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 督導效能知覺之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 督導效能知覺之關係研究 "

Copied!
1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連廷嘉 博士

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 督導效能知覺之關係研究

研究生:楊書毓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3)
(4)

謝誌

從下筆的那一刻開始,論文、生活、工作交錯煎熬著我近一年的日子,挫敗、

情緒起伏不時的出現,但我永遠不會忘記經歷過的這一切。這本論文的催生,首 先要感謝連廷嘉老師的辛苦指導,雖然老師很嚴格,但比起許多同學,我想我們 是幸福的。另外,要特別感謝智元幫我很多忙,四處幫忙問誰能填寫問卷,還有 思帆、家媛學妹也是的幫忙;當然,也要感謝連家同門,惠香、正昇一起共同扶 持走過這段日子。

兩年的研究生求學生涯要感謝許多老師對我的指導與教誨。而同窗冠樺、慧 馨、彥偉與介文,學妹莉琳,還有翠玉姐、王前龍老師不時的支持、勉勵與關懷,

是讓我走過撰寫論文這段時日的動力,以及讓我渡過難忘的碩班生活。其次,也 要謝謝我的大學好友,噓少、雪碧、秋萍、阿毛,這兩年因為我的忙碌,發生了 許多事情,要感謝你們在這兩年忍受我的遠離與這段日子的支持。

當然還要謝謝我爸媽,雖然這近一年的時間,他們人總是在各個國家間忙碌 奔波,仍然要感謝他們的全力支持與關懷,非常感謝我爸辛苦在外賺錢養我,辛 苦我媽對我這個從小就是難管的問題兒童教誨。

最後,要特別感謝張老師基金會、生命線協會及那些曾協助填寫問卷的人們,

在這本論文上所給予的協助。

(5)

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 督導效能知覺之關係研究

作者:楊書毓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旨在編製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以及了解受督導者在督導歷程中的 依附行為與其所知覺之督導效能的關聯性。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張 老師輔導志工、生命線協會志工,及大學心理諮商、輔導相關系所的碩博士生,

且必須於近半年內有接受督導經驗,合計 250 人。研究工具包括「受督導者依附 行為量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人際依附風格量表」。本研究以spss 統計軟體,進行項目分析、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 迴歸等統計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共計 16 題,包括「焦慮依 附」5 題,「害怕依附」6 題,「抗拒依附」5 題。(二)量表信度考驗:受督導者依 附行為量表各層面α 值介於 .873 至 .697 間,顯示此量表具有不錯的內部一致性 信度。其次,本量表之折半信度介於 .840 至 .590 間,顯示本量表穩定性尚佳。(三)

量表效度考驗:量表題目依據相關理論、文獻編製,且經專家學者審查,具內容 效度;本研究以人際依附風格量表作效標關聯效度考驗,其各層面相關係數介 於 .478 至 .526 間,具不錯效標關聯效度;在建構效度上,以主成份分析及因素 分析進行因素結構考驗,具不錯的建構效度。(四)不同性別、最高學歷、專業背 景、服務單位、諮商輔導工作年資、及接受督導經驗年資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上 有所差異。(五)不同諮商輔導工作年資與接受督導經驗年資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 知覺上有差異。(六)害怕依附與督導角色功能、督導關係、督導技巧有顯著相關;

抗拒依附與督導關係、督導技巧有顯著相關;焦慮依附與督導效能知覺各層面未 達顯著相關。(七)害怕依附與焦慮依附能有效預測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其解 釋力為12.2%。

關鍵字:受督導者、依附行為、督導效能知覺

(6)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pervisees’ Attachment Behavior and Conscious of Supervisory Effectiveness

Shu-Yu Yang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ed to develop a supervisees’ attachment behavior scale an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ir conscious of supervisory effectiveness. This research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rticipants consisted of 250 supervisees working in schools or social counseling agencies.

The measurements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Supervisees’ Attachment Behavior Scale”, “Supervisees’ Conscious of Supervisory Effectiveness Scale”

and “attachment Style Scale”. The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through item analysis,confirmatory factory analysis,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atist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included:

1.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Supervisees’ Attachment Behavior Scale consisted of 16 items,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i.e., preoccupied attachment, fearful attachment and dismissing attachment.

2. The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of the three layers have yielded Cronbach α coefficients rang from .873 t0 .697. The split-half 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range from .840 to .590.

3. The content validity, criterion valid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have been found to be statisfactory.

4. Different gend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of supervisee, the nature of the institutes, the number of years spent in the work of counseling and supervision all result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pervisees’ attachment behavior.

5. Different the number of years spent in the work of counseling and supervision all result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pervisees’ conscious of supervisory effectiveness.

6.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fearful attachment, supervisory role and function,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 and supervisory skill.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mong dismissing attachment, supervisory relationship

(7)

7. Fearful and preoccupied attachment of Supervisees’ Attachment Behavior Scale could be used to effectively predict supervisees’ conscious of supervisory effectiveness.

Key Word: supervisee, attachment behavior, conscious of supervisory effectiveness

(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依附理論與人際依附風格……….. 7

第二節 督導效能……….. 18

第三節 依附理論與督導效能之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6

第五節 研究程序……….. 44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4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與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題目發 展與分析………. 47

第二節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之現況………….. 6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的差異……….. 69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的差異.. 79

第五節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間關係………….. 89

第六節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對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之預測力分析…..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5

第二節 研究結論……….. 98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5

(9)

附錄一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及「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專

家內容效度函………... 113

附錄二 專家效度請益名冊……….. 115

附錄三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初稿題目……….. 117

附錄四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初稿題目……….. 123

附錄五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督導效能調查問卷」預試版……….. 129

附錄六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督導效能調查問卷」正式版……….. 135

附錄七 「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同意函……….. 141

附錄八 「諮商督導專業知覺調查表」量表同意函……….. 143

(10)

表次

表 3-3-1 量表預試樣本一覽表……… 35

表 3-3-2 量表正試樣本一覽表……… 36

表 3-4-1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初稿題目摘要表……… 38

表 3-4-2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初稿題目摘要表……… 41

表 3-4-3 「人際依附風格量表」題目摘要表……… 44

表 4-1-1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專家內容效度表……… 48

表 4-1-2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49

表 4-1-3 焦慮層面預試題目主成份分析結果摘要表……… 51

表 4-1-4 害怕層面預試題目主成份分析結果摘要表……… 51

表 4-1-5 抗拒層面預試題目主成份分析結果摘要表……… 51

表 4-1-6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預試刪題後分組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52 表 4-1-7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正式量表題目摘要表……… 52

表 4-1-8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各層面內部一致性交互驗證摘要表 53 表 4-1-9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折半信度摘要表 53 表 4-1-10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正式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54 表 4-1-11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與人際依附風格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55

表 4-1-12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專家內容效度表……….. 56

表 4-1-13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預試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58 表 4-1-14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預試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60 表 4-1-15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正式量表題目摘要表……….. 61

表 4-1-16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正式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62

表 4-2-1 受督導者樣本特質描述分析摘要表……… 65

表 4-2-2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各層面現況摘要表……… 65

表 4-2-3 不同研究對象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67

表 4-2-4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各分量表現況摘要表……… 68

表 4-2-5 不同研究對象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68 表 4-3-1 不同性別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 差……… 69 表 4-3-2 不同性別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

表 4-3-3 不同最高學歷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71 表 4-3-4 不同最高學歷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1 表 4-3-5 不同專業背景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72 表 4-3-6 不同專業背景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 4-3-7 不同服務單位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74 表 4-3-8 不同服務單位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 4-3-9 不同諮商輔導工作年資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

標準差……… 76 表 4-3-10 不同諮商輔導工作年資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76 表 4-3-11 不同接受督導經驗年資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

及標準差………. 78 表 4-3-12 不同受督導經驗年資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上之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78 表 4-4-1 不同性別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平均數及標準

差………. 80 表4-4-2 不同性別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80 表4-4-3 不同最高學歷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平均數及

標準差……… 81 表 4-4-4 不同最高學歷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81 表 4-4-5 不同專業背景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平均數及

標準差………. 82 表 4-4-6 不同專業背景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83 表4-4-7 不同服務單位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平均數及

標準差……… 84 表 4-4-8 不同服務單位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 85

(12)

表 4-4-9 不同諮商輔導工作年資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 平均數及標準差……… 86 表 4-4-10 不同諮商輔導工作年資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7 表 4-4-11 不同接受督導經驗年資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

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88 表 4-4-12 不同接受督導經驗年資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 4-5-1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之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89 表 4-5-2 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量表之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90 表 4-5-3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與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之相關係數摘

要表……… 91 表 4-6-1 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對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之多元逐步回歸分

析表……… 93

(13)

圖次

圖 2-1-1 成人依附模式……… 1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33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期盼了解國內受督導者的依附行為及其對於受督導者在諮商專業發展 上的影響。本章據此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範圍。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專業人才的養成教育除了接受理論薰陶外,最不可缺少的是實務經驗的累 積,透過實習課程學習如何實際運用已經習得的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目的在於 發現理論與現實的矛盾之處,協助新手建立更完備的專業知能,例如技職教育的 產學合作、教育學門的實習教師等。同樣的,專業助人工作者也必須接受一定時 數的實務訓練,但在實習過程中,特別是新手往往會面臨空有一身武藝卻不知如 何運用,此刻就非常需要「專家」的協助,簡單來說,這一連串的專家協助歷程 就是督導(supervision)。

相較其他專業領域,助人工作領域的人更為需要督導的原因,在於諮商輔導 工作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助人工作者不單要懂得善用自己的諮商專業技巧,最 重要的是解決案主的問題,因此,為了避免受督導者(supervisee)可能諮商技巧 不純熟而不慎傷害案主的利益,督導者(supervisor)必須肩負監督受督導者的責 任,故在諮商輔導領域內,督導相關議題才會如此備受重視。

在督導歷程中,關係是督導中的動力成份,它的結構與特質具體地表現在督 導的其他因素中,這些因素也同時受它的影響(Holloway, 1995/2000),由此可知,

督導除了關切受督導者的專業知能發展外,更重要的是「人」的部份,特別是督 導者和受督導者間的關係品質,會深深影響督導雙方的專業發展與督導效能。當 研究者將督導看作是一段人際互動歷程,而人際間互動又是受到個體自身人際依 附風格的影響,若從這個角度切入,或許人際依附風格相關理論可以為督導關係 提供另一個不一樣的視野。

一旦將督導關係視為一種依附歷程時,會發現督導關係與「父母—子女」關 係、「成人—成人」關係有著許多相似之處(Bernard & Goodyear, 2004)。Watkins

(1995)就曾以 Bowlby 的依附理論為基礎,從督導者的角度,研究督導歷程中 受督導者的依附行為,發現督導關係的品質是會受到受督導者的依附風格影響,

進而影響到督導效能,而不同依附風格的受督導者在面對督導者時,也會反映出

(15)

截然不同的依附行為。舉例來說,屬於焦慮依附風格(anxious attachment)受督 導者會期盼與督導者有良好的互動,希望自己在督導過程中維持良好表現,因此 在督導過程中會不停地詢問督導者,相當依賴督導者的意見,渴望能得到督導者 的關注;部份焦慮依附風格的受督導者甚至會扮演著「照顧者」(compulsive caregiver)的角色,努力於解決案主的問題或痛苦,會將問題平行帶入督導中,

將自己轉化成案主,讓督導關係如同諮商師與案主關係。也有些受督導者具有極 度自信(compulsive self-reliance),在督導過程中表現非常獨立,面對督導者的 協助時,經常表現出帶有拒絕接受意味的態度。但是不論是上述哪一種依附風格,

受督導者或多或少潛藏著期望能從與督導者的互動中獲得認同。

在諮商輔導領域,受督導者經由實習與接受督導來增進專業知能與諮商技 巧,換句話說,也就是透過人際互動過程的體驗與表達而獲得知識(Holloway, 1995/2000)。特別焦慮是普遍存在於督導歷程中,但是何以有受督導者在承載焦 慮之餘,還能持續接受督導,而有些受督導者卻一直處於高焦慮狀態,甚至最後 出現逃避督導的情形,進而影響督導效能。所以,研究者企圖藉由人際依附理論 的角度探討督導者與受督導者間的關係,想找出督導關係的確存在一定程度的依 附關係。

反過來說,從督導者的立場,督導者都會期待理想中的受督導者應該具備自 主、積極與有正向信念等特質,也就是期待一個屬於「安全型依附」風格的受督 導者。在 Foster(2002)的研究中,雖然沒有明確敘述安全型依附風格受督導者 應該具有何種依附行為,但也提到督導者普遍認為屬於安全型依附風格受督導者 有較好的督導效能,在諮商專業發展上也有較佳表現;相反地,屬於不安全型依 附受督導者的確會影響督導關係與督導成效。畢竟督導是兩個人的互動關係所構 成,而受督導者更是學習的主體(許韶玲,2003)。

不論是 Bowlby 或 Ainworth 的依附理論皆以嬰幼兒與其主要照顧者為研究對 象,不過對已是成人的受督導者而言,單純的依附理論是不足以解釋的。於是,

Hazan 和 Shaver(1987)首先將成人的人際依附風格,分為焦慮矛盾型(anxious / ambivalence)、逃避型(avoidant)、安全型(secure)等三種依附風格。之後,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進一步將成人的人際依附風格細分為焦慮型

(preoccupied)、害怕型(fearful)、抗拒型(dismissing)、安全型(secure)等 四種依附風格,並強調人際依附風格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也會依據對象不同,

即「自我」、「他人」,展現不同的人際依附行為。而本研究即是採取Bartholomew

(16)

和Horowitz 的人際依附風格概念為理論基礎。

當然每一段督導開始之初,受督導者多少會帶著特定期待進入一段督導關係 中,而這些期待可能是來自過去督導經驗的結果,或來自其他正式、非正式的關 係經驗(Holloway, 1995/2000)。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些「過去的經驗」讓不同的 受督導者在督導過程表現不同的人際行為,也間接影響督導效能。舉例來說,受 督導者的焦慮來源可能有對督導過程的陌生、被評量的焦慮、表現的焦慮與對督 導者所抱持的期待,或是一些其他個人議題(蔡秀玲,1998;許韶玲,2003)。

對一個人際風格屬於焦慮依附風格的受督導者卻可能會將焦慮的負向感受放大,

此類型的受督導者在督導關係中,經常憂慮督導者對他的觀感與評價不好,而積 極的討好迎合督導者,因此為了降低焦慮,受督導者會採取一些因應策略,問題 在於這些策略又可能會變成阻礙受督導者的學習與督導效能,這樣的阻礙行為被 稱為抗拒(resistance)。

有研究者認為不同程度的抗拒行為可能與受督導者人際依附風格不同有關,

也就是說受督導者的抗拒行為可能是受到早年經驗影響(Johnson & Buboltz, 2000),儘管這項論點並沒有研究者做過相關實証研究,人際依附理論也為抗拒行 為提供了另一種詮釋角度,這也間接說明受督導者的人際依附風格在督導關係中 佔有重要的份量,及會影響督導效能。

更進一步來看,如果將督導關係視為督導的主軸時,就會發現所謂的督導效 能(Supervisory effectiveness)是指督導者與受督導者彼此互動的結果(梁翠梅,

1996)。因此,隨著受督導者因自己人際依附風格不同所表現出的依附行為,讓受 督導者自己在督導歷程中必須面對不同的督導關係及問題,特別是在受督導者自 己屬於不安全型依附風格。

不過礙於督導的任務、功能與時間,督導者通常不會刻意去判斷受督導者的 人際依附風格,並且據此來調整督導風格。所謂督導者期待的安全型依附風格受 督導員說穿了不過是督導員理想中的督導「功能」之一,因為督導者者是依據督 導目標與任務達成程度來評價督導效能,畢竟督導的重要任務在於培養出一名專 業的助人工作者,對於判斷受督導者究竟屬於何種依附風格,與在督導關係中有 哪些依附行為似乎不是那麼在意,更不用提關心受督導者的依附行為是否會影響 督導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受督導者自覺對督導者的依附行為和對督導者的評價看法,

會影響其所知覺的督導滿意度,Kim 和 Birk(1998)就提到當受督導者屬於不安

(17)

全依附風格時,不僅影響受督導者對於督導著意願,有時候甚至會影響到督導者 因為受督導者的焦慮、害怕、抗拒,造成其專業枯竭或情緒枯竭。這些都一再意 指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對督導效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當然影響督導關係與督導效能的因素眾多,既然一再強調督導是一段人際互 動的歷程,或許研究者可以透過人際依附理論探討受督導者的依附行為,且瞭解 其所知覺的督導效能。儘管國外已有研究者對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進行相關研究,

國內仍未有研究者將依附理論運用於督導關係上,僅有連廷嘉(2006)一文中略 為提及相關論點。由此可知,人際依附理論與督導議題尚處於妾身未明,而這是 促發研究者研究動機的主要因素。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之目的與研究問題擬定如下所述。

壹、研究目的

一、針對目前人際依附理論應用於督導領域之相關文獻,進行整理與探討,藉以 瞭解目前國內外對於受督導者依附行為的研究。

二、根據文獻探討中有關受督導者依附行為研究,自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

以調查研究方法瞭解國內受督導者依附行為。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受督導者在依附行為與其知覺督導效能的差異情形。

四、探析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間的關係。

五、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讓督導者藉此參考瞭解自己的受督導者,以調整督導 方式及改善督導關係品質。

貳、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瞭解國內受督導者依附行為的情形為何?

二、瞭解國內受督導者其所知覺督導效能的情形為何?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受督導者依附行為是否有所差異?

四、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是否有所差異?

五、探討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人際依附風格的相關情形為何?

(18)

六、探討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間之關係為何?

七、探討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對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解釋力?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督導

督導是專家對於實習諮商師一種介入手段。這是一段長時間且有多樣貌的關 係歷程,重視評量,藉由專家監督實習諮商師對於個案的專業服務品質,以增進 其專業能力,而這段歷程裡,督導者則同時扮演著「守門員」的角色(Bernard &

Goodyear, 2004)。因此,督導指一位有經驗且受過專業督導訓練的督導者,透過 各種訓練方法和評量方式,協助督導對象精進諮商專業能力的技巧和發展,成為 一名專業的助人工作者的一段歷程。本研究中對督導則由受督導者角度出發,著 眼於受督導者所知覺的「督導角色與功能」、「督導關係」、「督導技巧」三者為主。

二、督導者

在諮商督導歷程中,以教導、示範、諮詢等方式發展與增進受督導者相關的 專業技巧與能力的人,並協助受督導者解決接觸個案時所遇問題及困難的專業指 導者,稱為諮商督導人員(劉焜輝編,2002;連廷嘉、徐西森,2003;徐西森,

2004)。而督導效能又會受到諮商督導人員的個人特質、督導能力、督導風格、人 際互動、文化背景等影響。而本研究將「諮商督導人員」即統稱為督導者。

三、受督導者

在心理諮商專業領域中,凡是正接受督導者有關心理諮商專業指導的助人工 作者皆可稱為受督導者。本研究之受督導者即為研究對象,主要可分為兩大部份,

一是指張老師基金會及生命線協會內已經上線或正在接受訓練之志工,並且有接 受團體督導或個別督導;二是國內設有心理、諮商輔導系所或其他相關系所之碩 博士生,且至少近半年內已開始或有接受專業督導實習經驗。

四、依附行為

一般而言,依附係指嬰幼兒會藉由特定動作或情緒反應(如哭泣、微笑)與 其主要照顧者(如母親)進行互動,建立永久的感情連結(Bowlby, 1983;

(19)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而在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的研究 則依據依附對象(自我、他人),以及對該對象的感覺,將成人依附風格分成四大 類型,分別是安全型、害怕型、焦慮型、抗拒型,認為每個人的依附行為會因為 過去經驗和對象不同,在與他人的人際互動時,會依據自己的依附風格,而出現 不同的人際行為。

本研究對於依附行為的分類即採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分類方 式,編製「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量表以不安全依附行為作為主軸,分成焦慮 層面、害怕層面、抗拒層面,命題方式採負向命題,計分方式為Likert 七點量表,

如填答「1」者,即得 1 分,分數越高,表示受督導者越容易有不安全依附行為。

此外,本研究並以王慶福(1995)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作為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 表的效標,瞭解受督導者依附與人際依附之關聯。

五、督導效能

諮商督導有它的功能與任務,督導效能的目的就是在檢視督導結束之後,不 論是督導者或受督導者是否確實達成督導工作的目標。例如督導者是否能夠在督 導歷程中,毫無障礙的闡述理論、示範諮商技巧、協助受督導者發展專業、建立 良好的督導關係等;而受督導者則是能否達成諮商專業技巧發展、對專業角色的 認同與知覺、對個案概念化形成能力、自我檢核能力等。對於督導效能可以透過 許多各式評量表來從旁加以檢驗。因此,督導效能可以定義為在督導完成之後的 一項評量結果。

而本研究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部份,參考王文秀、徐西森、連廷嘉(2006)

編製的諮商督導專業知覺調查表,直接加以修訂為「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調查 表」,以符合本研究對象,並作為本研究測量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之依據。

第四節 研究範圍

影響督導關係之因素眾多,本研究則著重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及其所之知覺 督導效能;在背景變項上分為性別、最高學歷、專業背景、目前服務單位、從事 諮商輔導工作年資、接受督導經驗年資。本研究藉由受督導者依附行為量表區分 受督導者依附風格與行為,並探究受督導者依附行為與其所知覺督導效能間關係。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即針對研究主題之相關文獻做一討論,並將探討的主題分為三節加以說 明。第一節在論述依附相關理論;第二節著重概述督導效能;第三節則探討人際 依附風格理論與督導效能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理論與人際依附風格

在人類發展研究領域裡,依附理論的研究佔了重要地位。最早從動物行為學 家提出銘印期(period of imprinting)時,心理學家開始發現「依附」概念的端倪,

Harlow 的恆河猴實驗則驗證了在人類發展歷程裡存在著「依附關係」,認為依附是 對於特定照顧者的某種鏈結,同時說明依附關係不僅止於滿足生物的生理需求,

更重要的意義在透過和主要照顧者互動來滿足心理需求。

不同理論基礎對於依附的概念存有著不一樣的解讀。從精神分析論的角度,0 到 1 歲的嬰兒屬於口腔期,主要照顧者的哺育滿足了嬰兒的口腔快感。因此,嬰 兒與主要照顧者便形成了一種為了滿足生理的「情感依附」(黃于娟,1994)。社 會學習論則從制約、刺激反應連結的角度來定義依附,認為依附行為是一種透過 親子雙方彼此不斷強化制約,所產生的刺激反應行為(Ainsworth, 1970)。而認知 發展論則認為依附與嬰幼兒的認知發展是一致的(Bowlby, 1983),認為依附行為 大約出現在認知發展階段的感覺動作期,因為此時期嬰幼兒正在發展物體恆存的 概念,嬰幼兒對他人或重要他人的離去,會表現出不同的反應。

由此可知,依附行為的概念定義最初在於強調滿足嬰幼兒的生理需求,隨著 嬰幼兒的發展和與外界的接觸,逐漸由生理需求轉變為滿足心理需求,如情感等。

這也符合 Ainsworth(1970)認為依附行為的發展分成無物期(an object-less stage)、轉變期(a transitional stage)、關係期(a stage of object relations)。

而依附理論的真正架構一直到Bowlby(1983)對嬰幼兒進行觀察之後才開始 確立,之後Ainsworth(1970)提出陌生情境實驗,並進一步將依附行為分為安全 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焦慮矛盾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與逃避型依附(avoident attachment)(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由於,

個體早年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到其未來的人際關係,日後的學者也延伸用於解釋成 人的人際依附風格,如Hazan、Shaver、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等人,都為依

(21)

附理論提供更廣泛的見地。研究者將分別就Bowlby 與 Ainsworth 的依附理論、成 人人際依附風格,以及依附風格測量方式於下做一討論。

壹、依附理論

Bowlby(1983)認為人在幼年早期時,藉由和主要照顧者之間不斷地互動,

形成情感的連結,並且同時隨著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出現不同的情緒與行為反 應。根據觀察依附行為是有其階段性的,嬰幼兒在4 個月至 7、8 個月大時,才學 會區分主要照顧者與陌生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嬰幼兒會透過微笑、

哭泣等動作來試探眼前的人與他的關係,以辨認出真正照顧他與滿足他的人;到8 個月之後,嬰幼兒會依賴主要照顧者,並且開始出現因分離所帶來的焦慮,直到 他(她)發展出恆存性的概念,瞭解到眼前的人只是暫時離開了,不是真正消失。

依附行為可以說是一套行為系統的概念,透過特定行為,吸引著照顧者的注 意與接近(陳淑貞、翁毓秀,2006),並和這些人發展出一套以情感為基礎,獨特 且系統化的行為鍊結,這些「因人而異」的情感反應,全是在互動中發展而來。

因此,依附可以說是一種與生俱來、為求生存的行為,藉由依附行為,個體得以 接近能保護他的人,而獲得生存。

之後,Ainsworth 以 Bowlby 的理論為基礎,設計了陌生情境實驗,觀察年約 1 歲左右的嬰兒與母親、陌生女子間的關係,分別讓母親與陌生女子輪流離開嬰幼 兒,並觀察嬰幼兒在面對倆人離去與返回的情緒反應。觀察結束後,Ainsworth 則 根據結果將依附行為模式分成安全型依附、焦慮矛盾型依附、逃避型依附三種型 態(Ainsworth, 1970;Goldbergd, 2000)。

這項實驗研究發現安全型依附的嬰幼兒當母親離開會出現哭鬧的反應,直到 母親再度回來才停止,並且同時會主動尋求母親的安慰,以平復因分離帶來的焦 慮;焦慮矛盾型依附的嬰幼兒在面對母親離開,同樣會生氣、哭鬧,不同的是在 母親回來時,焦慮矛盾型的嬰幼兒會短暫地尋求母親的安慰,卻又立即遠離母親,

不容易被安撫的反應明顯表現出對母親缺乏信任感;而逃避型依附的嬰幼兒則對 母親的離去與回來毫無反應,也不會企圖吸引和接近母親(Ainsworth, 1970)。但 是不論嬰幼兒的依附模式為哪一種,目的都在於建立屬於自己的安全堡壘(secure base),除了降低和解決依附失敗所帶來的分離焦慮外,也是提供個體向外做探索 性的行為,以重新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Bretherton, 1992)。

而隨著個體的成長,嬰幼兒時期與照顧者的互動所形成的依附型態,會逐漸

(22)

轉變為內在的認知運作模式,進而影響到與他人的關係。因此,不同依附行為的 出現,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伴隨個體認知發展與學習而來的(鄭居安,1995;洪 櫻瑜,1997),這也是Bowlby 依附理論中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的重要概念。

所謂的內在運作模式意指嬰幼兒在和主要照顧者間不斷互動下,嬰幼兒逐漸 對主要照顧者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與期待,並依據依附對象不同,表現出個別差 異,這樣差異行為其中包含認知與情感成份的運作基模,(Bolwby, 1983;Waters

& Waters, 2006)。仔細來說,內在運作模式的個別差異可分成對他人和對自我兩 種模式,前者的模式判斷是依據當嬰幼兒出現依附行為時,被依附對象是否會給 予支持與保護;後者的判斷依據則是嬰幼兒在和依附對象的互動中,嬰幼兒本身 會預期或害怕自己會不會得到幫助。

就依附行為主體本身而言,如果重要他人能夠他(她)滿足生理與情感上得 需求,他(她)就能得到安全感,自然會對他人會產生信任感;相反的,若是沒 有得到需求滿足,可能在和他人建立關係時,容易缺乏信任感。很明顯的,內在 運作模式可以說是隱含著強烈的情感內涵,且關注於人際互動中彼此的關係(王 碧朗,2001)。

不過,有些人對於早年形成的依附類型懷抱質疑態度,認為難道一個人終其 一生都不可能改變他(她)的依附風格嗎?當然如果從內在運作模式的角度,將 依附風格視為一種基模似乎是如此。因為一個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已經成為日常生 活一部分,會毫無意識的左右自身的行為,依照自己的「預期」來處理自己與他 人間的關係。Egeland 和 Farber(1984)也指出,只要個體早期所處的環境沒有 發生劇烈變動,依附風格的確有一定的穩定性,要改變一個已經完全建立的內在 運作模式是相當困難的。正因如此,依附理論被沿用至探討成人的人際依附風格,

特別是在成人的親密關係上。

貳、人際依附風格

為了探求一個人在年幼所確立的依附行為是否同樣延續到長大成人,Hazan 和Shaver(1987)假定成人的親密關係為一種依附關係,依據 Ainsworth(1970)

的理論概念,以成人為對象進行研究,兩人同樣將成人依附類型分成安全型依附、

焦慮矛盾型依附、逃避型依附三種。他們認為不同依附類型成人對於親密關係的 看法不盡相同,例如安全型依附的成人對於愛情關係是充滿正向與信任的,願意

(23)

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焦慮矛盾型依附的成人則非常渴望和追求愛情,並且希望 獲得對等的回報,一旦沒有獲得相等的回報,就會出現強烈的嫉妒情感,而逃避 型依附的成人對於親密關係抱持著不確定與不信任感,覺得愛情關係是一段很脆 弱的關係。

很明顯的,安全型依附的成人對自己是有自信的,相信自己是值得受人喜愛,

不論是在面對愛情關係或其他人際關係上,都是可以維持長久的;焦慮矛盾型依 附的成人雖然不斷地追求愛情,卻覺得真愛難覓,或者是急於和他人建立良好關 係,卻又害怕別人誤會自己,在與人相處上,反而處處顯得小心翼翼;至於逃避 型依附的成人則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可能長久,因此在面對與情人間關係或 其他人際交往時,態度總是存在著著疏離、抗拒和冷淡。

大致來說,焦慮矛盾型依附和逃避型依附被歸類為「不安全型依附」,而傾向 不安全型依附風格的成人在對他人關係或愛情經驗中,常表現出負向情緒,如嫉 妒、生氣、擔憂等(Simpson, 1990)。成人依附風格其實不只有影響成人的愛情 觀,也影響與他人親密關係的滿意度,安全型依附的成人對於和他人親密關係明 顯有較高的滿意度,不安全型依附風格的成人則完全相反(Collins & Read, 1990)。換句話說,不同的成人人際依附風格是會影響他(她)與他人互動關係的 品質。

此外,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則將成人的人際依附風格分為安全 型、害怕型、焦慮型,以及抗拒型四種依附風格類型,並且依據內在運作模式的 觀點,將人際依附風格分別針對自我與他人再加以區分,每一個面向又各自包括 正向及負向,圖2-1-1 為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人際依附風格。

如圖2-1-1 所示,正向自我模式傾向自我肯定,認為自己值得被愛的;負向自 我模式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無法肯定自己。相對的,正向他人模式面對別人是 溫暖的、值得信賴的;負向他人模式則認為他人是冷漠、拒絕的。

因此,安全型依附風格不論在面對自己或他人時,所展現出來的人際行為多 屬於正向,對自己的看法也是正向,樂於和別人親近,有自信、不會害怕親近別 人。害怕型依附與抗拒型依附都屬於不安全型依附風格,所以在和別人建立關係 時,都會怕和別人太親密,差別在於抗拒型依附比逃避型依附的人具有高度的自 我肯定,常給人獨立自主的形象,所以常容易被認為是安全型依附風格;害怕型 依附風格的人則容易自我否定。至於焦慮型依附風格的人則是標準的「既期待又 怕受傷害」,他們積極且渴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卻擔心自己會受傷,而顯得搖

(24)

擺不定,容易表現出過度依賴或討好他人的行為。

圖2-1-1 成人依附模式(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p.227)

綜合來說,擁有負向自我意象的人比起正向自我意象的人,在人際關係方面 會有比較多的困擾(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且伴隨著個體對自我和對 他人意象的看法,會對個體的自我概念、社交及人際關係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更 深的意義在於,一個人的人際依附風格所反映的內在運作模式應該不僅呈現出自 己與他人的差異,更多的是對於關係上的認知與情感表徵。

參、依附風格測量量表

早期關於依附理論測量之對象多以嬰幼兒或兒童為主,從最初的 Bowlby

(1983)以觀察方式,並將依附行為發展分成「前依附期」、「依附形成期」、「明 確依附期」、「互惠關係形成期」四個階段,從一開始的探索性行為,到學會辨認 熟人與陌生人,期間嬰幼兒學會各種情緒反應來與外界互動。

不過Bowlby(1983)只單純觀察嬰幼兒依附行為的普遍性情緒發展狀況,一 直到Ainsworth(1970)的實驗才看出不同嬰幼兒的差異性,後來的學者亦多採用 Ainsworth(1970)的研究為基礎,並發展出不同測量依附風格的方式,如依附 Q 分類(attachment Q sort),接下來將分別概略介紹測量兒童和成人依附風格的量 表。

(25)

一、國外兒童依附風格測量方式

(一)陌生情境測驗

陌生情境測驗是一連串的實驗設計,Ainsworth 將母親、陌生女子與嬰幼兒共 同置於一個控制情境中,觀察三人間的互動情形,特別是嬰幼兒在面對母親與陌 生女子的加入、離開的反應與行為(Bertherton, 1992)。

觀察結果如Ainsworth(1970)所預期的,嬰幼兒在面對與母親的分離和重聚 時,有著明顯的個別差異反應,並且將嬰幼兒的依附行為分成安全型、焦慮矛盾 型、逃避型。此外,Ainsworth(1970)在整個實驗情境,同時放置了玩具,發現 安全型依附的嬰幼兒有著較多的主動探索行為。

雖然Bowlby(1983)或 Ainsworth(1970)都是在控制情境下,進行觀察或 實驗,並沒有所謂的標準化量尺做為依據,但許多進行嬰幼兒依附行為的研究者 依舊仿照Ainsworth(1970)的實驗觀察方式,為研究兒童依附行為研究確立了一 套觀察模式。

(二)依附Q分類

這是由 Waters 與 Deane 在 1985 年依據依附理論,進行一連串的家庭訪問 後,蒐集不同情境中孩子的行為反應,所編製出 100 題問卷。該問卷主要評定九 項類別,包括孩子依附行為、探索行為、對特定對象的反應、情感、社會互動、

社會知覺及其持續性(彈性)、物體操作、獨立行為等(引自 Marion & Marinus, 2001)。

依附Q分類主要適用於15 個月到 3 歲半的小孩,由觀察者到研究對象家中進 行觀察,計分方式採 Likert 九點量尺,依據各類別行為之符合程度加以勾選,再 將分數與安全型孩子的各項目標準分數求相關,轉換成為標準分數(黃于娟,

1994),得分在前 2/3 的孩子被歸類為安全型依附,後 1/3 的孩子則歸類為不安全 型依附。

(三)六歲兒童依附測量法

Main 和 Cassidy(1988)也藉由觀察法,觀察 6 歲兒童與母親分離一小時的 反應,以 Likert 九點量尺評定兒童對母親安全依附的程度,將依附類型分為安全

(26)

型、逃避型、控制型、愛怒交織型四種。並在一個月後的重測結果發現有76%的 兒童依附風格與之前分類並無改變,其中控制型的分類穩定度最差;至於效度方 面則是有84%與陌生情境測驗的分類一樣。

另外,研究還發現6 歲測得的依附類型與在 1 歲時測得的結果具有顯著相關,

這表示依附風格是具有連續性和穩定性的,且對父親與兒童間的依附關係也有不 錯的預測性(Main & Cassidy, 1988)。

二、國內兒童依附風格測量量表

國內有關兒童依附風格的測量方法,同樣也採用觀察實驗的方式,在量表測 量方面,目前主要還是以黃惠玲與吳英璋(1992)所發展出的第一份國人自編之 依附風格量表為主。

這份量表是一份半結構性問卷,是在與45 位母親晤談後,編製出依附行為量 表。此量表分成一歲組137 題,兩歲組 132 題,三歲組 130 題,每組都分成安全 依附因素、遠避因素、曖昧因素,以 Likert 四點量表計算各因素之總分。此量表 的再測信度在安全依附是 .69,遠避分數是 .65,曖昧分數是 .73,均達顯著水準

(P< .01),且相關係數的穩定度也都達 .05 顯著水準。

三、國外成人人際依附風格量表

在成人的人際依附風格的測量上,最早是 Hazan 和 Shaver(1987)發展出 的有關依附風格特徵的三題單一選項的敘述句,到了 Bartholomew 及 Horowitz

(1991)則是以晤談法來分類成人的依附風格,而國外學者 Stein、Jacobs、

Ferguson、Allen 和 Fonagy(1998)曾經針對國外的成人依附風格量表作一介紹 與整合。因此,接下來介紹國外的成人依附風格測量量表則是參考 Stein 等人

(1998)的統整。

(一)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Hazan & Shaver, 1987)

Hazan 和 Shaver(1987)針對成人間浪漫關係的研究,原則上,Hazan 和 Shaver(1987)仍採用傳統依附測量方式,以紙筆的自我陳述方式與半結構式訪 談為主,受訪者描述自己在愛情關係的經驗,及在這段關係中的感覺,之後根據 受訪者的描述強迫分類成安全型依附風格、逃避型依附風格、焦慮矛盾型依附風

(27)

格,最後 Hazan 和 Shaver(1987)歸納出此三種依附風格的特徵敘述,作為此 三類依附風格的分類標準。

由於是採用自我陳述的方式,對於其內部一致性並無法預先測量,而再測信 度的時間範圍更是從 5 個月到 4 年,樣本流失的可能性,使得這個調查表的不穩 定性高達 70%。在效度方面,Hazan 和 Shaver(1987)研究對象涵蓋 14 歲到 82 歲的年齡層,研究結果發現 55%的人屬於安全型依附,25%到 30%的人屬於 逃避型依附,15%到 20%的人屬於焦慮矛盾型依附,這與 Ainsworth(1970)等 人的研究結果差異不大,因此,該成人依附調查表的分類標準具有一定程度的效 度。

不可否認,Hazan 和 Shaver(1987)的成人依附調查表的確提供快速且簡易 的區分成人依附風格的方式,特別是針對個體目前的愛情關係。

(二)Adult Attachment Scale(Simpson, 1990)

Simpson(1990)有鑒於 Hazan 和 Shaver(1987)測量方式的限制,僅針 對愛情關係的狀況描述加以分類,並未深入探究個體內在運作模式,也沒有問及 個體對於人際關係中分離、害怕、悲傷等負面情緒的看法,於是 Simpson 依據 Hazan 和 Shaver(1987)的研究,將依附風格分成安全型、焦慮矛盾型、逃避型,

編成13 題問卷。

此量表目的在探究成人的愛情關係,與受訪者在關係中的個別情緒經驗,採 用Likert 七點量表,從「1」到「7」分別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勾 選出最符合自己的情況,記分方式採分開加總,如受試者在逃避依附題目上有較 高的分數,代表受訪者有較高的逃避依附傾向(Simpson, 1990)。

此成人依附量表的信度方面,Cronbach α 係數在安全型依附上是 .51,逃避 型依附是 .79,焦慮矛盾型依附是 .59,內部一致性信度則是 .42 到 .80。

(三)Revised Adult Attachment Scale(Collins & Read, 1990)

這是Collins 和 Read(1990)根據 Hazan 與 Shaver(1987)的研究加以改 編修定而成的成人依附量表。不過Collins 和 Read(1990)在命題上並沒有完全 採用 Hazan 與 Shaver(1987)的分類方式,反而著重依附特徵的符合,強調個 體的差異,改將量表分為親密感、依賴、焦慮三個向度,從個體在三個向度的得

(28)

分高低來決定其依附風格類型。例如,親密感與依賴向度得分高,焦慮向度得分 高的人屬於安全型依附;親密感、依賴、焦慮三向度得分低的人屬於逃避型依附;

介於這兩者間的則是焦慮矛盾型的人。

此量表題目共有18 題,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從「1」到「5」分別代表「完 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重測信度則分別是親密感向度 .68、焦慮向度是 .52、

依賴向度是 .71,而內部一致性的部份,α 係數則是 .69~ .75。

而Collins 和 Read(1990)為了強調個體同時並存多種依附風格的可能性,

採用連續計分的方式,同時可以從總分得知受試者的依附風格,也能夠單從各向 度看見每位受試者的差異性,這也是其與其他成人依附量表最大不同之處。

(四)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相較於之前的分類,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將依附風格分為四類,

安全型、焦慮型、害怕型、抗拒型。此量表結合半結構式訪談與受試者自選符合 的依附分類,以 Likert 七點量表形式計分,瞭解受試者在這兩者上是否符合。概 念上,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是認為依附風格有並存的可能性,但還是採類別 計分方式,以分數最高的作為受試者依附風格之代表。

此依附風格量表的重測信度是 .49~ .71 間,但由於是描述性句子,因此無 法估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不過,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對於此 四種依附風格的描述句子只要略為修改,就能被廣泛運用在家庭、同儕等人際關 係上。

(五)Relationship Scales Questionnaire(Griffin & Bartholomew, 1994)

這份量表在測量個體的愛情、親密及特定關係上的依附風格,結合了Hazan、

Shaver、Bartholomew、Horowitz、Collins 及 Read 的量表,共編製 30 題,以 Likert5 點量表計分,從「1」到「5」代表「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

量表重測信度介於 .49~ .53,內部一致性信度則是在 .41~ .70 間。此外,

Griffin 和 Bartholomew(1994a, 1994b)為了檢測此量表的效度,同時讓受試者 與其伴侶一起施測,發現兩者間具有顯著正相關,受試者對與於另一半關係的看

(29)

法是正向、可信賴的,其另一半通常也對彼此的關係持有相同看法。

(六)Attachment Styles Questionnaire(Feeney, Noller & Hanrahan, 1994)

此量表在企圖發展一套適合各年齡層的依附測量量表,量表以對自己及對他 人關係的反應做命題方向,其中涵蓋了自尊、信賴、對人際焦慮程度、對關係的 知覺、生氣或敵意等層面,共編了 40 題,以 Likert6 點量表計分,量表重測信度 在 .67~ .80 間,內部一致性則是介於 .76~ .85。

效度方面,Feeney 等人藉由 Hazan 和 Shaver(1987)的依附測量分類,讓 受試者選出符合自己的依附風格,再以該量表施測,結果發現一開始自認安全依 附之受試者的確在Feeney 等人的量表上,顯示無論是受試者自評或以量表施測,

前後確有其一致性。

四、國內成人依附風格量表

目前國內成人依附風格測量,除了仍然參考過去國外的研究,最廣為人所使 用的黃于娟(1994)改編 Mikulincer、Florian 和 Tolmacz(1990)的依附風格量 表,以及王慶福(1995)針對大學生親密關係所編的人際依附風格量表。

(一)依附風格量表(黃于娟,1994)

黃于娟(1994)探討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袒露、幽默、撒嬌之間關係時,

其中在依附風格的部份,依據 Mikulincer、Florian 和 Tolmacz(1990)的依附風 格量表,以修訂適合國人之依附風格量表。

經過修訂之後的量表信度焦慮矛盾型是 .71,逃避型為 .65,安全型 .55,雖 然信度偏低,但尚在可接受之範圍,而效度部份,則有83%的穩定度,顯示該量 表是有相當程度的同時效度。

(二)人際依附風格量表(王慶福,1995)

王慶福(1995)針對大學生親密關係所作之「人際依附風格量表」則是目前

(30)

國內最被廣泛使用的成人依附量表,該量表依據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的理 論,將題目分成排除、焦慮、逃避、安全四個分量表,以Likert7 點量表計分,此 量表採分量表個別計分,選擇分數高的向度作為受試者主要依附風格。

該量表之α係數介於 .71~ .83 之間,折半信度則是在 .73~ .84 間,其中 安全依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最低,但仍有不錯的一致性,至於效度部份,則是 在進行多向度量尺分析(MDS)之後,發現符合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

的理論架構。

(三)成人依附量表(鄭居安,1995)

這份量表企圖能廣泛實施於各年齡階層,因此在受試者的選擇上,涵蓋了18 歲到60 歲之間,而為了加強量表的異質性,受試者還包括了精神科門診個案與個 案的陪同者,故這份量表主要施測對象是除了一般人,尚包括精神異常者。

此量表透過半結構式晤談問卷,編製而成的一套自陳式成人依附量表,用以 瞭解成人與母親間依附特質。此量表總共68 題,計分方式為 Likert 五點量表,分 為安全依附、分離焦慮及躲避因素,量表分數採取連續加總計分。

此量表在內部一致性係數在 .85~ .95 間,再測信度在安全依附因素為 .80,

分離焦慮依附因素為 .65,躲避因素為 .65。量表效度部份,以柯氏性格量尺作為 效標,三項依附因素的分數都與柯氏性格量尺中的性壓抑因素量尺、性壓抑量尺 和強迫性格量尺有著顯著正相關,此外,還發現分離焦慮分數高的人較具有性格 違常的特質,躲避分數高的人則容易有精神疾病,如精神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經過一連串介紹,發現傳統的依附風格測量多採取實驗觀察法,但這樣的方 式卻無法進行大樣本的研究,也較費時、缺乏效益,儘管如此,仍無法忽略實驗 觀察法為發展成人依附風格量表上提供編製基礎。

再者,多數的成人依附風格量表都是採取多向度及類別變項計分方式,也就 是分開計算每個風格分量表的分數,雖然一般研究者仍然會透過分量表分開檢視 受試者的依附狀況,但整體來說,還是以分數最高之依附風格分量表代表該個體 的整體依附風格,這樣的測量方式容易忽略了一個人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 上的依附風格。

(31)

第二節 督導效能

諮商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能是必須受到嚴謹的檢核與評量,在實習訓練的歷程 中,督導者必須擔負著「守門員」的角色,增進實習諮商師,也就是受督導者的 諮商專業能力與發展(Holloway, 1995/2000)。所以,督導效能是最常被拿來評量 的指標,對督導者而言,督導效能高低反映其是否能將自身的專業知能確實協助 受督導者成長;對受督導者而言,督導效能的品質則是受督導者專業發展學習歷 程最好的解答。

簡單來說,督導效能是一種對諮商工作者專業發展成效評量,評量對象包括 督導者、受督導者,甚至是案主或諮商機構;評量內容則包含督導角色與功能、

督導關係、督導風格、督導目標與任務與督導技巧等。因此,從督導效能評量的 內容來看,影響督導效能的因素眾多,根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看法,督導雙方個 人特質與心理狀態、督導模式、督導風格、諮商經驗、權力議題、平行歷程(parallel process)、文化,甚至是個案、性別、督導機構與法規等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的 成為影響督導效能的因素。而本節將主要以受督導者、督導者、督導關係、督導 角色與功能、督導技巧,及其他相關因素,如平行歷程、權力及文化性別等,作 為探討影響督導效能的相關因素。

壹、受督導者

在督導歷程中,受督導者扮演的是一個學習的角色。對於一個新手而言,在 專業發展的歷程上,必須時時刻刻面臨許多壓力與問題,因此受督導者個人特質、

心理狀態會左右著督導關係,進而影響督導效能。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受督導 者的焦慮,事實上,焦慮是受督導者在督導過程中所經驗到一個普遍且自然的現 象(Dodge, 1982)。

一般而言,引發受督導者焦慮的因素不外乎來自被評價的焦慮、對自我表現 的焦慮、對督導過程不瞭解,及一些個人議題(Liddle, 1986;Bernard & Goodyear, 2004)。在督導歷程裡,由於督導者必須扮演著把關的角色,評估受督導者的表現,

衡量其未來能否勝任諮商專業工作,這使得受督導者容易因為擔心得到不好的評 價而產生高度焦慮。

擔心被評價的焦慮會讓受督導者試圖隱藏其弱點,國內學者鄭如安與廖鳳池

(32)

(2005)研究中發現只要督導者的言行帶有評價意味時,例如帶有評判意味的提 供建議、質疑受督導者在個案上的一切技巧與分析,受督導者容易有負向情緒且 感到焦慮。所以,受督導者為了降低焦慮,往往會在督導歷程中,對督導者掩飾 自己的缺點,受督導者就會試圖在督導過程中討論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Dodge, 1982;Liddle, 1986),藉以轉移督導者的注意力,進而阻礙受督導者自身的專業 發展。

不過,許韶玲(2004)以受督導者知覺影響其督導效能因素的研究中發現受 督導者通常在面對負向評價時,容易引發更多的焦慮,甚至會自我貶抑與自我挫 敗,產生抗拒持續接受督導的心態,但是當受督導者對於負向評價願意重新建構 情緒認知,以一種正向態度去面對時,事實上反而能夠適度地降低焦慮,也會比 較願意接納、重新看待督導者的批評,不會認為督導是無效的。

此外,受督導者對自我表現的好壞也會影響督導效能。換句話說,就是受督 導者對於自我效能的標準,因為督導者的教導與回饋,能夠促進受督導者的諮商 技巧,讓受督導者在轉換這些技巧後,隨後能執行於案主的諮商互動上(連廷嘉,

2006)。在莊慧美(2006)的研究中就發現自我要求高,且總是處於高焦慮的受 督導者若無法有效將諮商技巧運用在個案上,有些受督導者會開始自我懷疑,轉 而認為是督導無效,造成督導效能降低。

因此,受督導者的自我效能其實不僅反應其自我期許,也包括了督導者對受 督導者的期待,一旦受督導者無法達到標準或期待時,表現不佳的焦慮可能會影 響諮商工作的進展,是會妨礙督導發展歷程的成效。由於受督導者會因為自身的 心理狀態,如自信心、挫折容忍度、面對限制的反應等所帶來的壓力,為了面對 壓力而採取不同因應方式,問題在於這些因應策略可能會阻礙受督導者的專業發 展學習,例如抗拒行為的出現,目的其實是在重新定義、調整彼此的關係,這部 份將留待於督導關係再談。

貳、督導者

若說督導者扮演著諮商工作者品質把關者的角色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督導 歷程中,受督導者通常是處於劣勢,被影響的,而督導者就是影響受督導者的主 要來源之一,因此督導者個人特質、專業知能,和敬業態度都會影響督導成效(連 廷嘉、徐西森,2003)。連廷嘉(2006)也具體提到督導者的督導風格與督導者 自我揭露的程度也會影響督導效能因素。

(33)

毋庸置疑地,督導風格對於督導效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受督導者若是 無法接納督導者的指導風格,往往也會成為受督導者的焦慮來源。國外學者 Rosenblatt 和 Mayer(1975)曾提出三種阻礙督導效能的督導風格,分別是無組 織的督導風格、無支持的督導風格、治療型的督導風格。

無組織的督導風格是指督導者沒有提供足夠的督導結構、方向及期待。對初 接觸督導的受督導者而言,常會因為對督導的認知模糊而感到不知所措,若是督 導員在此刻並未提供結構化的督導,會引發受督導者更強烈的焦慮與不安。因此 督導者在提示未來督導的重點與方向時,應該加以說明原因及目的,否則會在督 導關係與結果上得到反效果(鄭如安、廖鳳池,2005)。

無支持的督導風格指督導者以平淡、冷漠,甚至是敵意的態度對待受督導者,

有可能是因為督導者認為自己扮演的角色應該偏重於教導,就像一名嚴厲的教 師,對於受督導者的表現隨時帶著監督與評量的眼光,比較少提供關懷與支持,

這其實與受督導者期待督導者能夠接納與關懷自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督導者的 風格若屬於無支持督導風格,會使受督導者會覺得自己在一個不安全的環境中學 習,並阻礙正常的學習與進步(Rosenblatt & Mayer, 1975)

治療型的督導風格則是督導者將受督導者人格之弱點放在督導過程中詳加討 論。這是將督導關係視為一種「諮商師—案主」關係,督導者會探究受督導者人 格弱點,企圖想要「治療」受督導者,對於某些不願意做過度自我揭露的受督導 者而言,會覺得這樣督導關係是痛苦的,而治療型的督導風格會遠比其他兩種督 導風格,更容易引起受督導者的焦慮不安(Rosenblatt & Mayer, 1975)。

當 然 督 導 者 的 督 導 風 格 也 會 受 到 個 人 實 務 工 作 的 風 格 影 響 (Holloway, 1995/2000)。不同學派詮釋督導風格有不同的角度,如 Rogers 學派的督導者風 格採取以受督導者為中心,而目前跨學派督導風格與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認為 督導者應該具備因人而異的能力。此外,督導風格也會深受督導者性別、年齡、

文化背景,以及人格特質所影響,特別是文化背景因素。

研究也發現在督導歷程中,督導者的自我揭露也會影響督導關係與督導效能 的發展,而且通常是正向發展(翁令珍、廖鳳池,2005)。原因來自於督導者自我 經驗的揭露與分享能讓受督導者感受到督導者的真誠,同時也是間接給予受督導 者在諮商技巧上的示範或肯定。另外,在督導者督導經驗方面,如果是一名新手 督導者會因自己缺乏足夠督導經驗,擔心自己的能力與表現,以致於在面對受督 導者時,容易順著受督導者的意願,容易讓自己陷入情緒枯竭,或者是太急於想

(34)

要給予受督導者意見,導致督導關係緊張及督導效能不佳。

對督導者來說,督導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必須經常面對莫名所以或無所適從 的督導歷程(王文秀,1998)。所以,督導者更應該具備有隨時反思的能力,保有 持續開放的學習態度,重視與受督導者間的關係,建立督導雙方溝通的管道。而 關於督導者的培訓機構也應該要有完整的教育課程與訓練體制,未來對於專業督 導者應該具備專業證照,對於新手督導者更應考慮有相關輔導考核機制,以共同 維護督導者、受督導者、案主三方利益。

參、督導關係

督導關係是諮商督導歷程的核心(Holloway, 1995/2000),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關係並非一開始就建立好的,必須經過不斷的溝通與互動逐漸形塑出其樣 貌,所以每一段督導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除此之外,督導關係也可說是督導雙 方共同在朝向專業歷程中所發生的一切互動,對受督導者而言,經由這樣的互動 能夠獲得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巧;對督導者來說,透過督導關係提供相關的支持 與專業,協助受督導者達成督導目標與任務,成為一名好的專業助人工作者。因 此,「督導關係本身的體驗」是另一項最有意義的學習經驗(徐西森,2004)。

不過絕大多數的督導關係經常在一種模糊與未知的狀態下開始,受督導者對 於督導的規則、督導目標、如何學習、督導雙方的角色與責任、可以期待什麼和 督導結果等均不清楚,在這種連遊戲規則都不清楚的狀況下,督導者必須在督導 關係初期,一開始就做好澄清的工作,而建立督導契約更是勢必要做的工作

(Goguen, 1986)。

從國內學者連廷嘉(2006)的督導工作同盟影響因素中,可以看到受督導者 個人依附風格會影響督導關係與歷程。由於整個督導歷程會發生許多事件影響著 督導關係的走向,受督導者依附風格則會影響其看待事件的態度,同樣是接受督 導者示範,有些受督導者會將其視為正向的經驗,認為藉由督導者的示範能同時 確認自己的諮商技巧無誤和加深印象,基本上,這樣的受督導者比較傾向是安全 型依附風格;有些受督導者則擔憂被督導者批評,會覺得督導者的示範是一種負 向經驗,而一直處於焦慮的情緒狀態,在面對督導者示範教學時,會產生強烈的 自責與沒自信,這樣的受督導者有可能是焦慮型或害怕型依附風格(鄭如安、廖 鳳池,2005)。因此。督導者若瞭解受督導者的依附風格,探知受督導者人際互動 行為模式,即能依據依附風格不同的受督導者採取不同的督導策略。

(35)

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督導關係不佳,其實都還是有可能因某些因素或事件轉 為正向經驗的,這就是Worthen 與 Mcneill(1996)對督導中所謂的「好事件」(good supervision surveys)。這是由於每個事件會受到受督導者的主觀感受影響,督導 者只要處理得當,特別是督導者展現出的同理、接納、肯定鼓勵與協助受督導者 歷程化等,都能讓受督導者對督導關係的感受從負向轉為正向,而有好的督導效 能。

在上述影響督導關係的原因之外,其他像是受督導者是否有過接受督導的經 驗、個案的狀況和受督導者的發展歷程等都會是影響因素之一。因為同樣是受督 導者,「新手」受督導者和「專家」受督導者在督導歷程中關切的重點不同,新手 需要較多的支持與結構化教導,而專家則多直接偏重精進諮商技巧(徐西森,

2005)。隨著受督導者的發展歷程,督導關係也會跟著轉變,從最初期受督導者需 要廣泛的澄清與支持,到成熟階段著重於受督導者概念化與自我揭露的部份,最 後終結階段,則是強調受督導者的諮商技巧成熟及運用自如。

肆、督導角色與功能

督導角色意指督導者反映其人際功能與專業形象,而督導功能則是在督導歷 程中,督導者在做什麼,以什麼方式來做,也就是督導者在督導情境中的專業反 應(徐西森、黃素雲,2007)。隨著督導者扮演的角色不同,督導功能可能也隨之 調整,Watkins(1995)曾指出七項影響督導功能的因素,其中一項就是督導角色。

當然,不同理論或學派對於督導者的專業角色,有著不一樣的見地。例如區 辨模式督導認為督導者應該扮演教師、諮商師或諮詢者角色;系統取向督導模式 則強調被督導者應該扮演是評量者、教導者、監督者及觀察者角色。以系統取向 為例,該模式強調督導者角色的重要任務包括:1.協助案主運用外在資源;2.運用 合乎專業與倫理的原則在實務工作中;3.學習做諮商過程紀錄和適當的人際關係;

4.參與督導關係(Holloway, 1995/2000)。從上述可知,督導功能不外乎檢核與評 量、教導與建議、示範、諮詢及支持與分享。顯而易見,督導者會因為督導模式 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改變督導者在督導時採取督導目標與任務,且左右 督導效能。事實上,一位經驗豐富、有能力的專業督導者會在不同歷程、不同時 間、不同狀況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反過來說,對受督導者而言,是否清楚瞭解何謂督導、督導者在做什麼與督 導角色,都會左右受督導者是否願意繼續督導的動力。而幾乎所有受督導者在開

(36)

始督導前通常對於督導者會有某種期待,舉例來說,許多受督導者可能會認為督 導應該是正向的及好的,而不是不斷地被糾正或被打擊(許韶玲,2004);可是對 督導者來講,他(她)的職責就是在於引導受督導者、協助修正受督導者諮商技 巧,類似這種對督導認知差距,就很可能會讓受督導者因此產生挫敗感。

因此,督導者在督導初期經常必須花相當多時間在做澄清動作,協助受督導 者瞭解督導的角色是引導與協助,而非一昧的批評或打擊,如此才能降低受督導 者在督導歷程中被引發的高焦慮與緊張,同時也比較能夠獲得督導在專業上刺激 與啟發。莊慧美(2006)針對專業背景不同,受督導經驗不同,但同為碩士進修 班受督導者進行研究,發現督導者在面對不同類型受督導者,應該要扮演不同角 色,並且連同督導策略也要隨之調整。

其研究顯示資淺受督導者是對他人及自我期待高、高焦慮的,在督導初始階 段常表現出不清楚督導形式,只好在督導歷程中不斷提問,並可能對自己的角色 定位感到模糊,此時督導者就扮演教導者與關懷者的角色,提供協助受督導者降 低焦慮與釐清自己定位的功能,釐清督導者角色定位,逐步建立自己的諮商能力。

相反地,資深受督導者的諮商工作經驗豐富,已有一定諮商知能,此時督導者扮 演角色傾向諮詢者,其督導功能在將受督導者的問題加以解決,協助其找出盲點

(莊慧美,2006)。無論如何,督導者與受督導者清楚各自的專業責任與相互的角 色期待,方能建構有效且專業的督導情境(徐西森,2004)。

伍、督導技巧

督導技巧最重要的目的是幫助受督導者精熟諮商技巧且能加以純熟運用,這 也是督導最後亟欲達成的任務之一。通常有經驗的督導者擅長使用面質、解釋等 技巧,而且比較會彈性地選擇使用介入策略,相對資淺的督導者比較常使用發問 等口語反應,比較少用回應或反映的技術(Howell & Highlen, 1981),而這都會影 響受督導者在督導歷程中對督導效能的知覺感受。

一般來說,常見的督導技巧有傾聽、場面構成、具體化、示範、角色扮演、

回饋、自我揭露、立即性技巧、面質、個案概念化、問題的分析與診斷、團體的 催化帶領技巧、訂定未來近一步的計畫及評量督導效能(徐西森,2004)。而督導 者所採用督導技巧,在不同的督導模式或不同的受督導者下,會有著不同的督導 成效。

不同發展階段的受督導者一定有不同的督導目標及任務,自然需要不同形式

數據

表 4-3-3  不同最高學歷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71 表 4-3-4  不同最高學歷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1 表 4-3-5  不同專業背景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72 表 4-3-6  不同專業背景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3 表 4-3-7  不同服務單位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各層面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74 表 4-3-8  不同服務單位在受督導者依附行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 4-3-9  不
表 4-4-9  不同諮商輔導工作年資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之 平均數及標準差……………………………………………………  86 表 4-4-10  不同諮商輔導工作年資受督導者在受督導者督導效能知覺上 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圖 2-1-1  成人依附模式………………………………………………………  1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33
圖 2-1-1  成人依附模式(Bartholomew &amp; Horowitz, 1991, p.227)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輔導知能研習會實施計畫

2.學校指定專人擔任餐飲衛生 督導人員,如非營養師或相關 科系人員,是否接受 32 小時餐 飲衛生講習課程。.

能督導工程人員依施 工圖說之規定完成模 板材料之選用及模板

三、 學校應依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注意事項 (附件一) 及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流程 (附件二)

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原則不得與公職人員服務或受 其監督之機關團體為補助、買賣、租賃、承攬或其他 具有對價之交易行為,例外情形於符合該法第

4.涉及一個以上機關權責事項,除本機關權責部 分積極處理外,並主動協調相關機關,配合辦

4.輔導人員為受輔導幼兒園之負責人、教保服務人員、其他工作人員

一、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政策、制度、計畫之研 擬、規劃及督導。. 二、職能標準、技能檢定與技能職類測驗能力認證法規制(訂)定、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