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宋道學諸儒對佛老的態度

在文檔中 宋代書院教育發展之研究 (頁 76-84)

第三章 宋代書院發展的文化脈絡:道學發展、古文運動與佛老…57

第三節 南宋道學諸儒對佛老的態度

關於宋代諸儒對於佛老的態度,今人陳植鍔引當世(宋代)與後世之論對比

觀之,發現有截然不同的觀點,當世之論如關學門人范育在張載《正蒙》的序言 明言其「與浮屠、老子辨,夫豈好異乎哉?蓋不得已也。」顯然范育此言是指張 載之說乃居佛老的對立面。但後世之言卻非如此,如明代儒生黃綰稱「宋儒之學,

其入門皆由於禪」;清代顏元說「論宋儒,謂是集漢、晉釋、道之大成者則可,謂 是堯、舜、周、孔之正派則不可」。53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論法,應採信何者?或可 將宋儒對於佛老的態度視為一端;後世之論則為另一端,當局者(宋儒)或可能 不自覺地援引佛老的「精神」,但卻不能全然認同佛老之說,後世之論則採宋儒與 佛老相近的觀點,去談其近佛老。本節對於採認任何一端暫且不論,先以宋儒原

52 歐陽修,《居士集》,收入《歐陽修全集》,卷 46,〈答吳充秀才書〉,頁 221-222。

53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 324-325。

70

典為要,試圖釐清宋代佛老之學對書院發展的影響,本節以張栻、朱熹、呂祖謙 與陸九淵四人為例,分析其對於佛老之說的態度。

壹、張栻論佛老

張栻對佛老的論述並不多。他曾斥佛老為「異端」,認為有儒者言道德性命,

但反倒入於佛老:

及夫措之當世,施於事為,則又出於功利之末,智力之所營,若無所與於 書者。於是有異端者乘間而入,橫流於中國。儒而言道德性命者,不入於 老,則入於釋,間有希世傑出之賢攘臂排之,而其為說復未足以盡吾儒之 指歸,故不足以抑其瀾,而或反以激其勢。54

觀上所論,或可瞭解張栻所處之世,佛老對於民間的影響,即使「有希世傑出之 賢攘臂排之」,卻還是無法全面抵禦,甚至更漲其勢。另張栻又言此「異端」之說

「自以為識心見性」,但卻亦使士子溺於其中,終致「喪其本心」:

又況今之異端直自以為識心見性,其說譸張雄誕,又非當時之比,故高明 之士往往樂聞而喜趨之,一溺其間,則喪其本心,萬事隳弛,毫釐之差,

霄壤之謬,其禍蓋有不可勝言者。55

顯然,「本心」之喪是張栻所關心的,但張栻所論的「心」所指為何?要言之,即 為「仁義」之說:

故充無欲害人之心而至於仁,不可勝用;充無穿窬之心而至於義,不可勝 用。仁義之不可勝用,豈自外來乎?擴而至於如天地變化草木蕃,亦吾心 體之本然者也。56

綜上,張栻提醒當時士者往趨異端之學有本心之喪的危險,而此異端之學就「識 心見性」而論,應是指佛氏之說;其所言「本心」含義,則是指陳「吾心體之本 然者」──「仁義」之用,故張栻以為佛的流行,是有害於吾心仁義之存。

貳、朱熹論佛老

54 張栻,《南軒先生文集》,收入《朱子全書外編》第 4 冊,卷 10,〈道州重建濂溪周先生祠堂 記〉,頁 176。

55 張栻,《南軒先生文集》,收入《朱子全書外編》第 4 冊,卷 10,〈胡子知言序〉,頁 233。

56 張栻,《南軒先生文集》,收入《朱子全書外編》第 4 冊,卷 10,〈擴齋記〉,頁 199。

71

關於老氏之起,朱熹認為是源於世衰道微之際,世人以「空寂」為求保全身

所致:

及世之衰亂,方外之士厭一世之紛拏,畏一身之禍害,耽空寂以求全身於 亂世而已。及老子倡其端,而列禦寇、莊周、楊朱之徒和之。孟子嘗闢之 以為無父無君,比之禽獸。然其言易入,其教易行。當漢之初,時君世主 皆信其說,而民亦化之。雖以蕭何、曹參、汲黯、太史談輩亦皆主之,以 為真足以先於六經,治世者不可以莫之尚也。57

朱熹言儒自二帝三王以來,以教化為主,論天理、厚禮道,但於衰亂之時,老子、

列子、莊周與楊朱諸說起,孟子稱之人倫失序,這是老氏發展的歷史發生論的說 法。其又舉例如「唐之韓文公,本朝之歐陽公,以及閩洛諸公,既皆闡明正道以 排釋氏」。58而回到前引文,人們因求保全身,則以「不爭」為之,但「不爭」背 後卻有「主張計較思慮之心」,故他認為老子有計謀之心:

老子之學只要退步柔伏,不與你爭。才有一毫主張計較思慮之心,這氣便 粗了。故曰「致虛極,守靜篤」;又曰:「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又曰: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谷。」59

相對於老子「計較思慮之心」,他認為莊子之論屬全無之說,因其不願踐履之故:

「老子猶要做事在。莊子都不要做了,又卻說道他會做,只是不肯做。」60此外,

朱熹再將佛老一起討論,則謂其失是:佛厭薄世故,一切為空;老氏機關算盡,

是為「自私之巧」:

佛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厭;老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巧。厭薄世故,而盡欲 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關機巧便,盡天下之術數者,老氏之失也。61 由上,朱熹論佛老「計較之心」、「不要做了」以及「一切為空」,依朱熹語「吾儒 心雖虛而理則實。若釋氏則一向歸空寂去了」,62最後終致人倫盡廢、禮道廢弛之 況:

57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5,〈老莊列子〉,頁 3907。

58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6,〈釋氏〉,頁 3927。

59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5,〈谷神不死章第六〉,

頁 3910。

60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5,〈老莊〉,頁 3902。

61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6,〈釋氏〉,頁 3930。

62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6,〈釋氏〉,頁 3933。

72

佛老之學,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廢三綱五常,這一事已是極大罪名,其他 更不消說。63

禮官不識禮,樂官不識樂,皆是吏人做上去。學官只是備員考試而已,初 不是有德行道藝可為表率,仁義禮智從頭不識到尾。國家元初取人如此,

為之奈何?64

面對上述之景,朱熹肯認孔子重禮之論,對於人際交往更言「恭、敬、忠」,尤其 朱熹引孔子論「克己復禮為仁」,便是倡說「禮」的重要性:

若是如釋氏道,只是那坐底視底是,則夫子之教人,也只說視聽言動底是 便了,何故卻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如「居 處、執事、與人交」,止說「居處、執事、與人交」便了,何故於下面着個

「恭、敬、忠」?如「出門、使民」,也只說箇「出門、使民」便了,何故 卻說「如見大賓,如承大祭」?孔子言:「克己復禮為仁」!(厲聲言「復 禮」、「仁」字)。65

易言之,朱熹自言「釋氏棄了道心,卻取人心之危者而作用之」,66故他要回到孔 子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禮制格局下,如此則道心 不墜、禮序仍在。

參、呂祖謙論佛老

呂祖謙曾對於朱熹作《知言疑義》提出看法,其中明白說明「非許釋氏為見 性」:

釋氏直曰「吾見是性」,此述釋氏之辭耳,非許釋氏為見性也。若後章釋氏

「見性而不盡性」之類,則誠有病。67

若釋氏所見非「性」,則依呂祖謙所謂的「性」為何?據其於〈與張荊州問論語孟 子說所疑〉一文曾論:「自人言之則曰『性』,自理言之則曰『天道』,天、人本無 二」。68對於呂祖謙而言,其「推明道徳性命之說,而不流於迂;盡排、佛老異端

63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6,〈釋氏〉,頁 3932。

64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6,〈釋氏〉,頁 3926。

65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6,〈釋氏〉,頁 3940。

66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收入《朱子全書》(修訂本)第 18 冊,卷 126,〈釋氏〉,頁 3941。

67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別集》,收入《呂祖謙全集》第 1 冊,卷 7,〈與朱侍講〉,頁 406。

68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別集》,收入《呂祖謙全集》第 1 冊,卷 16,〈與張荊州問論語孟子說 所疑〉,頁 600。

73

之論,而不至於甚」。69再如呂祖謙之談佛老演變時論:

老、莊末流,合吐納、符覡、丹石衆技為一區,其參錯殽雜之由,豈無可 考!而身毒之釋,則晚出於永平之後者也。厥今楊、墨之害既息,釋、老 之徒方張。說者或謂釋近墨,老近楊,嘗試祖孟子之遺說而闢之,果能折 其鋒耶?抑猶未也。70

依上,呂祖謙認為老莊末流已往長生符籙方向,而釋氏起於東漢永平之後,雖至 南宋時楊墨之說暫息,但釋老之說高張,由上的論述可見佛老其鋒,難以遏止,

而這也是道學家們不願所見,由呂祖謙之論,清楚可見當時佛老猖獗之勢。

肆、陸九淵論佛老

對於佛老,陸九淵的基本立場是排斥的,尤其對佛之闢更甚:

佛入中國,在楊子之後。其事與其書入中國始於漢,其道之行乎中國始於 梁,至唐而盛,韓愈闢之甚力,而不能勝。王通則又渾三家之學,而無所 譏貶。浮屠老氏之教,遂與儒學鼎列於天下,天下奔走而鄉之者蓋在彼而 不在此也。愚民以禍福歸鄉之者則佛老等,以其道而收羅天下之英傑者,

則又不在於老而在於佛。71

以上所論,乃簡述佛入中國的歷史淵源,並兼論佛老的影響,其中更以為「佛」

的影響力尤有甚者。其以為「釋氏立教,本欲脫離生死,惟主於成其私耳。此其 病根也」。72其曾對釋氏有如是說:

某雖不曾看釋藏經教,然如《楞嚴》、《圓覺》、《維摩》等經,則嘗見之。

如來書所舉愛湼槃,憎生死,正是未免生死,未出輪迴;不了四相者,正 是未免生死,未出輪迴。四相雖有淺深精粗,然其壽者相,亦只是我相,

根本潛伏藏識,謂之命根不斷。故其文曰:「若有人讚歎彼法,則生歡喜,

便欲濟度,若有人誹謗彼所得者,即生嗔恨。」此亦正是未免生死,未出 輪迴。又如來教:「因地法行,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正是免得生死,出得 輪迴。伊川先生有曰:「釋氏只是理會生死,其他都不理會。」73

69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文集附錄》,收入《呂祖謙全集》第 1 冊,附錄拾遺,〈祠堂記〉,頁 821。

70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外集》,收入《呂祖謙全集》第 1 冊,卷 1,〈策問〉,頁 622-623。

71 陸九淵,〈策問〉,收入《陸九淵集》,卷 24,頁 289。

72 [宋]傅子雲錄,〈語錄上〉,收入《陸九淵集》,卷 34,頁 399-400。

73 陸九淵,〈與王順伯〉,收入《陸九淵集》,卷 2,頁 19。

74

上之引文引述程頤之論「釋氏只是理會生死,其他都不理會」,依陸九淵,釋氏

上之引文引述程頤之論「釋氏只是理會生死,其他都不理會」,依陸九淵,釋氏

在文檔中 宋代書院教育發展之研究 (頁 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