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所羅門的偽證》校園法庭的善與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所羅門的偽證》校園法庭的善與惡"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杜明城 博士

《所羅門的偽證》校園法庭的善與惡

研究生: 陳冠綸 撰

中華民國 一 O 七 年 七 月 十三 日

(2)
(3)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所羅門的偽證》校園法庭的善與惡

研究生: 陳冠綸 撰 指導教授:杜明城 博士

中華民國 一 O 七 年 七 月 十三 日

(4)
(5)
(6)

誌謝詞

謝謝本人在兒文所二年的期間,所受到的人、事、物的關照與學習。

特別感謝一同征戰的夥伴昱婷,還有嘉欣與宣廷,有你們一路的陪伴

與鼓勵本人才能持續堅持,替撰寫論文過程的煩悶添上了不少歡樂與

打氣。以及與一 O 五級同學們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都讓本人感懷在

心,攻讀研究所的酸甜苦辣有你們的相伴,更增添回憶的韻味,謝謝

在兒文所遇見的一切。

(7)

《所羅門的偽證》校園法庭的善與惡

作者:陳冠綸

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所羅門的偽證》是宮部美幸針對社會現象有所發想的著作,作者成長的背 景和累積的社會經歷,造就了她敏銳的洞察力,使得她能對社會提出所存在的問 題並加以探討。此文本呈現的社會問題,是日常生活中不論成人或青少年都會遇 到的課題,藉著身分的差異,凸顯了角色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本論文的重點在於探討「校園法庭」的形成與意義。「死亡」、「告發信」是 構成「校園法庭」的要點,從「死亡」看見人性戒慎恐懼的心境,「告發信」則是 看見角色之間的衝突關係與被忽視的校園霸凌,從而探究架構在「校園法庭」背 後所呈現出的社會面貌與問題。

結論,觀察《所羅門的偽證》中刻劃的青少年形象與過往的差異,以及「校 園法庭」的「校園」與「法庭」之間的關聯性,探究「校園」與「法庭」之間所 重疊的概念與問題。

關鍵詞:《所羅門的偽證》、推理小說、校園法庭。

(8)

The Good and Evil of Campus Courts in Solomon's Perjury

CHEN GUAN LUN

Abstract

" Solomon's Perjury " is a book written because of the social phenomena. The author is Miyuki Miyabe. The author’s background and accumulated social experience make her have a keen insight that she can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society and explore them. The author also shows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roles under differences of identity.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form and meaning of " Campus Court ", and to se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oles and the neglected campus bullying by " Informed letter " , Therefore , it can explore the social and problems behind the " campus court ".

In the conclusion , this study observ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 of present juvenile and the past from " Solomon's Perjury ". This theory also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of " campus " and " court ", and the overlapping concepts and issues between " campus " and " court ".

Key words : Solomon's Perjury , Detective fiction , Campus court .

(9)

目 錄

第壹章 緒 論 ---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0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方法 --- 06

第四節 文獻探討 --- 08

第貳章 構成校園法庭的起點 --- 16

第一節《所羅門的偽證》故事摘要 --- 16

第二節《所羅門的偽證》所呈現的社會面貌 --- 23

第參章 追查校園法庭的線索 --- 36

第一節 從死亡理解生命承載的情緒 --- 36

第二節 從告發信看見角色之間的衝突關係 --- 45

第三節 從校園法庭中看見被忽視的霸凌文化 --- 50

第四節 校園法庭的誕生 --- 54

第肆章 檢視校園與法庭所相呼應的面向 --- 58

第一節 建立社會規範的重要性 —— 法律與道德 --- 58

第二節 落實法律與道德的目的 —— 思辨能力 --- 64

第三節 從教育外學習法律與道德的概念 --- 70

第伍章 結 論 --- 76

參考書目 --- 80

附 錄 --- 85

一、附錄一 宮部美幸作品集 --- 85

二、附錄二 博客來 OKAPI 閱讀生活誌人物專訪 —— 宮部美幸 --- 88

(10)

三、附錄三 商周出版社 —— 人與法律系列 --- 98

(11)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筆者從小不喜歡閱讀,更準確的說法是不喜歡閱讀字數多的書籍,比起那些 篇幅長的散文、小說文本,看得更多的是沒有太多文字敘述,圖像佔了七成以上 的漫畫書。不過,也是這種類型的閱讀,知道了《羅密歐與茱麗葉》世紀偉大的 愛情故事,雖然沒有感受到原文字句間組合的魅力所在,但也感受到了他們之間 令人感傷的愛情。然而,字數多的文本類型中能夠引起筆者極大興趣的,唯有推 理小說,有拿在手上捨不得放下的吸引力存在,只要一會兒功夫就栽進書中世界,

估計有好一陣子抬不起頭了。

推理類型的小說魅力何其強大,它能激盪讀者的腦力,挑戰讀者判斷力的特 質,使讀者讀到廢寢忘食,常常欲罷不能。其中,推理小說中以偵探辦案為主的 偵探小說,在《偵探小說的魅力》一書中,提出魅力所在,「偵探小說的價值存 在於它的情節結構中,存在於它與讀者間的關係之中。」1 它帶領讀者一步一步 偵查辦案,一起經歷過程的高潮迭起,最終破解謎團。筆者想這樣的魅力適用在 所有推理類型的小說上,推理小說都是「謎」推疊起來的,方法不盡相同,但一 樣的是,謎團總要有人去解開。

每本推理小說都乘載很多的故事,雖然故事類型不同,但打開書的那一刻起 都變得一樣,要讀者接收的資訊往往超出想像,訊息會源源不絕地跑進腦海中,

因為書中涵括的不是只有一個故事,還會有接下來好幾個故事。推理小說五花八 門的類型中,如京極夏彥的《姑獲鳥之夏》,故事是以中國傳統妖怪——產女2

1 侯敏,《精彩推理:偵探小說的魅力》,台北:秀威資訊,2010。頁 ii。

2 產女,又名姑獲鳥,夜行游女、天帝少女、鬼鳥,最早起源於中國,可化身兩種即天帝少女 和夜行游女,也是姑獲鳥與夏獲鳥,姑獲鳥抱走孩子,夏獲鳥撫養孩子。後流傳至日本,成

(12)

原型,使用推理的手法佐以科學的解釋,帶讀者認識千年前就已存在的妖怪。不 僅用嶄新的題材滿足推理迷們求知求新的新鮮感,也讓讀者知道故事中還存有其 他的故事。故事與故事連結的原因,出乎意料引發的好奇,還有追查真相時熱血 沸騰的過程,都是閱讀推理小說所能帶來的享受,這對筆者來說就是魅力所在。

筆者在決定論文研究題目之前,與指導教授杜明城老師討論的過程中,閱 讀了老師所推薦宮部美幸《所羅門的偽證》這部著作,看完書封與書背的介紹,

尤其書背那一句引用自菲利浦‧狄克〈準人類〉裡「孩童懵懂無知;然而它們無 所不知,甚至知道的太多。」的話,簡潔但很有重量,已經迫不急待進入故事裡。

文本有別於其他推理小說以懸疑或犯罪事件為背景,常以較不符合現實的方式解 釋去解決事件,像是那些經典的作品中,神通廣大的竊盜專家亞森羅蘋,還是異 於常人擁有敏銳觀察力的神探福爾摩斯等,因為形象鮮明深植人心,是值得大家 效仿或致敬的對象,而有太多類似的作品問世。

《所羅門的偽證》故事發生在雪花紛飛的聖誕夜裡,城東第三中學陳屍一名 該校生的屍體,對比剛開始成人們的戰戰競競,青少年們則顯的事不關己,因為 追查真相不是他們能做到的事情。文本中,仔細地描繪出成人與青少年在面臨日 常生活中的問題時,所形成的強烈對比,因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訴求,

像是在平靜的湖水中丟下一顆石子,水紋不斷地向外擴散激起陣陣漣漪,他們之 間的矛盾漸漸地浮現檯面。調查的結果,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種解脫,而那還 有的一小部分的人來說事情根本還沒結束。而這成為一個契機,有誰抓住了機會,

匿名寄出一封一百三十八字的告發信,隱藏寄件者迫切的情緒,為什麼這時候才 決定將自己所見所聞的真相公布於眾,還引起一連串的騷動。而為何真相出現了,

周遭的騷動還未停止,該相信誰說的,是成人們調查的結果,還是告發信上的告

為日本流行的妖怪之一。

(13)

解,真相到底是什麼,究竟有誰、又有什麼方法能真正停止這場騷動。既然誰都 沒辦法知道真相,讓站在第一線上的青少年們意識到有追查真相的必要,不只是 為了自身情緒上的解脫,也為了自己的聲譽和權益,要掙脫扣在身上無形的枷鎖,

就在發誓絕無謊言,且公平公正又具有效力的法庭上,找出真相解開枷鎖。

當筆者閱讀到「法庭」此一情節,感到特別有興趣,作者設計「校園法庭」

作為所有事件的結束,也是一場對青少年來說被迫長大迎來的成年禮。故事是有 感於日常生活的某種狀態,透過書寫做到間接提出問題,檢視並剖析問題中的細 節。因此內容飽含了對社會的關懷、批判與反省,可以讓讀者意識到現今社會存 在的問題,一些需要被大眾所重視的問題,而這種類型的書寫一般稱為「社會派」

的推理小說,它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引發讀者的共鳴,因為貼近讀者現實的生活 而增添了真實感。當筆者讀完《所羅門的偽證》最後一部曲「法庭」時,思考變 的強烈,思考著青少年日常生活的環境裡,常存在著不平凡的問題,那他們又尋 求什麼辦法解決,究竟「法庭」給予青少年何等存在的意義,又讓他們面臨什麼 樣的課題去一一檢視。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研究動機產生後,目的和問題如下:

一、研究目的

作者以一名中學生死後所引爆的問題,巧妙寫出青少年與成人追逐真相的 過程中,站在各自立場的所求所需,最終,主人公們決定以模擬審判法庭的形式 為自己和所有人解套。當筆者讀到「校園法庭」情節時,很是訝異,對於青少年 們懂得思考,並了解自己的處境,找尋最有效率的方法解決,用自己的方式與權 力者之間的抗爭,姑且不論行動妥當與否,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法參與整起事件,

這樣的行為也顯示他們對於周遭的關心。筆者心中滿不是佩服青少年所付出的勇 敢行動,讓筆者想去探究作者在《所羅門的為證》所安排的「校園法庭」情節背 後,所要試著呈現出來的問題意識。目的如下:

1. 問題探討前,先了解社會派推理小說書寫特色和文本特質,發現其魅力所 在。並思考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與法律之間的聯繫,以利進行文本的探討。

2. 針對書中的「校園法庭」深入探究,了解促使「校園法庭」形成的過程,

作者在文本中所設計之情節的用意。

3. 藉由校園法庭的進行,發掘文本中所揭示的社會問題。從文本中可以看出 成人與孩子們因站在不同立場時所提出的不同訴求,探討他們在追逐真 相時的目的與各自所需的差異何在。

二、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論文聚焦探索問題如下:

1. 發現並探討《所羅門的偽證》書中的「校園法庭」給予青少年面臨什麼樣

(15)

的課題?

2. 探討《所羅門的偽證》書中成人與青少年在追逐「事件」真相時,所重視 的事物之間的差異?

3. 探討《所羅門的偽證》中,促使「校園法庭」形成的原因?以及「校園法 庭」存在的必要性與用意?

(1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方法

宮部美幸 ( Miyuki Miyabe ) 擁有日本國民作家的稱號,沒有傲人的學歷背 景,高中畢業後便進入律師事務所擔任速記員。一九八七年以新人姿態,用兩部 不同類型的作品,奪得不同文學領域的大獎,以《吾家麟人的犯罪》獲得第二十 六屆《ALL 讀物》推理小說新人獎,《鐮鼬》獲第十二屆歷史文學獎佳作。她的 創作橫跨推理、時代、奇幻的領域,是少數複雜型全方位的作家,作品豐富多元。

《所羅門的偽證》中最關鍵的場景「校園法庭」是筆者挑選為研究文本最主 要的原因之一,宮部美幸說,她喜歡描寫成人與青少年之間,「……描寫這個無 論成人或是孩子都可能遇到的日常問題。」3,如同自己所說的寫出了日常生活細 節的問題,建構出一場模擬法庭,能從過程中揭示青少年在現今社會中的生活狀 態及面臨的困境。再者,《所羅門的偽證》這部著作是繼二 OO 一年長篇大作《模 仿犯》後,花費九年執筆完成的另一部現代長篇巨著。

宮部美幸說,這是她首次寫出法庭推理場景,觸動她靈感的是一九九 O 年的 新聞,一個女高中生在上學時因快遲到,所以一路往校門衝,卻在校門關起 時被夾死,後來有學校便以此事故該如何處理為議題,舉辦了模擬審判,讓 她印象十分深刻。4

書中的「校園法庭」同樣也成為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場景了,深刻的印象成為筆 者決定進一步探究此文本的動力來源。

3 陳佩儀,《所羅門的偽證》被譽為「日本史上最好看的推理小說電影」,中時電子報,

( 2015 年 04 月 09 日,時間 04:04 )。2017 年 11 月 20 日,時間 09:13,

引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409001070-260603。

4 同附註 3。

(17)

筆者因在有限的時間及資源下,僅聚焦在《所羅門的偽證》這部著作上,雖 然,二 O 一五年由日本導演成島出拍攝的電影版《所羅門的偽證:前篇》、《所羅 門的偽證:後篇》,以及韓國二 O 一六翻拍的電視劇,但皆不列在研究範圍之內。

還有,為了充分說明社會派推理小說書寫的重要性,簡要地提及社會派推理小說 創作始祖 —— 松本清張,還有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作者,進行歸納與對比。然這 部著作是以日本社會作為書寫原型,但筆者只簡介故事摘要及整理問題,不將日 本社會文化加入討論的重點,是將重點放在探討文本中所呈現出的社會現象,針 對這些社會現象進行反思,延伸出作為研究論文的問題。

《所羅門的為證》分為三部曲,共六冊,本論文對這套豐富厚重的文本採用 文本細讀法 ( close reading ) 來研究。首先,研究文本使用的是由獨步文化二 O 一四年所翻譯的版本,分析文本中所呈現的主題與題材,並進行歸納、整理,分 析作者如何建構「校園法庭」其中的衝突與用意,從文本的深入比較中,試圖找 出作者所凸顯的衝突下與各個角色之間的拉扯,以及文本中所形塑的青少年形 象。從發散的點 ( 課題 )、點與點之間的線 ( 關係 ) ,以及點與線所呈現的面 ( 目的 ) ,分成三個部份去探討。

(18)

第四節 文獻探討

一、認識社會派推理小說

傅博,本名傅金泉,致力於日本文學、推理小說評介者、編輯,另有筆名島 崎博、黃淮、余織詩。一九五六年赴日留學,留日二十五年,期間以撰寫作家書 誌和文化時評等,擔任總編輯,創辦內容以偵探小說和評論為主的《幻影城》雜 誌等,尤其致力於本格派的研究,在當時興起的社會派熱潮中,是個重要的存在。

一九七九年返台定居後,繼續以撰寫文化、文學、推理小說評論與介紹等,寫下 超過百篇的評論文章。在臺灣三十五年間,大力推動日本推理小說的閱讀,由淺 入深出版日本推理小說集,不遺餘力引薦無數日本推理小說家及其作品進入臺 灣,在臺灣有著橫跨世代的影響力。其二 OO 九年出版《迷詭‧偵探‧推裡 ——

日本推理作家與作品》,更是將他一生對推理小說界的貢獻集結成書,整理了日 本推理小說發展的歷史。記載了「社會派」推理小說起源於二十世紀五 O 年代:

其主張是:「原本的犯案動機,一律因個人的利害關係而起,如今前上的糾 紛、愛情的衝突等等,而且這些都很類似,沒有什麼特殊性,使人感到不滿 足。我主張犯案動機需要加上社會性,如此一來,推理小說便可以增加深度 和廣度,有時還會有『提起問題』的作用。」5

社會派是日本獨有的推理小說派別,與一向為主流的本格派有很大的差異。本格 派具有幻想性謎題與高度邏輯性的寫作特徵,多使用不易發生於現實世界中的犯 罪題材,像是密室或是孤島殺人案等,偏重案情的分析,忽略人類感性的情感,

少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描寫,一切皆建立在嚴謹的理性邏輯思維之上。而社會派 保留了推理小說“謎”的特質,當作其手段,挖掘當今社會產生的社會問題,反

5 傅博,《迷詭‧偵探‧推裡 —— 日本推理作家與作品》,台北:獨步文化。頁 88。

(19)

映各種社會意象,深入淺出,研究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那些犯罪的動機由何形 成,有別於理性的邏輯,是出於複雜毫無邏輯可言的感性因素。除了富有批判與 關懷社會的精神外,還有深刻描繪人性的書寫特色。

書寫越來越成熟的社會派,開闢了推理小說新的創作方向,拓寬視野,改變 了原先處處可見的本格派推理世界。

一九五七年之後的三十年,是由松本清張所確立的寫實主義時期,當初稱為

「社會派」,事實上是在寫實的基礎上,架構推理故事,奇取材範圍擴及社 會上各行各業,五花八門很是熱鬧,但是具有社會小說應有的社會正義的作 品並不多,後來社會派這名稱雖然少用了,但是寫實仍是創作的基礎。6

社會派推理小說先驅 —— 松本清張,出生於一九 O 二年,自幼家庭貧困,又經 歷二戰後經濟蕭條的年代,為了維持生計做過許多類型的工作,如街頭小販、學 徒和朝日新聞社的廣告製圖工等,嚐盡了在社會底層的欺壓與屈辱。而這一段艱 辛的日子,為他爾後創作的題材帶來很大的發想,為他的故事情節提供了真實的 社會和心理依據。

松本清張奠定了社會派推理小說此一派別,是許多獎項的佼佼者,包括入選 第二十五屆直木獎7,及獲得第二十八屆芥川獎8等,其代表作《點與線》、《隔牆

6 同附註 5,《迷詭‧偵探‧推裡 —— 日本推理作家與作品》。頁 14。

7 直木三十五賞,簡稱直木賞或直木獎,由文藝春秋的創辦人菊池寬為紀念友人直木三十五,

於 1935 年(昭和 10 年)與芥川獎同時設立的文學獎項,是日本文學界最重要獎項之一。每 年頒發兩次。直木賞以已出版作品的通俗文學為對象,芥川賞則以高雅文學的新人作家為對 象。

8 芥川獎,正式名稱為芥川龍之介獎,乃是紀念日本大正時代的文豪芥川龍之介(1892 ~ 192 7)所設立的文學獎,並由主辦單位文藝春秋頒發給純文學新人作家的一個獎項;現今 的主辦單位已改為日本文學振興會。

(20)

有眼》、《砂器》等。他貢獻的不僅是為推理小說界帶來新的創作方向,還擴展推 理小說讀者的範圍,從知識分子消遣的讀物到一般大眾的讀者,一併擠進文學暢 銷排行榜,每當出書是銷售保證,一舉躍升為暢銷作家。對於後起之秀的作家,

有鉅大的影響力,成為了推理小說史上不可不提到的大人物。

二、宮部美幸的書寫魅力

繼松本清張後,最被世人所廣泛討論的社會派作家代表人物,是素有國民作 家之稱的宮部美幸擔當,撇除生長的時代外,她的成長背景和大前輩松本清張有 些許相似的地方,曾有過許多不同類型的工作,高中畢業後就進入律師事務所當 速記員、瓦斯催繳員等,晚上則利用時間到講談社學習寫作。在律師事務所的所 見所聞所談,讓她明白很多生活大小事的悲喜劇,而其中瓦斯催繳員的工作經驗 也獲得本人的認同,認同它確實是一份就了解社會層面的角度來看,收穫實在非 常豐富的工作。她的作品中,擅長描繪人物的特性,題材多以社會的日常生活為 主,對大部分的讀者來說,型態是接近自身生活的狀態,少了點距離感多了一份 親近感,作品中帶有的溫暖底蘊又富含對社會的批判與反省,尤其注重人性的描 繪與剖析,人與人之間的感性元素,多了這一層情感的糾葛,故事常有意想不到 的發展,結局溫馨且讓人值得回味與思考。從中可以看見她的溫柔,而因為這一 份的溫柔,深獲不少讀者喜愛,也擁有了「松本清張的女兒」這另一個的稱號。

國內有一系列以探討宮部美幸作品所進行的簡單專訪,共有五個問題,可以 給第一次接觸宮部美幸作品的讀者暖身,當中有兩個問題值得一提。提問一,接 觸第一本宮部美幸的小說是?什麼契機讓你接觸到她的作品?筆者在閱讀資料 後,《模仿犯》是最為所人熟知的作品,是巔峰的代表作。其中,有兩位讀者的 訪問讓筆者印象深刻,第一位,說《模仿犯》是他知道宮部美幸的第一個作品,

原因是看到在報紙上類似 APPLE、SAMSUNG 或名牌 LV 與 Prada 那種大版面 的宣傳,很難讓人不去在意,她能感受到版面傳達的熱情,是怎樣的作品佔據那

(21)

樣的大版面。第二位,則是先看了由森田芳光執導的電影《模仿犯》後,認為背 後應該有更大的架構,但電影沒有完全呈現出來,引起極大的興趣,才接觸文本。

提問二,你會怎麼介紹給從未接觸過宮部美幸作品的讀者?從以下訪問者的回答 中,可以感受宮部美幸獨有的情感渲染力,讀者又接收到多少呢?

宮部美幸真的是一個溫柔又溫暖的作家,即使有時她訴說的是一個殘酷的事 件,但故事終了時,總是讓人還能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讓讀者能放心地將自 己交給她。有些作者所創造的世界未必令人舒服,常在讀後產生不好的餘味,

但宮部美幸總是能讓讀者安心地追隨,感受她對這世界的愛、對人的關懷,

甚至包括讀者都是深深被愛著的。(主持人曾寶儀)9

如果要我介紹宮部美幸,我會說她是我很敬佩的作家。多產又橫跨各種領域,

創作中又有文本後設,小說探討了很多問題,不論是社會的、歷史的、時代 考據的,都可以看出絕非娛樂性的小說創作而已,所謂著作等身就是這個意 思吧。(樂團主唱陳惠婷)10

宮部美幸的小說風格,已經不只是推理的解謎而已,而是透過命案或意外事 件,提醒世人更多社會的不公義或無奈,雖然這是近年來許多日本小說作家 的共同使命,但宮部美幸算是箇中的厲害角色。(專欄作家米果)11

9 曾寶儀,【宮部美幸讀書會】曾寶儀:宮部美幸是個溫柔又溫暖的作家,博客來 OKAPI 閱讀 生活誌,( 2014 年 02 月 18 日)。2018 年 02 月 18 日,時間 18:23,

引自: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2730。

10 Tizzy Bac 陳惠婷,【宮部美幸讀書會】Tizzy Bac 陳惠婷:絕非娛樂性的小說創作而已,博客 來 OKAPI 閱讀生活誌,( 2014 年 02 月 12 日)。2018 年 02 月 18 日,時間 18:23,

引自: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2745。

11 米果,【宮部美幸讀書會】米果:宮部的小說風格,不只是推理的解謎而已,博客來 OKAPI 閱讀生活誌,( 2014 年 02 月 18 日)。2018 年 02 月 18 日,時間 18:23,

引自:http://okapi.books.com.tw/article/2754。

(22)

多數人不只推崇推理小說,也推薦跨領域的作品,無疑是肯定她書寫的能力。宮 部美幸有身為作家的使命感,勇於書寫也能駕馭,她不只重現歷史、揭發社會病 態,還發揮令人為之驚嘆的想像力,跨足各個領域不斷的向讀者挑戰,總能帶給 讀者意外的感受,是個名副其實的全能型的作家。

三、《所羅門的偽證》的讀者回響

《所羅門的偽證》於二 O 一二年在日本出版,出版後獲得許多獎項,包括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2013」12第二名、「週刊文春推理小說 BEST 10 2012」13 第二名、2013 年本屋大獎14第七名,及「《一個人》別冊 2012 年最有趣的書大獎:

國內推理小說部門第一名」。除了獎項,也一併引起廣大讀者的回響,業界有雙 葉書房代表 ── 洞本昌哉寫道是「社會派宮部的復活。」(《週刊文春推理小說 BEST 10》2012 選評)、「無論是主角、配角、臨時演員,所有角色都被描寫地有 血有肉。你我的全部或是部分,都可在本作中找到可以投射的對象。是作者所有 領域的創作中的最高傑作。」(《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2013》選評)、朝日新聞

──高津祐典,「從痛苦之中誕生的現代小說,真是令讀者感到高興。尤其是在 校園罷凌、自殺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的此刻,本作的出版可說是作者的命運吧。」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 BEST 10》2012 選評),以及來自 AMAZON.JP 一般讀者的 推薦,無不是對內容的驚豔,而被吸引。再者,二 O 一五年也被改編成電影,分

12 是由主要以面向年輕讀者發行亞文化及時尚方面的雜誌或導讀指南而出名的日本寶島社,於 1988 年開始發行的推理小說導覽書『別冊寶島』,每年皆以上一年度所推出的新推理小說進 行問卷調查,投票內容分開兩部份,分別為國內篇(日本)以及海外篇。而為了公平起見,

寶島社出版的作品並不會列入投票名單內。於 2002 年起,為了吸引募集新人作家的作品而增 設了「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獎」。

13 是日本《週刊文春》推理小說排行榜,始於 1977 年。

14 是於 2004 年設立,由書店大獎實行委員會營運的文學獎。以「由全國書店店員所選出的最 想銷售的書」做為口號,與其他文學獎的最大不同點在於評選者為「販賣新書的書店(包含 網路書店)店員」,而非作家或文學家。

(23)

為上、下兩集移置大螢幕。從這些方面看來,可以知道文本問世後,在日本引起 多大的關注。

隨後,二 O 一四年國內也翻譯成中文相繼出版,也收到來自不同專業領域 人士的回響,有推理評論人冬陽、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副教授陳國偉、

樂團主唱陳惠婷、主持人曾寶儀、作家總幹事黃國華、詹宏志及廖輝英等人的推 薦,文本內末也附上作家,同時身兼多家報章雜誌專欄的人渣文本(周偉航)更 加深入的專文解說。還有,國內出版《所羅門的偽證》的前一年,二 O 一三年獨 步文化主編張麗嫻,更是前往日本針對此書進行採訪,透過作者親自談論文本,

讓筆者對《所羅門的偽證》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從許多讀者的回響中,可以看到關注的方向不同,書中出現的細節總都會 有人注意到,一樣的是讀者感受到宮部美幸一如既往的書寫風格,細膩的人性描 述還有平凡又不失張力的內容。帶領讀者從一個中學生的死亡,發現這裡頭其實 包裝著多少問題。其中,文本最後一冊文末附上人渣文本(周偉航)的專文解說,

詳細的對文本做了分析,列出了三大值得深入思考加以探討的重點。第一,逼迫 我們尋找死亡的解釋。大多遇見死亡的我們,直覺的第一個反應,無疑是猜測死 亡的各種理由,為何而死,是面對死亡最自然的提問,也是判定結果最關鍵的根 據。讓讀有了思考,死亡形式可分為自殺和他殺兩種,同樣都是生命的逝去,但 為何而死有成千上萬的原因。他們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法律上追究的責任,自殺,

多出於身心無法承受或接受,當下生活的某一種狀態,選擇扼殺自己的性命,不 管是否是為他人所致,逝去的性命是自己的決定,無法決定性的怪罪於誰,所以 無罪,最多是道德上的譴責;而他殺,不管基於什麼原因殺害某人,擅自結束一 個人的性命,那個人必須為此負責,有罪。然而在追究死亡的同時,迎來第二重 壓力,第二,是害怕自己經歷死亡,卻沒有成長。死亡如此重大,我們會害怕自 己並未從死亡中學到什麼。柏木卓也的死在自殺和他殺之間游走,周遭的人,心

(24)

也跟著游走了,因為死亡距離自己太近了,究竟誰要為柏木卓也的死負起責任,

是「與我無關」,只希望盡快從這場災難中逃離,好讓自己心靈上獲得解脫,還 是「與我有關」,認為是自己應注意且能注意卻不注意而有的過失,將責任都往 身上攬。那身為讀者,是局外人、旁觀者的我們又如何看待,便是評論者認為的 第三重壓力,第三,是迫使讀者進入架空的情節,要求讀者自己對故事做出切身 的解讀。他提出以下的疑問:

如果你也在城東第三中學,你會怎麼做?挺身而出成為法庭的要角?裝作 完全不關心的旁人?哪位角色的作為最貼近你的行事風格?又或是你將 已全然不同創新的姿態,擠進這百萬字的巨構之中?15

相信有些讀者讀完作品時會有許多想法,或許心中也產生一樣的疑問且會試著反 問自己,至少讀者有做過一樣的事情。當然,評論者也質疑過作者誇大了這個年 紀的孩子,認為他們的世界或者心智還尚未成熟到可以精準駕馭法庭這個領域,

但作者呈現的竟然是這樣一個完善的攻防戰,而且還是在實際掌控一切的成人面 前,實在讓人不去質疑執行的可能性。16

評論者周偉航最後也替質疑的心態提出一些佐證,是他依據自身在大學授課 的經驗,絕大多數的學生缺乏意志力與執行力,連思辨能力也實在難以有書中如 此專業的表現。文本所凸顯的是青少年積極主動的面向,不再默不作聲,跌破多 數人的眼鏡,再次抨擊總認為孩子是童言童語刻板印象,如同作者在故事開始前 引用菲利浦‧狄克 ( Philip K.Dick ) 的話「孩童懵懂無知。其實孩子幾乎無所不 知,甚至知道得太多。」青少年也和成人一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勇敢行動是他

15 宮部美幸著,王華懋譯,《所羅門的偽證Ⅲ:法庭》,下冊,台北:獨步文化,2014。頁 387。

16 同附註 15,《所羅門的偽證Ⅲ:法庭》,下冊。頁 386 ~ 387。

(25)

們對這個社會關切的表現,是為了自己或是其他的目的也罷,絕對不是默不關心,

也不是毫無情緒,只是沒有管道可以讓他們表現,所以,當他在再想想那些因柏 木卓也的死,逐漸受到壓迫的學生,又不無可能弄個縮小版的法庭來審理。

(26)

第貳章 構成校園法庭的起點 第一節《所羅門的偽證》故事摘要

《所羅門的偽證》分為三部曲,共六冊。架構如此長篇的小說,作者的靈感 來自一九九 O 年一則新聞,一個女高中生在上學時,因為快遲到用衝的進校門,

卻在校門關起時被夾死了。後來,學校為此事舉辦校園模擬審判,討論這個事故 該如何處理。因為作者本身的經歷與背景,當時有所留心,也參與觀摩模擬的審 判,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有耗時十五年構想,九年連載,字數達一百八十 萬字的長篇鉅作,出版後所引起的關注,用長據銷售排行榜冠軍長達三個月來證 明,可想而知故事情節安排之縝密有多精彩。推理小說擅長引發讀者求知的慾望,

向著似虛幻又似真實的故事情節欲罷不能,其中的社會派推理小說顯得更加強 烈,而對此許多人抱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覺得小說皆是虛構,如何真實都不能 與現實相提並論,有些人則持反對意見,雖是虛構,但事後帶來的衝擊卻不容忽 視。不容忽視作者眼裡看見的社會型態,檢討、反映社會的核心問題,細膩且果 斷的書寫可以替忙於生活的人們帶來些思考。而宮部美幸會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對 象,進一步觀看她筆下詮釋的故事、情節還有人物,她眼裡所看見的事物,她心 理所關注的層面,她引起廣大讀者什麼樣的共鳴,是如何書寫著不誇大其辭又貼 近生活的瑣碎事件,帶領著大家有意識的審視當下的社會狀態。

一九九 O 年,飄著雪的聖誕夜裡,城東第三中學側門內陳屍一名該校二年級 生的屍體 —— 柏木卓也,屍體至隔天早上才被同班同學野田健一意外地發現,

成了第一發現者。柏木卓也自從與校內不良三人幫,大出俊次、橋田祐太郎和井 口充三人在自然科教具室發生衝突後,有好一陣子沒去上學了,連父母和校方的 關心與訪察都無動於衷,依舊拒絕上學。本人也說過「不管老師來幾次都一樣,

他依然不會去上學,原因絕對不是出於自然科教具室的衝突」這樣的話,雖然大

(27)

家很難不去聯想這個是絕對的主因。在學校眾所皆知柏木同學是很孤僻的人,只 有少數人和柏木同學相處過,但跟柏木同學相處過的人,都用「他,怪恐怖的」

一句話來形容他。柏木卓也在誰都沒注意的聖誕夜裡墜樓,讓夜裡下的雪往他身 上堆了一層,掩埋了雙眼冷淡仰望天空的屍體。柏木卓也死後沒有留下遺書,自 殺或是他殺眾說紛紜,留下了滿滿的疑問。而父母不論是在警方調查時,還是葬 禮上的弔詞,都表明他們早已經察覺到孩子的不對勁,警方調查結果為自殺,他 們不意外,因為那孩子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警方從沒有遺書、屍體檢驗報告的 結果、詳細調查,加上父母的告白,最終,柏木卓也的死是以自殺結案。但,以 為的結束卻是個開始,柏木卓也的死只是被點燃的引線,後來將有多少人受到衝 擊,背後有多少需要處理的情緒和被重視的問題,是這時的誰都沒有想到,有一 封信即將引爆所有的問題。

一封告發信暫時推翻了警方的結論,再次擾亂了校園秩序,教師、學生和家 長無一倖免,只要和柏木卓也沾上一點關係的情緒都被影響了。告發信裡這樣寫 著:

告發信

城東第三中學

二年 A 班 柏木卓也同學 不是自殺的

他是 被殺的

他被人 從學校屋頂推下去 聖誕夜那天

我看到了 我目擊現場了

(28)

柏木同學 發出尖叫 把他推下去的

是二年 D 班的 大出俊次 橋田祐太郎 井口充 也幫忙了 他們三個人 哈哈大笑 跑掉了 拜託

在好好調查一次 這樣下去 柏木同學 實在太可憐了 拜託

請通知警察 我衷心懇求17

匿名的告發信,總共只寄給三位,分別為津崎校長、藤野同學和導師森內老師。

信中明確的目擊證詞,直接推翻先前自殺的結論,需要重新思考他殺的可能性了。

確認告發信的真實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校方認為只要等待風波過去即可,畢竟 大出同學他們害死柏木同學的流言,早在第一次家長會議時就已經存在,此外,

調查過程也沒聽過大出同學推柏木同學墜樓如此明確的目擊證詞,因此校方斷定 惡作劇的成分相當高。但,同時身為藤野同學父親和刑警兩種身分的藤野剛,持 有和校方不同的看法,如果告發信中「請通知警察」是真實迫切的告白,那他認 為不能只交給校方處理,因為寄件人明白校方會認為是有人惡作劇的機率極高,

最後會不了了知,否則不會思想縝密地將其中一封寄給父親是刑警的藤野同學。

藤野先生主張,應該不論告發信真或假,都需向警方請求協助,重新調查,不能

17 宮部美幸著,王華懋譯,《所羅門的偽證Ⅰ:事件》,上冊,台北:獨步文化,2014。頁 242 ~ 243。

(29)

無憑無據地,只因為一封匿名,還用直尺掩飾字體的信,就讓大出同學他們被人 指指點點,即使他們平日素行不良,問題多端。有著衝擊性證詞的告發信,藏著 誰也不明白的情緒和目的,唯有知道寄件者是誰,理解他,才能解開真相。

前鋒新聞是以社會新聞為主,也關注教育問題和校園新聞,常製作成專題報 導的電視節目。而隸屬前鋒新聞的記者 —— 茂木悅男,他表示有一封上面收件 者是該校老師的告發信,不知為何寄到了電視台,剛好他對信件上的事件很感興 趣,因此想前往學校採訪柏木同學的事情。茂木記者非常積極的調查柏木同學過 世的原因,他認定告發信不是平白無故的出現,柏木同學有他殺的可能,但更令 他在意的是,背後究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好讓學校把事情演變成這樣,就 算學校拒絕採訪,他也要親自調查做成專題報導,要讓所有人知道學校或是警方 試圖欺瞞了什麼事情。因為媒體的攪和,讓原本「柏木卓也可能遭人殺害」的疑 心已經變成「柏木卓也是遭人殺害」的事實。發現柏木卓也屍體當天,校長保證 會釐清事故的原因,且不會影響各位同學的生活,但事實上,校園從沒有真正平 息過,媒體的揭發只是剛好成為一個媒介,讓所有事情有個管道全部爆發出來。

從柏木同學過世後,校方沒有對柏木同學遭到陷害的傳言做澄清,才有機會被人 利用,是由告發信的形式,還意外被媒體公諸於世,媒體的效應,使得學生和家 長都為此感到惶恐不安,對學校至今的處理方式也感到失望與不滿。

原本應該寄給導師森內的信,陰錯陽差寄到了電視台。為此森內老師變得心 力交瘁,雖然大家都明白她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但還是千夫所指指責她的身分竟 做出這樣的行為,沒有人可以為她證明清白。因媒體的影響,為校方、學生和家 長帶來不安穩的生活,為了正式平息風波恢復校園的平靜,學校正式對外招開記 者會,說明此次引發騷動的始末,澄清媒體誤導的風向,等於是對電視臺發出告 誡,最後以津崎校長的辭職,還有森內老師的懲戒,正式畫下句點。

(30)

柏木同學雖然在學校沒有朋友,過世後,班上同學都還為他悲傷,畢竟有人 死了,何況是同班同學,理所當然被當成一件值得悲傷的事。舉辦喪禮時,班上 同學都前往祭祀,很多人都哭了,但藤野涼子沒有哭。藤野涼子是城東第三中學 唯一收到告發信的學生,她一開始就決定交給父親和學校處理,相信他們,讓自 己置身事外。直到班上有同學遭遇嚴重車禍,事情還發生在媒體報導柏木卓也事 件後,且學校召開緊急家長會議的隔天,時間點實在過分巧合,讓班上同學開始 臆測告發信的真實性,部分同學還認定該名傷者就是告發信中的目擊者。當下聽 見毫無根據的猜想,藤野涼子才意識到所有學生中只有自己收過信,這事實讓她 凍結了,開始認真思考「她收到告發信」的意義,是不是對方期望她做出什麼行 動,然而她太過隨便看待,選擇袖手旁觀,才會造成現在這樣的結果。

大出、橋口和井口同學沒有因為被當成殺死柏木同學的嫌疑犯而沒有來上 學,但中間有發生對他校學生使用暴力,比起過往,事態太過嚴重而被送進警察 局,以往再怎麼不良的行為都不曾送進警察局過,因此盛傳他們殺害柏木同學的 傳言更具說服力了,至此有好一段時間都不來上學了。此次暴力事件有警方的介 入,讓橋口同學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竟改邪歸正開始上學,不畏傳言的和一般 學生一樣上下學,還參加了籃球社社團的練習。井口同學則是寒假結束後才來學 校,只因為要質問橋口同學一些事情,當天就傳出意外,兩人發生扭打,井口同 學意外從學校三樓的窗戶墜落。至於帶頭的大出同學,一次偶然在路上遇到藤野 涼子,他問涼子「你們也認為是我幹的吧?」,涼子肯定的告訴他「我不明白其 他人怎麼想,但我不這麼認為,我想我的朋友們也是。」從他們簡短的對話,涼 子明白了對大出俊次來說,證明清白才是他最迫切需要的,但他本人並未意識到。

涼子要大出俊次像橋口一樣來上學,這樣他就能知道學校對於他的看法,還有一 切他好奇的事,但他拒絕了,拒絕出現在他口中的那種蠢學校。不論發現告發信 與否,前後進行的兩次調查,校方和警方都未曾與大出俊次和其他兩位小跟班當 面訊問,選擇相信他們的為人,所以未正式地向其他人證明「他們殺害柏木卓也」

(31)

只是個傳言。雖然他們平日素行不良,問題多端的形象無法抹滅,但也不能無憑 無據地,就讓大出同學他們被人指指點點,過著像犯人一樣的生活。從三人幫的 行為可以知道他們各懷心思,但都只想證明一件事,柏木同學不是他們害死的,

絕對不是他們幹的,沒人顧及他們的情緒,也沒有人相信。

暑假過後,藤野涼子他們將升上三年級,也意味著即將畢業。根據城東第三 中學的傳統,準畢業生須製作畢業成果展,整理回憶正式的為中學生活畫下句點。

這天,全三年級生都集中在體育館,大家熱烈地討論畢業成果的主題,唯獨前二 年 A 班的氣氛嚴肅緊張。身為班長的藤野涼子開口了,她說,井口同學發生意外 提早放學那天的途中,有些前 A 班的同學聚在一起,聊了自柏木卓也死後發生的 許多事,當天彼此成為最好的陪伴者。告發信、松子同學不幸身亡、校長津崎請 辭、森內老師懲戒免職和井口同學墜樓,都是自柏木卓也過世以來到現在發生的 一連串事情。他們因為信任了學校和警方,才有太多令人悲傷的事情,和太多需 要釐清的問題發生,如果早一點重視這些問題,現在就不會把大家的生活周遭弄 得一團亂了。藤野涼子鼓起勇氣向眾人提議「我們一起找出真相,一起調查出真 相。」把我們的疑問,什麼是真的?誰在撒謊?是不是有所隱瞞?沒有一件事情 是清楚的,我們聽到的全是流言與臆測,班上的同學都死掉了、都受傷了,沒有 人可以真正理解我們的感受,我們真的覺得受夠了,真相就由我們親自找出,就 算有人不贊同我們的行動,我們也要解救自己。

最後的審判場所確定了,暑假將在校園體育館內舉辦審理法庭,目的在於 釐清本案之真相,即使本庭作出有罪判決,被告也不會受到懲罰,本法庭檢察 官、律師、法官和陪審團全都由三年級生所組成。但被告的辯護律師不是城東 第三中學的學生,神原和彥是自願參與此次審判他校的學生,大家也都質疑根 本案毫無關聯的他究竟為何而來,追查真相的過程,他的神秘感從沒消失過,

他的確也成了法庭上最重要的人物,他是解開真相的鑰匙。今年夏天,肯定會

(32)

成為這群孩子最難忘的夏天,他們被迫與殘酷的現實社會搏鬥,使自己成長。

(33)

第二節《所羅門的偽證》所呈現的社會面貌

長篇小說有書寫的不易之處,須有完整的架構支撐長篇鉅幅,以發展出豐富 的情節,不讓故事流於空乏無趣。宮部美幸此部著作,以事件為點,複雜的人物 關係為線,再將點和線相互連接組成一個完整的面,因為作者對社會的關懷與觀 察,加上喜歡描寫成人與青少年之間日常生活的問題,才能夠賦予作品中角色細 膩的人性,鮮明且平易近人,讓讀者容易理解,讀後接收一定程度的衝擊之下會 有感而發。以下就以故事中主要的人物進行剖析,還有隨著情節走向越加鮮明的 人物,一同感受宮部美幸在現代社會所察覺到的問題,是呈現何樣貌。

一、人物的形塑 柏木卓也 ( 死者 )

柏木卓也是城東第三中學的學生,自出生以來,與健康活力充沛的哥哥不同,

是個體弱多病的男孩,就不用說生活上有多大差異。作者將柏木卓也比喻成「像 臺纖細的精密機械」18,需要有人定期細心照料,確保生命維持正常的機能,他 幾乎佔據父母所有的關愛,把哥哥的份都拿走。父親忙碌於工作以維持家計,母 親自願成了他專屬的保母,卓也成了全部的生活重心,她放棄能貼補家用的工作、

為了去好的醫院看病舉家搬到醫療環境好的地方、將變賣的汽車再買回來方便接 送,為的都是能親自確保卓也的生命。母親說過卓也與一般小孩不同,「他聰慧 到難以置信、又可愛,從剛學走路的時候就綻放異彩。那個孩子與眾不同,他有 特別的光彩。」19,父親也知道卓也的特別,所以只要是卓也提出的要求,父親 都會支持他。父母身上都背負著自己給的重擔,母親說「我必須為這個天資聰穎、

體貼、完美無缺的孩子死守上天試圖蠻橫地從他身上奪走的健康——我絕對要保

18 同附註 17,《所羅門的偽證Ⅰ:事件》,上冊。頁 139。

19 同附註 15,《所羅門的偽證Ⅲ:法庭》,下冊。頁 343。

(34)

護到底。」20,她誓言要竭盡所能保護他,直到他平安長大。

柏木卓也容易鑽牛角尖,想的太過深入,是個纖細的孩子,不管是在家人、

老師或是朋友眼中,他是會讓人要多關注多花心思了解的對像,給人整體上的感 覺就是這樣的氣質。他小學三年級時,開始對生命,或者說對於人活在這世界上 有什麼意義有興趣,一路成長來提出「『人生有意義嗎?』、『人是為了什麼而 活?』、『死亡真的是對每一個人都平等的嗎?』」21許多類似這樣的問題,變得越 來越難回答,他的煩惱都出於內心,是很哲學性的問題,沒有人可以為他的煩惱 找出答案。這次上中學後拒絕上學不是第一次,小學五年級已經有過一次,拒絕 上學的原因,不是具體的因為成績不好、跟導師處不來或跟朋友有磨擦這類的因 素而不去上學,而是受不了老師都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不滿學校對學生都一視 同仁的態度,認為學校淨是個堆疊垃圾的垃圾場、惡的根源,是個沒有意義的地 方,到現在還是這樣覺得,實在沒辦法適應,才又拒絕上學。

直至小學五年級上補習班遇見神原和彥後,柏木卓也終於遇到可以為他找到 生命意義的人。神原和彥成了他的救命草,他認為神原和彥不應該是像找到人生 意義,生活如此正常的小孩,是應該要過更悲慘的生活才對,因為他的母親是被 喝酒成癮的父親失手殺害而死,父親隨後也自殺身亡,他沒有父母,是殺人犯的 兒子,而我是正常、成績優秀、具有豐富感性、受到父母關心、在庇護下成長,

卻生活的很痛苦,我無法融入這個世界,但為什麼你過得比我還要悠哉還要滿足。

神原和彥的出現曾為柏木卓也的煩惱帶來希望,和他成為朋友,本來的救命草卻 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柏木卓也追逐答案的過程中,親手將它擊碎的。

也許很多人理解過柏木卓也,包括老師、父母還有同儕,不過沒有誰真正將

20 同附註 17,《所羅門的偽證Ⅰ:事件》,上冊。頁 143。

21 同附註 15,《所羅門的偽證Ⅲ:法庭》,下冊。頁 135。

(35)

他從煩惱裡解救出來,最終還是以死示眾,告訴大家他活在世界上有多麼的痛苦,

很多人也因為他的死,明白了一件事,只是理解而已還是不能改變什麼,是要真 正付諸行動的拉他一把幫助他,才能解救他。

藤野涼子 ( 二年 A 班班長 )

藤野涼子是一位成績優秀、外貌佳、學校人緣好的一位女孩。她理性、富 正義感,或許和父親是位刑警有關,堅強堅毅是像母親,她立志要成為像母親 一樣的女強人,事業與家庭都經營得很成功。她還有兩個活潑頑皮的妹妹,是 個在熱鬧家庭中成長的女孩。

柏木卓也在學校過世的消息,校方很快就通知全校師生,尤其二年 A 班的 同學特別有感觸,雖然班上沒有人是柏木卓也的朋友,還是有許多人為他留下眼 淚。藤野涼子比起一般同學或是同齡層的人,沒有多愁善感、情緒化的感性,有 的是理性的思考,所以比起流下眼淚,她只是傷心,胸口感到疼痛的感傷,還參 雜些許的憤怒,只是那時候的她還不明白憤怒由何而來。她比起傷感更在乎的是,

為什麼柏木卓也會在學校裡身亡,想要知道會造成現在這樣的前因後果,這對她 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藤野涼子是唯一收到告發信的學生,雖然是寄給她的信,但父親是第一個讀 信件的人,也立即做出應對,認真與女兒討論信件中的真偽,他們決定就交予學 校與警方處理這件事。這時的藤野涼子都沒有跟任何人提過,她收到告發信的事,

因為決定交給可以信任且有能力的大人們處理,所以她一如往常的生活,就待此 事劃下句點。不過,卻因為一場意外事件都風雲變色了,媒體揭發告發信,並將 柏木卓也的死擅自做成專題報導,告發信的內容與學校和警方作的自殺結論根本 完全不一致,加上當初知道告發信存在的人,包含學校、警察和藤野涼子的父親,

共五人,隱瞞了其他必須要知道信件存在的人,這令城東第三中學的學生和家長

(36)

都感到不安與恐慌。

告發信對藤野涼子來說只是個開端,因為自從告發信被大肆報導後,城東第 三中學彷彿被詛咒了,不斷發生傷亡事件。二年 A 班的淺井松子因車禍傷重不 治,因為事情發生的太過巧合,班上同學開始臆測淺井松子是寄件者的可能性,

還有因為告發信不去上學的大出俊次,連同其他兩位三人幫的成員,最後井口充 和橋口祐太郎在學校發生毆打,導致井口充從三樓窗口墜樓受傷。發生許多意外 的事件,不得不讓藤野涼子認真看待這封告發信,她可是城東第三中學唯一收到 信的學生,開始認真思考「她收到告發信」的意義,是不是對方期望她做出什麼 行動,然而她太過隨便看待,選擇袖手旁觀,才會造成現在這樣的結果。她的情 緒再也承受不住爆發了,她說:

「至於這代表了什麼,就是說,我們已經受夠這些紛擾了,什麼是真的?誰 在撒謊?是不是有所隱瞞?沒有一件事是清楚的,我們聽到的全是流言與臆 測,班上的朋友都死掉了、都受傷了,我們真的覺得夠了。」22

藤野涼子終於正視從開始就隱忍下去的情緒,決心和大家一起同心協力找出真 相。就算老師極力反對,甚至暴力相向,就連父母也認為她的年紀無法勝任,或 是記者明白的告訴她,人都會謊上加謊,妳一定無法找出真相,必須以靠經驗豐 富的他來協助才行的通。她明白大人們的擔憂,深思熟慮後還是堅決付出行動,

她認為要由他們自身承受這一切,一切都是由城東第三中學開始的,那就由他們 親手結束,要從中學習,這樣才有意義。

野田建一 ( 柏木卓也屍體的第一發現者 )

22 宮部美幸著,王華懋譯,《所羅門的偽證Ⅱ:決心》,上冊,台北:獨步文化,2014。頁 027。

(37)

野田健一的父親在鐵路公司上班,是個普通的上班族,時常加班晚歸,導致 家裡常常只剩他和母親。母親雖然從最高女學府畢業,但體弱多病,心臟不好是 主因,加上一些零碎的疾病,因此沒從事過任何一份工作。因此他覺得他身材瘦 小,看上去很沒精神是遺傳自母親,也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幸好,連唯一的優 點,聰明的頭腦也一併遺傳了。為了不讓已經因身體而憔悴不勘的母親,還要因 為擔心他增加身心靈上的負擔,他決心要當個中規中舉的好孩子。

為了避免不小心暴露出真正的自己,展現出天生的聰穎資質,導致與人衝突,

引來麻煩,他在學校極端的沉默寡言。他不對任何人坦露真心,也不展現真 我。然而不管再怎麼聰明,健一畢竟年紀還小,他沒有發現一個人如果隱瞞 本性,偽裝自己,不知不覺間偽裝的性格會反過來取代了本性。現在的他已 經淪為了一個與『病由心生』的母親一模一樣的,捉摸不定、如同一團蒸氣 的有氣無力少年了。23

作者所描述的野田健一,不管是在家庭、學校還是面對自己,他都無法展現真正 的自我,生活得相當壓抑,存在感薄弱,是不被大家注意的。

野田健一發現雙眼瞪天空望的柏木卓也,是屍體的第一發現者,從未看過屍 體的他,驚恐不已,回家卻也未見父母關心。因為那時正逢母親身體變差,父親 則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母親,忙的焦頭爛額,心理也被醞釀轉職的心給佔滿,沒有 顧及他尚未被撫平的情緒。父親說他要將工作辭掉,搬到輕井澤經營民宿,要為 母親換個環境,讓母親調養身體,野田健一為此和父親爭吵,說父親不懂經營民 宿背後的代價,也沒有詢問過他的想法就擅自決定,還用自己要一個人待在東京 的理由做威脅,也不管用,父親還是堅持要搬家,沒有人可以了解他,他也無法

23 同附註 17,《所羅門的偽證Ⅰ:事件》,上冊。頁 037。

(38)

將自己的想法完整表達出來。野田健一再也承受不住尚未排解的情緒還有對不滿 父母的情感,有了想擺脫父母的心情,有了將父母殺死的念頭,這念頭也正在付 諸行動。他做足功課,將一切計畫的很完美,下毒手的那一刻,卻被可怕的殺意 逼的走投無路,連他也開始害怕,多麼希望有人可以阻止他,有人可以幫幫他,

讓他的人生變的輕鬆自在。

那年夏天舉辦的校園法庭成為野田健一無法忘懷的回憶,那場審判,使他轉 變、成長許多,他遇見一位和自己一樣是看過彼岸的人,被殺意逼的走投無路的 人,他也要向別人拯救他一樣的拉他一把,因為能理解他,所以才能拯救他。今 年夏天過後,他不再迷惘,逐漸找回真正的自己。

三宅樹里 ( 告發信寄件者 )

三宅樹里有個煩惱,她想換名字,她不想叫做“樹里”,因為日文發音接近 英文名字的“茉莉”,起初只是單純的想換名字,漸漸的她覺得和自己不相配,

周遭的同學都在嘲笑她。那是從小學六年級的第二個學期開始,臉上的青春痘開 始接連綻放開花,到了中學的時候,完全就是遍地盛開。尤其升上二年級,重新 分班時,同學們的竊竊私語,她聽得一清二楚「臉爛成那樣,居然叫樹里耶。」

24,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就再也無法承受了,那些自四面八方針對她的臉做文章 的聲音。「那天晚上,樹里拿著超商買來的剃刀補充刀刃進了浴室。她想要自殺。

但是真的拿起剃刀,注視著自己的手腕,她怎麼樣都下不了手,最後終於嚎啕大 哭起來。」25手腕內側的皮膚很漂亮,完全就是十四歲少女該有的肌膚細緻白皙,

但為什麼只有臉醜成這樣?她還發現最近不是只有臉,連脖子和背部都開始長青 春痘,處處留下的醜陋的疤痕,疤還沒消失又長出新的青春痘,她認為就像被詛 咒一樣,已經不是當初配的上“樹里”這個清新可愛名字的自己了。

24 同附註 17,《所羅門的偽證Ⅰ:事件》,上冊。頁 234。

25 同附註 17,《所羅門的偽證Ⅰ:事件》,上冊。頁 235。

(39)

三宅樹里升上國中,遇見大出俊次、井口充和橋田祐太郎那三人幫是惡夢的 開始,那時的她已經有過想死的念頭。她因臉上的青春痘,有被大出俊次在臉頰 上留下一清二楚的鞋底腳印,還拖進男廁,將臉塞進小便斗不夠,還一陣拳打腳 踢。即便受了很多欺壓,她也不抵抗或者是尖叫,也沒有認讓任何人發現這件事,

也沒有人會去發現,連母親也是。她心裡明白,男孩或女孩都不會理她,不會和 她做朋友,在他們眼裡,三宅樹里是噁心的,萬一被傳染青春痘就糟糕了,就連 老師都對她的臉感到驚恐,一看到她的臉連話都問不出口了。她知道一切都是青 春痘的錯,相信只要把青春痘治好,就沒有人可以這樣對待她,也可以節省大量 閱讀美容和醫療用書的時間,也有時間參加社團與朋友打交道,還可以花掉存起 來看醫生的零用錢,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過生活,享受生活。她要找回從前的自己,

那時叫“樹里”適合自己的時候,有些孩子也會羨慕我有一個好名字的那個時 候。

柏木卓也的死對她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機會,利用這次進行報復的機會,她要 讓大出俊次三人幫嚐到相應的報應。她鼓起勇氣寄出告發信,目的只有一個,要 大出俊次三人幫為平時作惡多端的行為付出代價,讓他們從此消失在這個校園。

大出俊次 ( 三人幫之首 )

大出俊次家裡很有錢,父親大出勝繼承祖業大出集成材,是專門買賣建材的 公司,因搭上日本建造豪宅的熱潮,會有賺不完的錢,是前景被看好的產業。母 親是傳統的家庭主婦,丈夫說一不敢是二,只能唯命是從,否則就會挨打。大出 俊次心裡明白,滿腦子只知道賺錢的父親,是絕對不可忤逆的對象,誰都不能,

有時母親是為了保護他才會遭到挨打。父親忙著賺錢,自然是沒時間與他相處,

母親雖然關心他,卻也沒有很上心,家不像家,沒有人有時間理他,再怎麼說,

他也是正值心思敏感的國中生,他需要被關愛。

(40)

他雖然在家不能當發號司令的老大,但在學校是有兩位跟班的老大,可以肆 意妄為,他們是城東第三中學是惡名昭彰的三人幫,連城東警察署的警察都略知 一二。大出俊次在校園或校外都有許多惡劣的行為,種類含括威脅恐嚇、施暴、

惡意嘲弄、傷害、掠奪、譏笑、拳打腳踢等。都是些偷走一年級男同學的室內鞋 丟進垃圾桶、踢踹一年級女同學的書包後採她的背、用傘毆打同年級的兩個男生 並口出惡言、偷走圖書館的書變賣、校外勒索,甚至帶女同學進男廁,將對方的 頭壓在地板上,強迫對方舔地板等。每次因為種種的惡劣行為,學校義務告知家 長處理,大出俊次才能短暫見上忙於工作的父親一面,母親也才有多關照他的時 間,不斷重複這樣的行為,才能持續被看見,彷彿要證明我也存在這個家。

告發信的出現,讓大出俊次陷入不同於先前的困境。這次的事態,不是先前 不顧他人情緒只有本人自認為只是開一點玩笑的行為,不是那種讓他人受到內外 的傷,而是一條貨真價實的性命沒了。當然,證明告發信的真實性證實之前,都 不可輕易相信謠言,但是大家對於大出俊次不良的形象,已經刻骨銘心,尚未證 實前也先捕風捉影了。大出俊次明白這次事情的嚴重性,學校傳聞滿天飛,他開 始不去上學了,雖然沒有說出口,實際上他很在意、害怕,不然不會過問路上巧 遇的同學,他想知道,大家是不是也相信告發信的內容,柏木卓也是被他所害,

他要大家知道凶手不是他,他渴望有個管道可以證明真相,來證明這個不符合事 實的指控。

茂木悅男 ( 前鋒新聞的記者 )

茂木悅男是一家電視台的記者,娃娃臉在配上一副圓眼鏡的關係,讓他看起 來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個頭相當嬌小。他負責製作一檔名為前鋒新聞的節目,

內容以社會新聞為主,也常針對教育問題和校園新聞而製作專題報導的電視節 目。他極度厭惡學校的制度,他調查過太多案件,看過太多的黑暗,所以才堅持 做這一電視節目,他總有一天要揭發學校體制下全部隱藏的陋習,讓大家都知道

(41)

這醜陋的事實。

一封署名給城東第三中學森內惠美子老師的信,竟然被第三者在垃圾桶發現

,才轉寄至電視台,讓他察覺有必要追查事實的真相,才不免於差點被隱瞞的告 白。身為記者敏感的直覺,加上多年的經驗,這封告發信的內容隱藏許多秘密,

他要揭發這封告發信,追查真相。校方拒絕提供他任何有關柏木卓也的訊息,但 他還是千方百計得到他所需要的資訊,擷取他認為的重大資訊製作成報導播出。

報導播出後,讓本來落幕的柏木卓也事件,再次被搬上檯面,讓本來謠傳的流言,

等同於直接被宣告成為事實。在未經查證的狀況下誤導觀眾,弄得周遭人心惶惶,

還害一條寶貴的性命就此殞落,他渾然不掘因為自己的攪和鬧出人命,沒有半點 悔改之意,就算受到電視台高層的阻止,也執意追查下去,他相信有不可告人的 秘密隱藏在這次事件當中,不論如何他都要揭發,要大家一起成為他的後盾,昭 告天下他所熟知的領域是多麼的黑暗。

神原和彥 ( 柏木卓唯一也的朋友 )

大家都形容他身材偏瘦,下巴輪廓平滑,鼻梁高挺,五官漂亮得像個女生。

一表人才的他個性沉穩、氣質神秘讓人看不透、很聰明,所以成績相當優異,就 讀有名的私校——私立東都大附中。一切看似完美的他,父母在他七歲時雙雙身 亡,是喝醉的父親失手殺害母親,膽小的父親意識清醒後,選擇自殺,只獨下留 他一個人。

他和柏木卓也小學時就認識,他們是同一家補習班,因為能理解對方,相處 得還不錯。自從柏木卓也知道自己的身世後,他終於找到可以談論親生父母的對 象了,之前怕養父養母傷心,所以不曾提及關於親生父母的事情,在遇到柏木卓 也之前,他只能盡量不去想,刻意淡忘它。升上國中二年級後,神原和彥知道柏 木卓也比以前更加孤僻,更不喜歡去學校,很是擔心,卻沒有心力去解決。老實

(42)

說,他厭煩了柏木卓也。他們的關係,早在先前柏木卓也知道自己身世後變質了,

他能明顯感覺到柏木卓也對他的身世感到興趣,父母雙亡的他竟還能好端端繼續 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處境讓柏木卓也感到好奇。他終究承受不住柏木卓也的 情緒,也對他老是一些對人生意義的問題感到厭煩,他想結束和柏木卓也的關係。

於是他們決定玩遊戲,玩一場遊戲規則只有他們明白的遊戲。遊戲在聖誕夜執行,

神原和彥必須到達四個柏木卓也指定的地點,指定的地點全是神原和彥先前提過 和親生父母有過回憶的地方,抵達後需一一打電話回報。目的無不是要他正視父 母已經過世,自己卻存活下來的事實,要凸顯他為什麼還能過著正常的生活。其 實早在他小學時就質疑過自己活著的意義,也向養父母提出了疑問,他們是這樣 回答的「不知道,雖然不知道,可是我們很感謝有你陪在我們身邊。」26,當時年 紀還小無法理解這句話的涵義,可是現在的他明白了,這一句話足夠回答一切,

包括柏木卓也給他的難題。

遊戲結束後,柏木卓也要求在學校屋頂見面,但神原和彥一整天用盡了所有 心力,已經沒有力氣去面對柏木卓也的任何問題。今天的遊戲對他來說收穫很大,

他需要花時間整理,將所有感受好好地傳達給柏木卓也,要讓柏木卓也明白自己 存活下來的意義,他要回應自己,同時也是回答柏木同卓也的問題。最後還是在 深夜見面了,學校屋頂上的對話,神原和彥更加確信自己要斷絕與柏木卓也往來 的關係,他親眼看見柏木卓也俾倪的眼神,原來他從沒把自己看成是正常人過,

還親耳聽見柏木卓也對他身世的冷嘲熱諷,說他是殺人犯的兒子,殺人犯的兒子 怎麼能好好的活在這個世界。神原和彥遊戲後豁然開朗的神情,根本不是柏木卓 也希望看到完成遊戲的自己,柏木卓也要他是落魄、半途難受逃避才對,一臉開 朗的模樣惹怒了他,這樣的柏木卓也,瞬間讓神原和彥也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早 已被耍得團團轉,他受夠了,他要回家了,他再也不奉陪了。就算柏木卓也爬上

26 同附註 15,《所羅門的偽證Ⅲ:法庭》,下冊。頁 259。

(43)

護欄的另一邊以死相逼要他留下,他也不管了,他頭也不回的跑出學校,跑回家,

一路上他都沒有聽見任何聲音。隔天,從新聞得知柏木卓也的死訊。

聖誕夜的秘密只屬於神原和彥一個人,他沒有打算對任何人說。但事與願 違,告發信被媒體揭發造成學生傷亡,讓他難受,最重要的是,有人因為他的隱 瞞,背上莫須有的罪名,這是他最無法接受的事情,他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他 才是真正要被指指點點的對象,不該由其他人為他扛下。當他得知有學生要追查 整起事件的真相,他自願參加並擔任被告大出俊次的律師,過程中他比誰都希望 有人發現他的秘密,他比誰都迫切需要這場審判,需要一個舞台可以告解,拜託 有人抓住他的手,幫幫他。

二、問題意識

《所羅門的偽證》以學校發生命案做為故事情節的展開,所要凸顯的核心問 題來自校園。文本中,「校園法庭」是整個故事架構中最關鍵的情節之一,藉著 校園法庭的進行,有秩序地慢慢梳理整起因柏木卓也死亡所引起的謎團。

文本中,用柏木卓也的死做為開端,藉由尋找死亡的源頭,慢慢拼湊出作者 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首先,由柏木卓也是自殺或是他殺的問題,提出普遍社會 對「死亡」的印象。不論是青少年或是成人看待「死亡」的態度都相當保守,藉 由保守態度反應了人類自古以來之所以面對死亡都會感到恐懼,以及面對死亡 時,通常會第一時間排斥它的原因,進而造成普遍社會中主動避諱談論死亡的議 題。接著,藉著「告發信」凸顯角色之間的差異。一封匿名的告發信,內容記載 著柏木卓也死亡的關鍵證詞,但是信件來源不明使得可信度下降。作者描述從三 個角度去描寫,第一,學校的立場,站在學校的立場看來,它是一封惡作劇的信 件,不用認真看待;第二,警方的立場,對警方來說,這也是一封惡作劇的信件,

原因無他,因為根據調查的結果,信件的存在與內容皆有嚴重的缺陷,所以可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四: 按原居地統計的被訪旅客人均非購物消費 表五: 按原居地統計的被訪旅客人均購物消費 表六: 按原居地統計的被訪旅客日均消費.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表十六:被訪旅客對住宿服務的評價 表十七: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6- 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7- 被訪旅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 18- 被訪旅客對環境衛生的評價 19- 被訪旅客對觀光點的評價. 20-

16- 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7- 被訪旅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 18- 被訪旅客對環境衛生的評價 19- 被訪旅客對觀光點的評價. 20-

16- 被訪旅客對購物服務的評價 17- 被訪旅客對公共交通服務的評價 18- 被訪旅客對環境衛生的評價 19- 被訪旅客對觀光點的評價. 20-

九、 證明文件如有偽造,縱因未能察覺而錄取,一經查證屬實,立即予以解聘。又錄取後無法依各級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毘舍佉沙門般闍羅子於講

二、查現行法務部所屬矯 正機關辦理收容人專 案檢定之主體包含監 獄、技能訓練所、看 守所、矯正學校、戒 治所等單位,為使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