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其次,在國際間持反對意見的為聯合國與英國政府。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

(Javier Pérez de Cuéllar, 1926~ ,為秘魯籍)在聯合國大會上動用表決,結果 108 票贊成、9 票反對(包括美國、以色列、牙買加、薩爾瓦多、聖文森及格瑞那達等 國)及 27 票棄權的情況下,通過「對於在格瑞那達的武裝干涉深表痛惜,這公然

違反國際法並破壞了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議文。而在聯合國安理 會當中,美國則動用否決權,否決安理會的決議。

在英國方面,英國政府基於格瑞那達長期為英國海外領地,對於美國的軍事 入侵行動,表達強烈反對態度。當時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直接致函雷根總統表達 關切,但軍事行動已然展開。195

二、軍售伊朗案與軍援尼加拉瓜反抗軍

美國在雷根總統執政時期所發生的「軍售伊朗事件」(或稱「軍售伊朗案」、「軍 售伊朗醜聞」、「伊朗門」【Iran Gate】等),對於美國政府的誠信與內部管控等問題,

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尤其是,此次事件與雷根政府軍事援助尼加拉瓜反抗軍案,

連在一起,更使得美國政府幾乎在一夕之間而顏面掃地。

前面曾經提到,中東國家伊朗於西元 1979 年掀起「伊斯蘭革命」(Islamic

                                                                                                               

195 Pilger, John. 2010. A Secret Country. London: Vintage Books. 269.

Revolution)的浪潮。由於當時伊朗的前政權—巴勒維(

Mohammad Reza Pahlavi

, 1919~1980, 伊朗人習稱「沙阿」【Shah】,亦即「沙王」)王朝,向來與美國交好,

深受美方支持;因此,當巴勒維罷黜之後,這股由伊朗前回教什葉派(Shia)精神 領袖柯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 1902~1989)所領導的「反美」革命,遂 將怒火延燒到了在伊朗境內的美國使館與僑民身上。因此,爆發了發生於1979 年 11 月的「伊朗人質危機」(Iran Hostage Crisis)。這個危機事件,一直持續到美國 1980 年總統大選結束,雷根於 1981 年 1 月 20 日就任總統,才告結束;全程長達 444 天(可參閱本章同一節內容及註釋 174)。

由於受到「伊朗人質危機」後續的影響,美國國內長期與伊朗政權,仍維持 並不友善與不信任的態度(事實上,在巴勒維掌政的二十多年期間,美國一直是 伊朗的親密盟友,伊朗的軍武,也都供應自美國)。196後來,1980 年代,伊朗與伊 拉克爆發「兩伊戰爭」(Iran-Iraq War, 1980~1988, 也有將之稱為「第一次波灣戰爭」, 以有別於1990 年多國聯軍發動的「波灣戰爭」),美國基於與伊朗交惡,當時的伊 拉克海珊政權又倒向美國;因此,轉而在軍事武器的供應上,支持伊拉克。按理 來說,美國在戰爭中「選邊站」,情勢已經非常清楚了!

然而,在「兩伊戰爭」長達 8 年的交戰過程中,伊拉克海珊政權暴露出黷武 的野心,又逐漸與美方交惡;此時,伊朗開始逐漸向美方試探支持的意願(弔詭 的是,伊拉克本來就獲得前蘇聯的挹注,其軍事武器均來自蘇聯;後來,海珊與 前蘇聯疏遠,才轉而靠向美方。此番又在與伊朗交戰多年的情況下,再與美方產 生嫌隙)(這其中,一則以中東政局之詭譎;再則,兩伊之間本就存在矛盾。所以,

                                                                                                               

196 其中特別的是,在 1979 年巴勒維下台以前,曾經向美國訂購了 4 艘「紀德級」(Kidd Class)驅 逐艦,預備於當年交艦;不意伊朗發生回教革命,軍事採購中斷。後來,伊朗遂決定售予美國海 軍,由美方買回服役。期間,美國政府曾希望轉售其他國家海軍,均未成交;美方遂於1998 年除 役封存。西元2000 年開始,我國海軍陸續向美方提交採購意願書,終於爭取此 4 艘軍艦,於西元 2005~2006 年之間,陸續撥交我國成軍,即為我國海軍現有之「基隆級」驅逐艦之由來。

不論「伊斯蘭革命」、「人質危機」、「兩伊戰爭」,乃至後來的「波灣戰爭」,至今 日的「伊朗核武危機」【Iran Nuclear Weapons Crisis】,其實都是一連串錯綜複雜的 國際政治與區域爭端下的產物)。

美國在「兩伊戰爭」之間(包括其他中東問題上)的曖昧與含混的態度,並 非始自雷根總統時期;早在尼克森總統與卡特總統時期,即已有之。長達 8 年的

「兩伊戰爭」,一般來說,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西元 1980 年 9 月至 1981 年 9 月,伊拉克軍隊入侵伊朗國境,伊朗方面則發動反擊攻勢。(2)第二階段:

西元 1981 年 9 月至 1984 年 3 月,伊朗的反擊戰奏效,一路攻回伊拉克境內,甚 至直逼首都巴格達。(3)第三階段:西元 1984 年 3 月以後直到 1988 年 8 月雙方 停戰,這段時間雙方仍然從事以地面戰為主的零星戰鬥。而綜觀「兩伊戰爭」對 於當時中東地區最主要的影響,在於:

第一、戰爭型態的改變:雙方使用的先進武器,改變了當時的作戰型態,

包括伊拉克軍隊對伊朗使用生化武器,雖然受到國際譴責,但是連帶地影響了中 東地區後來的軍事衝突,有愈發激化的趨勢。

第二、政治情勢更更加壁壘壘分明:交戰過程中,部分西方國家與阿拉伯國家 如埃及、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支持伊拉克,與阿拉伯國家為敵的以色列自然 支持伊朗,甚至還發動軍事行動攻擊伊拉克,使中東各國的對立形勢更加明顯。197 兩伊戰後,中東局勢非但沒有改善,伊拉克因此反而更加強化軍隊的擴充與 建軍,加上海珊與美國的交惡,也是使得波斯灣地區一直戰雲不斷的原因之一。

因為,伊拉克的海珊政權,從「兩伊戰爭」當中習得的教訓即是,堅強的軍武實 力,的確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後盾;所以,後來在1990 年的入侵科威特,海珊可說 完全實踐了他的這種軍武哲學(不過,海珊主政卻沒有給伊拉克帶來更為堅強的                                                                                                                

197 廖天威、劉鐵軍,2011,《軍事戰史導論》,台北:新頁圖書公司出版,頁 110。

國力;因為,後來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英聯軍初期以為伊拉克衛隊經過十 年教訓【「波灣戰爭」以後】,應該會更加精良善戰,沒想到卻在許多方面不堪一 擊【本論文在第六章將會述及】)。

西元 1985 年,主要以黎巴嫩為活動根據地的真主黨(Hezbollah, 回教激進團 體,既是黨派,也擁有軍隊)預謀劫持了在黎國境內的美國人質。當時,在「兩 伊戰爭」中,伊朗已漸次居於下風。美國雷根政府研判以後,以國家安全顧問麥 法蘭(Robert C. McFarlane, 1937~ )為主的意見認為,若美國對伊朗提供軍武,

可以抑制伊朗在戰爭中的劣勢,不致讓伊拉克主導兩伊之間的政治與軍事情勢發 展;同時,還可藉著與真主黨立場親近的伊朗之助,不損及人質安全,甚至可以 安然釋放人質。計畫釐定之後,由當時擔任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政軍計畫處副處長的諾斯中校(Lt. Col. Oliver North)負責執行。198 美國的此一估計與後續發展,聲稱雷根總統並不知情;而由國家安全會議直 接透過中情局進行。當時,諾斯中校擬定了軍事援助伊朗的計畫;並且,運用軍 售所得的資金,再轉移交付尼加拉瓜反抗軍堪查斯(Contras)來使用。此一自認 天衣無縫的計畫,後來被黎巴嫩境內的平面媒體所揭發,引起軒然大波。美國參 議院為此多次召開聽證會議;因為,依據美國聯邦憲法,對外用兵與軍事援助的 權力在參議院。當時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彭德克斯特(John Poindexter, 1936~ , 1986 年繼任)與諾斯中校,多次在聽證會中證稱,雷根總統並不知情;同時,雷根總 統時已漸將屆滿,即使離任之後,面對美國國內輿論的追索,雷根也多以「不記 得了」回應之。最終,雷根、彭德克斯特與諾斯等人,均無罪開釋(諾斯本人本 為一陸戰隊中校,前途看好,卻因此一錯誤的政治與軍事判斷,葬送大好前程)。

                                                                                                               

198 Blum, William. 2003. Killing Hope: U.S. Military and CIA Interventions Since World War II. London:

Zed Books. 301-302.

199然而,此一發生於雷根總統第二任任期之內的政治事件,被認為是雷根擔任總 統期間最為晦暗與失敗的政治案件。

此外,在雷根任內擔任國防部長的溫伯格,也因為此案牽連,而辭職下台。

美國的軍售伊朗醜聞與軍援尼加拉瓜反抗軍事件,被視為是雷根擔任總統的一大 敗筆;因為,此一事件不僅凸顯出雷根在任當時的「誠信」危機,也反映出政客 操縱政治的拙劣手法。不管動機再純正、目的再善良的政治行動,都必須透過合 法、公開的管道來執行;否則,人心的流弊,必容易站在自己的利益考量,而犧 牲別人的生存。

反觀此一事件,在對美國國內的衝擊,以及雷根總統執行總統統帥權的檢討 上來看,約有如下三方面:

第一、美國在 1980 年年代中東政策,本就立立場含混不不明;甚至影響了了 1990 年年代的中東局勢與戰爭。在此一情況下,雷根總統貿然運用「體制外」(國會未 授權、由中情局執行、非法的私人管道)的方式,解決涉及美國政軍與外交的事 件,殊為不智。1980 年代的中東局勢發展(回教革命、兩伊戰爭),已經埋下了日 後以軍事行動解決中東區域問題的因子;然而,運用軍事手段來介入,誠然不是 解決所有區域問題的萬靈丹。因為,1990 年代中、後期,美國民主黨政府以「交 往、促和」的方式,達成以巴和解、和平,卻也沒有消弭以巴之間、甚至是中東 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嫌隙與紛爭,導致日後小布希政府意圖推動「中東和平路線圖」

(the Road Map),同樣遙遙無期。雷根政府若早有先見之明,以此種方式操作,

不僅沒有效果,也易製造麻煩。

第二、雷雷根總統在國內不不知情的情況下,操作秘密外交,並運用軍事援                                                                                                                

199 Source Wikipedia. 2013. Iran-Contra Affair: Ronald Reagan, John Poindexter, Oliver North, Contras, Nicaragua V. United States, Caspar Weinberger, Boland Amendment, Robert Gat. University-Press Org.

76.

助作為交換條件,違背了了美國聯聯邦憲法所賦予的統帥權精精神神;亦即,作為美 國陸陸海空三軍的總司令令,雷雷根總統有責任、亦有義務,運用法制與正當的手 段,來來正確與合宜地行行使此一總統職權。歷來美國總統對於海外用兵的傳統,

多有所謂「凌駕國會」之嫌(如美國珍珠港遭受攻擊後,羅斯福總統的反擊行動); 即使前述雷根總統的出兵格瑞那達,有其目的性(冷戰時期,反制前蘇聯意圖藉 由伸手入加勒比海地區,危及美國利益),也有其正當性(格瑞納達軍事政變,影 響該地區域安全),也難免遭人訾議(雷根總統擴張職權,率爾用兵)。就外交實

多有所謂「凌駕國會」之嫌(如美國珍珠港遭受攻擊後,羅斯福總統的反擊行動); 即使前述雷根總統的出兵格瑞那達,有其目的性(冷戰時期,反制前蘇聯意圖藉 由伸手入加勒比海地區,危及美國利益),也有其正當性(格瑞納達軍事政變,影 響該地區域安全),也難免遭人訾議(雷根總統擴張職權,率爾用兵)。就外交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