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高雄市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永怡先生 王明泉先生

高雄市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 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研 究 生: 李翊菱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八 月

(2)
(3)
(4)

謝誌

三年的進修時光,終於即將畫下句點。本論文能夠順利完成,首 先要感謝論文指導教授王明泉博士,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耐心的指 導,給予意見及鼓勵,讓我每每在慌亂中穩定信心,順利的進行下一 步。感謝論文指導教授吳永怡博士,因您謹慎的態度,讓我的論文能 有更嚴謹的進步。感謝口試委員唐榮昌教授於百忙之中撥冗審閱本論 文,在論文計畫與口試時,對論文的架構與文辭的潤飾,提供具體而 精闢的寶貴意見與正面回饋。也感謝這三年內所有教過我的老師,因 有你們的不賃教導,讓我對研究有更進一步的學習。

感謝所有高雄市資源班協助問卷填答及回收的教師、組長、主 任,以及同處高雄縣市的好友們幫忙發送問卷。更感謝吳宗達校長,

讓我的研究能更順利進行。

同時感謝研究所所有擔任過班級幹部及同組的同學,因有你們的 大力支持及協助,才能讓我在台東的求學過程沒有負擔。更要感謝研 究所的同窗好友們,因為有你們珍貴的友情,學習的生活更增添色彩 與樂趣。

感謝瑞豐國小特教班所有同事的鼓勵及協助,特別是我的搭檔茜 雯、孟君這段時間對我的支持,讓我能更無後顧之憂的進行研究工 作,更感謝學姊舒婷提供我相關的資訊,不賃指教。

最後要感謝我親愛的老公、公婆及家人,在我最忙碌和艱辛的時 刻,能體諒我的辛勞和暴躁!謹以此文表達我誠摯的感謝!

李翊菱 謹誌 98.08

(5)

高雄市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 之研究

作者:李翊菱

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壓力與工作 倦怠之情況。以高雄市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問卷 調查方式,並使用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逐步多元 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壓力的程度為中等程度。

二、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倦怠程度偏低。

三、部分背景變項與工作壓力有顯著差異:教育程度「大學/學院/

專科」的教師,在「溝通協調」層面之工作壓力感受程度度較高。

四、不同背景變項與工作倦怠無顯著差異。

五、工作壓力感受程度對工作倦怠感受程度具有預測力:

「溝通協調」、「教學管理」、「實施 IEP」、「人際關係」

四個變項,對於「情緒耗竭」層面之工作倦怠,具有顯著預測力;

「溝通協調」、「人際關係」、「教學管理」、「工作負擔」、

「專業成長」五個變項,對於「無人情味」層面之工作倦怠,具 有顯著預測力;「實施 IEP」、「教學管理」、「溝通協調」、

「人際關係」四個變項,對於「低個人成就感」層、面之工作倦 怠,具有顯著預測力;「溝通協調」、「教學管理」「實施 IEP」、

「人際關係」四個變項,對於「整體工作倦怠」層面之工作倦怠,

具有顯著預測力。

關鍵詞: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

(6)

The Study of Job Stress and Job Burnout of Resourse Room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County

I LING LEE

The Spe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how th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sense their job stress and job burnout. This research subject was based on th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Kaohsiung County. questionnaire was used as research tool. In additi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t-test, one-way ANOVA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are.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felt that the level of job stress is middle.

2. The resource room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s felt that the level of job burnout is middle.

3. 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job stress.

4.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job burnout.

5. art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he felt of job stres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job burnout.

Keywords: Resource Room Teacher, Job Stress, Job Burnout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待答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涵義及相關理論---9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19

第三節 教師工作倦怠之涵義及相關理論---32

第四節 教師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對象---61

第三節 研究工具---63

第四節 實施程序---66

第五節 資料處理---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現況分析與討論--6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壓力程度之分析 ---8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倦怠程度之分析 ---92

(8)

第四節 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程度對工作倦怠之預測力分析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建議---10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15 英文部分---119

附錄

附錄一 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狀況與工作感受調查問 卷---126 附錄二 問卷同意書---129

(9)

表 次

表2-1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彙整---10

表2-2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彙整---18

表2-3 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20

表2-4 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22

表2-5 教師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24

表2-6 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25

表2-7 教師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27

表2-8 教師任教年資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28

表2-9 教師擔任職務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30

表2-10 教師任教學校規模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31

表2-11 教師工作倦怠之定義彙整表---33

表2-12 教師性別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47

表2-13 教師年齡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49

表2-14 教師婚姻狀況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51

表2-15 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52

表2-16 教師專業背景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53

表2-17 教師任教年資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55

表2-18 教師擔任職務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56

表2-19 教師任教學校規模與工作倦怠的相關研究---57

表3-1 問卷調查資源班教師人數統計表---61

表3-2 有效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統計---62

表3-3 建立本研究問卷之學者專家---66

表3-4 實施程序---67

表4-1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統計分析---70

(10)

表4-2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工作負擔層面之分析--70 表4-3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教學管理層面之分析--71 表4-4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人際關係層面之分析--72 表4-5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溝通協調層面之分析--72 表4-6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專業成長層面之分析--73 表4-7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實施個別化教育計畫

層面之分析---74 表4-8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倦怠之統計分析---75 表4-9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倦怠—情緒耗竭層面之分析--76 表4-10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倦怠—無人情味層面之分析--77 表4-11 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倦怠—低個人成就感之分析--78 表4-12 資源班教師性別變項之工作壓力差異分析---82 表4-13 不同年齡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變異分析摘要表---83 表4-14 資源班教師婚姻狀況變項之工作壓力變異分析---84 表4-15 不同教育程度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4-16 不同專業背景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4-17 不同任教資源班年資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88 表4-18 擔任不同職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9 表4-19 不同學校規模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0 表4-20 資源班教師性別變項之工作倦怠差異比較---93 表4-21 不同年齡資源班教師工作倦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4 表4-22 資源班教師婚姻狀況之工作倦怠差異分析---95 表4-23 不同教育程度資源班教師工作倦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6 表4-24 不同專業背景資源班教師工作倦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7

(11)

表4-25 不同任教資源班年資資源班教師工作倦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98 表4-26 擔任不同職務資源班教師工作倦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9 表4-27 不同學校規模資源班教師工作倦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9 表4-28 工作壓力預測「情緒耗竭」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02 表4-29 工作壓力預測「無人情味」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03 表4-30 工作壓力預測「低個人成就感」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04

表4-31 工作壓力預測「整體工作倦怠」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05

(12)

圖 次

圖2-1 Kyriacou與Sutcliffe教師工作壓力---13

圖2-2 Moracco與Mcfadden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14

圖 2-3 Tellenback,Brenner 與 Lofgren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16

圖2-4 Blasé教師工作表現動機理論---41

圖2-5 Friedman工作倦怠專業效能差異模式---44

圖3-1 研究架構圖---60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壓力與 工作倦怠之情況,採用問卷調查法,藉由問卷填答及結果統計分析,

說明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間之差異。並根據研 究發現提出具體之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教師以及後 續研究者之參考。本章共分為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待答 問題、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限制等五節。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現代社會不斷的進步,社會價值觀逐漸與以往不同,對教師的要 求也日新月異,且由於少子化的因素,不但有減班超額的危機,教師 更普遍有小孩越來越難教的感受。因此老師不再純粹只從事於教學,

需要面對多樣化的學生特質及社會大眾對教師的期待等等,皆會造成 教師的壓力。

而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量往往大於一般教師的工作量,面對異質 性大的學生、依賴度高的家長,以及編制多元性的教材、編寫個別化 教育計畫(IEP)、無法全部量化的教學評量,總總都會對教師形成工 作壓力(周美君,2002)。

林千惠(2000)的研究中指出,超過三成的中小學啟智教育教師有

(14)

偏高的離職傾向,主要是受到自身所感受之工作滿意度、承受工作壓 力程度、專業稱職程度以及對特教制度與現況的認同程度所影響。因 此,工作壓力著實影響著特教教師的工作意願,且若特教教師無法適 當的紓解工作壓力,也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而資源班目前已成 為特殊教育的重要安置措施之一(教育部,2003),面對特殊教育異 動率偏高的情況,深入探討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之現況,的 確有其必要性,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根據國內研究者的發現,工作壓力、工作負荷和專業知能往往是 造成特教教師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陳榮茂,2002;廖光榮,2002;

廖本盛,2003;吳宗達,2004;洪于仁,2005)。國外研究者則指出,

特殊教育教師因為工作負荷量過重、對學生進步的期待較不實際、且 在工作地位與專業知能上未能受到尊重,而感到極大壓力(Sires & Tonnsen,1993)。特殊教育有著很高的工作消耗,且工作壓力降低了個 人的成就感,是一項具有壓力及挑戰性的工作(Luckner,1991;

Brownnell, Smith & Miller,1995)。

聯合國的調查中更提到,很多年輕教師因為工作負荷過大及工作 壓力,而對教師這項工作失去興趣(Kalai,2001)。因此深入了解國民 小學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有多大,是否會因此而導致工作倦怠,為本 研究動機之二。

(15)

綜合上述理由,特殊教育教師有著很高的工作消耗,面對特殊教 育教師高流動率的情況,深入探討任教於目前最重要安置措施之資源 班教師的工作壓力狀況,是否因此而產生工作倦怠,實有其必要性。

身處於台灣南部最大城市的高雄市,其特殊教育的推展成果與相 關研究,可作為了解國內特殊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標,因此研究者以高 雄市國小資源班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以了解高雄市國小資源 班教師目前對工作壓力及工作倦怠的感受情形如何?並深入探討是 否因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專業背景、任教資源班年資、

擔任職務、學校規模等不同背景變項影響其工作壓力及工作倦怠的情 形?希望能將本研究之發現及建議,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及相關學校行 政單位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以期使資源班教師之教學更為順暢,

且讓學生獲得更良好的發展。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身心 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並分析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 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差異,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供教育行 政機關、學校行政、教師以及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6)

一、探討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壓力的情形。

二、探討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倦怠的程度。

三、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壓 力的差異情形。

四、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倦 怠程度的差異情形。

五、分析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不同背景變項對 工作倦怠之預測力。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俾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

教師以及後續研究者的參考。

第三節 待答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待答問題:

一、國民小學資源班教師感受工作壓力情形如何?

(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感受的整體工作壓力情形 為何?

(二)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感受的不同層面(工作負 擔、教學管理、人際關係、溝通協調、專業成長與實施個 別化教育計畫(IEP)之工作壓力情形為何?

(17)

二、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的工作倦怠程度如何?

(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感受的整體工作倦怠程度 為何?

(二)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覺知的不同層面(情緒耗 竭、無人情味、低個人成就感)工作倦怠程度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感受的工作壓力 是否有顯著差異?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感受的整 體工作壓力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感受的不 同層面工作壓力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覺知的工作倦怠 是否有顯著差異?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覺知的整 體工作倦怠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覺知的不 同層面工作倦怠是否有顯著差異?

五、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所感受的工作壓力與不同背景變項 對所覺知的工作倦怠之預測力為何?

(1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名詞包括: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

工作倦怠。

壹、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

資源教室方案是學校之特殊教育措施,由特定的個人(通常是資

源班教師)提供在普通班有特殊需求的學生部分時間的直接教學、評 量及行為管理,或為普通班教師、家長提供支援、諮詢及教育相關服 務,這種服務可以在普通班級或在特定的地方(資源教室、資源中心)

實施,是一種極具彈性的教育措施(王振德,1997;林月盛,1998;

張蓓莉,1991)。

資源班是介於特教班與普通班之間的特殊教育安置方式之一,特 教學生部分時間在普通班與一般學生一起上課,部分時間到資源班接 受資源班教師之學業或行為的輔導,期望特教學生在最少限制的環境 下,發揮最大的潛能、發展社會適應能力,能夠順利的在一般學校就 讀 (胡永崇,2000)。

本研究所指之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係指九十七學年度任職於高 雄市立國民小學附設之身心障礙資源班的教師。

貳、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係指教師在工作環境中,面對教學、行政、工作氣氛、

(19)

家長的要求、社會的認同及專業知能的提升等各種內外在的需求時,

自我覺知難以利用個人既有的經驗加以處理時,產生無法適應的現象 而表現出的負面感受。

本研究所稱之工作壓力,是依受試者於吳宗達(2004)之「國小 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狀況與工作感受調查問卷」第二部分「工作 狀況量表」所得的分數,作為判斷教師感受工作壓力情形的依據。內 容包括六個層面:工作負擔、教學管理、人際關係、溝通協調(與家 長及普通班教師)、專業成長及實施個別化教育計畫(IEP)。問卷所 得總分代表教師感受工作壓力的程度,各層面得分愈高者代表教師所 感受的工作壓力程度愈大;得分愈低者代表所感受的工作壓力程度愈 小。

參、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係指教師在教學及與工作環境的互動過程中,無法有效 因應工作壓力,長期累積因而產生負面的生理、情緒反應,甚至對自 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並以消極、退縮、冷漠的態度對待學生或同 事。

本研究所稱的工作倦怠,是依受試者於吳宗達(2004)編製之「國 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狀況與工作感受調查問卷」第三部分「工 作感受量表」所得的分數,作為判斷教師覺知工作倦怠程度的依據。

(20)

內容採取 Maslach 和 Jackson(1981)的觀點,將工作倦怠分為三個 層面:(1)情緒耗竭(emotoinal exhaustion)、(2)無人情味

(depersonalization)、(3)低個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問卷所得總分代表教師工作倦怠的程度,以上三 個層面,得分愈高者代表其工作倦怠程度愈高;得分愈低者代表其工 作倦怠程度愈低。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目的在探討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 相關文獻,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共分為四節加以闡述。第一節探 討教師工作壓力之涵義及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 研究,第三節探討教師工作倦怠之涵義及相關理論,第四節探討教師 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涵義及相關理論

壹、 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

壓力是個體於面對週遭環境的改變或要求時,為順應此情況或要 求,在生理和心理上產生的反應,此反應使個體顯現緊張的、不愉快 的、威脅性的、壓迫感的甚至痛苦的,必須要重新調適的狀態 (宋禮 彰,2002;李思儀,2003;郭耀輝,2004)。而工作壓力即為因工作 環境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負面反應 (陳聖芳,1999;林克銘,

2005)。

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於從事教學工作時,在個人與工作環境交互 作用下,面對社會或教師本身給予過高的要求及期待,以及因工作負 荷、時間運用、教學困擾等種種因素,產生無法適應的反應,導致工 作效能產生變化 (李勝彰,2003;李榮珠,2004;鄭媛文,2005) 。

(22)

由上述可知,教師於從事教職時,會因為眾多因素而產生壓力。本階 段將從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及來源來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茲將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所下之定義整理如表 2-1:

表 2-1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 份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張麗琪 2000 國高中教師於工作時,覺知到個人資源不足,導致無法達到外在 的要求時,所產生的負面情緒。

林水木 2001 國小教師對於環境的變遷與需求,發覺難以使用既有的資源及經 驗處理,造成身心的困擾及掙扎,導致工作效能產生變化的現象。

張秀玲 2001 學前教師於從事教學工作時,因工作情境之因素,而產生的負面 感受。

詹美春 2002 國小特教教師對學校工作的主觀感受,從人、事、物所知覺到的 感受,如:緊張、困擾、挫折等。

廖光榮 2002

國中資源班教師在個人與學校情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在教學、

行政、輔導工作及角色扮演等方面,產生無法適應的狀態,因而 造成心理、生理與認知上的不平衡或壓迫感。

李勝彰 2003 國中教師於從事教學工作時,個人與工作環境交互作用下,產生 生理或心理的緊張狀態。

黃智慧 2003

教師在工作情境中,面對來自工作、行政、學生、家長、人際關 係及專業生涯等刺激時,所產生的生理、心理或行為等方面的負 面反應。

沈儀方 2004 國小資源班教師於從事教職工作時,因教學環境中人、事、地、

物的改變,產生生理或心理上的負擔。

吳宗達 2004

國小資源班教師在教學、行政、輔導工作及角色扮演等方面,個 人內在覺知與外在環境失調,造成心理、生理與認知上的壓迫狀 態,並產生負面的情緒及行為反應。

李榮珠 2004

國小融合班教師在個人與學校情境互動中,面對工作負荷、時間 運用、教學困擾、學生問題、角色壓力、社會支持、專業知識等 需求,產生無法適應之感受,導致工作效能產生變化的現象。

郭耀輝 2004

國小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在與人、事、物互動的過程中,因工 作情境、學生或個人因素,引發心理不安與生理不適的反應,而 產生身心能量匱乏的過程與現象。

鄭媛文 2005

國小資源班教師因工作情境之內外在因素,無法達到社會或教師 本身給予的過高期望時,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反應,如:焦慮、沮 喪、挫折等不開心的心理感受。

(23)

表 2-1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 份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吳淑妙 2007 國小特教教師由於工作因素,促使外在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內 在,產生交互作用之差異,導致不平衡的狀態。

Moracco 與

Mcfadden 1981

教師的工作和教師知覺工作的要求威脅其自尊和幸福,用以 維持穩定狀態的因應機轉等方面,引發心裡穩定狀態的改變 以及生理的變化。

Moracco 與

Mcfadden 1982 當教師的幸福與自尊受到威脅時,使其心理的平衡產生改變 的影響。

Litt 與

Turk 1985 當教師的幸福受到威脅,且所需解決的問題超過能力範圍 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與困擾的經驗。

Kyriacou 1987 教師遭遇到威脅其自尊或福祉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超過 能力所及時,所知覺的不愉快、消極情緒和苦惱不安的經驗。

Pithers 1995 教師壓力根源於外在工作要求、本身所參與的角色、過多的 期望所引起的負面情緒。

McCormick 1997 教師於工作時,察覺到個人資源不足以因應外在要求,所產 生的負面情緒。

Kyriacou 2001 教師於工作中所經歷到不愉快和負面的情緒,如:緊張、生 氣、焦慮、緊張和挫折。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綜合上述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顯示,教師的工作壓力為教師個人 於工作環境中,面對教學、行政、學生問題、家長的要求、人際關係、

社會支持、專業知識等需求,覺知個人資源不足,無法達到社會或教 師本身給予的過高期望時,造成心理、生理與認知上的壓迫狀態,而 產生的負面情緒反應。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教師工作壓力的概念源自於工作壓力的研究,教師工作壓力的研 究主要包含教師壓力情境和壓力反應兩個部分。壓力情境是一種產生

(24)

壓力的外在情境或事件,可將其視為刺激;壓力反應則是教師個人,

為了因應刺激所做的調適或因而產生的緊張情緒 (蘇淑嫣,2007)。

以下即以三種教師的工作壓力模式來探討而教師的工作壓力:

一、Kyriacou 與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 與 Sutcliffe(1978)被認為是教師工作壓力研究的先 驅,他們指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從事與教學有關工作時,對工作產 生的負面反應(如沮喪、挫折、憤怒、困擾等),Kyriacou 與 Sutcliffe 認為壓力轉化的過程是:可能壓力源→評估→為實際壓力源→透過適 應機轉→產生教師壓力→形成慢性壓力症狀。其中也提到教師不同的 個人特質,如何透過壓力評估及適應機轉,以產生教師壓力。

根據此理論模式(如圖 2-1)顯示教師壓力的產生過程為:

(一) 可能的壓力源:當教師察覺到壓力源(包含心理和物理因素)對自 己造成的威脅,才會造成壓力。

(二) 經過個人的認知評估:可能的壓力源是否會轉變成實際的壓力 源,需視評估的結果而定,而其結果依教師的人格特質與知覺的 交互作用而定。

(三) 經評估後成為實際壓力源。

(四) 透過適應機轉;教師透過適應機轉,可減少對實際壓力源所引發 的威脅。

(25)

(五) 教師面對持續的壓力:若教師工作壓力持續存在,將對教師的生 理、心理及行為造成影響。

(六) 壓力的長期影響:教師若長期處於工作壓力下,將會產生慢性壓 力症狀。

圖 2-1 Kyriacou 與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sources,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48

(2),159-167.

8

屬於非職業的壓力源

1

可能的 壓力 源:

物理與 心理的

2

評估:

對個人 自尊和 安全的 威脅

3

實際 的壓 力源

4

適應機 轉:

減少感 受到的 威脅

5

教師壓 力:

負向情 感,有關 心理、生 理和行 為反應

6

慢性壓 力症 狀:

心身症 心臟病 胃潰瘍

7教師個人特質

教師的屬性變項、人格需要、適應能 力、信念、態度、價值系統

(26)

二、Moracco 與 Mcfadden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Moracco 與 Mcfadden(1982)參考 Kyriacou 與 Sutcliffe(1978)

的理論架構,提出另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2:

A B

C

D 7 教師的特質

(過去經驗、人格特質、價值觀念)

社 會

家 庭 1

潛在的 壓力源

工 作

2 評估 轉機

3 實際感 受壓力

4 因應 機轉

5 壓力 徵兆

6 長期 倦怠

圖 2-2 Moracco 與 Mcfadden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Moracco,J.C.& McFadden,H.(1982).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5

,550.

根據 Moracco 與 Mcfadden 的理論模式(如圖 2-2)顯示:

(一) 潛在的壓力源:來自社會、工作、家庭等方面,三者交織 會直接或間接的造成教師的工作壓力。

(二) 個人主觀評估:個體評估後發現壓力源可能或已威脅到自

(27)

尊或幸福時,上述的潛在壓力源才會轉換成真正的壓力來 源,但由於教師的知覺不同,感受到的壓力也會因此而有 所出入。

(三) 個人的特質:過去的經驗、人格特質、價值觀念會影響個 體在評估時的判斷,但評估的結果無論是否正確有效,都 將會影響個體。

(四) 因應方式的效果:若教師在感受壓力情境後,所採取的因 應方式無法發生效果,則將出現若干壓力癥兆;若壓力長 久持續無法做妥善的處理,身心將會出現慢性疾病,並出 現職業倦怠的現象。

三、Tellenback, Brenner 與 Lofgren 教師工作模式

Tellenback, Brenner 與 Lofgren(1983)依據 Kyriacou 與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加以修正,其理論模式(如圖 2-3)所 示:

此模式的特點是強調「學校鄰近地區的特質」(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對壓力的影響。例如:學校所在的地區將會影響到 班級人數、學校教師的年齡、校長的領導風格、學校的組織氣氛、學 生家長的屬性、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等,這些學校鄰近地區的特性,都 可能造成教師的工作壓力。

(28)

根據 Tellenback 等人提出的工作壓力模式顯示,此模式包含三 個層面:

(一) 學校社會特質所導致的壓力源與教師壓力反應的關係。

(二) 教師特質的影響。

(三) 個人的評估及適應機轉與非職業性壓力源對壓力之關係

非職業性 的壓力源

評估 適應轉機

7 退出 工作 2

教師 特質

1 學校社會 特質

5 一般性 緊張 4

實際的 壓力源

6 身心健 康損傷 3

可能的 壓力源

圖 2-3 Tellenback,Brenner 與 Lofgren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Tellenback, S. & Brenner, S. & Lofgren, H.(1983)

Teacher stress: 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56,p20.

綜合以上的工作壓力模式,可得到以下結論:

(一) 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是多元的:教師知覺到工作壓力,是 來自工作環境、社會期待、教師個人特質等種種因素相互

(29)

影響所產生的。

(二) 教師個人特質影響對壓力的看待:依不同的人格特質,影 響個體的認知評估,即便處於相同的環境,也會對工作壓 力的看待方式不同,因此造成的工作壓力程度也會有所差 異。

(三) 教師個體的因應機轉:當個體感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不同 的因應機制,有效的因應機制能減輕壓力源,反之異然。

(四) 長期處於壓力中會導致身心疾病:當因應機制無法減輕壓 力,壓力長期累積,導致個體無法承擔時,會造成身體、

心理上的疾病,並對工作造成不良的影響,此種壓力造成 的影響即屬於工作倦怠(burnout)的現象。

參、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教師背負著教育國家未來棟樑的責任,每天必須依照學生的程度 提供適當的教學內容,更需要達到家長的要求及社會大眾的期許,若 無法使用有效的因應策略,很容易就會造成工作壓力。

教師的工作壓力大多來自於學生行為、工作負荷、專業知能等因 素(沈儀方,2004;李榮珠,2004;林素卿,2005)。隨著時代的變遷,

現代的教師比從前感受到更多的壓力,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也更多

(30)

(李思儀,2003)。針對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研究者對國內外學者 有關工作壓力來源的研究,整理如表 2-2:

表 2-2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內容

張英鵬 2002 1.工作負擔 2.教學管理 3.人際關係4.溝通協調 5.專業 成長

廖光榮 2002

1.同事關係 2.家長關係 3.工作負荷 4.學生行為管理 5.角色產生的壓力 6.專業知能 7.班級教學 8.環境壓力 9.行政支持

周美君 2002 1.學生行為 2.工作條件 3.時間壓力 4.學校氣氛 5.社 會環境

李思儀 2003 1.專業知能 2.行政負荷 3.人際關係 4.本身內在衝突 5.決策參與

李勝彰 2003 1.班級教學 2.學生行為 3.工作負荷 4.行政影響 5.專 業不適任感

詹美春 2003 1.社會支持 2.工作條件 3.時間運用 4.管教學生 5.角 色壓力

李榮珠 2004 1.學生問題 2.教學困擾 3.時間運用 4.專業知能 5.工 作負荷 6.角色壓力 7.社會支持

沈儀方 2004 1.學生問題 2.家長要求 3.成就聲望 4.人際關係 5.人 際壓力 6.工作負荷 7.雜務處理

吳宗達 2004 1.工作負擔 2.人際關係 3.角色壓力 4.專業知能 5.教 學與管理6.社區家長 7.行政支持

洪于仁 2005 1.工作負擔 2.學生因素 3.人際關係 4.專業知能 5.行 政支持 6.家長問題 7.角色壓力

林素卿 2005 1.學生個別差異大 2.缺乏時間記錄學生資料 3.沒有時 間做研究發展 4.管教學生 5.角色壓力

鄭媛文 2005 1.時間運用 2.社會支持 3.工作條件 4.管教學生 5.角 色壓力

吳淑妙 2007 1.工作負擔 2.教學管理 3.人際關係 Cummings 1994 1.行政支持 2.人際關係

Chaplain 1995 1.教學專業 2.學生行為與態度 3.工作負荷 Montalvo,Bair

與Boor 1995 1.師生關係 2.家長與教師的關係 3.管理階層與教師的 關係 4.工作狀況

Salo 1995 1.學生問題 2.工作內容 3.社區 4.學生家長 5.個人因 素

(31)

表 2-2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彙整表(續)

研 究 者 年 份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內容

Antoious ,Polychroni

與Walters

2000

1.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學習沒有進步 2.過多的工作量 3.缺少政府幫助 4.缺乏資源及設備 5.學生人數增加 6.

缺少行政人員支持 7.同事間缺少合作 Embicb與

Jeanne 2001 1.角色不明確 2.與普通班老師互動 3.行政支持 4.工作 量負擔大

Zable,R.H.與

Kay,M. 2001 1.推廣特殊教育 2.充分教學準備 3.改善工作心情 4.同 事間支持

Michelle與

Irvine 2004

1.班級結構 2.學生問題 3.工作負荷 4.設備問題 5.其 他教師的行為態度 6.主任與導師給予的壓力 7.家長 8.

不良的生涯架構 9.缺乏教學認同 10.時間運用 11.對學 生的責任 12.能力分班 13.政治 14.額外的課程 15.代 課(其他老師缺席)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綜合上述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可歸結主要的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為 以下幾項:學生問題、家長關係、工作負荷、時間運用、角色壓力、

人際關係、行政支持、環境壓力、專業知能等。教師的壓力來源是多 元化的,尤其近年來教育政策不斷的變革,教師的工作壓力也相對的 日益沉重。

第二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透過工作壓力模式及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得知,教師的工作壓力源 自於各種不同的因素,且該因素是否會對教師造成工作壓力需視當時 面臨的情境,以及個體對壓力源的評估及反應機制而定。對此許多國 內外學者即從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來探討教師的工作壓力,研究者將 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專業背景、任教資源班年資、擔

(32)

任職務、學校規模等變項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壹、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

教師的性別是否影響其工作壓力,學者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部 份研究結果顯示,性別並不會造成工作壓力上的差異(詹美春,2003;

吳宗達,2004;林素卿,2004;郭耀輝,2004;鄭媛文,2005;吳淑 妙,2007;DeFrank & Stroup,1989)。

但也有研究顯示,男性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於女性教師(李榮珠,

2004; Manthei & Solman,1988 ;Borg & Riding,1991);或女性教 師的工作壓力高於男性教師(廖光榮,2002;李勝彰,2003;洪于仁,

2005;Moracco & Mcfadden,1982)。Chaplain(1995)的研究更顯示於 某些層面,女性教師工作壓力高於男性教師,另一層面則為男性教師 較高。

茲將教師的性別與工作壓力有關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3)所 示:

表 2-3 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廖光榮 2002 國中資源班女性教師對工作壓力的感受大於男性。

李勝彰 2003 在班級教學、工作負荷、行政影響、專業不適任感等 層面,國中女性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於國中男性教師。

詹美春 2003 不同性別之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李榮珠 2004 國小融合教育班男性教師對工作壓力的感受大於女 性。

(33)

表 2-3 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年代 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吳宗達 2004 不同性別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 顯著差異。

林素卿 2004 不同性別之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郭耀輝 2004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差 異。

洪于仁 2005 在專業成長層面,國小資優班女性教師的工作壓力高 於國小資優班男性教師。

鄭媛文 2005 不同性別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 顯著差異。

吳淑妙 2007 不同性別之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Moracco 與

McFadden 1982 女性教師在工作負荷及同事關係上的壓力高於男性教 師。

Manthei 與

Solman 1988 男性教師對於待遇差別的壓力高於女性教師。

DeFrank 與

Stroup 1989 不同性別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差異。

Borg 與 Riding 1991 男性教師對工作壓力的感受大於女性。

Chaplain 1995

1.課業關注上女性教師工作壓力比男性教師大。

2.學生行為態度及專業工作上男性教師工作壓力比女 性教師大。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歸納國內外研究結果發現,教師的工作壓力是否受性別所影響,

各學者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顯示性別變項與教師工作壓力的關係值 得再做進一步的探討。

貳、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

教師的年齡是否影響其工作壓力,學者的研究結果也呈現並不一

(34)

致的現象。部份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年齡和工作壓力無關(廖光榮,

2002;李勝彰,2003;詹美春,2003;吳宗達,2004;洪于仁,2005;

鄭媛文,2005;吳淑妙,2007;Litt & Turk,1985)。

也有研究顯示,年紀較大的教師有較大的工作壓力( DeFrank &

Stroup,1989);或年紀較輕的教師工作壓力大於年紀較長的教師 (林 素卿,2004; Moracco & Mcfadden,1984;Russell,1987);甚至因 不同年齡層而產生不同層面的工作壓力 (李榮珠,2004;郭耀輝,

2004;Chaplain,1995) 。

茲將教師的年齡與工作壓力有關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4 所 示:

表 2-4 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廖光榮 2002 不同年齡之國中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李勝彰 2003 不同年齡之國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差異。

詹美春 2003 不同年齡之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 差異。

李榮珠 2004 年齡 41-50 歲之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於工作負荷、時間 運用、專業知能等層面的工作壓力顯著高於其他年齡層。

林素卿 2004 年齡29歲以下及30-39組之國小特教教師,於「時間壓力」

層面,顯著高於50歲以上組之國小特教教師。

郭耀輝 2004

1.年齡 31-35 歲國小教師,於「學生行為」層面的工作壓 力顯著高於 41-50 歲國小教師。

2.年齡 21-25 歲國小教師,於「工作負荷」層面的工作壓 力顯著低於其他年齡層。

(35)

表 2-4 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吳宗達 2004 不同年齡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洪于仁 2005 不同年齡之國小資優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鄭媛文 2005 不同年齡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吳淑妙 2007 不同年齡之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 差異。

Moracc與

McFadden 1984 年輕教師在待遇、同事關係的壓力較大。

Litt 與

Turk 1985 不同年齡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差異。

Russell 1987 年輕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於年長教師。

DeFrank 與

Stroup 1989 年長教師工作壓力高於年輕教師。

Chaplain 1995 年紀最長的教師工作壓力較大,其次是年紀最輕的,中年 教師的工作壓力不如前兩者。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歸納國內外研究者的研究結果發現,年齡不一定與教師的工作壓 力有相關,各學者的研究結果仍有差異,顯示年齡變項與教師工作壓 力間的關係值得本研究做進一步的探討。

參、教師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

教師的婚姻狀況與其工作壓力的關係,根據國內外研究者研究結 果發現並不一致,部份研究結果顯示,未婚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於已婚 教師(郭耀輝,2004;Powell,1983;Shearin,1997)。

也有研究顯示,教師的婚姻狀況和工作壓力無顯著相關(廖光

(36)

榮,2002;吳宗達,2004;洪于仁,2005;鄭媛文,2005;楊麗燕,

2007;Schwab,1980;Russell,1987)。

某些研究者更提出,已婚教師且育有兒女的工作壓力高於已婚且 未育有子女者(李思儀,2003;蘇淑嫣,2007) 。

茲將教師的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有關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5 所示:

表 2-5 教師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廖光榮 2002 婚姻狀況對於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李思儀 2003 未婚及已婚且育有子女的國中特教教師,工作壓力顯著 大於已婚且未育有子女者。

吳宗達 2004 婚姻狀況對於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郭耀輝 2004 未婚國小教師在「專業發展」層面上的工作壓力大於已 婚國小教師。

洪于仁 2005 婚姻狀況對於國小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鄭媛文 2005 婚姻狀況對於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蘇淑嫣 2007

1.已婚且育有子女的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在「專業知 能」層面的工作壓力顯著大於已婚無子女者。

2.在時間運用、學生問題、角色壓力、社會支持等層面 上,婚姻狀況對於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沒有 影響。

楊麗燕 2007 婚姻狀況對於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Schwab 1980 婚姻狀況對於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Powell 1983 未婚教師在工作壓力上高於已婚教師。

Russell 1987 婚姻狀況對於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Shearin 1997 未婚教師在工作壓力上高於已婚教師。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37)

歸納國內外研究者的研究結果發現,多數研究結果顯示未婚教師 感受工作壓力程度較已婚者為高,但婚姻狀況與工作壓力未必相關,

各學者的研究結果仍有差異,顯示婚姻狀況與教師工作壓力間的關係 仍值得做進一步的探討。

肆、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

教師的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是否有相關,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 也不一致。部份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教育程度並不會造成工作壓力 上的差異(李勝彰,2003;鄭媛文,2005;楊麗燕,2007;蘇淑嫣,2007)。

但李榮珠(2004)的研究顯示,研究所學歷的教師的工作壓力顯著 高於其他教育程度的教師。另有學者提到,大學學歷的教師於教學管 理層面的工作壓力顯著高於研究所學歷的教師(吳宗達,2004)。郭耀 輝(2004)的研究更顯示於某些層面,研究所學歷的教師工作壓力高於 大學學歷,另一層面則為大學學歷教師較高。

茲將教師的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有關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6 所示:

表2-6 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份 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李勝彰 2003 國中教師的教育程度對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李榮珠 2004 研究所學歷的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其工作壓力顯著 高於其他教育程度的融合教育班教師。

吳宗達 2004 大學學歷的國小資源班教師於教學管理層面的工作 壓力顯著高於研究所學歷的國小資源班教師。

(38)

表2-6 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年份 教師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郭耀輝 2004

1.研究所學歷的國小教師在工作負荷層面上的工作 壓力顯著高於大學學歷的國小教師。

2.大學學歷的國小教師在專業發展層面上的工作壓 力顯著高於研究所學歷(含四十學分班)的國小教 師。

鄭媛文 2005 國小資源班教師的教育程度對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蘇淑嫣 2007 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的教育程度對工作壓力無顯著 差異。

楊麗燕 2007 國小教師的教育程度對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間不一定有關 聯,但於某些工作壓力層面上卻有具有必然的影響力,各學者的研究 結果不全然相同。因此,教師的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的關係,值得於本 研究中做深入的探討。

伍、教師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

對於教師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的關係,部分研究結果顯示,教師 專業背景對於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陳榮茂,2002;詹美春,2003;

沈儀方,2004;李榮珠,2004;吳宗達,2004;洪于仁,2005)。 周美君(2002)、林素卿(2005)等人研究發現,沒受過特教專 業訓練之教師,工作壓力大於受過特教專業訓練之教師。但廖光榮

(2002)提出了受過特教專業訓練的教師工作壓力較大等不同的看 法。茲將教師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7 所示:

(39)

表 2-7 教師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周美君 2002 沒受過特教專業訓練的國小資源班教師,在鑑定與評量、

實施個別化教育計畫等層面之工作壓力顯著大於受過特教 專業訓練的國小資源班教師。

陳榮茂 2002 教師專業背景對於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廖光榮 2002 受過特教專業訓練的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較大。

詹美春 2003 教師專業背景對於國小特教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沈儀方 2004 教師專業背景對於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李榮珠 2004 教師專業背景對於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 響。

吳宗達 2004 教師專業背景對於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林素卿 2005 受過特教專業訓練的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條件、時間壓 力等層面感受到較小的工作壓力。

洪于仁 2005 教師專業背景對於國小資優班教師的工作壓力沒有影響。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從表2-7的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的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專業背景 與教師的工作壓力無關,但仍有部份研究顯示,沒有專業背景之教師 工作壓力在某些層面較大;更有研究者發現有專業背景之教師有較大 的工作壓力,各方研究結果不一。因此,教師的專業背景與工作壓力 之關係,值得進一步探討。

陸、教師任教年資和工作壓力

教師的任教年資是否影響其工作壓力,各學者的研究結果也因研 究的角度、所在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部份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的任 教年資不會影響其工作壓力(吳宗達,2004;吳淑妙,2007;Litt&

Turk,1985)。

(40)

有些研究則顯示,資深教師比資淺教師有較高的工作壓力

(Harris,1985; Manthei & Solma,1988 ;Borg & Riding,1991)。

更有研究者指出,資淺教師較資深教師在某些層面上有較高的工作壓 力(周美君,2002;沈儀方,2004;林素卿,2005;Moracco &

McFadden,1982;Russel,1987;DeFrank & Stroup,1989)。

詹美春(2003)、蘇淑嫣(2007)更提出不同年資的教師於某些 層面,如:時間應用、教學等層面,壓力有顯著的不同。

茲將教師的任教年資與工作壓力有關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8 所示:

表 2-8 教師任教年資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教師任教年資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周美君 2002 國小資源班資淺教師工作壓力高於資深教師。

詹美春 2003

1.不同任教年資之國小特教教師,整體工作壓力並無顯 著差異。

2.於「時間應用」層面,年資5年內之國小特教教師壓 力大於其他年資之國小特教教師。

吳宗達 2004 任教年資對國小資源班教師之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沈儀方 2004 國小資源班資淺教師工作壓力高於資深教師。

林素卿 2005 資淺的國小特教教師工作壓力高於資深教師。

吳淑妙 2007 任教年資對國小特教教師之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蘇淑嫣 2007 於「教學困擾」層面,任教6-15年之國小融合教育班教 師壓力顯著大於年資5年內之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

Moracco與

McFadden 1982 資淺教師工作壓力高於資深教師。

Litt 與

Turk 1985 任教年資對工作壓力無顯著差異。

Harris 1985 服務年資越高的教師,其工作壓力越大。

(41)

表 2-8 教師任教年資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年代 教師任教年資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Russel 1987 資淺教師工作壓力高於資深教師。

Manthei與

Solma 1988 資深教師工作壓力高於資淺教師。

DeFrank 與

Stroup 1989 資淺教師於待遇層面之工作壓力高於資深教師。

Borg 與

Riding 1991 年資超過 20 年的教師,工作壓力大於不滿 11 年者。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結果顯示任教年資較淺的教師,其工作壓力普遍較高於資深 教師。但也有學者提出資深教師工作壓力高於資淺教師等不一樣的 看法,因此,教師的任教年資與工作壓力的關係,仍值得本研究做 進一步探討。

柒、教師擔任職務與工作壓力

教師擔任的職務與工作壓力是否有相關,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 並不一致。多數研究結果顯示,教師擔任不同的職務並不會造成工作 壓力程度上的差異(張英鵬,2002;陳榮茂,2002;廖光榮,2002;

洪于仁,2005;鄭媛文,2005;Litt & Turk,1985;Shearin,1997)。

但也有研究指出,教師所擔任的職務會影響其工作壓力(李勝彰,

2003;吳宗達,2004;郭耀輝,2004)。

Manthei & Solman(1988)更提出擔任不同職務的教師,在不 同層面有不同的壓力感受,級任導師於「學生不良行為」方面的壓

(42)

力較大,而行政人員卻於「課程要求」方面壓力較大。

茲將教師的教育程度與工作壓力有關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9 所示:

表 2-9 教師擔任職務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教師擔任職務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張英鵬 2002 學前特教教師工作壓力不受職務的影響。

陳榮茂 2002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不受職務的影響。

廖光榮 2002 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不受職務的影響。

李勝彰 2003 國中專任教師及導師的工作壓力顯著大於教師兼主任。

郭耀輝 2004 國小教師兼任「組長(或比照組長之職務)」者比兼任

「主任」者的工作壓力得分為高。

吳宗達 2004 國小資源班專任教師於「專業成長」層面的工作壓力,

顯著高於資源班教師兼任科任教師。

洪于仁 2005 國小資優班教師工作壓力不受職務的影響。

鄭媛文 2005 國小資源班教師的工作壓力不受是否兼任行政工作所 影響。

Litt 與 Turk

1985 教師工作壓力不受職務的影響。

Manthei 與 Solma

1988

不同職務教師,有著不同的工作壓力,級任導師在「學 生不良行為」方面的壓力較大,行政人員在「課程要求」

方面壓力較大。

Shearin 1997 教師工作壓力不受職務的影響。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顯示,擔任不同職務與工作壓力間不一定有關 聯,但於某些工作壓力層面上卻有具有必然的影響力,各學者的研究 結果不盡相同。因此,教師擔任職務與工作壓力的關係,值得於本研究 中做深入的探討。

(43)

捌、教師任教學校規模與工作壓力

學校規模也會影響教師工作壓力,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大型學校 教師其工作壓力大於小型學校(李榮珠,2004;吳宗達,2004)。但 也有研究者提出小型學校教師工作壓力大於大型學校等不同的結論

(陳榮茂,2002)。莊蕙伊(2005)更提出於人際關係方面,不同規 模學校之教師於工作壓力的感受有所不同。

更有極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任教於不同規模學校之教師,於整 體工作壓力上並無顯著差異(廖光榮,2002;鄭媛文,2005;吳淑 妙,2007;蘇淑嫣,2007)。茲將教師任教學校規模與工作壓力有關 的研究結果整理,如表 2-10所示:

表 2-10 教師任教學校規模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代 教師任教學校規模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陳榮茂 2002 6 班以下學校之國小教師整體壓力感受大於 25 班學

校。

廖光榮 2002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中資源班教師,於整體工作壓力上無 顯著差異。

李榮珠 2004 於「社會支持」層面,49班以上學校之國小融合教育班 教師工作壓力顯著大於12班以下之融合教育班教師。

吳宗達 2004 學校規模在49班以上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較 大。

鄭媛文 2005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資源班教師,於整體工作壓力上無 顯著差異。

莊蕙伊 2005

在人際關係方面,10班以下與21-30班的特教教師在壓 力感受度上明顯的大於11-20班與31班以上的特教教 師。

吳淑妙 2007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特教教師,於整體工作壓力上無顯 著差異。

蘇淑嫣 2007 不同學校規模之國小融合教育班教師,於整體工作壓力 上無顯著差異。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44)

根據各研究者的研究結果發現,學校規模的大小並不一定與教 師的工作壓力有關係,可能也與研究對象所處的地區有關,各家說 法不一。因此,教師任教的學校規模與工作壓力的關係,還需要做 進一步的探討。

第三節 教師工作倦怠之涵義及相關理論

Blasé 於 1982 年提出,工作壓力為工作倦怠的主因,個體處於 長期壓力之下,會對工作產生畏懼而不願意致力於工作,最後會造成 身體、情緒及態度上的耗竭。正向壓力有助於工作的完成,但長期負 向的壓力則會導致工作倦怠 (Selye,1976)。

研究顯示,工作倦怠(Burnout)是由於工作環境過度要求個人 的精力、能力和資源,因而產生失敗、筋疲力盡,情緒耗竭的現象 (Freudenberger,1974)。

壹、教師工作倦怠的涵義

特教教師在工作環境中,若因長期負荷過度的壓力,而造成心力 交瘁,會在個人行為、情緒及生理上產生不良症狀,因而降低個人工 作效率及工作品質 (吳素月,2005)。在與學校環境互動過程中,如果 個人所認知的目標一直無法達成,或是工作負擔太重、工作壓力過大,

就會對教學或行政工作產生疏離的現象,甚至對教學失去熱忱(廖本

(45)

盛,2003;吳宗達,2004)。

若教師無法有效處理工作壓力,長期累積的結果,會使教師以冷 漠、疏離的態度對待學生,嚴重的影響了教師的專業精神(范熾文,

1993)。

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倦怠的涵義,從成因、徵候、過程及其影響 有不同的論述,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倦怠所下之定義整理如表 2-11:

表 2-11 教師工作倦怠之定義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份 教師工作倦怠的定義

陳榮茂 2002

國小教師在教學與行政工作事務上,因個人認知的目標理 想一直無法達成,或是工作負擔過重、工作壓力過大,所 引起對於 教學或行政工作的疏離現象,以致對教學工作 失去熱忱,反應在生理、情緒及行為態度上的改變。

廖光榮 2002

國中資源班教師之工作倦怠為教師在生活及環境的要求 下,無法有效處理工作壓力,長期累積造成教師在生理、

心理、行為及情緒上產生負像改變的現象。

廖本盛 2003

國中小特教教師在教學與行政工作事務上,因個人認知的 目標理想無法達成,或是工作負荷及壓力過大、缺乏成就 感,所引起在教學或行政工作上的疏離現象,以致對教學 工作失去熱忱,而反應在生理、情緒及行為態度上的負向 改變。

廖相如 2003

國小教師之工作倦怠即為教師在與工作環境的互動過程 中,由於教師個人內外在之落差,無法因應長期工作挫 折,導致個人情緒的耗竭,喪失教學熱忱與理想;並以退 縮、冷漠等缺乏人性的態度回應當事人,同時對個人工作 成就不滿意的現象。若工作倦怠的狀況未能減輕,則會減 低組織效能。

Edelwich 與

Brodsky 1980

工作倦怠是助人工作者在工作的情境中逐漸的喪失理 想、精力與工作目標的一種狀態,且工作倦怠的是缺乏動 機所引起的。

Maslach, C., 與 Jackson,S.E.

1981

工作倦怠包括: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缺乏 人 性 ( depersonalization ) 和 個 人 成 就 感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46)

表 2-11 教師工作倦怠之定義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份 教師工作倦怠的定義

Blasé 1982

工作壓力為工作倦怠的主因,個體處於長期壓力之下,會 對工作產生畏懼而不願意致力於工作,最後會造成身體、

情緒及態度上的耗竭。

Maslach 1982

Maslach 曾引述十五個不同的定義,自各種角度來詮釋專 業倦怠。認為工作倦怠儘管有不同的定義,但絕不是完全 處於混 沌(chaos)的狀態,無論是採取消極性或積極性的 定義,其相 關理論探述都可以看出工作倦怠定義有三個 共同核心:1.它雖然發生在個人身上,但會影響整個組 織;2.它重視個人內 在的心理經驗,包括感覺、態度、

動機和期望等;3.它是個人的消極性經驗,包括失望、身 心不適、功能失調、適應不良等。

Fischer 1983

從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工作倦怠是個人將工作理想化,而 做過度承諾與過度獻身於工作,為了維持個人誇大的幻想 而拚命的努力,終至耗盡心力。

Potter 1985

工作倦怠雖然會產生生理與心理方面的症狀,但它既不是 生理上的疾病也不是神經官能症。有工作倦怠症狀者,會 逐漸喪失意志與能力,造成深遠的影響,對工作產生憂慮 及焦慮。

Atkinson 1988 倦怠是一個極端、持續的壓力狀況,工作倦怠的特徵包含 無感情、冷淡、無助和無望以及自私。

Lee與

Ashforth 1993

工作倦怠是對工作壓力的一種反應方式,大多會發生在專 業服務人群的工作者身上,因為在能力、知力(strength) 與資源方面對他們過度的要求,而無法加以處理。

Stevenson 1994

工 作 倦 怠 是 一 種 使 人 衰 弱 的 過 程 (a debilitating process),它奪取員工的熱忱,破壞他們的創造力與動機,

並剝奪了員工貢獻組織之生理與心理的能力。

Maslach與

Leiter 1997 工作倦怠是個人能力及需要與組織環境之結構與需求無 法相配合所造成的結果。

Kudva,

Pramila 1999 構成教師倦怠的要素包含:否定學生的態度、感情上的耗 盡和疲勞,且有否定自己並降低個人成就感的的傾向。

資料來源:研究者彙整

在所有的定義中,Maslach 與 Jackson (1981)將工作倦怠定義為 一種情緒耗竭的狀態,包括消極的自我概念、工作態度,並用冷漠的 態度對待服務對象,Maslach 與 Jackson 將工作倦怠分為情緒耗竭、

(47)

無人情味及低個人成就感三個層面,普遍獲得學者的認同,本研究所 使用之問卷即以此涵義為基礎編製問卷,茲分述如下:

1.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情緒耗竭是指與他人互動的工作過程中,個人無法輕易地處理週 遭的問題與要求,因而感到精疲力竭,喪失工作的情緒資源。歸因於 感覺枯耗、情緒上的過度擴張與情緒的資源耗盡,因此情緒耗竭是一 種與他人接觸時,情緒上長期枯竭的感覺,表現在生理與心理方面,

例如失去關懷、信任、興趣、失去精力、感到枯竭與疲倦。

2.無人情味(depersonalization)

無人情味是指與他人互動的工作過程中,個人以不帶感情與冷漠 的方式與態度回應週遭人際,無心去對待他人,感覺情感變冷酷,不願 接受別人的服務與關懷,也就是在工作上,對工作對象與同事逐漸產 生負面的、憤世嫉俗的或冷漠的態度,嚴重時會暴躁、易怒,並以嘲諷 的態度對待他人。

3.低個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低個人成就感乃是感覺無效率與不適當,是指與他人互動的工 作過程中,個人從中獲得低成就的感受,包括與他人合作時能力不 足,以及完成工作時因自身能力的不足所產生能力上的低成就感,

和工作意義上的低成就感。

(48)

綜合上述各學者對教師工作倦怠的定義顯示,教師之工作倦怠為 為教師在工作環境中,因工作負荷及壓力過大,或無法達成自己的目 標,卻缺乏適當的因應策略,而產生生理或情緒的負面反應。如此長 期處於壓力之下,最後會因此而喪失教學熱忱,自我成就感低落,甚 至以冷漠的態度面對學生。

貳、教師工作倦怠的成因和症候

一、教師工作倦怠的成因

教師工作倦怠的成因各研究者雖有不同的見解,但大致可分為 社會、工作情境及人格特質因素。將國內外研究者對於教師工作 倦怠的成因歸納如下:

(一) 社會因素

社會大眾對教師的過度要求與期望,或不尊重教師專業,對教 師採語言或非語言的攻擊 (廖光榮,2001;郭耀輝,2004)。更有 學者指出,大眾傳播工具對學校及教師的責難、誤解及偏見,使 教師感到失望、挫敗而產生倦怠(Hock,1985)。

在民主且開放的社會風氣之下,家長對教師的不尊重,逐漸造 成教師與家長的關係不良,部分家長過度干預或缺乏參與的態 度,及某些家長不自覺的身教,都會促使孩子產生不守規矩的態 度,造成孩童問題處理更為棘手,教師會因此而產生工作倦怠(吳

(49)

素月,2005;Hock,1985)。因此,Wangberg(1984)認為,缺乏社 會大眾或家長對教師的支持與尊重是教師工作倦怠的主因之一。

(二) 工作情境因素

造成教師工作倦怠之情境因素,主要來自於教學與行政兩方 面,分述如下:

1. 教學方面:

班級人數太多,師生沒有適當比例,且學生的學習動機低 落、缺乏回饋 (陳榮茂,2002;吳素月,2005)。因而教師對教 學工作缺少控制感,不了解學生,且教學資源不足、工作時間太 長,無法有效處理教學上或學生的問題,導致工作負荷過重,在 教學上缺乏安全感與成就感(廖光榮,2001;郭耀輝,2004)。

2. 行政方面:

過量的文書或行政工作,造成教師無法專心於教學上,增加 額外的工作負擔 (陳榮茂,2002)。教學工作沒有回饋或讚賞,

且缺乏升遷機會,導致在教學上缺乏動力(郭耀輝,2004)。且領 導的行政人員素質不良,過度的干預使國中資源班教師無法發揮 教學自主性(廖光榮,2001)。更有學者提到,校長不支持或不為 教師的委屈做辯護,是形成教師工作倦怠的主因(Kalker,1984)。

(50)

(三) 人格特質因素

由於教師本身能力不足,專業知能不佳,導致對學生的不了 解,且無法有效的處理學生的問題,導致國中特教教師工作動機 低落。(廖光榮,2001;廖本盛,2003);或因教師本身為理想主 義者,對自我要求過高,於工作上無法達到自己的要求時,即產 生低自我等想法 (廖光榮,2001)。

二、教師工作倦怠的症狀

工作倦怠發生的同時也會伴隨某些症狀,這些症狀主要是發生 於個人身上,但有時也會影響到整個組織或群體,各學者對此症狀 做了詳細的描述。茲將有關教師工作倦怠的症狀之描述歸納如下:

(一)生理層面:

生理上常常出現慢性的疲倦,經常長期性感冒、頭痛、睡眠不 足、經常小病不斷、腸胃不適、體重遽減、高血壓、婦女經期失 調等各種生理不適之症狀(何郁玲,1999;Carroll & White,1982;

Paine,1982)。

(二)人際關係層面:

以機械式方式對待學生、容易與同事起衝突、與社會隔離、孤 立、憤怒、怨天尤人與不信任感增加,並表現出退縮的態度等人 際互動的問題(何郁玲,1999;Carroll & White,1982)。

數據

表 2-1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彙整表(續)  研究者  年 份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吳淑妙  2007  國小特教教師由於工作因素,促使外在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內 在,產生交互作用之差異,導致不平衡的狀態。  Moracco 與 Mcfadden  1981  教師的工作和教師知覺工作的要求威脅其自尊和幸福,用以維持穩定狀態的因應機轉等方面,引發心裡穩定狀態的改變 以及生理的變化。  Moracco 與 Mcfadden  1982  當教師的幸福與自尊受到威脅時,使其心理的平衡產生改變的影響。  Litt
表 2-2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彙整表(續)  研 究 者  年 份  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內容  Antoious   ,Polychroni  與Walters  2000  1.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學習沒有進步 2.過多的工作量3.缺少政府幫助 4.缺乏資源及設備 5.學生人數增加 6.缺少行政人員支持 7.同事間缺少合作  Embicb與 Jeanne  2001  1.角色不明確 2.與普通班老師互動 3.行政支持 4.工作量負擔大  Zable,R.H.與 Kay,M
表 2-3 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年代             教師性別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吳宗達  2004  不同性別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 顯著差異。  林素卿  2004  不同性別之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郭耀輝  2004  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差 異。  洪于仁  2005  在專業成長層面,國小資優班女性教師的工作壓力高 於國小資優班男性教師。  鄭媛文  2005  不同性別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
表  2-4 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續)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年齡與工作壓力的關係  吳宗達  2004  不同年齡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洪于仁  2005  不同年齡之國小資優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鄭媛文  2005  不同年齡之國小資源班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 著差異。  吳淑妙  2007  不同年齡之國小特教教師在工作壓力的感受上未達顯著 差異。  Moracc與 McFadden  1984  年輕教師在待遇、同事關係的壓力較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cludes activity plans mainly for junior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covering topics such as stigma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anaging stress, an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low stress,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for IN 600 during hot deformation satisfied the

The analysis of biomechanics after the total hip replacement can be reach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stress and strain distribution of the intact femur and “Tripot Stemless Total

Thu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support are main elements to reduce teacher stress and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s well as to increase job

Umezaki,B., Tamaki and Takahashi,S., "Automatic Stress Analysis of Photoelastic Experiment by Use of Image Processing",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Vol.30 , P22-27,

In addi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mood, stress,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will affect the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1. In other words, those factors increasing or

(1980), A Conceptual Formulation for Research on Stress, In J.E.McGrat,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str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82), “Counselor’s Rol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