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社群成員的故事

第一節 教育先行者的故事

辭去老師身分後,教育先行者卻用更多力量回去幫助教育現場的老師們。一個 禮拜沒有週休二日的生活,把全台灣的各個學校當作隔壁班級來回奔走,就是為了 讓學校有能力跟上新課綱改變的腳步。遠遠多於原本擔任教師的工作量,總讓我好 奇教育先行者是否曾有想過放棄的念頭,他說「放棄是不會,可是會去想再來呢?

不可能同樣的東西一直 run,總是要改嘛,所以我的習慣就是會一直擘畫未來(訪 教育先行者,20191123-3)」。走在最前端的開創者,身上都會蘊藏著一股深不可 測的神秘磁場,尤其在訪談初期,迎面走來的高挑身材,硬生生地推開彼此的距離,

不苟言笑的面容,再加上彼此並不熟識的氛圍,凍結於攝氏零度的訪談溫度,讓我 冷得直打哆嗦。當時我心想:這位老師感覺好難親近,他真的是做教育的嗎?每次 訪談時間都需要提早半年就先預訂,老師到底是在忙些什麼?哪裡來的動力促使 老師把搭飛機視為日常風景,非要不斷地走進教學現場不可呢?隨著第一次訪談、

第二次訪談到第三次訪談相繼完成,那個讓教育先行者充滿動力的原因,同時,也 是跨校專業學習社群共同在努力實踐的目的,這其中的解答並沒有多複雜,其實就 只是回歸到最單純的本質—為何要成為一位教育工作者。

壹、 個人層次的學習

一、 家庭告訴我「個人特質」的重要

一個人的樣子,都與家庭教育有著緊密關聯。教育先行者的媽媽,從小會很 嚴格要求孩子的生活習慣與品格的養成,功課與成績反而是其次。教育先行者小 時候的個性比較活潑頑皮、不太會照媽媽的話去做,雖然一直挨罰卻還是堅持去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時教育先行者的媽媽擔心他變成太妹,所以就把教育先行

者送去讀私校,因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奠定了良好的品格教育,也讓教育先行者 者,20180913-2)

…所以如果你說好處或是家庭對我的影響,我覺得是媽媽人格特質跟我之後 讀的私校很像,就是因為我念的是女校,所以對於禮儀跟態度就是這些言行舉 止都還蠻要求的。(訪教育先行者,20180913-2)

應對就是怎麼樣的人。(訪教育先行者,20180913-2)

所以這個對我們成長歷程的影響是,你會知道雖然物質有它的重要性,但物質 不能取代一切,因為人還是最重要的。(訪教育先行者,20180913-2)

二、 用化工思維看見整個教育系統 地方去。(訪教育先行者,20180913-2)

行者,20180913-2)

教育先行者,20180913-2)

藉由化工領域回看教育系統,讓教育先行者具備整體系統的觀念來評估教育 活動的執行,哪些途徑是能夠到達目的地?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各個階段的進 行?種種細節的動態調控,就如同教育先行者在分析一個動態的教學現場一樣,必 須隨時依照狀況來持續做調整。然而,從化學工程領域投入到教育領域,實在是極 為特殊的經歷,除了擁有獨特視角來觀察教育系統外,教育先行者從化學工程轉而 投入教育工作的選擇,看似毫無關聯的兩個專業領域,不禁令人好奇教育先行者選 擇教職的原因為何。

三、 因為過去經驗而走進教職

從其他領域走進教育圈,應該需要很大的決心吧?我心裡這樣嘀咕著。畢竟在 當時(民國 83 年)的社會環境中,理工科系的學生在外面的工作機會相對是較多、

較優渥的,「…那時候化工其實工作非常好找,但我覺得我比較乖,就是如果要做 專業的工作,就要對專業有一定的把握,我自己認為關於化工的專業領域沒有學得 很好,所以我就沒有去找化工的工作(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對於沒有 選擇繼續投入化工領域抑或是尋找相關工作,教育先行者認為自己沒有把握能掌 握這項專業,所以他選擇投入其他行業。但是,在這麼多行業的選擇之下,最後怎 麼會選擇教育工作呢?「那時家裡是有經濟壓力的,我們班上同學多是出國或是轉 念商學院,所以我就去找工作,那其實說真的也沒有什麼想做的事,因為當時只是 想說要找工作,所以就直接投履歷去以前的學校(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

沒有特別想做什麼事,可是最後選擇去應徵教師,其中必定還有一些原因是我沒問 出來的,教育先行者便接著說「會想教書是因為高中有跟同學合開家教班,而且我 國中、高中都在教同學,所以我就覺得教書應該還可以,就去了(訪教育先行者,

20180606-1)」。原來如此,撇除大學的化工背景之外,從自身的學習歷程中,發

現自己擅長教導同學課業,再加上過去有跟同學合開家教班的經驗,促使教育先行 者在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決定走入教育圈。因為過去相關經驗而走進教職,

卻也意外地開啟教育先行者後續在教育圈裡的各種精彩故事。如此無所畏懼地踏 入些許熟悉又或是全然陌生的工作環境,教育先行者又是如何一步步累積經驗去 影響其他教育工作者,進而帶動相同理念的夥伴們協助更多現場老師呢?步步的 足跡,印證了教育先行者以實際行動所累積的經驗值,從踏入教育圈的那一刻起,

他已經走出了與眾不同的人生。

四、 克服困難是一種學習歷程

從踏入教育圈以來,教育先行者擔任過班級導師、設備組長、註冊組長、教學 組長、教務主任、秘書、課程督學、借調到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以下簡稱為 國教署)參與計畫,甚至跨出教育體制去做民間的師資培育推動,種種豐富的經歷 不免得讓人驚訝地想說:這應該要天資聰穎的人才有辦法勝任這麼多的職位吧?

但其實教育先行者認為做事的關鍵,全都來自於自己的個性所致。

我覺得我的個性比較是這樣,就是做一個工作就是來學一樣東西,那你就可以 去想如果做這份工作你可以從中得到什麼,然後如果你做這份工作做不下去 或是很悶,一定是你自己的缺點跑出來了,因為我們做一份工作最大的困難都 不是別人給我們,都是自己個性的問題。(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

教育先行者把一份工作視為一種學習,例如「設備組其實很磨耐性,註冊組很磨細 心這件事,因為我是一個很粗心的人,反正做每個位置我都在想這是在磨練我,去 做註冊組其實是不能出錯的,所有資料都是要對外的,只要一出錯就會完蛋,所以 你就會變得很細心(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在面對任何工作的難題時,

教育先行者始終秉持著磨練自己、積極學習的心態,逐一去處理各式各樣的困難,

像是擔任設備組長時,實驗室的凌亂器材,在別人眼中是一件麻煩又棘手的事情,

可是教育先行者卻能夠逐步改善整個實驗室的教學環境,他說「從設備組,因為整 個實驗室都要我自己去整理,哪像現在很多人都在哀哀叫說整理很麻煩,那時候我 還幫老師們配藥,整個實驗室都收得乾乾淨淨的,我都會把自己關在實驗室很久,

把整個物理實驗室的器材,從第一個實驗到最後一個實驗編號,並且一組一組去排 好,所以我就跟老師們說我都用好了,那總可以做實驗了吧,那實驗室都用得乾乾 淨淨,所以所有老師就會開始做實驗,我也改善實驗室之類的,就該弄的都弄了

(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

願意接受任何挑戰來磨練自己的工作態度,讓教育先行者在面對新課題時,都 能夠鉅細靡遺地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在教學組時教育先行者就遇到史無前 例的教育部十年評鑑。

我做教學組的那年剛好遇到教育部的十年評鑑,我們學校十年沒有評鑑了,所 以是第一次被評鑑,我每天都留下來做評鑑的資料,那過程對我還蠻好的,就 是在把所有事情都瀏覽一次,然後了解所有的細節,其中對我比較大的影響,

是為了做評鑑,我把高中所有的課綱都看完了,所以我都知道每一課都在教什 麼,即便到現在我都知道老師每一課在教什麼,雖然後來改九九課綱,但其實 沒有很大的變動。(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

由於透徹地了解每個課題內容,並且積極用實際行動去化解每個難題,可想而知在 所有經驗背後,早已穩固地堆砌出教育先行者紮實的能力。因此,在後續推動各種 教育活動裡,教育先行者總是能夠自如地回應教學現場各種老師們所遇到的問題。

然而,事事都要求自己確實執行並且努力學習的態度,即便是天資聰穎、十項全能 的教育先行者,他的心力與力氣依然有限,因此在問題如此龐雜的教育系統中,教

育先行者是如何不被鋪天蓋地的事情淹沒呢?我想,在他平時處理事情的方法中,

能夠理出一些耐人尋味的處事法則。

五、 直覺,能指引我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複雜且龐大的教育系統,永遠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等著教育工作者去解決。回 望教育現場的教師與行政人員,總能看見被成堆待辦事項壓垮的身影,明明大家都 處在同一個時空、擁有同等時間,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工作境遇。面對如此難解的窘 境,教育先行者卻可以泰然自若的行走在其中,他用簡白的話語點出深刻觀點:

就是不要做沒意義的事。簡單一句話就是這樣。如果有人交代我工作,我會先 思考有沒有需要做,不需要我一定會拒絕。(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

就是不要做沒意義的事。簡單一句話就是這樣。如果有人交代我工作,我會先 思考有沒有需要做,不需要我一定會拒絕。(訪教育先行者,2018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