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王雅玄(2008)。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

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33-68。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苑。

伍振鷟(1988)。教育哲學。台北:師苑。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苑。

李政賢、廖志桓、林靜如(譯)(2007)。Flick, U.著。質性研究導論(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台北:五南。

李美枝(2000)。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

李茂興、余伯泉(譯)(2003)。E. Aronson 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

台北:弘智。

宋文里(1997)。對 Verma 教授論文「Ethnic Relations and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Response」的回應。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舉辦之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5-171),台 北市。

河縕琪、沈麗芬、張景媛(2008,12 月)。到原住民學校當教育志工:多元文 化服務學習之經驗研究。載於慈濟大學舉辦之「多元文化服務學習」學術 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59-85),花蓮。

吳芝儀、李奉儒(編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箸)(2001)。Strauss, A., & Corbin, J.著。質性研究入門──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嘉義:濤石。

林清江(1996)。建立開放而有秩序的社會,教育理念與發展。台北:五南。

林繼偉、潘正德、梁元棟、尤嫣嫣、王裕仁(2005)。全人教育理念下的 校園文化研究-以中原大學學生對傳統活動與校園景點的知覺為例。中原 學報,33(4),705-723。

林雅慧(2007)。世界宗教博物館志工之生命意義觀點轉化學習研究,國立暨 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梅琴(2008)。探尋高峰經驗-從人生哲學課程結合服務學習探討學生獲益 之研究。載於輔仁大學舉辦之第六屆「服務-學習」研討會暨「服務-學習」

高峰論壇論文集(頁41-73),台北縣。

林慧貞(2006)。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意願之研究。載於開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主辦之「2006 年大學基礎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頁 1-32),桃園。

青輔會(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青輔會(2005)。九十三年國內青年參與志願服務及服務學習現況調查。台北: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洪泉湖(2007)。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

胡億蓓(主編)(2007)。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與活動參考手冊。台北:教 育部。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力。台 北:巨流。

教育部(2001)。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大專院校服務學習方案。台北:教育部。

陳倩玉(2005)。高等教育中的服務學習-靜宜大學「服務-學習」課程之研 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麗華(1997)。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關係討 論,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舉辦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俞諺(2006)。夢想成真~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Banks, J. A., & Banks, M. C.著。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Multicultural educational:issues and perspectives)。台北:心理。

徐明、林至善(2008)。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載於黃玉(主編),

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19-44)。台北:洪葉。

徐明、邱筱琪(2008)。服務學習方案的實施與伙伴關係。載於黃玉(主編),

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87-105)。台北:洪葉。

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08)。服務學習的歷史發展與教育功能。載於黃玉

(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57-77)。台北:

洪葉。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心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 北:聯合文學。

孫台鼎、胡憶蓓 (2005,11月)。 服務學習課程對志工服務態度影響之調查研 究。載於東吳大學舉辦之「2005年學校與社區-服務學習方案研討會」會議 論文集,台北。

柯志堂(2004)。高等教育服務學習之探討──以荒野溼地服務之學習經驗為 例。高餐通識教育學刊,2,121-150。

高廣孚(1982)。杜威教育思想。台北:水牛。

高慶賢(2003)。青少年參與服務學習現況與學習成效評估—以北市高中、職 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善楠(譯)(2008)。Bok, D. 著。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 8 堂課(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台北:天下文化。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訂二版)。台北:

東華。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張老師。

張錦華(2003),從多元文化觀點檢視新聞採寫教科書-以原住民族群相關報 導為例,新聞學研究,76,129-154。

張滿玲(譯)(1999)。Shelley E. Taylor, Letitia A. Peplau & David O. Sears 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台北:雙葉。

許淑蓮(2004)。教育理念。2009 年 1 月 5 日,取自:http://www.data.f.edu.tw 許誌庭(2002)。課程內容「階級意識型態」研究架構與可能主題之探討。初

等教育學報,15,361-389。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市:女書。

莊耀嘉、王重鳴(譯)(2001)。Eliot R. Smith 著。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台北:桂冠。

黃玉(2000)。服務學習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台北市:東 吳大學。

黃玉﹙2001﹚。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具體實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

20-42。

黃明雪(2008)。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德 明財經科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 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州松(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楊欣怡(2006)。進步主義與教育之研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55)。2009 年 1 月 7 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5/55-25.htm

楊艾琳(2001)。多元文化態度與音樂偏好─以族群為面向之桃園縣國小學童 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勝任(2003)。醫院志願服務對志工生命價值觀的影響研究。高雄師範 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高雄。

鄭如雯(主編)(2002)。媒體素養行動派:別小看我-九年一貫互動教學手冊。

台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劉杏元(2004)。跨越性取向的校園對話:技專女同志學生性取向認同發展與 校園同異互動經驗之研究。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

劉杏元、黃玉(2008)。服務學習課程方案對同志族群刻板印象改變之個案研 究。台灣性學學刊,14(1),69-88。

劉若蘭(2003)。從學生滿意度談大學教學成果的提昇。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

42(1),30-40。

劉若蘭、楊昌裕(2008)。服務與學習的連結──反思。載於黃玉(主編),

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頁225-265)。台北:洪葉。

劉若蘭(2006)。大專原住民與漢族學生多元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發展。國立 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2),307-338。

劉若蘭(2009)。實踐關懷與多元文化的體驗-大專學生參與課程融入服務學習 之經驗。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1(付梓中)。

劉美慧、洪佳慧(2009)。當師培生遇到多元文化教育: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 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1-33。

潘正德、魏主榮(2006)。全人教育的意涵與研究變項分析。人文與社會學報,

1(9),163-195。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市:雙葉。

潘松濂(2001)。社會心理學。台北:建安。

歐鎮寬(2003)。台北市公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生服務學習的參與態度及其 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台北,未出版。

謝智謀(2003)。影響高中職在學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 市立明倫高中與大安高工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班碩士 論文,台北,未出版。

蕭蘋(1999,7 月)。什麼是媒體觀察?如何做?。新聞學研究,60。2009 年 1 月 7 日,取自 http://www.jour.nccu.edu.tw/mcr/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等教育。

蘇家瑩(2000),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蘇秋雲(2002)。安寧照顧志工照護經驗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 工作研究所,未出版,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