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道論 中國傳統武術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與道家文化關係最為密 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一、道論 中國傳統武術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與道家文化關係最為密 切"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近代中國武術價值觀之變遷 第一節 傳統中國武術價值觀之精髓

傳 統 武 術 是 傳 統 文 化 的 一 環 , 幾 千 年 的 發 展 及 演 變 過 程 中,與傳統哲學、宗教、醫學相互滲透交融,而建立武術的基 礎理論及基本原則,隨著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時代背景的變 化而建構完整的武術價值系統,而且武術是多元而統一,彼此 相通,互為依存,互為補充。

第一項 傳統中國武術之基礎理論

中國武術思想的認識論,就直接來源於道家的本體論。所 謂 本 體 論 , 簡 單 說 就 是 對 宇 宙 萬 物 本 質 的 最 根 本 的 認 識 與 說 明。道家有關本體論的論述,主要表現在道與氣、天人合一及 太極哲理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均成為武術思想認識論的根 源。

壹、道與氣

「道」與「氣」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和哲學意義 上的本體定義,即對宇宙萬物本質的最根本的認識與說明。道 論、氣論也成為武術思想認識論的根源。

一、道論

中國傳統武術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與道家文化關係最為密 切。可以說,傳統的武術理論中無不滲透著道家思想的影響,

以下將對「道」的本質進行闡述。

「道」是老子提出的命題,是他思想體系中的核心。道的 含義有二:一是指法則、規律。二是指宇宙萬物的本源、本質

(註 1)。換言之,在道家的思想體系中,「道」既是宇宙本質 和終極價值,又是世界的根本法則與普遍規律。「崇道」與「修 道」、「悟道」、「合於道」是道家的根本信仰、行為準則及人生

(2)

目標。對於受道家思想所影響的武術而言,通過習武練拳而獲 得「藝」與「術」之上的宇宙大「道」的徹悟和體驗,正是人 生需要領悟與追求的最高境界(註 2)。傳統武術的「藝」與「術」

不過是習武者悟道、求道的手段,武術的最高境界即是「道」。

在說明事物的根本時,老子用了一個「道」字,認為「道」

是宇宙萬物的唯一根源。中國武術汲取了這一思想,認為「道」

也是武術的最根本的本質特徵。什麼是「道」?老子解釋「道」

是萬物之始,又是萬物之宗。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寥兮,獨立不改,週行而不怠。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道者,萬物之奧」,「似萬物之宗」老子認為這萬 物之本的「道」即是「無」「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註 3)太極拳的基本理論,來自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其思想淵 源與老子的道論有血肉聯繫,「無極」一詞即來自『老子』。王 宗岳『太極拳論』開首便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

陰陽之母也」太極拳原理是由無極而太極,進而才有動靜陰陽 等等千變萬化。『太極拳論』又說:「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註 4)指出貫穿千變萬化的,有一個「理」,這個「理」也就 是老子所謂的「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 萬 物 」 太 極 拳 的 根 本 思 想 亦 認 為 由 這 個 根 本 的 「 理 」(即無 極),生出了陰陽、動靜、剛柔、虛實種種相反相承、互為因果 的千變萬化(註 5)。道家視「道」為萬物之核心、本源;武術 亦存在武術之道的核心與本源。

這個核心與本源的「道」是非常玄妙、不可捉摸的。老子 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描述「道」是「視之不見」「聽之 不聞」「搏之不得」。又說:「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 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雖說「道」神妙莫測,超

(3)

出現實世界人們的各種感覺,看不到,聽不到,摸不到,卻可 迎之、隨之。又描述「道」如:「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 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註 6)。這進一步指出「道」雖然恍恍 惚惚,但是其中有形象,其中有實物,其中有極細微的精氣。

莊 子 的 思 想 乃 是 老 子 思 想 的 繼 承 和 發 展 , 莊 子 也 說 :「 道不 可 言,言而非也」,莊子認為:「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 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中國道家的思辨方法的特色是重直 覺,以形象感知來把握事物、理解事物;這也是中國武術的一 大特色。中國武術的一招一勢,進退開合、閃展騰挪等等,是 可以傳授的,可以觀摩習練的;但中國武術的意境、神韻,武 術之道的精微與真諦,則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這要求學者 用直覺去領悟、體驗(註 7)。說明要掌握中國武術最根本的精 髓,確非易事,只有日積月累的長期鍛鍊中去體驗。

道生萬物,萬物歸於道。拳理亦如此。武術中通過「術」

和「藝」的實踐而獲得天人相合、萬物歸根的精神體驗與生命 感悟。由武而悟道合道,這是一種高層次的自我生命實現和體 悟。形意拳師李洛能說:「器上而通乎道,技精而入乎神。惟得 天下之至正,秉天下之真精者,乃能窮神而入妙,察微而闡幽。

形意之用,器也,技也。形意之體,道也,神也」(註 8)。拳 技的本質不在於一招一式的形似,而在於「通乎道」「入乎神」 拳技是技藝招式,進退開合、閃展騰挪等是最基本的功夫要素,

但是其目標在心靈的體悟和達到無招無式、物我兩忘、揮灑任 意的自由境界,展示武術之「道」的意境和神韻(註 9)。感悟 中國武術之道,確非易事,只有經過日積月累的長期鍛鍊、思 索才能「得道」。

(4)

「道」的另一性質是「道法自然」。道家所謂的「自然」,

就是宇宙世界、天地萬物的生化演變之道。武術拳理在這一法 則指引啟迪下,極為重視在拳法上師萬物、法天地,從大自然 的生化衍變現象中獲得靈感和啟迪。道家的自然觀是崇陰、貴 柔、尚雌、法水,這是「道」的內在屬性,也是道家「道法自 然」的結論和判斷。這種道的性質來自於對「陰」的崇拜和體 悟,對於太極拳等拳理有異常深刻而重大的影響。太極拳的基 本特徵正是以柔克剛、以靜制動、講究像水一樣連綿不斷,以 柔勝強(註 10)。如『清代楊式傳鈔老譜』中有「八五十三式 長拳解」論述太極拳這種「道」之崇陰法水特徵說:「自己用功,

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滔滔不斷,周而復始,所 以名『長拳』也。萬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於滑拳也。

決不可失其綿軟。周身往復,精神、意氣之本,用久自然貫通,

無往不至,何堅不摧也」(註 11)。

二、氣論

氣論或元氣論,是道家宇宙生命本體論的又一主要概念。

也是中國武術的基本理論和概念。在道家思想體系中,氣或元 氣表現為「道」的物化形式和運動形態。元氣是充斥瀰漫於宇 宙自然和生命體之間一種至精至微、無所不在、流動變化的原 物質體。它決定和支配天定萬物和芸芸眾生的存在形式,並將 人的生命活動與宇宙自然聯結起來,形成一個同源同構,具有 共同衍生變化規律的統一體,從而為「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 和觀念行為提供了依據(註 12)。可知,老莊哲學的「道論」

與「氣論」,是中國古代哲學本體論的主要思想,也是武術的根 本,是研究武術對象與目的的重要哲學淵源。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註 13)。認為

(5)

陰陽之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始物質。莊子則更進一步認為: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 下一氣耳」(註 14)又說:「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 有形,形變而有生」(註 15),以氣之聚散來說明人的生死,而 不僅限於人,對於萬物,也是同樣的。『莊子』一書中,可看到 從「芒物」狀態中產生「氣」,「氣」成「形」而「生」的發生 過程;這種以氣的聚散來認識人的生死、物之生滅的思想,形 成了以後中國人的基本思想。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從春秋時代起,「氣」就已成了一個普 遍的哲學概念。以氣來考慮存在問題的宋學中,明顯地繼承了 莊子這樣的思想。如北宋的張載認為:「太虛無形,氣之本體;

其聚其散,變化客形爾」。又說:「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 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用氣的聚散來說明物之生 滅變化。南宋的朱熹說:「人所以生,精氣聚也……然雖人死終 歸於散」(註 16)。也是用氣的聚散來說明人的生死。

在古代武術理論中「氣」佔有重要地位,「氣」被視為武術 的原力與根本,它與道一樣是武術的精微所在。武術種種外在 形態,如武術功能、神韻、絕技等,均為氣的演化與體現。「氣」

與養生更為密切,研究表明「氣」為武術養生的理論基點。生 命的盛衰變化都是「氣」作用的結果(註 17),如『難經』中 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註 18)清乾隆年 間著名武術家萇乃周創萇家拳,其拳法理論即以「氣論」為根 本,有「中氣論」云:「中氣者,即仙經所謂元陽,醫者所謂元 氣,以其居人之正中,故武備名曰中氣……人自有生以來,稟 先天之神以化氣,積氣以化精……稱天根,號命門,即易所謂 太極是也。真陰真陽,具藏此中,神之賴之」。此段理論說明了

(6)

「氣」的本體性質,指出此種「元氣」即『易經』的「太極」,

亦即老莊的「道」。萇氏以「氣」作為武術的本體這個觀點,清 人宋茂源在『萇乃周先生二十四氣拳譜序』中分析道:「武之主 於氣也,夫人而知之矣。抑知氣何自流通飛舞而無滯乎?……

太極為二氣之祖,而千變萬化之消息者也。善武者,必先會太 極於胸中,而後開合流動,始能飛舞神化而不測」(註 19)這 段話表明萇家拳的元氣本體與太極拳的太極本體論是一致的,

它們都是「道」的體現。

武 術 先 輩 名 家 從 直 覺 的 長 期 體 驗 中 省 悟 到 了 武 術 最 高 境 界,感到本體的存在,於是各自採用古典哲學的某些體系來表 達,如道論、氣論、太極論等等,透過這些人使用「氣」字,

一般有兩義,一指化生萬物之氣,即先天之氣,亦稱「元氣」、

「宗氣」、「中氣」(註 20)。陳鑫『太極拳經論』說:「自古混 沌之後,一畫初開,一陰陽而已。天地此陰陽,萬物亦此陰陽,

惟聖人能葆此陰陽。以理御氣,以氣行理,施之於人倫日用之 間,以至仰不愧天,俯不怍地,而為天地之至人。耍手亦是以 理為主,以氣行之,其用功與聖賢同……平素要先養氣,臨場 更要順氣而行。勿使有惰氣參,勿使有逆氣橫。至於用力之久,

而一旦機趣橫生,妙理悉現,萬殊一本,豁然貫通焉」(註 21) 此處從混沌先天之氣,到生出陰陽二氣的交感,再由元氣決定 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又以聖人能感通之「氣」,即孟子的「浩然 之氣」,這是從「天人感應」推論至倫理規範的「氣節」。

另一含義指後天之氣,即周流血肉之氣。據此,武術養生 總是以養氣煉氣為主旨。太極拳理論中不少地方講到「氣」,如 清代王宗岳『太極拳譜』「氣沉丹田」「氣遍身軀不稍滯」;清 代武禹襄『太極拳論』則有:「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全身

(7)

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鋼」(註 22)。武術養氣皆不外通過靜心平息、存養氣息,以求全身內氣 凝聚充盈於丹田,以意念引導氣息,配合勁力的聚蓄,運轉,

爆發的勁力練習等,都是武術內氣煉法(註 23)。與道論、太 極論一樣,武術拳理以元氣論為根本思想,所以被廣泛地應用 於拳理及人體生理方面。

上述本體性的「先天真一之氣」與拳理中後天經脈臟腑之 氣功用不同,但二者之間具有內在的本源關係。武術拳理以此 本體為拳理之根基,認為拳技之境在於參天地,合自然,以意 使氣,以氣禦拳,使人體內氣與自然之氣相合相融,達於天人 合一之境。因此,武術拳理最重要依據陰陽開合之理以及內氣 修煉運使之法(註 24),並以這一理論深刻地影響中國武術文 化發展。

貳、天人合一觀

『周易』為我國最古老的哲學經典。據史籍記載,伏羲作 八卦,文王演周易。伏羲為神話傳說人物,伏羲畫八卦之說表 明『易經』發源於遠古。至陰周之際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周 易』一書包括兩部分,六十四卦卦辭與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辭,

是占卜的卜詞,稱為『易經』。解釋卦辭與爻辭的論述稱為『易 傳』。『易經』中,把天地人作為一個整體,把人看作自然界的 組成部分(註 25)。「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註 26)。「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 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 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註 27)。由此可知,易經 始終把天、地、人,即宇宙間的萬物萬事作為一個整體,來觀 察和考慮問題。

(8)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基本觀點。自古以來強調天能 主宰一切,人心能感通天地萬物,萬物圓融一體能走向天人合 一的道路。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裏指出人應遵循自然生成運行的法則。又說:「天長地久。天 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註 28)。莊子更 認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註 29)。是由天道推論人道,道家認為天地長存的原因就在於不立 意為自己而生,也就是「無為」、「不爭」、「無私」等,都是從 大自然中所悟出的真理,道家即利用它來待人處世。

就儒家來說,「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信念,天地不 但洋溢著生命,而且也充滿著價值,更能與宇宙萬物相感通的。

如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萬生焉」。又如『論語』

「泰伯篇」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 堯則之」(註 30)。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又說:「盡其 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篇」也說:

「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禮記』「禮運 篇」說:「故仁者,天地之心也」。儒家學者認為,只要人人由 修己到治人,成己成物,透過禮、義等道德的實踐,將自己的 良知、仁心逐漸向外拓展,向上提升,自然可以達到天人合一 的境界(註 31)。當代國學大師錢穆,也以「合內外,一天人」

六字,對中華文化作了精僻的概括。可見,「天人合一」理論對 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謂至深至廣。

「天人合一」即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自我身心內外 的和諧統一的關係。簡言之,就是講人與自然的關係。武術理 論上統稱「天人和諧」。何謂「天」?就是指宇宙、天地、萬物 的大自然,人應包括在內。大自然是大宇宙,人體是小宇宙。

(9)

武術是人體的運動,人體自身的運動與宇宙自然的運動,二者 有著內在的緊密關係,要達到武術的目的,必須達到與宇宙自 然的統一和一致。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是武術的主要原則,

是拳道之理(註 32)。古人練武只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違背 則損害身體的健康。

一、武術和自然相應與統一

『黃帝內經』中就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寒暑燥濕的氣候直接影響人的生 長與健康。因為,自然界是生命的泉源,人體的生理、病理、

生長、發育、衰老都與自然界的變化休戚相關。自然界的變化,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類長期生活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中,

已經能適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並形成了自身的規律。春夏 陽氣升發,秋冬陽氣潛藏,只要順應自然的變化,調節臟腑的 機能,養精安神,益氣補血,平衡陰陽,人體就健康(註 33)。

傳統武術練功講究按自然界四季和人體機能的變化,採用不同 的練習方法。如流行在廣東的「少林八卦五行功」,根據不同季 節和人體內臟的變化,分別進行臥功、坐功、站功、走功的各 種練習,秋季主練脾胃功,使之有助於肝;冬季主練肺功,使 之有助於腎;春季主練肝,使之有助於心;夏季主練心,使之 有助於脾胃。五行拳練功理論要求:人的內五臟、外五官,皆 以五行相配合,順乎自然,適應自然(註 34),方能提高練習 效果,達到練功的目的。

傳統武術在道法自然這一法則指導之下,蓄意採取各種飛 禽走獸的形象、動作、攻防意蘊,融入拳術的技法之中,即是 以「形物之形,悟物之意」,結合武術技法而成拳。少林拳的龍、

虎、豹、蛇、鶴五拳(註 35),據『少林內功秘傳』記載,「五

(10)

拳者,即可練精、力、氣、骨、神之法也,故創五式,使內外 並修而達於化境也」,「龍拳練神,虎拳練骨,豹拳練力,蛇拳 練氣,鶴拳練精,上述五拳,如能練至精純之境,則精固、力 強、氣聚、骨堅、神凝,五者相合,互為融化,為用之妙」。南 拳中的鶴拳、虎拳以及武術其它象形拳械如猴拳、螳螂拳、鷹 爪拳、蛇拳等均是模仿自然界動物的形態,結合武術技法而成 拳。這種融自然物為一體的拳術,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體表 徵,是人對自然美的形態模仿。表現生命,表現自然,實際上 是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是求得自然與人的共鳴和統一。拳家 由對自然形態特徵的領悟,又把圓、空等運動形態,融入武術 運動之中。『峨嵋十二庄』中說:「象天法地,圓空法合,大小 開合,唯妙於心」(註 36)。圓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徵,也 是動功的最佳方式與境界,圓則靈活多變,空則輕靈無滯,圓 空則能活潑自如,循環無端,變化無窮,故不少拳技以圓空為 基本架式和方法,太極拳動作呈弧形,八卦掌以圓為法,南拳 中的圈橋等,眾多的拳法流派追求整體圓融,式正招圓。圓與 空的觀念採自對天地自然形態特色的領悟,拳法不僅寓自然之 形於拳法之中,而且悟自然之變化規律用於拳法之中(註 37)。

從天地萬物的生長演變現象中獲得靈感和啟迪,格物取意,追 求崇拜物之神采,當然是天人合一的顯現。

二、武術和順應人際與和諧

「天人合一」的觀念還包括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的內容。

在武術中表現出追求「人際和諧」的價值取向,注意人與人之 間的和諧,提倡武德,處理人際關係時要謙恭待人、穩健溫和、

含蓄不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寬容萬物、厚德載物的氣度

(註 38)。武術各家各派還制定出一套嚴格的尊師重道、除惡

(11)

揚善、謹慎擇徒、重義輕利的戒約規範,如:「未曾學藝先學禮,

未曾習武先學德」,「學拳以德行為先」,「以涵養為本」,「善修 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要求習武者要有手德、

口德、公德,強調習武要仁愛、守禮、忠誠、信義、謙讓、寬 厚(註 39),以求人際和諧。

三、武術和身體內外的和諧

人體如宇宙,也是一個小天地。為求得人體與自然的和諧 統一,人道要順應天道,拳家練功的時間,地點應隨季節、時 辰、氣候的變化進行調整,使其順乎自然,合乎自然(註 40)。

首先,對人體的認識,把人體的各部位,五臟六腑、經絡穴位 以及每個局部,都看成是一個整體,並且是和天地萬物相對應、

相關聯的。許多器官和經絡穴位,都以陰陽命名(註 41)。其 次,以五行屬性概括人體各部分聯繫和人與自然的關係,針對 自然環境的「五味、五色、五氣、五方、五時」,針對人體的「五 臟、五官、五體、五志、等概念」,均與金、木、水、火、土五 行相配,並衍生出其間相生相克,相互對應的原則。有些武術 練功也按這些原則設計和安排。五行拳練功理論有:「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之謂也,如人之內有五臟,外有五官,皆以五行相 配合。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胃屬木」,以金木水 火土配人體之五臟心、肝、脾、肺、胃,說明練功對內臟器官 的影響。春、夏、長夏、秋、冬等季節來配合五行,要求練功 按季節進行訓練。另外,人體頭、手、身腰、外形,拳行東、

西、南、北、中方位,也皆與五行相配(註 42)。以身體實踐 力行的練武者,在與自然共構統一體中,武術的動作就必然符 合天人和身心的平衡調節,必須遵從自然的變化,始終保持身 心內外的和諧統一。

(12)

參、太極哲理

太極之說,是太極拳的直接源泉與核心,是太極拳最重要 的理論基礎。太極學說,實際上是『易』理與道家道論相結合 的產物。「無極」與「太極」的概念,均出自道家。『老子』二 十八章有:「復歸於無極」之說(註 43)『莊子』則說:「夫道,

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 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 而不為老」(註 44)。後來『易傳』的作者吸收了道家的這種思 想,以「太極」作為宇宙本體。『繫辭』說:「易有太極,是生 兩儀,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業」(註 45)。東漢 方士魏伯陽所著煉丹經典『周易參同契』,首開以『易』解丹之 先河。此太極哲理發端於道家,中經宋代道教內丹養生家陳摶 等人的研究與發展,融貫儒、道、釋三家而形成無極圖說用於 內丹修煉,後復由宋、明理學家周敦頤等人繼承推演成為新儒 家用以闡明理學奧秘的太極圖說,這一哲學滲入武術文化而產 生了太極拳。(註 46)。所以,太極拳所體現的太極學說是中國 古代哲學的一個具有重大價值的思想成果。

一、太極學說的奠基

太極學說的奠定者和創始者為北宋初華山道士陳摶(西元 871-989)。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毫州真源人。宋太宗賜 號希夷先生。陳摶以道家學說為核心,對傳統儒家易學和內丹 修煉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並吸取某些佛教禪定學說,形成了他 的內丹理論,並繪製了著名的『無極圖』『太極圖』等加以說明。

其中『太極圖』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極也。中分黑白者,

陰陽也。黑中含一點白者陰中有陽也;白中含一點黑者,陽中 有陰也。陰陽交互,動靜相倚,周詳活潑,妙趣自然」(註 47)

(13)

這是陳摶所作一系列『易』圖中的兩種,旨在闡發道教內丹的 天人相和、陰陽變易之理。以這些『易』圖為核心,陳摶建立 了著名的「先天易學」即太極學說哲學體系,進而對宋明儒家 理學說和宋元道教內丹奠定了理論基,對儒家和道教都產生了 深遠的影響(註 48)。而內家拳也是這一理論體系的產物之一。

宋儒中言太極者始於周敦頤。周作『太極圖說』,圖文並茂。

宋以來學者早就指出周氏太極圖來源於北宋道士陳摶。而對此 圖之解說,更有道家色彩,如「自無極而太極」,以太極為陰陽 五行方面的來源或根本。此圖說對太極拳理論產生了直接的影 響(註 49)。周敦頤所著『太極圖說』這樣解釋道: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陰陽;動極而靜,靜而生 陰。靜極而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 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運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 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 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 窮焉。唯人也,得其秀而為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 性感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註 50)。

周敦頤之後,張載、朱熹都講太極。張載以太極為氣,說:

「一物兩體,其太極之謂與?」「一物兩體,氣也」就與陰陽學 說聯繫起來,如「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濛一氣,混然不分」;

「二氣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氣為陰陽,陰靜陽動」。南宋 朱熹做『太極圖說解』加以發揮,成為程朱理學的理論基礎(註 51)。太極拳可以說是最充分地體現了太極學說。例如太極拳的 動靜、虛實、剛柔、開合、進退、順備等等,都是體現「一物 兩體」的原理。

(14)

圖 3-1 太極圖

資料來源:洪得明總編輯 『國術研究』封面 國術研究第二卷第二期 桃園 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1993。

二、太極拳理的創編與發揚

最早面世的太極拳譜,是清代王宗岳的『太極拳論』, 接來自周氏『太極圖說』。王宗岳運用陰陽學說於太極拳,也是 由太極概念出發的。王宗岳說: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 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 ,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應急,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 端,而理為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欲避此病,須知 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 相濟;方為懂勁」(註 52)。

清代太極名家武禹襄「太極拳論」中說:「未有天地以前,

太空無窮之中,渾然一氣,乃為無極。無極而太極。太極者,

天地之根柢,萬物之原始也。太極拳者,一舉動,周身俱要輕 靈,尤要貫穿。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

(15)

斷續處,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註 53)

清太極名家楊澄甫『太極拳使用法』說:「太極圖之義,陰陽相 生,剛柔相濟,千變萬化。太極拳即由此而出世。推手即太極 之圖也」(註 54)。晚清陳氏太極拳傳人陳鑫『太極拳經譜』「太 極陰陽,天地陰陽;闔闢動靜,柔之與剛。屈伸往來,進退存 亡;一開一合,有變有常。虛實兼到,忽見忽藏;健順參半,

引進精詳」(註 55)。以上各家所述,各式太極拳皆以太極學說 為拳理基礎。這種由太極陰陽思想衍生和指導拳技,又由武術 的實踐進而領悟哲理的修煉,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武術的發展。

第二項 傳統中國武術之基本原則

武 術 家 吸 收 了 道 家 哲 學 「 反 者 道 之 動 」、 形 神 統 一 以 及 陰 陽、五行、八卦等觀念和原則,來解釋武術的技理和技法。

壹、形神統一說

形與神是中國傳統哲學和養生學中的一個重要命題。莊子 最早提出了「形為神舍」的觀點,莊子說:「形本生於精」「氣 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將精神意識與形體視為相互依存的統 一關係,由此推論出「神將守形,形乃長生」的養生觀(註 56)。

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題,荀子認為人的「耳、目、鼻、

口、形」是與生俱來的感覺器官,是為「天官」,而「形具而神 生、好、惡、喜、怒、哀、樂藏焉」(註 57),肯定了神對形的 依賴作用,形是神的物質基礎。

漢代『黃帝內經』從醫學的角度提出:「心者,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所以,「心傷神去,神去則死也」,而「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註 58),由於神依賴於形,而人 的長壽是在神形具養的基礎上。其後,魏晉南北朝的思想家稽 康認為「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養神要「少私寡欲」,無

(16)

憂無慮,「體氣和平」,養形要「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 神相親,表裏相濟」(註 59)。古代養生很早就用形神統一論來 認識人體的健康,將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和鍛鍊。

道家的許多著述有關形神關係。道家經典『太平經』稱:「凡 事人神者,皆受之於天氣,天氣者受之於元氣。神者乘氣而行,

故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故 無神亦死,無氣亦死」。又這樣說道:「故人有氣即有神,氣絕 即神亡」;「失氣即死,有氣則生」;「精神有氣,如魚有水,氣 絕神精散,水絕魚亡」,由此而確定了「惟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的形神觀(註 60)。認為神形統一的基礎是氣,氣是一種物質,

即精神不能離開形體而存在。

形神統一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特點之一。武術上講的形、神,

其內涵是多層次的。就人體而言,形指形體,亦即身體,包括 五官、軀幹、四肢、筋骨皮等,神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就其行為而言,形指手、眼、身、法、步等有形的動作特徵,

神指心、意、膽等無形的心理品質和氣質;就外與內而言,形 是外在的具體運動形式,神指內在的心理、精神內容。在武術 運動過程中,內與外、形與神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滲 透的統一整體(註 61)。中國武術形神觀等源於中國哲學和中 醫學的形神統一觀。神依附於形而存在,形盛則神旺,形衰則 神衰,而神的昌盛與否,也直接影響形的盛衰存在。只有形神 共養,形體和精神協調平衡,才能共同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

益壽延年(註 62)。奠定在此基礎上,武術理論提出了「形神 兼備」的練功原則,通過徒手和借助器械的身體運動來練形神,

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

古人在長期的武術實踐中體會到以人的血肉之軀為對象的

(17)

武術,卻必須把人的精神(心、意等)置於重要的地位,方能 達到武藝的成功與完美。因此形神統一觀,不僅貫穿在整個武 術理論體系中,而且大多數的練功理論把「神」(心、意)看得 比「形」更為重要(註 63)。『峨嵋槍法』說:「持龍(槍法)

貴靜,靜豈易言,必身心皆治,而後能靜」。在「治心篇」中更 突出「心」的主導地位:「用技易,治心難。手足運用,莫不由 心。心火不熾,四大自靜。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起於左 右而不瞬,能治心者也」(註 64)。其本質是在神形互依前提下 強調重「神」。

太極拳理論的特色尤其強調心、意的作用。王宗岳論述太 極三要素心、氣、身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先在心,後在身」「全 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軀使」

(註 65)。這些要領口訣中,認為心、意的作用居於首要地位。

楊澄甫「太極拳說十要」詳論「用意不用力」的道理,指出「意 之所至,氣即至焉……則得其內勁」(註 66)。指出意的功能及 練功時重點在心、意而不在力、氣。武禹襄「太極拳解」說:「身 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

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 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謂一氣呵成、舍己從人、引進落空、

四兩撥千斤也」(註 67)。李亦畬「太極拳論」有「五字訣」:

心靜、身靈、氣斂、勁整、神聚。其中論「心靜」曰:「心不靜 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又論「神聚」

說:「上四者(按指心靜、身靈、氣斂、勁整)俱備,總歸神聚。

神聚則一氣鼓鑄,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 虛實清楚」(註 68)。陳鑫論「太極拳推原解」一再強調:「打

(18)

拳心是主」「其樞紐在一心」「運用在心,此是真訣」(註 69) 太極拳的形神觀深受道家與道教形神觀影響。其特色是在形神 並重的前提下注重「神」的煉養和在拳理中的作用地位。

綜合而言,長拳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為八法;太 極拳主「身心合修」,講究「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形意拳 把「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歸為形意拳之三層功夫,

把「易筋、易骨、洗髓」(註 70)作為三步功夫;萇家拳講究

「內外功用」,「以其外而達於內」,「形以寓氣,氣以摧形,形 合者氣自利,氣利者形自捷」(註 71);南拳「以形為拳,以意 為神」;稱之為外功拳的少林拳,也講究「內外並修」「而技乃 神」。雖然從表面上看,所謂內家拳更注重使氣、練意,具有內 聚性形態,外家拳更重外,即形體的鍛鍊,具有外聚性形態,

但 各 家 各 派 都 注 重 形 體 與 精 神 的 統 一 , 把 人 作 為 一 個 整 體 訓 練,以外練形體,內練精氣神為訓練對象。練意、練氣、練力,

是武術練功的三要素(註 72)。傳統中國武術強調「內外雙修,

形神兼備」,因此就有了「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這句武諺。

貳、「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是老子哲學中辯證法思想的著名命題。這 句話是指道所推動的宇宙萬物的運動方式和規律是相反向、周 而復始的矛盾運動和循環運動(註 73)。老子從這個主體思想 出發有系列的發揮,如老子再三強調「弱者道之用」,「天下莫 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

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又說:「天下之至柔,馳騁 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註 74)。老子認為只有處於「柔」、

「弱」、「賤」的一方,才可以保存實力,才能戰勝對方;而守

「柔」總是最能控制堅強的事物。老子所謂的「柔」、「弱」並

(19)

非軟弱無力,更不是說低下者反而能戰勝高強者,老子的柔、

弱指的是一種堅韌不露,是一種含蓄、深沉、外柔內剛的狀態。

老子的「反者道之動」,事物達於強盛的頂點,便走向事物 的反面。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 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註 75)。意思是指植物的幼苗雖柔弱,

但草卻能從柔弱中壯大,相反等到壯大了,反而接近枯萎。老 子又說:「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告訴人們兵勝易驕,兵驕易 敗、易滅的道理。面對敵人而言,最好如老子所云:「將欲歙之,

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 奪之,必固與之」(註 76)。表現於武術對付敵手時,那就是讓 他驕傲輕敵,讓他先進攻,讓他先佔優勢等等。

莊子承續與發展老子的思想,在『莊子』一書中有一則著 名寓言,說莊子以「論劍」為題,終於說服了因喜愛鬥劍而弄 得國力衰弱的趙文王改正了錯誤。我們固不必據此去討論莊子 是否是一位精通技擊的劍術家,但莊子說劍的一段理論,的確 成為中國武術史上非常重要的技擊原理,莊子曰:「夫為劍者,

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註 77)。這是一 種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因敵變化、後發制人的戰略(註 78)。

這種思想可以說是中國武術最主要的方法論之一,其基本精神 貫穿於多種武術技擊理論之中。

「反者道之動」,是武術技擊論的重要原則,在多種武術拳 種中有充分展現。如太極拳家楊澄甫說太極拳「柔中寓剛,棉 裏藏針」,「如棉裏裹鐵」(註 79)。王宗岳闡述拳法為:「無過 不及,隨取就身,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靜如 山岳,動若江河。蓄動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極柔軟然後極 堅剛」「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就是「示之

(20)

以虛,開之以利」的表現(註 80)。往後太極拳各家無非借力 使力,講求一個「柔」字。

太 極 拳 家 楊 露 禪 強 調 「 又 恐 入 於 硬 拳 也 , 決 不 可 失 其 綿 軟」。陳鑫指出:「柔能克剛,以退為進者,坤道也;坤錯乾,

乾,剛也。坤至柔而動也剛。此拳外面似柔,其實至剛」。陳鑫 強調太極拳剛柔相濟,但實際上,他所論仍然是尚柔這一大前 提下的剛柔相濟。他解釋道:「若彼以剛為,則制之又覺易。易 何言之?如人來擊我,其勢甚猛。我則不與之硬頂,將肱與身、

與步、一順身卸下,步、手落彼之傍面,讓過彼之風頭。彼之 銳氣直往前衝,不顧左右;且彼向前之氣力,陡然轉之左右甚 不容易。我則從旁擊之,以我之順力,擊彼之橫而無力。易乎 不易?吾故曰:克剛易,克柔難!」他又指出,太極拳理中的

「以柔克剛」說,「其原是以柔克剛」(註 81)。在「柔」的根 本原則下講究拳技的剛柔互易、剛柔相濟、剛阻柔乘,柔化剛 發、以柔克剛,這不僅是太極拳的宗旨,也深刻地影響其他拳 派的發展。

從峨嵋拳對道教思想的融合來看。老子關於「無為、貴柔 法水、主靜」等思想,被道教轉化為自我的宗教精神和原則,

成為道教哲學的核心和行為準則。峨嵋拳主張的「後發制人」、

「以靜制動」,以及究敵之勢,乘敵之機,不招、不架、不格、

不攔,不接手的打法,貫穿了道家的哲理和精神。峨嵋拳技中 主張「不接手」,是為道家「無」的技擊特色。峨嵋拳吸取老子 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運用於戰略思想之中,成為其基本原則。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因敵變化,後發制人」的戰略,貫穿 於峨嵋拳術技擊理論之中。這一思想也來源於老子的「反者道 之動」的辯證法。莊子所謂「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即是為了

(21)

引導對方來進攻,然後根據其進攻暴露出的弱點採取對策;並 針對其進攻的招勢採用攻破對方的手法,這便是「後之以發」。

其結果是「先之以至,我之反擊極為迅捷,先中敵方,使敵方 由主動轉化為被動,而遭致失敗」「不接手」,實為自由搏擊中 的轉化為「接手」,達到制敵之目的。峨嵋拳的這種拳的戰略思 想也就是老子所謂「柔弱勝剛強」的原理。這在峨嵋拳中亦能 夠充分的體現。拳經對峨嵋拳自然宗法的論:「爾以意求,我以 自然,自然功成,無影無形,意在形外,其體自鬆,其氣自盈,

其道自通,內功通靈,玄妙自求」。並曰「輕描淡寫,體神之法,

自然中求真,峨嵋門徑,功成於不知者,拳出於無意,功至化 境」(註 82)。這是在練習拳術中,自然放鬆,不僵硬執著,在 自然中求真的指導思想。

又如形意拳之宗旨是「化剛為柔」,同樣貫徹道家道教尚柔 的思想。孫祿堂『拳意述真』歸形意之勁法為由明勁步入暗勁,

由暗勁而臻化勁。其謂「即拳之剛勁也」。「暗勁者,拳中之柔 勁也」。「化勁者,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

暗勁之終也」。也就是說,形意拳之易勁次第,是將剛勁練成柔 勁,直到至柔至順之境(註 83)。道家的「以柔克剛」的思想,

是「反者道之動」的方法論在技擊上的具體運用。

參、拳法陰陽說

陰陽、五行、八卦等概念,是中國古代認識世界、解釋宇 宙事物變化的一種學說。儒家和道家都運用這些觀念和方法論 來認識和闡釋自己所關心的對象和領域。一般而言,儒家側重 於社會問題,而道家則關注於自然領域。明清時期,部分武術 家在尋求自身理論根據時,將這些認識宇宙生命理論體系作為 拳理法的認識基礎,並據此指導拳技,這樣便形成了相對更為

(22)

注重文化內涵和理論的拳術系統(註 84)。像太極拳、五行拳、

八卦掌等,均體現出濃厚的中國古典哲學。

陰陽最初的意義,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

古 代 思 想 家 用 陰 陽 這 個 概 念 來 解 釋 自 然 界 兩 種 對 立 、 相 互 依 存、相互消長、相互轉化的事物。陰陽是中國古代辯証法中一 對最基本的範疇,『易經』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註 85),『易經』就是探討陰陽變化廣泛存在的規律。陰、陽 組成八卦,八卦的重疊組成八八六十四卦(註 86),以此來說 明自然、社會的複雜變化。

陰陽學說認為,一切事物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 面,如『素問』所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陽兩個 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單獨存在,如『醫貫 砭』說:「陰陽又稱互為其限,陽根於陰,陰根於陽;無陽則陰 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另『黃帝內經』

指出:「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即是 此理(註 87);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陰陽雙方,是處於互為 消長的運動變化之中,如「陽消陰長」或是「陰消陽長」;陰陽 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素問』中所 說的「重陰必陽,重陽必陰」(註 88),就是一定條件。後來隨 著人們生活和勞動的擴大,知識不斷累積,逐漸將陰陽這一對 範疇,推廣到自然界和社會中的萬事萬物。

陰 陽 是 自 然 界 最 根 本 的 規 律 , 萬 物 都 可 用 陰 陽 來 進 行 分 類,使之提綱挈領,進行概括。『素問』書中說:「故積陽為天,

積 陰 為 地 ; 陰 靜 陽 燥 ; 陽 生 陰 長 , 陽 殺 陰 藏 ; 陽 化 氣 , 陰 成 形,……,水為陰,火為陽……陰味出不窮,陽氣出上窮;味 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者為陽之陰……」這

(23)

都是以陰陽的屬性為依據,和某些現象進行類比,從而歸屬於 陰陽兩類之中(註 89)。一般來說,凡屬器質性的、抑制的、

寒性的、虛性的、沉靜的、隱晦的、無形的、內裏的、向下的,

均屬陰;一切功能的、興奮的、熱性的、實性的、浮動的、明 顯的、有形的、外來的、向上的,均屬陽(註 90)。這種陰陽 兩個概念是推動萬物發展變化的原始動力,而且普遍貫穿於傳 統中國武術的各個方面。

陰陽對立統一觀,滲透於傳統武術理論之中。陰陽學說在 武術中應用的例舉相當多,較早使用陰陽思想描述技擊制勝之 道的是莊子,他說:「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於陰,大至 則多奇巧」(註 91)。東漢趙曄著的『吳越春秋』中記載的越女 論劍的故事。據此書記載,范蠡給越王介紹一位民間女劍術家,

越王勾踐詢問劍理,越女回答說:「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 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

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註 92)。這 短短的幾句論述,充滿了『易經』的思想,而完整闡述了武術 理論的動與靜、快與慢、攻與防、虛與實、內與外等矛盾雙方 的關係。

陰陽學說是武術傳統理論的哲學構架。由於陰陽對應思想 衍生了一系列對應概念:動靜、攻防、快慢、上下、剛柔、虛 實、開合、進退、攻守、收放、顯藏、屈伸等等之間,均表現 出陰陽對立、相生、相克、轉化的種種變化。這一系列描述事 物變化原理,被極其廣泛地運用於武術理論中(註 93)。王宗 岳『太極拳譜』開首就指出太極是以「動靜之機,陰陽之母,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的變化為基礎。王宗岳論及「偏沉」「雙 重」之病說:「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

(24)

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註 94),其間剛柔、

順背的相生相克、消長轉化之理,就是陰陽規律在太極拳中的 具體運用,其高深圓活境界,即為「懂勁」。

練太極拳的關鍵在於領會陰陽、剛柔、動靜、開合等變化。

陰陽開合,是盡拳術之妙。清末陳鑫論「太極拳體用」說:「太 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一陰一陽之謂拳,其妙處全在互為 其根」,認為陰陽之道是武術運動的規律。又有「總論拳手內勁 剛柔歌」道:「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一陰九陽根 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顯好手;

惟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妙手一著一太極,空空跡 化歸烏有」(註 95),是所謂「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互為其 根」,如老子所言「萬物負陰而抱陽」(註 96),充分映證陰陽 之理在拳法中的運用。

少林武術理論亦貫穿陰陽變化的觀念,如『少林寺短打身 法統宗拳譜』論及「立身立足之法」時指出「人一身佇立之間,

須要配合陰陽,方知陰來陽破陽來陰破之妙。若不明陰陽,則 無變化之妙,而有呆鈍之嫌。先賢曰:敵未交手,便知勝敗。

乃明陰陽之理也」(註 97),說明種種陰陽變化的關鍵,均應服 從克敵制勝這一根本原則。又如程真如的『峨嵋槍法』所述:「攻 為陽,守為陰。降槍倒手,陰中之陽;鴛鴦扎法,陽中之陰。

陽中之陽,連扎帶打,攻守均堪;陰中之陰,和槍倒手,龍不 兩著」。換言之,守中有攻為陰中之陽,攻中有守為陽中之陰,

連扎帶打的全攻為陽中之陽,和槍倒手的全守為陰中之陰(註 98)。由此可見,傳統武術的拳術或器械套路,由始至終的節奏 上,都是運用陰陽對立的統一和相互轉化的變化觀念指導技擊 理論。

(25)

在陰陽觀念的基礎,某些拳種還汲取了「八卦」、「五行」

等學說來作為拳術的理論依據,如「八卦掌」以八卦的性質和 演化來說明八種掌法的運用及變化(註 99);形意拳以金水木 火土五行來說明劈、鑽、崩、炮、橫五種拳法的性質和特徵,

並 依 五 行 相 生 相 克 的 機 制 來 規 定 形 意 五 拳 的 變 化 運 用 ( 註 100)。但五行、八卦的基本原理,仍是陰陽變化的發展與運用。

第三項 傳統中國武術的價值觀

傳統中國武術,同中國古代哲學、軍事、藝術各方面有著 種種聯繫,隨歷代產生不同的武術概念。

壹、防身制敵與軍事攻防的價值

武術是一種價值功能多元化的文化形態,其中最本質、最 基本的特性便是攻防格鬥的價值。正是這種特殊的涵蓋特質,

表明武術與軍事武藝同源,並相互交流的道理。武術在軍事戰 爭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槍炮火藥發明之前,武術是戰爭的主要 工具之一。在槍炮火藥發明之後,它仍在軍事中佔有重要地位

(註 101),只是隨著冷兵器時代的結束,這一價值被逐漸地消 弱而已。

順沿歷史長河上溯得更遠些,便可發現,遠古萌芽狀態的 武術正是構成原始戰爭的主體,二者可以說是同源之水,同本 之木。這一歷史現象,是由武術與軍事武藝有著格鬥技擊特徵 作為基本所決定。察考技擊的萌芽,不外產生於人與獸鬥和人 與人爭兩個方面。原始人類在「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鷙 鳥攫老弱,猛獸食顓民」(註 102)的嚴酷環境下要求得生存,

必須學會戰勝兇禽猛獸的方法,「昔昊英之世,以伐木殺獸」「未 有蚩尤之前,民固剝林木以戰矣」(註 103)。古籍的記載表明 遠古先民在成群猛獸鬥爭中,以初級的拳腳技能和木棒、石塊

(26)

等簡易工具的攻擊方法,成為原始人類生存的條件。同時產生 並積累使用武器自衛生存的經驗,這些原始求生的手段和方法 不斷積累與昇華,便是技擊的萌芽,也是武術的發源。

到了原始社會後期,部落、氏族之間的鬥爭逐漸演化為更 大的規模並具有一定的組織形式,於是原始軍事便產生了。而 原始技擊之術也就轉化為軍事武藝中最重要與最基本的內容,

由此可見,在部落戰爭的萌發之初,原始武術便充當了主角的 任務。如黃帝與蚩尤鬥,「蚩尤乃逐帝,戰於逐鹿之阿,九隅天 無遺」「蚩尤作兵,伐黃帝」。蘇鶚『蘇民演義』敘述古代兵器 的產生時說:「蚩尤作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也」(註 104);『呂氏春秋』則說:「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 矣」(註 105)。這表明在戰爭中,遠則用弓箭、投擲器,近則 以棍棒、長矛、刀斧擊打、劈、砍、刺、扎等手段,戰爭促使 作戰兵器的創造出來,戰爭刺激了攻防格鬥技能的發展。正如

『太公金櫃』所說:「守戰之具,皆在民間。耒耜者是其弓弩也,

鋤爬者是其矛戟也……」(註 106)這段話說明民間原始農具就 是原始武術器械,軍中兵器由此發展而來。在冷兵器為主的時 代,民間武術始終是軍事武藝的源泉。

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混戰,諸侯爭霸,軍事鬥爭極為尖銳,

戰爭頻繁,所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即是當時的寫照,

各諸侯列國為求生存,紛紛推行富國強兵之道,齊國管仲實行 寓兵於民,選拔武藝人才(註 107)。楚國實行「以獵求士」,

精選征戰勇士,魏國的「習射令」,趙國的「胡服騎射」,秦國 的「商鞅變法」,實行「依軍功授田宅」等,都把訓練「技擊」

人才作為增強軍事力量的主要手段(註 108)。武術技能應用於 軍事,頻繁的戰爭又刺激了武術攻防格鬥技能的發展。

(27)

自秦漢傳統社會確立開始,武術一方面是社會成員和個體 防身自衛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則更廣泛地被用作進行戰爭的 有效工具。在冷兵器時代,武術分為軍旅武術和民間武術兩部 份。軍旅武術屬於軍事格殺技術,其攻防價值關係到戰爭的勝 負和兵士的性命。軍事武術家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對此有 著切要而簡明的論述。他在該書「諭兵緊要禁令篇」中說:「凡 武藝,不是答應官府的公事,是你來當兵防身立功殺賊救命本 身上貼骨的勾當。你武藝高,決殺了賊,賊如何又會殺你。你 武藝不如他,他決殺了你。若不學武藝,是不要性命的獃子」

(註 109)為了提高軍旅武術的攻防價值,戚繼光主張練一擊 就致敵於死命的武藝,要求士兵「務要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 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 同時,戚繼光還指出:「拳法似無預於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

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習各種兵器時,「莫不先有 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註 110)。這些論述指 明武術的攻防價值表現為鍛鍊提高攻防格鬥必備的體能,學習 攻防技術,提高攻防技能,掌握防身制敵的本領。

跨入近代以後,在此起彼伏的反帝反清戰爭中,武術常常 被用來作為組織發動起義的工具和戰場上殺傷敵人的手段。如 在金田起義之前,太平天國的領袖們就在廣西設立「大館」,發 展會眾,練拳習武,訓練隊伍。起義之後,太平天國對於練武 更明文規定:「凡各衙各館兄弟,在館無事,除練習天情外,俱 要 磨 洗 刀 矛 、 操 練 武 藝 , 以 備 臨 降 殺 妖 , 不 得 偷 安 … … 」(註 111)。 義 和 團 運 動 也 是 山 東 直 隸 一 帶 民 間 操 拳 練 武 的 結 社 組 織。以比武較藝為由,在各地遍設拳場,借習練拳棒,開展廣 泛的反帝鬥爭號召和行動,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高潮期間,

(28)

民眾對傳統武術的學習如癡如醉,對所謂「刀槍不入」的「金 鐘罩」、「鐵布衫」功夫深信不疑,趨之若鶩(註 112)。義和團 就是發揮「技擊利巷戰」的特點,避開敵軍「火器利襲遠」的 特長,武術以巧勝拙的近戰制勝價值,仍然得到不斷的發展。

貳、壯內強外的健身價值

傳統武術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我國傳統醫學、

養生學、仿生學的諸多精華,大大擴展了武術的健身價值。傳 統武術的任何技擊方法,均要求有強健的體魄為基礎,因而任 何門派武術中均把身體素質的鍛鍊視為首要地位(註 113)。早 在先秦時期,便有『禮記』論及與武術套路有血源關係的「武 舞 」 時 記 載 :「 執 其 干 戚 , 習 其 俯 仰 屈 伸 , 容 貌 得 莊 焉 」( 註 114),此處「容貌得莊」不僅指人體外貌,亦含有肢體健全發 展之意。

在漢代行氣導引已十分盛行的基礎上,漢末華佗,結合『淮 南子』中「熊經鳥伸鳧浴猿躩鴟視虎顧」(註 115)等動功,創 編一套模仿虎、鹿、熊、猿、鳥等形象而活動的「五禽戲」。據

『三國志』記載:「人體欲得勞動,但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 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 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 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到蹄足,以當導引。體 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 中欲食」(註 116)。華佗之「五禽戲」的大部分動作,是俯伏 在地上進行的,運動量較大。顯然是一套以健身為主兼有醫療 作用的象形類體操。以模仿動物動作為主要方式,但無攻防動 作。不過,對後來的象形拳中猴拳、螳螂拳以及龍、虎、豹、

蛇、鶴五拳、形意拳中的龍、虎等十二形、八卦掌、太極拳、

(29)

南拳等多種拳術,在招式上都有較深的影響,對這些拳種的創 編(註 117),提供仿生象形拳某些啟示。而且後世所模擬各種 動物的形態的同時,將攻防技擊方法巧妙而緊密的融匯在一起。

朱鴻壽『少林拳法圖說』、姜俠魂『少林拳術圖說』等不少 書籍都提到,傳說中有達摩創拳法之說,達摩自梁武帝時,由 印度來嵩山少林寺,從者日眾,見到寺內僧眾整日誦經打坐,「精 神萎靡,筋肉衰馳」,參禪時甚至打瞌睡,因而特地創設少林五 拳(註 118)。達摩創拳之說尚考證,但少林寺為了使僧眾練習 武技以強身健體之目的,則當屬無疑。少林十條戒約之首條即 謂:「習此技術者,以強健體魄為要旨,宜朝夕從事,不可隨意 作輟」(註 119)。可見少林亦是從養生文化的角度來認識與開 展武術的。其實不獨少林,中國武術的不少內容,都具有增強 體質的防病治病功能。

傳統中國武術將傳統醫學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體系中。「內 外兼修」,大多數中國武術所有拳種流派的宗旨。北拳要求「外 練手眼身法步,內練精神氣力功」。『少林拳術秘訣』指出「創 此五式,內外並修,而技乃神」(註 120),少林五拳具有「強 筋壯骨之用」,五拳之精意,如「人之一身精、力、氣、骨、神 五者必須交修互練,始臻上乘」,所以「少林五拳,各有其妙用。

龍 拳 練 神 , 虎 拳 練 骨 , 豹 拳 練 力 , 蛇 拳 練 氣 , 鶴 拳 練 精 」(註 121)。精習此五拳,則身堅氣壯,手腳靈活,眼睛銳力,膽識 充足。

五行學說也是中醫基本理論之一。根據「天人合一」、「宇 宙整體」的觀念,也根據取類比象的原則,中醫理論把人的臟 腑依其不同屬性、功能和表現形態,而分別劃歸於五行之中(註 122)。臟腑與五行這樣相配:即肝、膽屬木,心、小腸屬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 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 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 應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英語

四、 、 、道德 、 道德 道德 道德發展 發展 發展理論 發展 理論 理論 理論- - - -皮亞傑 皮亞傑 皮亞傑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關於這個課題,以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裡的介紹最為全面。 [註 3]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

Steen 等人(2001)所領導的量化素養設計團隊在某種程度上視 quantitative literacy 和 numeracy 為相似詞,不過和 mathematical literacy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