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於訪談時嘗試從家庭、成長背景、過去服務經驗、大學主修專長、

宗教信仰等五項個人背景因素,了解研究參與者之觀點轉變歷程是否受到此一 面向之影響,經過研究分析,個人之家庭與成長背景主要是對於研究參與者看 待服務的心態產生影響,而於觀點轉換中並無發生關鍵性影響。

由於研究參與者F 為天主教徒,並於同志熱線服務,因此研究中欲了解其 信仰是否影響其對於同性戀者之觀點,但研究參與者F 於訪談中表示:「那時我 跟老師說我想要選同志熱線,當時老師就有提到,這可能對於你是一個天主教 徒會比較有衝突,不過後來我覺得這都是老師那時候考量到的顧慮,但我只是 想到說,為什麼要用宗教來限制我對一個想學習的事情。( F04301202 )」由於過 去F 生面對同性戀者學生的經驗使其了解自己對同志的陌生,因此希望藉由在 同志熱線服務,了解同性戀議題,並認為宗教不會限制自己的學習,而F 生亦 於服務結束後,請同志諮詢熱線至自己所任教之教會學校演講,於過程中F 生 近一步表示:

在這個過程中,我很明白跟校長說,我明白教會的立場,我不會做違反教

尊重和包容,我不要用教會的框架來框我自己,或是框學生,不能因為教 會的規章就可以抹滅你對自己的認同。我覺得這個部份是教育者要做的,

對一個人的認同也是要建立在尊重和包同這兩個點上面,校長他非常的同 意也支持我。( F04304203 )

由此可見,教會的規章並無影響F 生對於同志的觀點,以此回應前文所提 及之認知發展,當研究參與者之認知發展至相對化階段,便能以更廣泛的思考 對多元族群議題進行判斷。

而大學主修專長主要可見於對E 生之影響,由於 E 生大學時主修專長為特 殊教育,且有輔導個案之經驗,因此於服務中面對學齡病友時,會以過去的專 業經驗進行判斷,例如:

我是沒有直接去問醫生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因為以前都有讀過 啊,我們以前讀特教裡面有讀過,所以我就會比較把他歸類在生病,比如 說像幻想、幻聽或是幻覺什麼的。( E03202701 )

但E 生的特殊教育專業亦為服務機構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因為醫生也是會覺得說他們需要教育那一部份的專業,所以我們比較常討 論的是個案,就是他目前的學習狀況,醫生有把個案之前的發病,或是他 家庭的背景告訴我,我覺得那是比較像跨專業團隊的討論。( E03202702 )

但於第四章的討論中亦可發現,當E 生在面對非本身必須輔導的其他精神 病友時,因卸下了老師的身分,其影響便相對降低,例如:

有一位女性並有趁我在與個案上課中的休息時間跑過來找我,希望能和我 談談,起初我是有些害怕的,最後我仍是同意了他的邀約,他最後和我說:

「謝謝你聽我講話」,我覺得蠻感動的。今天的經驗讓我理解了,很多精 神病人其實和我們一樣,都需要別人陪他們說說話,面對他們的同時,必 須放下自己的主觀,認真聽聽他們想說的內容是什麼,而不是以自己的想 法套在他們身上。(EJ0408 )

可見於服務過程中個人之專業會影響其對服務對象的看法和判斷,因此如 何在服務學習結合專業課程時,避免擁有專業學識之學生帶著自己什麼都懂的 心態看待所熟悉的服務對象,亦會影響多元文化之觀點轉換。

至於過去服務經驗對於本研究參與者所產生之影響主要在對課程之期待以 及對本身之期許兩方面,研究參與者C 和研究參與者 F 於服務學習前皆有豐富 的服務經驗,因此從訪談中了解C 生及 F 生不但對服務學習課程有著很高的期 待,對於本身的服務也賦予很高的期許,於服務之初便急切的希望能盡快投入服 務,但卻不能如願,因此對服務產生了「不知如何協助的困惑」。因此對於擁有 服務經驗之學生,應該協助其建立面對不同服務環境之不同的服務心態,以免其 陷入挫折,甚至對課程中不過於過去的服務經驗產生反感,而阻礙觀點轉換之產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