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以丹道仙學視角來看太極拳— 以胡海牙為中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藝,而這個思想的影響來源,基本上還是來自於道家的。筆者認為,這思路所表 現的便是是內家拳與外家拳最核心的區別。

作為中國傳統武術流派之一,同時也是內家拳的代表,太極拳在歷史發展過 程中,順應社會環境的變遷,從一門實戰武技漸成為偏重養生的拳法。84之後並 吸收了各家的優點持續進化,內攝了儒、道及中醫經絡學與中醫養生的許多理論 與知識。臨床研究上更指出具有通經活絡、改善體質、提升免疫力等等功效,近 年來不僅普及於全國各地,更形成為了世界對中國養生的風潮。在中國政策指導 下,更由國家體育總局針對全民的健康需求,規範了一系列的太極養生功法的套 路,讓民眾有所依循,成為了全民運動。本節將分別從丹道仙學、中醫學以及現 代醫學的視角來說明太極拳的養生價值。

一、以丹道仙學視角來看太極拳— 以胡海牙為中心

胡海牙在太極拳與仙學丹道的研究與實踐上,有很大的貢獻。《胡海牙文集》

著述過程中,即對現今流通的太極拳經版本進行了大量的編整,並發表了自身的 心得與感悟。從歷史的沿革與發展來看,中國武術從禦敵護命的外家拳,千百年 來逐漸加進了文化與思想,逐漸形成著重于內在心靈的修持與精、氣、神、勁培 養的內家拳系。一般認為,內家拳源於道家,因此有所謂「武道同源」、「拳道合 一」之說。本節論文將以《胡海牙文集》與《胡海牙仙學養生文集》中對於內家 拳中胡氏實踐的首選—「太極拳」來進行論述,不僅在思維理路上明訂其關係,

也在文獻經典中找尋答案,並在胡海牙的實踐中,進一步說明在動靜之間的外顯 處與內蘊處的差異。

內家拳法出於道家,習武之人也有「武道同源」、「拳道合一」之說。胡海牙 認為,「真正的內家拳其實和修道是一回事。修道用於長生,拳法用於技擊,然 皆可歸于大道,其用不同,其體則一。這是說拳與道的關係。」85並進一步主張,

由於道教修煉以「守中」為要,偏陰偏陽不合道體,動靜失宜,即生陰陽偏盛之 患。所以長期打坐導致氣血不暢,進而身心發生障礙以致念起難除,在通過內家 樁法、架勢等動功,可以達到全身氣血調和,雜念自然消除,修煉更有進境。

84 此觀點表示從創始人陳王庭《拳經總歌》全文 154 字中無養生意識,僅有武術攻擊技藝,例 如「穿心肘」、「掛面腳」等殺著;到了楊露禪之後的楊氏太極拳偏重架勢的開合,取消跳躍、

震腳發力的動作,開始養生的比重,在《太極拳譜˙十三勢行功歌訣》有云:「詳推用意終何 在,延年益壽不老春」則已明白地將養生目的顯露無遺。近來中國總結成的「四十二式太極 拳」競賽套路,以楊式大架為主,吸取了陳、吳、孫氏太極拳的個別動作,凝鍊成了一個以養 生為主的綜合太極拳。

85 《胡海牙文集》,頁 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所以胡海牙提出內家拳法是仙學的一項必修科目,認為修道習拳兼而行之,

是修行的妙方。在他的文集裡,有大量的篇幅介紹內家拳的精要與心得,「太極 拳」是他修煉經年的內家拳首選。胡海牙曾說:「太極拳之妙-天人合一、煉神 還虛之上乘功夫。」86可見自其於1954 年隨悉誠甫先生學太極拳開始,歷經各家 太極拳宗師調教及自修超過半世紀,胡海牙確實體認到太極拳對於仙學修煉的效 用,並進而將其納入仙學修煉的主張之中。

針對這個部分,其實不論各家各派只要在修煉上需要靜坐,都會提出關於動 功部分的修煉需求,因為「一動一靜方為道」不僅是一個道家或道教的普世價值,

即便遠在印度或西藏的密教傳統亦然。只是胡海牙在其醫仙修習實踐的過程中心 有所感,著書立論成一家之言的系統裡,清楚編制了內家拳的修習必要。在《胡 海牙文集》與《胡海牙仙學養生文集》中,均以〈太極真詮〉來統括胡氏在太極 拳的體悟與編整蒐集的歷代材料。在序言中他這麼說:「太極拳乃真正氣功之所 在,更是道家性命雙修的運動之學。」87這段話直指出太極拳與丹道性命雙修在 動靜之間,在思想理路之間緊密不可分的關係。針對這個部分,筆者認為,其實 不論各家各派只要在修煉上需要靜坐,都會提出關於動功部分的修煉需求,胡海 牙在〈仙學概述〉中提到:

有的老道長,一輩子光練打坐,或只練動功,晚年肯定身上要落毛病,這 就是練偏了。故要有動有靜,動靜適中,這就離不了內家拳的鍛鍊。練拳 強身,身體強壯了,自然雜念也就少了,修道也變得容易。打坐的時候念 起難除,通過鬆柔的內家樁法或動功,自然全身氣脈調和,雜念自消。因 此,修道、習拳,二者兼而行之,是修行的妙方。故內家拳法,也是仙學 的一項必修科目,不可缺少。88

因此,「一動一靜方為道」是一個道家或道教在修煉上的普世價值。只是胡海牙 在其醫仙修習實踐的過程之中,心有所感,著書立論成一家之言的系統裡,清楚 表達仙家習練太極拳的必要。

有關太極拳的歷史及其與丹道、仙學的關係與結合情況,在近現代已有不少 的研究及論述。目前太極拳在華人世界廣受重視的原因,其實絕大部分僅着重於 養生功效。那麼太極拳作為修煉的必要手段,胡氏將太極拳與修煉仙學結合的觀

86 《胡海牙文集》,頁 290。

87 《胡海牙文集》,頁 231。

88 《胡海牙文集》,頁 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點,乃是基於其長年累月,「醫拳仙」三方面親身實證的體悟。中國文化長期有 著三教融合的現象,自然,拳法由外在的技擊,轉而增加了內在修養的元素,基 本上融入了極多的道家元素,例如「天人合一」、「先後順逆」以及「陰陽虛實」

等思想概念。一個外在的的肢體動作,增加了思維性的精神修養,逐漸出現了有

「形意拳」、「太極拳」以及「八卦掌」等這類被稱為「內家拳」的拳術。此類「內 家拳」在長期實踐之後,得到了廣大民眾的肯定。於是乎,內家拳法出於道家,

以及習武之人也常有「武道同源」、「拳道合一」之說,就顯得理所當然。

而在胡海牙所處的時代中,內家拳的發展也有著極為戲劇化的歷程,其中,

陳微明先生(1881-1958)以一清朝舉人之身份,因生來即對武學充滿熱情,師承 當代大家孫祿堂(形意、八卦)以及楊澄甫(楊氏太極

楊露禪之孫),最後不 僅以太極拳為重心,更創見「致柔拳社」向社會大眾推廣楊氏太極,是首創太極 拳公開傳功,普及全國的關鍵人物。當時陳微明友人徐思允對於學內家拳「每以 年長難學為憾」,但是孫祿堂告訴他:「子勿慮,凡學內家拳者,苟當有氣,即可 學。」89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內家拳的修煉,基本在具備「氣」的基礎上,可以 有所造詣,那麼跟仙學丹道的修煉基礎,就走到了一起。換句話說,「內家拳」

在胡海牙的實踐體會之下,已然從一門技擊防身兼以修養的拳術,轉而成為修煉 內丹仙學,在功法上的必要憑藉手段。

所以,胡海牙提出太極拳是仙學的一項必修科目,認為修道、習拳兼而行之,

是修行的妙方。在他的文集裡,有大量的篇幅介紹內家拳的精要與心得,「太極 拳」是他修煉經年的內家拳首選。胡海牙曾說:「太極拳之妙-天人合一、煉神還 虛之上乘功夫」90。可見自其於1954年隨悉誠甫先生學太極拳開始,歷經各家太 極拳宗師調教及自修超過半世紀,胡海牙確實體認到太極拳對於仙學修煉的效用,

並進而將其納入仙學修煉的主張之中。

針對這個部分,筆者認為,其實不論各家各派只要在修煉上需要靜坐,都會 提出關於動功部分的修煉需求,因為「一動一靜方為道」不僅是一個道家或道教 的普世價值,即便遠在印度或西藏的密教傳統亦然。只是胡海牙在其醫家仙學修 習實踐的過程中心有所感,著書立論成一家之言的系統裡,清楚編制了內家拳的 修習必要。

一般來說,靜功指的是靜坐狀態下所修習的功法,但其實只要是能夠做到恬 淡虛無,真氣相從,精神內守的境界,那麼無論是行住坐臥都可以是修煉的狀態,

89 《陳微明太極拳術》,頁 53。

90 《胡海牙文集》,p29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也就是內在的境界狀態相同,而外顯的型態從坐在那裡不動的靜坐模式,開展成 其他包括行走,例如南傳佛教所謂「行禪」等模式,都可以是靜坐修煉的延伸。

仙學修煉在胡海牙的理論模式下,外顯的靜功即是以「天元丹法」的靜坐修煉模 式來進行,而另外相輔相成,作為外顯動功的即是「內家拳」及「太極拳」。

太極拳之所以可以作為修煉內丹的輔助,主要是其操作所秉持的思想內涵,

可以完全的與仙學相契合。胡氏在〈簡談靜功〉中曾說:「太極拳講究的是外形鬆 軟慢,內勁輕靈活;動是命,靜是性。太極拳是性命雙修的運動」91。在筆者學 習太極拳的經驗中,有句拳訣是不分門派的:「時時留意在腰間,腹內鬆靜氣騰 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而這樣的修煉要領,放在靜坐功法上,

卻也是完全若合符節。其實,修煉太極拳不僅要留意在腰間,當真氣發動時,神 氣飽滿充滿全身,更是印證拳經丹經相互為用的時刻。胡海牙在〈簡談靜功〉曾 提到「一粒金丹到指端,指端力似電。」92悟真篇亦云:「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 我命不由天。」此處「金丹」或「靈丹」指的便是修煉者的修煉成果,而其作用,

對外可以克敵致勝,於己可以長生延年,其間則表現出一條「由拳入道」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