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海現況與中共南海軍事化

第三章 中美兩極化的東南亞區域安全

第一節 南海現況與中共南海軍事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地緣政治關係緊密地與周邊各國相連,各國國家利益如何成為強大的互相羈絆,

又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妥協或強勢壓迫,本章就以南海為主軸,探討東南亞的各國 利益牽動。

第一節 南海現況與中共南海軍事化

東南亞又以南海為主要行為範圍,其海域諸島包括在東沙(Pratas Islands)、

西沙(Paracel Islands)、中沙(Macclesfield Bank)及南沙(Spratly Islands) 等四個群島,位置概略如下圖所示:

圖 3-1 南海諸島概略位置示意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圖庫4

如上圖,四個群島均屬於珊瑚礁地形,高度低、面積小,但周圍暗礁數量甚 多。東沙島分由北衛灘、南衛灘即東沙島組成,係南海四群島中最北,由我國控 管;

4 「南海諸島形勢圖」,維基百科網站(2014 年 5 月 14 日),

http://www.wikipedia.com.tw/post/353121266(檢索時間:2017 年 10 月 6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戰略重要性及南海爭端

南海問題在 20 世紀 70 年代前學術著作數量甚為稀少,與其實質上的重要性 極不相稱,就連海岸線最長的中共,對南海問題的研究都遠比西方學術界、甚至 日本更少。直到 2009 年南海油氣的探查與發現,證實該海域海底天然資源的存 在,南沙群島及周邊海域日益重要而成為亞太政治與經濟的交會點,5其戰略重要 性才開始受到重視,逐漸成為世界國際關係學者的研究熱點。這點我們可以從中 共外交部發言人提及南海議題的次數頻率逐漸增加看出端倪。6然而同時,周邊國 家對於南海主權的爭奪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然而學術界、政壇、國際社會對於此議題的逐漸重視卻沒有為升溫中的衝突 帶來解決之道,研究論文數量的明顯上升、分析成果的急遽增長並沒有讓各國共 同攜手嘗試降低衝突機可能性。在本文研究過程當中吾人甚至發現,不論是透過 南海各國共享國家利益、南海資源共同開發及國際人道救援交流等各種研究項目,

所得成果雖然讓社會大眾及各國決策階層充分理解南海問題的癥結點,但仍對問 題本身未造成太大影響。所以吾人應可假設,南海問題基本上存在著結構性因素,

主導著南海情勢發展的趨勢與走向,是無法透過少數幾個國家聯盟就能夠改變的,

而是取決於不同力量的博弈。

由此可知,研究南海區域情勢應以「結構現實主義」為基礎理論帶入,才能 理解其中的曲折變化。7與第二章所述的東北亞不同,東北亞的安全環境是以「攻 勢現實主義」為邏輯起點,兩者其實具有本質上的差異性。結構是全系統範圍內 的組成成分,使得系統能被視為一個整體,南海諸國數量顯然較多,組成亦較為 複雜,甚至無法組成一個有效率的安全集合體,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成員無法對共 同核心利益達成理解與共識。

5 任遠喆,「南海問題與地區安全:西方學者的視角」,外交評論,第4 期(2012 年),頁 37。

6 鍾飛騰,「南海問題研究的三大戰略性議題」,外交評論,第4 期(2012 年),頁 2。

7 秦霖,「論沃爾茲結構現實主義理論的國際體系思想」,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5 卷第 25 集( 2006 年9 月),頁 1~2;結構現實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結構決定成員之間的關係,應將結構設為國際體系 的邏輯起點,而非以國際無政府狀態為起點來建構國際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南海因地理位置特殊而掌握(一)海上咽喉的要道、(二)東亞國家的海上生命 線等兩個特性,而具有關鍵性的戰略重要性,並非僅因其地理位置與天然能源蘊 藏量,最重要還是因為這片廣大的大陸邊緣水域,竟有兩百多個小島、岩塊和珊 瑚礁群星羅密佈期間,而其中僅有四十個不到的永久性地塊露出海面。8這些地塊 除了其周邊蘊藏天然資源外,最重要的是提供廣大水域中海上運輸的中繼補給,

能夠讓各國延伸其海軍遠程兵力投射戰力外,更能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安全暢通。

依據 1982 年簽訂的《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規定,只要能夠維持人類生活標 準而被認定為島嶼,應同一般臨海陸地,具有領海、專屬經濟區、毗連區及大陸 架。9因此島嶼對於國家而言就是國土與領海的延伸,也能夠合法地擴大海洋資源 的持有量。

更深入地說,南海爭端起因於上述因素外,也因南沙群島的主權劃分、海域 歸屬界定、島礁主權、資源分配及歷史仇恨等原因而衍生,涉及政治、國際法律、

經濟、軍事及外交關係等領域。但最終還是歸咎於各國對於島礁的歸屬權認知無 法達成共識。自 1960 年代以降,除臺灣當局控制的太平島及中共有效控管的 11 個島礁外,菲律賓、越南、汶萊及馬來西亞等南海諸國都對其附近島礁聲稱持有 主權,並以 200 浬經濟海域劃界,而造成多數國家彼此不滿。10如 1979 年馬來西 亞就逕自將 27 萬平方公里的南沙群島劃入該國版圖、印尼亦將周邊高達 5 萬平 方公里的海域納為己有、以及菲律賓也以 200 海里經濟海域規範視為依據,將南 沙群島東部的 41 萬平方公里海域納入版圖,個個都與中共聲稱佔有的南海海域 相衝突,就是最好的例子。隨後 1982 年簽訂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直接引起 世界各水域中的「藍色圈地」運動,原因就是該公約明確律定大陸架制度與其 200 海里的經濟海域規範,使得各國爭先恐後占地為王。11部分國家更專屬經濟海域 與大陸架制度為依據,單方面對區域內的島礁宣布主權。就 2010 年的資料顯示,

8 林添貴譯,羅伯•卡普蘭著,南中國海:下一個世紀的亞洲是誰的(台北:麥田出版社,2016 年7 月),頁 38。

9 薩切雅•南丹主編,1982 年聯合國海洋公約」評註(台北:海洋出版社,2009 年),頁 24。

10 何志工、安小平,「南海爭端中的美國因素及其影響」,當代亞太,第1 期(2010 年),頁 133~134。

11 張鴻翔、趙千鈞,「海洋資源: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依託」,地球科學進展,2003 年 10 月(第 18 卷第5 期),頁 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南沙群島 189 個已被命名的島、礁、暗沙、暗灘中,就有 43 個被菲律賓、馬 來西亞及越南等國控管。其中越南控制 29 個,馬來西亞控制 5 個,菲律賓控制 9 個,汶萊雖持續宣稱對南通礁持有主權,但仍不敵競爭對手中共的強勢壓迫而始 終未果。12可見在該公約實行之後,由於各國以自身利益為考量起點而直接導致 沒有共識的占地,且除了管轄海域與劃界問題嚴重重疊外,專屬經濟區的概念也 引起傳統漁場海域在作業合法性方面的劇變,大部分公海都被宣稱為某國管轄海 域,導致許多海上執法糾紛與衝突,所以該公約意本良善,但原先存在的主權爭 議卻因其付諸實施而越演越烈。

二、天然資源豐厚

資源爭奪是南海爭議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上一節提及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

南海地區的兩百多個小島、岩塊及珊瑚礁陸續有科學家發現巨大儲量的海底油田、

天然氣資源,對於原油需求仍大的大多數人口繁多、工業抬頭的東南亞開發中國 家(包括中共)而言,是絕佳的發展機會,紛紛爭先恐後地在爭議海域中開採原油。

因為控制石油與天然氣可以直接拉高相對性權力,而權力能夠提供國家安全感;

國家安定是經濟繁榮、政治穩定及軍事發展的先決條件,在攻勢現實主義掛帥的 世界中,每個國家都理所當然會去追求這些目標。

南海涵蓋海域普遍被海洋學者認為是世界三大儲油區之一,並蘊含豐富的礦 產資源。13南海諸島大部分由珊瑚礁組成,地處熱帶緯度地區且有洋流通過,頗 適合魚類生長,地底蘊含的石油與天然氣是該海域最具價值的天然資源,以下將 逐項概述:

12 楊青,「正確處理南海權益爭端」,瞭望新聞周刊,2006 年 1 月 16 日,頁 2。

13 蕭曦清,南沙風雲:南沙群島問題的研判與分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 年),頁 66~6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漁獲量

南海海域由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陸邊緣海之一,故傳統拖式漁網難以在 各國交疊水域中順利進行漁撈作業,且洋流在此地區與大陸棚匯集引來許多洄流 魚群,因此即使在目前漁撈科技如此發達的今日,南海海域仍比其他擁有更多的 漁產能量,預估每年為 246 至 281 噸,成為全球幾個最重要的全年度可作業漁場 之一。14依據統計,光南沙群島島礁水域總漁獲量應概略為 7,000 噸,但因世界 水產的人均供應量在 2008 年時達到歷史新高,全年全球漁獲總量約為 9,000 萬 噸,而海洋漁業就佔 8,000 萬噸,資源有限而人的慾望無窮,導致過度的捕撈、

開發,使得漁產資源枯竭危機引起動物保育學者關切。15更別提中共、菲律賓等 南海諸國為爭奪漁場發生的衝突頻率有多高。

(二)石油與天然氣

權力和石油的互動關係,在七零至九零年代間控制世界石油貿易量的少數中 東國家身上可以看到最好例證。這些產油國家將石油出口嚴格控管,藉以從中獲 取低風險的高利潤。1991 年的波灣戰爭、以及後續 2003 年攻打伊拉克,也就是 當時世界上唯一的世界霸權美國,因擔心中東少數國家將過度控制石油與天然氣 蘊藏量與貿易量而加入。部分國際關係學者甚至認為美國在 1990 年代的過度干 涉中東內政,直接導致 2001 年 911 事件的爆發,以及恐怖主義的誕生。

在南海,石油更是這些東南亞各開發中國家的重點爭奪能源,為了發展基礎 建設與工業效能,如果能夠以更直接、低廉地取得石油,必能在權力鬥爭中取得 優勢。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Far East, ECAFE)於 1966 年因應南海發現天然資源而成立的「亞 洲海域礦產資源聯合探測協調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Joint Prospect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Asia Off-Shore Areas)」,曾在 1968

14 鄭澤民,南海問題中的大國因素:美日印俄與南海問題(北京:知識出版社,2004 年),頁 12。

15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出席聯合國糧農組織委員會:水產養殖次委員會第8 屆會議(台北:行

15 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出席聯合國糧農組織委員會:水產養殖次委員會第8 屆會議(台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