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生命歷程觀點探討非典型就業者職涯轉銜發展:以派遣人員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生命歷程觀點探討非典型就業者職涯轉銜發展:以派遣人員為例"

Copied!
1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從生命歷程觀點探討非典型就業者職涯轉銜發展:

以派遣人員為例

Exploring the Career Transition of Atypical Employment from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Dispatched Workers

陳群佩 Qun-Pei Chen

指導教授:施世駿 博士 Advisor: Shih-Jiunn Shi, Dr. Phil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June, 2012

(2)
(3)

ii

誌謝

首先,最要謝謝我的指導老師施世駿教授,不管是在為學、寫作、處事、生活方面 的啟發。老師對於相關理論與制度的敏銳和熟悉,總在我如墮五里迷霧中時如燈塔一般 明亮。在課堂和討論時,老師不厭其煩地為我們解答每個階段的疑惑、分享寫作和研究 過程,正如老師研究室裡長青的幾株盆栽,綠意盎然又煞富樂趣。老師總讓我擁有最大 的揮灑空間,並且溫和堅定地包容、建議。能獲得老師的指導,是研究生涯中最幸運的 事!

謝謝口試委員李健鴻老師與陳芬苓老師。兩位老師對於研究方法的提醒讓我在最後 修改論文的階段,更體會到質性研究方法「是科學,也是藝術。」的意涵。芬苓老師從 社會政策思維提醒我在寫作時,應區辨學科之間基本假設的差異,由此進行合理的論述 與推演。這些提醒讓我在以為自己腦汁枯竭、為文充滿貧乏感受之餘,有了新的觸發和 想法。健鴻老師對於勞動政策法令的深研,對相關文獻高度掌握,甚至對是勞動市場現 況的洞察,在在提醒了我應該更勤謹地處理資料並務實地探索社會問題。

謝謝辛炳隆老師在我擔任研究助理期間,讓我有機會陪同走訪許多企業,針對非典 型勞動議題進行訪談,並與政府部門進行初步交涉。除此之外,從辛老師的課堂上、以 及開會討論過程,亦獲得頗多寫作靈感與政策走向方面的啟發。

國發所一起努力的眾多夥伴們,我們終於陸續渡過這個轉銜點。祝福你們在下一個 階段,不管是工作、學習、家庭能夠順心遂意。同窗苦讀、勤學、樂玩的時光,是最珍 貴的回憶。除了已經展翅高飛的昔日同窗宏宇、仲豪、玟如、怡真、韻詞、宗翰、韋舜、

婉馨……,特別要謝謝一起堅持到最後的怡如和雅婷、最犀利的諍友斌偉和敬哲、熱情 懇切的 Julie、與眾不同的裘裘、同在施老師門下的鈺姿和婉玲、還有怡文姊和立茹學 姊。砥礪豈必多,一璧勝萬珉,有了你們的讀書生涯,心志與理想都更加開闊。還有一 起跳舞的社團老友們,相識至今已是數不完的歲月和緣分。幾位喜好晨跑的朋友,我們 互相督促著,從 11 度的濕冷的冬日,跑到 28 度豔陽高照的夏天。一步一腳印,儘管仍 有徬徨,專注於眼前這兩三步便是。

訪談過程中,謝謝旺達派遣公司俊龍董事長、中央人資燕燕學姊、筱筠學姊、同窗 文青怡如為我轉介受訪人選。更謝謝十多位來自台北、台中、高雄的受訪者撥冗提供最 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分享職涯轉銜過程與感受。沒有你們,我何嘗能從浩瀚書海中,體 驗到一丁點派遣職涯的辛酸與成長?此外,亦要感謝百略學習教育基金會的獎助栽培。

感謝最愛的家人。爸媽捍衛堅固的堡壘,讓我無慮求學。謝謝您們忍受笨鳥慢飛的 女兒負笈在外的「空巢」(爸爸,2011)和毫無怨尤的付出,電話中不時的耳提面命讓 我知道自己多麼幸福又有依靠。謝謝喜愛莊子哲學的弟弟,讓好辯又執著的姊嗅到幾分 不與人爭的豁達與恬靜,願你的理想步步實現!謝謝東岳包容這時日因課業包袱引起的 封閉與焦慮,喜歡與你一起或奮鬥或閑散的生活,有你在,心更安穩。但願此刻與未來,

我也能夠守候你們的心靈與生活,一如你們用滿滿的愛澆灌著我的成長。

性喜探索的我,在碩士班期間亦常不務正業,胡亂發想。這些歲月裡,不只是論文 寫作,亦是一段磨鍊心志的歷程。在完成論文之後,更清楚地覺察自己的性格,讓每一 步路、每一段文字,加添許多不確定性。然而,這結果仍然是甘甜的,這過程是值得感 謝和記憶的。經此一戰,但願此後更加勇敢而無所畏懼。

(4)

iii

摘要

非典型就業儼然成為臺灣近年來備受注目的社會問題,本研究旨在描繪勞動非典型 化下派遣人員生命歷程發展軌跡,及其間與工作制度、政策制度的互動圖像。透過次級 資料分析與深度訪談,本文指出影響派遣勞工職涯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本身人力資本與職 位、與勞動派遣機制的互動,並涉及個人偏好與特質。

勞動派遣對於生命歷程階層化之現象產生強化的效果。對於已受勞動市場排除之部 分勞動者而言,儘管從事勞動派遣可暫免失業,但長期以觀則難以脫離低所得、低保障 之生涯;加以惡性派遣的作用,此種持續累積的劣勢將減少勞動者流動與轉軌的契機,

導致不平等加劇。

為維護社會公平,國家應設計彈性之政策以允許人們對其生涯擁有更多選擇機會,

並保障勞動者免於制度性排除。此外,為了避免公司策略成為影響弱勢派遣勞工彈性生 涯的唯一主導者,國家應介入其勞動關係。最後,本文透過歐洲國家對於生命歷程風險 的處理策略與經驗,諸如重新建構轉銜勞動市場與年齡整合結構,以探索社會政策因應 新型態風險的創新可能。

關鍵字:生命歷程、派遣勞工、職涯轉銜、非典型就業、轉銜勞動市場

(5)

iv

ABSTRACT

Atypical employment has become an acute social problem in Taiwan in recent decad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pict the life course trajectories of the dispatched workers, and analyze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labor market. Through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reer

developments of the dispatched workers are the human capital and job posit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individual preferences and personal characters of the dispatched workers.

This thesis finds that the current dispatching mechanisms would reinforce the

stratification over the life course. For the dispatched workers, although the dispatched work could temporarily prevent them from unemployment, in the long term it is still difficult for them to escape from the vicious cycle of low income and low security. What’s worse: bad dispatching jobs could even precipitate the accumulation of such disadvantages, such as reducing labor mobilities and transition opportunities, leading to higher inequality.

To maintain social justice, the state should set up flexible policies allowing the workers more life opportunities, and protecting them from institutional exclusion. Moreover, the state policies should interven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ployers and dispatched worker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latter.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oping strategies for life course risks, and elaborates the idea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such as reconstructing transitional labor markets and integrating ag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explore innovative social policies against the new social risks.

Keywords: life course; dispatched workers; career transition; atypical employment;

transitional labor market

(6)

v

目錄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 2

第二節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研究方法 ... 4

第四節章節安排 ...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途徑 ... 11

第一節國內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 11

第二節理論探討與概念架構 ... 19

壹、理論探討 ... 19

貳、概念架構 ... 33

第三章 勞動非典型化:現象與趨勢 ... 37

第一節勞動市場結構變遷與非典型工作型態興起 ... 37

壹、勞動市場區隔化 ... 37

貳、工作型態變遷 ... 38

參、非典型就業的形成與樣態 ... 39

肆、非典型就業對勞動者的影響 ... 41

第二節我國勞動市場結構與非典型勞動型態 ... 43

壹、長期趨勢觀察 ... 43

貳、單一年度統計 ... 48

第三節本章小結 ... 60

(7)

vi

第四章 制度安排對於非典型職涯的影響 ... 63

第一節轉銜勞動市場架構的制度圖像 ... 65

第二節國家的角色與制度建構 ... 69

壹、教育與就業的轉銜 ... 69

貳、失業與就業的轉銜 ... 72

第三節工作場域的制度 ... 81

壹、談判場域的關係、制度與權力 ... 81

貳、勞動派遣作為中介制度 ... 88

第四節本章小結:制度意涵的探討 ... 96

第五章 派遣勞工生命歷程發展轉銜之分析 ... 103

第一節教育與就業的轉銜 ... 104

壹、初步分析 ... 104

貳、類型化 ... 109

第二節職業生涯的轉銜與發展 ... 111

壹、描繪轉銜歷程 ... 111

貳、從業動機與職業階層的分析 ... 117

參、勞動者與兩個公司的連結關係 ... 124

肆、與政府政策措施的互動 ... 142

第三節時間、年齡或家庭世代所造成的影響 ... 149

第四節本章小結 ... 153

第六章 政策意涵與結論 ... 159

第一節派遣勞工轉銜圖像與政策意涵 ... 160

第二節生命歷程非典型化下的社會政策創新思維 ... 166

壹、年齡結構的整合 ... 166

貳、時間與金錢的重新配置 ... 169

參、轉銜勞動市場的建構 ... 171

第三節結語 ... 177

參考文獻 ... 180

一、中文文獻 ... 180

二、英文文獻 ... 185

(8)

vii

圖目錄

圖 二-1 本研究分析概念圖 ... 35

圖 三-1 標準與非標準就業型態概觀 ... 40

圖 三-2 歷年就業者之現職工作期間(1980-2011) ... 44

圖 三-3 歷年勞動力參與率(1980-2011) ... 46

圖 三-4 歷年性別勞動力參與率(1980-2011) ... 46

圖 三-5 為何退出勞動市場?比例與趨勢(1980-2011) ... 47

圖 三-6 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人員佔該(主要)工作職業所有勞動 者之比例(與同性別者相比)(2011.05) ... 50

圖 三-7 工作型態為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佔各職業就業者之比例 (2011.05) ... 52

圖 三-8 轉業年齡與及其原因(2011) ... 54

圖 三-9 失業者失業期間-按年齡分(2011.05) ... 54

圖 三-10 歷年就業者之獲得現職方法(1980-2011) ... 56

圖 三-11 歷年透過公私立就業服務機構登記求職以獲取現職者之比例(1980-2011) ... 56

圖 三-12 失業者找尋工作過程中遭遇困難之最主要原因(2011.05) ... 57

圖 三-13 失業者尋職過程遭遇困難之最主要原因為「年齡限制」者之比例分布(2011.05) ... 58

圖 三-14 無就業意願之有工作能力非勞動力不願就業原因-按年齡分(2011.05) . 59 圖 四-1 轉銜勞動市場架構 ... 66

圖 四-2 轉銜勞動市場與生命歷程政策 ... 67

圖 四-3 不同雇用階段的主要勞工法 ... 74

圖 四-4 勞雇契約模式的光譜 ... 84

圖 四-5 勞動派遣多方關係之制度圖像 ... 101

圖 五-1 受訪派遣勞工職業定位 ... 122

圖 五-2 受訪勞工與要派公司與派遣公司的連結關係 ... 132

圖 五-3 勞動派遣尋職心理與行為(案例 Sam,負向模式) ... 150

圖 五-4 職位結構與業務特性 ... 154

圖 六-1 年齡區別結構與整合結構 ... 168

圖 六-2 轉銜勞動市場架構與勞動派遣者流動示意圖 ... 160

圖 六-3 比較勞動派遣踏腳石與陷阱效應二圖 ... 163

圖 六-4 勞動派遣的階層化效果 ... 163

(9)

viii

表目錄

表 一-1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 8

表 二-1 應用生命歷程觀點的國內論文歸納表 ... 12

表 二-2 國內既有研究類屬與本研究談討範疇 ... 18

表 三-1 部分工時與臨時性或派遣勞工佔總就業者比率(2006~2011)... 44

表 三-2 我國勞動者工作類型、工作時間、工作型態的分布—按年齡分(2011.05) 49 表 三-3 就業者主要工作每週平均經常工時-按主要工作職業分(2011.05) ... 52

表 四-1 比較開放的與封閉的雇用關係 ... 82

表 四-3 勞雇雙方談判契約的模式 ... 84

表 四-2 雇主/勞動者與媒合者關係的強弱及其影響 ... 91

表 五-1 教育背景與就業(以派遣工作為主)的轉銜關係 ... 109

表 五-2 轉銜歷程編碼代號意義表 ...112

表 五-3 軌跡型態特徵描述表 ...112

表 五-4 轉銜歷程與軌跡編碼表 ...114

表 五-5 為何參與勞動派遣 ...115

(10)

1

第一章 緒論

隨著全球化與勞動市場彈性化的發展脈絡,工作和就業趨於零碎化、任務化,

非典型勞動者成為勞動市場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對個別勞工而言,接受一份非典 型工作可能是出於自願或非出於自願的選擇結果,他們為何選擇了這份工作?生 命歷程的軌跡中,非典型勞動者比起典型勞動者擁有更多職涯轉銜點,他們的就 業軌跡呈現何種圖像?本文以曾經從事或正在從事派遣工作的勞動者為對象,藉 深度訪談了解其生命歷程之轉變與延續,並且觀察於此過程,行為者受到何種制 度與結構的影響,以及他們如何回應。

傳統的生命歷程三階段論在平均年齡增長、教育訓練時間延長、工作穩定性 降低之際,已經發生鬆動,進而產生新的整合可能。積極而言,個別勞動者對於 生涯發展路徑或進出工作/家庭/教育等場域,擁有更多可能的選擇可能性;消極 而言,對於部分勞動者而言,則難以自行承受高度的新型風險。S 除瞭解當前政 策制度與派遣機制對於當前勞動者生涯的形塑外,本文將進一步以破除年齡疆界 和生活領域整合的思維為出發點,思索風險因應與社會制度創新的可能,從而達 成勞動去商品化之可能。1

1 關於勞動派遣工作者的商品化現象,可參見張家榮(2011)的探討。在工業化社會當中,效率 和穩定兩個原則經常是相互扞格的,效率是經濟原則並意味者自由的市場與競爭,然而亦有學說 指出如欲達成長期的效率,必須要同時追求穩定和社會公平。從歷史與比較分析中可發現當市場 扮演重要的管制角色,同時也造成許多缺陷,正因為僅訴諸市場無法確保穩定與生產力,故而對 社會與市場進行管制是必要的。此時,國家必要的介入將有助於防止某些領域的運作僅是基於經 濟利益之考量,從而並達成「去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福利國家之政策設計是為了保護 人們遭受風險,並鼓勵生產與社會參與。例如透過社會福利的制度化,帶來重分配之效果;積極 性的勞動市場政策縮短失業期間,並維續勞動市場在結構變遷下的運作(Koistinen & Serrano Pascual, 2009)。

(11)

2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結構變遷改變傳統生命歷程

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生命歷程的運行乃環繞著就業而展開。傳統或典型生 命歷程的三個階段「求學-就業-退休」,分別代表「準備就業、就業中、離開就 業」,其過程牽動著勞動者個人在社會中的身分、地位與經濟能力。過去,典型 生命歷程預設就像是一個框架,設定了結構當中勞動者的既定的軌跡,並且提供 相對穩定的就業機會。

當就業市場與企業組織型態快速變遷2,企業必須不斷創新、研發,並致力 使成本最小化,雇用「可拋棄式」的員工,有助其減少成本和增加勞動力運用彈 性。於是傳統的聘雇關係開始鬆動,非典型工作者生涯規劃多變於焉成為各國常 見的現象。對非典型就業者而言,他們的生命歷程中除了一般性、國家社會所預 設階段轉換時可能產生的風險之外,更需面臨頻繁出入於尋職/就職階段、以及 從事特定職業本身所隱含的風險。在資本與企業頻繁流動的脈絡中,不僅勞方進 行談判協議的能力減弱,且國家以總體經濟政策鼓勵企業投資、增加就業機會的 能力也受到削弱。3影響所及,社會政策「去商品化」的特性可能因此降低、社 會階層效果增強,我國部分低技術工作者則遭受長期結構性失業、就業不穩定、

以及工作貧窮、難以脫離非典型就業循環4的問題。(李健鴻,2010b;林佳和,

2010;施世駿,2002)。

2 現代企業發生結構重組,且工作與時間的組織方法發生變革。「工作職位」開始被「任務」或

「工作領域」取代,產生短期、約聘、零星的人力運用方式,因此,人員的升遷或解雇的標準開 始變得難以預測(Sennett, 1999: 22-25)。

3 隨著全球化、勞動市場彈性化、資本外移、產業升級等現象在國際間興起,造成國家層次薪資 稅上升、國家財政赤字擴大、製造業外移、以及工資與 GDP 下降。對於就業人口則產生貧窮化、

過勞化、接受勞務外包或派遣、流動機會減低等影響(林宗弘等,2011:42)

4 非典型就業固然具有幫助勞動者過渡到典型勞動關係的銜接功能,但實則因為法律制度和企業 用人彈性的需求,過渡到典型勞動關係的比例並不高,變得朝向非典型之方向邁進。相較於在同 一公司中有長期職涯規劃的正職人員,非典型勞工的在職進修機會較少,甚至被排除在就業安全 制度和勞工參與制度之外,因此可能導致其難以自我提升以脫離非典型就業之循環(林佳和,

2010)。

(12)

3

派遣勞動在法制面形成爭議

勞動市場的質變5衝擊傳統福利國家以充分就業、支薪勞動為中心的所設置 的社會保障體系與勞動法規(施世駿,2002: 129),引起政策變革壓力,加以勞 動派遣近年發生之爭議,經過媒體報導以及工運人士抗爭聲浪,而成為備受注目 的議題6。為敦使派遣單位與要派單位確實符合勞動法令,保障派遣勞動者權益,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於 2009 年 10 月訂定「勞動派遣權益指導原則」;2010 年年初 提出「勞動基準法部分修正草案」,研擬將勞動派遣納入勞基法規範7,惟目前尚 未在勞、資、政、學各界達成共識。

觀諸我國勞動基準法之主要目的,乃在維繫典型勞動關係型態持續存在運作、

針對典型工作者提供勞動保護,而不是以非典型勞動關係做為規範標的與保護對 象。一旦面對勞動市場的轉型和變遷,即產生種種問題,而有礙於企業用人的彈 性及勞動權益保障。自 1984 年勞基法法制定之後經各行業屢次爭取,促使中央 主管機關不斷公告擴大適用於新興產業,從而逐漸成為勞工族群間爭取平等的指 標(林佳和,2004: 52-53;李健鴻,2007)。面對非典型就業者增加的趨勢,形 成派遣勞動是否應該納入規範、以及如何納入規範的爭論;然亦有學者指出,勞 基法並未排除非典型就業者之適用,應藉由回歸勞基法規範,以加強執行與勞動 檢查之方式加強勞動者的權益保障。而後者亦為當前政策實務上採取之「擴大適 用範圍」作法。然批評者則指出,以當前形勢觀之,如無立法將難以完整確保派 遣人員等非典型就業者的權利(林宗弘等,2011)。

5 勞動市場對於高技術人才的需求增加,對於傳統藍領勞工的需求減少,且工作型態不再以終身 僱用的設計為主;另一方面,對於個別勞工而言,就業風險提高,並且工作型態亦有別於過去連 續、安定的「常態」。

6 如 2008 年金融海嘯衝擊後,某電子廠商與數千名派遣人員提前解約;2009 年國立臺灣美術館 女性派遣勞工抗議政府違法、歧視剝削女性勞工,甚至要求在面試時繳交驗孕報告,懷孕女性不 予錄用;此外部分企業出現以派遣人力替代正職人力的現象。

7 勞動派遣相關之勞基法草案規範原則與修法方向包括:明確界定我國派遣勞工與派遣事業單位 以長雇為目的維持雇傭關係;規範要派單位使用派遣勞工之人數比例及業務範圍;明確規範勞動 派遣之三方法律關係;規範要派單位不得向派遣事業單位指定派遣特定勞工;明確界定派遣勞務 之定性為短期人力運用,爰規範超過要派契約期間仍繼續使用派遣勞工時,勞工有權請求與要派 單位成立勞動契約之權利(辛炳隆等,2010b)。

(13)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非典型就業者面對與其父母、同儕相異的職涯發展軌跡,形成生命歷程「個 人傳記化」(biographisation)(Walther, 2009: 125)的現象。個人職涯發展多元的 轉銜路徑除反映勞動市場的結構性力量外,個人的能動性和決策亦具關鍵的影響。

對勞動者來說,在主體性的需求、興趣和勞動市場提供的職缺、發展可能性的權 衡之下,特定的選擇」對個別勞動者往往別具意義。「轉銜」與「發展」則建立 在派遣人員進出於勞動市場、進出於特定工作崗位,以及人力資本積累或減損、

就業態度的形成與轉變之上。

本文旨在於探討臺灣派遣勞動者的就業與轉銜現象,觀察結構變遷如何透過 制度的屏障對個人形成影響,制度建構又對個人形成何種選擇機會與限制。透過 深度訪談,瞭解曾經或正在從事派遣工作的人員,為何選擇派遣工作、其就業經 驗為何、以及對本身就業經驗的詮釋;再而進一步分析派遣人員在勞動市場風險 下面對的困境、職涯轉銜經驗、工作現況以及在其生命歷程中的意涵。從事派遣 工作可能會成為勞工轉往正式、長雇型工作的銜接橋樑或跳板,也有可能使勞動 者「一輩子飄泊」,在工作崗位、工作任務間不斷轉換。本文研究目標如下:第 一、瞭解社會結構變遷脈絡中,勞動市場非典型化對於勞動者產生的影響。第二、

描繪臺灣派遣勞動者就業經驗與轉銜路徑,並探討其間與各種制度之互動。第三、

梳理歐洲相關生命歷程政策之思維理念,以作為我國政策創新的借鑑。

第三節 研究方法

本文對於派遣人員職涯轉銜意涵之探討,性質偏向探索性和發現性,同時,

基於受訪者本身選擇所造成的可能影響、以及隨時間和年齡而改變的個人特質、

多元發展軌跡,乃是量化方法較無法觸及和深入討論的面向,故擬主要採取質性

(14)

5

研究方法。8研究初期透過勞動派遣議題相關文獻,形成對本議題之初步觀察;

同時,透過國內外文獻、實證研究,以及次級資料統計之蒐集,瞭解勞動市場結 構變遷、政策制度、以及非典型就業者職涯轉銜的可能路徑及影響。再而,為瞭 解派遣勞動者生涯發展之往昔軌跡與未來藍圖,採取深度敘述訪談方式蒐集研究 資料。以下將說明本研究訪談抽樣原則、樣本數量之決定、訪談過程所欲了解的 問題、以及資料分析方法。

就抽樣方法而言,以立意抽樣(purposeful sampling)選擇研究對象:「曾經 從事或正在從事派遣工作之人員」9,取樣過程並著意選擇不同職業階層10與職業 類別,由此得以比較不同職業類別之發展軌跡與派遣經驗異同、以及勞動者與組 織(要派公司、派遣公司)之間形成的不同連結關係11。操作上,乃是透過網路 平台、研究者人際網路或是派遣公司轉介,與受訪者取得聯繫。

關於樣本數量之決定,由於研究先期尚待探索勞動派遣人員之樣態,故對於 勞動樣態的選擇與樣本的大小並不預先界定,而是根據研究進程更新定義的判準,

持續抽選合乎定義的新樣本,當理論與資料達到飽和12之際,取樣的作業即告終 結(Flick, 2007: 103-106)。本研究受限於樣本有限性,雖無法得知整體社會經濟 情勢和全國的分配狀況,但有助深入探索可能的代表案例13。以時間為經度,研 究其生命歷程中工作與家庭生涯發展的軌跡,並追溯個人生命歷程中難以被量化 方法測量的面向。

8 高淑清(2008: 98-101)歸結質性研究設計所適用的時機為:1. 研究問題的性質是探索性或發 現性的問題;2.研究問題的焦點在於互動與過程;3. 關心個別化的經驗與結果;4. 對描述性資 料感興趣或有其深入的需要;5. 對於可能最重要的互動歷程或變項尚不明確時;以及 6. 當運用 自然取向的策略較符合研究目標時。

9 因無法確定本研究之個案出現比例與他們在母體中的比例相同,並非使用隨機取樣(高淑清,

2008:157)。

10職業階層的劃分,乃透過受訪者自述,研究者就其職業聲望、薪資、技能等層面進行判斷。

11 本研究中,「勞動者與組織的連結關係」指涉組織擔負特定的功能,對於勞動者的經濟安全保 障、人力資本培養、尋職網絡建立等層面產生影響。

12 資料飽和(data saturation)意指資料訊息開始有多餘、重複的狀況,可分為「受訪者間資料飽 和點」與「受訪者內資料飽和」(高淑清,2008: 133)。

13 為求深入而細緻的探討,原則上應持續對訪談結果進行檢核、詢問和通則化,以增強訪談所 得知識之效度。

(15)

6

就訪談過程所欲了解的問題而言,透過深度敘述訪談法(in-depth narrative interview)14,藉由半開放性的探索性問題瞭解勞動者過去生命史中的特殊轉銜 事件與發展歷程、以及制度與結構環境中的影響因素、機會、資源。為觸及受訪 者就業經驗之歷史性,本研究訪談題綱之設計脈絡首先由詢問受訪者從初出社會 到目前的生命歷程經驗描述,並特別關注其工作轉銜的發生;第二階段,試圖瞭 解受訪者目前的就業經驗;第三階段,邀請受訪者反思就業經驗與職涯轉銜之意 涵15,就受訪者所建構的經驗中,詢問其對於該經驗的想法、感受、未來將採取 的作法(Flick, 2007: 29;高淑清,2008:120-121)。

關於資料分析之方法,在研究進行中期,持續將訪談內容轉謄為文字稿,再 透過編碼與歸納方式來分析資料,過程中須不斷回頭修正、檢證,並持續補充研 究分析。本文對於派遣勞動者的訪談乃是介於傳記與事件間的敘說16,前者聚焦 在生命中不同階段的連結狀況、發展歷程,而後者乃是針對派遣經驗中,與組織 與制度之間的互動情況,並進一步探詢其對勞動派遣的看法、及其對於未來生命 歷程發展轉銜的期盼或擔憂。質性研究中,對於資料的詮釋乃是核心所在。處理 文本的方法之一是依照類別或理論發展目的予以編碼,編碼的目的在於將文本分 成不同的段落,以進行理解、發展出不同的範疇、或是依照時間發展歷程予以秩

14 利用多人(由單一訪談累積而成)口述其生命史、制度發展史,針對派遣勞動之主題尋找相 關人員進行訪談,再就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比較,或作為支持/反對/衍申某種理論的 論點。此法之運用,尤適宜弱勢者、較少使用文字者、侷限於私領域者,臺灣派遣勞動者多屬基 層、低階人員,透過深度訪談之方式,得以藉此聽到他們的聲音。以此方式,本研究得以獲得更 為詳盡的口述內容,除了包含外在事實(fact)之外也鼓勵勞動者透露其內在感受(inner feelings),

藉以探照歷史、政策、制度變遷與勞動者的互動情況。此段關於生命史的訪談使用動機與運用方 式乃參見江文瑜(2002)。

15 在第三階段中,透過受訪者經驗之再建構與描述的過程,建構其生命歷程中職涯轉銜之意涵。

此意涵即是質性研究方法的主觀論對於「研究對象如何將意義賦予其經驗與事物」、「這些事物、

行動或事件被賦予的意義,又會如何影響當事人採取何種反應動向」等層面之關注。

16 以敘說為研究資料者,可分為傳記性的敘說和事件的敘說。透過敘述訪談,期望能清楚呈現 個人的生命歷程,揭露其真實樣貌,進一步由個人生命史分析,導向對傳記歷程的一般性理論

(Flick, 2007: 157, 164)。Flick 引用 Schütze 的說法,稱此一般性理論為「個人生命運轉的歷程 結構(processial structures of the individual life course)」。而事件的訪談,則是蒐集個人以敘說性- 事件性、與語義性知識的形式,來記憶與儲藏在某特定領域的經驗。訪談時,邀請受訪者描述某 一時期的情境、或敘述一連串的情境,並進一步理解受訪者心中期待或害怕的改變(2007: 169 ff.)。

(16)

7

序地排列。17其間,探索過程乃是由資料邁向理論,概念和符碼(codes)始自依 附於經驗性資料,而後漸往抽象化發展(Flick, 2007: 284ff.)。

具體言之,質性資料分析的過程可分為五個步驟,文字化、概念化、命題化、

圖表化、理論化。第一個階段透過轉錄派遣勞動者的口語敘述或文字、結合研究 者的觀察筆記,累積成可供後續分析的大量文字資料;第二個步驟則對於前述資 料進行分門別類,形成初步的概念;第三個步驟「命題化」的意旨在於「存同求 異」,發展論述之主幹;第四個步驟則將成果化為圖表,以求綱舉目張,增加研 究之可讀性;最後則期可達成「理論化」的目標(張芬芬,2010)。至於「理論 化」的可能,張芬芬引用 Glaser & Strauss 的著作,說明「一人一研究建立的理 論仍只是一種小理論,適用於特定時空下的特定對象,無法直接類推到其他對象,

但日後仍可增加研究對象,甚至進行量化調查,以確認當初的研究結論所適用的 範圍。」也就是說,此種「資料中呈現的理論」;是一種暫時的理論,尚處「理 論化」的過程之中(2010:113)。18

本研究於 2011-2012 年間對派遣人員進行訪談,總共 17 人受訪,介於 25 歲 至 39 歲間。大多以面訪為主,有三個案例因為受訪者要求或地點考量,改以通 訊軟體與電子信件填答方式進行討論。受訪者從事派遣工作地區集中於北部地區,

有 12 人;另外中、南部地區則有 5 個案例。其中有女性 9 人、男性 8 人,關於 其婚育狀況、教育程度、主要派遣經驗、所屬業別與負責業務,請參見受訪者基 本資料表(表一-1)。

17 Strauss A. L.說明質性研究資料之編碼過程,可以分為「開放編碼(open coding)」、「主軸編碼

(axial coding)」、「選擇性編碼(selective coding)」等三個階段,由對於龐雜資料進行標籤,再 而進行分類,最後找出核心類類屬並相互連結,以建構理論。進一步的說明可參見 Babbie(2010:

566ff.)

18 此時,其為建立於原始資料基礎的「實質理論」,適合解釋特定情境下特定社會現象;日後則 可能發展成「形式理論」(formal theory),成為系統的觀念體系與邏輯架構,以說明、論證、並 預測相關社會現象的規律。此段關於「理論化」與其研究定位的文字,乃摘錄自張芬芬(2010:

113)。

(17)

8 表 一-1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訪談時間 受訪者代號 出生 年份

學歷 婚育狀況 訪談方式 主要派遣經驗

所屬行業 負責業務 目前就業狀況 2011 年 4 月 Monica 1986 女 大學 未婚 面訪 運輸業 客戶服務 在職(派遣)

2011 年 5 月 Emma 1986 女 大學 未婚 面訪 服務業 支援會議展覽 在職(派遣)

2011 年 4 月 Jane 1985 女 大學 未婚 面訪 運輸業 客戶服務 在職(派遣)

2011 年 6 月 Sam 1985 男 高中 未婚 通訊軟體 製造業 生產線作業員 在職(派遣)

2011 年 7 月 Fred 1985 男 專科 未婚 面訪 製造業 研發助理 在職(正職)

2011 年 8 月 Wallace 1985 男 大學 未婚 面訪 人力派遣業 人資助理 在職(派遣)

2012 年 3 月 Vera 1984 女 專科 未婚 面訪 服務業 電話行銷 待業 2011 年 8 月 Allen 1983 男 大學 未婚 面訪 航空業 行政管理 兼差工作 2012 年 3 月 Robert 1982 男 大學 未婚 面訪 製造業 生產線作業員 在職(正職)

2011 年 6 月 Nancy 1981 女 高職 未婚 面訪 資訊業 行政業務 在職(約聘)

2011 年 6 月 Iris 1979 女 大學 已婚 電子信件 資訊業 總機 在職(派遣)

2011 年 8 月 Teresa 1979 女 大學 未婚 電子信件 製造業 商務管理 在職(正職)

2011 年 7 月 Brian 1978 男 大學 未婚 面訪 資訊業 程式設計 在職(派遣)

2011 年 6 月 Kim 1975 男 大學 已婚生子 面訪 資訊業 程式設計 在職(派遣)

2011 年 6 月 Heather 1975 女 專科 未婚 面訪 保險業 文書處理 待業 2011 年 8 月 Caesar 1975 男 專科 未婚 面訪 批發業 賣場作業 在職(正職)

2011 年 6 月 Betty 1972 女 高職 已婚生子 面訪 金融業 櫃台、總機 在職(派遣)

(18)

9

達成資料蒐集飽和之後,依照主題編碼19的概念,由四大主題(條件、行為 者間的連結關係與影響、策略與做法、結果)引申出的相關問題(參見表一-2),

對訪談所獲資料進行編碼,藉此建構出派遣勞工轉銜過程的不同類型,並繪製圖 表以進行討論。20

表 一-2

主題 引申問題

條件 為何參與勞動派遣?教育背景產生何種影響?轉銜歷程為 何?時間、年齡或世代產生的影響為何?派遣工作本身之職 業階層為何?

行為者間的連結 關係與影響

勞動者與要派企業、派遣公司、政府機構的連結關係為何?

對於後續轉銜情況產生何種影響?

策略與做法 派遣勞動者如何因應尋職、就業不穩定的問題、以及勞動經 驗所面臨的其它困難?

結果 派遣勞動者因為其派遣勞動經驗,對於整體生命歷程造成何 種改變?

資料來源:本研究製表。

19 參酌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創發者之一 Strauss A. L.所提出之編碼典範作為分析起點。

20 參見:本文第五章「派遣勞工生命歷程發展轉銜之分析」。

(19)

10

最後,歸結並探討對於臺灣派遣勞動發展與制度演變對就業者之意涵,期能 顧及個別性與整體性兩個面向。由歸納出的類型(typologies)理解臺灣派遣勞 動者轉銜歷程,藉以反思國家政策對於就學、職業訓練、就業所預設的常態與標 準軌跡。如果不能理解非典型勞動者或青年如何追求與取得其勞動狀態,制度守 門員(institutional gatekeepers)很容易忽略勞動者的處理策略,並可能將其視為 獨立的變異事件、甚至是有害於制度的「問題」案例。當研究歸納出來的模式與 國家預設的標準生命歷程之間落差越大,表示可能有更多人們因未被國家的教育 和福利所涵蓋而蒙受風險。

第四節 章節安排

本文共計分為六章,除本章緒論之外,第二章回顧相關文獻並說明理論途徑。

為瞭解在宏觀性結構變遷之下,政策制度如何與個別勞動者生命歷程產生互動,

依序在第三章檢視勞動非典型化的現象與趨勢;第四章探討制度安排對非典型職 涯的影響;第五章則由個體生命歷程的觀察出發,分析派遣勞工生命歷程發展與 轉銜,並進行類型歸納及理論推導。最後,透過生命歷程與相關理念的整體性觀 點,在第六章提出政策創新思維,闡述研究發現並做總結。

(20)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途徑

非典型勞動的形成和興盛,對整體經濟、個別企業與勞動者個人都產生重要 影響。現有文獻探討範疇包括非典型就業的形成原因、非典型就業的影響、以及 對於非典型就業現象的因應。一方面非典型勞動的興起已被視為全球性的趨勢,

但另一方面,勞動者權益問題與政府介入管制的程度,其間涉及不同的行為者利 益與理念的角逐,預期爭議將會持續存在。歐洲國家透過生命歷程觀點,發展出 社會政策的整合性思維,由此得以反思我國勞動市場趨勢、勞動者生涯、與社會 保障體系之間的互動。本章先就國內相關研究成果進行回顧,再進入理論的探討,

以推衍出本研究之整體架構。

第一節 國內相關研究成果回顧

概覽國內應用生命歷程理論視角進行探討的論文,常見的探討對象群體大致 可依照特定的年齡、性別、職業、就業歷程、家庭/伴侶經驗、特殊生命事件等 層面進行界定(如表二-1)21。此外,亦有討論針對生涯/職涯轉銜(career transition)

議題的相關研究,如翁康容、張峰彬(2011)透過對兩年間出生(1984-1985)

世代已進入職場者進行訪談,探討高等教育和產業擴張下,校園所學與職場應用 的在應然面和實然面的落差。

21 諸如: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度(曾慶玲,2007)、個體犯罪行爲的持續和變遷(陳曉進,2007)、

女性單身共生族與原生家庭關係(陳瑋筠,2008)、雙生涯家庭婦女照顧娘家父母歷程(魏淑瓊,

2006)、少年未升學未就業經驗(李孟儒,2011);而與轉銜過程息息相關的乃是勞動者個人之決 策,以「抉擇歷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為探討議題之論文,則有潘彥秀(2010)對於已 婚女性成為全職家庭主婦者,她們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抉擇歷程的分析;楊嘉玲(2008)對於遭受 伴侶暴力之未婚女性,其關係抉擇歷程與影響因素的分析;蔡金拉(2004)探討不墮胎抉擇歷程 之分析。

(21)

12 表 二-1 應用生命歷程觀點的國內論文歸納表

研究範圍界定原則 研究對象

年齡別 青年、中年、老年

性別 男性、女性

職業別 體育教師、代理教師、科技業從業人員、退役軍官 就業歷程 失業與再就業、創業經驗、未升學未就業

家庭/伴侶經驗 單身女性共生族、家庭暴力受害者、雙薪家庭、離婚、

家庭主婦、墮胎行為決策、親密伴侶選擇 特殊經驗或生命事件 個體犯罪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製表。

相較於前述生命歷程研究偏重個體行為與生命歷程發展等微觀層面的討論,

下列研究則以宏觀的視野,探討生命歷程觀點的理論發展、政策意涵,或者針對 特定社會議題進行檢討。施世駿(2002)的研究介紹生命歷程理論的發展脈絡,

以及該觀點在社會政策領域的研究方向,並將視野聚焦於國家政策與個人的互動 關係;黃志隆(2008)以制度主義的生命歷程觀點出發,納入時間與收入再分配 的途徑,檢視荷蘭和丹麥的彈性安全策略的改革成果;黃志隆(2009)從社會結 構變遷對於福利國家性別分工模式的衝擊,說明工作與家庭平衡的探討需要考量 性別平等,其並藉由承認和重分配的觀念,討論制度主義的生命歷程政策,對於 時間、收入分配、托育制度整合的討論,進一步提出平衡就業和家庭政策的分析 框架。葉崇揚(2008)則是評介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 2007 年的出版品「Modernising Social Policy for the New Life Course」,並指出新型態的社會政策隨著生命歷程的個人化,

已然改變政策本質,不僅在基本需求的滿足,而是促進個人的可選擇性。

(22)

13

生命歷程觀點亦見於貧窮、社會排除等議題之探討,如呂朝賢(2007)檢視 不同的時代中探討貧窮動態和成因之相關論述,由 1900 年起的論述以生命週期 觀點切入,經過不同階段的發展,以至 1900 年之後以生命歷程觀點為主流。中 國大陸有徐靜、徐永德(2009)的研究,訪談北京市貧困老人之生命史發展,以 生命歷程典範視角,探索其貧窮動態發展軌跡,並歸納出數種不同的軌跡類型,

其發現老人貧困狀況深具異質性,並在晚年持續變動。此外,該研究也發現社會 變遷與非預期的生命事件對老年貧困具有很強的解釋力。綜以觀之,生命歷程理 論觀點之觀察對象,可以用來觀察具有特定共同經驗、身分、職業,遭遇共同事 件的群體,亦得以更加宏觀的視野進行整體政策效果、貧窮議題之探討。

我國對於非典型勞動的相關研究,遍及法律、經濟、政治、社會、勞工研究 與人力資源管理、以及跨學科的整合性探討;其涉及的研究發問,則有非典型勞 動的產生、運作樣態、影響,以及對於現行法規政策的檢討與建議等等。此外,

勞、資、政、學各界對於非典型勞動議題之關注焦點與所持立場亦有所不同。

由企業經營者角度探討人力派遣議題,關心焦點主要在於經濟效率、產業競 爭力、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與最適配置,或是提出管制鬆綁 之建議22。例如:黃同圳(2011)分析企業使用勞動派遣員工的動機,主要是為 了滿足彈性需求與便於招募篩選,研究發現不管派遣員工的職位階級如何,在工 作滿意度、自主權、技能運用與發展等面,皆較正職人員為低,其並由要派企業 基於彈性策略與篩選策略用人之結果差異,提出企業使用派遣決策上管理建議。

站在勞動者角度的探討,部分研究以微觀視角探討從事非典型勞動的決策行為如 何發生以及後續的心理影響、職涯發展等等;亦有許多研究聚焦於非典型勞動權 益保障,倡議增加就業穩定性與社會保障、或是主張以法令或政策限制勞動派遣

22 如:由臺灣 153 個區級工業同業公會及省(市)工業團體組成的全國工業總會,提出政策白 皮書,要求政府訂定合理勞動法規,以符產業需求,並主張退休年齡不應延後(蔡練生等,2011;

54ff.)。

(23)

14

使用條件。針對勞資關係、或是勞勞關係(工會與派遣勞工)的討論,如勞委會 委託潘世偉、王方、林佳和(2006)針對非典型勞資關係進行之研究;以及成之 約(2006)對於產業工會和派遣勞工間的關係、態度進行探討,發現就算工會對 於派遣勞工的態度為接納,「派遣勞工」參與或加入工會的實質助益為何仍有疑 慮。因此其建議除了政府主管機關應修正相關法制,擴大派遣勞工加入或參與工 會組織的空間、導向正面與良性的發展,避免僱用不安定,並有待工會的能力與 實力進一步提升,方能在經濟需求和社會考量間取得平衡。

綜以觀之,勞方與資方之間的折衝,也反映在政府經濟建設部門與勞工部門 的主張各有不同的著重點。勞工法令的加強管制或是鬆綁主張,反映了不同的理 念與利益:一方面,資方往往主張過多的管制將斲喪企業競爭力,並且導致更嚴 重的資金外流,因此造成經濟成長率下跌或國內就業機會的減少;然而,一個社 會安全網不周的自由競爭市場中,勞動條件的惡化與薪資不均的現象可能使基層 勞動者處境更為不利,特別是對於身處邊陲勞動市場的非典型工作者而言。

在快速變動、不確定性提高的產品市場和人力市場中,企業將增加的市場的 風險部分移轉至勞動者,使勞動者的就業權益與安全受到波及。多起企業濫用經 營管理權限的事件後,政府迫於壓力須對既有法規政策的施行的問題與闕漏進行 檢討。既有勞動法規對於勞動派遣的規範與適用問題、以及修法與配套措施調整 的可行性在近年備受關注,相關政府部會對於勞動派遣的議題亦予以相當程度的 重視,並委託研究機關與相關學者進行此議題之研究。如:勞委會委託邱駿彥、

林佳和(2007)以加強派遣勞工權益保障為出發點的法令修正建議;以及經建會 委託辛炳隆(2011b)、林大鈞(2011)、鄭津津(2011)的報告,分別以經濟面、

社會安全網、法制面三部分探討非典型就業的衡平機制。

(24)

15

過去,工作和職涯是一體的,員工進入企業之後將逐漸晉升到管理階層,直 到退休,然而,當前終身僱用的工作已逐漸減少,使工作和職涯的界線趨向模糊。

種種區隔的模糊化(包括工作場所、雇主與雇員、工作與職涯等)提升勞工面對 的風險,因此這個時代的勞工必須要具備處理風險的能力。但政府所提供的公共 服務仍停留在低薪、低技術、暫時性工作機會的設計,難以因應長期性、結構性 的失業問題(李誠,2005:107)。而就法制層面而言,勞基法之設置與最初構想,

乃為維繫「典型勞動關係」型態持續存在運作,對典型工作者提供勞動保護,而 不是以非典型勞動關係做為規範標的與保護對象(林佳和,2010)。

李健鴻以三個層面分析我國勞動立法的問題:在結構性脈絡限制下,產生社 會轉型發展過程中的「規範延遲(新社會結構-舊勞基法體系)」、立法之初的「規 範缺陷(個別解僱保護規範不足)」、法律執行過程中規範與現實之間的「規範落 差(權利的貫徹有限與實踐的困難)」等方面的問題;就我國派遣勞動政策發展 軌跡,以「消極規範期」、「積極發展期」、「依法稽查期」三個階段予以分期,並 指出目前勞動派遣問題有三,包括:行政罰鍰偏低且派遣事業違法情形嚴重;對 勞工權益的保障偏向消極性規範,缺乏積極性輔導措施使之脫離派遣行業;以及 公部門近年不擴編名額,卻大量使用派遣勞工因應業務增加壓力。在「僱用與使 用分離的運作機制」、雙重關係的「隱藏性剝削機制」、以及「登錄型派遣的定期 契約化運作機制」下,派遣勞工的所得、保障及時間各面向皆面臨彈性剝削

(Flexploitation)23之風險,特別是「登錄型派遣」的情況更為嚴重(2010a;

2010b)

透過前述研究的歸納整理,可以看出我國勞動派遣政策的演進過程,以及當 前我國勞動派遣政策趨勢,「為符合『人力派遣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的 要求,勞委會在 2010 年已經完成勞基法修正草案…。勞委會提出的修勞基法修

23 「彈性剝削」是 Anne Gray 所提出之概念,曾為李健鴻(2010a)所引用。

(25)

16

正草案版本其實是『維持長僱之僱用關係』、『法規鬆綁與減少管制』二種政策思 維的混合產物……在這種『局部性積極規範』的情形下,就會出現多項值得進一 步商榷的問題…」。也就是說,政府對於非典型勞動力運用部分採取鬆綁態度,

僅對於維持長僱雇用關係的相關問題進行管制(李健鴻,2010a)。此外,亦有學 者批評,我國政府對於非典型勞動的政策不夠明確,使勞動者權益保障不足(黃 程貫,2009;2010)。

國內碩博士論文由派遣勞動者角度探討相關議題者,探索主題涵括從事派遣 勞動的動機、就業環境、工作滿意程度、制度支持、勞動意識、以及未來職涯發 展等等。24部分文獻則對於派遣勞動的樣態進行歸納與分析,參酌指標包括法律 契約的規定、實際執行業務的模式等;25此外,亦有由一般公司、派遣公司或政

24 例如:陳慧芳(2004)探討派遣勞工對要派機構和派遣機構的認知,以工作滿足為中介變項,

評估對離職傾向的影響;黃淑敏(2008)透過探討就業服務系統中派遣人力的勞動現況以及派遣 勞動制度設計對勞動者本身的影響(在就服中心的人際關係、制度性支持、未來職涯發展),還 有其在工作上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勞動者基本特質與從事動機、對派遣的意義解讀對職務表現之 影響等)。簡宇欣(2009)則探討公部門就業服務外展人員之就業動機、勞動場域中制度性與社 會性支持的狀況,對於派遣工作的看法及未來轉業的發展,並進一步論及工作滿意、有否工作經 驗積累、是否會主動離職、未來選擇職業的方向,執行工作過程中,扮演之角色及執行困境。吳 盈如(2009)亦以公部門某就業服務站為例,分析派遣勞工如何看待派遣工作所衍生的社會關係,

對於本身工作技術的想法;並論及就業服務站的生產控制關係如何影響派遣勞工,以及外部勞動 市場對其勞動意識的影響。高珮萱(2009)針對派遣員工對派遣工作的認知做問卷調查,檢視派 遣員工對派遣工作的認知是否影響其職業生涯發展。于立欣(2010)研究派遣人力經歷長期人力 派遣工作之經驗後對生涯規劃的影響,從當初選擇人力派遣工作之因素、經歷過派遣人力經驗後 對派遣人力工作之看法和最後整體經驗對未來生涯規劃之影響,做邏輯性流程探討。陳榮隆(2008)

則針對派遣程式設計師,探討其從事動機、滿意情形,他人態度、職涯發展與規劃,以及派遣程 式設計師對其他與派遣員工職涯發展相關議題的看法。除了個別勞動者從事勞動派遣的動機不一,

而人才的專業性、知識程度、以及就學經驗等之差異亦將影響勞動者求職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陳怡靜,2001;張惠琪,2005;王俊仁,2008)。

25 勞動派遣多元樣貌將對勞動者的生命歷程轉銜產生不同之意涵,包括人力資本的累積情形、

個人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的發展狀況、以及後續職涯發展情況等各層面。故而在論 及參與派遣勞動的就業意涵之前,我們必須對國內派遣樣態有所了解。一般依照派遣人員與派遣 公司所簽契約形式不同,可區分為:1. 「登錄型派遣」:派遣事業單位僅在與要派單位簽訂要派 契約後方與派遣勞工簽訂契約,並在要派契約終止後。派遣事業單位與派遣勞工之間的勞動契約 亦隨之終止。2. 「長僱型派遣」:派遣事業單位與派遣勞工間存在繼續性的不定期契約關係,受 到解雇保護(李健鴻,2010a);此外,吳柏嬅(2005)透過訪談及問卷對臺灣人力派遣運作模式 概況與演變進行了解,發現臺灣人力派遣運作模式包括「提供客戶公司重複僱用的派遣員工」、「派 遣員工轉任為客戶公司正職員工」、「提供客戶公司專人駐廠服務」、「集團內成立派遣公司」等樣 態。

(26)

17

府人力資源經營的角度探討勞動派遣之運用與管理者。26相較於部分研究將對象 設定在特定產業或技術層次,以探討該類別勞動者未來職涯發展路徑,27本研究 將進一步透過不同勞動媒合制度的比較,並納入由基層到專業的勞動派遣,觀察 其對勞雇關係產生何種不同的影響。而關注勞動者就業經歷與生命歷程、轉銜軌 跡的相關研究,除針對特定的族群,如青年非典型工作者(謝文元,2005)、飛 特族(Freeters)與 SOHO 族的就業歷程與發展(鄭凱文,2009)、亦有針對特定 方案接受者(嚴敬雯,2006)、青年轉銜(馮依菱,2009;王瑞霞;2010)、以社 會排除觀點探討失業者尋職歷程(楊佳怡,2010)、以生命歷程理論觀點探討少 年未升學未就業經驗的意涵(李孟儒,2011)等等。前述相關論文,除歸納勞動 派遣樣態之外,多所關注派遣人員的職涯發展、以及臺灣青年或非典型就業者職 涯轉銜等議題,此類研究偏向勞動者本身經歷、就業轉銜和軌跡之分析。

然而,透過前述研究,我們仍欠缺時代變遷下,制度與個人的互動情況的了 解。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影響下,風險與不確定性升高,國家制度設置能否有效屏 障宏觀結構面對勞動者造成的不利。抑或是勞動者面對當前國家與職場的制度安 排,於其生命之中各生活領域是否造成了特定的形塑效果。當勞動彈性、知識經 濟、或是新的生活理念,致使個人在學習、就業、家庭等系統間的轉換更加頻繁,

其間轉銜制度的設置有助於人們能夠擁有彈性且安全的生命歷程;反之,如果缺 乏良善的轉銜機制,不僅造成轉軌的困難、更可能造成生命中累積性的不利影響。

至此,我們仍未能從整體的角度探查,我國是否有充分、強健的安全網承接起勞 動非典型化影響下,勞動者愈加差異化的生涯抉擇與流動軌跡。

26 例如:周信旗(2002);洪敏蓉(2009);盧盟方(2007)。

27 如李至賢(2009)即以專業派遣勞工為例、林怡君(2006)以電子產業基層派遣勞工為例,

進行派遣人員職涯發展之探討。

(27)

18

因此,本文將進一步納入宏觀的視角,以生命歷程理論與新制度主義28為經 緯,探索整體結構變遷所引發的制度創新與變遷,投射在個體層面則造成生命歷 程的多元化發展樣態。再者,我國對於勞動派遣法制以及相關問題對策之論辯,

已有相當豐富的論述,然而就此議題卻甚少觸及以宏觀視角探討結構變遷下,制 度與行為者互動之反思,以及個體生涯的全盤性考量的生命歷程政策思維。本研 究將由此視角切入,透過相關國外的政策理念的檢視,從而思索我國社會政策創 新的可能性(見表二-2)。

表 二-2 國內既有研究類屬與本研究談討範疇

主題 既有文獻探討主軸 本研究探討範疇 生命歷程 特定群體的生命史發展;

生命歷程觀點的社會政策。

兼及宏觀(制度)和微觀(個人)

層次,探討非典型就業經驗在勞 動者生命歷程(著重於早年事 件、年齡發展、職業與生活領域 等面向)的意涵。

派遣勞動 經濟、法制、社會安全、勞資 關係。

探討派遣勞動者生命歷程的發展 與轉銜在社會政策層面的意涵。

新制度主義 理論層次的論述,或針對特定 制度、組織、改革歷程等議題 進行探討。

由非典型勞動力中的勞動派遣為 標的,探討與勞動者生涯發展相 關之制度的發展、變遷、與創新。

資料來源:本研究製表。

28 新制度主義的主要關懷及欲解釋的問題是:制度的性質、以及制度如何影響人的行為,組織、

結構、文化、規範、習俗是怎樣形構社會行為,如何在行動者之間分配權力,以及怎樣塑造個人 的決策過程和結果。一方面,制度通過塑造人的行為影響政策結果,制度構成了個人的「策略背 景」;另一方面,個人也塑造了制度,制度是基於個人的需要才被創造出來,即個體通過制度的 創新,提高收益水準。新制度主義本身存在不同學門的傾向。例如偏向經濟學的新制度主義,其 關心個體面臨集體行動時,如何進行選擇;傾向社會學的新制度主義,則偏好論述制度無所不在 的特質;至於歷史制度主義,則力圖對政治學中權力與國家等傳統論題進行重新詮釋(薛曉源、

陳家剛,2007:7ff.)。

(28)

19

第二節 理論探討與概念架構

在前一節中,已對國內相關研究進行回顧;在本節中,主要以西方學者提出 的論述和著作為主,透過文獻的檢閱,以了解理論內涵與制度創新觀點。以下將 闡述相關核心概念,梳理生命歷程研究典範、理論發展脈絡與其應用、生命歷程 的制度途徑,並檢討相關研究的分析模型與本議題的相適性。再而以前述理論層 面與相關探討模型為基礎,建構出本研究整體的概念架構。

壹、 理論探討

結構和制度的演變深刻地影響人們的行為與生涯發展。非典型就業現象的產 生乃是結構變遷下,勞動市場處理風險與挑戰的因應方式之一,而各種制度的設 置,或強化、或屏障了各種風險和挑戰,並進一步對勞動者的就業抉擇與生命歷 程產生不同的影響。在本文脈絡中,結構層次的演變乃著眼於全球化發展、科技 資訊技術發達、以及在其影響下勞動市場發生的根本性變遷。勞動彈性化的趨勢 引導工作組織、工作任務和聘僱方式趨於多樣化。制度則介於結構和個人之間,

扮演過濾器(filter)的中介角色;而行為者層次的探討,則涉及勞動者個人的能 動性、個別勞動者的家庭與工作生涯發展、決策行為等。在各個層次的交互作用 的動態過程中,建構起社會結構變遷帶動制度發展,進而影響非典型勞動者(及 其作為一個社會群體)生命歷程的整體圖像。

如前所述,此種結構變遷下引起制度與個體變動、進而與個人生活發生互動 的概念,正是新制度主義典型的論述方式。其強調事件發生時,勞動者身處制度 脈絡的中介性角色。再者,在解釋發展動態時,必須注意到歷史、時機與事件發 生順序的重要性,此點則亦呼應到生命歷程觀點對於時間概念的重視。此外,政 治、社會的脈動往往存在「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之現象,制度紮根於

(29)

20

慣例與習俗中而難以轉變;而在結構鉅變的背景下,於各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之間 則可能發生制度變遷,以維持制度與各社會系統之平衡。

綜上,為解釋非典型勞動者生命歷程的發展動態,必須要注意時代趨勢、非 典型就業興起過程,以及勞動者生命史中的轉銜與發展序列;而就制度發展層面 而言,如何發生變遷、是否受到路徑依賴的影響則為關心的焦點。以下將依序梳 理生命歷程研究典範的分析原理與理論發展脈絡、生命歷程的制度途徑、以及勞 動者生涯中的機會與障礙。

一、 生命歷程研究典範

(一) 分析原理

依循生命歷程理論觀點進行的相關研究,乃是基於生命跨度(life-span)、能 動性(agency)、時與地(time and space)、時間的選擇及安排(timing)、互聯的 生活(linked life)等五個原理而開展。申言之,人類的發展和老化是一輩子的、

長期的過程,一方面個人能夠透過選擇和行動以建構生活,但因為人們的生命歷 程鑲嵌在歷史時間和所處地點,故而必然受制於歷史和社會環境的機會與侷限。

社會和歷史是透過人們互賴的關係網絡而發生影響,而生命階段的轉換、事件、

行為模式將隨著個人年歲的發展而不同。(Elder, Johnson, & Crosnoe, 2003:

10-14)。

個體的生命歷程中嵌入了歷史的時間,以及他們在生命歲月中所經歷的許多 事件;同時,這些時間和事件也塑造著個體的生命歷程的樣貌。一系列的生活轉 變或生命事件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取決於其何時發生在此人的生活中,並與個體 對於事件的期望和各生命階段的生命想像密切相關。通過個體和其家庭的關係,

歷史事件與個人經歷相互連繫、並且持續傳遞;同時,個體亦能夠透過自身的選 擇和行動,利用機會克服歷史和社會環境的制約,建構自己的生命歷程。當歷史

(30)

21

的時間和空間不同,生活機會和個人職業生涯也產生差異。

以生命歷程理論的角度觀之,制度的歷史性型塑家庭、就學和工作的發展軌 跡、影響著個人的行為與特殊的發展途徑。個體的自主性體現他們能夠選擇自己 想要走的路,但是他們的選擇並非在社會真空(social vacuum)中做出,也就是 說,生活選擇無可避免地受到社會、文化的機會以及歷史的制約因素影響(Elder, 1975/2002:426-440)。

「轉銜(transition,狀態的改變)」、「軌跡(trajectory,連結狀態和轉變)」、

「轉折點(turning points,生命歷程方向的改變)」等概念是連結、貫穿整個生命 歷程理論的分析主題。軌跡反應人們在較長時期內的生命模式,意指個別行為者 生命跨度之內眾多經驗(諸如工作、婚姻、自尊等)的發展路徑,依據其發生的 先後次序而建立。轉銜則是在生命軌跡中發生,由某些特別的生活事件所標明(例 如第一次參加工作、第一次結婚)。某些轉銜可以納入特定年齡層社會生活的範 疇,也有一些轉銜(像是突然生病),不能納入此一範疇。當兩者相互作用下就 產生生命歷程的轉折點,改變生命軌跡的方向(Elder,1975/2002:426-440;李 強、鄧建偉、曉箏,1999:6)。

傳統生命歷程研究典範的分析視角,主要是由同齡群體及歷史的角度或由社 會文化的角度,針對各項議題進行探討;而其探討範疇29則聚焦於:一、年齡的 社會意義;二、社會模式的代際變遷;三、宏觀事件和結構特徵對個人生活史的 影響,其對於個人經歷的階段變遷進行描述和解釋,並解釋身分地位的改變如何 發生(例如就業與失業個人產生的影響);四、不同生活層面和職涯路徑之間的 連結;五、早期生命經驗如何影響後來的行動,以及機會和資源如何在時間脈絡 下開展,是康莊大道抑或羊腸小徑。

29 以下關於生命歷程研究的探討範疇,各項目乃是參酌李強、鄧建偉、曉箏(1999);Kohli(2007)

的歸類。

(31)

22

除了前述共同的原理和關注焦點外,生命歷程研究領域裡存在著觀察層次的 差異,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獨特的解釋因素與概念。一則,就分析層次而言,Elder 曾就微觀與巨觀的視角進行區辨,微觀的生命歷程焦點放在影響生命內在經驗軌 跡的過程,並將社會和歷史脈絡視為個體行動的背景因素;社會學或是巨觀的觀 點則較為注重社會的、人口統計的、以及歷史的情境變化對集體生命歷程的影 響。

再則,就不同的學科傾向而言,社會學相關的生命歷程探討,例如 Elder 的 研究著重在制度、歷史變遷、以及結構性機會(structural opportunities),他認為 個人的生命歷程的動態與樣貌乃為社會歷史脈絡所形塑;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則強 調生命跨度(life span)中個人的適應與發展過程;經濟學的相關研究則強調個 人基於成本效益分析和效益最大化所做出的理性選擇,但有學者批評,理性選擇 的論述並未將社會和文化資源、個人價值或偏好納入考量。如能以整合社會、經 濟、心理等學科的觀點來觀察,才能更加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在社會脈絡變遷中個 人的行為因應(Runyan, 1982/2002: 112; Schoon & Silbereisen, 2009: 5)。

Schoon & Silbereisen 主張,應該以整合社會、經濟、心理等面向的觀點來理 解生命歷程的發展與轉銜。他以探討「轉銜」經驗的相關研究為例,轉銜經驗的 型塑過程受到總體經濟情勢、制度、社會背景、種族、性別、個人資源(例如能 力、動機、志向)等方面的多重影響,相關研究涉及社會、心理、經濟等層面,

這些研究對於轉銜經驗的關注焦點有所差異。首先,社會面的觀察乃是關心特定 社會歷史脈絡中,外在的制度、結構機會、歷史變化如何對個別行動者產生影響;

其次,心理面的觀察為關心個別行動者一生中所進行的自我規制,以及社會和制 度的變遷對於個人心理所產生的影響;再其次,經濟面的觀察則是強調個體能動 性,探討個人的動機和偏好對個人決策和選擇、技能養成的過程之影響。

(32)

23

如欲在社會變遷的時間脈絡下研究「轉銜」,並試圖將之納入一致性的架構,

吾人可觀察到,前述學門對於人類發展和轉銜的相關研究,有幾點共同的關懷:

第一,「發展」深具時間意涵,轉銜的脈絡反映了經驗的累積;第二,轉銜經驗 鑲嵌於社會脈絡,涉及個體與重要他者和宏觀的社會環境之間的互動,同時,個 人的決策乃為社會制度和更廣的總體社會情勢所限制;第三,特定的轉銜30被視 作發展過程中對於個體行為者和制度規範的挑戰。31此種整合性的觀點,將有助 於更全面地理解我國派遣勞動者身處的結構脈絡,以及其非典型就業經驗、職涯 轉銜與發展所引發之政策意涵。接下來,本文將說明生命歷程觀點的演變過程,

已然使之具有跨學科的色彩。

(二) 理論發展脈絡

生命歷程視角從經濟學發其端續,到近年來則以社會學、社會政策為研究大 宗,本部分參考 Erhel(2007)的文章,梳理其理論發展脈絡與學科偏向。

1. 新古典經濟學的假設與侷限

在經濟分析領域裡,自 1950 年代 Modigliani 提出生命循環假說(the life-cycle hypothesis)、以及以人力資本為分析基礎的途徑興起之後,有些學者開始研究生 命跨度中,個人決定如何受到時間和行為者本身的期待(agents’ expectations)所 影響。此類研究發展出動態的勞動供給模式與跨時期選擇(inter-temporal choice)

模式,探討個人在有限的時間內透過不同活動(例如:休閒、市場活動、家戶活 動、志願性或公益活動等等)的交換(trade-offs)以追求最大的幸福。

經濟學中對於生命循環的分析有幾項一般性假設,諸如:普遍假設個人偏好 是外生的(exogenous)且不會隨著時間變動,現在的選擇與過去的行為無關。

30 例如從學到就業的轉銜,向來是政府當局和莘莘學子(甚至是他們的家庭)所面對的重要挑 戰。

31 此段探討轉銜的觀點整合,乃參考自 Schoon & Silbereisen(2009: 4-5)。

數據

圖  二-1 本研究分析概念圖
圖  三-4 歷年性別勞動力參與率(1980-20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ducation blueprint for the 21st century: Learning for life, learning through life: Reform proposals for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ong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

Stone and Anne Zissu, Using Life Extension-Duration and Life Extension-Convexity to Value Senior Life Settlement Contracts,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 Vol.11,

Life history

pleasant life, the meaningful life is beyond the good life.”..

The relief fresco "Stories of the Buddha's Life" embody the advancement of life education: a profound outlook on life, religion and life and death, ultimate care, life

In this way, the philosophy of tea giving with life cultivation of hi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fl esh and blood, and with wisdom and sadness and the course of Buddhist

Free to learn: Why unleashing the instinct to play will make our children happier, more self-reliant, and better students for life..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