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探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探究"

Copied!
17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指導教授:魏俊華 博士

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探究

研究生:楊孟惠 撰

中華民國一○四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探究

研 究 生:楊孟惠 撰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指導教授:魏俊華 博士

中華民國一○四年八月

(4)
(5)

(6)

謝 辭

在論文口試通過的這一刻,心中只有滿滿的感動和驕傲。曾經以為在踏入工 作職場及婚姻後,取得碩士學位這個夢想,將會再次重新調整生涯順序。好在家 人們的全力支持,讓我擁有勇氣重拾書本的勇氣。獨立研究過程,除了幫助我對 於關注議題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之外,同時也是一段重新自我對話和肯定的過程。

感謝大學時期的何縕琪教授為我寫推薦函、修改書審資料,開啟研究所修習 之門。感謝指導老師何俊青教授和魏俊華教授的溫暖提攜與悉心指導。班導師何 教授的重要時程叮嚀與研究上的協助與建議,皆讓我在求學過程中有更明確的方 向。魏公專屬的幽默和待人處事風格,讓我在焦慮論文時,能有穩定、安心的力 量。感謝您在繁忙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中費心撥冗指導,多次細心、耐心地為論文 逐字推敲與修正,幫助我順利走出研究的困境。感謝口試委員劉鎮寧教授,不僅 詳盡閱讀我的論文初稿,尚不吝提供寶貴、精闢的見解與建議,使本篇論文更臻 於完善,在此致上無限的敬意與謝意。

在這段築夢的旅程,感謝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除了協助我印製資料、校 稿之外,當我忙碌考試、課程及論文書寫時,身兼母職,陪伴小孩、整理家務。

當我陷入研究疑惑低潮期時,能給予我滿滿的鼓勵和支持。感謝寶貝從在娘胎時 就乖乖陪伴咪咪讀書、書寫報告與論文,讓阿咪可以放心到外地讀書。感謝娘家、

婆家親人和美媛姐給予的強大後盾,當在衝刺論文進度時,能給予我們喘息空 間,陪伴照顧寶貝。感謝工作夥伴正婷主任、宇彥、慧翎分擔我行政和教學工作,

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進行研究工作,並提供我不同意見與想法。感謝好友阿鳳、

佳琪、于真、佳惠、秉蓉,總在我發出求救訊息時,皆能以前輩的經驗分享各項 面對研究的法寶。感謝諮商所的同學們,與你們的相遇,是幸福的偶然,台東,

是我們同窗之情永遠的記憶,特別是芳蘋、嘉怡和瑩如,因為有妳們,讓這段辛 苦的進修歲月,充滿歡笑,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最後,感謝參與研究的學生,

因為這研究讓我們之間有更深刻的相遇與聯繫。謝謝你們~你們都是我生命中的 貴人!願將此完成論文的喜悅與你們分享。

孟惠 謹誌於東大 2015.8

(7)

i

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探究

作者:楊孟惠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以花蓮縣某所高職兩位學生為 研究參與對象,進行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研究者則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逐字 稿分析,探討研究參與者愛情分手的主體性故事並對照 Richardson(2002)提 出的復原力模式理論,進行復原力模式特色的分析與綜合討論,其結果如下:

一、青少年愛情分手歷程故事

不同的個人對於「分手」,將有不同的心理感受與調適歷程。即使,過程中 的悲傷、自我懷疑和負面的認知與解讀是不斷再重複和循環出現,最終都能轉以 正向角度思考、降低悲傷的情緒,在逝去戀情中反省和成長。

二、青少年面對愛情分手經驗的復原力模式

當個人在面對愛情分手的重大悲傷經驗之際,需要經歷一連串心理分裂與再 整合的歷程,過程中將會經歷不同層次的復原力模式。個人也將從復原過程中獲 得不同層次的復原力再整合特質,因此產生因應困境方式。再者,除了透過自我 省思之外,藉由正向解讀與外在資源(人際資源、正向的愛情箴言與楷模示範),

將能促使新的復原力再整合特質產生。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愛情分手者、諮商實務工作人員與未來 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

(8)

ii

The study of the resiliency model in teenagers’ love dissolution

Meng-Huei Ya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explore the resiliency model in teenagers’ love dissolution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two participants in a certa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ualien. The results were categorized by research purposes and questions, analysis of verbatim to discuss the main stories of participants’ love dissolution compared with the resiliency model of Richardson.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

1. The process of teenagers’ love dissolution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adjustments of love dissolution differed from individuals. Even though, sadness, self-doubt and negative re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repeat and cycle themselves. In the end, they turned out to be postive thinking and comfort sad emotions, which helped them reflect and grow in lost love.

2.Teenagers faced the experience of love dissolution in resiliency model

When an individual experienced great sadness, his or her mind went through a series of psycological split and intergration, during which there were different levels of resiliency model. The individual gained different level of resiliency model of reintergration quality; thus, it generated different responding model. Moreover,

besides self-reflection, by postive interpretation and outer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postive love proverbs and examples), new resilency model of reintergration were produced.

The final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offer suggestions for those in love dissolution, the staff of field practices and future researches.

Key words: teenagers, love dissolution, resiliency model

(9)

iii

目 次

摘 要... i

Abstract ...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青少年愛情關係與發展 ... 7

第二節 愛情分手理論 ... 13

第三節 復原力理論 ... 22

第四節 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5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5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53

第五節 研究程序 ... 5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0

第七節 研究之信效度 ... 67

第八節 研究倫理 ... 6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71

第一節 愛情分手歷程故事 ... 71

第二節 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 ... 96

第三節 討論與省思 ... 116

(10)

iv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4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43

第二節 建議 ... 146

參考文獻... 149

壹、中文部分... 149

貳、外文部分... 155

附錄... 157

附錄一 訪談札記 ... 157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訪談檢核回饋表 ... 158

附錄三 研究邀請函 ... 159

附錄四 家長同意書 ... 160

(11)

v

表 次

表 1 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五階段 ... 8

表 2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 ... 9

表 3 關係破裂的各個時期 ... 18

表 4 愛情分手理論的比較 ... 21

表 5 復原力研究的發展與轉變 ... 25

表 6 分手復原力研究 ... 44

表 7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 51

表 8 建立專家效度學者專家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序) ... 55

表 9 訪談大綱 ... 56

表 10 訪談檢核回饋 ... 57

表 11 研究參與者資料分析範例-編碼歸類 ... 63

表 12 研究參與者資料分析範例-歸類並組織故事 ... 64

表 13 研究參與者的再整合與復原力再整合特質對照表 ... 120

(12)

vi

圖 次

圖 1 承諾的投資模式... 16

圖 2 復原力模式... 32

圖 3 研究架構... 49

圖 4 研究程序圖... 58

圖 5 研究參與者的愛情分手歷程圖... 65

圖 6 研究參與者的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分析圖... 66

圖 7 聖凱的愛情分手歷程圖(一)... 79

圖 8 聖凱的愛情分手歷程圖(二)... 80

圖 9 聖凱的愛情分手歷程圖(三)... 81

圖 10 曉茹的愛情分手歷程圖(一)... 93

圖 11 曉茹的愛情分手歷程圖(二)... 94

圖 12 曉茹的愛情分手歷程圖(三)... 95

圖 13 聖凱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一)... 102

圖 14 聖凱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二)... 103

圖 15 聖凱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三)... 104

圖 16 聖凱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四)... 105

圖 17 曉茹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一)... 111

圖 18 曉茹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二)... 112

圖 19 曉茹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三)... 113

圖 20 曉茹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四)... 114

圖 21 曉茹的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分析圖(五)... 115

圖 22「自我省思」對個人獲得復原力再整合特質之影響 ... 125

圖 23「朋友、導師與線上遊戲隊友」對個人獲得復原力再整合特質之影響 . 126 圖 24「個性」對個人獲得復原力再整合特質之影響 ... 127

圖 25「好勝心」對個人獲得復原力再整合特質之影響 ... 127

圖 26「知道自己要什麼」對個人獲得復原力再整合特質之影響 ... 128

圖 27「心境轉換」對個人獲得復原力再整合特質之影響 ... 129

圖 28「新的體驗」對個人獲得復原力再整合特質之影響 ... 129

圖 29「情緒宣洩」復原力再整合特質的獲得之再整合階段 ... 130

圖 30「降低自責感」復原力再整合特質的獲得之再整合階段 ... 131

圖 31「關係界線畫分」復原力再整合特質的獲得之再整合階段 ... 133

圖 32「因應分手心態」復原力再整合特質的獲得之再整合階段 ... 134

圖 33「愛情成長與反省」復原力再整合特質的獲得之再整合階段 ... 136

(13)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有三節,第一節是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說明研究者選擇此主題之緣由 與動機,第二節闡述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本研究之重要名詞釋義,以下分別 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那天醒來 忽然想開 不願再做等待的女孩 拿掉戒指 紮起馬尾 開始不再想你姿態

接受無奈 承認失敗 她才是你的愛 寂寞伴隨 自由色彩 迎面來

頭髮甩甩 大步的走開 不憐憫心底小小悲哀 揮手 Bye-Bye 祝你們愉快 我會 一個人活得精采

也許明天 我會選擇 自己旅行不輕易戀愛 也許明天 我會遇見 比你更適合的男孩

接受愛情 自有安排 誰才是我的愛 寂寞伴隨 自由色彩 迎面來

《一個人的精彩》詞:常玉 愛情是人生中一種刻骨銘心的經驗,但失戀分手更是難以形容的摧心感受,也 是對人生信念的打擊之一。此外,Tashiro 和 Frazier(2003)也認為,愛情關係常是 人們幸福感的來源,但親密關係的分離,通常是個體生命中最令人感到苦痛的事件 之一,也常是引發人們悲傷的重大生活事件。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因為愛情分手而 一蹶不振,但卻有人在愛情分手中重新找回自己,就如蕭亞軒的紅薔薇專輯內「一 個人的精彩」歌詞內容,呈現愛情分手後轉換心境,以正向態度重新再出發,並期

(14)

2

許自己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從實務經驗中,研究者認為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 年,當在面對兩性相處的困境,以及分手的挫敗時,如何走過愛情分手的低潮期是 相當值得關切的議題。以下說明本研究之動機:

壹、愛情議題對青少年的重要性

吳靜吉(1981)曾提出「青年的四個大夢」:尋求人生價值、尋求一位良師益 友、尋求終身的職業或事業、和愛的尋求。其中「愛的尋求」在青少年期最大的特 徵之一就是性意識的覺醒,對愛情的需求和親密友誼的建立。因此,兩性的情感課 題尤其是青少年重視的發展項目之ㄧ(沈欣怡,1998)。

對於青少年時期的高中生來說,正是建立友誼與愛情的重要時刻(楊國樞、張 春興,1984)。正如同心理學家 Freud 所提及青少年正進入兩性期階段,其發展特 色有:急於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個體性器官成熟、兩性差異開始顯著、性的需求轉 向家人以外社會所贊同的異性關係上、對異性感到好奇、開始有兩性生活的理想、

以結交異性朋友來尋覓溫暖,平撫空虛與落寞…等(羅慧娟,2001),因此更加確 定「異性」與「交往」議題在青少年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青少年正處於 Erikson 在心理社會學發展理論中所提及的「自我統整 與角色混亂」危機。青少年的情感依戀的重心也由家庭親人轉向朋友,在朋友中學 習社會化、人際關係與樹立自己性別角色,並嘗試在兩性真實互動中形成親密關 係,在付出愛的同時滿足自我需求與肯定,進而從過程中尋找與建立自我的認同感

(秦玉梅,1987)。

在這青少年時期學習愛人與被愛的重要關鍵期,雖然愛情帶來甜蜜愉悅,但是 背後可能造成的傷害也將難以預測(陳皎眉,1986)。反觀近年來,青少年因為社 會風氣日漸開放、網路科技的便利與盛行及人際接觸日漸頻繁,因而對異性的好奇 及兩性親密關係發展日趨早熟,同時也塑造了「速食愛情」-從陌生到進入男女朋 友的認定關係時間短、交往的時間也短,相對的分手頻率卻很高,且又很快的又進 入下一段感情(趙慧敏,2005)。但是,對於青少年來說,雖然生理及性心理提早 發展,但其他認知或心理發展卻沒有達到相對的成熟。當面臨分手危機時將會直接

(15)

3

影響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自我認同,產生自我懷疑或自信心不足的危險,甚至影響 青少年成年之後的感情,間接突顯出處理分手的認知、技巧等方面能力不足。

貳、校園中不容忽視的青澀愛情學分

隨著追逐愛情的年齡層漸漸下降,過去大學生的「必修學分」:學業、社團和 愛情已經提前進入國高中生的生活學分中,不管是情竇初開的青少年,或者擁有豐 富愛情經驗的青少年,愛情在他們生活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視(范寶珍,2007)。

猶記高三在進行指考衝刺時,身旁的好友陷入愛情分手的困境,除了萌生跳樓 自殺念頭外,手上一條條美工刀的傷痕更是讓我在正式進入輔導領域與認識「自殘」

前印象深刻的預備課程。再者,進入青少年輔導實務工作將近八年的期間,發現到 青少年在校園中約會、談戀愛已經成為校園中普遍的現象,情感困擾更是在學生常 來尋求協助的問題。不少因愛情分手議題,陷入情緒低潮影響生活作息甚至產生責 怪或傷害自己與他人的負面想法。

此外,Kaczmarek 和 Backlund(1991)也認同失戀對青少年是相當重要的失落 經驗,更是可能導致青少年憂鬱症的危險因子。雖然林秋燕指出,失戀是相當傷痛 的過程,且大多數人都能從中痊癒。但我們仍然看到有許多人花了比平均復原期 11.9 個月更長的時間來度過失戀時期,而至今還無法走出分手陰影者更不在少數

(吳宣瑩,2008)。因此,研究者深信在甜蜜學習愛情學分的同時,培養正向態度 與方式學習面對愛情分手時的失落更是青少年重要的課題。

參、涵養青少年走出愛情分手的復原力量

在愛情中,必須面臨可能分手的事實,誠如家庭諮商師 Stair 將分手心碎的體驗 比擬為「心理的開大刀」,認為感情的失落深深地影響到一個生命在各方面的運作

(吳麗雲,2001)。此外,Brehm(1992)更直接表示,親密關係的結束可以被視 為創傷經驗,對當事人的生活具有很大的衝擊。

不過,面對愛情分手的挫敗,並非所有人都將會被擊倒,有些人化困境為助 力,藉此愛情分手經驗發覺到自己內在的需求與力量,學會更珍愛自己、接納自 己,與尋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因而在愛情分手的挫折中獲得成長。

(16)

4

正如近年來心理學熱門研究主題「復原力」所表達,復原力是一種能抗拒困境 而恢復正常適應的能力,當面對內外壓力困境時,將激發內在潛在認知、能力或心 理特質,運用內外資源積極修補、調適機制的過程,以獲取朝向正向目標的能力、

歷程或結果(朱森楠,2003)。

再者,愛情分手的過程將會讓人產生與以往不同的感受與疑惑,為了消除疑惑 以獲得心理的和諧將會進入 Richardson(2002)復原力模式再整合的歷程,並分別 有正、負兩種結果,就如每個人面對愛情分手的痛苦經驗都會有心理復原的歷程,

但其復原結果卻不見的是正面的。因此,研究者欲瞭解青少年從愛情分手挫敗中走 出的背後正向力量因子與結果,未來在面對無法走出愛情分手困境的個案時,將可 提供相關的助人專業建議。

綜合上述,青少年除了是自我認同階段之外,同時因為性需求關係,而將情感 依戀的重心轉移至朋友,更期待透過兩性間的愛人與被愛互動過程,學習與他人建 立親密關係和自我的概念。再者,青少年談戀愛或許沒有成人世界中現實擇偶條件 的考量,不過青少年的速食愛情卻容易造成愛情親密關係快速建立也快速結束。

由此可知,這對於青少年來說是不同以往且踏入成人世界前的重要親密課題,

更也顯現出這時期愛情關係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對於曾經失去愛情的青少年,如何 看待自己逝去的愛情?如何從失去的痛苦中,再重新學習一個人的生活?如何在情 傷後,發現自己的正向力量?正因為如此,我帶著一顆好奇的心,期待透過這份研 究引導自己進入青少年的愛情分手世界,探究青少年面對愛情分手之經驗,及影響 其復原的因素。

因此,研究者將以任教學校的高職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手復原力模式的探 索,期待透過這份研究瞭解成功適應的愛情分手者復原力模式是如何展現與運作,

所獲得的正向復原力再整合特質又是為何,以協助無法成功適應愛情分手困境的分 手者進行檢視,進而能展現面對愛情的韌性。

(17)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兩點:

一、藉由青少年愛情分手故事,瞭解青少年愛情分手歷程故事。

二、藉由青少年愛情分手故事,分析青少年面對愛情分手經驗的復原力模式。

貳、待答問題

根據前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藉由青少年愛情分手故事,瞭解青少年愛情分手歷程故事?

二、藉由青少年愛情分手故事,分析青少年面對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

2-1 青少年面對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特徵為何?

2-2 青少年在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中,從再整合階段到獲得正向復原力 再整合特質的過程為何?

2-3 青少年在愛情分手經驗復原力之模式中,所獲得的正向復原力再整合特質 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青少年面對愛情分手後現象及其復原力模式的建構,以高職 生為例,所關注的重要變項有「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復原 力再整合特質」,在本節先作說明並給予操作型定義:

壹、青少年

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二條及《少年事件處理法》第二條明 確指出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稱之為少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2005)在青少年政 策白皮書中界定青少年為 12~24 歲。廣義而言,青少年含蓋了國民中等學校、高級

(18)

6

中等(職業)學校及高等教育裡的大學與大專校院之學生。本研究所指的青少年係 指目前正就讀於研究者所服務之花蓮縣某公立職業學校日間部之兩名學生。

貳、愛情分手

愛情分手是指未有婚姻關係的男女雙方,彼此相愛並認定兩人為情侶關係,在 關係持續一段時間後,由於其中一方或雙方不願再維持戀愛關係,因而終止或結束 關係。本研究聚焦於高職異性戀者的愛情分手,研究參與者已經與前男(女)朋友 分手,目前尚沒有另一段感情經驗者,且自認在上一段感情裡,感受到痛苦經驗並 自認已經復原者。

參、復原力模式

Richardson(2002)提出復原力的模式,他認為復原力是一個簡單的線性模式,

當個體面對外在事件的壓力時,個人和環境的保護作用會和外在壓力產生一連串的 心理因應歷程,如何通過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和諧狀態的階段,促使個人與生活事件 互動,產生心理分裂,進而再整合,透過再整合階段選擇其復原再整合的特質、亦 或者回到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和諧狀態的階段。再者,個體對於外在事件的反應,將 會有不同的反應結果。

因此,本研究將採用 Richardson 的復原力模式作為本研究的主要架構,聚焦於 高職異性戀的愛情分手者,探討他們處於愛情分手危機和痛苦失落經驗時,如何藉 由社會與個人內在互動歷程,透過個人特質、內在潛在認知、人際資源、社會支 持、與環境資源的修補和調適機制,從而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與自我控制力。

肆、復原力再整合特質

復原力再整合特質是指復原力模式中,個人面對困境的因應結果的其中之一。

Richardson(2002)認為復原力再整合特質是個人經由再整合或因應困境的過程,導 致個人在知識、自我省思、自我了解和增加復原力特質的成長。透過這個力量,將 促使個人增加自我內省的內在經驗。本研究將聚焦於高職異性戀的愛情分手者,瞭 解在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中,所獲得的正向復原力再整合特質及其獲得的過程。

(19)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分別從「青少年愛情關係與發展」、「愛情分手理論」、「復原力理論」、

「愛情分手與復原力相關研究分析」四個面向進行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青少年愛情關係與發展

愛情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不相同,但往往會影響到人們的愛情觀與未來在愛情 中的表現。在青少年時期,往往是人生的愛情之旅的起點,因此,在本節中研究者 分別從「生理發展的角度」、「發展心理學家理論」、「愛情對青少年的意義」與

「青少年的愛情關係」四部份,進行探討青少年愛情關係與發展。

壹、生理發展的角度

在青春期的主要生理特徵有二:其一是主性徵的顯露。主性徵為因生殖系統的 成熟(男性為睪丸,女性為卵巢)所顯現的生理特徵。其二是次性徵:男性開始長 鬍鬚,女性乳房隆起等的顯現。因為整個身體內分泌的轉變,促使整個身體改變,

由一個兒童身體轉變為成人身體(張春興,1994)。再者,受到營養、文化、環境 及氣候影響,人類性生理成熟年齡提前,相較於一百年前,現代青少年生理成熟期 提早了 4-5 年(張春興,2002)。

這也代表著青少年在生理逐漸成熟的過程中,受到內分泌與性成熟的交相影響 之下,開始產生對性、對親密關係的興趣與需求。但是,因為青少年在內分泌與生 理發展上並未臻於成熟,因此,戀愛情感雖然強烈,卻經常是短暫的。不管是內分 泌的影響或是青澀不穩定的愛情經驗,都是帶領青少年逐漸走向成熟而穩定的親密 關係的重要歷程。

(20)

8

貳、發展心理學家理論

研究者整理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觀、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觀與哈維葛斯 特的青少年發展任務論,分別針對青少年時期發展任務進行說明:

一、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分析觀

佛洛伊德以「性心理」為主軸,認為「性」是一種生存及延續生命的本能,也 是生命的原動力(柯淑敏,2007),並將人生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肛門期、

戀父戀母期、潛伏期與兩性期(見表 1)。其中,兩性期約在十二歲之後開始,隨 著青少年期的到來,因生理賀爾蒙的改變並伴隨生殖器官的成熟與性本能的復甦,

青少年開始與家庭外的男女異性,建立成熟的兩性關係。對於此時期青少年而言,

最主要的快樂來源是獲取異性的歡心,性滿足乃基於真正的親密感。

表 1

佛洛伊德性心理發展五階段

資料來源:柯淑敏(2007),兩性關係學(頁 4)。台北市,揚智。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觀

艾瑞克森以「心理社會互動觀」將人生發展分成八個階段(見表 2),認為生 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特殊的危機及任務需要解決和完成。他認為「自我統合」為 青年期的發展任務,「親密與孤獨」則是成年期重要的人生發展任務,而個人達到

階段 年齡 性力需求部份 性力的滿足方式 口腔期

(oral stage)

一歲左右 口腔 刺激口腔及周邊位置 肛門期

(anal stage)

二至三歲 肛門 控制肛門的肌肉,收縮、排 放排泄物的刺激感

戀母戀父期

(oedipal stage)

四至六歲 生殖器 撫弄、摩擦生殖器 潛伏期

(latent stage)

七歲至青春期 潛意識 性力在潛伏中,不在對自己 身體或父母親感到興趣,而 擴展至關切週遭事物上 兩性期/性器期

(genital stage)

青春期以後 年齡相識的異性 性交

(21)

9

親密關係之前必須先確定自我統合之認定,否則將會產生角色錯亂的現象,並面臨 孤獨疏離的困境。此外,在兩性互動產生親密關係的過程中,也會衝擊到青年期的 社會心理任務「自我統合」。換句話說,各階段發展任務之間會相互作用和彼此影 響,更也代表著「當我們在愛別人的同時,也不斷地認識真正的自己」(柯淑敏,

2007)。

表 2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期別 年齡 發展危機 重要的 人際關係焦點

發展順利者 的心理特徵

發展障礙者 的心理特徵 一 0~1 信任

不信任

母親或母親替 代者

對人信任,有 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有 焦慮不安

二 1~3 自主行動 羞怯懷疑

父母 能按社會要 求表現目的 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 所畏尾

三 3~6 自動自發 退縮愧疚

家庭 主動好奇,行 動有方向,開 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少自 我價值感

四 6~青春期 勤奮進取 自貶自卑

鄰居、學校 具有求學、做 事、待人的基 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 力,充滿挫敗感。

五 青年期 自我統合 角色混淆

同儕團體和圈 外人;領導的 模仿對象

有了明確的 自我觀念與 自我追尋的 方向

生活缺乏目的與方 向而時感徬徨與迷 失

六 成年期 友愛親密 孤僻疏離

友誼、性、競 爭、合作等的 良伴

與人相處有 親密感

與社會疏離,時感 寂寞孤獨

七 中年期 精力充沛 頹廢遲滯

分工和享受加 的溫暖

熱愛家庭、關 懷社會,有責 任心、義務感

不關心別人與社 會,缺少生活意義 八 老年期 完美無缺

悲觀失望

「人類」;氣味 相投者

隨心所欲,安 享餘年。

悔恨舊事

(22)

10

三、哈維葛斯特的青少年發展任務論

哈維葛斯特綜合心理、教育及社會因素,提出發展任務論並指出人生發展各有 不同的階段,但發展任務之間會相互作用與彼此影響,因此要掌握每個學習的時間 表(楊國樞、張春興,1984),能達成階段性發展任務的人才是一個適應良好的人。

哈維葛斯特認為青少年時期有九項發展任務:

(一)接納自己的身體與容貌,並表現適當的性別角色特徵。

(二)與同年齡的男生與女生發展適當的人際關係。

(三)情緒獨立,不再依附父母或其他成人。

(四)追求經濟獨立,相信自己可以自食其力。

(五)選擇職業,試著進工作中。

(六)發展符合社會期望的認知技能與概念。

(七)了解並能努力表現負責任的行為。

(八)為未來的婚姻與家庭做準備。

(九)建立價值體系。

其中與兩性關係有關的任務為「接納自己的身體與容貌並展現適宜的性別角 色」、「與同儕發展適當的人際關係」、「為未來的婚姻與家庭做準備」等三項,

可見青少年除了與男女同儕發展更進一步的關係之外,同時也在進行男性化與女性 化之社會性別角色。

綜合上述三位學者的論點,兩性關係的確在人生的大半時間中佔有相當重要的 地位,不但是青少年時期必須經歷與學習的重要發展任務,而且愛情更是備受關注 的焦點。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正是性器官發展成熟的時期,性的趨力混雜著心理上 對異性的好奇與渴求,因此,青少年在這段探索愛情旅程中所經歷、所學習的種 種,更是深深影響他們未來發展親密關係、維繫婚姻生活與建立美滿家庭的結果,

也更加突顯出愛情在青少年時期值得深入探討的重要性。

(23)

11

參、愛情對青少年的意義

目前,探討愛情對青少年的意義如何的研究並不多,劉慧琪(2000)在高職青 少女愛情關係的訪談中發現,愛情對青少女有幾個意義:

(一)透過與男友的互動來認識自己,並尋求自我的認同感

青春期的女孩渴望獲得別人對自己的喜愛與肯定,因此,父母、師長與同儕對 青少女的期望以及傳統性別角色的壓力,讓青少女努力學習成為一個理想的女孩形 象,例如:從叛逆女變成乖乖女、好情人、好媳婦等。

(二)尋求心靈親密的歸屬感

在愛情關係中,男友是青少女心靈的依靠,彼此相互關心、了解、依靠、歸屬 的感覺,讓青少女從親密感中得到滋養。

再者,余振民(1999)從十位未婚男性的訪談中,發現愛情對男性的九個正面 的意義:自我肯定、完成人生的目標、遊戲的快感、互動出輕鬆的自己、征服感、

性的滿足、學習與成長、擺脫孤獨、找到互相扶持的伴侶。雖然過程中,也會有一 些負面的體驗,但他們會在愛情關係中作主動調整或有所取捨。

從上述中可以發現到,青少年在愛情上受到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物質需求、

社會文化以及家庭因素影響,雖然家人與同儕對青少年的重要性依舊,但是愛情對 象所提供的支持與親密關係方面的重要性,卻是隨著青少年年紀增長而提高(陳金 定,2007),因而在愛情上的意義也將隨著個人潛在的渴求與自我成長不斷地在實 際的世界中變化著,並具備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基本上都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需求,

例如:性的需求、成長的需求、獲得快樂的需求等。

除此之外,青少年正處於 Erikson 在心理社會學發展理論中所提及的「自我統整 與角色混亂」的時期,當處理獨立與依賴的衝突、縱欲與克己的矛盾心理過程中,

讓他們更渴望在愛情裡找到支持與依靠。因此,愛情對青少年的意義,多半彰顯於 對自我的認識、追尋與肯定上。基於此,更讓研究者確定愛情在青少年議題中的重 要性與其深入探討的意義,以便在輔導工作上能更見成效。

(24)

12

肆、青少年的愛情關係

在青少年時期,愛情關係的特質會有不同的變化,青少年也會隨著年齡及愛情 經驗增加,期待自己和所交往的對象能成為彼此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並滿足依附

(個人有困擾時,尋求對象之對象)、提供照顧(提供支持、舒服、照顧)、聯盟

(陪伴、友誼)與滿足性需求四大功能。研究者整理陳金定(2007)青少年於高中 階段的愛情關係特色如下:

(一)青少年的愛情關係短暫,但雙方接觸頻繁,關係維持平均約四個月,其中只 有 8%青少年的愛情關係維持一年或一年以上。

(二)青少年異性約會通常是在團體情境中進行,而非兩人情境。其約會的型態也 由沒約會關係進入一般約會關係,再轉入更穩定的約會關係。不過,青少年的 情愛關係在此時若穩定,反而不利於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發展,進而造成情緒與 學校的問題。

(三)正面的個人特質及外表吸引力,為此時青少年最喜歡的對象。

(四)將承諾視為愛情關係之負面特質,害怕因承諾而喪失個人認定,因此約會品 質充滿不信任,卻又擔心喪失彼此的愛情關係。

(五)大部分的異性交往對象,被期望的是聯盟與性對象,缺乏依附功能,因此性 行為會發生在此時期的約會中。

(六)愛的表現方式是「情慾」。

(七)依舊強調娛樂、親密及團體地位提升之約會功能,反應出自我中心及立即滿 足需求的取向。

(八)愛情關係經驗對少女之學業表現及抱負,具有不利的影響性。

(九)從青少年中期至晚期,許多少女將注意力從朋友轉向異性交往對象,也隨著 年齡增長,對於尋求異性交往對象支持之機率也相對提高。

綜合上述,可以瞭解到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少男少女來說,愛情關係的時間維持 雖然短暫,但過程中對於彼此的影響力卻不容忽視。特別是青少年在處於學習兩性

(25)

13

關係與建立自我認同的重要時期,如何建立正向的兩性交往議題的態度與學習處理 在愛情上的課題及挫敗極為重要。

第二節 愛情分手理論

分手是人生中一項重要的議題,然而在文獻資料中,專門探索分手主題的資料 與研究並不多見。研究者綜合歸納相關文獻探討,以下列五個理論觀點:社會交換 理論、投資模式、愛情三角形理論、關係破裂模式及關係論證觀點進行論述評析。

壹、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易理論乃是基於一種利益交換原則,強調人類對於各種互動的進行,都 是持理性交換。在過程中,人們都希望以最少的付出,來獲取最大的效益,而交換 的層面不只限於物質層面,還包括無形的精神和情感部份,藉此維持人際間的互動 關係(崔樹芸,2007)。

此外,Blau 提出社會交換理論的概念,以類似「成本-酬賞」的經濟模式解釋人 際間交往和吸引程度(黃敬婷,2007),其中包含兩個主要概念:「成本」和「酬 賞」。成本是指與他人交換過程中的付出,或產生的負面結果;酬賞則是個體從人 際互動中所獲得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根據劉惠琴(1995)的研究中整理出兩性交往過程中的成本與酬賞,成本包括:

自由受限、對方的負面情緒、性別角色期望的不符、父母的不支持、對性的投入、

對方的不給承諾、負擔;酬賞包括條件的擁有、被寵愛、外表的吸引力、陪伴、社 會性的支持、分享、成長的感動、莫名的愉快。

從社會交換理論觀點來看,男女在交往過程中,以追求高報酬、降低成本文目 標。在雙方的心中皆會進行估算在這段關係中的得與失,以從中獲取最大的效益的 結果,即付出的成本與得到的酬賞,是否能讓彼此滿意。

(26)

14

如果彼此都沒辦法得到滿意的結果,就沒有繼續交換的必要,將會走上分手一 途。此外,有可能其中一方對交換結果覺得滿意,但另一方覺得不滿意,這將導致 雙方在交往結果上,形成主動分手者與被動分手者的差別(吳宣瑩,2008)。

再者,心理學家 Levinger 嘗試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提出分手可能的解釋。

他認為一段關係的結束,與下列三大因素有關(陳皎眉、王叢桂與孫蒨如,2006):

(一)關係本身的吸引力

關係本身吸引力的決定,在於一段關係所能提供的種種快樂與滿足,減去其 中不能獲得的滿足與不快。因此,當我們在這段關係中,獲得的越多,感受越正 向,那這段關係的吸引力越高,反之,則吸引力越低。

(二)關係的「障礙」

所謂「障礙」意指分手時可能遇到的困難,也就是要終止一段關係時所需付出 的代價。例如:經濟的考量、家人或親友的反對、他人異樣的眼光…等。當障礙愈 大時,就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其終止關係的可能性將愈小。

(三)其他可能關係的吸引力

所謂「其他可能關係」是指第三者的存在。當第三者愈能提供我們情感的支 持、各種的保障,或滿足我們的種種需求,就愈能感受到第三者的吸引力,並傾向 終止原本的關係。再者,隨著第三者吸引力的增加,對原本關係的承諾感也會隨之 下降,相對著將會面臨關係終止的危機。

綜合上述社會交換理論來看本研究主題,當原本兩人的親密關係隨著酬賞與成 本的失衡,一段親密關係本身的吸引力不再如同以往,所遭遇的障礙愈多、以及與 其他關係的吸引力愈高時,這段親密關係結束的可能性便越大。

張春興(2002)認為社會交換理論,以「成本」和「酬賞」間的觀點解釋人類 互動的關係,將過度於現實化並無法予以評量內在的心理需求,特別是人類在親密 感情與互動上,能否能以酬賞、利益的交易性行為來解釋的爭議。但是,相對著這 也代表著以另一種思維判斷的方式,進行研究愛情領域內的各種現象。

(27)

15

貳、投資模式

Rusbult 認為除了「酬賞」、「成本」、「替代的比較基準」外,影響愛情關係 分合的另一要素為「投資的多寡」。「投資」是指人們在關係中已投入的事物,當 愛情的關係滿意度增加,個體付出以及投資的程度便會增加,使關係得以繼續。如 果關係破裂,這些心血會全部泡湯,包括有形的(如財產及資源),或無形的部份

(如分手時失去的自我統整感、以及建立新關係要花的心力等)(呂坤政,2008)。

此外,Rusbult 也認為承諾感是影響關係穩定性的主要因素,亦即關係結束或 持續與承諾感有關。承諾感包括:對關係的滿意程度、替代的比較基準、以及在關 係的投資水準(個人投資的多寡),茲將三者配合圖 1 分別說明如下(余伯泉、李 茂興譯,2003;崔樹芸,2007):

(一)對關係的滿意程度

其中包括三項要素成本、酬賞與比較基準,前兩者意味著愛情關係中個體的 付出(成本)與回報(酬賞),而比較基準即是個體主觀對於成本與酬賞期待的判 斷。以上所述即為社會交易理論的概念,個體追求其基本假設在於以最小的付出換 取最大的收穫。

(二)替代的比較基準

意指個體對於關係品質的評價,評估是否有比現有關係品質更好選擇。

(三)在關係的投資水準

意旨個人投資多寡,其中包含有形及無形的資源與情感,當愛的關係滿意度 增加時,個人投資量隨之增加,促使關係得以繼續發展。相對著,若對關係產生不 滿,則投資趨向保守或中斷。

(28)

16

圖 1 承諾的投資模式

資料來源: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社會心理學(頁 469)。台北市:弘智。

綜合上述投資模式的觀點可知,在親密關係中,雙方有其得失考量,當事人將 會以一種理性且公平的方式進行評估,從中衡量自己在關係中的付出與收穫。因 此,當一段感情能夠維持長久關係,必定是處於該方程式的平衡狀態。換言之,愛 情關係的分手即表示當事人知覺到該段愛情關係的投資報酬率不符合期望,已不再 對此關係承諾,其原因可能是關係的滿意度下降,也可能是其他可能的選擇增多,

因而促使個體對於關係的承諾變低,進而提出分手的決議。

投資理論雖然運用在友誼關係與工作關係上獲得相當好的評價,不過,投資理 論卻有其文化差異因素限制。劉惠琴(1995)對投資理論進行本土化檢驗,從研究 結果中發現台灣大學生在戀愛關係中,對於關係成本估計較為困難,其原因來自受 到集體主義與文化規範影響,因此在對承諾的預測、個人對關係滿意度的影響不如 西方。反觀在我國文化裡,父母、同儕、人際網絡對個體的影響都很大,因此對本 土的人們來說,影響關係承諾最深的是社會文化規範,其次是關係結構,個人層次 的關係滿意度影響最小(吳宣瑩,2008)。基於此,可瞭解到不同文化觀點對關係 歷程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在理論的使用與解釋上,必須以符合國內愛情分手 現況為主要考量。

對關係的 滿意程度

替代的 比較基準

在關係的 投資水準 酬賞

對關係的 承諾

關係的 穩定度 成本

比較基準

(29)

17

參、愛情三角形理論

Sternberg 認為構成愛情的主要三大元素:親密、激情及承諾。這三個元素組 合成完美的愛,且三元素的量最好相等,形成一個正三角形,如果缺少了任何一個 元素,就不是完美的愛情(崔樹芸,2007)。此三大要素亦各別顯露了愛情的不同 面向,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吳宣瑩,2008;呂坤政,2008;崔樹芸,2007;張嘉 容,2012;陳俐瑾,2007)說明如下:

(一)親密

愛情關係中彼此心靈的契合、感覺的親近與頻繁的聯繫等,願意彼此接納與 分享溝通,並能從對方身上獲得支持與鼓勵,是關係中情緒的元素,強調感情層 面。

(二)激情

混合著浪漫、外表吸引力、和性驅力的部份,強調愛情動機意向層面,使戀 人們在戀愛過程中,有愛的需求及慾望,渴望藉由親吻、擁抱、愛撫等行為來傳達 愛意。激情或許是兩人相互吸引產生情緣的第一要素,但激情無法一直持續,它會 隨交往時間的延伸而降低,而親密感才是真正有助於維持關係緊密性的礎石。

(三)承諾

承諾屬於愛情的認知成份,包括短程與長程之企圖維持親近關係的決心。承 諾常以「發誓」、「忠貞」、「共渡難關」、「訂婚」、「結婚」方式表現在行為 上。當戀人之間的親密感、激情消失之後,承諾便是維繫愛情僅存的元素。

在親密與承諾研究上,發現具有長期且穩定的效果;而激情部份則具有不穩定 的短期強效作用。若依據愛情三元論來解釋愛情關係的結束,則可以發現當某些元 素缺少了,將會較容易導致分手結果。崔樹芸(2007)從這三元素的內涵分析發現,

缺乏親密與熱情,可能導致戀愛滿意度下降,若降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考慮結束這 段感情;而若是缺乏承諾這個元素,則情侶兩人間的戀愛關係傾向不穩,可能隨時

(30)

18

發生變化。因此,探討分手議題時,愛情三角形理論乃是重要的愛情理論基礎之 一。

肆、關係破裂模式

Duck 於 1982 年提出親密關係破裂是經由一連串、連續的醞釀過程,而且親密 關係的破裂需要經歷以下五個階段(如表 3),並涉及四個不同時期。每一個時期 蠢蠢欲動的原因,都是因為不滿的臨界點面臨爆發(林正福譯,2001),其五個階 段說明如下:

表 3

關係破裂的各個時期

破裂關係狀態與界線 當事人關注的焦點 修復的焦點 故障:

對關係不滿

關係歷程;情感上和/或生理滿足 考 量 自 己 在 關 係 中 的 價 值;互動的歷程

界線:我再也不能夠忍受這一點了 內心孤寂時期:

對伴侶不滿

伴侶的「錯誤舉止失當」;關係的 其他替代方案;與其他伴侶的關係

自己對伴侶的觀感

界線:我有理由脫離關係 兩人談判時期與

伴侶對質

關係的重新定義:爭執;消除猜忌 對未來的最適關係之信念

界線:警告你,我是認真的 社交階段:

向親友傾訴苦水

從別人身上獲得支持與協助:讓別 人了解你對問題的看法;獲得社交 支持,有人出面幹旋,改正問題根 本,或結束關係

不是:

雙方仍能在一起

(時期一)

就是:保留一些面子 界線:現在已經無法挽回了

殘局整修期:

收拾殘局,走出陰影

自我脫罪;兜售自己對關係如何破 裂、又是因什麼而起的說法

資料來源:林正福(譯)(2001),人際關係(頁 119)。台北市,弘智。

(31)

19

(一)分裂階段

在此階段,戀人雙方至少有一方對彼此的關係感到不滿,或是彼此的關係產 生了問題。如果戀人一方感受到關係中的問題,但是他相信這是戀愛關係中的正常 現象時就不會說出來。相對著也就不會進入到下個階段。反之,如果戀人一方認為 這個問題是嚴重的而且無法再忍受,則就會產生分裂,當事人的內心會開始經歷掙 扎階段。

(二)內心孤寂階段

當不滿的某一方對問題關係已經忍耐一段時間,便會出現「我再也無法忍受 了」的思考,彼此的關係便進入此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所關注的焦點在於問題或 者與伴侶的關係上,同時間也是內心孤寂的開始。不滿的一方,可能選擇不會向對 方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另一方也可能沒有察覺到這個問題的存在。

(三)談判階段

當內心孤寂的一方出現「相信自己離開這關係是對的」想法時,正也代表著戀 人談判開始。他們開始把談會的焦點放在彼此的關係上,如果彼此的關係不是正式 的,相對著會選擇較含蓄的方式處理,例如:對方可能會說:「我會與你聯絡」、

「我再打電話給你」、「下次有機會再見面」。如果彼此的關係涉及到同居或婚姻 關係,不滿的一方則有告訴對方的必要,這時候戀人之間就會有所討論,並嘗試修 補彼此關係或者決定結束關係。

(四)社交階段

如果溝通沒有助於改善彼此的關係,孤寂的一方將會出現「我警告你,我是認 真的!」、「告訴你,我是玩真的!」…等警告,彼此的關係則開始進入這一階段。

當彼此的關係破裂已經屬於公開的狀態,戀人雙方都會選擇向第三者,吐漏自己的 心聲並藉此爭取他人的支持與幫助(一個幹旋小組),希望對方能夠聽聽自己版本 與詮釋。此時,彼此的關係有可能因為人際資源的支持因而重修舊好。不過,如果 關係確定破裂,雙方將會對外提出自己與此段關係的說詞,以合理化自己對的行 為,以讓自己看來並不完全是做錯事的那一方。透過這樣的行為,對於自己將會再

(32)

20

度回到單身身分所需的緩衝,將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五)殘局修整階段

當戀人出現「現在怎麼做都無法挽回了」、「怎麼做都無濟於事了」等灰心念 頭時,便開始進入此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是在於如何脫離關係並且不傷 害自己的名譽,以確保我們的「社交信用」沒有受到損害,其目的是在為自己在一 下戀情鋪路。

伍、關係論證觀點

Baxter 從關係論證取向來看親密關係,將親密關係視為人際歷程,而非靜止、

固定的實體,人們在這些歷程中會透過持續溝通來定義或重新定義他們的關係、與 雙方共享對該段關係的感覺與需要的方式,創造了相互共享關係的感覺(余伯泉、

李茂興譯,2003)。

另一方面,親密關係可用「自主─連結」、「新奇─可預測性」、「開放─封閉」

三組對立卻又相關之力量的張力來說明(許雅凱,2005):

(一)自主─連結

當我們在情感上更親近我們的伴侶時,我們會感受到離開的需要以重獲自主;

反之,當我們情感上疏離時,則會有再度親近的需求。

(二)新奇─可預測性

我們在關係中對新鮮感與興奮的渴望,需要新鮮感刺激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在 關係中獲取安全穩定、保障以及被瞭解。

(三)開放─封閉

來自雙方自覺所能分享與無法分享之訊息的狀態,是一種遊走於傾訴及保密之 間的張力。

基於上述,Baxter(1998)認為三組力量間的張力皆在關係的任一個時間點獨立 或相互地運作著,因此親密關係總是處在一種變化的動態中,不斷的被改變、調整 與重新定義。再者,Orbuch(1992)認為情侶在分手後均會面臨到「開放─封閉」的

(33)

21

兩難。提出分手的一方,面對的挑戰是意圖結束關係,但是要如何說明分手的原 因;有可能自覺傷害對方,因此感到罪惡。如果以逃避的方式,將會使分手的過程 延長,增加痛苦或者給對方錯誤的希望,而其面對分手的方法也會促使對方憤怒並 採取報復手段做回應。

綜合上述,可以瞭解到透過關係論證取向將可以說明情侶們在愛情關係的進行 與結束皆會經驗到上述三組張力,而情侶們在分手關係上的處理方式,將會影響著 分手後的情緒調適,因此關係論證取向提供了另一個觀點看待愛情分手。

六、愛情分手理論的比較

根據上述五個愛情分手理論,進行比較如表 4,並說明如下:

表 4

愛情分手理論的比較

模式 說明

社會交易理論 成本—酬賞經濟模式,個人會在關係裡投入最少的成本,

以獲得最多的報酬,故當個人決定分手,即代表著成本與 酬賞的不平等所致。

投資模式 以投資模式來解釋愛情關係的分合,為當彼此對關係具高 滿意、高投資、低替代選擇時,愈不會導致分手結局。當 一段親密關係其本身的吸引力越低、所遭遇的障礙愈大,

以及存在其他更具吸引力的關係時,這段親密關係結束的 可能性越大。

愛情三角理論 以親密、熱情和承諾這三元素,解釋愛情關係的結束。當 愛情面臨分手狀態時,正也代表著關係中某些元素缺乏或 失衡。

關係破壞模式 焦點在於關係發展,親密關係的破壞需要經過分裂階段、

內心階段、談判階段、社交階段與善後階段。

關係論證觀點 親密關係可用「自主─連結」、「新奇─可預測性」、「開放─

封閉」三組對立卻又相關之力量的張力來說明愛情關係的 開始與結束。此外,戀人在分手關係上的處理方式,將如 何影響已分手戀人的情緒調適。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34)

22

研究者從上述不同的愛情分手理論,可以發現到社會交易理論與投資模式探討 關係互動方式,以戀人關係間付出成本是否符合心目中的報酬方式來說明愛情分 手;愛情三角理論則強調關係建立方式,以親密、熱情和承諾這三元素,說明愛情 分手三個元素失衡狀態;關係破壞模式與關係論證模式則是強調關係改變的階段,

說明愛情分手關係改變的可能發展與狀況。

透過上述不同的理論,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愛情分手,提供更多元看待愛情分手 的觀點。不過,研究者認為愛情分手具有多元性與複雜性,同時,愛情分手的真實 經驗極具豐富性和獨特性。每段愛情分手故事都有其獨一無二、無法取代的故事,

似乎很難被簡化、歸類成幾個類別。因此,個體對愛情分手後復原狀態的知覺,仍 須依賴主觀的感受與經驗以進行評估,無法透過愛情分手理論完整描述愛情分手的 全貌。

第三節 復原力理論

復原力不單只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改變逆境自我增強的動力,有別於以往從 病理學角度,探究個案問題與背後成因,而是以正向、積極角度,協助個案發現自 己的內在潛能、力量從逆境中站起來。本節將分述「復原力的源起」、「復原力的 定義」、「復原力的運作模式」和「青少年愛情分手與復原力相關研究分析」四部 份。

壹、復原力的源起

Richardson(2002)曾將復原力研究轉變分為三大部分,研究者茲將復原力研究 三大階段的轉變與內容說明如表 5:

一、第一階段:復原力特質

有別於以往,一群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於 1970 年代,開始注意到復原力 現象在那些深處於心理病態與發展過程中的行為問題兒童身上。其中,相關研究多

(35)

23

以復原力現象或支持系統描述,並看重個人面對困境的正向結果與偏向「可測量」

的角度,同時偏重危機情境、危險因子的探討研究。

從研究中,他們發現到這些兒童即使身處惡劣的環境,依舊擁有良好的能力適 應環境,並以「不易受傷的」(invulnerable)或者無敵的(invincible),甚至是「超 級小孩」(superkids)的語詞來形容他們。

Rutter(1993)認為「不易受傷的」意涵一詞有三個涵義,第一,強調困境是絕 對的(absolute),而且困境對個人是絕對困難,沒有任何益處。第二、強調個人特質 是用來對抗困境的,所以個人特質是對抗困境裡危險因子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唯一 的資源。第三,特質是個人天生的以對抗環境,排除個人增加能力來對抗困境(林 姿穎,2004)。不過,Rutter 認為「不易受傷的」意涵並不能完全描述復原力的概 念,因此「不易受傷的」(invulnerable)的概念也逐漸被復原力(resilience)所取 代。

另一方面,學者也從研究結果中發現那些幫助個人免於受到惡劣環境傷害的保 護因子。保護因子就是能調節或緩和暴露在危機因子中的影響,其結果會降低負面 行為的發生率,或增加成功適應的結果。蕭文(2002)歸納七點個人復原力特質的 特點:

(一)具幽默感並對事件能從不同角度觀之。

(二)雖置身挫折,卻能將自我與情境做適度分離。

(三)能自我認同,表現出獨立和控制環境的能力。

(四)對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來導向的特質。

(五)具有向環境或壓力挑戰的能力。

(六)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技巧。

(七)較少強調個人的不幸、挫折與無價值感或無力感。

綜合上述,研究者歸納整理早期復原力的研究結果,個人內在因子包含認知因 素(樂觀、智慧、創造力、幽默、信念系統、意義產生、欣賞個人的獨特等)與特殊 能力(因應策略、社會技巧、學習能力、記憶能力);環境因素則包括社會支持、連

(36)

24

結與生活事件(郭珮婷,2007)。但是,從社會支持因子中發現,個人並不是被動 的接收社會的支持,相對著,社會支持是在相互互動中產生的。因此,復原力研究 已不足以用因子的觀點來瞭解,需要延伸進行探討因子的動力過程。

二、第二階段:復原力過程

在 1980 年代之後,學者們認為個人抵抗壓力的能力,是個體在面對危機的情 況中與環境交流互動、相互影響之下而產生對抗逆境的復原力。

在此階段對復原力的定義較偏向適應(adaptation)和能力(competence)的觀 點。Rutter 則認為過程和機制決定了復原的能力,並非是個人特質(林姿穎,

2004)。因此,復原力研究應該脫離看重危機因子與保護因子的研究方向,其原因 來自於保護因子與環境之間是具有適配性的,縱使個人擁有再多的保護因子,也不 見得能夠確保個人不受到傷害,甚至還可能有害。同時,也認同復原力為過程的觀 點是危險因子變項的觀點轉變為危險和保護機制及和危險狀態的協調過程。

另一方面,Rutte(1987)提出「不易受傷」和「保護機制」概念不同之處(引 自林姿穎,2004):

(一)除了說明個人過去良好的社會關係外,更應該瞭解個人過去的關係是如何影 及改變個人生命的困境。

(二)保護的過程(proyective processes)比缺乏受傷特質(absence of vulnerability)

的描述更好,因為經驗和固定的特質是不同的。

(三)保護機制的概念可以展現個人面對困境時,促使個人有正向因應結果的主要 影響因素。

因此,復原力的概念已經從絕對觀點轉移到相對的概念,也從固定不變的特質 或能力轉變成流動的狀態,並在交流互動的動態過程觀點中,探討個人身處困境 時,如何與環境互動與因應困境所發展的能力。

三、第三階段:天生的復原力

在此階段,復原力看重個人在困境過程中的痛苦與掙扎,並認為復原力特質是 經過心理分裂(distruption)和再整合(reintegration)因應困境的過程所獲得。

(37)

25

Richardson 於 2003 年更以教育和諮商目的,提出復原力模式的概念描述個人在面對 困境時,個人內在心理歷程的變化與因應結果(林姿穎,2004),並重視不同層次 與人類適應和發展的科學相互整合。

此外,隨著後現代主義的盛行,心理健康模式逐漸興起,推翻以往傳統心理治 療聚焦在個案的負向假設與病態的模式。因此,復原力研究概念開始從「個人復原 力能量來源從何而來」進而相信復原力是一種精神上的來源與天生復原力的概念,

以正向的角度重視個體的力量與資源,並強調個體內在追求「什麼是對的」(what is right)、「什麼是有效的」(what is working)與「什麼是有幫助的」(what is improving)。

表 5

復原力研究的發展與轉變

階段 描述 結果

第一階段:

復原力特質

現象描述復原力的特質與支持 系統預測社會和個人的成功。

特質、資產或者足以幫助人 們從困境中成長的保護因子 的列表(例如:自尊、自我效 能、支持系統) 。

第二階段:

復原力過程

復原力是因應壓力、困境、改 變或者導致在自我認同、強化 和豐富保護因子的行為上。

描述分裂和再整合的過程中 獲得復原力特質,這在第一 階段有描述到。幫助個案或 學生在復原力再整合歷程回 到平衡區,以及整合過程中 伴隨失落情緒的這兩個結果 之間做選擇。

第三階段:

天生的復原力

後現代觀點與學問,能夠對個 人或團體有動機性的力量、創 造新經驗以及利用這些力量。

幫助個案和學生去發現和運 用力量,使個人朝向自我實 現和從分裂後再整合的歷 程。

資料來源:“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by Richardson,G. E.,2002,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p.308.

(38)

26

貳、復原力的定義

復原力是個人的一種能力,可能抵擋逆境並維持合宜的行為。這個詞是借用英 文牛津字典中對此字的定義:「個體在歷經不愉快的經驗如震驚、傷害後,能很快 回復好情緒的能力」,在研究中強調「彈回」(rebound)、「復原的力量」(power of recovery)與功能的彈性(functional flexibility)(郭珮婷,2005)。此外,McEwen

(2012)表示復原力大多為一種涉及恢復的能力,且能夠承受與克服逆境與困境所 帶來的影響,以達到良好的適應。

再者,復原力的發展深受後現代的思維影響,強調在不同的背景、架構下,瞭 解在不同脈絡中所呈現的個人復原力。因此,復原力的定義是根據特定文化、特殊 脈絡,例如: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年齡、種族、性別…等賦予意義,藉此呈現多 樣化。

研究者綜合復原力相關學者的研究,歸納出復原力的定義面向,分述如下:

一、復原力在逆境中會被激發

復原力是指對負向情境之正向適應反應,因此有些研究復原力的學者認為,排 除了不利情境,復原力則無從發生。同時,Rutter 認為個體在面對危機因子的時 候,復原力的作用才會顯而易見(顏郁心,2002)。而曾文志(2005)也提及復原 力的現象是發生於顯著的逆境背景之中,如果缺乏暴露於逆境條件,只能算是正常 的能力發展,不能稱之為復原力。基於上述可知,只有當個體面臨威脅或危機的情 境之下,復原力的作用才會展現出來。

二、復原力是一種「良好適應」的結果

Walsh(2003)在 Higgins 的研究中發現,那些成功克服孩童時期所遭遇困境的 復原力成年人,並不是從未受過傷害,或是他們很容易彈回(bounce back)生活,

而是他們在經驗痛苦的過程中是「掙扎的很好」(引自郭珮婷,2007),因此能夠 返回正常的生活狀態。此外,復原力是一個有系統的能力,能夠運用自身的力量去 因應外在環境的改變(Thomas1,Keegan,Barry,Layte, Jowett,& Charles,2013)。

(39)

27

基於此可知,復原力並不只是彈回與前進的驅力,而是一種讓自己在痛苦中掙 扎的很好的能力。這種能力將是幫助個人成功與積極適應生活,並運作內在與外在 資源解決發展階段議題的能力,藉此開拓健康的因應策略。

Masten(2001)曾提及個體在適應或發展上結果的好壞,是判斷個體是否具有 復原力的標準之一。換句話說,當個體必須在困境或危機之中,仍然具有良好的適 應結果,才能算是有復原力。此外,曾文志(2005)強調復原力需要有達成正向適 應的結果,如果結果為不良好,那麼復原力的現象也將就不會存在。因此,復原力 的展現代表著有良好的適應結果,正如 Graugaard(2012)所提出復原力是社會生 態系統的主要特徵,能夠對環境與系統的改變,進行有效與彈性的因應。

三、復原力的展現與個人具有的某種特質或能力有關

Waters 和 Sroufe(1983)指出個人在面對困境時,往往是主要決定者,且有能 力的個人會被認為能夠使用相關內外在資源去克服困境,以達到發展階段上正向的 結果(顏郁心,2002)。因此,個人所擁有的能力或特質,就成為促動復原力發展 的關鍵要素。

再者,蕭文(2000)復原力乃個人所具有的某種特質或能力,使個人處於危機 或壓力情境之中,能夠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因此,朱森楠(2001)整理各學者 之研究,提出這些特質或能力包括:有責任感、彈性、良好性格、幽默感、樂觀信 念、內控歸因、良好智能、宗教信仰、社交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未來希望感、目 標感、自我動機、控制衝動、延宕滿足、情緒與負向感受的調節能力、同理他人的 能力…等。此外,García 與 Calvo(2012)表示,復原力是創傷後成長的概念,且 為個體在面對困境時常會出現的普遍現象,能夠促使個體在面對困境時,以良好的 適應方式面對,其中較常見的態度為正向與積極樂觀。除此之外,蔡素妙(2002)

表示個體如具有某些能力,例如:具樂觀、幽默、內控、自我效能、解決問題能力,

將較能擁有復原力。

另一方面,蕭文(1999)也指出,這些特質或能力可能是先天的、或個人早年 的生活與學習經驗、抑或是危機事件後的個人學習經驗而得。因此,復原力可以說

(40)

28

是個人所具有的特質或能力,能夠有效運用內外在資源,幫助個人在逆境中有良好 的適應結果。

四、復原力是一種動態交互作用的動力過程

Johnson 和 Wiechelt(2004)指出復原力是一種動力過程,是從個人、事件與 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產生。這個定義相似於復原力是危險因子與個人內在或環境的保 護因子相互影響的過程(郭珮婷,2007)。因此,個人的復原力不能單從某一危機 事件判斷,須從時間和空間來瞭解個人與環境互動過程,才得以對個人復原力的現 象有所了解。此外,復原力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能力來產生或維持個人心理層面的辯 證,以獲得正向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包括復原力隨著個人不同的生命階 段而有不同的改變或發展(許素玉,2007)。

再者,Gu 與 Day(2013)復原力常涉及個人特質以及外在環境因素,其中的個 人特質並非是單一種特質,而是多樣且複雜的特質所影響的。擁有復原力個體在其 失落事件中面對內在失落,會展現世界觀、自我增強、對自我有較具體的認識、管 理負向情緒與增加正向情緒、接受死亡的觀念和與逝者保持連結等面向(涂冠如,

2008)。除此之外,Garmestani 與 Benson(2013)認為復原力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人們透過復原力讓自己在面對外在的干擾或內在改變時,能夠有效地適應與因應。

因此,復原力是不固定的,會隨著情境的變遷、個人經驗與各方面因素,透過個人 與環境的互動而有不同的型態或改變,讓自己有更多成長。這表示復原力並不是一 個結果,而是一個豐厚生命的歷程。

綜合上述,對於復原力的定義可從逆境、良好的適應結果、個人的特質能力與 個人和環境互動的過程,這四方面來做理解。此外,復原力的認識也可以從三種不 同的角度來看待復原力的內涵(郭珮婷,2007):

(一)以「能力」的觀點出發,強調復原力是個人所具有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能 夠幫助個人在逆境中彈回復原,避免負向結果的產生。

(二)以「歷程」的觀點看待,復原力並非是單一的能力而是一種流動的狀態,出 現在個人面對危機逆境時與環境互動之中,在個人與環境彼此相互作用之下,

數據

表 5  復原力研究的發展與轉變  階段  描述  結果  第一階段:  復原力特質  現象描述復原力的特質與支持系統預測社會和個人的成功。  特質、資產或者足以幫助人們從困境中成長的保護因子 的列表(例如:自尊、自我效 能、支持系統)  。  第二階段:  復原力過程  復原力是因應壓力、困境、改變或者導致在自我認同、強化 和豐富保護因子的行為上。  描述分裂和再整合的過程中獲得復原力特質,這在第一階段有描述到。幫助個案或 學生在復原力再整合歷程回 到平衡區,以及整合過程中 伴隨失落情緒的這兩個結果 之間
圖 2 復原力模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chose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access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y commodities, institute of emphasis from

This paper aims the international aviation industry as a research object to construct the demand management model in order to raise their managing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Baoshan sand and Xiangshan sand were first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TD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For the next nitrogen delivery system, In this study, the high-tech industry, nitrogen suppl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innovative curriculum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program and activitie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Syllabuses regulated

This research adopts Technology Accepted Model (TAM), which was brought out by Davis in 1979, to verify the use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eighth-graders using on-line tes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