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回首:自我敘說的檢核

第六章 回顧,自我敘說的旅程

第二節 回首:自我敘說的檢核

完成論文前,我拾起當初在撰寫理解前迷失方向時,試著透過前輩眼光認識 自我敘說的文獻資料。讀著讀著,我發現裡頭有著另一項寶物:檢核自我敘說研 究的品質參照標準。這樣的參照標準雖也有所爭議,但我試著將它成為我回首論 文寫作過程的架構之一,進行一種自我省視。

回首,我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試著由敘說研究的先進們對於自我敘說的 品質提出的建議,進行自我檢核;第二部份,我將分享整個論文書寫的過程。

174

洪瑞斌、陳筱婷與莊騏嘉(2012)試著提出五種自我敘說的參照標準:

一、故事文本中具有多重真實性

任何故事都有多重詮釋的可能,無謂對錯。我們可以期待故事文本裡含有多 重觀點、多重聲音的特性。它可以是敘說者自己具有新舊或不同位置的觀點,也 可以加入敘說者重要他人的聲音。

在我的書寫過程裡,透過我的故事、媽媽的故事、爸爸的故事,故事文本的 多重呈現,將我們家的心聲,透過不同的角度再現。我在不同故事裡探尋,同時 在不同的關係裡省視我自己。這些故事,最終匯流進我的生命裡,從初識到再見,

既一脈相連,也呈現不同的聲音。。

二、對研究者自身寫作或研究狀態的坦誠揭露

透過對研究過程的描述與反思將助於讀者判斷可信賴度。呈現的方式可以是 研究日誌,札記隨筆,夢的記錄,論文討論記錄等,也可以將研究歷程寫成另一 個故事文本。

在媽媽的故事與爸爸的故事章節裡,我嘗試說明接觸故事的歷程,而整個論 文的書寫過程,則在下一節進行分享。

三、故事敘說形成其生命或自我的內在統整性

當生命故事書寫達到內在連貫與統整性時,敘說者的自我認同也將形成或重 新建構。可以發現故事的深厚、重要的主題會在文本中反覆出現、不同的部份或 片段能夠構成一個完整的意義或圖像等。

在自我敘說的旅程裡,初識的過程中,我在自己的故事裡尋找我所重視的生 命主題。這些主題也經由與爸爸、媽媽故事的相遇時,再次遇見,也透過再次遇 見,以及與爸爸、媽媽故事的對話,產生新的理解。

這個過程,故事就像一顆顆的星星,有其特殊的光芒,有其獨特處,卻又有 著相連的情感與主題。有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我試著探尋故事與故事間,存在 著相連的主題,我將這些連結書寫成理解,呈現在論文裡。

175

四、透過寫作、研究過程使研究者建構或超越原有的視框或觀點。

自我敘說生命書寫行動並非只是把已知的記憶或故事寫出來而已,夠過這個 歷程也將提升意識,擴增個人建構。換言之,個人的故事與生命意義將重組或有 新的觀點或認知。

後半段書寫理解時,印象最深的,是在與父母親故事相遇的過程中,我與中 國近代史、印尼史的相遇,同時,也與許多老伯伯的故事、外省人研究、新移民 研究靠近。這些相遇,對我而言,是很大的學習。除了深入個人內心的情感,看 見對媽媽、爸爸的情感,看見自己的需要與心願,還能夠在歷史與社會脈絡中,

探尋不同的眼光。

五、敘說文本對讀者具有召喚力

自我敘說帶有對讀者做溝通、表達與對話的目的。所以希望對特定或不特定 的讀者具有相當吸引力或感召力。具體做法上,故事可嘗試刻畫個人在經驗中的 細節、脈絡、情緒、聲音、意義,先能感動自己,再尋讀者(如:指導教授或同 儕)反映讀者的觀點或感受。

我在書寫故事文本的過程裡,進入記憶與故事裡,試著將畫面、聲音、對話、

感受呈現其中。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刻意為之的手法,相較之下,我認為比較貼近 於說故事時,當腦海中浮現了畫面,順著心裡的感受走,便會將畫面中的不同元 素透過口說與書寫描繪下來。

此外,在論文寫作的過程裡,我透過每兩週一次的論文研究小組、諮商輔導 界的朋友、媽媽對於故事文本的閱讀與分享,增加故事文本與讀者的互動,並從 中進行書寫的修正。例如媽媽與爸爸故事第一段試寫時,論文研究小組閱讀後的 回饋,便給予我相當的啟示,對於故事主角情感的關注,幫助我後續在訪談故事 時增加了細緻的觀察,同時也為我增加閱讀時的省思力量。

六、敘說帶來行動力

除了上述的五項自省方向外,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我發覺除了經驗、書寫、

理解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元素,便是「行動力」。這個行動力,似乎可以出現在敘 說者與讀者的關係之中,以及自我敘說研究者的個人內在。

176

透過故事與讀者互動的關係裡,一個自我敘說,除了事物的描述,同時還要 激發讀者的感覺,喚起的感覺,可能來自於角色中的集體成份、時代背景,或是 一個觸動的情節脈絡。在觸動感覺後,帶來共鳴,或是社會實踐的動能(賴念華,

2005)。共鳴的發生,可能出現在故事文本的閱讀,也可能是讀者在研究者的理解 裡,連結上了社會、文化或歷史的脈絡探究,讓讀者產生了理解、感悟與行動(范 信賢,2013)。

在研究者個人內在層面,透過對生命的爬梳,對自己被卡在某個角色,卡在 某個情緒,無法動彈的無力感,能真實承認與面對。說故事、詮釋、反思、再體 會,學著去欣賞身上負面情緒所隱含的正面力量,重新自我確定,讓自己逐漸找 到行動的力量(丁興祥,2012;鄧明宇,2005)。

在前者,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故事文本的分享裡,曾經有讀者回應我:「原來 你一直那麼努力,那麼辛苦,正是因為太愛了,所以很難做自己。」我流下淚來,

不只是兩人感性的對話,同時,我們也都看見自己跟家人的關係,看見愛,也看 見自己的需要,也接著能夠為自己的需要付諸行動。

後者,在我個人內在也產出了新的行動。我變的更積極、不帶羞愧擔心的,

嘗試接觸大陸的親人,同時,也更加關懷媽媽與印尼家人的互動,此外,更肯定 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信念,以及對弱勢背景孩子的關懷。

這些行動力,不只來自於經驗、閱讀、理解,也來自於與家人、論文研究團 隊、朋友的真實互動,互動中,我們彼此理解,並回到各自的生命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