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社群成員的故事

第二節 儒學實踐家的故事

在兩次訪談期間,儒學實踐家已經從一位老師轉換到另一個學校的校長。在斑 馬線另一端等待紅燈的我,遠遠就看到儒學實踐家在校門口等候的身影,我來來回 回確認手錶上的指針,深怕是因為自己眼花而看錯時間。還好一切都比原定時間提 早了五分鐘開始,由於擔心校內閒雜人會影響訪談進行,所以儒學實踐家帶我走進 一家早午餐店坐了下來,並且麻煩老闆暫時把電視音量調到最小。「你一定還沒吃 吧,看要吃點什麼~」儒學實踐家很暖心的問著,我隨即點餐就趕緊把訪談工具一 切準備就緒。「老師,這是今天的訪談綱要。」在我遞出訪談資料後,儒學實踐家 立即把目光全神貫注地投入在資料上,接著迎來了宛如一世紀之久的靜默,這突如 其來的空白讓我有些不知所措,只好硬著頭皮裝作熟練的開始解說我的研究。幸好 在儒學實踐家開口之後,我才明白剛剛安靜的片刻是在思考如何給予完整的回覆,

對於每個提問都能應對如流,其中橫跨古今中外的文化哲史思維,總讓我在儒學實 踐家的身上嗅到人文底蘊的氣息。雖說滿腹經綸是我對儒學實踐家的第一印象,但 卻覺得這樣的形容有些詞不達意,就暫且先把這份好奇放在心底,果然在後續的訪 談中,我從儒學實踐家的生命故事裡發現了不一樣的痕跡,除了文質彬彬的談吐 外,由內而外的「實踐」精神更是在儒學實踐家的身上展露無遺。而在所有訪談歷 程中,儒學實踐家是職位變動最大的角色,如此巨大的轉變,或許也正是解答了儒 學實踐家為何重視實踐的原因。

壹、 個人層次的學習 一、 老師影響我的生命

現任為校長的儒學實踐家,很難讓人聯想到他的成長環境是在資源匱乏的外 島。一位老師對他生命的關懷與照顧,促成他後來重視生命教育的契機,即便在求

學的過程中沒有記得任何課本中的隻字片語,但因為老師影響了他的生命,爾後更 麼重視生命教育的原因也就是在這個地方。(訪儒學實踐家,20191016-2)

就像我這樣。(訪儒學實踐家,20191016-2)

在大學階段受到老師的啟發,讓儒學實踐家了解到時間點不是問題,而是在教育過 程中,老師這個角色是否有持續關懷學生的生命進程,因此儒學實踐家認為「教育 裡除了知識之外,對於態度、對於生命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除了成為一 個國文專業老師之外,我應該要成為一個學生的生命導師(訪儒學實踐家,

20191016-2)」。然而,對於成為一位教師的圖像如此清晰,儒學實踐家是不是在 投入教育工作前,就已經有明確的意向要進入教職呢?

二、 偶然走進教職卻與生命教育重逢

教職,並不是儒學實踐家的最初選擇。「其實我原先沒有打算要教書,希望從 事一些學術研究的工作,所以我讀研究所的時候就往那方向去發展,那因為考博士 班稍微一點點耽誤到,所以我就先去私校教書(訪儒學實踐家,20181121-1)」。

喜歡思考的儒學實踐家,原本一路想往學術工作發展,沒想到在考博士班時的意外

「逗號」,讓他走進了教職的桃花源。「教書之後我覺得這工作還蠻有趣、蠻好玩 的,然後也還蠻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來,所以我就開始思考,要不要出來教書,

大概兩年之後我還蠻確認我要教書,所以我就開始修教育學程,然後就比較多的時 間來規劃我要走教職這條路,大概是這樣一個歷程(訪儒學實踐家,20181121-1)」。 意外投入教職,卻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確定要拿起書本教書,其中有什麼具體原因 讓儒學實踐家能如此篤定呢?他說「我覺得如果能幫助別人,那本身就是一件很快 樂的事,那如果你能有系統地幫助很多人,那當然是更快樂的事,如果你能夠把很 有價值的、很了不起的東西、人類的知識系統、生命的可貴這些價值能夠分享給別 人,那當然就是更快樂的事。如果還能夠啟發別人,在我們孩子的生命當中你留下 一點點對他們的幫助,我覺得那更是快樂的事,所以像孟子說的:『得天下之英才 而育之』那才是人生的樂事(訪儒學實踐家,20181121-1)」。此外,儒學實踐家

還補充說道,因為「我當時研究中國哲學,從儒家思想得到這些東西,其實我比較 想研究這樣的東西,因為我對中國思想很有興趣,可是我覺得不管是儒家、道家甚 至法家、墨家等等,或是佛教思想,這些思想讀了之後,在高中課堂我覺得我可以 實踐它,我可以做得到,那一方面自我的成就感其實對我來說影響是很大的。這麼 說,其實我一開始不想教書只是一種想像,並不是有什麼樣的依據,那當我進入教 室站上講台,我跟學生互動後有了真實的經驗、體會,我覺得一些知識與理想是可 以實踐的,所以我就會去思考如何成為一個老師(訪儒學實踐家,20181121-1)」。

雖然儒學實踐家沒有走向原本設定的學術研究,但也意外發現在教學工作中,他能 夠把自己喜愛的哲學思想實踐出來並且幫助學生成長,這也因此開啟他往後致力 於生命教育的推廣。有趣的是,儒學實踐家即便從學術工作轉往教學工作,但他其 實從未遠離對生命教育的探索,只是選擇不同的詮釋方式而已。

三、 各種嘗試都是為了落實理想

在儒學實踐家進入教職後,除了喜歡當導師之外,他做過教務處的實驗研究組,

主要處理高中端的相關教務工作,也擔任過學務處的活動組長,有大部分的時間在 為學生準備活動,接下來也累積教務主任的工作經驗。看到上述背景經歷,原本我 還誤以為是儒學實踐家對行政工作情有獨鍾,但其實不同的行政職位都是為了要 達成同一個目標:為學生的生命帶來影響。儒學實踐家以活動組長的例子來解釋,

「我去活動組其實是為了推動生命教育,因為活動組幾乎掌握了學生所有的活動,

所以所有的活動我就幾乎融入生命教育,那現在學校也有一些生命教育的特色,就 是從那時候開始逐漸累積起來的,所以當行政說穿了也是有一些理想想去實踐,就 是必須去掌握一些機會跟資源這樣(訪儒學實踐家,20181121-1)」。許多老師都 避之唯恐不及的行政工作,在儒學實踐家眼中卻是看到行政工作的價值,「我覺得

第一個是行政總要有人做,所以這還好並沒有很排斥,再來是我覺得就是我們有一 些想法其實行政是有資源的,那行政的資源是可以把我們的想法落實,那當然這時 候就是要付出一些代價,比如說會很累,很辛苦這些的,那我覺得是合理,因為一 方面體驗不同的工作型態,二方面是自己的想法可以落實(訪儒學實踐家,

20181121-1)」。由此可見,儒學實踐家會為了實踐理想而願意去接受各種棘手的 行政挑戰。同時,當儒學實踐家從行政角度出發,回過頭去看見行政能夠成為支持 老師教學的力量,並且更有空間的去規劃課程,這讓他了解到即使行政工作如此艱 難,但它會是成就最終理想的重要環節。

…我覺得其實有些行政資源是要去支援老師,同時也能夠規劃對學生有利的 課程,像我在當實研組的時候,當時民國八十幾年,我其實規劃了類似講座的 課程,就很像現在的多元選修,那我當時把寒假的輔導課,本來是兩個禮拜,

然後我把它規劃成五個整天,然後校外跟校內的參訪結合在一起,其實有點像 是營隊的型態,所以十幾年前我已經開始去做一些,我覺得現在看起來蠻接近 現在新課綱的一些規劃,所以這些就是當行政可以去發揮的地方。(訪儒學實 踐家,20181121-1)

因而在儒學實踐家的行動中,始終能看見從未消逝過的理想,以及對達成理想 保持堅定不移的精神,所以當他在面對繁雜的行政職務時,都能夠有明確的執行方 向,並且對於不同的挑戰都願意親身嘗試,就只為了帶給學生生命好的影響。

四、 對話是貼近生命的方式

從儒學實踐家身上總能夠感受到他時時為學生著想的心,為更加貼近學生的 聲音與心靈,儒學實踐家強調「對話」是接通老師與學生世界的方式。然而,對儒 學實踐家來說,與學生的對話方式不同於成人之間的社交對話。他說「…我真的不

擅長跟人家聊很多有的沒有的,但那不是說不重要,就是不擅長。那對學生我跟他 會談人生的價值、談他的學習、他的生活困境、未來的發展,我覺得是我比較能夠 做得到,也是我喜歡的(訪儒學實踐家,20191016-2)」。儒學實踐家立即舉一個 他與學生實際互動的故事,讓我深入了解他與學生對話的不同之處。

像昨天晚上我看到一個女生坐在那裡等,然後我就跟他聊天,他交男朋友,我 們這樣聊也聊了十幾二十分鐘,那他會感覺校長不是站在一個贊成或反對的 立場,而是真的去關心他、引導他做思考,怎麼去面對感情的問題,那我會覺 得這個就是又回到老師的角色,我覺得這個是我比較喜歡做的。一直到現在我 都還是沒有辦法就是很開心的跟人家互動,那好朋友例外啦,就是一般的狀況。

(訪儒學實踐家,20191016-2)

原來老師與學生的身份能清楚界定出這場對話的目的,「…因為我們本身的身份會 讓孩子看到不一樣的位置,因為你是一個老師,他會希望在你這邊得到一些什麼樣

原來老師與學生的身份能清楚界定出這場對話的目的,「…因為我們本身的身份會 讓孩子看到不一樣的位置,因為你是一個老師,他會希望在你這邊得到一些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