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吳武典(1997)。Gardner 與 Sternberg 智能建構模式的整合及人事智能之探討。

資優教育季刊,65,1-7。

吳靜卲(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

吳靜卲(2008)。可親可近的創造力與創造力教育知識或資訊。未出版。

吳靜卲、郭俊賢、王文中、劉鶴龍、陳淑惠、李慧賢(1996)。創新行為量表之 編制與修訂。未出版。

李心瑩(譯)(2000)。H. Gardner 著。再建多元智慧:21 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 際應用台北:遠流。

李帄(譯)(1997)。T. Armstong 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台北:遠流。

李明芬(2002)。社會的創造力教育。學生輔導,79,68-79。

李若瑜(2008)。大學生希望感、建設性思考與情緒創造力對創造風格影響之路

杒明城(譯)(2006)。M. Csikszentmihalyi著。創造力。台北:時報文化。

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1,33-62。

邱皓政、丁興祥、林耀南、陳育瑜、林碧芳、王詵婷、賴靜儀、柯怡安、陳佳筠、

何潤娥等(譯)(2008)。M. A. Runco著。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台北:

心理。

施惠琪(2002)。成人超越逆境之分析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洪文東(1997)。創造性思考與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3,10-14。

洪宏賢(2006)。澎湖縣高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多元智能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洪蘭(譯)(1999)。R. J. Sternberg著不同凡想:在一窩蜂文化中開拓創造力。台 北:遠流。

許文耀、吳英璋(2000)。災後的心理反應及復原歷程。學生輔導雙月刊,66,

28-35。

許筱如(2008)。國小資優班學生幽默感與創造力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創造思考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嘉家(2007)。高中職生個人知識論信念與創造性人格、創意生活經驗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D. Lazear 著。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

遠流。

陳龍安(2002)。創造力的開發的理念與實踐。創意開發學術研討會,1-20。

陳聰典(2006)。工作自主性、工作壓力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 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霞鄢(2004)。國小資優班教師創造力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http://921.yam.org.tw/care/squela.html

黃文彬(1998)。具科學創造力之國小學童人格特質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漢耀(譯)(2006)。D. S.Mattew著。克服逆境的孩子—焦點解決諮商的家庭策 略。台北市:張老師。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教育研究,100,117-124。

詹志禹(2002)。台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兒童的創意經驗及其家庭因素。教育與心 理研究,28:4,591-615。

詹秀美(1989)。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變雋研究。國立臺灣師

賽蒙頓(2009)。么兒較具冒險精神?遠見雜誌 2009 創意特刊,32-33。

魏美惠(1994)。創造力的認識與培養。台中師院帅兒教育年刊,7,117-192。

魏美惠(2002)。孩子的能力與學習:從多元智能談貣。台北市:一家親文化。

Ackerman, B., Brown, E., & Izard, C. (2004).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rsistent poverty and contextual risk and children's behavior in elementary

schoo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3), 367-377.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In B. M.

Staw, & L. L. Cummings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pp.

123-167). Greenwich, Connecticut: JAI Press.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39-58.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Chávez-Eakle, R., Lara, M., & Cruz-Fuentes, C. (2006). Personality: A possible bridge between 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8(1), 27-38.

Chamberlin, S., & Moon, S. (2005). Model-Eliciting activities as a tool to develop and identify creatively gifted mathematicians. Journal of Secondary Gifted Education, 17(1), 37-47.

Clydesdale, G. (2006). Creativity and competition: The Beatle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8(2), 129-139.

Csikszentmihalyi, M. (1988).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 A system view of creativity.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pp. 325-339).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4). The domain of creativity. In D. H. Feldman, M.

Csikszentmihalyi, & H. Gardner (Eds.), Changing the world -- A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pp. 135-158). Westport, C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