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攻勢現實主義建構的「中共威脅論」

第二章 東北亞周邊安全環境

第一節 以攻勢現實主義建構的「中共威脅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然不可避免的在經濟雙贏的糖衣下滋生 , 如中印邊境近日因阿克薩欽盆地 (Aksai-Chin Plateau)而發生的衝突即為顯例。4

同盟的合作在現實主義理論中,被認為是一個大型的自助體系,但目前的國 際局勢,是在和平條件下因為蘇聯霸權的收縮及解體造成的,與 20 世紀中在較 短時間內由戰後獲勝的大國經過密謀、策劃而形成的「凡爾賽體系(Versaille System)」與「雅爾達體系(Yalta System)」較為不同;56因此新的世界格局,是 由世界各政治力量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連動關係調整和壓力鬥爭才得以實現,這 也就是同盟合作在新世界政治的轉換過程中最為顯著的特徵,而至今轉換尚未完 成,也是導致東北亞如此動盪不安的主因。

在此章中,將以上述三種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困境類別為基礎,針對各議題進 行探索,期望能夠在冷戰後的地緣政治格局中,找到多極化氛圍下各國或各區域 維持和平的準繩。

第一節 以攻勢現實主義建構的「中共威脅論」

一、以地緣政治為基礎的攻勢現實主義

如以地緣政治角度思考,中共無疑是日本最大的鄰近威脅,而攻勢現實主義 係以地緣政治理論為基礎原則衍生,所以在討論攻勢現實主義之前,我們應先將 地緣政治概略作個論述前分析。

傳統的地緣政治理論包括海權論、7陸權論、8空權論、9及邊緣地帶論等著名 學說,10也是西方學派的主流。這些理論在科學技術(含軍事科技)的不斷發展,

4 Editorial Producer Group, ” India-China Border Dispute,” Global Security (April 2017),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war/india-china_conflicts.htm (Accessed Aug 14, 2017);

中印間目前因毫無「緩衝區(Buffer Zone)」可降低衝突威脅,而阿克薩欽盆地自前次 1967 年中印 戰爭已降至今衝突不斷,故在地緣政治學上是較為明顯可見的鄰國困境範例。

5 E. S. Kolesnik,; Кругликова, М. Е. “The Versailles system and its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s. May 2013, p2.

6 Diane S Clemens, "Yalta Conference." World Book. 2006 ed. vol. 21. 2006, p549.

7 樓耀亮,地緣政治與中國國防戰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 6 月),頁 6~15;代表人物為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戰場空間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所產生的,但同時也讓世界日漸成為一個四通八達的 互聯網個體,因此地緣政治研究的視野也開始無限發散。國際關係理論影響國家 領導者決策作為,所以在 19 世紀到 20 世紀 40 年代的帝國主義時期,弱肉強食 地開始了一連串的侵略性戰爭,11形成區域權力爭奪的恐慌,漸漸地形成海、陸、

空及邊境地帶理論為基礎的兵力投射與衝突行為。這些國家都主張透過控制世界 上實力分布較密集、且距離較近的關鍵地區,以成為世界霸權(Hegemony)。

上述的理論過度因強調某一個地理區域(海洋、陸地、空中及邊緣地帶)的地 位和作用,研究或運用時常導致陷入空間設定上的迷思。但不難發現國家領導者 們已經開始以全球的視野與高度,透過地理因素檢視世界各戰略力量消長與變化 的原因,以及未來的發展可能性,所以在國家決策方面,已然超脫政治地理學的 範疇,成為國際政治與戰略理論層級的合理作為。

現代的地緣政治理論是在二戰後才發展起來的,這時更加入軍事技術的發展 (如核武或精準制導武器的研發)及國際力量(國際性組織)的擴張,地理因素對於 國際和國家安全的影響再次產生本質性的變化,傳統的控制區域就能控制世界的 三段式理論早已不切實際。21 世紀 60 年代之後,地緣政治學家開始用嶄新的、

多元的視角來檢視世界的大棋盤。

美國地緣政治學家索爾•柯恩(Saul Betnard Cohen)指出,冷戰後的世界演 變成一個以等級分類的世界,處於第一級的是兩大地緣戰略區,也就是海洋地緣 戰略區和歐亞大陸地緣戰略區;第二級是地緣政治區,在海洋地緣戰略區內計有

國軍事理論家馬漢(1840-1914),強調控制世界海洋和海上通道(Sea Line of Communication, SLOC),

與發展海上力量的極端重要性,誰能控制海洋和海上通道,就能控制全世界。

8 同前註,頁6~18;代表人物為英國地理學家麥金德(1861-1947),強調控制歐亞大陸心臟地區在 戰略上的重要性,提出「誰控制東歐,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 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著名的三段論。

9 同前註,頁6~15;代表人物是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1950),強調發展空中力量和掌握制空權 在戰略上的重要性(當時主要僅針對義大利提出)。

10 同前註,頁6~18;代表人物是美國國際關係徐者斯派克曼(1893-1943),強調歐亞大陸邊緣的 極端重要性,提出了「誰支配著邊緣地區,誰就能控制歐亞大陸;誰支配歐亞大陸,誰就掌握世 界命運」的論述。

11 同前註,頁6-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北美、加勒比、歐洲濱海、馬格里布、亞洲近海、南美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七個 地區、在歐亞大陸地緣戰略區內的有俄國心臟地帶(Heartland)、東亞。兩大區 外,還有獨立的南亞地緣政治區;第三級係民族國家,而第四級是位於海陸要衝 的可能新獨立地區。12如果從這些地區去整合分析,不難發覺這些都是過去兩個 世紀以來戰爭衍發的區域範圍,由此可知地緣政治學對戰爭其實就是最根本的原 因,因此而起,但少有回復和平之例。

現代地緣政治學代表性理論除上述柯恩的「分類世界模式」之外,尚有杭亭 頓(Samuel P.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及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的「地緣戰略思想」兩項。這三項理論學者們對於傳統的區域侷限進行突破,主 張更宏觀地觀察世界地理利害關係,因而理解並預測戰爭的開端,而創造了適合 現今國際社會的地緣政治學理論。綜合上述所提,地緣政治學強調區域多極化體 系,也著重於權力的鬥爭,縱使彼此在冷戰後以國際合作為口號進行一連串的聯 合國際組織措施及法案制定,且想要讓所有會員國以集體防衛武力或聯合經濟制 裁的手段,制壓想成為區域霸權的瘋狂國家(對其他會員國而言進行強勢武力侵 占或軍事部署即為瘋狂行為),但不幸的是,從歷史的種種例證來看,接觸政策 (Policy of Engagement)註定得失敗,13如果有個區域強權透過經濟連動發展,

對外宣稱要成為世界經濟火車頭,到時機成熟時它必然會把經濟力轉變為軍事力 量並企圖主宰東北亞。

自上述分析我們得知,多極化體系比兩極化更容易導致戰爭,而含有特別強 大國家的多極化體系更是最為危險,這樣的論點與米爾斯海默教授的攻勢現實主 義同流而作,也可以看出該理論對於地理因素的重視,因為大國之所以為大,除 了土地、人口、經濟行為規模龐大以外,重點是該國家發展出的綜合影響力,這

12 索爾•柯恩著,分裂世界的地理與政治(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1 年 5 月),頁 69;柯恩將 世界地緣政治的框架分為兩大地緣戰略區和一個破碎帶,在其下又劃分數個地緣政治區,破碎帶 也分南亞、東南亞及中東三個區域,這就是柯恩的「分裂世界」的模式。

13 接觸政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國際聯盟的失敗,例如東南亞國協均無力干涉中共造島行為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就和其地理位置與其影響範圍有絕對的關係;是故地緣政治理論可以說是攻勢現 實主義發想的源頭之一,或是互為深化的基礎理論之一。

二、東北亞的攻勢現實主義

攻勢現實主義的理論,說明國際體系的基本架構與組織所形成的框架,使得 體系內的各國不得不為了確保自身安全而展開對權力的自我提升與競爭,所以強 權都想要無限擴大能被分到的世界權力,企圖統治國際體系。14所以最強的國家 定會嘗試建立地區霸權,同時阻止別的國家複製其大國崛起之路。

核心在於對權力的渴望,權力即為國家所擁有的實力,包括經濟財力、政治 影響力及軍事作戰能力等,也就是利用國內財富及人口這些國有社會資源以建立 起來的綜合國力。15該學派認為國際社會中沒有中央政府提供庇護,許多國家因 此藉由尋求軍事力量以發動侵占作為,在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之下,各國再也無法 相信國際社會具有集體意識,而在對於別人企圖不明的情形下,懷疑、不安充斥 於國際間,而各國開始為了自助(Self-Help)而在無政府狀態下進行權力爭奪及 自我軍力充實,甚至衍發軍備競賽。

在這樣的氛圍下,有些大國或許存有成為「修正主義者(Revisionist)」的 渴望,想要改變現狀(Status Quo)而成為能夠確保自身國內安全的區域霸權 (Hegemony),並認為這個不平衡的國際(或區域)體系仍未達到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的狀態,因此仍然需要發動戰爭,使國際社會成為以自身為利益依歸 的平衡體系。這樣的衝突氣息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最後以兩極化、多極化或是 單一區域霸權的模式產生新的國際社會體系。

14 王義桅、唐小松譯,John J. Mearsheimer 著,大國政治的悲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頁19。

15 同前註,頁430-432;張國城教授於該書推薦序中提及,東北亞是無政府狀態最好的範例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張國城教授認為,東北亞是標準的無政府狀態,16區域中沒有一個勢力強過 所有國家的權威扮演中央領導者的角色,各國都必須靠自己的外交手腕與他國建 立關係,也缺乏如北約、聯合國等具軍事力量的國際性組織及相關規範,可以有 權力對境內各國進行全面性的利益整合。雖然有日美、韓美同盟的存在,但美國 並未企圖在亞太地區積極扮演區域秩序最高仲裁者的角色,具有先進船艦、訓練 精良的軍隊、及在全世界的四百多個先遣基地,不一定代表有義務保護亞太地區 的各盟國們。我們可以從美國未曾針對釣魚台爭議、東北亞經濟海域的主權爭奪 等糾紛表示立場,這一點看出端倪。因國內民調傾向而逐漸採取新孤立主義的美 國,在川普總統於 2017 年上任後方向更為明確。

美 國 企 業 研 究 院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AEI) 研 究 員 奧 斯 林 (Michael Auslin)提及:

民調顯示大部分的美國人希望減少參與全球事務,這是因為疲軟的金融與財 政問題,同時也是十年來似乎懸而未決的反恐戰爭的結果。老實說,冷戰前前後

民調顯示大部分的美國人希望減少參與全球事務,這是因為疲軟的金融與財 政問題,同時也是十年來似乎懸而未決的反恐戰爭的結果。老實說,冷戰前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