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出生~13 歲,在大自然裡,勤勞而停不下來的童年

第四章 聽媽媽說故事

第一節 出生~13 歲,在大自然裡,勤勞而停不下來的童年

我的名字本來叫亮金,我的姐妹們名字裡都有個「金」字。出生後,我經常 生病,好像是名字的運氣不好,爸媽帶我去改名字,改叫雲金。但我的身體還是 不好,爸媽很擔心,如果改名還是沒辦法改運,那只能向神明祈求了。家人商量 後,帶著我向觀音佛祖祈禱,希望可以讓我給佛祖認做乾女兒,保佑我身體健康。

在廟裡,看著觀音佛祖給了允筊,大家都燃起了希望,說也神奇,認作佛祖的乾 女兒後,我的身體慢慢健康了起來,大家也都開始叫我「阿佛」。

不知道多少年前,爺爺帶著爸爸從廣東來到印尼加里曼丹島,開始了開墾的 生活。爸媽結婚後,一路生了十四個小孩,我排行第十二,在我後面出生的妹妹 在我十三歲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後就死了,印尼的醫療資源真的比較落後,想起 來真可憐,年紀還那麼小。

我們家住在 Teinam,是一個鄉下地方,樹很多,大家多是種田跟做點小生意 維生。這麼多小孩,又得看天吃飯,看著大家忙東忙西,我很快就知道我得幫忙 家裡的事。從五歲開始,我先學會打掃家裡、點燈,八歲時開始學煮飯,家裡的 家事我們這些孩子都要分工,我被分配到點燈、點香、折衣服,哪像現在的孩子,

在家裡還可以跟爸媽說不想做家事。

家裡除了種田,也開了一家小雜貨店。在市區幫忙顧店的都是哥哥們,媽媽 帶著他們一起處理店裡的生意,而在鄉下幫忙種田種橡膠的,都是我們這群姐妹,

爸爸帶著我們種田。有時候會心想,為什麼不是哥哥們種田,我們姐妹們顧店,

但只能在心裡想一下,不敢真的拿出來跟爸爸說,等會又是一頭臭罵。

印象中的童年生活,總是沒有閒下來。七、八歲開始,每天就在家事與種田、

種橡膠的生活裡交替忙碌著。種田時節,一大早就要起床趕豬,接著到田裡幫忙;

採集橡膠的時節,就要更早起床,三點多,天還沒亮就要出門,因為深夜橡膠樹 的汁液比較多,流得比較順,我就在旁邊幫忙提著桶子,跟著家人一起割橡膠。

做家事、在田裡工作很累很辛苦,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中午吃完飯到下午幫 忙家事前的時間了吧!我們幾個小朋友東跑西跑,採水果、抓小鳥、釣魚,我們 都一直跟這些動物玩,在山林田野間跑來跑去,玩在大自然裡。直到現在,我還 是很喜歡觀察小動物,牠們身上的紋路、線條,都讓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玩到 下午,就得回家幫忙,有時有點不情願,又要回到忙碌的感覺裡。大人種田時,

88

我要幫忙煮飯,當時還是要用燒炭的方法煮飯,總是把自己的腳弄得黑黑的;如 果是割橡膠,下午就幫忙做簡單的橡膠加工,讓橡膠可以變成一塊一塊的白色原 料。

家裡的兄弟姐妹很多,要能夠被爸媽摸到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記 得有一次我生病,媽媽煮藥草給我喝,能夠被媽媽照顧的感覺,心裡真的很開心。

我們生病,都是吃家裡準備的藥草,這種藥草要在端午節的時候採才有效,每年 端午節,我會跟著媽媽去採草藥,一邊採,一邊想起媽媽照顧我的樣子,心裡就 會很開心。把藥草帶回家後,我們接著把它曬乾,接下來一年,生病時就有藥可 以煮來喝了。

講到媽媽,就想起爸爸。爸爸一直覺得女生不用學太多東西,會簡單的加減 乘除就可以了。女生最重要的,就是留在家裡幫忙家事、留在田裡幫忙種田,其 他的都不重要。我不喜歡這樣。我印象很深,我一直會問自己,為什麼爸爸這麼 重男輕女?小哥哥可以到外地念書,但是大姐跟其他的姐姐們讀書都沒有畢業,

為什麼?有一次大姐想到外地學一些手工藝,爸爸不准,我看見大姐嘗試跟爸爸 溝通幾次,就失敗幾次,我看見大姐躲起來偷偷在哭,我也跟著在哭,我好難過,

我其實也好想好想念書喔!我覺得我也可以跟媽媽一樣聰明,但為什麼我不行讀 書,大姐不行學手藝?只是想也沒辦法啊,只能告訴自己,家裡的事情就夠忙了,

不要想那麼多!

一直到我十一歲,我聽到爸媽要讓我去讀書了,我好開心!我等了好久的機 會,不敢想像的想像,此刻真的成真了!我開開心心的到了華人學校念小學,接 觸普通話與中文字(家裡則是講客家話),我開始上學的生活,可以有半天不在家 裡幫忙,還可以學知識,真的不曉得有多開心!記得當時教室裡掛的是毛澤東的 相片,看著他也不曉得他是誰,只記得可以開始學習了,我的目光都在黑板、老 師、同學、課本上,我真的好開心。

我的對話:勤勞的媽媽,難得的讀書機會

聽完媽媽的第一段故事,「家事與讀書」浮現腦海,突然想起自己。

小時候,我一直感受到爸媽傳遞的一種觀念:「好好讀書就好,其他事能做就 做。」我跟妹妹長大的過程裡,生活起居,就是上學、放學、下午跑出去玩,晚

89

上寫作業讀書。在家裡,除了跟爸媽相處的片段外,就是在作業堆、課本山裡。

規律而理所當然,因為讀書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回想起來,我並不曉得這個 方向是什麼,但知道爸媽這麼期許著,未來才會有出息。

我想像著媽媽小時候的身影,我看見一個小女孩努力的在家裡幫忙,渴望著 爸媽的關心,期待著讀書學習的機會。心裡突然浮現感動與感謝。

媽媽用她的方式,把她小時候放在心裡很久的期待,化為教養我們的行動。

印象中的媽媽,非常勤勞。每天在媽媽房間的梳妝台寫功課,練習寫生字圈 詞累了,我就會偷偷打開梳妝台右手邊第一格抽屜,拿起一本小筆記本偷偷翻閱。

裡面記著媽媽每天的抄紙數量,幾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一點點,看著這些數字,

我知道媽媽工作很認真,很辛苦。接著,我會放回抽屜裡,繼續寫作業。

假日的媽媽,也會把家裡拖得乾乾淨淨,大大的黃色水桶,裡面裝滿了水,

浴室成為基地,媽媽不斷拿著拖把進戰場,把汙垢灰塵擊退,接著再回到基地補 充新的彈藥,來來回回,直到陽台、客廳、房間、餐廳全部拖過一遍,媽媽總是 打了勝仗,家裡變得乾乾淨淨。

印象鮮明,那是媽媽一直持續不斷,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每一年,在 我們眼前的樣子。包括跟我們的相處。

媽媽每天幫我們準備早餐、帶我跟妹妹洗澡、跟我們一起睡覺。睡覺的時候,

媽媽都會幫我們抓背抓癢,媽媽睡在我們兩個的中間,我跟妹妹有時會搶媽媽的 手,因為媽媽摸背時,我感覺好安心,好舒服,放心的入夢。

每天有媽媽陪,媽媽打理好家事,媽媽要我們好好用功讀書,媽媽一樣用心 照顧我跟妹妹兩個小孩。

我好幸福。

這個幸福來自於媽媽對我們的堅持,以及在她小時候的生命裡留下的期待:

「父母親的關懷、平等的對待、對學習的渴望。」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