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参、南北北戰爭期間的統帥權與軍事領領導

第三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第三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壹、概述

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 1914/7/28~1918/11/11, 以下稱一次大戰)是二 十世紀初期最大的一場戰爭;也是人類自有歷史以來,首度面對全面性的戰爭動 員。因此,一次大戰的戰爭型態、規模與戰略、戰術運用,也與軍事戰史上的歷 次戰爭,有著決定性的不同。若言一次大戰是人類歷史上革命性的改變,並不為 過。

                                                                                                               

70 Gallagher, Gary W., Stephen D. Engle, Robert K. Krick, & Joseph T. Glatthaar. 2003.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his Mighty Scourge of War. Oxford, U.K.: Osprey Publishing Limited. 165-223.

一次大戰的爆發、參戰過程與結果,在在也都是當時最大規模的政治力量與 軍事武力呈現。在戰爭當中的總體動員、後勤支援與戰略、戰術運用上,也是在 歷次戰爭而前所未見的。橫亙大戰全程,全世界總計有6500 萬餘人參戰,傷亡達 3600 萬餘人,經濟損失也達到 1700 億美元之譜,戰爭所導致人力與經濟損失,範 圍可謂空前巨大。

一次大戰的發生,肇因於西元 1914 年 6 月發生的「塞拉耶佛事件」(The Event of Sarajevo, 即「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Assassination of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此一導火線,使得歐洲各國因極端民族主義而捲入戰爭。71另則,當 時巴爾幹半島(Balkan Peninsula)的緊張情勢、殖民主義(Colonialism)的擴張,

以及歐洲各國的軍備競賽,都加深了衝突的可能,以及激化戰爭的風險。

在大戰發生後的極短時間,各國紛紛加入對立的同盟國(Central Powers)與 協約國(Allied Powers)兩大集團國,並且掀起戰爭。一般而言,一次大戰爆發時,

前述歐洲大陸瀰漫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各集團國的對立,以及巴爾幹半島本身 的衝突因素,加上當時列強在軍備力量上的大肆擴張與競逐,形成歐洲政壇極不 穩定的政治因素,終於在大戰爆發後,迅速將各國捲入戰局。

一次大戰的戰爭動員,被認為是進入 21 世紀後的「現代化」戰爭動員

(modernized Mobilization);戰爭型態與機具,開始進入所謂「總體戰」(Total War)

的階段。因此,一次大戰開始建立的戰爭型態與作戰思維,以及「人」的因素(包 括理念、準則、指揮與領導等)如何貫穿戰爭全程,也成為非常必要的關鍵因素。

一次大戰期間,德國從普魯士時期開始所建立的參謀本部作戰體系,以及所 充分運用的「全民義務役」兵制,在此得到充分的驗證。72德國的參謀本部,向來                                                                                                                

71 Collins, Ross F. 2008. World War I: Primary Documents on Events from 1914 to 1919.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9-10.

72 德國的全民皆兵制度,源自於西元 1807 年德國軍事改革者香霍斯特(G. J. D. von Scharnhost)

是德國軍人歷練軍事職務與磨練作戰計畫的最佳所在。一位優秀的德軍元帥,可 能得力於自參謀本部所習得縝密的作戰計劃與訓練,幫助他在戰爭中充分建立與 運用詳盡的計畫思維,進而在戰爭中克敵制勝。同時,德國的全民兵制,達到充 分的「戰爭動員」,可以以最大的兵力號召與投入戰場,達到作戰致勝的效果。此 兩者,都是德國在充分建立軍事的企圖心與自信感之後,將之運用在一次大戰的 軍事作戰當中的軍事成果。

3-2 希里里芬計畫

圖片說說說明:圖中較左方之迂迴虛線,即為德軍之包夾攻勢;其在中間距法國邊界 處,建立立陣地,突穿法軍防禦之勢。圖中往右之虛線,即為法軍之左、右翼。

資料料來來源:引自「希里里芬計畫」,維基百科。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e/Schlieffen_Plan.jpg

一次大戰的開始,德國迅即開闢西部戰線(West Line),並以德國參謀本部所                                                                                                                                                                                                                                                                                                                                    

的提倡。參閱陳新民、劉立倫、廖天威、李準澂,2007,《擴充實施募兵制之相關配套措施》,行 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計畫編號:RDEC-095-016。

事先釐定的「希里芬計畫」(Schieffen Plan)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初期確實 給予協約國極大的戰爭壓力。然而,擔任發起攻擊的德國參謀總長小毛奇元帥

(Helmuth von Moltke, 1848~1916),則考慮到若過度集中兵力於西線法國,容易 忽視東線英國與俄國的作戰動員;因此,另行攻佔比利時,卻已失去壓制英、俄 等國的先機。因而,「希里芬計畫」並未能充分得以執行。73有關此點,著名的英 國戰略名家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 1895~1970)曾如此評述著:李德哈特認 為希里芬在事前就已預料到英國將會派兵介入(後來英國果然派遣了10 萬名遠征 軍);並且主張,德國應該增加兵員,以箝制俄軍。「希里芬的眼光雖然不算遠大,

但事後被證明是正確的」,「希里芬的繼承者—毛奇,雖然同樣忽視國際倫理,但 卻缺乏前者的道德勇氣」(亦即為戰爭承擔責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