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而創作童詩就是培養想像力的不

天賦,創作指導原則即是要啟發其潛力,加強其想像而使轉化成語言。李慕如

(1983)認為:童詩的創作指導原則有以下六點:

(一)多欣賞,再創作。

(二)使寫詩成為有趣的教學活動。(劃定範圍,不必硬性命題,由仿作著手。)

(三)以鼓勵代替批評,堅定創作信心。

(四)運用想像力:想像是心靈的眼睛,能不受時空限制而創新,如詩材的剪理 與詩意美化,都要利用想像。

(五)運用聯想力:如相似聯想、接近聯想或對比聯想,由已知事物推知另一事 物。

(六)多做練習:如分行、比喻、轉化及長句改短句的練習。

洪中周(1987)提出的「混合教學法」亦可運用於童詩教學,其要點如下:

(一)混合教學法將讀、說、寫、作四項隨機混合教學,特別注重兒童應用與發 表的能力,是童詩教學最重要的一項。

(二)混合教學法強調對教材的統整、分析、再統整,亦即教師要把教材歸納成 有系統的知識,一項一項分析給兒童明瞭,然後再輔導兒童統整應用。

(三)混合教學法強調「即學即用」,即把教材當作範文,讓兒童明瞭寫作的方 法後,立即把它運用到所選擇的題材上。

混合教學法運用於童詩教學的流程如下:

(一)準備活動

1.教材的統整: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將所有的教學重點歸納整理,予以系統 的整理。教學重點例如:童趣、啟發性、詩味、感動、想像和節奏等。

2.例詩的蒐集:蒐集的例詩必須印證或反映出教學重點,數量以十幾首為宜,

盡可能難易兼收,大人與兒童作品兼顧,所選取的角度寬廣越好。

(二)發展活動

1.引起動機:在授課之初,必須對童詩作一番簡短的介紹,引起動機的方法,

由老師視情況而定。

2.例詩的說明:把好詩拿給兒童看,兒童靠其領悟和創造力明白個中道理,不 需引用太多的理論或述說太多的技巧,只要從例詩來說明和印證所要傳授的 要點即可。

3.童詩閱讀:兒童經由理解自行辨識詩作的特質,一方面可使兒童因應用而加 深印象,另一方面也能因接觸詩作的增多而增加觀摩比較的機會。

4.發表與補充:讓兒童自由發表,互相觀摩,用語言來表達他內心的喜悅與困 惑。說對了,給予肯定以增加信心;說錯了,給予修正或補充說明。

5.創作指導:學生創作時,老師須做以下的說明:

(1)別人沒寫過的,自己找一個題目想想看,想到了趕快把它寫下來。

(2)文字要淺白,越接近口語越好。

(3)要分行寫,共要幾行,每行幾個字,都沒有限制。

(4)每一行要有單獨的意思,好多行併在一起,意思能夠跳接,好像有很多 圖畫在急速轉換一樣。

(5)從看得到的人、事、物先著手,逐漸用看得到的寫出看不到的,如感覺、

回憶或想像等。

(6)所要表達的,只能隱藏的流露,讓人家感覺得到即可,不能直接把它寫 出來。

(7)少用形容詞,以免呆板,多用動詞,才會生動。

(8)「擬人化」是好方法,不管花草樹木或鳥獸昆蟲,都能像人一樣的活動 起來。

(9)長久使用「擬人化」不會進步,必須學會「意象化」,意即用有形的「圖 像」來表達無形的「情意」,作品的品質才會高。

(10)有沒有韻腳,要不要標點,都沒有多大關係,只要念起來順口,讓人 家看得懂就可以了。

(三)效果評量

1.等第的判定:教師如給予等第的判定,可增加兒童檢討改進的機會。可用等 級的評定法,或使用符號來表示等第。

2.文字的刪改:兒童的作品以不加雕鑿,保持原狀最好,但遇到非更動不可時,

仍不可放任,或為刪短,或為增長,有時併行,有時拆行,甚至更換字詞,

都有助於兒童對文字的駕馭能力。

3.評語的批註:這是對兒童最有用的部分。童詩判定等第,兒童只知道好壞程 度,而不知哪裡好?哪裡壞?如果評語將它指出來,就更為明白了。

一首好的童詩除了要有內涵、意境及富趣味外,更要在文字上有藝術處理的 技巧。才能使人讀起來有戚戚於心,回味無窮的感覺(王秀芝,1988)。因此,王 秀芝(1988)認為:要寫一首符合童心與童趣的詩,則必須從多觀察、多思考、

多讀書、多練習、多比較、多評析,以及多修改等各方面著手。

宋筱蕙(1989)提出:童詩的習作教學應從模仿練習著手,因為任何人剛剛 學習一件事情,模仿是絕對不可避免的。況且,兒童可以從模仿中培養信心,尤 其在詩的基本形式和規則方面,讓他們確信大致已經學「對」了,然後他們才敢 放手大膽地去抒寫感情,敘述經驗,記錄思想。其次,是激發兒童寫詩的潛能。

至於如何啟發兒童寫「詩」的潛能呢?她認為有四個原則:

(一)引導兒童多多注意四周的景物,以充實他們的生活經驗,啟迪他們的心靈 感受,激發他們的「詩想」,培養他們寫詩的情緒和氣氛。

(二)讓兒童自由運用想像,以充分地、自在地發抒心中的情感和意識,並誘導 他們有關動作、聲音及抽象觀念等的比喻與聯想。

(三)注重真情的流露。童詩不但要用簡潔的語詞「寫我口」,更應該要進一步

「寫我心」、「寫我感」才行。

(四)加強文字的表達效果。教導兒童寫詩,要嚴格要求文句的分行、分段要適 切合宜,韻腳或節奏要自然流利,描寫要正確,遣詞用字要恰當,不做過 度誇張的敘述,一切以自然貼切為原則。

陳正治(1995)將童詩的創作過程,分為兩個部分:「寫什麼」和「怎麼寫」。

(一)寫什麼:根據感動、符合兒童需要和新穎等三要素來選擇。

(二)怎麼寫:寫一首詩應有完整的計畫。

1.安排主題:若以直接的方式安排主題,要考慮主題應置於詩前、詩中或詩後

;若以間接的方式安排主題,應考慮寓情於景、藏意於事或從他顯己的方式。

2.取捨題材:應用相似聯想、對比聯想和接近聯想來找素材,並根據主題決定 取捨。

3.設計結構:童詩的結構多樣,有單層結構、雙層結構和多層結構,應根據詩 的內容選擇適當的結構。

4.活用言辭技巧:妥當處理詩的句法(以形傳神或以神造形)與字法(修辭)。

5.排列外形:詩歌的外形排列是採分行詩或圖象詩。

6.修改:修改是對自己作品的負責,也是詩藝精進的表現。

小結:綜合以上論述可以得知:童詩的欣賞與創作教學可以符合兒童階段性 的身心發展,滿足兒童的好奇與想像,培養兒童運用優美的語言文字做適當的自 我表達。本研究擬參考洪中周「混合教學法」的教學流程,再加以修正,以作為 本研究課程設計的核心。在童詩的創作指導方面將從欣賞、仿作入手,再透過有 系統的範詩蒐集及課程設計,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使其想像轉化成語言,再加以 修正、批閱,以引導學生能截長補短,精益求精。並鼓勵學生「多讀」、「多寫」

與「多比較」,持續不斷的努力,學詩才會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