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 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 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 "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 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

的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阮文宣 撰

中華民國一 ○ 一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 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

的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阮文宣 撰

指導教授:鄭燿男 博士

中華民國一 ○ 一 年 八 月

(4)
(5)
(6)

謝誌

        有幸於考上台東大學暑期碩士班,並利用三個暑假完成研究所的進修,隨著論文 的完成而告一段落。雖然寫論文的過程當中頗辛苦,也遇到一些困難與挫折,但因為 有許多人的鼓勵與協助,讓我在寫論文的這條路上收穫豐富,也充滿感激與感恩。

首先感謝指導教授鄭燿男老師,對於論文不厭其煩的指導及在統計部分的特別協 助與指導,使我獲益良多,才能讓這本論文順利完成;其次感謝口試委員陳教授與施 教授對論文仔細的檢閱與指導,並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使整篇論文能更臻於完善。

接著,感謝同事瓊慧、嘉琪,在問卷及統計上給予我的協助,及協助專家效建立 的老師與教授給予我的建議與指導;也特別感謝協助問卷發放的老師們,還有許多教 育界中熱心助人的老師、主任及校長,沒有你們的協助,研究無法順利完成。

感謝研究所同學的鼓勵與協助,以及同組同學宜涓、正凡、政家互相提供寶貴的 意見及加油打氣,也感謝在這三次暑期兩年多來共同學習、快樂聚會的同班同學們,

有你們讓研究所生活多采多姿。

最後,由衷感謝爸媽和哥哥在這兩年來忙碌的研究所生活中,給予的照顧和協 助,僅以此篇論文獻給所有關心我的人及曾經給予我幫助的貴人,願與您共同分享我 的喜悅!

文宣 謹誌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八月

(7)

i

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 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關係之研究

作者:阮文宣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教育改革之後,國民小學教師有更多共同參與學校行政決定的機 會,但是不同學校裡,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情況卻有不同,也許是與該 校校長領導風格有關,也許是教師本身人格特質影響較大,因此有必要 針對這些變項進行研究,以瞭解其參與行政決定現況,更進一步探究有 哪些因素影響參與行政決定。

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採分層立意抽樣,抽取高雄市10%的學校,

共30所,500位教師為研究樣本,回收484份,有效問卷482份,回收率達 96%。問卷回收後根據問卷調查的資料,利用平均數分析、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以回答本研究問 題。本研究得到的結論如下:

高雄市國小教師所知覺其校長的領導風格屬人和關懷與民主開放,

較能預測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而教師知覺校長領導風格屬政治與放任,

對教師參與行政決定則呈現負向影響。此外,親和性的教師人格特質,

較可預測教師參與行政決定。

關鍵字:校長領導風格 教師人格特質 教師參與行政決定

(8)

ii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incipal Leadership styles,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Wen-Hsuan, Ruan

Graduate student of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After the reform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more and mor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 have the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s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refore, in different schools, the status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varies. Perhaps, it’s caused by either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or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Thus, it’s necessary to research on these variable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Furthermore, we need to investigate what causes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 research approach takes questionnaire method as the core,

adopting stratified purposive sampling. It samples 10% schools in Kaohsiung City , 30 schools and 500 teachers for study samples, and recalls 484

questionnaires that include 482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call rate reaches to 96%. With the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 I use several statistics methods including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answer thos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is as follows:Whe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City percept that their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belong to caring , democratic and open-minded, it has more positive effects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Therefore, whe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City percept that their 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belong to political and laissez-faire, it has negative effects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less. Besides, when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 belong to agreeableness, it has more positive effects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keywordprincipals’ leadership style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 ,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9)

iii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校長領導風格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教師人格特質與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相關研究... 15 

第四節 領導風格、人格特質與參與行政決定之關係...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量表信效度檢測... 25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32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資料處理及分析...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37

 

第一節 研究變項現況之分析... 37 

第二節 教師背景變項與研究變項之差異分析... 38 

第三節 研究變項之相關分析... 53 

第四節 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迴歸分析...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5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59 

第二節 結論... 62 

第三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 67

 

中文部份... 67 

英文部分... 70 

(10)

iv

附錄 ... 71

 

附錄一「國小校長領導風格類型與型為調查問卷」問卷同意書... 71 

附錄二「人格特質量表」問卷同意書... 72 

附錄三「教師參與決定量表」問卷同意書... 73 

附錄四專家效度問卷... 74 

附錄五專家效度分析表... 84 

附錄六正式問卷... 87 

(11)

v

表次

表2-2-1 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Model) ... 14

表3-3-1 專家名單(依筆畫順序) ... 27 

表3-3-2 校長領導風格因素分析摘要表 ... 28 

表3-3-3 教師人格特質因素分析摘要表 ... 30 

表3-3-4 教師參與決定因素分析摘要表 ... 31

表3-4-1 問卷樣本抽樣人數表 ... 32 

表3-4-2 抽樣人數分布統計表 ... 32 

表3-4-3 問卷回收情形統計表 ... 33 

表3-4-4 樣本基本特性分析表 ... 34

表4-1-1 教師所知覺的校長領導風格各層面得分分析 ... 37 

表4-1-2 教師人格特質各層面得分分析 ... 37 

表4-1-3 教師參與行政決定各層面得分分析 ... 38

表4-2-1 教師背景變項及人和關懷與民主開放之變異數分析表 ... 39 

表4-2-2 教師背景變項及工作任務與威權之變異數分析表 ... 40 

表4-2-3 教師背景變項及政治與放任之變異數分析表 ... 41 

表4-2-4 教師背景變項及象牙塔之變異數分析表 ... 42 

表4-2-5 教師背景變項與校長領導風格各構面顯著差異表 ... 43 

表4-2-6 教師背景變項及開放性之變異數分析表 ... 44 

表4-2-7 教師背景變項及外向性之變異數分析表 ... 45 

表4-2-8 教師背景變項及負向情緒性之變異數分析表 ... 46 

表4-2-9 教師背景變項及親和性之變異數分析表 ... 47 

表4-2-10 教師背景變項及謹慎負責性之變異數分析表 ... 48 

表4-2-11 教師背景變項與教師人格特質顯著差異表... 49 

表4-2-12 教師背景變項及教務與學務之變異數分析表 ... 50 

表4-2-13 教師背景變項及人事與總務之變異數分析表 ... 51 

表4-2-14 教師背景變項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顯著差異表 ... 52

表4-3-1 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 53 

表4-3-2 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 54

表4-4-1 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參與「教務與學務」行政決定迴歸分析表 ... 56 

表4-4-2 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參與「人事與總務」行政決定迴歸分析表 ... 56 

表4-4-3 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教務與學務」行政決定迴歸分析表 ... 57 

表4-4-4 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人事與總務」行政決定迴歸分析表 ... 57 

(12)

vi

圖次

圖2-1-1 雙面領導模式四向度 ... 8 圖3-1-1 研究架構圖 ... 23 

(13)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四節,分別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釋義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等。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位老師的班級經營風格影響了一個班級的氣氛,而一位校長的領導模式 同樣也影響了學校組織的文化,俄亥俄州立大學將領導的類型依據「倡導」與「關 懷」兩個層面可據以劃分為「高倡導低關懷」、「高倡導高關懷」、「低倡導高關懷」

和「低倡導低關懷」等四種不同的領導型式,而Kurt Lewin 則將領導的類型分 為權威、民主、放任三種方式(林新發,1995),校長在學校裡扮演的是行政決策 的主要角色,他所表現出的、讓老師接收到的態度與感受,往往會影響教師對他 的態度及期望。校長領導的風格左右學校組織的氣氛,關係組織成員的凝聚與 否,在學校行政成效的達成上非常重要,研究者所任教學校在高雄市,因此想要 瞭解目前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其校長的領導風格有哪些,此為本研究的第 一個動機。

除了外在的影響因素之外,每個人在生長背景中,接觸的人、事、物皆有不 同,對各項事務的思考角度多少有些不同,尤其現在無論媒體或個人,發聲機會 及管道皆很暢通,因此研究者認為另一影響因素可能在於個人,每個人的個性特 質或多或少都會有所差異,而人格特質主要分為五個向度(陳正文譯,2006):神 經質、外向、開放、愉悅及嚴謹,這些向度可能影響老師在做決定或是否要參與 做決定,也關係學校行政運作的成敗,因此想要了解目前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的 人格特質主要有哪些類型,此為本研究的第二個動機。

時代的巨輪瞬息萬變,科技的進步一日千里,知識爆發,資訊全球化、多元 的社會,在學校教育這一塊同樣也在進步發展,現在的人越來越能使用各種方式 表達自己的意見,例如:利用網路、電視論壇、或報紙投書,教育界亦然,大則 透過研討會、行政會議,小到教師會留言板、學校校務會議甚至教師晨會,都是 表達教育問題意見的方法,在教師法(2009)第十六條規定,教師接受聘任後,

享有對學校教學及行政事項提供興革意見的權利,教師法(2009)第十七條規定 教師負有依有關法令參與學校學術、行政工作及社會教育活動的義務,但現今教 師由於少子化、家長參與度日益提高等關係,教學壓力越來越大,對學校行政的 參與意願在交互的影響下,到底會有怎樣的變化,實在值得探討,因此想要瞭解 目前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行政決定的情形,此為本研究的第三個動機。

近年來,學校教師會參與學校運作日益頻繁,全國教師會也常在各類教育議 題上發聲,加上政治民主化,思想越來越開放,全體教師的共同決定想必會是個 重要的行政決定來源,若處在一個校長全權掌握學校各項事務的學校裡,教師是 否能有機會參與表達自己的意見以影響校務運作?又或者處在一個校長無為而 治的學校裡,是否老師較能有充分的機會及強烈參與的意識,而有學者指出教師

(14)

2

參與行政決定可能產生的負面現象有:主管擔心教師參與決策會危及他們的職 權,增加工作負擔;教師參與決策會花費很多時間,影響教學,也影響行政決策 的效率(施明發,1992)。因此想要瞭解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 與行政決定的關係,此為本研究的第四個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依據研究主題和動機,擬定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級任、科任、組長、主 任)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方式,探討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其校長的領 導風格、教師人格特質、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現況和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特 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關係,本研究的目的有下列三項:

一、探討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所知覺其校長的領導風格有哪些類型、教師人格特 質有哪些類型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教師知覺其校長的領導風格、人格特質與參與行政決定的差異。

三、探討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其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特質對教師參與行 政決定之影響。

貳、待答問題

依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教師知覺之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 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現況與關係,根據本研究的目的,提出下列待答問題 如下:

一、教師知覺之校長領導風格類型的現況為何?

二、教師人格特質類型的現況為何?

三、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現況為何?

四、探討不同背景教師在知覺其校長的領導風格上有何差異?

五、探討不同背景教師其人格特質有何差異?

六、探討不同背景教師在參與行政決定有何差異?

七、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對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上是否有影響?

八、教師人格特質對教師參與行政決定是否有影響?

(15)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所涉及的重要名詞加以定義,分述如下:

壹、 校長領導風格

校長領導風格係指國民小學校長因其所在學校環境、人格特質等影響,在領 導過程中採用公共關係、權力運用、工作任務影響學校行政運作的情形;其中,

公共關係取向包含政治型、人和型、象牙塔型。權力運用取向包含民主開放型、

放任型、威權管理型。任務-關懷取向包含工作任務型與人性關懷型(張慶勳,

2004),也將以此作為研究中的重要指標。

就操作型定義而言,本研究採研究者參考相關問卷編之「國小校長領導風 格之調查問卷」之得分,量表經因素分析後包含四個構面:「人和關懷與民主開 放」、「政治與放任」、「工作任務與威權」、「象牙塔」。量表的總分越高,

表示教師知覺其服務學校校長領導風格在該層面的傾向越高,反之,則傾向越低。

貳、人格特質

Gordon Allport認為人格是對不同刺激,以相同或類似方法回應的傾向。人 格特質是個人內在的一套有組織且持久的心理傾向與特徵,能單獨或配合不同情 境而影響個人的認知、慾望、情緒與行為(陳正文譯,2006)。被廣為接受的是 Costa與McCrae(1986)所提出的人格特質主要分為五個向度:負向情緒性 (negative emotionality)、外向性(extraversion)、開放性(openness)、親和性 (agreeableness)及謹慎負責性(conscientiousness)等,也將以此作為研究中的重要 指標。

就操作型定義而言,本研究採研究者參考相關問卷編之「國小教師人格特質 之調查問卷」中之得分,量表中包含五向度:負向情緒性、外向性、開放性、親 和性及謹慎負責性,量表的總分越高,表示教師知覺其人格特質在該層面的傾向 越高,反之,則傾向越低。

叁、參與行政決定

參與行政決定是指學校組織為提高決定品質,教師為完成學校目標或執行各 業務事項,透過權力分享、成員互動、資訊交流,並依據依法行政原則,依照職 務所賦予的職權,參與行政決定的歷程。而參與行政決定依學校行政可分為五個 向度:課程與教學活動、校務活動與推展、學生管理與輔導、人事及教師權益、

總務及環境規劃(許孝麟,2000:169)。

本研究的參與行政決定擬採研究者參考相關問卷編之「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 調查問卷」其中量表之得分,量表經因素分析後包含兩個向度:「教務與學務」

和「人事與總務」,量表的總分越高,表示教師知覺其參與行政決定在該層面的 傾向越高,反之,則傾向越低。

(16)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將界定本研究的範圍,並將本研究所受到的限制作說明,包括研究範 圍與研究限制陳述於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僅限於高雄市之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含級任、科任、組長及主 任),但不包含私立國民小學教師。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內容主要以文獻探討、問卷調查所蒐集的資料,探討高雄市國民小學 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間的現況與關係,並提出結 論與建議。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填答者可能因部分問題敏感而有自我防衛的心 理,或受其個人觀感、認知、情緒或態度等因素之影響,進而對問卷內容有所保 留或解釋上有所偏差情形,以致造成測量上可能之誤差存在。

二、研究對象上的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時間與經費,因為研究者服務於高雄市,所以取樣範圍 以高雄市教師為樣本,故研究結果無法類推應用到其他地區,而且在作研究結果 的推論時應謹慎。

(17)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國內外相關文獻,以期能對本研究相關主題有更深入了解,藉 以形成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建立實證研究架構之依據。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校長領導風格之意涵與相關研究,分為校長領導 風格之意涵、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發展及校長領導風格之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 教師人格特質與相關研究,分為教師人格特質之意義、教師人格特質之構面及教 師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相關研究,分為教師參 與行政決定之意涵及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相關研究;第四節探討校長領導風格、

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關係,分為領導風格與參與行政決定及人格 特質與參與行政決定。

第一節 校長領導風格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針對校長領導風格國內外文獻進行探討,分為三節:校長領導風格之 意涵、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發展、校長領導風格之相關研究。

壹、校長領導風格之意涵

關於領導風格的意涵有很多解釋,「領導」(leadership)也稱為「領導力」或

「領導能力」,對組織目標績效的影響非常重要。從中文意義來看,「領」是一個 群體之首、統率之人;「導」則可譯為導引,故「領導」可說是引導或帶領工作 目標之明燈。由英文意義來說,「領導」來自於「leader」一詞,也就是「旅途中 的導遊」。以年代而言,早期的領導較重威權體制、統領、指揮或貫徹命令;但 現今為民主時代,領導的重心由強勢轉為較強調影響的感化與浸染,重視關懷、

溝通且較具人性化的觀念(蔡培村、武文瑛,2004)。而「風格」(style)是美學、

文藝學、語言學、修辭學...等的統稱,各種涵義的「風格」都與人的內心想法 或外在表現情況有關,是人在某一情形下所表現的特點的綜合反應,由於對「領 導」各家見解不一,但其實本質大同小異。

張慶勳(2004)歸納出領導風格,也是本研究問卷的依據,分類如下:一、公 共關係取向包含(一)政治型:校長只注重自己切身的事務,將功勞集於一身以營 造個人光環;做事講求表面績效,忙於公關,較忽視校內教學視導。(二)人和型:

校長注重校內組織氣氛的和諧,關懷部屬,處事圓融、少與人衝突。(三)象牙塔 型:校長個性內向保守,不善於與社區、家長、同仁溝通協調,不善於運用人際 資源,互動關係欠佳。二、權力運用取向包含(一)民主開放型:校長能以身作則,

主動引導並開放足夠空間及培養同仁自動自發的精神,善於充分溝通協調,與同 仁積極互助互動,尊重同仁的意見。(二)放任型:校長對校務的發展少有短、中、

長期的計畫與願景,不重視組織工作的達成,且對校務推展情形不加聞問。(三) 威權管理型:校長常對同仁指示或下達命令,喜歡以嚴肅掌控態度事事掌權,以 展示其威權。三、任務-關懷取向包含(一)工作任務型:校長要求同仁對於指示

(18)

6

工作要達到完美零缺點,如期完成交辦工作。(二)人性關懷型:校長關懷及關心 同仁尊重信賴,並提供適時的物質和精神之鼓勵與支援。

Gardner(1989)認為領導是給予成員一個有意義的目標,且有能力使他們願 意為達成目標而共同努力,再將這些共同努力的成果加以集結的一種過程。許士 軍(1995)認為領導是在特定情況下為影響一個人或一群人之行為,使其能朝達到 某種特定目標的人際互動過程。楊銘賢(1995)說明領導是影響他人的一種藝術或 一種程式,以使他人自願地、熱切地致力於組織目標的實現。凡是能影響他人或 影響一個群體,以求實現某項目標者,便是領導。羅虞村(1995)歸納表示領導是 一種指引團體活動之行為,具有倡導及說服的作用,並且透過團體成員交互作用 的過程,以組織目標的手段或工具。林鎂茹(1999)認為領導是一種影響力、技巧 或程式,藉以影響他人或團體,以求團體問題的解決、團體目標的達成與維持或 強化團體功能。林靜鈺(1999)則認為領導是一個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互動的過程,

過程中領導者了解被領導者的需求,並試著影響他們達成自己與組織所欲的共同 目標。韓詠蘭(1999)表示領導乃領導者運用各種影響力,透過成員交互反應的行 為,以引導成員同心協力,達成組織特定目標的歷程。陳海鳴(1999)認為在一特 定的情境下,為影響一人或一群人之行為,使其趨向於達成某種群體目標之人際 互動過程。蔡培村(2001)說明領導是影響部屬、團結合作、努力達成目標的歷程,

以學校來說,領導是集合學校所有教職員工給予適當激勵,使他們的工作步調一 致,努力達成學校教育目標的一連串活動。West-Burnham, Creasy, Smith, &

Barnes (2004)則歸納領導是對於正確的事情下目標,開創路徑(path making),

其重點則在於其複雜性(complexity)。English(2008)認為在創造力方面,領導是 以因果以及所處環境的背景為中心;在權力和懲罰之運用上,領導是著重在於自 治;在角色關係方面,領導是一種非正式的、情境的管理;在權力基礎上,領導 是道德的;在角色正當性方面,領導是一種關係的、背景特定的對象;與追隨者 關係部份,領導則是轉型的情境。

研究者經整理國內外學者文獻發現,領導具有兩項重要特點:一、領導者具 目標達成的能力:領導是領導者具有一定目標,並能激勵說服員工努力達成的過 程(許士軍,1995;陳海鳴,1999;楊銘賢,1995;蔡培村,2001;羅虞村,1995;

Gardner, 1989; West-Burnham, Creasy, Smith, & Barnes, 2004)。二、領導者有 其一定影響力:領導是領導者本身具有一定的魅力或影響力,能使員工為其目標 努力,並能達成的一種過程(林鎂茹,1999;楊銘賢,1995;韓詠蘭,1999)。

經由以上整理歸納,研究者彙集整理後定義為:「領導風格」是一種領導者 因其個人不同之內在理念及外在環境影響因素,領導其部屬,在部屬接受支持 下,集中力量共同努力,達到領導者設定的目標。如以學校來定義「校長領導風 格」係校長受其個人的人格特質、教育理念、教育背景、所屬組織團體文化、情 境、社會大環境、文化脈絡等之影響,而經融合後,所顯示出的領導行為、作風 與治校理念。

(19)

7

貳、校長領導風格之研究發展

領導風格會隨著外在環境的變遷以及組織內在的情境而不斷改變、創新,但 各種時空環境變遷情境不同,所以Bryman 認為領導研究發展取向共有四個階段 如下:

一、1940 年代晚期到 1980 年代早期

在1940 晚期到 1980 早期,領導風格分為特質取向、風格取向及權變取向三 取向發展,分述如下(引自林麗娟,2006):

(一)特質取向:

特質論是最早的研究取徑之一,主要說明了領導者天生擁 有某些個人特質,以成就成功的領導,又稱偉人論。

(二)風格取向 style approach

:風格取向著重於領導者實際表現的行為模 式,認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能以自己獨有的方式來激勵其部屬完成團隊的目標,

因此風格取向主要在探究領導行為與工作績效間的交互作用。此一研究以美國的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Group)與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Group) 及管理方陣模式的研究最負盛名,將在本節最後詳細敘述。

(三)權變取向 contingency approach:

權變取向有以下三位學者提出代表 性的理論:1.Fiedler 權變模式:Fiedler 認為團隊績效在於所處情境能否讓領導 者有控制力或影響力,以及領導者與部屬間互動關係,而領導風格是否有效,則 視情境而定,至於情境是否有利,則決定於領導者與部屬關係、任務結構及領導 者的職位權力三個情境變數。2.Hersey & Blanchard 情境理論:Hersey & Blanchard 認為採取何種領導方式必須視領導者的部屬當時人格成熟度,而採取不同領導方 式如:教導式(部屬為低成熟度)、推銷式(中下成熟度)、參與式(中上成熟度) 及授權式(高成熟度)。3.路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House 認為領導風 格對部屬之工作滿意度、工作動機和部屬能否接受領導者具有影響力。

二、1980 年代早期以後

1980 年後,領導風格開始發展出新型領導,其中較為廣泛運用者如下述(引 自林麗娟,2006):

新型領導取向:新型領導取向時期,主要發展出以下四種新型領導理論,而 Schermerhorn 強調領導者要能鼓勵創新、能扭轉員工和組織價值觀念,並有自身 魅力以及企圖實現組織願景的重要性,分為以下四部份:(一)領導歸因理論 (Leadership-Attribution Theory):此一理論認為領導是一種人的知覺作用,當組 織有極端負面或正面的績效時,會傾向以領導歸因來解釋這個現象。(二)魅力型 領導理論(Charismatic Leadership Theory):人們會傾向將成功領導者做英雄式、

(20)

8

神話的歸因。(三)轉換型領導理論(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領導者藉著提 出超高的理想與價值觀,給予部屬個別的關懷與激勵,及具有魅力特質來引導員 工的一種型態。(四)交易型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以社會利益交換的觀 點強調基本的、外在的需求之滿足,其關係建立在契約上,而目的則在於維持組 織的安定性。

由以上可知「領導風格」之發展沿革,研究者認為第一階段中的風格取向,

俄亥俄州立大學所發展之「雙面領導模式」(Two Dimension Theory)較為切入學 校領導風格範疇,所以彙集整理如下:

「雙面領導模式」以倡導(initiating structure)與關懷(consideration)兩構面加 以描述:(一)倡導因素:領導者對於制度、程式和地位以及組織目標的重視度,

從高度到低度倡導之間出現不同的程度。(二)關懷因素:領導者對於部屬友善、

互動、體恤、關懷及尊重和諧的程度,從高度到低度關懷之間出現不同的程度(引 自張康玲,2001)。

以上兩構面如下圖所示,並在下面歸納出四個向度:

圖2-1-1 雙面領導模式四向度。

資料來源:張康玲(2001)。女性業務主管的人格特質、領導型態及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灣 南區保險業為例(26 頁)。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本研究綜觀學者專家的研究文獻並加入研究者所認知的觀點說明如下:(一)

高倡導高關懷型:此一類型可說是最好的領導風格,校長先建立明確可依循的組 織運作模式、成員之溝通管道以及程序方法,所以易達成目標,校長有魄力、執 行力、人際關係好,個性溫暖,能關懷部屬,部屬有信心、士氣旺、配合度高,

績效也會高。(二)低倡導高關懷型:以實務來講是最佳的領導方式,因為領導者 給予太多的指導與規定可能會阻礙了員工潛能的發揮,適度地授權或開放、自由 發展空間,對員工的工作成效更有助益。領導者與部屬之間友善關懷、信任、尊 重、親近、了解部屬心聲是很好的,但如能同時維持團體規範目標,在決策的過 程中達成組織目標才是最佳方式。(三)高倡導低關懷型:領導者強調組織及工作 目標的達成,更甚於員工需求的滿足,採取典型的單向溝通方式,極少與員工建 立親密的人際關係。積極想達成目標,但缺乏與部屬的互動、協助、關懷與尊重,

以致於容易配合度低,易事倍功半。(四)低倡導低關懷型:領導者既不重視組織 低倡導高關懷型 高倡導高關懷型

低倡導低關懷型 高倡導低關懷型

倡導 關

低 高

(21)

9

及工作目標的達成,也不重視員工需求的滿足,由部屬負責決策的制定及運作,

不強調目標達成也不關懷部屬,易造成士氣低落,參與感低、不協調、績效低,

演變成大家各憑良心,以致興趣缺缺,學校總體目標未能如期如意達成,是較不 適合的領導方式。

以上四種型態的領導方式各有其優缺點,有最理想的高倡導高關懷型、最實 際、受歡迎的低倡導高關懷型、較不為部屬配合接受的高倡導低關懷型及較不理 想的低倡導低關懷型,但是現在大環境的改變,而且學校生態也在改變,有時只 是一直運用一種方式來領導,未必會能得心應手,偶而做些改變也是必要的,

校長隨著年齡、年資、經歷過的學校、接觸不同組織的部屬及學區家長生態,

領導風格有時也會作稍微的調整,例如習慣高倡導高關懷型的校長來到學校年齡 屬於較老化的學校,一開始可能要先以低倡導高關懷的方式,先以友善、尊重、

關懷及開放的態度,以獲得部屬信賴、接受、支持,進而配合度高時才漸進使用 高倡導高關懷方式,那麼將收到好的績效;又如低倡導低關懷的校長,如果不改 變領導風格,在現在民主風氣鼎盛的時代,將會不被家長、部屬接受,以致影響 學校各方面的運作,改變、學習是必然之路;又如高倡導低關懷的校長,如能把 高倡導降低一些,把低關懷提高一些,以符合人性化管理,將會得到部屬的重新 評價,以致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那麼就是懂得改變,接納帶來的好績效,才可 創造雙贏。

行為論對於領導者類型的劃分相當劃一,認為是對「做人」及「做事」的重 視程度,較重視人際關係者,就以「做人」作為導向;反之,較重視工作績效者,

就以「做事」作為導向,如能會做人又會做事的是最為理想,但若能視各種情境 狀況,想最好辦法用最少的努力,而獲得最大的效果,才是最高明的領導(張康 玲,2001)。

而張慶勳(2004)發現,教師覺知目前國小校長之領導風格均傾向於較人性化 的人和型、民主開放型與人性關懷型等較正向的領導風格,而教師期望校長的領 導風格能較強調具有教育性、專業性、願景目標及領導者的魅力,並強調善於運 用策略及學習型的組織,亦即是教師期望校長能常與他們進行專業性的對話溝 通,能回歸教育的本質,並以象徵性的符號,善於權變運用策略,塑造學校理想 願景,使學校能成為一個具有學習型組織的學校。

許文寬(2003)認為雖然校長領導風格容易受到校長本身與身俱來的人格特 質深厚的影響,領導風格可能會是僵化的、固著的、較不具彈性的、或是一致不 變的。但事實上,校長的領導風格係校長的內在思想、外在行為,與受組織環境 影響下的綜合表徵,而非僅是單一性的領導行事風格而已。雖然校長的人格特質 是影響校長領導風格的主要關鍵因素,但新時代的校長領導風格應具有多面向、

多元性的特性,並能自然融入學校組織文化的情境脈絡,透過學習接受、修正其 領導風格,以文化領導為導向,才是教師期望與實際領導相呼應的校長。

領導者運用稱職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全方位行為層面(組織、決策、授權、指 揮、協調、激勵、評核、創發等),真實表現自己並用領導認知的心理面(開放性、

(22)

10

同理性、平等性、積極性、寬容性、敏感性等)並配合認知的組織面(法理性、變 通性、民主性、包容性、互惠性、前瞻性等)(蔡培村、武文瑛,2004),所以研 究者認為領導者不僅要獲得部屬的支持、尊敬與信賴,更要激發部屬去追求自我 實現發揮潛能,校長要規劃學校長期發展願景目標,並向部屬闡述,並獲支持認 同,透過互動共同營造學校優質的內涵,兩者保持平衡,也就是領導者要負起倡 導的責任,也要關懷體恤部屬的需求與期望,但也要適度避免與部屬保持過度親 密關係與距離,才不會影響公務的執行,才可營造雙贏的最佳局面。

綜觀本節研究者認為,校長要運用自身深層與生俱來的能力,加上權力、魅 力、知能及以身作則,來領導說服、示範、接納、信賴、尊重部屬,運用巧思,

使團體成員凝聚共識,訂定願景;用適當技巧與行動,使團體成員群策群力,雙 向互動,發揮團體智慧及組織人力,達成學校目標,才是最佳的領導。

叁、校長領導風格之相關研究

一、性別與校長領導風格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有些研究指出校長或主管領導風格不因性別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李明席,2009;林志峰,2006;許聰顯,2009;鄭家成,2004),也有 研究顯示校長領導風格因性別而存在顯著差異(許文寬,2003),亦有研究顯示女 性在工作明確化、體制績效、體恤認可有顯著差異(張康玲,2001),因此領導風 格是否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目前尚無一制性的定論。

二、年齡與校長領導風格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有研究指出領導風格不因年齡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李 炳賢,2005;林志峰,2006),也有研究顯示不同年齡在領導風格構面有顯著差 異(李明席,2009;許聰顯,2009;鄭家成,2004),亦有研究顯示年齡在工作明 確化及體恤認可無顯著差異,但在體恤績效有顯著(張康玲,2001),因此領導風 格是否因年齡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目前尚無一制性的定論。

三、學歷與校長領導風格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有研究指出領導風格不因學歷或教育程度不同而有顯 著差異(李明席,2009;李炳賢,2005;許聰顯,2009;鄭家成,2004),也有研 究顯示領導風格會因學歷不同而有顯著不同(許文寬,2003;Shead, 2010),亦 有研究顯示校長領導風格因學歷不同有主觀型認同及承諾效率效能上的不同(林 志峰,2006),及有研究顯示領導風格因學歷不同在工作明確化體制績效上無顯 著,但體恤認可上有顯著(張康玲,2001),因此領導風格是否因學歷不同而有顯 著差異,目前尚無一制性的定論。

(23)

11

四、年資與校長領導風格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有些研究指出領導風格不因年資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李明席,2009;許聰顯,2009),也有研究顯示領導風格會因年資不同而有顯著 差異(張康玲,2001),亦有研究顯示年資在領導風格中的認同承諾有顯著差異(林 志峰,2006),因此領導風格是否因年資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目前尚無一致性的 定論。

五、學校規模與校長領導風格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領導風格會因學校規模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林炫作,

2007;許天瑞,2001;許文寬,2001),但因研究者找到資料較為不足,尚無法 下定論。

總而言之,校長領導風格對學校整體發展運作、延續相當重要,不論校長的 年齡、性別、學歷、年資都要以成為優質的領導者為標竿,而優質的校長領導風 格不只本身的人格特質、經驗、能力很重要,並要能隨著時代進步,學校原有風 氣必須要有所變通,校長要運用技巧、影響力、協商能力、溝通能力的高度智慧,

付出熱忱、專業、尊重,在大家的信賴、支持下同心協力、團體合作,集中力量 共同達成學校願景目標。

第二節 教師人格特質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透過國內外文獻對教師人格特質進行探討,分為三節:教師人格特質 之意義、教師人格特質之構面、教師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等。

壹、教師人格特質之意義

關於人格特質的研究及論述相當多,有很多是統括性的敘述,因為人格特質 存在個別差異,涉及心理與生理層面,而呈現於個人在不同人、地、時、事、物 中有別於他人的特殊特質,趨於較抽象的概念。

張春興(1993)認為人格是個人在對自己、對別人、對所處環境事物適應時,

於行為上所顯示的獨特性格;這種獨特性格,是在遺傳與環境中學習等因素交互 作用下,而漸漸發展的心理特質所構成;其心理特徵表現於行為時,則具有相當 的統整性與持久性。Robbins(1998)將人格定義成個人對所處環境及他人所做的 反應以及和他人互動方式的結果表現。蘇義祥(1999)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社會生 活的適應過程中對自己、他人及事物,在心理與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性格,

而此種獨特性格,係個人交互作用於其遺傳、成熟、環境與學習等因素所形成,

具有一定的統合性與持續性。

Burger(2000)則指出,人格是源自個體內在的一致性行為模式和內在歷程,

其中,一致性的行為模式係指不論何時、何地、何事,個人的行為可以明確被人

(24)

12

辨識,且具有一致性;而內在的表現歷程則包括會影響外在行為和感覺的內在情 感、動機及認知等。郭欣易(2000)認為個人在面對外在所處環境的刺激時,所形 成的持續性特質,此特質是其所有表現行為之依據,其中具有相當的一致性、統 合性及規則性且因不同人或情境而有所差異。周惠莉(2003)視人格特質為表示一 個人表達情感和獨特行為及其思考行為模式之總和,用以區辨自己與他人有所差 異的一種獨特性質。Robbins(2003)認為當某些可明確且持續的特徵持續出現在許 多生活情境中,即為該個體之人格特質。

綜合上面論述,研究者認為人格特質是每個人來自遺傳、環境、教育、社會、

資訊,而因不同時、地、人、事和物的情境中,表現出自己獨特的特質,以它來 決定適應環境的行為模式及思考方式、情感表達、行為特性,並形成持久性特質,

使得個人在需求、想法、品格、動機、興趣、性格、社會態度、外型、價值觀、

技能、社會適應、人際關係、身體狀態、氣質等各方面都會稍微甚至大大有別於 他人。

在人格理論研究方面,西方所發展的「特質論」,至今藉由因素分析結果已 漸漸發現某些共通性,「五大人格模式」的人格基本向度(Burger,2000;

Robbins,2003)成為近年主要的研究方向。「人格(Personality)」是常用又複雜的 概念,Allport 認為特質分為個人特質(individual trait)與共有特質(common trait),而其對特質論觀點的定義可做歸納如下:(陳正文譯,2006):一、互有關 聯:即便各自代表不同特徵也可能部份重疊,例如:「攻擊」和「仇視」。二、真 實存在:特質是真實發生且存在的。三、可被驗證:特質透過長期的觀察後,可 被經驗證實。四、隨所在環境替換:一個人的特質在不同的環境中可能會順應環 境變化而變化,如:一個人在某環境中表現出「乾淨」的特質,但在另一個環境 中,可能表現出「混亂」的特質。

綜合以上各種觀點,研究者認為人格應是屬於個人的內在表現,但受到外在 各種環境刺激,經由個人調和,而發展出的一種穩定、一致的表現。而經由上述 論述可知,「特質論」定義較偏重於人格結構而非人格改變(Burger, 2000; Robbins, 2003)。

貳、教師人格特質之構面

一、內外控取向之人格特質論

Rotter(1966)的控制觀將內外控取向定義為:內控者自主、自信比較相信個 人可以影響環境,認為所獲得是來自個人認真努力所做所為;而外控者則較消 極,認為所獲得是受到外在因素如命運、運氣或他人權利、外在因素所控制,個 人無法掌控。黃麗莉及李茂興(1991)研究認為內控者:會將組織績效歸因於自己 的行為,若成績不佳,就責備自己,較有責任感,而不滿足的內控者會另謀高就;

外控者:曠職率較高,較不滿意自己的工作,較疏遠工作環境,不積極投入工作,

以為自己對組織績效並無影響。因此可知內控者較主動、積極有自信,認為成事

(25)

13

在己,而外控者則較為消極、聽天命、較沒耐力、依賴,認為成事在天(許雅隸,

2001;莊瑞琦,2003)。

Spector(1982)說明內控者對自己的能力比較有信心,較喜歡參與式管理,他 們在複雜的環境中會比較努力積極蒐集資訊,因此表現也比外控者好,另外,內 控者對自己的工作會提出較多的回饋,而外控者則比內控者順從,且較容易接受 組織的領導。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1994)研究發現內控者較適合擔任具複雜 性、難度高的任務;外控者適合擔任簡單例行性高或標準化的任務。Kreitner 與 Kinicki(1995)認為內控者相對於外控者呈現較高工作績效及較高的工作滿足強 度,對工作較專心。盧盛忠、余凱成、徐昶、錢冰鴻(1997)則認為內控者對工作 成果較可預期有自信,對自己努力就能做好的工作而獲得回饋會較有信心,因此 喜歡擁有較多的自主權並有較大的整體工作滿足感。鄭家成(2004)研究實證發現 不同人格特質型態對於領導行為之選擇亦有顯著影響,內控傾向的人較會採取領 導行為中難度較高之結構行為。鍾芳榮(2003)認為內外控人格特質對工作滿足與 否有顯著影響,內控人格者工作積極認真滿足較高,外控人格者工作依賴滿足滿 足較低。內外控人格特質會經由工作滿足影響離職傾向。內控人格之科技人員對 整體的工作滿足較高,因為工作滿足較高其離開工作崗位的意願也較低。莊瑞琦 (2003)研究發現員工人格特質的不同會影響組織績效,而且內控取向者的績效表 現均較外控者為佳。施佩君(2004)研究結果顯示內控特質與組織公民行為之三因 素(角色內、人際利他及組織公益)有顯著關係;領導信任對於內外控特質、體恤 行為與角色內、人際利他行為兼具有干擾效果;領導信任對於內控特質與角色 內、人際利他行為兩因素間都具有中介效果。

綜合上述資料可以整理如下:內控的人格特質表現出自信、有信心(盧盛忠 等,1997;Spector, 1982)、積極(鍾芳榮,2003;Spector, 1982)、在工作上 績效高(莊瑞琦,2003;Kreitner & Kinicki, 1995)、易滿足(盧盛忠等,1997;

鍾芳榮,2003;Kreitner & Kinicki, 1995),適合從事難度高的工作或任務(李 青芬等人,1994;鄭家成,2003);外控的人格特質則在表現上較為消極(黃麗 莉及李茂興,1991)。

由上述可推知,內外控人格特質的教師對於領導型態及工作態度、工作滿足 等各方面均有顯著不同的結果。

二、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Model)

Allport認為特質是人格的要素,且是實際上存在的、神經與心理連結的結 構,並認為人格是對不同刺激、不同情境,以相同或類似方法回應的傾向。人格 特質是一個人內在的有組織且持久的一套心理反應傾向與特徵,能單獨或配合隨 著不同情境而影響個人的認知、慾望、情感與作為(陳正文譯,2006)。被廣為接 受的是Costa與McCrae (1986)所提出的人格特質主要分為五個向度:負向情緒性 (negative emotionality)、外向性(extraversion)、開放性(openness)、親和性 (agreeableness)及謹慎負責性(conscientiousness)等。以下為研究者彙集不同學者

(26)

14

整理有關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Model)的特徵與內涵,而本研究所使用的人格 特質問卷也以此為依據,分述如下:

表2-2-1 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Model)

五大人格特質 意義 特徵

外 向 性

(extraversion)

個人對於與他人相處感到舒適之程度。特質 有健談的、積極的、好社交的、熱情的、主 動的及人際取向的。

表現出的行為是活潑外向、主動、

自信、樂觀的、精力充沛

親 和 性

(agreeableness)

一個人對於規範的遵循程度。特質有善良 的、體貼的、有親和力、可愛的、合作的及 熱心助人。

表現出的行為是人際圓融、待人友 善、易相處且對人寬容。

謹 慎 負 責 性 (conscientiousness)

個人對追求目標之專心、集中程度。特質是 認真、自我要求的、負責的、專心的、獨立 的、循序漸進、井然有序的及堅持的。

表現出的行為是成就導向,做事認 真努力、循規蹈矩、保守本分以及 追求卓越。

負 向 情 緒 性 (negative

emotionality)

代表對煩惱經驗在認知與行為表現上差異的 傾向。特質是喜怒無常、焦慮、緊張不安、

情緒化、沮喪及自卑

表現出的行為是惡劣情緒和負面 感覺的傾向,例如易無故緊張、沮 喪、害怕、有罪惡

開 放 性 (Openness )

指個人曾經知覺到的事物之深度及廣度。特 質是不呆板、有創造力、想像力、富變化

表現出的行為是好奇、追求理想、

喜歡思考、求新求變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及參考李炳賢(2005)。中階主管的人格特質、領導風格及情緒智力與工作 績效關聯之研究—以零件製造業為例(12-13 頁)。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黃奕源(2006)。人格特質、工作特性、領導行為與工作滿意度之關 聯性—以台灣高科技產業不同職務員工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叁、教師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與人格特質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有些研究指出人格特質不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李明席,2009;洪靜惠,2005;鄭家成,2004),也有研究顯示人格特質中部份 構面男女有顯著不同(李炳賢,2005;黃彩霖,2003),因此人格特質是否因性別 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目前尚無一制性的定論。

二、年齡與人格特質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有些研究指出人格特質不因年齡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李明席,2009;李炳賢,2005;張康玲,2001;鄭家成,2004),但也有研究顯 示不同世代國小教師在人格特質中的和善性及嚴謹自律性上有顯著差異(蘇淑 麗,2005),亦有研究指出不同年齡者在人格構面之開放性及謹慎負責性上有所 不同(韓繼成,2002),因此對於人格特質是否因年齡不同而有差異,尚無一制

(27)

15

性的定論。

三、學歷與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是否會因學歷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尚無一制性的研究結果,有 些研究指出人格特質不因學歷或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李明席,2009;李 炳賢,2005;張康玲,2001;鄭家成,2004),也有研究證實人格特質中的外向 性及開放性因學歷不同而有所差異(黃彩霖,2003)。

四、年資與人格特質

對於人格特質是否因其任職年資的不同有所差異,亦無一致性定論,有些研 究顯示指出人格特質不因年資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張康玲,2001),但也有研究指 出不同年資之農會員工在人格特質構面及和善性、情緒敏感性無顯著差異;但在 勤勉審慎性有顯著差異(李明席,2009)。

大體來說,人格特質是內在遺傳本質,加上外在環境、學習、資訊、經驗交 互作用下的結合,教師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學校的運作、學生的學習、社會環境的 感化。現今時代變遷速度快、網路資訊廣泛利用、學習的層面快速多元寬廣,如 果教師的人格特質能不論性別、年齡、年資及學歷,能不論何時、何地、何物、

何事之下,不斷學習融合,具備穩定、創新、進步、開明、自信、可靠、友善…

等正向情操、共識,將使的學校目標績效更能順利達成。

第三節 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相關研究

本節就國內外學者在教師參與行政決定議題進行探討,分為兩節:教師參與 行政決定之意涵與教師參與決定的相關研究。

壹、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之意涵

所謂「參與」是互動、分享資訊、分擔權責,互相影響的過程(王政彥,1994)。

而「決定」是從若干可能的較佳行動方案中尋求最佳的抉擇過程(Ornstein, 1991)。而又一說,「決定」乃指具有相當權利責任的個體或組織,在面臨問題或 行為需解決或抉擇之際,依據相當的價值標準規則或目的,從任一可行變通方案 中,試圖找出共同且最佳的可行變通方案,以求達到其問題的有效解決(吳清基,

1992)。

「參與決定」是指組織適當提供讓部屬有權參與其與工作相關事務決定之機 會,以增加組織成員互動分享之關係,共同分擔權利與責任,以促進組織之和諧 發展。參與決定可使組織間情感交流、同心協力、團結合作,部屬有參與權力,

必有充分機會發揮創造潛能、貢獻智慧,藉以有效的達成組織目標。

姜占魁(1978)認為參與決定係指機關內員工有權參與其工作相關事務之決 策而言,其主要功能在激發員工的潛能貢獻才能,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並增進他

(28)

16

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及精神的愉快,養成其願意自動自發,發揮其創造思考能 力。

王政彥(1994)認為參與決定係指一群人共有享有參與決策的權力,透過彼此 間互動、資訊分享,以及相互影響的方式貢獻其智慧作成最後的決定,目的是在 表現民主精神分享資訊,提高決策的品質。

綜合上述學者對參與決定的看法,可推知教師參與行政決定乃是在民主社會 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學校領導的具體管理制度的一種分權的管理,強調鼓勵教師 對學校目標有所貢獻,透過參與決定可以讓教師分享決定過程,分擔全責、溝通 意見、貢獻其智慧與能力,以致獲得最佳的決定品質,進而可以分擔學校目標責 任、貢獻才能智慧、共享成果,並藉由對教師的信任與彼此間的訊息互動分享傳 遞,讓教師對學校產生依存感、信任,並支持進而真心投入參與,更能投入情感 與心力,發揮教師參與的正向教育功能,促進學校與教師的永續和諧發展,達成 學校發展的目標。

隨著教育改革對校園民主開放的風氣,學校中許多重大決定已逐漸由傳統校 長主導逐漸轉為共同參與決定的民主合議模式。而影響教師參與決定的「因素」

有:一、個人因素:包含個人價值觀念、知識才能背景、直覺習慣養成與人格特 質等。二、情境因素:包括組織溝通資訊系統、內部人際關係、外在環境、外在 壓力及內部傳統作法等。兩者都將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決定的品質,領導者若能掌 握將此兩者在教師參與行政決定時的影響,並將其影響降到最低,將能達到民主 合議的決定模式,所以要充分了解個人的價值觀、習慣、需求、知識、人格特質,

並尋求認同信賴、互動、支持與配合等是重要課題之外,還要結合所有組織內部 共同支持的肯定,掌握良好溝通互信,並結合社區家長的支援,掌握最佳情境時 機,暢通溝通管道,才能真正有效提升良好的品質,因此參與決定前必須考慮教 師參與決定的「原則與條件」,使參與過程理性順利如期進行,才能有最好的決 策(吳清山,2003;陳義明,2005)。

教師參與決定的原則與條件:一、就教師個人層面而言:(一)參與需要考慮 教師個人的人格特質、動機與意願需求。(二)教師須具備充分的專業知識與技 能。(三)教師須保持對他人的尊重及信任感與對組織的認同感。(四)參與決定之 教師宜保持主動、積極、信任、寬容與自主之人格特質。(五)教師須有充分的時 間,但不影響學生上課情形下,進行參與決定或決定的討論過程。(六)教師在參 與決定時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七)教師在參與決定時,彼此之間需有良好的互 動、開放的溝通態度。二、就領導者層面而言:(一)改變權威式管理的習慣採民 主方式並信任參與者。(二)校長、主任應有寬大為懷的胸襟及民主的素養。(三) 提供參與者暢通溝通的管道。(四)領導者具有熟練的有效的參與技術與能力。(五) 能依相關領域選擇適當符合議題的參與者。三、就組織情境而言:(一)收集並提 供參與決定的人員必要的資料、資訊教育。(二)教師參與決定的實施,要除去內 外在壓力所帶來的干擾。(三)學校應以不影響學生課業為前提,提供充足的時 間。(四)學校組織情境宜提供順暢的溝通資訊網路。(五)需考慮決策的前瞻性、

(29)

17

可行性及對學校校務發展向上向前的助力 (林家福,2007) 。

從上述原則條件可知,教師參與行政決定須有三方面(教師個人、領導者及 組織情境)互相的配合,個人要有充分時間,要與議題有關係,也要有充份足夠 的專業知識,並能主動認真積極作有效貢獻,而且以不影響學生課業進度、上課 時間為原則。校長要有民主開放胸襟,熟知議題、有專業知識、有選擇、溝通能 力,熟練參與技術、信任參與者。而學校的決策是要在符合學校願景目標原則下,

提供充分的時間、資訊、溝通管道,要除去內外壓力,提供最恰當暢通的情境;

而當學校出現議題需要召集教師共同作決定時,行政人員必須針對該議題可能有 關的各領域相關教師擬出人選,並由校長做人選的考量後,提供適當的決定情 境、環境,如此才能使教師參與決定發揮其有效功能;而本論文中研究者之所以 會以領導者領導風格及個人人格特質為變項,是因研究者認為現代社會快速變 遷、資訊網路發達,其中,人的行為或改變是研究者主要想關注的焦點,因此組 織情境部分較不琢磨其中。

因此,在充足的原則下的條件下,教師參與決定的「方式」將是教師參與決 定重要的課題。對於教師參與決定的方式諸多學者提出不同的分類方式,但終究 各家方式大同小異,以下分述之:

秦夢群(1998)引用 E.M.Bridges 提出的看法,按照參與程度的深淺分為以下 五種方式:一、商討(discussion):領導者告知與議題有關成員在某議題作一判 別決定,此種方式並沒有事先徵詢成員意見。二、尋求意見(information seeking):

行政主管事先主動徵詢員工的意見,以期對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三、民主集權 式(democratic-centralist):領導者事先向員工解釋問題,並經與成員討論後得到 他們的意見與建議及支持,領導者保有最後的決定權,但卻盡量接受符合員工所 提出的意見與期望。四、議會投票式(parliamentarian):此種方式是將最後決定 權交予所有參與的全體成員。經討論、遵循意見與辯論後如果未能達成共識,則 進行議會表決的方式,採取多數人意見作成最後決定的準則。五、參與者決定方 式(participant-determining):此種方式也是將決定權賦予參與者,但事先必須達 成共識,在許多重要議題上,必須要先讓每一位參與者均表示同意才能作成決 定。此方式雖然很花時間,且有時較難以達成,但若一旦達成共識,成功機率也 必定較高,成為最有效的方法。

王玉唐(2007)整理將教師參與決定的方式依教師參與決定的程度,分為五種 方式:一、行政主管決定:指校長或各單位主管自行做決定,或經由主管會報做 決定,其決定過程只有少數教師有參與意見。二、教師參與意見:指該項校務決 定的過程中,會諮詢教師意見,然後再由校長或由行政主管做決定。三、教師參 與討論:指該項校務決定的過程中,會先讓教師參與會議討論、諮詢意見,然後 由校長或行政主管做決定。四、教師參與議決:指該項校務決定的過程中,賦予 教師參與意見,並且是由教師參與表決後做決定。包括學年表決、推選委員及有 關議題教師表決、全體教師共同討論表決。五、教師自行決定:指教師就教學專 業逕行做決定,或由學校行政上之授權決定,由教師個人自行做決定。

(30)

18

以上五種方式,要能靈活運用,要視討論議題的性質、時間、繁簡程度來決 定運用哪種方式最有幫助、最適當又符合校長與部屬的期望及需求認同,選最 佳、最有效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好績效,才能營造學校民主的氣氛。

教師法(2009)明白彰顯了教師參與學校教學活動、行政工作及教師權益等事 務,參與決定是權利也是義務,學校採民主方式,而教師參與決定「內容」學者 專家討論很多,許孝麟(2000)將國小教師參與決定範圍分為五個向度,內容如 下:一、課程與教學活動:課程安排與設計、教學進度、教學評量成績考查之訂 定與實施;教科書遴選與教材編訂;圖書及教學之管理、維護與充實;各科教材 教法研討、學籍管理、教學觀摩及教學研究之實施;藝文、體育、科學、資訊等 學藝競賽之推展。二、校務活動與推展:學校校務發展方向目標之研討與訂定;

學校慶典民俗節目活動之規劃與推展;社區服務及家長關係之建立與維護;學校 氣氛、溝通管道、組織文化與校務運作之形塑。三、學生管理與輔導:學生常規 之管理與訓練;社團活動之加強規劃與推行;交通安全及導護工作之推展、各項 工作建立檔案;社會教育與公民、法治教育之規劃與施行;學生輔導與親職教育。

四、人事及教師權益:教師之聘任、招考(初聘、續聘、長期聘任);教師管理相 關措施之研議與準則訂定;教師績效之評鑑考核;教師權力之維護與福利之爭取 維護。五、總務及環境規劃:校園、校舍之規劃、財務之管理使用分配與維護;

預算之分配管理與經費之計畫運用;教學環境、設備之充實改善維修、綠化美化 校園與校園安全維護;校舍修建、設備採購等相關營繕工程之推行與稽核。

以上五種教師參與決定內容很多,以前傳統少有教師參與,常造成教師在不 知情下接受指示,因而不知所措,甚至在氣氛或意願不佳的情況下,未能完全配 合,降低了實行效果,現在民主社會,各項議題決策及校務攤在陽光下明朗的呈 現,教師在知道內容知情下親身參與,有發揮機會,提供良好巧思,有成就感,

目標達成績效當然也會較高。

依據Forsyth 認為參與決定歷程分為:一、定向階段:確立目標、建立共識,

規劃決定過程。二、討論階段:蒐集資訊、廣集意見,提出方案。三、決定階段:

評估可行性,選擇最佳方案。四、執行階段:執行方案、推展實施,評鑑結果。

而以上四點歷程均會影響決定的成敗,所以每一環節都很重要(林家福,2007)。

綜合學者專家文獻研究「教師參與行政決定」具有舉足輕重的功能,本研究 彙集整理探討如下:

一、就行政決定而言

(一)參與決定能集思廣益、提升決定品質與創意。(二)提高判斷力、正確性,

決定結果較易獲得大家認同、支持、接受與執行。(三)行政歷程較合乎民主程序、

有更多選擇性,強化目標的基礎。

二、就行政領導而言

(一)增進主管與部屬之情感交流與融洽關係,減少層級隔閡,能有較良好的理

(31)

19

智溝通。(二)促進觀念、價值與共識的建立,並利於評估選擇方案,便於經營與 管理。(三)強化學校向心力,獲得較多支持,有利於業務推展,提升效能。

三、就組織情境而言

(一)有助於凝聚組織士氣,使學校符合民主原則,營造和諧之學校氣氛。(二) 順暢溝通管道,加強成員間互動與訊息交流,利用相互合作的機會,建立彼此的 共識。(三)鼓勵創見與巧思,化解不必要的阻力,強化組織變革與發展能量。

四、就個人發展而言

(一)提升個人工作滿足感,使學校氣氛和諧,強化工作投入與潛能,增進教師 對學校的認同感。(二)增加成員對組織之向心力、承諾與責任之分擔,使教師對 決定內容充分了解。(三)促進自我成長、自我實現,也促進組織成員專業能力之 提升與個人之發展。

因此,綜合以上中外學者的看法得之,教師在參與決定的歷程中,目標要確 立,學校團隊透過良好之教師參與,分享資訊智慧、提升決定品質,使決定更有 效、可行性高且可接受。好的決定必須要能有效解決問題,要能被執行者所共同 接受,決定本身需具有高度合理性,而教師參與決行政決定可說是學校組織為提 高行政決定品質,透過分享、溝通互動、資訊交流,激發教師之能力與潛能智慧,

以提高學校效能、達成學校組織願景目標、發揮學校積極正向的教育功能之行政 決定歷程。

貳、教師參與決定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與參與決定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大多研究指出參與決定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王 玉唐,2007;許文寬,2003;許孝麟,2000;鄭福來,2005),也有研究顯示在 參與決定中指示型決定是男性顯著大於女性,但分析型、概念型及行動型無顯著 差異(許聰顯,2009),而林家福(2007)的研究顯示性別在參與決定的意願上無顯 著差異,但實際參與情形則是男性高於女性。

二、年齡與參與決定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多數研究指出教師參與決定會因年齡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王玉唐,2007;林家福,2007;許孝麟,2000;許聰顯,2009;鄭福來,2005),

其中鄭福來(2005)研究顯示40到49歲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的教師,而許聰顯 (2009)研究顯示51-60歲在指示型決定中與其他年齡層有顯著差異。

三、學歷與參與決定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參與決定會因學歷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王玉唐,2007;

(32)

20

許文寬,2003;許孝麟,2000;鄭福來,2005),也有研究指出學歷與參與決定 無關(許聰顯,2009),因此對於學歷和參與決定的相關研究上無一致的定論。

四、年資與參與決定

對於參與決定是否因其任職年資的不同有所差異,亦無一致性定論,有些研 究顯示參與決定不因年資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林家福,2007),但也有研究指出不 同年資教師在參與決定上有顯著差異(王玉唐,2007;許文寬,2003;許孝麟,

2000;許聰顯,2009;鄭福來,2005),其中鄭福來(2005)研究結果顯示服務年 資「16 年以上」教師顯著高於其他。

五、學校規模與參與決定

就目前研究資料顯示,參與決定會因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林家福,

2007;許文寬,2003;許孝麟,2000),許孝麟(2000)與許文寬(2003)研究皆指 出12班以下學校規模之教師參與決定程度明顯高於其他規模學校,但也有研究指 出學校規模與參與決定無顯著差異(王玉唐,2007;林炫作,2007;許聰顯,2009;

鄭福來,2005)因此對於學校規模和參與決定的相關研究上無一致的定論。

六、校史與參與決定

許文寬(2003)研究指出 21-50 年學校校史之教師參與決定情形明顯高於其 他,而鄭福來(2005)研究結果校史在參與決定上表現無顯著差異,因此校史和參 與決定的相關研究上無一致的定論。

綜觀以上文獻研究及論點歸納總結如下:教師參與行政決定在學校是很重要 的一環,所以在影響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因素中,要了解每個人專長、特質,並 結合組織的資訊支援,社區的資源、人脈;教師參與的原則條件要能確立,教師 的責任感、知識、專業技能、積極主動認同感及校長行政的信任、溝通、民主素 養加上學校組織提供的有利情境、時間、暢通管道等條件很重要;在教師參與行 政決定的方式方面,要尊重並給予信賴,方式要明確清楚,才能有效使學校運作 順暢無阻,在教師參與行政內容方面很多,所以學校最好能在開學初就把本學期 希望教師共同參與決定的內容簡列出明細,讓大家有充足的思考空間、時間,並 集思廣益、討論收集,學校也提供充足資訊及資料,在這樣充足的時空背景運轉 下,才能發揮團隊合作、互信互助功能,有效達成學校理想目標,使教師參與行 政決定的功能達到教師、校長、學校期望的最理想目標。

數據

圖 2-1-1 雙面領導模式四向度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6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a) The principal of a school shall nominate such number of teachers of the school for registration as teacher manager or alternate teacher manager of the school as may be provided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Teacher starts the lesson with above question and explains to students that making business decision is on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a

A stud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use and technology leadership of Texas elementary public school principa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