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氣──「器」的內涵

第三節、 陰陽融合之沖和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澹,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者,則可復太古之風矣。」24在此兩者之中可知,心 寂靜則兩氣能合和及歸於於漠之狀態,所以漠是指兩氣合和不分之狀態。這是「太虛 一體」之狀態,因此陳景元亦以「虛」定義沖,表示這陰陽合和為一的「虛」氣。是 在陰陽相沖之中而和合之「太虛一體」,陳景元即以「中」解釋「沖」。這在陰陽相 沖中之氣本身是個虛無未分散之狀態,因此有「不定」的意思。是在太虛一體分為用 才有暫定的物體,因此陳氏言: 「沖氣混成,故動於無方。」25,是衍生一切的精 氣,而這精氣的內容是陰陽相沖之「合氣」。因此陳景元有援引開元御注曰:道者,

虛極之神宗。一者,沖和之精氣也。」26所以精氣是陰陽相沖之中,合和至合諧之狀態 而為物的和諧之精氣。而本章即是論述此沖和之氣在陳景元身心修煉中的意義。

一、 專伕沖和氣之境界

上述已討論元氣、天地之氣、清濁之氣、陰陽、魂魄等等。是元氣中陰陽交錯而 化成一切。那麼在一切互動之間有兩個功能,這是魂魄。魂為生而魄為殺等,而這兩 邊平衡的運行是自然之道。那麼本節探討維持「和」的自然境界,並其陳景元丹道工 夫的脈絡的關係。

隋思喜解釋陳景元氣論中的和氣,即和氣與嬰兒的關係說:

「道以沖和妙氣賦予萬物構成其形體時, 本身已經預設『自然』 之理為萬物自 生自化的理論前提,人也是如此。在陳景元看來, 人的形體是由陰氣、陽氣以 及由陰陽之氣相互作用而成的沖和之氣構成的,若純伕氣循自然之理流動變 化,則陰陽二氣沖和運動自然能使形體復歸嬰兒般的元氣精微純和之狀態」27 隋思喜的說法與本文一致,不過本文加以討論形的「精」、「魂魄」等與沖和氣之關 係,而多闡述人如何調和陰陽為中和之氣,以發展以前研究的貢獻。甚至解釋為什麼 嬰兒的心態是個「全和」之狀態。

那麼維持沖和之氣,就是陳景元工夫其中一個目的,因此陳景元說: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舊說曰專,一也,伕也。氣者沖和妙氣,又自然之氣也。夫人卓然獨化,稟自 然沖和妙氣,氣降形生,自無染雜。若乃專伕沖妙,知見都忘,氣自純和,形 自柔弱,不為衆徭所害,是得嬰兒之全和也。此教人養氣也。今解曰:能如嬰 兒乎者,言人欲專氣致柔之衛,當如嬰兒純和,若能如嬰兒純和,即是得專氣 致柔之衛也。28

24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2,

頁 24。

25 ,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正統道藏》第 25-26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45,

頁 102。

26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6,

頁 66-67。

27 隋思喜:《三教關系視野中的陳景元思想研究》,(成都 :巴蜀書社,2011 年,11 月),頁 291。

28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卷 2,頁 19-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陳景元的工夫可說是「任」「一」的沖和妙氣。「任一之氣」是描述透過丹道修煉,

調和陰陽的魂魄相對達到交錯的平衡,因此陳景元亦言:「使其形體常乘載陽精、陰 靈,抱守太和純一之氣29」(上述已論之,陽精陰靈指魂魄)所以「任」是在「乘載」魂 魄,順通體內魂魄運行,如此陰陽能彼此彌補而通達元氣。上述已論之,變化需要應 力,一之氣才會分為二。而分成的對象彼此需要有缺口,甚至兩者有個互補的關係,

所以變化的運行是在會合與分散。會合而通達到和諧,分散是為了持續變化的運行,

便回歸和諧。會合與分散也就是生死、動靜等的魂魄,。所以陰陽與一切的根元是

「一氣」,因為生死魂魄等一切皆以「一氣」為交錯──循環的原因,所以陰陽變化 的應力是魂魄,這應力不因為思維發生衝突,魂魄的對應能達到平衡,而通達元一之 氣,這是自然運行的大道,也是陳景元說的「任」、「抱一」、「專氣」的工夫。陳 景元形容體會這境界的人說:「若乃專任沖妙,知見都忘,氣自純和,形自柔弱,不 為衆惡所害,是得嬰兒之全和也。」所以因為體會兩邊的沖和,就能忘掉自我及一切 的分化。能這樣因為兩氣不發生衝突,而身心的營養充足,而神不散為思維,沒有思 維的分辨,自我不會凸顯。所以體內的氣能達到自然平衡的純和,而形體上的五藏等 不生六情而造成情緒上的固執(形自柔弱)。因此,能夠隨著惡劣的環境,而不與其環 境發生衝突,所以本身也沒有被傷害(不為衆惡所害)。各種物質皆是由於陰陽相沖和 諧之氣生成,因為嬰兒的心靈未成熟,所以不會阻礙和氣,所以嬰兒生出的狀態是個 全和狀態。那麼,因為腦袋發展,心思逐漸的阻礙氣運行的全和,因而陳景元的丹道 修煉法是在修煉身心,為了調和陰陽的魂魄生殺衝突,使兩邊得於和諧,而回歸重入 嬰兒的全和狀態。此是陳景元養氣的工夫論,則說「是得嬰兒之全和也。此教人養氣 也」。表示他認為老子的工夫是個養氣致「太和之元氣」之工夫。

二、以和氣為用的工夫

聖人養氣致「太和一元之氣」的工夫,需要透過養氣的工夫,使心靈不留滯於魂 魄相對,身心之氣便達到太和之平衡,而用這太和之氣的修煉說: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負,背也。抱,向也。動物則畏死而趣生,植物則背寒而向暖,物之皮質,周 包于外,皮質陰氣之所結,故日負陰。骨髓充實于內,骨髓陽氣之所聚也,故 曰抱陽。充和之氣運行于其間,所以成乎形精也。沖和之氣盛全,則形精不 虧,而生理王也。沖和之氣衰散,則形精相離,而入于死地矣。故大人虛其靈 府,則純白來并,君子不動乎心,則浩然之氣可養。純白浩然者,沖氣之異 名。沖氣柔弱,可以調和陰陽,故曰沖氣以為和。30

上述已說明,彌補本身的缺口為變化動力,所以萬物需要交錯才能彌補缺口而體會

「全和」之狀態,所以要靜心而不有偏心,陰陽即能通達平衡。但是因為人的本性會

29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2,

頁 19。

30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6,

頁 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偏愛生,則會造成陰陽不平衡,因此腦袋的慾望執著在一邊,因此陳景元說:「動物 則畏死而趣生」動物(含人)的慾望偏向於取趣生之爽,而植物也如此:「則背寒而向 暖」。在此要分明清楚這理的本性與上述自然的差異。本性指陰陽的氣通過慾望,而 造成這個氣的分化,但自然是陰陽變化的平衡。兩者皆是一種自然,萬物都需要死亡 而轉變,這是道轉換元氣的方法。所以欲會給你生命,會讓你有自我的感受,但是因 為慾望元氣會分散到往生。所以欲及慾望能維持自然的運行,而人有慾望因為本身有 缺口,則會向外求。陳景元認為要透過丹道修煉讓天地的陰陽於體內交錯而不產生魂 魄的衝突,則兩者能融合為一體而達到和諧。如此,人能夠被天地養成滿足而不需要 向外欲求。所以陳景元說: 「皮質陰氣之所結,故日負陰。骨髓充實于內,骨髓陽氣 之所聚也,故曰抱陽。充和之氣運行于其間,所以成乎形精也。」和氣運行於外皮與 骨髓其間,表示和氣包含體內的一切氣,所以如果心不動,陰陽能交錯而達到和諧之 充滿營養之氣。所以說「故大人虛其靈府,則純白來并,君子不動乎心,則浩然之氣 可養。純白浩然者,沖氣之異名。沖氣柔弱,可以調和陰陽,故曰沖氣以為和。」。

所以養氣的目的是養和氣,和氣是天地氣交錯之和諧,而精中也存有其和諧之氣(上述 已論之)。所以如果要成聖,是要養精氣: 「沖和之氣盛全,則形精不虧,而生理王 也。」如果沖和氣運行於體內,形體與骨髓就不會虧損,是故能逐漸養育身心,而最 終達到體內的和氣盛旺而人能夠放心。則能避免「沖和之氣衰散,則形精相離,而入 于死地矣。」──凡人陰陽衝突的相對狀態,而是由於其狀態病苦生成。

和其光,却其塵,湛兮似或存。

虛極之道,以沖和為用,其所施用,無乎不可。在光則能和,與光而不冸。在 塵則能却,與塵而不異。應物則混於光塵,歸根則湛然不染,尋其妙本杳然而 虛,約其施為昭然而實,故曰湛兮似或存。31

「沖和」是萬物之精氣,是由於天地交錯而生成萬物。那麼如體內的和氣一般,和氣 運行在一去之內,因此陳景元以光與塵為喻說:「在光則能和,與光而不別。在塵則 能同,與塵而不異。」光能是一切生物之原本及能量,功能運行元氣之沖和氣,而是 由於光能一切生成。光能為大宇宙的「精」,類似於骨髓為形體的「精」,兩者皆屬

「陽」。塵世則是由於光能而形成的物質,這是大宇宙的「外皮」,類似於形體的外 皮,兩者皆是屬「陰」。不過,因為天地無心,陰陽能通暢地運行,而維持和諧所以 陳氏說:「應物則混於光塵,歸根則湛然不染,尋其妙本杳然而虛,約其施為昭然而 實」這解釋自然運行的平衡。而人如果能維持沖和到充滿,能通達與「無有」、「生 死」等的大道自然循環合一。

劉固盛解釋其章言:

由於道體自然玄虛而又變化莫測, 所以它能夠無所不在, 遍及萬物群生, 主 宰著世界的一切。32

31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13。

32劉固盛:〈論陳景元對《老子》思想的詮釋與發揮〉《宗教學研究》第 2 期,2006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