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1960 年代至今,美國多元文化已經歷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從重 視各民族或種族之間的文化了解、容忍、學習與尊重,擴大到強調不同種 族、性別、宗教、階級、身心障礙、文化不利族群間的各項權利與保障。

本研究從族群、性別和階級三大方面議題探討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產生的觀 點轉換。

(一)族群議題

史懷哲所著的一本日記式著作《原始森林的邊緣》裡有一段關於土著 對勞動概念的敘述。按其描述,當時歐洲白人在非洲最困擾、最不滿意的 問題,乃是土著的勞動態度。因為歐洲人本以為在非洲這般低開化的地 區,應該可以很低廉的工資換取勞力,但,事實恰巧相反,非洲黑人的工 作態度往往使白人雇主付出昂貴的代價。於是大多數的白人便對黑人歸納 出一個價值判斷──黑人是懶惰的。對於如此之價值判斷史懷哲是反對 的,因為在他實際接觸的經驗裡,土著可以接連幾個星期全力勞動,開拓 新的栽培場。在經過觀察與了解後,他發現白人所認定的勞動問題背後,

隱藏著一段文化背景。史懷哲發現黑人是看事情勞動的,因為他們身處於 大自然中,只是臨時的勞動者罷了!勞動是為了獲得在部落生活中所需要

的東西,因此,與其說他們是懶惰的,不如說他們是自由人。若是將此場 景轉移到台灣,我們不難發現主體社會中的許多成員對台灣原住民亦存在 著類似的刻板印象(孫大川,2000)。

我國政府已經從各個方面開始為改善對原住民的一切不平等,如成立 原住民委員會,制定原住民教育法等等,可見在多元文化的思潮影響下,

強勢的漢民族已經開始反省自身對原住民族壓迫的錯誤(宋文里,1997)。

儘管如此,仍有許多跡象顯示,這些措施並沒有幫助大家進一步暸解原住 民的真實情況,將落後、懶惰、散漫、酗酒、沒有知識、沒有計畫、比較 樂觀、有歌舞才華、五官輪廓深等視為原住民的文化和特質,而不論上述 評價正反與否,都構成人們彼此真實相遇的障礙(孫大川,2000)。

加以現今傳播媒體在處理原住民議題的不客觀,更使大眾對原住民的 刻板印象加深,進而形成對群體的負面偏見。Herdingb(1989)認為所謂 偏見是指以負面評價對待外群體成員的一種態度,包含三個要素,一是認 知成份,如對某群體的刻板印象,二是感情或情動的成分,如不喜歡某一 族群,三是行動的趨向,如對某群體成員的歧視行為。而Collins & Ashmore

(1970)則指出偏見具有四種特質:1.偏見是發生在群體間(群體間)的 現象;2.偏見是負面的情感和行動取向;3.偏見是依循不合理、不公平的 原則做判斷;4.偏見是一種族群態度(引自陳麗華,1997)。

在服務學習中很容易會接觸到族群議題,除了原住民之外,亦包括福 佬、客家、外省、新移民等。因此,必須引導學生謙虛的探究、省思,以 釐清在族群偏見背後的文化脈絡和歷史因果,以更多元開闊的胸襟面對原 不同的,而這才是多元文化中族群議題的正確、根本起點。

(二)性別議題

多元文化中的性別議題要重視的是被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性別的差

異所在(Sleeter, 1997)。當一種性別被描述以呈現一套價值系統、行為 與角色,另一性別具有另一價值系統時,性別刻板印象就存在了,例如男 性慣例上被形容為勇敢的、有成就的,被認為是歷史的變革者、有成就的 科學家和政治領導人,而女性則常被描述為依賴的、害怕的,對世界的影 響也是有限的(陳枝烈譯,2008)。

另外,在否定他者與異性戀霸權的性別刻板論述下,使得過去的性別議題 多僅重視於兩性之間,而忽視了不同性傾向者。就算論及同性戀,也每每將同 性戀的議題與愛滋病、性雜交連結,將同性戀者污名化。這類泛道德論述,試 圖藉用道德譴責將同志污名化並進而期望能矯正消除之,使同性戀者遭受性壓 迫(游美惠,2005)。而多年來同性戀恐懼症在大學院校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 象(劉杏元、黃玉,2008),由於異性戀學生對同性戀者不合理的害怕,進一 步加深對同性戀者的負向的刻板印象,形成歧視同性戀學生的校園氣氛。

基於前述種種觀點,在服務學習課程中探討性別議題時,不可再陷入 傳統社會建構性別窠臼中,而必須讓學生透過與異性和不同性傾向者接觸 和對話,省思自我與被服務對象是否受到社會意識形態霸權的壓迫,本研 究探討研究參與者在此產生的觀點轉換。

(三)階級議題

許多國內外研究指出,不同社會群體因為所處社會情境的不同,往往 會建構出不同的文化,然而這些具異質性的群體文化,將會成為社會地位 的表徵符號,形成精緻與通俗區別的文化階層化現象(許誌庭,2002)。

以下分別探討階級文化差異的內涵。

表2-3-1 階級文化差異內涵 列德(leds)族帶著其父母的工廠文化(shopfloor culture)進入 學校,便容易發展出反學校文化,如出現不遵守學校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