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

Copied!
1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慶中 博士. 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李香蘭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五月  .

(2)

(3) 謝 詞. 能在工作多年後再重新修讀學業,這種滋味可說是酸甜交集,百般滋味在心 頭,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味道,慢慢品嘗。 但不知不覺已到尾聲,隨着時間的飛逝,好像仍是剛回到學校的第一天,看 着校園的青葱樹木,對在工作職場上歷練數十年的我來說,校園生活是多麼的純 真和舒適,在這裏,我能感覺到平靜和心靈上的安寧。我享受這種生活上的平和, 也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甚麼有點後悔小時候的頑皮和時間上的浪費,人總是在 失去時才懂得珍惜自己曾擁有的一切。 這次的學習生涯,我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論文指導教授劉慶中博士,如果沒 有他的悉心指導和教導,從文獻的理論到問卷內容的調查和分析,每一步都有着 他的陪伴,有着他的辛勞。 其次要感謝的是我的同學和議會的所有同事,感謝你們給我的支持和鼓勵, 謝謝你們讓我度過了這美好的兩年,在此獻上最真誠的謝意。. 李香蘭謹誌 中華民國102年5月30日.

(4) 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主要採取 「問卷調查法」,以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全體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採隨機抽樣方 法,正式問卷則抽取120位受試者,回收有效問卷84份,回收率為84%,可用問 卷74份,回收問卷可用率為74%;並以SPSS12.0版電腦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 分析、t-tes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s積差相關係數分析、多元逐步迴 歸分析等。經統計分析,本研究得到五項結論如下: 一、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現況大致良好。 二、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關係密切。 三、屏東縣國小教師的性別、擔任職務、教育背景、教學年資和校長性別知覺校 長溝通行為有不同的表現。 四、屏東縣國小教師的性別、擔任職務和校長性別知覺學校公共關係有不同的表 現。 五、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對學校公共關係具有解釋力。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及結論,對教師、校長、教育行政機關及未來研 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教師之建議 (一)提供教師參與行政工作的機會。 (二)教師在校長支持與鼓勵下自我增值,以促進學校公共關係。. 二、對校長之建議 (一)推展學校公共關係基於校長的主動溝通。 (二)擬定公共關係發展計劃。 (三)建立學校獨特的形象。. I.

(5) 三、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教育當局多舉辦溝通或公共關係課程。 (二)辦理校長溝通行為課程研習,提昇校長溝通行為技巧。.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範圍: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擴大研究範圍,以便進一步分析比較不同 縣市或學制之間的相關情形。 (二)研究方法:建議後續研究可以加入訪談或觀察的方式為輔助,更深入的探 討問題,以補足問卷調查之不足,並據以提出更適切的研究結論。 (三)研究變項:後續研究可再加入或是改以其他的變項或層面進行研究探討與 比較。. 關鍵詞:國民小學教師、校長溝通行為、公共關係. II.

(6)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ncip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Public Relatio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incip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public relatio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Mainly adopting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ethod,” the study took the teacher of all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Pingtung County. Adopting stratified judgment sampling, the study sent out 120 official questionnaires, with 84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and 74 of them being the usable questionnaires, achieving a return rate of official questionnaires at 84% and a return rate of usable questionnaires at 74%. The study employed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adopted by the use of SPSS for windows 12.0 statistics software to perform the verification of different suppositions. Finally, the following 5 conclusions were drawn by the study: 1. The princip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public relatio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on the current status. 2. The princip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public relatio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closely relation. 3. The teacher’s gender, posi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eaching year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principal. gender. cognized. principal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in Pingtung County had different performance. 4. The teacher’s gender, position and the principal gender cognized school public relatio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had different performance. 5. The princip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had explanatory power on public relationship in Pingtung County elementary school. III.

(7)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e study propose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principals,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es: 1.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1) It could provide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opportunity for teachers. (2) It could encourage the teachers under th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of principal to promote self-improv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chool public relationship.. 2. Suggestions for principals: (1) To promote the school public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principals communicate. (2) It could intend public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plan. (3) It could establish the unique image of school.. 3.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1)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could take place more communication or public relationship courses. (2) It could conduct the office of curriculum studies communicative behavior to improve the principals skill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ral.. 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1) The study area: To recomme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could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study, in order to assist furth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unties o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situations. (2) The research methods: To suggest the subsequent studies could add interview or observation as a secondary way. We could more in-depth discuss questions to supply the inadequate survey and made more IV.

(8) appropriate conclusion. (3) The variants of research: The subsequent studies could add or change the other variables or dimensions to conduct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of study..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princip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public relationship. V.

(9) VI.

(10) 目 次 摘要.................................................................................................................... I 目次................................................................................................................ VII 表次................................................................................................................. XI 圖次................................................................................................................... X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校長溝通行為的理論分析........................................................................ 11 第二節 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和現況.................................................................... 29 第三節 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4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研究架構.………………………...…………............................................ 45 研究假設.………………………...…………............................................ 47 研究方法………………………………..…….......................................... 48 研究樣本 .………………………………................................................ 49 研究工具..………………………………….........……........................…. 50 研究步驟與實施………………..………..….....……........................…… 52 資料處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國民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現況分析 .………………………...55 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差異分析……….....…………..….. 58 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相關情況……........……................. 77 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預測情形 ....................……............80 綜合討論 .........................................................................……...................82. VII.

(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87 第二節 結論 ............................................................................................................90 第三節 建議 ............................................................................................................93. 參考文獻.............................................................................................….................99 一、中文部分 ............................................................................................................99 二、英文部分 ..........................................................................................................105. 附錄 附錄一 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問卷....................................107. VIII.

(12) 表 次 表2-1 表3-1 表3-2 表4-1 表4-2 表4-3 表4-4 表4-5. 羅銳韌、曾繁正的溝通形態比較 ………………………………………25 有效樣本背景變項分析統計表 …………………………………………50 問卷寄發與回收人數統計表 ……………………………………………51 國小校長溝通行為現況分析摘要表 ……………………………………56 學校公共關係現況分析摘要表 …………………………………………56 不同性別的教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上的t考驗摘要表 …………….…59 不同職務的教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上的t考驗摘要表 …………….…61 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62. 表4-6. 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64. 表4-7 表4-8 表4-9 表4-10 表4-11 表4-12 表4-13. 不同性別的校長知覺校長溝通行為上的t考驗摘要表 ..………………65 不同性別的教師知覺學校公共關係上的t考驗摘要表 ……………..…67 不同職務的教師知覺學校公共關係上的t考驗摘要表 ……………..…68 不同教育程度的教師知覺學校公共關係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70 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知覺學校公共關係上的t考驗摘要表 …………..71 不同性別的校長知覺學校公共關係上的t考驗摘要表 ……………..…73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在各層面知覺上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 .…75. 表4-14 表4-15. 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係數摘要表 ….……..……77 國小校長溝通行為整體對學校公共關係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81. IX.

(13) 圖 次 圖 2-1 圖 3-1. 學校公共關係對象圖...................................................................................32 研究架構圖...................................................................................................46. X.

(14) 第一章. 緒論. 本 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 國民小 學校長溝通行 為與學校 公共關係的 現況及關係,然後根據研究結果,作出結論與建議。本章共分四節,第 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 節為研究範圍,現就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邁入知識經濟時代,面對科技進步及全球化的競爭,國內政治與社 會環境急遽的變遷,使得教育日趨多元而開放,傳統的教育制度規範也 產生了重大的變革。而教育是個不斷追求進步的歷程,21世紀的來臨更 是個從權力走向對話的時代,新時代裡的領袖須融合多元,化解衝突; 化解衝突則需要溝通與說服,即試著找出雙方都同意的解決方式。因為 教育是維繫國家總體競爭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而學校教育是各種教 育最重要的核心,所以國家的任何教育政策及措施,均有賴學校教育來 執行。處在這開放多元的世代中,學校教育亦受此影響而產生重大的變 革,校長身為一校之長,為達成學校教育目標,校長如何運用有效的溝 通行為與學校教師之間做好事前充分的溝通協調工作,引導教師齊心協 力,以期發揮最大的教學效能,是當今校長必須重視的一項重要課題。 Robbins曾指出溝通有控制、激勵、表達情緒及提供資訊等四大功 能,顯示溝通除控制成員的行為外, 更重要的功能在於透過正向溝通行 為激勵成員工作動機(李茂興譯, 2001),以提昇其工作滿足感,促進其 工作投入意願。學校校長及教師是推動學校教育工作的關鍵人物,校長 身為學校的領導者,也是教育政策的主要推動者, 而教師則是學校教學. 1.

(15) 工作推動的主要執行者, 其教育理念與工作投入程度也深深的影響教育 活動的推展。鄭進丁(1990)亦認為溝通行為在學校生活中是必須且普遍 存在的, 是學校行政運作的重要歷程,經由溝通來達成協調與合作, 組 織的目標才能順利達成, 同時良好的溝通也是有效管理與增進組織效能 的重要因素。學校教育唯有在校長與全體教職員能共同體認學校教育目 標與意義的前題下,願意用心付出,才能達到最大的成效。學校工作有 各個不同的部門,需要彼此進行溝通,互相理解,在某程度來說,溝通 就是管理的本質,也就是說校長的溝通有部分可呈現他的管理方式,因 此校長的溝通行為與他的領導管理是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除此之外, 在強調團隊合作的社會運作脈絡下,有效的溝通也可能 對學校組織運作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校長如何經由有效的 溝通行為來爭取學校教師的工作認同,激發其積極的工作投入, 發揮教 師的專業知能, 以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推動與革新,乃是相當值得探討 的議題,是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再者,近年來,面對少子化趨勢的影響,學校經營者宜從學校在地 文化切入,以組織靜態、心態、動態與生態,結合師資結構與專長,配 合社區人文地理習俗,將學校視為社區文化中心,強化學校公共關係(張 慶勳,2011)。而公共關係學在社會上無論是商場、政府或者教育機構 都是獲得成功的重要一環,而公共關係狀態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商業效 益、政府的威信或者個人的收入,學校也不例外。學校公共關係包含校 外公共關係與校內公共關係,而建立學校內公共關係是校外公共關係推 展的基礎(陳慧玲,1990)。校內公關是以校內教職員為對象,透過校 長的領導,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以及健全制度,才能達到校內工作氣氛 融洽;而校外公關則是以家長、社區人士媒體及教育主管機關為對象, 以不定期的雙向互動,維持與家長、社區人士的良好溝通,並建立學校 的形象和聲譽。林明地(2002)指出,多次教育改革的成效之所以一而 再、再而三的不如預期,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忽略了家庭與社區這個. 2.

(16) 重要的資源。因此,如何重建良善的學校與社區關係,增進社區與學校 之合作,彼此互相支援,是未來教育改革成功的核心。由此可知,學校 必須同時做好校內與校外公關,才能因應社會變遷,爭取相關資源,以 提升教育品質,亦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綜 上 所 述 , 校 長的 溝 通 行為 模 式不但 關 係 著學 校 教育 品 質 能否 提 昇、學校組織運作是否順暢及學校效能是否得以彰顯, 也關係到學校組 織氣氛好壞與成員的工作滿意度、工作士氣及工作投入的程度。另外, 校長應具備正確的公共關係理念,才能身先士卒帶領學校團隊,提高教 育品質,爭取社區認同,及如何同時兼重學校內部、外部公共關係的推 展與維繫,亦將進一步衝擊學校教育的因素轉化為提升學校教育成效的 助力,以達成教育目標,這些都是當前國民小學校長需要思索的重要課 題。本研究將以屏東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為主題,對兩 者的相關係進行探討,期盼研究結果可作為屏東縣國小校長和教師工作 上的一個參考。.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討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現況。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知覺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 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性。 四、分析國小校長溝通行為對學校公共關係的解釋力。. 3.

(17) 第二節. 待答問題. 從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來看,本研究提出下列問題如下: 一、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知覺校長溝通行為的差異情形為何? 三、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相關情形為何? 四、國小校長溝通行為對學校公共關係之解釋力情形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在本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變項或名詞,為了讓這些名詞的意義更加 清楚明確,現將研究中重要的名詞與研究變項分別臚列如下:. 一、國民小學教師 本研究所指的國民小學教師是指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現任教師,包 括主任、組長、科任教師和級任教師。. 二、溝通行為 本研究綜合了多位學者的對溝通的定義後,認為「溝通」是為了滿 足人生發展的需要,人們大腦意識和思維活動中的信息交流,以及人們 交往過程中,借助於共享的語言與非語言系統,在知識、觀點、感情、 願望、態度、觀念等方面進行傳遞、交換的社會行為過程。. 三、校長溝通行為 基於上述對溝通行為的定義,校長可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透過發 佈指令、會議,以及與教師進行個別交談等方式進行溝通,在過程中讓. 4.

(18) 教師說出對學校的意見或者學校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鼓勵教師表達自己 的看法,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對校長,或者是對同事都可以說出自己的 看法。因此,本研究將校長的溝通行為具體分為四個層面進行探究:投 入情感、提供訊息、支持鼓勵與溝通氣氛,分別說明如下:. (一)投入情感 指校長能關心教師個人的日常生活, 瞭解教師的價值觀與感受, 並 主動瞭解教師對校務運作的看法,同時也樂意與教師分享其個人的興趣 及對學校問題的看法。. (二)提供訊息 指校長能清楚地透過各種途徑將學校訊息傳達給教師, 使教師能確 實瞭解正確的訊息,以掌握學校實際運作的方向。. (三)支持鼓勵 指校長能應用積極正面的態度來支持鼓勵教師, 並能依據教師們各 自的專長與能力,協助擬定教育專業發展目標,促使教師在教育專業上 的有效發展。. (四)溝通氣氛 指校長與教師在平時互動上,雙方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回應、並且 期待經由溝通的行為與歷程,建立接納及共識,達到一個良好氣氛。 在操作性定義上,本研究是指受試對象在「校長溝通行為問卷」中 各分層面的得分高低,得分愈高者,代表國小教師知覺校長在該分層面 的溝通行為表現愈佳;反之,得分愈低者,則代表國小教師知覺校長在 該分層面的溝通行為表現愈不理想。. 5.

(19) 四、公共關係 在對於公共關係的定義上,不同的學者的看法和定義都各有不同之 處,本研究採用鄧月英(2009)對於公共關係的解釋:公共關係是指社會 組織為了塑造組織形象,有計劃、有目的,積極而持久地運用各種傳播 溝通的手段,加強組織與公眾之間的相互了解和雙向溝通,以達到社會 組織與公眾之間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和促進組織自身的和諧發展。依此定 義,進一步將學校公共關係具體分為擬訂計畫、溝通渠道、公眾支持與 推銷方法四個層面,說明如下:. (一)擬定計畫 指學校 有次序 地進 行公共 關係計 畫 ,並且 符合學 校發展 目標 及需 求。包含學校公共關係的目標、管理、訂定長期計畫、計畫與決策、輿 論調查、推展能力、政策擬定、實施過程。. (二)溝通渠道 溝通渠道是學校推展之具體行動,確實運用公關媒介及方法,才能 將訊息有效傳遞。學校應該善用各種管道,如會議記錄、書面文件、公 佈欄及網站,將學校各種活動訊息傳播給內、外部公眾,使公眾能瞭解 學校運作情形。. (三)公眾支持 學校擬定各項計畫或決策時,應鼓勵公眾參與及意見表達,並讓公 眾知道何種時機參與學校活動,進而對學校產生支持與認同。學校與公 眾間的支持合作包含了資源分享、參與彼此活動、進行社區服務等。. (四)推銷方法 為了增進學校推行公共關係實施成效,學校推展工作需藉由推銷的 方式才能瞭解目的是否達成,並進行檢討修正後,做為未來推展學校公. 6.

(20) 共關係的重要參考。包含計畫評估、結果回饋、評估校正、整體檢討。 在操作性定義上,本研究是指受試對象在「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 問卷」中各分層面的得分高低,得分愈高者,代表國小教師知覺學校公 共關係在該分層面的溝通行為表現愈佳;反之,得分愈低者,則代表國 小教師知覺在該分層面的學校公共關係表現愈不理想。.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基於上述對於研究動機、目的與研究假設,本研究的研究範圍界定 如下:.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礙於時間及費用的相關因素,因此選定 屏東縣內之公立國民 小學為研究地區,不包括其他縣市。. (二)研究對象 以屏東縣現職國小教師且擁有合格教師證者,包括主任、組長、科 任教師和級任教師,抽樣人數則是依學校規模大小界分。.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自編之「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調查問卷」 為研究工具,將問卷收集後的數據利用SPSS12.0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及檢驗,並依此數據結合文獻探討的內容進行分析討論。. 7.

(21) (四)研究內容方面 為探討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性,本 研究將問卷內容分為三個部份: 1.「教師背景變項」部分:分為國小教師之性別、擔任職務、教育背 景、教學年資、校長性別等五項。 2.「校長溝通行為」部分:分為「投入情感」、「提供訊息」、「支 持鼓勵」和「溝通氣氛」等四個層面。 3.「學校公共關係」部分:分為「擬訂計畫」、「溝通渠道」、「公 眾支持」和「推銷方法」等四個層面。. 二、研究限制 由於時間、能力及人力等因素之影響,本研究有下列限制:. (一)研究地區方面 本研究範圍選定於屏東縣,所以研究結果未必能適用於其他縣市。. (二)研究對象方面 研究對象以現職國小教師且擁有合格教師證者,抽樣人數則是依學 校規模大小界分,而收回的問卷亦未必是百分之百,所以研究結果數據 分析未必完全正確和適用全部屏東縣的學校。. (三)研究方法方面 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而問卷受訪者在填寫時可能會因為個人 的情緒及認知對問卷題目的理解有所不同,可能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情形 或想法,會影響問卷測量結果而產生誤差。. (四) 研究抽樣方面 研究僅依照學校規模大小採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派出問卷,教師純屬. 8.

(22) 自願參與,未能擴及所有教師。. (五)研究變項方面 研究僅以國小教師之性別、擔任職務、教育背景、教學年資等 四項 背景變項及一個校長性別學校背景變項,來探討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溝 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性。. 9.

(23) 10.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將國內外相關文獻加以整理歸納和分析,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 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間的相關性。第一節探討校長溝通行為的理論。第 二節探討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和現況。第三節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 學校公共關係之間的相關性,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校長溝通行為的理論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校長溝通行為的理論。首先說明校長的職責及校長的 領導和管理,然後探討溝通行為與管理作深入探究,最後就校長溝通行 為之相關研究進行深入探討。. 一、校長的職責 隨著教育改革的浪潮、相關的教育法規修訂,及家長、社會與教師 期待學校的改變,22世紀的學校校長所扮演的角色,正步入劇烈變革之 轉型階段,故如何扮演有效能的校長,需先釐清與充分瞭解自己在教育 改革中所應有的適當角色。因此,要了解校長扮演的角色,應先分析校 長的工作職責,對於工作職責有充分的認識,如此才能有效的扮演好校 長的角色。底下略述校長的工作職責: 在《小學校長的職責及其領導問題》(1957)這本書中,說出了校 長的職責:校長是受國家的委託,是學校一切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他的職責是執行國家的各項工作指示,特別是教育工作的方針、政策、 任務及一些有關的命令、指示等,全面的組織和領導教師認真貫徹執行。 如制訂學校工作計劃、加強對教師的思想領導和教學業務的指導、進行 全面的檢查和監督、總結學校工作的經驗等等。 陳義明(2005)也在書中提出校長的職責: 1. 樹立正確教育方針,培育優秀學生。. 11.

(25) 2. 配合政府政策,執行教育計劃。 3. 營造良好學校組織氣氛,激發教職員工的教學服務精神。 4. 善用教育資源,促進學校正常發展,達成教育的最大效果。 James (1969)之研究認為校長所應扮演的角色有四: 1. 教學領導者。 2. 公共關係與服務。 3. 學校設備,研究與發展。 4. 重新建立對工作的認識。 Richard (1981)認為學校行政領導者之主要角色有六: 1. 管理者(manager)。 2. 教學領導者(instruction leader)。 3. 紀律維持者(disciplinarian)。 4. 人際關係促進者(human relations facilitator)。 5. 改革推動者(change agent)。 6. 衝突的協調者(conflict mediator) Rrichard, etc(1990)之研究有效能的校長為: 1. 教學領導者。 2. 能培養良好的學校氣氛。 3. 對教師的期望。 4. 監督與調適。 Morris., etc(1984)認為校長職責有: 1. 校長為學校管理者:校長需維持 學校良好的運作,包括學校計 畫、學生活動、學生紀律、設備、財務、溝通系統、教職員任用之督導。 2. 校長為決策者:為教育最佳的決定者、問題解決者與改革者。 3. 校長為教學領導者:應把大部時間用在教學領導上,負責教學指 導與人員發展。 4. 校長為仲裁者:應與學校有關人士合作,作好衝突管理。. 12.

(26) 5. 學習環境的創造者:建立良好的學習氣氛、提供教師情緒上的支 援,以利學生學習。 Deal & Peterson(1994)認為現今的學校校長其工作職責愈來愈多 樣化,除了要負責學校正常運作、管理學校秩序外,還要以文化價值為 基礎,協調學校合作,建構學校願景,並帶領全校師生實現願景。 Morgan(1987)之研究歸納出有效能的校長其工作重點為: 1. 協調教學計劃的工作。 2. 著重成就表現。 3. 時常評鑑學生的進展。 4. 訂定教學策略。 5. 提供一個有秩序的環境。 6. 能充分支援教師。 陳鎮塗(1989)之研究將國小校長扮演的角色分十大類: 1. 領導:如輔導正常教學、帶動研究進修風氣等。 2. 策劃:如定訂短、中程校務計劃或慶典活動的設計等。 3. 溝通:如協調各處室、地方社區意見等。 4. 決定:如下屬建議意見的取捨、輕重緩急的衡量等。 5. 經營:如校園規劃與美化等。 6. 管理:如政令的執行、制度的維護等。 7. 服務:如教職員工生活、學生學習健康之關心服務等。 8. 考核:如教學評鑑、工作檢討等。 9. 教師:如學生言行、學習之指導等。 10.長者:如關懷、勉勵校友等。 鄭通和(1983)認為學校校長之職責有四: 1. 規劃學校改革:依據國家教育政策,施政方針與學校實際需要, 訂立校務改進計畫。 2. 校務正常推展:校長對於校務之進行,雖不必事事躬親,但須負. 13.

(27) 指導之責。 3. 為全校精神領導;校長,應使全校教職員精神團結,通力合作, 各盡職守。 4. 增進學校與政府和社會各方面密切聯繫:校長除與政府保持密切 聯繫之外,應明瞭當地社會情形,對於地方社會之改進和建設,應盡量 提供學校人力和設備,予以協助,同時應促使地方人士了解學校,贊助 學校,使學校與地方密切合作,共謀改進與發展。 陳義明(1992)認為校長的角色是: 1. 精心策劃者:學校行政事務的計劃與決策的策劃。 2. 多向溝通者: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並重。 3. 用心督導者:除了監督外,更需加以輔導。 4. 適時協調者:促使組織成員密切配合。 5. 適當激勵者:適切的激勵可使組織成員滿足個人需求、有成就感。 6. 用人者:能知人善任。 7. 公關者:做好學校公共關係,須扮演好公關者的角色。 8. 問題解決者:問題發生,校長須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善用溝通 與協調技巧。 9. 研究發展者:認真研究,力求校務發展。 10.綜合運用者:扮好各種角色,並能綜合運用。 綜上所述,各專家學者對校長工作職責的觀點,校長的職責角色可 歸納為:1. 行政管理。2. 教學領導。3. 改革推動。4. 衝突協調。5. 服 務支援教師。6. 研究發展。7. 公共關係。具體言之,校長的職責皆定 為「綜理校務」,可知校長是學校的首要領導者,舉凡學校中所有的大 大小小各種事務,都算是校長的職責範圍之內,其責任重大可想而之。. 14.

(28) 二、校長的領導和管理 從人類歷史發展紀錄來看,領導一直伴隨著人類團體的出現,但因 個人特質及所處年代不同而對領導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以年代而言, 早期的領導者重視權威、統馭指揮或命令的貫徹;但在民主時代,領導 的重心轉移到強調影響的儒化與浸染,重視關懷、溝通與人性化的觀念。 是故,一所學校的發展與特色的形成與學校的校長及其所領導的團隊有 很大的關係。校長的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經驗、智慧膽識以及個人魅力 都是學校創造業績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校長領導是指對校長有要求,要求其具有綜合素質和管理才能,要 用心管理,對學校整體發展有期望,對學校有責任與情感,也要對教師 有理解、體諒和耐心。 陳義明(1992)認為校長角色是:策劃者、溝通者、督導者、協調 者、激勵者、用人者、公關者、問題解決者、研究發展者、綜合運用者。 其中的溝通則是指將一個人的觀念、思想、意見、資訊和感覺,透過共 同語言或文字,或一系列的行為,傳達他人的歷程。 他認為溝通是學校行政組織不可或缺的行政行為,溝通之於組織, 就如同血液循環之於人體生理組織結構一樣,若沒有溝通活動,組織結 構必然崩潰瓦解。 Marsh(1997)分析在社會變遷中,三種不同領導角色的校長: 1. 回應型(responder):其會傾聽、回應教師的需求,較重視與教 師維持良好關係,但會將責任推給教師;很少提出學校的長遠性目標與 倡導理念,此種領導似乎只有當教師提出需求時,才加以回應時才存在。 2. 管理型(manager):強調組織目標的達成,重視任務的要求, 而非良好的同事情誼,總是將工作正式化與標準化;常很辛苦的加班, 15.

(29) 處理行政管理的事務,也經常會直接涉入學校教師的各項工作當中。 3. 倡導型(initiator):能掌握具體明確學校的遠程目標、願景的倡 導與建構,能瞭解教師的期望而清楚地表達,但不會钜細靡遺地幫教師 做決定;重視學生學習成就的提升,對於學生、教師、與自己會有較高 的期許,因此能主動倡導變革。 行政院教改會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建議中小學校長角 色定位為「首席教師兼行政主管」,此表示校長將不再只是過去傳統的 行政領導者,而需兼顧教學領導者的角色扮演。Smith & Andrews(1989) 強調的校長教學領導角色例子可供參考: 1. 資源供應者(the principal as resource provider):校長能有效運用與 分配學校及社區資源,充分提供教師教學之用,以達成學校發展目標。 2. 教學資源者(the principal as instructional resource):校長,能主 動、積極地投入心力於教師教學,觀摩教師教學,與教師討論,並提經 驗與建議,以增進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3. 溝通者(the principal as communicator):校長能善用各種溝通媒 介,使學校師生及社區人士皆能充分瞭解學校各項活動與措施。 4. 可見的存在者(the principal as visible presence):校長能經常出現 在校園或教室中。能主動與教師和學生討論或交談。 所以新時代的校長應扮演「首席教師」的角色,重視教學領導,發 揮專業的知能,積極參與教學方面的工作和實際教學,並提供豐富資源, 帶動教師省思教學,設計教學,協助教師進行有效之教學;且同時進行 臨床教學視導,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以提升教學品質。 林志成(2000)曾提出多元派典對校長領導的三項啟示:. 16.

(30) 第一,就領導者特質言,理論上,新世紀的校長應具有多元權變的 特質。理想上,他(她)不但應瞭解資訊社會的脈動,能廣結善緣外,也 應成為兼具法定權、專家權、人格參照權、評鑑管控獎懲權之多元權力 領導者;其次,他(她)不但應具有民主包容、多元彈性的現代特質,也 應成為具有前瞻未來或主導未來的學習型資訊社會領導者。實際上,具 備多元權變與全然理想特質的領導者並不容易,校長若能終生修鍊人文 省思、專業風格與多元權變的特質,應較能符合多元社會的期待。 第二,就領導角色與行為言,理論上,新世紀的校長應扮演好卓越 領導者的多元角色組合。他 (她)應善用各種領導理論,兼重命題知識與 默會知識,視組織情境,權變採用各種領導行為,如關懷的或倡導的、 系統導向或個人導向、組織的或個人的、學習型或授權賦能型(教導型)、 轉化型或交易型、人性或法治、多層面、中庸的、全腦的、陰陽權變的 領導行為。實際上,個人的情感意志與組織的情境生態均具有侷限性與 變異性,若校長能修鍊行動智慧,有效解放個人與情境的囿限,則能實 踐倫理性的領導作為。 第三,校長應加強修鍊學校行政哲學、文化視野素養與系統化思考 作為,並建構多元權變,追求卓越的組織文化,以促進組織的進步發展, 提昇組織的競爭力。 綜合上述,基於校長的職責,校長應把握好以下原則,方能在學校 領導與管理時達到較佳的效果: 1. 重視溝通對學校目標達成的重要性:如營造團結和諧氣氛,創 造校務改進革新的動力等。 2. 要主動積極地從事溝通:以坦誠、寛容、謙虛的態度面對各種 溝通。. 17.

(31) 3. 善用各種溝通媒介或方式:如口頭、文字、直接、間接的溝通。 4. 要適時適地,不要錯過時機,也不要誤用場地:如一項重要決 定,要及時請大家參與或及時說明,不要等大家群起反對或誤會時才提 出報告。 5. 應採雙向式或多向式溝通:校長可以與師生雙向溝通的場合, 如各項座談會、行政會報、導師會報等。至於單向向下溝通,如校訊、 朝會、週會、公告、通知;單向向上溝通,如班會記錄、意見箱、日記、 週記、記事本。 6. 可運用非正式溝通達成多項目的:如利用在校園閒聊、餐會時 間、各種休閒活動時間等,都可達到聯誼、澄清誤會、增進了解、鼓舞 士氣等作用。 7. 宜培養傾聽的修養:在溝通的過程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傾 聽象徵尊重對方、了解對方、接納對方。 8. 應培養表達能力:如何言簡意賅、簡明扼要表達自己的想法、 看法,也是達成口頭溝通效果的重要關鍵。 9. 要視情況而行之:誠如孔子所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身負溝通重任的 校長,自然不宜錯過,更不宜過錯。. 三、校長溝通行為與管理 (一)溝通的意涵 由於研究領域的不同,學者對「溝通」一詞的研究角度及所關心的 層面並不相同,因此對於「溝通」一詞的詮釋也不盡相同。底下即介紹 18.

(32) 溝通的相關意涵如下: Lewis(1987)溝通是透過分享訊息、觀念、或態度,使發訊者與收 訊者之間產生某種程度的共同了解。 Robbins(1993)溝通是訊息意義的傳達與了解的過程。 吳清山(2004)溝通可說是個人或團體傳達情感、訊息、意見或事 實到其他的個人或團體,彼此能夠產生相互了解的一種歷程。 謝文全(2004)溝通乃是個人或團體相互間交換訊息的歷程,藉以 建立共識、協調行動、集思廣益或滿足需求,進而達成預定的目標。 周麗君(2008)認為溝通是指信息的交流,其含義比較廣泛。它可 以是通訊工具之間的信息交流,也可以是人與機器之間的信息交流,還 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 惠亞愛(2008)的理論解釋溝通是一種活動,「溝通」一詞,漢語 的原意是指兩水通過挖溝開渠使其相互流暢達的意思。如《左傳.哀公 九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溝通有名詞和動詞之分,作為名 詞的溝通是一種狀態,作為動詞的溝通是指一種行為。溝通一詞後來用 於比喻兩種思想的交流與分享等。 綜合以上中外學者對「溝通」的定義,本研究將校長溝通行為歸納 定義如下:溝通是校長為了建立共識或達成其預定目標,透過各種媒介 和管道,分享消息、事實、意見、觀念、態度、情感等訊息的一種行動 表現。. (二)溝通的要素 溝通的要素有那些,各家學者的說法並不相同,從早期的訴說者、 傾聽者、訊息三要素,接著加入媒介、來源、終點與噪音等要素,之後 陸續增加譯碼與解碼兩要素、回饋要素,最後再加上了文化因素。底下 針對學者的看法,再將溝通的要素歸納為下列幾項(如圖2-1): 1.資訊傳遞者與資訊收受者:是指溝通雙方,訊息傳遞者與收受資訊者, 可能常常角色互換,或是同時具有兩者之角色。. 19.

(33) 2.訊息:溝通的內容經編碼後即成為傳遞的訊息,代表一種有意義的符 號,可能是語言性的文字或符號,也可能是非語言性的表情和動作等。 在溝通的過程中,有些訊息是有意圖的,但有些訊息也可能是非原先 所預期而傳達出去的。 3.訊息製碼與解碼:是指溝通者對訊息的態度、社會文化、個人背景、 價值觀及整體文化等,當傳遞資訊者與收受資訊者之間,共同性愈大 時,則溝通之效果將愈好。 4.訊息媒介與管道:媒介是指資訊傳遞的工具,包含傳遞資訊者與收受 資訊者所運用之書面資料、口頭語言、電話或電腦資訊、E-Mail 等等; 溝通管道可分為正式與非正式、上行與下行、平行與多元化方式等。 5.資訊傳遞的環境:資訊傳遞的環境可分為物理環境及精神環境二種。 前者指溝通進行的場所;後者是指溝通雙方的心理的狀態。 6.回 饋 : 指溝 通 的 歷程 是 經 由傳 遞資 訊 者 與 收受 資 訊 者針 對 訊 息之 處 理,持續不斷的循環回饋,以達成彼此溝通的目的。 7.干擾或噪音:在訊息傳遞過程中會對訊息之處理產生影響的因素。Hoy 與 Miskel (1991)認為由於個人經驗不同、或是外在環境影響,容易造 成對訊息解讀的差異。其可能發生在溝通的每一項要素或環節中。溝 通的每個因素在溝通歷程中皆有其重要性,每個因素都可能影響溝通 的效能。 因此,一個組織領導者為了與組織成員做好有效的溝通以增進組 織效能,則必須對溝通歷程中的各項要素充分的掌握與瞭解。. (三)溝通的功能 Robbins(1993)提出團體或組織內部溝通的四大功能,包括 1.控制功 能:組織中的權力階級與員工的正式指導方針,目的都在於透過溝通來 控制成員的行為,使其配合組織政策與要求。2.激勵功能:藉由溝通讓 成員明確了解該做什麼、如何增強工作表現,並透過溝通來激勵、增強 員工的工作動機,以達成組織特定的目標。3.情緒表達功能:透過溝通. 20.

(34) 提供員工情緒表達的管道,並同時滿足成員的社交需求。4.資訊功能: 透過溝通,提供個人與組織決策時所需的資訊。 張 明 輝 (1991)亦 指 出 溝 通 的 主 要 目 標 是 為 協 調 組 織 中 的 各 部 門 成 員,而溝通系統運作愈有效率,則組織內各部門間的協調將更順暢。組 織合作系統的建立,主要依靠行政主管的協調功能,協調則須依靠有效 的溝通,這也是正式組織溝通的最主要功能。 王春展(1994),提出組織溝通具有傳遞訊息、聯絡感情、激勵士氣、 協調統整、管制任務等五種功能。 蔡金田(1996)則針對不同對象,認為組織溝通具有下列功能:1.對行 政決定的功能:行政決定始於對訊息的接受,並結合各種相關訊息的複 雜過程,最終則為進一步對訊息的傳送。 2.對行政領導的功能:領導者 需與組織成員達成有效溝通,方能順利發揮其影響力。3.對教師士氣的 功能:教師士氣高低與組織溝通是否充分,具有積極的關係。 綜合以上觀點, 多數中外學者均認為組織溝通具有傳遞、提供資訊 的功能;而亦有幾位提出組織溝通具有激勵成員士氣之功能。歸納以上 觀點,研究者將組織溝通最主要的功能定義為:組織溝通在於協調、激 勵組織成員,使組織成員及各部門間能夠協調一致、共同合作,以促進 組織目標的達成與個人的自我實現。. (四)溝通的模式 溝通模式依流程、管道、媒介與層級結構關係的不同,有各種不同 之類型。依發展歷程而言,從早期的單向溝通發展到雙向溝通,一直到 SMCR 的溝通模式,至近來強調溝通環路的概念等,都是溝通的相關要 素。由於研究者研究範圍為學校,為進一步瞭解溝通模式的發展歷程, 清楚呈現溝通過程中的相關要素及其關連性,並幫助研究者對學校溝通 行為有更清楚的瞭解,以下分別列舉相關溝通模式如下: 根據李謙(2006)書中提到的,溝通概括來說有以下幾種類型:1. 共享說:強調溝通是傳者與受者對信息的分享;2.交流說:強調溝通是. 21.

(35) 有來有往的雙向活動;3.影響(勸服)說:強調溝通是傳者欲對受者通 過勸服施加影響的行為;4.符號說:強調溝通是符號(或信息)的流動 等。 陳義明(2005)認為溝通可分為正式溝通(formal communication) 和非正式溝通(informal communication)二種。正式溝通是正式組織系 下依命令的系統,循層級節制而運作的,其方式如各種會議、會報、研 究會、研討會、早會、公告、通告、刊物、廣播、意見箱等。非正式的 溝通,要靠非正式關係來完成,較不拘形式,如餐叙、聊天、設立各種 俱樂部等。 學校是一個組織體,人事物都相當複雜,為使校務順利推展,必須 強調溝通,校長則必須扮演溝通者的角色,要講求溝通的原則與技巧。 溝通的原則是: 1. 溝通前先澄清概念; 2. 了解溝通的真正目的; 3. 配合情境; 4. 儘量徵求別人的意見; 5. 應注意溝通的內容和語氣或語調; 6. 傳送資料要真實而有用; 7. 要顧及現在和未來; 8. 要言行一致; 9. 要多聆聽; 10. 要追蹤。 孫健敏(2004)認為溝通的內涵是信息的交換和意義的傳達,也是 人與人之間傳達思想觀念,溝通感情的過程。 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任何時候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行為,產生行 為的目的在於和周圍環境的人、事、物進行溝通。溝通可分為不同層次 和種類:. 22.

(36) 1. 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正式溝通一般指在組織系統內,依據組 織明文規定的原則進行信息的傳遞與溝通,也就是組織對內對外的公文 來往,召開的會議,傳達的命令等。 正式溝通的優點是溝通效果比較好,比較嚴肅,約束力強,易於保 密,可以使內部公共關係工作保持權威性。其缺點是各層次層層傳遞, 顯得刻板而缺乏靈活性,溝通的速度比較緩慢。 非正式的溝通是指員工私下的交談與傳聞,小道消息等,它們不受 組織監督,溝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時了解到正式 溝通難以提供的「內幕新聞」。其能夠發揮作用的基礎是組織中良好的 人際關係,但缺點則難以控制,傳遞的信息不確切,容易失真,而且, 有可能導致小圈子,影響組織的凝聚力和人心穩定。 2. 下行溝通、上行溝通和平行溝通:下行溝通是主管對員工由上而 下的溝通;上行溝通為員工向上級主管報告或建議的溝通;平行溝通是 組織內部同階層工作人員的橫向聯擊。 一般來說,組織內由上而下的溝通渠道很多,但上行溝通的棸道就 不是那麼暢通,而平行溝通則可以打破部門間各自為政的無效率局面。 3. 書面溝通與口頭溝通:書面溝通的優點是傳播內容不易被歪曲而 且可以永久保留,缺點是反饋的速度較慢,降低了問題的重要性。 口頭溝通的優點是具有親切感,反饋及時且作用明顯。缺點是口說 無憑,溝通的內容容易走樣。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有效的組織溝通最好 同時使用書面和口頭兩種方式,其次是書面方式,最後才考慮單獨使用 口頭的溝通方式。 4. 單向溝通與雙向溝通:單向溝通指的是信息發送者以命令方式面 向接受公眾,一方只發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雙方無論在語言上 23.

(37) 還是情感上都不需要信息反饋,如發指示、下命令、作報告等都屬於單 向的信息溝通。 雙方溝通指的是信息發送者以協調和討論的姿態面對接收公眾,信 息發出以後還需及時聽取反饋意見,必要時發送者與接受者還要進行多 次重復商議溝通,直到雙方共同明確和基本滿意為止。如與職工談心、 召開座談會、聽取情況匯報、協議雙方談判等屬於雙向信息溝通。 單向溝通比雙向溝通快捷、迅速,雙向溝通因為要聽取反饋意見, 有可能受到公眾的質詢和挑剔,因此傳遞信息的速度較慢。 單向溝通在傳播信息時,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沒有討論的餘地,上 級下達指示命令,下級無論理解還是不理解都必須執行,所以,單向溝 通得到的信息往往不那麼準確,把握性不大。而雙向溝通在接受者和發 送者之間有反饋機會,可以重復討論多次商議,易於準確把握信息。 單向溝通比較嚴肅呆板,往往一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因此,當接 收者不願聽取意見時,易產生抗拒對立情緒。而雙向溝通比較靈活自由, 接受者有表達自己觀點、建議的機會,產生平等感和參與感,有利於雙 方互相理解,形成融洽的人際交往關係。 對信息的傳遞者來說,雙向溝通的壓力比單向溝通要大,這是因為 雙向溝通不僅要在發送信息前做好多方面的準備工作,而且要解答受眾 提出的各種問題,因此比單向溝通的心理壓力大一些。 5. 言語溝通與非言語溝通:言語溝通是指運用語言文字來傳達信息 的活動。非言語溝通即是指除了語言之外的任何身體上的溝通符號,如 姿態、聲調,語調或面部表情等。. 24.

(38) 羅銳韌、曾繁正(1997)在溝通方面的理論則可看下表2-1: 表2-1 羅銳韌、曾繁正 的溝通形態的比較 溝通形態評 鏈式 輪式 Y式 環式 價標準 集中性 適中 高 較高 低 1. 快(簡單任務) 速度 適中 快 慢 2. 慢(複雜任務) 1. 高(簡單任務) 正確性 高 較高 低 2. 低(複雜任務) 領導能力 適中 很高 高 低 全體成員滿 適中 低 較低 高 足 命令鏈 領導任務 工作任務小 示例 主管對四個部屬 鎖 繁重 組 資料來源 :羅銳韌、曾繁正(1997)。管理溝通。紅旗出版社。. 全通道式 很低 快 適中 很低 很高 非正式溝通(秘 密消息). 綜觀各位學者的理論,可以將溝通行為主要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 溝通兩種,正式溝通的優點是溝通效果比較好,比較嚴肅,約束力強, 易於保密,可以使內部公共關係工作保持權威性。而非正式的溝通是員 工私下的交談與傳聞,小道消息等,它們不受組織監督,溝通形式不拘, 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時了解到正式溝通難以提供的「內幕新聞」 。 因此,校長的溝通行為應是包含在正式與非正式溝通中,其是否投入情 感、是否提供予溝通對象充份的訊息、是否對溝通者提供適當的支持與 鼓勵、溝通時的氣氛,均會影響學校的發展和校長與教師之間的關係。. 四、綜合討論 綜合以上校長職責、領導和管理及溝通行為的意涵、溝通的要素與 理論模式,可歸納出溝通本身具有傳遞訊息、情緒表達、聯絡感情、激 勵成員士氣、協調統整及管制任務等功能。另外,綜合以上溝通量表內, 國內學者對溝通行為層面的使用,大致都是以提供訊息、投入情感、支 持鼓勵及促進發展四個層面為主。本研究主要在於研究國民小學校長溝 通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之間的關係,目的在藉著對校長與教師間的溝通. 25.

(39) 與互動的探討,來了解教師的工作投入情形。本研究在國小校長溝通行 為問卷的編製上,依其內容做適度的調整,將校長溝通行為參考層面分 為「投入情感」、「提供訊息」、「支持鼓勵」、「溝通氣氛」等四個 層面,並針對各層面內涵整理後定義如下:. (一)投入情感 指校長能關心教師個人的日常生活, 瞭解教師的價值觀與感受, 並 主動瞭解教師對校務運作的看法,同時也樂意與教師分享其個人的興趣 及對學校問題的看法。. (二)提供訊息 指校長能清楚地透過各種途徑將學校訊息傳達給教師, 使教師能確 實瞭解正確的訊息,以掌握學校實際運作的方向。. (三)支持鼓勵 指校長能應用積極正面的態度來支持鼓勵教師, 並能依據教師們各 自的專長與能力,協助擬定教育專業發展目標,促使教師在教育專業上 的有效發展。. (四)溝通氣氛 指校長與教師在平時互動上,雙方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回應、並且 期待經由溝通的行為與歷程,建立接納及共識,達到一個良好氣氛。. 五、校長溝通行為之相關研究 校長可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透過發佈指令、會議,以及與教師進 行個別交談等方式進行溝通,在過程中讓教師說出對學校的意見或者學 校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鼓勵教師表達自己的看法,無論是對學校,還是 對校長,或者是對同事都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可知,校長有善的 溝 通 行為 對於 校務的 推展 是有助益 的, 在國內對 於此方面的 研究相當 多,從「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發現共有17篇,本研究將從. 26.

(40) 中選擇幾篇與本研究相關者以供參考。 黃科均(2010)以「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教師組織信任與教師組 織公民行為之研究」為研究主題,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雲林縣國小 教師為研究對象,共抽取48所學校,338位教師,本研究結果如下:(1) 雲林縣國小校長溝通行為、教師組織信任及教師組織公民行為的現況均 屬中上程度。(2)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整體校長溝通行為上有顯著 差異。 林榮家(2008)以「國小校長溝通行為與教師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 」 為主題,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等500位教師為施測樣 本,分析結果發現:(1)國小校長溝通行為整體表現現況屬中上程度,其 中以「提供訊息」表現最佳。(2)專科以下學校畢業(含師範學校)、學校 規模7-12班、縣轄市區、校長性別為女性、校長年齡在40歲以下、40歲 至50歲、50歲至60歲的教師對校長溝通行為知覺較佳。 胡素華(2004)以「台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教師工作滿意與 學校組織效能之研究」為主題,本研究以台東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母 群體,共分層隨機抽樣取得44所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樣本,寄發出 698 份問卷,研究發現如下:(1)國小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教師工作滿 意與學校組織效能之現況,皆屬於中等程度。(2)國小教師所知覺校長溝 通行為方面,同一校服務年資達11年以上、兼任主任職務、學校規模在 12班以下、學校為女校長之教師,其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較為積極。 綜 合 上述文獻 可知,研究者 黃科均 (2010)、林榮家 (2008)、胡素華 (2004)的研究均發現,國小校長溝通行為整體表現現況屬中上程度。黃 科均(2010)發現,不同學校規模的國小教師在整體校長溝通行為上有顯 著差異。林榮家(2008)也發現,專科以下學校畢業(含師範學校)、學校規 模7-12班、縣轄市區、校長性別為女性、校長年齡在40歲以下、40歲至. 27.

(41) 50歲、50歲至60歲的教師對校長溝通行為知覺較佳。胡素華 (2004)則發 現,國小教師所知覺校長溝通行為方面,同一校服務年資達11年以上、 兼任主任職務、學校規模在12班以下、學校為女校長之教師,其所知覺 校長溝通行為較為積極。. 28.

(42) 第二節. 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和現況. 本節旨在探討學校公共關係的理論和現況。首先說明學校公共關係 之意義、學校公共關係的對象及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再者,探討學校 公共關係的推展與方法,最後,就學校公共關係之相關研究作深入探究。. 一、學校公共關係的意義 我國教育改革在學校行政及課程教學方面,愈來愈重視家長及教師 的參與度,也就是希望整合各方的意見及力量,來形塑學校的發展與願 景。學校如果能利用公共關係,拉近學校師生與校外家長、社區的距離, 匯集學校、社區及大眾資源,將有助於促進學校的成長。 學校公共關係的意義,由於不同學者各有不同的看法,因而有不同 的解釋方式,底下將各研究者的看法彙整如下: Bagin與Gallagher(2001)教育的公共關係是教育組織與其公眾之間 進行有系統的、持續的、雙向的、以及真誠的溝通管理。 Kowalski(2004)學校公共關係是一演進的(evolving)社會科學和 領導歷程,利用多元媒介途徑來建立善意,提昇公眾對教育價值的態度, 增進學校與其生態系統的互動和雙向對等溝通,提供必要及有用的訊息 給公眾和成員,它是計畫與決策功能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黃振球(1990)認為就學校本身而言,為學校透過各種媒體及活動 向政府官員、民意代表、社會大眾及學生家長,做適當的報導與接觸, 使其對學校有良好印象,以期建立良好的關係進而獲得其支持。就政府 機關而言,公立學校屬於大眾,教育行政人員應了解公眾對學校的態度 與期望,公眾對學校有信心,學校要得到社會的支持。 謝文全(2000)認為學校公共關係是「學校運用媒體溝通、服務及 其他活動方式,與社會民眾建立相互瞭解與良好關係的歷程,以獲得社 會民眾的支持與協助,並促使學校教育能符應社會的需要。」 黃瓊慧(2001)將學校公共關係界定為:「學校為了與特定的公眾. 29.

(43) 建立雙向交流,維持長期、持續性互助互利合作關係,所採取之建設性、 科學管理的歷程。」 劉維奪(2001)認為學校公共關係的操作型定義為:「學校經由校 內外公共關係的運作後,所呈現出可具體察覺之表現。」 林志成(2001)認為學校公共關係是:「學校運用各種資訊傳播方 式,透過校內外公關,形成學校、家庭與社會民眾雙向回饋、多向交流 的資訊網路;並使三者相互瞭解建立良好關係,且使學校塑造良好形象, 終獲社會民眾支持、信任與協助,而能有效發揮學校教育的功能。」 林振中(2001)指出學校公共關係是「學校本著教育目標,有計畫 且持續的運用各種傳播媒介,從事長期資源投入,以進行學校公共關係 的推展。」 綜合上述國內外相關研究論述可知,學校公共關係的範圍包括學校 內外公共關係兩部分: 內部公共關係:即建立學校內部的良好公共關 係,包括教師個人公關、學校處室公關及學校組織公關等三種。其對象 包括教職員工、學生公眾、校內行政人員等。外部公共關係:即在謀求 與公眾建立和諧關係,包括對社區、企業、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及大眾 傳播等。其對象包括學生家長、校友、社區人士、教育行政機關、政府 機構、新聞界和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人民團體。 因此,研究者將學校公共關係定義如下:學校公共關係乃校長為了 促進學校發展,透過一種有計畫的、有系統的持續性活動,主要運用雙 向、有效的溝通協調方式,和校園內、外部形成一種互動的和諧關係, 目的在於追求公眾對於學校的支持與信任,以共同提升教育品質,達成 教育目標。. 二、學校公共關係的對象與目的 (一)學校公共關係的對象 在探討學校公共關係目的前,要先對學校公共關係的對象做初步的. 30.

(44) 了解,以便順利推行學校公共關係,而所謂公共關係的對象,指的是與 公關主體利益相關並相互影響和作用的個人、群體和組織的總和,也就 是公共關係傳播溝通的目標和對象。學校公共關係的推行,最重要的還 是要有對象的參與,才有機會達成教育目標,茲將不同學者的看法羅列 如下: 王洪鈞(1989)將學校公共關係的對象分為3類: 1. 教職員公眾; 2. 學生家長公眾; 3. 社區公眾。 郭明堂(1990)將學校公共關係分為內部與外部關係兩部: 1. 內部公共關係主要對象為教職員、學生、公眾、校內行政人員等; 2. 外部公共關係對象包括學生家長、校友、社區、教育行政上級或 同級機構、政府機構、有組織的人民團體。 謝文全(1993)則認為學校公共關係若以學校為主體,則其對象便 是學校以外的社會民眾;若以學校行政人員為主體,則其對象除社會大 眾外,尚包括校內其他成員,如行政人員、教師、職員、工友、學生等。 蔡文正(2007)參考相關文獻後,將學校公共關係對象綜合整理如下圖 2-2所示:. 31.

(45) 政府單位、民意機關 (上、校外). 家長、社區、社會 人士、學校、新聞 媒體、組織(平行, 校外:個人、團體). 學校. 學校教職員(平行, 校內:個人、非正 式組織). 學生(下、校內) (平行、個人、團體) 圖2-1 學校公共關係對象圖 資料來源:蔡文正(2007)。學校公共關係。台北市:五南。. 綜 合 上 述, 可 以清 楚 瞭解 學 校公 共關 係 的 對象 大 致上 分 成兩 大 類 群:內部公共關係包含教職員工、學生、行政人員;外部公共關係除了 學生家長、校友、社區人士、政府行政機關或其他學校單位等等。學校 公共關係因為具有雙向溝通的特性,所以如果要建立良好關係,應要針 對目標群體採取不同的策略與活動。. (二)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 一 般 組 織行 為 大都 希 望達 成 的目 的其 一 就 是維 持 組織 內 部正 常 運 作,追求凝聚力與向心力;其二適應外部環境變遷,使組織獲致外來支 持。以下列舉數位較有代表性學者,表述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再加以 歸納分析: Kinderd(1963)的理論如下: 1. 讓社會大眾民智的瞭解學校各方面運作的情形。 2. 確定社會大眾對學校的看法與期望。 3. 爭取社會大眾對學校教育給予適當的經費支援。 4. 激發民眾對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一份責任感。 5. 贏得民眾對教育人員及學校教育的善意、尊重與信心。 32.

(46) 6. 實現民眾改革的需求及其他企圖,以促進社會的進步。 7. 讓民眾參與學校工作並解決學校教育問題。 8. 促進學校及社區的真誠合作,共同為改善社區生活而努力。 另一位學者Jones(1966)則有以下的見解: 1. 向民眾報導學校事件。 2. 使民眾對學校建立信心。 3. 培養公眾體認教育在民主社會中的重要。 4. 改進教師、家長的觀念,使能適應兒童的需要。 5. 結合家庭、學校、社區力量,改善兒童教育。 6. 評估學校的工作與社區兒童的需要。 7. 導正公眾對學校目標的誤解。 國內學者謝文全(1994)認為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如下: 1. 讓學校及社會(尤其是社區)相互瞭解。 2. 贏取社會對學校的信心與支持。 3. 使學校得以適當地運用社區資源。 4. 社會因與學校合作,而使其公益獲得更大的保障與進展。 林泊佑(1994)認為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有以下四點: 1. 增進學校與其公眾間相互的瞭解。 2. 建立學校與公眾間和諧的關係。 3. 促進學校內部及外部資源作更有效的運用。 4. 在增進教育效果,使教育目標能充分的達成。 綜合以上各位學者的理論,本研究認為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是通過 彼此的訊息溝通,在彼此信賴、相互瞭解、支持和合作下而建立學校與 公眾之間的和諧關係,最後達到有效的教育目的。 換句話來說,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和學校公共關係在學校的重要性 可以說是不相上下,同等重要,因為學校公共關係的重要可以影響學校 公共關係的推展和學校形象,而其重要性則可歸納如下:. 33.

(47) 一、維持行政人員與學校成員間和諧的關係。 二、促進學校的進步與發展。 三、建立學校良好的形象及聲譽。 四、建立學校與校外有關機關及人員的良好關係。. 三、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與方法 (一) 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 學校公 共關係 對於 一個學 校之發 展 至為重 要,若 無良 好 之公 共關 係,對學校將產生不少的負面影響,學校公共關係活動是一種有計畫性、 有系統的過程,具有連續、重疊及循環的特性。相關學者對學校公共關 係的推展亦提出不同看法: 楊如晶(1993)將學校公關的實施歸納為以下八項: 1. 應重視雙向溝通 2. 應公開坦誠以博得公眾信賴 3. 平時即應與公眾保持聯繫 4. 應讓公眾充分參與以獲得更多的支持 5. 應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 6. 用實際的績效來說服公眾願意支持 7. 全校成員皆應負起公關責任 8. 由內部公關做起再推及外部公關 林泊佑(1993)則就學校推展公共關係的原則列點如下: 1. 符合公共利益原則 2. 從學校內部公共關係做起 3. 雙向溝通原則 4. 全員公關原則 5. 誠信原則 6. 平時持續努力原則. 34.

(48) 7. 專業化原則 8. 創新原則 總的來說,各位學者都認為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不能只局限於學校 單方向的溝通,應該向有關的公眾積極開放,聽取不同的意見來達到雙 向的溝通。要發展學校公共關係不是校長的任務,是需要學校所有成員 一起努力的。所以,雙向溝通、全員公關、公眾支持在本研究中都是極 為重要的一環,也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學校公共關係的推展方法 謝文全(1993)認為辦好學校公共關係有五個方法: 1. 透過社區調查、登門訪問、鄉土教學、親師座談及參加社區活動 等方法,以了解並接觸社區。 2. 透過大眾傳播、出版學校刊物、發展學校手冊、利用師生聯絡簿、 設置諮詢專線、舉辦說明會或座談會及邀請社區人士參加學校活動等方 式,讓社區了解與接觸學校。 3. 透過開放學校場地、辦理社區文教活動、協助社區活動、提供諮 詢服務方式,為社區提供服務。 4. 學校應把教育辦好,自然能獲得社區的好感與信心。 5. 學校可運用社區資源,以提供教育的效果。 林明地(2004)歸納推動教育公共關係時,有以下的描述: 1. 瞭解內、外部公眾的需求與期望; 2. 訂定教育系統的整體公共關係目標與政策; 3. 適度引入行銷的概念與實際; 4. 建立並落實有系統的雙向溝通機制; 5. 營造學校特色; 6. 做好危機處理; 7. 助長內部公共關係,提振成員士氣,辦好教育工作;. 35.

(49) 8. 評鑑公共關係成效,隨時改善之。 黃瓊慧(2002)提出的實施公共關係步驟有以下四點: 1. 建立民意調查、溝通之管道; 2. 進行合宜之計劃與決策; 3. 選擇適當的傳播和行動管道; 4. 作活動後的評估與校正。 綜合上述學者的理論,本研究認為推展學校公共關係可歸納如下: 1. 訂立清晰的公共關係目標,讓全校教職員均知道此目標和知道怎 樣去推行。 2. 擬定公共關係的發展計劃,計劃內容應全校教職員齊參與,集思 廣益,才能發揮團隊精神。 3. 建立宣傳機制,讓學校的計劃發展成為可行的活動時,用文字、 語言、電子傳媒或者不同的活動來宣傳有關計劃,引起公眾的注目,從 而讓學校和公眾建立良好的關係,有助推展學校公共關係。. 四、綜合討論 綜合以上國內外有關學校公共關係的相關討論得知,學校公共關係 相關之研究包含計畫決策、溝通傳播、支持參與、評估回饋、實施歷程、 人員任用、資源運用、公關目標、內外部公眾、內外部公關、輿論調查、 行政支援、服務滿意等多層面,其中計畫決策、溝通傳播、評估回饋為 推展學校公共關係重要運作程序,而溝通傳播與評估回饋需透過公眾的 支持參與來達成。因此,本研究參酌上述各層面的分析整理,將學校公 共關係的層面歸納為「擬訂計畫」、「溝通渠道」、「公眾支持」及「推 銷方法」等四層面來做為學校公共關係的行為層面,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擬定計畫 指學校 有次序 地進 行公共 關係計 畫 ,並且 符合學 校發展 目標 及需 求。包含學校公共關係的目標、管理、訂定長期計畫、計畫與決策、輿. 36.

(50) 論調查、推展能力、政策擬定、實施過程。. (二)溝通渠道 溝通渠道是學校推展之具體行動,確實運用公關媒介及方法,才能 將訊息有效傳遞。學校應該善用各種管道,如會議記錄、書面文件、公 佈欄及網站,將學校各種活動訊息傳播給內、外部公眾,使公眾能瞭解 學校運作情形。. (三)公眾支持 學校擬定各項計畫或決策時,應鼓勵公眾參與及意見表達,並讓公 眾知道何種時機參與學校活動,進而對學校產生支持與認同。學校與公 眾間的支持合作包含了資源分享、參與彼此活動、進行社區服務等。. (四)推銷方法 為了增進學校推行公共關係實施成效,學校推展工作需藉由推銷的 方式才能瞭解目的是否達成,並進行檢討修正後,做為未來推展學校公 共關係的重要參考。包含計畫評估、結果回饋、評估校正、整體檢討。. 五、學校公共關係之相關研究 學校公共關係的目的是通過彼此的訊息溝通,在彼此信賴、相互瞭 解、支持和合作下而建立學校與公眾之間的和諧關係,最後達到有效的 教育目的。由此可知,學校公共關係對於學校之影響,在國內對於此方 面的研究相當多,從「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發現共有44篇, 本研究將從中選擇幾篇與本研究相關者以供參考。 楊晴惠(2012)以「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公共關係與學校形 象之研究」為主題,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並輔以訪談法進行,以臺中市 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取樣,本研究結果發現(1)臺中市 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公共關係現況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外部溝通. 3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of hypermarkets consumers’ flow experience and the trust, th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the internal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