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央歐亞概念的形成與影響

第四章 北亞史與其鄰近區域的相互關係

第四節 中央歐亞概念的形成與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4

第四節 中央歐亞概念的形成與影響

中央歐亞的概念,並非是自日本學界本身所創造,而是來自匈牙利學者 Denis Sinor 所提倡,其後日本學界開始推廣採用。本節首先論述中央歐亞概 念的內涵,再論述在日本學者接受此概念的過程。

一、Denis Sinor 的中央歐亞(Central Eurasia)概念

Denis Sinor(1916-2011)於 1940 年在法國首先提出中央歐亞(Central Eurasia)的概念,其後 1963 年出版的 Orientalism and History 中系統討論此概 念:

在空間上能夠給中央歐亞所作的定義是否定性的。它是舊大陸的一部 分,這一部分,這一部分位於偉大的定居文明的邊界之外。這個定義暗 示兩者間的邊疆是不穩定的。雖然隨著文明化和非文明化之間張力的平 衡,它在不同時代會發生變動,但對於任何具體的歷史時刻來說,歐亞 草原的邊界是很容易描繪出來的。77

Denis Sinor 在此處的論述無疑將中央歐亞與定居文明視為二元對立,其後他 論述到生活於中央歐亞的人們時,提到:「土壤與氣候兩者均不利於農業,……

卻是理想的牧場,……。但是想想中央歐亞的所有居民都是遊牧民肯定是錯 誤的。在那些採取可能聚集最多財富之生活方式的人們中,遊牧民只是最成 功的。……飼養家畜的人不能生活在森林裡,森林居民的生計是靠打獵來維 持的。」78 這裡的論述中,他將生活於中央歐亞的人們之生業,不只是遊牧,

77 丹尼斯‧塞諾著、王小甫譯、羅新校,〈論中央歐亞〉,收入氏著、北京大學歷史系民 族史教研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06),頁 3。

78 丹尼斯‧塞諾著、王小甫譯、羅新校,〈論中央歐亞〉,收入氏著、北京大學歷史系民 族史教研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頁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5

更包含狩獵,而森林狩獵民更掌握了冶金技術。79 筆者認為這或許揭示了儘 管生活樣式不同,但遊牧民與狩獵民之間的界線與遊牧民與農耕民的界線更 加模糊與更加容易互換,所以遊牧民與狩獵民的關係比遊牧民與農耕民的關 係更加密切不可分。他也提到:「中央歐亞歷史的發展趨勢也是逐漸趨同的,

而非分化的,甚至語言也表現出一種緩慢的趨同過程,所以如要對中央歐亞 的人們做區分,標準也是社會的與經濟的,而非民族的與語言的。」80

1969 年,Denis Sinor 出版了 Inner Asia. History-Civilization-Languages. A syllabus,此為當時重要的通史概論書。在其第一章是論述中央歐亞的定義:

「假如在相當方面的情況下,歐亞是由歐洲與亞洲所組成,那中央歐亞很清 楚的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央部分。」81 因為歐洲與亞洲的在概念上是既相對又 互補的,與其說是地理概念,不如說是歷史或文化概念。也因為地理上無法 形成天然的界線。82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地圖也包括滿洲與朝鮮的大部分。

1990 年,由 Denis Sinor 等人編的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中也有對相關概念進行論述,而且因為此套劍橋史可說是歐美學者體系性研 究歷史的論著,所以有其參照意義。Denis Sinor 儘管在此書是使用 Inner Asia 此詞,但是在此書導論裏,Inner Asia 與 Central Euresia 的概念是幾近相同的,

論述也與上面兩篇文章的中央歐亞相同。Denis Sinor 也認為之所以用 Inner Asia 只是因為比起 Central Eurasia 不那麼沉重,83 但是卻不那麼準確。84

79 丹尼斯‧塞諾著、王小甫譯、羅新校,〈論中央歐亞〉,收入氏著、北京大學歷史系民 族史教研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頁5。

80 丹尼斯‧塞諾著、王小甫譯、羅新校,〈論中央歐亞〉,收入氏著、北京大學歷史系民 族史教研室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頁7-8。

81 Denis Sinor, Inner Asia. History-Civilization-Languages. A syllabu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9, p1.

82 Denis Sinor, Inner Asia. History-Civilization-Languages. A syllabus., p1.

83 有關歐美學界對於 Central Asia、Inner Asia、Central Eurasia 等概念的使用,需要另闢專 文討論,本文僅先論述概念本身與概念在日本學界中的接受與批判。

84 Denis Sino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6

二、日本學界對中央歐亞概念的引介與接納

(一)山田信夫

1978 年,山田信夫發表〈中央ユーラシア史の構想〉,他提到: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被問到研究領域時,很久之前是回答東洋史,過了 約 20 年後,多回答北亞史、中亞史,最近則大多試著回答中央歐亞 史。……確實,中央歐亞史的概念尚未普及。但是在歐美中英語是使用 Central Eurasia 的說法,我國則不只是我,最近也開始經常使用。一言 以蔽之,可說是開始替代中亞史、內陸亞史、北亞史的用法。其根據與 內涵是將歐亞大陸中央部分視為一個整體,做為歷史考察的對象。85

山田信夫的敘述很簡單的道出此研究領域的變遷,是相當值得注意的。而在 論述到中央歐亞的範圍與住民時,其認為:

歐亞大陸的中央部分,東從興安嶺,西至歐洲的喀爾巴阡山脈,除原本 的草原地帶外,南邊是以東西突厥斯坦為中心的綠洲地帶,北邊則是南 西伯利亞的森林地帶。其住民包含亞利安系、阿爾泰系、烏拉爾系等,

跨過人種、民族的分類,他們有草原的遊牧民、綠洲的農耕民、森林的 狩獵民。86

此部分大致與Denis Sinor 相同,但應不包含滿洲,值得注意。再討論到中央 歐亞與內陸亞、中亞、北亞等概念的相互關係時,山田信夫提到:

中亞或內陸亞是相同的地理概念,將其地域的歷史視為一個整體有其意

85 山田信夫,〈中央ユーラシア史の構想〉,原收入《ヘディン探検紀行全集 月報二》(東 京:白水社,1978),頁 3;後收入氏著《天山のからた─ユーラシアと日本人─》(京 都:阿哞社,1994),頁 92。

86 山田信夫,〈中央ユーラシア史の構想〉,後收入氏著《天山のからた─ユーラシアと 日本人─》,頁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7

義。定義中有廣狹兩義,無論如何其核心是突厥斯坦,而再加上北方的 草原地帶或西藏高原,也包含伊朗高原東北部等地域。斯文‧赫定等人 被稱為中亞探險家,上述地域即其行動範圍。與此相比,北亞史主要是 在日本東洋史學者間使用。與包含印度‧東南亞的南亞史相對的北亞史 中,於兩者間的中國成為重點,相對於中國‧漢民族世界的是北方民族 的世界,將北亞視為具有獨自歷史的地域把握,與中國史截然劃分的意 圖就是北亞史的基礎。但是試著將北亞與南亞、中亞、內陸亞等地域比 較的話,北亞概念很明顯不是地理概念。講到北亞史時,其內容可說是 從古代的滿州開始,到蒙古利亞、準噶爾利亞的地域為重點,有時也包 含哈薩克斯坦,這樣是否恰當,從此處的思考,實際上就是中央歐亞史 的誕生。87

從山田信夫的論述來看,首先是在日本學者進行歷史研究的操作中,中亞、

內陸亞、北亞、中央歐亞等概念都是設定其地理範圍,但是這些概念並非單 純的地理概念,也有文化概念、歷史發展分期、生活樣式等概念,進而形成 一個完整而獨自發展的歷史世界。其二,在討論上述地域概念的相互關係時,

山田信夫發現北亞史的概念是源自於要從中國劃分出來的思考,也就是北亞 的發展非是中國周邊史。88 但是這樣的思考在進行研究時,不斷發現地域與 地域間的劃分不可能截然分立,如蒙古利亞與準噶爾利亞、準噶爾利亞與哈 薩克斯坦的關係,所以由此來思考,北亞史的概念就自然發展到中央歐亞史。

而自中央歐亞的角度來考察蒙古利亞的歷史,應會有更深刻、更正確的認識。

89 其三,儘管中央歐亞的概念是來自於歐美學界,但是日本學界並未完全接 受,而是在討論時將此概念放進日本本身的研究脈絡進行討論。

87 山田信夫,〈中央ユーラシア史の構想〉,後收入氏著《天山のからた─ユーラシアと 日本人─》,頁93。

88 山田信夫,〈中央ユーラシア史の構想〉,後收入氏著《天山のからた─ユーラシアと 日本人─》,頁93-94。

89 山田信夫,〈中央ユーラシア史の構想〉,後收入氏著《天山のからた─ユーラシアと 日本人─》,頁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8

(二)岡田英弘

1990 年(平成 2),岡田英弘在山川出版社發行的「民族の世界史」叢 書中的第 4 卷《中央ユーラシアの世界》與護雅夫共同擔任主編,他則是撰 寫此書序論,此文後也收入2013 年出版的《岡田英弘著作集 Ⅱ 世界史とは 何か》中。首先觀察書中目錄,書中依照民族劃分章節,第 1 部分是伊朗系 民族、第 2 部分是突厥系民族、第 3 部分是蒙古系民族、第 4 部分是烏拉爾 系民族、第 5 部分是西藏系民族。通古斯系民族、朝鮮民族的討論是放在三 上次男、神田信夫主編的第 3 卷《東北アジアの民族と歴史》中,漢民族的 討論是放在橋本萬太郎主編的第 5 卷《漢民族と中国社会》中。如此首先可 知滿州、朝鮮地域的討論在當時的學界中,已不在中央歐亞地域,而是屬於 中國東北地方與朝鮮半島。90

回到岡田英弘所撰寫的序論〈中央ユーラシアの歴史世界〉,91 他首先 追溯歐亞(Eurasia)一詞的使用方式與變遷,進一步探討中央歐亞的定義時,

先介紹Denis Sinor 對於中央歐亞的定義,值得注意的是,僅管 Denis Sinor 的 定義包含滿洲、朝鮮,但岡田英弘的定義中未提及滿洲、朝鮮。岡田英弘在 綜觀整體歷史後,認為:

如前述所見,中央歐亞的諸民族,首先因反覆移動的遷徙,決定周邊文 明的命運,接著集結於蒙古帝國,最後誕生現在的中國與俄國。相對於 此,未受到蒙古帝國統治的日本,在 14 世紀有倭寇;西歐則在稍後的 15 世紀進入大航海時代,相關事物在 16 世紀合流的結果,產生現在世 界的三大資本主義經濟,就是日本、美國、歐盟。所以要理解現今的世

90 在此叢書的劃分中,分為日本、東北亞、中央歐亞、東亞、東南亞、南亞(印度)、西

90 在此叢書的劃分中,分為日本、東北亞、中央歐亞、東亞、東南亞、南亞(印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