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20 世紀冷戰以後,各先進國家常透過定期出版國防白皮書,宣達國家軍事戰 略的未來方針與發展進程;身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亞洲列強之一的日 本,也不例外地每年依據國家施政方針擬定年度防衛白皮書,使其國防政策透明 化、普及化,對內獲得國內民眾理解而支持,對外向世界宣揚國防實力而降低潛 在外力威脅;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國家施政方針添加了大量日美同盟 的元素,其防衛戰略也因此在這樣的外交限制下,發展出不同的軍事文化。

2012 年 12 月,自民黨在大選中勝出,黨魁安倍晉三走馬上任二度成為內閣 總理大臣。在民眾熱烈歡呼的掌聲後,安倍本人卻沒有任何的欣喜若狂,因為他 緊接著必須面臨國內財政危機、社會人口高齡化、俄日北方四島爭議、中日釣魚 臺(日稱尖閣諸島)糾紛、西南諸島周圍威脅等各式各樣的國家層級難題,他決心 大刀闊斧進行國家層級的改革作為。

經濟為國家富強之根基,想要強化國力必須先強化國家內部經濟基礎。所以 安倍的第一批政策即針對經濟現況進行一連串的改革,世稱「安倍經濟學」。1

安倍希望透過修憲推動「正常國家化」,2雖然政策成效目前還看不出絕對性 成效,他的個人施政魄力仍然讓他在歷屆首相中脫穎而出。3

1 Hausman, Joshua. “Abenomics: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Outlook.”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Spring 2014), pp.2~5;2013 年初,日本在安倍首相指導下由日本銀行發起了 2%的通膨目 標,以及一連串的經濟政策以刺激國內經濟發展,這些政策即稱為「安倍經濟學」。

2 Fatton, Lionel. “Is Japan Now Finally a Normal Country?” The Diplomat (December 2013), pp.1~2;冷 戰末期,國際關係情勢變化詭跼多變,以小澤一郎等學者開始發展對於日本正常國家地位的事實 進行爭辯,尤其是1991 年波灣戰爭爆發,而向來為美國最親密盟友自居的日本卻因國內憲法拘 束而僅能提供經濟資助,備受國際社會譴責。自始日本國內開始有回歸「正常國家化」的聲音出 現,意指希望日本必須能與世界上其他國家,以主權為基礎,憲法為依歸,對合法出兵、國際救 援、災害救難等行動都能夠有權力執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安倍的「積極和平主義」原則下,其主政以來便積極推動修憲、擴張海上 自衛隊(後簡稱海自)與航空自衛隊(後簡稱空自)軍備編裝、積極行使集體自衛權、

參與多國海外軍事行動,並任用偏向右派的稻田朋美出任防衛大臣,4在在都讓世 界看到他準備將日本提升為世界強國的決心。就在 2016 年 9 月,更是因應南海 仲裁案爭議,答應派遣海上自衛隊與美國共同進行海上巡弋任務,以應對不預期 (或預期)之國際衝突。5種種對於軍力擴張的強烈企圖心,讓世界各國(尤其是亞 太地區諸國)更加密切關注 2016 年出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

日本防衛省於年中公布之《平成 28 年(2016 年)版防衛白皮書》,概略分為「環 境安全評析」、「安保防衛政策及美日同盟」及「維護國民生命、財產與領土(海、

空)機制」三部,並以專章說明新日美安保戰略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安倍支持 新安保法制的堅決意念。

2016 年的日本防衛白皮書,內容除陳述目前周邊安全環境、闡述新安保防衛 政策及日美同盟內容、以及自衛隊將如何維護國民生命、財產與領土(海、空)機 制等資訊,說明本次調整後的防衛政策係延續「日美共同防衛指針」及「防衛計 畫大綱」的指導。其調整即為安倍對外交、國家安全政策最為公開的計畫指南,

所以本次研究預期能從年度防衛白皮書及其他日本防衛政策相關的官方文獻,藉 以正確研判日本未來在東北亞的行為模式。

二、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係透過對「日美防衛合作指針」、「防衛計畫大綱」、「日本防衛 白皮書」、自衛隊軍備演變等相關官方文獻,分析安倍執政後施政方針中的防衛

3 同前註,p2.

4 遲華、李新、納川,「日本任命極右翼防衛大臣—稻田朋美成為安倍安保政策代言人」,環球軍 事雜誌,第16 期(2016 年),頁 2;2012 年 8 月 3 日安倍晉三第二次當選後重組內閣,邀請鷹派 稻田朋美女士入閣,並於2016 年 8 月 3 日任命其為防衛大臣。

5 徐微遠,「日欲聯美巡南海,陸戰機宮古示警」,旺報,(2016 年 9 月 28 日),頁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發展進程與趨勢;並在周邊各國的政、經、軍統合戰力壓迫前提下,研究日本在 美國的亞太區域維穩戰略意涵,具體目的條列如下:

(一)安倍的日本國家安全政策將如何影響當前亞太區域情勢?

(二)日本國防發展、軍備整備將可能遭遇什麼樣的障礙,未來的轉型方向為何?

(三)在中美間的「新型大國關係」逐步建立的大環境下,日美同盟的國際安全合 作新風貌為何?

中共主席習近平上任後的外交重點在於中美關係與周邊外交工作,最明顯的 例子即為向美國提出「新型大國關係」,主動向西太平洋區域霸權主要支配行為 者遞出橄欖枝。而習近平以「一帶一路」大戰略下擴充經濟影響力的決心,這正 是他希望締造的「新亞洲安全觀」。而更重要的是,川普上任後,派遣國務卿提 勒森(Rex Tillerson)到中共訪問並進行一連串示好的作為,美其名是要聯合反 對北韓核威懾,事實上卻是因美國川普總統基於重商主義主觀地認為,中共不斷 崛起的現況,如果妥善應對的話,應能夠對「美國優先(American First)」政策、

「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的目標做出貢獻。6

在這樣的中美競合關係中,日本是否能夠繼續依存往昔日美同盟的強大保護 傘,而抵制亞洲其他勢力的地緣政治性威脅,與因各強權間的惡性權力鬥爭帶來 的連環效應;吾人期待透過以上三項研究目的,以及接續各章針對下列文獻的深 入研究,研判日本在安倍首相的領導下,2012 至 2017 年間的相關戰略應變與後 續規劃作為走向與基本原則為何?

6 楊雅琪,「習近平的對外政策:當『新型大國關係』對上『亞洲新安全觀』與『一帶一路』倡議」,

戰略與評估,第5 卷第 3 期(2016 年 11 月),頁 1~4;2012 年 2 月,時任中共國家副主席的習 近平在訪美前夕,首次表示美中是世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認為「太平洋夠大,足以容下

『中』美兩國」,並於訪美期間提出兩國應努力塑造21 世紀「新型大國關係」。而「亞洲新安 全觀」的理念係2014 年 5 月,由習近平於「亞洲相互合作與信任措施會議(CICA)」中所宣示,

時代」,同時提出,意即倡導「共同、綜合、合作、永續安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