔整體公共工程缺失【51.29%】,影響工程之品質甚鉅,不得不 加以檢討改進。

欲改善施工品質之缺點,除加強施工界面整合及增加工地現場查 核外,各項檢驗缺失之追蹤及預防矯正措施,應從承包商自我提升自 主檢查作起,承包商除依相關規定辦理檢查外,亦應加強落實各項工 程之檢驗程序與規範標準等技術面作業,以提昇工程人員之素養及技 術,使工程品質之缺失降低,達成一定的品質水準。

4.3 進度落後原因

交通部暨所屬單位執行之工程標案,截至 2003 年底總計 3,911 件(含完工標案計 1,089 件,賡續執行標案計 2,822 件),契約總金額 約四千三佰億元。經彙整統計交通部暨所屬單位填報於行政院工程會 網頁上之分月進度,截至 2003 年 11 月底止,工程進度落後之標案共 計 214 件,約佔整體在建工程標案 7.58%。其主要落後原因為設計不 完善、行政作業延誤、用地取得延誤、土方問題、不可抗力因素、承 包商因素、工程相關單位之配合、施工作業因素及其他等九大類(詳 表 4-3)。

以下就各類做分析:

(45)

ㄧ、承包商因素

造成工程進度延宕尤以承商人力機具不足為最、其次為違約、

管理不佳及財務困難,導致施工難以為繼的比例最高。而其特性為層 層契約承攬轉包者多,各類工程工項繁雜、所需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施工位址常因工程性質而有所更迭,基層勞力缺乏;工安常導致工程 滯礙,低價搶標、面臨嚴苛之履約、品質及管理條件。

二、施工作業因素

工程施工常隨工址而有所更迭,在都會區受限施工場地、交通;

在山區受限道路狀況、天候、材料運送;在河海施工受限天候等因素;

此外,相鄰工程界面之協調成效亦會影響到工程之進展。

三、工程相關單位之配合

交通部所屬工程大多以鐵、公路工程為主,任何一配合單位工作 延誤,勢將對整體計畫造成延宕,其中以管線單位配合遷移及河川地 申請常影響工程進行,這些單位之配合程度事前無法掌握,僅能於工 程進行中透過協調或提送行政院每月召開院督導小組跨部會協商取 得共識。

四、土方問題

(46)

一般建築工程及交通經建等重大公共工程日益增加,其施工產出 剩餘土石方數量相當龐大,為維護環境衛生與公共安全,除依內政部 頒佈之「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方案」辦理外,受限合法土資源場數量 不足,剩餘土石方無法多元化處理及運距關係無法交換再利用,造成 南北剩餘土石方供需不平衡,取土問題大多發生在中南部;其中以 雲、彰及屏東縣為主(尤以東西向快速公路計畫-台西古坑線及南二 高九如-林邊段借土最為嚴重),棄土問題多發生於北部地區,以台北 縣為大宗(尤以東西向快速公路萬里瑞濱線及台 2 丁基平隧道工程最 為嚴重)。

五、行政作業延誤

造成工程進度落後之行政原因,可歸納為甲方因素:工程執行中 辦理變更設計緩慢、新增項目協議不成,公共設施管線施工配合問 題,用地取得延誤。乙方因素:土方取得及棄方困難導致工程落後,

廠商發生財務危機作輟無常,職災及施工災害。

六、設計不完善

常因顧問公司未能掌握現址地質狀況,設計前施工現址勘查不 實,未符現址需求及設計錯誤,導致工程延滯及後續變更緩慢,進而 引發仲裁之情事發生,造成業主無謂之損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z Choose a delivery month that is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but later than, the end of the life of the hedge. z When there is no futures contract on the asset being hedged, choose

圖4 1 整合資訊系統風險 圖4.1 整合資訊系統風險..

本簡報旨在就常見的貪污風險及防貪措施提供一般介紹,而不會對各種情

五、第十二款經濟弱勢戶 與第四款中低收入戶 資格重複,又配合行 政院強化社會安全網 計畫,高度風險家庭 納入危機家庭之保護

Recommended Approach for Setting Regulatory Risk-Based Capital Requirements for Variable Annuities and Similar Products with Guarantees (Excluding Index Guarantees), American Academy

{ Title: Using neural networks to forecast the systematic risk..

僱主 工作者 教育

– 某人因為與上市公司有關連,即內幕人士 (如公司董事、職員或公司的 核數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