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萬物本性於自然變化──性說

第四章、 心──精神的主體

第一節、 萬物本性於自然變化──性說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第四章、心──精神的主體

第一節、萬物本性於自然變化──性說

陳景元以為「心」的運作來自於「性」,因此陳景元說:「性亦恬憺,縱心所 好,不違自然,任性所為,不逆萬物,故無為而無不為。」1顯然陳景元的「性」是修 心的一個關鍵。性如果恬憺或恬静,心就不會障礙自然。心是自我與外界交流的功 能。所以陳景元說「性受自然之至妙,命得元氣之精微,神貫天地,明並日月。無思 無慮,心自無為,忘功忘名跡,無以為用也,謂無用己為而自得也。」2因為人的思維 具有違背自然的可能性,陳景元的工夫注重在修練性,而回歸其性之本,讓性能夠受 到自然之至妙,如此其生命或身軀能達於元氣之精微。

這在陳景元思想脈絡中是通達性之本體,因此陳景元言:

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 相隨。

此六事因矜美善動入有為。有為既彰,偏執斯起,殘賊互生,物失其性,故結 以聖人無為,而玄德不去。夫有無之性,本不相生,今言有必出於無,論無必 生於有,故曰有無之相生也。3

此「六事」都是在形容相對和合的世界,因為人會有「矜美善動」本身的物質會失去 和合的平衡──失去通於「神之又神」之萬物玄通,就會落入「有為」。那麼「矜美 善動」就是在形容人因為有慾望的念頭癖好之事,而如果有癖好就會起偏執的心,而 失去「六事」和合之和諧狀態,這是生命的本質或本性,並是失去玄德之妙為,而人 間就不會合乎天理,而違背自然之理則。而體會天之理就是玄德,玄德是無有,難易 等各種相對的接合,是兩者互相呼應──「相生」。「本」是「中和」,是和諧,因 為「偏執」之故而失去和諧。玄德是在體會有與無之和諧,此和諧就是陳景元所言:

「皆受氣於天,察性於自然,中和濁辱,形類萬狀」自然的大道產生的個別性質,運 作在人之中的「理則」,成為人的本質或本性,本性為身心生成的原型。

上述說明陳景元身心修煉其中關鍵是「安其性」及性之本能通於身體。而以下闡 述陳景元性的概念,尤其表述性之理則是由於自我考察:

却謂之玄,玄之又玄,

1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6,

頁 59。

2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6,

頁 59。

3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染亂,則性原清靜恬澹」為反之。聖人能不濁辱於有質之外界,便其性能靜,就是清 楚性本就是由於道,而元氣就是開元生命的本質。

而人如果能清靜本性,就不會跨越元氣於物質自我覺察原有的軌道──理。因此 陳景元言:

無為,則無不治矣。

為無為,猶言行無為之道也。無為者,謂不越其性分也。性分不越則天理自 全,全則所為皆無為也。物物無為,則貴尚貴求之心,泯然都忘,故淳風大 行,誰云不治。7

天理是「無」與「有」化合為物質,考察自性的理則而化成各物的不同性質,其性質 就是理的法。因此無為就是如以上不貪圖外界,並性能靜而身心「性分不越則天理自 全」。性分就是本性順著塵含有之理而組成物體的架構的意思。

此就是陳景元以下所謂自然之妙的意思: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夫有上德者,性受自然之至妙,命得元氣之精微,神貫天地,明並日月。無思 無慮,心自無為,忘功忘名跡,無以為用也,謂無用己為而自得也。古本作上 德無為而無不為,言上德之人,心既寂默,性亦恬憺,縱心所好,不違自然,

伕性所為,不逆萬物,故無為而無不為。8

如此在形容精氣神之理想狀態。性受自然之妙,就是因為心能寂靜,性就恬憺──性 恬靜而念頭不生,故能順著天性中的軌道,也就是性不阻礙元氣的精微。因為吾人能 不對外界有所趣向,故心能寂靜,性能寧,念頭不生而精氣神不會被念頭產生所想要 的欲念影響。精神便能貫通性本,而上述已論之,性就是天地化合的中和之性,甚至 是由於天之能力。是以,人如果無欲,能頓悟到性體與形體之妙合,並形體不跨越天 理──「不違自然,任性所為,不逆萬物」。人性若靜,行為不會違背萬物自然之 理,則能與物不衝突。

因此陳氏亦言:

人生而靜,天之性。今言致虛極孚靜篤者,使人修之,復於妙本也。非止於 人,蓋萬物之並動,作者未有不始於寂然,而發於無形,生於和氣,而應於變 化,及觀其復也,盡反於杳冥,而歸於無朕,以全其形真也。9

7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1,

頁 12。

8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6,

頁 59。

9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正統道藏》第 23 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 年),卷 3,

頁 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物之形,故萬物無不尊仰於道,而貴重於德也。」19的解釋是自然運行陰陽(自然是兩 邊運行的平衡和諧),而陰陽合成而生物之性。物之性是一個生命體生成的規律,因此 陳景元說:「皆受氣於天,察性於自然,中和濁辱,形類萬狀」所以天之氣與地之濁 質結合的中和氣生成萬物的形體。自然是物質變化之謂,所以性是天之能量(氣)考察 於陰陽變化中的理,此為萬物生成的因素,而身體的精(原質)包含其因素20

是以,本文認為「性」在陳景元的思想脈絡的意涵是察於自然變化的本質,不包 含二元之說,甚至本文的二元是指陰陽。所以在丹道修煉之中,人要修性,讓這個形 體生成的規律能夠合乎自然平衡。隋思喜也認為陳景元心性思維源於陳摶派說:

其一,他所謂的養神之理主要是二獨主張遣靜恬淡、去欲主靜、精神解脫勒法 論的心性煉養理論,表達了心體即道、修心即是冥道的觀點。在這二點上他徹 了陳摶學派的心性思想特點。如張無夢說:「道在丹田達者知分明悟了更何 疑。乾男自逐龍潛坎,坤女須隨虎隱離。但孚清虛除嗜欲,自然恬淡合希夷。

以經不是閑言語,看取千年胎息龜」,指出陳摶學派在心性論上主張清虛恬 淡,孚靜除欲的基本觀點。其二,他認却的盔形之術的主要內容既包括陳摶學 派的內丹修煉原理,也包括神以道教的服食養氣之術,這體現了他對服食攝 生、內丹煉養等修煉方術的認却和整合,這使得唐宋之際道教修煉方術由外丹 向內丹的轉型特徵在陳景元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21

隋思喜提出了陳景元心性論也認為陳景元思想的心性論源於陳摶派的。但是指出「陳 摶學派在心性論上主張清虛恬淡,守靜除欲的基本觀點」不夠,因為多數中國古代聖 賢也主張清虛恬淡,守靜除欲的基本觀點。這不是一個很顯然的特點。不過因為歷史 的關係,不能不說陳景元的心性論不源於陳摶派,甚至張無夢是他的生命導師,而不 像現代的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所以本文也讚稱隋思喜的觀點,並多闡述陳景元的丹道 心性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