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國制度簡介暨國軍支援實際案例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第三節 各國制度簡介暨國軍支援實際案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暨參考自尹新榮(2010),頁 96

一、各國災害防救體制的異同:

(一)災防機關:美、中大陸型,為統一專責災防機關,事權統一;日 本和我國為海島型國家,我國彷效日本採用三級災防制,由中央 到地方鄉鎮市町,但卻分災害類型區分部分管理。

(二)兵役制度:雖然近年來,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因兩岸經貿往來 密切,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未聲明不以武力犯台,是以,我國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有敵對關係外,在兵役制度上,臺灣和中華人 民共和國均是徵、募兵併行制;美國則平時以募兵為主,戰時以 徵募混合制;日本則為募兵制。

(三)動員部隊:美國的後備動員部隊有憲兵、地區防衛隊、陸軍工兵 團等,由聯邦緊急災變管理署指揮國防部轄屬軍隊協助救災,以 治安維護、地區守衛、作戰工事為主要目標;日本自衛隊是由首 相領導,而管理則由防衛省負責,協力「緊急災害對策本部」支 援救災,自衛隊為防衛出動、治安出動、海上警備行動、國民保 護等派遣、災害派遣、聯合國和平維持活動等;中華人民共和國 區分為解放軍23、民兵24,依國務院及軍委會之指導協力救災;我 國後備部隊由國防部後備司令部暨轄屬縣市指揮部及新訓旅編 成,戰時動員編實守備旅,平時擔任新訓任務,災害發生時,由 縣市後備指揮部派出的聯絡官到縣市政府擔任軍事聯絡官,協調

23解放軍,最高軍事機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其常備軍達 230 萬人,位居世界首位。中國 人民解放軍主要是由已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等人所創建,維基百科,2011 年 11 月 13 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4%BA%BA%E6%B0%91%E8%

A7%A3%E6%94%BE%E5%86%9B。

24民兵相對於現役或者是後備軍人,泛指一個國家當中具備最基礎的作戰能力的人民。這 些人民可能已經自軍中退役,或者是受過簡單到完整的軍事訓練,至少會操作各式輕型槍 枝類的武器進行作戰,維基百科,2011 年 11 月 13 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5%85%B5。

作戰區部隊協力災害防救。

二、各國災害防救體制特色:

美軍平時以「聯邦緊急災變管理署」為災害防救單位,針對重大災 害時指揮國防部實施救災;日本平時由「緊急災害對策本部」為災害防 救單位,針對重大災害由首相領導自衛隊支援救災,中華人民共和國堅 持「以黨領軍」及「槍桿子出政權」的理論,軍權一直由軍委會把持,

部隊救災由國務院總理親自掌握,面我國平時救災由消防署擔任,重大 災害由三級災害應變中心擔任,分別由行政院、縣市、鄉鎮三級實施災 害防救。

貳、 各國軍隊支援實際案例:

一、美國:

(一)個案研討-安德魯颶風 (林吉郎,林慧文、吳周榮, 2002, 頁 90-91):

1992 年 8 月 14 日,非洲西岸由於氣流旋轉而形成一個熱帶擾動(熱 帶氣旋的初形),每小時以 20 哩的速度向西移動至維德角(Cape Verde),而與附近環流結合成熱帶性低氣壓(Tropical depression),

此後氣旋(cyclone)結構不斷增強於 17 日形成該年度大西洋第一 個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在形成熱帶風暴之後,旋即快速向 西北西移動,行經大小安第列斯群島(the Lesser Antilles)、百慕達

(Bermuda)東南東海域,於 24 日至 26 日以每小時 164 哩的速 度直撲佛羅里達州(State of Florida)南部、路易斯安那州(State of Louisiana)。這場風暴將佛州南方達德郡(Dadecounty)變成一片「哩 哩相綿延的災區」,估計佛羅里達州及路易斯安那州的公共與私人 財產損失高達三百億25

(二)個案研討- 2004 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嘯(南亞大海嘯): (2004 年印

25資料來源: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807/7/92105107.pdf

度洋地震和海嘯, 2004):2004 年 12 月 26 日 0 時 58 分 53 秒印度洋 發生海底深層大地震,與震中離西海岸的蘇門答臘島,印度尼西亞。

(三)這次地震是由於俯衝,引發了一系列毀滅性的海嘯沿海大部分陸地 接壤的印度洋 ,造成超過 23 萬人在 14 個國家,淹沒沿海社區的 海浪高達 30 米(100 英尺 )高。這是一對致命的自然災害的歷史 記載。印尼是受災最嚴重,其次是斯里蘭卡、印度和泰國。困境的 許多受影響的人民和國家引起了普遍的人道主義反應,總之,全球 社會捐贈超過 70 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二、日本:

個案研討- 311 地震(2011 年日本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2011 年 3 月 11 日 14 時 46 分(當地時間)在日本東北地方外海三陸沖區域發生 太平洋近海地震(日語:東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26),規模為「矩震」級 9.0 大型逆衝區地震。

震央位於宮城縣首府仙台市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測得數據為 24.4 公里(15.2 英里),並引發最高 10 米的海嘯。此次地震是日本有觀測 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嘯也是最為嚴重的,加上其引發的火 災和核洩漏事故,導致全國性的地方機能癱瘓和經濟活動停止,東北地方 部份城市更遭受毀滅性破壞 (維基百科, 2011)。

日本政府 3 月 12 日向國際原子能機構27(IAEA)通報福島核電廠事 故。IAEA 的事故緊急中心提出日本必須不間斷同各加盟國之間交換事故

26日本氣象廳將本地震命名為「平成 23 年(2011 年)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資料來 源:維基百科,2011 年 11 月 27 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11%E5%B9%B4%E6%97%A5%E6%9C%AC%E4%B8%9C%E 5%8C%97%E5%9C%B0%E6%96%B9%E5%A4%AA%E5%B9%B3%E6%B4%8B%E8%BF%

91%E6%B5%B7%E5%9C%B0%E9%9C%87。

27 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成立於 1957 年 7 月 29 日,是一個致力推廣和平使用核能的國際組織。該機構及其總幹事穆罕默德·埃爾巴拉迪,

在 2005 年 10 月 6 日因「防止核能被用于軍事目的,並確保最安全的和平利用核能」而共 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資料來源:維基百科,2011 年 11 月 27 日,http://zh.wikipedia.org/w iki/%E5%9C%8B%E9%9A%9B%E5%8E%9F%E5%AD%90%E8%83%BD%E6%A9%9F%E6

%A7%8B。

最新情報的方針,並表示只要日本政府需要將提供技術支援。

截至日本時間 2011 年 4 月 18 日 18 時,地震造成至少 13,965 人死亡、

13,677 人失蹤、傷者(輕、重傷)4,938 人,遭受破壞的房屋 296,538 棟,

為日本二戰後傷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28。災情尤以東北地方岩手縣陸前高 田市、宮城縣氣仙沼市、南三陸町和福島縣南相馬市最為嚴重,NHK 新 聞形容是次災難是對東北三縣「毀滅性打擊」。除了東北地方受災嚴重,

緊鄰的關東地方也傳出災情。由於日本人口最稠密的東京都會區即位於關 東南部,導致東京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由於數處發電廠停止運作導致供電不足,關東地方自 3 月 13 日起實 施分區供電,而宮城縣、福島縣多數地區及埼玉縣、千葉縣部份地區未恢 復燃氣供應;另外,東北、關東等地有超過 100 萬戶沒有飲水供應。

三、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個案研討-1998 年洪患 (1998 抗洪, 1989) :1998 年入夏以後,在集 中著中國 40%人口、35%耕地和一百多座大中城市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連降 暴雨,水患氾濫,並很快演變成四十多年來罕見的全流域性洪災。災情甚 至還擴展到素有“北方糧倉”之稱的嫩江平原,重創最大的石油生產基 地——大慶油田。

7 月 2 日第一次洪峰後,長江流域全線告急,前後經受了 8 次洪峰襲 擊。直到 8 月 31 日後才得以緩解。7 月 4 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 和溫家寶一起飛赴長江指揮防汛。 7 月 22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江澤民要求長江一線抓緊加固堤防。隨後,中國開始了抗美援朝以來最大 的一次非戰爭軍事行動,也是渡江戰役以後長江流域最大規模的兵力集 結。

28資料來源:維基百科,2011 年 4 月 23 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2011%E5%B9%B4

%E6%97%A5%E6%9C%AC%E4%B8%9C%E5%8C%97%E5%9C%B0%E6%96%B9%E5%A 4%AA%E5%B9%B3%E6%B4%8B%E8%BF%91%E6%B5%B7%E5%9C%B0%E9%9C%87#.

E6.97.A5.E6.9C.AC.E5.9C.8B.E5.85.A7。

參、 各軍隊所動員的人力數量、機具、扮演的角色:

一、美國:

美國是世界公認的超級軍事強國,具備有全球防衛作戰的能力,在安 德魯颶風及南亞大海嘯之中,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陸軍正規部隊、

預備役與國民兵參與「災害救援」(disaster relief)方面,在 1992 年 8 月 23 日清晨「安德魯颶風」(Hurricane Andrew)侵襲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 的救援行動,在暴風雨與傾盆大雨肆虐下,該區受損嚴重,數十萬人無家 可歸,沒有電力,沒有飲水。當時由陸軍派遣 21,000 餘名現役官兵及近 7,000 名預備役與國民兵支援州、市政府、美國紅十字會、聯邦緊急災難 管理署(FEMA)等單位,共同執行災難救濟任務。由於軍民合作無間,

陸 軍 指 揮 官 在 這 次 緊 急 災 難 事 件 中 , 均 能 提 供 適 切 的 回 應 與 支 援

(FM100-5,1993;13-1)。

在 2004 年 12 月東印度洋發生災難性海嘯之後,美軍部隊是國際會中 最早對當地災民伸出援手的單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與美國運輸司令部迅 速採取反應,在災難發生後 5 天內就派遣 1 支聯合特遣隊到泰國、印尼與 斯里蘭卡。戰略空運部隊在一艘航空母艦、數艘兩棲艦與一艘醫療艦的協 助下執行緊急救援工作。這些部隊 24 小時遂行救援任務,並幫助協調各 種國際救援作為。在 6 周內,美軍部隊空運超過 8,500 噸的緊急補給品到 那些遺世孤立、過去無人到達的地區,執行搜救任務,同時治療超過 1 萬名以上的傷患。(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6, 頁 35)

二、日本:

地震發生之後,日本首相菅直人即在總理大臣官邸設立「緊急災害 對策本部」,並指示所有內閣成員立即到官邸集合。菅直人要求萬全應 對此次地震,並命令防衛大臣北澤俊美派自衛隊進行救援。應宮城縣知 事村井嘉浩的要求,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宣布於 3 月 11 日派遣自衛 隊前往地震發生地區參與救災,防衛省設立「地震災害對策本部」。

臺灣《旺報》在 3 月 17 日刊文 (張國城, 2011):3 月 11 日,日本 發生規模 9 級的超大地震,地震之後引發大海嘯,造成核能事故。日本 自衛隊投入大量兵力全力救災,美軍也加入行列:

(一)戰機航母艦艇全出動:

震後第二天(3 月 12 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就命令自衛隊參與 救災的人數增至 10 萬,日本防衛省透露,出動 10 萬人是自衛隊有 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行動。到 15 日為止,日本陸上自衛隊已經出動 了直升機出動 176 架,固定翼飛機 319 架,各式軍艦 59 艘,其中 第一線作戰的驅逐艦達 18 艘,佔自衛艦隊兵力超過 30%,完全進 入了戰時態勢。至於航空自衛隊,雖然災區位於日本東北,全國航

震後第二天(3 月 12 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就命令自衛隊參與 救災的人數增至 10 萬,日本防衛省透露,出動 10 萬人是自衛隊有 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行動。到 15 日為止,日本陸上自衛隊已經出動 了直升機出動 176 架,固定翼飛機 319 架,各式軍艦 59 艘,其中 第一線作戰的驅逐艦達 18 艘,佔自衛艦隊兵力超過 30%,完全進 入了戰時態勢。至於航空自衛隊,雖然災區位於日本東北,全國航