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 網路宗教服務之使用意願及習慣改變 ─以佛教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 網路宗教服務之使用意願及習慣改變 ─以佛教為例"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育珊 教授 碩士論文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

網路宗教服務之使用意願及習慣改變

─以佛教為例

研 究 生:白燿光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六 月

(2)

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

網路宗教服務之使用意願及習慣改變

─以佛教為例

研 究 生:白燿光 撰

指導教授:林育珊 教授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六 月

(3)
(4)
(5)
(6)

致 謝

從 小 , 父 親 就 叮 嚀 , 希 望 看 到 我 們 姐 兄 弟 三 人 可 以 有 人 戴 方 帽 子 , 但 父 親 的 期 盼 終 究 敵 不 過 我 愛 玩 的 年 紀,直 自 軍 旅 生 涯 將 盡 ,才 猛 然 發 現 讀 書 的 樂 趣,進 而 考 取 臺 東 大 學 環 境 經 濟 資 訊 管 理 碩 士 班,在 此 先 感 謝 父 母 的 期 盼,

是 我 進 修 萌 芽 的 種 子 。

投 考 研 究 所 前 , 赴 台 東 天 公 廟 許 願 , 如 能 金 榜 題 名 , 論 文 將 以 宣 揚 佛 法 為 題 , 造 福 後 人 。 考 試 時 果 如 神 助 , 文 思 雋 湧 , 欲 罷 不 能 , 終 以 及 格 成 績 獲 准 入 學,為 此 感 謝 天 地 神 祉 幫 忙,所 以 論 文 選 擇 以 網 路 宗 教 服 務 為 主 題 撰 擬,

以 報 神 恩 。

進 校 後 , 發 現 同 學 熱 忱 向 學 , 師 長 悉 心 指 導 , 剎 那 間 讓 我 的 生 活 亮 了 起 來 , 期 間 王 老 師 及 羅 老 師 的 校 外 研 習 , 更 讓 我 認 識 台 東 文 化 與 在 地 特 性 。 班 代 振 源 、 副 班 代 璽 鳳 無 私 的 付 出 , 牛 哥 的 情 義 相 挺 , 全 公 司 火 力 支 援 班 上 活 動,更 讓 我 銘 感 五 內;另 外 長 期 搭 檔 的 俊 良 與 冠 葆 更 是 讓 我 渡 過 艱 難 的 報 告 期 , 還 有 玉 仙 同 學 協 助 我 跑 論 文 校 內 程 序 , 每 每 夜 深 時 刻 想 起 , 心 頭 均 有 一 股 暖 流 湧 出 。

修 業 期 間 幸 蒙 恩 師 林 育 珊 博 士 悉 心 教 導 , 並 擔 任 論 文 指 導 教 授 , 在 其 循 循 善 誘 、 諄 諄 教 誨 下 , 使 得 我 論 文 寫 作 得 以 豐 富 周 延 , 並 從 中 獲 益 良 多 , 順 利 完 成 研 究 。 師 恩 浩 蕩 , 無 以 回 報 , 在 此 謹 向 恩 師 致 上 最 高 的 敬 意 與 謝 意 !

另 外 感 謝 內 人 曉 雲 這 兩 年 的 支 持 , 免 除 我 做 家 事 的 責 任 , 讓 我 無 後 顧 之 憂 的 專 心 研 習 , 我 的 兩 位 寶 貝 , 乖 巧 貼 心 , 均 為 我 完 成 學 業 最 佳 助 力 。

最 終 感 謝 所 有 親 朋 好 友 們 的 關 懷 與 協 助 , 尤 其 在 電 子 問 卷 調 查 時 的 大 力 幫 忙,方 可 有 我 今 天 豐 碩 的 研 究 成 果, 在 此 再 次 感 謝 曾 經 提 供 各 方 面 協 助 與 鼓 勵 的 師 長 與 親 友 , 並 敬 上 最 誠 摯 與 熱 切 的 謝 意 。

臺 東 大 學 環 境 經 濟 資 訊 管 理 碩 士 班 研 究 生 白 燿 光 謹 誌 20 12 年 於 東 大

(7)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網路宗教服務之 使用意願及習慣改變─以佛教為例

作者:白燿光

國立台東大學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摘要

網際網路及雲端資訊環境在世界蔓延後,我們可以深思,傳統宗 教服務,是否有更佳服務模式,尤其是站在被服務者的需求角度去思 考。

本研究以使用者原本對傳統宗教服務模式印象,藉由使用網路宗 教服務後對照使用意願探討,並引用科技接受模式解開信眾對科技使 用習慣的轉換到實際使用感受,第一次使用者必需經過一段陌生到熟 悉過程,最後是否能夠接受則是本次研究關鍵要項,所以研究透過科 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探討使用意願及 習慣改變,作為後續宗教推廣網路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以電子問卷調查方式為主,樣本來自網路與本議題有 興趣之信眾,探討研究結論如下:

(一)「網站特性」是影響「認知有用性」相當重要因素。

(二)「網站特性」是影響「認知易用性」相當重要因素。

(三)「認知易用性」是為影響「認知有用性」相當重要因素。

(四)「認知有用性」是為影響「使用意願」相當重要因素。

(五)「認知易用性」是為影響「使用意願」相當重要因素。

(六)「認知有用性」是為影響「習慣改變」重要因素。

(8)

Us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discuss the using intention and habit change of internet

religious service-An example of Buddhism

Author:Yao-kuang Pa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Systems,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We can bethink if there is a better way to improve traditional

religious service after Internet and Cloud computing overspread the world.

Especially we bethink it in the view of a customer’s need.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modal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service to the internet religious service after using it by user, and us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know user’s habit of ac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ir true feeling. The key point to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if user can accept it, because the first time user needs time to get used to it. The study via TAM to discuss using intention and habit change, the results will be the reference to promote the internet religious service in the future.

The main method of this study is using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the sample come from the users who are interesting in this topic.

Theconclusion as follow:

1. “Website characteristic”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affect “Perceived Usefulness”.

2. “Website characteristic”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affect “Perceived Ease of Use”.

3. “Perceived Ease of Use”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affect “Perceived Usefulness”.

4. “Perceived Usefulness”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affect “Using Intention”.

5. “Perceived Ease of Use”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affect “Using Intention”.

6. “Perceived Usefulness”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affect “habit change”.

7. “Using Intention”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o affect “habit change”.

Keyword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Buddhism.

(9)

目次

摘要 ... i

目次 ... iii

表目次 ... v

圖目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概要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流程與待答問題 ...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9

第一節 佛教傳法及服務特性 ... 9

第二節 個人化學習環境探討 ... 11

第三節 知識管理相關研究... 13

第四節 網路學習環境現況... 18

第五節 科技接受模式運用探討 ...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規劃 ... 26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27

(10)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 31

第五節 問卷設計 ...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 42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42

第二節 實際使用網路宗教服務情形 ... 46

第三節 研究假設檢驗 ... 65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預期貢獻 ... 69

第一節 結論 ... 69

第二節 建議 ... 70

第三節 預期貢獻 ... 71

(11)

表目次

表 2-1 知識管理的定義 --- 14

表 2-2 科技接受模式相關構面定義 --- 21

表 2-3 使用者接受資訊科技的各種理論、核心構面與假說 --- 22

表 2-4 科技接受模式相關研究整理 --- 23

表 3-1 研究構面定義 --- 407

表 3-2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和統計方法 --- 30

表 3-3 初次研究構面及問項 --- 36

表 3-4 修訂後研究構面及問項--- 38

表 3-5 預試問卷之實際使用網路宗教服務情形 --- 40

表 4-1 個人背景資料次數分配描述與百分比統計 --- 42

表 4-2 常使用網路宗教服務進行哪些項目的服務 --- 44

表 4-3 以性別區分常使用網路宗教服務進行項目統計表 --- 45

表 4-4 實際使用網路宗教服務之個數、平均數、標準差 --- 46

表 4-5 研究構面間效標相關性--- 48

表 4-6「網站特性」KMO 與 Bartlett 檢定 --- 49

表 4-7「網站特性」構面問卷之因素負荷表 --- 49

表 4-8「認知有用性」KMO 與 Bartlett 檢定 --- 50

(12)

表 4-10「認知易用性」KMO 與 Bartlett 檢定 --- 51

表 4-11「認知易用性」構面問卷之因素負荷表 --- 51

表 4-12「使用意願」KMO 與 Bartlett 檢定 --- 52

表 4-13「使用意願」構面問卷之因素負荷表 --- 52

表 4-14「習慣改變」KMO 與 Bartlett 檢定 --- 53

表 4-15「習慣改變」構面問卷之因素負荷表 --- 53

表 4-16 性別在各構面之組別統計量 --- 54

表 4-17 性別在各構面差異之 T 檢定分析 --- 55

表 4-18 年齡對五構面的平均數 --- 56

表 4-19 年齡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 56

表 4-20 年齡在各構面差異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57

表 4-21 最高學歷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 58

表 4-22 最高學歷在各構面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58

表 4-23 職業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 59

表 4-24 職業在各構面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 59

表 4-25 職業在使用意願構面差異之變異數事後分析 --- 60

表 4-26 宗教信仰變異數同質性檢定 --- 62

表 4-27 宗教信仰在各構面差異之變異數分析--- 63

(13)

表 4-28 宗教信仰在網站特性構面差異之變異數事後分析 --- 64

表 4-29 研究構面間相關性 --- 65

表 4-30 研究構面間路徑分析參數與研究假設--- 66

表 4-31 研究構面間路徑分析參數與研究假設--- 68

(14)

圖目次

圖 1-1 個人需求推展模型 ... 3

圖 1-2 建構系統模型 ... 4

圖 1-3 自利利他模型 ... 5

圖 1-4 研究流程圖... 7

圖 2-1 網站個人化的發展 ... 11

圖 2-2 知識管理發展模型 ... 14

圖 2-3 知識管理架構模型 ... 15

圖 2-4 知識經濟的特色 ... 15

圖 2-5 Vee 圖 ... 16

圖 2-6 虛擬學習環境示意願 ... 19

圖 2-7 理性行為模式(TRA)圖 ... 20

圖 2-8 科技接受模式(TAM)圖 ... 21

圖 2-9 接受資訊科技研究架構 ... 25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7

圖 3-2 網站規劃特性模型 ... 30

圖 3-3 電子問卷調查 ... 32

圖 4-1 研究之路徑分析圖 ... 67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研究背景與概要及論述研究動機與目的,主要說明透過科技接受模 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探討宗教服務在網際網路及資訊科技上的應 用;其後釐清研究的限制,並確立研究場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概要

資訊時代的到來,宗教服務模式也逐漸的在改變中,過往傳統的宗教服務因 受時間、空間及名師的限制,常常無法在最需要宗教服務時機,得到所需服務,

一解身心靈的困惑,可謂是宗教服務與個人需求遺珠之憾。

就目前國內宗教教派於內政部登記有案的宗教種類共有 27 種,包括佛教、道 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歷史悠久的五大宗教;也有源自本土或本土色彩強 烈的一貫道、儒教、彌勒大道;另外,還有不少外來的宗教,如天理教、摩門教、

統一教等(取自 101 年 3 月 31 日內政部民政司)。其中,所建寺廟、教會、教堂依 內政部統計處 100 年 6 月 18 日發布「一百年第二十五週內政統計通報(99 年底宗 教寺廟、教會及教堂概況)」指出,至 99 年底止國內登記有案之寺廟計 1 萬 1,875 座,近 10 年來計增加 2,438 座或增 25.8%;按宗教別分,以道教寺廟占 78.3%最 多,佛教寺廟占 19.6%次之;各縣市以臺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均超過 1 千座較 多,合計約三成五。同期教會(堂)數計有 3,336 座,近 10 年來計增加 240 座或增 7.8%;按宗教別分,以基督教占 76.5%最多,天主教占 22.2%次之;各縣市以臺 北市、高雄市及花蓮縣較多,合計逾三成。

99 年底平均每縣市之寺廟及教會(堂)數達 691 座,平均每鄉鎮市區有 41 座寺 廟或教會(堂),如與 89 年比較,10 年間平均每鄉鎮市區增加 7 座。99 年底平均每 萬人口所當寺廟及教會(堂)數為 6.6 座,較 89 年底增加 0.9 座;各縣市以連江縣、

澎湖縣、臺東縣、金門縣、宜蘭縣、屏東縣等漁業人口比重較高之縣均超過 15 座 較多(取自內政部 100 年 6 月 18 日首頁最新消息公告)。另查詢內政部全國宗教資 訊系統截至 101 年 3 月止,針對全國寺廟調查已登記處所已再攀升高達至 1 萬 2,795 座。從上述數據所示,國內寺廟或教會、教堂密度相當高,與世界各國相比,誠 屬罕見,不僅展現出我國包容多元宗教的文化特性,也顯示出各宗教在台灣這塊 土地上相互尊重、交流融合的珍貴價值(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2012)。

(16)

針對上述宗教發展及分布,如果可以建構一方便傳法、節約資源及符合個人 需求之模式,將可提升宗教服務的範圍及頻率,無疑是宗教界的一大福音。故本 研究將運用現有全球資訊科技普遍之利,引用網路教學模式,建構宗教網路服務 基礎模型,並以本身較為熟悉之佛教為例,研究佛教下一世代如何在百家爭鳴中 特例獨行,提供更便利傳法、個人化服務及建構永續經營之方式,更可提供後續 高僧大德推廣佛法之另一選項;另推展一種讓世人在忙碌生活中,可以有多一種 沉澱人生及享受心靈清淨的選擇方式。

(17)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個人常感現代人面臨家庭、生活、學業、工作、人際關係及健康等諸多莫名 因素壓力,在無法紓解時,常需求得外界協助,現行一般宗教寺廟,燒香拜佛求 心安又常感不足以完全解惑釋壓,聽道聞法又需配合上師時間與課題,如能運用 資訊化對宗教新的服務創新以增加信徒的信仰,並提供一宗教心靈學習成長網站,

供社會各階層人士,依其課題需求,進入探索式學習或聽上師講經說法解惑與心 靈成長,開啟人生正向心靈力量,將有助於社會穩定,達成宗教傳法目的及個人 身心靈成長之三贏效能,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綜觀在國內各式宗教,亦有部分已建立自有網站,以國內佛教 4 大名山為例,

法鼓山、佛光山及慈濟均已建立全球資訊網,另中台禪寺建立中台世界,其內容 均相當豐富,且執行宗教行銷不遺餘力,惟就屬個人精進、學習主題及問題解惑 部分較不明顯或不易尋找,如能顛倒需求規劃,以個人需求為出發點,再次推展 至家庭、工作及社會,最終宣揚佛化社會,樂活惜福及智慧人生為推展最終目標,

達成網際網路宗教服務目的,是否更將更彰顯傳法成效,為本次研究動機之二。

建構個人需求模型如下圖 1-1:

圖 1-1 個人需求推展模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設定

個人 家庭 工作 社會 家庭 工作 社會

(18)

故本研究將建構一個以個人需求為核心之宗教測試網站,加以電子問卷提問 蒐整使用者試用感受並與傳統宗教服務做一比較,是否較為便利及認同,供宗教 界傳法佈道及服務之參考;然而,此類規劃,要如何能夠在進入百家爭鳴之網際 網路市場後仍能夠傳播成長茁壯,並由先前傳統佛教傳法解惑,到讓每位網路宗 教服務使用者均能有法露均霑感受,並接受網路受道模式,想必將會經過一段從 陌生到熟悉過程。所以將藉由本次研究,蒐集建立網際網路傳法執行特性,以及 使用者接受程度及方式,並運用科技接受模式檢定相關假說是否成立,並研析運 用網路宗教服務建議,供有志傳法及期望接受是項服務之信眾參考,並作為未來 在應用網際網路環境中,提供推廣的寶貴經驗,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三。建構系統 模型如下圖 1-2:

圖 1-2 建構系統模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規劃

(19)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節引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旨在透過科技接受模式探討網際網路 傳法,並以具體使用網路習慣之信眾為例,包括探討外部變項(含:個人背景資 料、網站規劃特性)會影響內部變項(含: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進而再影 響使用行為(含:使用意願、習慣改變),達繼續使用之目的;在不分國界調查 使用網際網路傳法現況中,包含使用者現況分析(含:學生、工作者、無業等職業 及身、心、靈需求),盼能夠提供有志傳法及期望接受是項服務之信眾參考。

(20)

第三節 研究內容、流程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內容

在傳統佛家素有自利、利他等兩大領域,要達自利則需有學習動機、環境及 名師,佛家講求因緣具足,沒動機等於別人給水我不喝,無學習環境等於別人給 水我無杯,無適合名師等於有杯但裝不到想要的水,另外利他亦講究因緣俱足,

其一要有利他的資材,其二需有利他的對象,其三雙方均需合意,方能促成千古 美事,故本次研究以網路為媒介橋梁,建構自利利他六大構面,並以網路特性建 立無障礙傳法空間並對照傳統傳法模式,研究不同年齡層含老、中、輕三生代,

各有無不同的使用指標,並比較傳統傳法方式對信眾修習需求的差異及障礙分析,

以利後續高僧大德建構系統參考。建構自利利他模型如下圖 1-3:

圖 1-3 自利利他模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建構

(21)

二、研究流程

本研究於擬定研究主題之後,進一步確認研究動機與目的,界定研究範圍與 限制,再透過相關文獻的蒐集與整理,進行探討與分析其研究成果,以作為本研 究之立論基礎。在此基礎上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並釐清研究方法,確認變項定 義,設計問卷項目,以進行問卷調查,透過資料處理與分析比對,最後根據研究 結果提出結論及建議。本研究流程,如圖 1-4 所示。

確認研究問題

文獻蒐集與分析

確立研究架構與假設

問卷設計

專家建議

問卷修改與預試

電子問卷架設與蒐集

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完成研究報告

(22)

三、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以網路進行傳法時,於科技接受模式的構面(含:網站的特性、認知有用性、

認知易用性、使用意願、習慣改變)間關係為何?相關係數是否達顯著的關連 性?

(二)以網際網路進行宗教服務時,個人化與其他宗教服務運用情況如何?

(三)探討網路宗教服務時,是否會因性別、年齡、學歷、職業及信仰等影響認同網 路宗教服務?

(2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針對本研究相關文獻及理論,進行整理與分析。依佛教傳法及服務特性、

以個人為核心之學習環境、知識管理之策略運用及網際網路的方便與普遍性等,

均為改變人類使用行為之要因,故選用以科技接受模式為研究工具,其後針對遠 距、多元及支援建立知識與內化學習之網路學習環境,均為支持研究所需知識,

故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佛教傳法及服務特性;第二節為個人化學習環境探討;

第三節為知識管理相關研究;第四節為網路學習環境現況;第五節為科技接受模 式運用探討。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佛教傳法及服務特性

佛陀的覺悟,鼓舞著成千上萬的有志青年,投入成佛之路,並希望將所學所 悟,以及對佛陀講經說法釋義,以求服務於世人,達到共生極樂淨土,永世免於 輪迴之苦。換句話說,佛法處處,法並未流轉,而是人們醒悟,看到佛法的存在,

而把所有體悟,用言語、文字及行動來詮釋。

參考王武烈(1999)波若金鑰及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2012),歸詰佛教自創始 者釋迦牟尼佛於二千六百多年前,在印度北方的迦毗羅衛國精勤修行,終於以無 比的智慧力,超脫了束縛身心的煩惱,徹底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為究極解脫 的聖者之後,開始在恆河兩岸展開不分階級的平等教化。在佛滅之後,眾弟子恐 教法散失,久而堙沒不彰,於是舉行法(教義)與律(制度)的結集;師徒之間 世代相傳,也迭有增補,並加以論議會通,這就是後來書寫流通的經律論三藏。

研讀芬陀利子明暘(2000)所著之佛法概要,陳述釋迦牟尼佛從成道後,到涅槃 前一生中,說法四十九年。開了三百數十次法會,因地機緣闡述不同佛法,如在 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裡面的白池露,佛說了十六會的「波若經」;到王舍城的耆 闍崛山中說「大波若經」與「法華經」等許多大乘經典;在庵摩羅園說「淨名經」

等。到毗耶離城附近獼猴江的一精舍,入不動三昧禪定度化五百人;後來到波羅 奈國說「出曜時世轉法輪經」等;在過摩竭陀國說「愚賢因緣經」和「華嚴經」

等;在楞伽山上說「楞伽經」;在芬芳美麗的補怛洛迦山說了「十一面觀自在經」;

最後在堅固林演說「涅槃經」,其中因不同機緣及需要,闡述不同佛法,全以應 機度有緣人,自利利他,功德圓滿。

(24)

另一方面,佛教從佛滅一百六十年的阿育王時代開始,就向印度以外地區傳 播開來。傳播路線大約分為兩路:陸路由北方經中亞、西域而傳入中國,以後再 發展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稱為「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水 路由南印度傳入錫蘭,以後陸續發展到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至今錫、緬、泰、

寮與高棉,猶以佛教為國教,而以相對於大乘的「聲聞佛教」為主流,是為「南 傳佛教」。此外,越過北印崇山,以秘密大乘為主流的中國西藏,另外開展出政 教合一的「藏傳佛教」。以上為現今世界佛教的三大系。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

但是流傳中國已有一千九百餘年歷史,不但融合了中國文化,而且在教理思想體 系上和教規制度儀式中,都發展出一套順應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及風俗習慣的中國 式佛教。雖然宋、明以來,受到理學家的強烈敵視與排斥,而被宗儒政客逼進山 林,造成佛教與社會的嚴重脫節,但是日月終不掩其光華。近三十年來,又在台 灣昌盛起來,擁有四百五十萬信徒,成為中華民國最龐大的宗教(內政部全國宗教 資訊網,2012)。

綜觀上述演化可知,佛教在佛陀入滅後,歷經數百年的印度佛教各宗派之分 裂演進,並接受、吸收、融和外來文化,見證佛教一直以來,均能適應各個時代 及適應各個地域,並安然度過各種戰爭、外敵入侵、革命與放逐等動亂。整體來 說,佛教能適應各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傳播方式,本研究即將以網路提供佛教 服務及傳法性質,探討現代人們對其接受度,所以佛教傳法有其利他的色彩,而 站在服務的角色,在現代複合環境如何利他,自然選項也增加,如以往終須人對 人的服務,因為文字的發明,可由文字作為服務的媒介,現今有網路,亦可提供 相關服務的媒介,此項即為本篇探討之重點。

(25)

訪客登記簿或是 網站登記方式

個人化或是喜好設定 或是智慧型代理程式

第二節 個人化學習環境探討

宗教服務之傳道佈法,可視為個人身、心、靈的成長,惟佛家云:「師父領 進門,修行在個人」,所以個人化學習環境探討,可視為網路宗教服務重要基礎 之一環。

審視現代多元化的社會,提供人們很多選擇機會,而太多的選擇往往引起人 們的焦慮與混淆。雖然全球資訊網造就了一個複雜的資訊世界,人們可以從中擷 取各類資訊,可是目前全球資訊網正有漸漸被區隔化的現象(郭蒼佐,1999);就此,

探究網路發展略以使用者三階段為區分。第一個階段為混沌期,是著重於以不具 名與使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取得資訊;而現在的我們可界定為網路發展的第二個階 段,也就是目標期,這個階段有兩個明顯的特徵:第一是資訊的集群化(clustering),

第二則是使用者必須提出身份證明,以獲得更高的網路使用價值,而這裡所謂的 價值,指的是時間的節省以及目標內容導向。另未來逐漸跨入第三階段,也就是 個人化資訊期,其特徵為廣泛運用個人化服務並結合了用以主導個人化工作的網 路伺服器軟體,以及提供使用者個人需求化資訊的資料庫,建構具有個人特質需 求的網頁環境及運用於個人化學習環境。網站個人化的發展分述如下圖 2-1:

網 站 個 人 化 的 發 展 圖

混沌期 目標化時期 個人化時期

圖 2-1 網站個人化的發展 資料來源:郭蒼佐(1999)及本研究整理

一般的網站廣告看板 尚未應用人口統計或 是心理統計學等評估 方法

一般的人口統計技巧加上內 容導向的關鍵字

Cookie 技術

一對一個人式溝通:

個人習慣、喜好資訊 搜尋等

(26)

探討個人化學習環境(PLE)剛開始的想法是由 Olivier 和 Liber 在 2001 年所提 出討論,之後很多學者對豐富這個概念也做出了貢獻,像是 Stephen Downes、Ray Sims、Mark van Harmelen、George Siemens、James Farmer、Michelle Martin、Scott Wilson、Steve Barth、Terry Anderson、Will Richardson、David Delgado 等人。簡單 來說,個人化學習環境幫助人們控制及安排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及提供學習者支 持以一、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二、管理自己的學習,管理兼具內容及過程。三、

在學習過程中和他人溝通且因此達成學習目標。(Mark van Harmelen,2006) 另深入剖析個人化學習環境亦可是一種觀念,例如個人化學習環境隨時空的 改變,而產生不同的媒介。就當過去正規教育為主流,且學習是由老師和學校所 設計和管理時,個人化學習環境並沒有像現在一樣的有影響力。但如今,有了先 進的資訊科技後,透過網站規劃,達到服務之目的,例如將錄影、音內容放在網 路上,透過訂閱讓人下載到數位行動設備中,以供人離線或是在其他時間播放這 些錄音內容(podcasting)或線上網路服務(online web services)…等等,而使用者則可 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地圖,也就是自己的個人化學習環境;另並就個人化學習 環境來說,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寄予未來,期能發展出與以資訊科技作為學習 工具與使用者之間建立完整互動。此外也能使得這些使用者能簡單塑造個人的學 習空間。所以對於學習者而言,周圍的世界瞬息萬變,唯有擁有創造個人化學習 環境的能力,才是滿足個人化學習的基礎根源。

由上述文獻分析,在後現代主義中,萬物產生離中趨勢(如 M 化社會),如非群 體就離散為個人化,且在個人需求抬頭時期,要吸引使用者親近,一定要在資訊 洪流中,精準掌握所需資訊,跳脫雜亂無用訊息。從以上的個人化發展探討,可 作為研究者在進行網站架構研究基礎,並作為進一步應用於傳統宗教服務與網路 宗教服務環境之使用意願和習慣改變參考依據。

(27)

第三節 知識管理相關研究

綜觀佛教傳承,除儀軌、戒律外,尚有大部分是由經典、高僧大德言行及佛 教教化寓言故事所彙集而成,其精要不外乎教化世人,為煩惱眾生打開一扇明窗;

另探討宗教服務主軸有三,其一為以相關佛學知識、典故傳承,達防惡揚善之功 能。其二為廣開方便法門,接引紅塵眾生,予以安生立命及自我身心靈成長。其 三為捨己化眾,教化世人,延續佛法慧命,其中三者均可運用知識管理策略,為 其建立網路宗教服務織架構概念及內容。

另探討知識管理之理論,本質上並非新鮮事,數千年來人類代代相傳不管是 中西方曆法或農耕漁牧技能,亦或陶藝鐵器工匠,均存在知識管理實務應用的軌 跡,許多人曾懷疑將本身知識公諸於世,不就失去競爭核心能力,唯獨佛教強調 知識無價,但版權沒有,請多翻印,累積福德。所以運用知識管理基礎理論,建 構知識管理系統及應用,恰屬合宜,此則為本研究相關文獻探討重點。

而綜觀知識管理實務,即是透過一連串協助組織獲取自己及他人知識的活動,

透過審慎判斷之過程,以達成組織任務。知識管理活動,需建構於技術、組織架 構,結合組織、人、電腦系統及網路,以獲取、儲存及使用知識(Laurie,1997)。而 Kotnour(1997)則認為知識管理是投入一群人員、流程及工具以幫助知識的創造、

吸收、傳播與應用的活動。並指出進行知識管理時必須先確定組織所需的知識,

以能滿足現今及未來的需要為目標。其次,要瞭解組織知識儲存的現況及組織學 習的障礙,讓組織清楚現行與需求狀況之差異,以提供正確、適合及適時的知識 為管理重點。最後,則是建置知識管理策略,減少決策錯誤的風險,並提供知識 以便計畫的發展,相關定義整理如表 2-1;另外整理知識管理發展模型及架構如圖 2-2 及 2-3。

(28)

表 2-1 知識管理的定義

學者 定義

Laurie(1997) 知識管理是經由一連串創造知識,獲取知識,以及使用知 識的過程,以提升組織的績效。

Kotnour, et al.(1997)

知識管理是投入一群人員、流程及工具以幫助知識的創 造、吸收、傳播與應用。

Wiig(1997) 知識管理為一連串協助組織獲取自己及他人知識的活動,

透過審慎判斷之過程,以達成組織任務。

O’De11(1998) 知識管理是一種意圖性策略,旨在達成:「在正確時間,

將正確資訊傳遞給正確的人」,供其行動以創造價值。

Ruggles& Rudy

(1998)

知識管理是一種主動積極運用組織內、外之相關技術、經 驗、判斷之過程,以達到加值或創造之作為。

Arthur Andersen Consulting(2000)

KM= ;知識管理是一種以取得、創造、擁有、統 合、學習的系統化過程,並以及使用資訊、理解、經驗強 化表現出來。

資料來源:邱光慶、姜國輝(2005)

圖 2-2 知識管理發展模型 資料來源:參考 Sena&Shani(1999)並經由本研究修改

(29)

圖 2-3 知識管理架構模型 資料來源:勤業管理顧問公司(1999)

另參考張吉成(2007)編撰之知識管理與創新中提及知識管理三大核心,即為知 識累積、知識擴散及知識創造;另外隨著知識主導經濟的時代來臨,依照尤克強 (2001)知識管理與創新一書中參考「數位化經濟」一書的觀點(Don Tapscott,1996),

新經濟以「知識」為主要核心。新經濟由文獻統整與分析,可歸納為十二個特色,

如圖 2-4:

圖 2-4 知識經濟的特色 資料來源:Tapscott(1996)

知識經濟 的特色

數 位

虛 擬

分 子

跨 網

去 中

聯 盟

創 新

消 產

即 時

全 球

(30)

綜上探討知識經濟中,知識能轉化為具有企業高附加價值的商品,並以數位 化高速傳播及加工存儲;虛擬化如無形資產、網路商店及社群等;分子化為以個 別知識工作者為重心,不侷限組織內部及不須固定工時與模式;跨網化為打破以 往內部交流平台,而跨足各產、官、學界與個人網路鏈結;去中化為去除中間代 理商等中介角色,直接面對;聯盟化為同業或異業策略聯盟,共同整合;創新化 為知識產品生命週期短,需靠不斷創新增加價值;消產化為跨越外部顧客與內部 製造之聯結溝通,並轉化為即時化,立即反應處理;全球化為打破國界的籓籬,

如亞洲存檔歐洲取件美洲運用;最後為衝突化,即便為知識工作者因為知識專業,

不見得忠於雇主,容易產生傳統權力結構的衝突。

另外參考孫春在、林珊如(2007)合撰之網路合作學習內所陳述知識是學習者經 驗 的 合 理 化 或 實 用 化 , 也 是 學 習 者 與 別 人 互 動 與 磋 商 而 形 成 的 共 識 (Von Glasersfeld,1990),在該書引用 Novak&Gowin(1984)所提 Vee 圖(如圖 2-5),把知識 形成概念作外在形式的表達,而探討 Vee 圖依序有四部分,就是問題解決所要經 歷的四步驟,分別為焦點問題(focus questions);事件/物件(events/objects);概念活 動(conceptual activities)以及方法活動(methodological activities),操作方式為第一步 提出好問題,但問題型態寬廣,接著第二步驟將問題窄化並觀察特定事件,接著 進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境界,由概念出發進入指導問題解決方式,最後完成探 索,獲得問題結論及產出知識的價值。

圖 2-5 Vee 圖 資料來源:Novak&Gowin(1984)及本研究加註

(31)

最後探討知識管理架構在 Web2.0 的概念,依照張吉成編撰之知識管理與創新 文章敘述中,數位科技發展三定律分別為英特爾創辦人 Gordon Moore 提出之摩爾 定律「每十八個月,晶片速度(處理器)的密度(等於運算能力)將加倍,但成本不變」

及梅克卡夫定律「網路的實用性將與使用者數目的平方成正比」,以及分裂定律

「數位科技以幾何級數發展,社會則以漸進式發展,兩者鴻溝越來越大,將產生 革命性的改變」。所以數位科技與知識管理間的關鍵在於擴大知識觸角以及做必 要的交互作用及提升知識轉換的速度,豐富化對知識的理解與經由知識的擷取程 序,以及對知識的內涵、經驗、解釋的管理,增加將資訊轉換為知識的效率,也 就是網路應該被視為平台,將知識雙向交流 Web2.0 的概念,並經由頻寬改善,將 數位化知識管理延伸進到生活中,藉由不同顯示或語音裝置,展開無所不在的新 面貌與新世代。

(32)

第四節 網路學習環境現況

本研究為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傳統宗教信眾是否經接觸網路宗教服務後,接 受並使用其相關傳法、受法功能,故將探討網路學習環境是否可支援宗教服務及 習慣改變。

參考范家瑜、黃俊銘(2010),「數位學習於教育訓練應用探討」文中對數位學 習的探討,自從 1970 年代個人電腦的誕生,坊間就開始出現了所謂的「電腦輔助 教學 (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CAI )」(林信志、湯凱雯、賴志信,2010)。加 上 1990 年代網際網路的出現,在這兩大動力的相輔相成、推波助瀾下,使得數位 學習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機會和可能(王鈺婷,2009)。

數位學習的起源可往前追溯到遠距教學,那個時代因受地理位置、天氣因素 和交通運輸等關係的影響,使得有學習需求的人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為了滿足 這些學習者的需求,因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遠距教學方式。(Moore,1996) 將遠距 教學分為四個時期:

一、函授學習:一般稱為「居家自學」(home study)或稱為「獨立學習」( independent study )。這種學習方式可說是一種單向式的學習,學習者與授課者間的互動幾 乎為零,學習效果絕大部分取決於學習者本身的學習意願與動機,且教學訊 息的傳遞所需的時間長短更受到居住地點與交通便利性的限制(王鈺婷,

2009)。

二、開放大學 ( open university ) 的成立:英國政府於 1969 年成立開放大學 ( open university ) ,開始早期的遠距教學。由於無線廣播和電視的發明,使得遠距 教學邁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除了傳統的紙本教材,還有加以輔助的聽覺廣 播、錄音帶和視覺的電視影音。但因其缺乏師生間的即時互動,所以學習成 效不如預期(王鈺婷,2009;林佳靖,2004)。

三、透過電話、衛星、有線電視以及數位化整體網路互動的遠距教學方式。網際 網路的興起開創新的學習方式,多種數位學習平台孕育而生,學習資源的再 利用性與可分享性成了關注的焦點。唯此種學習型態在剛起步的階段期,尤 其在網路上的學習內容品質良莠不齊,且線上課程僅止於相關訊息的連結,

尚無多方面、多管道的相互討論與資訊傳遞(王鈺婷,2009)。

四、結合電腦、電訊傳播與網路新科技的特性不受時空的限制,均可進行即時的 互動的學習。透過網路的連結、進步的科技技術,不只可以隨時提供線上學 習、即時更新最新資訊,授課者亦可經由遠端監控適時給予糾正,追蹤學習

(33)

現今因網路與資訊系統發展已趨成熟,相關系統均可經規畫運用作為學習或 宗教服務工具,相關議題早在 1990 年代就開始有人在研究著,直到 Internet 興起 後才開始有較突破性的研究發展,其中概念大致上可以用以下的 2-6 圖解來表示:

圖 2-6 虛擬學習環境示意圖

資料來源:http://octette.cs.man.ac.uk/jitt/images/b/ba/Wilson_future_PLE.jpg 這 個 圖解 給 我們 一 個清 楚的 未 來學 習環 境的 輪 廓及 啟 示, 一 是現 有 的 e-Learning 模式會從 institution-centric (or course-centric)改變成 Personal-centric,二 是未來的學習環境都將會是「雲端學習」,方程式是「雲端運算」+「數位學習」

=「雲端學習」。現今因硬體價格的下降及傳統家庭 e 化普及率提高;另配合學校 的課程教學 e 化任務,將帶動雲端學習使用人口的增加,使用者數位學習生態將 會大為改變,「雲端」將成為未來知識及人際溝通主流工具。所以數位學習是一 種無界線且自由的學習,例如除了電腦外,手機、PDA 等載具亦可不受時間和空 間的限制取得學習內容(翁婉慈、侯世光,2010)。只要學習者抱持積極的態度就可 以達到最快速與最有效率的學習成效。

(34)

第五節 科技接受模式運用探討

科技接受模式由來,係由 Fishbein and Ajzen(1975)的理性行動理論(Theoryof Reasoned Action,TRA)為基礎所演變而來,而 Ajzen and Fishbein (1980)共同發展 出理性行為理論(TRA)其最主要目的在於預測和瞭解人類的行為。該理論主張一個 人的某些特定之行為表現是由其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BI)所決定,而此行 為意向又由個人行為態度(Attitude; AT)和主觀的行為規範(Subjective norm; SN)所 影響而決定(Ajzen,1988)。並定義「使用態度」為當使用者知覺到系統有用性越高,

則對系統所持的態度會更趨向正面。理性行為模式(TRA)如圖 2-7 所示:

圖 2-7 理性行為模式圖 資料來源:Davis, Bagozzi,and Warshwa(1989)

科技接受模式(TAM)承續了理性行為理論的基本精神,認為內部信念會影響 態度,態度進而影響使用行為意向,而使用行為意向對實際系統使用有顯著且正 向的影響。TAM 導入兩個認知信念(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並定義「認知有 用性」為在組織情境之下,使用者主觀認為使用某一系統,將有助其未來工作績 效;「認知易用性」為使用者主觀認為採用某特定系統容易學習或使用的程度;

「使用行為意向」為使用者有意願持續使用某特定系統的程度(Davis et al., 1989),

並認為使用者對系統的使用態度與認知有用性是行為意向的重要決定因素(Davis et al., 1989)。表 2-2 為科技接受模式相關構面(TAM)定義(沈旭豐,2008)。

信念念與與評評估

實際際行行為

行為為意意圖

主觀觀行行為為規

行為為態態度

規範範性性的的信

念與與動動機

(35)

表 2-2 科技接受模式相關構面定義

學者(年份) 構面 定義

Ajzen (1988) 使用態度 當使用者知覺到系統有用性越 高,則對系統所持的態度會更 趨向正面。

Davis et al. (1989) 認知有用性 在組織情境之下,使用者主觀 認為使用某一系統,將有助其 未來工作績效。

Davis et al. (1989) 認知易用性 使用者主觀認為採用某特定系 統容易學習或使用的程度。

Davis et al. (1989) 使用意願 使用者有意願持續使用某特定 系統的程度。

資料來源:沈旭豐(2008)

探討科技接受模式主要由認知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與認知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等兩概念組成,用以解釋、診斷與預測使用者面對新資訊 科技時的行為。科技接受模式有三個階段目的,包括發展階段:了解使用者想法 加以改進系統;導入階段:診斷使用者接受程度因應導入策略;評估階段:系統 是否成功的參考指標(林信志、湯凱雯、賴信志, 2010)。另外在 Davis 提出科技接 受模式後,被許多研究所廣為採用,可以來預測與解釋新資訊科技的接受度。且 應用此理論在不同問題、背景或結合不同理論、方法的相關實證研究,不勝枚舉。

(洪新原、梁定澎與張嘉銘, 2005)。科技接受模式(TAM)如圖 2-8 所示:

圖 2-8 科技接受模式圖 資料來源:Davis, Bagozzi,and Warshwa(1989)

外部部變變數

使

使用用意意願 使用使用態態度

認知知易易用 認知知有有用

實際際使使用

(36)

的社會認知理論、Davis(1989)的科技接受模式、Ajzen(1991)的計劃行為理論、

Venkatesh and Davis(2000)的 TAM2、Rogers(1995)的創新擴散理論、Venkatesh et al.(2003)的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 (朱斌妤、黃仟文、翁少白,2008)。

表 2-3 使用者接受資訊科技的各種理論、核心構面與假說

理論名稱 核心構面 假說

理性行動理論(TRA)

(Fishbein and Ajzen,1975)

態度(AT)、主觀規範(SN) AT、SN 影響使用意願

(BI),BI 影響行為(B)

計劃行為理論(TPB)

(Ajzen, 1991)

態度(AT)、主觀規範(SN)、 行為控制知覺(PBC)

AT、SN 與 PBC 影響 BI,BI 影響 B

科技接受模式(TAM)

(Davis, 1989;

Venkatesh and Davis, 2000)

認知有用性(PU)、認知易 用性(PEOU)

PEOU 影響 PU,PU、

PEOU 影響 AT,PU、AT 影響 BI,BI 影響 B

科技接受模式 2

(TAM2)(Venkatesh and Davis, 2000)

認知有用性(PU)、認知易 用性(PEOU)、主觀規範

(SN)

SN 影響形象,SN、形 象、工作關聯、輸出品質、

結果可見度、PEOU 影響 PU,SN、PU、PEOU 影 響 BI,BI 影響 B

創新擴散理論(Moore and Benbasat,1991;

Rogers, 1995)

相對利益(relative

advantage)、易用性(EOU)、 形象(image)、能見度

(visibility)、兼容性

(compatibility)、結果可見 度(results demonstrability)、

主動性(voluntariness of use)

相對利益、易用性、形象、

能見度、兼容性、結果可 見度、主動性影響 B

社會認知理論

(Compeau and Higgins,1995)

結果預期-績效(outcome expectationsperformance)、結 果預期- 個人(outcome expectations-personal)、電腦 效能(self-efficacy)、愛好

(affect)

焦慮(anxiety)

電腦效能影響結果預期,

電腦效能、結果預期影響 愛好,電腦效能影響焦 慮,電腦效能、結果預期、

愛好、焦慮影響 B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

(Venkatesh et al., 2003)

績效預期(performance expectancy)、費力預期

(effort expectancy)、社會影 響(social influence)、輔助 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

績效預期、費力預期、社 會影響影響 BI,BI、輔助 條件影響 B

(37)

另外探討國內外學者以科技接受模式執行相關議題相關研究,發現陸續有多 位學者應用科技接受模式進行實證研究,例如:Lederer et al.(2000); Moon and Kim (2001)將 TAM 結合網際網路用來探討使用者意向;Linand Lu (2000); Henderson and Divett (2003)將 TAM 結合特定網站探討 TAM 相關構面間的關係;Heijden (2003)、Venkatesh et al. (2003)將 TAM 結合特定資訊系統,以及 Lee, Cho, Gay, Davidson and Ingraffea(2003)將 TAM 運用在遠距教學上、Hsu and Lu (2004)將 TAM 運用在線上遊戲上等皆進一步支持Davis 的理論模式;另國內近期相關議題 研究亦包含甚廣,相關資料整理如表 2-4。

表 2-4 科技接受模式相關研究整理

學者(年份) 應用 研究議題

Szajna (1996) 電子郵件

使用前的認知易用性對使用意向沒有顯著 的影響,其餘構面相關性結果印證科技接 受模式。

Venkatesh & Davis(1996) 重構理論

客觀可用性(Objective Usability)與電腦自 我效能對認知易用性有顯著的影響,實證 指出客觀可用性與電腦自我效能為認知易 用性的決定因素之一。

Lederer et al. (2000) 網際網路 探討網路工作者的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 性對網站使用意向的影響。

Lin & Lu (2000) 新聞網站

探討網站特性(即資訊系統的品質,包含資 訊品質、網站存取性與回應時間)對認知有 用性與認知易用性的相關性進而影響網站 的使用意向。

Moon & Kim (2001) 網際網路 探討認知娛樂與認知易用性、使用態度影 響網站使用意向的程度。

Heijden (2003) 資訊系統

探討認知視覺吸引和資訊系統有相關,會 正向

影響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性及認知享 受。

Henderson &

Divett(2003)

電子超市 網

評估登錄頻率、交貨、購買價格與認知易 用、站認知有用間的關係。

Lee,Cho,Gay,Davidson,

&Ingraffea (2003) 遠距教學 網路社群造成態度上的轉變。

Venkateshetal.(2003) 資訊系統 內在動機對使用意願、使用行為有顯著的 相關。

Hsu & Lu (2004) 線上遊戲

認知易用性對流暢經驗有顯著相關;認知 易用性、關鍵多數與知覺有用性對態度有 顯著相關;態度、社會規範與流暢經驗對

(38)

學者(年份) 應用 研究議題

林秋芬(2007) 旅遊電子 商務網站

以 Venkatesh and Davis(2000)所提出的科 技接受模式 2 再加入知覺控制、知覺風險 及線上顧客滿意度做為研究架構,探討消 費者對旅遊網站的使用意圖。

盧正宗(2007) 網路消費

探討消費者對外在購物網站之知覺因素

(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

性)、內在心理面之知覺因素(沈浸狀態), 與購物行為間關聯性之研究。

朱斌妤、黃仟文、翁少白 (2008)

即時交通 資訊系統

結合科技接受模式與媒體豐富度理論,探 討一般民眾對即時交通資訊系統的使用行 為與消費傾向,以便了解使用即時路況資 訊服務族群的市場需求。

沈旭豐(2008) 數位學習

研究探討台灣地區數位學習的系統品質、

內容品質、服務互動品質、認知有用性、

認知易用性、學習滿意、購買意願關係。

莊伯誠(2008) 數位學習 教材

以科技接受模式來探討「數位學習教材的 特性」和「同學間數位學習互動」對科技 接受模式的影響程度。

林安泰(2010) 智慧型手 機

以科技接受模式、創新擴散理論及品牌忠 誠度來深入探討如此高成長、低滲透率的 智慧型手機市場,並使用結構方程模式研 究現有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其對產品的知 覺感受及品牌偏好,是否會對使用者產生 使用意願之影響。

林信志、湯凱雯、賴信志 (2010)

網路教學 系統製作 數位教材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大學生學習以網路教 學系統 JoinNet 製作數位教材之意圖與成 效,包含系統品質、認知有用性、認知易 用性、使用意圖、學習成效等五個主要構 面之分析

林偉傑(2010) 電子白板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台東縣國小教師以互 動式電子白板進行教學之使用意圖、使用 成效及現況分析。

資料來源:沈旭豐(2008)及本研究整理

(39)

一般而言,科技接受模式在「接受資訊科技」議題上,大都會偏向於探討使 用者抗拒系統的因素,就如同過去許多有關於資訊系統使用意願的研究,並沒有 實際上去了解使用者心理機制的層面。基於此因素,本研究參照林信志、湯凱雯、

賴信志(2010)研究架構(參見圖 2-9),實際上去了解使用者心理機制的層面。

圖 2-9 接受資訊科技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林信志、湯凱雯、賴信志(2010)

綜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科技接受模式為理論基礎,以認知有用性和認知易用 性等兩個構面探討使用者的心理機制,故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式為本研究基礎研 究架構,進而探討應用網路宗教服務之使用意願與習慣改變。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前述之研究動機、目的及文獻探討的結果,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 網路宗教服務建構之使用意願、使用過程感覺及使用結果滿意度,並建立研究架 構,進而擬定研究假設,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研究,本章分為五節,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方式;第二節:研究架構與假設;第三節:資料蒐集範圍;

第四節:問卷設計與操作定義;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蒐集規劃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所採行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對宗教服務有興 趣之網路使用者為研究對象,編製問卷量表,作為本研究調查工具,來蒐集本研 究所欲研究的相關資料,以探討並分析各項因素間之關係。

二、研究資料蒐集規畫

為了讓使用者能深入瞭解網路宗教服務與傳統宗教服務差異性,並進一步比 較使用後所產生之使用意願與習慣改之使用成效衡量,本研究先行架設測試網站,

並規劃計分為「首頁上方網路連結」、「學佛工具」、「學佛資訊」及「我的菩 提園」等四大部分供使用者親身體驗使用感受,俾利後續問卷作答參考(網站架構 說明如附錄 1);另外為求研究一致性,遂申請建構與研究題目相同之中文網址 (http://網路宗教服務.台灣/fg/),並以臉書、電子郵件、各大學電子留言板等提供測 試需求邀請,期望由親朋好友及同學向外延伸使用者族群,擴大樣本多樣性與豐 富性,惟為避免受測樣本隨意作答產生統計結果失真,如回收問卷答案一致,則 排除並列計該問卷為無效問卷,藉以建立嚴整研究機制。

(4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本研究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參考科技接受模式相關構面定義及,設定本研 究構面定義如表 3-1 所示。

表 3-1 研究構面定義

構面 定義 資料來源

網站特性 著重內容與目的、可接近性、導覽、

設計與呈現反應力、背景、個人化與 顧客化等。

Shohren and Christine(2000)

認知有用性 在組織情境之下,使用者主觀認為使 用某一系統,將有助其未來工作績效。

Davis et al. (1989) 認知易用性 使用者主觀認為採用某特定系統容易

學習或使用的程度。

Davis et al. (1989) 使用意願 使用者有意願持續使用某特定系統的

程度。

Davis et al. (1989) 習慣改變 改變非與生俱有的外顯或內隱反應,

並達到預期目的與效果。

參 考 Watson, J.B. (1919) 習慣之定義編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另依據上述研究構面定義,建構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應用網路宗教服務之研究 架構如圖 3-1

圖 3-1 研究架構

(42)

本研究以 Davis(1989)的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擬定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首先探討外部變項 (含:個人背景資料、網站規劃特性);其次檢視內部變項 (含:

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 和使用網路宗教服務範例後引起的行為變項 (使用意願) 後是否能改變使用者行為之間的關係(習慣改變)。根據科技接受模式和本研究擬定 之架構,我們提出以下七個假設:

H1:網站規劃特性會影響使用者對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有用性。

H2:網站規劃特性會影響使用者對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易用性。

H3:使用者對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易用性會影響使用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有用 性。

H4:使用者對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有用性會影響使用網路宗教服務的使用意願。

H5:使用者對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易用性會影響使用網路宗教服務的使用意願。

H6: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有用性會改變使用者的習慣。

H7:網路宗教服務的使用意願會改變使用者的習慣。

(43)

第三節 資料蒐集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在過程中,以佛教為例,探討網路宗教服務融入生活較傳統宗教服務 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過程中將著重於知識管理及學習環境構建,期解決信眾身、

心、靈問題,惟礙於人力、經驗及佛學根基等相關因素,對於本研究資料蒐集範 圍與限制進行分述說明。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對象為具上網能力佛教信眾為主,其中因為網路世界無法預測篩選 是否均為佛教信眾,故取樣範圍較廣,惟可區分取樣性別、年齡、教育水平、職 業、信仰及每日使用網路概估時間等。

二、研究時間

依本測試網站建置時間起,蒐整近 3 個月期間使用者對使用經驗及個人感受 為主,如問卷數不足將延長蒐整時間,以建立周延數據進行外部變項、內部變項 及使用行為等研究。

三、研究限制

網站內容均以佛教為主,故各宗教信眾使用情況亦可能會有不同感受,所以 在推論時必定會受影響,故結果將會納入宗教族群考量,以臻分析周延;另因網 站係以中文建構其服務內容,故使用者必然偏向華語語系為主,此亦為研究族群 另一無法避免之外在限制因素。

四、網路宗教服務網站規劃目標

依科技接受模式之認知有用與易用特性,建構簡單易操作又可連結搜尋所需 網路宗教服務相關資訊,以最少資源建構最大效益與簡單操作介面之宗教服務網 站,達到網站易用與有用之設計目標。網站規劃特性模型如下圖 3-2。

(44)

圖 3-2 網站規劃特性模型 資料來源:本研究設定

五、網站內容

主要以目前佛教六大資訊網站、四大名山宗師、網路既有多媒體影片及電子 圖書館,依開示及傳法內容,分類建構網路資訊如網路連結、學佛工具、學佛資 訊及個人需求構面如我的菩提園,供信眾上網點選試用,以驗證網路宗教服務之 使用意願及習慣改變。

網站網站規規劃劃 特 特性性

認知認知易易用用性性 認知認知有有用用性性 使用使用意意願願

(45)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為探討構面間關聯性,本研究以常用於相關法之統計技術如線性關係、迴歸、

相關分析和路徑分析等,於正式問卷以假設自變數與依變數間相互影響關係為目 的,統計方式以描述統計平均值、標準差;此外,本研究使用皮爾森相關分析 (Pearson Correlation) 方法探討變數之間相關性程度;並利用路徑分析法 (path analysis) 檢視變數之間的廻歸係數及預測度。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 究假設和統計方法整理如表 3-2 所示;另相關分析方法摘陳如後。

表 3-2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和統計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研究假設 統計方法

了解最大使用者族群 網路宗教服務最大使用族群

為何? 問卷分析以統計其數量

了解網站內宗教服務 最常被使用的功能

網路宗教服務最常被使用的

功能為何? 問卷分析以統計其數量

以科技接受模式為基 礎,提出研究架構和假 設,分析各構面間關聯 和不同受測族群認知 是否具有同質性;進而 探討影響使用網路宗 教服務的主要因素

網站規劃的特性是否影響認 知有用性,關聯性為何?

(H1)

描述統計之平均值、標準 差和平均值排序、信/效度 分析、因素分析、皮爾森 相關分析及路徑分析法 網站規劃的特性是否影響認

知易用性,關聯性為何?

(H2)

認知易用性是否影響認知有 用性和使用意願,關聯性為 何? (H3、H5)

認知有用性是否影響使用意 願和習慣改變,關聯性為 何? (H4、H6)

使用意願是否影響習慣改 變,關聯性為何? (H7)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6)

一、問卷蒐集方式、份數與分析工具

本研究因設定填寫問卷之受訪人員需真實使用相關網路宗教服務後方能填答,

藉以了解其對本研究假設之關聯性,故將電子問卷建置於因應本研究所架設之網 路宗教服務網頁右上角,待使用者使用後可直接填答與提交,以符問卷填答功效,

如圖 3-3。

圖 3-3 電子問卷調查 資料來源:本研究建構

問卷蒐集份數考量較大的樣本數能增加因素分析所獲得趨於真值的推論結果,

故參考 Gorsuch(1983)所著因素分析第二版建議樣本人數至少為量表題數的五倍,

且大於 100 人。故本研究設定 26 個問項,計至少需 130 份有效問卷,問卷如附錄 2。

本研究問卷經回收後,將採用 SPSS for Windows 套裝軟體鍵入與處理。依據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架構及研究假設,選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分析,相關說明 分述於後續小節中。

二、敘述統計分析

使用次數分配、平均數與百分比等統計量來描述樣本結構,主要目的用於得 知各指標間的分布情形,以了解單一指標項目的重要性看法或一致性。

(47)

三、問卷信/效度分析

參考晨曦統計部落格及奇摩知識網,針對信度/效度說明,信度(Reliability)

即可靠性,它是指採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複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指標多以相關係數表示,大致可分為三類︰穩定係數(跨時間的一致性)、

等值係數(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內部一致性係數(跨項目的一致性)。信度分析 的方法主要有重測信度法、複本信度法、折半信度法及 α 信度係數法,本研究考 量到研究時可投入的人力、資源之後,在信度分析的應用採用內部一致性進行信 度檢驗,並確認量表中各題項得分間的一致性,屬於內部一致性係數。因此本研 究將對檢測問卷中各題項,進行內部一致性信度的統計考驗。

Cronbach’α 係數是屬統計應用內部一致性信度的一種,最常適用於李克特式 量表法,此法由 Cronbach(1951)創用,他以α 係數來代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α 係數愈高,代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愈佳。在進行效度分析的時候,我們通常都 會需要去求一個Cronbach’α 的值,而這個值越大代表整個問卷設計的可信度越高。

當Cronbach’α 值大於 0.7 為高信度水準,Cronbach’α 值於 0.7~0.4 之間為中信度水 準,Cronbach’α 值低於 0.4 為低信度水準。

一般 Cronbach’α 係數最好達到 0.70~0.98 之間,便可相信此量表構面之問卷 具有良好的信度;若是信度低於 0.35 便須加以拒絕。本研究調查研究採用李克特 題型(Likert-type formate)來測量當事者的態度、心理等特質,故採用 Cronbach’α 信賴係數法來進行本問卷的衡量,當Cronbach’α 係數愈大,表示問卷同一構面題 目間的相關性愈大,也就是內部一致性愈高,如本研究採信度係數Cronbach’α 的 係數大於 0.7 即為可信,信度係數 Cronbach’α 值低於 0.7 時,本研究將予以刪除。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準確測出所需測量的 事物的程度。效度分為三種類型︰內容效度、準則效度和架構效度。效度分析有 多種方法,其測量結果反映效度的不同方面。本研究採用的效度分析為內容效度,

又稱專家效度分析,問卷編製好之後,請專家學者進行審查,以判斷題項內容是 否適切,並進行語義修飾修改的參考依據。因此本研究的測量工具將請專家針對 問卷的目標和內容做專家效度分析,使問卷本身內容及適切度更完善。

四、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是一種用來簡化變項,分析變項間的主軸關係,尋找共同潛在構面 的統計技術,亦即以少數幾個因素來解釋一群有相互關係存在的變數之模式,又

(48)

五、T 檢定

參考無痕網部落格檢定說明,假設檢定的目的,就是利用所收集到的統計資 訊,來幫助決策者判別「較可信」的假設。假設檢定大致上來說,幾乎所有的應 用統計都是屬於假設檢定的範圍,當研究者關心的問題不同時,或所得到的統計 資訊不同時,就會有不同檢定方法,常見的有Z檢定、T 檢定、卡方檢定及F檢定,

這些常見的檢定,其實就是四種在統計課本後面常見的分配。通常檢定平均數或 比率會用到Z檢定或 T 檢定;檢定變異數會用到卡方檢定;檢定多組平均數比較 時,則會用到F檢定。

在平均數考驗方法中,當母群標準差未知時,抽樣分配的標準務必須由樣本 標準差來推估,因此可能因為樣本過小而造成誤差,而需使用 T 檢定來進行考驗,

一般而言,母群體的標準差多無法得知,因此使用 Z 檢定的機會並不多。另一方 面,由於 T 分配隨著自由度的改變而改變,當 n 大於 30 之時,T 分配與 Z 分配即 十分接近。使用 T 考驗其實涵蓋了 Z 檢定的應用(邱皓政,2006)。本研究使用 於檢定具有上網能力之信眾對於網路宗教服務的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使用 意願及習慣改變是否達到顯著的認同水準,故需採用 T 檢定。

六、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

在比較兩個群組母體平均數是否有差異時,可以用常態分配(當母體標準差已知 或是兩個樣本數皆大於 30 時)或 T 分配(當母體標準差未知且至少有一個樣本數小 於 30 時)進行比較;但是在比較多個群組的母體平均數是否有差異時,必須改用變 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也是一種比較平均數差異的分析方法。他的概念和獨 立樣本 T 檢定很像,只是 T 檢定是用在當自變項為 Nominal scale 且屬性只有兩類 時,而 ANOVA 則用在屬性為兩類以上時。所以若變數為兩種水準以上,便可進 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亦即 F 檢定。

此外,當 F 檢定到達顯著差異時,想要進一步清楚此顯著差異究竟發生在何 狀態下,則可進行事後比較分析,檢定兩個以上獨立群體之期望值是否相等(陳 景堂,2005)。本研究利用此分析法,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分析個人基本資料 中性別、年齡、學歷、語言、職類別、宗教信仰是否具有顯著差異情形存在。

七、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參考維基百科相關定義及說明統計在機率論和統計學中,相關(Correlation,

或稱相關係數或關聯繫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在統

數據

表 2-1  知識管理的定義  學者  定義  Laurie(1997)  知識管理是經由一連串創造知識,獲取知識,以及使用知 識的過程,以提升組織的績效。  Kotnour, et  al.(1997)  知識管理是投入一群人員、流程及工具以幫助知識的創造、吸收、傳播與應用。  Wiig(1997)  知識管理為一連串協助組織獲取自己及他人知識的活動, 透過審慎判斷之過程,以達成組織任務。  O’De11(1998)  知識管理是一種意圖性策略,旨在達成:「在正確時間, 將正確資訊傳遞給正確的人」,供其行
圖 2-3 知識管理架構模型  資料來源:勤業管理顧問公司(1999)  另參考張吉成(2007)編撰之知識管理與創新中提及知識管理三大核心,即為知 識累積、知識擴散及知識創造;另外隨著知識主導經濟的時代來臨,依照尤克強 (2001)知識管理與創新一書中參考「數位化經濟」一書的觀點(Don Tapscott,1996), 新經濟以「知識」為主要核心。新經濟由文獻統整與分析,可歸納為十二個特色, 如圖 2-4:  圖 2-4 知識經濟的特色  資料來源:Tapscott(1996)  知識經濟的特色 知識化
圖 2-5 Vee 圖  資料來源:Novak&Gowin(1984)及本研究加註
圖 2-7 理性行為模式圖  資料來源:Davis, Bagozzi,and Warshwa(1989)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us, this study plans to design one refuge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aoshan Village by using the technology i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which can provide perfe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is making the study of In-service student satisfaction very important.. This study aims at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satisfaction

“Examining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6(2),p91-112 (1999).

This research adopts Technology Accepted Model (TAM), which was brought out by Davis in 1979, to verify the use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eighth-graders using on-line tests..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Y., (1999), “Examin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and Baroudi,

In this study, we make us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s primary factors, followed by perceived leve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