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接觸故事的歷程

面對世界,我們就生活在自己的現象場裡,不會刻意去分析他。然而,當我 們試著要表達及傳遞時,便會經歷到敘說的過程。敘說便是經驗的再呈現,再呈 現的過程裡,我們一定會受到自身所處的文化、立場、環境等影響,無法完全的 客觀或中立,但能夠透過再現的過程,建構出對敘說者、對研究者有意義的主觀 真實。再現的過程,分為五種不同的層級,以下我試著透過 Riessman 的角度,描 寫我接觸自己的故事,以及父母親故事的歷程(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

一、關注經驗

當我決定撰寫論文時,我便在自己的回憶裡及生活中留意被我關注到的經 驗;當我向爸爸、媽媽提出邀請時,爸爸跟媽媽便已開始在他們的經驗世界裡面 上演著各種回憶,這些回憶會被提取、注意。這些提取的回憶,可能會是敘說的 題材,也可能不會,端視在下一個狀態裡的決定。在自我敘說與父母親訪談時,

我參考了 Lieblich 等人的生命故事訪談法(吳芝儀譯,2008),以時間軸為訪談 軸線,以年齡區分不同階段,進行敘說。在不同階段裡,某些事件會被關注、提 取,並進行訴說。

11 二、訴說經驗

當我、爸爸與媽媽開始敘說過往時,將從提取的記憶裡決定如何組織、怎樣 訴說。這些敘說,將因為潛在的「讀者如何認識我」,而有選擇性的呈現,而我的 父母親,還會遇到「希望孩子如何認識我」的影響,決定如何敘說。這是不可避 免的狀態,面對不同的聽眾,選擇自己的哪個面向現身便會有不同的樣貌,敘說 不只是經驗的再現,是一種「自我的再現」,而這個自我的再現,是在我以論文撰 寫者及兒子的角色接觸經驗時,建構出的主觀真實。此外,訴說的過程裡,參與 其中的我,也會透過身為兒子的好奇,在父母親的某些故事中探問,於是,訴說 的過程也將成為我與爸爸、媽媽互動裡一同建構的敘說。

三、轉錄經驗

經過了自我敘說與爸媽的訪談後,最終將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在論文裡。

面對自我敘說,除了將腦海中浮現的經驗書寫下來,我也配合著日記的撰寫 記錄與父母親生活的點滴以及浮現出的更多回憶細節。在過去與現在間穿梭,將 記憶畫面裡的感受、心情與想法加入依時間脈絡所撰寫的故事裡。

面對父母親的訪談,在訪談前,會先向爸媽說明錄音的用意在於後續謄寫成 文字時所需,錄音檔會在論文完成後銷毀,且訪談過程中如果覺得不妥可以中斷 錄音並澄清。文字的轉錄,以聆聽錄音檔,並輔以訪談札記、我的反思日誌等資 料將訴說的經驗依照時間脈絡轉錄完成,並在聆聽錄音檔時加註語氣、沉默、強 調的部份。

轉錄為文字故事的過程勢必會考量讀者的閱讀理解、我的觀點及倫理上的考 量而取捨後呈現。因此,我將會與爸爸、媽媽討論轉錄出來的故事,一方面盡可 能呈現敘說的經驗,二方面依照討論過程中彼此的考量進行刪減或補充,完成文 字故事的轉錄。

四、分析經驗

在這趟接觸故事的旅程裡,我將以故事與故事交會的流動來形成我的理解,

以理解取代分析。在自我故事的書寫時,將形成我初始的自我經驗整理,接著透 過聆聽與閱讀爸爸與媽媽的故事,會形成另一種新的理解,不只理解父母親,同

12

時也再次觸動與理解我的生命故事,形成多層次的交會理解。在論文裡,由我的 自我敘說開始,書寫故事與理解,接續呈現媽媽、爸爸的故事,書寫故事與理解,

而後將在三者來來回回地閱讀故事及文獻中,開啟另一層理解與探索。

五、閱讀經驗

最後一個接觸故事的歷程,便是閱讀故事。敘說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閱讀故 事時,會牽動著讀者產生新的敘說、對話與意義。這篇論文,將是爸爸、媽媽與 我故事的相會,也會是我們所建構出的主觀真實,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接觸,形成

「暫時的」最後樣貌。對於民國 38 年來台的外省族群、榮民、新移民、外省第二 代、新移民之子,在閱讀時,或許會有相近的意義,存在於相似時空與背景的切 面。然而,隨著不同讀者、不同時空背景的閱讀,敘說將會建構出新的樣貌與意 義,呈現多元的樣貌,這也是這趟敘說旅程的用意之一。

在接觸故事的五個步驟裡,我想起金樹人(2002)提到敘說的元素:故事,

敘說,覺察,理解主題或意義,行動力。我特別喜歡在故事敘說的覺察理解外,

還有著「行動力」。我相信這份行動力可以是多層次的,除了更清明的理解自己的 故事所帶來的生命力外,還有著與讀者互動,與他者交會的行動力。

在分析與閱讀的經驗裡,除了我與論文的潛在讀者外,我很幸運地有一個支 持團隊,這個團隊由我的指導教授及四位研究生組成。這個團隊,在我提出故事 文本時,一起閱讀,分享感受,分享看到故事時所牽動的自身故事。我們彼此聆 聽,聽見故事裡相似之處與不同之處,提出好奇的詢問。這些詢問有時開啟對話,

有時開啟我在書桌前的靜思,讓我在敘說的過程中並不孤單,可以更用心地去書 寫與體會故事。這個發生,讓我想起互為主體性的相遇,翁開誠(2011)曾提及 孤單的個體在一個個故事的敘說與感通間形成共感,這個形成的過程並不全然是 和諧的,有時群體裡成員的不同,不同的想法與理解有時會有對立的情形發生,

然而不同也開啟新的可能性,當聚會結束時,這些不同的想法與提問,也讓我試 著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故事。故事的流動與開展,真心的故事引發新的故事,在支 持團體裡,這些文字已經從紙張上,成為真實經驗,再融入我的論文之中。這是 我珍惜的另一種行動力。

13

還有更多可能。在我開始書寫、開始訪問爸媽時,新的故事也正在發生,我 與爸媽的相處也多了不同於以往的新頁,在論文當中,我也將呈現這些新的故事,

做為結束,也做為新的開始。

現在,一起進入故事裡吧!

14

15

第三章 心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